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贯通筋、架立筋、吊筋、纵筋、二排筋、腰筋

贯通筋、架立筋、吊筋、纵筋、二排筋、腰筋

贯通筋、架立筋、吊筋、纵筋、二排筋、腰筋
贯通筋、架立筋、吊筋、纵筋、二排筋、腰筋

钢筋梁中哪条是贯通筋、架立筋、吊筋、纵筋、二排筋、腰筋

钢筋梁中哪条是贯通筋、架立筋、吊筋、纵筋、二排筋、腰筋?

腰筋和抗扭筋的区别是

1.腰筋是构造钢筋,不计算,在梁有一定高度时候配置,抗扭筋是要计算的,要满足配筋率,要满足构件的受扭承载力

2.腰筋的布置一般在梁的两侧,沿梁高布置,而抗扭筋还用在螺旋楼梯,用在截面的四角,侧面,顶面等位置;

3.腰筋是纵向构造钢筋,抗扭筋一般都是由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两部分组成。

纵向构造钢筋:就是在构件的长边方向,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温度变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为了满足结构构造而设置的钢筋。比如架立钢筋就属于比较典型的纵向受力钢筋。又比如很多建筑造型上有凸出的部位,那么在结构中也要加设折线构造钢筋,这也属于构造钢筋,但不属于纵向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都不进行计算,满足构造要求和规范即可。

纵向受力钢筋:就是在构件的长边方向,通过力学计算在受力部位设置满足承载力的钢筋,来达到结构的目的。常见的受弯梁下部或上部就是受力钢筋,柱子中的受压钢筋等就是属于

纵向受力钢筋。而箍筋也是受力钢筋,但不是纵向受力钢筋。

通长钢筋:就是指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置,直径可以不相同,可以采用搭接连接形式,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个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抗拉强度,而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构造筋: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架立筋主要是梁中固定间距和受力筋位置所配置的钢筋。

受力筋:通过力学结构计算,对受弯剪压扭拉等受力部位或构件配置的钢筋,主要用来承受荷载,满足结构功能。

分布筋:设置在现浇板中,用来固定受力钢筋,抵抗在计算时忽略的弯矩和各种不确定内力,这就是属于构造钢筋。

负筋:负筋是承受负弯矩的钢筋,一般在梁的上部靠近支座的部位或板的上部靠近支座部位。

吊筋:是将作用于混凝土梁式构件底部的集中力传递至顶部,是提高梁承受集中荷载抗剪能力的一种钢筋,形状如元宝,又称为元宝筋。主要作用是:由于梁的某部受到大的集中荷载作用,可能会使梁上引起斜裂缝,特别是力作用在受拉区内,为了使梁体不产生局部严重破坏,同时使梁体的材料发挥各自的作用而设置的,主要布置在剪力有大幅突变部位,防止该部位产生过大的裂缝,引起结构的破坏,就必须配吊筋了,还要加配附加箍筋。

为了保证和加强斜截面承载力的构造措施中单独设置的弯筋,即鸭筋。弯起钢筋由于锚固长度不够,形成浮筋,一般不允许设置这样的弯起钢筋

各种箍筋计算

1. 箍筋计算按照净跨算 梁的支座不计算箍筋 计算通长钢(贯通筋)的时候梁的一端有柱那还有一端是墙的话钢筋需要锚固 锚固的长度与支座的宽度有关系,两端不一定长度相等 箍筋计算按照净跨-50*2计算 中间有柱时扣柱,计算方法同上一条 结构各类构件的连接关系问题,也就是谁时谁的支座的问题 基础是柱、墙的支座,柱是梁的支座,梁是板的支座、次梁以主梁为支座。 纵向钢筋锚入支座;横向钢筋(箍筋)不进支座,进入支座也是构造要求不是受力要求。柱、墙进入支座的插筋之箍筋不起箍筋作用,只起稳定作用,只要一个大的方框箍就行,真正上面柱中起箍筋作用时需要隔一拉一。梁进入支座时也是纵筋进入,但连梁到了顶层要求箍筋进入支座,因为顶层连梁上部受力筋在表皮,锚固不可靠,要靠箍筋把它约束住,不崩出去。 梁箍筋的计算长度是每跨的净跨长减去100MM,也就是说,梁的箍筋是从柱边50MM 开始布置的,柱中不布置梁箍筋,但柱箍筋必须布置且加密;这一点在中国抗震设计规范中有明确规定; 梁钢筋的锚固问题只与梁下部存不存在支座有关,与支座究竟是柱还是墙或者是其他主梁无关; 梁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长度问题与梁的类型(框架梁\次梁)和支座类型(边支座\中支座)有关; 框架梁在边支座的锚固长度是0.4倍LAE(LAE为一个锚固长度)+弯钩15D(D为钢筋直径);如果边支座的宽度本身不小于钢筋的一倍锚固长度,框架梁的钢筋则可以不必弯钩进行直锚,但此时直锚长度必须不小于一倍锚固长度;框架梁底筋在中支座的的锚固长度为一倍LAE,面部通长筋在跨中1/3区域内连接(冷接或焊接或机械连接),须满足连接长度规范; 次梁在边支座的锚固长度是直段12D+弯钩15D,在中支座的锚固长度是12D;记住了,这就是框架梁与次梁的区别; 关于梁中架立筋\构造腰筋\抗扭腰筋的连接长度,是一般人容易出错的一个问题:梁中架立筋和构造腰筋的连接长度不论什么梁一律是15D,抗扭腰筋的方式同梁中主筋一

附加箍筋与吊筋承受集中荷载承载力限值表

附加箍筋承受集中荷载承载力限值表[Fmax](kN)
钢筋 级别 箍筋 肢数 直径(mm) 每侧1个(共2个) 6 30.56 8 54.32 双肢 10 84.78 12 122.15 6 61.13 8 108.65 四肢 10 169.56 12 244.30 6 33.96 8 60.36 双肢 10 94.20 12 135.72 6 67.92 8 120.72 四肢 10 188.40 12 271.44 6 40.75 8 72.43 双肢 10 113.04 12 162.86 6 81.50 8 144.86 四肢 10 226.08 12 325.73 箍筋个数 每侧2个(共4个) 每侧3个(共6个) 每侧4个(共8个)
HPB300
(A)
HRB335
(B )
HRB400
(C )
61.13 108.65 169.56 244.30 122.26 217.30 339.12 488.59 67.92 120.72 188.40 271.44 135.84 241.44 376.80 542.88 81.50 144.86 226.08 325.73 163.01 289.73 452.16 651.46
91.69 162.97 254.34 366.44 183.38 325.94 508.68 732.89 101.88 181.08 282.60 407.16 203.76 362.16 565.20 814.32 122.26 217.30 339.12 488.59 244.51 434.59 678.24 977.18
122.26 217.30 339.12 488.59 244.51 434.59 678.24 977.18 135.84 241.44 376.80 542.88 271.68 482.88 753.60 1085.76 163.01 289.73 452.16 651.46 326.02 579.46 904.32 1302.91
附加吊筋承受集中荷载承载力限值表[Fmax](kN)
钢筋 级别 附加吊筋弯起角度 钢筋直径(mm)
α=45°(梁高 h≤800)
1根 2根 3根 4根
α=60°(梁高 h>800)
1根 2根 3根 4根
HRB335
(B )
HRB400
(C )
12 14 16 18 20 22 25 12 14 16 18 20 22 25
47.98 65.29 85.32 107.98 133.30 161.26 208.27 57.58 78.35 102.38 129.57 159.96 193.52 249.93
95.97 130.59 170.64 215.95 266.61 322.53 416.54 115.16 156.71 204.77 259.14 319.93 387.03 499.85
143.95 195.88 255.96 323.93 399.91 483.79 624.81 172.74 235.06 307.15 388.71 479.89 580.55 749.78
191.94 261.18 341.28 431.90 533.22 645.05 833.08 230.32 313.41 409.53 518.28 639.86 774.06 999.70
58.77 79.97 104.49 132.24 163.26 197.51 255.08 70.52 95.96 125.39 158.69 195.92 237.01 306.09
117.54 159.94 208.99 264.48 326.53 395.01 510.16 141.04 191.93 250.79 317.38 391.83 474.01 612.19
176.31 239.91 313.48 396.73 489.79 592.52 765.24 211.57 287.89 376.18 476.07 587.75 711.02 918.28
235.07 319.88 417.98 528.97 653.05 790.02 1020.3 282.09 383.85 501.57 634.76 783.66 948.03 1224.4
说明: 以上两表根据GB50010-2010计算得到。
[屈培青工作室]|[结构]|许爱国

架立筋和通长钢筋的区别

要弄清架立筋和通长钢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先要了解箍筋的具体含义,因为钢筋混凝土梁总要设箍筋的。有箍筋时,如果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把它撑起来,它就无依无靠。一般说来,梁的上部均设有负筋,不管它是受力的或是构造的。根据受力或构造,梁设双肢箍或四肢箍。如果是四肢箍,上、下势必有四个角点。如果不让四个点空着,则梁上、下也须相应设有四根钢筋。如为框架梁,梁的两端负筋为受力钢筋,在理论上,梁靠中间1/3区段,不受力或只受很小的力。那么,梁上部的这一区段,就不用配纵向钢筋了。可是,上面说了,箍筋又不能空摆着,就要设根数与箍筋肢数相应的构造钢筋,这些构造钢筋,直径要比受力钢筋小,我们把它们称之为架立筋。 上面讲的架立筋中,有可能包含了所谓的通长钢筋。通长钢筋主要用于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的框架梁中或设计人员认为需要设置通长钢筋的非框架结构的连续梁中。在抗震设计中,梁的通长钢筋的数量,根据具体受力情况,有多有少,有时上部钢筋全部连通。当上部通长钢筋的数量少于箍筋的肢数时,就要用直径较小的钢筋把箍筋空着的角点填补起来。通长钢筋总是放在外侧,架立筋放在中间。架立筋与两端的其余受力钢筋相互搭接,搭接长度,除特别要求外,一般为150—250。 贯通筋是梁的受力钢筋,在跨中受压而在支座处承受负弯矩。架立筋是由于钢筋根数小于箍筋的肢数时,为解决箍筋的绑扎问题而设的,计算中架立筋不受力。03G101-1 最早版本,框架梁中提的是贯通筋,新版本已改为通长筋。 大概的区别是这样的: 1.贯通筋指贯通整根梁,只能是同种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2.通长筋则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因为抗震规范只对通长钢筋的配筋量做出了要求,并没有规定要同直径钢筋。所以按新版的03G101-1就不存在通长筋和支座负筋的匹配问题(因为可以是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形成通长筋嘛)。 因为通长筋是框架梁的要求,非框架梁上部在支座负筋以外就可以用架立钢筋,同样框架梁的通长钢筋有量的要求,在这个量以外也可以用架立钢筋(比如四肢箍时,上部可以用两根通长筋+两根架立筋)。架立筋是构造钢筋,与通长筋不同,搭接长度只要150。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架力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力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

架立筋和贯通筋怎么区分

这是两个互相交叉的概念。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架力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力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 如果在梁的上下都有通长的钢筋,一般在梁上(受压区)且直径较小的是架力筋,在梁下的是都受力钢筋。 一般的说,架立筋是梁中用来架立箍筋的,差不多出现在三肢箍以上的梁,就是两边的筋是通过了,中部筋只有附加筋(也就是我们说的挑筋),如果没有架立筋的话,中部的那肢箍筋没法绑了,所以出现了架立筋呀. 1、梁往往并非一跨,而是多跨.贯通筋就是通长筋,一直穿过多跨.中间接头需要绑扎或机械连接,质量确有保证时也可用焊接. 2、梁的集中标注中必注贯通筋.贯通筋是纵筋,是梁最重要的受力筋. 3、梁的的支座需要附加筋和负筋,此类钢筋往往伸入相邻跨三分之一处截断,不是贯通筋. 4、非贯通筋应原位标注.多数时候也是受力筋. 5、梁的箍筋为多肢,上下筋不能满足肢数要求时,需要增加架立筋.架立筋计算时不考虑受力,仅为满足箍筋肢数要求,保证梁的整体性,图纸上不需要标注. 6、梁的侧面有时需要增加构造筋,抗扭钢筋等等,集中标注必注. 架立筋是指梁内起架立作用的钢筋。其主要功能是当梁上部纵筋的根数少于箍筋上部的转角数目时使箍筋的角部有支承。所以架立筋就是将箍筋架立起来的纵向构造钢筋。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梁内架立钢筋的直径,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6m时,不宜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不宜小于12mm。平法制图规则规定:架立筋注写在括号内,以示与按计算配置的受力筋相区别。 通长筋源于抗震构造要求,这里“通长”的含义是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受拉承载力,以抵抗框架梁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反弯点位置可能发生的变化。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规定: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附加箍筋计算

附加箍筋计算 任意选取四个主次梁相交节点进行附加箍筋的承载力验算,验算箍筋数量是否满足由次梁传递至主梁的集中力。 (1) 图7.1 1节点剪力包络图 由上图可知次梁传递至主梁的集中力为F=713KN ,附加箍筋选用双肢 10,26.1003.502mm A SV =?=, 2210mm N f yv = 附加箍筋数量为= ?= =6 .10021038000sv yv A f F m 1.80,由PKPM 软件计算取6 个,满足条件。

(2) 图7.2 2节点剪力包络图 此图中竖直方向梁为主梁,水平方向梁为次梁,由图可得次梁传至主梁集中力为F=47-(-49)=96KN,附加箍筋选用双肢 8,26.1003.502mm A SV =?=, 2 210mm N f yv = 附加箍筋数量为= ?= =6 .10021096000sv yv A f F m 4.54,由PKPM 软件计算取6个,满足 条件。

(3) 图7.4 4节点剪力包络图 由上图可知次梁传递至主梁的集中力为F=36KN ,附加箍筋选用双肢 8,26.1003.502mm A SV =?=, 2210mm N f yv = 附加箍筋数量为= ?= =6 .10021036000sv yv A f F m 1.70,由PKPM 软件计算取6 个,满足条件。

(4) 图7.4 4节点剪力包络图 此图中竖直方向梁为主梁,水平方向梁为次梁,由图可得次梁传至主梁集中力为F=47-(-55)=102KN,附加箍筋选用双肢 8,26.1003.502mm A SV =?=, 2 210mm N f yv = 附加箍筋数量为= ?= =6 .100210102000sv yv A f F m 4.83,由PKPM 软件计算取6个, 满足条件。 其他主次梁处附加箍筋都能满足要求。

捋清受力筋、架立筋、贯通筋

捋清受力筋、架立筋、贯通筋 1、架立筋 梁上部的钢筋,只起一个结构作用,没实质意义,但在梁的两端则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负弯距,不能缺少(架立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筋。架立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2、腰筋

又称“腹筋”,它的得名是因为它的位置一般位于梁两侧中间部位而得来的,是 梁中部构造钢筋,主要是因为有的梁太高,需要在箍筋中部加条连接筋 (梁侧的纵 向构造钢筋实际中又称为腰筋)。在梁高 450mm 处,沿梁高两侧应设腰筋, 所以数量上就不会少于2根。腰筋的最小直径为10mm ,间距不应大于200mm , 点这?免费下载施工技术资料同时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 0.3%,在梁两侧的纵向 构造钢筋(腰筋)之间还要配置拉结钢筋。一般民用建筑的腰筋直径采用16mm 和18mm 就可以了,拉结钢筋采用?8。 3、受力筋 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及抗剪切的起弯筋、吊筋等 怎么样区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 1) 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如果是单项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 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 的钢筋全部是受(分布(受力筋户

力筋。 2)以钢筋直径区分:钢筋直径大的为受力筋,直径小的钢筋为分布筋。 3)以布置区分:正弯矩筋布置在下部的钢筋为受力筋,其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负弯矩筋(如悬挑板)相反,在下部的钢筋为分布筋,其上钢筋为受力筋。 4、分布筋 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5、箍筋 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

“鲁班钢筋预算版”中关于吊筋与附加箍筋的设置

“鲁班钢筋预算版”中关于吊筋与附加箍筋的设置 二种方法: 一、1、先在属性定义里:梁——吊筋——定义一种吊筋,设置好各个参数:吊筋根数(默认为2根),直径(默认为B16),上部平直段长度(默认为20d),下部弯起段角度(经验证默认为45度),次梁两侧附加箍筋根数(默认为每侧3根),吊筋下部水平段长度(默认为次梁宽度+100)。 2、在命令栏里找到:梁——吊筋布置——选择定义好的吊筋——在图形里选择需布置此吊筋的区域(也可选择整个图形),弹出以下界面: 可根据需要点选里面的对勾选项。注意:a、即使没有识别支座的梁,用此命令也可以在梁交叉点处生成吊筋及附加箍筋。b、附加箍筋默认在主次梁交叉处每侧计算3根,共6根,直径及长度默认为与主梁内其它箍筋相同。c、如果只有附加箍筋而没有吊筋,在吊筋的属性定义里把吊筋的“2B16”改为“0”即可。 二、用“对构件进行平法标注”命令对梁筋标注,在输入下部筋时,出现以下界面: 在这个界面的“吊筋”栏里输入这样的格式:2C16#250+2C18#200+1+1

表示的意义:2C16#250:根数+直径+ # 号 + 次梁宽度(2根C16的吊筋,用于250宽的次梁搁置点处) 后面的“+1”代表该主梁的该跨有一根次梁两侧需加设附加箍筋(默认为每侧3根);若写为“+1+1”则表示该主梁的该跨有2根次梁两侧需加设附加箍筋,附加箍筋共有6*2=12根;若写为“+1+1+1”则表示该主梁的该跨有3根次梁两侧需加设附加箍筋,附加箍筋共有6*3=18根。 举例:输入“2C16#250”,表示该主梁该跨内有2根C16的吊筋,吊筋吊住的次梁宽度为250,且在吊筋两侧每侧默认设置3根附加箍筋。 输入“2C16#250+1”,表示该主梁该跨内有2根C16的吊筋,吊筋吊住的次梁宽度为250,除了此吊筋两侧每侧默认设置3根附加箍筋外,“+1”表示在此跨的另外一个位置还有一处设置6根附加箍筋的位置,则此跨共有附加箍筋12根。 输入“2C16#250+1+1”,表示该主梁该跨内有2根C16的吊筋,吊筋吊住的次梁宽度为250,除了此吊筋两侧每侧默认设置3根附加箍筋外,“+1+1”(注:不能写成+2或+3或+4,无效)表示在此跨的另外2个位置还有2处设置6根附加箍筋的位置,则此跨共有附加箍筋6*3=18根。 输入“2C16#250+1+1+1”,表示该主梁该跨内有2根C16的吊筋,吊筋吊住的次梁宽度为250,除了此吊筋两侧每侧默认设置3根附加箍筋外,“+1+1+1”表示在此跨的另外3个位置还有3处设置6根附加箍筋的位置,则此跨共有附加箍筋6*4=24根。 输入“2C16#250+2C18#200+1”,表示该主梁该跨内有2根C16的吊筋和2根C18的吊筋,吊筋吊住的次梁宽度分别为250和200,除了此2处吊筋两侧每侧默认设置3根附加箍筋外,“+1”表示在此跨的另外一个位置还有一处设置6根附加箍筋的位置,则此跨共有附加箍筋6*3=18根。 在“吊筋”栏里直接输入数字: 输入“1”(注:不能写成+1,无效)表示此主梁的此跨内无吊筋,但是有1处位置有6根附加箍筋(即使实际无次梁与其相交,也会计算此6根箍筋); 输入“1+1”(注:不能写成+2或者2,无效)表示此主梁的此跨内无吊筋,但是有2处位置各有6根附加箍筋,即此跨内共有附加箍筋12根。 输入“1+1+1”(注:不能写成1+2或者3,无效)表示此主梁的此跨内无吊筋,但是有3处位置各有6根附加箍筋,即此跨内共有附加箍筋18根。 三、另外要注意:在工程设置——计算设置——梁设置里:

什么是架立筋贯通筋通长筋

什么是架立筋、贯通筋、通长筋? 要弄清架立筋和通长钢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先要了解箍筋的具体含义,因为钢筋混凝土梁总要设箍筋的。有箍筋时,如果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把它撑起来,它就无依无靠。一般说来,梁的上部均设有负筋,不管它是受力的或是构造的。根据受力或构造,梁设双肢箍或四肢箍。如果是四肢箍,上、下势必有四个角点。如果不让四个点空着,则梁上、下也须相应设有四根钢筋。如为框架梁,梁的两端负筋为受力钢筋,在理论上,梁靠中间1/3区段,不受力或只受很小的力。那么,梁上部的这一区段,就不用配纵向钢筋了。可是,上面说了,箍筋又不能空摆着,就要设根数与箍筋肢数相应的构造钢筋,这些构造钢筋,直径要比受力钢筋小,我们把它们称之为架立筋。 上面讲的架立筋中,有可能包含了所谓的通长钢筋。通长钢筋主要用于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的框架梁中或设计人员认为需要设置通长钢筋的非框架结构的连续梁中。在抗震设计中,梁的通长钢筋的数量,根据具体受力情况,有多有少,有时上部钢筋全部连通。当上部通长钢筋的数量少于箍筋的肢数时,就要用直径较小的钢筋把箍筋空着的角点填补起来。通长钢筋总是放在外侧,架立筋放在中间。架立筋与两端的其余受力钢筋相互搭接,搭接长度,除特别要求外,一般为150—250。 贯通筋是梁的受力钢筋,在跨中受压而在支座处承受负弯矩。架立筋是由于钢筋根数小于箍筋的肢数时,为解决箍筋的绑扎问题而设的,计算中架立筋不受力。 03G101-1最早版本,框架梁中提的是贯通筋,新版本已改为通长筋。 大概的区别是这样的: 1.贯通筋指贯通整根梁,只能是同种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2.通长筋则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因为抗震规范只对通长钢筋的配筋量做出了要求,并没有规定要同直径钢筋。所以按新版的03G101-1就不存在通长筋和支座负筋的匹配问题(因为可以是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形成通长筋嘛)。 因为通长筋是框架梁的要求,非框架梁上部在支座负筋以外就可以用架立钢筋,同样框架梁的通长钢筋有量的要求,在这个量以外也可以用架立钢筋(比如四肢箍时,上部可以用两根通长筋+两根架立筋)。架立筋是构造钢筋,与通长筋不同,搭接长度只要150。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架力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力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 如果在梁的上下都有通长的钢筋,一般在梁上(受压区)且直径较小的是架力筋,在梁下的是都受力钢筋。墙问题(1):在03G101-1图集中剪力墙竖筋在顶端要求锚入板中有个锚固长度,当 剪力墙顶有暗梁AL时,是否只需锚入AL够锚固长度即可? ■答墙问题(1):剪力墙竖向钢筋弯折伸入板内的构造不是“锚入板中”(因板不是墙的 支座),而是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接。暗梁并不是梁(梁定义为受弯构件),它是剪力墙 的水平线性“加强带”。暗梁仍然是墙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独立于墙身而存在,所以,当 墙顶有AL时,墙竖向钢筋仍然应弯折伸入板中。 ●墙问题(2):剪力墙钢筋、AL钢筋之间相互关系是怎样,图集中为什么不画出?端头 直钩是从面筋上过,还是从下面过?直钩所在板中的位置是否有要求?在图集中剪力墙 竖筋要求穿越AL,是否理解为剪力墙竖筋从AL钢筋中穿过,若这样剪力墙竖筋保护 层又增加了一个AL钢筋直径? ■答墙问题(2):比较合适的钢筋绑扎位置是:(由外及内)第一层为墙水平钢筋(水平 钢筋放在外侧施工方便),第二层为墙竖向钢筋及AL箍筋,第三层为AL纵向(水平) 钢筋。端头直钩与AL箍筋为同一层面,所以从面筋上过。墙筋直钩在板中的位置要看

架立筋、负弯矩筋、贯通筋、拉结筋、分布筋、腰筋(腹筋)、受力筋的区分

各类钢筋的区分 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及抗剪切的弯起筋.吊筋等。 怎么样区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 (1)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如果是单向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筋全部是受力筋。 (2)以钢筋直径上来区分:钢筋的直径大的为受力筋,直径小的钢筋为分布筋;(3)以布置上来区分:正弯矩筋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 负弯矩筋(如悬挑板)相反,在下的钢筋为分布筋,在之上的钢筋为受力筋。分布筋: 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图中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

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环形(当然有圆形的和矩形的)钢筋,是口字形的,将上部和下部的钢筋固定起来,同时抵抗剪力。

架立筋:是梁上部的钢筋,只起一个结构作用,没实质意义,但在梁的两端则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负弯矩,不能缺少。(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贯通筋: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建筑中架立筋和通长筋的区别

架立筋从字面是就可以知道起架立作用,如一根梁只须布抗拉筋和抗剪箍筋,而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已足够,无须配筋,那在做钢筋骨架的时候,梁的上部就没有纵向筋,箍筋的上角点就无法固定,因此一般用两根14或16的筋分布在上面的两角,这就是架立筋,从计算上没有受什么力,但实际上也受压。用于定位的后来可以不用,无须计算,而结构架立筋则须计算。架立筋起一定的受压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梁的承载力。 这是两个互相交叉的概念。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架力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力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如果在梁的上下都有通长的钢筋,一般在梁上(受压区)且直径较小的是架力筋,在梁下的是都受力钢筋。 要弄清架立筋和通长钢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先要了解箍筋的具体含义,因为钢筋混凝土梁总要设箍筋的。有箍筋时,如果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把它撑起来,它就无依无靠。一般说来,梁的上部均设有负筋,不管它是受力的或是构造的。根据受力或构造,梁设双肢箍或四肢箍。

如果是四肢箍,上、下势必有四个角点。如果不让四个点空着,则梁上、下也须相应设有四根钢筋。如为框架梁,梁的两端负筋为受力钢筋,在理论上,梁靠中间1/3区段,不受力或只受很小的力。那么,梁上部的这一区段,就不用配纵向钢筋了。可是,上面说了,箍筋又不能空摆着,就要设根数与箍筋肢数相应的构造钢筋,这些构造钢筋,直径要比受力钢筋小,我们把它们称之为架立筋。 上面讲的架立筋中,有可能包含了所谓的通长钢筋。通长钢筋主要用于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的框架梁中或设计人员认为需要设置通长钢筋的非框架结构的连续梁中。在抗震设计中,梁的通长钢筋的数量,根据具体受力情况,有多有少,有时上部钢筋全部连通。当上部通长钢筋的数量少于箍筋的肢数时,就要用直径较小的钢筋把箍筋空着的角点填补起来。通长钢筋总是放在外侧,架立筋放在中间。架立筋与两端的其余受力钢筋相互搭接,搭接长度,除特别要求外,一般为150—250。 贯通筋是梁的受力钢筋,在跨中受压而在支座处承受负弯矩。架立筋是由于钢筋根数小于箍筋的肢数时,为解决箍筋的绑扎问题而设的,计算中架立筋不受力。 03G101-1最早版本,框架梁中提的是贯通筋,新版本已改为通长筋。大概的区别是这样的: 1.贯通筋指贯通整根梁,只能是同种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2.通长筋则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因为抗震规范只对通长钢筋的配筋量做出了要求,并没有规定要同直

上部通长筋和架立筋的区别

钢筋误区 架立筋和通长钢筋的区别 要弄清架立筋和通长钢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先要了解箍筋的具体含义,因为钢筋混凝土梁总要设箍筋的。有箍筋时,如果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把它撑起来,它就无依无靠。一般说来,梁的上部均设有负筋,不管它是受力的或是构造的。根据受力或构造,梁设双肢箍或四肢箍。如果是四肢箍,上、下势必有四个角点。如果不让四个点空着,则梁上、下也须相应设有四根钢筋。如为框架梁,梁的两端负筋为受力钢筋,在理论上,梁靠中间1/3区段,不受力或只受很小的力。那么,梁上部的这一区段,就不用配纵向钢筋了。可是,上面说了,箍筋又不能空摆着,就要设根数与箍筋肢数相应的构造钢筋,这些构造钢筋,直径要比受力钢筋小,我们把它们称之为架立筋。 上面讲的架立筋中,有可能包含了所谓的通长钢筋。通长钢筋主要用于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的框架梁中或设计人员认为需要设置通长钢筋的非框架结构的连续梁中。在抗震设计中,梁的通长钢筋的数量,根据具体受力情况,有多有少,有时上部钢筋全部连通。当上部通长钢筋的数量少于箍筋的肢数时,就要用直径较小的钢筋把箍筋空着的角点填补起来。通长钢筋总是放在外侧,架立筋放在中间。架立筋与两端的其余受力钢筋相互搭接,搭接长度,除特别要求外,一般为150—250。 贯通筋是梁的受力钢筋,在跨中受压而在支座处承受负弯矩。架立筋是由于钢筋根数小于箍筋的肢数时,为解决箍筋的绑扎问题而设的,计算中架立筋不受力。03G101-1最早版本,框架梁中提的是贯通筋,新版本已改为通长筋。 大概的区别是这样的: 1.贯通筋指贯通整根梁,只能是同种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2.通长筋则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因为抗震规范只对通长钢筋的配筋量做出了要求,并没有规定要同直径钢筋。所以按新版的03G101-1就不存在通长筋和支座负筋的匹配问题(因为可以是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形成通长筋嘛)。 因为通长筋是框架梁的要求,非框架梁上部在支座负筋以外就可以用架立钢筋,同样框架梁的通长钢筋有量的要求,在这个量以外也可以用架立钢筋(比如四肢箍时,上部可以用两根通长筋+两根架立筋)。架立筋是构造钢筋,与通长筋不同,搭接长度只要150。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架力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力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

梁通长筋、架立筋、贯通筋定义与区别

xx长筋、架立筋、贯通筋定义与区别 1、架立筋 架立筋是一种构造钢筋,是为解决箍筋的绑扎问题而设的,计算中架立筋不受力,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因为钢筋混凝土梁设置箍筋时,如果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把它撑起来,它就无依无靠。梁上部钢筋在梁净跨的处就断开了,中间的距离没有纵筋,但是梁的箍筋没法固定,这种情况就需要加设架立筋。 架立筋与两端的其余受力钢筋相互搭接,搭接长度,除特别要求外,一般为150—250。 架立筋的直径主要根据梁的跨度确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9.2.6-2规定: 对架立钢筋,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直径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m~6m时,直径不宜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直径不宜小于 12mm。 2、通长筋 通长钢筋是受力钢筋,主要用于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的框架梁中或设计人员认为需要设置通长钢筋的非框架结构的连续梁中。在抗震设计中,梁的通长钢筋的数量,根据具体受力情况,有多有少,有时上部钢筋全部连通。 通长筋在梁上部和底部均有布置,架立筋只在梁上部布置。 通长钢筋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机械连接或者焊接的钢筋。因为通长筋是框架梁的要求,非框架梁上部在支座负筋以外就可以用架立钢筋,同样框架梁的通长钢筋有量的要求,在这个量以外也可以用架立钢筋(比如四肢箍时,上部可以用两根通长筋+两根架立筋)。 通长筋是受力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长于架立钢筋的搭接长度。

通长筋的配筋量主要根据计算确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6.3.4-1规定了最小配筋量: 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的配筋,一级、二级不应少于2Φ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梁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三、四级不应少于2Φ12。 通长筋与架立筋区别: 1)通长筋是受力钢筋,而架立筋是不受力的; 2)通长筋是框架梁(或设计人员认为需要设置通长钢筋的非框架结构的连续梁)的要求,架立筋是非抗震梁的要求(抗震梁在通长筋的量以外也可用架立筋); 3)通长筋可采用搭接、机械连接或者焊接,架立筋采用搭接; 4)通长筋在梁上部和底部均有布置,架立筋只在梁上部布置; 5)通长筋搭接长度按规范的搭接要求,架立筋搭接长度一般为150-250。 3、贯通筋 贯通筋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4、主要区别: 1)架立筋是构造钢筋,通长筋是受力钢筋,贯通筋只是描述钢筋是否贯通整个梁,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构造钢筋。 2)由于梁跨中下部受拉,故架立筋一般只布置在梁上部,而通长筋是受力钢筋,抗震设计时,梁上部及下部均应布置;大部分设置架立筋的情况有两种: 箍筋肢数多于通长筋时需设置,省钢筋不设通长筋而采用架立筋。

梁中附加横向钢筋计算

梁中附加横向钢筋计算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 一、构件编号: L-1 二、示意图: 三、依据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四、计算信息 1. 附加横向钢筋类型 优先选择箍筋 2. 几何参数 次梁截面宽度 b=200mm 次梁截面高度 h=350mm 主梁截面高度 H=400mm 3. 材料信息 附加箍筋等级: HPB300 fyv=270.00N/mm2 附加箍筋肢数 n=2肢 附加箍筋间距 ss=100mm 附加吊筋等级: HRB335 fyv=300.00N/mm2 附加吊筋与梁轴线间的夹角α=45度 纵筋合力中心至梁近边距离 as =40mm 4. 内力信息设计值 作用在梁的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设计值 F=100.000kN 结构重要性系数γo= 1.1 五、计算过程 1. 计算h1高度 h1 =H-h-as=400-350-40=10mm 2. 计算附加箍筋布置范围 s=2*h1+3*b=2*10+3*200=620mm 3. 计算在长度 s 范围内, 次梁每侧最多可放置的附加箍筋根数 Nmax =[(s-b)/2-50]/ss+1=[(620-200)/2-50]/100+1=2.60,取Nmax = 2 4. 计算附加横向钢筋总截面面积 Asv≥γo*F/fyv=1.1*100000.000/270.00=407.41mm2 5. 附加横向钢筋计算结果 附加箍筋: 两侧共212@100(2)

附加吊筋: 无

架立筋 构造筋 抗扭筋 附加筋的几个问题

一、腰筋和抗扭筋的区别是:1.腰筋是构造钢筋,不计算,在梁有一定高度时候配置,抗扭筋是要计算的,要满足配筋率,要满足构件的受扭承载力。2.腰筋的布置一般在梁的两侧,沿梁高布置,而抗扭筋还用在螺旋楼梯,用在截面的四角,侧面,顶面等位置。3.腰筋是纵向构造钢筋,抗扭筋一般都是由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两部分组成。 二、梁中架立筋构造筋抗扭筋附加筋的几个问题: 1.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有个通长钢筋与贯通筋有点区别,通长筋就是指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置,直径可以不相同,可以采用搭接连接形式,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个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抗拉强度,而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架立筋是构造配置的非受力钢筋,主要是用于固定箍筋和受力筋位置的,当配置有负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的跨中,两端与负筋来搭接,但也可以是贯通全梁,一般在梁的上部。 2.构造筋是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按规范要求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梁中腰筋(构造筋)和扭筋有什么区别.附加筋是按结构或构造的要求,在特定部位附加的加强钢筋。如:集中力处抗剪作用的吊筋或附加箍筋,洞口周围补强的附加绑扎短钢筋,现浇板转角处的抗裂的辐射筋等都是属于附加筋。腰筋是纵向构造钢筋,在梁腹板(粱高减去楼板厚度)高度大于等于450mm的时候,需要配置腰筋。腰筋沿梁高两侧布置。

平法中表示用G起头。 三、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是有区别的,计算钢筋也是有区别的高度大的梁,上边受压筋和下部受拉筋相距较远,中间如果没有构造钢筋,容易造成混凝土开裂,所以要配构造钢筋.同时也好控制上下钢筋的相对位置.抗扭钢筋当然需要配在有抗扭要求的梁中,一般是框架边跨的梁抗扭钢筋长度=支座宽-保护层+弯折+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构造钢筋长度=锚固+净长+锚固框架梁当Hw大于等于450mm需要配置构造钢筋(构造腰筋);普通梁Hw大于等于700mm需要配置构造钢筋(构造腰筋),详见03G101-1图集

【精品结构设计知识】贯通筋和通常筋的概念和区别

【精品结构设计知识】贯通筋和通常筋的概念和区别 一、贯通筋的概念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立筋。 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立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架立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立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立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 如果在梁的上下都有通长的钢筋,一般在梁上(受压区)且直径较小的是架立筋,在梁下的是都受力钢筋。 二、通长筋的概念 通长筋指直径不一定相同但必须采用搭接、焊接或机械连接接长且两端不一定在端支座锚固的钢筋。通长筋源于抗震构造要求,这里通长的含义是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受拉承载力(地震作用下弯矩的方向可能顺时针也可能逆时针),以抵抗框架梁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反弯点位置发生变化的可能. 通长筋可分为受力筋和分布筋,两者作用不同。 受力筋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分布筋作用主要是防止板面温度裂缝。 三、贯通筋和通长筋的区别 通长筋是抗震构造要求,他是受力筋,可以采用搭接连接形式,直径可以不相同,搭接长度满足ln,而贯通筋可以受力可以不受力,可以指通长筋

也可以是架立筋起骨架作用,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详解混凝土梁通长筋架立筋和贯通筋

1、架立筋的作用 主要是为了形成钢筋骨架、实际不参与受力的钢筋,称为架立筋。 2、通长筋的作用 通长钢筋主要用于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的框架梁中或设计人员认为需要设置通长钢筋的非框架结构的连续梁中。《混凝土规范》(2010版)条文说明,11.3.7~11.3.9 沿梁全长配置一定数量的通长钢筋,是考虑到框架梁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反弯点位置可能出现的移动。这里“通长”的含义是保证梁各个部位都配置有这部分钢筋。它的主要作用是承受梁顶负弯矩。 梁的通长钢筋的数量,主要根据受力确定,其次还需满足《混凝土规范》(2010版)1 1.3.7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面积)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3、贯通筋 贯通筋是03G101-1之前版本中提出的概念,梁的受力钢筋,在跨中受压而在支座处承受负弯矩。 4、三者之间的区别 1)在整根梁中的分布长度不一样 贯通筋和通长筋均贯通整根梁,而架立筋可只布置在连续梁中的某一跨,甚至只布置在某一跨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 2)钢筋直径不同 贯通筋和通长筋均为受力筋,其直径大小与外力大小有关,且与抗震构造要求相关。而构造筋由于不参与受力,直径较小,一般为12mm(砼规9.2.6)。 3)连接时对钢筋直径是否相同要求不一样 通长筋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因为《混凝土规范》(2010版)条文说明提到,通长筋并不意味着不允许这部分钢筋在适当部位设置接头。 贯通筋指贯通整根梁,只能是同种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4)搭接长度不一样 架立筋是构造钢筋,搭接长度只要150。而通长筋之间的搭接长度满足规范构造要求。 5、通长筋的数量如何确定? 梁的通长钢筋的数量,首先根据受力确定。例如,对于长短跨相交时的支座,小跨的跨中和支座均有负弯矩,因此,短跨梁跨中上部还需配置一定的通长钢筋;对于地震作用下的梁,其梁跨中顶部可能受到负弯矩作用,也需配置一定数量的通长钢筋。在SATWE中,若梁跨中顶部需要配置受力钢筋,软件会在跨中顶部显示配筋数量,此钢筋可按通长钢筋配置。 梁的通长钢筋的数量,其次,还需满足规范构造要求,如《混凝土规范》(2010版)1 1.3.7条,但该条仅对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梁顶面通长钢筋总截面面积作了1/4的规定,而对三、四级的框架梁,仅做了2根12mm的要求。例如,对于一根4跨的二级框架梁,1、4边跨梁支座负筋很小,而2、3中跨支座负筋很大,如何确定该梁的通长钢筋?

螺旋箍筋计算方法

、螺旋箍筋计算方法:在圆柱形构件(如图形柱、管柱、灌注桩等)中,螺旋箍筋沿主筋圆周表面缠绕,其每米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可按下式计算:l=2000лa/p×[1-e^2/4-3/64(e^2)^2 –5/256(e^2)^3] 其中a=√(p^2+4D^2)/4 e2=(4a^2-D^2)/( 4a^2) 式中l——每1m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 p——螺距(㎜); л——圆周率,取3.1416; D——螺旋线的缠绕直径;采用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离加上一个箍筋直径(㎜)。 公式中括号内最后一项5/256(e^2)^3数值很小,一般在计算时略去。 2、螺旋箍筋简易计算方法 方法一,螺旋箍筋长度亦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l=1000/p×√(лD)^2+p^2+лd/2 式中d——螺旋箍筋的直径;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方法二,对于箍筋间距要求不大严格的构件,或当p与D的比值较小(p/d<0.5)时,箍筋长度也可以按下面近似公式计算: l=n√p^2+(лD)^2 式中n——螺旋圈数;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 ‖表示次方的意识。 螺旋箍的计算公式: 螺旋箍筋长度: L= (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sqrt(π×(构件直径-保护层×2+箍筋直径)2+加密区间距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sqrt(π×(构件直径-保护层×2+箍筋直径)2+非加密区间距2)+3×π×(构件直径-保护层×2+箍筋直径)+12.5×箍筋直径 SQRT是根号= 平方根号 n: 螺旋箍的圈数 p:箍筋间距 d:圆直径另计搭接长度 圈数=长度/间距

圆桩、柱螺旋箍筋长度计算: 上式中:D=圆桩、柱直径、C=主筋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h=箍筋间距、n=箍筋道数=柱、桩中箍筋配置长度÷h+l 1、计算桩的体积:r2×π×桩长 2、护壁:(护壁厚度+r)2×π×(有护壁的)桩长-r2×π×(有护壁的)桩长 注意量孔深时孔口地面砌高部分(20cm)不算,因为这20cm是为了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已另计费。孔底扩底要加扩底的体积。 钢筋计算原理 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 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 柱 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 (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 (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顶层: 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