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

【内容摘要】

1640年,英国迎来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革命——斯图亚特王朝被推翻,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一部分乡绅)第一次站上了政治舞台,经过了4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正被被确立,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制度——君主立宪制。西方的民主政治在这一制度中的继承与创新,近代中国对于“民主政治”的探索迂回曲折,最终失败。在历史的轨迹上,当代中国对于西方民主政治的借鉴使中国在民主的道路上展现出了不一样的风采。【关键词】

西方民主君主立宪中国探索

【正文】

君主立宪制又称立宪君主制,或称“虚君共和”,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君主立宪可分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现在世界上大都为后者,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从政府结构来讲君主交出了立法权但保留部分行政权,首相只是辅助君主治理国家,宪法和其它法律由议会制订,从体制上看就是议会制订宪法和法律限制君主,君主在制订的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治理国家。

一、伏尔泰与君主立宪制

伏尔泰被称作是“欧洲的良心”,他领导了欧洲的“启蒙运动”。这个传奇的人物就是法国作家,思想家伏尔泰。

这是一段摘自于伏尔泰《巴比伦公主》的话:以英国人的口吻说英国谁相信从这个可怕的深渊里,从这个不睦、残酷、愚昧、狂信纠缠不清的混沌里,居然会产生出今天世界上可能是最完美的政府呢?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之权。

我们不难看出伏尔泰对这个制度的评价是高度赞赏的。

1.英国政体的进步之一——立法权在议会

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2.英国政体的进步之二——法律保障公民权益,限制国王权力

“当国王并不专断独裁的时候,和平,富饶,公共幸福才统治着我国。……法律保障了我们的财富;从来没有一个法官可以主观地解释这些法律;从来没有人能毫无根据地做出判决!……”

3.英国政体的进步之三——两党政治,互相监督

“两党用笔或用阴谋斗争着……然互相监督着……互相阻止侵犯法律的神圣性……”

伏尔泰对公民权利的描述

1.英国的人权与自由之一——法律保障人人自由平等

“所有的公民不能同样的有势力,却同样地自由……”“享有自由,那就是只受法律支配……”

2.英国的人权与自由之二——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

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受保护;言论自由;……

①私有财产得到保障的权利,这是很大、幸福、超乎许多国家的权利;

②人身自由的权利;

③言论自由的权力;

④犯罪而依法裁判的权利,而所有的这些权利过日子是以法律为保障的。

3.英国的人权与自由之三——可以推广

法律“在英国……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它们被栽培得还不久……试种一下吧!”

当时的伏尔泰认为英国拥有最完美的政府。主要表现在①王权至高无上,国王统而不治②立法权由议会掌握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二、西方的民主历程

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都是通过战争革命才能实现民主共和,例如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通过对英殖民战争的胜利,将君主立宪制与三权分立相结合开创了一条属于美国自己的道路。德国也是在战争之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可是在民主建设的过程中又有各自的不同

影响

英国:社会比较稳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美国:1787年宪法使用至今,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法国:社会动荡,发展相对缓慢。

德国:军国主义猖獗,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几乎葬送了德意志民族。

意义

否定君主专制,有利于决策科学、民主,提高了效率;促进了社会的转型,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从人治走向法治。通过立法来维护革命的成果,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奠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基础;完善民主政治(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巩固政治制度基础;缓和社会(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政治)安定,国家统一,促进国家的强大。有利于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加强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权的控制,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治。发展和深化市场,解决了劳动力,推动农业的机械化;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和高速发展(繁荣)。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进行)。

认识(启示)

①民主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渐进性和曲折性的历程。

②民主的扩展不是统治者的恩赐,而是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的结果

③民主的本质就是在一定阶级范围内的相对平等。

④民主制的确立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⑤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主要特征。

⑥民主政治的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

⑦民主制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

⑧民主权益的落实需要提高全民素质。

⑨民主政治建设的道路需要循序渐进。

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体现出哪些特点?

特点:民主程度不断提高: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

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在符合本国国情的前提下顺应了历史潮流,在制度上有许多民主的共性又有很多的不同,在历史的长河下,君主立宪制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深刻。不论是美国的民主政治或是德国的君主立宪都具有对君主立宪制的借鉴和创新。

三、近代中国对民主共和的探索

中国的君主立宪制最早出现在了魏源的《海国图志》,之后梁启超、康有为对君主立宪制推崇至及,他们积极游说当时的光绪皇帝,希望当时的清廷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使中国尽快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当时的光绪皇帝思想还是比较开明的,他接受了建议。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定国是诏》,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之后光绪召见康有为,调任他为京章行走,作为变法的智囊。其后又用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协助维新。当时推行新政的主要内容是:裁汰冗员、废八股、开学堂、练新军、满汉平等、满族自谋生计等等;涵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体制。这无疑触动了当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的利益。最后变法演变成为政变,维新派人物被杀,维新运动失败。史称“百日维新”。

当时的维新运动从开始就注定了失败。当时的光绪皇帝他的威望和手中的权力无法顺利推行当时的新政。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康有为对政治现实无知,以及他们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粗糙了解,也注定了运动的失败。首先他们推行的君主立宪制,立的是以强盗角色进入中国的满族政权。在这个保守的国度,历来排斥这种政权。虽然这些满洲贵族已统治多年,但人们心底的大汉族主义却依然存在。很多文人士大夫是很排斥一个外族人中国的皇帝的。而且当时满族保守派也不会放弃手中既得的利益。他们深深知道如果君主立宪制如果实现,若干年后汉人势力重新掌握大局之后,他们的灭族之日恐怕也就到了,所以说当时的百日维新是很可笑的,问题不在于制度,而在于谁是君主。即使当时可以左右局势的袁世凯按照康有为所说的那样杀荣禄围攻颐和园,逼迫慈禧太后交出政权,使变法成功,那也不会让这样的君主立宪制存在多长时间的。

百日维新过后,原来旧制度下的爱国士大夫被杀被贬,代而起之的是以主张通过革命手段重建新秩序的孙文出现,并开始粉墨登场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开始了,当时的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审时度势,以和平的手段推翻了清朝政府。从此中国三千年的帝制划上了一个句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救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临时政府根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宣布了人民享有的各种权利。

后来袁世凯篡夺了大总统的职位。袁世凯是北洋军阀继李鸿章、张之洞后的又一位北洋精英。虽说历史上对他一直是褒贬不一。但是他无疑是当时拯救中国的无二人选。他推行的军事、经济、政治、外交、教育等政策,可以说是当时拯救中国最实际的行动。当袁世凯做上大总统后,他不满足于现状,开始又了做皇帝的野心。当时的杨度极力鼓动袁世凯推行君立宪制。当时美国学者古德诺时任中国的宪法顾问,他发表的《共和与君主论》称“如果不引起中国人民与外国的反对,继统法圆满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发展俱备,君主制较共和制于中国为宜。”更为袁世凯提供了理论依据。其实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君主立宪制依然适用于中国。中国经历了三千年的封建统治,儒家思想早已深入人心,百姓的教育和文化水准,更需要一个开明的皇帝。

君主立宪运动虽然是清廷的缓兵之计,却普及了民权观念,推动了民间的自省精神。当时,人们都认为立宪应以人民为主体,各省也自发箝备宪政。至于为速开国会,进行的请愿运动,更显示国人对清廷的高压毫不畏惧。此外,民办报刊宣扬的革命思想,以及宪政团体的激烈行动,更超出政府控制和传统社会规范以外,表现出以人民为本的近代精神。

当时中国的改革确实是失败了,不论是百日维新或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但是却在人们的心中播下了民主的种子,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四、中国政治实践与民主理论发现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其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其初期的最高权力机关、临时宪法分别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的成立标志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1954年9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西方代议制政府的背后,有许多流行的民主理论作为基础,使代议制成为政治合法性的代名词。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简称人大制度)的民主理论基础是什么?迄今为止,对于这个问题很少有过完整和系统的表述。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实践中,人民主权思想已成为无产阶级政权建设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首先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安排上。人民性是人大制度的首要民主特征,我国《宪法》第二条就规定:“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民主国家议会的关系

①形式上相似:都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都由定期选举的代表或议员组

成;都属于间接民主即代议制民主

②本质不同:

其一,经济基础不同;

其二,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利益,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权力主体是人民,而西方议会制议员不对选民负责,不受选民监督,选民无权罢免议员,议员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其三,二者的权力和活动原则不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人大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外,不受任何国家机关的制约,人大处于全权地位,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西方一般按照三权分立原则组织起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互相制约,彼此制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这种“人民——代表大会——一府两院”的权力逻辑,既沿袭了马克思的部分代议制原则,也继承了卢梭的三权分立的观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有不小的差别。但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又有相当重要的影响,没有历史对君主立宪制的考验,没有西方民主各国对君主立宪制的借鉴与创新,没有近代中国有识之士对君主立宪制的探索,也许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不会那么优秀那么适合当代的中国。

成员(王志鹏,张金丽,陈小兰,黄娜娜,邱振作,蔡超铭,邱雅萍)导师(许秀珠)参考资料:https://www.wendangku.net/doc/da18405046.html,

杨光斌博士《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理论基础》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一)雅典的民主专制制度 1、产生条件: (1)是由希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成的 (2)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2、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梭伦改革 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内容: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等级越高,权力越大;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作用: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 时间:公元前六世纪末 内容: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成立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作用: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 时间:公元前五世纪

内容:公民参政范围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发放“观剧津贴”。 3、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 ①希腊的奴隶制既是城邦繁荣的基础,也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 ②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根本原因) ③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马其顿王 国亚历山大征服希腊。) 4、主要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5、评价: 积极作用:(1)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感,从而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2)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诸多文化巨匠。 局限性:真正能够享受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的奴隶受到压迫;公民权对居留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 6、实质: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对奴隶而言是实行专政。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罗马法的形成

高中政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知识点梳理3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1)必要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必要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2)重要性: ①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③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中国共产党不仅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含义: ①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与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 民主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文明的政治制度,百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孜孜追求的理想目标。但对于如何实现民主、实现什么样的民主,始终存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道路和模式:一种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另一种是走全盘西化道路,把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照搬到中国。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创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在中国第一次实现了真正的人民民主,并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和一系列具体政治制度,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形成了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根本不同的政治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民主理论的基本原则,又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领导核心。无论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是通过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实现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们党领导人民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建立人民政权,就是要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这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社会主义政治和法律制度的根本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们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归根到底也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也是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和保障的民主和政治权利的主体。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一方面,在人民内部实行最广泛的民主,用民主和法治的方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依法制裁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贪污贿赂和渎职等各种犯罪行为,维护法律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坚持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选择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形式。在国体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保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在政体上,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在政党制度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民族关系上,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各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和利益;在民主结构上,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的同时,实行基层群众自治,保障城乡基层广大人民的直接民主权利。这些民主制度,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同中国国情的统一,内容真实性与形式多样性的统一,民主与效率的统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党和国家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正确集中各方意见,协调不同利益,集体行使权力,科学作出决策,保证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解析)

培优训练必修一第5课 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1.(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I,32,4分)雅典城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陪审团规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阶层,负责解释法律、认定事实、审理案件等。而在罗马,通常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实践中 A.职业法官拥有审判权 B.负责司法解释的主体与罗马相同 C.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 D.公民陪审团维护所有人的法律权益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负责审理案件的陪审团成员并非职业法官,故A项错误。在雅典司法解释的主体为抽签而来的陪审团,而在罗马为专业的法律人士,故B项错误。材料中掌握司法权的雅典公民陪审团从公民中抽签产生,这正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对公民机会均等的保障,由此可以推知雅典公民通过陪审团直接行使司法权,故选C项。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公民陪审团不可能维护所有人的法律权益,故D项错误。 2.(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II,32,4分)有学者认为:“在政体形式这个关键问题上,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数派强大到近乎全体一致的程度,即使那些不完全赞同的人也必须尊重这种政体,才能让政治激情不至于造成流血,同时让国家所有权威部门受到人们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评。”这一论述可以用于说明 A.雅典民主政治 B.僭主政治 C.罗马共和政体 D.寡头政治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强调少数服从多数,通过公民大会、陶片放逐法等充分而自如地批评“国

家所有权威部门”,但同时容易在意见不一的情况下,出现权力的滥用和误用,造成流血和冲突,是多数人的暴政,A项正确;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统治权力的僭主政治,实行少贵族集体专政的罗马共和政体和少数人执政的寡头政治,都不是民主政治,不会出现“国家所有权威部门受到人们充分而自如的平和批评”这一现象,B、C、D三项错误。3.(2020年江苏卷,14,3分)公元前430年雅典发生瘟疫后,伯里克利成为雅典民众发泄怨气的对象,将军职务被罢免,并被判处巨额罚款。但是雅典人不久后又选举他为将军,并且把国家事务交托给他处理。这一现象说明雅典 A.平民权力至上 B.民主制度达到高峰 C.实行轮番而治 D.采用直接民主方式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伯里克利被罢免后,民众又把国家事务交给伯里克利,这些都是雅典民众直接投票的结果,体反映出在雅典政治事务中公民采用直接民主的方式做出决定,故D项正确;雅典的民主并不是“平民权力至上”,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民主政治的顶峰,排除B项;材料主旨与轮番而治无关,排除C项。4.(2020年山东卷,10,3分)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认为,“当雅典人进行公共事务的讨论时……他们听每个人的建议,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美德,否则城邦将不存在”。他强调雅典的存续得益于 A.规范的公共事务决策程序 B.积极参政的公民群体 C.良好的道德风尚 D.发达的城邦教育 【答案】B 【解析】普罗泰格拉认为城邦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在公共事务讨论时,倾听了每个公民的建议,而每个公民对于城邦公共事务的关注则是其具备的美德。这一言论说明了积极参政的公民群体是城邦得以延续的关键,B正确;普罗泰格拉的言论中并未涉及雅典城邦公共事务决策的程序,排除A;通过普罗泰格拉的言论可知,公民的美德指的是其对于城邦事务的关注,而非其本身的道德品质,排除C;普罗泰格拉的言论中未提及城邦教育,而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雅典,并非所有公民都具备良好的教育,这与题干中“每个人的建议”不符,排除D。 5.(2020年天津卷,10,3分)在古代雅典,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公民,才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在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 A.取得行政官职的限制最终取消 试卷第2页,总16页

民主政治的发展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摘要:政治民族化是现代国家的基本政治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 主义法制,是党的坚定不移的方针。他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路线上中,也明确地把民主和富强、文明一起共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和国家的大势 所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参与、宪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不可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 设的集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氛围,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关键词: 正文:社会主义民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我们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障人民的利益,保障党和国家的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利益上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以法律形式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民主确立下来,从而在民主的范围内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在近些年中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政治参与,宪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突显其价值,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就是一定的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的活动。普通的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的以自身利益为指导,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其目的是使自身的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得到最大的满足。政治参与是一种公共权力,是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体现。将政治参与与社会主义民主结合起来,是一项惠民惠国的政策。既能保障人民的权力,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又能集中人民力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将党和国家的活动纳入人民监督的范围内,保证行政的合理有序性。 1、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政治参与不是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所特有的活动,它是一切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完善政治参与是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政治参与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实际经验来说,对于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其他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有效享有,每个人都有参与他或她的国家的政府是一个关键因素。”①联合国决议表明:政治参与是固有的人权,并且是民主国家的“一个关键因素”。 我国的政治参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深化发展,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离不开公民政治参与的自由和畅通。发展政治参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现代化建设,与时俱进,促进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2、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上最有利于政治参与。 社会主义民主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最高权力主体是人民,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政治参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人民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地位的崇高。人民的政治参与具有多方面原因: ⑴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活动影响社会。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要方式,人民群众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将自己的利益向政府反映,使人民的利益能够得到最大的满足; ⑵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人民能够直接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制度,人民选取人民代表,集中自己的政治诉求向政府反映,从而也就实现了政治参与的过程; ⑶依法治国的方略为人民的政治参与提供法律保障。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

第5课_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古代希腊独特的海洋地理环境和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认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通过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了解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确立和发展到顶峰的基本线索。 (3)通过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实质和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从海洋、城邦和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关系,指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历史现象产生的基本原因,掌握基本的历史分析方法。 (2)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情境的变换,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时空观和辩证方法,客观看待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掌握提炼、处理和运用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和作用,感受古代希腊创造的辉煌文明及其对世界文明进步的贡献。 (2)从古希腊人对民主政治的执著,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和国家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政治责任感。 (3)通过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不同特色的认识,引导学生以国际视野来看待文化的多元化,培养尊重不同民族历史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以及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和作用 难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实质和历史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2004年雅典奥运会图片 教师提问:希腊仅仅点燃了世界奥运的圣火吗? 学生活动:结合已有知识,说出古代希腊具有代表性的文明成就,以此走进古代

多媒体显示: 古代希腊神话、体育、艺术、哲学、建筑等文化领域辉煌文明的一组图片(宙斯化身白色公牛将欧罗巴载往克里特岛、掷铁饼者、雅典学园、苏格拉底、雅典民主的象征雅典卫城等)。 教师设问:是什么因素造就了古代希腊如此辉煌的文明呢? 多媒体显示: 文明生长的标志是该文明内在的精神自决,而非外在的物质膨胀。——汤因比教师出示汤因比有关文明生长的名言,强调文明生长并不是单靠武力扩张,联系历史上一些大帝国的建立,指出孕育古希腊文明和决定古希腊文明成长历程的因素是其民主政治,引出本课课题。 教师小结:这节课,让我们循着古代希腊的辉煌文明,去探究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生长历程。 【讲授新课】 一、希腊文明的摇篮——海洋和城邦 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征。可以提示学生根据地图的颜色判断其地理位置,古代希腊为一片蓝色包围,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南端,为地中海环抱,东临爱琴海。图中黄色区域是马其顿和小亚细亚,不属于古代希腊的范围。 1.海洋为依托的自然地理环境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古代希腊城邦分布示意图》,分析古代希腊的地形地貌特征,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作出如下归纳:环海曲折,良港众多,岛众山重。 过程评价:由教师联系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比较古代希腊海洋为依托的地理环境对社会经济和民族性格的影响,指出大地意味着依赖和安土重迁,体现农耕文明传统,而大海意味着挑战和探求,体现工商文明传统,这种社会经济和民族性格,对古代中国和希腊形成不同特色的政治体制产生了重要的

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经过二十八年的革命斗争,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初步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政治制度等民主政治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来看,近代以来,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国家事务中,民主权力不断扩大。而我国的每一次民主政治改革其根本目的都是保证人民民主权力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 从理论层面看,我们党在九十多年的历史中,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每一次飞越,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当家作主是充分实现人民利益的最佳途径。 从制度层面看,我国的各项政治制能够充分反映群众愿望,维护、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些政治制度都服务于人民有效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事务,服务于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了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离开人民当家作主,不受人民监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会脱离正确方向。因此说,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

【最新推荐】2020高考政治二轮课标通用专题能力训练六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Word版含解析

专题能力训练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专题能力训练第12页 一、选择题 1.(2019·江苏南京、盐城一模)2018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某县人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人大常委会组织新入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基层,到社区、街道进行宪法宣讲等。该县人大这样做() ①是因为宪法是国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发挥了人大代表监督和实施宪法的作用③增强了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④促进了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该县人大这样做是因为宪法是国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通过该活动也增强了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人大代表不能监督和实施宪法。④不选,题目中未涉及基层民主的知识。 2.(2019·山东潍坊一模)原来,一些贪污贿赂等刑事案件的嫌犯、被告人只要长期滞留在国外,司法系统就无法顺利启动审判程序、对其进行定罪量刑,导致一些案件在程序上长时间悬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新增了缺席审判制度。此举旨在() ①推进立法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②用法治手段推进反腐败斗争,提高办案效率③彰显法治权威、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④坚持民主集中制,给腐败分子形成强大威慑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新增缺席审判制度旨在用法治手段推进反腐败斗争,彰显法治权威,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提高办案效率,②③符合题意。此举的目的不是推进立法体制改革,而是让缺席的罪犯受到审判,①与题意不符;新增缺席审判制度未涉及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问题,④与题意不符。 3.(2019·山东青岛二模)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草案由财政部、税务总局共同起草,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由此可见() ①国务院可以依法参与国家立法活动②财政部和税务总局是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③我国各国家机关职权独立、相互监督④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答案:B 解析:个人所得税法修改草案由财政部、税务总局共同起草完善,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表明国务院可以依法参与国家立法活动,①符合题意。财政部和税务总局是国务院的职能部门,②错误。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③错误。将个人所得税法修改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进一步修改完善,说明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④正确。 4.(2019·天津红桥一模)生效的法律文书得不到执行,被称为“执行难”,是困扰各级人民法院的突出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范文】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 识点总结 www.5y kj.co m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 (1)、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举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此内容回答了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课本55页第一段)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 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

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5)、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22、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1)、人大代表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2)、人大代表的产生方法:均由民主选举产生,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 (3)、人大代表的义务: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人大代表的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具体表现为提案权、质询权、审议

什么是民主政治

什么是民主政治?——刘军宁 自两千多年前以来,中国人对“民主”这个字眼,就不陌生。在大多数时间里,“民(之)主”,其实是指君主,即无须征求臣民的意见就可以替他们事事作主的君王。而在两千多年前的地中海北岸,雅典人对“民主”这个字眼也不陌生,他们把它理解为“(公)民(为自己的一切事情作)主”,或者说,公民是自己的主人,没有他们的同意,任何人不能就他们的事务做出决定。就后一种意思上的民主而言,古希腊是当时世界上唯一存在民主政治的地方。 来自希腊语的“民主”,意思是由人民来主政。民主有许多定义:如民主是建立在人民自由自愿同意基础之上的政府,民主是人民握有最高权威的政府。最流行的定义是:民主是由人民来当家作主。美国总统林肯所总结的民主政治三大特征“民有、民治、民享”也广为人知。如果把自由定义为“我是我自己的主人”,那么,民主就应该定义为:我是这个国家的主人。 在现代社会中,民主政治指的是公民通过由他们自己选出的代表来帮助他们当家作主。所以,现代民主政治又被称作代议(制)民主。在今天这个世界上,凡是公认的民主国家,都实行代议民主。所以,即使是作为直接民主发源地的希腊今日也改行代议民主。代议民主,即是公民通过其代表来进行治理国家。在代议民主下,主人与主事是分离的,公民作为主人,用

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方法用比他们更能干的仆人来管理公共事务。由于公民并不亲自主事,所以要有一整套的监督机构来对公仆们和政府机构进行监督和防范,以免仆人滥用权力变成主人。在代议民主中,公民通过选举出来的代表掌握和行使立法、行政权和司法权。 现代民主政治绝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去单独当家作主,或每个人都享有同等的政治影响力。在现代社会,民主并不仅仅要回答“谁是统治者”,而是要回答“用什么方法来不流血地更换…统治者?”。严格地是,在民主政治下,已经没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分。民主社会的“统治者”,打上引号,这时他们已经不是“统治者”了,而是受选民委托的管理者、执政者。在民主政治下,执政者与公民之间,不再是压迫与被压迫、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而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现代民主首先必须确立相应的程序和游戏规则并做到权力的和平转移,建立真正有效的代表机关,能够对政府进行有效地监督。 民主政治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大标志,是一个国家通向长治久安的唯一的途径。它的诞生是因为人类社会需要建立一个既能保障人民权利自由,又能处理公众事务的政府。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一)雅典的民主专制制度 1、产生条件: (1)是由希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成的 (2)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2、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梭伦改革 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内容: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等级越高,权力越大;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作用: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 时间:公元前六世纪末 内容: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成立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作用: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 时间:公元前五世纪 内容:公民参政范围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发放“观

剧津贴”。 3、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 ①希腊的奴隶制既是城邦繁荣的基础,也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 ②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根本原因) ③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马其顿王 国亚历山大征服希腊。) 4、主要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5、评价: 积极作用:(1)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感,从而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2)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诸多文化巨匠。 局限性:真正能够享受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的奴隶受到压迫;公民权对居留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 6、实质: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对奴隶而言是实行专政。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罗马法的形成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来。当时的罗马只有习惯法

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如何评价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中国的民主政治主体上包括:党的三大法宝(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核心问题。依靠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思想政治工作、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民主党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在重大是非、重大原则问题上,要做好政治引导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善于通过广泛深入的协商和讨论,使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成为各民主党派的共识。各民主党派要自觉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发挥参政党作用,促进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便是一例。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作为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政协由34个界别组成,与各方面群众包括新的社会阶层有着广泛联系,通过提案等形式,集中反映了社情民意。这一制度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在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的。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我们党进行了不懈探索和积极实践。进入新时期以来,特别是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立法力度明显加大,立法质量显著提高;在立法程序上,通过召开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使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工作,推进了立法的公开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我国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它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人民不仅有权选择自己的代表,随时向代表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见,而且对代表有权监督,有权依法撤换或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代表。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总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确保国家权利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当家做主的宗旨,适合我国的国情。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是我们党创设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目前世界上大凡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局势大多不太稳定。而我国新疆有大约一千万穆斯林,却能够保持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维护了祖国统一,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十分重大。)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适应了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重视发挥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推进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基层民主,包括村民自治、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在城乡基层普遍进行直接选举,使基层群众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尝试。在党的引导和组织下,广大基层群众进行了广泛而又生动的民主实践。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

政治功能

1、培养政治人才、促进民主法治建设 民主、法治是政治现代化的标志,是现代国家政治文明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并将它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现代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领导现代化事业的人才只能通过现代教育培养。政治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权力主体的积极作为。民主法治社会不会自发生成,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经历了很长的封建专制时期的国家,民主法治基础并不雄厚,民主法治的宪政制度设计依然任重道远. 况且,我们要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要把坚持共产党的核心领导" 广大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符合中国国情的政体和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原则与领导原则有机结合起来. 我国高等院校和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已经并将继续为国家培养造就大批杰出政治人才,推动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 2、普及教育为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培养合格公民 现代社会教育的普及不仅是社会民主法治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民主法治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国教育的普及率体现了国家政治文明的发展水平和进步程度. 列宁曾说过:“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教育的普及意味着社会民众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的提高,并对国家政治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教育能够培养人的公民意识,在构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良好的公民意识能充分有效地使民主政治、法治理念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信念与准则。从而建立起普遍有效的法治秩序和民主习惯。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内心里,他形成了国家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衰老或消失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公民意识孕育出的民主、守法精神,为民主政治、法治秩序提供了最重要的信仰基础和和谐社会的自觉、恒久、稳固的内在支撑。 3、教育为民主、法治和谐社会构建提供思想准备、理论支持、舆论宣传 学校中聚集了一批政治敏感、有社会责任感、政治独立、同时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知识分子他们常能敏锐地察觉社会的矛盾和新生事物,且又常以“社会良知,民族脊梁”来激励自己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他们勇于揭发、批评、抵制社会中专制的丑陋现象,乐于并善于弘扬民主、法治的理念,对调动全社会关注、参与我国民主、法治和谐社会构建起着重要的舆论宣传作用。高校中的党和政府的智囊咨政成员,为我国民主、法治和谐社会构建出谋献计,他们对党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参谋咨询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高等院校中一批具有深厚国学功底或对西方民主宪政有较透彻研究的学者,承担着吸取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中(德政)、(善政)经验和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民主法治制度、理论中精华的重任,为我国民主、法治和谐社会构建提供思想准备、理论支持。教育界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代表、各级人民代表人会的代表,作为国家权力主体中的组成成员,更是自觉履行为民主、法治和谐社会构建提供舆论宣传、思想准备、理论支持的领导组织责任。 4、教育民主化促进政治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民主原则在教育领域中的发展深化。教育从产生至今存在着特权与否定特权、专制与反专制、人身依附与追求自由的矛盾斗争,这种斗争实质是人民争取民主。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摈除了特权与专制的政治制度,为民主化在教育领域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教育民主化主要体现为教育平等,教育平等是指人民不受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信仰、性别、地域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在事实上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教育民主化能促进政治民主化。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下,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教育民主

专题五___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专题五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直接民主专制制度 1、产生条件: (1)是由希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成的 (2)小国寡民的产物:①城邦狭小,公民能够直接参与城邦政治,追求民主权利;②新兴工商业者阶层的成熟,对追求民主权力的渴望增强。 2、存在时间: 公元前8—前6世纪 3、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 ①希腊的奴隶制既是城邦繁荣的基础,也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 ②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根本原 因) ③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马其顿王国亚历山 大征服希腊。) 4、主要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6、评价: 积极作用:(1)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感,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最初的基础;(2)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诸多文化巨匠。 局限性:真正能够享受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的奴隶受到压迫;公民权对居留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 7、实质: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对奴隶而言是实行专政。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罗马法的形成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来。当时的罗马只有习惯法 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斗争中,诞生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正式诞生。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2、分类: 从整体结构上可分为: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1)公民法: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2)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罗马法的初步发展 ●背景:罗马对外扩张,版图扩展 ●目的:解决民族矛盾与经济问题 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并统一了意大利半岛。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3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 4、罗马法体系完成—《民法大全》 ●背景:①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②为巩固统治,帝国对各行省上

关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

关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

关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 [摘要] 党的十八大后,关于民主建设有了一些新的观点和举措。为了切实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努力构建美丽中国。需要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的对我国民主建设进行研究和思考。文章主要对民主政治的基本含义进行阐述,分析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十八大精神进行对策分析。 [关键词] 民主政治;实现途径;十八大 我国正处于一个从经济大发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仍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大力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1]报告从民主的广度、深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民主政治的发展科学化、制度化、科学化,保证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一、民主政治的内涵 按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是个政治范畴,是政治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我们要理解民主政治的基本内涵,首先需要理解政治和民主的本质。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伴随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展开的活动,以及运用公共权力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其核心是国家权力的问题。[2]

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主要表现为阶级与阶级之间为夺取权力的斗争。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被消灭以后,政治主要表现为调整社会各劳动阶级、阶层之间及内部的关系,表现为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民主政治,是以全体社会成员为主体的自治管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政治生活最大限度地符合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和要求。 二、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民主制度不健全 60年来,我国的基本民主制度从无到有,不断完善和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和基层群众的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民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另一基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民族区域和基础群众自治制度在中国民主政治的框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的民主自治制度主要由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社区自治和行业职工自治三大体系构成。[3]但有目前,我国民主制度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大代表结构不合理,官员比例过多,代表提议难以执行,监督难落实;拥有社会财富多的代表过多,“人大代表老板化”,“选票金钱化”,人大代表的身份成为一些人捞取个人资本和实惠的“红色保护伞”、“护身符”。人大运作机制不完善,议事无辩论。代表选举形式化,候选人提名主要是组织推荐,代表选举变成人事安排,只有“举”,没有“选”。政治协商上,事前协商不够;民主监督力度不够。[4]

民主政治制度基础

民主政治的制度基础 关于民主制度下的统治方式有着各种不同的认识。一般认为,民主统治是所有人全体参与的公共决策制度,民主的公共决策应该采用全体一致的决策规则。但是,由于交易成本的问题,民主制度往往采用多数决策的规则,根据这一规则,占据多数的人们可以随心所欲,至少是少数人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多数人的意志和裁决。不过,由于多数人的意志并不一定符合理性,他们的利益表达与要求亦并非时时合理,所以多数统治(majorityrule)的民主可能退化为多数暴政(majoritytyranny)。真正的民主政治不应该只是屈从于多数人的意志,保护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而对少数人的意志和利益要求视而不见,否则多数人就有可能依照有规律的过程如选举、立法和多数规则而采取行动,剥夺少数人的自然权利,损害少数人的利益,从而转变为令人恐怖的多数暴政。本文的任务是探讨多数统治的理论假设、多数统治何以退化为多数暴政的逻辑,并探索促使多数善政(goodmajoritygovernance)的制度建设逻辑。 一、多数统治的理论假设

实际运作的民主制度大都是多数人的统治,这是勿容置疑的事实,因此可以说多数统治是民主的实际制度形态。多数统治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涵:体现多数规则的多数裁定或多数裁决,即在意见分歧的情况下由多数做出决定;由人民中的大多数来统治国家。多数统治构成了民主社会公共决策的制度基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真正的民主制度。多数统治能够成为多数善政的实际民主制度,有许多理论假设。古代的先贤和当今的思想家们都对此问题进行了不少探讨和研究,如果考诸思想史,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多数统治主要建基于以下一些理论假设之上。 首先,多数统治理论假设集体智慧超过个人的智慧。 个人具有更大的智慧还是集体具有更大的智慧,这历来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相信前者往往会在政治上导致精英(专制)统治的出现,而相信后者必然在政治上产生多数统治。实际上,这个疑难问题在历史上曾经普遍存在过。例如,在民主制度最早实验地的古希腊,当时就存在着是把统治权交给少数好人(贤良、哲学王)还是交给多数平民的争论。最早对政治学进行规范和系统研究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就认为,“就多数而论,其中每一个别的人常常是无善足述;但当他们合而为一个集体时,却往往可能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