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陆机文赋理论及其艺术价值

陆机文赋理论及其艺术价值

陆机文赋理论及其艺术价值
陆机文赋理论及其艺术价值

陆机《文赋》理论及其艺术价值

在早期,经史是不分家的,换而言之,魏晋南北朝之前是没有所谓纯文学的说法,就算是诗经,也要挂上「言志」来表示道德教化。有关于纯文学之中的形式注重、审美观念等等艺术特征,在此之前,是不被受重视的,曹丕的《典论论文》开启了文学在历史上的独立地位,但从「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来看,曹丕的角度是停留在杂文学的范畴,之后,陆机《文赋》从审美的观点、技巧上的要求,承袭了曹丕的文体分类,而有所改良,并且影响了刘勰的《文心雕龙》这本批评专书,建立起完整的文学批评系统。就这一点来看,陆机的《文赋》实在是具有着承先启后的地位。

文赋的文学理论

在王梦鸥《陆机文赋所代表的文学观念》里曾经提到:「曹丕的论文是偏向文学欣赏者的立场说话…不像文赋之以一个作家正在吐露其写作经验」、「如果说文赋写的是作家的写作经验,则曹丕所陈述的只是读者的印象批评。」既然是写一个作家写作经验,其文学要求,便很容易地可以在文章脉络之中找到主旨,大致上,陆机的要求如下:

第一点,注重形式要求。陆机在内容上强调以意位主,同时在创作上强调以形式来表现内容,内容的要求虽然是最主要的,但是创文写作,也应该同时注意到修辞技巧、音韵结构,不可以等闲视之。他对文章形式上的要求,从「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可以得知他对修辞的看法是主张唯美精致;再从「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来看,可以得知他主张写作必须赋予作品节奏、音乐。这些主张分别影响到了后世元嘉文学以及齐梁宫体的发展。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是人类存在的栖身之所。而语言在某个意义程度上就是内容的表现,在文赋里,陆机就认为言辞并非单纯地只是义的附庸,而是:「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晣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这类互相影响的。陆机理论里,形式是建构在内容这一个基础上,除了美之外,内容也必须要真实,也就是情感的投入,其实不管是哪个时代,皆是注重言与情要相呼应,情溢于辞或者辞不达意都是有其弊病的。情感则是创作的基本要素,有了情感,才有更充实的内容,这也是陆机在一开始所要表达的物-意-文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点,深入观察,博览群书,培养高尚的情志。这是着重在创作过程中的预备阶段,「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能够仔细观察周遭的环境,有所领悟,从生活中的经验撷取智慧;在许多书籍之中,吸取前人的经验,留其精华,去其糟粕,方能避免「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学者

刘宗敏的《试论陆机的文赋》说:「一切创作的泉源皆来自生活,作者的生活体验愈深刻,愈丰富,文思愈是如泉涌。」阅读和生活都是写作的重要因素,在文赋里面也可以看得出,它其中包含的指导意义是从总结各家创作经验以及自己的感想所形成的。

第三点,注重原创性以及创造力,反对抄袭。这同时也涉及到了创作过程中的构思阶段。「虽杼轴于予怀,怵佗人之我先。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陆机强调创新,然而在创作上却多模拟之作,学者张文生在《论陆机的文赋》里面提出他自己的看法:「作者的理论和创作上的不平衡并不足为怪」、「文学原理从理论上的认识到创作中的贯彻常有一段距离」等理由来解释,但用这一个角度去看待,总觉得说服力不够。不管是那个地方、时代的文学或者艺术,都会有一个创作上共通的特征,就是「从模仿到创作」。就如同一个学习西洋画的学生,老师入门的课程,就是先叫学生模仿各个名画家的代表作。创作与模仿看似茅盾,其实是相辅相成的现象,另一个学者富华在他《略论陆机文赋的文章章法论》里,有个很准确的说法:「模拟是合理的和必要的,是初学者的前提,成熟者必备的技能,因此陆机认为,不继承先贤哲人的思想文采就谈不上创新。」模仿虽然是一个入门的基础,但若是一味地模仿便了无新意,在「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之余,也要小心地、适当地裁剪体材,尽量避免落入俗套,或者形成辞不达意的情况,必须撷取自铸,古意中求取新意。

第四点,文体的选择。从早期曹丕《典论论文》里面的四体八类,这也是中国文体分类的开始,陆机基于这一个理论扩张,分文体为十类,并说明各类的性质。「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一种文体的名称约定俗成后,则该体必然会有该体的特性所在,所以一个作家对于一种文体的特征是否能够掌握住,便成了批评与写作的原则。「苟达变而识次,犹开流以纳泉」,在写作的时候,如果能够达变识次,灵感也就源源不绝。王梦鸥对于这十类的分法曾说:「这种种关系文辞气分的构造,其实都是一般对于诗的要求。」这是从整体来说,若严格地分析,所谓「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才是属于诗的审美领域,这种唯美主张,对南北朝的文学当然免不了会发生一定的影响。

从《文赋》本文来看,它的主旨在于讨论种种有关于文学创作的问题,首次把创作经验、创作过程、写作方法、修辞技巧等问题写进文学批评的议题,特别的是以赋论文,因为这些文学问题,尤其是具体的创作,必须容许有一定的空白以及模糊,因此它将赋论两个文体结合使用,想必这是陆机有意将这一篇文章当成范本,以文释文,这一个举动,本身就代表著作者想要强调纯粹的、审美的文学,以及追求文学独立的思想。钱志熙《论文赋体制方法之创新及其历史成因》说:「作者以赋作论,将论的功用寄于赋的体制之内,只是增强了赋体的功能,所以多体最后仍然落实于一体。」

文赋的艺术地位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也是中国的审美观念发生转折的关键,也就是说,在这个时代,读书人在根本上能够对文学的特质有所了解,有着明确的认识。文学的特征,在早期大多是以形象性为主,比较属于表像性的,到了魏晋,渐渐地往艺术性的法方向发展,也就是纯粹的美感的产生,在和清的《论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形象的发展》:「陆机的理论,从根本上说仍然属于汉代表象性形象的范畴,他要求作家塑造的形象被塑物形似,但他毕竟是处于汉末晋初转折时期的理论家。」也就因此,陆机一方面他有着深厚的旧观念,另一方面又有急着想要跳脱旧传统的新观念。

就艺术上的技巧来看,《文赋》:「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文章的构思必须巧、妍,也就是他所极力推崇的形式美的思想依据,揭示了为魏晋文学的发展趋势及其特征,《文赋》的不足,则在于陆机本身思想的局限,企图在短短的一篇文章里面,解决许多创作上的问题,显然是有所不足的,而说到六形式主义的发展,有其历史上的因素,个人的某篇文章也许能够稍微影响整个趋势,但并不是决定性的要素。

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奠定了整个文学理论思想基础,由于玄学轻文学的倾向,文学批评并没有随着时代的潮流而兴盛,玄学思想让文人思维能力大为提高,研究名实之辩的风气也大有人在,但是,却很少有人认真地去探讨陆机《文赋》在理论上和创作上决定性的作用,虽然形式美在六朝备受瞩目,其实它本身就是中国古典诗文的整体特色,陆机文赋所提出来的主张似乎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到了后代,尤其是唐宋古文运动兴起,它以秦汉为宗,注重内在的气势以及内容的充实,非常排斥汉魏六朝以来骈俪文章过度讲究辞藻华美,认为这些是言之无物,取代了形式美的标准,并且被后世读书人所承袭,于是汉魏六朝本来应该有的批评文学风气,在这里也就受到了挫折,尽管陆机在批评史上占有一个很关键的地位,却很少人去注意研究。拟

【洛神赋原文及翻译赏析】洛神赋原文及翻译

【洛神赋原文及翻译赏析】洛神赋原 文及翻译 【--爱情祝福语】 《洛神赋》为曹植辞赋中杰出作品。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本内容由跟大家分享洛神赋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学习与借鉴! 洛神赋原文: 魏晋: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

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

艺术对生活的影响

艺术对生活的影响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家喻户晓的名言。生活是什么呢?生活是指人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活动。如:种田、吃饭、旅游、休息等等。艺术是什么呢?艺术是指人在自然界的一切活动中,对自然现象进行的体验、感悟、提炼、加工,并用艺术的形式去表现它。例如:用音乐去表现高山流水,用绘画中去表现梅兰竹菊,用书法去表现阴晴圆缺。总之用艺术诠释自然、生活之规律。其目的是:从宏观上说,使人们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溶入自然、人和自然能更好地协调发展。从微观上说,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之目的。 生活中充满着艺术在生活中,到处都是艺术。从视觉上,我们看到蓝蓝海洋之宽阔、小河流水之细腻、花儿盛开之美丽、春风抚柳之温心;从听觉上,我们听到惊涛拍岸、高山流水、鸟儿争鸣;从嗅觉上,我们嗅到花儿的清香、从味觉上、我们尝到酸甜苦辣;从肢体上,我们感觉到冷热温凉、粗糙光滑;我们从这些生活中感悟出美好,感悟出艺术无处不在。但生活是有限的,生活是在自然当中的,不是所有的人都登过喜马拉雅山,不是所有的人都登过太空;世界太大了,我们没有去过的地方太多了,可这不等于我们不了解喜马拉雅山、不了解太空,因为书本、电视去过哪个地方,所以我们在自然中感受不到的,可以到书本、电视那里寻找,一定能找到的,这样艺术的资源就更加丰富了,就能为创造更好的艺术做好铺垫。 生活不全是艺术现实生活不全是艺术。怎么说呢?艺术的形成是需要选择、需要取舍的,而不是纯粹地照搬自然。比如说沙子里面有金子,但沙子并非全是金子,要想获取金子必须经过提炼才能获得,而不是把沙子全部收藏起来。如果把金子比做艺术的话,那么沙子就是自然,我们要想获取金子,就必须要具备获取金子的工具,还要有筛选、分离、冶炼、提纯一整套技术。我们要掌握艺术就要具备获取艺术的工具和技术,达到技术熟练、精湛,知道怎么去选择,怎么去取舍,从而创造出更优秀的艺术。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中到处都体现着生活、体现着自然。艺术来源生活,生活来源自然。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自然是变化无穷的,因此,艺术也是丰富多彩的。在书法中,王羲之的平和,如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米芾的飘逸,如春风拂柳,婀娜多姿;颜真卿的粗犷,如彪形大汉,威猛魁悟;赵松雪的柔眉,如窈窕淑女,丰韵挺拔;弘一的空灵,如禅房入座,清新幽静等等,这些都是用自然、用生活来述说艺术家心灵的。

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思考

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思考 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品?迄今为止,我们尚未能寻找到一个足以涵盖一切艺术现象的合理的定义。试图给艺术下定义的任何尝试都未能取得成功。无论是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还是理查德·乌尔海姆的"生命形式",都未能使之成为无懈可击的权威性的定论。自从人类发现艺术现象,就随之而发现艺术现象的无限的神秘性、其底蕴的不可测定性。艺术空间的无限广阔使艺术迷宫令人目眩神迷。看来我们只能承认当代美学家西布利所言:艺术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然而这远非触及边际的回答。如果欲再行深究,我认为答案只有一个:艺术是一个试验。 艺术的自由创造决定了它的不确定性、试验性与可塑性。它的常常超越常轨的自由发展必然要征服一切戒律,不管是有形的或无形的。艺术的生命基因来自自然与人类社会一切非艺术因素,由此决定了艺术特性与非艺术特性交相混杂的现象,决定了所谓纯艺术的不复存在。艺术是一个不统一、不协调的进程,一个不断更新、蜕变、创造、偏离创造主体的主导意识的活生生的变易进程。它排斥一成不变的模式,排斥任何制约它自身的规范,以至于任何的尝试对它自身都是可行的,都有存在的理由。艺术无特性,它是无数个性无休止的变幻过程。原型的扭曲可以是艺术,它的不规则复原也可以是艺术。艺术没有直线进化史,只有螺旋曲线上升史。新生与古老交相融汇,时而直进,时而迂回。艺术有死亡,有再生,但其何以死亡,又何以再生,尚未得知。艺术有回归,它的回归可以走向更高层次,有时,又必须从低层次艺术中获得它所需要的生命要素。它的永久魅力并不在新陈代谢中产生。某些远古的神话艺术具有永久的魅力,而某些文明高度发达时代的艺术却是短命的、瞬息即逝的。近代的东方有落后的科学,却没有落后的艺术。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孰优孰劣,就总体而言,实无高下之分。所谓臻于至善的艺术是不存在的。 艺术与非艺术之间存在着模糊的界限,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非艺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艺术。而艺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非艺术、反艺术。艺术存在非艺术的价值,非艺术也存在艺术的价值。所谓艺术的三大特征:形象特征、审美特征、情感特征,可以属于艺术所有,也可以属于非艺术所有。随着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沟通,这三者作为艺术的标志的观念,已被打破。现代社会已日益将艺术商品化,同时也将商品艺术化。"美"在传统的古典艺术中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而到了现代社会,它却可以被"力"所取代,被"怪"所取代。美的形态也由古典的崇尚具象美向现当代的崇尚抽象美过渡。今后的艺术倾向,仍可能双向流动于"美"与"力"之间。抽象美将获得更加丰富的表现力。艺术与非艺术的功能可以互相转换,性质可以互相更替。(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eb229164.html,)非艺术对艺术的包容作用已极大地扩大,超艺术的崛起更增强了中介状态,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媒介正在不断地延伸与扩展。各门类艺术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无声音乐、光电绘画、变形雕塑、书法舞蹈、超时空舞台……已进入了艺术殿堂。某类艺术已不能将它的特质垄断为固有的专利,各门类艺术特质的互相渗透已消泯了其中固有的界限。如果艺术作为一种价值符号、生命内部力量物化的象征,则这种符号与象征,仍处于不稳定的变异之中,其象征意蕴是不确定的,难以把握的。 艺术的价值存在不确定性,艺术无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值"。它的"值"体现了不恒定的多元取向的规律。时代、社会、阶级、集团、个人,都具有不同的艺术价值标准。"诗无达诂"、见仁见智,即此之谓也。艺术价值的多重性构成了它自身的不稳定的完整价值体系。价值的忽高忽低、忽重忽轻的现象随时随处可见。艺术价值的"链"处于不断排列组合的过程

浅述陆机《文赋》中的文学创作理论

浅述陆机《文赋》中的文学创作理论 摘要:陆机的《文赋》是我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第一篇对文学性质、创作主体修养、创作动机生成、创作构思,以及构思中的想象、审美表达等进行完整、系统地描述的专论。它对文章的缘起、构思、写作、写作构思中的灵感问题、各种文体的特点、文章写作的毛病以及文章的社会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其宗旨是为了解决创作中“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矛盾,因此以创作构思为中心。它继承着曹丕《典论?论文》的理论遗产,并为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奠立了深厚的基础。 关键词:陆机;文赋;文学创作理论;写作 陆机,字士衡,魏元帝曹奂景元二年(261年)生于吴郡(今江苏吴县),晋惠帝司马衷泰安二年(303)年因卷入八王之乱的政治漩涡之中,而被成都王颖密命手下牵秀捕杀于军中,死时年方四十三岁。陆机虽然终遭战乱之不测,但在生前亦曾经历了一段西晋史上相对稳定的时期,晋武帝灭吴(280年)之后,西晋文学在其间有了重要的发展,以贾谧为中心的“二十四友”称盛一时,陆机亦在此际获得了张华的赏识,文名大噪,不仅创作了诸多的诗、赋,更写下了在文学史上具有承先启后价值的《文赋》,蔚为一时美谈i。 陆机的《文赋》是我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第一篇对文学性质、创作主体修养、创作动机生成、创作构思,以及构思中的想象、审美表达、作品形态与作品风格等进行完整、系统地描述的专论2。《文赋》全文1700余字,包括序文共二十段,每段分论一个中心问题,综合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文章的起源,二、文章的构思,三、文章的写作,四、写作构思中的灵感问题,五、各种问题的特点,六、文章的毛病,七、文章的社会作用3。 一、论文章的缘起 文章开头便开宗明义地提出文章写作的动因,陆机认为作文之由不外两途:一是感于物,即观察自然万物的感受;二是本于学,即研读古书经典的体会。“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秋天树叶凋落使人悲伤,春天树木抽芽使人喜悦,看到霜雪使人胸怀贞洁,面对白云激发人的高远志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

艺术教育的功能价值和目的

艺术教育的功能价值和目的 【摘要】:素质教育的今天,艺术不可忽略的作用已经渐渐被人们所重视。 我们作为艺术工作者更是有责任将艺术的魅力带给学生。本文在重点详 尽介绍艺术的功能价值基础上又提出了艺术教育的的目,以供纵览。【关键词】:艺术教育功能价值目的全面发展 【前言】: 在“以人为本”观念逐步进入人们生活的今天。基础教育也进行着一场观念的改革,教育的模式倾向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人如何做人。更广泛的说,是要教人尽人性,启发人性中所拥有的求知、乐善、好动、爱美的本能,使它所具的潜能尽情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就是应该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的同时发展。但是,现实的教育中,往往偏重知育,德育,体育,相对来说只有美育只有很少人顾及,这实在是教育上的一种缺憾。 终于,在艺术列入教育方针以后,艺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艺术的教育才真正的迎接了改革。 1、艺术教育的价值 在素质教育普及的今天,全面型人才才是人才发展的方向。人若没有艺术的修养,实为人的一种残缺。爱美也是人性的迫切的要求,一般人认为美是无助于人类的实际生活。实际则不然人性之要求美的满足,正犹如人性之要求饮食的满足一样,饮食的不满足,会立见其

形骸的枯萎;美的不满足,也会发生精神的病态。 1.1以美辅智,提高能力 智育的提高不仅仅在于多上了一节课,多看了一本书,多做了一道题,多考了一点分。它的主要方面还是在于心智的提高,能力的提高。相反倘若这些都提高了那么至少相当于多上了很多节课,多看了很多本书,多做了很多道题,多考了很多点分,甚至更多。 1.1.1开启人的心智 艺术教育的价值不仅在塑造人的鉴赏方面有作用,而且具有扩大人的心智,在创造更多价值上起着重要作用。要培养出适应新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而不是书呆子,就必须使学生知道怎样思考、怎样发现、怎样探索等方面进有所发展。这样的人才才是新时代的人才。而艺术教育正是通过它特有的手法和方式,通过视听,想象来解放学生的深层天然的素质能力,尤其是激发学生的想象活力,为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初始条件。著名的科学家及小提琴爱好者爱因斯坦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随着科学的发展,艺术可以开启人的心智也逐渐被科学家认识到,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正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统一的基础上,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所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可以有效促进人的智力和创造力的进步,艺术教育更显示出其不可代替的作用。 1.1.2辅助人的心智 艺术的作用并不仅仅在开启心智上,而且其在辅助心智的发展上也是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艺术的是人类的瑰宝,人类在发展的同时,

曹植《洛神赋》赏析

曹植《洛神赋》赏析 导读:《洛神赋》原文 作者: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

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

艺术对个人成长的价值

如果我离开艺术 在探讨“艺术对人成长的价值”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试着从反向证明艺术的价值,即假设一个人的成长中没有深入地接触艺术。 如果我离开艺术,我家中所有的书籍都会变成学术专著,我的画架画板将从不曾出现。充斥着我的童年的将会是无尽的学海习题。长大以后,我读不懂抽象线条里的感情、听不出清晨柔和鸟鸣下的乐律、体会不出字里行间埋藏的思绪……而这种状态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我成为了一个识得千字的文盲。感受不到艺术的美丽,也无法受用她的力量。 将人类的生活分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两个类型的话,未接受艺术的人将终其一生徘徊在物质世界,而他们的精神世界贫瘠易碎。当他们在物质世界遭受挫折,他们无处可躲藏。 在大街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一生起早贪黑,工作,下班,夹着小报来往匆匆;在工作之余,他们没有别的什么爱好。一天从手机而起,从手机而终,除此之外没有更多娱乐,至于诗词歌赋、笔墨丹青,他们从未深入了解,也不感兴趣。他们的空闲时间是那样漫长而无所事事。汲汲于利,戚戚于贫,因为物质世界是他们所知晓的一切,没有更加高尚而有意义的精神世界。 作为一个浸淫绘画八年的年轻“艺者”,我发现现今社会就是这样的,但凡称得上艺术的,总要在某一个圈子里才能找到共同的声音。绘画尤其这样,现代中国百姓对于绘画的认识首先是“艺考”,评价一幅画的标准是“形像”。如果将蒙德里安的画拿到中国的街道上,名画注定会蒙尘。相比之下,文学由于现代小说的飞速发展吸引了不少人的青睐;其他的艺术形式,比如音乐、舞蹈在网络传媒的推动下也在大众中开始普及。然而,普及的是冰山一角,被复制推广的也只是冰山一角,这冰山一角并不能被称作“艺术”,它对于人的作用微乎其微,远远不及真正的艺术那样使人愉悦、满足、富有。我无法说明真正的艺术是什么,但是我知道真正的艺术可以像爱情一样,让人甘心为之奉献时光,并且思之如狂。在飞蛾扑火的热情里,无论身处何种物质世界,都会安之若素。 有一个我们都熟悉的例子:梵高是一个疯子——世人都这样说。但是在他与弟弟提奥的信中,他理性而渐进地将自己对于绘画艺术的不断探索述于纸张,没有渲染自己的病痛,没有屡屡碰壁的绝望,他一提及绘画总是热情饱满,从他对于素描的分析、对于贫民的同情、对于练习的执着,他不是如世人所指责的“粗鲁”“无所事事”的疯子,而是如他自己所预言的“深刻而敏感”的伟大的艺术家。 设想,假如梵高离开了绘画,他也许不会疯,但是他一定也不会快乐。在他忍受精神疾病的折磨时,他没有绘画这片净土供他安息。 同样的,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个伟人的成功都脱离不开艺术的培育。因为艺术是思维的摇篮,可以培养创造者,也可以培育深思者。在过去的西方,雅典人爱政治更爱演讲的艺术;在过去的东方,中国文人若想从仕琴棋书画必精其一;艺术从历来就被重视,无论一个人未来会从事什么职业——因为艺术是一个人将人格完善的必须的途径。不懂艺术,就不会懂人类的精神迁徙,就不会拥有自己的小千世界。 “以中有足乐者,不绝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文中的“以中”意指求学,因为无尽的探索的乐趣让自己不在意物质而感到无与伦比的满足;艺术的神秘吸引力也表现如此。当我们有一种或者几种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我们可以让自己的精神始终处于一种安宁满足的氛围,就沉浸在对艺术之美的追逐思索中,不觉

从陆机《文赋》论“天机”的特点

从陆机《文赋》论“天机”的特点 姓名:聂国群 班级:文学11-3班 学号:20110101010

摘要 陆游在《剑南诗稿·文章》中说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中的“妙手”正是对于灵感与创作直觉的具象表达,然而对于创作灵感的研究,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陆机在其《文赋》中已经进行过探索。灵感是一种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抵达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状态,本文通过对陆机《文赋》中对于天机(灵感)的探索,来讨论灵感的突发性与不可控性两个特点,并且通过对艺术家对于创作经历的总结和阐述,得出灵感的本质特点——创造性。从而引发我们对于当下艺术创作的思考。 关键词:文赋、天机、灵感、特点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西晋时著名文学家。关于《文赋》的写作年代,历来说法不一。杜甫《醉歌行》说:“陆机二十作《文赋》”1,后有人提出怀疑,认为是万年的作品。他全面系统的讨论了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对与灵感的产生、特点以及作用进行了精彩而具体的描述。 《文赋》中关于灵感这样写道:“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思风发於胸臆,言泉流於唇齿。纷威蕤以馺鹓,唯毫素之所拟。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及其六情底滞,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揽营魂以探赜,顿精爽於自求。理翳翳而愈伏,思乙乙其若抽。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虽兹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故时抚空怀而自惋,吾未识夫开塞之所由。”2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解读出灵感的两个特点——突发性、不可控性。 一、突发性 在文艺创作中,灵感的出现是难以预期的,正如陆机所描述的那样“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藏若景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其大意是:灵感到来的时候,文思的畅通和阻滞,不能阻挡也无法挽留。消失的时候就像景象的消逝,出现的时候好像声音的响起。当天机(灵感)降临的时候,什么样纷扰的思绪无法解开呢?”。陆机用形象的言语描绘了灵感到来时的感受,这是一种无法阻挡的“自然之势”。这是一种长时间积累后的一种顿悟。艺术家对过去的一次豁然开朗的解读。 作家笛福的创作经历可以说明灵感的突发性。笛福一生的道路十分坎坷与颠沛流离。在这艰难的艺术体验后,当他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军官被遗弃到荒岛,四年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这则新闻时灵感毫无征兆的降临,他回到住所思如泉涌般的写出了《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伟大的小说。3正如费尔巴哈指出的:“热情和灵感是不为意志所左右的,是不由重点来调节的,是不会依靠预定的日子和钟头迸发出来的。”4 从生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这样描述灵感降临时大脑状态。作家在1引自《古代文论名篇详注》,霍松林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114页 2引自《古代文论名篇详注》,霍松林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111页 3引自《鲁滨逊漂流记》,李杰译,哈尔滨出版社,2008年版 4引自《艺术概论》,彭吉象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247页

艺术教育培训机构评价标准

1、总则 1、为确保区内美术类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创造适合当代青少年对美术技能知识的学习,和有效的提高全区美术教育机构的健康良性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对现有已经通过审批核准美术培训机构的审核,及对未批准的待审批的美术培训机构的核准。 3、美术教育机构应满足教学功能要求,有利于学生安全及身心健康,合理安用地。 2、培训机构的校址选择 一、培训机构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 较高的地段。 二、学校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学校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 离的规定。 三、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 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小于8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四、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 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1、占地面积(注:相应的培训需有适合的占地面积) 小学美术培训 根据《河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第十二条。《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第3.4.6条美术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美术教室宜设北向采光,或设顶部采光。 二、对有人体写生的美术教室,应考虑遮挡外界视线的措施。 三、教具贮存室宜与美术教室相通。 四、教室四角应各设一组电源插座,室内应设窗帘盒、银幕挂钩、挂镜线和水池。第5 章各类用房面积指标、层数、净高和建筑构造 5.1 各类用房面积指标 第5.1.1条学校主要房间的使用面积指标宜符合表5.1.1的规定。 主要房间使用面积指标表5.1.1 房间名称按使用人数计算每人所占面积(m2) 小学普通中学中等师范幼儿师范 普通教室 1.10 1.12 1.37 1.37 实验室 1.80 2.00 2.00 自然教室 1.57 史地教室 1.80 2.00 2.00 美术教室 1.57 1.80 2.84 2.84

《洛神赋》赏析评价

诗情画意流传千古 ——浅评顾恺之《洛神赋图》【内容摘要】 《洛神赋图》根据曹植著名诗作《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流传千古,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笔墨神情。全卷分为三个部分,以浪漫主义手法,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笔者主要讲述了《洛神赋图》的创作背影,以及它的来源,进而对其内容、构图、用色、笔法、意境进行分析,且采用人类学的方法对现有的材料、图画、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浅研,得出自己的浅微的认识。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富有诗意地表达了原作,流传千古。 【关键词】 顾恺之\《洛神赋图》\诗情画意\气韵\流传 一、引言 魏晋南北朝为中国绘画史初创时期,在中国艺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个时期,涌现出大批名画名家,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传世名家顾恺之以及史传名作《洛神赋图》。这幅画开启绘画进程一个时代,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作用。 谈及顾恺之,他是有历史记载和文献可靠的历史上的东

晋著名画家,约生于344年,卒于405年字长康,江苏无锡人,尤以人物画见长。在约364年,顾恺之在南京为石棺寺画维摩诘像,从此引起轰动,开启了走向大师之路的开端。 顾恺之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奇人,工诗赋,善书法,被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但在众多才艺中,他的画作是最为成功的。其画风格独特,被称为“顾家样”,人物清瘦俊秀,所谓“秀骨清像”,线条流畅,谓之“春蚕吐丝”。 在画艺方面,著众多画论,且影响深远。《画论》《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三本绘画理论书籍都是其画作中的精品。在画论中,提出“以形写神”、“尽在阿堵中”的传神理论。顾恺之学画师从卫协,最善于图画人物,东晋的大名士谢安曾评价顾恺之的人物画,用“前无古人”这四个字来表达对其人物画的推崇。后人评论其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其笔法如春蚕吐丝,轻盈流畅,遒劲爽利,称为“铁描”;造型布局六法俱全,运思精微,襟灵莫测。 南朝宋陆探微、梁张僧繇,以及顾恺之并称“六朝三杰”,在当时,影响甚大。三杰之间各有差异,而“像人之美,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神妙无方,以顾为最”。顾恺之和陆探微合称“顾陆”,称为“密体”画派,区别于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画派。“疏体和密体”也成为后世人物画最为重要的两种类。 由作者谈及作品,《洛神赋图》是采用连续图画形式画作而成的长卷。且通过反复出现曹植和洛神宓妃的形象为依托,描绘出他们之间的情感动态,形象地表达了曹植对洛神的爱慕和因“人神之道殊”不能如愿的惆怅之情。

浅谈艺术学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浅谈艺术学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艺术渗透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其社会价值无处不在、无所不包!艺术学科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艺术的美讲究“朦胧美”,妙在“似与不似”、“若即若离”之间,太似是媚俗。 艺术学科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当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从最初的满足简单的物质需求进而更多转向追求生活品质和精神层面的东西。随着生活水平和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艺术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收藏书画金石古玩、听音乐会、看话剧、看展览……艺术丰富的内涵决定了它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艺术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 ——艺术渗透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其社会价值无处 不在、无所不包! 1,艺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艺术教育具有陶冶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的作用。 优秀的艺术作品所反映的事物,通常是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使生活的原形更加生动、典型化,从而更真实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和灵魂。如:中国油画家罗中立的《父亲》表现了典型的中国农村勤劳、朴实、善良的农民父亲形象;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奔马》反映了不屈不挠、奔腾昂扬的民族气节;西班牙立体派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丑行,这些作品深刻揭示了社会的本质,给人们提供了美与丑、善与恶的标准,从而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使人们提高了思想认识,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波兰钢琴大师肖邦的爱国乐章之所以让侵略者胆颤心惊,也正是艺术这一不可抗拒的力量有着震撼心灵的作用,它催人奋进、使人向善,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 通过优秀的艺术作品鉴赏,如:欣赏璀璨、辉煌的中国瓷器和丝绸织锦艺术,往往使人赞叹不已、荡气回肠,凭添无限的民族自豪之情和振奋之志,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审美的追求和创作热情。每当我们聆听欢快、悦耳、充满生机的乐曲《蓝色的多瑙河》,还是放声歌唱一曲尽情的心声,或是观看、参与盛装的节日舞蹈,在对这些美好事物的亲身感受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不但激发了学生对文艺活动的爱好和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尤其是舞蹈和艺术体操等表演活动,可以锻炼和加强学生身体健美的谐调性,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造就乐观豁达的性格,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艺术教育对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不断拓宽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深刻领会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认真

艺术存在的价值在于与众不同 温文虎

艺术存在的价值在于与众不同温文虎 艺术存在的价值在于与众不同。所谓众,就是众多艺术家创造的不同于他人的艺术作品。就好象毕加索和马蒂斯,齐白石和郑板桥,迈克尔·杰克逊和麦当娜,他们决不重复,重复别人毫无意义。你必须坚持,当人们企图改变你时,你却改变了人们。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与众不同呢?这就涉及到创意的问题了。创意从本质上来说,是艺术家个人心智、灵感、直觉、发现、预见与技术的外化。从一般意义上说,凡是正常的人都有心智、灵感、直觉、发现、预见的存在和能力,但这是否意味着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呢?是的,但又不是。关键在于艺术家突出的直觉式思维与求知性逻辑思维和秩序性伦理判断是不同的,艺术本体审美为第一要义,求知和伦理判断为第二要义,并隐藏其中。 创意离不开灵感,而灵感就像是天上飘浮的云,它随时来又随时去,是难以捉摸的东西,就看你能否感觉到,抓住它并把它表达出来。表达就涉及到技术问题,有些人说,我有个很好的构思,就是表现不出来,怎么办啊!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就要好好地作必要的基础训练了。就好象画家对于色彩形体,音乐家对于旋律节奏,导演对于镜头语言的理解和把握一样。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意意味着叛逆。虽说叛逆不一定能造就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但优秀的艺术家需要大无畏的叛逆精神。否则,你的劳动就变得平庸或毫无价值。因为创意本身就是离经叛道的行为,它必须否定过去程式化和约定俗成的东西。这对于艺术家来说是很残酷的,一方面要坚持自己的东西,避免在表现对象与表现语言的同质化,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关注受众对象、经纪人、拍卖行、艺术评论界的认可与否,是否为受众接受,都是未知数。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艺术家能够摆脱这种担忧,毕竟存在为第一要义。也可以说,创意意味着不断地走错误路线,只有不断尝试,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艺术家要创造与众不同的作品,简直像是一场赌博。这一切都缘于你的一刹那的灵感、偶然的发现以及对潮流流行趋势上预测都充满不确定性。当你备受煎熬不断探索过程中,无法证明你将来一定能成功,这就使创意行为具有了很大的风险性。所以,创意与革命一词具有相近的含义,它意味着否定一切,推翻一切,同样不断地否定自我。 那么,作为艺术家个人有什么方法降低这种风险呢?首先需要我们把握一种超越风格的艺术本体该把握的东西,如色彩的对比、和谐、视觉的均衡感、声音的旋律、节奏,镜头动作的加速、减速控制,灵活地应用这些元素。其次,采用逆向思维法、分合法等打破常规思维、超越自我及将原不相同亦无关联的元素加以整合,产生新的意念和面貌。当然,所有的这些,都应该来源于我们的身边,这样你的作品才有可能打动你的观众。我们中国人创造了一个词叫“心心相印”,也可说明作品与接受者产生共同心理感受的基本原理,作为一种高峰体验,心理共鸣的条件是,你的作品所透露的情感、韵律、节奏(包括生理和心理节奏)与接受者的感觉相同,也就是“心”与“心” 默契与沟通。做到这一点,你就能很大程度地降低创意可能带来的风险。

陆机文赋欣赏(包括原文、译文、欣赏、书法、讲解)

晋《陆机文赋陆柬之书》赏析 (陆机《文赋》原文和译文评论陆柬书法真迹) 文赋(晋陆机) 【原文】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谓曲尽其妙。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尔。 【译文】 我每当看到文士的作品,私下领会了他们艺术构思的意图。他们运用语言表意修辞,变化确实够多的了;文章的美丑好坏,还是可以用语言来评述的。我每当自己作文,更加体会到作文的甘苦。常常害怕思想与所表现的客观事物不相吻合,文辞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不是“知”的困

难,而是写作实践上的困难。所以我作这篇《文赋》,借以介绍古代作家的美文,论述作文成败的缘由,将来或者可以穷尽文章写作的奥妙。借鉴古代作家的写作经验,就象拿着斧子砍伐木头做斧柄一样,固然榜样就在眼前,至于笔下的千变万化,的确很难用言辞表达出来。我所要说的,完全在这篇文章里面了。 【原文】 佇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詠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译文】 (在创作前的准备阶段,)长久地佇立在天地间深刻观察,在古代典籍中任性情潜化。随着季节的变迁,他慨叹时光的流逝;看到万物纷呈又思

绪纷发。深秋季节,因树叶零落而感到悲凉;阳春三月看到枝条柔嫩又乐开了花。有时,心存敬畏, 如冰霜在胸;有时,志趣高远,上及行云。詠唱先贤的丰功伟绩,歌颂古人德行的芳馨。在文艺的林海中遨游,赞美那优美诗篇的文质彬彬。有了感受,于是执笔进行写作,把感受在文章中加以敷。 【原文】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鹜八极,心遊万仞。其致也,情瞳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于是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译文】 (进人写作过程以后)开始的时候,不看不听,沉思默想,多方探讯;让思想向八方驰骋,想象

艺术教育的作用(共7篇)

艺术教育的作用(共7篇) 第一篇 一、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人的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从传统心理学研究个体消极心理变化到研究个体最积极、 乐观的心理品质,这不得不说是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飞跃。它研究三个 主题:第二是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指出任何人生活的质量首先 不在于对物质财富的占有量,而是在于积极的情绪体验量。个体具有 积极的情绪体验,将会更好地促动身心和谐发展,适合社会,健康生活。其次是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赛里格曼用“解释风格”来对人格 实行描述,他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积极心理学具体研究了包括好奇、乐观等在内的24种积极人格特质, 认为培养个体具有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一条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 极情绪体验。再次是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了怎 样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系统,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 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这种研究取向有效克服了当前学 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积极心理学把注重的焦点放在个体积极的 心理品质上,主张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能,促动个人心理特质的发展,从而拥有幸福感。积极心理品质是以积极乐观为主基调的持久的、积 极的情绪体验,包括智慧、幸福、坚持、仁慈和爱等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创造力、领导水平、洞察力和思维力等积极心理特质,以及包括 慷慨、正直、谦虚、自律、幸福感、快乐感的积极态度。对个体来说,积极的心理品质主要是指爱的水平、工作学习的水平、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性等等。只有具备了积极的心理品质,才 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使个体健康幸福地成长,积极心理品质 能让正常人更强壮更具有活力,让人的智慧、勇气、洞察力、交际水平、乐观、真诚、勤奋、现实、慷慨、责任感等水平和特质得到充分 的发展,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并最终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积极 的心理品质必然为构建诚信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石。

《洛神赋图》赏析

1.《洛神赋图》赏析 《洛神赋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依据曹植的《洛神赋》一文用连续图画形式所绘的长卷。 1全画卷主要内容 这幅图表现的主要是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的美以及她和曹植若即若离的关系。全卷可分为三个部分:相遇、倾诉、别离。画卷通过反复出现曹植和洛神的形象,描绘了他们之间的情感变化,形象地表达了曹植对洛神的爱慕和因“人神之道殊”不能如愿的惆怅之情。 2画中人物服饰分析 2.1洛神 展开画卷,只见洛神梳着高高的云髻,手持麈尾,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长裙曳地,正如曹植自己在《洛神赋》里描述道:“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之流风回雪”,多么灵动,多么飘逸啊。 在高耸的云髻的修饰下,洛神显得格外高挑。洛神的云髻一定程度也上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貌。当时假发盛行,各种发髻也应运而生,有双髻、螺髻花钗、芙蓉髻等等,别具风采。 洛神身上穿的是魏晋南北朝的一种服饰,杂裾垂髾服。魏晋时期的女子在深衣的下摆部分接上层层叠叠的三角形装饰物,又在腰上系围裳,从围裳的下面再伸出许多长长的飘带,后来这两种装饰逐渐合二为一而写成了杂裾垂髾服。迎风而起的衣带更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来自天界的不平凡之感,似是开卷就想告诉我们曹洛早在相遇就已

经注定结局的分离。 至于洛神手上持的像似扇子的东西,名为麈尾。它形如现代的羽扇,可又不是扇;亦绝不像拂尘,拂尘的形制、用途与麈尾都有很大不同。麈尾是魏晋清谈家经常用来拂秽清暑显示身份的一种道具,且只有善于清谈的大名士,才有执麈尾的资格。这就让我有点不解了,为什么洛神,一个女神竟也持麈尾呢?可能是为刻画出一个高雅的女神形象吧。 2.2曹植、随从官员 画卷中的曹子建及随从官员“宽衣博带”,给人以自由洒脱,超凡脱俗的感觉。这是当时文人、士族十分崇尚的服饰,这一服饰的概括性特征是衣下宽、衣袖阔、衣带广。汉代的服装与此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曹植头戴梁冠在打着华盖的随从者的簇拥下,尽显贵族诗人的优雅风度。随从官员头戴漆纱笼冠漆纱笼冠。漆纱笼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极具特色的主要冠式,最早产生于汉代。当时的男子和女子都可以佩戴。因为它是使用黑漆细纱制成的,所以得名“漆纱笼冠”。冠的特点是平顶,两侧有耳垂下,戴时必须罩于冠帻之外,才成为帽子,下边用丝带系结。 3总结 《洛神赋图》不论从内容、艺术结构,还是人物造型描绘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的瑰宝之一,为我们研究魏晋时期的时代审美及服饰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谈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说,我们开公司、做生意、忙工作、搞科研 ...... 是在用劳动换取生活,同时也用自己的劳动改变这个世界, 创造价值, 那么,艺术就是用来改变我们自己本身的,这就是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从远古洪荒走到现在, 从猿变成原始人, 从原始人变成世界的主宰, 如果没有艺术对人类的改变, 那么,人类虽然是万物的主宰,但仍然还不能蜕变成为高级的动物,仍然是只知道劳动→吃饭→睡觉 ...... 这种和其他低能动物并没有多少差别的可怕的生活模式。 我们通过艺术获取审美和情感, 通过艺术获取了想象和憧憬, 通过艺术升华出美好的感情和情操, 通过艺术学会了更高级的思维和追求, 通过艺术学会了怎样去美好的生活, 通过艺术更加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 而这些,正是做为一个人的最宝贵的素质! 艺术每前进一步,人类就前进一步, 人类每前进一步,艺术就前进一步,艺术不断发展和变化, 从来是和人自己本身的进步是相互相成的, 又艺术总是超前生活一步, 所以艺术总是引导人们进步,生命是短耽的,所以人们总是把所有的智慧、情感、理想和希望寄托于艺术、并通过艺术让这些智慧、情感、理想和希望延伸下去。如果没有艺术,人类的进步就会非常缓慢, 社会的发展就会失去延伸性,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会非常原始, 人类将会变的非常凶残, 人类的人格和理想以及所有对生活的启迪和向往将会失去希望, 这就是艺术的价值。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伟大而杰出的人当中,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他们的生平和爱好, 就会得出一个令人惊异的结论, 他们几乎无一例外是艺术的追求者, 甚至他本身就是个艺术家, 比如:假如爱因斯坦如果不是因为发明了相对论而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话, 那么, 他还是个音乐家和小提琴家, 如果您看过爱因斯坦和朋友的书信录, 您会发现他对音乐的造诣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 列宁在流放西波利亚时, 带的除了是很多的书籍之外, 还有一把吉他;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在临终受病魔折磨和煎熬,与病痛斗争抗争的时候,总是要求护士和工作人员给他放那首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英国首相丘吉尔,一生戎马生涯,但谁都猜不出来, 他还是一个狂热的歌剧迷, 即便是在战火蔓延的空间, 他仍然不忘记请他的秘书要时刻提醒他不要忘记看伦敦上演的歌剧; 美国历史上出现过

艺术价值

艺术生产,说到底不过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审美性的精神生产。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既遵守一般物质生产的规律,又有其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也就是有其精神生产的特殊性。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种创造审美对象的精神生产。具体地说,它作为一种生产,是一种感性、客观的、有目的的、对象化的实践;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它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具有能动反映性和一定的意识形态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以创造审美对象、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作为自己特有的目的。随着艺术生产力的提高,艺术品的价值主要表现在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收藏价值、经济价值。有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才有收藏价值。 艺术是一种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着非常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与人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并在整个社会产品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艺术价值是很重要的精神价值,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艺术价值论就是从价值论的角度观察艺术、分析艺术。 艺术的本质就是通过某种特定的媒介符号如绘画、诗歌、音乐、舞蹈、小说、戏剧等来反映和描述事物及其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过程,从而对人的情感、知识和意志进行交流、诱导、感化和训练。 艺术的价值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物(价值物)、境(价值关系)、理(价值规律)。艺术所产生的精神境界也可分为三个层次:最浅的艺术境界是模写,它是用直观感觉和相对独立的思维来反映现实的价值物;第二层艺术境界是联想,它是用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观点来反映价值物之间的联系;最高的艺术境界是抽象,它是用理性的、辩证的观点来反映价值事物的内在规律性。 艺术的形式根据它所使用的物质媒介可归结为“言”、“声”、“象”:言是指文学语言,声是指声音,象是指感性的视觉形象。绘画就是通过色彩、线条描绘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来表达感情;诗人把许多抽象无形的东西比喻为现实生活中可感知的景物形象,使读者理解和感受到诗人所体验到的感情;音乐是通过音阶、音调与和声来反映人的现实生活和情感世界;舞蹈是以人体的姿态动作来展示某种价值事物及其情感反映。 艺术的欣赏就是人对艺术品的价值进行发现和寻找,是欣赏者、创作者及表演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情感共鸣。在艺术欣赏过程中,作者或表演者用动作、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把自己所曾经体验过的感情表达出来,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别人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艺术欣赏所产生的情感从表面上看具有超功利性,但它不是对功利性的否定,而是对功利性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肯定。 艺术价值的真善美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对中国艺术品当代艺术的评价可主要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一是精神层面,即对文化精神的评价;二是价值层面,即对艺术价值的系统评价;三是作品层面,即对作品的系统评价;四是技术手段层面,即对绘画技术、技巧手法进行评价。这种多层面的交叉评价可以较为客观而又具体地反映其艺术水准与状态。 1.文化精神及其评价 通过分析与研究中国艺术的百年史,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坚韧与智慧去不断捍卫与丰富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及文化精神的,同时,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当代中国艺术品发展的历史意义,以及我们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贯穿在中国艺术百年发展的红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