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人墓碑记译文

五人墓碑记译文

五人墓碑记译文
五人墓碑记译文

(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被正义所激励而死于这件事的。到了现在,本郡有声望的士大夫们向有关当局请求,就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之前竖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啊,也算是盛大隆重的事情呀!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时间只不过十一个月罢了。在这十一个月当中,所有富贵人家的子弟,意气激昂,得志的人,他们因患病而死,死后埋没不值得称道的人,也太多了;何况乡间没有声名的人呢?唯独这五个人声名显赫,为什么呢?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丙寅年三月十五日。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榜样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哭声震天动地。缇骑按着剑柄上前,问:“谁在为他悲痛?”大家不能再忍受了,把他们打倒在地。当时以大中丞职衔作应天府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毛一鹭,周公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这位大中丞藏在厕所里才得以逃脱。不久,他以苏州人民发动暴乱的罪名向朝廷请示,追究这件事,杀了五个人,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就是现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这五个人。然而,当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慷慨自若,呼喊着中丞的名字斥骂他,谈笑着死去了。砍下的头放在城头上,脸上的神情一点也没改变。有位有名望的人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棺材收起来,最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所以现在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唉!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做官的人,那么大的中国,能有几个呢?但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况且当时假托的皇帝的诏书纷纷传出,追捕同党的人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抗击,使阉党不敢再将我们株连治

罪;魏忠贤也迟疑不决,畏惧正义,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直到当今的皇上继位,(魏忠贤畏罪)吊死在路上,不能不说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有的人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的百姓所容纳;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在死后享受到荣耀;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一座大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刻名,所有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这里没有不跪拜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得的机遇啊。不这样的话,假使让这五个人保全性命在家中一直生活到老,尽享天年,人人都能够像对待奴仆一样使唤他们,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几位有声望的士大夫是:太仆卿吴因之公,太史文文起公,姚孟长公。

《五人墓碑记》知识点

《五人墓碑记》知识点复习 一、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止” 同“只”,不过 2.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赀”同“资”,资财,钱财 3.蹈死不顾,亦曷故哉?“曷”同“何” 4.独五人之皦皦,“ 皦皦”同“皎皎”,明亮的样子,这里指名声显赫 二、古今异义词: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行为”古:两个词——品行+成为 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私人”古:自己人,此处可译为“党羽”、“爪牙” 今:个人 3.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颜色”古:脸色今: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5.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非常”古:异乎寻常今:副词,十分,很 7.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首领”古:头颅今: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8.吴之民方痛心焉 “痛心”古:痛恨今:极度伤心 ⒒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慷慨” 古:胸怀大志或情绪激昂今:大方,不吝啬 三、实词解释 1.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动词,拿出) 2.发其志士之悲哉(动词,抒发) 3.其辱人贱行(名词,行为) 4.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动词,比较副词本来,引申为“究竟”、“到底”) 5.斯固百世之遇也(副词,实在,真是) 6.公之逮所由使也(动词,主使) 7.慷慨得志之徒(名词,一类的人) 8.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形容词,空) 9.抶而仆之:笞打,鞭打 10.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名词,声名) 11.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捆缚 12.呼中丞之名而詈之:斥骂 13.不敢复有诛治:株连惩治 14.逡巡畏义: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 15.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自缢;绳圈 16.户牖:门;窗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表承接。 去今之墓而葬焉

五人墓碑记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气势恢弘、情理并茂,叙议结合,巧用对比来突出人物形象与精神的写法。 2、掌握和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巩固词类活用知识,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义举中,领会“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的道理,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价值观。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著名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写道:“有的人话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为什么有的人虽生犹死,而有的人却虽死犹生?毛泽东曾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用VCD放电影《谭嗣同》中谭嗣同就义的场面) 谭嗣同用自己的鲜血洗亮了人们的眼睛,告诉人们继续走变法图强的道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言壮语,仿佛仍在我们心中回荡,他虽死犹生。 明代张溥先生的《五人墓碑记》也同样记述了五义士就义的壮举,义士的悲壮故事对生与死的问题做出了响亮的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感受英雄的壮举、豪杰的正气。(板书课题) 二、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思考:课文记述了哪五个义士?他们为什么而死?作者为什么要记述他们的事迹? 明确:五义士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他们“激于义而死”,即为正义而献身。作者因为他们“激于义而死”,“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三、多媒体显示文章背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明末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许多正直人士被杀害。天启七年(1627年),魏阉假借圣旨逮捕了周顺昌,并趁机勒索,激起人民极大愤慨。于是趁毛一鹭等人逮捕周顺昌之机,群起反抗。他们毁官府,杀缇骑,毛一鹭躲进厕所才免一死。这次斗争被镇压后,朝廷在苏州大肆捕人,颜佩韦等五人挺身而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毫不隐讳,慷慨就义。不到一年,崇祯皇帝即位,阉党失势,魏忠贤畏罪自杀。周顺昌冤案始得昭雪。苏州乡绅吴默等人收葬了

古诗五人墓碑记翻译赏析

古诗五人墓碑记翻译赏析 《五人墓碑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赉以资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

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注释】 ⑴本文作于明崇祯元年(1628)。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网罗遍天下,以残暴手段镇压东林党人。天启六年(1626),派人到苏州逮捕曾任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的周顺昌,激起苏州市民的义愤,爆发了反抗宦官统治的斗争。本文是为这次斗争中被阉党杀害的五位义士而写的碑文。文章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慨淋漓,激昂尽致,题外有情,题外有旨,开人心胸。 ⑵蓼(iǎo)洲周公:周顺昌,字景文,号蓼洲,吴县(今苏州)人。万历年间进士,曾官福州推官、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等职,因不满朝政,辞职归家。东林党人魏大中被逮,途经吴县时,周顺昌不避株连,曾招待过他。后周顺昌被捕遇害。崇祯年间,谥忠介。 ⑶郡:指吴郡,即今苏州市。当道:执Org掌政权的人。

五人墓碑记练习题(含答案)

五人墓碑记练习题(含答案) 《五人墓碑记》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蓼(liǎo)洲溷(hùn)藩阉(yān)党曷(gé)故 B.废祠(cí)??(léi)然?浊?(qīng)湮(yāng)没 C.??(jiǎo)猝(cù)逡(qūn)巡缙(jìn)绅 D.赀(zī)财缇(tí)骑户牖(yǒu)社稷(jì) 2.下列短语中加点的词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 旌其所为众不能堪蹈死不顾矫诏纷出 A.表彰忍受踏上假托 B.表彰能够顿足纠正 C.旗帜忍受履行匡正 D.旗帜能够踏上假托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B.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C.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志于户牖之下 E.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4.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 B.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 C.不能容于远近 D.荣于身后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x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地;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袢辉谀拐咭病?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

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望()为()堪() ?x()于()詈() 函()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语段的内容。 (3)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现代汉语译出,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与“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句式不相同的一句是()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C.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5)与“谁为哀者”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C.独五人之??,何也 D.轻重固何如哉 (6)文中开头即写五人“激于义而死”,却没有写出他们具体姓名,直到第三段才写出五人名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袁涣,陈郡人也。郡命为功曹,后辟公府,举高第①。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②。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涣颜色不变,笑曰:“涣闻惟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辱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布诛,涣得归太祖③。涣言曰:“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令之所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于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惟公

《五人墓碑记》虚词、实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全注释

五人墓碑记 张溥1 五人者2,盖3当蓼洲周公4之5被逮6,激7于8义而9死焉10者11也12。至于今,郡之13贤士大夫请于14当道15,即16除魏阉17废祠之18址19以20葬之21;且立石于22其墓之23门,以24旌25其26所为27。呜呼,亦盛28矣29哉! 1.张溥:pǔ (1602-1642),字天如。号西铭,太仓(今属江苏)人。明思宗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 2.者:与(11)“也”组成“者......也”格式,典型的判断句格式。 3.盖:句首语气词,无实际意义。

4.蓼洲周公:liǎo 周顺昌(1584-1626),号蓼洲,明末吴县(今江苏)人。明熹(xī)宗时任吏部郎中,因得罪魏忠贤而被逮捕,死在狱中。 5.之:<连>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逮:dài 逮捕。 7.激:鼓动,激发。激于义,被义理所激发。 8.于:<介>介绍原因。 9.而:<连>顺承关系,连接的前后两项在事理上前后前后相承。 10.焉:指示代词,指代处所。 11.者:与动词性词组组成名词结构,“......的人。” 12.也:参考注释(2)。 13.之:<助>用于定语与中心语之间。 14.于:<介>介绍对象。 15.当道:执掌政权的人。 16.即:<副>表示急速。立即,立刻。 17.魏阉:yān 此处指魏忠贤,明熹宗时为秉笔太监,兼管特务机关东厂,权倾一时,各地纷纷给他建生祠(cí)。阉,指宦官。 18.之:<助>同<14>。 19.址:<名>地基。 20.以:<连>连接前后两项,后项是前项的目的。 21.之:<代>代指此五人。 22.于:<介>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地发生。 23.之:<助>用于定语与中心语之间。 24.以:<连>连接前后两项,后项是前项的目的。 25.其:<代>代指五人。 26.旌:jīng 表彰。 27.所为:“所+动”表示行为的对象。 28.盛:shèng 盛大,隆重。 29.矣:“了”。通常情况下“矣”报道一种新情况。 夫30五人之31死,去今之32墓33而34葬焉35,其36为时37止38十有39一月耳40。夫41十有42一月之43中,凡44富贵之45子,慷慨得志46

五人墓碑记文言知识整理

五人墓碑记 张溥 一.古今词义 1吾社之行为 ..士先者 古义:行,品行,名词;为,成为,动词。 今义:行动。 2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 古义:头颅。 今义:领导。 3凡富贵之子,慷慨 ..得志之徒。 古义:胸怀大志,情绪激昂。 今义:大方。 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毛一鹭。 古义:,私党,亲信。 今义:指属于个人的。 5颜色 ..不少变。 古义:脸色。 今义:色彩。 6非常 ..之谋难于猝发。

古义:不同寻常。 今义:很,极。 二.词类活用 1去今之墓.而葬焉(名作动修墓) 2其疾病 ..而死(名作动患病) 3缇骑按剑而前.(名作动走上前) 4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名作动用木匣子装) 5安能屈.豪杰之流(使动用法使……屈使……折服) 6不能容于远近 ..(形容词作名词近处和远处) 7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作状语,像奴隶那样) 三.实词虚词 以旌.其所为(表扬) 去.今之墓而葬焉(距离) 独五人之皦皦,何也(明亮的样子,这里指名声显赫) 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申告)(查办)、 素.不闻诗书之训(向来) 之: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取消句子独立性)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前一个“之”:的后一个“之”:代词)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结构助词的)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结构助词的)

为之声义(代词) 佯狂不知所之者(到)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 以旌其所为(连词,表目的,来)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连词,表目的,来)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凭借……的身份)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相当于“而”,表修饰)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因为) 而: 缇骑按剑而前(表修饰) 抶而仆之(表承接)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表承接)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表转折) 四.文言句式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判断句) 2安能屈豪杰之流……发其志士之悲哉(“安……哉”古汉语中表示反问的常用句式) 3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被动句) 4即今傫然在墓者也。(判断句) 5斯固百世之遇也。(判断句)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及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 前一篇:五人墓碑记后一篇:峡江寺飞泉亭记 西湖游记二则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偏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晚游六桥待月记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

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西湖游记二则全文翻译:初至西湖记 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西湖上面。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桃花红艳艳的,如同少女的面颊;温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绫罗一般轻软。我刚刚抬头一看,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是如痴如醉了。这时我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这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游六桥待月记 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

五人墓碑记练习(含答案)

五人墓碑记(答案) 张溥 一、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通“只”不过,仅仅;通“又”) 2.独五人之皦皦(通“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 3.敛赀财以送其行(通“资”,钱财) 4.中丞匿于溷藩以免(通“圂”,厕所) 5.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通“搢”,插) 6.亦曷故哉(通“何”,疑问代词) 7.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通“曝”显露) 二、词类活用 1.以旌.其所为(名作动)(表扬) 2.去今之墓.而葬焉(名作动)(筑墓) 3.其疾病 ..而死(名作动)(患疾病) 4.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动作名)(声名,声誉)5.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形作名)(表率,榜样) 6.为之声.义(名作动)(伸张) 7.缇骑按剑而前.(名作动)(走上前)8.抶而仆.人(动使动)(使……倒下)9.谁为哀.者(形作动)(哀叹,感到悲痛)10.五人之当刑.也(名作动)(受刑) 1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名作动)(担任巡抚) 12.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名作动)(用棺材收敛)13.素不闻诗书之训.(动作名)(教诲) 14.不能容于远近 ..(形作名)(远近的百姓) 15.赠谥褒美.(形作名)(美名) 16.以老.于户牖之下(形作动)(老死)17.人皆得以隶.使之(名作状)(像奴隶一样)18.安能屈.豪杰之流(形使动)(使……屈身)19.而为之记.(名作动)(作记)20.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名作动)(表明)(形作名)(重大意义) (形作名)(重要作用) 21.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形作动)(哀叹) 22.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形作动)(作乱) 23.荣.于身后古(形使动)(使……受荣) 24.不敢复有诛治 ..(动作名)(株连惩治的情况) 三、古今异义 1.至于 ..今古(动词和介词连用,到了)今(连词,表示另提一事或另一情况) 2.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古(当权者,指当地的行政长官)今(路中间) 3.去.今之墓而葬焉古(距离)今(往) 4.慷慨 ..得志之徒古(情绪激昂)今(大方,不吝啬) 5.在丙寅三月之望.古(农历每月的十五日)今(向远处看) 6.吾社之行为 ..士先者古(品行成为)今(指受心理支配的外部活动) 7.为私人 ..毛一鹭古(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人) 8.吴之民方痛心 ..焉古(痛恨在心中)今(痛苦伤心) 9.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古(申告)今(请求) 10.按.诛五人古(追究,查办)今(用手或指头压) 11.颜色 ..不少变古(脸色,神态)今(色彩) 12.意气 ..扬扬古(神情)今(意志和气概) 13.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古(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今(黄金)

(完整版)《五人墓碑记》知识点最全整理

《五人墓碑记》知识点 (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被正义所激励而死于这件事的。到了现在,本郡有声望的士大夫们向有关当局请求,就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之前竖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啊,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情呀!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时间只不过十一个月罢了。在这十一个月当中,所有富贵人家的子弟,意气豪放、志得意满的人,他们因患病而死,死后埋没不值得称道的人,也太多了;何况乡间没有声名的人呢?唯独这五个人声名显赫,为什么呢?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丙寅年三月十五日。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榜样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哭声震天动地。差役们按着剑柄上前,问:“谁在为他悲痛?”大家不能再忍受了,把他们打倒在地。当时以大中丞职衔作应天府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毛一鹭,周公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这位大中丞藏在厕所里才得以逃脱。不久,他以苏州人民发动暴乱的罪名向朝廷请示,追究这件事,杀了五个人,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就是现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这五个人。然而,当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慷慨自若,呼喊着中丞的名字斥骂他,谈笑着死去了。砍下的头放在城头上,脸上的神情一点也没改变。有位有名望的人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棺材收起来,最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所以现在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唉!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中国之大,能有几个人呢?但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况且当时假托的皇帝的诏书纷纷传出,追捕同党的人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抗击,使阉党不敢再将我们株连治罪;魏忠贤也迟疑不决,畏惧正义,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直到当今的皇上即位,(魏忠贤畏罪)吊死在路上,不能不说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有的人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的百姓所容纳;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在死后享受到荣耀;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一座大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刻名,所有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这里没有不跪拜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得的机遇啊。不这样的话,假使让这五个人保全性命在家中一直生活到老,尽享天年,人人都能够像对待奴仆一样使唤他们,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几位有声望的士大夫是:太仆卿吴因之公,太史文起文公,姚孟长公。 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止” 同“只”,不过 2.夫十有一月之中,“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3.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赀”同“资”,资财,钱财 4.蹈死不顾,亦曷故哉?“曷”同“何” 5. 独五人之皦皦,“ 皦皦”同“皎皎”,明亮的样子,这里指名声显赫 6.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少”同“稍”,一点儿,稍稍

五人墓碑记字词整理

《五人墓碑记》字词整理 一、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2、独五人之皦皦 ..(同“皎皎”,明亮的样子,这里指名声显赫) 3、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钱财) 4、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同“累”,重叠堆积) 5、颜色不少.变(同“稍”) 二、常见实词 1、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在……的时候)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主持、执掌) 然五人之当.刑也(接受、承当) 2、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清理、整理) 3、以旌.其所为(表彰) 4、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声誉、名声) 素不闻.诗书之训(接受) 5、敛.赀财以送其行(募集) 6、谁为哀.者?(同情、怜悯) 7、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指使) 人皆得以隶使.之(役使、使唤) 8、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暴动、暴乱) 大阉之乱.(残暴无道) 9、按.诛五人(追究、查办) 10、呼中丞之名而詈.之(斥骂) 11、卒.与尸合(最后、终于) 12、且矫.诏纷出(矫,假托、诈称,可特指假托君命) 13、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牵连) 14、不敢复有株.治(株连、牵连) 15、而又有剪发杜.门(封闭) 16、视.五人之死(和……比较) 17、轻重固.何如哉?(究竟、到底) 斯固.百世之遇也(实在、确实) 18、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显露) 19、令.五人者保其首领(假如、如果) 20、慷慨得志之徒.(同类的人)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空) 三、古今异义 1、至于 ..今(古义:到;今义:①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 表示另提一事。)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毛一鹭(古义:心腹、党羽;今义:①个人(就从事某种活动或拥有财产而言,区别于“公家”)。②指个人和个人之间。③因私交、私利而依附于自己的人) 3、吴之民方痛心 ..焉(古义:痛恨;今义:极端伤心。) 4、意气 ..扬扬(古义:神情、神色;今义:①意志和气概。 ②志趣和性格。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5、意气扬扬 ..(古义:自若貌;今义:得意的样子。)6、颜色不少变(古义:脸色、神色;今义:①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②指面貌;容貌。③指脸上的表情。④指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 7、激昂 ..大义(古义:激励;今义:(情绪、语调等)激动昂扬。) 8、卒以吾郡之发愤 ..一击(古义:激于义愤;今义:决心努力。) 9、非常 ..之谋难于猝发(古义:不同寻常;今义:①属性词。异乎寻常的;特殊的。②十分;极。) 10、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古义:头颅,借指性命;今义:①头和脖子。②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四、词类活用 1、去今之墓.而葬焉(筑墓、修墓,名作动) 2、其疾病 ..而死(患病,名作动) 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表率、榜样,形作名) 4、按剑而前.(上前,名作动) 5、抶而仆.之(使……倒下,动词的使动用法) 6、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担任巡抚,名作动) 7、买五人之头而函.之(用匣子装盛,名作动) 8、缙绅 ..而能不易其志者(当官、做官,名作动) 9、不能容于远近 ..(远方近处的人,形作名) 10、赠谥褒美.(美德,形作名) 11、人皆得以隶.使之(像对待奴仆那样,名作状) 12、安能屈.豪杰之流(使……屈身,动词的使动用法) 13、亦以明死生之大.(重大意义,形作名) 14、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重大作用,形作名) 五、常见虚词 1、之 (1)助词,主谓间取独,不译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夫五人之死 独五人之皦皦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公之逮所由使也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视五人之死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2)助词,主谓间取独,“……的时候” 然五人之当刑也 大阉之乱 (3)结构助词,的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五人墓碑记》一字一句字词解释及重点句子翻译。

五人墓碑记 1.重点字词 五人者,盖当.(处在某个地方或时候)蓼洲周公之.(取独)被逮.(逮捕),激于义而死焉.(这件事)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当权者),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表扬)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筑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通又)一月尔。夫十有一月之 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 ..(埋没)不足道者,亦已 ..(患病)而死,死而湮没 众矣;况草野 ..(乡间)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 ..(通皎皎,明亮的样子),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每月十五)。吾社之行为 ..(品行,成为)士先者, 为之声义 ..(伸张正义),敛赀.(通资,钱财)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走上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忍受),抶而仆.(使……倒下)之。是时以.(以…… 身份)大中丞抚.(抚慰)吴者为魏之私人 ..(党羽)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 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责骂),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 ..(厕所)以免。既而以吴民之 乱请.(申告)于朝,按.(追究)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 傫然 ..(并和在一起的样子)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面对)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斥骂)之,谈笑以死。断头置 城上,颜色 ..(脸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支付)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用棺材收敛)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 ..(平民) 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 ..(假托君命发出的诏令) 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株连惩治);大阉亦逡巡 .. (迟疑不决的样子)畏义,非常 ..(自缢)道 ..(不同寻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 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近处、远处),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显露)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 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头 颅,即性命),以老.(老死)于户牖 ..(家中)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 ..(当作奴仆驱使)之,安能屈.(使屈身)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表明)死生之大,匹夫 ..(平民)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2.重点句子 (1)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 (3)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 (4)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激于义愤而死于这件事的。

(完整word版)五人墓碑记练习答案

《五人墓碑记》基础练习答案 一、通假字: 1、敛赀财以送其行:“赀”同“资”,资财,钱财。 2、独五人之曒曒:“皦皦”同“皎皎”明亮的样子,这里指名声显赫 3、蹈死不顾,亦曷故哉:“曷”通“何” ,什么 4、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尔”同“耳”,罢了 5、颜色不少变:“少”同“稍”,略微 二、古今异义词: 1、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颜色”古:脸色今:颜料或染料 2、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非常”古:异乎寻常今:十分,很 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行为”古:两个词——品行+成为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4、吾之民方痛心焉 “痛心”古:痛恨今:难过心伤 5、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私人”古:自己人,此处可译为“党羽”、“爪牙” 今:个人 6、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首领”古:头颅,借指性命今:头儿 7、慷慨得志之徒 “慷慨”古:意气激昂今:不吝啬,大方 三、词类活用: 1、众不能堪,抶而仆.之:自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 2、安能屈.豪杰之流: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身 3、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作状语,象奴隶一样的 4、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 ..而死:名词活用为动词,生病 5、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词活用为动词,修墓 6、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名词动用,用盒子装,这里指用棺材装殓 7、缇骑按剑而前.: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 8、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名词动用,出任……巡抚 9、亦以明.死生之大:形容词用如动词,表明 四、重要实词和虚词: 1、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介词,被;兼词,于之 2、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 的;向;当权者 3、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清理;的;来;代词,指五人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五人墓碑记》一一对应翻译

五人墓碑记〔明〕张溥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被正义所激励而死于这件事的。到了现在,本郡有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声望的士大夫们向有关当局请求,就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之前竖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啊,也算是盛大隆重的事情呀!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时间只不过十一个月罢了。在这十一个月当中,所有富贵人家的子弟,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意气激昂,得志的人,他们因患病而死,死后埋没不值得称道的人,也太多了;何况乡间没有声名的人呢?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唯独这五个人声名显赫,为什么呢?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丙寅年农历三月十五。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榜样的人,替之声义,资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 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哭声震天动地。缇骑按着剑柄上前,问:“(在)为谁悲痛?”大家不能再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忍受了,把他们打倒在地。当时以大中丞职衔担任苏州一带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毛一鹭,周公被捕就是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这位大中丞藏在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厕所里才得以逃脱。不久,他以苏州人民发动暴乱的罪名向朝廷请示,追究这件事,杀了五个人,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就是现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这五个人。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然而,当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慷慨自若,呼喊着中丞的名字斥骂他,谈笑着死去了。砍下的头放在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城头上,脸上的神情一点也没改变。有位有名望的人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棺材收起来,最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所以现在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唉!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做官的人,那么大的中国,能有几个呢?但这五个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生于民间,从来没受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义无反顾,又是什么缘故呢?况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且当时假托的皇帝的诏书纷纷传出,追捕同党的人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抗击,使阉党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 敢再将我们株连治罪;魏忠贤也迟疑不决,畏惧正义,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直到当今的皇上继位,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魏忠贤畏罪)吊死在路上,不能不说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

五人墓碑记练习题(含答案).docx

.精品文档 . 五人墓碑记练习题( 含答案 ) 《五人墓碑记》练习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蓼( liǎo) 洲溷 ( hùn) 藩阉 ( yān) 党曷 ( gé) 故 B. 废祠 ( cí) 傫 ( léi) 然冏卿 ( qīng) 湮 ( yāng) 没 . 皦皦 ( jiǎo) 猝 ( cù) 逡 ( qūn) 巡缙 ( jìn) 绅 D. 赀( zī) 财缇 ( tí) 骑户牖 ( yǒu) 社稷 ( jì) 2. 下列短语中加点的词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 旌其所为众不能堪蹈死不顾矫诏纷出 A.表彰忍受踏上假托 B.表彰能够顿足纠正 . 旗帜忍受履行匡正 D.旗帜能够踏上假托 3.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B.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志于户牖之下 E.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4. 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 B.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 . 不能容于远近 D.荣于身后 5.阅读下面字,完成各题。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 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 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地;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 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 沈扬、周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 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 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1)解释中加点的字词。 望() 为() 堪() 抶() 于() 詈() 函()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语段的内容。 (3)把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现代汉语译出,并分析其表 达效果。

五人墓碑记(优课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课题】五人墓碑记 【教材】苏教版必修三 【年级】高一下学期 【执教】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韩红敏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重点文言知识,尤其是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特殊文言知识。 2、引导学生朗读分析五人之死,感受其“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精神品格,理解作者“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思想主旨,从而熏陶学生追求高尚的人格操守。【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朗读分析五人之死,感受其“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精神品格。【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思想主旨,并追求高尚的人格操守。【教学方法】多媒体朗读讨论 【课型设计】研读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课前预习:教师印发相关背景材料,学生自读课文,梳理文言知识,并结合材料理解文意。 【整体设计】整篇文章,计划用两课时。第一课时熟读文本,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第二课时在复习巩固重点文言知识的基础上,朗读分析五人之死,感受其“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精神品格,理解作者“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思想主旨。其中,第一课时是基础,重在学生的朗读与积累;第二课时是提高,重在学生的研读与思考。此“优课”即第二课时。 一、导入 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教师课件呈现,学生齐读理解)其中,“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寻求佛法;后来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五人墓碑记》中的“五人”就是舍身求法这类人的典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一起感受他们不朽的精神与品格。 二、明确目标 1、复习巩固重点文言知识,尤其是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特殊文言知识。 2、朗读分析五人之死,感受其“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精神品格,理解作者“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思想主旨。 三、巩固知识 1、读准字音。 重点:蓼.(liǎo)洲旌.(jīng)其所为湮.(yān)没皦皦 ..(jiǎo)赀.(zī)财抶.(chì)而扑之溷.(hùn)藩傫.(lěi)然詈.(lì)之矫.(jiǎo)诏逡.(qūn)巡投缳.(huán)暴.(pù)于朝廷赠谥.(shì)褒.(bāo)美户牖.(yǒu)

《五人墓碑记》原文 注释 翻译 知识点 课文分析汇总

《五人墓碑记》原文注释翻译 1.五人者,盖当蓼(liǎo)洲周公之被逮(dài),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盖:句首发语词,无义。当:在……的时候。蓼(liǎo)洲周公:周顺昌,号蓼洲,明末江苏人。之: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激于义:被正义所激励。激:激励。于:介词,被。而:连词,表结果。焉: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之”代周公被捕一事,“于”即在。于之,在这件事上。…者,…也:判断句标志。 译文:这五个人,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被正义所激励而死在这件事上的。 2.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yān)废祠(cí)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jīng) 其所为。呜呼,亦盛矣(y ǐ)哉! 至于今:到现在。至于:到了。于:本句三个“于”均为介词,第一个“到”,第二个“向”,第三个“在”。郡之贤士大夫:苏州本郡的贤明士大夫们。之:助词,的。请:请示。于:介词,向。当道:古今异义。古义:当权者,执掌政权的人。今义:挡住了路。即:立刻,就。除:修整,修治。阉废祠(c í):官魏忠贤被废弃的生祠。之:助词,的。址:地基。以:连词,用来。葬之:安葬他们。之:代词,指他们(指上文五人);本段其余“之”为“结构助词‘的’”。且:并且。立石:竖立碑石。于:介词,在。其:代五人,他们,他们的。墓之门:坟墓的门前。墓:坟墓。之:助词,的。以:连词,来。旌(jīng) :表扬,表彰,名作动。其:代词,他们。所为:指事迹。为:做。呜呼:叹词,表极度悲痛的感情,可译为“啊”或“唉”。本文译为“啊”。亦:也,也算。盛:形容词,盛大,隆重。矣(yǐ)哉:“矣”和“哉”连用,有加重惊叹语气的作用. 译文:到现在,本郡的贤明士大夫们向当局请示,就修整宦官魏忠贤被废弃的生祠的地基来,并且在他们的坟墓之前竖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啊,也 算是盛大隆重的事情呀! (第1段内容概括:本段写为五义士建墓立碑的经过和目的。)

五人墓碑记练习题(含答案)

.精品文档. 五人墓碑记练习题(含答案) 《五人墓碑记》练习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蓼(liǎo)洲溷(hùn)藩阉(yān)党曷 (gé)故 B.废祠(cí)傫(léi)然冏卿(qīng)湮(yāng)没 . 皦皦(jiǎo)猝(cù)逡(qūn)巡缙 (jìn)绅D.赀(zī)财缇(tí)骑户牖(yǒ u)社稷(jì) 2. 下列短语中加点的词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旌其所为众 不能堪蹈死不顾矫诏纷出 A. 表彰忍受踏上假托 B. 表彰能够顿足纠正 . 旗帜忍受履行匡正 D.旗帜能够踏上假托 3.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B.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志于户牖之下

E.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4. 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 B. 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 . 不能容于远近 D.荣于身后 5. 阅读下面字,完成各题。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地;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1) 解释中加点的字词。 望() 为() 堪() 抶() 于() 詈() 函() (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语段的内容。 (3) 把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现代汉语译出,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