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郑州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郑州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郑州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郑州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论文

题目郑州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学号班级会展(1)

专业会展策划与管理系别旅游系作者姓名完成时间2011年5月9日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郑州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会展业以其强大的功能,正在迅速崛起并成为第三产业中举足轻重的新兴行业。会展业与旅游业同属于服务业,它们的突出特点是经济效益较高和关联度较强,会展业和旅游业不仅能创造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还能拉动交通、通讯、餐饮、住宿、娱乐、文化、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巨大的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会展业与旅游业两者之间具有极大的关联性,它们两者本身可以产生巨大的互动关联效益。会展产品与旅游产品多要素组合的综合性,决定了他们产业链结构复杂、行业部门跨度大的特点,也决定了只有与各行业部门合作,完整的会展产品和旅游产品才能实现。目前郑州会展业与旅游业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居安思危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存在巨大潜力的两个产业之间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隙,针对于此,本文提出了政府宏观规制、管理者系统观的树立、企业对产业边界与地域边界的双跨越以及在旅游强市的战略下企业之间相互合作等一些构想。

关键词:会展业旅游业互动发展

目录

摘要.........................................................................................................................................................................II 第一章: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的研究意义 (1)

第二章:郑州会展业发展现状 (2)

一、会展场馆设施先进 (2)

二、展会规模增长迅速 (2)

三、品牌展会快速成长 (2)

四、会展形式创新拓展 (2)

五、会展经济效益明显 (2)

第三章:郑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3)

一、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加快。 (3)

二、旅游产品精品化程度明显提高。 (3)

三、区域旅游交通更加便捷顺畅。 (3)

第四章、郑州会展业与旅游业发展背后的隐忧 (4)

一、市场化程度不高,影响力较小 (4)

二、产业融合不足,专业人才缺乏 (4)

三、系统观念的缺乏 (4)

四、企业跨越产业边界进行合作的意识比较薄弱 (4)

五、会展企业与旅游企业合作目标不够明确 (4)

第五章:郑州会展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的构想 (6)

一、完善会展与旅游互动发展的客观基础 (6)

二、加强政府管理的系统性 (6)

三、提升企业主观能动性实现产业和区域双跨越 (6)

四、加强区域强强联合,建立会展旅游圈 (6)

第六章: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第一章: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的研究意义

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著名的旅游学专家Robert Christie Mill和Alastair.M. Morrison在《The Tourism System》一文中明确指出:商务旅游市场分为三个部分,即一般的商务旅游、同各种会议展示活动有关的商务旅游和奖励旅游。这一结论初步说明了会展业和旅游活动之间的特殊关系。作为两个朝阳行业,会展与旅游紧密联系、相互渗透,但绝不是简单的等同或者包容的关系。会展业和旅游业都被誉为窗口行业,创造的都是“注意力经济”,往往会展的增量发展就会相应地带来旅游的增量发展,很多著名会展举办地事后成为旅游胜地,如“99昆明世博会”、“2008北京奥运会”等举办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即服务对象的异地流动性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巨大带动性,这就为两者在具体运作上的合作提供了基础条件。

以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为特征的当今世界,企业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强。与此相适应,以“商业生态系统”的思考方式来应对动态环境的战略管理理论,正在拓展和超越传统的竞争战略分析框架,成为一个新趋势。会展企业与旅游业身处这个大环境之中,其间的互动关系也概莫能外。会展产品与旅游产品多要素组合的综合性,决定了他们产业链结构复杂、行业部门跨度大的特点,也决定了只有与各行业部门合作,完整的会展产品和旅游产品才能实现,参展者和旅游者的各种需求才能得到满足,会展企业与旅游企业的战略目标才能达到。因而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对接、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与行业协会的搭桥功能以及会展企业的主导作用直接从宏观上决定着郑州未来会展业的发展前景,加强会展与旅游的互动性成为了一个现实急需的课题。

会展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历程。2000年以来,我国会展业已经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总规模保持近20%的年增长速度。2005年10月,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投入使用为标志,郑州会展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全国大型流动展荟萃郑州,自主品牌展会迅速成长,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会展经济体系,初步奠定了中部会展之都的地位。其发展现状如下:

一、会展场馆设施先进

郑州现有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和中原国际博览中心两大专业会展场馆,全市室内可供展览总面积7.8万平方米,室外可供展览总面积5.3万平方米,硬件设施水平居全国前十名。其中,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是国内一流、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会展设施,室内展览面积6.5万平方米,可设置3394个国际标准展位,室外展场3.8万平方米。中原国际博览中心可供展览面积2.8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展览面积1.3万平方米,室外广场1.5万平方米。

二、展会规模增长迅速

2005年以来,郑州市会展业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年均递增幅度超过20%,已成为全市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板块之一。2005—2009年全市共举办展会384个,展览总面积468.2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的大型展会38个,展览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中型展会91个。2009年全年展览面积达124万平方米,是2005年的4.2倍;展会数量84个,是2005年的1.9倍。3万平方米以上的展会有12个,展览面积达73万平方米,占总展览面积的58.9%。

三、品牌展会快速成长

经过近年来大力培育,郑州已经形成一批又一批影响力高的品牌展会。2005年至2009年,全市自主品牌展会数占到展会总数的85%。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河南家禽交易会、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汽车后市场博览会等展会,已经成为中部地区同行业规模、影响较大的展会。

四、会展形式创新拓展

郑州会展业已经形成两大突出特色:一是定期展与流动展相结合。在培育本土展会的同时,成功举办了第2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第31、33、35、37届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2007、2008全国农机产品博览会,第56、61届全国药品交易会,2009年秋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等20多个大型专业流动展会,打造全国流动展“聚集高地”。二是展览、会议、节庆、表演、赛事等形式多样的会展活动紧密结合。如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第十届亚洲艺术节等举办期间同时举办论坛、文艺活动和演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世界旅游小姐决赛”等影响很广泛、特色突出,丰富了会展的内涵,促进了“大会展经济”格局的形成。

五、会展经济效益明显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来,全市会展业平均每年的直接收入在7亿元左右,每年带动相关产业收入70亿元以上。2009年郑州会展业拉动经济社会效益达百亿元。抽样调查显示,第56届全国医疗器械会在郑州举办期间,参展人数超过5万人,共消费约3亿元;第61届全国药品交易会,10万参会人员为郑州带来约4.5亿元的收入;2009年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参展商1800多家,专业观众达20万人,为郑州带来约9.25亿元收入。

2008年以来,郑州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省旅游产业发展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拉长产业链条,打造旅游品牌,提高服务水平,使全市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8年,全市接待游客总数、旅游总收入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由第九位跃升为第七位,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升郑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出了积极贡献。从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态势看,二次创业的势头初现端倪,已初步形成了发展大旅游的环境和气氛。郑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如下:

一、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加快

登封市政府正式与港中旅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挂牌成立;黄河生态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市旅游景区经营模式改革迈出新的步伐。中小旅行社企业在集团化发展、提高抗风险能力方面开始了新的尝试。

二、旅游产品精品化程度明显提高

继少林寺成功创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之后,黄河风景名胜区入选第七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康百万庄园扩建项目基本完成,慈云寺景区改造、杜甫故里、新密古县衙、黄河碑林项目进展顺利。

三、区域旅游交通更加便捷顺畅

2010年2月,郑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郑汴、郑新、郑焦、郑许城际公交相继开通,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加快,将进一步提升我市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

第四章、郑州会展业与旅游业发展背后的隐忧

一、市场化程度不高,影响力较小

会展业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必须有政府的主导,但是政府在什么层次上主导,参与到什么程度,这些根本问题没有解决,而且过多的政府行政干预行为也带来了整体竞争力弱、发展活力不强、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的现实问题,有时更是出现相互掣肘现象,严重地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综合效能,从而导致了市场化程度低的不利局面。同时郑州是典型的内陆城市,受地域条件限制而对外开放度低,国际视野不足,而且郑州市以及河南省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产业,郑州又是一个新兴会展旅游城市,还没有举办过很高规格的各类会展活动,因此行业与社会影响力低、地域和影响力辐射范围较小。

二、产业融合不足,专业人才缺乏

旅游企业在会展旅游市场的开发方面,缺乏切入点和针对性,而且郑州市目前缺乏实力强大的旅游企业,不具备组织具有较高水平的大型旅游活动的能力,所能参与的也多是一般小型的会展活动,很难参与到大型会展活动中。以至于会展活动与旅游业融合不足,没有将会展旅游的巨大优势充分体现出来。再则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旅游目的必须有三个要素:一是综合吸引力;二是会议中心、展览场馆、高星级酒店为代表的硬件建设;三是专业会议组织策划者(PCO)为代表的软件条件,前两者郑州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而且在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这里第三个要素就是人才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各个会展城市的竞争就是从业人员素质的竞争,没有高素质的会展人才的参与支持,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发展,而大量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会展旅游人才正是郑州发展会展旅游业非常欠缺的。

三、系统观念的缺乏

联系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任何一个企业或者行业都不可能在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下谋求发展,但是在郑州会展业与旅游业现实发展中,却缺乏这种系统观念的指导。系统观的缺乏在郑州的会展业与旅游业发展中体现为两方面,其一是目前的很多企业的发展受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着重探讨政府的宏观规制作用,对于市场主体的企业运行机制缺乏深入地探讨,更缺乏宏观政府、中观的行业协会、微观的企业三个层面的综合考虑;其二是对自己产业链的整体绩效关注度不够,例如展览主办方和承办方只关注作为自己客户的参展商,对作为参展商客户的专业观众的重视程度很低。

四、企业跨越产业边界进行合作的意识比较薄弱

郑州诸多会展与旅游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和尊重直接关系到企业命运与前途的客观经济规律。有调研结果表明,企业在追求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往往采用敌视的态度来对待周边相关企业,表现为针对统一目标群体的广告战、围绕入会费和展位费、团费展开的价格战和促销战此起彼伏,甚至是相同或者类似名称与题材的会议和展览同期举办、旅行社之间互相竞抢彼此的VIP,这样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大量企业由于过度竞争导致资源浪费而进入微利或者亏损的状态,那么提升服务质量塑造企业品牌也就无从谈起,这一点已经被若干个产业的发展所证实,例如家电业。

五、会展企业与旅游企业合作目标不够明确

合作是为了共赢,摆脱保守的传统式单兵作战,目的就是产生协同效应,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旅游企业和会展企业实现了初步对接,主要体现在会展企业与

酒店的合作上。旅游企业与会展企业协同效应的衡量应该予以指标进行量化。

第五章:郑州会展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的构想

会展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的实质是两个产业的融合以及企业边界的模糊,是以产业构成中的行业共同体为基础,以协作和联合为主导,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组织改造,从而形成跨越旅游和会展的新型产业。从现实发展情况客观来看,郑州旅游业与会展业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其二者之间关系十分松散,一直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郑州市综合产业效益的提升。下面从产业融合的基础、宏观的政府规制与微观的企业能动三方面进行方向性的阐述。

一、完善会展与旅游互动发展的客观基础

郑州经济目前的发展正从传统模式走向新型模式,郑州会展发展的基础——场馆与时俱进在郑东新区建立了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新场馆的开辟,从硬件设施上具备了在会展业扩张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为旅游客源增加也提供了可能,此外场馆建筑本身独特的造型也成为郑州都市旅游的一处吸引物。除了场馆本身之外,交通部门、餐饮企业、购物场所、休憩设施也成为会展业与旅游业融合必备的基础条件,必须纳入城市发展的规划之中。

随着会展业和旅游业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政府除了重点加强对会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之外,还要从法律法规制定和规范市场管理等方面大做文章,通过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培育、扶持、壮大自己的会展企业和行业协会。

二、加强政府管理的系统性

1、理论管理与实践管理的系统性。理论与实践有着天然的联系,政府管理部门在这方面大有可为。例如对理论研究部门,诸如高校、研究所等,可以通过历年纵向课题进行引导“产学研”的开展;对于企业则可以通过政策引导、税收政策调节等措施鼓励其与理论研究部门进行横向课题的合作。

2、会展管理与旅游管理的系统性。实现会展业和旅游业的有效对接,需要政府从管理体制、行业规范及城市会展旅游的形象宣传等方面的系统性的引导。国外会展发达的国家和城市均设置了相应的专业管理机构,且大多与政府旅游管理统一管理,如美国的展览旅游局、巴黎的旅游与会议局、日本国家旅游机构下设的会展局及新加坡旅游促进局下设的会展局等。会展产品与旅游产品多要素组合的综合性,决定了他们产业链结构复杂、行业部门跨度大的特点,也决定了政府管理部门只有跨越产业边界的系统管理,才可以为行业的发展充当理想的协调者。

三、提升企业主观能动性实现产业和区域双跨越

会展业和旅游业的对接体现为旅游企业和会展企业的分工协作,其核心就是二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旅行社在会展业和旅游业分工协作格局中处于重要的节点地位,它将酒店、餐饮、交通部门等企业串联起来,同时在对参展人员与会者及观展者提供旅游接待服务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同时其长期与境内外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合作,也使其在客源预测及对外招徕会展旅游者方面享有优势。会展部门则在为旅行社、饭店带来高端客源,提前了解客源信息方面具有优势。二者的合作是跨越产业边界的双赢合作,双方应该就合作环节进行开诚布公的商谈,共同把杭州会展与旅游的蛋糕做大。另一方面,企业要走出狭隘的地方视野,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跨区域合作。

四、加强区域强强联合,建立会展旅游圈

从博弈论的理论分析,中西部会展旅游带内各大城市间存在着非合作博弈,当完全没有约束的时候,各个城市都不会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

最大化。就郑州市与武汉、西安、石家庄、天津、济南、成都、昆明等城市的会展旅游而言,由于空间及其接近,更容易发生争夺项目,抢挤市场的情况。因此必须强调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克服各自为政、自行其是、内耗竞争等问题,加强与西安、广州、温州、济南、青岛、连云港、宁波、无锡、南京等国内各友好城市的合作,以各自的差异性为前提,确定区域分工、接轨合作、产业融合的思想,加强区域内的资源整合和产业配套,理顺地方利益,推进区域协作,实现互补双赢。

第六章:结束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会展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使许多国家都将其作为本国的经济支柱之一,而且国内许多城市也将会展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郑州作为一个新兴会展旅游城市,已经在会展旅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众多现实问题,,郑州若能从战略的高度,抓好会展旅游与城市发展一体化、发展特色会展旅游品牌、加强区域联合、推行市场化战略、加强旅游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加快会展旅游人才的培养等重大问题研究落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郑州的会展经济将为中部经济的崛起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罗明义, 等1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J ] 1 旅游学刊,2002 , (1) 1

[2] 何光伟1 新世纪新产业新增长[M] 1 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91

[3] 朱承蓉1 会展与旅游[J ] 1 旅游科学, 2002 , (3) 1

[4]于永海:商业生态视角下的会展企业关系优化研究[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9.4

[5]郑四渭颜明燕:国际化背景下杭州会展旅游发展策略[J].江苏商论,200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