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哲学笔记(复旦)

哲学笔记(复旦)

哲学笔记(复旦)
哲学笔记(复旦)

——西方哲学笔记——

——希腊哲学的特点:

1、朴素直观性只能用感性表现去表达抽象。

2、经验主义只能由经验出发通过经验去说明经验。

3、宇宙论自然哲学希腊人把宇宙、自然、城邦、国家和人看做是同制同构的。

——本原:

1. 万物生灭变化,它从那里来毁灭后再回到那里去,是永恒不变的。

2. 从泰勒斯开始指万物的根源或基础常被翻译成为:“始基”既是根源又是基础。

3. 在希腊人看来真正原始古老的开端就是万物的主宰,这就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逻各斯:

1. 希腊中一个源于动词logos意思代表说的名词,基本含意是“言说、话语”。

2. 主要的含意是:赫拉克利特:“万物依据和遵守的尺度、比例、普遍原则或必然性”。相当与我们所说的规律

3. 使知识有了确定性相当与老子的道。“逻辑”就是从它那里衍生而来的,基督教认为其与神同在与神是同一的。

4. 万物根据逻各斯而生成,它永恒的存在着,谁不认识并进而服从逻各斯,谁就无法获得智慧,把握真理。

——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2003考过

1. 巴门尼德提出的命题,认为在感觉经验中达到认识和对象的同一性是不可能的。只有在理性认识中,知识和对象才能同一才能认识万物的本质。其确定了思辨思维的基本形式。认识无非要达到与对象的统一性,而这个统一性在感觉经验中是无论无何也达不到的。奠定了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思维方式,那就是通过理性认识的方式认识事物的本质。

2. 将本质与现象区别开来,并将“存在”确立为哲学的对象,奠定本体论的基础使哲学系统化。本体论是追问的存在是逻辑上在先而不是时间上在先的质料性东西。

3. 巴门尼德是本体论奠基者,其思想的倾向就是以思想的普遍性为基础,摒弃了自然哲学追问时间上在先的根据。他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本质世界(思维)和现象世界(存在)的划分,两条道路:“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划分,(知识和意见有着严格的区别,知识是普遍必然的,意见是因人而异的)确定了后来哲学所关注的基本方向,以及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的命题,确立了理论思维的基本形式。

与赫拉克里特的对比:巴强调静止不动主张万物是一,赫拉克里特强调运动和变化万物是多。

——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的意义:2003考过

1、他用“是者(存在)”这个从具体感**物中经人们头脑反映出来的事物的共性,作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这是人类认识的一种进步,表现了从个别向一般的进步,体现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2、他在哲学上提出了“存在”和“非存在”、本体和现象、真理和意见、一和多、永恒和生灭、运动和静止、可分和不可分、连续与间断等对立概念和现象,蕴含着辩证法的因素,给后人提供了可探索的一系列问题。

3、他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的观点。

4、他在哲学史上开了逻辑论证方法的先河。

——数是本原:

1、毕达哥拉思认为数先与事物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位。

2、数不仅是构成事物的质料而且也是事物的属性、状况、模型。

3、一切思维的性质的都可以被归结为数的规定性。

——原子论:

1、德莫克利特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是万物的最小单位。原子的区别只是在于存在形状、位置和次序的不同。

2、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是非存在,是存在的另外的一种状态。

3、解释了万物的多样性和同一性。

4、原子在虚空中碰撞造成他们的分解组合从而形成万事万物。

——伊壁鸠努原子论:

1. 是对德莫克利特的修正,原子的形状有限。

2. 原子有重量。

3. 原子有偏斜运动。

4. 认为感觉是绝对真实的是真理的标准。

——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前者追问的是宇宙自然在时间上在先的东西,后者追问的是逻辑上在先的东西。强调通过理性的方式来认识事物的本质,思想在理性才可以中达到知识与对象的同一。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1、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是什么,或者说认识事物的定义和概念,普遍的定义和一般的共象,亦即我们说的本质规定。

2、即知识是对事物一般的本质的认识,唯有知识才能具有确定性、普遍性、必然性。

——认识自己:

1、苏格拉底:认为认识就是明确自己无知,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认识心中的潜在的善。

2、心中的德行是潜在的为人人所拥有,但需要理性来指导加以认识,使它实现出来成为真正的现实的善,使人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他的认识是指,认识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质规定。

3、知识乃是对事物之一般、普遍的类本质的认识,唯这样的认识才能确定普遍必然的知识,其试图从感觉经验中抽象出普遍的概念出来,为西方哲学的认识论提供了基本形式。

——助产术:(辩证法)

苏的四个步骤

1、发问开始:回答、比喻、启发再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

2、反讥即通过反问,揭露对方谈话中间的矛盾或者漏洞,通过对答问者具体而片面意见的否定,到归纳将其一步步引导向普遍的确定的真实的知识。

3、“诱导“狭义的助产术通过启发、比喻帮助令他说出心中的思想进而考察真伪。

4、定义(目的是对所论德行共同性质的说明)获得确切的概念性的认识。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1、分离学说:其认为在可感的个别事物的整体之外,还有一个理智可知的更加真实的领域,也就可知的理念世界。

2、核心的概念是理念:由苏的“是什么”定义而来,其本质就是由一种特殊的物质所表明的类。

3、理念是事物的共象,存在的根据,摹仿的模型,追求的目的。

4、没有理念就没有事物,理念是通过分有和摹仿这两种方式来派生事物的。

5、事物的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知识问题,事物的世界可感而不可知,理念的世界可知而不可感。也就是说我们看见的只是现象,现象背后的真实的存在我们是看不见的。

6、强调了感觉经验无法认识事物,只有通过灵魂的回忆把曾经遗忘了的东西回忆起来。(回忆说)同时灵魂认识功能的转向也是认识理念的一个途径,强调认识的先验性。

7、对理念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通种论,认为理念之间是可以沟通结合和分有的,由此引出了现象和本质,感性和理性,经验和超验的一系列问题。

8、其政治学说的出发点是寻求正义,认为人的灵魂由理性、激情和欲望构成。正义的人要让理性统治激情,由激情抑制欲望要让哲学做王。

9、事物可感但不可知,理念可知,但不可感。

——理念:是从苏格拉底“是什么”定义而来。并非单纯的抽象的概念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是超越与个别事物之外并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

——“理念”的特征:

本原性、超感性(只能为理智所把握)、不变性、永恒性、绝对性、客观性、真实性、完善性、目的性。最高的“理念”是“善”,而“善”是理念和事物的追求的目的。众多的理念不是杂乱的,而是有等级的。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

——分有:

“分有”原义指“具有一部分”的意思,柏拉图用它说明存在的每一个事物是因为该事物有其所在的类型的理念而得以存在。个别事物与理念的关系就是…分有?与…被分有?的关系。——摹仿:

造物主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认为理念是可感事物的原型,个别事物是摹仿原型的复制品。

——灵魂回忆说:

否定经验的认识作用,认为灵魂后天被污染先天的知识只有通过学习然后再能回忆起来。以粗糙的形式第一次提出了先验论的问题。

——通种论:

对理念关系的研究,对理念的重大修正,理念可以相互分有,将一般和抽象存在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确立了存在和非存在,相同和相异,范畴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推动辩证思维。是范畴的理论起源。

——柏拉图的知识论:

两个领域、两种认识的区分和对比。是者的理念世界。

1、可知世界:理智领域、知识领域。

对象:是者的理念世界。主体:自由人。比喻:太阳、洞外的东西等。

知识形式:(1)数学:低级的知识。(2)理性知识:纯粹的知识。即哲学。

2、可感世界:非知识领域、意见领域

对象:可感事物、既不是是者又不是非是者。(不确定的)主体:囚徒。比喻:影像、雕像等。

知识形式:(1)幻想:个人的想象和印象。(2)信念:关于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

——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包括第一哲学。(实体是什么?)

1、专门研究“存在”的存在或存在的本身,就是范畴也就是存在的存在方式。

2、没有与之并列的属差

3、认识事物的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定,但不可能像认识具体是什么那样认识存在是什么,因为“存在”是最高的的概念没有与之并列的“属差”更没有在它之上的”种”,只能认识存在的存在方式。即1、偶然的存在。2、本然的存在(范畴形而上学)实体是独立存在的,是不依赖其他东西而存在的。

4、其倾向与认为“实体”是对事物“是什么或是其所是”的规定,也就是“形式”就是第一实体。“形式”是决定这个事物成为这个事物的根本原因。

5、“存在”是一个不断的追问却得不到答案的问题,以理性主义为基调为西方哲学确立基本的观念和方向。

6、最高的实体亦称作为神,是最完美的现实性和最高的目的,是理性和善的统一体,可以通过静观来达到“不动的动者”神:努斯、理性也就是完全意义的善(永恒的实体)他自己不动但却是万物的动力,因为他的完全的现实性是最完满的存在。而万物都以追求它为自己的使命,正是他引导着万物向现实性运动。(努斯)

7、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含义的确认就是对世界本原的存在的确认。

——“形而上学”的含义:

它是一门研究“是者”自身以及出于它的本性的属性的科学。”认为“是者”范围最广、地位最高。在他看来形而上学研究的东西是超越任何其他学科的,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是“是者”的某个部分或性质。从他所讲的“是者”的意义来看,形而上学就是要把握最抽象、最普遍的知识。也就是实体。

——四因说:

他认为分离与事物之外的理念是不存在的,事物的概念与事物本身不可分割原来就是一体,其思想中深深这浸透着经验的因素。

把事物的存在和全部的根据的条件归结为四种原因。

质料因: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存留于其中的东西。

形式因:是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本质。

动力因:即动变的本原,让事物得以开始运动的那个初始的东西。

目的因:事物存在和生成总是有所为的总是有其一定的目的。

质料和其形式的关系,

质料以潜能的状态存在着,一但获得自己的形式它就完全实现出来了。二者是相对相互转化的。

认为四个原因可归结为两个原因:质料因和形式因。认为形式因高于质料因。

潜能:指事物的一种存在状态,能够具有实现其本质的目的的潜在力量,但还是没有实现出来,仅仅靠其自身又是无能为力的。

实现:即与潜能相对,即存在的事物自身已经获得了自己本质的事物。

——亚理斯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

尽管亚里士多德认为以前的哲学没有达到形而上学,但是我们看到他仍然与以前的哲学家有着同样的追求,一样想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本质问题,不同的只是结果而已,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的批判的目的是否定柏拉图用理念来作为事物的本原、原因同时也表达了他关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的思想。

1、认为理念是无用的设定。理念是不存在的。事物的概念和事物的本身是不可分割的。(1)在他看来,柏拉图的理念论没有达到解释个别事物具有共同本质或普遍性质的原因的目的,而且也不符合第一哲学应宁简勿繁的原则主张。

(2)在他看来,柏拉图的理念是与个别事物分离开的,在许多问题上对个别事物不能予以满意的说明:

理念自身不变不动,何以解释个别事物的运动变化;理念与可感事物相分离,何以能够解释可感的性质;理念是与个体不同的存在,何以解释个体对它们的依存。

2、认为设立分离的理念的理由是难以成立的。

他证明了认识内容和认识对象没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

3、在他看来设定两种认识对象相分离,还会造成“第三者”的逻辑悖缪。

在他看来,无止境地设定“第三者”在逻辑上是不能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

1、普罗泰格拉:在社会生活和道德生活中应该以人的感觉来衡量一切。其认为知识就是感觉,否认真理的标准的客观性。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不存在和存在事物的尺度,从而由感觉主义走向相对主义。

2、在道德评价上:个人的欲望和利益既是道德的来源又是道德评价的标准。

3、意义:在古希腊从以神和自然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从普遍性的宇宙原则转变为个人主义原则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发扬了主体的能动作用。

——古希腊怀疑主义:(休谟怀疑)

我们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因为我们认识事物要通过感觉经验,而且不能超出感觉之外,。所以事物究竟是不是像我们所感觉的那样,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既不相信感觉也不相信理性或逻各斯。

——流溢:

1. 普罗提诺认为一切的存在都以“太一”为源泉,神是最完满的。

2. 是由太一生出万物的方式:由太一流溢出努斯再流溢出灵魂。

3. 神是最完满的因充盈而流溢,太一向下流溢再和灵魂向上回归。

——希腊哲学的总结:

1. 前苏各拉底的哲学,以自然和本原为研究对象,讨论的是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的本原是什么?由此产生一和多的关系等问题,由于哲学家们试图以一种自然元素来说明所有的自然元素,他们的本原既缺少普遍性亦难以解释和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

2. 巴门尼德认识到自然哲学的缺陷,将哲学的研究对象转向唯一、永恒、不变的和作为思想对象的“存在”,为西方的形而上学传统奠定了基础,同时亦使存在非存在一和多、本质和现象,静止和运动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迫使其后的自然哲学采取多元论的立场。

3. 苏各拉底自觉的树立起理性的大旗将问题集中在是什么上?即事物的本质定义上,促使伯拉图的理念论的建立,而柏拉图在划分两个世界的同时,遭遇了理念与事物的分离的难

题,引发了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4. 亚理斯多德试图将自然哲学和本体论结合起来,以缜密的推理来消解一般和个别之间的矛盾。但因为认识论的缺失和自然科学匮乏的原因不可能解决问题。

5. 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伦理问题在晚期的希腊哲学中成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而理性主义的衰落也造成了思辨精神的衰微,导致神秘主义,怀疑主义,感觉主义流行的局面,最后其无法抵挡基督教哲学的挑战甚至构成了基督教哲学的理论来源。、

——黑格尔——

——黑格尔对康德的批判:(对认识的看法)

1、其认为康德的批判所谓的理性也一种活动,同时应该被批判,彻底的批判应该是理性的自我的批判。应该从“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差别”由这一差别来考察知识。

1. 认识的过程就是改变知识同时亦改变对象的过程,同时在批判理性。实际上是认识活动本身是理性自己考察自己,自己改变自己的发展过程。

2. 黑格尔扬弃了康德,将“知识”看做一个由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推动的发展过程,“认识”被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

3. 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过程就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表现了绝对自身通过人类精神而成为现实,成为绝对精神的过程。

4. 认识不仅仅是改变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改变对象的过程,在认识的过程中不仅出现了新的知识,同样也出现了新的对象,原来没有被我们意识到的对象现在成为了意识的对象,而对象的改变就意味着,原来被意识以为是“自在对象的对象”被变成了意识的对象。

——黑格尔哲学主要包括:

1、真理是全体:扬弃

真理是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这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历史上后起的体系要比以前的体系更加高级,他克服了以前的体系而保留其优点,当被更新的体系推翻的时候又以同样的方式保留了自己的优点因而成为真理的一个环节。其把历史上所有的哲学体系作为自己体系的一个个环节,

2、哲学无前提:

以前的哲学史上的任何体系都有自己的前提,他的真理都依赖于前提的正确性。其认为哲学的起点只是就哲学研究的主体方便而言,哲学本身并无所谓起点,哲学可以为了研究方便的目的而设定起点,必须贯穿与始终,起点不仅仅是起点也是终点,这样的哲学的逻辑论证的过程比喻为圆圈,起点经过这样的过程而达到终点时,他不是简单的返回自身,而是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内容,其的逻辑证明过程就是圆圈,从一个点画出一个圆圈不但返回自身,而且把无数的点包含在自身之中。其把自己的体系称为逻辑学。由大大小小的圆圈组成的一个个螺旋,螺旋的转动就是否定,其辩证法就是否定的辩证法,否定的原则就是辩证法的轴心。3、实体就主体

1、实体是客观的内部包含否定和矛盾,具有能动性。通过自己否定自己,自我运动自我否定。而成为发展出来的现实。实体的运动过程乃是他的自我运动,自己展开自己自己完成自己的圆圈。世界就是他的外化和展开。

2、从潜在展开自身并重建自身的统一性的时候,它才是现实的。潜在的绝对通过人类精神自己认识自己成为绝对,现实的是一个认识论本体论问题,由实体即主体出发,思维是事物和其自身的关系,思维是事物的本质,事物是事物的表现。事物归根到底是要符合自己的本质。因此两者(思维和事物)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事物的本质是思想(理性),潜在的被限制在有限的事物之中,要通过人类精神对事物的认识来实现,成为现实的思想。

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性:逻辑是历史的过程的本质,后者不过是逻辑的外化。历史和逻辑的一致只是现象对本质的符合。

——“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就是合乎理性的”

1. “理性”不仅仅是主观理想性,而是事物的本质,事物终究要符合自己的本质,所以合乎“理性”的东西一定会成为现实。但并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现实只有真正合理的东西才能成为现实,而一切已经是现实的东西当然就是合理的。

2. 合理性=现实性,只不过是从合理性到现实性是一个辩证运动的过程。黑的全部哲学内容就是围绕这合理性和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展开的。目的就是达到现实性与合理性的和解。

——思维(理性)和存在的现实统一性问题,

1. 黑从实体即主体的这个原则出发,将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首先看做是事物和其自身的关系。思维是事物的本质,因此思维与存在在本体论上是同一的。其不仅仅是个认识论问题而且是个本体论问题:

2. 人类精神的认识活动是可以认识存在于事物中的思想的,因为我们的思想是可以思考存在于事物中的客观思想。

3. 本体论和认识论是一致的人类精神履行的实际上是绝对精神的工作。

4. 思维与存在的符合一致是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人类精神对思维的认识来实现的,作为事物的本质虽然是思想。但是作为事物的本质的思想毕竟是被限制在有限的事物中的,他还不具备思想的形式,这种尚未成为现实的思想只是潜在的。

——辩证法:

1、是一种认识方法建构体系的方式,也是事物的客观规律与本体论是一致的。

2、事物是有差别的统一体事物之中的差别是对立而统一的。

3、是否定性的构成事物发展的动力。

——绝对精神:

1. 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存在和思维是辨正统一的,辨正关系推动着绝对精神运动最终达到绝对知识。

2. 在绝对知识中真理是过程,结果是全体,哲学是一个万物运动的过程。包括几个阶段:抽象的概念阶段,外化的自然阶段,和回复到自身的精神阶段。

3. 是由其自身的内在矛盾而运动,其中的每个环节相互扬弃、继承、发展构成了整体的必要环节。

——三一式:

1、也就是,正题、反题、合题。

2、正题是肯定的环节矛盾是潜在的。“自在的阶段”反题是否定的环节是矛盾展开的自在阶段。合题是否定之否定是正反题的“对立统一自在自为”的阶段,哲学体系就是有许多的三一式构成的体系。

3、自己是自己的前提,经过自身的发展而被自身证明。

——康德——

形而上学却体现了人类精神终极关怀的最高理想,解决的是宇宙万物统一的基础,本质和根源企图超越自身的有限性,通达至高无上的自由境界,制止形而上学成为科学的妄想,同时也要为他寻找出路。,正是形而上学成为科学的理想缔造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并形成了科学万能的观念,促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但亦使我们迫入丧失自由泯灭人性的困难之中。

休漠的怀疑论把知识分为两类:

1、观念之间关系的知识,这样的知识与外在事物无关,只要符合自己的法则(数学物理。几何)不矛盾就是普遍必然的。

2、关于事实的知识,必须建立在感觉经验之上,无法明确感觉经验的实在性。

——哥白尼革命:

诞生的背景:理性和自由之间的矛盾,经验论和唯理论之间的矛盾。

知识如果建立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这类知识只是或然的,而唯理论试图从天赋观念推演出全部知识,可理性所固有的观念只是知识的很小的一部分,而且与外在事物没有关系。

启蒙主义内部理性和自由之间的冲突,倡导的科学理性形成了机械决定论的自然观,使得自然因果律成为是万物的统治,不仅自由人本身的价值和尊严都成了问题。且将道德和科学对立自然和文明对立了起来。卢梭让康德意识到科学知识的局限和自由对于人的重要意义。开始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认为一切知识都必须来源与经验,另一方面认为对于科学知识来说经验是不够的,他们的普遍必然性只能是先天的。

——基本内容:如何先天的经验对象?

1、核心思想将知识和对象的关系颠倒过来,强调不是主体围绕客体转,而是客体围绕主体转。

2、证明了科学的普遍必然性,突出了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和能动性,但亦导致了事物对于我来说,划分成为二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主体的认识形式所认识的事物,另一方面是未经认识形式限制而在认识之外的自在之物。

3、我们的知识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主体本身具有一整套的认识形式,其在经验之先并作为经验的条件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之中。

4、知识就可以在主体预先设定的先天形式框架中,再由外部经验所提供的材料所形成。知识的内容是经验的,形式却是先天的。

——意义:

1、通过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来确立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2、通过对认识能力的限制而为自由开辟道路,否定了形而上学,证明了道德和自由的实现是有可能的。

3、调和了经验论和唯理论。

4、得出了知性为自然立法的理论。

——先天综合判断:

判断分为先天综合判断和后天综合判断

1、唯有先天综合判断才能构成知识,先天是指人的先天认识形式,综合就是把不同形式的表象概念连接在一起再由判断构成知识。

2、也就是主体的先天认识能力构成了知识的形式,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只能源于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同时主体在感觉经验中有能动作用。

3、(先验感性论):而理性只有一种直观形式(感性直观)我们只能通过感性直观来获得经验质料。

4、(先验分析论):知识就是在理性的先天认识形式的框架中,加上由后天理性的感性直观所获得的经验质料,再在范畴的先验演绎下形成。范畴:“也就是知性(能动的综合杂多质料的能力)的先天认识形式”对于经验的立法作用。

5、(先验辩证论)理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理念(调整知识的工具)上帝(全体世界)、世界(客观世界)、灵魂(主观世界)证明先天认识形式的局限性。

——知性:

1、逻辑功能:规定思维的判断形式――形式逻辑。

2、认识功能:先验逻辑――提供先验要素(范畴)(范畴是先验的要素)用于经验之上。二者共同产生新知识,知识是由人的知性产生的。

——范畴的演绎:(先验演绎)

1. 主观演绎――综合:把不同形式的杂多表象连接在一起连接为判断。对象在认识中的作用就是把不同的表象结合与一身的同一性(即对象的概念),而对象的统一性其实是意识的同一性。必须以自我的同一性为其基础和前提。

2. 客观演绎:先验自我的同一性是认识的最高根据,而对象的统一性其实就来自我的先天的综合统一功能,就是范畴的作用。

3. 范畴:范畴作为先验自我综合统一功能的体现,乃是自我与对象之间的中介,在综合统一杂多表象的认识活动中,一方面把先验自我的同一性带给对象,一方面又把综合而成的对象带到先验自我中。首先强调的是自我的统一性

——先验统觉:

1、从构成知识的主观条件入手,知识与对象的概念的同一性必须以自我的同一性为前提,它是知识的最高先验根据。

2、先验自我与先验统觉的自身的同一性乃是认识的最高根据。

——知性为自然立法:

1、自然并非自然本身而是一切可以经验的表象,这个表现的领域就构成了现象界。

2、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范畴(知性的特点在于构成性将感性直观带来的经验质料统一构成知识。知性的法则就是(范畴的先验演绎)用来连接全体和表象的法则。

3、我们所经验到一切现象也就是事物之间的普遍必然的联系,不是事物所固有的,而是范畴的先验的综合作用,一切现象都服从于范畴的综合作用。被范畴综合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现象界即自然界整体。

4、其是哥白尼革命的重要结论,其意义更多的是作为思想的对象首先是一个界限概念,更标志着在必然现象领域之外的不可知的领域,其积极意义唯有在实践理性领域内才有可能,为道德自由开辟了道路。

5、将科学知识的对象确定为现象,证明了科学知识的必然性,认识只能被限制在现象内,知性范畴只应用与经验之上,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不可能认

识事物的自身)

6、对象把不同的表象结合与一身的同一行,但他不是外在的而是我们的表象,应用与对象的统一性必须以自我的统一性为基础。

——二律背反:2003考过

1、其将逻辑上都能成立的一对相反的判断称为二律背反。

2、指理性的推理功能迫使范畴(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作为超验使用,由于没有经验的依据,所以对同一个对象就可能形成二种相互对立的理论,它们完全相反却又自圆其说。

3、理性将不是认识对象的自然当做认识对象,若在现象界和物自体之间做出区分,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先验幻想:

1、其目的是揭示以往的形而上学之所以进入各种困境的原因。

2、我们的理性的作用是调整性的,它与经验无关只与知识有关,其调整的工具是三种理念,灵魂(主观)上帝(全体)世界(客观)其作用只是引导知识进一步完善成为体系。

3、其统一性是理想中的而不是现实中的,它只是工具而不是知识的对象。

4、理性若追问经验背后的根据是什么,就把理念的理想的统一性当成了现实的统一性,从而陷入先验幻想。

5、也就是理性迫使范畴作为超验使用将范畴应用于经验之外,是非法的是没有客观有效性的。

6、若将范畴作为理念使用,理念被误当做知识的对象这是一种幻觉,而且理性是不可纠正的难以避免的幻觉,结果是将先验理念当成了先验幻想。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1、康德认为的审美判断的先验原理。

2、审美判断与对象之间没有利害关系不涉及审美对象的有用性完满性,因而无客观目的。

3、但审美对象的纯粹形式符合了主体意愿或者目的,适合了想像力和知性的自由游戏。

4、所以从主观和合目的上来讲他又是有目的的。

5、审美快感是一种主观上的合目的性的满足,不涉及客体的性质,不受任何欲求的实用目的的束缚没有任何利害关系参与其中。

——绝对命令:2005考

1、指普遍的道德规律和最高的道德原则,是一种无条件的命令式。

2、是一切作为有理性者的意志,作为理性存在的而自己为自己确立的法则,是普遍有效的道德法则,把行为本身看成为是自为的客观必然的,同其它目的欲求无关的纯粹的道德活动。

3、这种命令是无条件的先验的纯粹理性的,纯粹是出于理性对规律的尊重的。是排除了一切感性经验的内容一切主观愿望和感受的前提才可以形成的。

4、绝对命令表现形式为:应该……的判断。

5、有二点是基本的:1、按照你的意志可以成为普遍的道德律的法则去行动。2、是对一切有理性者都普遍有效的道德法则。

三条道德律令:行为必须具有可普遍性, 行为必须以人为目的, 意志自律。

——人是目的:

1、也就是在任何时候都把他人的人格和人性作为目的,而不仅仅看成手段。也就是说理性是目的。人作为理性的存在表明了他自身就是目的具有绝对价值,用做手段违反了理性的规律。

2、原因:绝对命令中包含了(意志准则、法则)只有在成为意志准则的时候才起作用。

3、若意志准则要成为客观的法则就必须对一切有理性的存在者都有效,就其表现为行动的目的而言,就意味着意志的主观目的必须成为一切有理性者的目的,是自在的目的,这种对一切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是自在自为的目的,只能是理性自身,因此人是目的也就是理性是目的。体现了人的自由平等,价值和尊严的伦理学性质。

——意志自律:

1、道德法则是以意志自由为前提的和基础的,意志可分为主观准则和客观法则,一种实践的法则若一定是普遍必然的,它一定是对于一切有理性存在者的意志都有效的客观法则,强调形式性,而经验无法提供给我们实践法则,建立在经验之上的实践原则只是个人的幸福原则,没有必然性。

2、所以一个有理性的存在的意志,必须把他的准则思想,不是根据经验质料,而是根据形式而决定其意志的原理上,这样的一个完全以理性自身纯粹形式作为自己法则的意志是一个自由意志。

3、他意味着理性所遵循的是自己为自己确立的法则,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法则所依据的唯一内容,道德律令是绝对服从而又法由己立,以人为目的而普遍有效。

4、人的意志所以自由就在于他的本质是理性的,将道德的根据和价值标准从主体的外部转入主体的内部,从感性转向理性建立了为义务而义务的伦理学。

——理性自己立法自己遵守与自然法则的区别:

1、自然法则适用于经验现象的自然界,属于理论理性的认识领域。这个领域内的一切自然存在物包括人自己在内统统服从与必然的法则。而道德法则作为理性自己为自己所确立的法则,属于实践领域,这是一个自由的领域。

2、自然法则作为科学的判断是以“是”为系动词和联系方式的叙述式,而道德法则是以“应该”为连接方式的命令式。

3、自然法则是他律性而道德法则是自律性的,实践理性有着优先的地位。

——善良意志:

意志也就是实践理性

1. 是康德伦理学的核心理念,善良意志就是实践理性,包括理性和意志两个方面。理性的最高使命就是产生善良意志,只有理性才能引导人们追求更高的价值和目标,是理性伦理学的基本点。

2. 具有普遍道德价值的东西,不是来自其他的任何方面,不依赖于它发生的实际效应,只能来自人的理性本身的善良意志。它是先天的无条件的是善的,是一切善的必要前提,善的价值就在于其自身就是道德的善。

3. 其是评价善恶的标准,只有出于善良意志的行动才是有道德意义的。其是超越与感性世界的不受欲望支配的,完全本着道德律令行动的意志。

4. 也是在人们的道德活动中的意志所表现出的一种道德实践能力,意志和理性是实践理性的二个方面。

5. 善良意志之所以为善,就是因为理性意志的自由,只有在自由的前提下产生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理性、自由、善良意志有着同等的价值。

——康德的伦理学思想:

1. 康德:“伦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实践的学问”。

2. 人作为有理性的存在,具有双重属性,即感性和理性,相对于这二种属性,人便存在于双重世界之中,一重世界是感性的现象世界,即包括人的自然存在的自然世界。这个世界人通过感官来感知,在这个世界中通行自然因果规律。另一个世界是超感性的本体世界,这个世界要通过人的理性去思考和揣度,这里通行着完全不同于自然因果律的自由因果律。

3. 人是夸越双重世界的存在物,一方面人是感性世界的现象,是自然因果链上的一个环节,一方面人是本体是从属于理想的存在物。

4. 双重的世界决定了人的二种性质:现象世界造成了人的经验性质使人产生了自然的倾向,即感官享受欲望,康德称之为“爱好”。但本体世界使人具有一种内在的性质,一种后天,一种先天,一种外在,一种内在,在人身上结合起来,在人的行为中得到实现,人的感性要求是低级欲望官能,人的理性是高级欲望官能,“人永远也摆脱不了欲望和爱好。人的理性表现为对行为意志的自由决定,人的这种性质是向善的一种形式。

5. 作为自在之物,人虽然脱不开爱好,却完全有可能选择行为,去按照理性的自由律去行动。人是感性和理性的混合物,感性根深蒂固是恶的来源,但又有理性克服障碍而达到道德的可能性,感性是恶的本质,理性是人向善的可能性,人的本质就存在与两种本质无休止的争夺的过程中间。

6. 其认为人的行为是道德研究的对象,在行为的过程中有意志的过程和效应的过程。意志是人的实践理性,意志过程是人做出行为的动机过程。凭着这一过程的机制,建立行为准则,并使之符合于一定的行为普遍规律。行为的效益过程是行为产生结果和起作用的过程。有道德意义的是行为的动机过程,效应过程已经进入伦理因果律的决定范围。

7. 意志的过程中首先:每一个个别的行为的决定都有其主观的,个别的原则,即意志的准则。其次要确定这些准则是形式的还是实质的、个人的经验的,第三,使形式的准则有选择的服从于一定的法则,即服从普遍规律。

8. 所谓的义务就是行为的意志完全摆脱行为的准则的实质方面,使形式方面完全服从理性的普遍法则。

9. 履行义务的行为就是善的行为,决定依照义务概念去行为的理性能力,就是善的意志,由于善的意志不受任何实质性因素的决定,只服从于理性自身的命令,所以善的意志是唯一的无条件的绝对的善。善良意志。

10. 善就是人的意志所选择的行为的准则,受到理性普遍法则的决定。这样的选择是直接,强制和无例外的,所以理性的普遍法则对个人的意志准则就呈现为命令。

11. 绝对命令,就是相对于个别行为准则而言的实践理性的普遍法则和客观法则。其是唯一的,但表现形式是多样的,绝对命令的基本形式是:1、遵照你认为能够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2、你的行为行为必须以人为目的,而不能仅仅只当成手段。3、你的行为要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总能同时成为普遍的立法原理。(意志自律)

12. 康德认为只有自由者才有道德,自由指得是人为自己立法的自由,和人服从自己法则所施加的强制的自由,这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获得知识与真理,人的理性为自身立法,实现道德和自由,人是道德法则的主体,这个道德法则就建立在他的意志自律上,这个意志是个自由意志,同时能够依照其普遍法则,必然符合于自己应当服从的东西。人是命令和强制的主体同时也是服从命令和接受强制的主体。人的意志服从绝对命令服从的仅仅是自己的理性。

13. 其伦理学最终根据是自由、灵魂不朽、上帝的三个设定。人能够担道义尽义务是以他们的自由为条件的,人类要到达完美的道德境界是以人类的灵魂不朽为条件的。人类能增进福

德一致的派生的至善是以原始的至善上帝的存在为条件的,上帝的作用是永恒的道德的最终保障。

——康德伦理学的特征:

如果我们不惜牺牲自己衷心爱好的事物而尽天职,就把自己提高到了如此的高度。就好像使自己超出感性世界而获得自由,完全超出凡俗而接近神圣。体现了深厚纯粹的道德动力。1、先验性:将一切规则规律法律归结为先天综合判断,一反认识论上的消极反映论,扭转了知识和对象的关系。以先验论的方式验证了主体在认识上的能动性,主体的能动性实际上并不体现在对理性的认识功能上,而是体现在实践理性的道德自由上。理性的先天立法:“知性为自然立法”属于必然领域,“理性为自身立法”属于自由领域。

2、形式性:先天综合判断以纯粹理性的先验形式为必要条件,那么先验综合判断所揭示的道德规律发展的普遍必然性就一定有形式性的特征,一个科学判断包括道德判断要成为普遍必然的判断,除经验所提供的事实材料之外,必须有理性提供的先验的形式。(意志自律)

——康德的伦理学思想:(其它)

1. 认为义务是从善良意志出发的绝对命令,并不并不涉及行动的内容和后果而只涉及行为产生的动机,为义务而义务的动机论。

2. 道德价值与人们的感性经验现实利益毫无关系,感性经验没有普遍必然性和客观

3. 只有排除了经验性质和感官内容排除了利益和幸福的纯粹形式的道德,才具有崇高的价值,德行的价值是依据在道德原理的纯粹先验性和目的性上。

——康德的善良意志伦理学也叫义务伦理学:

1. 其把遵照源自善良意志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法则行事谓之义务或者责任。

2. 义务是道德的价值和根据和标准,即一切行为只有出于义务才有道德价值,否则没有道德价值。

3. 凡是出于义务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它所要达到的现实目标,而取决与它所遵循的道德法则。善良意志的内在价值决定了它所派生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法则的内在价值。

4. 义务就是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然性。理性为自己立法产生了规律,同时又为规律所决定,善良意志之所以高与常人日常生活的具体意志,就在于它是由规律(普遍法则)所决定的,而由规律所决定的善良意志指导下的义务行为,就是尊重规律的行为,就是有普遍必然性的行为是崇高的。

5. 服从规律(普遍法则)就凡是服从理性,凸现了康德的理性主义的本质。

——现代西方哲学——

——生命意志:

1、它是叔本华提出的,生命意志是支配人的一切行为的非理性的盲目的生命冲动,而物质现象都是虚幻的。

2、意志才是世界的本体,物体的引力、植物的向光性、动物的本能以及人的求生的本能**都是其表现。意志没有固定的性质和特征而是绝对自由的事物,基本是求生存,是自在之物。(只有超越主观才能达到自在自物。)

3、利已的生命意志在现实世界中是无法满足的,人生是痛苦的必须否定生命意志才能解

脱。

4、意志实际高于理性,以及高于以理性为基础的一切知识并支配一切。

——价值重估:

1、尼采唯意志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价值需要理解成为,对生命的价值,即看其在什么程度上促进生命和保存生命。

2、作为传统的价值基础的真实世界的上帝不促进生命,反而否定生命和权利意志。3、提出“上帝死了”的口号,理性主义和基督教的价值应全部否定。

4、“超人”是生命的最高类型用于取代上帝,一切皆要在与超人的关系中获得重估。

——超人:

1、超人和权利意志同为尼采的唯意志论的基本观点。

2、认为超人是超越善恶的人是超与平凡之上的人,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间达到顶点时出现的。

3、超人和凡人的区别犹如凡人和猴的区别一样,超人将决定历史的发展,是完美的人的理想。

——回到事物本身:

1、胡赛尔的现象学用语指入手研究哲学所采取的一种态度。

2、认为哲学研究不能把任何现成的哲学理论,或对这些理论的批判作为研究的开端。3、而应以描述分析现象为起点,使它们以本来的面目显现于我们之前。

4、现象的唯一基础就是现象本身,它的任务就是回到现象本身对它进行描述。

——悬置(终止判断)

1、现象学的概念指认识过程中,对任何外在的事物存在不做任何的判断,均暂时存而不论。

2、但并非不介入或否定事物的存在,而是认为这是对事物的正确的自然的态度,是向现象学态度转变的途径。

3、通过悬置可专著于内在的原始的意识现象是现象学还原方法的重要步骤。

——现象学还原:

1、本质还原:指观察者回到事物得以显现的原始的意识活动现象中去,以获得对本质的直观明证。

2、先验还原:观察者站在先验之我的地位上,对原始的意识活动做出反思性的描述。3、两者的顺序是任意的。

——意向性:

1、意识活动总是朝向某个对象,即意识总是对某种东西的意识。

2、意识的意向性结构克服了把主体和客体分离的观点。

3、意识和对象是构造的过程,意识不是消极的接受某物的印象,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将这些印象综合成为一种统一的经验,从而构造对象。

——此在:2003考过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认为:

1、指基本本体意义上的人的存在,即人在某一有限时间内的个人存在。

2、就是活生生的有喜怒哀乐的人的客观存在,是支撑意识的现实存在。

——存在先于本质:

1、存在主义的基本原则,认为人与物不同,物的特质是可以被预先的确定的,其本质先于其存在,物的本质是先于存在。

2、而人的存在则表现为种种可能性,经过领会筹划选择获得本身的规定性,根据自己的意志而来,获得自己的本质是自我实现的过程,人的这种特定的生存状态就是存在先于本质。3、不存在普遍不变的人性,人获得本质的过程就是自我设计,自我造就的过程,是人在存在之后赋予自己的,无需借助其它的力量。人就是他一系列的行为的总和。

——存在主义:萨特

1、把个人存在看做一切存在的出发点。

2、认为人的真正的存在,可以还原为先于主客体区分的个人的纯意识活动,并由此展现出世界的存在。

3、人的存在不同于物的存在,他是积极能动的超越的存在,即不断谋划选择和创造,也就是人的自由。

4、人的真正就是人的自由,人就是在自由的创造中获得自己规定性的本质,故人的存在先与人的本质。

5、人的本质存在不能用传统的理论方法去认识,只能通过揭示孤寂、畏、烦、死。等非理性的体验。

——现象学:2004考

1、认为“现象”是指呈现在人的意识中的一切东西。

2、其任务就是:人从现象中找到“本质”(一般,共相)亦及对现象进行合乎理性的探讨。

3、提出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为现象学的基本方法。

强调先验主义特性是存在主义的来源之一。

——实用主义:(詹姆斯和杜威)2005考

1、也称彻底经验主义,将客观现实与经验等同起来。

2、认为认识的主体于客体之分只是经验内部的区别。

3、强调实践指个人应付环境的活动。

4、真理的标准是兑现价值和效用。

——逻辑原子主义:

1、罗素维特根斯坦认为原子命题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

2、原子事实是构成世界的原始材料,原子命题和原子事实,两者相互对立。

3、世界是原子事实的总和。

5、通过逻辑运算由原子命题可演绎出各种其他命题,所有命题的总和构成语言逻辑体系。

6、即是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他显示出世界的逻辑结构,这二方面的同型的。

——实证主义:

1、称自己是“科学的哲学家”,认为科学只是对实证的事实,即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不反映事物的本质与客观规律。

2、超乎感觉经验之外的事物的本质是,不可能认识的,也没有必要认识,唯物与唯心都是不确定的,把自己学说说成不同于以往哲学的新哲学,创始人是孔德。

——人和自然的伦理关系:

1. 自然界孕育了人类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人类是自然大家庭中的一员,无法离开自然的大家庭。

2. 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活动必需服从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界中确定自己恰当的位置人与自然必须建立和谐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全面共同的发展。

3. 自然本身就具有内在的价值也就拥有存在的价值,人类与自然之间目前紧张的对立关系是现代社会普遍认同的征服与主宰自然的观念,从以人类为世界的中心的观念,只承认自然对人的工具的价值,过分注重人类对自然的利用权利。而忽视自然存在物的内在的固有的价值,而导致人类无节制向自然掠夺索取,最终破坏自然的平衡。

4. 应当把一种至少是与人相平等的伦理地位赋予大自然,人类应当把道德共同体从人与人之间扩大到整个自然界,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和权利,给非人类的存在物以平等的道德关怀。

5. 科学技术广泛的应用于自然,赋予人类作用与自然的新的方式和新的手段,在人类自身上,也就是科学技术的价值定向问题,反映了科学与价值的问题。自然的问题还是一个全球的问题、社会问题涉及到社会制度、社会管理、各种的社会认识和整体的社会实践的复杂问题。

——科学技术的二重性与全球问题:2003考过

1. 全球问题提出了科学技术的定向问题,科学技术与人的发展既有相和谐从一面,也有相互冲突的一面。反映了科学和价值的矛盾,人和自然的矛盾。科学技术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导致的。

2. 取决与人们的科学技术从合理控制。全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自然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社会实践的复杂问题。单纯依靠科学技术手段不能解决问题的。

3. 要依赖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首先,要变革和完善社会制度或社会体制,创造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环境,依赖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的共同作用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

4. 其次,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社会观来人们和谐的和自然相处,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

5. 再次,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强化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的能力和手段,只有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才能使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对自然的认识:

1、人类以物质生产劳动为基本形式的社会实践使得人与自然界发生联系,自然分化为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发展在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里,在社会化的大生产环境之中,科学技术高度的发达被当做生产力作用于自然界,人的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化的大生产中被异化,导致人和自然的紧张关系。直接因素在于人的异化,科学技术被滥用。

——总结——

希腊哲学自巴门尼德后,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使西方哲学走上了本体论的道路。重视知识是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自然哲学家们追问“本原”的目的也是为了知识,巴门尼德扭转哲学的方向也是为了知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进一步开拓和发展了这条追求知识的道路,把哲学研究的重心集中在探索事物“是什么”的问题上。我们通常把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称为“概念论”,

柏拉图在这基础上建立了他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关于事物与理念分离的观点,但他主张认识所认识的乃是事物“是什么”的形式或者本质,所以在认识上我们可以将事物中的形式和质料分开,以形式作为认识的对象。可见,就追求知识而言,亚里士多德与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是一脉相承的。从巴门尼德经过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他们在基本的思维方式上是一致的,这就是通过思想来把握存在,把握宇宙自然的本质。这种思维方式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就形成了以存在的意义即范畴体系或世界的逻辑结构为对象的形而上学。

中世纪经院哲学作为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注意的混合物,致力于通过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方法来论证上帝的存在,这就使形而上学范畴体系中的实体变成了哲学的最高对象,而近代哲学在希腊哲学和经院哲学的影响在,形成了近代特色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

近代本体论关心的更多的是“我们能认识什么”或者说是知识的根据问题,这就是所谓的“认识论的转向”。本体论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就是认识论问题,而且往往是无法解决的认识论问题,本体论注定要和认识论纠缠不清。对于许多哲学家来说,本体论不仅必须是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而且需要与它的对象相应的理性认识能力。也就是说,哲学必须解决我们能否将这种知识形成科学体系的问题。显然,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就无法确证本体论的可能性或合法性。我们的知识的大厦就缺少坚实的基础。然而在这些问题上,本体论却始终面临着怀疑主义的诘难。怀疑主义提出了我们无法回避的挑战。怀疑主义者把他们的批判系统化为“论式”。主要有五大论式:“观点分歧”,“无穷后退”,“相对性”,“假设武断”,“循环论证”。这五大论式特别是“无穷后退”、“假设武断”、“循环论证”击中了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要害,构成了后来的哲学家不能置之不理的难题。

近代哲学家是在思维与存在的差别的基础和谋求两者的统一的前提下来思考本体论问题的,由于基本观点的分歧,他们又分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派。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都企图在主客分离的认识论框架之内来解决问题,这就使它们带有走向怀疑主义或不可知论的危险。

笛卡儿试图在经院哲学的废墟上重建形而上学的基础。由于经院哲学调和理性和信仰的工作失败了,其结果是动摇了宗教信仰的基础,而且也使理性自身陷入了危机,使哲学面临着怀疑主义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笛卡儿通过普遍怀疑的方法来检验知识,将可疑的东西暂且搁置起来,为形而上学寻求某种无可置疑的基本原则。笛卡儿从否定性的怀疑主义中生发出一个肯定性的结果,并且把这个结果即“我思故我在”确立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原则。显然,笛卡儿的这一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它引发了形而上学史上的一场革命,它将蕴涵于形而上学或本体论背后的主体性因素揭示出来,为近代哲学之主体性原则或自我意识原则奠定了基础。但笛卡儿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首先,笛卡儿将“我思故我在”的认识论问题不合法的转化成了本体论问题。其次,这一原则在确立主客体之差别的同时亦在两者之间设置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最终只能把上帝请出来帮忙保证它们之间的统一性,这就意味着仅凭理性自己是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真理的,结果就使近代哲学始终困扰于二元论的难题而不能自拔。同样,洛克也没能解决问题。一方面,他承认外部事物的存在,另一方面又将知识局限在观念的范围内,从而既不能确证外部事物的存在,又难以证明知识的客观有效性。

休谟在洛克的基础上清除了它的内在矛盾,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贯彻到底,从而合乎逻辑的走上了怀疑主义的道路。他主张哲学不应该追问诸如存在、实体等超越人类认识能力因而不可能有答案的问题,从而以这种方式取消了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问题。休谟的确击中了形而上学的要害。在休谟的批判中包含着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知识的来源问题,二是知识的确定性问题,即便形而上学能逃避第一个问题,仍然无法回避第二个问题。

正是休谟的这一批判使康德打破了他的独断主义的迷梦,迫使他开始深入思考形而上学的根据问题。康德通过分析理性的认识能力而对形而上学展开了批判。

古代人以客体为原则,近代人以主体为原则,近代主体性的觉醒,主体性体现在启蒙主义的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之中。希腊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近代人是自然的主人。

——西方伦理学笔记——

——在最高层面上,善、德行、目的、幸福是融为一体的,对善的追求是落实在具体活动中,德行是是达到善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一)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1、认为伦理学是研究个人的善的实践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政治科学。是对人的特有活动的性质的思考。

2、认为最高的善是幸福。幸福的本质是德性,

认为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是自然倾向,是一切目的的目的。认为幸福的本质是德性,幸福的外在条件是快乐。他的观点具有修正苏格拉底的“德性就是知识”的观点的目的。

3、认为有意的行为才有善恶之分,无意行为没有道德属性。

4、认为道德行为的实现依赖于“实践智慧”。

5、论“中道”:

(1)认为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标准是“中道”。

(2)认为“中道”是相对于人的情感和行为而言的适中,适中的德性就是善,是相对于两个邪恶的极端而言的“中道”。

(3)认为各种邪恶情感和行为没有“中道”。

——亚理斯多德:

1、美德伦理学的主要代表,认为人的所有的活动和技术都抱有一种目的,这个目的是最高的目的就是人视做“善”的东西。最高的善是幸福,幸福的本质是德性。

2、实现这些目的也就意味达到幸福,而“善或幸福也就是合于人的德行的现实活动”,这里万物只有一个最终的目的:求善。

3、其将德行分为“理智的德行”:由灵魂中的理性的部分控制,“由教导产生需要经验和时间,属于个人思辨的理智。是一种哲学的沉思,追求不朽与至善,只有极少数人可以达到的神圣的生活”。“伦理的德行”:“由灵魂当中的非理性控制,由风俗习惯沿袭下来,既非完全由教育产生也不是完全由自然产生,而是从自然接受过来再通过习惯去完善,从而达到在过度与不及之间的中道的行为品质。”

4、在实现幸福的过程中亚强调了”实践智慧”也就是指伦理的理性(谋划的精神能力)即人寻求对于自身好坏的理性的品质和行为能力,也就是辨别和选择善恶的能力类似于自由选择的能力,人的品质(先天)对它起决定性的作用,好品质的人才可以以善为目的真正拥有实践智慧的人。

——亚理斯多德:“善或幸福也就是合于人的德行的现实活动”。幸福论又叫做自我完善论1、什么是幸福?幸福被认为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是人追求的最高目的。幸福就其首要意义在于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实现自己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幸福不仅仅是理性指导和调节感**望的结果,而且更重要的是理性活动本身的结果。

2、善和德行都是作为理性存在的人的终极目的。德行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人的善,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在美德的形成上强调实践的训练和习惯,主张从现实生活出发,认为一切具体的行为都在追求一种目的(幸福)从而实现具体的善。

3、至善是由各个具体的善积累而成,并且在现实中通过德行活动达到。

4、另外“哲学的智慧”是比“实践的智慧”更高的智慧是“理智的德行”,通过哲学的智慧进行思辨活动可达到最高的善和幸福。按照人的理性进行自满自足的思辨活动,就是人的最高幸福。

——中道原则:(行为中庸就是公正)中道即德性

1、认为在伦理上,人的一切行为都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都是恶行的特征,只有中道才是美德的特征,和道德的标准,但有别于绝对中道,指的是在适度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对适当的对象持适合的态度去处理才是最好的中道。

2、中道是最高的德行,美德是一种以居间者为目的的实践活动。

3、实行中道的方法是实践智慧(伦理的理性)调整理性和欲望之间的关系,达到至善和幸福的最高目的。

亚认为人生就是为了追求致善和幸福但幸福是是个和谐的结构,他努力使这一结构中的各个因素特别是理性和欲望之间的关系得到调和,调和是在理性指导以中道为原则的。中道是德性的适度的形式,一般的善总是和具体的善联系而存在的,善由各个具体的善积累而成,并通过现实生活实现。

——公正

普遍的公正和特殊的公正

1、普遍的公正是指政治上的公正,它是从社会每个成员与整个社会的关系而言,它要求全体社会成员行为必须合乎法律,其中还包括道德法典。

特殊的公正,包括分配的公正和纠正的公正:

分配的公正,社会财富,权力,及其他可以在个人间进行分配的东西的分配原则,这样的分配是因人而异的。其认为人和人之间天赋存在很多的差别,也就是人和人之间在本质上是不平等的。

分配的公正,也就是以人和人之间的不平等为基础对个人所实现的的一种不平等的分配。纠正的公正,是指人和人之间经济上的交往和制定契约所遵循的原则,他表现为一种平等的关系。

2、公正在具体的内容上又有相对公正和绝对公正之别,

相对公正是指法律上的公正,它是人们相互约定的结果,这样的公正可能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有所不同。

自然的公正,它是一种普遍的永恒不变的的原则,他不受时空的限制,具有绝对的性质这种永恒不变的自然公正可以作为相对变化的法律上的公正的一种平衡力量。自然的公正是人们必须遵守的。

其把道德放在国家、社会、人、自然的联系中来讲,道德是关于个人完善与幸福的学问,政治是关于社会和国家完善的学问,两者相辅相成。社会政治不好,个人也不会有德,个人无德社会秩序也不好维持。完人只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人生的目的的实现不能离开社会,社会是自我完善的唯一途径,在这里,国家的目的是公民的幸福,好的国家总是保持这良好的道德秩序,崇尚美德,谴责邪恶。

其把国家看成形式把个人看成为质料,国家的天职在与为公民提供自身完善的条件,他强调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性,人只有在参与政治的时候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只重视国家而否认组成国家的个人权利的集权主义是坏的政治,是不能达成增进公民的幸福的天职,只有把政治学和伦理学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国富民良的目的。

若伦理学是动物学的完成,那么政治学就是伦理学的实现研究如何实践,沉思所获得的东西

研究何种政制能使人们亲近德性和获得属于人的善和幸福,但研究中的主导部分是立法学,政治学的研究仿佛是以属于人的最高的善的实现为目的的,一种高尚的研究。政治学是研究立法学,研究何种政制能使人亲近德性,使人获得属于人的善和幸福,达到最高的善。研究沉思所获得的东西。

——友爱:

是共同生活中同他人交往的生活的德性,不论对私人生活还是城邦生活多是最必须的东西之一,他是把城邦生活联系起来的纽带。其和正义是不可分割的友爱和正义都与同样的一些共同生活相联系。友爱存在与家庭间的公民间的兄弟间和伙伴间的。

包括善的友爱,这只产生在于两个有德性的人之间。和快乐的友爱何实用的友爱。

——幸福两各方面:

沉思的生活是神的生活,理论努斯可以自我满足达到智慧的生活。

合与德性的生活理性活动的实现活动,德性是一个人完全实现自身到达幸福的品质,自然就天赋与人实现德性活动的潜质。

——灵魂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部分:

理智的德性思考不变的事物(理论努斯推动的),伦理的德性是非理性的部分,思考的是变动的部分(实践努斯)

——明智(实践的智慧):

是实践理性的德性,又属于理智德性,由教导产生同时和伦理的德性不可分割。是由教导产生必须在社会规范中完成,属于伦理的德性指导伦理的德性。

伦理的德性:理性和欲望的结合欲望包括(感情、能力、品质)必须形成好的品质。

伦理的德性活动的性质很重要,是行动的实践的,与快乐痛苦相伴的出于一种心的状态(自愿的非自愿的。

——自然的德性:

人先天从自然中就直接拥有的,自然的德性一定要通过人的理性的努力而成为真正的德性,自然的德性通过明智指导实践理性(选择好的手段)通过习惯(社会规范的完善而成为伦理的德性,达到善和幸福的目的。

行为的善恶取决于行为者主观选择和实践,实践的选择是为了获得德性,与明智不可分。

——理智德性和伦理的德性之间的关系:

理智的德性,包括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分别通过教化和社会规范所形成的习惯培育出明智(也就使实践智慧)指导实践理性达到伦理的德性,获得善和幸福。明智用来指导实践理性到达理论理性智慧的目的。伦理的德性的实现终究要有理智德性的参与,理论理性同实践事务当中的伦理的德性无间隔。

——亚的伦理学的出发点对人的特有的活动的性质的思考。人的灵魂的(逻各斯)理性活动的思考,被称为实践的生命活动。伦理学对人实践的研究,追求人的最终目的幸福和至善,获得实践上的善。亚认为理性包括:1、思考不变的事务(努斯)理论理性。2、思考可变的事物实践的理性(推理的理性)包括制作活动和生活实践。实践对于人成为人有着最全面的影响。沉思推动努斯获得最高的幸福,得到合乎德性的生活。人在本性上是理性、感情、(激情)欲望的混和体,努斯是其中的极小一部分,包括理论的努斯和实践的努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