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村人口城镇化与扩大内需

农村人口城镇化与扩大内需

农村人口城镇化与扩大内需
农村人口城镇化与扩大内需

第3期(总第208期) 2001年3月

财经问题研究

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Number3(General Serial No1208)

March,2001

农村人口城镇化与扩大内需

黄友爱1,江正发2

(11武汉大学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21武汉军事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我国存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自给性生产生活方式、农民低收入和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大多数妨碍了内需的扩大。农村人口城镇化是改变这一状况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人口;城镇化;扩大内需

中图分类号:F29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1)03-0026-04

近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财政金融政策,但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受自给性生产、生活方式和较低收入水平的制约以及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大多数,效果并不明显。经济增长得益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变化,而结构变化的关键之一就是工业化和农村人口城市化。不从统一大市场的角度,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人口占中国人口多数的状况、改变农村自给性生产生活方式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不能扩大内需。

一、城乡分割不利于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论及有效需求不足,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11误区之一)))城市本位

将农村仅仅当作过剩工业品的倾销地,看到农村市场疲软对扩大城市工业品需求从而对城市工业的不利影响,过多考虑在城市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较少地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扩大内需。例如,80年代的三大件在城市已趋饱和,当城市正在寻找新的消费热点时,在典型的内陆农村,彩电、冰箱和洗衣机却远远没有普及,甚至于很少。农村的需求不足,主要是受收入制约,缺乏购买能力,它不同于供求结构失衡的城市需求相对不足。我国的基本国情是30%的城市人口,70%的农村人口,不提高农民的收入就不能扩大内需。农产品的消费市场主要是城镇,城镇人口的收入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价格,反过来影响农民收入,加剧对工业品需求的不足。因此,城市和农村互为消费,不可分割。

21误区之二)))谈到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时常常忽视农业

在我国农村,我们坚持/农民只要有土地就有饭吃0的观点,这当然是农业稳定的基础,但也是农业经营体制落后的根源。我国的农业至今不是一个产业,不是按经济规律进行操作。我们通常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往往没有包括农业。产业以企业为基础,任何一个经济单位都要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农业也不例外,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如关于国企办社会问题我们都耳熟能详,却没有注意到农业办社会的程度比国企更高。企业多

*收稿日期:2000-10-08

作者简介:黄友爱(1963-),女,湖北武汉人,在职博士生;

江正发(1965-),男,湖北武汉人,副教授。

余人员下岗分流,土地上多余的人又该如何安置?因此现有的农业体制客观上保护了落后的生产方式,是一种生产率低下的制度。在我国,一边是工业大机器作业,一边却是农业的小生产方式,造成我国的产业结构层次低,城乡发展不协调。因此,建立市场经济及其各项改革都不能将农业排除在外。

31误区之三)))城乡割裂

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采取严格限制的政策,安置农业过剩劳动力,我们只提倡/离土不离乡0,却不鼓励农民进城,人为地在城乡之间设置障碍。其实,发达国家城市的经验告诉我们,城市有自我调节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城市的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便不会再增加了。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户籍管理处于市场不调节、计划也不调节的封闭状态。城市是国家和公众建起来的,是一种公共产品,不能当作私人物品,对进入城市的人口收取名目繁多的费用是没有根据的。城市应该开放一点,城市生存竞争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城乡相互开放,城市与城市之间也要开放。衡量一个城市有无吸引力,有无发展前景,是否具有包容性是一条重要标准。

二、农村人口城镇化对扩大内需的作用分析

经济运行的理想状态之一就是要实现充分就业。没有充分的就业就没有足够的收入,没有足够的收入就导致需求不足。农村市场需求不足,农民没有充分就业、收入低下是主要的原因。农业生产率不高则是农民收入不高的根源之一。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无非有三条:一是农村城镇化,二是发展高效农业,三是土地规模经营。其中,农村城镇化是建立高效农业和土地规模经营的前提。城镇化是农业人口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和服务业人口比重逐步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转换的经济社会结构变动的过程。农村城镇化的作用表现在:

11改变农村自然经济状态,加快经济市场化的步伐

在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下,由于收入低,除了必要的化肥和农药之外,农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积极性不高。从生活和消费方式来看,除了必不可少的日用品购买和出售少部分余粮之外,许多地方的农民普遍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粮食、蔬菜和猪肉跌价更加剧了自给性消费的倾向。农村人口城镇化,一方面,机械代替人力,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会加大,从而增加工业品的销售。另一方面,能培育与工业化相适应的消费群体,增加对农产品和工业消费品的需求。二、三产业的发展,又能带来收入的货币化和消费的商品化。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适当集中,还会增加对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需求,有利于建立适应城镇发展的新的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劳动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改变农民传统的自给性半自给性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增加有效需求,促进整个市场的活跃和国民经济增长。

21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减轻农民负担

在农村人口占绝大部分的情况下,我国有限的土地不仅承担了土地经营者及其家庭成员的生计,而且承担了大量的社会福利开支和政府管理费用,太重的负荷,必然带来土地租金过高,加大农民的支出,减少农民收入。要降低各种收费,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不仅要在县、乡精简政府机构,更要在组织管理体制上作文章。由于农民以自然村的形式分散居住,加大了管理成本,要降低成本就必须实行城镇化,将农民集中起来居住,随着农村人口的转移,土地的额外负担就会减少,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农民的负担,才会有土地经营的良性循环。

31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经济运行理想状态一是充分就业;二是有一定的增长速度;三是低通货膨胀。充分就业并不是100%的就业,总有一部分人处于待业状态,按照劳动力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去掉5%即可算作充分就业。我国人口素质不高,去掉10%不合格者, 90%的劳动者就业即可看作充分就业。在农村,人多地少,一个人的活三个人干,三个只能得一个人的收入。劳动本应创造需求,却没有

27

农村人口城镇化与扩大内需

创造出需求。我国12亿人口,9亿农民;全国从业人员619亿,农村劳动力占了5亿。中国农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土地无法吸纳,这部分劳动力必须转移。城镇化能够扩大就业空间,城市经济的资本增长速度远高于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城市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人口向城市集中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使城市建筑业和相关产业得到发展,促进了就业机会的增加。城市化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从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城镇化能促使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改变其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提高收入水平。

41农村人口城镇化对扩大内需作用的静态计量

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标志首先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较高程度,其次是城镇人口占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至少占70%以上。如英、美、德、法、日等国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多在80%以上。现在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总数约70%,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农业人口占大多数是不可想象的。如果到那时城市人口提高40%,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必须增加1%左右。1998年我国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为1300亿,现在我国人口城市化率每年提高015%左右,则每年提高1%的城市人口投资需求扩大到2600亿。1998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014%,而城市消费却占总消费的61193%,城市人均消费水平为农村人均消费水平的3173倍。如果本世纪中叶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倒过来,即城市人口提高到70%,农业人口下降为30%,则在城乡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总消费可以增加5913%(61193%/3014%@70%+ 38107/6916%@30%=15913%)。可见,如果将现有城乡人口比重互换,总需求可增加1/2强。增加城市人口基数,提高城市人口的比重,需求不足的矛盾就可以缓和。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要修桥、修路,更要修城。

三、促进农村城镇化及扩大内需的主要对策

11发展中小城市是农村城镇化和扩大内需的长期战略

城镇化有三条途径:一是以发展大城市为主;二是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三是农村就地转化。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而发展大城市需要较高资金、技术、产业和历史地理条件,现有大城市人口密度已极高,因此,发展大城市存在诸多限制。就地转化则由于农村居民分散居住,不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据统计,1997年底,我国城市、建制镇、集镇和村庄的建设用地占全部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5317%,其中城镇占23%,集镇和村庄占77%。大城市人均占地为75平方米,而农村居民点为170平方米。因此发展中小城市,农村人口就近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及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的主要战略。

21改革户籍制度,增强现有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

我国现有600多个建制市,2000个县城和数千个小城镇,以现有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既可利用现有基础设施转移农村过剩劳动力,又可增强现有城市功能和竞争力。这涉及到城市的管理体制问题。要实行开放式管理,改变把农村人口看作负担的错误观念。现在有些地方要解决城市下岗问题,就将民工赶回家去,这是一种不公平竞争,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做法。要建立新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按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按职业确定身份的户籍登记制度。逐步开放城市的户籍管理。对在城市有固定住所、有稳定收入来源、或有投资移民性质的农村人口在户籍管理上予以优惠。

31调整产品结构,开发符合农村需要,具有时代性的主导产品

总的看来,需求不足不是绝对的,而是结构性的,供需不相适应。现在新的消费热点形成不了,是因为没有适合时代需要而又与人们的强购买力相适应的主导产品。70年代,以手表、自行车和收音机为代表的百元级(约500元以下)主导产品满足了短缺经济后人们旺盛的消费欲望;80年代千元级(1000)5000元左

28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第3期总第208期

右)的以新三大件彩电、电冰箱、洗衣机为代表的主导产品形成了新一轮的消费热潮,从而带动了经济增长。由此可见,主导产品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满足大众有购买能力的需要。现在人们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谈论很多的是住房和汽车。人们需要它的功能,却找不到适合自己收入水平的价格。现在汽车和住房的价格动辄10多万甚至上百万,维持费用更高。据测算,人均收入达到4000美元以上,汽车才能进入家庭。在我国,汽车和住房的价格实在是超过了人们有效需求之外,怎么也热不起来。因此,从70年代的百元级主导产品、80年代的千元级的主导产品,到现在政府和商家鼓励人们消费的10万元级产品,中间跨越了万元级产品的阶段。从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的渐进过程来看,大众的消费水平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跨越。如同价格1万元的衣服因为不经济不为大众需要一样,10万元级的汽车和住房也是如此。人们需要万元级(10000元)50000元左右)的产品,却很少见到4)5万元左右经济适用的汽车和住房出售。

扩大内需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误区就是将它等同于产业升级,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殊不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同抚养孩子,多了养不起。要扶持、减免,有的长大了可能对国家有回报,有的就长不大。高新技术企业应重点发展,不必遍地开花。它吸收劳动力少,带来的福利少,形成要素收入有限,即使成功了,给业主带来高回报,给国家回报税收很少,除非是在产业化规模经营以后,但这需要一个过程。美国微软公司已经受益,形成了规模,占领了市场,但人家起步很早,花了多年时间和投入,才走向成熟。因此,高新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战略国策,但对目前扩大内需来说,则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高新技术发展成功了,产品卖给谁,市场有多大,都是值得考虑的。世界上有市场的高新技术企业只有几家,我们已搞了几百家上市科技公司。如果每个省、市和地区都一哄而上,都将高科技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将引发新一轮的重复和浪费。

从历史上看,真正给农民带来福利的还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如以前的包产到户、乡镇企业,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市场经济原则,要生产技术成熟、有销售市场的商品,关乎全局的是城乡结构的调整,是农村城镇化。

从城市的情况看,城市的新三大件市场已经饱和,但80年代购置的产品正处于换代时期,又是组成新家庭的必需品,因此仍有一定的市场。据了解,在内地农村,老三大件和黑白电视机已基本普及,而彩电、冰箱、洗衣机还远远没有普及,使用空调的农户基本没有。而距农村不远的小城镇,基本普及了新三大件。因此,除农民收入水平的原因之外,基础设施建设是影响农民消费成本的一大原因。如我们在前面所测算的,如果每年按一定的比例推行城镇化,加强和完善现有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精简地方政府机构,新增加的城镇人口对第二代主导产品的需求有极大的市场。可以极大地缓解城市新三大件供应过剩的问题,为产品结构调整创造条件与赢得时机。在城市正处于消费热潮的电话、电脑也会以更快的速度通过城镇化传入农村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总之,农村城镇化,从短期来看有利于扩大内需;从长期来看,是我国实现第三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基本前提。现在农产品供给和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村城镇化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参考文献:

[1]柳思维1关于发展小城镇与加快中国城市化的

若干问题[J]1湖南商学院学报,1999,(5)1

[2]王一鸣,等1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若干问题研究

[J]1宏观经济研究,2000,(2)1

[3]中国统计年鉴,19991

(责任编辑:吴旭东)

29

农村人口城镇化与扩大内需

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218352660.html, 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苗绘李海申田媛 来源:《金融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01期 摘要:我国的农村城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城镇化率首次突破了50%,城镇化成为促进内需的主要力量。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低,进程缓慢,在农村城镇发展中还存在着制度、土地、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存在着对农村城镇化政策的误解等问题。要通过科学规划并合理布局,走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化制度改革,完善法规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吸引全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等对策,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1-0049-04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截至2011年底,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首次突破了50%。全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19 683个建制镇,其中有30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超过1 000万人口的城市有13个。我国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主攻点。但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低,建设速度缓慢,按户籍人口计算目前我国城镇化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35%左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因此研究农村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探寻其解决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 制度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以户籍管理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成为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制度性障碍,它压制了社会对城镇人口的供给和需求,迫使进城的农民只能在城镇“体外循环”,处处受到冷遇和歧视,大大降低了城镇对他们的吸引力。同时,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为农民量身定制的失业保险制度尚未建立,新型的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也 才刚刚起步,仍存在极大的缺陷和不足,导致农民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后却“老无所养、老无所靠”,这些极大地影响了他们从农村转向城镇的积极性。另外,就业政策、教育政策、公共服务供给政策、财政转移政策等方面的差别也给农民在城市中的正常生活带来各种不便。 2. 土地因素。土地问题也是我国当前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伴随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城镇用地迅猛增长,城镇外延扩张造成稀缺土地过量消耗,如1990~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近2.5万平方公里。除正常城镇用地外,也出现过于追求城市形象建设,建大广场、宽马路、大办公楼,超占、浪费大量土地资源。过高的建设用地比例,使资源、环境

浅谈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对农村的影响

浅谈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发展的动力 摘要:实现中国的国家富强和人民福祉,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几代仁人志士的崇高理想。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其间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深入研究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动力、进程、发展阶段、发展动态、存在问题和推进机制等问题,深刻把握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脉搏,对中国城镇化的现状作出客观的评估,对中国城镇化的未来作出具有前瞻性的预期,为政府、机构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总结,对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实现中国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化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旧观念、新旧道路和新旧模式转换的的关键的十字路口,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加上全面的反思。城镇化的问题正在成为影响我国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数以万计的年城镇投资规模,对全国经济GDP增长贡献率不断攀升,在地方年财政税收中的来源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的确,当代中国的高速城镇化进程使得空间生产进入一个超大规模、超长扩张的时代。 由于受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和集聚、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化推动力的三重作用,目前中国正在进入高速城市化的时期。根据资料显示从1978年到2010年,城镇化率从22%增长到40.7%,我国城镇化人口不到两亿迅速增长到8.3亿,城镇化实际建成区面积扩大了10多倍。城镇化的一步步推进,高速膨胀的城市范围、亿万农民工和流动人口,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为推动城市工

农村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

农村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 从xx年开始滨海新区加快了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位于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是市区大型工业企业战略东移的目的地和滨海区现代制造业的大后方,区位优势明显。在这个大环境背景下,我通过对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分析、研究、思考,就如何依托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形势,切实做好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作如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和现状 地处海河中下游,东接港,向内辐射“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向外辐射环渤海,既是三北地区到港的必经之路,又是链接市区与滨海新区的重要通道。行政区共辖9个街,分别为张贵庄街、丰年村街、新立街、华明街、无暇街、万新街和金钟街、军粮城街、金桥街。xx年底全区常住人口万,户籍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非农业人口万,另外有外来人口万。 调查目的:调研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状况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我们的建议和意见,同时推广和宣扬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推行模式。 原以农业为主要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到XX年,虽然全区农业户口人数仍占60%以上,但农业产值所占比重已不到4%,务农劳动力已经不足全区农业户口的10%。这些数据说明二三产

业已占据我区地方经济的主导地位。特别是近年以来,滨海新区的建设带来的招商引资、开放开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不但带动了全区的社会经济的腾飞,更加速了全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二、城市化面临的问题 1.农村城市化的改造和拆迁因没有建设好的园区入驻,产业的拆迁、外迁,有的甚至消亡,既建设了集体的收入,影响税收,又对招商引资和现有企业的扩大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近年来,一些乡村由于重点工程项目占地,使不少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大批退出第一产业或者自谋生路。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就是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和农民养老问题等关乎社会保障与稳定的问题日益严重。同时,由于农村补偿款不到位,导致农民上访不断的情况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值得我们这些干部和政府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 2.随着我区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区城中村在地域上已是城市的一部分,但在外在形态,管理体制,生活方式等方面仍受着农村模式的影响,体制的不合理也不适应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与城市发展极不协调,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例如,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社会治安问题复杂;居住环境因为没有合理规划及自身的原因,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土地资源缺乏统一全面的规划,

论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论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镇发展缺少经济依托,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提出了发展对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镇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城镇化(urbanization)从根本上说,就是有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寻找到与其相适应的职业,稳定地在城市居住并生活的过程。是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占全国劳动人口7120%的背景决定了中国将走一条与西方工业化国家不同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就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基本特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城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提高了人口素质,改善了生活质量。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小城镇在城镇化大战略中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小城镇发展水平仍然滞后,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影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小城镇发展缺少经济依托。小城镇是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对外发展的重要窗口。发达的二、三产业应该是城镇赖以生存的基础。目前,虽然我国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在很多地方甚至仍然是单一的投资渠道。在当前的财政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下,镇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上的投入力度还受“吃饭财政”状况的制约。乡镇企业到处布点,使积聚经济和人气的功能减弱。由于城镇城市功能残缺,企业进城的成本较高,往往是非农企业不愿进城,城镇因缺乏支撑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外来劳动力和人口难以进城立足,使城镇发展受到限制。 第二、小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没有科学的规划,小城镇建设就会无章可循。就会变成一团乱麻。也将给小城镇的长期发展和未来建设造成隐患。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很多建制镇都没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的、科学的规划。在管理体制方面,城镇的发展基本上被纳入农村发展的范畴,是实现农村城镇的主要途径,但是缺乏统一完善的布局和规划,有些地区在城镇建设时片面追求“高、大、新、全”,规划脱离实际,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增加了保护土地的压力。有些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缺乏超前规划,城镇内部工业、商业、住宅功能分区不明确,城镇基础设施薄弱,镇容镇貌差,城镇迟迟未形成规模。一些新建制镇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规划不到位导致畸形发展,重点不明显,特色模糊。 第三、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在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步伐的同时,由于“重建设,轻保护”,不少小城镇建设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环境管理严重滞后,随意排放和倾倒废气烟尘、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各类垃圾,导致大气和水体污染严重,

农村城镇化综述

关于农村城镇化研究的综述 班级:08公管姓名:汪锋学号:080103008 摘要:自1978 年改革开放至今, 整整三十余年,“三农问题”不断以这样或那样的角色出现在我国的经济和政治舞台上, 始终扮演着重要的、永不落幕的主角。对于农村城镇化问题, 各国呈现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地域和经济“鸟瞰图”, 我国一直在探索农村城镇化问题, 从而从根本上突破“三农问题”。文章从农村城镇化内涵.农村城镇化的政策回顾,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等三个方面综述了学术界对农村城镇化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思路综述 一、农村城镇化的内涵 农村城镇化是指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农村小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向城镇的大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转化, 第一产业农业人向第二产业, 接着又向第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人口转化, 农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城镇化。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目标之一,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也是直接减少农业人数, 从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效途径。但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城镇化概念的界定存在一定的差别。外国学者多数认为,农村城镇化是人口从城市向乡村的流动。在我国,农村城镇化是和农村现代化,非农化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城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道路。 归纳起来,我国学术界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大力发展农村乡镇和小城镇,即乡村小城镇化。小城镇和乡镇位于城乡之间兼有城乡两种功能,可以成为向城乡两极优点转化的交汇点,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库”,是中国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城市化的基本途径。例如,周晓农认为,农村城镇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镇地区聚集以及聚集后的再分散过程。目前,小城镇已成为城乡经济活动中最强有力、潜力最大,发展最快的区域,为我国农村城镇化发挥了主要的作用。黄黎平认为,城镇不仅是经济现代化的地域载体, 也是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载体。农村城镇化包涵了人口、经济、技术、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变化。其中, 农民职业转换、非农产业聚集和农村人口空间转换, 成为农村城镇化的主要特征。城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渐进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对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放出的一个明确信号就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报告中提到“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因此加强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标之一,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工业化建设的步伐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农村城镇化包涵了人口、经济、技术、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变化。现代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的技术变革,农业与工业联系的加强, 现代工业与服务业在农村地区的渗透,使农村经济已成为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综合经济。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但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问题,在农村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人们更注重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如果我们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就会与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目

标相背离,进而直接影响到当地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在新形势下如何兼顾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选择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城镇经济、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城镇建设之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宜居城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上的原因,也有制度政策上的缺陷;既有文化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因素的作用;既有农村内部的原因,也有来自于农村外部的影响,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然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村人口就业结构的转换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基本上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这样使得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域上密集,但是由于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缺乏,科技传播比较慢,而这些第二产业多半是污染比较严重的产业,比如造纸厂、砖厂、多晶硅等。工业生产的集中,如果没有有效的治理措施,就会产生三废排放,当这些排放物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就会产生生态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光污染等,导致该地域的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割裂了生态系统内部既有的联系。生态系统中存在内部平衡机制,如果没有外部因素,这个系统能够自动的调节和稳定生态系统。举个例子来说,就像水具有自净的能力一样。人口在散居的情况下,人们从生态系统获得农产品,

新型城镇化规划发布 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5

新型城镇化规划发布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5%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通知指出,《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制定实施《规划》,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着重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等问题,推进城镇化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主要目标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 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

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 “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集聚经济、人口能力明显增强,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城市规模结构更加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中小城市数量增加,小城镇服务功能增强。 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 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成为主导,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城市地下管网覆盖率明显提高。 城市生活和谐宜人 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消费环境更加便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逐

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社会逐渐步入以城镇为核心发展的历史阶段,城镇化水平成为衡量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准。城镇化是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社会经济转型、文化重构和社会变迁的过程。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城镇化进程,甚至出现逆城镇化现象,我国自近现代工业诞生后也开始了现代城镇的建设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更是我国城镇化提升最为迅速的时期。但是在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网被放大,三者之间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具体包括:城镇化与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之间的问题;城镇化与土地使用之间的问题等;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问题等。关键词:城镇化就业土地农业 城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和衡量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尺度。城镇化是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而使得生产关系产生变化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使得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等方面发生变化。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有利于引导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各区域的平衡、协调发展。但是,在社会发展速度激增的今天,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在某些方面影响了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与土地使用之间的问题 由于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是集体所有制,农民对所使用的土地不具有资产性质。到目前为止,法律所赋予农民的土地产权虽是“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但事实上这一权利具有一系列非常严格的限定。一是农民手中的这块土地仅限于农业用地使用,这种硬性规定导致农民对土地的产权被限制在农产品种植权和从事农业耕作的收益权上;二是尽管允许农民对承包的土地进行“自愿、有偿、依法转让”,但转让范围也仅限于农业用途;三是农民对所承包的土地不拥有出让权和抵押权。以上种种限制使农民的土地权利只具有为他们提供生计的功能。城镇化过程中,农民无法从土地价值上受益;也无法出让或变现土地,导致农民进城务工时一无所有;土地不抵押权的缺失使农民丧失了利用土地作为抵押品获得金融资本。总之,农民尽管被赋予了对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但是,这种有限的权利还是约束了土地对于农民的资产功能的实现,从而迫使农民在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可见,政策稳定性不足也成为农民利益受损、合法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

单元质量检测(四)——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A.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B.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C.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最少 D.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劳动力短缺 2.针对目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高的现状,我国政府应() ①吸引外来移民迁入②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劳务输出 ③推迟退休年龄④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1题,根据示意图,可判断劳动适龄人口年增长率为正值,则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将在增加,劳动适龄人口年增长率为负值,则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将减少,劳动适龄人口年增长率为0时,则劳动适龄人口最多,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在60%左右,劳动力仍然充足。故选B。第2题,目前我国适龄劳动人口比重仍然较大,为了减缓人口压力,可以有计划的进行人口迁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故选B。 答案 1.B 2.B “人口红利期”从数量上界定,指的是人口负担系数为50%以下的一段时期。其中人口负担系数是指0-14岁、65岁及以上的非劳动人口与15-64岁劳动人口的比重。下图是浙江省人口年龄结构图,下表是2010年浙江省流动人口年龄构成(%)表。根据材料完成3-4题。

3. A.2010-2020年 B.2020-2030年 C.2030-2040年 D.2040-2050年 4.如果浙江省保持表中的人口流动特点,将对浙江省的影响是() A.加重老龄化问题 B.减轻就业压力 C.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D.延长人口红利期 解析“人口红利期”指的是人口负担系数为50%以下的一段时期。由图可以看出2030年前非劳动人口30%多,劳动人口占60%多,非劳动人口不及劳动人口的一半;2040年非劳动人口超过劳动人口的一半。所以第4题选C。由上表可以看出净迁入劳动人口多于净迁入非劳动人口数量,所以有利于延长人口红利期。 答案 3.C 4.D 第六次人口普查反映了近1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其中广东成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广东的流动人口达3 128万。下表是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 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户口待定人口。 5.下列关于广东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广东流动人口占该省总人口的40% B.广东的总人口数量超过其环境人口容量 C.广东的总人口数量大于其人口合理容量 D.广东成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主要是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6.影响表中四省区人口变化的因素是() A.云南出生率最高是因为自然因素 B.江苏人口死亡率最高是因为环境因素 C.广东常住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最高,是因为经济因素 D.四川常住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负值,是因为政策因素 解析第5题,图中没有信息可以判断流动人口的数量。广东省总人口数量超过其人口合理容量。广东省人口多的原因一个是自然增长率高,另外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高,也有大量的人口迁入。故选C。第6题,云南省出生率最高,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造成的。江苏省人口死亡率高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造成的。四川省常住人口不断减少,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大量的

城镇化进程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镇化进程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城镇化必然会导致农村人口的流动,而农村人口的转移也必然会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产生的积极影必然会对农村以及农民产生积极而深远的作用,而一些消极影响我们也不能忽略。本文就城镇化进程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消极影响及其应对策略进行简单剖析。 《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语言文字报》征集代理,优势代理《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业务,发稿迅速!QQ:13247-25251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从1982年至今,我过共出台有关三农问题一号文件总计十四个,从2005 年起,连续8 年一号文件都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由于我国对农村的大力支持使得农村事业发展势头迅猛,从20 世纪90 年代末期开始,我国的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化也成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对于“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这一进程中所凸显出来的问题也是不可小觑的。 城镇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1.城镇化带来农民纯收入的增加。从短期看,虽然城镇化对农民各种收入的直接影响不甚显著,但城镇化的实质已然决定了其长期性的特点,因而,在以依托城镇化来增加农民纯收入的政策选择上,必然要采取长期政策而非短期政策,尽可能避免短期的投机行为,以保证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正向促进作用能够更加持续、稳固、长久。而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农民来说,为顺应这种长期化的特点必然要进行一定的投资和消费,包括自身的学习以及用来购置生活所需所付出的货币。因此可能在初期存在一定的负相关,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自己调节的过程,也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由于农民对自身投资在今后的工作中占有技术优势,从长远看会得到更丰厚的劳动报酬,城镇化必然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2.城镇化建设使农民消费需求增长并扩大农村市场。对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不仅可以直接引导农民进镇建房、买房,带动房地产的销售,还可以带动建筑、建材、轻工装饰、家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和完善,以往农民买洗衣机当收纳箱、买电视机当装饰、买电冰箱当厨柜等一些消费理念得到转变,这些制约农民消费的障碍因素,已经逐渐变弱,农民的潜在购买力急剧增加。这些都会转变为现实的有效需求,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的消费市场,使市场更为活跃。 3. 城镇化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并且大有第二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的趋势。城镇化会对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中的第二、三产业产生有效影响,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文化都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 4. 城镇化能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化所吸纳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能够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城镇人口的比例,增加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直接带动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城镇化水平提高,能够吸纳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便于推广应用更为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民增收。 城镇化对农村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1.城镇化导致农村低素质劳动力比例加大。城镇化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在一些先进的城镇化地区大量优质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涌入城镇,使目前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优质劳动力明显减少,部分地方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价格大涨,而且有时急需的部分劳动作业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开展,贻误农时,使经济效益受损。农村优质的劳动力资源外流,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低素质的劳动者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中,耗时长,效率低,

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

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在积极有效推进,各种新问题、新矛盾逐步显现,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处理好与农村城镇化建设关系,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把农村与城市、农业和工业、农民和市民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来统筹协调,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迈向小康目标。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初步实践看,我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还在增强,对新农村建设构成巨大影响。特别是由于城镇化带来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减少,农村出现了“产业无人抓、项目无人做、房屋无人座”的现象,人们对城镇化与新农村关系认识上十分模糊。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的互动关系,为新农村建设找准着力点。 (一)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关联。实践表明,城镇化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现代必由之路,与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本质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城镇化大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或者重要组成部分。一是目标趋同。城镇化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及经济发展的协调,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四个融合”,即城乡人口、政治、经济、文明融合,以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重点仍然是改变“农村穷、农业弱、农民苦”的现状,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及城乡小城镇发展模式,以实现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二是利益相关。城镇化的对象是农民,将城市扩散到农村,满足农村城市生活条件或要素。从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城镇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会相应得到提高,又带动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城乡之间的“血缘关系”,决定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面的现代化,没有城市的城镇化、工业化向农村的幅谢,就不可能有农村的现代化和村镇的田园化。三是作用互动。农村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多地少,几亿农民难以靠种地富起来,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讲确实需要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最直接的效应是比较快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后实现城镇—乡—村一体化。相反,农村的发展,农村产业的扩大,农民富裕程度的提高,为城镇化奠定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把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对立起来,而是要充分利用城镇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城镇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农村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进步,城市的延伸、城镇化的浪潮又推动了农村全面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必然相互发生作用,共同促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城镇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商业、交通、金融和信息中心,城市的这些要素,决定农村和农民在经济上要依赖城市,依赖工业和它的集中信贷,形成城市带农村的发展格局。列宁曾说过,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在我们重庆市,实行以现有大中城市带大农村,以县域城镇、百强镇或有条件的乡镇为基础,形成经济、文化、人口、服务中心,幅谢农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引农村剩劳动力转移,大部分农民离土不离乡,或既办土又工商,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正如有的农民曾形象地说,“一亩地刨不出新农村,穿草鞋走不出富裕路”、“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难;出路出路,闯出去就是路”,这是城镇带农村的真实感受。同时,新农村建设为推动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农村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由农村产业化带动工业化,由工业化带动集镇化,从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二是冲击农村社会结构。城镇化进程中,部分农民改变了自己的身份,一部分农民变成城市人,引起农村经济、社会、人口等结构的变化。新农村建设,发展新乡镇、新集镇、新村庄,将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城里人生活条件,带来农村社会结构的改变。三是释放剩余资源。城镇化的牵引力带给农民的是强烈的自我追求意识。农村长期落后,世世代代的农民渴望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对

农村城镇化发展困境与破解之路

农村城镇化发展困境与破解之路 发表时间:2016-02-01T10:44:19.43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5年第11期供稿作者:张健全 [导读]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总体趋势良好,效果明显,但仍然存在严重的资金困境、土地困境。 张健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大庆 163319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总体趋势良好,效果明显,但仍然存在严重的资金困境、土地困境、制度困境以及环境困境,为此有效破解农村城镇化发展困境应做到转变经济制度,增强政府扶持政策、合理开展农村土地规划、完善农村城镇化发展制度、改善农村城镇生态环境。保证农村地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发展困境破解之路 1.农村城镇化发展中的困境 1.1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资金困境。从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整体情况来看,总体趋势良好,效果明显,但仍然存在较大的资金难题。资金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血液,尽管农村地区城镇化发展地域、转型方式、经济基础、地区政府扶持力度各有侧重,但在发展过程中均存在资金短缺困境:一是国家财政部门没有设立专项城镇化发展资金,改革开放后期,我国开展的农村城镇化建设仅限于政策扶持层面,并未针对农村城镇建设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未有效带动农民参与城镇化建设积极性;二是正规金融机构融资渠道狭窄,正规金融机构资金扶持存在不确定性,扶持城镇基础建设的金融机构少之又少,导致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建设资金;三是村镇企业规模小、发展滞后,带动不了地区经济发展,农村地区乡镇企业半数以上归属于小规模生产结构或生产设备落后企业,这些村镇企业在市场竞争浪潮夹缝中生存,难以得到发展空间,一定程度上阻碍地区经济增长,对农村城镇化发展起不到资金互助作用。 1.2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土地困境。土地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关键要素,要想有效的发展农村城镇化必须合理解决农村土地问题。伴随着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工作的不断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所需的土地逐渐聚集起来,为现代化大农业生产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浪费现象依然严重:一是农村土地布局不合理,随着中小型村镇不断融合成为全功能新型城镇,城镇内部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由此引发分布混乱现象越发凸显,道路修建杂乱不规范、空闲面积大且零散;二是旧房屋拆迁难,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只建不拆”现象,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化管理,由此腾出的农村原有宅基地很难再次利用,土地重新播种难,开发利用价值不大;三是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慢,现有农村土地流转资金短缺与社会保障不足致使农民生活保障机制缺失。 1.3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困境。制度困境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根源,有效破除农村城镇化制度困境能最大限度提高农村城镇化建设和谐程度。从农村城镇化发展制度困境来看,主要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管理制度三大约束,这些制度困境阻碍农村城镇化发展进度。具体上,一是农村土地困境,土地是中国农民生活最有效保障,然而随着农民进入城镇角色和身份转变,很难享受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处于城镇化发展边缘;二是户籍制度困境。从二元经济体制来看,城镇居民相比农民仍具有较大户籍优势,享受到更多国家优惠政策,农民因户籍制度控制,在教育、养老、就医等方面无法获得城镇居民待遇;三是管理制度困境。这一方面尤为突出的是农民就业管理制度约束,是农民劳动力转移最大阻碍,由于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未接受过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公开招聘岗位上很难享有就业优先选取权,使得农民市民化进程难度加大。 1.4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环境困境。环境困境是农村城镇化发展衍生困境,也是农村城镇化影响深远难题。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发展速度迅猛,城镇数量从最初1000个试验点增长到20 000余个,是世界同期农村城镇化发展国家的1.5倍,这种快速增长导致农村城镇建设呈现生态环境问题:一是生活方式仍未改变,农民长期生活恶习,如生活垃圾随便处理堆放对新城镇建设造成环境污染;二是城镇设施建设混乱,城镇基础公共设施建设资金匮乏,迫使城镇内部建设出现施工停顿、交通混乱等现象;三是大量企业加入城镇建设引发环境污染,本着工业带动经济的工作思路,新型城镇大量引进重工企业,这些企业生产过程中为节省资金未设排污设施,监管部门监督管理缺失,导致大量废气、废水、废渣直接排放引发严重环境问题,对空气、水、土地造成严重伤害,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四是企业重建造成资源与资金的双重浪费,严重影响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 2.农村城镇化发展困境的破解之路 2.1转变经济制度,增强政府扶持政策。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有效支持,为此要做到:一是政府对城镇化发展给予强有力专项资金扶持并放宽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准入条件,从国家财政系统中设立专门用于农村城镇化建设资金,营造良好农村城镇化扶持政策环境,对正规金融机构(如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业资金扶持工作给予补贴,降低正规金融机构农村城镇化发展资金获取门槛;二是针对农村乡镇企业规模小,带动功能弱的现实状况,增加企业科技含量,依托科学技术提升企业总体实力,监管部门应给予村镇企业技术与资金支持,促使小微企业通过多种融合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并配备专业技术指导,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面对企业生产设备滞后状态,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出资替换生产设备,使企业健康稳步发展,保证农村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2.2合理开展农村土地规划。农村土地浪费严重具有普遍性,为此农村城镇化发展应逐步取消零星分散的农村居住地,开展社区化管理与服务。具体上,一是按照统一规划、集约用地、保护土地的工作原则,改革和完善城镇建设用地,针对旧房难拆现象给出合理进程安排,使农民自愿加入土地复垦行动中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慢是阻碍城镇化进程绊脚石,为此应提高农民对城镇化认知程度,了解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组织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就业率,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外部支持和动力。 2.3完善农村城镇化发展制度。制度困境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根源,为此必须破解农村城镇化制度难题。一是要进行农村地区土地制度改革。土地是农民重要生活来源且土地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但有限的土地难以适应农村城镇化规模发展要求,为此应实行多种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方式,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在自愿、平等、有偿原则指导下开展农村土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土地托管等多种新型农村城镇化土地规模经营工作,促使大量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参与新型城镇的二、三产业生产,为城镇工业化成长打下基础;二是解除户籍制度困境,改变户籍制度是农村城镇化发展亟需解决问题,为此放宽户籍管理政策,实施城镇中合法、固定住所制度,当农民拥有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可以申请户籍变迁更改并办理城镇户口,享有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三是降低管理制度门槛,城镇应放宽对农村居民就业管理制度,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大农村居民在城镇的就业率,为农村居民安心工作奠定基础。 2.4改善农村城镇生态环境。针对环境衍生困境,各级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严格控制城镇企业污染源,加强宣传并提高村

中国城镇化与农民问题

中国城镇化与农民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的农民的头衔有:中国基数最大的人口群体,中国最弱势的群体,中国区域间迁移量最大的群体,还有一个介于工人和农民之间的属于农民的特有名词“农民工”。 今天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我的看法,第一中国农民工为中国城镇化进程做出了什么;第二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为中国农民作出了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但这个过程中谁付出的最多,我毫不犹豫的会说是农民。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口数量最大,而中国人自己知道中国的农民量最大。在改革开放初,中国无技术,无资本,无产业,生产资料中做充裕的可能就是资源和劳力,此时迫于生计的农民便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组成一支农民工大军,随着这批大军全球最低工资,最长工时的最优劳工性价比的吸引以及中国政府政策的支持,全球的加工企业便聚集在了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很快世界到处可以看到标志着“MADE IN CHINA”的商品,这也为中国政府带来了连年近10%的GDP增长率,连年的进出口贸易顺差,贰万亿的外汇储备,当然还有“制造大国”的美誉,中国成了世界的加工厂,东莞成了中国的加工厂,(无可否认的是中国高达0.6的基尼系数)。但有谁想过这背后那一批,没有体面名号,没有工资发放保障,没有劳工保险,没有医疗养老保障的特殊产业工人呢,他们有什么?艰苦的吃住环境,好一点,拿着年终微不足道的薪水挤上春运的大潮,坏一点,被老板拖欠工资,甚至连回家过年的愿望都打水漂……那中国改革开放的既得利益层有哪些呢?中国的权力阶层,国企管理层,

民营企业(包括私企老板),工商经营个体,对于前两者在这里省去不必要的解释,后两者说的俗一点再穷的老板都比那些工薪阶层好过,更不要说农民了。有了上面所说的,中国虽然工业化程度不高,但也具备了城镇化进程的经济支持和政策支持。 现在谈谈个人对城镇化进程对农民的影响 城镇化进程中的几个关键词:房价土地户改 房价无疑是05年以来这个国家最潮的擦眼,赚尽人们眼球,茶前饭后免不了谈吐一番,我们最熟悉的也莫过于炒房团,依老族,有谁听说农民去城里买套房,或者说有谁认为中国的农民具备在中国的城市买房的能力(当然我这里的农民指实质意义的农民,怀揣几百万的农民农村户籍人士暂且不算,毕竟这样的代表太少)。观点一:中国的房价是农民不敢望,更不敢及的。 土地,作为农民基本生产资料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也可怜要失去了。城镇化进程中盖楼要地,工厂要地,修路要地,中国从未感到用地如此紧张。毛主席说了,土地是农民的。好吧强拆,自焚等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产生了,暴力不允农民有申诉自己土地的要求。也有温和派的,正如大家熟知的“重庆模式”,只要农民愿意出让土地,政府在城市为农民盖楼,如此一来农民貌似大赚,可失去土地的农民的生活,医疗,教育谁来保障,农民进城绝不仅仅是住房问题。 户籍,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实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虽无限制自由,但无形中给农民戴上一把枷锁,全国各地针对农民的“特权”并不鲜见,户改,成都虽有先声,但也力度不大,效果并不给力,没有实质的改变,徒

农村城镇化的意义

农村城镇化的意义 农村城镇化是对农村现实基本制度缺失的修补和否定,自从78年在农村推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来,国家开始消极的治理农村,由对农村的积极管理,转化成放任自流,农村的规划建设一度停止。农村公权严重削弱,私权无限膨胀,建国以来积攒的公共资源几乎全部被破坏殆尽,加上国家无节度的对农征收,农业生产软硬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有“作为”的农民纷纷“弃农”转向打工,经商。农村逐渐变的萧条凌乱。于是,出现了大片耕地撂荒,各个村庄大面积“空心”的局面,造成农村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如果国家不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这种局面会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势必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直接导致我们国家的大动乱。虽然国家在对农政策上不断翻新,不断加大恩农惠农的力度,但是,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治理,都无法改变这种愈演愈烈的恶化局面,于是,农村城镇化成了化解目前农村危机可行性决策,可有效填补农村治理的“真空”,为今后一百年内我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安定基础。 农村城镇化可腾出大量耕地,使我国土地资源完全利用化,我不是什么统计员,就我们村及周遍新农村改造来看,我们行政村两千来人,耕地2256亩,我们村“两委”进行过一次估算,如果规划新农村,消灭“空心”村后,可腾出100多亩耕地,可腾出总耕地的三分之一,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意味着能另外养活两千来人,意味着我国土地资源对人口资源的承载量翻了一倍,意味着我国人口资源最大化向外拓展了一倍的空间,意味着以后我国整体实力还能增加一个“新中国”。农村城镇化可让我国安全的度过不久到来的老龄化社会。专家预测,十五年后,我国就会进入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我国的人口红利将会消失,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严重匮乏,老龄化社会后的大部分劳动力资源将会养老,医疗,食品加工等维持人类基本生存的服务等行业所占据,其它行业例如基础建设等因为受到人口红利消失的影响而停滞,保家卫国的兵源也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为了缓解这种局面的社会压力,农业就要尽可能的实现现代化,农业应该彻底改革目前的土地制度,改分户经营为村统筹经营,对老年人及儿童学生施行村集中供养制。这样做需要大量的公共资源的支持,农村城镇化是目前解决公共资源积累的最好办法,城镇化改造后所腾出的大量耕地就是最大最快的公共资源的积累,有了这些公共资源积累的支持,可建立完善的村级集中供养体系,这样我国就能尽可能的腾出可利用的一切劳动力资源,来抵抗老龄化社会带来不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