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盖板涵施工方案

盖板涵施工方案

盖板涵施工方案
盖板涵施工方案

盖板涵施工方案

一、盖板涵工程概况

盖板涵工程位左右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长 m,结构宽度 m,高 m,由西向东与南北走向的成50度角左右相交,以路线中线成对称布置。主体结构采用现浇C30砼,底铺10cm素砼C15;基础钢筋净保护层为70mm,墙身、顶板钢筋净保护层为30mm,梁钢筋净保护层为35mm,钢筋采用电焊接连接;沉降缝宽20—30mm,缝内填沥表浸木板填充。因现场基础软弱,拟打米长松木桩,桩距米,松木桩桩径为 cm。

二、盖板涵施工阶段划分及施工次序安排

1、盖板涵施工阶段划分:

1)施工准备阶段:包括场地平整、施工设备进场、改沟工程等。

2)基础开挖、打松木桩阶段:包括土方开挖、打松木桩、基坑防护施工等。

3)结构施工阶段:包括垫层、底板、墙身及顶板施工。

4)土方回填施工阶段:包括基坑土方回填、涵顶路基填筑。

2、盖板涵施工次序安排

盖板涵的施工次序采用从上游向下游进行施工,即从路线方向的右边向左边施工。

三、改沟工程

盖板涵位于处,将盖板涵所在处位置的溪流改沟处流出,保证了施工安全,又便于操作。

四、土方开挖及基坑防护施工

盖板涵所处土质为杂填土、耕植土、淤泥等软弱土层,其易震陷沉降。基坑开挖最大深度约4.5m,采用分层开挖。

1、开挖准备工作

1)仔细调查和核对地质资料以及周围建筑物和地上、地下管线的详细资料。

2)准备好出土、运输和弃土机具。

3)对基坑作好监测点的布设,初始数据的测试及监测仪器的调试工作。

4)基坑四周设排水沟,保证场地外地表水不流入基坑;基坑内设明沟、集水井。

2、土、石方开挖

1)盖板涵基坑开挖采用先上后下开挖土体,竖向从上至下分层进行,纵向由开挖起始点至末端形成台阶,用二台挖掘机接力开挖;横向先开挖中间土体,后开挖两侧土体。段长与主体结构的施工缝间距相适应。每个分段内分小段分层均匀开挖,每层不超过1m,

严禁超挖。

2)基坑开挖后要及时对基坑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纵向放坡开挖时,其坡度根据土层情况设为1:1.5,挖深超过4米的,在边坡中间设2米宽平台。

4)基坑开挖时,为保证弃土及时外运,在箱涵两边设置施工便道与既有施工便道相接,以便基坑开挖时弃土运输。

5)根据设计图纸,箱涵基础需进行品字形松木桩处理。打松木桩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用钢丝绳把木桩捆牢,挖掘机吊到打桩位置,二人扶稳木桩,另一人从挖掘机上取下钢丝绳,挖掘机缓慢从桩顶往下压,木桩固定后,工人离开,然后挖掘机把木桩压到位。

3、技术措施

为确保土方开挖施工的安全、顺利,特制定以下技术措施:

1)基坑开挖必须先改沟降水后开挖,施工阶段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排水措施。降水时,降水深度保持在基底面500mm以下,降排水设施必须待回填土完毕方可拆除。

2)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注意坑内降水井的保护,确保降水、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

3)运输便道应设专人整修,确保运输安全、提高效率。

4)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加强观察和监测工作,以便发现安全隐患,并通过监测反馈及时调整开挖程序。

五、盖板涵主体结构施工方法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仔细进行测量,放样及验收,严禁超挖。

2、掌握框架结构浇筑和支撑拆除的要求及操作程序,对侧墙、顶板模型支撑系统进行设计、检算,报监理业主审批准后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安排备料。

3、对内部结构施工顺序,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向工班及全体管理人员进行认真交底,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4、垫层浇筑前,要针对基底情况进行基底处理。

(二)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

主体结构按以下四个阶段顺序作业:

1、垫层

2、底板

3、侧墙

4、盖板

(三)主要施工方法

1、素砼垫层施工

1)清除软土、泥浆及浮碴。

2)素砼垫层采用分段施工,在主体结构施工节段长度两端加200mm。

3)当坑内有水时,采取如下措施:

①在坑内做排水沟、集水井抽干水。

②如坑底渗水较大,且有一定的动水压力时,应采取抽排水措施,并在减压的情况下铺基底垫层和浇筑封底砼。

③当底板砼强度达到70%以上后,方可停止抽水,采用特殊措施封闭集水井。

④深基坑封底后,不应立即停止降水,应等整个结构施工完毕后方可停止降水,如需提前停止降水时,封底砼与围护结构间应有足够的强度和承受力来抵抗底板的上浮,以保证砼不致破坏。

2、底板施工

1)注意事项

①垫层砼达到14天强度后,方可施工底板。

②车站底板施工时要特别加强对接地板的保护。

③浇注砼必须做好标高控制桩,并保护好测量控制桩点。

2)底板钢筋工程

①钢筋加工制作

a、钢筋必须有质保书或试验报告单。

b、钢筋进场时分批抽样物理力学试验。使用中发生异常(如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时),要补充化学成份分析试验。

c、钢筋的类别和直径如需调换、替代时必须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

d、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保持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不使用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

e、钢筋必须平直,无局部曲折遇有死弯时,将其切除。

f、钢筋的弯钩或弯折按国标GB规定执行。弯曲成型在常温下进行,不用热弯,不

用锤击,也不尖角拆弯。

②钢筋焊接

a、钢筋焊接使用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中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

b、焊接成型时,焊接处封锁水锈、油渍等。焊接后在焊接处无缺口、裂纹及较大的金属焊瘤,用小锤敲击时,应发出与钢筋同样的清脆声。

c、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有关规定。

d、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必须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

e、所有受力主筋要求焊接;焊接长度:单面焊≥10d,双面焊≥5d。

③钢筋绑扎与安装

a、所配置钢筋的级别、钢种、根数、直径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b、焊接成型后的网片或骨架必须稳定牢固,在安装及浇注砼时无松动或变形。

c、同一根钢筋上在35

d、且小于500mm的范围内,只准有一个接头。

d、绑扎或焊接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相距不小于10倍主筋直径,也不在最大弯矩处。

e、钢筋与模板间设置足够数量与强度的垫块,确保钢筋的保护层达到设计要求。

f、在绑扎双层钢筋网时,设置足够强度的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网的定位准确。

g、钢筋的绑扎符合规定:

a)钢筋的交叉点采用铁丝扎牢,至少不小于90%。

b)各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3)底板砼施工

①浇注方案

结构砼均采用C30商品砼,用砼运输车送至基坑边靠近工作面处,再用砼输送泵送至灌注工作面。每一工作面采用2-4台地泵或汽车泵输送砼。在工作面泵管端头采用耐高压橡胶管(4-6m)作活动端,便于人工摆动、调节。灌注过程中,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②砼运输及输送

搅拌车运输,输送泵车输送,并按下列规定执行:

a、向商品砼厂家派驻内部监理员,监督检查各种原材料到货质量、计划情况、拌合

情况,协助厂家试验人员抽样、测定坍落度,并与施工现场及时联络,互通情况,确定当日使用商品砼等级及特殊性能要求,记录砼输送车离开时间等。

b、运送砼,避开车流高峰期在细致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定出省时、短距离的运送路线,并制定应急措施,确保砼卸出到浇注时间间隔不大于90min,若因特殊情况出现砼输送中断,则对已浇注的砼部分按施工缝处理,或按有关规定处理。

c、商品砼选择根据甲方指定的搅拌站供应,但须确保质量后核对报码单,并在现场作坍落度核对,允许±1~2㎝误差,超过者立即通知搅拌站调整,严禁在现场任意加水,并按规定留足抗压、抗渗试件。

d、从搅拌车卸出的砼不发生离析现象,否则需重新搅拌合格后方可卸料。

e、输送泵车保持良好状态。

f、输送泵管路拐弯宜缓,接头严密,无硬弯。输送砼过程中,接长管路时分段进行,接好一段,泵出砼后方可接下一段。

g、输送泵间歇时间预计超过45min或砼出现象离析现象时,立即冲洗管内残留砼。

h、输送砼过程,受料斗内保持足够砼。

③砼浇筑及振捣

a、砼灌注必须控制其自由倾落高度,如因超高而使砼发生离析现象进,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流管下落。

b、砼必须采用振捣器振捣,振捣时间为10~30S,并以砼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

c、振捣器移距:插入式不大于作用半径一倍,插入下层砼的深度不小于5㎝,振捣时不得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和止水带等;表面振捣器移距与已振捣砼搭接宽度不小于10㎝。

d、砼从底处向高处分层连续灌注。如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并在前层砼凝结之前,将次层砼灌注完毕。

间歇的最大时间,按水泥品种及砼凝结条件确定,砼凝结时间不超过下表规定:

砼凝结时间表

e、砼每层灌注厚度,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不超过其作用部分长的1.25倍;表

面振捣器不超过200㎜。

f、结构预埋件(管)和预留孔洞、钢筋密集以及其它特殊部位,必须事先制定措施,施工中加强振捣,不得漏振。

④结构施工缝留置在受剪力最小处。

⑤施工缝处继续灌注砼时,按下列规定执行:

a、按设计安置好膨胀止水条。

b、已灌注砼强度:水平施工缝处不低于1.2MPa,垂直施工缝处不低于2.5 MPa。

c、施工缝处受力钢筋须留足规定的钢筋的搭接长度,且旧砼表面应达到100%凿毛,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施工缝处砼必须认真振捣,新旧砼结合紧密。

⑥砼灌注地点采取防止暴晒和雨淋措施。

⑦沿线路方向分层留台阶灌注,砼灌注至标高初凝前,用表面振捣器振一遍后再作压实、收浆、抹面。

⑧结构变形缝设置中埋式止水带时,砼灌注按下列规定执行:

a、灌注前校正止水带位置,表面清理干净,止水带损坏处修补好。

b、板结构止水带的下侧砼振实,将止水带压紧在表面后,方可继续灌注砼。

c、边墙处止水带必须固定牢固,内外侧砼均匀、水平灌注,保持止水带位置正确、平直、无卷曲现象。

⑨砼灌注过程中随时观测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现浇砼和钢筋砼的偏差控制在下表所示要求的范围内:

现浇砼和钢筋砼允许偏差表

3、侧墙

侧墙采用大块模板,采用商品砼。

1)模板工程

①侧墙模板施工

侧墙需安设对拉螺栓,纵横向间距500mm梅花型布置,且用斜撑撑稳。

②施工方法:

在底板上预埋好侧墙受力筋上装水平筋,钢筋采用电焊连接。装好后安装模板,然后安设10cm×10cm、4m长方条(方条间距为50cm),再装φ48斜撑钢管撑牢。

③模板施工技术要求:

a、模板必须支撑牢固、稳定、无松动、跑模、超标准的变形下沉等现象。对超重、大体积砼施工时模板支撑刚度须进行施工设计计算。

b、模板拼缝平整严密,保证不漏浆,模内必须干净。模板安装后及时报验及浇砼。

c、模板安装前,必须经过正确放样,检查无误后才立模安装。

d、侧墙模板采用大模板,模板拼缝处内贴止水胶带或玻璃胶,防止漏浆。

e、模板安装前使用脱模剂。

f、模板在砼强度达要求时,方可拆模,拆模时不得用撬棒,重锤硬击,拆除后的模板必须进行清理并堆放整齐。

2)侧墙钢筋施工

侧墙钢筋绑扎,具体施工同底板。

3)侧墙砼施工

①在砼浇注前,应检查脚手架,模板是否稳固平整,钢筋、预埋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②砼浇注分层进行,一次浇注50~70cm。

③侧墙砼浇注时要加强振捣。

④大体积砼的浇筑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砼沿高度均匀上升,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砼浇筑温度不应超过28℃。

⑤其余具体施工同底板砼施工。

4、盖板施工

盖板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满堂支架支模灌注砼,砼采用商品砼。

1)模板工程

①模板支架体系的选择

脚手架采用φ48×3.5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满堂支架系统。

②盖板模板施工

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满堂支架支模,且用斜撑撑稳盖板用100×100方木,纵横向顶托模板。

③施工方法:

a、根据受力分析计算盖板模板,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搭设满堂红脚手架上面间距500×500安设100mm×100mm方木顶托模板。

b、安设10cm×10cm、4m长方条(方条间距为50cm),装模板,后装φ48斜撑钢管。

c、脚手架竖向间距1000mm,横向间距850mm,利用侧墙斜撑、横撑加固。

④模板施工技术要求:

a、模板必须支撑牢固、稳定、无松动、跑模、超标准的变形下沉等现象。对超重、大体积砼施工时模板支撑刚度须进行施工设计计算。

b、模板拼缝平整严密,保证不漏浆,模内必须干净。模板安装后及时报验及浇砼。

c、模板安装前,必须经过正确放样,检查无误后才立模安装。

d、盖板结构先立支架后铺设模板,并考虑预留沉降量。当跨度大于4m时,模板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3‰以确保净空和限界要求。

e、模板安装前使用脱模剂。

f、盖板模板在砼强度达到100%时,方可拆模,拆模时不得用撬棒,重锤硬击,拆除后的模板必须进行清理并堆放整齐。

2)盖板钢筋施工

盖板钢筋一次绑扎,具体施工同底板。

3)盖板砼施工

①在砼浇注前,应检查脚手架,模板是否稳固平整,钢筋、预埋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②其余具体施工同底板砼施工。

六、基坑盖板土方回填

在基坑开挖时,把可利用的碎石土、砂土,存放到业主指定的临时存碴场,于回填时二次倒用。

(一)回填范围

结构侧墙砖砌保护层外侧和盖板保护层外侧,回填不少于0.5m厚的粘土层。其它部位采用良土质回填。

(二)回填料准备

开挖的粉质粘性土,取样试验后,若能满足设计要求或简单处理过后能满足设计要求,即存放在业主指定的临时堆土场,留作回填之用。不合格者弃政府指定弃土场内。

粘土及素土回填前,分别取样测定其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做压实试验,以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压实密度等参数。

(三)回填工艺

1、根据试验数据,确定分层厚度回填按分层摊平夯实,并在顶板保护层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开始。

2、侧墙盖板范围0.5m以内采用粘土回填,采用人工使用小型机具夯填,夯与夯之间重叠不小于1/3夯底宽度。其他范围采用机械压碾,按薄填慢行,先轻后重,反复压碾,搭接宽度20cm。

3、分段夯填接茬处,已填土坡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高度不大于0.5m。回填标高不一致时,应从低处向高处逐层填压。

4、每层按设计要求取样进行密实度试验。

5、回填时防止机械或机具碰撞防水保护层。

七、盖板涵基坑施工监测

为确保基坑施工时边坡的稳定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应对基坑内、边坡及邻近建筑物、道路、管线等进行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随时预报,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

(一)监测项目

根据本工程地质条件,监测以基坑周边地表的沉降、基坑地下水位的变化、土体侧向变形为主。

(二)监测方法

监测项目设置和测点布置以对基坑围护结构及周围建筑物、管线的位移、变形、受力情况要有较全面的了解为原则,各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1)基坑周围地面、建筑物沉降及临时悬吊管线变形

基坑周围地面、建筑物沉降及临时悬吊管线变形观测选用高精度水准仪配合铟钢尺测量,测量基准点在基坑3倍开挖深度外布置。

在基坑周围重要建筑物(1~1.5倍基坑深度范围)、地面(含道路)及临时悬吊管线布置沉降观测点。

2)土体侧向变形

土体侧向位移(测斜)选用精密测斜仪观测。用测斜仪观测不同深度侧向位移首先需要将带有十字定向导槽的专用测斜管钻孔预埋在土体中;测量时将仪器探头沿十字定向槽放至测管底,从底至顶每0.5m测一次数值。各测孔需在基坑开挖前测量初值,基坑开挖过程中测量值与初值比较的差值即是不同深度的位移量(测管底埋入不动层,认为管底不动)。

(三)监测周期及频数

1、监测周期初步设计为箱涵基础开挖施工时开始至箱涵主体结构完成并回填墙侧土体后终止。

观测周期、次数确定的原则:在保证基本的测量密度的前提下,结合基坑变坡变化情况、现场工程进度情况,具体测量间隔时间根据测量反馈适时调整,实现信息化施工。初步确定如下测量频率:基坑周围地面、建筑物沉降;其它项目在基坑开挖前测初值;在开挖急剧卸载阶段,测量间隔不大于 3天;一般情况下7天测量1次;箱涵主体结构施工期间10~30天测量1次。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加密观测;当大雨、暴雨或基坑边载条件改变时应及时监测;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连续观测;当变形趋于稳定,且外界载荷无显著变化时可加大测量间隔时间。

在实施过程中,各项目的量测频率可根据施工进度、量测结果、监理指令等作相应调整。

(四)监测的施工措施

1、基坑变形观测所用的基准点、观测点在基坑开挖前设定。所有变形观测在基坑开挖前测试初始值。应力及内力量测在元件埋设好后,立即测试初始值。变形观测在基坑开挖起开始实施,应力监测与变形观测同步进行。

2、监测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使用的仪器及传感器在施工监测过程中保证其精度和可靠性。

3、派有经验的监测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监测施工,并定期向监理报送监测结果。当发

现超过预警监测值时,及时报告监理。

(五)监测结果提交

1、观测结果异常时,立即口头向有关部门汇报,然后提交书面报告,书面报告尽量当日完成。

2、当日测试完的项目,尽快处理有关数据,一般情况下(结构处于正常状态)两个工作日内提交本次观测结果(中间成果)。

3、每月提交监测月报(简报、旬报)。

4、全部监测工作完成,提交监测总结报告。

(六)监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和监测异常的快速反馈措施

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对工程安全情况的判断,影响到在工程出现危险征兆时采取措施的合理性、科学性,必须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测量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初值观测增加测量次数:初值观测是各周期观测的起始值,应具有比各周期观测成果更准确可靠的观测精度,采取适当增加测回数的措施;

2、每次观测必须对使用的基点或工作基点进行稳定性检验;

3、观测前对所用的仪器设备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校;

4、采用同一观测设备和观测方法;

5、采用相同的图形、观测线路、测站数;

6、固定观测人员;

7、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施测。

若现场有异常情况发生,测量人员应立即在现场向监理单位汇报,并及时通知其它有关单位,在继续测量的同时整理相关书面资料发送监理单位。

八、盖板涵施工质量与安全保证措施

(一)质量控制

项目质量管理严格执行三阶段质量控制程序,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通过三阶段的控制,确保工程质量控制始终处于监控状态。

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相关的行业技术标准,结合工程特点,制订本项目质量计划,配备专业人员、做好进场材料检验、场地布置、图纸审核、技术交底等工作。

2、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组织高水平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控制。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中对测量质量控制的

要求,实行从放线到竣工“一条龙”的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执行复核制度、交底签认制度、向监理工程师报批制度,以及“放准、勤复测,点、线、面通盘控制”的方法,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无误。

通过严把过程检验和试验关,保证工程施工的每一段、每个部位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到控制。严格按照“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的内容和要求保证三级验证制度的效能;及时组织质检员、施工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对各工序进行自检,按有关规程规范进行检验、试验、标识和记录;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分析,订出纠正和预防措施,以确保达到其实施效果;并及时通知业主和监理单位,经现场认可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3、工后的质量控制

每项工序质量控制结束后,要及时对控制结果进行评价和对质量偏差进行纠正。为了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按照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对不合格进行评审,分析原因,制订纠正措施,跟踪和记录纠正措施的结果,并对其有效性做出评价。

(二)技术措施

1、施工前,精确测定本涵洞各个位置,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避免出错。

2、涵洞施工避开雨季,尽量安排在旱季内完成。

3、涵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检验基底承载力,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否则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

4、加强原材料的检测工作,钢材等厂供材料要有出厂证明,并进行抽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在使用前进行调直、除锈、去氧化皮;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焊接头要经过试验合格后才允许正式作业。

5、钢筋在加工时采用模具配合以保证加工精度。焊接优先选择闪光对焊,没有条件时采用直流焊接。钢筋保护层采用塑料垫块或弧形砼垫块以免影响砼外观质量。

6、钢筋绑扎时,竖向主筋和横向水平分布钢筋按照设计位置要求绑扎牢固,形成规范施工,严格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7、混凝土施工脚手架及支撑要搭设牢固,模板做到横平竖直,杜绝跑模现象发生;捣固设专人进行作业,严格分层厚度(一般控制在30cm以内),振捣时遵循快插慢拔、不过不欠的原则,防止出现蜂窝、麻面。

8) 砼由拌和站集中拌和,砼运输车运输,砼输送泵灌筑。每批砼均进行坍落度试验,坍落度控制在标准坍落度的±15mm范围内,砼强度试验的频数、试件组数要达到规定要

求。

9、严把模板质量关。模板设计合理,加工质量保证精度要求。现场安装牢固、板缝密贴平整,选用有利于砼外观质量的脱模剂,并在涂刷时保证均匀、不流不滴,确保砼表面的镜面感。

10、沉降缝、防水层严格按照设计以及施工规范要求施工,达到无渗漏。若发现渗水应及早返修。

(三)安全保证措施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设置专职安全管理员,专职负责施工安全工作。

1、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对从事特种作业的架子工、钢筋工、起重工、电气焊工、电工、场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等,必须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85)进行安全教育、考核、复审,经过培训考试合格,获取操作证者才能持证上岗。

2、安全检查

经理部、作业队按照以下的要求进行检查:

1 )开工前的安全检查

2 )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3 )经常性安全检查

4 )专业性安全检查

5 )季节性、节假日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6 )安全问题、安全隐患的处理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安全隐患,立即整改不留隐患,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果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应立刻停止施工,处理合格后方可施工。

3、施工用电安全

1)施工用电设施设专人管理,并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2)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杆、脚手架上。电缆线沿地面敷设时,不采用老化脱皮旧电缆,中间接头牢固可靠保持绝缘强度;过路处穿管保护,电源端设漏电保护装置。

3)电缆线路采用“三相五线”接线方式,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必须绝缘良好。移动的电气设备的供电线,使用橡胶套电缆。手持电动工具和单机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照明灯具的金属壳必须做接零保护。

4)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漏电保护器)一箱。不得用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二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

5)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配电箱,且进出电缆线要有套管,电线进出不混乱。严禁使用花线或塑料胶质线。配电箱要坚固、完整、严密,有门、有锁、有防雨装置。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定期进行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线路、设备及时予以维修或更换,严禁带故障运行。

4、机械设备安全作业

施工机械作业人员要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制度。保证机械作业人员的相对稳定,使各个环节责任明确,责任到人。具体包括:

岗位责任制度:使用机械必须坚持“两定三包”即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操作人员作到“三懂四会”即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持证上岗制度: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发给机械操作合格证后方能上机操作。

交接班制度:交接内容有机械运转记录、完成任务和生产情况、设备技术状况、维修保养情况、备件、附件、工具情况等。

安全检查制度:坚持安全教育,坚持日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作业要及时制止,追查原因,及时整改,杜绝事故隐患,真正做到“安全第一”。

九、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环境保护是文明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和社会文明,消除外部干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节约能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证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土保持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施工中,我们将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不留尾巴、不留后患,采取一切合理措施保护现场内外的环境,确保环保目标圆满实现。

(一)水污染的防治

现场存放油料的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如采用防渗混凝土地面、铺防油毡等措施。在

使用过程中,要采取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的措施,防止土壤受到污染。

工地临时厕所的化粪池采取防渗措施,并尽可能利用既有建筑物内的水冲式厕所,同时做好防蝇、灭蛆工作。

(二)水土保持

针对现场实际,以“限量排放”的原则,尽量不对原地层造成大的破坏,确保当地水质不被污染。

加强对施工人员水土保持的教育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全面规划”原则,抓住本工程水土保持重点,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确保水源、植被不被污染和破坏。

施工中严格按设计方案施工,尽量保护施工场地和临时设施附近的植被不被或少被破坏。施工完成后按照当地水土保持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复耕或绿化,防止水土流失。

加强施工机械管理,注重日常保养,按照要求进行操作。防止油品存放和机械在使用、维修、停放时油料泄漏、渗漏,流入河中污染水体。

施工完成后及时清除临时工程和设施及建筑垃圾。施工现场恢复植被。

施工场地和道路硬化处理,周边和两侧设排水沟,防止排水引起水土流失。施工现场生产区和生活区种植树木花草进行绿化,美化施工环境。

(三)文明施工

1、文明施工目标

现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物流有序,标识醒目;达到“一通、二无、三整齐、四清洁、五不漏”的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一通:交通平整畅通,交通标志明显。

二无:无头(无木材头、无钢筋头、无焊接头、无钢材头),无底(无砂底、无碎石底、无砂浆底、无垃圾废土底)。

三整齐:钢材等材料按规格、型号、品种堆放整齐;构件、模板、方木、脚手架、堆码整齐;机械设备、车辆摆置整齐。

四清洁:施工现场清洁,环境道路清洁,机具设备清洁,现场办公室,休息室、库房内外清洁。

五不漏:不漏油、不漏水、不漏风、不漏气、不漏电。

2、文明施工管理机构及文明施工措施

涵洞施工队成立以队长为组长的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小组,负责文明施工的现场管理工作,在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工程项目的实施,都按照现场文明施工的要求执行。按照文明工地创建活动的有关规定,积极争创文明施工标准工地。

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正确处理好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搞好工地文明建设。

经常性安排和组织以质量、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健康向上的宣传活动。在施工现场设置宣传标语、板报专栏等,及时报道安全、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及知识。

施工现场实行全面标准化管理,施工现场悬挂“四牌三标”,即工程告示牌、责任划分牌、质量标准牌、安全标准牌,确保工期标语、确保安全质量标语、保护环境等宣传标语。悬挂时要齐全、美观、整齐、按照规定的材料、式样、颜色、内容等标准格式统一加工制作。严格按照施工施工要求堆放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所有材料分类存放、堆码整齐,并悬挂标识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