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毛概课程教学大纲

毛概课程教学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部分

1、教学目的和要求:

该课程通过阐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涵义、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使大学生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2、课程地位及其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必修课之一,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四门课程中的核心课程。

3、教学重点和要求。

该课程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为重点,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正文部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基本的把握;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地位及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教学课时:12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练习与自测:

1、我党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是什么?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5、简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6、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内容及其意义;把握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教学重点、难点: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教学课时 3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第二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练习与自测:

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2、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哪些新的贡献?

3、简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5、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教学目的:

本章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背景、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教学重点、难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和意义。

教学课时:3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练习与自测: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怎样形成的?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是什么?

5、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教学目的:

本章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认识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教学重点、难点:

社会主义改造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合理性;正确地历史地理解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当今的社会主义改革。

教学课时:3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练习与自测: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3、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5、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认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前提,进而把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教学重点、难点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教学课时:6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练习与自测:

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及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起点,自觉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教学重点、难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路线、发展战略。

教学课时6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练习与自测: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简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5、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帮助学生明确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掌握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掌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了解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重点、难点: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正确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教学课时:9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二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练习与自测:

1、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3、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了解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新概括和公有制理论的新发展,如何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公有制理论的新发展,理解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的意义。

教学课时9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统筹区域发展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练习与自测:

1、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是什么?

2、如何科学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哪些措施?

5、如何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我们为什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不能照搬西方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和多党制,要积极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教学重点、难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教学课时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二、人民民主专政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二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第三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练习与自测:

1、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我国的政党制度具有哪些特征?

5、为什么说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6、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7、当前我国如何进一步深化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基本方针政策。

教学重点、难点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教学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三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练习与自测:

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3、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帮助学生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和重要意义,了解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政策。

教学重点、难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教学课时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练习与自测:

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大意义?

5、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解决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清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了解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了解“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及其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坚持和发展;了解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极端重要性。

教学重点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新形式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教学难点

祖国统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战略构想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教学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第二节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第三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第四节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练习与自测:

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明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对战后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认识;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和谐世界”。

教学课时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第二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练习与自测:

1、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教学重点、难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理解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理解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教学课时: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四、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第二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三、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第三节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二、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三、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练习与自测: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2、如何理解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充分认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现实途径和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加强党的建设。

教学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一、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练习与自测:

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如何理解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

三、学习方法和参考资料

(一)课程学习方法:

1、教师授课和学生自学相结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科学、准确地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掌握理论知识,提高理论水平。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概论》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在学习时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实践性教学方法,学生有计划地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来认识观察社会,延伸课堂教学。

3、课堂学习与研读原著相结合。《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强的课程,通过研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袖的著作和文章,深化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

(二)教材与主要教学参考资料

1、教材使用

使用教育部统一规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0年修订版),教育部社政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2、主要教学参考资料: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胡锦涛:《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

(7)《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