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

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

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
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

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

〖单元概述〗

现代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兴起,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引起了人类社会全面、深刻的变革,人类因此进了被称为“信息社会”的时代。本单元主要围绕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讨论信息技术给个人生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信息技术带来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课程标准〗

1.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3.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学习目标〗

u 知识性目标

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认识信息技术引发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认识技术的两面性,形成对待技术的正确方法。

u 技能性目标

掌握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技术。

u 情感性目标

体验信息技术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体验信息技术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能够用辩证的态度对待信息技术。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前段时期播放的好莱坞大片《黑客帝国》吗?其中有几个电影片断大家是否还有印象?(播放“子弹时间”“三百六十度旋转”“复制人”等片断。)

同学们知道这些特技是如何拍摄出来的吗?我们再来看一个短片。(播放特技制作的短片。)

二、阐述课题

1.信息技术对个人的影响

在当前众多的电影中,运用特技镜头的不仅仅是《黑客帝国》,还有《指环王》、《星球大战》、《哈里波特》等等也都大量运用了特技镜头,而这些特技镜头也正如短片中所说那样,绝大数都是通过计算机创作出来的,并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因此电影与信息技术与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其实电影本身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

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发展,给电影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巨大变革不仅仅体现在电影中,也影响到了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大家能不能再说说在你周围信息技术给你的生活、学习还带来了哪些影响?请同学们在我们的BBS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预设的讨论主题有“信息技术给个人带来了哪些便利和实

惠”“在信息时代,我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哪些改变”“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就业产生哪些影响”“信息技术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

生了哪些变化”。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可由教师或学生添加讨论的主题。)

活动一:

学习是同学们当前比较重要的任务之一,那么同学们尝试过其它的学习方式没有?有哪些?其中有一种网上学习的方法,同学们是否知道?请同学试试搜索一下网上提供的学习课程?它们主要是通过什么方

式保证学习质量的?费用如何?这些课程对你有吸引力吗?为什

么?

2.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大家能不能再谈谈信息技术给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造成了哪些影响?请同学们在我们的BBS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预设的讨论主题有“信息技术促进哪些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

加速哪些产业的变革”“信息技术创造了哪些新的人类文明”。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可由教师或学生添加讨论的主题。)

活动二:

全班交流,列举各自知道的、反映信息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具体实例,也可以交流各自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感想。

3.信息技术引发的矛盾与问题

技术永远是一把双刃剑,在让人类获得利益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新问题,信息技术了不例外。因特网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环境,任何团体和个人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传送和获取信息。但是这种开放的特征也面临者病毒、黑客、网络陷阱等安全问题。请问同学们“你们的计算机是否曾感染过病毒?是否造成了损失?又是如何解决的?”

除了“开放”与“安全”这对矛盾外,还有“共享”与“尊重”“自由”与“规则”“虚拟”与“现实”等矛盾,请同学们在我们的BBS 中发表自己对这些矛盾的看法。

活动三:

通过BBS交流,同学们相互分析存在的不安全、不符合网络道德规范或礼仪、不利于心理和生理健康的行为或习惯。

三、总结

现代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兴起,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引起了人类社会全面、深刻的变革,我们生活中其中,享受着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利益,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带来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充分感受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所需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1.建立或寻找一个BBS站点,所有学生已在其中注册。

2.学生掌握在该BBS站点中登录、发表言论的方法。

3.教师为讨论准备好必要的主题及相关的资料。

4.教师在BBS中建立相关的讨论主题。

〖活动安排〗

活动1:上网搜索网上课程的相关信息。

活动2:讨论交流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活动3:分析同学之间不安全,不符合信息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或习惯。

单元二信息技术与青少年

〖单元概述〗

现代的青少年身处于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现代信息技术正渗透到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大家既可以享受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各种便利和机遇,也不得不面对信息技术带来的种种问题。本单元主要从青少年的角度出发,畅谈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方面,阐述了在进行信息技术实践时,应自觉遵守的法律、规范和道德,并提醒学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课程标准〗

1.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

问题。

2.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

信息实践。

3.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认识网络规范和有关网络伦理道德的基

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4.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了解

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

5.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

信息技术的习惯。

〖学习目标〗

u 知识性目标

掌握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了解信息社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掌握在信息社会中自我保护的方法。

u 技能性目标

能够综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掌握计算机病毒防范的方法,加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u 情感性目标

体验综合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实效;反思信息技术对自身健康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学习提供支持和服务。同学们能不能说说,利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如何开展学习?这些学习方式与以往的学习方式有什么区别?

二、阐述课题

1.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通过因特网提供的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我们可以开展更有效的自主性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这些技术与资源,拓展了我们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使我们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给我们的合作交流带来更多的便利。

活动一:

请大家访问我们学校的论坛,找到“学习交流”板块,请同学们在其中相互提出和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各种问题。经过实践后,请同学们谈谈使用学习论坛进行学习的优点和不足?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2.自觉遵守信息社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

大家在谈论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不足之处时,同学提出的最多的问题主要是两类,一类是网络道德和礼仪问题,一类是信息安全问题。接下来请大家先对网络道德和礼仪问题进行讨论。

请同学们在BBS中网络道德和礼仪板块中就此问题进行讨论。(预设

讨论主题:如何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如何加强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和礼仪等)

3.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信息安全是当前阻碍信息技术进一步深入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最大的阻力,由于网络的不安全性,使得人们对网络的应用有所顾忌和保留,达不到理想的交流效果。请同学根据自己的体验,谈谈使

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和学习的存在哪些安全问题,以及有何解决的方法?(预设讨论主题:如何加强病毒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保护自己的作品,避免网络陷阱的伤害,警惕信息污染,保护自己的心理与生理健康等)

活动二:

通过BBS论坛,请同学们针对前一节课调查发现的不安全、不符合网络道德规范或礼仪、不利于心理和生理健康的行为或习惯,提出改进的方法。

三、总结

我们青少年正处于一个这样一个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思想、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而且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作为未来世界的主人,现代青少年肩负着发展信息技术,建设安全与文明的信息社会的历史责任。我们应该学会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同时在进行信息技术实践时,自觉遵守法律、规则和道德,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所有这一切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通过终身的学习,迎接挑战,实现理想。

〖所需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1.建立或寻找一个BBS站点,所有学生已在其中注册。

2.学生掌握在该BBS站点中登录、发表言论的方法。

3.教师为讨论准备好必要的主题及相关的资料。

4.教师在BBS中建立相关的讨论主题。

〖活动安排〗

活动1:在学习论坛中交流学习中的问题。

活动2:讨论如何改进信息实践中的不良行为和习惯。

Win7_+_office2010_+_网络基础_试题_信息技术一类

信息技术一类试题 (Windows7 + Office2010 + 网络基础)(满分350分)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1.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单词简写是() A.CAD B.CAM C.CAI D.CAF 2. 冯·诺依曼的主要贡献是() A.发明了微型计算机B.提出了存储程序概念 C.设计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D.设计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3. 1KB表示的位数是() A.1024B.2048C.4096D.8192 4. 如果[X]补=11110011,则[-X]补是() A.11110011B.01110011C.00001100D.00001101 5. 编译程序的作用是() A.把源程序译成目标程序B.解释并执行程序 C.把目标程序译成源程序D.对源程序进行编辑 6. 32个汉字的机内码需要的字节数是() A.16B.32C.64D.128 7. 有一个128M的应用程序,要在64MB的物理内存中运行,要求操作系统具有的功能是()A.磁盘管理B.进程管理C.内存保护D.虚拟存储 8. 目标程序是() A.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B.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 C.使用自然语言编写的程序D.机器语言程序 9. 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一组指令序列的集合被称为() A.程序B.指令集C.语言D.伪指令

10. 硬盘属于计算机的() A.主存储器B.输入设备C.输出设备D.辅助存储器 11. DOS中要在C盘根目录下建立一个名为test.txt的文件应输入()命令 A.COPY CON C:\test.txt B.COPY C:\test.txt /CON C.COPY CREATE C:\test.txt D.CREATE C:\test.txt 12. 若DOS当前目录为C:\User\Administrator,要更改当前目录为C:\Windows,应输入()命令A.CD..Windows B.CD \Windows C.C:\Windows D.CD Windows 13. 用来自动地批量地执行DOS命令以实现特定操作的脚本的文件叫做() A.应用程序文件B.源文件C.批处理文件D.DOS文件 14. Windows7有四个默认库,分别是视频、图片、()和音乐 A.下载B.文档C.收藏夹D.链接 15. Windows7中,打开外接显示设置窗口的快捷键是() A.Windows + P B.Alt + P C.Ctrl + P D.Ctrl + Alt + P 16. Windows7 中可使用()操作来更改桌面图标大小 A.Windows + 方向键B.Windows + 鼠标滚轮C.Ctrl + 方向键D.Ctrl + 鼠标滚轮 17. 文件的类型可以根据()来识别 A.文件的大小B.文件的用途 C.文件的扩展名D.文件的存放位置 18. 在word2010中,可以通过()功能区中的“翻译”对文档内容翻译成其他语言 A.开始B.页面布局C.引用D.审阅 19. 给每位家长发送一份《成绩通知单》,用()命令最简便 A.复制B.信封C.标签D.邮件合并 20. 在Word中,下列关于“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节可以包含一页或多页B.一节之间不可以分节 C.节是章的下一级标题D.一节就是一个新的段落 21. 若在Excel工作表中修改某个数据,与该数据有关的图表() A.也会作相应的改变B.出现错误 C.不会变化D.被删除 22. 在Excel中,与函数“=AVERAGE(A1:A3)”等价的是() A.=A1+A2/2B.=A1+A3/2 C.=(A1+A2A3)/3D.=A1+A2+A3/A1*A2*A3 23. 在Excel中,若在D2单元格输入“=45>=46”,则D2单元格显示的值为() A.TRUE B.FALSE C.#NUM D.#N/A!

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

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解决的是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更好地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将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到各学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改革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带动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要坚持信息技术服务学科课程的原则,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决不能“为应用而应用”,更不能偏离课程目标的盲目应用;而要从学科课程目标出发,并考虑学科特点,具体教材内容及学生年龄特征等诸教学要素去精心设计应用,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应用。 努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文化基础,这是根本目标。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研究性学习方法旨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新教学模式。要允分利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络优势,拟定部分适合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指导学生自主收集资料信息,研究、学习、分析、总结,以达到提高学生信息分析处理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普遍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比如,语文的阅读知识、数学应用问题等等,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有力的学习工具并使之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

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

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 当前,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作为高新技术的风口发展迅猛。信息化、网络化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主动融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 我国历来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据教育部2015年统计,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341所,招生数348万,毕业生数322万,在校生数1048万,占到高等教育的41.2%,全年为社会提供技术培训超过2000万人次。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因此,职业教育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要求,培养出拥有信息技术的优秀职业人才。 一、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1.社会整体重视程度低,生源质量不佳。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在社会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社会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档次较低,能上大学绝不去职业院校。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职业院校的投入,通过奖助学金等方式吸引学生入学职业院校,但从整体上来看生源质量问题没有得到扭转。 2.从就业情况来看,技能人才成为就业热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很多高学历人才难以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与之相反的是,随着我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职业教育人才就业市场持续火爆,实用的技能人才就业率持续走高,职业院校学生收入满意率也逐年见涨。根据《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如下图: 就业率和收入满意度说明了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具有一技之长的实用型人才,特别是经受过职业教育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且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二、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革新带来的革命性影响 1.教育信息化成为了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力量。当前,我们处于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逐步与传统工作生活方方面面融合为一个整体。职业教育作为与实际生产生活关系最直接、与科学知识转化联系最密切、对刺激就业造福民生作用最显著的一类教育,必须充分吸收利用信息技术,真正让职业教育信息化,才能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科技,才能让职业学院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发挥自己所学本领,顺利开展自己的工作。 2.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催生了全新的办学授课模式。过去,职业教育由于其重视实践的特殊原因,只能在学校统一学习培训。近年来,随着以网络技术为代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学过程 1、什么是信息? 信息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无处不在。信息已经和物质、能量一样,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物质资源为人们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必要材料,能量资源为人们提供各种形式的动力。信息则为人类的学习和各个领域的生产提供了素材和知识来源。因此,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2、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广义地说,凡是与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它包括微电子技术、感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3、信息技术的发展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信息技术,人类发展的历史中已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的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使用;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技术的应用;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4、讨论思考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那些途径?

(教案)信息技术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一)

课题: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一)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分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讲解和IP配置,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网络技术是不断更新进步的,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树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分类 教学难点IP地址及其相关考点 教学器具:计算机机房 三、教学过程 1.计算机网络 本课教材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在这一部分涉及了探究的活动: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见到哪些场所使用了计算机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都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旨在使学生将计算机网络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中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这部分内容产生兴趣。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网络传输介质链接起来,在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教师可以借助教材第18页插图来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有大概的了解;也可以从网上搜索一些关于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相关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系统。“探究”对网络的组成有个整体的认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画出本校的网络示意图,加深他们对网络组成的认识。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依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可以分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教材中给出了五种常见的分类方法。并且给出了星型、环型、总线型拓扑结构示意图,信息岛中给出了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介绍资料,学生应仔细阅读,了解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上网查找其他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网络分类的内容。“探究”让学生去实际调查有关局域网的信息,让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教材把计算机网络得功能归结为三个: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分布式计算。这一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同样需要教师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列举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5.因特网及IP地址 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由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连接而成,各个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可以互相交换信息。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因特网原理性内容,在下一课将重点介绍因特网的应用。 教材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因特网,接着介绍网络的通信协议,并在22页中介绍了因特网的通信协议TCP/IP协议,最后介绍了用来标识因特网上每台计算机的IP地址。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意思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正是因为有了IP协

信息技术在教学指导中的应用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本次培训,使我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乃至课外的教与学活动中。 一、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是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是终身学习者具有的学习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技术能力的熟练运用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成了终身学习的必备条件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二、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信息社会呼唤信息人才,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缺乏捕捉信息的能力、有效利用信息迅速发现新机会的能力,就很难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要求这些高素质的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这些人才培养的速度、数量和质量直接由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高低来决定。 三、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用法,并用来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社会责任指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体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能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负责的行动能力。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学目标: 具体要求: 1.知识方面: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 三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 五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比喻法 六教学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板书)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在初中我们学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要继续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请看(蓝底白字投影) (教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哪我们看一下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打出投影片,此投影内容的说明如下)谈到信息技术那我们就要谈“信息” 一:什么是信息?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从上到下打开)

1、什么是信息? 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 比如我有一个科技成果,它是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示的,是一条信息,知道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信息是一种资源。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但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不同的是物质和能源使用后减少,信息使用以后却不会减少,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信息不存在的例子(设问)。不论你说不说话,睡不睡觉,你都给别人一个信息。由于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信息是事物运的状态和方式,因此,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信息也会过时 (提问)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总结:信息的时效性要求及时获得和利用信息,这样才能体现信息的价值。 D:信息离不开载体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不是事物本身,因此,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借助某种符号和物体才能表现出来,而且同一信息还可以借助不同的载体来表现。比如新闻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来表现。信息离开载体就不能存储和传递。掌握了信息的定义和特征,对信息进行观察、了解和利用这就是信息活动,它与我们的是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二:信息活动(板书) 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传递(板书)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以百叶窗形式打开) 在此可以让一位同学上来指出计算机的各个部位。(检测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

怎样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怎样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教育的信息化正督促每一位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提升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且有助于教师创设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让信息技术成为学习者最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使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 这几天我看了《教育技术应用(小学)1-1--“教学设计”基础知识》的视频讲座,讲座里有这样一个事例,某学校的张老师能够自字处理软件备课,用演示文稿软件辅助教学,用电子表格跟踪学生成绩、能够上网查找各种教学资源,并在网上与其他教师沟通和交流,张老师认为自己是信息技术应用型的教师,但随着新课程的推动,张老师感到了困惑????····· 张老师应该怎么办呢?我觉得张老师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完成个人计划,在成为信息技术应用型教师发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在界定信息技术应用型,张老师忽略了关键的一环,学生不但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育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脑的时间。让他们在协作中去探索,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他面临的挑战:既要按照新课标完成规定的内容,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代在持续进步,社会在不停前行。同样,教育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埋头苦干是必须的,但抬头望头也是必要的。一味埋头苦干会迷失道路,偶尔抬头望天才能看清方向。特别是随着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很多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持续地暴露,这时候更需要理论的指示与专家的引领。 我觉得张老师应该这样做。 1. 教学要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2. 对学生实行多重感官刺激。调动学生的眼睛、耳朵、手脚和思维! 3. 有学生单方面的进步到多方面的进步。 4. 多媒体信息展示,交流。 5.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其主动的探究,基于问题的学习。 要想做到上述几点,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实行教学设计。(1、.情境创设: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2、信息资源提供:提供与当前学习相关的信息资源。3、自主学习策略设计: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4、协作学习环境设计:设计协作学习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实施方案后实行课例分析,即时实行教学反思,评价!然后根据出现的问题即时实行调整!

现代信息技术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0-01-06T10:09:52.873Z 来源:《今日财富》2009年11月供稿作者:谢超[导读]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生产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谢超(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中图分类号:TN949.198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社会中信息技术已深入到社会生产及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 从政府办公机构的信息化改革到数字化城市概念的提出,从PC机的普及到今天Internet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浪潮已势不可挡。因此,掌握信息处理的方法,熟悉信息处理的环境,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们应掌握的基本技能,而各类在校学生是这方面教育的重点。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计算机应从娃娃抓起”。学校在信息化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起一套能基本满足这方面要求的系统。目前,全国各地所实施的“校校通”工程,是学校实施信息化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它的实施将导致现代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达到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职业技术教育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生产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其教育内容必然涉及现代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如:网页制作、声像多媒体信息的编辑等,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中引入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因此,从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出发,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引入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二、多媒体校园网络实例分析 多媒体校园网络就是通过现有的网络技术在学校内部建立起来的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网络信息交换系统,它为全校教职员工、学生提供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管理、查询校园信息、辅助学习指导等服务。同时能够方便地访问 Internet,查询丰富的网上资源及宣传学校情况。 多媒体校园网可以用来为全校教职员工、学生提供各种高科技信息服务。如:辅助教学,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供教学信息共享,扩展课堂教学活动;信息发布;建立电子论坛;视频点播(VOD)服务;电子邮件;建立学校 Web主页,对外宣传,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提供接入Internet服务等。 多媒体校园网应有以下几个系统组成:双向控制闭路电视系统;校长评估系统;微格教学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综合布线系统。 1.闭路电视系统。闭路电视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已在各级学校得到应用和发展。单纯的闭路电视系统由于教师在教室内无法控制位于主控室的录像机、VCD机及计算机等设备,使得教师对已有系统的使用十分被动。而若每个教室都配备各种设备,则投资大,且使用、保管、维护极为不便。我们设计的多媒体闭路电视双向控制教学系统可以使教师在每个教室内通过分控器遥控主控室内各种播放设备的动作,使其播放的音像内容在教室内电视机上显示出来。 2.网络系统体系结构。网络中心设在中心机房内,中心交换机采用100M以太网交换机。服务器、PC、Camera Server和闭路系统的工作站均直连到交换机100M端口上,每单点可实现全双工的数据传输,不存在网络瓶颈。 Catalyst 3548交换机还具有2个千兆上联端口,通过GB IC口可方便的实现千兆上联和千兆堆叠,利用Trunk技术可轻松地拓宽网络主干,为将来网络扩容打下良好基础。 3.Internet接入设计。采用ISDN方式接入Internet,基本速率ISDN提供 2B+D信道,使用两个 B信道的网络能够提供128Kbps的数据流。随着 Internet利用率增加,及校园Web站点的对外开放,可再申请DDN专线直接进入广域网。网络平台选用Microsoft Windows NT 4.0或Microsoft Windows 2000 Server,并可考虑选配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5.5作为校园网的邮件服务器,通过Exchange Server5.5可建成 Internet邮件和BBS系统。 4.非线性编辑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是适用于大中型电视台、广告公司、企业、学校有线台编辑合成后期节目,制作广告、电视剧、包装栏目、制作片头。针对学校所选择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具有无损视频质量、画中画、飞像、切换划像等二维特技实时处理,卷页、水波、球化、破碎、透视等各类三维特技任意可调,并有系统自带几百种特技预置效果。特技画面与字幕一版合成,实时取像代替切换台,自定义特技可随时观看预演效果,并可存储随时调用。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描述李艺样本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 供讨论) 一、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六主题关系图 二、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关键词汇总表 主题1主题2主题3主题4主题5主题6 学科思维对象与管理: 对象、关系、 结构、环境 设计与制作: 载体、创意、 结构、形象 系统与工程: 抽象、建模、 复用、迭代、 折中 规则与安全: 规则、标准、 协议、安全 合作与协作: 共建、共享、 共赢、共存 伦理与道德: 伦理、道德、 价值、法规 问题解决文件管理、小 型数据管理、 大型数据管 理、大数据与 数据挖掘、信 息鉴别 科学计算可视 化、数据可视 化、信息可视 化、知识可视 化、信息艺术 化 结构化程序设 计、面向对象 程序设计、工 程设计与管 理、批处理 信息活动的组 织与调控、系 统安全维护、 通讯协议与数 据交换标准 表示与欣赏、 交流与协调、 质疑与反思、 竞争与合作 负责任的使用 技术、分析技 术发展价值、 分析技术事件 的伦理道德与 法制 具备计 算思维 对象与管理 设计与制作 系统与工程 规则与安全 (社会化 的)交流 (开放的)交流与协 作

三、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六主题分学段描述 1.对象与管理 信息技术中的对象与管理, 说的是基于数字化对象的管理思想 和方法。对象是构成信息系统的基本单位, 但对象并非孤立的存在物, 每个对象均有其特定的时空属性, 并由此形成了对象间的各 种强弱关系, 进而构成了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组合体。对象可能是数字化设备, 也可能是计算机文件, 还可能是文件中的构成元素。任何对象又总是处在某一特定的时空环境当中, 并可能随着时空 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 有关对象的管理总离不开对象所 处的软硬件环境。 培养学生的对象与管理的观念和能力, 是学生理解信息世界, 畅游信息社会的基础。经过学习, 使学生具有对象视野和管理思维, 能够将信息世界中的存在物作为对象化的存在加以观察和管理, 具备理解和管理对象世界的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 并从对象管理 中获益。 主要表现:

七年级信息技术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 青岛版

《网络基础知识》教学案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好!上堂课,我们学习了绪论,理解了关于互联网的一些基本名词,今天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学习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Internet的服务方式。 二、新课教学 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叫网络(network)?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概念: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是利用通信线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上的多个独立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网络来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的系统。 所以,我们定义:网络是指互联的独立自主的计算机的集合。 提问:网络是怎样分类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局域网(LAN)是Cocal Area Network的简称,一般由一个部门或公司组建,地理范围是建筑大楼或单位内部。基本应用:大学校园。 区域网(MAN)是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的简称,通常覆盖一个城市或地区,地理范围100km以下,也叫城域网。基本应用:小型城市广域网(WAN)是Wide Area Network 的简称,把多个局域网和区域网连接起来,也可把世界各地的区域网连接起来,最终形成全球网。基本应用:Internet。 提问:同学们知道网络(network) 渗透到哪些领域?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网络的渗透领域:在经济、军事、管理、科技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另外, 日常的事务处理、办公自动化也应用广泛。在20世纪末期,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网络时代,通过Internet这个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络,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全球被迅速地连接在一起。 提问:同学们知道Internet的确切定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修正) Internet概念:全球最大的、开放的、有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提问:同学们知道Internet是怎样产生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修正) Internet产生:是由美国国防部于1969年为实现军事通讯的需要,将远距离不同型号的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建立的ARPANET主干网(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简称ARPA)。

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 教学中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教育教学中,与学科整合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在信息技术的使用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堂上的使用并非多多益善,而要高效合理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需要教师本身有很好的信息技术基础,更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缺乏兴趣、困惑不解、无法感知、主动参与等过程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是实现学生知识建构的重要因素。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便会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信息技术合理有效辅助在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无疑是给学校教育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模式变革的手段,使教育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也使学校变成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场所,更是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环境和资源,更好的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探索创新的能力。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但是如何合理有效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从而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的思考,培养学生的不断创新的能力?本文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提高的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给老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那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的素质也在随之提高,要与时代同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计算机网络教学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促使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电脑技术,一方面提高本身素质,另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知识面。我在学校培训教师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发觉很多有经验的教师都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所以还需从最简单的入门,最主要是教师自己多操作,多练习,在操作中掌握要领,在操作中掌握技能技巧。有老师问电脑好学吗?我的回答是:只要你会汉语拼音、会汉字就能操作。所以,我愿意为大家学会电脑操作尽心尽力,为教育教学现代化努力奋斗。二、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其作用是辅助教学,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揭示知识的形成及来龙去脉,让人感到生动、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保华镇发箐中学李菊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而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面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改善,信息技术学科素养被确定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为了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的涵义,我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资料形成以下认识。 一、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 最新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而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开放性与发展性等特性。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习者通过特定学科的学习应达成的反映该学科特质的重要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处于上位,是指向学生整体的全面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处于下位,但同样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各学科课程与教学是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的重要途径。 二、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习题练习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及其特征 1.1.1丰富多彩的信息: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物质存在的一种方 式、状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1.1.2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比如,交通信息既可以通过信号灯显示,也可以通过交通警察的手势来传递;文字信息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存储和浏览。可见,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或传播出去。因此,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也同时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和可转换等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它并不能给人们直接带来物质上的满足,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如学习材料、娱乐信息等;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如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准确的方位信息实现导弹的精确制导。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在加工与使用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统计以及其它方式的处理,可以获得更重要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招聘信息、油价信息、高考信息等等 例子: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及。 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 中国将出兵朝鲜 (3)实效性: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比如,交通信息、股市信息、天气预报、会议通知、求职报名、市场动态等都在不断地变化。 (4)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而且一般情况下,信息共享不会造成信息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即信息可以无损使用。 (5)不完全性。如盲人摸象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有何优势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有何优势 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起步于80年代的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至今,虽然有长足的发展,但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比较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晚,发展缓慢,要达到普及和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大距离。近几年我在自主性学习模式中引进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效果明显。 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设计了一种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教学设计中首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步骤之一。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第二步:小组学习,主体探索 解决问题是学习的目标,学生要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常用网站,学生以3人小组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

习。学习中学生先进行分工,如各人在不同的网站上网搜索一些搜索的方法技巧,体现了学生学习独立性。在搜索到结果后大家一起研究,为了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又体现了学习的合作性。 这个环节充分利用网站资源,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收集信息,并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有用信息,以寻求对前面所提出问题的解答,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生网上查询、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学生探索的需要。第三步:交流协作,解难释疑 所谓“协作学习”是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成学习小组,让他们围绕同一学习材料,按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互相讲座、互帮互学、相互启发、相互评价、相互激励等小组合作方式,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合作竞争的良好协作环境中共同进步。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生生间进行双向流动的信息流主要是学生个体的建构意义,它由学生用网上获得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独自内化而组织形成的。以这种“学生语言”在学生间交流,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积极主动地促使信息流的流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讨论,促进会话,组织协调好师生间、生生间多边共同协作学习。在学生忙于探究时,教师应多看、多听、多感受而少说话,要及时鼓励那些“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行为,要鼓励学生自主提炼,自由准确地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经历和感受,并向全体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及时对探究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在整个学习集体中共享,让学生的知识和方法在“师生互动、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知识”测试考试《信息技术》试卷及答案

磐石市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知识”测试 《信息技术》试卷及答案 姓名:考号:单位: 计分区: 一、填空题(总计15分,每空1分) 1、计算机具有速度快、(精度高)、能记忆、(会判断)、自动化的特点。 2、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和网络(软件系统)组成的。 3、直接寻址是把操作数的地址直接作为指令中的(地址码)。 4、Internet是集(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全球性计算机互联网。 5、光纤通过内部的(全反射)来传输一束经过编码的光信号。 6、所谓的网络资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 7、时序控制方式可分为(同步)控制和(异步)控制两大类。 8、波特率是一种调制速率,也称(波形速度)。 9、指令是指(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操作命令。 10、DMA方式的特点是以响应(随机请求)的方式,实现内存与I/O设备间的快速数据传送。 11、“三网合一”的解释大致有两种,一是指(三大网络运营商)的互通、合并,二是指三种不同的应用在(同一网络系统)中同时实现。 12、一台计算机或一个计算机系统(能够执行)的各种指令的集合,称为该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13、宽带网络的用户端接入方式主要有:ISDN、ADSL、(DDN)和(Cable Modem)。 14、传统的CPU由(运算器)与(控制器)组成。 15、智能大厦的概念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信息共享)的强烈要求而产生的。 二、选择题(总计15分,每小题1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入括号内) 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是(B),称为电子管计算机。 A.1936—1948年B.1946—1958年C.1956—1968年D.1926—1938年 —1— 2、分组交换还可以进一步分成(B)和虚电路两种交换类型。 A.永久虚电路B.数据报C.呼叫虚电路D.包交换 3、(D)属于总线按数据传送格式分的类 A.系统总线B.单向总线C.同步总线D.并行总线 4、FDDI是(C)。 A.愉快速以太网B.千兆以太网C.光纤颁式数据接口D.异步传输模式 5、下列部件中不属于控制器的部件是(D)。 A.指令寄存器B.指令译码器C.程序计数器D.运算器 6、先进的多层病毒防护策略具有层次性、集成性和(B)三个特点。 A.突破性B.自动化C.突发性D.技术化 7、一个完善的指令系统应满足有效性、兼容性、规整性和(A)几个方面的要求。 A.完备性B.对称性C.匀齐性D.操作性 8、ISP的主要技术应用包括各种Internet接入技术、设备保障、(A)及技术支持和咨询体系。 A.计费系统B.系统维护C.计时系统D.操作系统 9、所谓初级程序是包括分支程序、循环程序、简单程序和(C)。 A.乘法计算程序B.子程序C.调用子程序D.主程序 10、(C),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为第一个正式接入Internet的中国内地机构。 A.1992年5月19日B.1993年5月19日 C.1994年5月19日D.1995年5月19日 11、中断的处理过程可分为中断请求、(C)、中断处理、中断返回4个阶段。 A.中断状态B.中断服务程序C.中断响应D.中断执行程序 12、帧中继是由(A)发展而来的。 A.X.25 B.ISDN C.FDDI D.以上都不是 13、下面哪个不属于PC机的指令系统的指令长度(D)。 A.单字节B.三字节C.五字节D.七字节 14、计算机网络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D)。 A.公用网B.专用网C.对等网D.城域网 15、(A)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 A.物理层B.网络层C.表示层D.应用层 —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