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概论》复习题

《概论》复习题

《概论》复习题
《概论》复习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题(一)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党的早期领导人是( B )

A.李大钊

B.毛泽东

C.陈独秀

D.张太雷

2.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 A)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张闻天

3.1930年5月,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 B )

A.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B.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关系

C.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4.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B )

A.党的四大

B.党的七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B )

A.战争与革命为时代主题

B.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

C.经济一体化为时代主题

D.可持续发展为时代主题

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 B )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D )

A.世界格局有了深刻变化

B.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

C.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D.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

8.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C )

A. 以人为本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有

1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

A.以人为本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有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 )

A.实事求是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2.对“实事求是”首先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 A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江泽民

13. 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思想路线的概念的著作是( A )

A.《反对本本主义》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4.实事求是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从( B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开始

B.延安整风运动之后

C.《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D.《十一届六中全会》之后

15.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释,是在( A )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新民主主义论》

C.《反对本本主义》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6.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是( C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7.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 B )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理论联系实际

D.与时俱进

1 8.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和前提条件是( C )

A.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

C.解放思想

D.与时俱进

19.“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是毛泽东同志在( A )一文中提出来的 A.《反对本本主义》 B.《中国革命战阵的战略问题》

C.《实践论》

D.《矛盾论》

20.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 D )

A.革命

B.改革

C.发展

D.创新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 A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2.党的十七大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C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新三民主义 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是( D )

A.空想社会主义

B.儒家思想

C.斯大林主义

D.马列主义

24.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B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中期

C.土地革命后期

D.抗战时期

25. 在中共七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正确评价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是:( A )

A.刘少奇

B.邓小平

C.周恩来

D.王稼祥

26.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错误的说法是 ( D )

A.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B.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立国建国的政治基础

C.毛泽东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D.文化大革命的产生是因为错误的应用了毛泽东思想的结果。

27.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文献是( B )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关于建党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D.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28.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会议是( B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三大

29.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B )

A.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怎样建设党

D.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30.( D )将邓小平理论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二、多项选择题

1.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因为( BDE )

A.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

B.它们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是一致的

C.它们具体的理论观点是一样的

D.它们对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的认识是一样的

E.它们的世界观是一致的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DE )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E.概况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 ACD )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C.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4.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它( ABCD )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C.对当今时代特点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D.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E.它是在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5.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要求全党要不断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 ABC )

A.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B.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C.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D.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富裕的规律

E.改革开放的瑰丽

6.邓小平在强调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时,指出( ABCDE )

A.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B.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C.我们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

D.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

E.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7.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大战略。这个战略的基本思想是( CD )

A.正确处理速度、比例、效益的关系,走出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

B.切实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资源、环境的关系,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相协调

D.把发展问题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实现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结合

E.统筹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结合

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 ABCD )

A.把发展成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统筹兼顾

E.党的基本路线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是( ABCD )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E.坚持什么样的群众路线,怎样坚持

10.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要坚持( AC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艺术概论试题库

艺术概论试题库——选择题 1、艺术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是( C ) A.社会性B.认识性C.审美性D.科学性 2、 2、艺术作为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的是( B ) A全面的社会生产劳动B.经济基础C.政治D.哲学 3、在阶级社会中,艺术是( B ) A.无阶级性的B.有阶级性的C.超阶级性的D.为艺术而艺术的 4、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 ) A.模仿B.再现C.表现D.反映 5.决定艺术存在的根本因素是( B ) A.经济基础 B.社会意识 C.政治法律制度 D.科学文化 6.把“艺术”看作一种生产方式或生产形态,是谁的独特发现和一贯见解。(C ) A.唯心主义 B.旧唯物主义C.马克思主义D.毛泽东思想 7.艺术与宗教的关系是( B )。 A.相互和谐 B.相互利用C.宗教对艺术的否定D.没关系 8.艺术形象一方面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反映,同时又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独特的认识和评价。因此具有( D ) A.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B.抽象和具象的统一 C.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D.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9、一切艺术审美特征的核心和艺术区别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是( B ) A.科学性B.形象性C.逻辑性D.认识性 10、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D )

A.情感性 B.审美性 C.虚构性 D.形象性 11.艺术美感中最显著的特征是( A ) A.形象B.情感C.思想D.生活 12.自然界具体事物的美称为( D ) A.艺术美 B.现实美 C.社会美 D.自然美 13. 符合「黄金比」的矩形比例是( A ) A. 3:5 B. 1:3 C. 1:5 D. 3:7 14. 美学上的最高形式原理就是( D ) A.反复B.节奏C.对比D.多样的统一。 1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所谓的“掌握世界”的方式? ( B ) A.艺术的B.时间的 C.宗教的 D.理论的 16.意大利哲学家 ( A ) 从其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体系和方法论出发,主张“艺术是幻象或直觉”,““直觉只能来自情感,基于情感”,“艺术的直觉总是抒情的直觉”,是一种心灵活动。 A.克罗奇B.伯格森C.科林伍德D.黑格尔 17.德过古典哲学家 ( A ) 认为,“艺术作品是诉之于人的感官的”,“多少要从感性世界吸取源泉”,但艺术的最终根源却在于“理念”。A.黑格尔B.伯格森C.科林伍德D.康德 18. ( D ) 在其《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一书中,更为明确的提出“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 A.列宁B.列宾C.别林斯基D.车尔尼雪夫斯基 19.画家( B ) 在其著名的《美的分析》中提出了“会使任何绘画构图变得优雅和美”的一些基本规则:“适应、多样、统一、单纯、复杂和尺寸”,认为“直线和圆弧线及其各种不同的组合变化,可以规定和描绘出任何可视的物象,因此可以产生无限多的形式”,并称波状线和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A.达·芬奇B.荷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设计概论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设计的涵义、理解设计的本质,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认识设计的规律与基本特征。使学生能够“从设计中来,到设计中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指导学生学习现代设计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升艺术设计思维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介绍艺术设计的发展脉络。 2、介绍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特征、传达理念及制作方法等。 3、介绍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功能及区域影响等。 4、介绍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特征、适用功能及技术流程等。 5、介绍艺术设计的图形创意、材料选择、功能与形态等。 6、介绍批评意识对艺术设计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 (三)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设计形态论 本章重点、难点: 1、艺术设计的基本含义,艺术设计家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知识范围; 2、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特征; 3、对以上三种艺术设计类型的制作方法及流程的把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艺术设计家 生存价值、知识范围、个人行为等。 第二节视觉传达设计 基本特征、传达理念、制作方法等。 第三节公共艺术设计 基本特征、功能、区域影响等。 第四节工业产品设计 基本特征、适用功能、技术流程等 第二章设计创意论 本章重点、难点: 1、艺术设计的图形创意方法的掌握; 2、图形确定、符号运用、形式构成的掌握; 3、对艺术设计制作材料和人体工程学相关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和掌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图形与创造 题材、主题、符号运用、构图、节奏、色调等。 第二节古材料与美感 天然材料、符合材料、声光材料、物化意义、视觉审美等。 第三节功能与生态 人体工程学、人的生理、人的心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第四节精神与道德 造物观念、知识产权、道德价值等。 第三章设计文化论 本章重点、难点: 1、对艺术设计文化发展脉络的掌握; 2、“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的正确处理; 3、艺术设计批评方法和手段的掌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历史与文明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 计 概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xxxxxxxxxx 编写日期:2010年9月 一、 开设系(部): 信息技术系 二、 教学对象: 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三、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设计的地位及本质、设计的基本 原则、设计演变的基本规律以及设计与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打下必要 的理论基础,及早树立正确的设计观。 四、 教学要求: 1、 通过学习《设计概论》,使学生比较广泛和深入了解有关设计的理论,认识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及 方法论。 2、 在了解各设计流派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理解设计与设计美学、科学工艺、地域文化、生态环境、 上层建筑等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 3、 从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材料等各个角度,了解工业设计的本质意 义和发展趋势。 4、教学中应坚持整体的原则,并针对当代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讲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知识的 实用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加深学生对讲课内容的理解。 五、 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64学时 分 值分配:平时(30%) +期末(70%)=总评成绩(100% ; 题 量一一90分钟 七、教材: 《设计概论》赵平勇主编,设计概论,高等教育岀版社, 2003.8 六、考 核: 考核形 式 期末 考试; 试卷结 构 试题 分为四大类 型:填空、 名词解释、 简答、论 述;

八、主要参考书目: 1、(美)梅格斯,《20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湖北美术出版社,1989年 2、(日)大治浩,佐扣七郎合编,《设计概论》,浙江人民美术岀版社,1991年 3、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吉林美术岀版社,1991年 4、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岀版社,1987年 5、柳冠中,《工业设计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岀版社 6、朱淳泽,《世界工艺史》,浙江美术学院岀版社 7、尹定邦,《设计目标论》,暨南大学出版社 8、约翰.沙克拉,卢杰、朱国勤译,《设计一现代主义之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9、李砚祖,《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岀版 10、李妲莉、何人可、刘景华,《美国工业设计》,上海科技岀版社 九、讲授提纲 设计概论 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 1 、初步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2、了解艺术设计的特征 3、掌握艺术设计的方法 4、了解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定义 一、设计在世界上的定义 二、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艺术设计的原理 一、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原理 二、艺术设计的科学性原理 三、艺术设计的技术性原理 第三节艺术设计的特征 一、设计的创意性特征 二、设计的图形性特征 三、设计的产品型特征 四、设计的科学性特征 五、设计的工艺性特征 六、设计的市场性特征 第四节艺术设计的方法 一、对比设计的方法 二、分散的设计方法 三、形象的设计方法 四、逻辑的设计方法

2015闽文化概论任务3

2015闽文化概论任务3 客观题共50题(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第1题(已答).福州《渔歌》老子自幼在江边,不怕地来不怕天,看不尽青山绿水, 吃不尽鱼虾渔鲜。属于()。 A. 海上渔歌 -B. 水上渔歌 C. 闽南渔歌 D. 闽东渔歌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2题(已答).福建年画产地主要集中在泉州、漳州、福安、福鼎等地,其中以()年画最为有名,它既有北方年画之粗犷,又兼有江苏年画之秀丽。 A.泉州- B. 漳州 C. 福安 D. 福鼎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3题(已答).五代闽国,福建佛法独盛于其时,其主要原因是() A. 经济繁荣 B. 人民生活安定 C. 外省高僧大量入闽 -D. 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4题(已答).北宋时,()成为国际贸易港,被称为涨海声中万国商,与三十六个岛国有贸易关系。 A. 福州 B. 漳州 -C. 泉州 D. 厦门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5题(已答).由于()对闽学有重要贡献,人称他为闽学干城。 -A. 蔡元定 B. 黄干 C. 陈淳 D. 真德秀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6题(已答).明代长乐人()的《五杂俎(十六卷)》记录了明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材料,是研究明末社会的重要史料。 -A. 谢肇淛 B. 蔡保桢 C. 宋端仪 D. 余文龙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7题(已答).唐五代福建作家()对律赋的领域有新的开拓,其《江南春赋》虽写江南秀色,却能针对时事抒情,打破了诗赋的常规,赋中今日并为天下春,无江南兮江北是传诵一时的名句。 -A. 王棨 B. 郑良士

汽车概论试题库.doc

《汽车概论》题库 一、填空题(每题1分) 1.按国标GB9417-88《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中规定的国产汽车产品分为车、车、车、车、车、车、车、半挂车及专用半挂车等八类。(1-1-1) 2.我国准依据国际标准(ISO 3833)制定有关汽车分类的新标准(GB/3730.1-2001),按新标准,汽车分为_______车和_________车两大类。(1-1-2) 3.汽车类型虽然很多,但基本组成相同。通常都由、、和四大部分组成。(1-1-3) 4.汽车在坡道上等速行驶时,所受到的阻力有阻力、阻力和阻力。(1-2-1) 5.我国通常依发动机排量(V)将轿车划分为、、、和高级轿车(V>4升)。(1-2-2) 6.编号为CA7200的汽车是生产的、发动机排量为的车。(1-2-3) 7.编号为EQ1090的汽车是生产的、总质量为的车。(1-2-4) 8.汽车用汽油发动机种类繁多、但基本组成相近,都由机构、机构、及、、、、等组成。(2-1-1) 9.目前一般车用汽油机的压缩比为,柴油机的压缩比为。(2-2-2) 10.四冲程发动机每个工作循环要经过、、、等四个行程,其曲轴旋转圈。(2-3-1) 11.二冲程发动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旋转周,进、排气门开闭各次,活塞在汽缸内由下止点赂上止点运动时,完成行程;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时,完成行程。(2-3-2)

12.曲柄连杆机构由组、组和组三部分组成。(3-1-1) 13.多缸发动机气缸排列型式通常有:式、式和式。(3-1-2) 14.活塞连杆组主要由、、和等组成。(3-1-3) 15.活塞环按其作用可分为环和环两种。前者作用是;后者作用是。(3-1-4) 16.直列四缸发动机各缸点火间隔的曲轴转角度数是,直列六缸发动机是。(3-1-5) 17.直列六缸发动机最普遍的工作顺序是。(3-2-1) 18.飞轮上刻有第一缸或最后一缸______正时记号,便于校准________或________。(3-2-2) 19.配气机构由和两大部分组成。(3-3-1) 20.气门组的主要零件有、、、等。(3-3-2) 21.气门弹簧座是通过安装在气门杆尾端凹槽或圆孔中的或来固定的。(3-3-3) 22.为了确保点火(或喷油)及气门启闭时刻的准确性,正时齿轮装配时,必须使对准。(3-3-4) 23.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由装置、装置、装置及装置等四部分组成。(3-4-1) 24.汽油供给装置主要有、、和等部件。它的作用是完成汽油的、和。(3-4-2) 25.空气滤清器的作用是清除空气中夹带的,减少气缸等零件的,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3-4-3) 26.汽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装置是。(3-4-5) 27.化油器浮子室内的汽油是在喉管处与浮子室液面上的作用下,从主喷管喷

高校《概论概要》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第34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7月 Vol.34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 2012 ────────── 收稿日期:2011-10-10 作者简介:王学增(1970-),男,河北故城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155- 高校《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王学增 (唐山师范学院 社科部,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概论》由原来《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课程演变而来。教师要善于把握它的结构体系和特点,处理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以及《概论》和《纲要》课的关系,帮助大学生学好《概论》课程。 关键词:《概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纲要》 中图分类号: G 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2)04-0155-03 The Experiences in the Teaching of The Introduction Course WANG Xue-zeng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 The Introduction course combines the original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s Thought and Introduction to Deng Xiao-ping’s Theory and Theory of Three Represents . Teachers of this course should be good at grasping its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o Ze-dong’s Thoughts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Outline courses, so that they can help students with this course Key Words: The Introduction ; Mao Ze-dong’s thoughts;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Outline 从2006年秋季学期开始,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规定的4门课程陆续开设。到目前为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这门课程,在我院大学生中已经讲完四轮。对前几轮的讲解,笔者有一些深刻体会,拿出来以供各位同仁借鉴。 一、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概论》课程的结构体系和特点,让大学生对《概论》课程有一个宏观印象 1.《概论》课程的结构体系 由于《概论》课程由原来的《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课程演变而来,因此,与其他三门课程相比,该课程内容繁多,结构复杂。如果不注意掌握它的结构体系,在本课程讲解过程中难免会前松后紧,甚至讲不完。通过前两轮的讲解,笔者认为,应该对《概论》课程进行结构体系的划分,让学生对此有一个宏观认识。《概论》课程的具体体系为:第一、二章为该课程的总论,主要让学生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内涵、历史进程、理论成果、重要意义以及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三、四章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让大学生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和现实意义;第五至十五章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主要让大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国情和条件动力,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四大战略布局,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政和外交,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这种对课程结构体系的划分,不仅能够让大学生对《概论》课有一个宏观认识,而且也可以使他们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去听课,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概论》课程的特点

2015版概论课教学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 (2015版) 课程总学时:80学时(含实践学时32学时) 理论教学周学时数:3学时 学分:5学分 课程类型:必修 开课(系)院:全校各(系)院本、专科 执笔人: 审核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的精神而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本课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更好地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系统地阐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涵义、形成与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政治意识和实践品格,使其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 2.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通过系统的讲授本门课程,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使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全面而科学地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深刻认识到这些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同时使他们掌握其中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学会运用理论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领会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及意义,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政治意识。所以,教师授课时,既要达到相应的理论高度,给学生以豁然开朗的体验与感觉,又要善于将抽象的理论化为活生生的现实,以收到深入浅出之妙。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属于总论,让学生从总体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一个初步的 了解,认识到在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两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0504041524)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 设计概论 课程代码:0504041524 学分与学时:2学分 36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对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的多重特征以及东西方设计源流的分析,明确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的关系。以设计学的涵盖范围为主体,探讨设计的特征、源流和研究方法。配合多媒体教学方式,以生动直观的图片资料强化教学效果。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教学目的:了解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和现状。 基本要求:了解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和现状。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学的研究现状 难点:设计学的研究现状 教学方法:讲授 主要内容: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第二节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征 教学目的:掌握设计的多重特征 基本要求:掌握设计的多重特征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的多重性 难点:设计的艺术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设计的艺术特征 第二节设计的科技特征 第三章设计源流之一(中国部分)教学目的:了解中国的设计源流 基本要求:掌握中国设计的发展历史 重点与难点: 难点:中国的设计源流 重点;中国古代设计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 第二节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 第四章设计源流之二(西方部分)教学目的:了解外国的设计源流 基本要求:掌握外国设计的发展历史 重点与难点: 重点;西方的设计源流 难点;西方现代设计的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西方古代设计 第二节设计与工业革命 第五章设计的类型 教学目的:了解设计的类型 基本要求:掌握设计的类型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的各种类型 难点:视觉传达、产品设计的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视觉传达设计 第二节产品设计 第六章设计师

《概论》试题库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题1 第1套 一、不定项选择题(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关键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2、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为改革是() A.为了解放生产力 B.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C.要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D.对原有的经济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 E.引起经济、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在宏观调控上,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和市场经济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其都是市场经济而言,两者具有共性 4、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 C.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D.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于非公有制经济 E.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5、我国的民主党派是() A.执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参政党 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区别是() A.经济基础不同 B.阶级实质不同 C.国家结构形式不同 D.宗旨不同 E.主体不同 7、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 A.民主法制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教育概论》试卷库(共5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教育概论》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教育产生于_________________社会。 3、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教育的本质特征是。 5、发现学习是由美国教育家,结构主义课程代表人物___________提出的。 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和、作业布置与修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五个环节。 7、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影响学生思想意识的德育方法为 8、教学过程的首尾阶段(环节)分别是和。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以( )为主。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以上都不是 2、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 3、“性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告子 4、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示范性 B.创造性 C.复杂性 D.长期性 5、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6、把人视为教育的根本,宣扬人性的解放,这体现()教育目的观。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7、不属于教师的专业权利的是()。 A.教学权 B.获取报酬待遇权 C.管理学生权 D.参政权 8、“严师出高徒”等谚语在我国很流行,这是()对人们的教育方式选择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多因素论 9、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0、“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说明教学应当着重()。 A.传授知识给学生 B.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C.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 D.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教育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 课程编码:14201B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48学时 总学分:3学分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先修课程:心理学 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教育概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设置的专业必修课。 《教育概论》是教育理论体系中紧密结合现实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作为培养人的这种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艺术性等特点。 本课程是教师从业的一门必修基础公共课程。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认识教育的基本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明确办学育人的社会主义方向,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概论》主要有以下特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立足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境况和未来走向,尽力反映教育理论研究的精粹和教育改革的时代气

息;把握教育学学科特点,注重教育活动及其所面对的诸种矛盾的动态统一,全面、辩证、逻辑、历史地阐述和评价教育理论的发展。 《教育概论》的内容包括:教育的概念;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教学;德育;美育;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班主任;教师; 学校管理等十六个方面。 学习《教育概论》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办学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和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研究、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改革的基本能力,从而增强教育的目的性。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绪论 1.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的三个阶段,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深刻理解。 2.教学具体内容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1、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教育的概念,不同社会形态下教育的基本特征,深刻理解教育质的规定性,教育的基本要素等内容。

闽文化概论期末复习综合练习

闽文化概论期末复习综合练习

————————————————————————————————作者: ————————————————————————————————日期:

闽文化概论期末复习综合练习 一、填空 1、闽文化具有___多元性_______、难融性____双向性______、不平衡性和易移 性等特点。 2、北宋仁宗时期“闽中四先生”是指__陈寰________、___郑穆、_____陈烈______ 和周希孟。?3、北宋末南宋初“南剑三先生”是指____杨时、___罗从彦_______和李侗。?4、福建史学家和著名史学著作有:袁枢的_____《通鉴纪事本末》_____,郑樵的__《通志》________。?5、福建寺庙兼有几种功能:__官驿功能、________、_____书院功能、_____、流通渠道、经书功能。?6、福建道教传入于东汉初年,最盛于___宋代_______、衰微于清代。 7、福建民间器乐主要有__福州十番、______闽南十音_______、____闽西十班 ____和莆田十音。 8、福建陶瓷最有代表性的是宋代建阳水吉_____黑釉器、____________,元明间德化的建白和明清间产于德化、安溪的_______青花瓷器_________。 9、编修《永乐大典》副总裁是福建永泰人___王偁、_主修《古今图书集成》的是福州人_____陈梦雷___________。 10、福建五大戏曲是闽剧、_莆仙戏、___梨园戏_________、高甲戏、芗剧。 11、泉州的洛阳桥是_____蔡襄、_____主持建造的,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著作《洗冤集录》是___宋慈_______的著作。 12、福建最著名的石雕是___惠安石雕________和寿山石雕。 13、宋代福建最著名的诗人是___杨亿、最有代表性的词人是__柳永_______和张元干。 14、福建最古老的方志是___梁克家、_____主修的《三山志》,明万历年间何乔远编 纂的福建省志是_____《闽书》_________。 15、福建民间最信仰的神是天上圣母、______临水夫人_________和保生大帝。 16、佛教早在西晋之际就传入闽地,在__宋代_______(朝代),福建佛教寺院之多为全国之冠。

铁道概论试题及答案

绪论 一、填空题 1.运输业的产品是旅客和货物的位移,单位是“人.km”、“t.km”,为了统计的方便,一般应采用换算吨公里。 2.1825 年世界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 3.1881 年中国人自己建设的第一条铁路叫唐胥铁路。 4.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在京张铁路建设中巧妙采用人字型展线方案。 5.我国铁路实行铁道部--铁路局--站段三级管理。 6.铁路站段是按车机工电辆进行专业设置,是直接进行最基本的运输产生活动的生产单位。 7. 中国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在上海修建的吴淞铁路. 铁路线路 一、填空题 1.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的运行基础。 2.铁路线路是一个整体的工程结构,包括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三大部分。 3.铁路线路根据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远期客货运量分为四个等级。 4.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线路中心线表示的。 5.铁路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平面。 6.铁路线路的纵断面反映了铁路线路的起伏变化和高程。 7.铁路线路平面由直线、园曲线、缓和曲线组成。 8.列车在曲线上行驶时要产生附加阻力,对行车非常有害。 9.我国铁路规定:在Ⅰ、Ⅱ级铁路上相邻坡段坡度代数差大于3‰,Ⅲ级铁路上相邻坡段坡度代数差大于4‰时,应以竖曲线连接两个相邻坡段。 10.坡道的坡度有正负之分,上坡为正,下坡为负,平道为零。 11.公里标、半公里标、百米标称为里程标。 12.线路标志按计算公里方向设在线路左侧。

13.铁路路基的两种基本断面是路堤和路堑。 15.轨枕按其制作的材料不同分为木枕和钢筋混泥土枕两种。 16.普通道岔由转辙器、辙叉及护轨、连接部分组成。 18.道岔的号数越大,道岔的全长就越长,机车车辆通过道岔的速度就越高。 19.铁路基本限界有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限界。 20.曲线外轨超高量的计算公式是:h=11.8V2/R。 21.车档的位置表明铁路线路的尽头。 22.桥梁由桥面、桥跨结构、墩台及基础三大部分组成。 23.桥梁按建造材料分:有钢桥、钢筋混凝土桥和石桥。 24.钢轨的类型是用每米长度的大致质量来表示的。 25.钢轨的断面形状为“工”字形,由轨头、轨腰、轨底三部分组成。 26.轨枕按其制作的材料不同分为木枕和钢筋混凝土枕两种。 27.轨距是钢轨头部踏面下16 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28.道床是铺设在路基面上的石渣层,主要作用是支持轨枕。 29.防爬设备的作用是阻止钢轨及轨枕的纵向移动,即轨道爬行。 30.钢轨联结零件包括接头联结零件和中间联结零件两类。 31.普通轨枕的长度是 2.5 m。 32.无缝线路也叫长钢轨线路,就是把若干根标准长度的钢轨焊接成1000—2000 m长钢轨而铺设的铁路线路。 33.铁路标准轨距是 1.435m。 34.把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轨道,在平面上进行互相连接或交叉的设备称为道岔。 35.普通单开道岔由转辙器、辙叉及护轨、连接部分。 37.道岔号数越大,辙叉角越小,导曲线半径越大,机车车辆通过道岔的速度就越高。 38.道岔的号数越大,道岔的全长就越长。

文学概论题库

文学概论(上)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文艺学是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有收到文学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给文学实践以指导,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这三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符号学,文学心理学,文学哲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文学社会学,文学价值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填空为主)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根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 一,文学活动论 自由:是指人的活动是建立在关于人对对象世界的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的,是有意识的,并以理性为指导的.(利用已有规律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自觉:是说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能动的.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是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

文学的出发点,连接点和归宿点是人,文学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文学是塑造”丰富的人”,”完整的人”的重要途径,文学的确是一种”人学” 二,文学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应 镜子论:首先是列宁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把文学看成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认识 三,艺术生产论 四,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马克思,恩格斯总是强调作家对于生活的掌握是”艺术的掌握”,强调作家对于生活的评论是”诗意的裁判”,而这个概念是20世纪西方和东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提出来的. 文学艺术是一种特殊意识形态 五,艺术交往论 当代德国理论家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 20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在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大致上取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条路线.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但这里的人不是孤立的或抽象的人,而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管理学概论》教学大纲

《管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为经济管理类专业中职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经济管理类高职生的必修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高职生三年的学习中,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养成管理思维模式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管理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通过学习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理论发展史、中外管理理念的比较、管理与组织设计、管理的类型与方法以及管理创新等知识,使学生了解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与管理实践的发展趋势,掌握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为未来服务社会从事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2学时) 主要内容:管理的的基本含义、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的学习及研究方法。 学习要求:理解管理及管理者的概念,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了解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 自学:从管理的作用、目的看管理的效率与效果;研究方法。 讨论:为什么说管理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课堂案例讨论:管理者角色理论的应用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学时) 主要内容:泰罗及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及一般管理理论、韦伯及官僚制组织理论;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几种主要现代管理理论学派。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了解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掌握各历史阶段的主要思想观点,现代管理各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自学: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形成及发展 阅读:企业理论相关书籍

2017年-闽文化概论任务参考答案

客观题共50题(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第1题(已答). 宋代福清人()善画龙,其《云龙图》右下角自题四行三言六句,这种三位一体的再现形式和手法,在南宋文人画中已开始出现,但为数很少,其开元代及以后普遍化先河。 A. 惠崇 B. 徐竟 C. 曾世贤 D. 陈容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2题(已答). 剪纸在()被称为铰花,它以鸳鸯、龙凤、牡丹、鱼草、蝙蝠、鹿等组成鞋花、肚围花、猪头花,表示吉祥如意。 A. 泉州 B. 漳浦 C. 柘荣 D. 浦城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3题(已答). 五代闽国,福建佛法独盛于其时,其主要原因是()。 A. 经济繁荣 B. 人民生活安定 C. 外省高僧大量入闽 D. 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4题(已答). 在台湾十八个地方戏曲中,()是唯一产生于本土的剧种,它发祥于台湾宜兰县,源自闽南的锦歌,经过台湾艺人不断加工、提高,终于成为完整的大戏,后又由台湾传入闽南。

高甲戏 B. 歌仔戏 C. 梨园戏 D. 竹马戏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5题(已答). 在闽中四先生中,()最为重要。 A. 陈襄 B. 郑穆 C. 陈烈 D. 周希孟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6题(已答). 宋代()的《通志》,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体例仿照《史记》而有所创新。 A. 郑樵 B. 李纲 C. 祝穆 D. 胡宏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7题(已答). 宋代闽籍作家()在诗文革新运动中作出了贡献,被时人称为“古灵四先生”。 A. 杨徽之、李虚已、郑褒、陈襄 B. 陈襄、陈烈、周希孟、郑穆 C. 郑穆、章楶、邓肃、陈灌 D. 高登、刘学箕、周希孟、章楶

计量学概论课程建设-讨论课方案(一)

《计量学概论》课程 讨论课教学计划(一)讨论式学习—不同专业领域的计量学原理 2016年8月

一、整体思路 学生学习了计量的特性、分类,计量器具分类及特征、测试计量方法和不确定度评定以及量值溯源与传递等计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共性理论基础知识,在开始课程的新阶段之际,为了深化和提高对计量学原理和应用的认识,适时改变教学形式,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表达展示、分组合作的机会。在教师指导下以讨论式学习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具体测量领域中计量学技术原理和潜在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研究新的计量方法,能够分析仪器技术指标的制约因素,确定检定措施和不确定度评估办法。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系统归纳其各类物理量的计量基准的传递和溯源方法,将多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与具体的测试计量检测分析手段或方法等紧密结合,通过课前布置、指导,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相关教材及资料,并结合计量实例体会内涵,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或提炼,以学生上台讲演和讨论为主要教学形式,以具体问题的理论解析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讨论内容,深入研讨计量学在几何量、力学量、电磁量、温度、时间频率、光学量、电子学(以及声学量*、化学量*、电离辐射量*、标准物质*)等方面所涉及的计量知识点,及其活用于科学计量和工程计量实际的典型案例,加强计量技术及其基本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综合训练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分析、理解和解决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各领域项目分讨论和作业两个阶段,先调研所选领域的计量学应用和发展,汇报和讨论,然后进行计量方案的设计。本计划用于课堂讨论阶段。 二、目的与意义 1. 通过基于团队的学生上台讲演和课程讨论这种体验式教学方式,加深对计量学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在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 2. 初步训练学生查阅文献、阅读相关技术资料和调查研究能力; 3. 进一步学习计量学的典型传递与溯源方法及工程应用实践。 4. 了解部分标准计量器具和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具体实施方案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xxxxxxxxxx 编写日期:2010年9月 一、开设系(部): 信息技术系 二、教学对象: 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设计的地位及本质、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演变的基本规律以及设计与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并在此基础 上,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及早树立正确的设计观。 四、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设计概论》,使学生比较广泛和深入了解有关设计的理论,认识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方法论。 2、在了解各设计流派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理解设计与设计美学、科学工艺、地域文化、生态环境、上层建筑等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 3、从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材料等各个角度,了解工业设计的本质意义和发展趋势。 4、教学中应坚持整体的原则,并针对当代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讲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加深学生对讲课内容的理解。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64学时 六、考核: 考核形式——期末考试; 试卷结构——试题分为四大类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分值分配:平时(30%)+期末(70%)=总评成绩(100%);

题量——90分钟 七、教材: 《设计概论》赵平勇主编,设计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八、主要参考书目: 1、(美)梅格斯,《20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湖北美术出版社,1989年 2、(日)大治浩,佐扣七郎合编,《设计概论》,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3、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吉林美术出版社,1991年 4、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5、柳冠中,《工业设计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6、朱淳泽,《世界工艺史》,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7、尹定邦,《设计目标论》,暨南大学出版社 8、约翰. 沙克拉,卢杰、朱国勤译,《设计—现代主义之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9、李砚祖,《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 10、李妲莉、何人可、刘景华,《美国工业设计》,上海科技出版社 九、讲授提纲 设计概论 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初步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2、了解艺术设计的特征 3、掌握艺术设计的方法 4、了解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定义 一、设计在世界上的定义 二、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艺术设计的原理 一、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原理 二、艺术设计的科学性原理 三、艺术设计的技术性原理 第三节艺术设计的特征 一、设计的创意性特征 二、设计的图形性特征 三、设计的产品型特征 四、设计的科学性特征 五、设计的工艺性特征 六、设计的市场性特征 第四节艺术设计的方法 一、对比设计的方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