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低碳经济环境下浙江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研究【文献综述】

低碳经济环境下浙江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研究【文献综述】

低碳经济环境下浙江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研究【文献综述】
低碳经济环境下浙江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

低碳经济环境下浙江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研究低碳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出现的新的革命浪潮。低碳经济己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在低碳经济环境下,浙江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势在必行。

1 低碳经济研究现状

1.1 国外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

英国政府2003年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口号,认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与机会,也为发展、应用与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1.1.1 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关系的研究

(1)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经济发展之间不存在EKC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Shafer和Bandyoadhyay(1992)发现1960-1990年149个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均收入之间呈正向线性关系;Frieda和Gartner(2003)发现对于1960-1999年的数据而言,人均实际GDP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存在立方关系,即不存在EKC曲线。

(2)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EKC曲线

Schmalesee(1998)证实了人均收入和C02的排放量呈倒“U”型曲线。

1.1.2 碳排放与贸易的研究

Machado等(2001)采用14部门的投入产出智能模型来得到非能源商品中的全部能源消耗量和碳含量,结果表明1995年巴西出口的非能源产品中能源和碳含量大于进口的含量,对巴西调整相关政策有突出的作用。Mukhopadhyay(2004)将投入产出方法应用于印度进出口贸易数据,表明在1993~1994年间,印度出

口的所有商品中的能源和碳含量小于相应的进口商品,是一个能源和碳的净进口国。Fredrick Karla和David Roland-Host(2008)利用中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分析了出口对能源的影响,结果表明了出口是中国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最重要的源头,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的出口部门来说,在出口产品(最终产品)中的能耗远大于生产过程中的耗费。

1.2 国内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

1.2.1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关系的研究

徐国泉等( 2006) 指出,1990 - 2004 年间经济发展对拉动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成指数增长,而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对抑制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都呈倒U 型曲线关系。宋涛等(2007)基于EKC假设,对我国1960~2000年人均CO2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人均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呈现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王中英等(2006)探讨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碳排放量的关系,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过分依赖投资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宋德勇和卢忠宝( 2009) 则通过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变化特点来定义1990 - 2005 年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并认为增长方式的差异是碳排放波动的主要原因。王锋等( 2010) 对1995 - 2007 年中国CO2排放的因素分解覆盖6 个部门、8 种能源,涉及11 种影响因素,其结论表明人均GDP 增长是CO2排放量增长的最大驱动因素,而降低生产部门的能源强度是实现CO2减排的关键措施。

1.2.2碳排放与贸易的研究

陈向东、王娜(2006)就国际贸易与能源、环境之间关系的问题撰写了综述,指出“我国对环境与贸易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从1993年才开始且多为定性研究”,并且多集中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方面。随着内涵能源与内涵排放概念的提出,有些学者就碳排放与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陈迎等(2008)就从内涵能源的概念出发,定量研究了我国2002~2006年中国外贸商品中的内涵能源问题,得出了我国是内涵能源净出口大国这一结论。宁学敏(2009)基于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1988—2007年碳排放量和商品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碳排放与对外出口贸易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出口的短期变动也同样对碳排放量存在正向影响。李丽平

等(2008)贸易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急剧增长的一大部分是为了满足许多发达国家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而排放的,即通过大量出口廉价产品而排放的。认为进口中国产品的贸易国应该为碳排放负责和埋单。

1.2.3低碳经济的发展

谢军安,郝东恒,谢雯(2008)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应该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架构发展低碳的社会行动体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节能减排,注重对低碳技术的创新和研发,从而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付允,马永欢,刘恰君,牛文元(2008)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得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为:节能优先、化石能源低碳化、激励低碳技术研发以及建立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任奔,凌芳(2009)结合低碳经济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我国现状建议选取一定的城市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示范区或者实践园区,让其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进节能建筑、节能交通等示范工程。朱四海(2009)认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通过降低人为碳通量、开展碳预算、发展低碳技术、能源结构转换促进人类社会能源利用方式的改变。叶华光(2010)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但也不能寄希望于全面推进,而是要区分轻重缓急,分别对待。作为对外贸易是联系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的重要渠道,在全球低碳运动的背景下,要因势利导,发挥对外贸易的积极作用,促进低碳经济的渐进发展。唐夏韵(2011)在国家鼓励发展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浙江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必要、有能力、也有责任尽快采取行动,把经济发展转轨到“低碳经济”这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上来,率先创建低碳大省,给全国其他地区发挥示范作用,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积累实践经验。

2 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研究现状

2.1 国外关于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研究

Alessandra Colchis,Paul Schreyer(2002)指出OECD对成员国经济增长的源泉与增长方式的差异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信息技术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促进经济的强劲增长是这一现象的典型代表。他们还就信息技术对美国及其它OECD成员国产出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的测算。

Michal Kerala (2003)基于Lucas Urawa框架构建了可持续和不可持续的两种经济发展特征的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模型显示了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表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即要素投入驱动型增长;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表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即技术创新型增长。该模型表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2.2 国内关于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研究

2.2.1以全国作为研究对象

陈丹宇(2002)分析了中国出口贸易增长方式转变面临的主要问题,认为技术要素是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重要标志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增大,并从微、宏观两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出口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李玉举(2005)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发现中国的贸易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并根据现阶段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认为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面临新问题。杨正位(2005)总结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着“四大不协调”与“四个不可持续”,强调正确认识现阶段中国作为贸易大国的优劣势,提出从对外贸易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闻潜 (2005)比较了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异同,认为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应优先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数量扩张型增长的原因。耿协威 (2005)给出了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经济学解释,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现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措施。洪必纲等(2010)对外贸易仍然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很重要的一驾马车,通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促使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走向集约化、低耗能、可循环的发展道路,实现了外贸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2以浙江省作为研究对象

查志强(2005)以打造外贸强省为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外贸工作的关键。要通过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吴宏(2008)从出口企业结构、贸易方式结构和贸易差额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运用外向型贸易转移方法和地区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比较方法,对浙江

对外贸易结构的动态演变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中西部地区应该吸收借鉴这将对外贸易发展的成功经验,激发出口潜力。陈肖枫(2010)提出要借鉴全球价值链理论对浙江对外贸易进行转型升级。建议通过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方的联动,实现浙江外贸方式的转变,推动浙江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董楠(2010)浙江省粗放型增长的对外贸易。大”而不“强”,而存在很多的问题。浙江外贸的“粗增长”之路会越走越窄。浙江省要想在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保持贸易利益的持续获得和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培育动比较优势。提升外贸竞争力。龚江洪(2007)以1986—2004年的统计资料为依据,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浙江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问题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证。王晓凤(2007)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质上就是寻求合理的外贸增长途径和运作机制即动态比较优势的持续获得和贸易利益的可持续增长。浙江省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也面临转变的必然性和迫切性。浙江省粗放型的外贸增长已难以为继,浙江省要实现贸易大省向贸易强省的迈进,必须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黄佩琮(2008)认真梳理和分析当前浙江对外贸易现状,研究浙江出口结构及其对工业经济转型的影响,对推动浙江经济健康、可持续地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相关研究总结

低碳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很早就有国内外学者做过研究分析,虽然对于碳排放和经济发展之间是否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有些分歧,但大部分学者还是认为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真正提出低碳经济口号的是英国政府2003年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其倡导的高效科学经济发展方式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和支持,关于低碳经济研究和发展的文献也大量涌出。这些文献普遍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来打造一个低碳的环境或者在兼顾效益的同时还能保护环境,在涉及发展低碳经济和贸易方面的关联相对较少。国内外关于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研究和文献也相当多,就国内的文献而言,普遍缺少理论基础,没有为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提供理论支持;与此同时,以全国作为研究对象的相对较多,某个省份的专门研究相对较少,忽视个体情况的研究,既不利于全面深入认识对外贸易发展的地方特殊性,也不利于地方因地制宜地制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本人将通过浙江这个视角,研

究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如何更好地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获得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 1995 - 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

[2]宋涛,郑挺国,佟连军.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联性的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J].地理科学,2007(2).

[3]王中英,王礼茂.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安全环境学报,2006(10).

[4]宋德勇,卢忠宝.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3).

[5]王锋,吴丽华,杨超.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 2010(2).

[6]陈向东,王娜.国际贸易框架下出口国能耗—环境成本问题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2006(3).

[7]陈迎,潘家华,谢来辉.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J]. 经济研究,2008(7).

[8]宁学敏.我国碳排放与出口贸易的相关关系研究[J].生态经济,2009(11).

[9]李丽平,任勇,田春秀.国际贸易视角下的中国碳排放责任分析[J]. 环境保护,2008(6).

[10]谢军安,郝东恒,谢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08 (12).

[11]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12]任奔,凌芳.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与启示[J].上海节能,2009(4).

[13]朱四海.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的选择[J].发展研究,2009(5).

[14]叶华光.低碳经济与对外贸易的互动机制探讨[J].经济环境,2010(5).

[15]唐夏韵.低碳经济与浙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外资,2011(5).

[16]冯之浚,金涌,牛文元等.关于推行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J].广西节能,2009(3).

[17]陈丹宇.技术要素与出口贸易增氏方式转变[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3).

[18]李玉举.加快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J].对外经贸实务,2005(5).

[19]杨正位.加快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探讨[J].经济透视,2005(7).

[20]闻潜.论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口[J].经济经纬,2005(3).

[21]耿协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J].国际经贸探索,2005(4).

[22]洪必纲,朱建华.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J]. 中国商贸,2010(12).

[23]查志强.重构浙江外贸战略——对转变浙江外贸增长方式的若干思考[J].浙江经济,2005(6).

[24]吴宏.浙江对外贸易的结构特征与出口竞争力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08(2).

[25]陈肖枫.浙江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0(3).

[26]董楠.浅谈浙江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J].经济论坛,2010(4).

[27]龚江洪.浙江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研究[D].浙江:浙江工商大学,2007.

[28]王晓凤.转变浙江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研究[D].浙江:浙江工商大学,2007.

[29]黄佩琮.浙江省出口结构及其对经济转型的影响[D].浙江:浙江工商大学,2008.

[30]Neman Shafer and Sushenjit Bandyopadhyay. Environment and Macroeconomic & Economic Growth [J].wps904,1992(10).

[31]Frieda,B,Getzner,M. Determinants of C02 Emissions in a Small open economy [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3(1).

[32]Schmalescc R Stoker T.M Judson R.A.Worl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1 950-2050[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8(1).

[33]Machado G,Schaeffer R,Worrell E. Energy and carbon embodied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Brazil: an input-output approach [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1(3).

[34]Mukhopadhyay Kokkali. Impact of Liberalized Trade on Energy Use and Environment in India [J].Jens Ecol Manna,2004(10).

[35]Karla F,Roland-Host D. Energy and Exports in China[J].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8(4).

[36]Alessandra Colchis,Paul Schreyer. The Contribu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to Economic Growth in Nine OECD Countries[J]. OECD Economic Study,2002(4).

[37]Michal Kayak. Stages of growth in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Control,2003(1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