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论马克思的世界交往概念

试论马克思的世界交往概念

试论马克思的世界交往概念
试论马克思的世界交往概念

【摘要】文章认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世界交往的实质,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向作用理解马克思世界交往概念;并从现实、实践、价值三重维度阐释了马克思世界交往概念;探讨了马克思世界交往概念的当代价值,即在于用马克思世界交往的理论指导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进而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和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赢得外部条件。

【关键词】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世界交往;当代价值

世界交往概念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也是理解世界交往概念的出发点。从马克思的许多经典著作可知,历史唯物主义意在说明:现实的物质生产生活决定人们的思想观念,并非人们的思想观念决定物质生产实践。那么,世界交往概念也必须是立足于人类的现实社会生活。对于马克思世界交往概念的探究,必须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具体的来讲,就涉及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双重关系;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发展演进。正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揭示,才能进一步理解世界交往概念现实的维度、实践的维度以及价值的维度,进而理解马克思世界交往概念的内涵。同时,对于马克思世界交往概念的研究,必须要立足马克思的经典著作,通过马克思语境中的真实内涵来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

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世界交往的实质

人类社会文明形态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这是生产力发展推动的结果。工业文明的到来,表现为人的欲望的不断扩张,使得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扎根,世界性的交往也日渐频繁。正是世界交往的推动,历史转向世界历史,民族历史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就不存在了。对于马克思世界交往概念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揭示,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首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关系。世界的交往表现为普遍的交往,世界交往的前提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指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因为在工业文明中,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使得落后地区也会被卷入到世界的资本主义文明当中,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会影响到这些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世界交往在扩大,资本家的欲望也随之扩大,为了满足自身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则迫切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原材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奴隶贸易、资本输出、民族战争等诸多世界交往形式,无疑是生产力的进步在世界范围内的体现。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了人们原来狭隘的交往范围,实践活动的范围和精神活动的范围也逐渐扩大。

对于世界交往的认识,不能只局限于从生产力的角度去认识,生产关系也应考虑。马克思曾经说:“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生产关系表现为一种社会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处在这样的关系中,世界交往也是根植于这样的社会关系中。较传统农业文明而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这种社会关系的实质是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基础的。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则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人”的直接追求。正是在这种主观意识的影响下,世界交往在某种程度上只是满足于资本家的贪婪性。概言之,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向作用理解马克思世界交往概念,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之所在。

其次,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世界历史的概念并非是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但是马克思对世界历史概念的认识有其独特的出发点,那就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去认识。在马克思之前的西方哲学传统中,精神与理性是认识事物的前提,尤其是在黑格尔时期,绝对精神占据了最高地位,人们认识活动的出发点只是在精神世界的范围内兜圈。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从物质生产活动出发是马克思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基于生产力、分工以及交往等实践活动,马克思曾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

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在这段表述中,马克思意在强调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在交往基础的分工对于打破各个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的巨大作用。正是由于交往的扩大,民族之间狭隘的交往方式逐渐被世界性的交往所替代,这种世界交往的外延和内涵也在逐渐扩大。同时,马克思还强调,世界历史的发展并非是人们抽象活动的结果,而是物质性的。反过来讲,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同时又会进一步促进世界交往内涵的提升。人们活动的空间扩大了,世界市场也会逐渐扩大,随之世界交往也会扩大。

最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发展演进。关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演进,马克思的许多经典著作都有过论述。从以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发展过程,体现了马克思用历史的观点看待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不断演进,离不开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推动。“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这句话非常深刻,马克思用矛盾的观点解释历史的冲突。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发展,其实也就是在矛盾中不断演进的。生产力的进步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离不开作为社会关系的交往形式。在马克思哲学语境中,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社会致力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毫无疑问,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和世界交往更加密切的基础之上的。只有世界交往频繁,一切人类社会形态的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才会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这样才会逐渐打破民族之间狭隘性,从而使得民族的差异性也逐渐减弱。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世界交往也会是理性的交往,交往不再受资本逻辑的支配,而是从人的自身出发。在这样的世界交往关系中,人是真正共同体的存在方式,人的发展不以自己为手段,也不以他人为手段,人的社会关系不被物质利益所左右,人的发展也不会是被异化的,最终追求的是人类本质的实现。

二、马克思世界交往概念的三重维度世界交往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同样遵循着人类实践活动的规律。马克思世界交往概念是历史的现实的活动,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种实践活动是理性交往行为的体现。人类本质实现的最高人文关怀,同样是马克思世界交往概念价值目标之所在。从现实的维度、实践的维度以及价值的维度分析世界交往概念,才能从本质上理解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世界交往概念的真实内涵。

第一,现实的维度。对马克思世界交往概念现实的维度,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其一,世界交往活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繁荣经验层面的描述。交往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在经验层面表现为商品贸易、人员往来、教义传播等多种形式,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这种世界性的联系与交往,意在开拓世界市场,使生产和消费都立足于世界。这种经验层面的事实,其实是生产力的进步在推动世界交往的深化,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及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到文明中来。”这就是告知人们,生产力进步,交通的改善,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使得落后地区的人们卷入到所谓的资本主义世界的文明中来。其二,世界交往活动根植于资本主义深层次的社会关系中。我们不仅要看到世界交往活动经验层次的一面,同时要深入挖掘隐藏在感性层面之外的深层次社会关系。在马克思所在的时代,这种社会关系是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由于整个社会风气已经被资本所笼罩,社会关系被异化了,人们的思想也被异化,这种社会关系表现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正是在这种社会关系中,世界交往活动并非正常的贸易往来,而是建立在剥削和压榨其他落后民族的基础之上。

然而,这种世界交往的历史活动也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就如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当中所说:“如果摒弃或抹杀辩证法,历史就变得无法了解。”世界交往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落后地区更快地融入世界文明中,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精神文化境界的提升,这无疑是世界交往活动的积极效果所在。世界交往活动的扩大与深化,带动了世界发展的活力,

为世界历史的形成补充了新鲜血液,同时为全球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实践的维度。马克思说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世界交往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本质上同样是实践的。在马克思哲学中,实践有着丰富的内涵。实践首先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在世界交往中,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自然以及社会等都是主体实践的对象。世界交往就是要将整个人类社会的要素调动起来,服务于有意识的人类活动。世界交往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应该从人类总体的意义上去理解。“现代的普遍交往,除了归全体各个人所支配,不可能归个人所支配。”马克思意在说明,普遍的扩大的交往是全体个人推动的结果,并非简单地理解为单个个体的推动,这就将普遍交往的主体外延扩大了。对于世界交往活动,不能不加思索地理解为个人意志的支配,其实反映了随着生产力不断进步,应该从社会的整体去认识这种活动。

对于世界交往的对象,其实都反映在社会关系中。世界交往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改造或创生一种社会关系。当整个人类生活被纳入到世界历史中,落后地区的社会关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此时,在发达文明的冲击下,通过普遍性的交往,新的社会交往形式会逐渐替代旧的交往形式,原本是社会发展桎梏的旧的社会关系,会被世界性交往活动的力量所改造。与此同时,世界交往活动还能创生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社会关系。在世界交往中,由于不同文明的碰撞,要使得多种文明和谐共生,肯定会有一种能够融合多种文明理念的社会关系被创生。这种创生,不是一种所谓的折衷行为,而是在立足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实际。总之,对于马克思世界交往概念的认识,应该植根于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的发展程度,同样是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程度的标志。

第三,价值的维度。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世界交往的进程,反过来世界交往范围的扩大,有利于生产力的传播与保存。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样写道:“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这就告诉我们,当交往的范围扩大,打破了原有狭隘的交往空间的时候,一些人类文明成果失传的可能性就越小。“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这就进一步说明了,只有狭隘的民族交往转变为世界交往,大工业的广泛建立以及一切民族都参与到世界文明中来,生产力才会传承下来。生产力的积累会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同时生产力的积累也会极大地促进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奠定物质性的基础。正是从这层意义来看,世界交往的价值具有物质性。

马克思世界交往活动在精神层面的价值,则表现为更高的人文关怀追求。对于这种终极人文关怀,笔者以为应这么来理解,即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实现和人类本质的实现。世界交往活动的展开,使得各个具有不同文化底蕴的民族相互融合,都能接受彼此的价值观念,同时也能形成一种没有敌意的普世价值,这样人类社会才会摆脱虚幻的共同体,建立真正的共同体。这个真正的共同体,类似于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实现,这种社会使得人们之间有共同的价值以及共同的情感。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这为人类本质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交往,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世界交往。正是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世界性的交往才是从人的自身出发,不会出现把一个民族视为另一个民族发展的手段,世界上不同的民族都是自身发展的目的,个人的异化和民族的异化已经被扬弃。总而言之,马克思世界交往概念的价值旨归就在于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三、马克思世界交往概念的当代价值

对马克思世界交往概念的研究,有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从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宝库。世界交往是人与社会连接的重要形式,在世界文明的演进中,世界交往是记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脚步,是马克思世界历史和全球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马克思哲学语境中,世界交往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马克思世界交往概念

研究,能使马克思的理论更具有活力。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马克思世界交往等重要概念研究,不仅能挖掘马克思的思想瑰宝,而且还能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赋予马克思世界交往概念以时代特色。

加强马克思世界交往概念研究,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进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马克思语境中的世界交往,能够促进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理性交往与和平交往,为中国的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需要和谐世界氛围的营造,通过世界交往,可以借鉴国外有益的东西,包括物质成果和思想文化。同时,中国的世界交往观,也有利于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占据有利于自己的话语权阵地,从而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奠定基础。总之,马克思世界交往概念的实践意义,其实就在于用马克思世界交往的理论指导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进而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和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赢得外部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性革命性阶级性科学性 唯物论 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形态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是直接关系到党的盛衰性兴亡的大事。 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学说 7统一战线理论 8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理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根本保证, 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作方法, 是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路线也是各三个的精髓。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为解决国际争端和 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的途径。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遇到的挑战和考验, 在解决实践中新问题的时候形成的新观点新理论。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是因为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必须解决好影响小康社会原定指标完成的…三农?和社会建设滞后等问题。 党的十七大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 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 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概念] 1、什么是哲学?(定义)[P5-7]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2、生活处处有哲学[P2-5]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真正的来源)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实际指产生的途径) (3)、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是文化的活的灵魂”。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的任务和功能,也可参阅P25理论评析)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P5-6] (1)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联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P7-8] (1)区别: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具体科学和哲学都根源于客观世界和社会实践。 5、[典型例题]辩析: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回答:(1)哲学与具体科学同源于社会实践。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它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科学研究活动都是自觉与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2)哲学不能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3)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而成为所谓的“科学的科学”的看法也是错误的、有害的。 6、哲学的基本问题[9-10]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言之,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大多数哲学家)与不可知论(如英国的休谟/德国的康德)的标准。 7、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P10-11] (1)这一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因为哲学研究的就是世界的本原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8、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P11-14] (1)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质不依赖于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 【内容提要】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他关于市民社会是“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的论断,是对市民社会本质的深刻揭示,是对市场经济社会中全部物质交往关系的总体把握。在马克思那里,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经济交往关系只是全部社会物质关系的本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却遭到不同立场研究者们的误解。只有消除这些误解,才能发现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中蕴含的巨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市民社会/物质交往关系/市场经济 【正文】 近20年来,市民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在不同的文化区域和社会背景下,人们纷纷用“市民社会”这一术语表达着不尽相同的理论诉求和现实关切。有西方学者认为,关于市民社会问题的讨论已经在当代的政治哲学中形成了一个所谓“市民社会的话语体系”。鉴于这场讨论的复杂性,这个话语体系是声音混杂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混杂的“话语体系”中,所谓“后马克思主义”者的声音格外响亮。一些自称为马克思继承者的思想家,例如哈贝马斯、柯亨和阿拉托等人,着眼于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将市民社会视为存在于政治国家之外的文化批判领域,认为只有通过对这一“公共领域”的建设,才能抵抗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对人和社会所实施的新异化。他们的观点在西方产生了相当大的反响。 “市民社会”是一个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出现频率相当高的概念。那么,这一概念与当今人们所使用的同一概念是一致的吗?哈贝马斯等人的观点是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现代性拓展吗?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实的社会实践所迫切需要的。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和深化 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中,市民社会是指由相互需要的契约关系而将人们联系起来的市场交往体系及其保障机制。黑格尔认为,这是一个区别于家庭和国家的社会领域。它虽然独立但是却不自足、不完善,需要通过国家的强制统合才能达到人与人真正的联合。因此,黑格尔认为,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上,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国家为市民社会提供最终的伦理根据。马克思对于市民社会的考察,在他整个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早期的马克思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他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的过程,就是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完成的。马克思主要是在批判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市民社会概念及其全部理论。因此,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最大特点:一方面,它继承并深化了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基本规定;另一方面,他把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颠倒了过来。 首先,马克思继承并深化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黑格尔之前的思想家,如洛克、孟德斯鸠、亚当·斯密等人已经看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与社会相分离的必然趋势,但是,他们却主要是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来论证这一趋势的。他们认为,社会之所以独立于国家,是由人的自然本性决定的。人在本性上是自由的,这种自由的权利是“天赋的”,国家只是人们对自己天赋的自然权利让渡的结果,是人们之间订立契约的结果。根据这种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而阐述的社会政治理论,社会是人类联合的本然状态,政治国家只是为它服务的工具。与传统的君权神授论相比,这种社会政治理论的结论是革命性的,直至今天它仍然是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但是,这种社会政治哲学的论证方法却是非历史的、抽象的,近代以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1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阐释 [摘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人类文化中有关人生观的思想评析,对中西文化进行概要比较,对当代社会特点加以分析,从而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进行新的阐释,对其中的一些重要关系,诸如个性发展和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奉献与享受的关系,目的与和手段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得与失的关系等等,进行辩证得分析,体现马克思主义人性全面发展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观,使得马克思主义不停留在抽象的概念思维,而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使马克思主义和当代实践相结合,把思想理论教育科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结合起来,对新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个别章节中存在的理论深度不够,概念堆砌,和某些形而上学的观点有所纠正。 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进行新阐释,说明当点,比较全面地阐释了人生观中的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价值观当代大学生人生观 人生问题是大学生最实际的问题,是任何人都回避不了的问题。但是对这个问题的自觉性如何却因人而异。正如一首古诗所云:“不

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对自己经历的事情未必有深刻的认识。大学生的成分很复杂,其生长的环境、个人的经历有所不同,知识结构、心理结构、人格特征有所不同,所学的专业也不同,而且人的感性和理性并不统一,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个人的人生经历结合起来,形成比较深刻与合理的人生观念。人类社会处在不断地发展之中,既成的文化也处在不断发展之中,也没有统一的人生理论和人生实践模式可供选择。因此很有必要对人生问题展开探讨,以帮助我们形成比较自觉、合理的人生观念和态度,指导我们的人生。 一、积极探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与社会文化互动的产物,一方面受到特定时代文化观念、时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人的自由选择相关。人的本质不是先定的,而是人的活动的结果。社会为个体的发展提供特定的空间,而个体自我的努力和追求也决定人生的质量。人的个性决定人生观是因人而异的,没有统一的模式和评价的标准,这就决定人生观的复杂性,因为人生观既具有人类理性的成分,同时又具有强烈的情感体验的色彩,与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实践相联系,处在动态的过程中。个体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具有不同的人生观。但是,从一般的人类文化的角度看问题,人生观的构成具有一定的文化要素,有一般的特征。人生模式也有一定的类型,可以进行价值评价。 (一)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一个相对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编辑本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K.马克思和F.恩格斯创立的学说。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在马克思在世时已经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曾广泛使用,但内容受到歪曲,马克思对此提出尖锐批评。恩格斯在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1886年专门作了说明。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编辑本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马哲的诞生是当时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和哲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资本主义已经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成熟的无产阶级,欧洲无产阶级正从一个自在的阶级逐渐成长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工人运动兴起需要科学理论指导;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是对当时欧洲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人类哲学思维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的批判继承与创造性的发展。 为马哲的创立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直接理论来源: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特别是他们的劳动价值论;19世纪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基佐、米涅、梯叶里关于阶级斗争作用的论述;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马哲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理论的当代价值 随着新科技革命、知识经济和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全球正进入了一个高度交往的社会。交往乃是马克思一生关注的中心课题,交往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交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是社会有机系统的主要粘合剂,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机制,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主要推进器,是在新的全球化背景下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解读马克思的交往思想,深入研究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哲学蕴涵,探讨马克思交往理论在当代的价值,有助于我们对马克思交往理论有一完整的认识,也有益于对唯物史观的深入了解。 标签:社会交往;全球化;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 一、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创立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马克思比较集中、系统、科学地论述了社会交往理论,揭示了交往概念的基本涵义。探讨了生产与交往、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等问题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的交往理论的确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交往”这个术语的含义很广,它包括个人、社会团体、国家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甚至“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1]因此,马克思认为,交往(Verkehr)是一个系统,它包括从物质交往到精神交往、语言交往及其他形式在内。物质交往是基础,是制约和派生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作为相互理解的精神交往和语言交往,一开始就从属于物质交往。社会交往横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马克思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具体考察和分析。 马克思独特之点在于,他把交往与人类生产、需要活动统一起来,看做是人类生活最普遍的社会关系范畴,这种思想是从人类最原始的活动关系分析入手的。人类为了维系生命的存在、种族的繁衍,必须结成一定形式的社会交往关系,但在原始人类社会,则表现为极其简单的自然的交往关系。原始人类必须如此,才能够抵御灾害,解决起码的“生命需要”、“劳动需要”,以及由此引起的“新的需要”。即“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同时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这种简单协作性的自然的交往。原始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关系和原始人类之间的依赖关系的特性,人类历史也就是从这种有限而低下的自然的交往活动开始的并且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的相对提高,人类自身生产的不断发展,原始自然交往的社会化便逐渐扩展,而交往的社会化愈紧密、频繁,人类素质就会提高,社会生活随之就会进步。 二、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基本内涵 关于交往范畴的英文communication一词,除有交往的含义外,还有传递、传播、传达、表达、传意、通讯、通信、联络、信息、消息等多重含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曾几十处用到交往、交往形式、交往方式、交往关系等范畴。之后出现的有关于“交往”的定义都是学者们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对交往的使用意蕴而加以界定和解释的,它包括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个人、社会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华版)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 及其基本特征 1,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恩格斯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何者第一,有无同一)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②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④是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2)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3)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4)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两个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5)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①社会历史根源、②阶级根源、③认识论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 (6)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7)马克思主义的特征:(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 (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 ① 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发展变化的。没有认为世界统一) ② 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 ③ (8)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辩证法: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 (2)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产生条件:①社会历史条件②自然科学前提③思想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基本特征:★★ ①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 ②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理论体系(内容); ③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阶级属性、根本特征、社会作用)。 二、物质与意识 1.辩证唯物主义 的物质观 2.意识的起源、 本质与作用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③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①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② 哲学的基本问题 ③ 哲学的主要派别 ①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 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 意识的本质 ③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④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①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无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进步的新时代,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博大精深。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其前身

是德国古典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高形式。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运用客观规律。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引出来的,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以下3个规律:从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是关于一切运动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运动的根源在于矛盾。矛盾双方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之中。人们要认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必须通过实践,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个别人的认识又是有限的,这个矛盾要在无穷无尽的、连绵不断的世代中解决。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力。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等;所以每一个历史时代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思想的基础。从原始公社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个人在历史上有一定作用,每个时代都需要而且能够创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异与融合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异与融合 信仰,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由于这些变化对当代青少年的信仰产生了巨大影响。当代青年与以往的青年不同的是:以往青年的信仰往往是一元化的。而当代青年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信仰呈现多元化的发展,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哲学的信仰,对法律的信仰等积极的信仰,还对金钱的信仰,权力的信仰等负面的信仰。一个国家的未来是青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如何树立、改正这些青年的信仰?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首要的任务。 一、造成青少年对于信仰缺失和错误的原因 (一)当代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认识模糊,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不重视,对于哲学的概念的不了解。哲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当代青年在复杂的社会中很容易遇到挫折,对于这些困难,往往采取的是一种消极的态度。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一些观点对于当代青年摆脱这些思想的困惑,促进自身的发展有很好的作用。可是当代青年不懂得怎么去运用。比如:马克思哲学中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哲学中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等。而往往去自我逃避和自我放逐,断章取义于一些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生我材必有用等言论,对于这些言论的信奉,是因为对中国古代哲学的不了解,不能结合中国古代思想家当时语境,只从中选取让自己心里受到安慰的语句,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 (三)是当代青年对于信仰的不坚定,当信仰和当前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利益。信仰的作用日趋弱化,这种信仰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让当代青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扭曲。当年青年由于自身的不成熟,又不能自己树立正确的信仰和价值体系,对于社会上一些消极的信仰和价值体系选择了默认的接受,这样就造成了正确信仰作用力的弱化。可见必须加强对青少年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树立。 二、对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比 对于青少年应该掌握正确的哲学思想,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通过认真学习,了解两个哲学体系的正确思想,从而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找到两个哲学体系中的冲突域融合,从而树立起自身的正确的信仰和价值体系。 (一)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 1.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哲学也在五千年间得到了发展,其发展历程是[1]: (1)先秦哲学:孔子的仁爱哲学、墨子的兼爱哲学、老子的道生万物哲学思想、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孟子尽性知天的哲学思想、周易哲学、荀子天行有常的哲学思想。 (2)两汉哲学:淮南子的哲学思想、董仲舒神学目的论哲学思想、王充元气自然论哲学思想。 (3)魏晋玄学:王弼贵无论、裴頠崇有论、郭象的独化论、僧肇的不真空论。 (4)隋唐佛学:天台宗三地圆融、法相宗万法为识、华严宗四法界、禅宗自性顿悟。 (5)宋明时期:张载太虚即气、二程天即理、朱熹大成的理学思想、陆九渊心学思想、王守仁致良知。 (6)明清时期:王夫之理依于气、颜元的哲学思想、戴震的哲学思想。 (7)近代哲学:龚自珍和魏源的哲学思想、洪秀全的哲学思想、康有为的哲学思想、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2.在中国哲学的发展中主要产生了一下几个重要观点,这些观点对当代青年有很重要的

浅析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浅析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部交往史,交往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马克思是社会交往理论的创建者,从他不同时期的著作中可以表现出其对交往理论的步步深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交往”现象进行了深刻阐述,发现了交往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价值作用,并最终形成交往理论。对于交往普遍发展的现代社会,完整准确的理解交往范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交往;实践;世界历史;人的全面发展;当代价值 社会交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尤其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创建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交往是唯物史观的基础。马克思从物质生产活动中人与人的生产关系上,首次提出了社会交往理论。认为交往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行为,是人的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交往是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人类一产生,便有了交往实践活动。因此,人类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交往,交往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同时,通过人的交往实践活动,促使“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推动“世界历史”的形成,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形成过程 对于交往问题,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关注到了。《手稿》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从物质实践出发,在人与自然的交往以及人与人的交往两方面中揭示了人的交往关系。首先,人与自然的交往是人生存的基础和条件,人在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有着主体能动性。马克思把社会交往定义为“人的活动和本质力量——作为类的活动和本质力量——的明显外化的表现”①。把交往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方式,“人同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才能得到实现和表现”②,“才能成为对他说来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③但是此时马克思仍是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出发,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1845年马克思创作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在这里马克思开始了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及其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8页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念.doc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念 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 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1 ,联系具有客观性,○2 ,联系具有普遍性,○3 ,联系具有多样性。 3,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 1 ,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 ,处理社会关系 的实践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3 ,科学实验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 性的实践活动。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1 ,辩证法: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 ,形而上学:机械的孤立静止的格列僵化的。 5,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6,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 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7,质变和量变的区别: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 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 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8,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9,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0,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 11,真理的客观性:○ 1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2 ,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3 ,真理 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4 ○,真理的客 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1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 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2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3,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14,货币的智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15,货币转换为资本的前提: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成了资本。 16,可变资本与不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 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不可变 资本。 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劳动时间的组成部分: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 18,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及其后继者对它的发展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这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这些基本观点主要包括: 1关于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观点,2关于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的观点,3关于社会形态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4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的观点,5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观点,6关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观点,7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观点,8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9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10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观点,11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建设规律的观点,12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观点。 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注意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 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一、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哲学及其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内容有两方面: 一是思维和存在哪个第一性,哪个第二性,或哪个是世界的本原,哪个是派生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和唯物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马克思主义物质定义及其现代意义。 一、物质定义: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一、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三种不同的哲学形态,根据其产生和存在的地域不同,可以分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根据其学派的不同,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这三种哲学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尤以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与中国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外来的文化。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长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二者有着多方面的高度契合。因此,合理地阐释中国哲学及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是不可或缺的内在环节。 二、中国哲学的深刻性思想 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给予了中国传统哲学深刻的改造,使得传统的文化因素、哲学因素都注入了充满活力的有机内容。 首先,在中国哲学中,我们所运用的确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对于解决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何以是可能的问题,提供了有益资源。中国哲学在建立哲学本体论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是一个直觉与逻辑相统一、知识与境界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掌握了其方法论原则可以适当地防止不可知论、相对主义等的发生。因此,正确地认识确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和掌握其相应的方法论原则是中国哲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其次,中国哲学中所阐述的人性论思想对当今我们正确认识与把握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指向意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东西方人,在对人性论思想上的理解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基于人性论预设的差异。 最后,表现为中国哲学对本体论观念的理解,对了解古代的本体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众所周知,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本体论思想大致有三大传统占主流地位,分别为:理本论,以理作为本体;气本论,以气作为本体;心本论, 以心作为本体。由此可见,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心、理、气三位一体的哲学思想。它突显出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的整体化和系统化的这一特征。这一特质在中国哲学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中国哲学中常常把本体概念视为虚位概念;二是将本体理解为是相互包含、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的不同方面的整体实在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通之处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是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循序渐进地融入中国哲学的体系中,成为了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武器,拥有了能够指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真理。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着相互整合的整合点,有着相融和相通之处。具体表现为: 首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中国传统朴素唯物论有相通之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线,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一元论指出,气是物质世界的本源,是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进一步表明物质的多样性,当然气一元论并不完善,但也为朴素唯物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契合之处。认识论是关于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及其方法论等的认识。在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也同样不间断地传递着以行验知,以行证知的理论传统。可见,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中国古代哲学,认识论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再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朴素辩证法的相融之处。辩证法的思想具有整体性、普遍性、客观性,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一直延续至今为我们所用。中国古代

马克思的精神交往研究

马克思的精神交往研究 摘要:第一,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基本涵义,第二,精神交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误 区为交往关系的缺失,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偏向是交往动态分析与矛盾,第三,现 代精神交往要求落实行动,追求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的统一,具体为形成系统的科学的交 往理论观,核心价值导向的精神交往最能深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的本质,三重评 价机制是确立生态文明价值观不可或缺的保障,马克思的精神交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形态,全球的世界交往融合与互动形成人类共同文化。 关键字:马克思;精神交往;研究 【中图分类号】A1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199(2016)012—0012—08 在世界交往、全球交往的时代,交往成为全球交往,世界交往,各个民族、国家之间 积极互相往来,在世界交往中,每一个民族、国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普遍的交 流比较,从各个方面吸取营养,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在彼此 之间产生了全面的相关性,形成了世界各民族普遍交往,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的精 神交往理论的认识,更有助于解决在精神交往矛盾上长期存在的论争,同时对当前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基本涵义 与生产不同,交往是按照“主体—中介—主体”的模式进行的,即主体“通过改造或 变革相互联系的客体的中介而结成网络关系”的活动。这里说二者不同并非意味着二者毫 无关系,交往和生产是紧密相关的,交往是由生产引起和带动的,同时交往也引导和拉动 生产的发展。交往活动虽然与生产活动有所不同,但它与生产活动一样,都是主体的实践 活动。因此,我们把交往活动称之为交往实践。 交往实践就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直接或者间接进行的彼此作用、交流、理解以及沟通的 活动。我们知道,实践是主体进行的活动;而交往则是主体之间进行的活动。这种活动被 区分为生产和交往两大类,其中,生产活动又包括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两种;交 往活动也包括物质和精神两种交往活动。生产也是按照“主体—中介—客体”的模式进行 的过程。物质生产是劳动者(主体)使用工具(中介)作用于对象(客体)的过程,其结 果是物质产品。精神生产主要是脑力劳动,但是也是需要借助于某种工具,加工一定的对象,使其精神产品能以可感的形象呈现出来。显而易见,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交往形式的 变革,促使交往更广泛、更深入,反过来,交往形式制约着生产力发展。因此,生产力的 发展会使文化交往关系不断扩大,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文化交往,促进交往的程度不 断深化,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文化交往。通过对交往实践的理解和应用,可以让我们正确 的理解我们社会现在存在的交往不是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与现时代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创立阶段,验证阶段和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体现了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由哲学批判,经济学批判到政治学批判这样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心路历程。 1.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创立阶段 受到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影响,马克思看到从哲学到经济学领域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么呗扭曲,要么不被重视,因此在理论上有必要纠正一下。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他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他们根源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人与人交往关系视角的转换。这就意味着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奠定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异化劳动的领域揭示人与人关系的扭曲。用私有制揭示异化劳动的成因,而且通过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人与劳动本身的异化以及人与人的异化发关系中揭示了人从人那里的异化关系。但这时还停留于对由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交往是什么样的精致专题的描述上。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关点。这里指明了社会交往关系形成的出发点。到了《德意志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明确的指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第一个活动。从人的生产实践出发,马克思恩格斯把人们的交往分为物质交往和生活交往两大类型。并且阐述了交往在人类历史演进中的作用。 从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创立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主要是立足于实践并且以哲学的批判为主线,扬弃了以往所有的交往理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 2.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验证阶段 对于社会交往,马克思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是深入实际,在资本化生产形态中进行分析,揭示其一般学说、论证和结论的现实依据。 首先,马克思从劳动的二重性手段来验证他们的交往理论。劳动的二重性是历史的形成的,是人们的交往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社会现象。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劳动者和劳动客观条件的分离表现为劳动和资本的交换,表现为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的对立,最终表现为交换和交换价值占优支配地位。 其次,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分析,重点研究以生产关系为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交往关系进行划分,规定为相互联系着的三种交往形式。分别是人的依赖关系的交往形式、物的依赖关系的交往形式和全面发展的交往形式。三种交往形式虽然表现方式不同,但是又相互联系,其共性在于都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生产、交往的关系体系。 再次,通过对资本的形成、发展及其趋势的考察,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交往的一般模式及其性质。资产阶级社会就是以交换价值为枢纽的全面的交往化的社会,是以物为依赖关系的,是全面交往的物化、异化的社会。 并且,马克思考察了作为资产阶级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关系的资本的形成、运转及其趋势的问题,凸显交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商品的交换是资本产生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商品的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第二,资本不是一种物,而应理解为关系,是以媒介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资本成为社会关系的指示器,资本关系怎样,其他交往形式就怎样,他是一切交往活动所赖以运转的核心。第三,私有制不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现象而是从公有制演化而来,但是东方社会却走着与欧洲社会不同的发展道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