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走访方汉奇

走访方汉奇

王永亮张霏虹方汉奇先生是我国新闻理论界宗师级的著名学者。现任中国人民大
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指导教
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
中心总顾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十
四所大学的兼职教授、课程教授和顾
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
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

吴玉章奖金”基金会委员、新闻学学
科评审组组长。
中国新闻史是方汉奇先生致力研
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著作等身,桃李满
天下。最近,本刊特约记者王永亮、张雾
红就新闻史研究方面的一些问题走访
了方汉奇先生,下面是访谈的实录。
记者:您认为新时期中国新闻史研
究取得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对中国新闻
史研究提出批评者不乏其人,比如说,
有人批评:“中国新闻史的著作较多的
研究了报纸,而较少研究广播、电视、和
期刊(如《半月谈》),使新闻事业史成
了报业史。而报业史研究中又较多研究
了党的机关报,较少研究其他类型的报
纸,使新闻事业史几乎成了机关报史。”
您如何看这一批评?
方汉奇:改革开放以后的二十年
来,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黄金时代。大
概书出了100种以上,论文超过1000
多篇,整个新闻史的研究队伍由区区三
五个人,发展到现在的将近500人。新
闻史研究中的一些大的缺口,近年来也
基本上填平补齐了。
在此期间,新闻史研究工作者集中
了全淘的力量,完成了一部通史,和一
部编年史,还完成了很多的报纸历史的
个案研究。不少个别报纸的专史,如《解
放日报》的,《新华日报》的,《申报》
的,《晋察冀日报》的,《晋绥日报》的,
《东北日报》的都做完了。地区新闻史
的研究,这些年来发展也很快,东北地
区最近出了一部《东北新闻史》,这是
难度较大的一部地区新闻史。东北历史
上经历过奉系军阀统治时期,伪满洲国
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中间又曾
被沙皇俄国和日本关东军部分占领,报
纸的语种也比较多,情况很复杂,研究
有很大难度。但经过东北同志们的努
力,现在也终于完成了。四川的,武汉
的,重庆的,广西的,福建的,湖南的,湖
北的,上海的,这些地区的新闻史,这些
年来陆陆续续问世。
此外,还完成了很多的新闻史人物
的研究,出版了很多人物传记。应该说
这二十年来,整个中国新闻史的研究全
面开花,硕果累累。中国新闻史学会在
促进沟通交流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
作,起了核心的作用,你说的那些缺点,
确实存在。克服它需要有一个过程。过
去的媒体,主要是报刊,所以早期的新
闻史研究重

点在报刊,这是可以理解
的。我写的第一本书,就叫《中国近代报
刊史》,书名就标明了只限于报刊史。近
代既没有广播,也没有电视。中国的广
播事业是1922年开始的,电视事业是
1958年开始的,所以早期的新闻史专著
和教材,很自然的只能以报刊为主。现
在广播史电视史都开始有人研究了,而
且已有不少成果问世,问题是一般的新
闻史专著和教材,对报刊以外的其他媒
体的历史还关照得不够。
由我牵头,前不久刚刚出齐的那部
三卷本《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就基本
上弥补了这个缺点。我们的这部通史,
几种媒体,除了互联网—互联网是上个世纪90年代才发展起来,我们这个
通史截稿在1988年—三大媒体基本上都覆盖了。近年来新出版的有关的新
闻史教材,也都包括了广播史和电视史
的内容。广播史电视史的比重相对的低
于报刊史,这也是现实状况的一种反
映,因为在新闻事业里头,报刊毕竟还
是主流,它历史最长,它的从业人员最
多。现在广播电视的从业人员也不少,
但是从历史上来看,著名的新闻记者都
是报刊的。这种偏重是历史形成的。我
们力图在新的教材里,兼顾这些媒体。
斗价有双奇菊淡尿中国新闻史研究的黄金时代
报刊之友2003/327
专家论坛
使所有的新闻传媒,都有相应的位《申报》、《新闻报》、《时报》等,在框。即使有,摆脱起来也容易一些。
置。说到党报史,近代除外,现代、当当时都属于中间力量的报纸。《大公记者:您以“读万卷书,行万里
代的新闻史,特别是现代的这一部报》骂过共产党,但也支持过共产路,知天下事,做有心人”作为您的
分,以写党报为主,也是历史形成的。党,摇摆不定,这就是中间力量的特治学格言,请问它的含义、来历是怎
中共党报史的研究是从上个世纪50点。这家报纸最后在舆论上支持了共样的?
年代开始的,邹寸由高级党校新闻班产党。对中间力量的报刊,我们过去方汉奇:这四句话是人大校刊
牵头,人民大学的部分教师参加,完研究得不够,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研上登的我的一篇文章的题目。新闻学
成了一部<中国现代革命报刊史讲究。反映在教材的编写上,也应该增涉及的方面很广,政治经济文化,无
义》,基本上讲的都是党报。后来在加这方面的内容,应该把这方面的研所不包,新闻报道需要及时反映最新
编整个中国新闻史的时候,现代这一究的成果,充实到教材中去。的事情,你在这个领域作战,虽然仅
块基本上介绍的也主要是党报。当代记者:在当前世风和学风包括仅是研究新闻的历史这样一个小小
即建国以后的

这一部分,除港澳台北京的学术界都比较浮躁的的情况的侧面,但是由于新闻的自身特点,
外,当然也以写党报和党领导的社会下,对于如何团结队伍,发挥团队精就必须要有比较广阔的视野,就要
主义报刊为主。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神奋发有为,您有何构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的80年间办了不少报纸,这些报纸方汉奇:我主张让年轻人多出万卷书,也许一个人一辈子也
是中国现当代新闻事业史的主要研来担当一些会务的工作,我支持年轻读不过来,以“读万卷书”作为治学
究对象,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主流,同人多出成果。现在凡是中国新闻史学格言,无非是树立一种追求,时时提
时也是中国新闻史的主要内容,这些会牵头搞的一些活动,都是以老中青醒和激励自己注意学习,尽可能的多
都是没有异议的。问题是这一时期特结合的方式进行的。例如目前正在进看一点书。新闻工作者中,范长江就
别是现代那一块还有不少其他方面行中的<大公报一百年史》的编写工是看书比较多的一个。他为了到中国
的报纸。左中右各种倾向的都有。中作,就是以老中青结合的方式进行的西北地区去采访,事先做了大量的
间力量的这一部分,还有较大影响。的。既有老专家和中年骨干参加,也案头准备工作,看了很多和即将去采
它们同样也是新闻史必须研究的对有不少会员中的在读博士研究生参访的地区有关的历史文献资料,他每
象,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中,也应该占加。这样可以使年轻人得到锻炼,也到一处,对那个地方的历史地理和文
有一定的比重。可以使新闻史的研究后继有人长盛化背景,都了如指掌,真正作到了
毛泽东同志讲宣传要研究敌友不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新闻记
我。国民党报纸在当时就是对立面,年轻人有朝气,精力充沛,在新者这种职业的要求。这种要求,对新
是需要研究的。这一块现在有人弥补领域的开掘方面,也比老专家们少一闻学和新闻史的研究工作者也同样
了,蔡铭泽就是研究国民党报刊这一些框框。少的是经验和火候,老中青适用。
块的,但是他研究得还不够全面。现结合,就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比如你“知天下事,做有心人”这两句
在应该着力研究的是中间这一块,中刚才说的现代新闻史的编写工作,老话,实际上是从明代东林党人所说的
国革命的历史上,谁取得中间力量的的新闻史教学研究工作者们的框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
支持,谁就赢得了革命的胜利,共产就会多一些,摆脱起来的困难也会多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段话中套
党之所以取得

全国性的胜利就是因一些。年轻人就没有这么多的框框,护下来的。这是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以
为取得了中间力量的支持。他们会有新的视野,受的传统模式的天下为己任的一种好的传统。只有知
记者:您怎样定义中间力量?束缚也相对较少。天下事,才能作到以天下为己任。前
方汉奇:就是左中右的那个中我们这些从建国初期就开始新者是后者的前提。做新闻工作者,做
间,非国非共的那个中间。民主党派闻史教学的人受苏共报刊史的影响一个新闻学的教学研究工作者同样
的,无党派的,这些力量,都是属于中比较大,再加上“文化大革命”以前也应该有这种抱负和襟怀。做有心
间力量。在中国现代史上,中间力量那十几年,政治运动不断,写东西容人,就是要时刻注意观点和资料的积
是值得研究的。把这个观点用在新闻易宁左勿右,对中间势力报刊的研累。从事新闻理论的研究也好,从事
史的研究上,就是应该加强对中间报究,和国民党报纸的研究,都有所顾新闻史的研究也好,都要长期地,不
刊的研究。近现代的《大公报》,和虑。年轻人就没有这些束缚和这些框懈地,不间断地去关注学科领域的发
282003/3报刊之友
专家论坛
,积累一些必要的资料。
记者:我们觉得新闻史研究是
个非常专业的工作,您觉得做好
闻史学研究需要哪些知识基础?
里面如何处理“博”与“专”的关
系?
方汉奇:新闻史的基础和一般
文史的基础都是一样的。我也不是
学历史出身的,我是学新闻出身的,
我并没有想到会搞一辈子新闻史,
我只是想当记者,后来才搞了新闻
史,也才和历史沾了边。新闻和历史
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历史是昨天
的新闻,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
史,所以搞新闻史,历史的那些基础
都是必要的。
我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中国的新
闻史,我是在干的过程中通过不断
的学习,逐步提高的,并不是一开始
就十分“专业”的。从中学时代起,
我就开始对当新闻记者感兴趣,进
新闻系以后,想的还是当记者,二三
年级的时候写过一些和新闻史有关
的小文章,又开始对新闻史有了兴
趣,所以后来做这方面的工作也是
顺理成章,自己有兴趣,并不是很被
动很勉强的。
记者:如果要用比较规范的语
言来概括您的治学思想,您觉得该
如何概括?
方汉奇:我并不是什么大学者,
几十年来只是在一个很小的一个学
术领域里,做了很有限的一点工作,
所谓的治学思想,也是在吸取众家
之长的基础上,逐步的形成。如果硬
要说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是比较
的注意占有第一手材料,比较的注
意利用这些材

料进行实事求是地分
析,然后再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开
拓,有所前进。我十分尊重前人的劳
动成果,凡有征引,必加注释,而且
力求详尽,有关数据,一定交代清
楚。尊重前人的成果,这是治学者必
须遵守的最根本的一项原则,我在
这方面是身体力行的。至于自己能
作多少贡献,那就是量力而行的事
了。
记者:您在一篇文章中说过:
“我的有生之年,是在不断学习和不
断更新知识的过程中度过的。过去
是这样,今后也将是这样。”您如何
看待知识储备和不断更新知识的关
系?
方汉奇:治学必须有一定的知
识储备,必须有一定的学科基础,这
些储备和基础就是你的“本钱”,是
最基本的一些东西。我的早期储备
其实是有限的。拿新闻史研究来说,
大学新闻系本科的课算是都学过,
一般的文史的书也泛泛地涉猎过,
再加上在大学念书期间写过一些新
闻史的小文章,原始的‘’资本”积
累,大体上也就是这些。进入新闻史
的教育研究工作岗位以后,在上海
新闻图书馆有三年时间是在研究
《申报》等旧报,作了一些探索,也
积累了一些材料,稍稍有所充实。
1953年到北大任教后,才开始正式
进入学术殿堂。我的积累工作就开始
按步就班地进行,五十年来,一以贯
之,基本上没有中断。教师这个职业
是需要不断学习,需要不断地更新和
补充知识的,别的职业也需要知识的
更新和补充,但是教师更加需要。学
科在不断的发展,积累和补充也必须
经常的,不间断地进行。
记者:是不是像您这样的老一
代知识分子才具有这样良好的生活
情趣和生活态度?
方汉奇:这个说不上,人各有
志。我既然从事了一个方面的工作,
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就是我的本分。再
说别的我也干不了。我不喜欢当官,
也当不了官。我最大的官大概就当到
教研室主任。论级别,当属科级。因
为部属高校是司局级,下面的院系是
处级,到了教研室可不就是科级,现
在什么也不当,就当老师,论级别在
科之下,是股级。既然不想当官,又不
会当官,就老老实实地教书吧。教师
这个职业的好处是:一,有寒暑假;
二,不用坐班。再加上这个职业先天
的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我
比较坐得住,学习又是个很有趣味的
事,很好,所以我从来没有见异思迁
的念头。既不是做官的材料,也不羡
慕做官的人。
(作者单位:王永亮北京广播
学院;张雾虹国家发展银行)口
请澎琪雄
罗文全新著《今朝有酒》出版
湖北《三峡商报》副总编辑、主
任记者罗文全所著的报告文学集
《今朝有酒—枝江大曲“长大”之谜》,4月

中旬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
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2()万字
著名白酒品牌枝江大曲始创于清朝
嘉庆年间(1817年)私人“谦泰吉
糟坊”,近几年来超速发展,已跻身
中国企业一五百强、全国白酒行业前
十强之列,享有“鄂酒大王”美誉,
连续多年稳居湖北同行业产销量第
一位。‘枝江大曲”现象曾为国内经
济界和企业界瞩目,其产品“长大”
经历耐人寻味。作者多年来致力于
研究该企业,先后独家策划并撰写
了长达数十万字的报道。该书分“老
字号的新篇章”、“百年飘香的酒旗
下”、“煮酒论英雄”、“百姓情怀”
等七辑,真实记录了企业的改革和
发展历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