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行车荷载

行车荷载

行车荷载
行车荷载

行车荷载

汽车是路基路面的服务对象,路基路面的主要功能是长期保证车辆快速、安全、平稳地通行。汽车荷载又是造成路基路面结构损伤的主要成因。因此,为了保证设计的路基、路面结构达到预计的功能,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首先应对行驶的汽车进行分析,包括汽车轮重与轴重的大小与特性;不同车型车轴的布置;设计期限内,汽车轴型的分布以及车辆通行量逐年变化的规律;汽车静态荷载与动态荷载特性比较等。

一、车辆的种类

道路上通行的汽车车辆主要分为客车与货车两大类。

客车又分为小客车、中客车与大客车。小客车自身重量与满载总重都比较轻,但车速高,一般可达120km/h,有的高档小车可达200km/h以上;中客车一般包括6个座位至20个座位的中型客车;大客车一般是指20个座位以上的大型客车(包括铰接车和双层客车),主要用于长途客运与城市公共交通。

货车又分为整车、牵引式挂车和牵引式半挂车。整车的货厢与汽车发动机为一整体;牵引式挂车的牵引车与挂车是分离的,牵引车提供动力,牵引后挂的挂车,有时可以拖挂两辆以上的挂车;牵引式半挂车的牵引车与挂车也是分离的,但是通过铰接相互连接,牵引车的后轴也担负部分货车的重量,货车厢的后部有轮轴系统,而前部通过铰接悬挂在牵引车上。货车总的发展趋向是向大吨位发展,特别是集装箱运输水陆联运业务开展之后,货车最大吨位已超过40—50t,

汽车的总重量通过车轴与车轮传递给路面,所以路面结构的设计主要以轴重作为荷载标准。在道路上行驶的多种车辆的组合中,重型货车与大客车起决定作用,轻型货车与中、小客车影响很小,有时可以不计。但是在考虑路面表面特性要求时,如平整性、抗滑性等,以小汽车为主要对象,因为小车的行驶速度高,所以要求在高速行车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平稳性与安全性。

二、汽车的轴型

无论是客车还是货车,车身的全部重力都通过车轴上的轮子传给路面,因此,对于路面结构设计而言,更加重视汽车的轴重。由于轴重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路面结构的设计承载力与结构强度,为了统一设计标准和便于交通管理,各个国家对于轴重的最大限度均有明确的规定。据国际道路联合会1989年公布的统计数据,在141个成员国和地区中,轴限最大的为140kN,近40%执行l00kN轴限,我国公路与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中均以l00kN作为设计标准轴重。通常认为我国的道路车辆轴限为100B.

通常,整车形式的客、货车车轴分前轴和后轴。绝大部分车辆的前轴为两个单轮组成的单轴,轴载约为汽车总重力的1/3。极少数汽车的前轴由双轴单轮组成,双前轴的载重约为汽车总重的一半。汽车的后轴有单轴、双轴和三轴三种,大部分汽车后轴由双轮组组成,只有少量轻型货车由单轮组成后轴。每一根后轴的轴载大约为前轴轴载的两倍。目前,在我国公路上行驶的货车的后轴轴载,一般在60—130kN范围内,大部分在l00kN以下。

由于汽车货运向大型重载方向发展,货车的总重有增加的趋势。为了满足各个国家对汽车轴限的规定,趋向于增加轴数以提高汽车总重,因此出现了各种多轴货车。有些运输专用设备的平板挂车,采用多轴多轮,以减轻对路面的压力。各种不同轴型的货车如图2-1所示。我国常用汽车路面设计参数如表2-1所示。

三、汽车对道路的静态压力

汽车对道路的作用可分为停驻状态和行驶状态。当汽车处于停驻状态时,对路面的作用力为静态压力,主要是由轮胎传给路面的垂直压力p ,它的大小受下述因素的影响。

(1)汽车轮胎的内压力p i ;

(2)轮胎的刚度和轮胎与路面接触的形态;

(3)轮载的大小。

货车轮胎的标准静内压力pi 一般在0.4—0.7MPa 范围内。通常轮胎与路面接触面上的压力p 略小于内压力pi ,约为(0.8—0.9)pi 。车轮在行驶过程中,内压力会因轮胎充气温度升高而增加,因此,滚动的车轮接触压力也有所增加,达到(0.9—1.1)p i 。

轮胎的刚度随轮胎的新旧程度而有不同,接触面的形态和轮胎的花纹也会影响接触压力的分布,一般情况下,接触面上的压力分布是不均匀的。不过在路面设计中,通常忽略上述因素的影响。而直接取内压力作为接触压力,并假定在接触面上压力是均匀分布的。

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形状如图2—2所示,它的轮廓近似于椭圆形,因其长轴与短轴的差别不大,在工程设计中以圆形接触面积来表示。将车轮荷载简化成当量的圆形均布荷载,

并采用轮胎内压力作为轮胎接触压力p 。当量圆的半径δ可以按式(2-1)确定。

πp

P δ= 式中:P ——作用在车轮上的荷载(kN );

p ——轮胎接触压力(kPa );

δ——接触面当量圆半径(m )。

对于双轮组车轴,若每一侧的双轮用一个圆表示,称为单圆荷载;如用二个圆表示,则称为双圆荷载(图2-2)。双圆荷载的当量圆直径d 和单圆荷载的当量圆直径D ,分别按式(2-2)、式(2-3)计算:

πp

P 4d = d 28D ==

πp P 我国现行路面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标准轴载BZZ —100的轮载P =100/4kN, p =700kPa,用式(2-2)、式(2-3)计算,可分别得到相应的当量直径为:

302m .0D ,213m .0d ==

四、运动车辆对道路的动态影响

行驶状态的汽车除了施加给路面垂直静压力之外,还给路面施加水平力、振动力。此外,由于汽车以较快的速度通过,这些动力影响还有瞬时性的特性。

汽车在道路上等速行驶,车轮受到路面给它的滚动摩阻力,路面也相应受到车轮施加于它的一个向后的水平力;汽车在上坡行驶,或者在加速行驶过程中,为了克服重力与惯性力,需要给路面施加向后的水平力,相应在下坡行驶或者在减速行驶过程,为了克服重力与惯性力的作用,需要给路面施加向前的水平力。汽车在弯道上行驶,为了克服离心力,保护车身稳定不产生侧滑,需要给路面施加侧向水平力。特别是在汽车起动和制动过程中,施加于路

面的水平力相当大。

车轮施加于路面的各种水平力Q值与车轮的垂直压力P,以及路面与车轮之间的附着系数甲有关(图2-3),其最大值Q max不会超过P与?的乘积,即:

?

Q

P

max

若以q和p分别表示接触面上的单位水平力和单位垂直接触压力,则最大水平力q~应满足:

?p

q

max

表2-2所列的甲值为实地测量的资料。由表列?值可以看出,?的最大值一般不超过0.7—0.8,同路面类型和湿度以及行车速度有关,相同的路面结构类型,干燥状态的?值比潮湿状态高;路面结构类型干燥状态相同的情况下,车速越高,?值越小。

路面表面必须保持足够的附着系数,这是保证正常行车的重要条件。但是从路面结构本身来看,附着系数的大小直接关系结构层承受的水平力荷载。在水平荷载的作用下,结构层产生复杂的应力状态,特别是面层结构,直接遭受水平荷载作用,若是抗剪强度不足,将会导致推挤、拥包、波浪、车辙等破坏现象。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由于车身自身的振动和路面的不平整,其车轮实际上是以一定的频率和振幅在路面上跳动,作用在路面上的轮载时而大于静态轮载,时而小于静态轮载,呈波动状态,图2-4所示即为轴载波动的实例。

轮载的这种波动,可近似地看作为呈正态分布,其变异系数(标准离差与轮载静载之比)主要随下述三因素而变化:

(1)行车速度:车速越高,变异系数越大;

(2)路面的平整度:平整度越差,变异系数越大;

(3)车辆的振动特性:轮胎的刚度低,减振装置的效果越好,变异系数越小。

正常情况下,变异系数一般均小于0.3。

振动轮载的最大峰值与静载之比称为冲击系数,在较平整的路面上,行车速度不超过50km/h时,冲击系数不超过1.30。车速增加,或路面平整性不良,则冲击系数还要增大。在设计路面时,有时以静轮载乘以冲击系数作为设计荷载。

行驶的汽车对路面施加的荷载有瞬时性,车轮通过路面上任一点,路面承受荷载的时间是很短的,大约只有0.01—0.10s左右。在路面以下一定深度处,应力作用的持续时间略长一点,但仍然是十分短暂的。由于路面结构中应力传递是通过相邻的颗粒来实成的,若应力出现的时间很短,则来不及传递分布,其变形特性便不能像静载那样呈现得那样完全。美国各州公路工作者协会(AASHO)试验路曾对不同车速下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变形进行量测(图2—5),结果表明,当行车速度由3.2km/h提高到5km/h,沥青路面的总弯沉减小36%;当行车速度由3.2km/h提高到96.7km/h,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板角和板边应变量减小29%左右。

动荷载作用下路面变形量的减小,可以理解为路面结构刚度的相对提高,或者是路面结构强度的相对增大。

汽车荷载对路面的多次重复作用也是一项重要的动态影响。在行车繁密的道路上,路面结构每天将承受上千次,甚至数万次车轮荷载的作用,在路面的整个使用期限内,承受的轮

载作用次数更为可观。路面承受一次轮载作用和承受多次重复轮载作用的效果并不一样。对于弹性材料,在重复荷载作用下,呈现出材料的疲劳性质,也就是材料的强度将随荷载重复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对于弹塑性材料,如土基和柔性路面,在重复荷载作用下,将呈现出变形的逐渐增大,称为变形的累积。所以对于路面设计,不仅要重视轴重静力与动力的量值,道路通行的各类轴载的通行数量也是重要的因素。

五、交通分析

道路上通行的车辆不仅具有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轴重,而且通行的车辆数目也是变化的。路面结构设计中,要考虑设计年限内,车辆对路面的综合累计损伤作用,必须对现有的交通量、轴载组成以及增长规律进行调查和预估,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将它们换算成当量标准轴载的累计作用次数。

1.交通量

交通量是指一定时间间隔内各类车辆通过某一道路横断面的数量。可以通过现有的交通流量观测站的调查资料,得到该道路设计的初始年平均日交通量,也可以根据需要,临时设站进行观测。当然这种观测只是短期的,仅为若干天,而且每天也可能仅观测若干小时。对此,可利用当地长期观测所得的时间分布规律,即月分布不均匀系数、日分布不均匀系数和小时分布换算系数,将临时观测结果按相应的换算系数换算成年平均日交通量。

对于路面结构设计,不仅要收集交通总量,还必须区分不同的车型。目前各地观测站进行交通量调查,将车辆分成11类:小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小型客车、大型客车、拖挂车、小型拖拉机、大中型拖拉机、自行车、人力车和畜力车。小型货车、小型客车、拖拉机和非机动车对路面结构损伤作用极其轻微,可忽略不计,这些车辆所占的比例应从总量中扣除。其余各类列人统计范畴的车辆按轴型和轴载大小分类(如单后轴货车、双后轴货车、牵引拖挂车、牵引半拖挂车等)和分级统计。还要通过目测大致估计这些货车的满载程度,以便确定空车数占货车总数的百分率。

有的交通量观测站配置有自动化的轴载仪直接记录通行车辆的轴数和轴载大小,然后按轴载大小分类统计累计轴载数,这种调查称为轴载谱的调查。轴载谱调查与交通量的统计相互进行校核与补充。

道路路面承受的年平均日交通量是逐年增长的,要确定路面设计年限内的总交通量,还需要预估该年限内交通的发展。通常,可根据最近若干年内连续观测的交通量资料,通过整理得出交通量年增长率的变化规律。尔后,利用它外延得到所需年份的平均日交通量。表2-3所列为我国25条国道1980—1989年间的交通量观测资料整理出的不同年限内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的变化范围,可供参考。选用时,还需考虑公路所在地区人口、经济和交通的发展趋势,作适当调整。

路面结构设计中,通过调查分析确定初始平均日交通量N1,按式(2-6)进行计算:

∑==365

1

i i 1N 3651N 式中 N 1——初始年平均日交通量;

N i ——每日实际交通量。

然后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论证,以确定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γ。逐年的交通量大致符合几何级数增长规律。即在设计年限内以固定的增长率γ逐年增加。γ值的变化幅度很大,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时间,γ值都是不一样的。通常在发达国家,大城市附近,由于经济基础已具相当规模,交通量的基数较大,所以增长率γ较小。对于发展中国家、新开发的经济区,一般γ值较大,若干年之后逐步回落,趋向稳定。 在路面结构设计中,设计年限内累计交通量e N 可以按式(2-7)预估:

]1)1[(365N N t 1

e -+=γγ 或 ]1)1[()

1(365N N t 1t t e -++=-γγγ (2—7) 式中:e N ——设计年限内的累计交通量;

N 1——设计的初始年平均日交通量;

N t ——设计年限内末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γ——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t —设计年限。

2.轴载组成与等效换算

不同重力的轴载给路面结构带来的损伤程度是不同的。对于路面结构设计,除了设计期限内的累计交通量之外,另一个重要的交通因素便是各级轴载所占的比例,即轴载组成或轴载谱。

根据实测的通过轴载次数和相应的轴载,整理成图2-6那样的直方图,作为该道路通行的各级轴载的典型轴载谱。由交通调查得到某类车辆每日通行的轴载数,乘以相应的轴载谱百分率,即可推算出所有车辆各级轴载的作用次数。

道路上行驶的汽车轴载与通行次数可以按照等效原则换算为某一标准轴载的当量通行次数,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均选用双轮组单轴轴载l00kN 作为标准轴载。

各种轴载的作用次数进行等效换算的原则是,同一种路面结构在不同轴载作用下达到

相同的损伤程度。通过室内或道路现场的重复作用试验,可以建立荷载量级同达到相同程度损伤的作用次数之间的关系,依据这一关系,可以推算出不同轴载的作用次数等效换算成标准轴载当量作用次数的轴载换算系数式(2-8):

n s

i i s i )P P α(N N η==

式中:i η——i 级轴载换算为标准轴载的换算系熬;

P s —标准轴载重(kN );

N s —标准轴载作用次数;

P i ——i 级轴载重(kN );

N i ——i 级轴载作用次数;

α——反映轴型(单轴、双轴或三轴)和轮组轮胎数(单轮或双轮)影响的系数; N ——同路面结构特性有关的系数。

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和半刚性路面的结构特性不同,损伤的标准也不相同,因而系数α和n 取值各不相同。具体数值在有关章节分别作介绍。

3.轮迹横向分布

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车轮的轨迹总是在横断面中心线附近一定范围内左右摆动,由于轮迹的宽度远小于车道的宽度,因而总的轴载通行次数既不会集中在横断面上某一固定位置,也不可能平均分配到每一点上,而是按一定规律分布在车道横断面上,称为轮迹的横向分布。图2-7所示为单向行驶时一个车道内的轮迹横向分布频率曲线,图2-8所示为混合行驶时双车道内轮迹横向分布频率曲线。

轴载通行次数分布频率曲线中的直方图条带宽为25cm ,大约接近轮迹宽度,以条带上受到的车轮作用次数除以车道上受到的作用次数作为该条带的频率。由图2-7可见,对于单向行车的一个车道上,由于行车的渠化,频率曲线出现两个峰值,达到30%左右,而车道边缘处频率很低。由图2-8可见,混合行驶的双车道,车辆集中在双车道中央,频率曲线出现一个峰值,约为30%左右,两侧边缘频率很低。

轮迹横向分布频率曲线图形随许多因素如:交通量、交通组成、车道宽度、交通管理规则等而变化,需分别各种不同情况,通过实地调查,才能确定。

在路面结构设计中,用横向分布系数,来反映轮迹横向分布频率的影响。通常取宽度为两个条带的宽度,即50cm,因为双轮组每个轮宽20cm,轮隙宽locmo这时的两个条带频率之

和称为轮迹横向分布系数。

行车荷载

行车荷载 汽车是路基路面的服务对象,路基路面的主要功能是长期保证车辆快速、安全、平稳地通行。汽车荷载又是造成路基路面结构损伤的主要成因。因此,为了保证设计的路基、路面结构达到预计的功能,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首先应对行驶的汽车进行分析,包括汽车轮重与轴重的大小与特性;不同车型车轴的布置;设计期限内,汽车轴型的分布以及车辆通行量逐年变化的规律;汽车静态荷载与动态荷载特性比较等。 一、车辆的种类 道路上通行的汽车车辆主要分为客车与货车两大类。 客车又分为小客车、中客车与大客车。小客车自身重量与满载总重都比较轻,但车速高,一般可达120km/h,有的高档小车可达200km/h以上;中客车一般包括6个座位至20个座位的中型客车;大客车一般是指20个座位以上的大型客车(包括铰接车和双层客车),主要用于长途客运与城市公共交通。 货车又分为整车、牵引式挂车和牵引式半挂车。整车的货厢与汽车发动机为一整体;牵引式挂车的牵引车与挂车是分离的,牵引车提供动力,牵引后挂的挂车,有时可以拖挂两辆以上的挂车;牵引式半挂车的牵引车与挂车也是分离的,但是通过铰接相互连接,牵引车的后轴也担负部分货车的重量,货车厢的后部有轮轴系统,而前部通过铰接悬挂在牵引车上。货车总的发展趋向是向大吨位发展,特别是集装箱运输水陆联运业务开展之后,货车最大吨位已超过40—50t, 汽车的总重量通过车轴与车轮传递给路面,所以路面结构的设计主要以轴重作为荷载标准。在道路上行驶的多种车辆的组合中,重型货车与大客车起决定作用,轻型货车与中、小客车影响很小,有时可以不计。但是在考虑路面表面特性要求时,如平整性、抗滑性等,以小汽车为主要对象,因为小车的行驶速度高,所以要求在高速行车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平稳性与安全性。 二、汽车的轴型 无论是客车还是货车,车身的全部重力都通过车轴上的轮子传给路面,因此,对于路面结构设计而言,更加重视汽车的轴重。由于轴重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路面结构的设计承载力与结构强度,为了统一设计标准和便于交通管理,各个国家对于轴重的最大限度均有明确的规定。据国际道路联合会1989年公布的统计数据,在141个成员国和地区中,轴限最大的为140kN,近40%执行l00kN轴限,我国公路与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中均以l00kN作为设计标准轴重。通常认为我国的道路车辆轴限为100B. 通常,整车形式的客、货车车轴分前轴和后轴。绝大部分车辆的前轴为两个单轮组成的单轴,轴载约为汽车总重力的1/3。极少数汽车的前轴由双轴单轮组成,双前轴的载重约为汽车总重的一半。汽车的后轴有单轴、双轴和三轴三种,大部分汽车后轴由双轮组组成,只有少量轻型货车由单轮组成后轴。每一根后轴的轴载大约为前轴轴载的两倍。目前,在我国公路上行驶的货车的后轴轴载,一般在60—130kN范围内,大部分在l00kN以下。 由于汽车货运向大型重载方向发展,货车的总重有增加的趋势。为了满足各个国家对汽车轴限的规定,趋向于增加轴数以提高汽车总重,因此出现了各种多轴货车。有些运输专用设备的平板挂车,采用多轴多轮,以减轻对路面的压力。各种不同轴型的货车如图2-1所示。我国常用汽车路面设计参数如表2-1所示。

地铁设计规范强条

地铁设计规范强条 1.0.3地铁工程设计,必须符合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1.0.7地铁的主体结构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1.0.8地铁线路应为右侧行车的双线线路,并应采用1435mm标准轨距。 1.0.13设计地铁浅埋、高架及地面线路时,应采取降低噪声、减少振动和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使之符合国家现行的城市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 地铁各系统排放的废气、废水、废物,应达到国家现行的相关排放标准。 1.0.15地铁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应根据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 1.0.16跨河流和临近河流的地铁地面和高架工程,应按1/100的洪水频率标准进行设计。 对下穿河流或湖泊等水域的地铁工程,应在进出水域的两端适当位置设防淹门或采取其他防淹措施。 3.1.3地铁的基本运营状态应包含正常运营状态、非正常运营状态和紧急运营状态。系统的运营,必须在能够保证所有使用该系统的人员和乘客以及系统设施安全的情况下实施。 3.2.1地铁的设计运输能力,应满足预测的远期单向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的需要。 3.3.1地铁线路必须为全封闭形式,同时列车须在安全防护系统的监控下运行。

4.3.4圆形隧道应按全线盾构施工地段的平面曲线最小半径确定隧道建筑限界。 4.3.7高架线或地面线建筑限界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架线、地面线的区间和车站建筑限界,应按高架或地面线设备限界或车辆限界及设备安装尺寸计算确定。 4.3.10车站直线地段建筑限界应满足下列要求: 2站台计算长度内的站台边缘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应按车辆限界加10mm安全间隙确定,但站台边缘与车辆轮廓线之间的间隙,当采用整体道床时不应大于100mm;当采用碎石道床时不应大于120mm。 4.3.11曲线车站站台边缘与车辆轮廓线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180mm。 5.1.2地铁线路的选定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行。 5.1.4地铁的线路平面位置和高程应根据城市现状与规划的道路、地面建筑物、管线和其他构筑物、文物古迹保护要求、环境与景观、地形与地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的结构类型与施工方法,以及运营要求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 5.1.6地铁的线路之间及与其他轨道交通线路之间的交叉处,应采用立体交叉。 5.2.1线路平面曲线半径应根据车辆类型、列车设计运行速度和工程难易程度经比选确定,线路平面的最小曲线半径不得小于表5.2.1规定的数值。

02章行车荷载习题答案路基路面工程

一、名词解释 1.双圆荷载图式 2.劲度模量 3.累计当量轴次 4.路基工作区 5. 土基回弹模量 6.加州承载比CBR 7.疲劳破坏 8.滑坡 9.地基反应模量10.Miner定律 11.沉陷 1.双圆荷载图式:对于双轮组车轴,若每一侧的双轮用二个圆表示,则称为双圆荷载,相应车轮荷载计算图式为双圆荷载图式 2.劲度模量:在给定温度和加荷时间条件下用以表征沥青混合料应力—应变关系的参数。 3.累计当量轴次:基于现有交通量、轴载组成以及增长规律的调查和预估,将道路上行驶的汽车轴载与通行次数按照等效原则换算为当量标准轴载的累计作用次数。 4.路基工作区:当路基某深度Za处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σZ仅为路基土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σB的1/5-1/10时,该深度Za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5. 土基回弹模量:用以反映土基在瞬时荷载作用下的可恢复变形性质的物理参数。 6.加州承载比CBR:用以评定土基及路面材料承载能力的指标,以材料与高质量标准碎石的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能力的相对比值表示CBR值。 7. 疲劳破坏:由于材料微结构的局部不均匀,诱发应力集中而出现微损伤,在应力重复作用之下微量损伤逐步累积扩大,终于导致结构破坏,称为疲劳破坏。 8. 滑坡:一部分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某一滑动面滑动。 9. 地基反应模量:温克勒地基模型描述土基工作状态时压力p与弯沉l之比。 10. Miner定律:各级荷载作用下材料疲劳损坏具有线性可叠加性质,据此计算各级荷载作用下材料的综合疲劳损伤。 11. 沉陷:指路基表面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 二、思考题 1.车辆的车轮对路面的作用由哪些?在沥青路面厚度设计计算中,主要考虑哪些力?为什么? 2.在路面设计中,如何进行交通量轴载换算,依据是什么? 3.什么是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4.车轮的接触压力、接触面面积应怎样计算?单圆和双圆图式对路面的设计起什么作用? 5.说明轴载等效换算的意义;怎样计算设计年限内标准轴载的累计作用次数? 6.简述路基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7.土基在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塑性变形累积的破坏程度取决于何种因素? 8.在重复荷载作用下,路基路面材料的变形有何规律性? 9.我国路面设计的标准轴载是什么?为何如此设定?其参数有哪些?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车辆与限界建设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车辆与限界建设标准 第1条车辆类型应根据当地的预测客流量、行车密度、线路条件、供电电压、车辆与备品来源、技术发展、产品价格和维修能力等因素,综合比较而选定。车辆基本型式应按以下类型选择: 一、按车体宽度和驱动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类、六种车型:(一)粘着牵引系统: A、B型车,车体宽度为30m、28m的四轴系列车型; C、D型车,车体宽度为26m,车地板不同高度的铰接车系列车型; 单轨胶轮车,车体宽度为30m的跨座式单轨胶轮系列车型。 (二)非粘着牵引系统:L型直线电机车辆系列。 二、按车辆的牵引控制系统,可选用交流变压、变频车。 三、按车体材料,可选用不锈钢车、铝合金车和耐候钢车。 四、按受电方式,可选用受电弓车、受流器车、受电弓加受流器车。 五、按电压等级分:有直流1500V和直流750V。 第2条同一城市内的车辆型式应从线网规划统筹考虑,类型不宜过多。各类车型的主要技术规格,可按表6规定确定,

并严格遵循车辆国产化的原则和政策。 第3条对各类车型应规定相应的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A、B型车的限界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地铁限界标准》CJJ96的有关规定,其他车型的限界可按《地铁限界标准》CJJ96规定的计算方法确定。 第4条车辆构造速度应高于车辆设计最高速度的10%或10km?h。车辆设计最高速度应满足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并允许出现瞬间超速5km/h。 第5条制定限界的计算车辆应采用无驾驶室车辆的基本参数,进行车辆限界和设备限界计算。各类车型的计算车辆参数见表5。车站限界(站台)应满足列车停站、开门状态时的车辆限界,且满足列车过站时的车辆限界。 各类车型计算车辆参数表5 项目名称A型车B型车C型铰接车D型铰接车L型车单轨车 车长221190——1708148 车宽3028262628298 车高383837373625384?53 转向架中心距157126——11149 6 固定轴距252319192025

地铁车辆基地总图及工艺设计要求

车辆基地总图及工艺设计要求

参编单位及人员名单 (车辆基地总图及工艺) 主要参编单位: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分公司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办公室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阳丁山梁波李冬竹王明霞李儒英姚雪梅 主要参编人员:(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万宇王尹马骞付笠刘振丰汤徐张定文李强胡兴宇陈后良陈礼周军峰涂一麟耿成帮 高承敏曾建谢波蔡冬兴谭成中魏玉龙 本标准审核人:陈华银时亚昕周勇义彭宝富蒋岿松凌喜华朱均 本标准审批人:张智

目录: 1 一般规定2 2 车辆基地的功能与规模3 3 车辆基地的总平面设计5 4 车辆运用整备设施9 5 车辆检修设施16 6 综合维修中心23 7 物资库25 8 生产办公28 9 后勤服务设施29 10 车辆段资源共享31 11 绿化设计33 12 库内和库外标志标线42 车辆基地设计应包括车辆段、综合维修中心、物资总库、培训中心和必要的生活设施等。在《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的基础上,结合成都

地铁车辆基地的建设经验以及运营管理地方规定,提出以下成都地铁车辆基地的设计总体技术要求,以指导成都地铁新线车辆段的设计。本手册适用于成都地铁(含100km/h以上速度市域快线)新建车辆基地,但不包含有轨电车停保基地。 1 一般规定 1.1 车辆基地的布局要综合考虑场地条件、利于列车运行组织、减少列车空走距离、增加夜间空窗作业时间、救援抢险及资源共享等条件。 1.2 车辆基地选址要考虑到整个线网管理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大架修车辆基地选址要考虑便于资源共享各条线的合理利用,便于车辆的运送和工程车的转线,并应有便捷的交通条件。车辆基地至终点站的长度大于20km 时,宜另外设置停车场。 1.3 车辆段的位置宜设在交路折返点附近,以便于列车的出发和进段,减少列车的空车走行距离,有利运营。 1.4车辆基地内的建筑物布置应适当集中,单体应尽量整合,并结合规划条件,对于有开发价值的地块做好预留。 1.5绕城高速以内且沿江河的车辆基地车场线路肩设计高程不应小于1/200洪水频率标准的潮水位、波浪爬高值和安全高之和。绕城高速以外车辆基地路肩设计高程不应小于1/100洪水频率标准的潮水位、波浪爬高值和安全高之和。 1.6车辆较大修程应尽量集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资

地铁车辆术语

地铁车辆的术语解释、英文缩写含义及标准 一、地铁车辆术语解释 车辆的主要尺寸 1 车辆长度 车辆处于自由状态,车钩呈锁闭状态时,两端车钩连接面之间的距离。 2 车辆最大宽度指车体横断面上最宽部分的尺寸。 3 最大高度指车辆顶部最高点与轨顶面之间的距离。 4 车辆定距同一车辆的两转向架回转中心之间的距离。 5 固定轴距同一转向架的两车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6 车钩中心线距离轨面高度简称车钩高,指车钩连接面中心点至轨面的高度。 7 地板面高度车辆地板面与钢轨顶面之间的距离。 车辆的主要性能参数 1 自重指车辆整备状态下的本身结构及设备组成的全部质量。 2 载重指正常情况下车辆允许的最大装载质量。 3 最高运行速度指车辆设计时按照安全及结构强度等条件所决定的车辆最高行驶速度;并要求连续以该速度运行时车辆具有足够良好的运行性能。 4 轴重指按车轴形式及在某个运行速度范围内,车辆允许负担(包括轮对自身的质量)的最大质量。 5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指配用某种形式转向架的车辆在站场或厂、段内调车时所能安全通过的最小曲线半径。 6 轴配置或轴列式用数字或字母表示车辆走行部结构特点的方式。 7 制动形式指车辆获得制动力的方式。 8 启动平均加速度是指在平直线路上,列车载荷为额定定员,自牵引电动机取得电流开始,至启动过程结束,该速度值被全过程经历的时间所除的商。 9 制动平均减速度是指在平直线路上,列车载荷为额定定员,自制动指令发出至列车完全停止的全过程,相应的制动初始速度(一般取最高运行速度)被全过程经历的时间所除得的商。10 冲击率由于工况改变引起的列车中各车辆所受到的纵向冲击。在城轨车辆中,主要用于说明车辆本身电气及制动系统所应达到的冲动限制。 11 列车平稳性指标是评定旅客舒适程度的主要依据,反映了车辆振动对人体感受的影响,因此评定平稳性的方法主要以人的感觉疲劳程度为依据,通常以平稳性指标W表示。W值越大,说明车辆的平稳性越差,一般地铁车辆运行的平稳性指标应小于2.5。 二、地铁车辆英文缩写含义 车辆类型 1 B1型车表示车辆以受流器与第三轨上部接触受电的B 型地铁车辆 2 B2型车表示车辆以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受电的B 型地铁车辆 3 T车表示地铁车辆拖车 4 Tc车表示带司机室的拖车 5 M车表示地铁车辆动车 6 Mc车表示带司机室的动车 7 Mp车表示带受电弓的动车 8 Mcp车表示带司机室和受电弓的动车 车钩类型

(整理)2行车荷载分析.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铺面工程作业1 9.路面结构设计中,要考虑车辆的哪些因素? 车辆荷载类型,轴型,轮型,轴重、轮重的作用次数; 静力作用模式:接触压力,接触面积; 车辆动态影响:荷载的动态变化,荷载作用的瞬时性,水平作用力; 10.如何确定行车荷载与路面的接触应力?该接触应力和所假设的接触面积之间关系如何? 平均接地压力可以采用最简单的方法测定:量测轮胎与地面接触面上的轮迹面积,由轮重除以轮迹面积后得到。 路面设计时,都采用圆形接触面假设,其当量圆半径δ可按下式确定: P p δπ= 式中,P ——作用在轮上的荷载,kN ; p ——轮胎接触压力,kPa 。 当车轴的一侧为双轮时,单圆图式的当量半径为: 2P p δπ= 11.试列出表2-1中,JN-150,CA-10B ,SH-361三个车型的前轴重,后轴重,轮压,并分别计算其各自的当量圆直径。(包括单圆图式和双圆图式) 车型 前轴重(kN) 后轴重(kN) 轮压(MPa) 当量圆直径(m) 空车 满载 空车 满载 单圆图式 双圆图式 空车 满载 空车 满载 前轮 后轮 前轮 后轮 前轮 后轮 前轮 后 轮 JN-150 38.4 49 31.6 101.6 0.7 93.4 84.8 105.6 152.0 66.1 59.9 74.6 107.5 CA-10B 19.3 19.4 21 60.9 0.5 78.4 81.8 78.6 139.2 55.4 57.8 55.6 98.5 SH-361 40.4 80 69.6 200 0.7 95.8 89.0 134.9 150.8 67.8 62.9 95.4 106.6 12.反应轮载动态变化程度的变差系数和冲击系数是什么意思?影响冲击系数大小因素有哪些? 轮载的动态变动,可近似看作为呈正态分布,其变异系数表示标准差同静轮载的比值,主要随以下三方面因素变化:行车速率,路面的平整度,车辆的振动特性;冲击系数是指动轮载和静轮载的比值。 影响冲击系数大小因素:车速、路面平整度等 13.轴载的等效换算原则是什么?请说明AASHTO 提出的轴载等效换算式。 轴载的等效换算原则:同一路面结构在不同轴载作用下达到相同的疲劳损坏程度时,不同轴载的相应作用次数被认为是等效的。 轴载等效换算式: ηα??== ???n s i i i s N P N P

地铁工程基础知识

地铁工程基础知识 限界(Load Gauge)是指列车沿固定的轨道安全运行时所需要的空间尺寸。城市轨道交通规定有车辆限界、接触轨(网)限界、设备限界、建筑限界等。限界是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内容,它为车辆和土建设计提供控制依据,它确定轨道交通与线路有关的构筑物净空和各种设备相互关系。限界是根据车辆、行车速度等决定的。它是区间隧道、线路、轨道、桥梁、车站、信号、供电、消防、环控、屏蔽门等专业的设计依据。 车站建筑 一、功能概述 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上一种重要的建筑物,供乘客乘降、换乘和候车的场所,是地铁工程中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按功能划分,可分为一般车站和换乘车站;按站台类型划分,可分为岛式站台、侧式站台和混合式站台车站;按设置的位置可分为地下、地面和高架车站。 一般情况下车站由站厅层、站台层、设备及管理用房、人行通道,地面出入口、通风道、通风亭等组成。站厅层公共区是为乘客提供集散、售检票所必须的空间。站台层是为乘客提供候车、上下车和车辆停靠的空间。设备及管理用房是为改善站内环境、进行运营管理和为乘客服务设置的配套空间。人行通道、地面出入口是乘客进出站所需的空间,也是车站的重要组成部分。车站通风道、通风亭是改善车站内环境条件必不可少的建筑物。 二、设计要求 车站总平面设计包括车站、人行通道及地面出入口、通风道、通风亭等。由于车站是解决地面进、出站乘客和换乘乘客上、下车的公共交通建筑,由此车站应具有最大限度地吸引乘客,使乘客能方便进站、迅速出站、客流流向顺畅,并具有能方便、合理地结合其他公交系统来疏解客流的功能。要实现上述功能目标必须与下列专业相适应。 1、线路专业

线路专业是决定车站走向的重要因素,根据车站功能的需要应得到线路专业最大限度的配合和支持,线路走向可根据车站功能的需要做适应调整,否则车站功能难以得到实现。2、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专业 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是确定车站站址,地面出入口,车站埋深及车站形式的主要依据,能否充分吸引乘客,发挥大容量地下交通工程的综合效益,主要体现在车站站位及地面出入口的设置上。合理确定车站站位对地铁车站功能的实现、地铁工程投资减少、对城市旧城改造、城市的发展、城市交通的疏解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又取决于地铁车站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是否相适应、相协调。 3、行车组织与管理专业 车站建筑设计应根据行车组织所提出的车站客流预测资料,换乘客流量、地铁运营管理模式、列车编组以及车站内线路特性来确定合理的车站集散厅(公共区)、站台厅规模,以及站台有效长度和宽度,同时根据各专业的要求确定车站运营及管理用房规模和布置。因此,地铁行车组织与管理专业对车站规模起着主要控制作用。 4、限界专业 限界是控制车站站台层土建规模、站台层站台板与线路之间的关系,车站站台层设备管线设置、保证地铁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车站建筑布置中要充分协调和解决好限界专业所提出的一系列技术参数和标准。 5、车站风、水、电及其他各系统专业 车站风、水、电及其他各系统专业是控制车站设备用房规模、车站规模及埋深的重要因素,合理布置以上专业的设备用房及管线,将对降低车站工程功能目标成本起着重要作用。 6、自动售检票(AFC)系统

行车荷载

第二章行车荷载、环境因素、材料的力学性质 第一节行车荷载 汽车是路基路面的服务对象,路基路面的主要功能是长期保证车辆快速、安全、平稳地通行。而其中汽车荷载是造成路基路面结构损伤的主要成因。 一.车辆的种类 道路上通行的汽车车辆主要分为客车和货车两大类。其中: 客车:小客车、中客车、大客车 货车:整车、牵引式挂车、牵引术半挂车 汽车的总荷载通过车辆与车轮传递给路面,所以路面结构的设计主要以轴载作为荷载的标准。 二. 汽车的轴型 我国公路与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中均以100KN作为设计标准轴重。 整车客货车:1.前轴:两个单轮组成的单轴约占1/3/。 极少数为双轴单轮约占1/2。 2.后轴:有单轴、双轴、三轴类型。 大部分为双轴双轮。 三.汽车对道路的静态压力 1.定义: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可分为停驻状态和行驶状态。当汽车处于停住状态时,对路 面的作用为静态压力主要是由轮胎传给路面的垂直压力p,它的大小受下述因素的影响。 2.影响因素: a.汽车轮胎的内力pi; b.轮胎的刚度和轮胎与路面接触的形态; c.轮载的大小。 3.半径:轮胎与路面的接触形状近似于椭圆,且a、b差别不大。路面设计中以圆表示。 四.运动车辆对道路的动态影响 因为路面不平整车身震动,车轮实际上是以一定的频率和振幅在路面上跳动,轮载成动态波动。 行车荷载的重复作用: 弹性材料:疲劳性质 弹塑性材料:变形累积

五.交通分析 1.交通量:一定时间间隔内各类车辆通过某一道路横断面的数量。对于路面结构设计不仅要求收集交通总量,还必须区分不同车型 2.轮载的组成和等效换算: 标准:双轮组单轴载100KN作为标准轮载。 等效原则换算:某一种路面结构在不同荷载的作用下达到相同的破坏程度为根据的。 第二节环境因素影响 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受温度、湿度影响大。 温度的影响作用 1.影响机理 路基土和路面材料的体积会随着路基路面结构内部的温度和湿度的升降而产生膨胀和收缩。 由于温度和湿度在路基路面结构内部的变化沿深度方向是不均匀的,所以不同深度处胀缩的变化也是不同的。 当这种不均匀胀缩受到某种原因的约束而不能实现时,路基路面结构内部就会产生附加应力,即温度应力和湿度应力,进而对路基路面产生破坏。 2.影响温度变化的因素 内部:路面各结构层材料的热物理参数,如热传导率、热容量、对辐射热的吸收能力等; 外部:主要是气象条件:如太阳辐射、气温、风速、降水、蒸发量等。 温度对路基的影响:北方——冻胀翻浆 南方——雨季积水湿软路基 湿度的影响作用 1.对路基的影响 冻胀翻浆(与温度作用共同进行) 过大的湿度直接降低路基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2.做好路基路面排水的重要性

车库顶板行车及各类堆载验算计算书

车库顶板行车及各类堆载验算实例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8、《混凝士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 二、设计数据(拟定,实际根据结构图纸) 地下室顶板板厚:250mm,加腋厚度500mm。 最大跨度为8.10m,有梁楼盖。顶板上设计回填土厚度为1.5m。 车库设计活荷载:5KN/m,消防车道荷载20KN/m2。 三、设计承载能力计算 1、査《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表A中A.1.4得:粘土 自重为18KN/m2 。 2、地下室顶板覆土1.5m每平方米荷载:18KN/m×1.5m=27KN/m2。 3、地下室顶板(非消防车道区域)可承受荷载为:27KN/m2+5KN/m2=32KN/m2(活载按恒载计算,增大安全系数)。消防车道区域为:27KN/m2+20KN/m2=47KN/m2

4、根据拟定数据计算得顶板(非消防车道区域)可承受恒荷载折算后为:32KN/m2。消防车道区域为47KN/m2 四、地下室顶板承载计算 (一)、车库顶板行车荷载 1、吊车、干混砂浆罐车、钢筋运输车、混凝土罐车作用下楼面等效均布 活荷载的确定。根据各种车型荷载: (1)吊车 按20T吊车考虑,自重28吨,吊运钢筋每捆按5吨计,合计33×1.1(安全系数),总计37吨。(设计为恒载,将活载转化为恒载,下同) (2)钢筋运输车 按装35t考虑,车重15t,合计50×1.1=55吨。 (3)混凝土罐车及泵车 按装15立方米车考虑,混凝土罐车自重约15吨,15立方米混凝土按36吨计,合计51×1.1=56吨。 (4)干混砂浆罐车 按装15立方米车考虑,车自重约20吨,砂浆30吨,合计50×1.1,总 计55吨考虑。 综上荷载按60吨考虑,车型按混凝土罐车考虑(増大安全系数) 混凝土罐车车轮距图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C.0.6:连续梁板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可按单跨简支计算。但计算内力时,仍应按连续考虑。按《建筑结构

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技术要求规范--(车站结构)

车站结构 一般规定 1.哈尔滨市轨道交通1号线四期工程沿线车站均为地下站,车站结构设计应从各自的建设条件出发,根据城市规划、线路埋深、建筑布置、施工环境、工程水文地质,以及冬季气候等自然条件,按照工程筹划的要求,考虑相邻区间隧道施工工艺和站址地面交通组织的处理方式,本着既遵循技术先进,又安全、可靠、适用、经济的原则选择结构型式和施工方法。 2.车站结构应根据选择的结构型式、施工方法、荷载特性、耐火等级等条件进行设计,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求,并根据确定的环境类别、环境作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等标准进行耐久性设计,满足抗裂、防水、防腐蚀、防灾等要求。 3.车站结构要满足车站建筑、设备安装、行车运营、施工工艺、环境保护等要求,确保车站的正常使用,达到总体规划设计的要求,同时,考虑城市规划引起周围环境的改变对结构的作用。 4.车站结构的净空尺寸应满足地铁建筑限界以及建筑设计、相邻区间施工工艺和其他使用功能的要求。尚应考虑施工误差、测量误差、结构变形和后期沉降等因素的影响,其值根据地质条件、埋设深度、荷载、结构类型、施工工序等条件并参照类似工程的实测值加以确定。 5.车站结构应具有足够的纵向刚度,并满足地铁长期运营条件下对结构纵向抗裂及抗差异沉降的要求。换乘车站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上述要求,以减少换乘车站续建工程对已建车站结构的影响。 6.结构设计应以现行国家的相关勘察规范确定的内容和范围,考虑不同施工方法对地质勘探的特殊要求,通过施工中对地层的观测反馈进行验证。其中暗挖结构的围岩分级按现行《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确定。 7.对于基坑法、浅埋暗挖法等不同型式的车站结构计算模型应符合实际工况条件,并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与其相符或相近的现行国家有效

地铁设计规范

地铁设计规范 地铁设计规范地铁工程设计必须符合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地铁的主体结构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年。地铁线路应为右侧行车的双线线路并应采用标准轨距。设计地铁浅埋、高架及地面线路时应采取降低噪声、减少振动和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使之符合国家现行的城市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地铁各系统排放的废气、废水、废物应达到国家现行的相关排放标准。地铁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应根据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跨河流和临近河流的地铁地面和高架工程应按的洪水频率标准进行设计。对下穿河流或湖泊等水域的地铁工程应在进出水域的两端适当位置设防淹门或采取其他防淹措施。地铁的基本运营状态应包含正常运营状态、非正常运营状态和紧急运营状态。系统的运营必须在能够保证所有使用该系统的人员和乘客以及系统设施安全的情况下实施。地铁的设计运输能力应满足预测的远期单向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的需要。地铁线路必须为全封闭形式同时列车须在安全防护系统的监控下运行。圆形隧道应按全线盾构施工地段的平面曲线最小半径确定隧道建筑限界。高架线或地面线建筑限界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高架线、地面线的区间和车站建筑限界应按高架或地面线设备限界或车辆限界及设备安装尺寸计算确定。车站直线地段建筑限界应满足下列要求站台计算长度内的站台边缘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应按车辆限界加安全间隙确定但站台边缘与车辆轮廓线之间的间隙当采用整体道床时不应大于当采用碎石道床时不应大于。曲线车站站台边缘与车辆轮廓线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地铁线路的选定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行。地铁的线路平面位置和高程应根据城市现状与规划的道路、地面建筑物、管线和其他构筑物、文物古迹保护要求、环境与景观、地形与地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的结构类型与施工方法以及运营要求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

(完整word版)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13版强条整理

1.0.12 地铁的主体结构工程,以及因结构损坏或大修对地铁运营安全有严重影响的其他结构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100年。 1.0.17 地铁浅埋、高架及地面线路设计时,应采取降低噪声、减少振动和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 1.0.19 地铁工程设计应采取防火灾、水淹、地震、风暴、冰雪、雷击等灾害的措施。 1.0.20 地铁工程应设置安防设施。安防设施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外,尚应合理设置安全检查设备的接口、监控系统、危险品处理设施,以及相关用房等。 1.0.21 地铁工程应设置无障碍乘行和使用设施。 3.3.2 地铁列车必须在安全防护系统的监控下运行。 4.1.2 车辆应确保在寿命周期内正常运行时的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同时应具备故障、事故和灾难情况下对人员和车辆救助的条件。 4.1.3 车辆及其内部设施应使用不燃材料或无卤、低烟的阻燃材料。 4.1.19 列车应具有下列故障运行能力: 1 列车在超员荷载和在丧失1/4动力的情况下,应能维持运行到终点‘ 2 列车在超员荷载和在丧失1/2动力的情况下,应具有在正线最大坡道上启动和运行到最近车站的能力; 3 一列空载列车应具有在正线线路的最大坡道上牵引另一列超员荷载的无动力列车运行到下一车站的能力。 4.7.2 列车应设置报警系统,客室内应设置乘客紧急报警装置,乘客紧急报警装置应具有乘务员与乘客间双向通信功能。当采用无人驾驶运行模式时,报警系统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 50490 的有关规定。4.7.4 客室车门系统应设置安全联锁,应确保车速大于5km/h时不能开启、车门未全关闭时不能启动列车。 4.7.6 客室、司机室应配置便携式灭火器具,安放位置应有明显标识并便于取用。 6.1.2 地铁选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4 地铁线路之间交叉,以及地铁线路与其他交通线路交叉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方式; 7.1.3 无咋轨道主体结构及混凝土轨枕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100年。 7.4.1 无咋道床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强度等级,隧道内和U形结构地段不应低于C35,高架线和地面线地段不应低于C40,道床结构的耐久性满足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规定。 7.6.2 采取减振工程措施时,不应削弱轨道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及平顺性。 8.3.5 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有咋轨道线路不应大于200mm,路桥过渡段不应大于200mm,沉降速率不应大于50mm/年; 2 无咋轨道线路路基工后不均匀沉降量,不应超过扣件允许的调高量,路桥或路隧交界处差异沉降不应大于10mm,过渡段沉降造成的路基和桥梁或隧道的

地铁设计规范版强条

地铁的主体结构工程,以及因结构损坏或大修对地铁运营安全有严重影响的其他结构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100年。 地铁浅埋、高架及地面线路设计时,应采取降低噪声、减少振动和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 地铁工程设计应采取防火灾、水淹、地震、风暴、冰雪、雷击等灾害的措施。地铁工程应设置安防设施。安防设施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外,尚应合理设置安全检查设备的接口、监控系统、危险品处理设施,以及相关用房等。地铁工程应设置无障碍乘行和使用设施。 3.3.2地铁列车必须在安全防护系统的监控下运行。 4.1.2车辆应确保在寿命周期内正常运行时的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同时应具备故障、事故和灾难情况下对人员和车辆救助的条件。 4.1.3车辆及其内部设施应使用不燃材料或无卤、低烟的阻燃材料。 列车应具有下列故障运行能力: 1列车在超员荷载和在丧失1/4动力的情况下,应能维持运行到终点‘ 2列车在超员荷载和在丧失1/2动力的情况下,应具有在正线最大坡道上启动和运行到最近车站的能力; 3一列空载列车应具有在正线线路的最大坡道上牵引另一列超员荷载的无动力列车运行到下一车站的能力。 4.7.2列车应设置报警系统,客室内应设置乘客紧急报警装置,乘客紧急报警装置应具有乘务员与乘客间双向通信功能。当采用无人驾驶运行模式时,报警系统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的有关规定。 4.7.4客室车门系统应设置安全联锁,应确保车速大于5km/h时不能开启、车门未全关闭时不能启动列车。 4.7.6客室、司机室应配置便携式灭火器具,安放位置应有明显标识并便于取用。 6.1.2地铁选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4地铁线路之间交叉,以及地铁线路与其他交通线路交叉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方式; 7.1.3无咋轨道主体结构及混凝土轨枕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100年。 7.4.1无咋道床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强度等级,隧道内和U形结构地段不应低于C35,高架线和地面线地段不应低于C40,道床结构的耐久性满足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规定。 7.6.2采取减振工程措施时,不应削弱轨道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及平顺性。 8.3.5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有咋轨道线路不应大于200mm,路桥过渡段不应大于200mm,沉降速率不应大于50mm/年; 2无咋轨道线路路基工后不均匀沉降量,不应超过扣件允许的调高量,路桥或路隧交界处差异沉降不应大于10mm,过渡段沉降造成的路基和桥梁或隧道的折角不应大于1/100。 在站台计算长度以外的车站结构立柱、墙等与站台边缘的距离,必须满足限界要求。

吊车荷载2

一般用途电动桥式起重机基本参数和尺寸系列

例题:所示24m双跨厂房,6m柱距,左跨(AB跨)设有两台30/5t桥式吊车,右跨(BC跨)设有两台20/5t桥式吊车,A4级工作级别,采用工字形截面柱,其边柱、中柱吊车梁中心线与下柱中心线间距各为250mm和750mm。各跨吊车水平荷载作用在吊车梁顶面(距牛腿顶面0.9m处),上柱高3.5m,下柱高7.85m(牛腿顶面距离基础顶面的距离),不考虑折减系数,试画出该排架结构在吊车竖向荷载和横向水平荷载标准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解:1、吊车主要参数:按起重与跨度L k,查表: 由于L k=厂房跨度-1.5m=24-1.5=22.5m,找20/5t及30/5t,可见其主要参数。 最小轮压计算如下: AB跨:Pmin,k = (G+Q)/2-Pmax,k =(361+300)/2-265= 65.5 kN BC跨:Pmin,k = (G+Q)/2-Pmax,k =(264+200)/2-187= 45 kN 2、吊车竖向荷载Dmax,k、Dmin,k的计算 吊车竖向荷载按每跨2台吊车同时工作且达到最大起重量考

虑。 1)AB跨 两车间距为: (B1-K1)/2+(B2-K2)/2 =(6130-4700)/2*2 =1430mm y1=1 y2=(6000-4700)/6000=1.3/6 y3=(6000-1430)/6000=4.57/6 y4=(6000-1430-4700)< 0 吊车竖向荷载(考虑每个排架两台吊车)所标准值D max,k=265(1+1.3/6+ 4.57/6)=524.3kN D min,k=65.5(1+1.3/6+ 4.57/6)=129.58kN 2)BC跨 两车间距为: (B2-K2)/2 =(5600-4400)/2*2 =1200mm y1=1 y2=(6000-4400)/6000=1.6/6

[整理]2行车荷载分析

铺面工程作业1 9.路面结构设计中,要考虑车辆的哪些因素? 车辆荷载类型,轴型,轮型,轴重、轮重的作用次数; 静力作用模式:接触压力,接触面积; 车辆动态影响:荷载的动态变化,荷载作用的瞬时性,水平作用力; 10.如何确定行车荷载与路面的接触应力?该接触应力和所假设的接触面积之间关系如何? 平均接地压力可以采用最简单的方法测定:量测轮胎与地面接触面上的轮迹面积,由轮重除以轮迹面积后得到。 路面设计时,都采用圆形接触面假设,其当量圆半径δ可按下式确定: P p δπ= 式中,P ——作用在轮上的荷载,kN ; p ——轮胎接触压力,kPa 。 当车轴的一侧为双轮时,单圆图式的当量半径为: 2P p δπ= 11.试列出表2-1中,JN-150,CA-10B ,SH-361三个车型的前轴重,后轴重,轮压,并分别计算其各自的当量圆直径。(包括单圆图式和双圆图式) 车型 前轴重(kN) 后轴重(kN) 轮压(MPa) 当量圆直径(m) 空车 满载 空车 满载 单圆图式 双圆图式 空车 满载 空车 满载 前轮 后轮 前轮 后轮 前轮 后轮 前轮 后 轮 JN-150 38.4 49 31.6 101.6 0.7 93.4 84.8 105.6 152.0 66.1 59.9 74.6 107.5 CA-10B 19.3 19.4 21 60.9 0.5 78.4 81.8 78.6 139.2 55.4 57.8 55.6 98.5 SH-361 40.4 80 69.6 200 0.7 95.8 89.0 134.9 150.8 67.8 62.9 95.4 106.6 12.反应轮载动态变化程度的变差系数和冲击系数是什么意思?影响冲击系数大小因素有哪些? 轮载的动态变动,可近似看作为呈正态分布,其变异系数表示标准差同静轮载的比值,主要随以下三方面因素变化:行车速率,路面的平整度,车辆的振动特性;冲击系数是指动轮载和静轮载的比值。 影响冲击系数大小因素:车速、路面平整度等 13.轴载的等效换算原则是什么?请说明AASHTO 提出的轴载等效换算式。 轴载的等效换算原则:同一路面结构在不同轴载作用下达到相同的疲劳损坏程度时,不同轴载的相应作用次数被认为是等效的。 轴载等效换算式: ηα??== ???n s i i i s N P N P

地铁车辆段和停车场根本区别

地铁车辆段和停车场根本区别 地铁车辆段和停车场根本区别,一种新型建材正在悄然流行 郑州地铁的车辆段和停车场信息汇总,你知道用到的这种新型建材吗 地铁列车的“家”——车辆段和停车场。 地铁列车在运营结束后、出现特殊情况需回库检修或待命时,一般情况下会运行至地铁线路两端的车辆段或停车场。 一、车辆段和停车场定义: 停车场(stabling yard):是具有配属车辆,以及承担车辆的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工作的基本生产单位。 车辆段(depot):是具有配属车辆,以及承担车辆的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工作和承担较高级别车辆检修任务的基本生产单位。 二、车辆段主要业务: 由于车辆段的业务范围比停车场业务范围更广,所以,这里主要介绍车辆段的主要业务。 1. 列车在段内调车,停放,日常检查,一般故障处理和清扫洗刷。 2. 车辆的技术检查,月修,定修,架修和临修试车等作业。 3. 列车回段折返乘务司机换班。 4. 内设备和机具的维修及调车机车的日常维修工作。

5. 紧急救援抢修队和设备。 三、车辆段和停车扬区别: 停车场往往只配备停放车辆的股道和一般车维修整备设备,仅能完成车辆的运用管理、清洁整备、列车安全检查和月检等日常维修保养工作。 简单的停车场也可不担负月检任务,其月检设施可设于相关车辆段内,在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车辆段必须配备相应修程的各种检修设备和设施,包括检修库和各种检修线路、各种辅助生产车间和设备以及为车辆检修服务的各种设施,如试车线、镟轮线、给水设备、供电设备和污水处理设备等。 四、车辆段和停车扬的设置 为充分利用设备、便于管理、节约基建投资,通常将停车场和车辆段合并设置在一起,统称为车辆段。 独立设置的停车场只是在线路太长或车辆段用地面积受限制,或运营的特殊需要等情况下才设置。为便于运营管理,独立设置的停车场应隶属于相关车辆段。 五、郑州地铁的车辆段和停车场汇总 说明:以下郑州地铁的车辆段和停车场信息由笔者据网上公开信息汇总完成,仅供参考。或有不完整或不确定,请大家根据个人对信息需要程度确定真实性。

地铁小常识

一、概述 地铁是地下铁道的简称。它是一种独立的有轨交通系统,不受地面道路情况的影响,能够按照设计的能力正常运行,从而快速、安全、舒适地运送乘客。地铁效率高,无污染,能够实现大运量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地铁是有轨交通,其运输组织、功能实现、安全保证均应遵循有轨交通的客观规律。在运输组织上要实行集中调度、统一指挥、按运行图组织行车;在功能实现方面,各有关专业如隧道、线路、供电、车辆、通信、信号、车站机电设备及消防系统均应保证状态良好,运行正常;在安全保证方面,主要依靠行车组织和设备正常运行来保证必要的行车间隔和正确的行车经路。 为了保证地铁列车运行安全、正点,在集中调度、统一指挥的原则下,行车组织、设备、车辆检修、设备运行管理、安全保证等均由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规范。地铁是一个多专业多工种配合工作、围绕安全行车这一中心而组成的有序联动、时效性极强的系统。 地铁中采用了以电子计算机处理技术为核心的各种自动化设备,从而代替人工的、机械的、电气的行车组织、设备运行和安全保证系统。如AT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列车自动驾驶、自动跟踪、自动调度;SCADA(供电系统管理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设备系统的遥控、遥信、遥测;BAS(环境监控系统)和FAS(火灾报警系统)可以实现车站环境控制的自动化和消防、报警系统的自动化;AFC(自动售检票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售票、检票、分类等功能。这些系统全线各自形成网络,均在OCC (控制中心)设中心计算机,实行统一指挥,分级控制。 地铁路网基本型式有:单线式、单环线式、多线式、蛛网式。每一条地铁线路都是由区间隧道(地面上为地面线路或高架线路)、车站及附属建筑物组成。车站按其功能分为四种: 1、中间站:只供乘客乘降用,此类车站数量最多。 2、折返站:在中间站设有折返线路设备即称为折返站,一般在市区客流量大的区段设立,可以满足乘客需要,同时节省运营开支。 3、换乘站:既用于乘客乘降又为乘客提供换乘的车站。 4、终点站:地铁线路两端的车站,除了供乘客上下或换乘外,通常还供列车停留、折返、临修及检修使用。 二、地铁车辆 地铁车辆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设备。地铁车辆应具有先进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应满足容量大、安全、快速、美观和节能的要求。地铁车辆有动车(M,Motor)和拖车(T,Trailer)、带司机室车和不带司机室车等多种形式。动车本身带有动力牵引装置,拖车本身无动力牵引装置;动车又分为带有受电弓的动车和不带受电弓的动车。 地铁车辆在运营时一般采用动拖结合、固定编组,形成电动列车组。由于它本身带有动力牵引装置,兼有牵引和载客两大功能,因此和铁路列车不同,不需要再连挂单独的机车。 一般地铁车辆由以下七部分组成: (1)车体 车体是容纳乘客和司机驾驶(对于有司机室的车辆)的地方,又是安装与连接其他设备和部件的基础。一般有底架、端墙、侧墙及车顶等。 (2)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 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装置位于车体和轨道之间,用来牵引和引导车辆沿着轨道行驶,承受与传递来自车体及线路的各种载荷并缓冲其动力作用,是保证车辆运行品质的关键部位。一般由构架、弹簧悬挂装置、轮对轴箱装置和制动装置等组成。 (3)牵引缓冲连接装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