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肺囊性纤维化【知识科普】

肺囊性纤维化【知识科普】

肺囊性纤维化【知识科普】
肺囊性纤维化【知识科普】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肺囊性纤维化(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肺囊性纤维化(CPF或CF),是一种具有家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的先天性疾病。在北美洲白人中最常见,其他人种则极少见。作为一种外分泌腺的病变,胃肠道和呼吸道常累及。其诊断依据是汗液中NaCl含量增高,反映外分泌腺的功能异常。由于支气管中的黏液增多,可使支气管阻塞,使某些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易于生长繁殖,进一步引起肺、支气管的反复感染,继之引起肺囊性纤维化,严重损害肺功能,随着肺部疾病及肺功能损害的加重,进一步导致右心肥大,心力衰竭。由于胰酶的缺乏,也可引起消化不良及发育障碍等临床表现。

二病因研究认为CF的发生与跨膜调节因子基因(CFTR)突变而直接导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关。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直接后果是导致气道黏液梗阻和进行性肺组织坏死。

三临床表现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患儿有反复呼吸道及肺部感染,并且有胰外分泌腺不足的表现,如大量脂肪便。呼吸道初发症状为咳嗽,主要为干咳,痰黏稠不易咳出,以后呈阵发性咳嗽,痰量增多。可以有胸闷、憋气及呼吸困难等缺氧表现,这些症状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如合并支气管扩张时有反复咯血,后期可以有发绀和杵状指,往往合并肺源性心脏病及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四检查1.汗液试验

阳性。

2.胰腺刺激试验

测定胰酶,胰酶显著下降或接近正常,但碳酸氢盐明显减少。

3.X线检查

(1)肺纹理改变病变早期,支气管扩张表现为肺纹理增强。

(2)小叶性肺炎样改变表现为段以下支气管阻塞、感染,形成小斑片状模糊阴影。

(3)肺野改变肺门周围有环状阴影,是支气管起始部囊状腔隙的重要X线征象,这种环状阴影为异常的支气管扩张,而不是真正的空洞,以上叶较为明显,也可以有下叶空气积蓄征象,包括周围血管分布的丧失和膈肌低平。同时可出现局限性阻塞性肺不张,肺气肿、肺脓肿及肺源性心脏病。

特发性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CD-10:J84.10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间质性肺疾病指南》(英国胸科学会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爱尔兰胸科学会,2008年)。 1.有外科肺活检资料。 (1)肺组织病理学表现为UIP特点。 (2)除外其他已知病因所致的间质性肺疾病。 (3)肺功能异常,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或气体交换障碍。 (4)胸片和胸部HRCT有典型的异常影像。 2.无外科肺活检资料(临床诊断)。 缺乏肺活检资料原则上不能确诊IPF,但如果病人免疫功能正常,且符合以下所有主要诊断条件和至少3/4的次要诊断条件,可临床诊断IPF。 (1)主要条件: ①除外已知原因的间质性肺疾病;

②肺功能表现异常,包括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或气体交换障碍; ③胸部HRCT表现为双肺网格状改变,晚期出现蜂窝肺,少伴有磨玻璃影; ④经支气管肺活检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不支持其他疾病的诊断。 (2)次要条件: ①年龄>50岁; ②隐匿起病或无明确原因的进行性呼吸困难; ③起病≥3个月; ④双肺听诊可闻及吸气性Velcro音。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间质性肺疾病指南》(英国胸科学会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爱尔兰胸科学会,2008年)。 1.对症、支持治疗。 2.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3.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 4.改善纤维化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84.109特发性肺纤维

囊性纤维化简介

囊性纤维化简介 发病率和病因学 囊性纤维化 是白人中最常见的致寿命缩短的遗传性疾病,美国的发病率约为 白人婴儿 黑人婴儿 亚裔美国人; 的患者是成人 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白人中基因占 相关基因位于染色体 (长臂)基因组 的 对碱基对上 它编码膜相关蛋白,该蛋白称为囊性纤维化跨膜调节基子 最常见的基因突变, 导致 蛋白 位置上的苯丙氨酸残基缺失,并且发生在约 的中;另有 有 种以上较少见的基因突变 的功能尚未明确,但显然是 调节的氯离子通道的一部分,并且调节着氯,钠跨细胞膜的转运 杂合子无异常的临床症状,但存在上皮细胞膜转运的轻度异常 有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失的患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阻塞性无精症,一个或二个 基因的突变几率增加,或者在 非编码部位有一个不完全的点状突变 这些患者一般没有呼吸道或胰腺疾病的证据,并且汗液氯离子的浓度处于正常,边缘或升高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 病人的外分泌腺几乎都受影响,但在分布和严重程度上差异很大 受侵犯的腺体可分为三类:腺体被管腔内粘稠的和固体状的嗜酸性物质堵塞(如胰腺,小肠腺,肝内胆管,胆囊,颌下腺);组织学正常,但产生过量分泌物的腺体,如气管支气管腺和十二指肠腺;组织学正常,但分泌过量的钠和氯离子的腺体(汗腺,腮腺,小的唾液腺) 十二指肠分泌物粘稠,含有异常的粘多糖 的成年男性患者由于输精管发育不良或其他形式的阻塞性无精,造成不育;成年女性患者由于子宫颈分泌物粘稠,生育力降低,但许多患囊性纤维化的妇女仍能妊娠到分娩期 然而母亲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 有证据表明患儿出生时肺部组织结构正常 以后由于稠厚的粘性分泌物广泛阻塞小气道而导致肺部损害 梗阻和感染继发于毛细和粘液脓性栓子阻塞气道 支气管的变化比肺实质更常见 肺气肿表现不突出 随着肺部病变进展,支气管壁增厚,气道内充满着脓性,粘稠的分泌物,肺不张区域扩大,以及肺门淋巴结肿大 慢性低氧血症导致肺动脉肌层肥厚,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 许多肺部损害可能是由继发于呼吸道嗜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导致的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 即使在出生早期,气管肺泡冲洗液内含有大量的嗜中性粒细胞;游离中性弹性蛋白酶 和细胞因子 的浓度增加 在病程早期,从气道中分离的病原菌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但随着疾病进展,最多分离到的是假单胞菌 假单胞菌的粘液样变种是唯一与囊性纤维化有关的病菌 洋葱假单胞菌的移殖发生于 以上的成年患者并且常与肺功能的迅速恶化有关 症状,体征和并发症 由粘稠的胎粪引起的胎粪性肠梗阻可能是最早的征象(参见第 节胃肠道缺陷)并且出现于 受累的新生儿中 常伴肠扭转,肠穿孔或闭琐,很少有例外,随后总是出现囊性纤维化的其他特征 囊性纤维化也可与新生儿胎粪排出延迟和胎粪梗阻综合征相关(一种暂时的末端肠梗阻,由一个或几个浓缩的胎粪栓子塞在肛门或结肠引起) 在无胎粪性肠梗阻的婴儿中,疾病的开始症状常由出生后体重恢复缓慢和在生后 周内体重增加不足所预示 患囊性纤维化的婴儿由于蛋白质吸收不良,即使喂大豆蛋白配方乳或母乳,患儿仍会继发性的出现低蛋白血症,导致水肿和贫血 的患者有肺部受累表现,常常是慢性咳嗽和喘鸣,与反复的或慢性的肺部感染有关 咳嗽是最令人烦恼的症状,常伴有痰,恶心,呕吐,并干扰睡眠 随着病情的发展,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产生吸气性肋间凹陷,桶状胸,杵状指(趾)和发绀 上呼吸道受侵害包括有鼻息肉和慢性复发性鼻窦炎 青春期病人可有生长迟缓,青春期发育延迟和活动耐力下降 青春期和成年病人的肺部并发症包括有气胸,咯血 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右心衰竭 临床上 的病儿有胰腺功能不足,通常在出生早期出现,以后逐渐加重 临床表现包括大便次数频繁,

2019间质性肺病诊治指南

间质性肺病诊治指南 疾病简介: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病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弥漫性浸润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DLCO)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种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 ILD病谱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具有多层含义,即病因学的多源性;发生或发病学的异质性;病种或表现型的多样性以及临床症状的异因同效的相似性。从异质角度的分类看,ILD病理组织学可呈肺泡炎、血管炎、肉芽肿、组织细胞或类淋巴细胞增殖。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为肺泡炎,其病理异质性变化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脱屑型间质性肺炎(DIP)/呼吸性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病(RBILD)和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纤维化 (NSIP/fibrosis)。此分类是由Katzenstein等(1998年)在Liebow(1970年)UIP、DIP、双侧性间质性肺炎 (BIP)、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LIP)和巨细胞间质性肺炎(GIP)分类基础上经修正后提出的新分类。Liebow原分类(1970年)中的BIP现已公认即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并机化性肺炎(BOOP)。LIP与免疫缺陷有关,GIP与硬金属有关,已不属于IPF分类范畴。Katzenstein在新分类中指出DIP命名不当而应采用RBILD。UIP属IPF 的原型,多见于老年人,激素疗效不佳,而RBILD和NSIP患者年龄较低,对糖皮质激素有疗效反应,预后良好。 发病机制发病阶段 ILD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假设ILD的演变过程可区分为三个阶段,即启动阶段、进展阶段和结局阶段。 启动阶段 启动ILD的致病因子通常是毒素和(或)抗原,已知的抗原吸入如无机粉尘与石棉肺、尘肺相关,有机粉尘与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相关等,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结节病等的特异性抗原尚不清楚。 进展阶段 一旦暴露和接触了最初的致病因子,则产生一个复杂的炎症过程——肺泡炎,这是ILD发病的中心环节,肺泡炎的性质决定着肺损伤的类型、修复程度及纤维化形成等。炎性及免疫细胞的活化,不仅释放氧自由基等毒性物质,直接损伤I型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还释放蛋白酶等直接损伤间质、胶原组织和基底膜等。同时释放各种炎性介质,已发现的包括单核因子(monokines)、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白介素-2(IL-2)、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

2015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治指南

ATS/ERS/JRS/ALAT临床实践指南: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译文) 背景: 这是美国胸科协会/欧洲呼吸协会/日本呼吸协会/拉丁美洲胸科协会联合发 布的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指南的更新版本。 方法: 运用系统性回顾和meta分析的方法来汇总与我们遇到的问题相关的证据。这些证据都经过GRADE评估,多学科专家小组对其进行了讨论。 采用了预先确定的利益冲突管理策略,指南建议的制定、编写、分级都是由专门的小组进行的。 结果: 指南推荐中支持或反对某种特殊的治疗干预措施,都考虑到了效果评价的可信度、结局研究的重要性、治疗结果的满意度、成本、可行性、可接受性、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结: 全体成员阐述了支持或者反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各项诊疗建议的证据。 内容: 治疗疑问建议 问题1:IPF患者应该接受抗凝治疗吗? 问题2:IPF患者应该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的治疗吗? 问题3:IPF患者应该接受强的松、硫唑嘌呤和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治疗吗? 问题4:IPF患者应该接受选择性ER-A内皮素手提的拮抗剂,安倍生坦的治疗吗 问题5:IPF患者应该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尼达尼布的治疗吗? 问题6:IPF患者应该接受吡非尼酮的治疗吗?

问题7:IPF患者应该接受抗酸要的治疗吗? 问题8:IPF患者应该接受磷酸二酯酶5的抑制剂西地那非的治疗吗? 问题9:IPF患者应该接受波生坦或马西替坦,双重ERAs(ER-A、ER-B)吗? 问题10:IPF患者应该接受N-乙酰半胱氨酸单一疗法吗? 问题11:IPF患者应该接受双肺移植还是单肺移植? 问题12:IPF患者应该治疗PH吗? 概述 指南的目的是评估从2011年至今发表的临床证据。指南旨在让临床医师能 够针对不同IPF患者,参考这些意见并作出合适的临床决策。在应用到特定的临 床情境或决策前,每条建议都经过细致的回顾总结和委员会成员的讨论,他们重视每一个特定的治疗问题,包括患者的价值观念和意愿。 临床医师、患者、第三方、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都不应将这些建议视作规定。没有指南可以涵盖所有的临床情况。因此不能生搬此指南的内容用以评估临床医师的决策。针对每个利益相关者的推荐力度表1中列出。 表1. 适用患者 强推荐有条件的推荐 大部分个体可以 接受此建议的药物, 小部分个体不行。 大部分个体可以 接受这种干预。 根据指南,遵循 这一建议可以作为质 量标准或临床行为指 标。正确的决策辅助 可能与个人价值观及 偏好不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会希望采纳建 议,也有很多不会。 临床医师辨别哪种选择更适合患者。同时临床医 师也应该帮助每一位患者做出与其价值观和 意愿相一致的临床决策。决策辅助可以帮助 个人做出与他们的价值观和意愿一致的决 定。 政策制定者很多情况,这些 建议可作为政策采 政策制定需要各方面利益相关者进行大量的讨论。

肺囊性纤维化

肺囊性纤维化 肺囊性纤维化疾病概述 囊性纤维化(cysticfibrosis,CF)是一种侵犯多脏器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外分泌腺的功能紊乱,粘液腺增生,分泌液粘稠,汗液氯化钠含量增高。临床上有肺脏、气道、胰腺、肠道、胆道、输精管、子宫颈等的腺管被粘稠分泌物堵塞所引起一系列症状,而以呼吸系统损害最为突出。 肺囊性纤维化病因病理 【病因】 囊性纤维化是由于位于第7对染色体CF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病人是纯合子,其双亲是杂合子。病人的同胞中半数可带有隐性基因,而1/4可得病。一般带有隐性基因的杂合子占出生新生儿的2%~5%,约在2000~2500个新生儿中有一个可得病。囊肿性纤维化外分泌腺机能障碍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据研究提示患者的上皮细胞氯离子通道调节有缺陷,氯化物分泌的减少导致气道表面液体的减少;呼吸道粘膜上皮的水、电解质跨膜转运有障碍;粘液腺分泌物中酸性糖蛋白含量增加,改变了粘液流变学的特性,可能为分泌物变粘稠的原因。 本病主要发生在白种人,北欧、美国发病率较高,黑种人较少,亚洲人极少见。各地区患病率不一致,病人与新生儿的比例约为1∶500至1∶3500。婴幼儿时期发病,主要发生于儿童,约3%在成年后作出诊断,死亡率高。近年来由于早期诊断与合理、积极治疗,病人存活率已有所提高,至少有25%患者可活到成年,9%年龄超过30岁。 【病理说明】 肺和消化道为主要的受累脏器。粘稠分泌物堵塞支气管以及继发性感染,是呼吸系统的主要病理基础。患者于出生时呼吸道无病变发现,发病早期出现支气管腺体肥大,杯状细胞变性,以后支气管粘液腺分泌出粘稠分泌物,使粘膜上皮纤毛活动受到抑制,粘液引流不畅。支气管堵塞引起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反复发作,产生广泛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细支气管扩张、肺脓肿,逐渐引起肺部广泛纤维化和阻塞性肺气肿。在以上病理基础上导致阻塞性和限制性混合的呼吸功能损害,表现为肺通气不足,吸入气体分布不均,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以及弥散功能障碍,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症状,最后导致呼吸衰竭;同时肺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鼻息肉、慢性鼻窦炎也是常见的并发症。 粘稠分泌物阻塞胰腺外分泌管,早期出现胰管扩张、腺泡扩大形成囊肿,继以广泛纤维化伴细胞浸润、萎缩,引起糖尿病。外胰腺管阻塞,胰腺酶包括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

肺纤维化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的新观念

·38·—一———一———一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3年第23卷革1期肺纤维化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的新观念 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沈阳1100153魏路清董彦‘综述陈萍审较 p}^与六摘要本文综述r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新观念,包括Tn,、|rnz型细胞斟子反应的平衡失嗣、TGF-p和CD40CLIO!。系统在成纤维细胞活化中的重要作用。并概述了由此产生的肺纤维化治疗的新策略,即TFN一7抑制2型细胞因子反应,抗TGF一口抗体及阻断CD40CD40L系统的治疗策略。 关键词肺纤维化;发病机制;治疗 众所周知.组织的损伤往往伴有炎症和修复过程。如损伤微小,修复后可恢复正常结构和功能。然而,当损伤较大或反复发生时,频繁的“修复”将导致纤维化或疤痕形成。纤维化是以大量的成纤维细胞聚集、细胞外基质沉积并伴有炎症和损伤所致组织结构破坏为特征”o。肺纤维化疾病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结节病、尘肺、过敏性肺炎、药物和放射线导致的纤维化,以及与胶原血管病有关的致纤维化肺泡炎等病因各异,范围广泛的疾病潜。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不相同,严重性各异,但共同特点是缺少特异性治疗。目前对啼纤维化疾病的治疗仅限于非特异性抗炎、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等,疗效尚不理想。因此,作者复习文献,就免疫和结构细胞产生的特异性细胞因子和CD40一CD40眄己体(CD40I.)系统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由此产生的新的治疗策略加以综述。 1关于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1.1Tn。型、T。型细胞因子反应平衡失调2”。关于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有很多学说,其中之一认为在辅助性1型T细胞(T“-)和2型T细胞(Tnz)细胞因子反应之间存在着平衡失调,由此导致的对损伤的异常反应。这些反应最初是根据CD4T辅助淋巴细胞亚群所产生的细胞因子而命名[2]。然而现在更支持各种其它细胞类型包括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也能够产生这些细胞因子。因此称之为T。,和Tm型细胞因子反应似乎更恰当(简称1型反应、2型反应)。尽管这些细胞因子表型的表达在分类上Tw,与细胞免疫有关,T“z与体液免疫有关,但他们都参与r急性损伤以及由此激发的炎症反应的修复过程。1型反应可能促进正常组织结构的修复,2型反应可能有利于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活化.最终细胞外基质蛋白沉积和纤维化。1型细胞因子包括IFN—T、1L一2、lL_12、IL-18、和TNF一 ·沈阳市卫生局8,后者也被称为淋巴毒素。而2型细胞因子包括IL一4、IL一5、11.一10、II.一13和MCP—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一1)。1型和2型细胞因子反应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各类细胞因子都能进一步激发和扩大各自的主要反应。例如,2型细胞园子IL_4表达增加将会导致2型细胞因子话性过度增加和l型细胞因子反应的抑制。反之,l型细胞因子IFN7则刺激1型细胞因子的产生,而抑制2型细胞因子反应。 体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当细胞因子的乎衡以2型细胞因子反应占优势时,就会发生纤维化。已知原始类型的2趔细胞因子1L-4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基因表达以及胶原台成”。在体外¨.~13和MCP1也增加1型前胶原的合成“。MCP—l通过上调促纤维化的细胞因子TGFB而介导胶原的合成。而且,MCP一1增加IL4产生。1L_4抑制l型细胞因子,因而破坏了二者的平衡,有助于2型促纤维化反应。 实验动物研究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r肺纤维化发生过程中2型细胞因子反应的作用。在离子辐射、化疔药物博莱霉素及硅粉尘所致的肺纤维化动物模型中都有2型细胞因子表达增加。在小鼠的博莱霉素肺纤维化模型中,研究者报道了IL-5和MCP-lmRNA增加,使用针对II。5和MCPl的中和抗体在减少炎症细胞募集和抗肺纤维化方面取得成功”Ⅲ,这也提示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至少在部分程度上有助于纤维化发生。 Huaux等发现在硅导致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中2型细胞因子活性增加,同组研究还显示11.一10缺乏的鼠,硅诱导的肺纤维化明娩减少,提示2型细胞因子在肺纤维化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J。尽管在纤维化模型中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是转向2型反应方向的,但2型反应不能独立发生。1型细胞因子在纤维化状态下亦可以见到,例如Davis等注  万方数据

(完整版)2019间质性肺病诊治指南

间质性肺病诊治指南 疾病简介: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病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弥漫性浸润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DLCO) 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种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 称。 ILD病谱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具有多层含义,即病因学的多源性;发生或发病学的异质性;病种或表现型的多样性以及临床症状的异因同效的相似 性。从异质角度的分类看,ILD病理组织学可呈肺泡炎、血管炎、肉芽肿、组织细胞或类淋巴细胞增殖。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为肺泡炎,其病理异质性变化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脱屑型间质性肺炎(DIP)/呼吸性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病(RBILD)和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纤维化(NSIP/fibrosis) 。此分类是由Katzenstein 等(1998年)在Liebow(1970年)UIP、DIP、双侧性间质性肺炎(BIP)、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LIP)和巨细胞间质性肺炎(GIP)分类基础上经修正后提出的新分类。Liebow原分类(1970年)中的BIP现已公认即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并机化性肺炎(BOOP。LIP与免疫缺陷有关,GIP与硬金属有关,已不属于IPF分类范畴。Katzenstein在新分类中指出DIP 命名不当而应采用RBILBUIP属IPF 的原型,多见于老年人,激素疗效不佳,而R BILD和NSIP患者年龄较低,对糖 皮质激素有疗效反应,预后良好。 发病机制发病阶段 ILD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假设ILD的演变过程可区分为三个阶段,即启动阶段、进展阶段和结局阶段。 启动阶段 启动ILD的致病因子通常是毒素和(或)抗原,已知的抗原吸入如无机粉尘与石棉肺、尘肺相关,有机粉尘与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相关等,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结节病等的特异性抗原尚不清楚。 进展阶段 一旦暴露和接触了最初的致病因子,则产生一个复杂的炎症过程一一肺泡炎,这是ILD发病的中心环节,肺泡炎的性质决定着肺损伤的类型、修复程度及 纤维化形成等。炎性及免疫细胞的活化,不仅释放氧自由基等毒性物质,直接损伤I型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还释放蛋白酶等直接损伤间质、胶原组织和基底膜等。同时释放各种炎性介质,已发现的包括单核因子(monokines)、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白介素-2(IL-2)、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1)、

肺部纤维化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出现

文章导读 虽然肺部纤维化很少会出现在生活中,但是这种疾病也很普遍常见,危害性也是非常大的,肺部纤维化的意思是肺功能疾病,会导致肺功能出现咳嗽,甚至会造成非常恐,导致肺部黏膜损伤,器官受损,肺部纤维化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修复,平时也要对肠胃方面进行调整,通过合适的方法加快肠胃中的愈合。 病因病理 大多数间质性肺疾病都有共同的病理基础过程。初期损伤之后有肺泡炎,随着炎性-免疫反应的进展,肺纤维化泡壁、气道和血管最终都会发生不可逆的肺部瘢痕(纤维化)。炎症和异常修复导致肺间质细胞增殖,产生大量的胶原和细胞外基质。肺组织的正常结构为囊性空腔所替代,这些囊性空腔有增厚的纤维组织所包绕,此为晚期的“蜂窝肺”。肺间质纤维化和“蜂窝肺”的形成,导致肺泡气体-交换单元持久性的丧失。 肺纤维化发展过程中肺泡塌陷是失去上皮细胞的结果。暴露的基底膜可直接接触和形成纤维组织,大量肺泡塌陷即形成密集的瘢痕,形成蜂窝样改变。蜂窝样改变是瘢痕和结构重组的一种表现。 肺脏损伤后,修复的结果是纤维化还是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取决于肺泡内渗出物及碎屑能否有效清除。 如肺泡内渗出物未清除,成纤维细胞和其他细胞就会侵入并增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已经证实,在成纤维细胞灶里可发现蛋白聚糖、整合素、连结体等。这些特点表明纤维化是一种活动性进展,而不是一种“旧”纤维组织的后遗症。)从而使肺纤维化进行性进展。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西医病因病机:胶原蛋白是肺组织的主要ECM蛋白,约占肺脏五分之一。肺脏中何种类型的胶原蛋白与其他类型ECM成分等构成三维网状结构,作为肺组织结构的主要骨架,这些蛋白成分保持肺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并对维持肺上皮及内皮细胞分化状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肺纤维化是有早期组织损伤、症状变化发展而来的,虽然引起肺纤维化的病因或原发病有很大的差异,但归根结底是因为促进纤维化因子生成增多或抗纤维化因子产生相对不足,导致肺纤维化过程的ECM代谢异常。一般情况下,肺纤维化早期出现肺泡炎,肺泡内有浆液和细胞成分,肺间质内有大量单核细胞,部分淋巴细胞,浆细胞,肺泡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结构完整。进入晚期,慢性炎症已减轻,肺泡结构为坚实的胶原代替,肺泡壁被破坏,形成扩张的蜂窝肺。胶原、细胞外基质、成纤维细胞分布在间质中,肺泡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基于以上病理变化,临床上多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或伴有刺激性干咳,胸部X线显示两中下肺野网状阴影,肺功能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病情呈持续性进展,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疾病症状表现 肺纤维化多在40-50岁发病,男性多发于女性。呼吸困难是肺纤维化最常见症状。轻度肺纤维化时,呼吸困难仅在剧烈活动时出现,因此常常被忽视或误诊为其他疾病。当肺纤维化进展时,在静息时也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的肺纤维化患者可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其他症

肺纤维化分几种

肺纤维化分几种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018341892.html, 肺纤维化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医学上讲肺纤维化归属于肺间质病。通俗地讲,肺纤维化就是肺组织疤痕累累,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缺氧而出现呼吸困难,病情反复发作,咳咳喘喘,痛苦不堪,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那么肺纤维化分几种呢? 肺纤维化分几种?肺纤维化类疾病的共同点: 损伤之后有肺泡炎,随着炎性-免疫反应的进展,肺泡壁、气道和血管最终都会发生不可逆的肺部瘢痕(纤维化)。炎症和异常修复导致肺间质细胞增殖,产生大量的胶原和细胞外基质。肺组织的正常结构为囊性空腔所替代,这些囊性空腔有增厚的纤维组织所包绕,此为晚期的“蜂窝肺”。肺间质纤维化和“蜂窝肺”的形成,导致肺泡气体-交换单元持久性的丧失。 肺纤维化分几种?肺纤维化包含了以下几种疾病: 原发性肺纤维化:指病因不明确,通常直接由病原体感染而出现的一种症状。发病突然,很难预防,是肺纤维化种类里最危险的一类。 继发性肺纤维化:通常由慢性疾病所导致。以慢性肺部疾病为基础,在受到破坏的肺部出现。发病比较需要时间和基础,注意控制、治疗慢性肺病的发展,可以有效预防 特发性肺纤维化: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据研究表明发病原因应该与免疫机制损伤有关。 肺间质纤维化:由间质性肺炎转变而成,适间质性肺炎的一个阶段。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间质的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也可累及肺泡上皮细胞及肺血管。病因有的明确,有的未明。 间质性肺炎:肺的间质组织发生炎症。炎症主要侵犯支气管壁肺泡壁,特别是支气管周围血管周围小叶间和肺泡间隔的结缔组织而且多呈坏死性病变。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改变。 那么怎么治疗肺纤维化呢?

特发性肺纤维化病理变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病理变化 *导读:IPF早期或急性期病理改变主要为肺泡炎。……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按病程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之分,所谓Hamman-Rich综合征属急性型,临床更多见的则是亚急性和慢性型。欧洲学者多称本病为隐源性致纤维性肺泡炎(cryptogenicfibrosingalveolitis,CFA)。美国习用IPF。我国一度盛行CFA的名称,近来却多用IPF。本病多为散发,估计发病率3~5/10万,占所有间质性肺病的65%左右。见于各年龄组,而作出诊断常在50~70岁之间,男女比例1.5~2∶1。预后不良,早期病例即使对激素治疗有反应,生存期一般也仅有5年。 IPF早期或急性期病理改变主要为肺泡炎。可见肺泡壁和间质内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和少数中性及酸性粒细胞浸润。肺泡腔可以不累及,但也可以有细胞和纤维蛋白渗出,包括脱落的Ⅱ型肺泡细胞和巨噬细胞。肺泡间隔可有网硬蛋白增生,但尚少纤维化。随着疾病发展,炎症细胞渗出和浸润逐渐减少,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肺泡壁增厚,Ⅰ型肺泡细胞减少,Ⅱ型肺泡细胞增生,肺泡结构变形和破坏,并可波及肺泡管和细支气管。后期呈现弥漫性肺纤维化,气腔(肺泡、肺泡管、

细支气管)变形,扩张成囊状,大小从1cm至数cm不等,谓之“蜂窝肺”。本病肺泡-毛细血管膜可以有不对称性或偏心性增厚,肺毛细血管床减少。但是IPF病理上无动脉血管炎或肉芽肿病变;有之,则应考虑结缔组织病或其它间质性肺病。

囊性纤维化

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遗传性外分泌腺疾病,主要影响胃肠道和呼吸系统,通常具有肺脏感染、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汗液电解质异常升高(汗液咸味)和胎粪肠梗阻等特征。CF 属于典型的膜转运蛋白疾病,是高加索人种中最常见的致命性遗传疾病之一,一种常染色体隐性(AR)遗传病。 病因 囊性纤维化是由位于第7对染色体CF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病人是纯合子,其双亲是杂合子。病人的同胞中半数可带有隐性基因,而1/4可得病。一般带有隐性基因的杂合子占新生儿的2%~5%,2000~2500个新生儿中有一个患此病。囊性纤维化外分泌腺机能障碍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研究显示,患者的上皮细胞氯离子通道调节有缺陷,呼吸道黏膜上皮的水、电解质跨膜转运有障碍,黏液腺分泌物中酸性糖蛋白含量增加,改变了黏液流变学的特性,可能为分泌物变黏稠的原因。 病理 CF的基因突变在常染色体7q31(7号染色体长臂3区1带,长约250kb,包含27个外显子)位置,这个基因正常编码产生一种细胞膜整合蛋白,称为囊性纤维化跨膜调节器(CFTR)蛋白,CF 患者最常见的突变为Phe508del(第508位苯丙氨酸删除)突变。CFTR 是一种存在于上皮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它将氯离子运出上皮,而到达内脏中各种通道的黏液中,从而维持黏液的正常的稀薄流动,在人体的各种管道都存在着CFTR;对于CF 患者,氯离子分泌的途径被异常的CFTR 阻断,导致通道中的黏液异常粘稠;类似的,在皮肤的汗管,氯化钠不能被重吸收,导致产生非常咸的汗液。 临床表现 1.呼吸系统表现 呼吸系统黏液不能排出,继发感染和炎症,并逐步导致肺功能衰竭。主要表现为反复支气管感染和气道阻塞。新生儿出生后数日内即可出现症状。早期可有轻度咳嗽,伴发肺炎、肺不张,之后咳嗽加剧,黏痰不易咳出,呼吸急促。患者若咳出大量脓性痰或伴咯血时,提示有支气管扩张和肺脓肿的可能。体格检查常见杵状指(趾)。肺部感染的致病菌大多是金葡菌、绿脓杆菌或其他革兰阴性杆菌。肺部产生广泛性纤维化和肺气肿后,有喘鸣,活动后气急,常并发自发性气胸或纵隔气肿。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症状时,气急加剧,发绀,最后导致呼吸衰竭和肺源性心脏病。 2.消化及营养不良 新生儿由于肠黏液分泌和黏度增加,以及缺乏胰酶等影响蛋白质的消化,故约10%有胎粪阻塞。儿童也可发生肠梗阻和直肠脱垂。胰腺分泌不足则出现腹胀、腹部隆起、排出大量泡沫恶臭粪便等消化不良症状,甚至发生脂肪泻和氮溢。维生素缺乏,特别是维生素A缺乏可发生干眼病。患者虽食欲旺盛,饮食量足够,但仍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迟缓。胆道阻塞可出现黄疸,并发肝硬化时,可出现门静脉高压、脾机能亢进。婴儿若出汗过多,失去大量电解质和水分,容易引起虚脱。此外,慢性胰腺炎也会导致内分泌功能受损而引起糖尿病。 3.生殖系统表现 囊性纤维化还会影响生殖系统。因为黏稠的分泌液常常会阻塞连接睾丸和前列腺的管道(输精管),因此导致许多男性囊性纤维化患者不育。与正常妇女相比,女性囊性纤维化患者的生殖能力也会下降。 检查

粉尘致肺纤维化机制的研究现状

粉尘致肺纤维化机制的研究现状 07级卫生检验班蒙永胜指导教师:白钢 【摘要】鉴于尘肺病的高发病率、高危害性和不可逆转性,探讨其发病机制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目前研究的较为深入的自由基学说和细胞因子网络学说进行综述。 【关键词】尘肺;肺纤维化;脂质过氧化作用;自由基;细胞因子网络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职业病,已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尘肺所造成的肺纤维化,目前认为是不可逆转的病理变化[1],一经传统的后前位胸大片确诊,肺部病变已经无法逆转。但目前尘肺的发病机理仍然不完全清楚,无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也无特异性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因此,进一步探讨粉尘致肺纤维化机制以寻找早期防治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尘肺发病涉及几个重要环节:肺泡巨噬细胞(AM)吞噬石英颗粒,AM 及有关细胞发生脂质过氧化,各种致纤维化活性因子的分泌,成纤维细胞增生与胶原合成肺泡Ⅰ、Ⅱ型细胞损伤与基底膜受损。这几个环节涉及许多分子机制,共同决定了尘肺病的发生发展。 1 自由基 自由基是指那些外层电子轨道上具有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分子或基团,性质不稳定,反应活性强。常见的自由基有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氢过氧基、脂氧自由基、脂过氧自由基等。目前普遍认为SiO2可引发自由基反应,启动AM 细胞膜的过氧化,产生过氧化脂质,从而使AM 细胞膜结构破坏,表面电荷减少、膜通透性增强、细胞流动性降低,最终导致细胞破裂;而细胞破损后释放出的SiO2又被重新吞噬,如此再破裂、再吞噬,反复循环,引起AM 大量增殖和集聚,为矽结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1.1 矽肺发生中自由基的来源[2] 1.1.1 石英自身可产生自由基石英粉尘经机械破碎后,再与水作用时,可产生OH·;粉尘表面存在的一些金属离子,特别是Fe、Gu 等过渡金属元素能催化氧化石英尘表面吸附的生物基质及化学吸附的氧,形成自由基;硅酸水化也能产生过氧化氢(H2O2)。 1.1.2 人体细胞内和质膜上存在着产生自由基的酶如质膜上的还原型辅(NADPH)作为电子供体,当SiO2作用于质膜时氧接受电子还原成为O2-·;细胞内的黄嘌呤氧化酶(XO)可作用于ATP 的代谢产物次黄嘌呤,使其转变为黄嘌呤、尿酸,同时产生O2-·和H2O2;SiO2被AM 吞噬时,与AM 中的溶酶体融合生成次级溶酶体,此时,溶酶体中的髓过氧化物酶(MPO)作用于被吞噬物,产生大量的O2-·;当AM 吞噬和游走时,由已糖氧化供给消耗能量,氧代谢会突然增长,并产生大量的O2-·(即呼吸爆发)。O2-·和H2O2通过Haber-Weiss 反应生成毒性很强的OH·;在体内有过渡性金属离子存在时,即使没有O2-·也可通过Fenton 氏反应产生OH·。OH·是一种活性极强的自由基,能与任何生物分子起反应,且由于半衰期极短,没有任何酶能够排除它。脂质被初始氧化后的中间产物,如有机自由基、烷氧自由基与O2-·等,也能持续产生毒性很强的H2O2。通过前述过程自由基可被放大和形成链式反应。 1.1.3 髓单核细胞和在肺中转化为AM 的细胞中都含有NO 合成酶NO 合成酶可催化精氨酸与分子O2生成NO·,当AM 被活化后可产生NO·,NO·与生物系统中产生 的O2-·相互作用可生成超氧亚硝酸阴离子(ONOO-),ONOO-一旦被质子化后可迅速分解成高活性的OH·和稳定的NO2·,产生细胞毒作用,导致细胞坏死和组织损伤。 1.2 自由基的损伤作用 1.2.1 对肺吞噬细胞的作用自由基对不饱和共价键有一种特殊的亲和力,因此,在体内自由基最易攻击生物膜磷脂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产生脂质自由基并自氧化,形成过氧化产物,

囊性纤维化

囊性纤维化 全网发布:2011-06-23 20:18 发表者:王红星(访问人次:589) 一种遗传性外分泌腺疾病,主要影响胃肠道和呼吸系统,通常具有慢性梗阻性肺部病变,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和汗液电解质异常升高的特征. 发病率和病因学 囊性纤维化(CF)是白人中最常见的致寿命缩短的遗传性疾病,美国的发病率约为1/3300白人婴儿,1/15300黑人婴儿,1/32000亚裔美国人;30%的患者是成人. CF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白人中基因携带者占3%.相关基因位于染色体7q(长臂)基因组DNA的250000对碱基对上.它编码膜相关蛋白,该蛋白称为囊性纤维化跨膜调节基子(CFTR).最常见的基因突变,△F508,导致CFTR蛋白508位置上的苯丙氨酸残基缺失,并且发生在约7 0%的等位基因中;另有30%有600种以上较少见的基因突变.CFTR的功能尚未明确,但显然是cAMP调节的氯离子通道的一部分,并且调节着氯,钠跨细胞膜的转运.杂合子无异常的临 床症状,但存在上皮细胞膜转运的轻度异常. 有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失的患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阻塞性无精症,一个或二个CFTR基因的突变几率增加,或者在CFTR非编码部位有一个不完全的点状突变(5T).这些患者一般没有呼吸道或胰腺疾病的证据,并且汗液氯离子的浓度处于正常,边缘或升高.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 病人的外分泌腺几乎都受影响,但在分布和严重程度上差异很大.受侵犯的腺体可分为三类:腺体被管腔内粘稠的和固体状的嗜酸性物质堵塞(如胰腺,小肠腺,肝内胆管,胆囊,颌下腺);组织学正常,但产生过量分泌物的腺体,如气管支气管腺和十二指肠腺;组织学正常,但分泌过量的钠和氯离子的腺体(汗腺,腮腺,小的唾液腺).十二指肠分泌物粘稠,含有异常的粘多糖.98%的成年男性患者由于输精管发育不良或其他形式的阻塞性无精,造成不育;成年女性患者由于子宫颈分泌物粘稠,生育力降低,但许多患囊性纤维化的妇女仍能妊娠到分娩期, 然而母亲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 有证据表明患儿出生时肺部组织结构正常.以后由于稠厚的粘性分泌物广泛阻塞小气道而导致肺部损害.梗阻和感染继发于毛细支气管炎和粘液脓性栓子阻塞气道.支气管的变化比肺实质更常见.肺气肿表现不突出.随着肺部病变进展,支气管壁增厚,气道内充满着脓性,粘稠的分泌物,肺不张区域扩大,以及肺门淋巴结肿大.慢性低氧血症导致肺动脉肌层肥厚,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许多肺部损害可能是由继发于呼吸道嗜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导致的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即使在出生早期,气管肺泡冲洗液内含有大量的嗜中性粒细胞;游离中 性弹性蛋白酶,DNA和细胞因子8的浓度增加. 在病程早期,从气道中分离的病原菌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但随着疾病进展,最多分离到的是假单胞菌.假单胞菌的粘液样变种是唯一与囊性纤维化有关的病菌.洋葱假单胞菌的移殖发生于7%以上的成年患者并且常与肺功能的迅速恶化有关. 症状,体征和并发症 由粘稠的胎粪引起的胎粪性肠梗阻可能是最早的征象(参见第261节胃肠道缺陷)并且出现于15%~20%受累的新生儿中.常伴肠扭转,肠穿孔或闭琐,很少有例外,随后总是出现囊

肺纤维化诊治指南

肺纤维化诊治指南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肺间质炎症性疾病,原因不明的肺泡纤维化和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均为其同义词。典型的IPF,主要表现为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经数月或数年逐渐恶化,多在出现症状3~8年内进展至终末期呼吸衰竭或死亡。主要病理特点为肺间质和肺泡腔内纤维化和炎细胞浸润混合存在。尽管该病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完全阐明,就其临床特征和病理足以说明这是一种特征性的疾病。IPF 的治疗尚缺乏客观的、决定性的预后因素或治疗反应,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细 胞毒药物仍是其主要的治疗药物,但不足30%的病人有治疗反应,且可表现毒副反应。病理 大多数间质性肺疾病都有共同的病理基础过程。初期损伤之后有肺泡炎,随着炎性-免疫反应的进展,肺纤维化泡壁、气道和血管最终都会发生不可逆 的肺部瘢痕(纤维化)。炎症和异常修复导致肺间质细胞增殖,产生大量的胶原和细胞外基质。肺组织的正常结构为囊性空腔所替代,这些囊性空腔有增厚的纤维组织所包绕,此为晚期的“蜂窝肺”。肺间质纤维化和“蜂窝肺”的形成,导致肺泡气体- 交换单元持久性的丧失。 肺纤维化发展过程中肺泡塌陷是失去上皮细胞的结果。暴露的基底膜可直接接触和形成纤维组织,大量肺泡塌陷即形成密集的瘢痕,形成蜂窝样改变。蜂窝样改变是瘢痕和结构重组的一种表现。 肺脏损伤后,修复的结果是纤维化还是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取决于肺泡内渗出物及碎屑能否有效清除。 如肺泡内渗出物未清除,成纤维细胞和其他细胞就会侵入并增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已经证实,在成纤维细胞灶里可发现蛋白聚糖、整合素、连结体等。这些特点表明纤维化是一种活动性进展,而不是一种“旧”纤维组织的后遗症。)从而使肺纤维化进行性进展。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西医病因病机:胶原蛋白是肺组织的主要ECM蛋白,约占肺脏五分之一。肺脏中何种类型的胶原蛋白与其他类型ECM成分等构成三维网状结构,作为肺组织结构的主要骨架,这些蛋白成分保持肺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并对维持肺上皮及内皮细胞分化状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肺纤维化是有早期组织损伤、症状变化发展而来的,虽然引起肺纤维化的病因或原发病有很大的差异,但归根结底是因为促进纤维化因子生成增多或抗纤维化因子产生相对不足,导致肺纤维化过程的ECM代谢异常。一般情况下,肺纤维化早期出现肺泡炎,肺泡内有浆液和细胞成分,肺间质内有大量单核细胞,部分淋巴细胞,浆细胞,肺泡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结构完整。进入晚期,慢性炎症已减轻,肺泡结构为坚实的胶原代替,肺泡壁被破坏,形成扩张的蜂窝肺。胶原、细胞外基质、成纤维细胞分布在间质中,肺泡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基于以上病理变化,临床上多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或伴有刺激性干咳,胸部X 线显示两中下肺野网状阴影,肺功能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病情呈持续性进展,最终因 呼吸衰竭而死亡。

血管生成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作者单位">)####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呼吸内科血管生成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何彦侠!综述!辛建保!审校 !!!摘!要"!肺纤维化是一组以肺间质弥漫性渗出,浸润和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疾病$传统认为慢性炎症起着重要作用$ 但基于这种认识的非特异性抗炎$免疫抑制治疗不尽人意&近年有研究提出$肺部广泛损伤后修复初期$异常失控的血管生成是纤维化性修复的触发和推动因素$早期阻断异常血管生成有可能防止肺纤维化发生&但肺纤维化中的血管调节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目前研究尚浅$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血管生成) 肺纤维化)血管生成因子!!机体的血管形成包括血管发生和血管生成两个过程&成血干细胞分化形成原始血管结构称为血管发生#W 9506834-+-5*5%$是胚胎发育中形成血管的主要形式&而由原始血管丛或已存在的血管出芽形成新血管的过程称为血管生成#9+4*34-+-5*5%$血管生成是成熟机体形成新生血管的唯一方式&生理条件下血管生成是一严格受控过程$只见于发育,再生和创伤修复等过程$而病理性的血管生成则是风湿性关节炎,角膜血管化,哮喘气道重构,慢性炎症,肺纤维化以及肿瘤等疾病的关键环节$它是一种持续,无控性过程$这种持续$无规则的新血管生成推动了疾病的发展& !!血管生成的过程 血管生成过程受到血管生成刺激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双重调节$即-血管形成的开关平衡假说.&正常组织中由于缺少血管生成刺激因子或者血管生成刺激因子被高水平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严格控制$血管生成的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当生长因子浓度上升$或者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浓度下降$都会打破血管生成的调节平衡$使开关处于开放状态引起血 管生成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内皮细胞 受各种刺激因子作用$激活分化)#血管局部细胞外基质,基底膜降解)$内皮细胞芽生$增殖和迁移直至管腔形成)/间叶细胞募集到管腔周形成内皮外膜细胞& %!肺纤维化中血管生成的诱因 多种刺激因素可以引起血管生成$如缺氧,广泛损伤,活化癌基因,细胞因子等&肺部广泛损伤后增生修复中伴有肺泡肉芽组织的形成&大量炎性渗出引起气体交换障碍)炎性细胞活化消耗大量氧引起相对氧不足&缺氧通过缺氧诱发因子#F S A % 刺激促血管生成因子释放$引起毛细血管代偿性增生以适 应组织代谢需要* $+ )同时炎性细胞释放大量促血管生成因子促进血管生成& )!肺纤维化中可能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 )+!!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多种因子可促进血管生成$主要有L Y %\O T O 趋化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K L ;A %,血管生成素#9+4*373*-,*+%,:&A <(,:;A <)等&但每种因子在肺纤维化血管异常生成中的地位如何目前尚无透彻研究&现分述如下")+!+!!L Y %\O T O 趋化因子家族!目前在肺纤维化血管生成机制中研究较多的是O T O 趋化因子家族&根据有无;86,B S ;,S (<"#&这两个亚族在调节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互相拮抗&L Y %\O T O 趋化因子促进血管生成$主要趋化中性粒细胞$作用受体为O T O %$)L Y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年E 月第$>卷增刊!1-0,%-57*.1I 5A 3.-*4 +B -C10*$26+J $##>$K 38J $>$16778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