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轮复习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二)

一轮复习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二)

一轮复习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二)
一轮复习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二)

课题:地球表面形态(二)--------外力作用

编写人:刘玉彩时间:9.16 审核人:隋安芬

使用说明:40分钟做完本学案内容

课前预习案:

1、外力作用形式:包括、、、、。

2、外力引起因素:、、、等

3、外力作用对地表影响:

4、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侵蚀地貌

(2)河流的堆积地貌

堂探究案:

1、河流在不同河段流水作用有差异,剖面形态有差异

2、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港务局拟在A 、B 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A 处还是B 处好?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勘探队在C 处钻探获得黏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请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岛D 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4)河流的下游常常造成什么堆积地形?其成因和特征如何?

课后巩固案: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题。

1.甲处的地形名称是:

A .喀斯特溶洞

B .冲积扇

C .新月形沙丘

D .火山锥

2.形成甲处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泥沙的堆积作用B.地质年代风积作用

C.地质年代岩浆喷发 D.第四纪冰川堆积作

3.甲地区所属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回答第4题。

4、该景观A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5.(2008年广东卷)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

B.暴雨形成的冲沟

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

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

6、下列地形区中,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是:

A、华北平原

B、长江三角洲

C、喜马拉雅山

D、珠江三角洲

7、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C

图 3-10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回答8—9题

8、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9、a图地貌景观形式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沉积作用

B.湖泊沉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溶蚀侵蚀作用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

10、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流三角洲

11、该地形的成因是() A.风力堆积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堆积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12、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其中A为,B为_________。

(2)A、B两处,岩性较坚硬的是_____________。

(3)A处顶部缺失是__________力作用的结果。

(4)A、B两处的特点是()

A.褶皱形成过程中,A处受到拉张,B处受到挤压

B.B

处是良好的储油构造,A处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C.A处在内力的作用下隆起,又在外力作用下下降

D.B

处地势较高,表明一直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

13、(2008年上海卷)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图中,陡崖出现在___处。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_,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___,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__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3).地球演化过程中,灭绝的恐龙等生物种属不可复生,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______性。

补充内容:

喀斯特地貌

1.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因

喀斯特地貌是由岩溶作用形成的。水对石灰岩的溶解不断发展,形成许多洞穴。加上地下水的机械侵蚀和洞顶的崩塌,终于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喀斯特地貌。

2.喀斯特地貌发育是否典型与下列因素有关:

(1)岩石的透水性。(2)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3)水的流动性。

3. 桂林“山水”的成因:

(1)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都很好。

(2)桂林天然的地形组合与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区域内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形成和富集。

(3)桂林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生物的生长,有机酸的含量较高。

4.喀斯特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

(1)因喀斯特发育使地表严重缺水,或在雨季时地表水来不及排泄,使洼地积水成灾,影响农业生产;

(2)喀斯特洞穴导致坝区、库区发生渗漏;(3)采矿或开挖隧道时发生涌水;

(4)喀斯特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导致地面的塌陷;(5)路基或铁路建筑物遇地下喀斯特泉水受淹等。

5.喀斯特区也有大量有利于生产的因素。

(1)如喀斯特洞穴是地下水运动和贮存的良好场所,利用洞穴作为地下水库,可发电和灌溉;(2)喀斯特泉水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宜于灌溉、饮用,且有承压性,便于开发利用;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的元素和气体,在医疗上价值很大;

(3)喀斯特区的矿产资源较丰富,各种沉积矿产最为丰富。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4)喀斯特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答案:

探究2、解析:流水在搬运途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沉积,形成山麓冲积扇;在河流中下游沉积,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流水、风力的沉积作用都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是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

本题易错的是①建港的位置,②取样的标本。其原因是建港的位置没有弄清是在沙岸还是在岩岸,判断这一点时要求读图,从中判断半球的位置,考虑南北两岸受流水的侵蚀状况(要求从水的流向、地转偏向力等分析),建港要考虑岩岸,港阔水深。取样要考虑沉积物的分异情况,流水沉积具有分选作用,颗粒大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因此,要从图中寻找信息,运用联想思维方法去理解、判断。

12、(1)褶皱背斜向斜(2)B(3)外(4)AC

13【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地质构造和地貌之间的判断和演化,相对比较简单。

【答案】(1)、背斜;向斜;断层;丙;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该处容易形成断裂,岩石比较破碎,因此更容易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地势逐渐降低,而形成山谷

(2)、④;②;①(3)、不可逆

湘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测试题 一、单选题 牡蛎生长在气温适宜、清澈小河入海的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牡蛎礁是由牡蛎不断附着在蛎壳上、长时期稳定堆积而成。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牡蛎礁分布(左图)及某礁体局部剖面(右图),礁体Ⅰ-Ⅵ由老到新。 完成下面小题。 1.在牡蛎礁从Ⅰ到Ⅵ的形成时期,该区域( ) A.海岸线持续性向海洋推进B.海平面间歇下降 C.河流入海口泥沙含量稳定D.地壳持续性下沉 2.礁体顶部泥沙沉积层形成的主要沙源及外力作用分别是( ) A.海底淤泥海水搬运、沉积B.海底淤泥风力搬运、沉积 C.河流泥沙流水搬运、沉积D.河流泥沙风力搬运、沉积 下面的左图示意世界某区域,右图示意左图中甲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剖面,甲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主要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下图回答下面各题。 3.关于左图中河流和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南半球,湖泊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B.位于北半球,湖泊一定是淡水湖C.位于南半球,湖泊是河流的水源补给地D.位于北半球,湖泊一定是内流湖4.右图中岩石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为 A.岩浆岩Ⅱ、岩浆岩Ⅰ、沉积岩ⅡB.岩浆岩Ⅰ、岩浆岩Ⅱ、沉积岩Ⅱ

C.沉积岩Ⅱ、岩浆岩Ⅱ、岩浆岩ⅠD.岩浆岩Ⅱ、沉积岩Ⅱ、岩浆岩Ⅰ 河床地貌指河床在流水作用下形成各种地表形态,包括河型、河床侵独地貌和河床堆积地貌。下图示意顺直微弯型河床平面形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河流向为自西向东,河床平面形态中可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A.边滩的平面形状B.深槽和边滩的相对位置 C.深槽的垂直深度D.浅滩和深槽的相对位置 6.河床中的微地貌 A.深槽的深浅取决于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 B.边滩的形态取决于流水侵蚀和沉积作用 C.浅滩面积的大小只受河流流速的影响 D.深槽、浅滩、边滩的位置由河流流向决定 珠峰对于登山爱好者来说,具有无限的魅力。中国登山队多次顺利登顶珠峰,为中国人赢得了荣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当登顶珠峰时,最可能看到的地貌景观是 A.①B.② C.③D.④ 8.该地貌景观所受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沉积作用B.冰川侵蚀作用 C.海水的侵蚀作用D.风力的堆积作用 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下图为黄河某段河流阶地分布示意图。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2讲地球表面形态(必修1)

第二讲地球表面形态(必考+加试) (2016·浙江选考模拟卷)在新疆阿尔泰山地区有个“神石城”,广泛分布着花岗岩石蛋地貌(图Ⅰ所示),当地牧民称其为“阔依塔斯”,意指这里的石头像丰满圆润的肥羊。图Ⅱ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数字序号代表岩浆和三类岩石。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神石城”石蛋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风蚀作用 B.风积作用 C.风化作用 D.冰川侵蚀 2.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Ⅱ)中,表示花岗岩所属岩石类型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⑤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对地貌形态的影响。图片信息反映出的是花岗岩的“球状风化”地貌。第2题,主要考查岩石的类型和地壳物质循环过程。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岩,属于侵入岩。从图中信息看,②代表的是侵入岩。 答案 1.C 2.B (2016·浙江绍兴一中高二期末)图1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处石柱林立、排列整齐(见图2),柱子之间垂直裂隙发育,每根石柱高约20~30米、直径约40~60厘米,横切面大致呈六边形。据此回答3~4题。 3.图1地区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拉张褶皱、断裂、砂岩沉积、砾岩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 B.拉张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 C.挤压褶皱、断裂、抬升侵蚀、岩浆侵入与喷出、砂岩沉积、砾岩沉积 D.沉积、挤压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 4.图2所示石柱林是( ) A.砂砾岩 B.片麻岩

C.玄武岩 D.花岗岩 解析第3题,考查地质活动情况。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且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发生沉积作用;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岩层遭受外力侵蚀;若岩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岩层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岩层形成年代。第4题,考查岩石的成因。石柱林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所以是玄武岩。 答案 3.D 4.C (2016·浙江杭州高级中学高二期末)读大西洋中脊(海岭)某中央裂谷剖面图,完成5~6题。 5.按成因分类,岩墙的岩石属于( ) A.沉积岩 B.侵入岩 C.喷出岩 D.变质岩 6.该剖面的地质构造是( ) A.地堑 B.地垒 C.背斜 D.向斜 解析第5题,本题考查岩石的分类。大西洋中脊(海岭),位于生长边界,由岩浆喷发形成,属于喷出岩(玄武岩)。第6题,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知识。依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剖面的地质构造是地堑。 答案 5.C 6.A (2015·浙江省7月学考)读“长江巫峡景观图”,完成7~8题。 7.M地质构造是( ) A.地垒 B.地堑 C.向斜 D.背斜 8.形成巫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沉积 B.流水侵蚀 C.风力沉积 D.风力侵蚀 解析第7题,考查山地的形成。从图中景观可以清楚地发现该地是岩层向上拱起的背斜构造,D正确。第8题,考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巫峡是在长江流经的一个地段形成的峡谷,

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导学案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2、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3、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4、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 1、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2、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形地貌也是不断变化的。 二、复习旧知: (一)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形地貌 1、地球表面有哪些地形地貌?这些地形地貌是不是永远不变的? 2、查资料后,观察四川省北川县地震前后对比图,感受地震使北川地形地貌发生的变化。 3、自学了解火山也能使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4、讨论: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小组内交流、汇报。 三、探究新知: 活动一:地球内部运动与地形变化关系 1、尝试解析:是什么原因引起火山和地震的? 2、自学了解: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也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促使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活动二:了解板块构造学说 合作探究: (1)找一找地表六大板块的构成图。 (2)地球深部物质的不断运动,会对板块造成什么影响?

(3)模拟实验:用两张纸表示两大板块,把两张纸靠紧平放在水面上,再用一根吸管插入水底,向两纸中间吹气,使水运动起来,表示地球深部不断运动的物质。 (4)做板块碰撞、平移的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一:用两本科学书表示两个大陆板块,把两本书平放在桌面,模拟板块碰撞,观察书本的变化。观察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体会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形成山脉。 模拟实验二:用泡沫块模拟两大板块的上下、水平移动,观察地形发生什么变化?如抬升的地方会形成山脉或高原,河流会形成瀑布等。 活动三: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造成地球表面的地形也在不断变化。猜测未来的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我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我们的研究猜测结果: 。 四、收获体会: 通过自主学习,我的收获(体会)是: 。 五、巩固测评: (一)我能填: 1、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2、地球的各种力量包括(人类自身)都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 3、2007年 4月2日(所罗门群岛)发生里氏8级地震,在引发海啸造在人员伤亡的同时,将一座名为拉农加的岛屿突然拔高了3米。 4、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可以使地球的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改变的是(火山和地震)。 5、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变化,地球刚形成时是(汪洋)一片,后来才出现(陆地)的。 6、科学家认为喜马拉雅山是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两个大板块

地球表面形态练习题(湘教版)

高一 2.2地球表面形态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内力和外力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 B.内力作用能使某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 C.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D.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外力作用有关 2.位于印度洋板块上的陆地有 A.澳大利亚大陆B.马达加斯加岛C.新加坡D.中南半岛3.我国吐鲁番盆地,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 A.地垒B.地堑C.背斜D.向斜 4.下列词语,从地质作用的观点看,正确的是 ①水滴石穿②沧海桑田③稳如泰山④坚如磐石⑤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⑤③D.①④⑤5.下列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大西洋、太平洋面积均在缩小 B.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 D.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处 6.下列板块之间属于消亡边界的是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与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7.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 C.海水的堆积作用D.河流的堆积作用 读板块示意图,完成8-9题。 8.图中①~④段板块界线中,与其它三段板块界线类型不同的是 A.①B.C.③D.④ 9.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多火山活动,图中与此相关的板块是A.a B.b C.c D.d 图中甲地曾发生6.3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完成10-11题。 10.甲地地震产生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边缘碰撞带 B.位于板块张裂带 C.位于板块内部的断裂带 D.位于大洋海沟处 11.乙、丙两地未来的变化趋势是 A.距离越来越近 B.距离越来越远 C.距离不会有变化 D.形成高大山脉 读图,回答12-13题。 12.该种地貌 A.迎风坡坡度陡 B.背风坡坡度缓 C.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D.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13.下列省区中可能有该种地貌的是 A.黑龙江B.新疆C.四川D.山西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石油进口国,随着需求的增加,石油进口 量还将继续增长。近年,世界市场石油价格持续走高。读图回答14题。 14.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从甲乙中间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E、F、G层 时,可能分别探测到 A.天然气水石油 B.水石油天然气 C.石油天然气水 D.天然气石油水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 系。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15~16题。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表示风力堆积作用 B. 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C. 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D. 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16.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A.沙尘暴 B.水土流失 C.滑坡 D.土地荒漠化 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 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回答17-18 题。 17.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 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18.丙侵入岩脉应属于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导学案范文整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导学案 节认识地球 学习目标: 1、准确说出地球的形状,学会运用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2、认识地球仪,能在地球仪上准确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3、了解赤道、纬线、纬度的定义。 4、分析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明确南北纬度、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5、根据所给出的纬线图准确说出某一点的纬度位置、南北半球位置及所在的纬度区位置。 学习重点: 了解赤道、纬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南北半球的划分。 学习难点: 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并能准确说出某一点的纬度位置、所在的南北半球位置及纬度区。 学生自学

页地球的形状部分思考回答16—14学习任务自学课本 以下问题 1、说出地球的形状。 2、利用图中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比较出不同之处,提出疑问并记录。 组间:以各组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记录,作出汇总。并互相解答。 学习任务自学课文第16—17页地球仪部分思考回答:1、什么是地球仪? 2、在地球仪上准确指出地轴、南北两极、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经线及纬线。 3、说出赤道、纬线、纬度的概念,南北纬度的是如何划分的,南北纬度各用那个字母表示。 4、观察“纬线与纬度”图分析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填下表。 纬线 形状特征 指示的方向 长度的特点 纬度的范围 度数的变化规律

相同度数的区分 零度线的确定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数量特征 5、说出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6、说说如何判定某点的纬度位置、南北半球位置。 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比较出不同之处,提出疑问并记录。 组间:以各组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记录,作出汇总。并互相解答。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有关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一个正圆球体 B、地球是一个扁球体 c、地球是一个南北半球对称的球体 D、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球体 面对手中的地球仪,请你解答下面几个问题 2、地球仪的地轴是倾斜的,北极始终指向 A.东方 B.南方 c.北方 D.西方 3、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都叫 A.北回归线 B.经线c.纬线D.本初子午线 4、赤道是

2015 2016湘教必修一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学案

2.2 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内、外力作用的区别;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2.结合实例,分析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 识别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貌。 4.火山、地震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 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些地貌类型的成因 【自主预习】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____________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________带分割成____大板块。这些板块处于相对的________状态。板块运动是____作用的重要表现之一。 (2)六大板块名称:____________板块、__________板块、____________板块、__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____________板块,除__________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外,其余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 (3)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作用 外力 作 边界类型示意图地形实例

【练习】 1.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剥蚀作用 B.沉积作用 C.风化作用 D.变质作用 2.关于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 B.内力作用引起的地表形态变化速度较快,外力作用引起的地表形态变化速度较慢C.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D.各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力与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3.下列词语,从地质作用的观点看,正确的是 ①水滴石穿②沧海桑田③稳如泰山④坚如磐石⑤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③ D.①④⑤ 4.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A.地球内部的热能 B.太阳辐射能 C.地球表面的水能 D.大气运动的风能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世界大陆分为六大板块 B.全球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C.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D.全球海洋分为六大板块 6.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A.阿巴拉契亚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阿尔卑斯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 7.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A. 岛弧和海沟 B. 海岭和海沟 C. 海岭和裂谷 D. 岛弧和裂谷8.下列板块中,几乎全在大洋上的是 A.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 9.下列板块之间属于消亡边界的是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与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10.在板块的生长边界往往形成 A.海沟 B.孤岛 C.海岭 D.海岸山脉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已学)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概念:由○32____________留下的“痕迹”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第1章 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第一章地球环境 第一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一、海陆分布 地球表面明显地分为海洋和陆地两大部分。连续的广阔水体称为世界洋,它是海洋的主体。被海洋所环绕,但突出于海洋面上的部分则称为陆地。大陆是陆地的主体;岛屿是陆地的组成部分。 在5.1×108km2的地球表面积中,海洋面积3.61×108km2,约占71%,陆地面积1.49×108km2,约占29%。海洋与陆地的面积比约为2.5∶1,海洋占有明显的优势。这种情况至少在太阳系是独一无二的,故有的学者曾严肃地称地球为“水球”。 地表的海陆分布不均匀。以新西兰东南为中心,包括太平洋主体的半球,海洋占90.5%而陆地面积极小,因而有水半球之称。从传统的南北两半球来看,陆地的2/3集中于北半球,占该半球面积的39.3%,其中只有20°—70°N间陆地面积(约6.02×107km2)略超过海洋面积(5.22×107km2)。在南半球,陆地只占总面积的19.1%。其中的30°—70°S,陆地只有7.30×106km2,而海洋面积达1.048×108km2。尤其是50°—60°S陆地只有2×105km2,而海洋面积达2.51×106km2,成为按纬度划分陆地面积最少的区域。 有的学者很早就注意到了海陆分布的对蹠现象(antipodal)。如以四个古老大陆(加拿大、西伯利亚、南极和欧洲)做顶角作出一个四面体。则它们所对应的面分别为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实际上,地球大陆上任一点的对蹠点,95%以上可能是海洋。有些研究证明,海陆对蹠分布乃是随机性的表现。 全球共有七个大陆,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虽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为分界,但实际上它们是连在一起的整体,合称亚欧大陆。所以也可以说全球共有六个大陆。亚洲大陆与非洲大陆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北美与南美以巴拿马运河为界。澳大利亚和南极大陆各以自己的海岸线为界。各大陆面积及其占全球陆地面积和全球面积的百分比如下:

地球的表面形态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考点要求:褶皱、断层的特点、成因及其地表形态 知识回顾: 1地质构造的概念: 地 质 构 造 及 苴 丿、 对 地 貌 影 响 类型 判断依据 对地貌影响 实例 形态 岩层顺序 地形 成因 褶 皱 断 层 地垒 地堑 3.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3. 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 A.地壳运动所致 B ?内力作用所致 考题探究: 右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 1?3题 1. 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 A.褶皱 B .背斜 C 2. 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C.修一条南北向隧道选址丁处 .向斜 D .断层 B .甲处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D ?图中岩层为岩浆岩 C ?岩浆活动所致 D ?外力作用 从甲列丁岩魁从港馳斷

4.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1 —10岩层年龄由老到新)。假如你是一位地质工程师,请对下列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⑴若在该地区发现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则可能分布于—地;若要开采地下水,则应在地。 ⑵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遂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 採地区地険构适胡面示竄as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__ 。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 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 。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___________ 。 ③处的地形属_______ 山地。 (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__________ (多项选择)A.渭河谷地 B .长江三峡 C .汾河谷地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__________ 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6.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图中的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判断理由是 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判断,图上的地质构造是,判断理由是 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石灰石砂岩花倒坯等窩维地扁界掩 1)②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后易受侵蚀中间地层老,两侧地层新块状 (2)绘图:在地垒一侧箭头向上画,地堑一侧箭头向下画。(3)AC (4)① 该处为向斜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时提升作业-六-2.2地球表面形态-含解析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六 地球表面形态 当地时间2017年9月19日,墨西哥中部莫雷洛斯州发生7.1级地震,造成至少293人死亡。读世界局部板块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次地震震中位于图中的( ) A.① B. ② C.③ D.④ 2.下面能表述墨西哥西海岸地貌成因的是( ) 【解析】1选D,2选D。第1题,从图中板块分布可知,图示中部为太平洋板块,其东为美洲板块,墨西哥西部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第2题,墨西哥西部属于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形成海岸山脉、海沟等地貌。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3、4

题。 3.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常被侵蚀成谷 4.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 ) A.石灰岩砂岩 B.花岗岩流纹岩 C.大理岩石英岩 D.安山岩玄武岩 【解析】3选C,4选A。第3题,甲处岩层向下弯曲,可判断为向斜,从地貌特征看为山岭,即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即背斜谷。第4题,结合图中岩体运动方向,可以判断⑤处岩层属于背斜顶部的岩层,且具有分层的特点,属于沉积岩。石灰岩、砂岩属于沉积岩,花岗岩、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都属于岩浆岩;大理岩、石英岩都属于变质岩。 【加固训练】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导学案 湘教版

第一节认识地球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半径和赤道的周长 2.了解纬线的定义,理解纬线的特点、纬度的含义和纬度的分布,掌握南北半球的划分。 3.了解经线的定义,理解经线的特点、经度的含义和经度的分布,掌握东西半球的划分。 重点与难点 1.经纬线的特点及经纬网地图上的方向的判断。 2.东西半球的划分。 3.东经、西经的判断。 自主合作探究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自主学习】 1.地球形状是一个两极稍______,赤道略______的不规则球体(旋转椭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_________km.赤道周长约_________km。 思维延伸: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指的是地球上的_______________位置。 【跟踪练习】 1.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2.若地球按1:20000000制成一个地球仪,则地球仪的赤道周长约为() A.40cm B.20 cm C.200 cm D. 400 cm 二、地球仪 (一)地轴: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倾斜方向不变)。 1.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两极,北极表示地球的最____端,指向_________;与北极对应的点叫_______,表示地球的最____端。 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_______,公转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地球仪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____时针方向转动;从地球仪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____时针方向转动, (二)在地球仪表面,与南北两极点距离相等的地方所画的圆圈叫_________。赤道将地球平分为_____、_____两个半球。 (三)经线和纬线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学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学 案——板块 主备人:邓扬峰审核人: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论点,并能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球上某些现象发生的原 因 2、通过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过程,初步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 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理论 难点:火山和地震分布与板块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自主学习】 1、1915年德国科学家_________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大陆漂移的证据,创立了大陆漂移说。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____________。 2、全球有________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___________,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板块的碰撞形成了______________,板块的张裂形成了______________。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________________最主要原因。 【合作交流】 1、用透明纸在世界地图上描绘出非洲、南美洲的轮廓,然后将它们剪下进行拼合,你有 什么发现? 2、阅读书本137页图4-45,说说地球的岩石圈有哪几大板块构成? 3、阅读书本图4-45 ,然后联系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分布,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进 而说明板块的内部和交界处地壳活动情况? 4、活动:取两块板,把板拼合在一起,上面贴上一张纸,将两板向中间挤,看看纸张怎 样了?然后两个人朝不同的方向慢慢用力拉,最后纸将怎样,两板怎样了? 5、联系实际,说说喜马拉雅上是怎样形成的?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最符合“大陆漂移”的说法是( ) A.大陆像一块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板,不断漂来漂去 B.许多小块的大陆不断漂移、碰撞,变成一整块大陆 C.陆地本是一个整体,后来分离漂移形成各小块大陆 D.全球由六大板块构成 2、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全球构造理论是____________,它较好地揭示了_____________的规律。 3、板块构造理论把地球的岩石圈分成( ) A.五大板块 B.六大板块 C.七大板块 D.八大板块 4、板块漂浮在( ) A.软流层上 B.岩石圈上 C.岩石上 D.地壳上 5、板块中全部位于海洋的是( ) A.印度洋板块 B.大西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北冰洋板块 6、世界上最年轻和最雄伟的山脉是( ) A.阿尔卑斯山脉 B.天山 C.泰山 D.喜马拉雅山脉 7、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 )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D.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8、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 ) A.印度洋板块 B.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 D.阿拉伯板块 9.下列不是由于板块碰撞形成的是( ) A.火山 B.化石 C.地震 D.大裂谷 10、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名称: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和②或③和④两地距离在不断缩短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海仍在不断扩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富汗易发生地震,试分析原因。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章第8讲地球表面形态练习湘教版

第8讲地球表面形态 1.有关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外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 B.背斜常形成自流盆地 C.在内力作用下,向斜常形成谷地 D.向斜谷地常形成裂谷、陡崖 答案:C 2.使背斜成为山谷,向斜成为山岭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 C.沉积作用D.侵蚀作用 答案:D 3.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地理事物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里亚纳海沟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B.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C.大西洋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D.落基山脉是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 答案:C 4.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的波浪岩耸立在西澳大利亚中部沙漠光秃、干燥的土地上,由于像高高的海浪而得名。下图中波浪岩的成因是( ) A.风力侵蚀B.流水沉积 C.冰川侵蚀D.海浪侵蚀 解析:选A。图中波浪岩位于西澳大利亚中部沙漠光秃、干燥的土地上,不易受到海浪、冰川、流水侵蚀,干旱区主要外力是风力,所以波浪岩的成因是风力侵蚀。 5.(2019·宁波质检)下列各组地表形态中,由同一种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河流峡谷、风蚀城堡 B.三角洲、冲积扇 C.沙丘、黄土高原的沟壑 D.瀑布、戈壁 答案:B (2017年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回答第6题。 6.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选B。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图①是海蚀崖,为海浪侵蚀作用形成;图②是冲积平原,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图③是沙丘,为风力堆积作用形成;图④是角峰,为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2017年4月浙江选考)某实验小组做如下实验:在花岗岩表面淋上25 ℃左右的水,记录其内外温度变化。下图为所测得的岩石内外温度变化曲线图。回答7~8题。 7.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是岩浆( ) A.高温变质B.侵入冷凝 C.高压成岩D.喷出冷却 8.该实验模拟的地质作用是( ) A.风蚀作用B.水蚀作用 C.溶蚀作用D.风化作用 解析:第7题,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是软流层的岩浆上涌侵入岩石圈内部,缓慢冷却凝固而成,故选B。第8题,题目文字材料和图示显示,岩石表面温度一开始较岩石内部略高,但随之就迅速降低,而岩石内部则降幅缓慢。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质,外界温度变化可能使岩石表面和内部膨胀收缩幅度产生差异,从而导致岩石破碎,这属于物理风化作用,故选D。 答案:7.B 8.D 读图, 回答9~10题。 9.图中所示山岭的形成是( ) A.背斜形成的山岭 B.向斜形成的山岭 C.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岭 D.断层形成的山岭 10.以下地形区中,是由该图所示地质作用形成的是( ) A.庐山B.喜马拉雅山 C.阿尔卑斯山D.唐古拉山 答案:9.D 10.A (2019·温州测试)东非大裂谷宽约几十至200千米,深达1 000至2 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读图回答11~12题。

《地球与地图》导学案复习过程

《地球与地图》导学 案

《地球和地图》导学案 第1讲地球 【自主学习】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赤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赤道周长约千米。 二、纬线及纬度 1.纬线:在地球仪上,同____平行、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2.纬线的特点:纬线指示____方向;同在北半球(或南半球)纬线长度____;纬线形状均为____。 3.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由赤道(0°纬线)至南北纬度为低纬度,南北纬度至南北纬度为中纬度,南北纬度至南北极点为高纬度。 4.赤道: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并将地球分为、两半球(如下 图)。 三、经线及经度: 1.经线(亦称子午线):在地球仪上,连接______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2.经线的特点:经线指示____方向;所有经线长度____;形状均为____。

3.经度的划分:由经线向东至经线为东经度,东经度的数值变化规律是由西向东度数值;由经线向西至经线为西经度,西经度的数值变化规律是由西向东度数值。 4.东西半球的划分:由西经经线向东至东经经线为东半球;由西经经线向西至东经经线为西半球(如下图)。 四、经纬网及意义: 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利用它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 难点解析: 1.从数学的角度理解经度、纬度的划分 国际上规定,把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 那条经线定为0°经线(亦称本初子午线),其它经线的 度数皆以0°经线为起点来确定。如右图:M所在经线的度 数是如何确定的呢? M所在经线与地轴构成一个平面,该平面与本初子午 线和地轴构成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两面角α,α≤ 180°),即为M所在经线的度数。若两面角α为90°, 则M所在经线的度数为90°。由于M所在经线位于本初子午线以东,故M所在经线命名为东经90°经线(90°E);如果M点位于本初子午线以西,则为西经(W)。 纬度又是如何确定的呢? 国际上规定,把赤道定为0°纬线,其它纬线 的度数皆以赤道为起点来确定。 图中M点和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线面角β),即为M点及其所在纬线的纬度。若

区域地理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导学案资料

课题: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主备人:李嗣林审核人:梁世斌上课时间:第1-2周 第一节地球 一、【学习目标】 1.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2.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 3.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第1课时地球和地球仪 一、预习导学 (一)地球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形状:两极_________,赤道略鼓的_________。赤道周长:约_________千米。 (二)经纬线和经纬网

当地和地心连线(或是当地地平面的垂 线)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 当地经线所在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构成的二面角 赤道(即0°纬线) 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 _______向北、向南各划分为90°,_______向东、向西各划分为180°,分别称为东经、西经 在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在地球上确定任何一个点的位置。以下是不同形态的经纬网 在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在地球上确定任何一个点的位置。以下是不同形态的经纬网 10° 20° 30° 40° 50° 10° 20° 30° 40°

4.东西半球的划分:由西经经线向东至东经经线为东半球;由西经经线向西至东经经线为西半球(如下图)。 (三)、经纬网及意义: 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利用它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 二、案例探究1:定位 以常见经纬网图来理解经纬网的组成 1.确定具体经纬度位置 (1)经纬网图上经纬度位置的确定。 在经纬网图上确定经纬度,首先要判断出经纬线,然后根据度数确定出经纬度。如上图中A点为(23°26′N,70°E),B点为(23°26′N,135°W),C点为(66°34′S,45°W)。 (2)根据北极星仰角确定纬度在北半球,北极星仰角即为当地地理纬度。 2.确定半球位置 可根据经纬度确定半球位置,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水陆半球等。 3.确定区域位置

复习 精品导学案:地球与地图

班级 姓名 最新考纲 目标在线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判定方向、计算 距离等 2、地图上比例尺的计算及应用 3、不同类型地图上方向的判定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 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2)大小:①地球的长半径(赤道半径)为 千米;②地球的短半径(极半径)为 千米;③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千米; ④赤道圆周长约 千米。 2、地轴、两极和赤道 (1)地轴、两极和赤道的概念。 地轴是地球的自转轴 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 (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2)如何在地图上判读地轴、两极和赤道。 3、经线和纬线 经线(子午线)概念: 特征 (1)所有经线长度都 (2)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个 (3)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为 (4)经线指示 方向 纬线:地球仪上与 平行的线 特征: (1)纬线是 的圆圈 (2) 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 (3)纬线指示 方向 (4)每条纬线与每条经线 相交 4、经度和纬度 经度的度量 起始点: 线(0°经线) 度量方法:从本初子午线向东:东经(E)0°~180° 向西:西经(W)0°~180° (注:东经180°和西经180°为同一条经线。最大度数180° 纬度的度量 起始点: (0°纬线) 度量方法:从赤道向北:北纬(N)0°~90°向南(S)0°~90°

20oW 160oE 70oE 160oE 20o W 110oWW 东半球 西半球 W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最大度数 半球划分: (1) 与 组成的经线圈为 地球东西半球的分界 (2) ( °纬线)分地球为南北半球 5、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其意义 (1)南、北回归线:即南、北纬 , 是太阳能够 照射的最南、最北界线,也是 带与 带的界线。 (2)南北极圈:即南北纬 ,是有无 的界线,也是 带与 带的界线。 (3)经纬网:由 线和 线相交织;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课前检测 1.地球的形状是:( ) A.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B.皮球似的正球体 C.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D.天圆地圆 2. 地球赤道的周长约是( ) A. 40000千米 B. 6378千米 C. 50000千米 D. 60000千米 3.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纬线都是半圆状 B. 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C. 所有的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 所有的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4.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 0°经线和180°经线的经线圈 B. 西经10°和东经170°的经线圈 C. 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D. 西经90°和东经90°的经线圈 5.本初子午线是 ( ) A.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6.下列各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 A .西经30度,北纬30度 B .西经10度,北纬10度 C .东经170度,南纬30度 D .东经175度,北纬10度 7、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 A. 赤道上 B. 北极点上 C. 南极点上 D. 本初子午线上 课内探究案 经纬线的主要应用 1.定位置: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纬度、经度)。 2.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利用经纬网图确定两点的相对方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湘教版新版必修一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基础卷

湘教版(2019新版)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 基础卷 第一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2020·辽宁抚顺一中期末)图1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 1.按河谷发育程度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2.阶段④所示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上升 B.断裂下沉 C.岩浆喷出 D.流水沉积 (2019·山西太原五中高三月考)图2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图23.形成图中河流阶地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堆积 B.流水侵蚀 C.冰川堆积 D.海浪侵蚀 4.有关该河流地貌发育的说法,可信的是() A.因堆积作用强,南岸阶地地势高 B.平水期流量稳定,对河岸冲刷强 C.洪水期过后,河漫滩因淤积增高 D.河水向东流,造成北岸侵蚀后退 (2020·北京西城区高一期末)读图3“某种类型灾害现场图”,完成5-6题。 图3 5.图中灾害类型是() A.干旱 B.泥石流 C.滑坡 D.地面沉降 6.该类型灾害() A.多发生在平原地区 B.多发生于我国冬季 C.成因与人类活动无关 D.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 (2020·江西南昌二中高一月考)沙漠中竖立着无数塔状孤立的石灰岩,称为塔岩荒漠。图4为塔岩荒漠景观,据此完成7—9题。 图4 7.形成塔岩和荒漠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侵蚀、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流水沉积 D.流水侵蚀、风力沉积 8.该地形成塔岩和荒漠的条件是()

①气候湿润②气候干早③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④植被茂密⑤多大风天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9.上述地貌最可能分布于() A.湖南、江西 B.云南、贵州 C.内蒙古、新疆 D.河南、山东 (2020·湖北沙市中学高一期末)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种典型地貌。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我国北方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区。读图5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景观图”,完成10-11题。 图5 10.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11与房山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植被 B.植被、土壤 C.土壤、地形 D.岩石、水文 (2020·山东临沂重点中学高一联考)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马耳他戈佐岛的西北角,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读图6,完成12-13题。 图6 12.“蓝窗”景观属于() A.流水地貌 B.风成地貌 C.海蚀地貌 D.山岳地貌 13.一年中,“蓝窗”受外力破坏最强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读某种地形景观图(如图7),完成14-15题。 图7 14.形成该种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地壳运动 15.该种地形在我国哪个地区分布最为普遍()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3分)(2020·河北安平中学高二月考)读黄准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如图8),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8 (1)比较冲积扇和三角洲的位置差异。

地球的表面形态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考点要求:褶皱、断层的特点、成因及其地表形态 知识回顾: 1、地质构造的概念: 地质构造及其对地貌影响类型判断依据对地貌影响实例形态岩层顺序地形成因 褶 皱 断 层 地垒 地堑 3.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考题探究: 右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 A.褶皱 B.背斜 C.向斜 D.断层 2.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B.甲处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C.修一条南北向隧道选址丁处 D.图中岩层为岩浆岩 3.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 A.地壳运动所致 B.内力作用所致 C.岩浆活动所致 D.外力作用

4.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1—10岩层年龄由老到新)。假如你是一位地质工程师,请对下列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⑴若在该地区发现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则可能分布于__地;若要开采地下水,则应在__地。 ⑵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遂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 5.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 ③处的地形属山地。 (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多项选择)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峡 C.汾河谷地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 6.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图中的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判断理由是 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判断,图上的地质构造是,判断理由是 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