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4 追索晚清阅读史的一些想法-“知识仓库”、“思想资源”与“概念变迁”

4 追索晚清阅读史的一些想法-“知识仓库”、“思想资源”与“概念变迁”

4  追索晚清阅读史的一些想法-“知识仓库”、“思想资源”与“概念变迁”
4  追索晚清阅读史的一些想法-“知识仓库”、“思想资源”与“概念变迁”

新史學十六卷三期

二○○五年九月 137

追索晚清閱讀史的一些想法──「知識倉庫」、「思想資源」與「概念變遷」*

潘光哲**

本文就如何探討與書寫十九世紀中國士人的「閱讀史」(history of

reading),提供若干想法。筆者認為,我們應該盡可能細致地觀察晚

清士人群體的反思和因應世變的「知識基礎」,為回歸他們「思惟世

界」的變遷,提出比較逼近於原來歷史實相與脈絡的分析和描述。因

此,如果能從「閱讀史」的角度,結合出版史的研究成果,對於構成

晚清士人群體「閱讀對象」的「知識倉庫」(stock of knowledge)的建

立過程,以及它們在「文化市場」(cultural markets)上的流通狀況,如

果可以進行廣泛的調查;並就「知識倉庫」提供的「思想資源」

(intellectual resources)又如何成為「概念變遷」(conceptual change)的可

能動力來源,進行精確的探索,應可為晚清中國文化與思想史的敘史

架構(the structure of historical narratives),建立堅實的基礎;也為晚清

中國歷史圖像的複雜樣態,提供更形多元和深入的描述與分析。

關鍵字:閱讀史 出版史 「知識倉庫」 「思想資源」 「概念變

遷」 晚清士人 十九世紀

*本文為行政院國科會專題計畫:〈「知識倉庫」、「思想資源」與「概念變遷」──晚清士人的閱讀世界[II]〉(計畫編號:NSC92-2411-H-001-073)之部分成果,謹致謝忱。本文之思考與撰述,先後承蒙王汎森教授、李孝悌教授、周啟榮教授、沙培德教授、楊念群教授與李長莉教授指教,均此特致謝悃。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138 潘光哲新史學十六卷三期一、

在近、現代中國的歷史進程裡,「西方」導入的文化衝激是很重要的背景因素。「西力東漸」的歷史命題,廣受矚目,前輩史學家的探索,更為我們理解與反思相關現象與課題的複雜樣態,深有啟發。1然則,即如美國學界反思近、現代中國歷史的研討架構,強調從中國自身的脈絡來理解這段歷史,才是比較恰當的,2筆者也同意這樣的認知基礎。然而,強調從中國自身的脈絡進行理解,不過只是一種避免先入為主的觀念妨礙我們開展研究的治學態度,不是歷史本身。所以,儘管前此研析「西方」對近、現代中國的衝激的成果,難免陷入諸若「挑戰 / 回應」架構(與「西方中心主義」)的泥淖,頗有誤失;但是,如果我們過分執著於避免類似架構的潛在「誤失」,「為避免而避免」,竟而忽略了歷史實相的還原,欠缺歷史脈絡的宏觀理解,也是不必要的。比較可取的途徑,顯然需要掌握傳統中國的文化、思想與社會格局,以此為基底,為探索這樣的課題奠定認知基礎,開展更形寬闊的研究視野。因是,筆者個人開展研究的時候,總是時時提醒自己,不

1總論式的成果,例如:郝延平、王爾敏,〈中國中西觀念之演變,1840~1895〉,收入:費正清、劉廣京(主編),張玉法(主譯),《劍橋中國史.晚清篇》,下冊(臺北:南天書局,1987),頁153-216;王爾敏,〈十九世紀中國士大夫對中西觀念之理解及衍生之新觀念〉,收入: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頁1-94;鍾叔河,《走向世界:近代中國知識分子考察西方的歷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討論這一課題的二手文獻繁多,不詳舉。

2參見:P. A. Cohen,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追索晚清閱讀史的一些想法139

要忽略了中國的自身背景,涉入相關的領域,確切地掌握研討對象在歷史脈絡裡演變的個別意涵與總體意義。但是,所謂的「西方」,其實也是極其複雜的意指。3所以,在開展研究的過程裡也要有所警惕,不要泛泛而論,總要以能夠比較精確地掌握歷史的具體樣態與原來脈絡為依歸。

就晚清中國思想文化的脈絡而言,重建這幅「西力東漸」的歷史圖象,詮釋它所引發的歷史效果,當然可謂碩果累累,豐富了我們對晚清中國思想文化史的認識。在從整體脈絡來探索晚清中國思想文化史的成果方面,過往學界的成績已多,或為類似傳統中國以人物為綱的學案體裁論著,4或是個人單篇論著之合集,5亦或是區分主題集結各家單篇論著的合集,6不免為綱要式的成果展現,還有深入的空間;

3即如Benjamin I. Schwartz (1916-1999)的思考與反省:沒有多少西方學者會宣稱十八、十九世紀以來形成的西方世界,無論在政治、社會或思想等層次,都形成可以輕易被理解的綜合體(synthesis);然而,當西方學界把目光轉向「非西方世界」(non-Western world)的時候,原先曖昧不明的西方世界卻突然變得清晰之至,而且竟也突然被認為是固定、已知的定量(quantity)。因此,他自覺地呼籲,「在研討西方世界與任何既存的非西方社會及文化的遭遇過程時,無可避免地,必需要讓自己同時儘可能地掌握雙方的各式特徵」。見Benjamin I. Schwartz, 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Yen Fu and the Wes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pp. 1-3.

他對嚴復的個案研究,享譽士林,足為後輩的研究者提供深具反思價值的示範。

4例如:韋政通,《中國十九世紀思想史》,上、下冊(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1992)。

5例如: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

6例如,由周陽山、楊肅獻等人合編,以《中國近代思想人物論》為總題之叢書,這套叢書,分列為各單行本:周陽山、楊肅獻(編),《中國近代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周陽山、楊肅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自由主義》(臺北:時報文

140 潘光哲新史學十六卷三期

即便學人已然嘗試勾勒重要的思潮線索,或是以「傳統與西化」來釋論晚清思潮的脈絡,7亦或區分思潮主題(如「洋務論」、「變法論」、「革命論」)來解析晚清思潮的內容,8乃至於以區分思想形態做為清理清季思想的重要線索,9對於我們理解晚清思想文化史的經脈,也有所助益。在探究「西力東漸」的成果方面,前行學者也繳出了可觀的成果。或是整體式地描摹這波「西力」浪潮的歷史景象,10或是論證「西力東漸」之後對傳統中國學術文化帶來的影響,11或是放寬視野,比較

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周陽山、楊肅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民族主義》(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周陽山、楊肅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社會主義》(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周陽山、楊肅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保守主義》(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

7孫廣德以為,晚清「傳統與西化的爭論」,是那個時代最具「代表性」、「涵蓋性」與「貫穿性」的中心問題,故可以此題來分析晚清思想史的發展脈絡,參見:孫廣德,《晚清傳統與西化的爭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

8這是日本學者小野川秀美的看法,參見:小野川秀美(著),黃福慶、林明德(譯),《晚清政治思想史研究》(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2);他又指出,「洋務論」、「變法論」均屬於改革論,都以肯定既成之清廷統治為前提,即令有激進的反君主專制論,但在現實的問題上,不論是如何激烈,卻不曾逾越「君民合治,滿漢不分」之範圍,與激進的以反滿為第一前提的革命派論,有天壤之別。

9例如,張灝強調除重視西力衝擊在晚清思想史之意義外,亦應注意「傳統」衝擊的影響;他並主張要以「救亡圖存的群體意識」與「超越意識」這兩種思想形態,做為探討甲午年之後清季思想的重要線索,參見:張灝,〈晚清思想發展試論──幾個基本論點的提出與檢討〉,收入:周陽山(等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頁19-33。

10例如: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1例如:王先明,《近代新學: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嬗變與重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追索晚清閱讀史的一些想法141

東亞承受「西力」樣態的同與異。12也有學者則從細描濃寫的路向,分別探究不同文化領域或個別學科的表現樣態,或是措意於翻譯與文化思想交流之間的關係,13或是從學科史角度,解析現代意義的學術領域如何成立,如現代史學、14地理學、15法學,16可謂別開新局。至於注意到帶動「西力」浪潮的個別人物:如傳教士、17一代翻譯鉅子

12例如:趙德宇,《西學東漸與中日兩國的對應:中日西學比較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1);于桂芬,《西風東漸:中日攝取西方文化的比較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相較於此二書,學術視野更為寬闊的山室信一,則將「亞細亞」做為「思想基軸的認識(conceived)空間」、「思想連鎖的聯繫(linked)空間」與「思想計畫的投企(projected)空間」,進行探索:山室信一,《思想課題としてのアジア:基軸.連鎖.投企》(東京:岩波書店,2001)。

13鄒振環的一系列成果堪稱代表:鄒振環,《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一百種譯作》(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6)、鄒振環,《譯林舊蹤》(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鄒振環,《20世紀上海翻譯出版與文化變遷》(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

14例如: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Q. Edward Wang(王晴佳), Inventing China Through History: The May Fourth Approach to Historiography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1).

15例如:郭雙林,《西潮激蕩下的晚清地理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鄒振環,《晚清西方地理學在中國──以1815至1911年西方地理學譯著的傳播與影響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相較於此二書,荒川清秀更專注於地理學專有名詞的導入:荒川清秀,《近代日中學術用語の形成と伝播:地理學用語を中心に》(東京:白帝社,1997)。16例如:田濤,《國際法輸入與晚清中國》(濟南:濟南出版社,2001);王健,《溝通兩個世界的法律意義──晚清西方法的輸入與法律新詞初探》(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

17這方面的成果不可勝數,綜合前此研究新教(Protestant)傳教士諸成果的較新著作是:吉田寅,《中國プロテスタンイ伝道史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7)。

142 潘光哲新史學十六卷三期

嚴復(1854-1921),18或是專門探索某分有助於「西力」之注入的期刊,19注意「新名詞」導入的「新觀念」。20立場比較「激進」的學人,更要從「跨語際的實踐」的研究取徑找尋論述 / 知識 / 權力之間的關係。21各種多元深入面向的探索成果,使我們對晚清中國思想文化的認知愈形深化。

對比於既有成果,新世代的史學工作者,在掌握思潮整體趨向與個別樣態之際,繼承前行者的業績,在他們打下的知識基礎上,當可別出新意,另闢廣闊的天地。特別是如果對身處晚清歷史浪潮裡的個別士人及其「思惟世界」的變化過程,進行更為深入的解析,像是他們閱讀過那些書籍,如何藉以知曉世界局勢的變動,又如何藉此得到了那些新觀念與新思想,當可對歷史圖像的多重樣態,有更精確深入的描繪。本來,個別的前輩學人對於晚清士人的思惟 / 觀念的形成過程,已有細緻的分析。例如,張灝解析譚嗣同(1865-1898)思想的形成,

18關於嚴復的成果不可勝數,綜合前此研究成果,並以嚴譯典籍與原文對照的方式,而解析其義蘊所在,另開新境的成果,厥推:黃克武,《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19例如:沈國威、內田慶市(編著),《近代啟蒙の足跡:東西文化交流と言語接觸:智環啟蒙塾課初步の研究》(大阪:關西大學出版部,2002);李三寶則探討了傅蘭雅主辦的《格致彙編》上的讀者來函:San-pao Li, “Letters to the Editor in John Fryer’s Chinese Scientific Magazine, 1876-1892: An Analysis,”《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期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12),頁729-777。

20例如:Michael Lackner, Iwo Amelung and Joachim Kurtz edited, NewTerms for New Ideas: Western Knowledge and Lexical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Leiden & Boston: Brill, 2001).

21劉禾(著),宋偉杰(等譯),《跨語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追索晚清閱讀史的一些想法143

注意到傅蘭雅(John Fryer, 1839-1928)翻譯的《治心免病法》的影響,他直接覆按《治心免病法》的述說,從而對追索譚嗣同思想的形成,提出精彩的論證。22事實上,傅蘭雅翻譯的各種著作,諸如《佐治芻言》,23在1885年問世後,也深受推崇,更影響了若干「思想鉅子」(如康有為,1858-1927)。24遺憾的是,前輩學人的示範,在學界裡猶未完全開展,還值得後繼者大步邁進。

本文之作,即希望闡釋:如果意欲析論晚清士人「思惟世界」的歷史圖像的多重樣態,最好能夠詳密調查晚清中國士人的「讀書世界」,精確描寫他們的閱讀活動與思惟 / 觀念之形成兩者間的互動過程,亦即,採取「閱讀史」的角度,結合「出版史」的研究成果,進而為晚清中國文化與思想史的敘史架構,建立更形堅實和深入的基礎。

22張灝,《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譚嗣同思想的分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頁65-67。

23傅蘭雅,《佐治芻言》(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江南製造總局鋟版」本);據:Adrian A. Bennett, “Complete List of John Fryer’s Translations,”《佐治芻言》原出版資料為:「“Homely Words to Aid Governance,” in Chamber’s Education Course, ed. by Wm. and Robt.

Chambers (Edinburgh: Chambers, 1836-1894)」,與應祖錫合譯,1885年出版(Adrian A. Bennett, John Fryer: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p. 100; 參見:姚崧齡,〈傅蘭雅譯著中西名稱對照一覽表〉,收入:姚崧齡,《影響我國維新的幾個外國人》[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1],頁137);是以此一《佐治芻言》當係1885年版。

24例如,蘇聯史家S. L. Tikvinsky指出,《佐治芻言》影響了康有為的《大同書》;Asrian A. Bennett, John Fryer, p. 43.

144 潘光哲新史學十六卷三期二、

大致而言,在西方學界所謂「新文化史」25的脈絡裡,以「閱讀史」的角度來探索社會 / 思想 / 文化 / 經濟多面向之間錯綜複雜的互動關係,亦有豐碩的成果。26舉凡由於印刷技術的進步而引發閱讀習慣(reading habits)的轉變,人們如何從精讀到博覽(read intensively to extensively)的演變態勢,乃至於所謂「閱讀革命」(a reading revolution)的爆發,並帶動社會 / 思想 / 文化 / 政治 / 經濟等等多面向的轉變流衍,都激發著我們對於歷史場景更為深入的理解和認識。閱讀做為一種普遍的人類社會現象,可以追問的共同問題是:誰在讀?讀些什麼?什麼時候讀的?在那裡讀的?為什麼讀?如何讀?人類寬廣無窮的「讀書世界」,竟讓史學工作者自身的知識探險,同樣廣袤無邊。

然而,在晚清中國的脈絡裡回答這些問題,我們的探討憑藉,則和西方學界大相逕庭。例如,以圖書目錄做為查考分析的對象之一,中國的「書目之學」或是「書話」之作蘊涵的「資訊內容」,和西方的出版目錄即大不相同;現代意義的圖書館做為「閱讀史」的考察對

25關於「新文化史」的論說已蔚然大觀,本文不詳引述,可參看:蔣竹山,〈「文化轉向」的轉向或超越:介紹四本論歐美新文化史的著作〉,《新史學》,12:1(臺北,2001.3),頁233-246。

26關於西方史學界探索「閱讀史」的初步檢討,可以參看:Robert Darnton, “History of Reading,” in Peter Burke ed.,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1), pp. 140-167; 至於這個領域裡比較新鮮的成果展現,參見:Guglielmo Cavallo and Roger Chartier eds., A History of Reading in the West, trans. by Lydia G. Cochran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9). 本書收文13篇,起自希臘羅馬的「古典時代」,下至「閱讀階層」擴展到勞工婦女和孩童的十九世紀,都有所探討(至於其他相關文獻甚眾,不詳引述)。當然,西方史學界對於「閱讀史」的探索,也存在著各式各樣的爭議,暫略。

追索晚清閱讀史的一些想法145

象之一,它的社會 / 文化 / 政治等面向的涵義,與中國的傳統私人「藏書樓」或書院藏書相較,兩者不能相提並論。又如,和西方「閱讀史」的既有成果相較,因為資料的限制,我們或許未必能夠完全精確地建構讀者(特別是未曾留下文字紀錄,因而在歷史舞台上「失語」的販夫走卒或是婦女等群體)的閱讀與思想經歷的內在面向(inner dimension)的變化。如高彥頤注意到十七世紀中國婦女的閨中秘枕,27井上進從刊刻、流通(包括販售地點、書價等)等面向述說中國士人(主要是晚明)閱讀世界的擴展,28則具有擴張吾人研究視野的提示作用。因此,西方「閱讀史」的既有成果,不該是開展「晚清閱讀史」時完全奉之為尊的邯鄲學步,而應僅以刺激研究者個人的思路為導向視之。

在筆者的構想裡,推動「晚清閱讀史」的開展,描摹晚清士人的「閱讀對象」與其思想活動,固然應當廣泛借鑑前行者的研究取向,更應在深厚的史料基礎上,勉力廣泛調查搜求各式史料,從而嘗試追求再現其歷史樣態的可能。在筆者看來,可以將晚清士人的「閱讀對象」視為一座包羅萬象,而時時刻刻都處於建設過程好似永無完工之日的「知識倉庫」(stock of knowledge),讀書人可以隨其關懷所至而自由進出,並從這座「知識倉庫」提供的「思想資源」(intellectual resources),開展自身的獨特知識 / 思想旅程,閱讀思想之所得,或著書立說,或纂輯益世,或為利之所趨,一部又一部的書籍,在當時的「文化市場」(cultural markets)上流通廣傳,從而為整體思想界的「概念變遷」(conceptual change)提供各式各樣可能的動力來源。如果能精確細緻的探索「知識倉庫」的建立過程與它所提供的「思想資源」,廣泛調查當時「文化

27Dorothy Ko, Teachers of the Inner Chambers: Women and Cul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28井上進,《中國出版文化史:書物世界と知の風景》(名古屋:名古屋大

學出版會,2002)。

146 潘光哲新史學十六卷三期

市場」上的熱鬧景狀,明確釐清整體思想界「概念變遷」的論述脈絡,應可為晚清中國史的書寫,提供更多元面向的架構。

三、

事實上,就一般在晚清思想舞台上活躍的論者而言,並不需要名山秘藏式的史料,只要能細心閱讀他們的已刊著述,便可發現,他們涉獵的「閱讀對象」相當廣泛,透過以眾多書刊積聚而成的「知識倉庫」,他們得到的「思想資源」相當豐富,不僅藉之以瞭解世界局勢的變化,也是思想刺激的來源;某些具有特殊價值的作品,更往往被後繼者承襲或複製,成為議論的基礎。

例如,以《校邠廬抗議》29裡的改革構思而名著於世的馮桂芬(1809-1874),讀過不少「夷書」,僅以《校邠廬抗議》所述為例,列表如下:

著作出處備註

「米人禕理哲所著《地球說略》」〈收貧民議〉

「英人《地理全志》」〈製洋器議〉他並說此「《地理全志》作於癸丑

(1853)年」(見:〈采西學議〉) 「《英志》」〈善馭夷議〉疑為《大英國志》?

可以想見,馮桂芬感嘆「人無棄材不如夷,地無遺利不如夷,君

29[清]馮桂芬的《校邠廬抗議》版本眾多,筆者所見者分別為:「光緒乙酉(1885)仲夏弢園老民校印」本(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簡稱「乙酉」本)、「光緒丁酉(1897)歲聚豐坊校刻」本,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62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簡稱「丁酉」本)、「戊戌(1898)八月吳門潘氏刻」本,收入:鄭大華(點校),《采西學議──馮桂芬.馬建忠集》(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4;本書〈編序〉誤吳門潘氏刻本為吳門藩氏刻本;簡稱「戊戌」本);以下只引用「丁酉」本與「戊戌」本,分別註明版本及頁碼。

追索晚清閱讀史的一些想法147

民不隔不如夷,名實必符不如夷」30的名言,應當是從當時的「知識倉庫」涵括的「夷書」提供的資訊總結出來的論點,也明白顯示馮桂芬的卓越思惟能力。

另一位「走向世界」的先行者郭嵩燾(1818-1891),是被迫進入「世界村」的大清帝國第一位正式派駐他國的外交使節。光緒二年(1876),他以「老病之身,奔走七萬里」,號稱「日不落國」的大英帝國的種種威風繁景,頓時在郭嵩燾面前展現開來,使他驚異不置;然而,郭嵩燾不是被大觀園的玄妙衝昏了腦袋的劉姥姥,他用心的考察與紀錄英國的種種,企望發掘大英帝國如此富強的奧秘。在這個過程裡,英國倫敦傳道會的牧師慕維廉(William Muirhead, 1822-1900)做為主要翻譯者31的《大英國志》(1856年首度出版),32這部書也曾放置在郭嵩燾的案頭,他對此書的評價雖然不高,33卻是他考察「英國政教原始」的依據之

30[清]馮桂芬,〈製洋器議〉,《校邠廬抗議》(「丁酉」本),卷下,頁71a(總頁155);《校邠廬抗議》(「戊戌」本),頁75。

31《大英國志》的翻譯,曾得中國士人蔣敦復(劍人,1808-1867)的協助,蔣氏係由王韜在咸豐三年(1853)薦與慕維廉進行此事的,稿成於咸豐六年(1856),見:滕固,《蔣劍人先生年譜》,收入:《年譜叢書》,36(臺北:廣文書局,出版年缺),頁19、21。

32慕維廉,《大英國志》(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耶穌降世一千八百五十六年江蘇松江上海墨海書院刊」本);然此版本卷末附有〈《大英國志》續刻〉,已說及英法聯軍攻陷北京,1860年10月「二十四日,和約立;十一月初五日,英、法兵退自北京;十二月二十七日,英京城宣講和約事」;查〈中英北京條約〉確實於1860年10月24日「蓋印畫押」,參見:陳志奇,《中國近代外交史》,上冊(臺北:南天書局,1993),頁394,是則,此一版本當出版於1860年12月27日以後。

33郭嵩燾:「張聽帆處借得慕維廉所著《大英國志》一部,所論開國紀原,全不分明。又,慕維廉故教士,尊所行教,奉之為宗主,以紀國事,皆據教為名,往往支離舛互,人名、地名又多異同牽混,甚不易讀。」參見《郭嵩燾日記》(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第3卷,頁170,「光緒三

148 潘光哲新史學十六卷三期

一。郭嵩燾透過對「略考英國政教原始」與各種科學發明、海外殖民開拓時間的紀錄,大發議論,把「巴力門議政院」與「買阿爾」兩種制度視為英國的「立國之本」,34這樣的言論,較諸他在出使之前提出「西洋立國……其本在朝廷政教」的泛泛論說,認識可謂更進一層。顯然,《大英國志》的述說,正是他有此認識的「思想資源」之一。到了二十餘年之後,《湘學新報》還稱譽《大英國志》曰:「考英國專史者,當以此書為最要。」35可以想見這部書在「文化市場」上持久不衰的地位。

另一位在晚清的舞台上同樣甚為活躍的王韜(1828-1897),一生多彩多姿;他的「閱讀對象」,和馮桂芬與郭嵩燾正有不少重疊之處。他稱譽道,「近日西儒入中國,通覽中國文字,著書立說者,紛然輩出」,例如,「言輿地形質之學,則有慕維廉之《地理全志》上、下編,上編紀載時事,析論情勢,尤稱簡約詳核焉。言史學,則有慕維廉之《英志》、裨治文之《聯邦志略》,自創國至今,原本具備,於一邦之制度、史實,有所考証,中國史冊中所必采也」。36這是王韜勾勒自己的「讀書世界」的「版圖」的述說之一(餘例不詳舉)。可以推想,正是在如此廣泛閱讀的基礎上,王韜重視外在世局的變化趨勢,其來有自;他對於當時世界局勢的認知,自是遠邁同倫。

在晚清的歷史舞台上,那些並不是聲名特別顯赫的士人,他們的年二月十八日(1877年4月1日)日記」;按,張聽帆為使館隨員。

34[清]郭嵩燾,《郭嵩燾日記》,第3卷,頁370-373,「光緒三年十一月十八日(1877年12月22日)日記」。

35《湘學新報》,第3冊,頁1605;本文引用的版本是:《湘學新報》(臺北:華文書局,1966影印)。

36[清]王韜,〈西儒實學〉,《甕牖餘談》,卷5,頁1a(總頁159),原本出版時間不詳,收入:《叢書集成三編》,第6冊(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

追索晚清閱讀史的一些想法149

智慧心血,一樣有受到青睞的可能。例如,以《瀛海論》與《蠡測卮言》這兩部論著而名傳於世的張自牧(1833-1886),37本人即是《申報》的讀者,38可以想見他的閱讀範圍;而張自牧的著作也是有心之士的留意對象,如1880年代末期撰述《危言》的湯震(即湯壽潛,1857-1917),39

37關於張自牧的《瀛海論》與《蠡測卮言》這兩部論著的若干討論,參見:潘光哲,〈張自牧論著考釋劄記──附論深化晚清思想史研究的一點思考〉,《新史學》,11:4(臺北,2000.12),頁105-121。

38據郭嵩燾日記:「力臣見示《申報》四紙,因勸閱此,所費月六百文而已」,見:《郭嵩燾日記》,第2卷,頁827,「同治十三年六月初二日(1874年7月15日)日記」;力臣為張自牧字;又,《申報》創刊於1872年4月30日,見:宋軍,《《申報》的興衰》(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6)。由此可見,方《申報》創刊未幾,人在湖南長沙的張自牧便已知之,既可視為《申報》這樣的傳播媒體的流通網路,也反映張自牧的「讀書世界」的寬廣;關於《申報》的最新研究成果,參見:Barbara Mittler, A Newspaper for China?: Power, Identity, and Change in Shanghai’s News Media, 1872-1912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4).

但是,她未述及張自牧是《申報》的讀者之一。

39湯震的《危言》1890年初刊,全書4卷40篇。本文引用的版本是:[清]湯震,《湯蟄仙先生危言四卷》(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光緒十六年[1890]六月上海刊本),以下引用簡稱《危言》,40篇本;再刊於1892年,全書4卷50篇。本文引用的版本是:鄭雲山(點校),《危言》(「光緒十六年鋟木,廿一年[1895]石印」本),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浙江省蕭山市委員會文史工作委員會(編),《蕭山文史資料選輯.四.湯壽潛史料專輯》(蕭山:編者印行,1993),頁215-316;以下引用簡稱:《危言》,50篇本;關於《危言》,50篇本的刊行時間,據:趙世培,〈危言評介〉,收入:《危言》,50篇本,頁22-23。《危言》,40篇本有湯震〈序〉,繫年為光緒十六年六月,卷4〈堵口〉有附語,言及此篇「此作於丁亥(1887)十二月初旬」,此附語繫年為光緒十五年(1889)四月,參見《危言》,40篇本,卷4,頁19b-20a;又,〈堵口〉此篇及文末附語,均不見於《危言》,50篇本,因此,湯震應是在1880年代末期開始撰述《危言》的。

150 潘光哲新史學十六卷三期

也閱讀過《瀛海論》,並予徵引,以證己說。40但是,當1897年與1898年間,他意欲購閱《蠡測卮言》時,卻已經要請汪康年(1860-1911)與葉瀚(1861-1933)代為搜尋了。41可以推想,到了1890年代末期,像湯震這樣的維新派士人還在嘗試尋覓張氏的著作,意欲一睹。由此可見,張自牧的著作,對後代的有心之士來講,確實具有做為刺激他們立說與實踐的「思想資源」的意義。42

另一方面,晚清社會裡數量更多的完全名不見經傳的士人,絕對也有他們自己的「讀書世界」;甚至於當他們走在傳統中國社會的社會流動管道:科舉的道路上,想要「一舉成名天下知」的時候,時代

40湯震在論說「天學、物學、化學」等等,「皆見我中國載籍」的脈絡裡即說:「近人張自牧《瀛海論》中篇歷引各書以證,覶縷無遺」。參見《危言》,40篇本,卷1,頁11b;《危言》,50篇本,頁225。

41〈湯壽潛致汪康年、葉瀚〉云:「湖南節本《西史攬要》、張自牧《蠡測卮言》,望兩公設法為覓購之。」見:上海圖書館編,《汪康年師友書札》,第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頁2218;本函有殘缺,函內謂「《湘學報》自第一期起,並乞速寄一分」,查《湘學報》創刊於1897年4月22日,1898年8月8日終刊,參見湯志鈞,《戊戌時期的學會和報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頁254,故應繫年於1897至1898年間。42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湯震意欲找尋《蠡測卮言》的1890年代末期,還不是大量日譯書冊在中國知識界流傳的時代。所以,主要由來華基督教士(如傅蘭雅、林樂知[Young John Allen, 1836-1907]等人)翻譯的書籍,以及前輩士人的議論,對此際的有心之士而言,無疑是很重要的「思想資源」。當然,在同一時期的梁啟超曾說「中國人所著言西事之書」,雖逐漸增加,「然或學無本末,語無心得,互相沿襲,讀之徒費時日。無甯讀黃梨洲之《明夷待訪錄》、龔定庵之《文集》矣」,他並推薦了此類著述中可稱「佳者」,而張自牧的書,不在其列,見:[清]梁啟超,〈讀西學書法〉,頁13b-14a,收入:[清]梁啟超,《西學書目表》(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慎始基齋叢書》本),有盧靖〈附識〉,繫年為「光緒丁酉(廿三年,1897)長夏」;但是,梁啟超的推薦書單,應是他的「一家之言」,似難遽視為知識界的普遍定論。

追索晚清閱讀史的一些想法151

潮流的變動,竟也逼迫他們擴張自己的「讀書世界」的「版圖」。43幸而,「知識倉庫」的積累,幫助他們因應在「成功的階梯」裡得面對的挑戰。羅志田就描摹了在1896年時候,山西的舉人劉大鵬(1857-1942)為了因應科舉而請人代買有關「新學」書籍的畫面。44這樣的現象,在同一時期的湖南同樣存在。

江標(1860-1899)於1895至1897年任湖南學政,他在生員的歲試裡屢以「新學課士」,45輯成《沅湘通藝錄》,46他出的題目,屢有遠遠超越傳統中國的知識世界的範圍者,例如他以「英人有公、保二黨,中國將來是否有此氣象說」試士,顯然正是在測驗士人是否知曉英國政黨的大勢之外,也激發他們思考這個課題的意義。應試的陳為鎰(湖南郴州籍)便回答說:「英國之有公、保二黨,亦猶日本之有守舊、求新兩黨;皆視宰相為轉移」,他並知道「伊藤」及「沙力斯伯理」分別為日、英之相,47可見他對此一課題確有一定的知識。

43Benjamin A. Elman便指出明、清時代科舉考試的科目裡關於「格致之學」、「算學」(即今日所謂之自然科學)與「史學」的題目策問,所顯示的影響與意義,參見:Benjamin A. Elman,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pp.

460-520, Ch. 9.

44羅志田,〈科舉制的廢除與四民社會的解體──一個內地鄉紳眼中的近代社會變遷〉,收入:羅志田,《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頁171-173。

45參見:林能士,〈清季湖南新政運動的發軔〉,收入: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12編《戊戌變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頁488-494。

46[清]江標(編校),《沅湘通藝錄》,收入:[清]江標(輯),《元和江氏靈鶼閣叢書》,第六集(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光緒廿三年歲在丁酉[1897]十一月刻成於長沙本)。

47見:[清]江標(編校),《沅湘通藝錄》,卷4,頁38a-39a、頁40a-41a;

按,「伊藤」即伊藤博文(1841-1909),「沙力斯伯理」即Robert Gascoyne-Cecil,

152 潘光哲新史學十六卷三期

這些應試的士人同樣也顯示了從「知識倉庫」裡找尋論說依據的資訊,像湘中應試的陳璜(湖南新化籍)在回答「守舊不如圖新論」時,他的論證幾乎和鄭觀應(1842-1921)幾乎一字不差:

論者內容

陳璜48善夫張靖達公云:「西人立國具有本末,雖禮樂教化遠遜中華,然其馴至富強亦具有體用。育才於學堂,論政於議院,君民一體,上下一心,務實而戒

虛,謀定而後動,此其體也。輪船火炮,洋槍水雷,鐵路電線,此其用也。

中國遺其體而求其用」,是謂效彼之長,已居於後;然使並無此器,更何足

恃?則求亦不容不急矣!

鄭觀應49善夫張靖達公云:「西人立國具有本末,雖禮樂教化遠遜中華,然其馴至富強亦具有體用。育才於學堂,論政於議院,君民一體,上下一心,務實而戒

虛,謀定而後動,此其體也。輪船火炮,洋槍水雷,鐵路電線,此其用也。

中國遺其體而求其用,無論竭蹶步趨,常不相及。就令鐵艦成行,鐵路四達,

果足恃歟!」

顯然,「買辦」出身的鄭觀應的著述,居然是這些力圖於「正途」上揚眉吐氣的新生代士人,也得要閱讀的書籍了。在科舉引發「讀書世界」的變動情勢之下,一般的平凡士人竟被強迫進入「知識倉庫」,去承接新的「思想資源」。《沅湘通藝錄》囊括的資訊,實在是值得更進一步分析的個案。

接替江標擔任湖南學政的徐仁鑄(1863-1900),循著同樣的方向,也出了不少這種題目,逼著學子非得讀書不可:

Marquess of Salisbury(1830-1903),1885至1902年間,三度出任大英帝國首相。

48[清]陳璜,〈守舊不如圖新論〉,收入:[清]江標(編校),《沅湘通藝錄》,卷4,頁8a-9b。

49[清]鄭觀應,〈《盛世危言》自序〉,收入:夏東元(編),《鄭觀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頁234。

追索晚清閱讀史的一些想法153

題目地區 / 項目

《聯邦志略》書後徐大宗師按試寶慶府屬經古題并覆試經古題50

《泰西新史攬要》書後「郴州桂東」 「特科」

《列國歲計政要》書後「桂陽州」 「特科」51

這裡,固然有《聯邦志略》、《泰西新史攬要》這類的名著,52也還有《列國歲計政要》這種罕為今人所知,其實際狀況與內容更有待釐清的書籍。53也就是說,在晚清的「知識倉庫」裡,應該還有不少本來廣受閱讀卻被後世史家所遺忘了的著作。如來自東鄰日本的「譯書」的影響所及,不會是到了二十世紀才出現的,像是日本岡本監輔(1839-1904)的《萬國史記》,早經曾紀澤(1839-1890)的閱讀,54梁啟超

50《湘報》,第39號,光緒廿四年三月卅日(1898年4月20日)。

51〈本省公牘.補錄.徐大宗師按試永州府桂陽州郴州經古題〉,《湘報》,第136號,光緒廿四年七月八日(1898年8月24日)。

52按,《聯邦志略》應即《大美聯邦志略》,是美國籍傳教士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 1801-1861;另一署名為高理文)的著作,1861年出版,為晚清時期引介美國史地的重要著作;《泰西新史攬要》為英國馬懇西(Robert Mackenzie)著,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 1845-1919)譯。關於《大美聯邦志略》與《泰西新史攬要》的介紹,參見: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頁117、597-602。

53按,據《湘學新報》的「書目提要」對《列國歲計政要》的述說:「英國麥丁富得力編纂,美國林樂知譯,海鹽鄭昌棪筆述。是書編于同治十二(1873)年,皆英之公使詳縷各國情形,按年彙寄者。故于疆域、戶口、官制、議院、教門、學校、國用、商務,羅羅如數掌紋……。」《湘學新報》,第3冊,頁1597。熊月之對此書的出版時間的述說並不一致,或謂於1874年,亦或謂於1878年出版。參見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頁516、頁539;筆者所見《列國歲計政要》的版本是:麥丁富得力(編纂),林樂知(口譯),鄭昌棪(筆述),《列國歲計政要》,12卷,收入:《富強齋叢書正全集》(臺北:中央研究院郭廷以圖書館藏,「清光緒己亥(1899)年小倉山房校印」本)。

54如:[清]曾紀澤,劉志惠(點校輯注),《曾紀澤日記》(長沙:岳麓書社,1998),頁1260,「光緒九年一月廿三、廿四日(1883年1月31日、2月1

154 潘光哲新史學十六卷三期

(1873-1929)《讀書分月課程》則列為「西學書」的「最初應讀之書」之一,55宋恕(1862-1910)也大加贊語,說「此書于地球萬國古今政教源流,言之極有條理,我國人所不能為也」,「不可不細看一過,并宜廣勸朋友、門生讀之」。56可以想見,《萬國史記》這部書也曾被安放在不少晚清士人的書架上。至如一般報刊在晚清士人的「讀書世界」裡佔有的分量,更還有待史學工作者細細琢磨。57

從以上的數例而言,在晚清的「知識倉庫」裡進進出出的士人不知凡幾,他們可能有共同閱讀的書籍,身受共同「思想資源」的洗禮,迴響卻各不相同。在「文化市場」上流通的書本,既有趨之若鶩者,甚至成為圖利之徒盜印的對象,58徒然孤芳自賞而乏人問津終至消失

日)日記」;不詳舉。不過,他讀的《萬國史記》是否即為岡本監輔之著,不能確定。

55[清]梁啟超,《讀書分月課程》,收入:《飲冰室專集》,第5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7臺3版),頁11。

56[清]宋恕,〈致貴翰香書〉(1895年7月),胡珠生(編),《宋恕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頁532-533。

57舉例而言,晚清「戊戌變法」時期最受矚目的期刊:《時務報》(1896年8月9日創刊,至1898年7月26日出版第69冊,宣告停刊),在讀書界引起的迴響,應該是多元繁複的,筆者曾企圖描摹《時務報》和它的讀者之間的互動場景,參見:潘光哲,〈《時務報》和它的讀者〉(國立國父紀念館、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主辦,「第一屆近代中國思想與制度學研討會」論文,2004年7月31日),將刊於《歷史研究》(北京)。筆者亦以《時務報》刊載的譯稿為對象,嘗試述說在晚清中國開創關於「世界知識」的公共空間的過程裡,傳播媒介所能扮演的獨特角色,並論證這些譯稿如何為當時的論者引為論說之資,並被各類叢書(像是叢出不窮的《經世文編》)纂輯成編,展現了《時務報》被廣泛閱讀的樣態,參見:潘光哲,〈開創「世界知識」的公共空間:以《時務報》的譯稿為例〉,「近代中國的知識建構,1600-1949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年11月25日)。

58例如,「《自強軍西法類編》一書」即被勒令不准翻印,見:〈各省新聞.

追索晚清閱讀史的一些想法155

在茫茫書海者,亦恐不在少數。在這樣的脈絡下,若干思想先行者的重要著作,或許恰能符合時代的獨特需要,而成為後繼士人汲引挪用的對象,如前引陳璜回答「守舊不如圖新論」這道課題的論證,本乎鄭觀應(不客氣地講,其實是「抄襲」);那麼,鄭觀應的名著《盛世危言》做為導引晚清「概念變遷」的動力來源之一,廣受史家重視,理有應然。

因是,整理晚清士人閱讀的書籍,探討他們的「思想資源」,別其同異,當可更形豐富地呈現出晚清中國思想與文化的多元複雜樣態,對我們可能已然習以為常的敘述晚清中國史的架構,帶來新的視野。

四、

當然,想要精確細緻的描摹晚清士人的「閱讀對象」在「文化市場」上的流通狀況,固然需要開發新的史料,「沒有材料便不出貨」,59傅斯年的名言,當然永遠是史學工作者的實踐方向之一。但就晚清的浩瀚文獻而言,基本上還是有賴於研究者本身耐心地從大量的一般史料裡披沙揀金(例如,翻閱晚清期刊時,隨時留心書籍廣告的價值60),同時建立

示禁翻刻〉,《湘報》,第142號,光緒廿四年七月十五日(1898年8月31日);不詳舉述。

59傅斯年,〈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第4冊,頁262。

60如《湘報》的廣告:「本館新到.新刻各種時務書」,中有「《大東合邦新義》、《中西學門徑書七種》、《民約通義》、《湖南時務學堂初集》、《湖南時務學堂考卷》、《桂學答問》、《春秋中國夷狄辨》……」並載有書價、相關「寄售說明」與分售點,見:《湘報》,第102號,光緒廿四年五月十六日(1898年7月4日)、《湘報》,第106號,光緒廿四年五月廿日(1898年7月8日)、《湘報》,第107號,光緒廿四年五月廿一日(1898年7月9日)。

156 潘光哲新史學十六卷三期

詳縝可靠的資料庫,以利開展研究工作的進行。

就開發新史料而言,以王韜為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即珍藏有其手稿《蘅華館雜錄》等六冊(原件每冊各有名稱,以此為著錄總名),這分史料裡包括了不少王韜個人藏書的書目,深具幫助我們理解王韜的某些觀念之所以形成的「思想資源」的價值。例如,其中的〈蘭窟剩書目錄〉列有《海國圖志》,這是清季介紹世界各國局勢的重要著作;在1867年將遠行英倫三島前夕,他也將之列為異域伴讀之書(見:〈丁卯秋八月寄去英國書籍目錄〉);《幾何原本》則是他「客粵所購書」之一;他也蒐集《萬國公法》這一部使中國人瞭解如何因應對外交涉事宜的「游戲規則」的著作。61顯然,就這分原始資料與其他相關史料參讀,開展獨特的「知識探險」活動,將可以更為精湛地呈顯王韜的生命 / 思想軌跡。

就一般史料的追索與資料庫的建立而論,儘管值得注意的天地愈發寬闊,新出文獻層出不窮,62基本上已然有可靠的資料基礎以為憑恃,如上海圖書館編輯的《中國近代期刊篇目彙錄》,63匯集晚清期刊之總目為一帙,即指引了我們開展此一工程的史料資源所在,大有助益於研究工作之進行。況且,早在晚清時期已然問世,做為當時人的「讀書門徑」的諸多書目,更是可以具體展現當時士人「知識倉庫」範圍之廣的依據之一。如1898年變法維新風潮熾烈一時之際,江西

61參見:潘光哲,〈建構青年王韜的生命軌跡──《王韜青年文稿》導論〉,《國際中國學研究》,第5輯(漢城:韓國中國學會,2002.12),頁283-300。62即如王汎森新近指陳,關於近代人物私密性史料(如日記)的重視及利用,他也強調關於地方性思想文化材料的重視,參見: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學》,14:4(臺北,2003.12),頁177-194。63上海圖書館(編),《中國近代期刊篇目彙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第2次印刷)。

瓷器与传统文化

瓷器与中国传统文化 瓷器始于商代,从原始瓷过渡到近代瓷是东汉时期,它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带给世界的一份艺术瑰宝。在英语中,瓷器CHINA和中国是一个词,在世人眼中,中国的瓷文化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称它为传统文化的徽章毫不为过。 瓷这个字第一次出现是在西晋潘岳《笙赋》:“披黄苞以授甘,倾缥瓷以酌醹”,不仅瓷出现而且写出了“缥瓷”,由此可见“瓷”这个字在三国魏时期就民间就已使用,最终由文人开始收录使用。同时陶瓷两字在汉语中是一个词组,事实上陶与瓷本质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从原料到工艺都不同,但从两者的制作过程观察可以发现制瓷是在制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传统瓷器在发展过程中在不同时期主要产生以下几类: 始于商代的原始瓷,早期的瓷器胎体粗糙,釉色不稳,处于由陶向瓷的过渡阶段。陶瓷界一般认为,最早原始瓷出现于商代,萌芽于江南,这与江南的瓷土资源是有关系的。瓷器烧制使用高岭土,温度在1200℃左右,吸水率在1%以下,含铁低于3%,表面施釉,晶莹光洁。瓷器在江南萌芽除了自然条件以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尚玉的习惯对此也有重大影响。瓷器的坚硬光泽,好的瓷器釉色的色泽润滑可与上等美玉相比。 以浙江越窑、龙泉窑,南宋官窑为代表的青瓷。青瓷是使用青釉的结果,它主要的美感来自于较好的玉质感。越窑瓷器是世界上成熟瓷器的发源地,青瓷中最著名的应以“秘色瓷”为绝品,在当时是御用贡品。唐人有这样的诗句形容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秘色瓷如玉类冰,在五代吴越国时期发展到顶峰后逐渐衰落。但越窑工匠大批迁到龙泉一带,促进了龙泉窑的发展,同时也延续了青瓷的工艺,龙泉窑成为宋代名窑。 以河北邢窑、定窑为代表的白瓷。出现于北朝末期,成功烧制于隋代。陆羽在《茶经》中对邢窑瓷有“白如雪”的称赞。白瓷的成功烧制使北方瓷器有了与南方一争长短的实力,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定窑崛起于邢窑之后,并曾作为宋代官窑为宫廷烧制瓷器。定窑白瓷枕有“定州花瓷枕,颜色天下白”之称。白瓷的诞生为青花瓷、粉彩瓷的制造提供了基础。 以江西景德镇为代表的青花瓷、彩瓷。青花瓷始于元代,景德镇成功烧制,白底蓝花,相较于其他窑口的瓷器更加具有美感和质感,因而迅速占领瓷器主导市场。景德镇也成为中国瓷都。青花瓷的产生是与时代有关的,它是元代时引进中东的钴料早色上透明釉,并且起初是主要销往中东地区。与元朝蒙古帝国繁荣的外贸是息息相关的。景德镇除青花瓷外彩釉也是它的一大贡献,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明清时期景德镇在中国制瓷业占据中心地位。 中国几千年的制瓷历史不仅是对技术的追求与创新,它在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的同时也反映着中国传统的审美观与人文追求。各朝代瓷器的制作和对于瓷器艺术的追求都是与那一时代文化内在相符的。 以宋代为例,宋代是封建文化的发展顶端,也是传统瓷艺达到最高美学境界的时代,也是传统文化中追求“玉的精神”最为深刻的时代。而宋代青瓷的艺术特色正符合这一特点。钧、汝、官、哥、定五大窑所取得的成就在人类制瓷中上登峰造极。它那冰肌玉骨般的素雅、沉静品格,成为后世瓷业追求的审美典范,也是中国文人追求千年的处事原则和内在追求。青瓷,如兰花,如君子般坦荡高尚。 定窑著名的白瓷窑场,宋时属定州,故名定窑。定窑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酱色釉瓷,又称“黑定”、“紫定”。定窑以丰富多彩的装饰花纹取胜,工整素雅的印花定器,一向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 汝窑是宋代著名的官窑,窑址在河南临汝。临汝在宋代属汝州,故名汝窑。临汝在宋代属汝州,故名汝窑。汝窑主要烧造宫廷用瓷,烧瓷时间短促,仅从北宋哲宗到徽宗的

信息与信息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信息与信息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所讲内容为广东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本节课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开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明确信息的多样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引导学生在讨论信息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到信息应用的价值,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地位十分重要。 二、教学对象分析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对信息这一概念已具有初步的认识,但对信息的基本特征还未能很好的理解,本课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小组讨论活动等形式来理解以及掌握本节课的内容,避免纯理论的讲述,把信息这个概念与其特征尽量由浅入深讲授,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中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普遍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可伪性,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 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的含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2.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六、板书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也可以理解为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二、信息的特征 (1)载体依附性 (2)价值性 (3)时效性 (4)共享性

文化资源的概念与分类教案资料

文化资源的概念与分 类

第二讲文化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提要: 1. 文化资源的概念 2. 文化资源的分类 3. 文化资源的特点与开发类型 1 文化资源的概念 文化资源是一个涵盖很广泛的概念,有人说,除了自然资源,都是文化资源。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它的前提——文化,正如爱德华·泰勒所说,本身就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当然,文化资源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文化,加了“资源”一词就意味着它已经拥有过去时态(时间性)、可资利用(效用性)等含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文化资源可用于指称人类文化中能够传承下来,可资利用的那部分内容和形式。 因此,文化资源是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成果及其转化的一部分。在本课程中,我们围绕所关注的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活动来理解各类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中心任务是将有限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有用的文化产品,包括文化实物产品、文化服务产品及其衍生形态。 1.1 什么是资源? 一般来说,资源是指不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生产性资产。资源常常讲利用和开发,与生产的关系十分紧密。我们认为与文化生产或者与文化产业相关的“素材”才是文化资源的核心指向,而这些素材也来自于人类的活动与创造。 人类早期的资源以自然资源和生活资源为主,如土地、森林、猎物等。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人类自身创造的资源越来越重要,其的构成也越来越复杂、多样。符号化知识、经验型技能、创新型能力、通讯手段、社会组织系统等等,都成为了生产的要素即生产的资源。不仅

有经济生产方面的资源,而且有社会生活方面的资源,如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等。因此,人类积累的一切创造发明成果,都成了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活动进一步发展的资源。 总之,资源是指“资财的来源”,即包括自然资源如土地、森林、矿藏、水域等,也包括各类社会资源。其中,文化就是一种社会资源,它也同时体现为有形的物质载体和无形的精神资产。 1.2 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 资源科学——综合资源学,区域资源学,部门资源学 综合资源学——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资源经济学,资源评价学,资源工程与工艺学 ,资源管理学,资源法学 ↓ 区域资源学 ↑ 部门资源学——气候资源学,生物资源学,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矿产资源学,海洋资源学,能源学,旅游资源学。 1.3 我国的文化资源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文化积累十分丰富。从形而上的角度看,有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两大源流,每条源流的支脉又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至今影响我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审美意识。 从形而下的角度看,几千年来我们的衣食住行发展出复杂多样的方式,其间凸现的生活艺术融进了中国人高雅的情趣和独具匠心的巧思。此外,中国地域辽阔,民风民俗、民间文化异彩纷呈。剪纸、年画、皮影、木偶、砖雕、器具、面具、玩具、民居、刺绣、服饰、饮食、建筑、园林、风筝、印染等民间文化堪称世界一流。这也是我们的又一大财富。 2 文化资源的分类

文化概念与陶瓷文化概念

文化概念与陶瓷文化概念 陶瓷文化就本质和灵魂来说,是通过它的专业化来实现的,即建立专门的陶瓷文化学科殊为必要,并且以学科的身份与陶瓷考古、陶瓷科学实验、陶瓷艺术等学科并列。从这一点来看,虽然这些学科也属于陶瓷文化外延所建立的学科,但它们与陶瓷文化学科本身所要涉及的内容并不相同。 一般来说,陶瓷文化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就犹如饮食文化、园林文化……一样。一种特定的文化本身首先要有大概念——文化的本质与灵魂,这样对于陶瓷文化的研究,应该从文化学的角度深入进行下去。 有关文化学的研究,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自古对文化多有论述。 《易·贲·豢》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汉代刘向《说苑·指武篇》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在近代西方,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在《判断力的批判》中说:“在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里面,产生一种达到任何自行抉择的目的的能力,从而也就是产生一种使一个存在者自由地抉择其目的之能力的就是文化。因之我们关于人类有理由以之归于自然的最终目的只能是文化。” 我国对文化的研究受西方近代化的影响,也在逐步加深。如梁启超说:“文化者,人类心所能开积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易言之,凡人类心所能开创,历代积累起来,有助于正德,利用,厚生之物质的和精神的一切共同的业绩,都叫做文化。”贺麟则说,“文化就是经过人类精神陶铸过的自然”,“文化只能说是精神的显现,也可以说,文化是道凭借人类的精神活动而显现出来的价值物,而非自然物。” 进入现代以来,中外对文化的研究形成热潮,特别是对文化定义的研究颇下功夫,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所得出的结论存在两个问题:一、研究皆顾及到文化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力求以一个定义包罗十分广泛的内容,因而陈述较为繁复,似乎要做到面面俱到,更有者陈述婉转,造成语焉含糊,使人不易理解。二、文化是一个确定的事物,然而对这个事物的定义却千差万别,各执一词,互不相同,这说明到目前为止,中外对文化为何物这一根本的概念,还没有

传承中国陶瓷文化

剖析学情传承中国陶瓷文化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我们深深知道中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保护中国传统艺术,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而作为一种最具中国特色,有着多种艺术集为一体的陶瓷艺术,它理应在我们小学课堂舞台上散发出更多的光彩。 因此,今天我们疑难课例的主题就定位在了中国陶瓷艺术。我们的教材浙美版第四册十六课《花瓶》中就早已出现过瓷器花瓶,通过此课的学习和对书中美化绝伦的花瓶欣赏,学生对此花纹及艺术魅力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而第八册第2页又一次出现了陶瓷文化的欣赏,进一步接触陶瓷并深入研究陶瓷艺术,使学生的知识得以提升。 然而我们所做的调查,却反映出很多老师忽略了开学第一课的内容,而我们的学生呢?在老师的影响下,或其它种种原因也往往难以关注到这里。在本次活动之前,我们也对今天即将要上课的城南小学两个班,四年级一班和七班83名同学进行了一次关于中国陶瓷知识的问卷调查。 下面是关于这次的调查问卷相关情况: 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积累,和使学生能用语言描述陶瓷作品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的教学目标,我们制定了六道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 1、陶瓷是哪个国家最早发明的? 2、中国最好的瓷器,被誉为“瓷都”在哪个地方? 3、陶瓷上的花纹有什么讲究? 4、陶瓷上的莲花纹样有什么含义? 5、中国五大名窑是什么? 6、你对中国陶瓷还有多少认识,请简单讲述。 经过调查却发现,我们的学生对陶瓷艺术知之甚少。 这张就是调查后的统计图表。虽然高达84.3%的同学都知道瓷器是中国最早发明,陶瓷是我们祖国璀璨的文化。但却让人深思不得其解的是陶瓷上最常见的,寓意着连年有余,吉祥如意的莲花纹样,却仅仅只有21.7%的学生能准确地表达

谈谈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

第59卷第3期2006年5月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Humanity Sciences) V ol.59.No.3 May2006.331~336 收稿日期:2005-11-30 谈谈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 向志学1,向东2 (1.沈阳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辽宁沈阳110044; 2.江苏张家港市凯悦公司文化中心,江苏张家港215633) [作者简介]向志学(1935-),男,湖南衡山人,沈阳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教授,主要 从事历史文化资源研究;向东(1968-),男,湖南衡山人,江苏张家港市凯悦 公司文化中心秘书,主要从事文化资源研究。 [摘要]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遗存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它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源泉,应该受到保护。国人需借鉴现代资源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体制、机制和方法,创建科学的历史文化资源概念,探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途径。这是一个历史学、文化学和经济学交叉融会的自主创新的新型学科。 [关键词]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弘扬;现代途径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1X(2006)03-0331-06 培育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已经成为举国上下魂牵梦萦的大课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突破成规,探寻新的运作模式。当代资源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机制、架构,,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师法借鉴的上佳选择。下面想就此略陈浅见。 一 资源的历史其实比人类自身的历史更久远。早在人类远祖诞生前,地球上就有了原始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这些生命物质经历了以亿万年计的漫长演化历程,才形成原始动、植物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整个宇宙、地球、生命、人类,,的发展进程都在毋庸置疑地证明着:资源对于原始人类的极端重要性,它们甚至决定着某一分支族群的繁衍或灭绝。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0[1](第167页)这就是说:没有地球)))自然,人类不仅不能生存,/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0[1](第167页),而且也不可能诞生。在远古,人类/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0[1](第168页)当然它还有能力/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0[2](第551页)。但是,原始人群的依赖性受动性,远远大于它的能动性。正是这种依赖型经济培植着依赖型意识;加上原始宗教迷狂,无法解释宇宙、天地的许多奥秘;于是,图腾崇拜、日月崇拜、土地崇拜,,应运而生,巫术和占卜也十分盛行。这与科学的资源观显然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资源成为一个相对成熟和科学的概念,应该是在工业时代或大工业时代。这时,/在异化范围内活动的人们0已经把/通常的、物质的工业0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性和人的类活动0[1](第127页)的一部分。大工业生产每时每刻都需要新式生产工具和各式各样的生产资料(如动力机械、原料、土地、水源、电力、厂房,,),这一切几乎都是自然资源的派生物。至于适应现代生活,更离不开可再生的农业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图书) 小编推荐的《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一书,系统、全面地阐述和反映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内涵,将历史性、工艺性、审美性与可读性融为一体,具有较高的学术和收藏价值。 (瓷库中国网)《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景德镇陶瓷文化的著作。它系统地考察和论述了陶瓷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基本涉及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本书结合史籍和最新出土的记载进行了考辨,并提出了新的见解。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陈雨前、郑乃章、李兴华著 本丛书系统、全面地阐述和反映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内涵,将历史性、工艺性、审美性与可读性融为一体,具有较高的学术和收藏价值。 图书目录 第1章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述 第一节陶瓷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一陶瓷及与陶瓷相关的概念 二文化及与文化相关的概念 三陶瓷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述 一景德镇地域陶瓷文化 二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 三景德镇陶瓷材质文化 四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 五景德镇陶瓷器物文化 六景德镇陶瓷装饰文化 七景德镇陶瓷作坊文化 八景德镇陶瓷习俗文化 九景德镇陶瓷交易文化 十景德镇陶瓷包装文化 十一景德镇陶瓷制度文化 十二景德镇陶瓷名人文化 十三景德镇陶瓷文献 第2章景德镇陶瓷与中国文化第一节景德镇陶瓷与宗教 第二节景德镇陶瓷与神话传说第三节景德镇陶瓷与音乐、舞蹈第四节景德镇陶瓷与建筑 一富丽堂皇、庄重肃穆的故宫建筑二皇家气派、精致典雅的皇家园林三 儒雅闲适、精致小巧的江南私家园林四民族民间文化的精粹——中国民居五中国宗教精神载体——中国宗教建筑六文人雅士,江南胜迹——中国十大名楼七时代意识的体现,创新精神的凝聚——中国现代建筑

文化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讲文化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提要: 1.文化资源的概念 2.文化资源的分类 3.文化资源的特点与开发类型 1文化资源的概念 文化资源是一个涵盖很广泛的概念,有人说,除了自然资源,都是文化资源。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它的前提一一文化,正如爱德华?泰勒所说,本身就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 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当然,文化资源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文化,加了“资源” 一词 就意味着它已经拥有过去时态(时间性)、可资利用(效用性)等含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文化资源可用于指 称人类文化中能够传承下来,可资利用的那部分内容和形式。 因此,文化资源是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成果及其转化的一部分。在本课程中,我们围绕所关注的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活动来理解各类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中心任务是将有限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有用的文化产品,包括文化实物产品、文化服务产品及其衍生形态。 1.1什么是资源? 一般来说,资源是指不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生产性资产。资源常常讲利用和开发,与生产的关系十分紧密。我们认为与文化生产或者与文化产业相关的“素材”才是文化资源的核心指向,而这些素材也来自于人类的活动与创造。 人类早期的资源以自然资源和生活资源为主,如土地、森林、猎物等。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人类自身创造的资源越来越重要,其的构成也越来越复杂、多样。符号化知识、经验型技能、创新型能力、通讯手段、社会组织系统等等,都成为了生产的要素即生产的资源。不仅有经济生产方面的资源,而且有社会生活方面的资源,如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等。因此,人类积累的一切创造发明成果,都成了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活动进一步发展的资源。 总之,资源是指“资财的来源”,即包括自然资源如土地、森林、矿藏、水域等,也包括各类社会资源。其中, 文化就是一种社会 资源,它也同时体现为有形的物质载体和无形的精神资产。 1.2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 资源科学一一综合资源学,区域资源学,部门资源学综合资源学一一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资源经济学,资源评价学,资源工程 与工艺学 ,资源管理学,资源法学 区域资源学 部门资源学一一气候资源学,生物资源学,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矿产资源学,海洋资源学,能源学,旅游资源学。 1.3我国的文化资源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文化积累十分丰富。从形而上的角度看,有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两大源流,每条源流的支脉又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至今影响我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审美意识。 从形而下的角度看,几千年来我们的衣食住行发展出复杂多样的方式,其间凸现的生活艺术融进了中国人高雅的情趣和独具匠心的巧思。此外,中国地域辽阔,民风民俗、民间文化异彩纷呈。剪纸、年画、皮影、木偶、砖雕、器具、面具、玩具、民居、束IJ绣、服饰、饮食、建筑、园林、风筝、印染等民间文化堪称世界一流。这也是我们的又一大财富。

中国陶瓷文化

中文摘要:在国际社会中,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这就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陶瓷就是中国的象征。的确,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历史,一部形象的中国民族文化史。然而,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各个时代的文明遗物,成为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永世相传。 关键词:陶瓷;发展史;发展前景;青花瓷;龙山文化 正文: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陶瓷的生产和发展实际上是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大约在70万年以前的原始时代,人们就发现,将泥巴晾干后加火一烧就变得坚硬起来,而且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用来盛水,放食物等等,这便是陶器产生的初始。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下面具体分析陶瓷的发展史。 商朝殷虚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于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业较宋代为衰落,然而这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泛青,带动以後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我国的陶艺发展到了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後以白瓷为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而景德镇

第一章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对信息的概念有基本的认识,明确信息的一般性特征; 2.情感目标:通过对信息特征的认识,知道信息交换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元素;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什么是信息 2、掌握什么是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 1、信息概念的理解 2、正确分析信息的特征 教学方法:课堂演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信息 1、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 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学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学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学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学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教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总结: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更确切一点,信息是事物表现的一种普遍形式,人们通过信息来认识事物和周围的世界。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需求。 2、在做了上述讨论后,再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信息?回到信息的定义上,并说明信息定义的多样性,明确信息与物质、能量是构成世界的三个要素。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提出问题:古代人们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学生回答) 在古代,烽火的含义是为了报警有外敌入侵。但是点燃的烽火本身只是信息的载体,它里面包含的意义即有外敌入侵,这才是信息。 这说明了信息具有载体依附的特性。同时大家要特别注意信息与信息的载体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信息和信息的载体不是同一个概念。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发现这样的经验。同样一则新闻我们在广播上听到了,在报纸上也看到了。因此对于同样的信息,可以加载于多种不同的载体之上。 2、用投影显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学生回答)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由此故事引出信息的价值性。 3、显示案例,如?根据书面通知去参加一个活动,结果空等一小时,因为活动临时变更地点,而最新的电话通知因没带手机而没有接到?、?父亲去某城市开车迷路,因为使用了旧地图等等。(信息的时效性) 4、一个面包分给大家吃,分的人越多,每人吃的越少:而一句赞美的话说给大家听,听的人越多,快乐的人也越多。以此来讲信息是可以共享的,是可以无限复制的,鼓励大家不要吝啬自己赞美的话。(信息的共享性) 5、诸葛亮的空城计。(图片)要求学生简单讲述。(信息的真伪性) 6、提出问题:信息还具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信息的传递性等等) 7、课堂练习:请用连线把下面关于信息特征的资料正确连接。 A 信息时效性 E 中国田径110M 栏刘翔取得奥运冠军的消息已广为人知 B 信息价值性 F 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 C 信息真伪性H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D 信息传递性G 找路时,使用旧的交通地图往往会误事 三、总结: 1、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也是我们行动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 文化资源的形态

第二章文化资源的价值及其形态 第一节文化的分类 第二节文化资源价值的特征 第三节文化资源的分类 第一节文化的分类 1、文化 1.1 文化的层次 关于文化的内涵,说法很多。通常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意识文化。又称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意识文化包括心理、心态、信念、观念等纯意识领域,也包括哲学、伦理、道德、宗教、美学、音乐、诗歌、文学、绘画等理论化和对象化的意识领域。 第二层次,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处理人间关系的产物。制度文化包括反映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制度,如原始共产主义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等;包括各种具体制度,如政治制度、婚姻家族制度等。制度文化还包形形色色的规章制度,如生产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定势、民俗民风也可列入制度文化中。 第三层次,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物质产品中融入意识文化的要素,物质成了意识文化的载体。建筑、园林、服饰、器物、饮食、交通工具等物质形态都有精神要素,都有文化的内涵。 1.2 西学东渐 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基本上也可以划归为这几类。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人船坚炮利之下,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一步步走向深渊,在这国家民族存亡之时,中国的有识之士,先进的中国人,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逐渐向西方学习, 1.2.1 意识层面 大量介绍翻译,或撰写西方的史地,哲学,科技,政治,法律等书籍,最先的是林则徐,魏源,然后是梁启超,严复,维新运动,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陈望道等五四运动,等等如此,都是为了把西方先进的文化,比如哲学,政治学,社会学,诗歌等介绍到中国来,希望从思想上改变中国人,这是意识文化方面。 1.2.1 制度层面 洋务运动,学习并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管理与技术,希望能强化中国的军事,戊戌变法,直接把中国专制政体改为西方的立宪政体,辛亥革命,希望把中国专制政体改为民主共和。 1.2.3 器物层面 西餐,西装,沙龙,夜总会,上海百乐门,舞厅,西式婚礼,黄包车,一说从日本引进的,一说是从法国引进的,小汽车等等。 建筑方面特地要说的,就是:大多数人较为熟悉的武汉大学樱花大道上面的学

陶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陶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景德镇自古以来以陶瓷文化著称,通过精美的陶瓷艺术,卓越的制瓷工艺,千年积淀,最终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确立了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瓷都”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景德镇陶瓷文化是中国陶瓷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产。景德镇又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承载了千年的历史文化。城市文化内涵丰富,一部分是以大量的遗址,作坊,器物为代表的物质文化,一部分是在千年制瓷生产,销售等过程中形成的工艺,民俗,制度为特点的非物质文化。博物馆是人类的“记忆之庙”,是城市的“文明之窗”。景德镇博物馆如何体现陶瓷文化,怎样保护与传承陶瓷文化,研究这些问题是关心陶瓷文化的研究者的迫切任务。本文就博物馆与陶瓷文化的关系做些探讨,望方家指教。 Ceramic cultur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product of the highiy developed national culture, but also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national culture.Jing Dezhen is a city which is famous for its ceramic culture since the ancient times,has utimately become the national porcelain making center and established the position as “the capital of porcelain” all over the world.So in a sense, the ceramic culture of Jing Dezhen is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inese ceramic culture,and it is also a valuable heritage from our precursor.. Jing Dezhen is one of the 24 well-known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ies,which carried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ic cultural.Besides, it is a city with abundant intension, one part is material culture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many ruins, workshops, and utensils, the other is non-material cultur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as craft, folk-custom, and system. Museum is the “temple of memory” of our human beings and the “window of civilization” of the city.Therefore , the urgent mission for our ceramic researchers is how to help the ceramic history museum to reveal its ceramic culture, and how to protect and carry forward ceramic culture.This essay will focus on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eum and ceramic culture, hope that all the readers can give your views. 一景德镇陶瓷文化及其特征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反映民族心理,民族信仰,价值观念的精神产物和智力成果的总和。陶瓷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是指在陶瓷的泥做,火烧与销售,消费的过程中和各个环节中呈现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形态和情感,心理,观念,习俗等精神文化的面貌。陶瓷文化既包括历代流传下来的陶瓷作品,又包括古代制瓷作坊和古窑遗存,陶瓷民俗,陶瓷艺术以及反映古代制瓷风貌的历史街区,还包括为保护和反映古瓷文化而在现实中形成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形象。 Jing Dezhen ceramic culture and its characteristic Traditional culture is form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a nation’s development, which can reflect national psychology, the intellectual products of national belief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Ceramic culture is the embodi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cluding material culture, craft culture, system culture,behavior culture, material culture and mental culture, which was present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mud making, firing, selling and consumption.The ceramic culture not only includes ceramic works that handed down from ancient times, but also includes the ancient porcelain kiln, archaeological remains, the ceramic custom, ceramic folkways and ceramic arts. Besides, it also covers historical districts which can reflect the ancient procelain-making features, and various material and non-material culture image which was formed for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and

反馈的定义、基本关系式、类型及判断

反 馈 一、定义及组成 1、定义 将放大电路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某些元件或网络(称为反馈网络),反向送回到输入端,来影响原输入量(电压或电流)的过程。 有反馈的放大电路称为反馈放大电路。 反馈未连接的放大电路称为基本放大电路。 2、组成: (a) 注意:反馈网络F 的判断。 (输入、输出间的电路) 二、基本关系式(负反馈) f i id x x x +=净输入信号 注意:i x 、f x 同一端id x 为两者之和;不同端id x 为两

者之差。 AF A x x A x x x x A i o f o f id o +====1闭环增益F F 反馈开环增益系数 反馈深度:1+AF ,它的大小反映了反馈的强弱; 环路增益:AF 。 三、反馈的极性:正反馈、负反馈 判断方法: “瞬时极性法”: (1)反馈是输入、输出之间网络; (2)运放为差分输入,放大的是输入信号之差。 (3)i X 、f X 同一端,f i id X X X +=;不同端,f i id X X X -=。 四、反馈组态判断方法: 1、找出反馈网络; (输出、输入之间的电路连接) 2、判断反馈极性; (瞬时极性法)

3、判断反馈类型。 (反馈量直接取自输出电压,电压反馈;反馈量直接加到输入电压,并联反馈) 4、叙述反馈组态。 (电压-电流并联-串联负-正反馈) 五、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1、减小非线性失真; 2、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闭环增益减至A AF +11; 3、扩展通频带 ; 4、负反馈对输入电阻的影响 串联负反馈增大输入电阻,输入电阻是无反馈时输入电阻的(1+AF )倍,即∞。 并联负反馈减小输入电阻,输入电阻是无反馈时输入电阻的AF +11倍(按定义实际计算)。 5、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电压负反馈减小输出电阻,输出电阻是开环输出电阻的AF +11倍,即0。 电流负反馈增大输出电阻,输出电阻是开环输出电阻的(1+AF )倍(按定义实际计算)。

信息的含义和信息的基本特征

目标 1、记住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2、信息技术的有关应用 复习: 1、电子计算机的历史按元件不同分为四代,第四代是() A.电子管 B.晶体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 物质、能量、知识 B. 信息、物质、能量 C. 财富、能量、知识 D. 精神、物质、知识 尝试: (1)具有共享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等特征。 A . 信息技术 B. 信息 C. 信息素养 D. 电脑 (2)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媒介物。 (3)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A. 载体的依附性 B. 时效性 C. 共享性 D. 必要性(4)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A. 收到的手机短信息 B.广播里播放的天气预报 C. 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 D.电视里播放的汽车降价消息 (5)信息的概念:用语言、文字、符号、情景、图像、声音等所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 信息的特征:对载体的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为信息技术。 4、信息技术中的核心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 (控制技术)和感测技术(传感技术)。 5、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依次为: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其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巩固: (1)现在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到(或在报纸电视上也看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那么这里所提到的“IT”指的是()。 A.信息 B.信息技术 C.通信技术 D.感测技术

信息化的特征和定义

1.信息化的特征和定义。 信息化是指以信息、知识为主要资源、以计算机、数学为支撑、以信息处理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过程。 观点一:信息化是一种过程,是指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引起的知识信息的生产率的提高过程,其本质就是知识化。 观点二:信息化就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观点三:信息化是指经济发展从以物质和能源为基础向以信息、知识为基础的转变过程。观点四:信息化是指从事信息处理的部门以及各部门的信息活动(包括信息的生产、传输、交换和利用)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相对扩大,并最终超过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过程。 观点五:信息化是指信息产业高度发达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地位的动态过程,它体现了由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向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的根本性转变。 观点六: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比较充分的信息资源共享,以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信息化的内涵和特征:“四化”“四性” 1.智能化 1.综合性 2.电子化 2.竞争性 3.全球化 3.渗透性 4.非群体化 4.开放性 2.数字鸿沟的概念。“在所有的国家,总有一些人拥有社会提供的最好的信息技术。他们有最强大的计算机、最好的电话服务、最快的网络服务,也受到了这方面的最好的教育。另外有一部分人,他们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入最新的或最好的计算机、最可靠的电话服务或最快最方便的网络服务。这两部分人之间的差别,就是所谓的‘数字鸿沟’。” 由于信息技术的资源分配不均,以及其所造成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的不平等,导致国与国之间、族群与族群、甚至个人与个人间产生“拥有(Have)”与“未拥有(Have-Not)”信息技术资源的情形逐渐增加。 数字鸿沟是因地理区隔、族群、经济状况、性别,以及技术、知识及能力在使用因特网等信息技术资源应用上差异所造成的差距。

如何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性质

自然资源的定义和性质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随着我们生活环境的恶化以及自然资源的短缺,人们开始认识和关注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一个庞大的集合名词,它所涉及的内涵较广。由于学科特点和研究目的不同,各学科研究自然资源的侧重点和方向也不同,对自然资源的科学定义及其内涵也不近相同。目前,对自然资源的研究有三大方向,即地理学方向、经济学方向和生态学方向。地理学者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可以被人类所利用,并能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地理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产物;经济学者认为人在其自然环境中发现的各种成分,只要能以任何方式为人类提供福利的都属于自然资源;生物学者则认为自然资源是对于人类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可以看出,虽然不同领域学者对自然资源的侧重点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被人类所用或为人类服务。下面从各个学科角度来认识自然资源的定义的发展。 首先看地理学者下的定义。1.较早给自然资源下较完备定义的是地理学家金梅曼(Zim-mermann,1951),他在《世界资源与产业》一书中指出,无论是整个环境还是其某些部分,只要它们能(或被认为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就是自然资源.他的“自然资源”是一个主观的、相对的、从功能上看的概念。2.萨乌式金认为: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这些要素可以用作动力生产、食物和工业原料。3.伊萨德认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用来满足自身需求和改善自身的净福利的自然条件和原料。4.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些学者认为:“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能被人类利用或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能被利用来作为生产、生活的物质、能量的来源,

或是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研究条件下,为了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 要而被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这个概念相比之前对自然资源的定义来讲,更为详细,也更全面。5.我国着名地理学家牛文元给自然资源下了如下定义:人在自然介质中可以认识的、可以萃取的、可以利用的一切要素及其组合体,包含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只要它们在生命建造、生命维系、生命延续中不可缺少,只要它们在社会系统中能带来合理的福祉、愉悦和文明,即称之为自然资源。 接下来看一下国内外一些书籍表达的观点:1《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是:“被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以及生成这些成分的源泉的环境功能.前者如土地、水、大气、岩石、矿物、生物及其群集的森林、草地、矿藏、陆地、海洋等;后者如太阳能、地球物理的环境机能(气象、海洋现象、水 文地理现象),生态学的环境机能(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的食物链、微生物的腐蚀分解作用等),地球化学循环机能(地热现象、化石燃料、非金属矿物的生成作用等).”该定义明确指出环境功能也是自然资源,把周围自然条件也看作是资源,从本质上反映了地理学家对自然资源的认识。2《辞海》一 书关于自然资源的定义是“一般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如土地资源、矿藏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这个定义强调了自然资源的天然性,还指出了空间(场所)是自然资源。 接下来是经济学者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指出:“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这些定义是突出其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