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建筑用砂检验作业指导书

建筑用砂检验作业指导书

建筑用砂检验作业指导书
建筑用砂检验作业指导书

建筑用砂检验作业指导书

(NTJCZ-TG03)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检验。2.执行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1992

3.筛分试验

3.1仪器设备

1)试验筛——孔径为10.0、5.00、2.50mm的圆孔筛和孔径为1.25、0.630、0.315、0.160mm 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筛框为300mm或200mm,其产品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试验筛》的规定;

2)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3)摇筛机;

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5)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3.2试样制备

将试样进行缩分,用于本项试验的颗粒粒径不应大于10mm。试验前应先将来样通过10mm 筛,并算出筛余百分率。然后称取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分别倒入两个浅盘中,在105±5℃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

(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不大于3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

3.3试验步骤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大孔在上、小孔在下)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5mm筛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时间为10min左右;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进入下一个筛,并和下一个筛中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进行,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

注:①试样为特细砂时,在筛分时增加0.080mm的方孔筛一只;

②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则应先用水洗,然后烘干至恒重,再进行筛分;

③无摇筛机时,可改用手筛。

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重量(精确至1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3.4结果的计算:

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筛的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1%;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

计算细度模数:U f=[(β2+β3+β4+β5+β6)-5β1]/(100-β1)

β1、β2、β3、β4、β5、β6分别为5.00、2.50、1.25、0.630、0.315、0.160mm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筛分试验应采用两个试样平行试验,细度模数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精确至0.1)。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试样进行试验.

4.含泥量试验

4.1仪器设备

1)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2)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3)筛——孔径为0.080mm及1.25mm各一个;

4)洗筛用的容器及烘干用的浅盘等;

4.2试样制备

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用四分法缩分至约11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立即称取各为400g(m o)的试样两份备用。

4.3试验步骤

取烘干的试样一份置于容器中,并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约150mm充分拌混均匀后,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并使之悬浮或溶于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25mm及0.080的套筛(1.25mm筛放置上面)上,滤去小于0.080m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砂丢失。再次加水于筒中,重复上述过程,直到筒内洗出的水清澈为止;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80m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80m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剩留的颗粒和筒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来冷却至室温后,称试样的重量(m1)。

4.4含泥量计算

ω=(m0-m1)/ m0×100%(精确至0.1%)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5.泥块含量

5.1仪器设备

1)天平——称量2000g,感量2g;

2)烘箱——温度控制在105±5℃;

3)试验筛——孔径为0.630mm及1.25mm各一个;

4)洗砂用的容器及烘干用的浅盘;

5.2试样制备

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用四分法缩分至约30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用1.25mm筛筛分,取筛上的砂400g分为两份备用。

5.3试验步骤

称取试样200g(m1)置于容器中,并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约150mm,充分拌混均匀后,浸泡24h,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再把试样在0.630mm筛上,用水淘洗,直至水清澈为止。保留下来的试样应小心地从筛里取出,装入浅盘后,置于温度为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后称重(m2);

泥块含量计算:ωc,l=(m1-m2)/ m1×100%(精确至0.1%)

取两次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4%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6.砂的表观密度试验

6.1仪器设备

1)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2)容量瓶——500ml;

3)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计等;

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5)烧杯——500ml 。 6.2试样制备

将缩分至650g 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6.3试验步骤

1)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 (m0),装入盛有半瓶冷开水的容量瓶中;

2)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 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m1);

3)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与2)款水温不超过2℃的冷开水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m2);

注: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的各项称量可以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 起直至试验结束,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 6.4表观密度ρ的计算:

ρ=(

1

200m m m m -+-αt )×1000(Kg/m 3

式中:m 0——试样的烘干重量(g );

m 1——试样、水及容量瓶总重(g ); m 2——水及容量瓶总重(g );

αt ——考虑称量时的水温对水相对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详见下表: 不同水温下砂的表观密度温度修正系数

行试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