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按流动单元建立测井储集层解释模型

按流动单元建立测井储集层解释模型

按流动单元建立测井储集层解释模型
按流动单元建立测井储集层解释模型

文章编号:100020747(2002)0320053203

按流动单元建立测井储集层解释模型

王月莲,宋新民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要:常规测井解释以砂层组或单砂层为解释单元,忽视砂层内部不同流动单元渗流特征的差异,因此储集层解释模型可靠性不高。考虑影响流体流动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从修正的K ozeny2Carman方程和平均流动半径入手,利用4个储集物性参数,首先通过聚类分析,定量划分和表征大庆油田某油层的流动单元;然后通过确定流动单元内部孔隙度与渗透率的相关性,建立各流动单元孔隙度、渗透率解释模型;进而根据实验室分析结果确定岩电关系,来确定含水饱和度解释模型。

将流动单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岩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证明所建立的模型准确度较高。图2表3参3(王月莲摘)

关键词:流动单元;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解释模型

中图分类号:TE343;P631.8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流动单元也称水力单元,指在纵横向连续的、具有

相同的影响流体流动特征参数和岩层特点的储集单元

体[1],渗流特征相同,是统一沉积环境下的产物。在储

集层非均质性表征工作中,流动单元已越来越广泛被

应用。划分流动单元方法[2]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

宏观地质描述方法,认为单一沉积微相具有相同渗流

特征,利用露头砂体微相分析及物性统计,根据孔渗特

征划分流动单元;另一类方法属微观研究方法,以修正

的K ozeny2Carman方程和平均流动半径为基础,通过

对特征参数的分析,识别与表征流动单元。

后一种方法能定量表征厚层内部的流动单元,同

时可以把微观与宏观参数联系起来,在理论上较完善。

本文使用此方法划分流动单元,以流动单元为单位建

立储集层测井解释的岩性、物性和含油性模型,以期获

得更好的解释结果。

1流动单元的划分

1.1流动单元特征参数

流动单元受储集层矿物成分和结构控制,常根据

孔喉特征把厚层划分为不同流动单元。根据渗流力学

原理,利用平均流动单元半径,可以把流动单元和孔隙

度、渗透率联系在一起,它们的关系为:

K=

(1-

1

2τ2S gv2

(1)

(1)式的K ozeny2Carmen关系式形式为:

K=

(1-

1

F sτ2S gv2

(2)

F s为形状系数(圆柱体取值为2);F sτ2习惯上称

为K ozeny常数,是一个变常数,在流动单元之间是变

化的,但在某个流动单元内部是常数,实际储集层在5

~100范围取值。

将(2)式两边除以

K

1-

1

F sτS gv

(3)

定义如下参数表征流动单元的特征。

储集层质量指标:

RQ I=K/

标准化孔隙度指标:

相对孔隙度指标:

流动层带指标:

FZI=

1

F aτS gv

=

RQ I

(7)式两边取对数,得

lg RQ I=lg

FZI能综合反映岩石的结构和成分等地质特征,

是划分厚层中流动单元的唯一参数,FZI值相同的样

品孔喉特征相同,属于同一流动单元。在RQ I与

对数关系图上,FZI值相同的所有样品将落在斜率为1

的一条直线上,FZI值不同的样品将落在与之平行的

35 石 油 勘 探 与 开 发

2002年6月 PETROL EUM EXPLORA TION AND DEV ELOPMEN T Vol.29 No.3

直线上,FZI 数值可由斜率为1的直线在

1.2流动单元的划分

利用大庆萨尔图地区5口井的岩心资料和测井资料,选出300个层点,计算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粒度中值、泥质含量等参数,再计算流动单元的特征参数

3类岩性粗,主要为细砂岩、含中砂细砂岩、含粉砂细砂

岩,泥质含量低,粒度中值大,束缚水饱和度低,为高孔高渗储集层。4类、5类以粉砂质细砂岩、细砂质粉砂岩为主,粒度中值较大,泥质含量稍低,为中孔中渗储集层。6类、7类岩性细,主要为含泥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粒度中值小,泥质含量高,为低孔低渗储集层。各流动单元的特征参数如图2a 所示,可见根据RQI 和FZI 能够很好地区分流动单元。由图2b 可见,同一流动单元的数据点落在斜率为1的同一直线上,7类流动单元的数据点的趋势线相互平行,截距为lg FZI

图1 

聚类分析谱系图

图2 流动单元特征参数均值(a )和RQI 2

2岩性、物性参数解释模型

利用岩心资料和测井资料,建立了泥质含量、粒度中值及孔隙度、渗透率解释模型。

泥质含量解释模型由自然伽马相对值确定,关系式(相关系数为0.935)为:

V sh =0.8971+49.236

ΔGR 其中

ΔGR =

GR -GR min

GR max -GR min

粒度中值解释模型由泥质含量确定,关系式(相关系数为0.929)为:

ln m d =-1.74-0.0623V sh

孔隙度解释模型由声波时差曲线确定,关系式(相

关系数为0.868)为:

<=0.199Δt -36.8

以往建立渗透率模型通常根据取心井渗透率与孔隙度、粒度中值的关系。但在同一储集层中,往往存在孔隙度相等而渗透率不同的层,说明对某类岩石来讲,单一的孔隙度2渗透率关系不足以表征不同的流动单元,因此本文按流动单元建立渗透率模型。

各流动单元渗透率解释模型如表1所示,可见除第1类流动单元的渗透率解释模型较差外,其它6种相关系数都很高。原因可能是第1类岩性较粗,当粒度中值、渗透率小于一定值时,孔隙度随粒度中值、渗透率增大而增大,当二者大于一定值时,这种相关关系就不存在了。因此第1类流动单元的渗透率模型采用如下形式(相关系数为0.803):

K =73.16m d -10.241

其它6类流动单元,先用声波时差计算孔隙度,再按表1所示解释模型计算渗透率。由各流动单元计算渗透率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见表1)可见,按流动单元建立的渗透率模型更精确,能更好地满足测井解释的

4

5 石油勘探与开发?综合勘探开发技术 Vol.29 No.3 

需要。

表1 萨尔图地区不同流动单元渗透率解释模型

流动单元渗透率解释模型

相关

系数

渗透率误差

绝对(μm2)相对(%)

1类RQI=9.8348

2类RQI=7.322

3类RQI=6.6001

4类RQI=5.3924

5类RQI=4.285

6类RQI=3.6704

7类RQI=3.0093

3按流动单元建立含水饱和度模型在萨尔图地区选取6种类型流动单元的14块岩心进行岩电实验,得到每种流动单元的地层因素、电阻率指数及孔隙度和含水饱和度,对各种流动单元的孔隙度和地层因素、含水饱和度与电阻率指数进行回归,得到每种流动单元的m、a、n、b值(见表2)。

表2 萨尔图地区不同流动单元的m、a、n、b值表流动单元m a n b

1 1.90 1.013 1.94 1.0791

2 1.88 1.001 2.130.9302

3 1.72 1.00 1.77 1.0004

4 1.81 1.002 2.150.9506

5 1.7

6 1.001 1.81 1.02

6 1.65 1.00 1.880.9985

将表2中不同流动单元的m、a、n、b值代入下式,即可得到每种流动单元的含水饱和度解释模型。

S w计=[abR w/(

n(9)

利用取心井声波时差求得的孔隙度、实验室所用地层水电阻率及测井曲线上相应层点读得的电阻率,代入(9)式,计算了5口密闭取心井分属7个流动单元共263层的含水饱和度数值。将计算的含水饱和度与岩心测定的含水饱和度进行比较的结果(见表3),误差小于10个饱和度单位的有224层,占总数的85.2%,说明用分流动单元方法建立的含水饱和度模型计算含水饱和度是可行的。

4结论

通过对流动单元特征参数的分析,确定了大庆萨

表3 计算S w与岩心测试S w对比误差表S w实-S w计

萨中

341

2检7

萨南

126

2检448

萨中

丁5

2检7

萨北

1242

2检19

1129

2检25

合计≤|5.01|

层数5033212522151

百分比61.050.058.386.244.057.4≤|8.0|

层数11860631

百分比13.412.116.7012.011.8≤|10.0|

层数151540842

百分比18.322.711.1016.016.0 >|10.0|

层数610541439

百分比7.315.213.913.828.014.8

尔图地区7种流动单元类型,每类流动单元具有不同的岩性、物性特征。

利用岩心资料和测井资料建立了泥质含量、粒度中值及孔隙度解释模型。依照不同流动单元建立的渗透率解释模型精度更高。

用按流动单元建立的含水饱和度模型计算含水饱和度,与实验测定含水饱和度的绝对误差小于10个饱和度单位的占85.2%,说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符号注释:

K———渗透率,μm2;

Ω?m;S

w计

,S w实———用(9)式计算的含水饱和度和岩心实测含水饱和度,%。

参考文献:

[1] 吴胜和,金振奎,黄沧钿,等.储层建模[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

社,1999.

[2] 吴胜和,马晓芬,王仲林.陆相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的新思路[J].沉

积学报,1999,(2):2522256.

第一作者简介:王月莲(19682),女,山东聊城人,硕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工程师,从事油藏地质研究工作。地址:北京市910信箱,油气田开发研究所,邮政编码100083;电话:(010)62097204。

收稿日期:2001208227

(编辑、绘图 王孝陵)

(下转第84页)

55

2002年6月 王月莲等:按流动单元建立测井储集层解释模型

元;C ———套损治理投资,万元;q 0———开井后的初期稳定产油量,t ;P ———吨油纯利润,万元/t ;K 1———常规修井套损修复概率,%;K 2———常规修井使用年限概率,%;K 3———取套后固井质量概率,%;h ———井深,m ;ROI P ———剩余可采储量,t ;b ———产量自然递减率,%;i ———企业内部收益率,%;k ———弹簧的刚度;η———黏滞系数;η1,η2———瞬态、暂态黏滞系数;σn ———套管所受径向蠕变外载力,MPa ;θ———与最大地应力方向的夹

角,(°);S 1,S 2———与岩石性质、地层含水及地应力大小有关的折算外载,MPa ;σ0,σ90———最大、最小地应力方向的套管径向蠕变载荷,N ;k 1,k 2———与泥岩性质有关的常数,通过岩心实验测其范围;σθ———抗压强度,MPa ;σr ———抗拉强度,MPa ;τ———抗剪强度,MPa ;r ———套管半径,m ;p i ———阶段性压力,MPa ;σ1,σ2,σ3———作用在套管上的3个主应力,N ;σs —

——管材的屈服强度,N ;μ———泊松比,为0.3;E ———岩石弹性模量,MPa 。

参考文献:

[1] 卢名高.最优化应用技术[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2] 胡博仲.油水井大修工艺技术[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3] 王仲茂.油田油水井套管损坏的机理及防治[M ].北京:石油工业

出版社1999.

第一作者简介:王永东(19692),男,黑龙江延寿人,中国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研究。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邮政编码:230027。 收稿日期:2001210230

(绘图、编辑 

郭海莉)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m anagement system

for casing dam age w ell

WAN G Y ong 2dong 1,XU Guo 2min 2,HE Gui 2xin 2,L I Xi 1

(1.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Anhui 230027,P.R.China ;

2.Daqing Oil Field ,PetroChina ,Heilongjiang 163511,P.R.China )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over 1000casing damage wells in Daqing oil field.Casing damage not only destroys seriously injection 2

production balance of oil field ,but also restricts further adjustment of injection 2production structure of oil field.In the paper ,at first according to the casing damage features of Daqing oil field ,casing damage conditions and production practice ,we clarify the necessary and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an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for casing damage well.Then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for casing damage well are introduced ,and we describe in detail the mathematic model of economic evaluation which can optimize and combine big repair technical measure for casing damage wells.Taking Xingshugang oil field in Daqing oil field as example ,using mudstone creep theory and Mesais rule ,casing damage mechanism of Xingshugang oil field is determined.In the end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results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for casing damage well are introduced.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for casing damage wells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engineering technical staffs to analyze the cause of formation for casing damage and work out an economic and reasonable integrated treatment project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of casing damage well management ,gain better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K ey w ord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casing damage wells ;economic evaluation model ;casing damage mechanism

(上接第55页)

N ew method for w ell log interpretation by single fluid flow unit

WAN G Yue 2lian ,SON G Xin 2mi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etroChina ,Beijing 100083,P.R.China )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well log interpretation sometimes cannot get satisfactory results because it takes several different sand bodies as one unique interpretation unit ,and the difference in permeability among the fluid flow units is not taken into account.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icroscope feature of the pores in reservoir rock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ethod to get more accurate well log interpretation result ,which takes the fluid flow unit as the basic interpretation interval.By modifying the K oney 2carman equation and using the sorted from term of the average flow radius ,four parameters sorted from the reservoir property are used to define and characterize the fluid flow units of one sand body in Daqing oil field.A good correlation of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in each flow unit is gotten and then used to build the interpretation module from porosity to permeability.The petrophysico 2electrical relationship from the laboratorial data is used to define the interpretation module for water saturation.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esult from this method is more satisfactory than traditional ones by comparing with the laboratorial data.

K ey w ords :fluid flow unit ;porosity ;permeability ;water saturation ;interpretation model

48 石油勘探与开发?油田开发与油藏工程 Vol.29 No.3 

测井解释计算常用公式

测井解释计算常用公式目录 1. 地层泥质含量(Vsh)计算公式 (1) 2 . 地层孔隙度(φ)计算公式 (4) 3. 地层含水饱和度(Sw)计算 (7) 4. 钻井液电阻率的计算公式 (12) 5. 地层水电阻率计算方法 (13) 6.确定a、b、m、n参数 (21) 7.确定烃参数 (25) 8. 声波测井孔隙度压实校正系数Cp的确定方法 (26) 9. 束缚水饱和度(Swb)计算 (26) 10. 粒度中值(Md)的计算方法 (29) 11. 渗透率的计算方法 (29) 12. 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 (35) 13. 产水率(Fw) (36) 14. 驱油效率(DOF) (37) 15. 计算每米产油指数(PI) (37) 16. 中子寿命测井的计算公式 (37) 17. 碳氧比(C/O)测井计算公式 (39) 18. 油层物理计算公式 (46) 19. 地层水的苏林分类法 (49) 20.毛管压力曲线的换算 (50) 21. 地层压力 (51) 附录:石油行业单位换算 (53)

测井解释计算常用公式 1. 地层泥质含量(Vsh )计算公式 1.1 利用自然伽马(GR )测井资料 1.1.1 常用公式 m in m ax m in GR GR GR GR SH --= (1) 式中,SH -自然伽马相对值; GR -目的层自然伽马测井值; GRmin -纯岩性地层的自然伽马测井值; GRmax -纯泥岩地层的自然伽马测井值。 121 2--=?GCUR SH GCUR sh V (2) 式中,Vsh -泥质含量,小数; GCUR -与地层年代有关的经验系数,新地层取3.7,老地层取2。 1.1.2 自然伽马进行地层密度和泥质密度校正的公式 o sh o b sh B GR B GR V -?-?=max ρρ (3) 式中,ρb 、ρsh -分别为储层密度值、泥质密度值; Bo -纯地层自然伽马本底数; GR -目的层自然伽马测井值; GRmax -纯泥岩的自然伽马值。 1.1.3 对自然伽马考虑了泥质的粉砂成分的统计方法 C SI SI B A GR V b sh +-?-?=1ρ (4) 式中,SI -泥质的粉砂指数; SI =(ΦNclay -ΦNsh )/ΦNclay …………………...……….(5) (ΦNclay 、ΦNsh 分别为ΦN -ΦD 交会图上粘土点、泥岩点的中子孔隙度) A 、B 、C -经验系数。

第二次作业《解释结构模型应用》

大连海事大学 实验报告 《系统工程》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名称:基于解释模型在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的研究学号姓名:马洁茹姚有琳 指导教师:贾红雨 报告时间: 2014年9月24日

《系统工程》课程上机实验要求 实验一解释结构模型在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中的研究 实验名称:基于MATLAB软件或C/Java/其他语言ISM算法程序设计(一) 实验目的 系统工程课程介绍了系统结构建模与分析方法——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 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ISM)是现代系统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分析方法,能够利用系统要素之间已知的零乱关系,用于分析复杂系统要素间关联结构,揭示出系统内部结构。ISM方法具有在矩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运算、推导来解释系统结构的特点,对于高维多阶矩阵的运算依靠手工运算速度慢、易错,甚至几乎不可能。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应用计算机应用软件或者是基于某种语言的程序设计快速实现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的算法,使学生对系统工程解决社会经济等复杂性、系统性问题需要计算机的支持获得深刻的理解。学会运用ISM分析实际问题。 (二) 实验要求与内容: 1.问题的选择 根据对解释结构模型ISM知识的掌握,以及参考所给的教学案例论文,决定选择与我们生活有关的——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 2.问题背景 睡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每天的身体机制在不断运行的过程中身体负荷不断变大,到了夜间就需要休息。但是同一寝室的同学大多休息时段不同,有些习惯早睡,有些会由于许多原因晚睡。有些睡眠较沉不会轻易被打扰,有些睡眠较轻容易被鼾声或者其他声响惊醒。学习得知,解释系统模型是通过对表面分离、凌乱关系的研究,揭示系统内部结构的方法。因此,我想尝试通过解释模型来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3.用画框图的形式画出ISM的建模步骤。

小学五年级建立模型课件

2. 《建立模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模型的种类及作用。 2、能够建立一些简单的模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模型的作用。 难点:动手建立模型。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黑匣子探秘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解释,这节课首先就请同学们来解释这只黑盒子。这是一个密封的盒子,盒子里有一个滚珠和一些用厚纸板做的障碍物。厚纸板粘在盒内的某个位置上。请你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想办法弄清楚障碍物的具体位置和形状,并做出解释。现在考虑一下怎样才能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以及怎样做出解释。 2.学生汇报。(板书学生提出的方法) 3.谈话:同学们已经知道怎样找障碍物的方法,而我们今天就采用画图的方法进行“解释”。 4.提供给学生同样的,包括里面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正面四角标有A 、B 、C 、D 的黑盒子。并提供标有A 、B 、C 、D 的图纸。 5.学生分组搜集有关盒子的事实。 6.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7.全班交流。(学生将各组研究结果粘贴在黑板上) 二、认识如何用模型解释 1.谈话:同学们是不是非常想知道盒子内的障碍物究竟是什么样的?遗憾的是我们并不能够打开这个盒子。在现实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于“黑盒子”的事物,我们无法通过直接观察它而获得结果,只能依靠这样那样的方法去推测。你们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科学家又是如何解释的? 2.教师出示三球仪(模型)、植物细胞模型(图)、自然界水的循环(课件)。让学生说说对这些模型的认识以及作用,还可以说一说根据这些模型懂得了什么。

3、课件出示圆周率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白公式也是一种模型。 4、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画图的方法解释了“黑匣子”,又知道用图可以解释植物细胞的样子,用模型可以解释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关系,用动画可以演示自然界水的循环,用公式可以让我们轻易地解决很多问题。这些都是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方法——“用模型解释”(板书)。 5、提问:我们以前用到过哪些模型?模拟了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6、思考并交流:用模型解释事物或现象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三、探究纸筒模型 1、谈话:(出示一个纸筒模型)这是一个密封的纸筒,拉动露在纸筒 外面的任意一根细绳,其他的线绳都会缩进纸筒里(教师演示一下),你们觉得纸筒里线绳是怎样连接的?把纸筒里线绳的连接情况画下来。 2、学生建立图示模型来解释。 3、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画的模型,用合适的材料做一个类似的纸筒,来验证自己的解释。 四、小结 1、如何获得“黑盒子”里的信息:可利用除视觉以外的其他感觉器官了解周围环境,以确定物体间的相互关系。 2、怎样建立模型,解释现象:(1)分析问题(2)收集数据(3)找出物体之间的关系(4)确定条件(5)规定材料(6)建立初步模型(7)评价模型(8)修改模型。

2019-2020学年度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1.解释苏教版练习题第九篇

2019-2020学年度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1.解释苏教版练习题第九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属于事实的是( )。 A、柿子变软是因为刚刚摔过 B、每个婴儿看着都差不多大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属于解释的是( )。 A、苹果变坏是因为温度太高 B、室温有30^o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属于事实的是( )。

A、苹果变坏是因为被捏来捏去 B、闻起来酸酸的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属于解释的是( )。 A、土豆皮有细菌在繁殖 B、傍晚时的太阳特别红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解释都是科学家的言论,不是我们随便说的哪些观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女生和男生的身高增长总体趋势一样。(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获得事实。(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8题【判断题】 科学家做出的解释就一定是事实,绝对正确。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9题【判断题】 科学家做出的解释就一定是事实,绝对正确。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0题【判断题】 解释就是事实。(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1题【判断题】 人们的身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这属于事实。(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2题【判断题】 解释不一定就是事实,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 A、正确 B、错误 【答案】:

储层预测中有关测井参数的分析及应用

第7卷第3期2010年6月   CHIN ESE J OURNAL OF EN GIN EERIN G GEOP H YSICS Vol 17,No 13 J une ,2010 文章编号:1672—7940(2010)03—0296—04doi :10.3969/j.issn.1672-7940.2010.03.006 储层预测中有关测井参数的分析及应用 曾 婷,桂志先,何加成,易寒婷,章雪松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作者简介:曾 婷(1985-),女,湖北天门人,硕士研究生,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主要从事地震资料解释工作。E -mail : zt851129@https://www.wendangku.net/doc/ef340387.html, 摘 要:根据研究区56口井,笔者对岩心、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声波时差、密度、中子等钻井、测井资料进行 多种统计和交会分析,研究速度、密度、波阻抗、孔隙度与深度、岩性,波阻抗与孔隙度等的关系,分析储层物性特征,并作相关交会图,建立规律关系式。经比较得出利用波阻抗进行下一步的反演工作会比较合理。根据砂岩孔隙度与波阻抗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利用砂岩波阻抗估算砂岩孔隙度。为下一步储层预测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资料。 关键词:储层预测;岩性;波阻抗;孔隙度 中图分类号:P631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0-03-29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Logging Parameters in R eservoir Prediction Zeng Ting ,Gui Zhixian ,He Jiacheng ,Y i Hanting ,Zhang Xuesong (Key L aboratory of Ex ploration Technology f or Oil and Gas Resources (Yangtze Universit y ) Minist ry of Education ,J ingz hou H ubei 434023,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collect s various logging data of core ,nat ural gamma ,spo ntaneous po 2tential ,acoustic t ravel time ,density ,neut ron etc.and t ries to st udy t he relationship s of t he speed ,density ,wave impedance and porosity wit h t he dept h ,lit hology ,as well as t he relationship s between wave impedance and poro sity.Then it analyzes t he characteristics of t he reservoir forecast.Through comparison ,it is reasonable to go on wit h t he next inver 2sion task by using wave impedance.Based on t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nd porosity and wave impedance ,we can use t he sand wave impedance to estimate t he sand porosity.This st udy p rovides very good information for t he reservoir p redict research.K ey w ords :reservoir prediction ;lit hology ;wave impedance ;porosity 1 引 言 储层预测是综合地质、地震、测井、试井、分析化验等各种资料研究储集层的分布、岩性变化、厚 度变化、物性特征、所含流体、油气藏等等的一项 综合性研究课题[1]。其目标是发现有利储集体,提高勘探开发的整体效益。地层参数关系的分析是储层研究中一项非常关键的基础工作。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从本研究区特点出发,在储层预

五年级_第五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 1、解释教案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分析预期教学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 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1、解释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一、对证据进行观察和思考,做出合理的解释。二、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引导学生领会解释的效能和条件。三、通过实例辨别事实与解释的联系与区别。四、了解解释要不断完善。 1、能够辨别事实与推论。 2、知道什么是解释。 3、能对证据进行解释。 重点: 对证据进行解释。 难点: 区分解释与事实。 教时1课时 课时 教学教师准备:多媒体 准备学生准备: 第一课时 教学体流程教师活动 一、了解“解释”1、多媒体出示书中学生活动教学情况分析1、学生观察,小组 是怎么回事的图。要求仔细观 察,看到什么?有 想到什么? 2、对这几位同学的 身高曲线图,你有 什么想法? 3、雪地上留下的脚交流。 2、学生表达发现的规律。 3、学生做出解释。 教学活动设计 印,你看了又有什 么想法? 4、讲述:每位同学 都有自己的想法。 以前在科学课中, 我们用眼睛看,用 耳朵听,观察后总 有自己的想法,这 就是你对现象做出 的解释。 二、做“毛细现象”5、谈话:教师介绍4、学生进行实验。的实验材料准备和要求。 6、提问:对于刚才 的实验现象,你有 什么解释? 三、认识事实与解7、出示一个烂苹 5、学生回答,教师 补充,介绍。 6、学生判断,哪句释之间的关系果,提问:解释与是解释?哪句是事

事实之间是怎样的实? 关系呢?出示7句 话,请学生,做出 判断。 8、组织汇报交流。 9、我们应该利用获 得的充分证据,运 用已有的知识,进 行合理的思考。 四、认识正确的解1、谈话:许多科学7、学生阅读资料 释是经过不断修改来完善的。结论都是令人信服的解释。那么是怎么得出的呢?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试题 (含答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测试题 一、填空 1.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关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这是一个充满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2.解释不一定就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事实就是事情的真实情况。 3.为了做出正确的解释,需要在获得证据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思考。 4.许多科学结论就是令人信服的_解释_,它们是科学家长期观察、调查、实验、分析、思考并不断修改完善的结果。 5.科学家常常利用模型来解释他们的思想和发现。 6. 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7.我们既要善于观察,又要勤于思考。 二、辨别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科学家做出的解释就一定是事实,绝对正确。(×) 2.图形也是一种模型。(√) 3.数学公式也是一种模型。(√) 4.对霉烂苹果成因的正确解释是:有微生物在苹果内繁殖。(√) 5.进行解释之前可以不用认真观察。(×) 6.任何科学理论都是逐步完善的。(√) 7.对于和自己意见不同的解释不用质疑。(×)

三、连线。 苹果表皮渗出了水 水苹果闻起来有异味事实 苹果表面细菌在繁殖 鱼缸里的水慢慢减少了解释 鱼缸里的水被鱼喝了 四、简答。 1.说说学过的模型有哪些? 答:我们学过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生物模型等。物理模型如红绿灯模型、三球仪模型、桃花模型;数学模型如公式模型、图形模型等。 2.建立模型解释现象的步骤有哪些? 答:①分析问题;②.收集数据;③找出物体之间的关系;④确定条件; ⑤规定材料;⑥建立初步模型;⑦评价模型;⑧修改模型.

测井解释计算常用公式之欧阳光明创编

测井解释计算常用公式目录 欧阳光明(2021.03.07) 测井解释计算常用公式 1. 地层泥质含量(Vsh )计算公式 1.1 利用自然伽马(GR )测井资料 1.1.1常用公式 m in m ax m in GR GR GR GR SH --= (1) 式中,SH -自然伽马相对值; GR -目的层自然伽马测井值; GRmin -纯岩性地层的自然伽马测井值; GRmax -纯泥岩地层的自然伽马测井值。 121 2--=?GCUR SH GCUR sh V (2) 式中,Vsh -泥质含量,小数; GCUR -与地层年代有关的经验系数,新地层取3.7,老地层取2。 1.1.2 自然伽马进行地层密度和泥质密度校正的公式 o sh o b sh B GR B GR V -?-?=max ρρ (3) 式中,ρb 、ρsh -分别为储层密度值、泥质密度值; Bo -纯地层自然伽马本底数; GR -目的层自然伽马测井值; GRmax -纯泥岩的自然伽马值。 1.1.3 对自然伽马考虑了泥质的粉砂成分的统计方法 C SI SI B A GR V b sh +-?-?=1ρ…………………………(4) 式中,SI -泥质的粉砂指数; SI =(ΦNclay -ΦNsh )/ΦNclay (5) (ΦNclay 、ΦNsh 分别为ΦN -ΦD 交会图上粘土点、泥岩点的中子孔隙度)

A 、 B 、 C -经验系数。 1.2 利用自然电位(SP )测井资料 α-=--=0.1min max min SP SP SP SP sh V (6) 式中,SP -目的层自然电位测井值,mV ; SPmin -纯地层自然电位值,mV ; SPmax -泥岩层自然电位值,mV 。 α-自然电位减小系数,α=PSP/SSP 。PSP 为目的层自然电位 异常幅度,SSP 为目的层段纯岩性地层的自然电位 异常幅度(静自然电位)。 1.3 利用电阻率测井资料 b sh R R t R t R R sh R sh V /1]) lim ()lim ([-?-?= (7) 式中,Rlim -目的层井段纯地层最大电阻率值,Ω·m ; Rsh -泥岩电阻率,Ω·m ; Rt -目的层电阻率,Ω·m ; b -系数,b =1.0~2.0 1.4 中子-声波时差交会计算 B A sh V /=………………………………………………….…………. (8) 式中,Tma 、Tf -分别为岩石骨架声波时差、地层流体声波时差; ΦNma 、ΦNsh -分别为岩石骨架中子值、泥岩中子值,小数; Δt -目的层声波时差测井值; ΦN -目的层中子测井值,小数。 1.5 中子-密度交会计算 B A sh V /= (9) 式中,ρma 、ρf -分别为岩石骨架密度值、地层流体密度值,g/cm 3; ΦNma 、Φsh -分别为岩石骨架中子值、泥岩中子值,小数; ρsh -泥岩密度值,g/cm 3; ρb 、ΦN -目的层密度测井值,g/cm 3、中子测井值,小数。 1.6 密度-声波交会计算 B A sh V /=………………………………………..………… (10)

第二次作业《解释结构模型应用》

海事大学 实验报告 《系统工程》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名称:基于解释模型在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的研究学号:马洁茹有琳 指导教师:贾红雨 报告时间: 2014年9月24日

《系统工程》课程上机实验要求 实验一解释结构模型在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中的研究 实验名称:基于MATLAB软件或C/Java/其他语言ISM算法程序设计(一) 实验目的 系统工程课程介绍了系统结构建模与分析方法——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 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ISM)是现代系统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分析方法,能够利用系统要素之间已知的零乱关系,用于分析复杂系统要素间关联结构,揭示出系统部结构。ISM方法具有在矩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运算、推导来解释系统结构的特点,对于高维多阶矩阵的运算依靠手工运算速度慢、易错,甚至几乎不可能。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应用计算机应用软件或者是基于某种语言的程序设计快速实现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的算法,使学生对系统工程解决社会经济等复杂性、系统性问题需要计算机的支持获得深刻的理解。学会运用ISM分析实际问题。 (二) 实验要求与容: 1.问题的选择 根据对解释结构模型ISM知识的掌握,以及参考所给的教学案例论文,决定选择与我们生活有关的——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 2.问题背景

睡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每天的身体机制在不断运行的过程中身体负荷不断变大,到了夜间就需要休息。但是同一寝室的同学大多休息时段不同,有些习惯早睡,有些会由于许多原因晚睡。有些睡眠较沉不会轻易被打扰,有些睡眠较轻容易被鼾声或者其他声响惊醒。学习得知,解释系统模型是通过对表面分离、凌乱关系的研究,揭示系统部结构的方法。 因此,我想尝试通过解释模型来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3.用画框图的形式画出ISM的建模步骤。

储层物性参数解释方法研究

储层物性参数解释方法研究 宋岩竹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十采油厂黑龙江大庆 166405) 摘要:首先以测井曲线的分辨率、探测原理为基础,优选出与孔隙度、渗透率相关性较高的声波时差曲线和自然伽玛曲线来建立孔隙度和渗透率的解释方程,并且用非建立关系的密闭取心井和评价井进行验证,解释结果比较合理,为多学科油藏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主题词:孔隙度渗透率多元回归 Study on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interpretation method Song Yanzhu (No.10 Oil Production Plant of Daqing Oilfield Co.,Ltd.,Heilongjiang Daqing 166405) 「Abstract」It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the Oilfield.First,we choose the well log of AC and GR to establish the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interpretation equation,in the base of the differentiated rate and exploration principle of well log.Then it is verified that the result is reasonable based on datas of sealing core drill well and assessment well,and it lays a favorabl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n multidisciplinary reservoir. 「Keywords」porosity;permeability;multiple regression 1 前言 统计某油田扶余油层探明区内86口探井、几千个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油层砂岩平均孔隙度15.3%,平均渗透率10.8×10-3μm2。 作者简介:宋岩竹,工程师,1994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采油工程专业,主要从事精细地质描述工作。E-mail:songyanz@https://www.wendangku.net/doc/ef340387.html,

测井曲线解释

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 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 一、自然电位测井: 测量在地层电化学作用下产生的电位。 自然电位极性的“正”、“负”以及幅度的大小与泥浆滤液电阻率Rmf和地层水电阻率Rw的关系一致。Rmf ≈Rw时,SP几乎是平直的;Rmf>Rw时SP为负异常;Rmf<Rw时,SP在渗透层表现为正异常。 自然电位测井 SP曲线的应用:①划分渗透性地层。②判断岩性,进行地层对比。③估计泥质含量。④确定地层水电阻率。 ⑤判断水淹层。⑥沉积相研究。 自然电位正异常 Rmf<Rw时,SP出现正异常。 淡水层Rw很大(浅部地层) 咸水泥浆(相对与地层水电阻率而言) 自然电位测井 自然电位曲线与自然伽马、微电极曲线具有较好的对应性。 自然电位曲线在水淹层出现基线偏移 二、普通视电阻率测井(R4、R2.5) 普通视电阻率测井是研究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的一种测井方法。测量时先给介质通入电流造成人工电场,这个场的分布特点决定于周围介质的电阻率,因此,只要测出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特点就可确定介质的电阻率。 视电阻率曲线的应用:①划分岩性剖面。②求岩层的真电阻率。③求岩层孔隙度。④深度校正。⑤地层对比。 电极系测井 2.5米底部梯度电阻率进套管时有一屏蔽尖,它对应套管鞋深度;若套管下的较深,在测井图上可能无屏蔽尖,这时可用曲线回零时的半幅点向上推一个电极距的长度即可。 底部梯度电极系分层: 顶:低点; 底:高值。 三、微电极测井(ML) 微电极测井是一种微电阻率测井方法。其纵向分辨能力强,可直观地判断渗透层。 主要应用:①划分岩性剖面。②确定岩层界面。③确定含油砂岩的有效厚度。④确定大井径井段。⑤确定冲洗带电阻率Rxo及泥饼厚度hmc。 微电极确定油层有效厚度 微电极测井 微电极曲线应能反映出岩性变化,在淡水泥浆、井径规则的条件下,对于砂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微电极曲线的幅度及幅度差,应逐渐减小。 四、双感应测井 感应测井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介质电导率的一种测井方法,感应测井得到一条介质电导率随井深变化的曲线就是感应测井曲线。 感应测井曲线的应用:①划分渗透层。②确定岩层真电阻率。③快速、直观地判断油、水层。 油层: RILD>RILM>RFOC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教学设计

1.解释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对事物进行观察,并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思考、分析;教会学生根据观察的事实提出自己的解释。 2.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解释,理解事实与解释之间的关系,解释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明白一个正确的解释,需要人们经过长期的验证 3.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合理解释的重要性,认同解释有待不断完善;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现象做出多种解释。 【教学难点】 区分解释与事实。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记录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初步理解什么是解释 1.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科学教室里面,跟以往的科学教室里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任课老师不一样,多了听课教师,有苹果) 2.大家观察得真仔细,(板书:观察),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教室里有许多的变化,大家想一想,怎么会有这么多变化呢? (因为今天有新老师来上课比赛,借我们班上课,所以我们换了教师) (我想今天可能上课要用到苹果,所以老师带来了苹果) 追问,你为什么这么说? 3.刚才这位同学,在观察的基础上,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思考,(板书:思考),最后向大家进行了说明。(板书:说明) 4.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并说明,科学上叫它解释,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就是解释。(板书,齐读)

5.现在大家看一看,解释是不是随便说说呢?(不是)对,解释是在观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认真思考,并合理地说明。 过渡:侦探都会对一些现象仔细观察,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认真思考,从而发现一些秘密。大家想不想当个小侦探,去发现一些秘密吗?(想)好,那我们就来当一回小侦探。 二、运用知识经验做出合理的解释 (老师出示脚印图,从右向左逐步展示) 1.看!图上有什么?这是雪地上留下的两只小动物的脚印图,大家观察一下,这些脚印是怎么样的呢? (大小、疏密) 2.这是脚印的一部分,看,脚印还在延伸。脚印发生了哪些变化?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你能解释一下吗? 小组同学相互轻轻说一说,一会我们来交流。 3.谁愿意来解释一下脚印变化的原因。(注意评价) (多生解释,吃掉……)相机板书:吃掉、飞走,抱走…… 4.这位同学的解释有可能吗?(有)有可能就说明这种解释是合理的。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学生继续解释,飞走,抱走)板书:飞走,抱走 5.大家观察仔细,思考认真,从而发现了脚印的一些秘密,作出了一些合理的解释,可真像一个个小侦探。 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如脚印变化)事物之间的联系(如大小脚印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如脚印的疏密)。 所以,我们既要善于观察,又要勤于思考。 下面我们就来观察研究一个苹果。 三、理解事实与解释的关系 1.这是一只烂苹果,老师也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请大家仔细观察,完成表格,(投影)为什么说苹果是烂的呢?你观察到什么,把苹果烂的现象填在左边的格子里。把烂的原因填在右边的格子里。 小组长负责小组讨论,注意及时记录你们的发现。老师看,哪一个小组最会合作,记录得最多最清楚。 (学生观察,记录,老师巡视,看看哪组记录得最具体,对适时表扬指导)

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和要点1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和要点 一、理论模型的设计对所要研究的经济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模型中将包含的因素,根据数据的可得性选择适当的变量来表征这些因素,并根据经济行为理论和样本数据显示出的变量间的关系,设定描述这些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即理论模型。 生产函数就是一个理论模型。理论模型的设计主要包含三部分工作,即选择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拟定模型中待估计参数的数值范围。 1、确定模型所包含的变量 在单方程模型中,变量分为两类。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也就是因果关系中的“果”,例如生产函数中的产出量,是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而作为“原因”的变量,例如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技术,是模型中的解释变量。确定模型所包含的变量,主要是指确定解释变量。可以作为解释变量的有下列几类变量:外生经济变量、外生条件变量、外生政策变量和滞后被解释变量。其中有些变量,如政策变量、条件变量经常以虚变量的形式出现。 严格他说,上述生产函数中的产出量、资本、劳动、技术等,只能称为“因素”,这些因素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为了建立起计量经济学模型,必须选择适当的变量来表征这些因素,这些变量必须具有数据可得性。于是,我们可以用总产值来表征产出量,用固走资产原值来表征资本,用职工人数来表征劳动,用时间作为一个变量来表征技术。这样,最后建立的模型是关于总产值、固定资产原值、职工人数和时间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下面,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将“因素”与“变量”间的区别暂时略去,都以“变量”来表示。 关键在于,在确定了被解释变量之后,怎样才能正确地选择解释变量。 首先,需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所研究的经济现象中暗含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行为规律。这是正确选择解释变量的基础。例如,在上述生产问题中,已经明确指出属于供给不足的情况,那么,影响产出量的因素就应该在投入要素方面,而在当前,一般的投入要素主要是技术、资本与劳动。如果属于需求不足的情况,那么影响产出量的因素就应该在需求方面,而不在投入要素方面。这时,如果研究的对象是消费品生产,应该选择居民收入等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如果研究的对象是生产资料生产,应该选择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变量作为解释变量。由此可见,同样是建立生产模型,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研究的行业不同,变量选择是不同的。 法拉兹·日·阿卜——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其次,选择变量要考虑数据的可得性。这就要求对经济统计学有透彻的了解。计量经济学模型是要在样本数据,即变量的样本观测值的支持下,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估计参数,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所以所选择的变量必须是统计指标体系中存在的、有可靠的数据来源的。如果必须引入个别对被解释变量有重要影响的政策变量、条件变量,则采用虚变量的样本观测值的选取方法。

《解释与建立模型》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 单元分析 ●过程技能 1.能对观察证据做出解释。 2.能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 3.能辨别事实与解释。 4.能边观察边解释。 5.在识别不同类型模型的基础上归纳出建立模型的相同的意义。 6.举例辨别不同类型的模型。 7.运用图示模型解释“看不见却想得到”的现象。 8.以肘关节为例,学习以下步骤:作假设性解释——进行制作——作观察结果(证据)解释。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解释。

2.知道解释离不开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形式)。3.知道解释不等于事实,许多知识就是科学解释。 4.了解模型的类型:物理模型,图示模型、数学模型。5.知道教材例证模型的关联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合理解释的快乐。 2.认同解释有待不断完善。 3.乐于合作与交流。 4.享受完成制作的乐趣。 5.赞赏建立模型的意义。 6.乐于交流自己的解释和制作。 本单元的内容: 1、解释 2、建立模型 单元教学概念图

1、解释 一、课程标准: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 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解释。 ●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能对数据整理过程中发现的冲突 或矛盾之处进行分析和判断。 二、教学目的: ●过程技能 1.能对观察证据做出解释。 2.能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 3.能辨别事实与解释。 4.能边观察边解释。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解释。 2.知道解释离不开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形式)。 3.知道解释不等于事实,许多知识就是科学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合理解释的快乐。 2.认同解释有待不断完善。 3.乐于合作与交流。 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能对观察证据做出解释。

测井解释

1.测井数据处理常用的原始输入资料有(测井曲线图)、(存放于磁带的数据)、(直接由终端输入的表格数据)和由井场或异地经卫星传送的数据。 2.国外测井公司一般运用(自然伽马曲线)曲线作为深度控制曲线进行深度校正。 3.碎屑岩储集层空隙空间的大小和形状是多样的,按孔隙成因,可将碎屑岩分为粒间空隙、微孔隙和(溶蚀孔隙)、(微裂缝)。 4.对于石油地质和测井来说,有重要意义的粘土矿物只要是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和混层粘土矿物。 5.按照产状分类,裂缝可以分为高角度裂缝、(低角度裂缝)和(网状裂缝)。 6.按照成因分类,裂缝可以分为构造裂缝、(溶蚀裂缝)、(压溶裂缝)和风化裂缝。 1.Schlumberger公司用户磁带格式是(DLIS) 2.阿特拉斯公司用户磁带格式是(CLS) 3.下列哪一条测井曲线(自然伽马)的平均探测深度约为15CM。 4.下列哪一条测井曲线(岩性-密度测井)的平均探测深度约为5CM。 5.(方解石、白云石)是碳酸盐岩的主要造岩矿物。 6.下列哪种岩石(石膏)的中子孔隙度(%)接近50. 7.对于油基泥浆井,下列哪一种电阻率测井系列(感应测井)比较适用。 8.对于油基泥浆井,下列哪一种测井曲线(自然电位测井)一般不测量。 9.盐水泥浆井中,储层段自然电位曲线一般显示(正幅度差异)。 10.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流体同时通过岩石时,对其中某一流体测得的渗透率,称为岩石对流体的(有效渗透率)。 1.简述频率交会图的概念。 答:频率交会图就是在x-y平面坐标上,统计绘图井段上各个采样点的A、B两条曲线的数值,落在每个单位网格中的采样点数目(即频率数)的一种直观的数字图形,简称为频率图。 2.简述Z值图的概念。 答:Z值图是在频率交会图基础上引入第三条曲线Z做成的数据图形,Z值图的数字表示同一井段的频率图上、每个单位网格中相应采样点的第三条线Z的平均级别。 3.简述三孔隙度重叠显示可动油气和残余油气的方法原理。 答:由Rt和Rx0曲线按阿尔奇公式或其他饱和度方程得出的Sw和Sx0,可计算地层含水孔隙度Φw和冲洗带含水孔隙度Φx0:Φw=Φ*Sw;Φx0=Φ*Sx0,由Φ、Φx0、Φw三孔隙度曲线重叠,可有效地显示地层的含油性、残余油气和可动油气,即有:含油气孔隙度:Φh=Φ-Φw 残余油气孔隙度:Φhr=Φ-Φx0 可动油气孔隙度:Φhm=Φx0-Φw 因此,Φ与Φx0幅度差代表残余油气,Φx0与Φw幅度差代表可动油气。 4.简述油层水淹后,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的响应变化特征。 答:油层水淹后,自然电位基线发生偏移,幅度有可能发生变化。淡水水淹,水淹部位常发生幅度变化(甚至出现正异常),基线偏移。污水水淹,由于注入水与地层水矿化度相差不大,自然电位的基线偏移不明显或无偏移。 5.简述油层水淹后,电阻率测井曲线的响应变化特征。 答:淡水水淹,呈U形曲线变化。污水水淹,Rt随Sw的增加而降低。 1.下图为电流通过纯砂岩水层的等效模型。设r0、r ma、r w分别表示岩石、骨架和孔隙流体的电阻,试根据串并联院里,推导地层因素F的表达式。

测井储层评价方法

{页岩气测井评价技术特点及评价方法探讨} 3页岩气测井系列、解释方法及研究方向 3.1页岩气与其他储层测井解释的差异性分析 (1)成藏与存储方式不同。页岩具自生自储的特点,页岩气主要以吸附状态存在,游离气较少;而常规油气主要以游离状态存在。 (2)储层性质不同。页岩气储层属致密储层,其岩性与裂缝是影响页岩气开发的重要因素,与常规油气藏相比,岩石矿物组成与裂缝识别尤为重要(见表2)。 (3)评价侧重不同。页岩气储层有机碳含量、成熟度等相关参数的评价极为关键;常规油气藏主要是评价其含油气性。 (4)开采方式不同。页岩气储层均需经过压裂改造才能开发,因此对压裂效果的预测至关重要。 3.2页岩气测井技术系列探讨 (1)常规测井系列。包括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深浅侧向电阻率、岩性密度、补偿中子与声波时差测井,能满足页岩储层的识别要求。自然伽马强度能区分含气页岩与普通页岩;自然电位能划分储层的有效性;深浅电阻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页岩的含气性;岩性密度测井能定性区分岩性;补偿中子与声波时差在页岩储层为高值。通常密度随着页岩气含量的增加变小、中子与声波时差测井随着页岩气含量的增加而变大[29],因此利用常规测井系列能有效地区分页岩储层。但该系列对于页岩储层矿物成分含量的计算、裂缝识别与岩石力学参数的计算等方面存在不足,常规测井系列并不能完全满足页岩储层评价的要求,因此还需开展特殊测井系列的应用。 (2)特殊测井系列。应用于页岩储层的特殊测井系列可选择元素俘获能谱(ECS)测井、偶极声波测井、声电成像测井等。ECS元素测井可求取地层元素含量,由元素含量计算出岩石矿物成分。它所提供的丰富信息,能满足评价地层各种性质、获取地层物性参数、计算黏土矿物含量、区别沉积体系、划分沉积相带和沉积环境、推断成岩演化、判断地层渗透性等的需要。偶极声波测井能提供纵波时差、横波时差资料,利用相关软件可进行各向异性分析处理,判断水平最大地层应力的方向,计算地层水平最大与最小地层应力,求取岩石泊松比、杨氏模量、剪切模量、破裂压力等重要岩石力学参数,满足岩石力学参数计算模型建立的要求,指导页岩储层的压裂改造。声、电成像测井具有高分辨率、高井眼覆盖率和可视性特点,在岩性与裂缝识别、构造特征分析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识别页岩储层裂缝的类型,对指导页岩气的改造、评定页岩储层的开发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3.3页岩气测井评价技术探讨 (1)页岩气有效储层评价技术。主要依托常规测井系列,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页岩气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的评价需要。 (2)岩石力学参数评价技术。主要依托特殊测井系列与岩石物理实验[30-31],如全波列声

概念数据模型设计讲解

一、新建概念数据模型 1)选择File-->New,弹出如图所示对话框,选择CDM模型(即概念数据模型)建立模型。 2)完成概念数据模型的创建。以下图示,对当前的工作空间进行简单介绍。(以后再更详细说明).

3)选择新增的CDM模型,右击,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Properties”属性项,弹出如图所示对话框。在“General”标签里可以输入所建模型的名称、代码、描述、创建者、版本以及默认的图表等等信息。在“Notes”标签里可以输入相关描述及说明信息。当然再有更多的标签,可以点击 按钮,这里就不再进行详细解释。?牯?尾 二、创建新实体 1)在CDM的图形窗口中,单击工具选项版上的Entity工具,再单击图形窗口的空白处,在单击的位置就出现一个实体符号。点击Pointer工具或右击鼠标,释放Entitiy工具。如图所示

2)双击刚创建的实体符号,打开下列图标窗口,在此窗口“General”标签中可以输入实体的名称、代码、描述等信 息。. 三、添加实体属性 1)在上述窗口的“Attribute”选项标签上可以添加属性,如下图所示。

注意: 数据项中的“添加属性”和“重用已有数据项”这两项功能与模型中Data Item的Unique code 和Allow reuse选项有关。 P列表示该属性是否为主标识符;D列表示该属性是否在图形窗口中显示;M列表示该属性是否为强制的,即该列是否为空值。 如果一个实体属性为强制的,那么,这个属性在每条记录中都必须被赋值,不能为空。 2)在上图所示窗口中,点击插入属性按钮,弹出属性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解释结构模型

3.2解释结构模型 系统是由许多具有一定功能的要素(如设备、事件、子系统等)所组成的, 各要素之间总是存在着相互支持或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又可以分为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等。为此,开发或改造一个系统时,首先要了解系统中 各要素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 开发或改造系统的任务。要了解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要了解和掌握系统的结构,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 结构模型化技术目前已有许多种方法可供应用,其中尤以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veStructuralModeling,简称ISM)最为常用。 3.2.1结构模型概述 一、解释结构模型的概念 解释结构模型(ISM)是美国华费尔特教授于1973年作为分析复杂的社会 经济系统有关问题的一种方法而开发的。其特点是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 统(要素),利用人们的实践经验和知识,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帮助,最终将系统 构造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 ISM属于概念模型,它可以把模糊不清的思想、看法转化为直观的具有良好 结构关系的模型,应用面十分广泛。从能源问题等国际性问题到地区经济开发、 企事业甚至个人范围的问题等,都可应用ISM来建立结构模型,并据此进行系 统分析。它特别适用于变量众多、关系复杂且结构不清晰的系统分析,也可用于方案的排序等。 所谓结构模型,就是应用有向连接图来描述系统各要素间的关系,以表示一个作为要素集合体的系统的模型,图3-1所示即为两种不同形式的结构模型。

图3-1两种不同形式的结构模型 结构模型一般具有以下基本性质: (1)结构模型是一种几何模型。结构模型是由节点和有向边构成的图或树 图来描述一个系统的结构。节点用来表示系统的要素,有向边则表示要素间所存 在的关系。这种关系随着系统的不同和所分析问题的不同,可理解为“影响”、“取决于”、“先于”、“需要”、“导致”或其他含义。 (2)结构模型是一种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模型。通过结构模型,可以分析系统的要素 选择是否合理,还可以分析系统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变化对系统总体的影响等问题。 (3)结构模型除了可以用有向连接图描述外,还可以用矩阵形式来描述。 矩阵可以通过逻辑演算用数学方法进行处理。因此,如果要进一步研究各要素之间关系,可以 通过矩阵形式的演算使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这样,结构模型的用途就更为广泛,从而 使系统的评价、决策、规划、目标确定等过去只能凭个人的经验、直觉或灵感进行的定性分析,能够依靠结构模型来进行定量分析。 (4)结构模型作为对系统进行描述的一种形式,正好处在自然科学领域所用的数学 模型形式和社会科学领域所用的以文章表现的逻辑分析形式之间。因此,它适合用来处理 处于以社会科学为对象的复杂系统中和比较简单的以自然科学为对象的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结构模型都可以处理。 总之,由于结构模型具有上述这些基本性质,通过结构模型对复杂系统进行分析往往能够 抓住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同时,还能使由不同专业人员组成的系统开发 小组易于进行内部相互交流和沟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