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报告03答案

实验报告03答案

实验报告03答案
实验报告03答案

实验报告03: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一、实验目的

1.掌握print方法的使用,尤其是各种输出格式的设置。

2.掌握inputbox函数的使用。

3.掌握msgbox函数和msgbox语句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print函数

25+32=57 (1)语句print 25+32=; 25 + 32的输出结果

是。

(2)以下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

a = sqr(3) :

b = sqr(5) :

c = a > b print c

2.inputbox函数:

3.msgbox函数

要弹出如右图所示的对话框,其语句为:

msgbox 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或者 x = msgbox(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三、思考题

1.在窗体上画一个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a = inputbox(请输入第一个数)

b = inputbox(请输入第二个数) print b+a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先后在两个输入对话框中分别输入456和123,则输出结

果是 d 。

(a)579 (b)123 (c)456 (d)123456 2.以下语句的结果为 shanghai 。

s$ = beijing: s$ = shanghai print s$

3.设a= 1234567,则表达式

val(mid(a,4,2)+ right(a,4))+3的值为。

学号:班级:姓名:

4.执行以下程序段后,变量c$的值为

a$ = visual basic programming : b$ = quick c$ = b$ & ucase(mid$(a$, 7, 6)) & right(a$, 11) (a)visual basic programming (b)quick basic programming (c)quick basic programming (d)quick basicprogramming dim str1 as string, str2 as string str1 = software

end sub

dim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dim c as integer, d as integer a =

600: b = 50

a = a + b

c = a \ 7 mo

d 10

d = a + b + c

print a ; b ; c ; d end sub 执行上述程序,写出程序在窗体上的输出结果。 650 50 2 702 7.设计一个程序。要求:设有变量a=10,b=20,c=30,d=40,e=50(变量的值通过inputbox

函数输入),计算出五个变量的和与平均数,然后将结果在窗体上输出。

dim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c as integer, d as integer, e as integer dim sum as integer (10) a = inputbox() : b = inputbox() : c = inputbox() d = inputbox() : e = inputbox() (10 ) sum = a + b + c + d + e ( 5 ) print sum=; sum; average=; sum / 5 ( 5 ) end sub篇二:c语言实验报告第3章答案

3.2基础实验

一、程序分析

1.以下程序若输入’a’,则输入格式为:__c1=a____;运行结果为:___a,a↙_____。

#include<stdio.h>

intmain( )

{char c1,c2;

scanf(“c1=%c”,&c1);

c2=c1-32;

printf(“%c,%c\n”,c1,c2); return 0;

}

2.以下程序如果使得a的值为2、b的值为3,则输入格式为:_a=2,b=3__;运行结果为:

_2,3↙_。

#include<stdio.h>

intmain( )

{ int a,b;

scanf(“a=%d,b=%d”,&a,&b); printf(“%d,%d\n”,a,b);

return 0;

}

3.以下程序若输入12.3、7.6、1.1,则输入格式为:_12.3 7.6 1.1__;运行结果为:

_aver=7.00___。

#include<stdio.h>

intmain( )

{ floata,b,c,d;

scanf(“%f%f%f”,&a,&b,&c); d=(a+b+c)/3;

printf(“aver=%.2f”,d);

return 0;

}

二、程序填空

1.输入一个四位整数,求各位数字之和(如1234,则结果为1+2+3+4=10)。

若输入3562,则运行结果为:___3+5+6+2=16↙____________。

#include <stdio.h>

intmain( )

{ int n,a,b,c,d,m;

scanf(“%d”,&n);

a=n%10;

b=(n/10)%10;

c=(n/100)%10;

d=__n/1000________;

m=__a+b+c+d________;

printf(“%d+%d+%d+%d=%d\n ”, d,c,b,a,m); return 0;

}

2.给定一个华氏法表示的温度值,将其转换为摄氏法表示的温度,转换公式为则运行结

果为:__f=64.00,c=17.78↙__。

#include <stdio.h>

intmain ( )

{ float f,c;

f=64.0;

c=__(f-32)*5.0/9.0_________________; printf(“f=%.2f,c=%5.2f\n”,f,c); return 0;

}

三、程序改错

c?59(f?32)

四、程序设计

1.对输入的字符进行加密,加密规则为“输入4个字符,将每个字符加4后转换成加密

字符”,如输入“ab2c”则加密后的字符序列为“ef6g”。

3.3拓展实验

一、程序分析

1.⊙以下程序若输入3.4、1

2.0、8.9,则输入格式为:,运行结果为:7.20↙。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intmain( )

{ float a,b,c;

float s,area;

scanf(“%f,%f,%f” ,&a,&b,&c); s=(a+b+c)/2;

area=sqrt(s*(s-a)*(s-b)*(s-c)); printf(“%.2f\n”,area);

return 0;

}

2.以下程序若输入c和2,则运行结果分别为:__f和5_________。 #include

<stdio.h>

intmain( )

{ char c1;

int c2=0;

c1=getchar( );

c2=c1+3;

putchar(\ );putchar(c2); putchar(\ ); return 0;

}

二、程序填空

1.⊙以下程序实现按由大到小顺序输出任意两个整数。若输入3562,则运行结果为:

__62,35↙__。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int m,n;

scanf(“%d%d”,_&m,&n_______); n>=m?printf(“%d,%d\n”,n,m):_printf(“%d,%d\n”,m,n)________; return 0; }

2.以下程序实现输入任意两个整数,完成加、减、乘、除、求余操作并运行结果。若输

入29、18,则运行结果为:_29+18=47,29-18=11,29*18=522,29/18=1,29%18=11_。

#include <stdio.h>

intmain ( )

{ int x,y;

printf(“请输入x,y的值:”); scanf(“%d%d”,&x,&y); printf(“%d+%d=%d,”,_x,y,x+y________); printf(“%d-%d=%d,”,_x,y,x-y_________); printf(“%d*%d=%d,”, _ x,y,x*y _______); printf(“%d/%d=%d,”, _ x,y,x/y ________); printf(“%d%%%d=%d”, _ x,y,x%y ____); return 0;

}

三、程序改错

篇三:java实验报告实验3答案

实验三熟悉常用java工具包并运用编程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巩固同学们对上课所讲java.util工具包中collection,list,set,map

加深理解,对其用法编程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为同学们以后的能够用java进行独立地编

写桌面程序打下一定的基础。

实验内容:

本实验的内容为:用collection,list,set,map来存储数据,并进行排序,任何用

iterator,listiterator或者enumeration来打印其结果(按顺序和降序排列打印)。共分

为四部分部分(前三部分必做,如果选第四个,前三个可以不做。。):

(1)按顺序把1,10,5,7,6,2,9,20,14,存入到list中(注:允许自己自定义任何数),

并对其进行排序,打印其升序和降序排列的结果。然后再向list中位置为第四位插入数 35

看看会有啥结果?再向list中插入字符串“ddy”,试猜想排序是否会出错?然后看看运行结

果是啥?

程序: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sy3

{

public sy3()

{

list list=new arraylist(); list.add(1);

list.add(10);

list.add(5);

list.add(7);

list.add(6);

list.add(2);

list.add(9);

list.add(20);

list.add(14);

list.add(35);

list.add(ddy);

system.out.println(原序列:); for(int i=0;i<=list.size()-1;i++) {

system.out.println(list.get(i)); }

system.out.println(新序列); for(int i=0;i<=list.size()-1;i++) { collections.sort(list);

collections.reverse(list); system.out.println(list.get(i));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sy3();

}

}

结果如图

(2)按顺序把下面一组数([1,2] [3,4] [2,2] [6,4] [5,2] [4,4])存放到map中(注:

允许自己自定义任何数),并按key 和value的值进行排序。如果再向map中加入[3,6] 看

看排序结果有啥变化?并说出其理由。

程序代码:

package sy3;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main

{

list li;

map m1;

enumeration em;

iterator<map.entry<integer,integer>> it; iterator lit;

collections ce;

map.entry<string,integer> m4; list<map.entry<integer,integer>> lm; public main()

{

li=new arraylist();

li.add(7);

li.add(2);

li.add(6);

li.add(3);

li.add(1);

li.add(8);

li.add(9);

ce.sort(li);

ce.reverse(li);

lit=li.iterator();

while(lit.hasnext())

{

system.out.println(lit.next()); }

m1=new hashmap();

m1.put(1,2);

m1.put(3,4);

m1.put(2,2);

m1.put(6,4);

m1.put(5,2);

m1.put(4,4);

m1.put(3,6);

lm=new arraylist<map.entry<integer,integer>>(m1.entryset()); {

return o1.getvalue()-o2.getvalue(); }

}

it=lm.iterator();

while(it.hasnext())

{

system.out.println(it.next().tostring());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code application logic here new main();

}

}

运行结果:

结果说明:先按括号中的第二个值升序进行排序,如果出现同值,则按子一个值升序排

(3)map中的key值和value可不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值或者对象同时混用进行排序?请

对自己map编程进行修改并测试key和value排序结果是否会出错?(例如:字符串,双进

度,integer, object,list,set)。

程序代码

package sy3;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hashmapsort

{

public staticvoid main(string [] args) {

hashmap<string,integer> hm = new hashmap<string,integer>(); hm.put(a,5);

hm.put(c,7);

hm.put(d,8);

hm.put(v,0);

hm.put(m,3); hm.put(u,10);

hm.put(e,2);

hm.put(g,6);

set<string> set = hm.keyset(); //取出所有键

treeset<string> ts =new treeset<string>(); system.out.println(键的原序:); for(string s:set) {

system.out.print(s+ );

ts.add(s);

}

system.out.println( );

system.out.println(按键排序后的顺序:);

for(strings:ts){ system.out.print(s+ ); } system.out.println( );

collection<integer> cl= hm.values();

//取出所有值

treeset<integer> ts1 =new treeset<integer>();

system.out.println(值的原序:); for(integer s:cl)

{

system.out.print(s+ );

ts1.add(s);

}

system.out.println( );

system.out.println(按值排序后的顺序:);

for(integers:ts1){ system.out.print(s+ ); } }

}

运行结果:

篇四:微机原理实验报告3(参考答案) 专业组别指导教师姓名学号

实验室实验名称实验三外部中断方

式控制led时间

篇五: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一/二 matlab的基础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的启动和退出。

2、熟悉matlab的命令窗口。

3、熟悉常用菜单和工具栏。

4、熟悉变量及其赋值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上机运行书上例子,要求理解为止。

2、改变操作桌面的外貌,改变桌面上铺放的窗口的数目,改变窗口的大小。

3、先自定义一个变量,然后分别用8种不同的数字显示格式显示查看。

4、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自定义变量,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

5、自己举例比较给矩阵的全行赋值,取出矩阵中某一个或几个元素,然后组成一个新

的矩阵。

6、分别用不同的方法给复数赋值。

7、自定义一个复数矩阵,然后分别实现共轭转置、共轭、转置等运算。 >>

z=[1,3,5;7,9,11]+[0,2,4;6,8,10]*i z =

1.0000 3.0000 +

2.0000i 5.0000 + 4.0000i 7.0000 + 6.0000i 9.0000 + 8.0000i 11.0000 +10.0000i >> a=z,b=conj(z),c=conj(z)

a =

1.0000 7.0000 - 6.0000i 3.0000 -

2.0000i 9.0000 - 8.0000i

5.0000 - 4.0000i 11.0000 -10.0000i

b =

1.0000 3.0000 -

2.0000i 5.0000 - 4.0000i

7.0000 - 6.0000i 9.0000 - 8.0000i 11.0000 -10.0000i

c =

1.0000 7.0000 + 6.0000i 5.0000 + 4.0000i 11.0000 +10.0000i 8、自己举例,完成对 eye, ones, zeros, magic, linspace, logspace 等函数的实验。

>> a=eye(3)

a =

1 0 0

0 1 0

0 0 1

>> b=ones(3,2)

b =

1 1

1 1

1 1

>> c=zeros(2,4)

c =

0 0 0 0

0 0 0 0

>> d=magic(4)

d =

16 2 3 13

5 11 10 8

9 7 6 12

4 14 1

5 1

>> e=linspace(1,5,4)

e =

1.0000

2.3333

3.6667 5.0000 >> f=logspace(1,5,5)

f =

10 100 1000 10000 100000 9、自己定义矩阵,比较sqrtm,sqrtm,expm与sqrt,sqrt,exp的区别及加、减、乘、

除的

元素群运算和矩阵运算的区别。

>> s=[1 2 3;4 5 6;7 8 9] s =

1 2 3

4 5 6

7 8 9

>> u1=sqrtm(s)

u1 =

0.4498 + 0.7623i 0.5526 + 0.2068i 0.6555 - 0.3487i

1.0185 + 0.0842i 1.2515 + 0.0228i 1.4844 - 0.0385i

1.5873 - 0.5940i 1.9503 - 0.1611i

2.3134 + 0.2717i >> v1=expm(s)

v1 =

1.0e+006 *

1.1189 1.3748 1.6307

2.5339

3.1134 3.6929

3.9489

4.8520

5.7552 >> u2=sqrt(s)

u2 =

1.0000 1.4142 1.7321

2.0000 2.2361 2.4495 2.6458 2.8284

3.0000 >> v2=exp(s)

v2 =

1.0e+003 *

0.0027 0.0074 0.0201

0.0546 0.1484 0.4034

1.0966

2.9810 8.1031 10、自己定义矩阵,完成对fliplr,flipud,reshape,rot90,diag,tril,triu等函数的

验。

实验报告4的参考解答

系别:班号:学号:姓名: 日期:年月日地点:楼室 实验4 交换机堆叠和级联 1.交换机堆叠有什么优点?锐捷交换机堆叠对设备有什么限制和要求? 答:交换机的优点: 1.扩展端口密度。 2.方便用户的管理操作。 3.扩展上链带宽。 对设备的要求和限制: 1.只允许S2126G和S2150G二层交换机进行堆叠,不允许二、三层交换机混合 堆叠,或者三层交换机进行堆叠。 2.交换机堆叠数量最多为8台交换机。 3.SPAN限制:在堆叠模式下,每个SPAN会话成员端口局限于同一个UNIT, 不能跨UNIT,但支持多个SPAN会话,每个UNIT可以设置一个SPAN会话。 4.流控限制不同UNIT之间的端口,流控不生效。 5.保护口: 当设置的保护口在不同的UNIT时,它们的交换间隔会失效,不同 UNIT上的保护口之间仍然可以通信。 注: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不能堆叠,3、4、5是关于堆叠对镜像、流控、保护模式的限制和影响现在可以不考虑。 2.如何确定堆叠组的堆叠主机? 答: 1.在telnet控制台键入命令行,设置交换机的device-priority,优先级最高的交换 机为堆叠主机。 2.当堆叠组中交换机的优先级相同时,系统自动选择网卡号最小交换机作为堆叠 主机。 3.如何进行菊花堆叠的拓扑连接?堆叠组里的设备如何编号? 答: 菊花链式堆叠模块有两个接口UP、DOWN。堆叠连接时,将堆叠主机的DOWN接口连接成员交换机的UP接口,以此类推,最后1台交换机的DOWN接口连接第1台交换机的UP接口,形成一个环路,可以起到冗余链路的作用。 确定设备编号: 1.确认主机主机为设备1 2.根据堆叠线连接确定堆叠中的设备和排列顺序。 3.主机堆叠模块的DOWN口连接的设备为设备2 4.设备2堆叠模块DOWN口连接的设备为设备3 以此类推 4.交换机工作模式有哪些,通过实验描述你对工作模式的体会?(什么情况下系统在什么模式下工作?工作模式如何转换?) 答:单机模式堆叠模式 当交换机单独接入网络是采用单机模式进行工作。对同类型的交换机进行堆叠,设备配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及答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U 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欧姆定律,R =,如测得U 和I 则可计算出R。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I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1 只,0-5V 电压表1 只,0~50mA 电流表1 只,0~10V 电压表一只,滑线变阻器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1 台。 实验步骤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生参照第2 章中的第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U 值和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1) 由?U =U max ×1.5% ,得到?U 1 = 0.15V,?U2 = 0.075V ; (2) 由?I = I max ×1.5% ,得到?I 1 = 0.075mA,?I 2 = 0.75mA; (3) 再由u= R ( ?U )2 + ( ?I ) 2 ,求得u= 9 ×101?, u= 1?; R 3V 3I R1 R2 (4) 结果表示R1 = (2.92 ± 0.09) ×10光栅衍射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R 2 = (44 ±1)?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实验方法原理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答案讲解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102 学号109074057 姓名王徽军 组号一组D 指导教师毛绪纹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二○一二年十二月

目录 实验总体说明 (3) 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 (3) 实验三路由信息协议RIP (8) 实验四传输控制协议TCP (10) 实验五邮件协议SMTP、POP3、IMAP (12) 实验六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14)

实验总体说明 1.实验总体目标 配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TCP/IP协议)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实验环境 计算机网络协议仿真实验室: 实验环境: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一套 硬件设备:服务器,中心控制设备,组控设备,PC机若干台 操作系统:Windows 2003服务器版 3.实验总体要求 ●按照各项实验内容做实验,记录各种数据包信息,包括操作、观察、记录、分析, 通过操作和观察获得直观印象,从获得的数据中分析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 ●每项实验均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可参照实验的具体要求,但总体上应包 括以下内容:实验准备情况,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算法描述,程序段,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思考问题的解答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不需要写入实验报告中。 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角色:_____________ 同组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一:领略真实的MAC帧 q....U 00000010: 85 48 D2 78 62 13 47 24 58 25 00 00 00 00 00 00 .H襵b.G$X%...... 0000002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0000003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练习二:理解MAC地址的作用 ●记录实验结果 表1-3实验结果 本机MAC地址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是否收到,为什么 主机B 8C89A5-7570BB 8C89A5-757113 8C89A5-7570C1 是,主机A与主机B接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D 8C89A5-771A47 8C89A5-757113 8C89A5-7570C1 是,主机C与主机D接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E 8C89A5-757110 无无否,与主机A、C都不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 F 8C89A5-7715F8 无无否,与主机A、C都不在同一共享模块 练习三:编辑并发送MAC广播帧 ●结合练习三的实验结果,简述FFFFFF-FFFFFF作为目的MAC地址的作用。 答:该地址为广播地址,作用是完成一对多的通信方式,即一个数据帧可发送给同一网段内的所有节点。 练习四:编辑并发送LLC帧 ●实验结果 帧类型发送序号N(S)接受序号N(R) LLC 001F 0 ●简述“类型和长度”字段的两种含义 答:一是如果字段的值小于1518,它就是长度字段,用于定义下面数据字段的长度;二是如果字段的值大于1536,用于定义一个封装在帧中的PDU分组的类型。 思考问题: 1.为什么IEEE802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分割为MAC子层和LLC子层? 答:出于厂商们在商业上的激烈竞争,IEEE的802委员会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最佳的局域网标准,而是被迫制定了几个不同标准,如802.4令牌总线网、802.5令牌环网等。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802委员会就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控制

C实验报告7参考答案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实验7 函数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函数定义的方法。 2.掌握函数实参与形参的传递方式。 3.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方法。 4.了解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动态变量、静态变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1)下列sub函数的功能为:将s所指字符串的反序和正序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新串放在t所指的数组中。例如,当s所指字符串的内容为“ABCD”时,t所指数组中的内容为“DCBAABCD”。纠正程序中存在的错误,以实现其功能。程序以文件名存盘。 #include <> #include <> void sub( char s[], char t[] ) { int i, d; d=strlen( s ); for( i=1; i< d ; i++ ) for( i=0; i< d ; i++ ) t[i]=s[d-1-i] ; for( i=0; i #include<> #define ARR_SIZE = 80; #define ARR_SIZE 80 void Inverse(char str[]) void Inverse(char str[]);

10-11-2实验报告(答案)

. 《C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 学期: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教研室:

实验1 熟悉C语言程序的运行环境,掌握数据描述 1.1 实验目的 1.了解在开发环境中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语言程序。 2.通过运行简单的C语言程序,初步了解C语言程序的结构特点。 3.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的概念,学会使用C语言的相关运算符构成表达式。 1.2 实验预习 1.熟悉Visual C++的启动和退出及Visual C++中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命令。 2.了解下列命令及函数:include、main、printf、scanf。 3.熟悉Visual C++环境下每个菜单项的功能及相关命令对应的操作。 4.各种数据类型变量的定义形式及取值范围;熟悉下列标识符的含义。 int、short (int)、long (int)、unsigned (int)、float、double、char、void 5.各类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规则。 6.常量与变量的区别和联系。 运行环境: 1.双击桌面Visual C++快捷方式进入Visual C++,或通过执行“开始——>程序——>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Microsoft Visual C++6.0”或执行文件"C:\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COMMON\MSDev98\Bin\MSDEV.EXE"。 2.单击“文件”菜单的“新建”命令。 3.在打开的“新建”对话框中选择“文件”标签。 4.选择C++ Source File,在目录输入栏选择文件保存位置,然后在文件输入栏中输入文件名,扩展名为.c (例如first.c) ,单击确定按钮。如图所示: 5.在源窗口中输入源程序,如图所示。

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2:MIPS指令系统和MIPS体系结构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熟悉指令级模拟器 (2)熟悉掌握MIPSsim模拟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3)熟悉MIPS指令系统及其特点,加深对MIPS指令操作语义的理解 (4)熟悉MIPS体系结构 二. 实验内容和步骤 首先要阅读MIPSsim模拟器的使用方法,然后了解MIPSsim的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1)、启动MIPSsim(用鼠标双击MIPSsim.exe)。 (2)、选择“配置”->“流水方式”选项,使模拟器工作在非流水方式。 (3)、参照使用说明,熟悉MIPSsim模拟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可以先载入一个样例程序(在本模拟器所在的文件夹下的“样例程序”文件夹中),然后分别以单步执行一条指令、执行多条指令、连续执行、设置断点等的方式运行程序,观察程序的执行情况,观察CPU中寄存器和存储器的内容的变化。 (4)、选择“文件”->“载入程序”选项,加载样例程序 alltest.asm,然后查看“代码”窗口,查看程序所在的位置(起始地址为0x00000000)。 (5)、查看“寄存器”窗口PC寄存器的值:[PC]=0x00000000。 (6)、执行load和store指令,步骤如下: 1)单步执行一条指令(F7)。 2)下一条指令地址为0x00000004,是一条有 (有,无)符号载入字节 (字节,半字,字)指令。 3)单步执行一条指令(F7)。 4)查看R1的值,[R1]= 0xFFFFFFFFFFFFFF80 。 5)下一条指令地址为0x00000008,是一条有 (有,无)符号载入字 (字节,半字,字)指令。 6)单步执行1条指令。 7)查看R1的值,[R1]=0x0000000000000080 。 8)下一条指令地址为0x0000000C ,是一条无 (有,无)符号载入字节 (字节,半字,字)指令。 9)单步执行1条指令。 10)查看R1的值,[R1]= 0x0000000000000080 。 11)单步执行1条指令。 12)下一条指令地址为0x00000014 ,是一条保存字 (字节,半字,字)指令。 13)单步执行一条指令。

(完整版)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欧姆定律, I R = U ,如测得U 和I 则可计算出R。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1 只,0-5V 电压表1 只,0~50mA 电流表1 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1 台。 实验步骤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2 章中的第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U 值和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测量次数1 2 3 U1 /V 5.4 6.9 8.5 I1 /mA 2.00 2.60 3.20 R1 / Ω 2700 2654 2656

测量次数1 2 3 U2 /V 2.08 2.22 2.50 I2 /mA 38.0 42.0 47.0 R2 / Ω 54.7 52.9 53.2 (1) 由. % max ΔU =U ×1 5 ,得到U 0.15V , 1 Δ = U 0 075V Δ 2 = . ; (2) 由. % max ΔI = I ×1 5 ,得到I 0.075mA, 1 Δ = I 0 75mA Δ 2 = . ; (3) 再由2 2 3 3 ( ) ( ) I I V u R U R Δ Δ = + ,求得9 10 Ω 1Ω 2 1 1 = × = R R u , u ; (4) 结果表示= (2.92 ± 0.09)×10 Ω, = (44 ±1)Ω 2 3 1 R R 光栅衍射 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答案

篇一: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答案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评分标准拉伸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分) 1. 测定低碳钢的强度指标(σs、σb)和塑性指标(δ、ψ)。 2. 测定铸铁的强度极限σb。 3. 观察拉伸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绘制拉伸曲线(p-δl曲线)。 4. 比较低碳钢与铸铁的力学特性。 二、实验设备(1分) 机器型号名称电子万能试验机 测量尺寸的量具名称游标卡尺精度 0.02 mm 三、实验数据(2分) 四、实验结果处理(4分) ?s??b? psa0pba0 =300mpa 左右=420mpa 左右 =20~30%左右=60~75%左右 ?? l1?l0 ?100% l0a0?a1 ?100% a0 ?= 五、回答下列问题(2分,每题0.5分) 1、画出(两种材料)试件破坏后的简图。略 2、画出拉伸曲线图。 3、试比较低碳钢和铸铁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低碳钢在拉伸时有明显的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局部变形阶段,而铸铁没有明显的这四个阶段。 4、材料和直径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其延伸率是否相同?为什么?相同 延伸率是衡量材料塑性的指标,与构件的尺寸无关。压缩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分) 1. 测定压缩时铸铁的强度极限σb。 2. 观察铸铁在压缩时的变形和破坏现象,并分析原因。 二、实验设备(1分) 机器型号名称电子万能试验机(0.5分) 测量尺寸的量具名称游标卡尺精度 0.02 mm (0.5分) 三、实验数据(1分)四、实验结果处理(2分) ?b? pb =740mpaa0 左右 五、回答下列思考题(3分) 1.画出(两种材料)实验前后的试件形状。略 2. 绘出两种材料的压缩曲线。略 3. 为什么在压缩实验时要加球形承垫?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

U 2 I 2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 R = U ,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 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 1 只,0-5V 电压表 1 只,0~50mA 电流表 1 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 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 1 台。 实验步骤 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 2 章中的第 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 U 值和 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 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1) 由 U = U max ? 1.5% ,得到 U 1 = 0.15V , U 2 = 0.075V ; (2) 由 I = I max ? 1.5% ,得到 I 1 = 0.075mA , I 2 = 0.75mA ; (3) 再由 u R = R ( 3V ) + ( 3I ) ,求得 u R 1 = 9 ? 101 &, u R 2 = 1& ; (4) 结果表示 R 1 = (2.92 ± 0.09) ?10 3 &, R 2 = (44 ± 1)& 光栅衍射 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 实验方法原理

2010C语言实验报告参考答案

2010C语言实验报告参考答案

长沙理工大学2010C语言实验报告参考答案 实验一熟悉C语言程序开发环境及数据描述四、程序清单 1.编写程序实现在屏幕上显示以下结果: The dress is long The shoes are big The trousers are black 答案: #include main() { printf("The dress is long\n"); printf("The shoes are big\n"); printf("The trousers are black\n"); } 2.改错题(将正确程序写在指定位置) 正确的程序为: #include main() {

printf("商品名称价格\n"); printf("TCL电视机¥7600\n"); printf("美的空调¥2000\n"); printf("SunRose键盘¥50.5\n"); } 2.编写程序: a=150,b=20,c=45,编写求a/b、a/c(商)和a%b、a%c(余数)的程序。 答案: #include main() { int a,b,c,x,y; a=150; b=20; c=45; x=a/b; y=a/c; printf("a/b的商=%d\n",x); printf("a/c的商=%d\n",y);

x=a%b; y=a%c; printf("a/b的余数=%d\n",x); printf("a/c的余数=%d\n",y); } 4. 设变量a的值为0,b的值为-10,编写程序:当a>b时,将b赋给c;当a<=b时,将a赋给c。(提示:用条件运算符) 答案: #include main() { int a,b,c; a=0; b=-10; c= (a>b) ? b:a;

10-11-2实验报告(答案)

《C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学期: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教研室:

实验1 熟悉C语言程序的运行环境,掌握数据描述 实验目的 1.了解在开发环境中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语言程序。 2.通过运行简单的C语言程序,初步了解C语言程序的结构特点。 3.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的概念,学会使用C语言的相关运算符构成表达式。 实验预习 1.熟悉Visual C++的启动和退出及Visual C++中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命令。 2.了解下列命令及函数:include<>、main、printf、scanf。 3.熟悉Visual C++环境下每个菜单项的功能及相关命令对应的操作。 4.各种数据类型变量的定义形式及取值范围;熟悉下列标识符的含义。 int、short (int)、long (int)、unsigned (int)、float、double、char、void 5.各类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规则。 6.常量与变量的区别和联系。 运行环境: 1.双击桌面Visual C++快捷方式进入Visual C++,或通过执行“开始——>程序——>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 Microsoft Visual C++6.0”或执行文件"C:\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COMMON\MSDev98\Bin\"。 2.单击“文件”菜单的“新建”命令。 3.在打开的“新建”对话框中选择“文件”标签。 4.选择C++ Source File,在目录输入栏选择文件保存位置,然后在文件输入栏中输入文件名,扩展名为.c (例如,单击确定按钮。如图所示:

C实验报告7参考答案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实验7函数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函数定义的方法。 2. 掌握函数实参与形参的传递方式。 3. 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方法。 4. 了解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动态变量、静态变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改错题(在程序中画出错误的语句,将修改后的语句完整地写在该语句的右边。|) (1)下列sub函数的功能为:将s所指字符串的反序和正序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新串放 在t所指的数组中。例如,当s所指字符串的内容为“ ABCD时,t所指数组中的内容为“DCBAABCD纠正程序中存在的错误,以实现其功能。程序以文件名sy7_1.c存盘。 #i nclude #in clude void sub( char s[], char t[]) { int i, d; d=strle n( s ); for( i=1; i< d ; i++ ) for( i= 0; i< d ; i++ ) t[i]=s[d-1-i]; for( i=0; i #i nclude #defi ne ARR_SIZE = 80; #define ARR_SIZE 80

计算机组成原理_实验报告四(含答案)

湖南科技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老师:

实验四微程序控制组成实验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将微程序控制器同执行部件(整个数据通路)联机,组成一台模型计算机。 2.用微程序控制器控制模型计算机的数据通路。 3.执行给定的简单程序,掌握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牢固建立计算机的整机概念。 二、实验电路 本次实验将前面几个实验中的所模块,包括运算器、存储器、通用寄存器堆等同微程序控制器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台简单的模型机。这是最复杂的一个实验,也将是最有收获的一个实验。 在前面的实验中,实验者本身作为“控制器”,完成了对数据通路的控制。而在本次实验中,数据通路的控制将交由微程序控制器来完成。实验机器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机器指令到执行指令结束的一个指令周期,是由微程序完成的,即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序序列。 实验电路大致如下面框图所示。其中控制器是控制部件,数据通路是执行部件,时序发生器是时序部件。需使用导线将各个部件控制信号与控制器相连。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1.TEC-5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1台 2.逻辑测试笔一支(在TEC-5实验台上) 四、实验任务 1.对机器指令组成的简单程序进行译码。将下表的程序按机器指令格式手工汇编成二进制机器代码, 此项任务请在预习时完成。 2. 3.使用控制台命令将寄存器内容初始化为:R0=11H,R1=22H,R2=0AAH。

4.使用控制台命令将任务1中的程序代码存入内存中(注意起始地址为30H),以及将内存地址为 11H的单元内容设置为0AAH。 5.用单拍(DP)方式执行一遍程序,执行时注意观察各个指示灯的显示并做好记录(完成实验表格), 从而跟踪程序执行的详细过程(可观察到每一条微指令的执行过程)。 6.用连续方式再次执行程序。这种情况相当于计算机正常的工作。程序执行到STP指令后自动停机。 读出寄存器中的运算结果,与理论值比较。 五、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记录 1.程序译码。 2.实验接线(本实验接线比较多,需仔细) 只要把上表种同列的信号用线连接即可,一共接线33条。 接好线后,将编程开关拨到“正常位置”。合上电源,按CLR#按钮,使TEC-5实验实验系统处于初始状态。 3.实验任务3:使用控制台命令将寄存器内容初始化为:R0=11H,R1=22H,R2=0AAH的操作步骤及结果记录。 (1)掌握写寄存器WRF的原理和步骤(详见实验参考资料)。 (2)操作过程如下:

实验报告7-虚拟变量

2013-2014学年第 一 学期 实 验 报 告 实验课程名称 虚拟变量模型 专 业 班 级 资产评估1101 学生 学号 31105073 学 生 姓 名 方申慧 实验指导教师 董美双 编号:

实验名称多重共线性检验与修正指导老师董美双成绩 专业资产评估班级 1101 姓名方申慧学号 31105073 一、实验目的 目的:通过实验,理解并掌握虚拟变量模型的意义、建模的方法、虚拟变量引入的原则和技巧等。 要求:熟练掌握虚拟变量引入的加法方式和乘法方式,并正确解读和分析回归结果。 首先做例题8-10,按步骤分析季节性因素的影响;然后利用上证指数的数据分析股市周效应(周1-周5任选),或者自己收集数据按上面的步骤做一遍,把结果输出到word文档中。 步骤: 例题8-10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1/28/13 Time: 09:12 Sample: 1982:1 1988:4 Included observations: 28 C 2431.198 93.35790 26.04170 0.0000 T 48.95067 4.528524 10.80941 0.0000 D1 1388.091 103.3655 13.42896 0.0000 D2 201.8415 102.8683 1.962136 0.0620 D3 85.00647 102.5688 0.828775 0.4157 R-squared 0.945831 Mean dependent var 3559.718 Adjusted R-squared 0.936411 S.D. dependent var 760.2102 S.E. of regression 191.7016 Akaike info criterion 13.51019 Sum squared resid 845238.2 Schwarz criterion 13.74808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力学实验报告 标准答案 长安大学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目录 一、拉伸实验 (2) 二、压缩实验 (4)

三、拉压弹性模量E测定实验 (6) 四、低碳钢剪切弹性模量G测定实验 (8) 五、扭转破坏实验 (10) 六、纯弯曲梁正应力实验 (12) 七、弯扭组合变形时的主应力测定实验 (15) 八、压杆稳定实验 (18) 一、拉伸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问题讨论: 1、为何在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 件延伸率是否相同? 答:拉伸实验中延伸率的大小与材料有关,同时与试件的标距长度有关.试件局部变形较大的断口部分,在不同长度的标距中所占比例也不同.因此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这样其有关性质才具可比性. 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通常情况下延伸率是不同的(横截面面积与长度存在某种特殊比例关系除外). 2、分析比较两种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及断口特征. 答:试件在拉伸时铸铁延伸率小表现为脆性,低碳钢延伸率大表现为塑性;低碳钢具有屈服现象,铸铁无.低碳钢断口为直径缩小的杯锥状,且有450的剪切唇,

断口组织为暗灰色纤维状组织。铸铁断口为横断面,为闪光的结晶状组织。. 二、压缩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问题讨论: 1、分析铸铁试件压缩破坏的原因. 答:铸铁试件压缩破坏,其断口与轴线成45°~50°夹角,在断口位置剪应力已达到其抵抗的最大极限值,抗剪先于抗压达到极限,因而发生斜面剪切破坏。 2、低碳钢与铸铁在压缩时力学性质有何不同? 结构工程中怎样合理使用这 两类不同性质的材料? 答:低碳钢为塑性材料,抗压屈服极限与抗拉屈服极限相近,此时试件不会发生断裂,随荷载增加发生塑性形变;铸铁为脆性材料,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拉强度,无屈服现象。压缩试验时,铸铁因达到剪切极限而被剪切破坏。 通过试验可以发现低碳钢材料塑性好,其抗剪能力弱于抗拉;抗拉与抗压相近。铸铁材料塑性差,其抗拉远小于抗压强度,抗剪优于抗拉低于抗压。 故在工程结构中塑性材料应用范围广,脆性材料最好处于受压状态,比如车床机座。 三、拉压弹性模量E测定试验报告 问题讨论: 1、试件的尺寸和形状对测定弹性模量有无影响?为什么? 答: 弹性模量是材料的固有性质,与试件的尺寸和形状无关。 2、逐级加载方法所求出的弹性模量与一次加载到最终值所求出的弹性模量是 否相同?为什么必须用逐级加载的方法测弹性模量? 答: 逐级加载方法所求出的弹性模量与一次加载到最终值所求出的弹性模量不相同,采用逐级加载方法所求出的弹性模量可降低误差,同时可以验证材料此时是否处于弹性状态,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四、低碳钢剪切弹性模量G测定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问题讨论: 1、试验过程中,有时候在加砝码时,百分表指针不动,这是为什么?应采取什么 措施? 答:检查百分表是否接触测臂或超出百分表测量上限,应调整百分表位置。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报告答案

生物实验报告答案 活动探究一 【探究准备】 1.其他生物 2.糖类脂肪蛋白质 3.光合作用化学能 4.脂肪 5.(1)蛋白质糖类脂肪(2)细胞能量 【实验用品】 锥形瓶托盘天平易拉罐温度计解剖针酒精灯试管夹火柴花生种子 【活动过程与记录】 1.花生种子含有多少能量 3. (1)供氧(2)30 (4)干燥(5)锥形瓶底部 (6)花生0.8 30 20 50 900 Q=4.2m(T2-T1)【探究结论】0.8克的花生种子含有900焦耳的热量 【反思交流】各有优缺点 【问题与思考】 1.(1)1岁儿童每日所需的糖类为:45140÷17=2655.3g 18岁女子每日所需的糖类为:113400÷17=6670.6g (2)1岁儿童每千克所需的蛋白质的量=35÷9.5=3.68g 18岁男子每千克所需的蛋白质的量=80÷53=1.51g 儿童生长发育速度快于18岁的生长发育速度。 (3)女子月经失血会导致铁的流失,所以女子需铁更多。 2. (1)花生大小、硬度适中 (2)花生种子含有多少能量 (3)燃烧后质量会减少 (4)900焦耳误差大 (5)用易拉罐罩住(6)不可靠应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日期: P4 3.11 活动探究二 【探究准备】 1.消化道消化腺口腔小肠胃小肠 2.咀嚼搅拌 3.大复杂小简单 4.奶汁和血渍含蛋白质,洗衣粉里的蛋白酶能分解其中的蛋白质。 温度要适宜 【实验用品】 试管温度计大水槽热水馒头小刀碘液

【活动过程与记录】 1.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分泌对馒头的消化有影响吗 2.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分泌对馒头的消化有影响 3. (1)对照(2)漱净唾液(3)2 清水唾液37 碘液 【探究结论】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分泌对馒头的消化有影响 【反思交流】漱口后,口含消毒棉絮取唾液 【问题与思考】 1. 5~10分钟碎屑有利于淀粉充分和唾液淀粉酶接触 2. (1)淀粉蛋白质(2)肝脏胰腺胆汁 (3)D (4)麦芽糖(5)A C D (6)大肠绒毛 3. (1)D (2)B (3)B 4. (1)淀粉分解(2)A B 小肠(3)对照 日期 P8 3.16 活动探究三 【探究准备】 1. 消化道 2. 小分子营养物质(或水、无机盐和维生素)葡萄糖 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消化道壁胃小肠 大肠小肠 【实验用品】 解剖剪鸡小肠清水 【活动过程与记录】 1. 外部 2. 解剖剪清水 【探究结论】 小肠内表面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反思交流】便于观察小肠绒毛 【问题与思考】 1. (1)小肠(2)胆汁胰腺肠腺(3)皱襞绒毛 (4)毛细血管(5)消化吸收 2. (1)口腔肝脏小肠肛门(2)④胆汁 (3)①口腔(4)⑤胃(5)小肠长,含多种消化酶,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 3. 洗净→肉眼观察→纵向剖开→放入清水→放大镜观察 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状突起 小肠内表面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日期 P11 3.18

C实验报告7参考答案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 实验7函数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函数定义的方法。 2. 掌握函数实参与形参的传递方式。 3. 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方法。 4. 了解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动态变量、静态变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改错题(在程序中画出错误的语句,将修改后的语句完整地写在该语句的右边。|) (1)下列sub函数的功能为:将s所指字符串的反序和正序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新串放 在t所指的数组中。例如,当s所指字符串的内容为“ ABCD ”时,t所指数组中的内容为“DCBAABCD ”。纠正程序中存在的错误,以实现其功能。程序以文件名存盘。 #in elude <> #in elude <> void sub( char s[], char t[]) { int i, d; d=strle n( s ); for( i=1; i< d ; i++ ) for( i= 0; i< d ; i++ ) t[i]=s[d-1-i]; for( i=0; i #in clude<> #defi ne ARR_SIZE = 80; void In verse(char str[])#defi ne ARR_SIZE 80 void Inverse(char str[]);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力学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长安大学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目录 一、拉伸实 验 (2) 二、压缩实 验 (4) 三、拉压弹性模量E测定实 验 (6) 四、低碳钢剪切弹性模量G测定实验 (8) 五、扭转破坏实验·························································

(10) 六、纯弯曲梁正应力实验 (12) 七、弯扭组合变形时的主应力测定实验 (15) 八、压杆稳定实验 (18)

一、拉伸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实验目的: 见教材。 实验仪器 见教材。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例:(一)低碳钢试件 强度指标: P s =__22.1___KN 屈服应力 σs = P s /A __273.8___MP a P b =__33.2___KN 强度极限 σb = P b /A __411.3___MP a 塑性指标: 1L -L 100%L δ=?=伸长率 33.24 % 1 100%A A A ψ-=?=面积收缩率 68.40 % 低碳钢拉伸图:

(二)铸铁试件 试验前试验后最小平均直径d= 10.16 mm最小直径d= 10.15 mm 截面面积A= 81.03 mm2截面面积A1= 80.91 mm2计算长度L= 100 mm计算长度L1≈100 mm 试验前草图试验后草图 强度指标: 最大载荷P b =__14.4___ KN 强度极限σ b = P b / A = _177.7__ M P a 问题讨论: 1、为何在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 试件延伸率是否相同? 答:拉伸实验中延伸率的大小与材料有关,同时与试件的标距长度有关.试件局部变形较大的断口部分,在不同长度的标距中所占比例也不同.因此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这样其有关性质才具可比性. 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通常情况下延伸率是不同的(横截面面积与长度存在某种特殊比例关系除外). 2、分析比较两种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及断口特征. 答:试件在拉伸时铸铁延伸率小表现为脆性,低碳钢延伸率大表现为塑性;低碳钢具有屈服现象,铸铁无.低碳钢断口为直径缩小的杯锥状,且有450的剪切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四(有答案)

南京晓庄学院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四查询设计实验 所在院(系):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1.实验目的 (1)了解查询的目的,掌握SELECT语句的基本语法和查询条件的表示方法。 (2)掌握数据排序和数据联接查询的方法。 (3)掌握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 2.实验要求 (1)针对“TM”数据库,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中,用T-SQL语句实现以下单表查询 操作,并将将调试成功的T-SQL命令,填入实验报告中。 a)查询所有课程的详细情况。 b)查询来自江苏或山东的学生学号和姓名,并以中文名称显示输出的列名。 c)查询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号(一人选了多门课程的话,学号只显示一次)。 d)查询选修课程号为07253001的学号和成绩,并要求对查询结果按成绩降 序排列,如果成绩相同则按学号升序排列。 e)查询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年龄。 f)查询选修课程号为07253001的成绩在85-95之间的学生学号和成绩,并 将成绩乘以0.7输出。 g)查询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DEPT_ID为07)或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DEPT_ID为09)姓张的学生的信息。。 h)查询所有核心课程(课程名中带*的)的情况。 i)查询缺少了成绩的学生的学号和课程号,查询结果按课程号升序排列。 (2)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中,用T-SQL语句实现下列数据联接查询操作: a)查询每个学生的情况以及他(她)所选修的课程。 b)查询学生的学号、姓名、选修的课程名及成绩。 c)查询选修C语言程序设计且成绩为85分以上的学生学号、姓名及成绩。 d)查询和学生柏文楠是同一个民族的学生(用自身联接实现)。 e)分别用等值联接和内联接查询有授课记录的老师的姓名。 f)用外联接查询所有老师的授课情况,输出老师的工号、姓名、职称、院 系、担任的课程号和授课的学期,结果按院系和职称升序排列。如果该 老师没有授课历史,在课程号和授课的学期中显示空值 (3)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新建查询,完成以上查询命令的同时,熟悉SQL编 辑器工具栏中各快捷按钮的作用。 (4)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