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础生命科学华工版复习题答案

基础生命科学华工版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
生命:生命是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开放有序的物质存在形式: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是生命的本能;生命通过繁殖而延续,DNA是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生物具有个体发育的经历和系统进化的历史;生物对外界刺激可产生应激反应并对环境有适应性。
能够稳定地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热量排放到外界)、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

细胞:一切生命体(病毒除外)的微观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存在的最基本形式,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一般由细胞核,细胞质和保持界限的细胞膜组成,被称为生命的“单位”:新的细胞必须经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产生。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中进行所有化学反应的总称,包括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物质代谢)及能量转换;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构成了新陈代谢的两个方面,新陈代谢被认为是生命与非生命的根本差异所在。

遗传: 遗传是生物特征之一,使生物特性得以延续,表现为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与变异一起构成了生物进化的基础,形成了生物延续性和多样性。

变异:生物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之间性状的变化;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其中可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因组:指生物所具有的携带遗传信息的遗传物质总和。


2、连线:
Cohn和Boyer——重组DNA技术
Darwin——生物进化论
Fleming——青霉素
Griffith,Avery——遗传物质是核酸(不是蛋白质)
Leewenhoek——显微镜
Mendel——经典的遗传学法则
Morgan——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Mullis——PCR技术
Pasteur——微生物发酵理论
Watson和Crick——DNA双螺旋结构
Wilmut——绵羊“多莉”克隆
袁隆平——超级杂交稻
杨焕明等——汕稻基因组测序


3、生命的五个最基本特征是:代谢 生长 运动 繁殖 适应

4、请以“生命有形,梦想无限”为题,结合生命基础科学写一篇短文。

5、正确的生物结构的层次是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

6、细胞内四种主要生物大分子单体的碳骨架与功能基团各有哪些特征?这四种生物大分子主要有哪些生物学功能?
4种主要生物分子是: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
4种相应的单体是:1,单糖,碳骨架为环状结构,环状结构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功能团就只有-OH羟基,糖类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氧化后产生ATP,NAD(P)H
2,脂类,碳骨架为甘油分子或鞘氨醇分子与脂肪酸链的链接,功能团没有,因为脂类的主要性质是

两性分子,一端亲水,一端排水,这偏于形成膜结构、运输营养物质。
3,蛋白质单体为氨基酸,碳骨架为一个α碳原子上连接一个-NH2,一个-COOH,一个氢原子,一个R基团(少数不是基本结构,例如Val缬氨酸),前两个主要的功能是用来形成肽键,以把不同的氨基酸连接起来形成蛋白质分子,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特别多:结构,催化,运输等等
4,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分两种: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碳骨架是一个五元环,环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功能团主要是羟基,磷酸基团,羟基的作用是被修饰和与磷酸基团反应形成核酸聚合物,磷酸基团的作用是与羟基形成磷酸二酯键,核酸的功能是作为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蛋白质 氨基酸 生命的物质基础、新城代谢的主要成员
脂质 脂肪酸+甘油 储存能量、参与合成一些微量元素
核酸 核苷酸 构成遗传物质
多糖 单糖 提供能量和代谢的原料


7、举例说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对于其功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蛋白质结构与其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蛋白质的特定构象即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和形态对于蛋白质的功能起决定性的作用。蛋白质变性使得其特定的功能立即发生变化,例如疯牛症和新型克雅氏病的发病与阮蛋白的变异有关。其实人体内都存在阮蛋白,但由于感染了变异的阮蛋白等原因,使得整正常的阮蛋白的结构由螺旋型变形成片状。结构发生了变化的阮蛋白聚合起来,逐渐在脑中沉积城蛋白质分解酶不能分解的斑块。

8、戊糖,磷酸,碱基,核苷酸,核酸,DNA和基因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和结构上的顺序?
基因是可编码一条肽链的DNA 片段。其互相关系为:




核酸(DNA或RNA)
多个核苷酸单体相连

核苷酸

磷酸 核苷


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 碱基(DNA与RNA各有4种碱基)

9、DNA的结构特征对于遗传信息的传递具有什么特殊的作用?
DNA双螺旋结构可以很好地保护内部的脱氧核苷酸,使其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使DNA得内部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基本稳定,就保持了生物体性状的稳定性,给生物体的稳定遗传提供了先决条件。在DNA复制的时候,双螺旋结构又成为了精确的模板,加上碱基互补配对的高度精确性,使遗传信息得以稳定的复制传递,再经转录将遗传信息准确地传递给mRNA。




2、碳 氢 氧 氮四种原子时组成细胞及生物体最主要的原子,其中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或环,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4、细胞及生物体通常由水 蛋白质 核酸

糖类 脂类 无机盐六类化合物所组成。
5、下列分子式(c)含有肽键,(a)含有糖苷键,(b)还有酯键。

6、每个核苷酸单体由三部分组成,下面A不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基团。
A、一个己糖分子 B、一个戊糖分子 C、一个磷酸 D、一个含氮碱基

7、下列化合物中,B不是多糖
A、纤维素 B、麦芽糖 C、糖原 D、淀粉

8、下列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B
二肽+水——氨基酸+氨基酸

9、一条肽链是由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用3种蛋白酶水解得到5段短链(N表示氨基末端):
Ala-Leu-Tyr-Val-Leu;
Tyr-Val-Leu;
N-Gly-Pro-Leu;
N-Gly-Pro-Leu-Ala-Leu;
Asp-Tyr-Val-Leu。
请确定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序列。
N-Gly-Pro-Leu-Ala-Leu-Asp-Tyr-Val-Leu
10、蛋白质的球形结构特征属于
C、蛋白质的三级结构D、蛋白质的四级机构
(对于单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来说是三级结构。对于蛋白复合体来说是四级结构。 )

11、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C(碱基不同,核糖不同)

12、连线:
糖类——细胞壁,葡萄糖,相对高贮存能营养物质
脂类——细胞膜,甘油,磷酸,激素,相对高贮存能营养物质
蛋白质——氨基酸,细胞膜,酶,激素,活性位点,二硫键,电泳,180nm紫外吸收峰
核酸——DNA双螺旋结构,基因,磷酸,嘌呤或嘧啶,磷酸二酯键,电泳,260nm紫外吸收峰

1、试分别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叶绿体与线粒体,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比较: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1-10um 3-100um 细胞核 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有核膜、核仁和核质组成的细胞核 细胞器 没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溶酶体等 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溶酶体等 细胞壁 多数有细胞壁 植物细胞核真菌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 染色体 仅有一条裸露双链DNA 有2条以上的染色体 DNA 环状,存在于细胞质中 线状,存在细胞核中 核外DNA 有的细胞有质粒 有线粒体DNA和叶绿体DNA 细胞分裂 二分裂,无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细胞组织 主要是单细胞生物体,不形成细胞组织 大多数是多细胞生物体并形成细胞组织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比较:
相同点:都有细胞质膜、DNA 和RNA、核糖体等,各种细胞都可以通过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来形成新细胞,使生命得以延续。
不同点:
1、 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壁对植物细胞起到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2、 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所没有的质体,其中以绿色植物的叶绿体最为重要,它能通过对太阳能的吸收和转化,为自身及其他生物提供赖以生存的有机物和氧气。
3、 大多数植物细胞中含有一个中央大液泡或几

个小液泡,它作为植物细胞贮藏和转运的重要场所也是动物细胞所没有的。
4、 植物细胞中含有动物细胞所没有的乙醛酸循环体,胞间连丝、细胞分裂时的细胞板等,而动物细胞中含有植物细胞中所没有的溶酶体、中心体、细胞分裂时的收缩环等。
叶绿体和线粒体比较:
同:
都是由双层膜包被而成的,具有很大的膜面积,都含有DNA可完成一定量的自主复制,都是能量的转化场所,都具有核糖体和许多反应所需的酶蛋白,都具有电子传递体系。都是细胞。
异:
叶绿体 线粒体 色素 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 没有 增大膜面积的方式 类囊体堆叠而成的基粒 内膜折叠成嵴 意义 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能量 进行呼吸作用,分解能量 大小不同 1-10um 2-5um
8、试列出你所知道的细胞器和它们各自的功能。

10、物质的跨膜运输分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其主要差别是什么?
主动运输是指由细胞供给能量,将某种物质分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其特点是物质分子进行顺浓度梯度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自高浓度本身所包含的位能,不需要另外供给能量。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组构的基本单位
去分化: 去分化就是脱分化,分化细胞失去其特有结构而变成具有未分化细胞特征的过程
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细胞中的细胞器主要有:线粒体、内质网、中心体、叶绿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等。它们组成了细胞的基本结构,使细胞能正常的工作,运转。
内膜系统:内膜系统是指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液泡(包括内体和分泌泡)等四类膜结合细胞器, 因为它们的膜是相互流动的, 处于动态平衡, 在功能上也是相互协同的。广义上的内膜系统概念也包括线粒体、叶绿体、过物酶氧化体、细胞核等细胞内所有膜结合的细胞器。
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而且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

2.下列(b)不是由双层膜所包被的。
A.细胞核 B.过氧物酶体 C.线粒体 D.质体

7.下列细胞其中,作为细胞分必物加工分选的场所是(b)
A.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溶酶体 D.核糖体

8.不直接消耗ATP的物质跨膜主动运输方式是(a)
A.Na+-K+泵 B.质子泵 C.简单扩散 D.协同运输 E.易化扩散

9.细胞核不包括(d)
A.核膜 B.染色体 C.核仁 D.核糖体 E.蛋白质

10.细

胞膜不具有(d)特征
A.流动性 B.两侧不对称性 C.分相现象 D.不通透性

11.真核细胞的分泌活动与(c)无关
A.粗面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中心体 D.质膜

12.真核细胞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b)
A.端粒 B.核小体 C.染色质纤维 D.着丝粒

13.将下列描述和相应的细胞内结构或物质匹配
a.合成细胞分泌蛋白的核糖体附着部位(质网膜) 质体
b.线粒体内隆起的褶皱 (嵴) 类囊体
c.合成和贮存碳水化合物 (质体) 质网膜
d.分泌水解酶分解细胞 (溶酶体) 溶酶体
e.叶绿素在叶绿体中的存在部位 (类囔体) 嵴
f.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 (线粒体) 过氧化物酶
g.毒性分子的氧化 (过氧化物酶) 线粒体
1.生物代谢的本质是什么?
代谢是生物体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这些反应进程使得生物体能够生长和繁殖、保持它们的结构以及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代谢通常被分为两类:分解代谢可以对大的分子进行分解以获得能量(如细胞呼吸);合成代谢则可以利用能量来合成细胞中的各个组分,如蛋白质和核酸等。代谢可以被认为是生物体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一旦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停止,生物体的结构和系统就会解体


代谢:细胞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主要有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两个过程组成。
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蛋白质、RNA或其复合体。是生物催化剂,能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
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是生物细胞消耗氧气来分解食物分子并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由一系列化学反应组成的一个连续完整的代谢过程,每一步都需要特定的酶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1、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所消耗的能量)
2、细胞呼吸主要是什么作用 ( B异化作用 )
3、酶的竞争性抑制剂能够(A与酶的底物结合,使底物与酶不能结合)
4、糖酵解的最终产物是(C丙酮酸)
5、呼吸链的主要成分分布在(D线粒体基质中)
6、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C叶绿体基质)
7、能够产生环路光合磷酸化的是(A光系统I)
8、在Calvin循环中,()直接参与了葡萄糖的合成?(B甘油醛-3-磷酸)
9、有氧呼吸不包括一下()过程?(D卡尔文循环)
10、一分子葡萄糖彻底有氧氧化净生成的ATP分子数与糖酵解阶段竟产生的ATP分子数(包括产物经过呼吸链产生的AT

P)最接近的比值为(C 18:1)。
11、下列对酶的描述正确的是(C酶的变构位点经常和反馈抑制有关)
12、下列对电子传递链描述不正确的是(B电子传递链的主要成分是核糖体内膜的蛋白质复合物)
13光合作用属于(D水解反应)
14、光合电子传递链位于(C类囊体膜)

7.

翻译主要在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中进行,氨基酸分子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与特定的tRNA结合并被带到核糖体上,tRNA上有反密码子,氨基酸之间以肽键生成的多肽链(即氨基酸链)需要通过正确折叠形成蛋白质,许多蛋白质在翻译结束后还需要在内质网上进行翻译后修饰才能具有真正的生物学活性。
游离的碱基以mRNA为直接模板,tRNA为氨基酸运载体,核蛋白体为装配场所,由起始密码子开始,终止密码子结束,共同协调完成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每三个密码子对应三个tRNA上的反密码子,且这三个反密码子只对应一个氨基酸,但是一个氨基酸可有多组密码子来表示。

8现代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与早期“中心法则”主要区别是什么?
克里克在提出早期中心法则时,根据当时有限的资料,把中心法则的公式表述为“DNA→RNA→蛋白质”,并且认为中心法则的一个基本特征是遗传信息流是从核酸到蛋白质的单向信息传递,而且这种单向信息流是永远不可逆的。但是通过1960到1970这10年的研究,坦明和巴梯摩尔等发现并证实了反转录酶的存在,使反转录现象得到了公认。这样,中心法则就得到了修正。中心原则也补充了DNA同RNA之间遗传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而遗传信息只是单向地从核酸流向蛋白质。



9,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差别
① 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是同时进行的,因为没有细胞核
真核生物的RNA转录在细胞核内完成,翻译合成蛋白质在细胞质内进行,
②真核生物有三种RNA聚合酶,原核生物只有一种RNA聚合酶,
③原核生物的转录同时即被翻译,无需复杂的加工修饰,真核生物需要加工修饰,如去掉内含子,将外显子连接

13.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我们发现虽然基因组序列基本被测通,但这些遗传信息并不能完全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基因序列可以转化成蛋白序列,但是基因的转录,蛋白的翻译这些过程都受到了严格的调控,这些调控机制和基因的功能发挥密切相关,但并不能通过基因序列就可以反应出来,所以生物信息学,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逐渐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前沿领域。


性染色体:雌雄异体动物和某些高等植物中与性别决定直接有关的染色体。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

的可遗传的变异。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基因治疗:将正常基因导入造血干细胞或其他组织细胞,以纠正其特定的遗传性缺陷,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生物信息学:运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发新的算法和统计方法,对生物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数据所含的生物学意义,并开发新的数据分析工具以实现对各种信息的获取和管理的学科。
蛋白质组学:研究基因组编码的全部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的学科。
信号肽:常指新合成多肽链中用于指导蛋白质的跨膜转移(定位)的N-末端的氨基酸序列(有时不一定在N端)。
操纵子学说:雅各布(F. Jacob)和莫诺(J.Monod)于1961年提出的关于原核生物基因结构及其表达调控的学说。
基因组学:研究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及表达产物的学科。
中心法则: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



选择题
(1)Griffith 和 Avery所做的肺炎链球菌实验是为了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
(2)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B.核糖体
(3)蛋白质的合成是直接以(mRNA)上的密码子的信息指导氨基酸单体合成多肽的过程。
(4)在DNA复制时,序号为5’—TAGA—3’合成(5’—ATCT—3)互补结构。
(5)下列对转录表述不正确的是C(应该是一条)
A、转录中尿嘧啶和腺嘌呤配对
B、转录后必须切除内含子
C、DNA转录完后形成两条互补的RNA
D、从启动子到终止子的部分被称为转录单位
(6)从遗传密码表中我们获得如下信息:
Phe:UUU,UUC
Pro:CCU,CCC,CCA,CCG
Lys:AAA,AAG
请指出,为了转录编码Phe-Pro-Lys 小肽相对应的mRNA,需要以下()段5'->3'核苷酸序列的DNA模板。
D、CTT-CGG-GAA
(7)反密码子位于tRNA。
(8)乳糖操纵子是(原核生物)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
(9)操纵子模型中,调节基因的产物是(阻遏物)。
(10)增强子是(一段DNA)。
(11)下列属于真核细胞mRNA修饰的有(加5'帽,加3'多聚A尾)。
2、请绘简图示意“多莉”羊克隆的步骤。



请指出发育与分化两个概念的基本差别与联系
发育主要指从单细胞受精卵通过体内调控,经过三胚层形成阶段,最后形成多细胞个体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体内调控下的分化
分化一般指某种干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体内或体外诱导),分化成多种或者单一类型细胞的过程

发育 :一个细胞(受精卵)不断分裂和分化,即一个有机体从生命开始到性成熟的变化过程称为发育。
细胞分化: 是指经过细胞

分裂产生的许多细胞在发育潜能,形态,结构或功能上特化即产生差异的过程。从本质上说,细胞分化是从化学分化到形态,功能分化的过程。
细胞凋亡: 是指发育过程中为维持内环境稳定,有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性的死亡,有生理性和选择性,是另一类控制和影响发育的特殊细胞分化现象。
第二信使:指细胞外信号与膜受体结合后诱使细胞最先产生的信号物质,如cAMP,肌醇磷脂等。
干细胞: 具有无限的或可延长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并可产生至少一种特化的细胞称为干细胞。

3、青蛙由于(C)外胚层的发育而具有了感受刺激并反映功能的神经系统。
6、海胆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质中决定细胞命运的特殊信号物质是(B)mRNA
8、细胞分化总是涉及到(D)基因组中少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人类的文化发展对人类进化有什么作用?
人类文化滞缓了人类的进化;
所谓的进化是,物种在适应所居住环境的前提下,变的更适合生存;
而现在的地步是,人类为了保住现在这个样子,而变本加利地对周围环境索取索取索取;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能适应自己所改变的环境了;




1.生物进化
生物的某一种群在一定历史时期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形成的遗传变异的积累和表型特征的改变。
1、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实质上是自然环境导致生物出现生存和繁殖能力的差别,一些生物生存下去,另一些生物被淘汰。自然选择的理论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它解释了生物进化的机理。
2、 内共生学说
内共生学说是说明真核细胞的起源来自于原核细胞,主要过程是原始的较大的原核细胞可以吞进其他较小的原核细胞,被吞进的细胞与其发生了内共生的关系,以后逐渐特化为其中的一部分,即被吞入的原核通过内共生变成了细胞器,并逐渐完成了向真核细胞的进化。
3、 进化系统树
是科学家依据古生物学,比较形态学,比较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按照生物间进化的先后顺序和相互亲缘关系的远近把各类生物安置在一个类似树状分枝的图上来简明地表示各类和各种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等基本功能
B、生物对外界环境具有适应性,而植物则几乎没有
C、动物与植物有共同的祖先,他们都是由原始的有鞭毛的单细胞生物分化而来的
D、生物进化遵循着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2、生命起源以前,原始的地球大气种不存在的气体是( C )
A、H2 B、NH3 C、O2 D、CH4
3、地球约在( B )年前形


A、36 B、46 C、56 D、66
4、下列属于化学演化的是( D )
A、无机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
B、有机小分子进一步产生生命大分子
C、相互作用的生命大分子逐渐聚合形成细胞样结构
D、上述各项
5、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B )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6、在进化中,遗传变化的原始材料来源于( C )
A、选择 B、杂交 C、突变 D、繁殖
7、一个物种在进化为两个物种时往往最先发生的是( C )
A、生殖隔离 B、配子隔离 C、地理隔离 D、机械隔离
8、定义物种的根本依据是( D )
A、解剖学结构差别
B、生理学行为差别
C、适应性能力差别
D、生殖隔离


1、 为什么要学习生态学?请举例说明环境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答: 首先,应从生物学的定义来看,因为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包括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和功能的一门学科,无论是作为研究者还是被研究对象,人类在生态学研究中是占主要地位的,换句话说,研究生态学就是为了更好地研究人类自己打基础。
 其次,从生态学的研究课题和对象来看,农,林,渔,牧,野生动物管理,甚至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生态学所关心的,正是有了像生态学这样的综合性学科,才产生了许许多多更细的学科,使得人类能够生活得更舒适。可见,学习生态学的基本知识了解生态学的基本知识是由相当大的实用意义的。
 第三,纵观近二十年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由于人口猛增,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和资源日益短缺这三大社会问题愈加严重,生态学的重要性也更加凸现出来。因为只有通过对生态学的研究所具有的应用潜力和价值。
 最后,学习生态学就是要强化全人类的生态意识。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人类的环保意识在逐渐加强,而环保的根据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恰恰是来自于生态学的研究。
举例:环境越适宜,生物的体型越庞大;环境越恶劣,生物的体型越小巧。就多细胞生物而言,生物体形的大小与环境的优劣成正比。在恐龙时代,气候温和,地壳平静,是地球环境最适宜生物生长的时代,这是一个黄金时期,丰富的植物与动物,足以支持大型动物恐龙的生存和繁衍。但进入白垩纪晚期,气候变冷,地壳出现造山运动,地球上的植物变得袖珍了、稀少了,动物也随之大幅减少,加上平原变成了高山,身躯庞大的恐龙赖以生存的地盘大幅减少了,这样,不论食草恐龙或食肉恐龙,再也无法填饱肚子了,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到了

6500万年前,种群的数量已少到不能继续繁衍,最后一批恐龙灭亡。恐龙由最盛到灭绝,经历了几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在最后阶段,由于寒冷,许多恐龙蛋无法孵化,许多恐龙冻死饿毙,被造山运动埋在了地下,变成化石。其中一些恐龙通过遗传变异,缩小了体型,演变成新物种,才得以在恶化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请从能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角度解释为什么要控制人口快速增长?
因为人是站在金字塔的最顶层,能量传到下一营养级的效率是10%~20%,随着能量级的升高,得到的能量越来越少。人口增多,所需的能量就越多,而植物所...



5请讨论,我们每一个人为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可以做些什么?
维持生态平衡就是维持生态系统内两个方面的稳定:一方面是生物类的组成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作为个人,不乱捕杀动物,调整食物结构,减少肉类比例,尽量不使用野生动物;同时爱护花草树木,多种树。另一方面是非生物环境保护相对稳定。应该少用化学物质及材料,少用塑料袋,合理运用不可再生的资源,保护动物等等。
可持续发展节约用电,循环、节约用水,不用一次性塑料产品,减少白色污染,改用环保产品,垃圾分类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它包括在一定空间内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食物链:通过处于不同营养水平的生物之间的食物传递形成了一环套一环的链条式关系结构,称为食物链。
生物多样性:指种群的多少和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对密度,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B C A C C D A B A D D ACA



免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哺乳动物特别是人体对病原性微生物的侵害形成了特殊的防御机制,这种抵御疾病的机制成为免疫。
非特异性防御:皮肤,粘膜等防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对病原体不具有选择性或特异性,因此称为非特异性防御。
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是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获得的针对某一种或一类微生物或其产物所产生的特异性抵抗力。特异性免疫具有特异性,获得性,排他性,多样性,记忆性,转移性,耐受性,不能遗传等特点。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类。
逆转录病毒:可以在宿主细胞内以其RNA为模板,合成互补的DNA片段的病毒。
癌症:又称恶性肿瘤,是正常细胞生长于分裂失控,导致异常分裂的细胞团即肿瘤不断增大。
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可特异性地侵染CD4+T细胞,破坏人体细胞免疫功能。
病毒性

肝炎:是有一组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常见病毒性肝炎被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种。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尿黄,皮肤和眼睛巩膜黄染,肝肿大,肝功能收到严重损害等
非典型性肺炎:是由变种冠状病毒(SARA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有比较强的传染力

人体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前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淋巴结、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癌症的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物理化学生物致癌因素

什么是冠心病?它主要造成哪部分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为什么它被称为危害人类健康最凶狠的恶魔之一?
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如何预防艾滋病?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2、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3、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4、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5、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2下列(D)是淋巴器官。
A扁桃体 B脾 C胸腺 D以上各项
3淋巴系统不包括(黏液)
4抗体是一种r-球蛋白,它的每一个分子由4条肽链组成,其中2条为重链,2条为轻链。
5干扰素是一种(抗菌或抗病毒蛋白)
6下面(在免疫系统中,T细胞通过自我识别特异性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因此只攻击外来病原体)的描述是正确的。
7病原体入侵到体细胞或被巨噬细胞吞噬后,抗原分子与

细胞表面的MHC分子嵌合,形成APC,启动的一系列免疫应答反应不包括(炎症反应)。
8感染性疾病的特点包括(D)
A具有传染性的病原体
B有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和爆发性
C有免疫原性,即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激活机体的防御性抵抗
D以上各项
9青霉素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作用是由于(抑制肽聚糖网络结构中短肽与侧链的连接)
10自然界大多数细菌属于(化能异养型)
11下述(以核酸为遗传物质)项是细菌和病毒所共有的特征和过程。
12RNA病毒繁殖时需要自身提供的某些酶,这是因为(宿主细胞不具有病毒基因组复制所需要的酶)
13下列不属于自身免疫疾病的是(艾滋病)
1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最大危害在于(引起心肌缺血)
15预防艾滋病的主要措施至少应包括(D)
A遵守性道德,远离毒品
B注意个人生活卫生,如不用未消毒的器械穿耳,文眉,不纹身;使用干净的与个人相关的卫生设备或措施
C在医生指导下安全输血或接受输血,个人不直接接触他人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D以上各项



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微生物,动物,植物体作为反应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及提供产品为社会服务的技术,高技术,高投入,高利润是生物技术的显著特点。
基因工程:是指在微观领域中,根据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原理,设计并实施一项把一个生物体中有用的DNA转入另一个生物体中,使后者获得新的需要的遗传性状或表达所需要的产物,最终实现该技术的商业价值。它是现代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其核心技术是在基因水平上进行操作。
基因克隆:又称分子克隆,通过重组基因操作,把目的基因连接到载体上,在宿主细胞中增殖,从而产生遗传物质和性状的转移和重新组合。
cDNA:是由RNA逆转录的DNA,可由RNA启动DNA聚合酶或逆转录酶催化合成。单链cDNA可由DNA启动的DNA聚合酶转变成双链。
PCR:即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是一种选择性体外扩增DNA片段的方法,是一个在模仿DNA,引物,4种脱氧核苷酸和DNA聚合酶存在下的酶促合成反应,通常经历变性,退火,延伸三步过程。
限制性内切酶:一类可识别一小段特殊的核苷酸序列并将其在特定点处切开的核算内切酶,主要是从细菌中分离得到。它主要有两类,一类在识别位点附近进行切割,但切割的核苷酸序列无专一性,一类专一切割特定位点,第二类在分子生物学操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用途。
基因治疗:目前从广义来说,将某种遗传物质转移到患者细胞内,使其在体外发挥作用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方法均称为基因治疗。
生物芯片:是指本身贮存有大量的生物信息,

并能够对生物分子或组分进行高通量快速并行处理和分析的薄型固体器件。
单克隆抗体:利用把可能形成抗体的细胞核与能持续分裂和生长的骨髓瘤细胞融合等方法可以得到产生抗体的单型细胞系,培养这些单型细胞产生的抗体只含有单品种的免疫球蛋白分子,这类抗体被称为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理化性状高度均一,生物活性单一,与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强,便于人为处理和质量控制,并且来源不易,在疾病诊断,疾病治疗,愈后判断以及疾病机制研究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生物伦理四原则:1979年,著名生物伦理学家Beauchamp和Childress出版《生物伦理学的基础》,提出自主,有利,不伤害,公正四原则,这就是国际医学伦理和生物伦理学界著名的“四项基本原则”。

1. 在进行DNA重组实验中,首先要获得目的基因,一般不使用下面哪种方法(a)
a从细胞内部总DNA提取分离目的基因
b构建基因文库,从中调取目的基因
c以m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互补的DNA片段
d利用PCR特异性地扩增所需要的目的基因

3.PCR反应中使用TapDNA聚合酶,延伸过程一般要需要的温度是(b )摄氏度
a 95 b72 c55 d68

4电泳是最常用的DNA检测方法,在电泳中DNA分子的泳动方向是(从负极向正极)
5在southern印迹实验中,一般使用的探针是(带有同位素标记的单链DNA分子)
6为了重复克隆羊实验,从A猴子的体细胞中提取双倍体核,转入去核的B猴子的卵细胞中,植入C猴子的子宫当中进行培养,实验进行很成功,最后生下的猴子(与A相像)
7DNA芯片技术和下面哪种技术的原理更相似(Northern blotting)
10下列哪一个不是基因重组和克隆操作中最重要的工具(宿主菌)
11不可以作为基因重组载体的是(大肠杆菌)
12关于限制性内切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可将外源基因连接到不同的载体上)
13科学家预言: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是(以重组DNA和基因克隆为标志的生物技术)
14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利用的技术是(基因工程技术)
15RNA干扰技术是用(一段外源RNA)来干扰相关基因的表达,让基因(沉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