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心得体会

2018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心得体会

2018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心得体会

以下是2018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心得体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5000年的传承与发展,流下来的精华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体会。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才能有勇气去拼,去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展开波澜壮阔的40年文化改革发展长卷——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文化管理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文化治理体系,从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文化事业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短缺的文化生产供给、零散的文化经营活动到繁荣活跃的现代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从较为封闭单一的对外文化交流到以我为主、多层次、宽领域文化开放格局……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伟大实践,文化领域的改革发展,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8月26日新华社)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40年中国改革开放实践,文化体制改革同样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国家文化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国民的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提供了越来越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坚持深化改革,为文化强国事业注入强大活力。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改革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推动加强文化法治建设、深化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领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一批文化企业和品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彰显出我们党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伟大实践的执政智慧和使命担当。

坚持文化惠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改革为了人民,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追求,这样的改革宗旨和初心,同样在文化领域得到生动体现。40年间,我国博物馆从340多家增加到4700多家,公共图书馆从1200多家增加到3100多家,文化馆(站)从不到7000个增加到44000多个,艺术表演团体从3100多家增加到15700多家。国家文化建设投入持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标准化、均

等化、社会化、数字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文化小康从理想走向现实,不仅丰富了广大国民的文化生活,而且极大地激发了改革创新和奋斗热情。

坚持开放融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繁荣。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手抓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以丰富多元文化产品促进文化消费的增长,一手抓中华优秀文化与国外文化的交流,以改革促进更多优质文化产品的生产,加快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感知中国、中国文化年(节)、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日益成熟;与157个国家签署文化合作协定,建成了35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实现了文化产业的加快增长和国家文化实力的迅速提升。2017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35462亿元,增长%,占GDP比重%。产业结构布局逐渐优化,新型文化业态不断涌现,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定文化自信、高扬改革旗帜、锐意进取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稳步迈进。

民族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一个拥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即使遭受重创也能浴火

重生。但文化发挥作用不可能脱离作为文化载体的社会整体。文化是社会的构成要素,是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为核心的上层建筑中的观念形态。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不单纯取决于文化,而是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必须落实到民族自强和国家发展上,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就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总体性思考。如果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停滞、民生凋敝,文化自信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而没有全面发展,只有经济独秀于林,也不可能持续发展。因此,应使文化自信融入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成为一种精神支撑。文化自信,说到底就是民族自信、国家自强和社会发展。

无论世界史还是中国史、无论古代史还是近代史都证明,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社会经济力量、政治制度和军事力量一旦落后,仅凭曾经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难以维护国家生存和民族独立的。例如,古希腊罗马时期野蛮人入侵,西亚北非那些曾经拥有灿烂文化的庞大帝国的分裂,致使古代文物被掠夺、文化遗址遭破坏,一时辉煌的文化变成了文化碎片。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文明发展的国家,这不单纯是因为文化发达,也与中国长期拥有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一套逐步成熟的政治架构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紧密相关。尽管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有过多种

政权的并存,也有过不同民族处于统治地位,但中国始终作为一个独立、强大、统一的国家而存在。国家不亡、民族不分裂,文化才不会变成与文化主体相脱离的“游魂”。

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相对于经济和政治发展来说,是一个相对恒定的力量,而国家的强大和社会的发展必须依靠人的现实创造。文化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近代中国的百年屈辱史,就能够说明这一点。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侵华兵力仅有15000人。虽然当时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仍处于前列,但由于清政府政治制度腐败,又没有海防力量,结果惨遭失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以区区不足二万人直逼北京,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付之一炬,无数艺术珍品成为劫灰。近百年来,中国不知道有多少文化瑰宝和精品被掠夺,流落海外。因此,一个国家并不因为单纯拥有优秀传统文化就可以免除民族灾难,综合国力强大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并不是传统文化自然发展的产物,而是近百年来无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前仆后继的奋斗结果。也就是说,主要是革命的结果,是革命推翻了旧的腐朽帝制,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之所以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就是因为它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华民

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正是中国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同时也开辟了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道路。

文化的发展一定要有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全面发展,文化自信一定要转化为民族自强、发展自强。现在,我们之所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因为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宝库,而不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迷恋和孤芳自赏。如果不立足现实,着眼民族自强和发展自强来增强文化自信、繁荣发展文化,而是片面强调回归传统、回归儒学,那就偏离了我们党倡导增强文化自信的初衷。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的伟大成就,全世界有目共睹。

今天的中国经济具备战略纵深:体量大、韧性足、回旋余地大。如何勇立潮头,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如何在历史的舞台上大显身手?针对这样的问题,探寻商业的本质,即是商业哲学的使命。今天,人们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焦虑和烦恼,根本原因就是思考不够深刻,没能触及问题的本质。让商业回归本质,让哲学照进现实,才能驱散心底的迷雾。

致良知与中国文化的本质

孔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中庸》强调真诚,《道德经》倡导质朴,两者的本质都指向人性的本质:厚道才有福报。商业是展现人性的舞台。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即道。

道,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密码。

“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中国正在坚定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企业家以怎样的智慧引领世界经济的潮流?中国企业家以怎样的面貌展现当代中国的精彩?来自中国的产品,应呈现怎样的文化气质?日理万机的企业家,如何通过系统性、机制性的学习,体悟中华文化的精髓?如何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且知行合一?

企业家在致良知四合院所践行的是“广义致良知”。在致良知四合院,企业家学习两本教材:王阳明心学,中央领导的治国理政思想。

如同孔子的述而不作,阳明先生以龙场悟道和生命实践,为我们解读古圣先贤的思想。“致知”源于孔子,“良知”来自孟子,阳明先生提出的致良知,“乃圣门之正法眼藏”,体现了孔孟之道的精髓。“半部论语治天下”,圣贤思想引导我们打开心灵的宝藏,让我们纯粹其心,庄严其心,光明其心。

王阳明心学即是关于心的哲学,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提升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

《道德经》所言之“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古往今来治国理政的秘籍。中央领导的治国理政思想,充分展现了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与孔孟之道和老庄哲学一脉相承。唯有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才能领会

中央的大政方针,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必将成就。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是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亦为繁荣社会主义新时代文艺创作赋予了历史担当,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动能。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根脉,文化自信是驱动一个国家、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九大报告将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提升至关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高度,也成为做好今后文化工作的重要遵循。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民族的独立振兴,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的幸福安康,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纵观古今,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民族、地域间的文化认同,并铸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回首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实践

相结合,领导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建设与改革中创造出新的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性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力量,凝聚中华民族的向心力,释放中华文化的现代力量,激发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沃土,反映出中国人民的意愿、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本质和特色,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起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明确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

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其根本目的是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的应有之意,是要对民族文化有更深入理解及高度认同。十九大报告指出:“国家有信仰,人民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实现国家信仰和人民精神力量的内在统一,离不开文化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难以形成兴盛的局面,难以凝聚文化的力量。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是对继承和弘扬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色优势,是中华

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撑。相信通过探索不同的传播路径和方式,我们完全有能力也有底气讲好“中国故事”。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明确自己的文化担当,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牢牢树立精品意识,创作更多、更有力量的作品,为提升文化自信、挖掘中华文化力量而努力。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文艺创作的前进方向

十九大报告表明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文艺创作的立场,更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首先,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加强现实题材创作。文艺创作自古就有反映时代心声的作用。纵观中国文学艺术历史,无论是创作于古代的《离骚》、唐诗宋词、《红楼梦》《女史箴图》《步辇图》《千里江山图》,抑或是产生于二十世纪的《创业史》《平凡的世界》《白鹿原》《愚公移山》《流民图》《转战陕北》,这些精品力作均以艺术语言的精妙叙事引领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和道德评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更要强调其立足于现实文化书写的作用。现实题材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来源,只有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以社会的现实需求为目的,阐发当下的文艺需求,并不断总结古今中外的优秀的文化艺术经验,才能创作无愧于时代的文艺作品,为新时代社会化主义的文化事业贡献力

量。

其次,坚持“服务人民为中心”,不断激发文化活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是历史和现实的创造者,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必然要以服务人民为中心。因此,文艺创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艺术理想融入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之中,真正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

再次,文化艺术创作要树立精品意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实现高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时代,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呈爆发性增长,对文艺创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将“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作为文艺创作的应有品质,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侵扰;坚持对优秀文化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出讴歌伟大时代和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了坚定“四个自信”,而且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特别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四位一体,蕴含五千年中华文明深厚积淀的磅礴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引领。

坚持文化自信我们有足够的历史底气。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是全球五分之一人口守望的精神基础。当代中国文化的脉搏之所以坚定、有力,正是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厚积薄发。

坚持文化自信我们有丰富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95年来根植中华沃土,披沙拣金、革故鼎新,不断开拓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让中华文化持续焕发新的生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道路选择、理论创新、制度建设无不扎根于文化。文化自信是全体人民能够接受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能以其巨大感召力增强全民族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汇集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文化自信来自于民族“精神基因”的最深处,是人们源自心底地对

文化价值及其生命力的认同和坚守,能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持久与强劲的动力。

文化自信作为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的坚定信念和重要基础之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文化自主和文化自觉。

坚持文化自信,要坚守传统、融通中外,更要面向未来。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待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放眼未来,要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以文化自信去开天辟地,去创造奇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