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外建筑简史

中外建筑简史

中外建筑简史
中外建筑简史

1、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概述:(1)史前时期,我国古代建筑有陶复陶穴和筑木为巢两种基本形式。(2)夏商周时期,城市建筑有了显著的进步,从夏商都城到东周列国都城,可以看出中国城市的两种形态——“择中型”布局和“因势形”布局均已出现。(3)秦汉时期,是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在宫苑建筑上成就突出,秦汉建筑艺术总的风格可以“豪放朴拙”概括。(4)三国时期,建筑成就主要体现在都城建设、佛教建筑和园林建筑的兴起。(5)隋唐时期,为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赵州桥。(6)宋辽金时期,组群建筑布局趋向多进院格局,加深了组群纵深发展的程度。元代统一中国后,基本接受了宋金建筑传统,但在宗教建筑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7)明清两代,中国古代建筑在明代和清中叶以前经历了最后一次发展高峰,清中叶以后,帝王宫殿、坛庙、陵寝、苑囿等宫式建筑走向衰落,预示着中国建筑转向的来临。

2、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P4(一)单体建筑结构特点,(1)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下为台基,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上位屋顶。(2)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可分为:1庑殿顶2歇山顶3悬山顶4硬山顶5攒尖顶,中国古建筑屋顶材料选择上偏爱木材,并以木结构为主。(3)中国木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井干式,穿斗式,抬梁式(也成叠梁式)。中国古代建筑以它优美柔和的轮廓和变化多样的形式而而引入注目,令人赞赏。(二)建筑的平面布局特点:(1)庄严雄伟,整齐堆成。(2)曲折变化,灵活多样。(三)建筑装饰特点:在表现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特征中,玻璃瓦和彩画很重要的两个方面。(四)建筑思想观念:受到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型群体建筑的设计上,不同的等级均有相应的建筑体例,不得僭越。家族伦理观念对居民建筑的影像非常广泛。

3、古代城市。P9举例。(1)西汉长安城,(2)曹魏邺城(3)唐长安城,是“里坊制”城市格局的典范,其城市总体特征是中轴线对称布局。(4)北宋汴梁。东京城由宫城、内城和外城三重城环绕而成,每重城外都有护城战壕保护。(5)明清北京。宫城内压在中轴线上7做主要建筑,已乾清门为分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即前朝后庭。

4、宫殿建筑,P12(1)宫殿的注意,“唯王是尊”、“君尊臣卑”。(2)布局特征:象天设都。严格的中轴对称。左祖右社,或左庙右社。前朝后寝。(3)宫殿外部陈设:石狮。日晷。嘉量。吉祥红。鼎式香炉。铜龟、铜鹤。社稷江山金殿。御路石。排水的龙头。(4)宫殿建筑的装饰设计:历代宫殿建筑在装饰上十分讲究,力求华美富贵,富丽堂皇。

5、礼制性五个类别P16:1坛、庙、宗祠;2明堂;3陵墓;4朝、堂;5阙、华表、牌坊. (1)陵墓建筑:中国陵墓建筑,一般都是利用自然地形,靠山而建,也有少数建造在平原。明十三陵中国帝王的陵墓中保存最为完整的。(2)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里的建筑物,多见于南方。

6、建筑类型有,P22(1)北京四合院居民,北京四合院的布局特征是以轴线为主体,建筑序列从平面铺开,左右对称,前后呼应,围合成封闭的院落。在结构和装饰方面,北京四合院以简洁朴素适用为主。(2)北方窑洞式居民。其主要形式有靠窑式和地坑式两种。以窑洞形式组成的住宅,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河南、甘肃等黄土地区。.(3)江南水乡居民。有限空间的巧妙运用,形成了临水面街、小桥深巷的独特特点。(4)徽派居民。徽派古代居民的分布多沿地势依山傍水,高低错落,形成富有节奏韵律变化的院落组合。徽式居宅结体多为多进式院落式集居形式,一般坐北朝南,依山面水,讲求风水价值。(5)巴蜀民居,依山傍水的建筑与当地的少数民族风俗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着十分独特的文化气息,既有豪迈大气的一面又有轻巧雅致的一面。(6)岭南地区民居,岭南气候炎热,风雨长至,居民形成了小天井大进深,布局紧凑的平面形式。(7)湘黔滇民居,建筑形式丰富多彩,保留着鲜明的地域特征与不同文化的民族特色。

7、居民建筑的装饰:包括建筑的表面装饰与建筑环境装饰两个方面。室内环境是建筑物主要的使用空间,天棚是室内装饰的重点之一。

8、宗教建筑:佛寺布局的演变:以塔为主,前塔后殿,塔殿并列,塔另置别院或山门前,塔可有可无。明、清佛寺建筑典型布局。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配殿,藏经楼,另附各种院。

9、道教建筑的特点:(1).以“宫”、“观”、“院”等命名,不以寺称;

(2).所奉神像蓄发长髯,穿中试衣袍;(3).不以塔为膜拜对象;(4).常有洞天福地等园林布置。

10、伊斯兰教礼拜寺建筑特点:1.不供偶像;2.设朝圣地麦加朝拜的龛;3.不用动物图像作装饰,用可兰经文、植物及几何图案作装饰;

11、园林建筑的类型:1.亭、台、楼、阁、榭、舫类建筑在园林中主要是供人游览、赏景之用。2.厅、堂、馆、轩、斋、室类建筑在园林中主要是供人生活起居之用。3.廊、桥是园林中用以联结景点、供人交通之用的建筑。

12、园林建筑特点:1.所抒发的情趣不同2.构图的原则不同3.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不同

皇家园林:北京明清三海(北海,中海,南海)、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

私家园林:江苏无锡寄畅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拙政园、江苏吴江退思园、江苏扬州个园

13、P55古希腊建筑的成就:古希腊建筑不仅为西方古典建筑奠定了基础,形成了秩序,而且创造了多种建筑类型,如神庙、露天剧场、竞技场、广场和敞廊等,其中以神庙为最重要类型,也是古希腊留给后世的重要文化遗产。希腊古典建筑,尤其是希腊古典时期的建筑,对后来的古罗马建筑与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的复古主义建筑都有很大的影响,希腊建筑是理性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完美体现,如留给世界最具体而又直接的古典柱式,它们以人体为模板,并将其赋予新的生命-古希腊建筑。柱式除中世纪以外,欧洲主流建筑艺术造型的基本元素,它控制着大小建筑的形式与风格。世上还没有另外一种如此简单而又完整的元素,能以如此直截了当的方式几乎无所不包地决定着建筑的面貌,柱式的确立和完善是希腊建筑重要成就之一。

14、p60古罗马建筑成就:古罗马帝国时期大型建筑物的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第一,二,三,四。4世纪下半叶起,古罗马建筑………年代。第三节中世纪建筑p61

早期基督教建筑(2-5)世纪西罗马建立及灭亡后的三百余年的混战时间,以基督教堂为主15、拜占庭建筑(5-15世纪),历史分期:4-6世纪在军士但丁堡重古罗马城,基督教后改称为正教,教堂规模宏大-圣索菲亚教堂,中期7-12世纪,建筑占地面积少而注重高度发展,注重装饰,后期13-15世纪。

(2)拜占庭建筑特点:第一,古希腊古典柱式,古西亚的砖石拱劵,古罗马的建筑规模的合体。第二,采用彩色云石和琉璃砖装饰外墙。

16、罗马式建筑特点: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的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西面有一,二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中厅与侧廊较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

17、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第一,在体量和高度上创造了新纪录,从教堂的钟塔高度来看,德国的乌尔姆市教堂161米,从教

堂中厅的高度看,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中厅高达48米。第二,是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

18、文艺复兴运动(1).文艺复兴是指欧洲(主要是意大利)从14-16世纪文化和思想发展的潮流。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复兴被遗忘的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和人文秩序,扬弃一切仅为宗教奉献的观念。实际上,文艺复兴是欧洲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萌芽,是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2).14世纪时,新兴资产阶级视中世纪文化为黑暗倒退,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则是光明发达的典范,力图复兴古典文化,遂产生“文艺复兴”一词(3).南为意大利,特别是其中的佛罗伦萨;北为尼德兰,包括今荷兰及比利时。(4).文艺复兴建筑最初形成于15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早期);16世纪起传遍意大利并以罗马为中心(盛期),同时开始传入欧洲其他国家。(5).意大利半岛中开始了两种风格的并存;一是以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维琴察等地为中心的文艺复兴余波(后期);另一是由罗马教庭中的耶稣教会所掀起的巴洛克风格。

19、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特点:(1).12-16世纪的欧洲,主要是宗教建筑,其特色为“高”、“尖”。文艺复兴以后,建筑的主题由宗教走向人生,即由寺院变为宫室。建筑风格的特点是豪华,大量采用圆柱,圆顶,外加很多精美的饰物。

(一)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代表作

20、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主教堂(1)佛罗伦萨大教堂是其中的作品。

大教堂采用了拜占庭教堂的集中型制,穹顶呈八角形,跨度42.2,属当时欧洲最大的穹顶。为减弱穹顶对支撑的鼓座的侧推力,布鲁内莱斯基在结构上大胆采用了双层骨格券,八边形的棱角各有主券结构,与顶上的采光亭连接成整体,这座大教堂总高107米,远远望去,格外醒目。这座壮丽的新教堂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潮的胜利,因此它也被誉为佛罗伦萨共和政体的纪念碑。(2).在建筑物立面的结构上,布鲁内莱斯基采用了壁柱式,这是文艺复兴时代城市府邸中中柱式的最早运用。(3).文艺复兴盛期——圣彼得堡大教堂,坐落在意大利圣彼得堡得广场西面,东西长187米,南北宽137米,穹隆圆顶高138米,始建于1506年,1626年最后完成,是一座意大利文艺复兴与巴洛克艺术殿堂,为全世界最大的教堂之一及罗马天主教的中心教堂,是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殡葬纪念馆。能容5万人之众。是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勃拉芒特和小莎迦洛等大师们的共同杰作。(4).文艺复兴后期——维琴察圆厅别墅(1552年始建)维琴察圆厅别墅是建筑师帕拉迪奥,其平面为正方形,四面有门廊,阆中有爱奥尼亚式柱子6根,前有大台阶,正中是一个上有穹隆的圆形大厅,这是一种把集中式应用到居住建筑中的尝试。严谨的四面对称损害了居住的功能,但形象上的主宰四方之一感吸引了后来不少的追随者。

21、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建筑的主要成就:第一,建筑方面,以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为蓝本,一方面强调人体美,把柱式构图与人体进行比拟,反映了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想;另一方面,用数学和几何学的关系如黄金分割、正方形等来确定美的比例和协调关系,以阿尔伯蒂的《论建筑》为代表。后期理论使古典形式变为僵化的教条,成为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张本,以帕拉第奥的《建筑四书》和维尼奥拉的《建筑五柱式》为代表。

第二,建筑设计方面,世俗类型增加。其平面一般均为围绕院子布置,设计严谨,讲究对称,均衡,按轴线发展。立面趋于规律化,门窗排列整齐,距离相等,因而造成整齐庄严的立面。外部造型在古典建筑的基础上,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处理手法。

第三,建筑技术方面,梁柱系统与拱券结构混合应用。大型建筑外墙用石材,内部用砖,或者下层用石,上层用砖砌筑。在方形平面上加鼓座和圆柱,穹隆采用内外壳和肋骨,从而使结构和施工技术达到了心的水平。

第四,城市和广场方面,追求庄严的对称。按性质来分,广场可分为集市活动广场、纪念性广场、装饰性广场、交通性广场。广场一般都有一个主题,四周有附属建筑陪衬。早期广场

周围布置比较自由,空间多封闭,雕像常在广场一侧;后期广场较严整,周围常用柱廊,空间较开敞,雕像往往放在广场中央。

第五,园林方面,资环自然、热爱乡村的风尚及外别墅的大量兴建,使园林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17世纪欧洲两股心得文化潮流:一股是巴洛克,另一股是古典主义

22、巴洛克风格:代表作品a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建筑师维尼奥拉设计的,其平面为长方体,端部突出一个圣龛,有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布满雕像和装饰。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来代替原来的侧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顶教堂的圣顶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出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教堂立面早期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设计的佛罗伦萨圣玛利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看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两侧作两对大涡卷。

23、罗马圣卡罗教堂:是有设计师洛尼米设计的。是晚期巴洛克的代表。教堂基地狭小。住店平面是一变形的希腊十字,内部空间凹凸分明并富有动态感,顶部天花是几何的藻井行,来自夹层的穹窿的光源使室内光影变化强烈。特别是在临街的西立面中,波浪形檐的前后与高低起伏,凹面、凸面与圆形倚柱的相互交织,使这座规模不大的教堂在此狭窄与拥挤的街道中显得生动与醒目。

24、圣彼得大教堂广场:是有建筑师伯尼尼设计的,同圣彼得大教堂是一组不可分割的建筑艺术整体。该广场长340米,宽240米,周围是一道椭圆形双柱廊,共有284根圆柱和88根方柱,柱端屹立着140尊圣人雕像,规模浩大,宏伟壮观。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座高26米的方尖石碑,是专程从埃及运来的,石碑顶端立着一个十字架,座低上卧着4只铜狮,两侧各有一个喷水池。

25、巴洛克风格特点与成就:(1)利用透视或增加层次产生的幻觉,来夸大或缩小尺度与距离。

(2)采用波浪形曲线与曲面、断折的檐部与山花、柱子的疏密排列来助长立面与空间的凹凸起伏和运动感。

(3)运用光影的变化与形体的不稳定组合来产生虚幻与动荡的气氛。

(4)堆砌装饰,以大面积的天顶画、壁画、雕塑来刺激感官,制造脱离现实的感觉。(5)教堂的室内装饰焦点集中在圣坛和祭坛。

26、古典主义

产生背景:起源于17世纪的法国,与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同源。

代表作品:(1)孚—勒—维贡府邸,将古典主义原则灌注到园林艺术中去,取得了成功。府邸的轴线很突出,其平面以椭圆形的客厅为中心,其穹顶也是外部形体的中心。府邸的轴线延长成为花园的轴线,花园在府邸的统率之下。

(2).凡尔赛宫:是由建筑师J.H.孟沙设计的,它是欧洲最大的宫殿,位于巴黎西南凡尔赛城(1)宫殿南北总长约400米。中央部分供国王与王妃起居与工作,南翼为王子、亲王、与王妃命妇之用,北翼为王权办公处并有教堂、剧院等。

(2)其立面为纵、横三段处理,上面点缀有许多装饰与雕像。内部装饰奢侈豪华。宫中最为富丽堂皇的殿堂要算是著名的镜廊了。

(3)宫前大花园自1667年起由勒诺特设计建筑,面积6.7平方公里,纵轴长3公里。成为勒诺特式花园,或法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三条放射形大道事实上只有一条是通向巴黎的,但在感官上使凡尔赛宫有如整个巴黎、甚至整个法国的集中点。

总而言之,凡尔赛宫反映了当时法王异于以此来象征法国的中央集权与绝对军权的意图。而它的宏大气派在一段时期中很为欧洲王公所羡慕并争相模仿。

(3.)卢浮宫:建于1546~1878年,是法国历史最悠久的王宫。是文艺复兴盛期的代表作。其

立面有明显的水平划分,每隔数间便有一竖向构图,上部有半圆形山花。外东立面又称卢浮宫东廊,设计者为彼洛、勒伏、勒勃亨。东廊长183米,高28米,构图采用横三段、纵三段手法。

27、古典主义的建筑特点与成就:是以17世纪法国为中心,主要服务于国王和宫廷贵族的一种建筑风格。其特点与成就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以世俗题材为主,代表作品是宫殿建筑;重视构图和形体,追求端庄宏伟的艺术效果,强调以严谨的构图来象征永恒感和秩序感;崇尚古典法则,设计手法上以意大利晚期文艺复兴为基础,着重对古罗马建筑的模仿,同时吸收了巴洛克建筑的一些手法;重视轴线和等级秩序。古典主义进一步总结和认识建筑美学的规律,把宫廷建筑和园林艺术推到新的额高度。

28、洛可可风格.:

(1)背景: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发过并流行于欧洲,是在巴洛克式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倡导者是蓬帕夫人。

(2)基本特点: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

(3)建筑特点: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居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

(4)装饰特点: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S”型线,尤其爱用贝壳漩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为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变化万千,但有时流于矫揉造作。室内墙面爱用粉刷。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浅色调线脚大多用金色。

(5)代表作:尚蒂依小城堡的亲王沙龙、巴黎苏比斯饭店的沙龙、德国波茨坦无愁宫。建筑风格代表作是巴黎苏俾士府邸和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

(6)苏俾士府邸:建于1735,其室内装饰排斥一切母体,改用镶板和镜子,四周用精巧复杂的边框围起,凹圆线脚和柔软的涡卷代替了詹口和小山花。圆雕和高浮雕换成的色彩艳丽的小幅绘画和薄浮雕。线脚和装饰都是细细的薄薄的,没有体积感。室内追求优雅、别致、轻松的格调。

29\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其古代建筑主要分为古国王时期、中国王时期、新国王时期

(1)古王国时期的建筑:方锥形或台阶型的轮廓近似于汉子“金”而得此译名,主要由临河的下庙、神道、上庙及方锥形塔墓组成。目前,最早的金字塔式第三王朝国王乔赛尔的层级金字塔,规模最大的金字塔是第四王朝修建的,其中胡夫的金字塔最大。著名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位于哈夫拉金字塔前面。

(2)中王国时期的建筑:古埃及首都迁到上埃及的底比斯,形成了这个时期代表性建筑--石窟陵墓,曼都赫特普三世墓建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开创了古埃及新的陵墓形制,其建筑群有严正纵轴线主要建筑均做对称构图,雕像和建筑物、院落和大厅、作纵深序列布置。(3)新王国时期的建筑:1\新王国时期仍以底比斯为首都,频繁地远征掠夺来大量的财富和奴隶,是古埃及最强大的时期,神庙取代陵墓,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色。神庙主要有围有柱廊的内庭院、接受臣民朝拜的大柱厅和只许法老和僧侣进入的神堂密室三部分组成。这种建筑有两个艺术重点:一个是大门,群众性的宗教仪式在它前面举行,力求富丽堂皇,和宗教仪式的戏剧性相适应。另一个是大殿内部,皇帝在这里接受少数人的朝拜,力求幽暗而威严,和仪典的神秘性相适应。

2\方尖碑也是神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特定的形制:截面是正方形,上细下粗。顶上是金字塔尖形,高度和宽度的比约为10:1。

3\神庙具有两个艺术特点:一是牌楼门及其门前的神道及广场,是群众性宗教仪式的公共场所,力求富丽堂皇而隆重,以适应戏剧性的宗教仪式;二是多柱厅神殿内少数人膜拜皇帝之所,力求幽暗而威严以适应仪典的神秘性。

30、两河流域是指纵观今伊拉克境内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区,古希腊人称它为“美索不达米亚”这里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

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就出现了定居的农业民族,到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从中亚经伊朗迁徙到两河流域,建立了最早的城市。在历史上大致可以把两河流域分为苏美尔—阿卡的时期、巴比伦时期、亚述时期、波斯帝国时期。

31古代两河流域的建筑主要成就主要形成于苏美尔——阿卡德时期、亚述时期、新巴比伦时期和波斯帝国时期。苏美尔人最重要的建筑为神庙和寺塔。乌克鲁神庙就是这种建筑的典型代表。乌克鲁城废墟上的神庙是残留的最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神庙之一。到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建筑技术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就,在建筑的外层包上一层烧制砖和土,穹隆形的圆屋顶也出现了。建于这个时期的乌尔寺塔可以表现出当时建筑技术的成就。

32、亚述时期,亚述人再文化上同样受苏美尔人影响,但却不具有苏美尔人那种对宗教的虔诚他们的艺术主要为世俗生活服务,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亚述时期的建筑艺术仅见于宏伟豪华的宫殿建筑。两河流域是指纵观今伊拉克境内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区,古希腊人称它为“美索不达米亚”这里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就出现了定居的农业民族,到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从中亚经伊朗迁徙到两河流域,建立了最早的城市。在历史上大致可以把两河流域分为苏美尔—阿卡的时期、巴比伦时期、亚述时期、波斯帝国时期。古代两河流域的建筑主要成就主要形成于苏美尔——阿卡德时期、亚述时期、新巴比伦时期和波斯帝国时期。

33、.苏美尔——阿卡德时期的建筑。苏美尔人最重要的建筑为神庙和寺塔。乌克鲁神庙就是这种建筑的典型代表。乌克鲁城废墟上的神庙是残留的最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神庙之一到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建筑技术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就,在建筑的外层包上一层烧制砖和土,穹隆形的圆屋顶也出现了。建于这个时期的乌尔寺塔可以表现出当时建筑技术的成就。34、胡尔西巴德的萨尔贡二世宫殿是其主要代表。

新巴比伦时期的建筑新巴比伦时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才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建筑成就主要体现在巴比伦城和王宫的修建等方面。巴比伦城有内外两重城墙,墙厚城高,城墙之间用壕沟相隔,还建有多座防御塔楼和水利防御系统,壁垒森严。

35新巴比伦王朝建筑的最大成就就是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古迹之一的“空中花园”。

36波斯帝国时期的建筑。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波斯帝国国势强势,统治了两河流域地区。在建筑上,波斯建筑继承了两河流域的传统,汲取了希腊、埃及等地区的建筑成就,又有所发展。其建筑物一般都建在高大的石基上,王宫的殿堂使用了高大的石柱,王宫的台基和墙壁常用石浮作装饰的雕作装饰,也有用琉璃砖镶成的图案作装饰的。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古代两河流域的建筑成就体现出了独特的特点。两河流域缺石少木,相继发展出土胚砖,烧砖的筑墙技术,并以沥青、陶钉石板贴面及琉璃砖保护墙面,使材料结构、构造与造型有机结合,创造以土作为基本材料的结构体系和墙体饰面装饰的独特方法。

37印度的建筑按照宗教特点可以分为佛教建筑、婆罗门教建筑、耆那教建筑、伊斯兰教建筑等。1古印度哈拉巴文化时代的建筑代表建筑;摩亨佐*达罗城遗址。经过严格的规划功能很明确。2佛教建筑。佛教建筑的种类主要有窣堵波、石窟和塔。桑吉窣堵波是印度最大的窣堵波,约建于公元前250年。3婆罗门教建筑。从10世纪起,印度各地普遍建造婆罗门教庙宇。最杰出的是科纳拉克的太阳神庙。神庙建于13世纪造型挺拔、简洁、虽布满雕刻,仍保持单纯几何体的轮廓。{代表作:马杜赖的米纳克西神庙}。4耆那教建筑。主要特征:有一个十字形平面柱厅,柱子或柱子头上的长长的斜撑支撑着八角形或圆形的藻井,藻井精雕细琢,极其华丽。代表;帕什瓦那神庙。5伊斯兰教建筑。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是陵墓、清真寺,同时宫殿、城堡等非宗教的世俗建筑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特征;

建筑轮廓饱满,色彩明朗。装饰华丽,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38、世纪最著名的陵墓是皇帝胡马雍墓。莫卧儿王朝最伟大的建筑是17世纪中叶建造的泰姬*玛哈尔陵。

39、日本古代建筑是指日本仔明治维新以前的建筑。日本的古代建筑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6世纪中叶到12世纪,即飞鸟、奈良、平安时代的建筑,中期12世纪末到16世纪中叶,即镰仓、室町时代的建筑;近期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即桃山,江户时代的建筑。

40、日本古建筑类型,日本古建筑类型也很丰富,主要有神社、佛寺、府邸住宅和天守阁等。(1)日本最神圣的神社是伊势神宫。(2)佛寺建筑。佛寺建筑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之一。代表:法隆寺、招提寺金堂。(3)府邸住宅建筑代表:数寄屋——桂离宫新书院(4)天守阁代表:姬路阁

41、日本建筑的特点:1木架结构,通透轻盈。2属于中国木构架建筑体系。3民族特色突出。4矫饰夸张。

42、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概况

(一)(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背景:1、传统的建筑类型都停止建造,如宫殿、坛庙、帝王陵墓、古典园林和庙宇等,说明中国古典建筑体系已经逐渐走向衰落,这种衰落预示中国建筑转向来临。2、大批新的建筑类型出现,不仅在功用方面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而且采用了新的建筑材料、结构方式、施工技术和建筑设备等。

(一)“租界”里的“洋房”建筑(三个时期)

1、20世纪20年代以前,这些“洋房”建筑,既有典主义的建筑,又有模仿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有的建筑还把西方各种古代建筑的形式拼凑于一身。

例北京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上海外滩英商汇丰银行。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建筑开始向“摩登”方向转化,

例上海24层的国际饭店

3、20世纪30年代末后,即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前,中国造迫害,建筑停止不前,古建筑造的破坏。

43中国建筑师的探索(3种方式)

1、基本照抄古代形式,在建筑材料上采用钢筋混凝土浇铸。如燕京大学、南京灵谷寺塔、中山陵园藏经楼、北京清华大学、南京中山陵。

2、在功能要求比较复杂的大型楼房中,采用西方现代建筑的平面设计方法,外貌披上中国传统建筑的外壳。如,北京图书馆、北京协和医院和燕京大学。

3、简化建筑形式,与西方现代建筑相当接近,只是在局部运用了一些传统建筑的装饰图案。如南京原外交部大楼、北京交通银行、南京原国民大会堂。

(三)近代建筑教育的起步

44、1949年以来中国建筑的发展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历以后,中国建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四个阶段)

1.解放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复古主义风格时期,建筑多以局部应用大屋顶为主要特征。如,中央民族学院、重庆人民大礼堂、长春地质宫、北京三里河办公大楼等。

2.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进入以“国庆工程十大建筑”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筑新风格时期。如,人民大会堂、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中国美术馆、火车站、农业展览馆。

3.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中国建筑进入集现代设计方法和民族意蕴于一体的广州风格时期。例,广州宾馆

4.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中国现代建筑逐步趋向开放、兼容,向多元

化方向发展。例,北京的香山饭店、上海金茂大厦、北京的鸟巢的建筑。

45、中国近现代建筑赏析

1、汇丰大楼,位于上海外滩12号

2、海关大楼,位于上海市中山一路13号,是上海标志性建筑之一。

3、沙逊大厦,上海外滩的主要标志性建筑之一。

4、中山陵,位于南京紫金山南坡,孙中山之墓,吕彦直

5、藏经楼,收藏孙中山物品而建的纪念性建筑之一。

6、伪满洲国皇宫,位于长春市东北角光复路3号。

7、北京人民大会堂,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西侧。

8、香山饭店,位于西山风景区的香山公园内,建于1982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律铭设计。

9、上海金茂大厦,位于上海浦东黄埔江畔,被誉为“中华第一高楼”由美国芝加哥著名的SOM设计事务所设计,1999年8月建成。

10、北京鸟巢建筑,位于北京欧林匹克公园内、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东侧。

46、新建筑运动的探索

1、社会背景: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转向垄断竞争

2、建筑发展:新结构、新材料和新技术广泛地运用,在建筑形

式上掀起了创新的运动。

3、建筑思潮:强调简洁与工业化,强调形式和内容的一致性。

47、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的新建筑运动

主要流派与思潮: 技术前提:

?冶金、动力、能源、机械、电气等工业飞速发展?社会急需各类功能实用、建造快捷的建筑?钢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普遍应用?新的结构计算理论和方法陆续出现?各种大跨度建筑和壳体结构相继产生?新型建材不断投入使用?建筑设备快速发展

?施工技术提高、进度加快

48、主要理论与流派

(一)浪漫主义

作品:英国议会大厦、德国新天鹅堡、英国斯塔夫斯的圣吉尔斯教堂、曼彻斯特市政厅。(二)古典复兴建筑风格

法国是古典复兴的潮流中心,作品:万神庙、雄狮凯旋门、马德兰教堂

英国18世纪下半叶兴起了罗马复兴的潮流,作品:英格兰银行。19世纪兴起了希腊复兴建筑,作品: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馆、爱丁堡大学校舍等。

德国,主要是希腊复兴式,作品:柏林宫廷剧院、阿·塔斯博物馆

美国独立后,古典复兴建筑盛极一时,作品:美国国会大厦,罗马复兴风格:仿巴黎万圣庙而林肯纪念堂则是希腊复兴建筑的实例。

(三)折衷主义

折衷主义建筑是十九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产生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丰富多样的建筑来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在十九世纪,交通的便利,考古学的进展,出版事业的发达,加上摄影技术的发明,都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掌握以往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区的建筑遗产。于是出现了希腊、罗马、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建筑在许多城市中纷然杂陈的局面。

折衷主义建筑在十九世纪中叶以法国最为典型,巴黎高等艺术学院是当时传播折衷主义艺术和建筑的中心。而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期,则以美国最为突出。总的来说,折衷主

义建筑思潮依然是保守的,没有按照当时不断出现的新建筑材料和新建筑技术去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建筑形式。

折衷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有:1、巴黎歌剧院,这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物,剧院立面仿意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并掺进了繁琐的雕饰,它对欧洲各国建筑有很大影响。

2、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是为纪念意大利重新统一而建造的,它采用了罗马的科林斯柱廊和希腊古典晚期的祭坛形制;

3、巴黎的圣心教堂巴黎的圣心教堂,它的高耸的穹顶和厚实的墙身呈现拜占廷建筑的风格,兼取罗曼建筑的表现手法;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博览会建筑则是模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建筑的风格。

49、主要代表建筑作品

(一)雄狮凯旋门,位于巴黎市中心戴高乐广场中央,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凯旋门。(二)埃菲尔铁塔,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战神校场上,是1884年法国政府为庆祝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一百周年,举办世界博览会而建立起来的永久性纪念物。法国著名工程师斯塔夫·埃菲尔设计的

(三)巴黎世界博览会机械馆,1889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工业革命对建筑的影响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康泰明等3名设计师设计,于1920年被拆除。

(四)伦敦水晶宫,1936年,整个建筑毁于火灾。

50、“水晶宫”虽然功能简单,但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一、它所负担的功能是全新的:要求巨大的内部空间,最少的阻隔;

第二、它要求快速建造,工期不到一年;

第三、建筑造价大为结省;

第四、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第五、实现了形式与结构、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第六、摈弃了古典主义的装饰风格,向人们预示了一种新的建筑美学质量,其特点就是轻、光、透、薄,开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

51、20世纪初期的建筑。

芝加哥学派: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芝加哥学派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芝加哥学派的鼎盛时期是1883年~1893年之间,它在建筑造型方面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窗”,即整开间开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芝加哥学派中最著名的建筑师是路易·沙利文。

52、工艺美术运动:(一)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这场运动由“工业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和身体力行。

(二)红屋体现工艺美术运动在建筑设计方面的思想,创立建筑设计四条基本原则:(1)形状、装饰和材料上,每个室内都应该是结构和面的逻辑派生。(2)每个室内都必须具有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个性但它又必须是一个将房屋连接的大主题的变调。(3)每个室内都应该如实地展现其结构成分。(4)每个室内从最大的面积到最小的细节,都必须使用与整体相协调的材料。

53、新艺术运动(一)代表人物:维克多·霍塔(1)主要从事:建筑及室内设计(2)建筑设计特征:一是注重装饰,受自然植物启发的“鞭绳”线条到处可见在墙面装饰、门和楼梯中十分突出;二是建筑暴露式钢铁结构和玻璃面。(3)代表作:塔赛勒公馆,该建筑设计的

基础是叶、枝、涡卷精细图案构成的起伏运动。室内遵循华丽的新艺术设计。门厅和楼梯带有彩色玻璃窗和马赛克瓷砖地板,饰有盘旋缠绕的线条图案,与熟铁栏杆的盘绕图案、柱子和柱头、脊突拱廊以及楼梯圆形轮廓相呼应,整体和谐统一。

54、维也纳分离派:(一)代表人物:约瑟夫·霍夫曼、奥拓·瓦格纳(3)约瑟夫·霍夫曼代表作:维也纳新修道院40号公寓体现功能第一,装饰第二的设计原则和理性主义建筑观念。采用简单的几何形态,以少数曲线点缀达到装饰效果。

55、英国建筑师麦金托希:(一)在英国新艺术运动取得较大成就是查尔斯·雷尼·麦金托希(二)最成功的建筑设计:是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的一些建筑,设计上采用简单立体几何形式,内部稍加装饰,非常富有立体主义精神。(三)他为希尔大楼设计的室内,其简洁的立体图形与地板的同类图形相呼应。这种基调延伸到长方形门框、天花板、墙板和几何灯具,简洁的格子形主宰室内,配色柔和,汇成简洁而空旷的整体效果。

56、西班牙建筑师高蒂:P119(一)安东尼·高蒂为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二)最富有创造性的设计:是巴特洛公寓、米拉公寓、神圣家族教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现代主义建筑

57、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主要建筑流派:P121(一)德国制造联盟(1)宗旨:促进企业界同美术家、建筑师之间的共同活动以推进设计改革,目标是改进设计提高产品和建筑质量,肯定标准化和用机器大量生产的方式,而设计者的任务是把标准的定型做得尽善尽美。58、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筑师及作品:(一)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1)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他的建筑设计讲究充分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2)主要建筑作品:包豪斯校舍、实验工厂、德国柏林西门子住宅区、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二)勒·柯布西耶(1)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2)主要作品:郎香圣母教堂、巴黎郊区萨夫依别墅、马赛公寓大楼。(三)密斯·凡·德·罗(1)认为当代展览会馆设计不应再具有富丽堂皇的设计思想,应该跨进文化领域的哲学园地,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主体。(2)主要作品:范士沃斯住宅、伊利诺工学院建筑及设计系馆、西格拉姆大厦、柏林新国家美术馆(四)赖特和他的有机建筑论(1)流水别墅是现代建筑的杰作之一,由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别墅的室内空间处理也堪称典范,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内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流水别墅在空间的处理、体量的组合及与环境的结合上均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有机建筑理论作了确切的注释,在现代建筑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五)纽约帝国大厦P127(六)洛克菲勒中兴P127

第四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

59、后现代主义建筑特征:(一)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二)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历史文化,即所谓“文脉主义”(三)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具备“隐喻”、“象征”和“多义”的特点,表现在建筑造型与装饰上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60、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一)现代建筑的探索者尼迈耶尔(1)主要作品:巴西议会大厦(二)美国建筑师埃诺·沙里宁(1)主要作品:圣路易市杰斐逊国家纪念碑(三)美国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1)主要作品:美国纽约电讯公司总部大楼(四)美国建筑师格里夫斯(1)主要作品:俄勒冈州的公共服务中心(五)丹麦建筑师伍重(1)主要作品:悉尼歌剧院(六)意大利建筑设计师任佐·皮阿诺(1)主要作品: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兴(七)华裔美籍建筑师贝聿铭(1)主要作品:上海美术馆

61、后现代主义以后的其他建筑流派(一)高科技风格高科技风格,是建筑风格的一种。它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点。高科技是在建筑形式上突出当代技术的特色,突现科学技术的象征性内容,以夸张的形势来达到突出

高科技的是社会发展动力的目的。这个风格,在建筑上和工业产品设计上都有很突出的表现。(二)结构主义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最常使用来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研究方法之一。结构主义可被看作是一种具有许多不同变化的概括研究方法。广泛来说,结构主义企图探索一个文化意义是透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被表达出来。根据结构理论,一个文化意义的产生与再现造是透过作为表意系统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动。一个结构主义者研究对象的差异会大到如食物的准备与上餐礼仪、宗教仪式、游戏、文学与非文学类的文本、以及其他形式的娱乐,来找出一个文化中意义是如何被制造与再制造的深层结构(三)新现代主义就是在现代主义盛极而衰后,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发展和完善,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粹和净化处理。

名词解释

1、进深:指建筑物纵深的长度距离。即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柱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各间的水平距离,各间进深总和称通进深。

2、《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编纂于春秋末至战国初,部分内容补于战国中晚期。书中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制造工艺、生产管理和建筑营建制度等内容,该书在建筑史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营造法式》: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李诫编著,书中总结了宋代以前建筑技术经验,制定了以材为祖的建筑模数制,对建筑的功限、料例也作了严密限定。作为编制预算和施工组织的准绳,它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4、抱鼓石:一般是指位于宅门入口、形似圆鼓的两块人工雕琢的石制构件,因为它有一个犹如抱鼓的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故此得名,是门枕石的一种,主要用于稳固门面。

5、戗脊:又称岔脊,是古代中国、日本、朝鲜歇山顶建筑自垂脊下端至屋檐部分的屋脊,和垂脊成45度,对垂脊起支戗作用。

6、《园冶》:是中国古代的造园学著作,明代计成于1634年编纂完成。全书共分3卷,内容主要有相地、立基、屋宇、栏杆、门窗、墙垣、掇山、造石、借景等,对造园目标、造园方法、造园步骤、造园构思等作了精彩的论述,是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经典和造园文化的里程碑。

7、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后演变为建筑基座,一般用于高级建筑。最初的形式是一种上下出涩、中为束腰的形式,没有多少装饰,且对称布置。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卷纹饰、力神、角柱、间柱等,造型日益复杂。

8、台基:指地面之上、柱墙之下的基座,对同一组建筑群的单座建筑而言,台基的高低代表地位的高低尊卑。

9、美人靠:又称鹅颈椅,是在厅、轩、亭等临水方面设置木质曲栏的座椅,供游人休憩之用。

10、瓦当: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瓦件,是接近屋檐的最下一个简瓦的瓦头,形状有半圆或圆形,表面多装饰有花纹或文字。它既有保护房屋椽子免受风雨侵蚀的实用功能,又有美化屋檐的装饰功能。

11、斗拱: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构件,某种程度上也称得上是中国古代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象征。斗拱是靠榫卯结构将一组小木构件相互叠压组合而成的一类构件,用于柱顶、额枋、屋檐及构架间,起承重连接作用,明清以后主要起装饰作用。斗拱基本都由两个功能件组成:一是横向或纵向用于承托枋梁的“拱”;二是位于“拱”间,承托连接各层“拱”的方形构件“斗”。

12、山门:寺院正面的楼门。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林之间,因此称山号、设山门。后世造于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称山门。一般有三个门,所以又称“三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13、直棂窗:中国古代木建筑外窗的一种,窗格以竖向直棂为主,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窗式。

14、漏窗:俗称花墙头、花墙洞、漏花窗、花窗,是一种满格的装饰性透空窗,外观为不封

闭的空窗,窗洞内装饰着各种漏空图案,透过漏窗可隐约看到窗外景物。应用于住宅、园林中的亭、廊、围墙等处。

15、藻井: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和装饰手法,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顶部天花板的装饰,常作多角形、圆形、方形的凹陷部分,然后装修斗拱、描绘图案或雕刻花纹,从而产生精美华丽的视觉效果。

16、干栏式:干栏式结构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一种结构形式,主要用于潮湿地区。其主要特征是将房屋的底层用较短的柱子架空,柱端上铺木板,形成室内的地面,地板之上架设类似穿抖式结构的木构架,再在木构架上铺设椽子与挂瓦。在云贵少数名族地区,还用草葺屋顶的形式。

17、钟楼:旧时城市中设置大钟的楼,楼内按时敲钟报告时辰。

18、脊兽: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上所安放的兽件。它们按类别分为跑兽、垂兽、“仙人”及鸱吻,合称“脊兽”。其中正脊上安放吻兽或望兽,垂脊上安放垂兽,戗脊上安放戗兽,另在屋脊边缘处安放仙人走兽。

19、天井:宅院中房子和房子或房子和围墙所围成的露天空地、院落。

20、山花:古典风格建筑中建筑正面上方宽而低缓的三角形区域;门、窗、壁龛等处上方的三角形区域。

21、壁龛:在墙体上所留出的用来作为贮藏设施或放置神像的空间

22穹顶:悬垂的半球体空间或面积。

23玫瑰窗:哥特大教堂中突出的圆形窗户,以花饰窗格作为装饰。

24柱式:指建筑柱子的样式。由于柱基、柱身、柱头(柱帽)各部分尺寸、比例、形状的不同,加上柱身处理和装饰花纹的各异,而形成各不相同的柱子样式。

25多立克柱式:多立克柱式一般都建在阶座之上,特点是柱头是个倒圆锥台,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著名的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26爱奥尼亚柱式: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又被称为女性柱,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

27科林斯柱式:是爱奥尼亚柱式的一个变体,两者各个部位都很相似,只是柱头以毛叶纹装饰,而不用爱奥尼亚式的涡卷纹,风格也由爱奥尼亚式的秀美转为豪华富丽。其优点是,在华丽美观之余还可置于建筑物的任何部位,柱头图案呈环绕状,因而适应各种观赏角度,从而在日后的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备受欢迎。

28帆拱:是对古罗马“穹拱”一种地域性的变异及重新诠释。在4个柱墩上沿方形平面的4条边长做券,在4个垂向拱券之间砌筑一个过4个切点的相切穹顶,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既成为“帆拱”。它的自重完全由4个券拱下的筑墩承担,这一结构不仅使穹顶与方形平面的承接过渡在形式上自然简洁,也将载荷集中到4座柱墩上,而不是由连续的石砌墙承重。

30、卫城:是指建在高处城邦国家的都城,利于防守,内部建有宫殿、神庙、粮库、卫兵住所于水源。

31、凯旋门:是欧洲纪念战争胜利的一种建筑,常建在城市主要街道中或广场上。用石块砌筑,形似门楼,有1个或3个拱券门洞,上刻宣扬统治者战绩的浮雕。始建于古罗马时期,当时统治者以此炫耀自己的功绩。后为欧洲其他国家所效仿。

32,、《建筑十书》: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一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于公元前27年由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著。全书分10卷,内容包括建筑教育、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作法、施工工艺、施工机械和设备。记载了大量建筑实践经验和基本理论,至今仍是一部具有参考价值的建筑科学全书。

33、玻璃镶嵌画:是以有色石子、陶片、珐琅或有色玻璃小方块等,嵌成的图案。主要用以装饰建筑物的天花板、墙壁、和地面。开始于古代东方,后来希腊、罗马也加以普遍应用。现存作品以拜占中庭艺术中的镶嵌画为最丰富。

34、巴西里卡:早起基督教的一种,平面为长方形的教堂。有两条侧廊,纵向的中殿比两旁的侧廊要高,光线由高侧窗照入。

35、扶壁:一种伸展出来的建筑结构,对承重墙进行支撑,增加其稳定性;对高强进行加固,抵消其横向受力。

36、飞扶壁:拱或半拱,常见于哥特式大教堂的外部;通过抵消外侧压力来支撑高大的石墙,把力量转化到外部支撑。

37、希腊十字形:指的是西方教堂建筑平面结构的一种,即在平面上,南北的长度和东西的长度比较接近的“十”字形结构,也叫等臂“十”字形。

38、拉丁十字形:指的西方教堂建筑平面结构的一种,即在平面上,东西长度比南北长度长的多的“十”字形结构,形成大厅比圣坛长,横厅比大厅短的结构。

39、玛斯塔巴:古埃及的一种斜坡坟墓形制,随着其高度的增加,墓墙的坡度逐渐内收,是金字塔的雏形。

40、方尖碑:高的方形石柱,上部尖细,顶为锥形,由古埃及人发明。

41、窣堵波:是古代佛教特有的建筑类型之一,主要用于供奉和安置佛祖及圣曾的遗骨、经文、和法物,外形是一座圆冢的样子,也可以称作佛塔。公元前3世纪市时流行于印度孔雀王朝,是当时重要的建筑。

42、清真寺:伊斯兰教礼拜之处,通常由一个庭院及四周的拱廊以及一个柱廊祈祷大厅组成。

43、未来主义:也称未来派,1908年由意大利青年诗人托马索·马利内蒂在米兰发起。未来主义反对古典的、庄重的、戏剧性的、装饰的及一切取悦于人的建筑,反对保护、修复、和重建古典建筑。他们反对垂直线和水平线,反对立方体,方锥体和圆,提倡斜线和椭圆创造的富有动态的建筑机体。

44.表现主义:产生于20世纪的德国和奥地利,于1910年前后趋于成熟。表现主义建筑师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形体来表现某些思想情绪、象征某种时代精神。1920年门德尔松设计的德国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是表现主义风格的代表性作品。

45理性主义:是20实际初期,欧美建筑界科学地探索现代建筑发展方向的一种创造思潮。这种思潮将房屋与实用者联系在一起,把经济放在首要的地位,试图以建筑参与或解决部分社会问题,引进工业技术、标准化和在环境设计的各个层次进行预制化,反对装饰,提倡简洁、清晰、明朗的建筑风格,强调空间设计的重要性,建筑应尽可能地满足功能要求。

46纯粹主义:由建筑师兼画家勒·柯普西耶和画家奥占芳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倾向。在建筑造型上,纯粹主义摒弃个人情感,反对装饰,认为比例是处理建筑体量与形式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提倡表现立方体、圆锥体以及它们在阳光下的光影变化为主的构图手法。

47国际风格: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建筑现象。国际式建筑的特点是手法洗练,以矩形体为主,平顶、多窗、少装饰,房间布局自由,把秩序作为设计的要素之一。48功能主义: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将实用作为美学主要内容、将功能作为建筑追求目标的一种创作思潮。芝加哥建筑师沙利文是功能主义的奠基者。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口号。早期功能主义的重点是解决人的生理需要,其设计方法为“由内向外”逐步完成。在功能主义发展的晚期。人的心理需要被引进建筑之中,建筑形式成为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

49十次小组:是20世纪50年代以史密森夫妇为首成立的一个青年建筑师组织,提倡以人为核心的城市设计思想:建筑与城市设计必须以人的行为方式为基础,其形态来自于生活本身的结构发展。

50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简称“国际建协”,又译“国际新建筑协会”。1928年,由24位代表

各国的建筑师在瑞士某古堡聚会,成立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其目的是反抗学院派的势力,讨论科学对建筑的影响、城市规划以及培训青年一代等问题,为现代建筑确定方向。51.机器美学:是近现代一种建筑思想。其观点是建筑应像机器一样符合实际的功用,强调功能和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反对附加装饰;建筑像机器那样可以放置在任何地方,强调建筑风格的普遍适应性;建筑应像机器那样高效,强调建筑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柯布西耶的“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就是基于这种思想而提出的。

52模度:又称模数理论,建筑大师柯布西耶提出的一种建筑理论。他以男子身体的各部分尺寸为基础,形成一系列接近黄金分割的定比数列并套用“模数”来确定建筑物的所有尺寸。但有人认为柯布西耶的模度不能为工业化所利用,因为其数值系列不能用有理数来表达。53密斯风格:又称“简素主义”、“纯净主义”,在20世纪40~6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建筑设计倾向,由著名建筑师米斯·凡·德·罗提倡的,以“少就是多”为理论依据,以“全面空间”、“纯净形式”和“模数构图”为特征的设计方法与手法,其设计原则是“功能服从空间”。它具有表现主义倾向、提倡忠实于结构和材料,特别强调简洁严谨的细部处理方法。54居住单位:柯布西耶把他所设计像马赛公寓那样带有服务设施的居住大楼当做组成现代城市的一种基本单位而称作“居住单位”。

55粗野主义:以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比较粗犷的建筑风格为代表的一种设计倾向,1954年史密森夫妇提出“新粗野主义”的概念。它以表现建筑自身为主,将就建筑的形式美,把表现与混凝土的性能与质感有关的沉重、毛糙、粗鲁作为建筑美的标准,以大刀阔斧的手法使建筑外形造成粗野的面貌,突出地表现了混凝土“塑性造型”的特征。马赛公寓是粗野主义大道成熟阶段的标志。

56.典雅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官方建筑的主要思潮。它吸取古典建筑传统构图手法,比例工整严谨,造型简练轻快,偶有花饰,但不拘于程式,以传神代替形似,建筑风格庄重精美,通过运用传统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典雅的安定感。主要代表人物有菲利蒲·约翰逊、斯东、雅马萨基等。雅马萨基设计的纽约世界贸易大厦是典雅主义代表作。

57象征主义:20世纪60年代较为流行的一种建筑设计倾向。象征主义追求建筑个性的强烈表现,设计的思想及意图常寓意于建筑的造型之中,能激起人们的联想。象征主义建筑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把艺术造型和环境设计作为首要的考虑的问题。它可以分为具体的象征和抽象的象征两种形式。E·萨里宁设计的纽约环球航空公司航空站是象征主义代表作。58.银色派:又称“光亮派”,是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一种建筑思潮,在建筑创造中注重先进技术、综合平衡、经济效益和装修质量。其风格特征主要表现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创造出影像不断变化的动态效果,反映出新的艺术观。1971年耶鲁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佩利设计的洛杉矶太平洋设计中心是银色派的代表作品。

59白色派:也称“纽约5”,即以埃森曼、格雷夫斯、格瓦斯梅等为核心的建筑创作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最为活跃。他们的建筑作品以白色为主,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派和明显的非天然效果,被称为美国当代建筑中的“阳春白雪”。迈耶设计的道格拉斯住宅是白色派代表性。

60.新陈代谢派:是日本1960年前后形成的一个建筑创作组织,核心成员有丹下健三、大高正人、植文彦等人,认为城市和建筑像生物新陈代谢的动态过程,应该在城市和建筑中引进时间的因素,明确各个要素的周期,在周期长的因素上,装置可动的、周期短的因素。丹下健三所设计的山梨县文化会馆、东京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是其代表性建筑。

61灰色派:也称包含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一种建筑思潮,认为建筑应该兼收并蓄各种形式,是开放的、包罗万象的、联系传统的建筑。灰色派的建筑理论基础来自于美国著名建筑师文丘里所著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和《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灰色

派是后现代派的主要创作思潮。

62.阿基格拉姆学派:是1960年以彼得·库克为核心,以伦敦建筑专业学生为主体成立的建筑集团,他们反对传统、反对专制、反对任何形式的束缚,提倡自由,对技术抱着乐观的态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