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多孔动物门

多孔动物门

多孔动物门
多孔动物门

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

1.体型:体形大多不对称

2.胚层:身体由两层细胞组成(皮层和胃层) ,之间为中胶层。只有细胞分化,没有胚层

和组织分化,没有明确的组织以及器官、系统.

3.消化:具有特殊的水沟系统

水沟系统从单沟型到双沟型到复沟型,领细胞数量不断增多,增加了水流和领细胞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食物和氧气的摄取效率

4.生殖:胚胎发育过程中有逆转现象(动物极小细胞内陷形成内层,植物极大细胞形成外

层)

无性生殖–出芽: 体壁向外突起形成芽体,芽体与母体脱离形成新的个体

–形成芽球: 原细胞聚集成堆,外保几丁质膜和骨针,形成芽球。成体死亡后,芽球可度过不良环境

有性生殖–雌雄同体或异体。精子和卵都由原细胞发育而成。卵在中胶层,领细胞

吞食精子后失去鞭毛和领,成变形虫状,将精子带入卵中,使卵受精.

5.再生能力强

腔肠动物门

1.体型:身体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的体形只有上下之分,没有前后左右之分。适应于水中固着或漂浮生活。

2.胚层:身体由二个胚层组成,中间为中胶层

腔肠动物第一次出现胚层分化,是真正的两胚层动物

–外胚层:外层体壁(皮层),具保护、运动和感觉功能

–内胚层:内层(胃层),具消化、营养功能

–中胶层:内、外胚层细胞分泌的胶状物质。具有支持的作用

3.组织器官:有原始的组织分化

–原始的上皮组织:上皮细胞含有肌原纤维,具有上皮和肌肉两种功能,称为上皮肌肉细胞(皮肌细胞)。既是上皮细胞,又是原始的肌肉细胞

–出现原始的神经组织:由各种类型的神经细胞构成弥散型的网状神经

系统(原始性表现: 无神经中枢、传导无方向性、传导速度慢)

4.消化:出现消化腔

相当于高等动物的消化道,消化食物的场所。相当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原肠腔–通过腺细胞分泌消化液,食物在消化腔内进行初步消化,是动物进化过程中最早出现细胞外消化(多孔动物:中央腔没有消化作用)

–消化腔又具有循环的作用,可把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分,故也称为消化循环腔。

–消化腔只有一个对外开口,是原肠期的原口形成的,兼有口(摄食)和肛门(排遗)两种功能

5.一般有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基本形态

水螅型:适应于固着生活

水母型:适应于漂浮生活

6.群体多态现象:群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具不同形态的体型,有不同的结构,完成不同的

生理机能,使群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如薮枝虫:有二种个体。水螅体:专司营养;

生殖体:专司生殖

扁形动物门

1.体型:两侧对称

两侧对称(左右对称):通过身体中轴,只有一个切面能把身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个部分

–两侧对称的体制使动物体分化出前后、左右和背腹

–身体各部分功能出现分化:

头部: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向体前集中

背面:具有保护作用

腹面:承担运动和摄食的功能

–使得动物的运动从不定向趋于定向

–使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更迅速、更准确

两侧对称的体制是动物由适应水中漂浮生活到底栖爬行生活的结果,也是从水生进化到陆生生活的先决条件

2.胚层:形成中胚层

扁形动物首次出现中胚层,并分化成二种组织

–实质组织:为合胞体结构的柔软结缔组织,也称间质。充满在各组织器官之间,使体内无明显的空隙,扁形动物也称为无体腔动物

功能:

–贮存水分和营养物(抵抗饥饿和干旱)

–保护内脏器官

–输送营养物质和排泄物

–分化和再生新器官

–肌肉组织:首次出现肌肉组织,促使扁形动物的结构和机

能产生一系列变化:

运动速度加快,导致神经和感觉器官发展完善

原始的网状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

运动速度加快,能更有效地摄取较多食物

原始的消化腔→不完全的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发展导致新陈代谢能力加强,相应的异化

作用加强→出现原肾管型排泄系统

无体腔

3.组织器官:出现较复杂的器官系统

–形成不完全的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

–原肾管型的排泄系统

–梯形神经系统

–完整的生殖系统(具有中胚层形成的固定的生殖腺和生殖导管)

节肢动物门的生殖规律及特点

节肢动物门的生殖规律及特点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通称节肢动物,包括人们熟知的虾、蟹、蜘蛛、蚊、蝇、蜈蚣以及已绝灭的三叶虫等。全世界约有110~120万现存种,占整个现生物种数的75-80%。节肢动物生活环境极其广泛,无论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们的踪迹。有些种类还寄生在其他动物的体内或体外。 多数节肢动物是雌性异体,且往往雌雄异形。陆生种类常行体内受精,而水生种类有很多为体外受精。有外生殖器,生殖系统除生殖腺、生殖管道、附属腺体外,高级种类有体外交配和产卵结构。一般是卵生,也有卵胎生,胎生。 卵生大部分节肢动物采取的生殖方式,卵生是指有性生殖中,母体的卵受精后排出体外,在外界环境中发育,胚胎发育过程全靠卵自身所含卵黄作为营养,待发育完成,新个体破卵而出。 卵胎生是指动物的卵在体内受精,体内发育,的一种生殖形式,是介于卵生和胎生之间的一种生殖方式,受精卵虽然在母体内发育成新个体,但胚体与母体在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关系并不密切,胚胎发育所需营养主要靠吸收卵自身卵黄,胚体也可以与母体通过输卵管进行物质交换,是动物对不良环境的长期适应形成的繁殖方式。行使这种繁殖方式的节肢动物有蚜虫、七星瓢虫、一部分蝎子、一部分苍蝇、一部分蟑螂。卵胎生的孵化率比卵生高。 胎生是胚胎发育完全在母体进行,并由母体供应营养的一种生殖方式,行使胎生的物种多是哺乳动物,但在节肢动物中也有行胎生的生殖方式。 卵裂的方式是表裂,有直接发育,也有间接发育。间接发育的种类有一至数种不同的幼虫期,有时这些幼虫的生活习性与成虫不同。也有些节肢动物能行孤雌生殖或单性生殖,即没有受精的卵就能发育为成虫。此外,还有幼体生殖和多胚生殖等形式。节肢动物是没有无性生殖的。 单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在节肢动物中也有出现,例如蜜蜂可以通过孤雌生殖产生工蜂,蚜虫在热带、亚热带、温室或温暖的小生境全年孤雌生殖,雌性蚜虫一生下来就能够剩余,繁殖能力很强,世代重叠现象突出。

多孔动物门复习题

海绵(多孔)动物门 一、判断题 ()2.形成芽球是多孔动物度过不良环境的一种方式。 ()3.在多孔动物中,水沟系有单沟系、双沟系和三沟系三种类型。 ()5.多孔动物的消化方式主要是靠领细胞行细胞内消化。 ()9.多孔动物发育过程中存在胚层逆转现象是人们将其从进化主支上排出去的主要原因。 ()10.多孔动物的水沟系统是对固着生活的良好适应。 ()11.骨针、海绵丝、水沟系、胚层逆转现象、辐射对称体型都是多孔动物特有的。 ()12.海绵动物主要生活在海水中,全部营漂浮生活。 ()13.海绵动物的再生能力很强,如把海绵切成几块,每块都能独立生活,而且能继续长大。 二、填空题 1.海绵动物的体壁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 2.海绵动物的中胶层由于含有_______和_______,因而能起到骨骼支持作用。 3.海绵动物的中胶层中含有多种类型的细胞,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它们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结构不同,海绵动物的水沟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它们的代表动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海绵动物的骨骼特点,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纲。 三、选择题

1.水沟系这种特殊结构存在于( )。 A.棘皮动物 B.腔肠动物 C.软体动物 D.海绵动物2.海绵动物是动物系统进化中的侧支,( )不属于海绵动物的特征。 A.具有领细胞 B.具有水沟系 C.有胚胎逆转现象 D.具有两个胚层 四、名称解释 1.芽球3.胚层逆转 二、问答题 1.如何理解海绵动物在动物演化上是一个侧支 2.何谓胚层逆转现象 3.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节肢动物 习题(含答案)

节肢动物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 1. 下列动物中全都属于昆虫的一组是() A. 蜘蛛、螳螂 B. 蜻蜓、蟑螂 C. 虾、蚂蚁 D. 蜈蚣、瓢虫 2. 下列水生动物中,属于节肢动物的有() ①梭子蟹②蛾螺③水蚤④龟⑤鳖⑥河蚌⑦对虾⑧乌贼. A. ①④⑤⑥ B. ①③⑦ C. ①③⑥⑦ D. ③ ④⑥⑧ 3. 蛔虫、蝗虫、水蛭分别属于() A. 线形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 B. 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腔肠动物 C. 线形动物、环节动物、扁形动物 D. 线形动物、哺乳动物、软体动物 4. 蝗虫的()是负责感觉和摄食的. A. 胸部 B. 头部 C. 腹部 D. 尾部 5. 下列有关节肢动物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B. 每个个体都有三对足 C.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髓 D.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6. 下列动物体表具有外骨骼的是() A. 蜻蜓 B. 蜗牛 C. 河蚌 D. 鱿鱼 7. 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请选出下列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A. 沙蚕 B. 蜘蛛 C. 蜈蚣 D. 虾 8. 下列动物中,不具备“身体分部,躯干、足和触角均分节”特征的是() A. 北海的梭鱼 B. 临朐山蝎 C. 临朐桑蚕 D. 潍坊产的对虾 9. 小春同学在公园看到了一些动物,其中属于昆虫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10. 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A. 蜘蛛 B. 蜈蚣 C. 虾 D. 蝗虫 11. 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是一种节肢动物,有关蝉的主要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 身体分节 B. 附肢分节 C. 体表有石灰质外壳 D.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12. 蝗虫、蜘蛛、蜈蚣、虾等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 都有翅 B. 都有三对足 C. 都生活在陆地上 D.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13. 蝗虫、蝴蝶、蜘蛛、蜈蚣的共同特征是()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①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因此称之为单细胞动物。 ②它们虽然在形态结构上有的比较复杂,但只是一个细胞本身的分化。它们之中虽然也有群体,但是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细胞一般还是独立生活,彼此间的联系并不密切,因此,在发展上它们是处于低级的、原始阶段的动物。③原生动物除单细胞的个体外,也有由几个以上的个体聚合形成的群体,很像多细胞动物,但是它又不同于多细胞动物,这主要在于细胞分化程度的不同。多细胞动物体内的细胞一般分化成为组织,或再进一步形成器官、系统,协调活动成为统一的整体,组成群体的各个个体,细胞一般没有分化,最多只有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分化。体细胞没有什么分化,而且群 体内的各个个体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 什么叫生物发生律?它对了解动物的演化与亲缘关系有何意义? 答:生物发生律也叫重演律,是德国人赫克尔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总结了当时胚胎学方面的工作提出来的。当时在胚胎发育方面已揭示了一些规律,如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纲脊椎动物的胚胎都是由受精卵开始发育的,在发育初期极为相似,以后才逐渐变得越来越不相同。达尔文用进化论的观点曾作过一些论证,认为胚胎发育的相似性,说明它们彼此有亲缘关系,起源于共同的祖先,个体发育的渐进性是系统发展中渐进性的表现。达尔文还指出于胚胎结构重演其过去祖先的结构,它重演了它们祖先发育中的一个形象”。赫克尔明确地论述了生物发生律。1866年他在《普通形态学》一书中是这样说的:物发展史可分为2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仁堡叁育和圣拉左展(或系统发育,也就是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如青蛙的个体发育,由受精卵开始,经过囊胚、原肠胚、三胚层的胚、无腿蝌蚪、有腿蝌蚪,到成体青蛙。这反映了它在系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像单细胞动物、单细胞的球状群体、腔肠动物、原始三胚层动物、鱼类动物,发展到有尾两栖到无尾两栖动物的基本过程。说明了蛙个体发育重演了其祖先的进化过程,也就是个体发育简短重演了它的系统发展,即其种族发展史。生物发生律对了解各动物类群的亲缘关系及其发展线索极为重要。因而对许多

动物分类及特征

动物分类及特征 动物系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历程,生活在今天地球上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一般将动物界分为34个门,在此我们仅介绍主要的、在进化上占主线的门类。 一、原生动物门(Protozoa) 原生动物是最原始和最低等的动物类群。它们多数是单细胞生物,极少数是由几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群体。原生动物的细胞是真核细胞,具有细胞的结构特征,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及其他细胞器。原生动物的细胞又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具有多细胞生物表现出的生命功能,如从环境种吸取营养、呼吸、排泄、生殖,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应等。这些功能是细胞或由细胞特化而成的细胞器来完成的。 二、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 腔肠动物是真正的二胚层多细胞后生动物,如水螅(Hydra)。 ⒈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一,辐射对称。第二,有两胚层。第三,有组织分化。 ⒉腔肠动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最普遍的是出芽生殖。有性生殖在其生殖期产生精巢和卵巢,雌雄同体。薮枝螅有明显的世代交替,这是动物中少有的特征。 三、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扁形动物包括涡虫、日本血吸虫、牛绦虫等。 ⒈扁形动物的进化特征 第一,两侧对称。第二,三胚层出现。第三,器官系统分化。 ⒉扁形动物分类 扁形动物约有7000种,分3个纲:涡虫纲(Turbellaria)、吸虫纲(Trematoda)和绦虫纲(Cestoioda)。 四、线形动物门(Nemathelminthes) 线形动物是一大类群,在动物系统进化上,出现了一个进步性的特征,即假体腔(primarycoelom),如人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人蛔虫营肠内寄生,身体表面覆盖着角质层,体内器官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雌雄异体。 五、环节动物门(Annelida) 环节动物包括各种蚯蚓、沙蚕、蚂蟥等。环节动物在动物系统进化上具有重要意义。 ⒈环节动物的进化特征 第一,身体出现分节现象(metamerism),这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环节动物的分节,仍属原始分节现象。 第二,环节动物出现了真体腔(coelom),真体腔是由中胚层分化出来的,由壁体腔膜和脏体腔膜围绕而成,因而体壁和肠壁都有发达的肌肉。 第三,环节动物器官系统较完善 ⒉环节动物分类 多毛纲(Polychaeta),如沙蚕,海产,有发达的头部和疣足,雌雄异体,发育经过担轮幼虫期。 寡毛纲(Oligochaeta),如环毛蚓,无疣足而有刚毛,有生殖带,雌雄同体,发育经过担轮幼虫期。 蛭纲(Hirudinca),如蛭,亦叫蚂蟥,无疣足无刚毛,体节数目固定,身体前后端有吸盘,营寄生或半寄生生活。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

第六章扁形动物门 一、名词解释 1.两侧对称 2.皮肌囊 3.原肾型排泄系统 4.焰细胞 5.雷蚴 6.雌雄同体 7.雌雄异体 8.幼体生殖 9.自体感染 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并改正) 1.华枝睾吸虫可进行卵胎生。() 2.原肾型排泄系统起源于内胚层。() 3.涡虫的体壁具体腔膜。() 4.扁形动物门多具有后肾型的排泄系统。() 5.原肾型排泄系统主要功能是排泄代谢废物。() 6.涡虫具有完全的消化道。() 7.涡虫为雌雄同体动物,故它可进行自体受精繁殖后代。() 8.扁形动物的消化系统是不完全消化系统。() 9.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不具有雷蚴和尾蚴。() 10.羊肝蛭不需中间宿主即可完成其生活史。() 11.涡虫再生力强,即使把它切成两截,它们均可再生成两个成体。() 12.华枝睾吸虫寄生于人体的肠腔内。() 13.吸虫的体壁最外层的细胞形成合胞体结构。() 14.血吸虫为雌雄异体的寄生虫。() 15.猪带绦虫是经昆虫传播的。() 16.布氏姜片虫是经口感染人体的。() 17.扁形动物中,球状咽是其结构最简单的咽。() 18.扁形动物没有特殊的呼吸器官,自由生活的蜗虫通过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19.并非所有的扁形动物都具原肾型排泄器官。() 20.扁形动物的神经已经开始集中,并均已形成了脑及神经索。() 21.肝片吸虫的毛蚴可营自由生活。() 22.绦虫的幼虫营寄生生活。() 23.绦虫纲可分为内寄生和外寄生两大类。() 24.纽形动物出现了完整的消化管。() 25.纽形动物出现了后肾型排泄系统。() 三、填空 1.扁形动物与纽形动物均是_____对称、_____胚层,出现了________而尚未出现 _______的动物。 2.扁形动物的生活方式包括两种______和_______,前者例如_______,后者例如 _________。 3.扁形动物的体壁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它们分别起源于_______胚层和 ________胚层,后者又可分为三层。即______、_______、_______。 4.蜗虫消化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5.根据其复杂程度不同,扁形动物的咽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 6.原肾型排泄器官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前者起源于________,后者则 由_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_细胞组成。其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扁形动物门可分为三个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涡虫对食物是__________反应,对光线是___________,夜间活动________白昼。

原生动物门

第一章原生动物门 教学目标 1.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了解原生动物门的特征和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2.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结构,以及做草履虫应激性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 3.通过学习原生动物门的特征,向学生渗透进化论的思想;通过了解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因为: (1)本章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从书本上学习到动物学的知识。接着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通过讲解原生动物的代表——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使学生了解最原始的动物所具有的特征,可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通过重点内容的讲解,还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细胞不仅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动物体的基本单位。但是动物细胞是有别于植物细胞的。对比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加深对细胞结构的了解,使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3)草履虫虽然是低等动物,但它有着与高等动物一样的营养方式——异养。通过实验观察还可以知道,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总结草履虫生理活动特点,对比植物体的生理活动特点,可以加深学生对动物与植物本质特征的理解。 2.草履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终产物的排出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 (1)动物的营养方式与植物的营养方式不一样。动物必须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水中的细菌及其它小的生物和腐烂的有机物。这些食物靠草履虫口沟处纤毛的摆动,汇集到口沟处的胞口,由胞口进入管状的胞咽,在胞咽的末端逐渐形成食物泡。 当食物泡足够大时,就从胞咽处脱落,落人草履虫的细胞质中。 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在体内沿一定的方向运行着。最初从草履虫身体的后端向前移动,再从前端向后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草履虫体内的酶,把食物泡内的食物逐渐消化,经消化的食物可以被细胞质吸收,这时食物泡也逐渐地变小。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仍在食物泡内,顺着细胞质的移动,由身体后端的胞肛排出体外。 由此看来,草履虫整个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与植物体是截然不同的。教师要在讲清草履虫形态、结构的基础上,讲解草履虫营养物质的摄入、消化、吸收及残渣排出的过程。这些内容对刚刚接触动物学的学生讲,是显得繁琐。特别是在一节课上,既要记住一系列名词,又要理解一套套新的生理过程,确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能在要求的范围内,深入浅出地讲明其中的概念、特点。 (2)草履虫代谢废物的排出也是学生难理解的内容。对草履虫体内的两个伸缩泡和它周围的收集管的认识,一些学生容易理解成平面的结构。教师可以惜助于模型或看录像片进行讲解,说明伸缩泡是一种泡状的结构,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它可以伸缩。当收集管收集了细胞内的代谢废物(多余的水、少量氨和尿素)送到伸缩泡后,伸缩泡逐渐涨大,到一定程度后,经过表膜小孔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教师在讲课中一定要使学生分清: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叫“排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叫“排遗”。学生很容易将“排泄”和“排遗”相混淆。教师可以进一步讲明:排泄是将细胞内的参与代谢过程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而排遗是将食物泡中的消化不了的残渣排出体外,这些残渣没有进入细胞内参与代谢的过程。 3.在显微镜下找到草履虫,并能认识相应的结构,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因为:

节肢动物门

第九章节肢动物门 一、选择题 1.种类最多的动物门是()。 A.节肢动物门 B.软体动物门 C.脊索动物门 D.环节动物门 2.下列哪个无脊椎动物类群中具有能飞翔的种群? A. 节肢动物 B.环节动物 C.棘皮动物 D. 鸟类动物 E.软体动物 3.在下列无脊椎动物中,完全用气管进行呼吸的是()。 A.宽跗陇马陆 B.日本沼虾 C.中国鲎 D.大腹圆蛛E. 水蚤 4. 东亚钳蝎属于节肢动物门()。 A.多足纲 B.昆虫纲 C.蛛形纲 D.甲壳纲 E.原气管纲 5. 下列不是节肢动物排泄器官的为()。 A. 颚腺 B. 触角腺 C. 马氏管 D. 基节腺 E. 气管 6. 下列哪种动物产的卵鞘可入药,称为桑螵蛸()。 A. 蚱蝉 B. 大刀螂 C. 家蚕 D. 蟑螂 E. 蝗虫 7. 下列哪一器官不是节肢动物的呼吸器官()。 A. 鳃 B.书鳃 C. 书肺 D.气管 E.马氏管 8. 昆虫纲分类的主要依据除了触角、足、翅特征之外,还有()。 A.体壁突起 B.口器 C.生殖器 D.听器 E.化学感受器 9. 下列动物的附肢分节的为()。 A.蚯蚓 B. 水蛭 C.沙蚕 D. 蜈蚣 E. 蚂蝗 10. 下列动物具有坚硬的外骨骼为()。 A.节肢动物 B. 软体动物 C. 棘皮动物 D. 环节动物E.线形动物11.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点是()。 A.有分节的附肢 B.身体异律分节明显 C.具有外骨骼 D.链状神经系统 E.开放式血液循环 12.节肢动物的肌肉为()。 A.横纹肌 B.斜纹机 C.平滑肌 D.环肌 E.心肌 13.蜚蠊目的重要药用动物是()。 A.美洲大蠊 B.大刀螳螂 C.中华蜜蜂 D.牛虻 E.斑蝥 14.在无脊椎动物中,()因运动的增强,有与脊椎动物骨骼肌类似的横纹肌。

多孔动物门主要特征

多孔动物门主要特征 简介 多孔动物门(Porifera)--海绵 动物界的一门。大约5,000种原始多细胞水生动物的统称。除针海绵属(Spongilla)约20种为淡水产外, 多孔动物门 均分布在海洋的潮间带到8,500公尺(28,000余尺)深处,营固着生活。由于海绵常呈分枝形,而且不会移动,从前被人们当作植物。 多孔动物为原始的多细胞动物,本动物门也称海绵动物门(Spongiatia),一般称之为海绵(Sponge)。海绵是重要的造礁生物,少数属种也有一定的地层意义。 形态构造 多孔动物的外形变化很大,除少数种类外,往往没有对称面,在许多方面与低等植物相似, 常被描述为块状、垫状、球状、指状、树枝状、杯状或漏斗状等。一般来说,深海种类的身体常趋于对称,具柄状体,固着在海底软泥上,由一个或成束的强大骨针形成柄或轴,下端深入泥中,上端将海绵体高高托起。有的种类基部有须根状的骨针,将海绵固着在海底上。多孔动物的基本构造,可用单沟型的毛壶为例说明(图1)。毛壶体形如花瓶,辐射对称,体四周的薄壁围绕着中央的海绵腔(原腔),体壁内层覆以排列疏松的领细胞,外层为薄的扁平细胞。体壁穿有无数小孔,称入水孔,顶端开口为出水孔。基部的组织将毛壶附着于适合的物体上。体壁内、外层之间为胶状基质,内有几种能游动的变形细胞。构造较复杂的双沟型是由单沟型多孔动物的体壁呈管状向外辐射皱折而形成,原来成片的领细胞层分割成许多

辐管,辐管内的领细胞和海绵腔被隔开。复沟型是大多数多孔动物具有的水沟系,是双沟型具有领细胞的辐管被无数次地皱折、分割,最后领细胞被限制于小的鞭毛室内,海绵体可不断加厚,形成各种各样的体形(图2)。 组织 细胞 多孔动物的细胞已初步分化为几种不同功能的组织,但组织中细胞与细胞间并没有严密的关系。 扁平细胞相当于高等动物的表皮细胞,但它只有一层,覆盖着海绵体的表面和体内的水沟系表面,从正面看为多角形,中央较厚,有一大核;侧面看常呈“丁”字形,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孔细胞很特殊的海绵细胞。分布于体壁上,圆柱形,中央有一孔,实际上形成管状的细胞,有一层薄的原生质膜覆盖孔的外端,孔细胞将海水引入体内,细胞有高度的伸缩性能调节水流。 领细胞圆或椭圆形细胞,整齐地覆盖着鞭毛室的壁,鞭毛和领不断运动,能使体内的水流动,从而自水中获得食物并进行其他生理过程。 变形细胞在扁平细胞和领细胞之间,充满胶状体,称中胶层。有许多变形细胞能分化为各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如造骨细胞、领细胞等;未分化的变形细胞能贮存食物和色素等。生殖细胞在生殖期内,领细胞能演变为生殖细胞。 造骨细胞有一类变形细胞专门分泌制造各种骨针。小骨针常由一个变形细胞分泌制造,大骨针则由几个或许多变形细胞共同分泌制造。根据骨针性质的不同,造骨细胞可分为钙质造骨细胞、硅质造骨细胞和海绵质造骨细胞等。 此外,还有能分泌粘液的腺细胞(gland cell),类似其他无脊椎动物肌肉细胞的肌原细胞(myocyte)等。 骨针和骨骼 多孔动物的骨针有晶体骨针和丝或网状的纤维两种形态。一般晶体骨针中心有一根有机质构成的轴丝,

第5章 多孔动物门

第5章多孔动物门 11生态学姓名:潘小微学号:11226010 (一)名词解释 1、芽球:芽球的形成是在中胶层中,由一些储存了丰富营养的原细胞聚集成堆,外包以几丁质膜和一层双盘头或短柱状的小骨针,形成球形芽球。芽球可以在条件不适宜时生存下来,带条件适宜时才发育成新个体。 2、水沟系:水沟系是海绵动物所特有的结构,它对适应固着生活很有意义。不同种的海绵其水沟系有很大差别,其基本类型包括单沟型、双沟型和复沟型3种。水沟系的产生有利于海绵动物得到氧气和食物,同时不断排除废物,对海绵生命活动与适应环境都有利。 3、两囊蚴虫:就钙质海绵来说受精卵进行卵裂,形成囊胚,动物极的小细胞向囊胚腔内生出鞭毛,另一端的大细胞中间形成一个开口,后来囊胚的小细胞由开口倒翻出来,里面小细胞具鞭毛的一侧翻到囊胚表面。这样,动物极的一端为具鞭毛的小细胞,植物极的一端为不具鞭毛的大细胞,此时称为两囊幼虫。 4、胚层逆转:幼虫从母体出水孔随水流逸出,然后具鞭毛的小细胞内陷,形成内层,而另一端大细胞留在外边形成外层细胞,着与其他多细胞动物原肠胚形成正相反,因此称为胚层逆转。 (二)判断与改错 1、海绵动物主要生活于海水中,全部营漂游生活。(F )(全部营固着生活) 2、由于海绵动物体表有许多小孔,故又名多孔动物。(T ) 3、海绵动物体表的一层细胞为领细胞,具保护作用。(F )(消化食物) 4、海绵动物体内为一层特有领细胞,能摄取食物进行细胞内消化。(T ) 5、单沟型水沟系的水流途径是:进水小孔―――中央腔――――出水孔。(T ) 6、复沟型水沟系的水流途径是:入水小孔―――流入管―――前幽门孔―――辐射管―――后幽门孔――――流出管―――中央腔―――出水孔。(F )(辐射管改为鞭毛室)(三)填空题 1、海绵动物体壁的结构包括扁细胞,中胶层,领细胞三层。 2、海绵动物中胶层由于含有骨针和海绵质纤维,因而能起到骨骼支持的作用。 3、海绵动物的三类水沟系反映了其进化过程,从单沟型到双沟型到复沟型,领细胞数目逐渐增多,使水流通过海绵体的速度和流量增加,从而使海绵动物得到更多的食物和氧气,有利其生命活动。 4、海绵动物的无性生殖方式有出芽和形成芽球。 (四)问答题 1、如何理解海绵动物是动物演化树上的一个侧支? 答:海绵动物是古老的多细胞动物,出现在寒武纪早期,占据了古生代海洋大量的礁石、暗礁。海绵从远古走来经过漫长的历史变化很少。现在的海绵动物和其化石差别不大,具有许多原始性特征。如体型多不对称,没有真正组织,没有口和消化道等器官系统,细胞分化较多,许多机能主要由细胞完成。与原生动物相似较多。而且具独特的水沟系,个体发育有逆转现象。这些与其他后生动物不同,说明海绵的发展道路不同于其他后生动物。又由于其体内具发达的、与原生动物领鞭毛虫相似的领细胞,因此一般认为海绵动物是动物演化树上的一个侧支。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1 异律分节 体不同部分的体节完成不同的功能, 内脏器官也集中于一定体节中。 机能和结构相同的体节常组合在一起, 形成体区。如昆虫: 头部(感觉中心) 胸部(运动中心) 腹部(营养和生殖中心) 意义: 体节既分化, 又组合, 从而增强运动, 提高了动物对环境条件的趋避能力 1.2 体壁: 角皮(角质层,外骨骼) 上角皮 原角皮 外角皮 内角皮 上皮 基膜 发达坚厚的外骨骼(角质膜) 发生: 上皮分泌形成的一种角质膜(发达、坚硬、厚实)

组成: 上角皮主要由脂蛋白组成, 原角皮主要由蛋白质和多糖的几丁质 功能: 保水、保护内部结构、肌肉的附着点 类型:各个体节通常包被四块外骨骼—背板和腹板各一块, 侧板(连接足和翅)两块; 外骨骼通过硬化作用和矿化作用由软变硬 硬化通常从上角皮的最内层开始,逐渐向原角皮层发展 矿化作用主要是甲壳动物具有的伴随着原角皮层形成的碳酸钙和磷酸钙的沉积现象 1.3 生长与蜕皮 (ecdysis) 概念:昆虫纲和甲壳纲等节肢动物,以及线虫动物等的体表具有保护身体的角质层,限制动物的生长,发育中必须脱去旧的角质层 蜕皮现象也是节肢动物和其它一些体表被有厚角质层的无脊椎动物共同具有的特征之一 龄期:节肢动物2次蜕皮之间的时期。 蜕皮过程 动物停止摄食, 上皮脱离旧外骨骼, 并开始产生新外骨骼 同时分泌蜕皮液(内含几丁酶和蛋白酶)于新旧外骨骼之间, 分解、吸收旧外骨骼; 旧外骨骼由于分解溶化而变薄, 并在一定部位破裂 动物体钻出, 新外骨骼比旧外骨骼宽大, 并皱褶于旧外骨骼之下

旧外骨骼脱去, 动物吸水、吸气或肌肉伸张而身体膨胀, 新外骨骼便随之扩张, 这样身体也就生长 新外骨骼渐渐增厚变硬, 生长便停止 前肠和后肠内面的旧外骨骼也连在一起脱下 —蜕皮受激素的控制 ?激素与蜕皮,以昆虫为例: –胸腺:分泌蜕皮激素,昆虫成虫胸腺萎缩,不再蜕皮 –咽侧体:分泌保幼激素,抑制蜕皮 –神经分泌细胞对胸腺的调控:分泌激素活化胸腺,促进蜕皮激素分泌 1.4 附肢及其进化 每一体节几乎都有一对附肢, 附肢是实心的, 内有发达的肌肉, 不但与身体相连处有活动关节, 并且本身也分节, 十分灵活, 这种附肢称节肢, 各节称为肢节 作用: 增强了节肢动物的运动能力 节肢的灵活性和运动力都远远超过疣足 1.5 支持与运动 节肢动物依赖外骨骼支持身体,并保持身体的形状 外骨骼具有柔性关节是节肢动物在进化中获得的最大成功之一,为它们打开了一条通向飞行的道路,极大地拓展了生活的空间 节肢动物的肌肉与体壁之间不形成连续的肌肉层, 而是发展为分离的肌肉束(3对附肢肌,背纵肌、腹纵肌各1对)

第四章 多孔动物门复习题

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芽球 2. 水沟系 3. 假胃腔 4. 两囊幼虫 5. 胚层逆转 二、填空题 1.海绵动物身体上的小孔是水流进出的通道,水流穿行的生理作用是、和 。 2.海绵动物体壁的结构包括、和等3层。 3.海绵动物中胶层中由于含有和,因而能起骨骼支持作用。 4.海绵动物中胶层内有多种类型的变形细胞。如、、和等,它们的作用分别是、、和。 5.根据结构的不同,海绵的水沟系可分为、和等3种类型;它们的代表动物分别是、和。 6.海绵动物的3类水沟系反映了其进化过程,单沟型----双沟型----复沟型,数目逐渐增多,使水流和增加;从而使海绵动物得到更多的和,有利于其生命活动。 7.海绵动物的无性生殖方式有和两种。 8.根据海绵动物骨骼的特点,可将其分为、和3纲。 三、判断与改错题(对的填“T”,错的填“F”并改正) 1. 海绵多种主要生活于海水中,全部营漂浮生活。() 2. 若把海绵动物切成一些小块,每块都类似一块小海绵,故称为海绵动物。() 3. 由于海绵动物体表有许许多多的小孔,故又名多孔动物。() 4. 海绵动物体表的一层细胞为领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5. 原始海绵体表穿插无数孔细胞,形成海绵的出水小孔。() 6. 海绵动物体内为一层特有领细胞,能摄取食物进行细胞内消化。() 7. 海绵动物由于具有特殊的水沟系结构,故能很好地适应漂浮生活。() 8. 单沟型水系的水流途径是:进水小孔----中央腔----出水孔。() 9. 复沟型水沟系的水流途径是:入水小孔----流入管----前幽门孔----辐射管----后幽门孔----流出管----中央腔----出水孔。() 四、问答题 1. 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2. 如何理解海绵动物是动物演化树上的一个侧支?

节肢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门动物,这与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的高度特化有关。在无脊椎动物中,它是登陆取得巨大成功的类群,绝大多数种类演化成为真正的陆栖动物,占据了陆地的所有生境。一、进化地位 原口动物中最进化的类群。什么是原口动物、后口动物? 1、异律分节 2、分节的附肢 3、外骨骼 4、高效的气管呼吸 5、高效的马氏管排泄 6、无脊椎动物中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类群 二、结构与功能 (一)异律分节 1、定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节之间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差异,某些体节愈合形成体区完成不同功能。(1)头部:感觉和摄食中心(2)胸部:运动中心(3)腹部:生殖和代谢中心 昆虫纲(蝗虫):头、胸、腹三部分甲壳纲(虾):头胸部、腹部二部分 蛛形纲(蜘蛛):头胸部、腹部多足纲(蜈蚣):头部、躯干部 (二)分节的附肢 1、定义与结构(1)定义:附肢本身分节,与身体相连处也有活动的关节——节肢,各节称为肢节。 (2)意义实心,内有发达的肌肉,十分灵活而且有力,增强了适应机能,身体分部和附肢分节是动物进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与环节动物的附肢疣足相比,有了重大进步: 疣足 1)按节分布,数量多 2)形态划一 3)与身体之间无关节,附肢不分节 4)无肌肉附着 节肢附肢分节形态多样与身体之间有关节有大量肌肉附着体部分布数量少 2、分化1)感觉(2)运动(3)捕食(4)呼吸(5)生殖 3.结构与类型双肢型:原肢、外肢、内肢;单肢型:外肢退化 三)外骨骼与肌肉 节肢动物的体壁具有一定的硬度,包在身体外面,并在某些部位向内突出成为肌肉的附着点,其功能相当于脊椎动物的骨骼,故称该层为外骨骼。 1.来源:上皮细胞分泌 2.组成:上表皮:0.1-1um,蛋白质+脂类+蜡质(陆生种类) 外表皮:几丁质(复杂的含氮多糖类物质)+蛋白质碳酸钙、磷酸钙的沉积使外表皮变硬 内表皮: 几丁质+少量蛋白质 3、意义保护、支持、运动和防止水分蒸发。 4、蜕皮及调节 外骨骼限制了身体的生长。蜕皮时上皮细胞分泌的几丁质酶和蛋白酶,能将旧外骨骼逐渐分解溶化,分泌新的表皮层。 一般在动物的背中线处破裂,个体从中钻出,迅速吞入空气、水分——使身体长大——新的表皮经鞣化变硬。昆虫:胸腺:蜕皮激素——蜕皮 ;咽侧体:保幼激素——保持幼虫性状 5.肌肉:均为横纹肌,形成独立的肌肉束,肌肉与体壁脱离,肌纤维发展为分离的肌肉束,两端着生在坚厚的外骨骼上,动作有力。 (四)混合体腔与开管式循环 1、混合体腔: 中胚层形成的真体腔裂开与囊胚腔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体腔。 节肢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以肠体腔法形成中胚层和出现按节排列的体腔囊;但在以后的发育中,体腔囊形成的真体腔退化、断裂,形成围心腔、心脏、生殖管腔、排泄管腔等几部分。在以后的发育中,围心腔壁消溶,使消化管与体壁之间的空腔实际上是由真体腔的一部分和囊胚腔形成的,因此称为混合体腔。 混合体腔内充满血液和体液,统称血淋巴,所以混合体腔又被称为血腔。

第四章 海绵动物门(多孔动物门)

第四章海绵动物门(多孔动物门) 一、名词解释 1.芽球 2.水沟系 3.假胃腔 4.两囊幼虫 5.胚层逆转 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并改正) 1.海绵动物主要生活于海水中,全部营漂浮生活。() 2.若把海绵动物切成一些小块,每块都类似一块小海绵,故称之为海绵动物。 () 3.由于海绵动物体表有许许多多的小孔,故又名多孔动物。() 4.海绵动物体表的一层细胞为领细胞,具保护作用。() 5.原始海绵体表穿插无数孔细胞,形成海绵的出水小孔。() 6.海绵动物体内为一层特有领细胞,能摄取食物进行细胞内消化。() 7.海绵动物由于具有特殊的水沟系结构,故对漂浮生活能很好的适应。 () 8.单沟型水沟系的水流途径是:进水小孔→中央腔→出水孔。() 9.复沟型水沟系的水流途径是:入水小孔→流入管→前幽门孔→辐射管→后幽门孔→流出管→中央腔→出水孔。() 三、填空 1.海绵动物身体上的小孔是水流进出的通道,水流穿行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绵动物体壁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层。 3.海绵动物中胶层中由于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因而能起骨骼支持作用。 4.海绵动物中胶层内有多种类型的变形细胞。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它们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结构的不同,海绵的水沟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类型; 它们的代表动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海绵动物的三类水沟系反映了其进化过程,从单沟型→双沟型→复沟型;________ 数目逐渐增多,使水流________和________增加;从而使海绵动物得到更多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利其生命活动。 7.海绵动物的无性生殖方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8.根据海绵动物骨骼的特点,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纲。 四、问答题 1.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2.如何理解海绵动物是动物演化树上的一个侧支?

各门主要特征

原生动物门:(1)由单个细胞或单细胞的群体组成,身体微小,由细胞器完成生 活机能,故又称类器官。(2)具有多样化的营养方式: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 腐生性营养。(3)多样化的繁殖方式:无性生殖(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 有性生殖(配子生殖,接合生殖)。(4)可形成包囊。 鞭毛纲:A以鞭毛为运动气管,鞭毛通常有1-4条或稍多。 B营养方式:光和营养,渗透营养,吞噬营养, C生殖:无性生殖一般为纵二分裂,有性生殖为配子结合或整个个体结合。。在环境不良的条 件下,可形成包囊。 肉足纲:A以伪足为运动类器官,伪足有摄食,运动功能。 B体表有极薄的细胞质膜,细胞通常分化为明显的内质与外质。 C二分裂生殖 孢子纲:A营寄生生活,无运动器或只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以鞭毛或伪足为运动器。 B营养方式:异养 C生活史复杂,有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的两世代交替。 D无性生殖为裂体生殖,有性生殖为配子生殖。 纤维纲:A以纤毛为运动器,纤毛较短,数目较多。 B结构一般较复杂,在原生动物中分化最多,大部分纤毛虫具有摄食的胞器。 C生殖: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有性生殖是接合生殖。 海绵动物门:(1)形态结构与机能:A体型多数不对称或辐射对称。B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 C具有水沟系。D发育过程由逆转现象。(2)体壁的基本结构:有两层细胞构成。(3)水 沟系:单沟型,双沟型,复沟型。(4)生殖发育:无性生殖(出芽,形成芽球),有性生 殖(配子生殖)。 腔肠动物门:(1)辐射对称。(2)两胚层,原始消化腔(消化循环腔)。(3)组织分化。(4)肌肉结构。 (5)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6)繁殖:无性生殖(出芽) 有性生殖(世代交替,有 浮浪幼虫)。 水螅纲:A一般是小型的水螅型或小水母型动物 B水螅型结构简单,只有简单的消化循环腔 C水母型一般有缘腔,触手基部有平衡囊 D生活史大部分有水螅型,水母型,有世代交替现象 E刺细胞存在于外胚层,生殖腺由外胚层产 钵水母纲:A钵水母一般为大型水母,而水螅水母为小型 B钵水母无缘膜,而水螅水母有缘膜。钵水母的感觉器官为触手囊,水螅水母为平衡囊。 C钵水母结构复杂,在胃囊里有胃丝,而水螅水母没有 D钵水母的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水螅水母的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 E内外胚层均有刺细胞 珊瑚纲:A只有水母型 B结构复杂,有口道,口道钩,隔膜,隔膜丝 C大多数具有发达的骨骼,为细胞分泌的角质或石灰质的骨针或骨片 D内外胚层均有刺细胞,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 扁形动物门:(1)两侧对称。(2)中胚层形成。(3)皮肤肌肉囊。(4)不完全的消化系统。(5)原肾管型的排泄系统。(6)梯形神经系统。(出现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7)生殖系统。中胚层出现的意义:A引起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为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进一部分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B增强了运动机能,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C 中胚层的形成也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第四章 绦虫

第四章绦虫 一、选择题 【A 型题】 4001. 下列哪种绦虫的中绦期幼虫不寄生于人体内 ( ) A.猪带绦虫 B.牛带绦虫 C.细粒棘球绦虫 D.多房棘球绦虫 E.曼氏迭宫绦虫 4002. 哪种绦虫生活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 ( ) A.猪带绦虫 B.牛带绦虫 C.细粒棘球绦虫 D.多房棘球绦虫 E.曼氏迭宫绦虫 4003.哪种绦虫人可以成为它的第二中间宿主, 转续宿主,甚至终宿主() A.猪带绦虫 B.牛带绦虫 C. 细粒棘球绦虫 D.多房棘球绦虫 E. 曼氏迭宫绦虫4004.下列哪项不能鉴别带绦虫的虫种() A.头节 B.成节 C.孕节 D. 虫卵 E.囊尾蚴 4005.对猪肉绦虫的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头节呈球形前端具顶突及两圈小钩 B.学名是链状带绦虫 C. 成节中卵巢分左E.人误食"米猪肉"可致囊尾蚴病 4006.对猪带绦虫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头节具顶突,小钩及吸盘 B.卵巢分左右两叶及中央小叶 C.孕节中子宫每侧分支7-13支 D.人误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含囊尾蚴的猪肉而患囊尾蚴病. E.成虫链体上的节片数约700-1000片. 4007.人患囊尾蚴病的原因是误食() A.裂头蚴 B.猪带绦虫虫卵 C.猪带绦虫囊尾蚴 D.牛带绦虫虫卵 E.牛带绦虫囊尾蚴 4008.可以不经过中间宿主而完成生活史的绦虫是()

A.猪带绦虫 B.细粒棘球绦虫 C.微小膜壳绦虫 D.缩小膜壳绦虫 E.阔节裂头绦虫 4009.哪种绦虫不能用人的粪便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A.猪带绦虫 B.牛带绦虫 C.曼氏迭宫绦虫 D.细粒棘球绦虫 E.微小膜壳绦虫 4010.猪带绦虫对人体的危害性比牛带绦虫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吸收大量的营养 B.虫体代谢产物的毒害作用 C.囊尾蚴寄生所造成的损 D.六钩蚴穿过组织时的破坏作用 E.头节小钩对肠壁的损伤作用. 4011.哪一种绦虫能在同一宿主体内繁殖而增加成虫的数目() A.多房棘球绦虫 B.微小膜壳绦虫 C.犬复孔绦虫 D.西里伯瑞列绦虫 E.克氏假裸头绦虫 4012.可引起游走性皮下结节的绦虫病是() A.裂头蚴病 B.囊尾蚴病 C.棘球蚴病 D.猪带绦虫病 E.牛带绦虫病4013. 诊断棘球蚴病患者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询问病史 B.X线检查 C.免疫学检查 D.诊断性组织穿刺 E. CT及同位素扫描 4015.牛带病人服药后确定疗效的指标是() A.大段链体排出 B.两周内患者未再排出孕节 C.两周内虫卵检查转阴 D.24小时内排出头节 E.临床症状好转 4016. 绦虫属于() A.原生生物界 B.扁形动物门 C.线形动物门 D.棘头动物门 E.节肢动物门4017. 诊断性组织穿刺在棘球蚴病作为禁忌的原因是可能引起()

多孔动物门

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 1.体型:体形大多不对称 2.胚层:身体由两层细胞组成(皮层和胃层) ,之间为中胶层。只有细胞分化,没有胚层 和组织分化,没有明确的组织以及器官、系统. 3.消化:具有特殊的水沟系统 水沟系统从单沟型到双沟型到复沟型,领细胞数量不断增多,增加了水流和领细胞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食物和氧气的摄取效率 4.生殖:胚胎发育过程中有逆转现象(动物极小细胞内陷形成内层,植物极大细胞形成外 层) 无性生殖–出芽: 体壁向外突起形成芽体,芽体与母体脱离形成新的个体 –形成芽球: 原细胞聚集成堆,外保几丁质膜和骨针,形成芽球。成体死亡后,芽球可度过不良环境 有性生殖–雌雄同体或异体。精子和卵都由原细胞发育而成。卵在中胶层,领细胞 吞食精子后失去鞭毛和领,成变形虫状,将精子带入卵中,使卵受精. 5.再生能力强 腔肠动物门 1.体型:身体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的体形只有上下之分,没有前后左右之分。适应于水中固着或漂浮生活。 2.胚层:身体由二个胚层组成,中间为中胶层 腔肠动物第一次出现胚层分化,是真正的两胚层动物 –外胚层:外层体壁(皮层),具保护、运动和感觉功能 –内胚层:内层(胃层),具消化、营养功能 –中胶层:内、外胚层细胞分泌的胶状物质。具有支持的作用 3.组织器官:有原始的组织分化 –原始的上皮组织:上皮细胞含有肌原纤维,具有上皮和肌肉两种功能,称为上皮肌肉细胞(皮肌细胞)。既是上皮细胞,又是原始的肌肉细胞 –出现原始的神经组织:由各种类型的神经细胞构成弥散型的网状神经 系统(原始性表现: 无神经中枢、传导无方向性、传导速度慢) 4.消化:出现消化腔 相当于高等动物的消化道,消化食物的场所。相当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原肠腔–通过腺细胞分泌消化液,食物在消化腔内进行初步消化,是动物进化过程中最早出现细胞外消化(多孔动物:中央腔没有消化作用) –消化腔又具有循环的作用,可把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分,故也称为消化循环腔。 –消化腔只有一个对外开口,是原肠期的原口形成的,兼有口(摄食)和肛门(排遗)两种功能 5.一般有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基本形态 水螅型:适应于固着生活 水母型:适应于漂浮生活

节肢动物门

第十三章节肢动物门 (Phylum Arthropoda) 第一节、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节肢动物的种类很多,不同的纲、目、科,甚至同一属中,体形变化也很大。 区分是否节肢动物,主要有以下3点: 1:体普遍异律分节 2:各体节具附肢,且附肢分节 3:体外被有一层几丁质的甲壳(即外骨骼) 一、身体分部、附肢分节及其意义 1、身体分部 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并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相同部位或不同部位的体节互相愈合,节间的界限消失。 不同部位的体节在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上是不相同的,属异律分节。 头部:感觉和取食中心 胸部:运动和支持中心 腹部:营养和繁殖中心 2、每个体节具有一对分节的附肢 节肢动物的各个体节一般都具附肢。而且附肢也分节,故名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的附肢,与动物的感觉、运动、捕食、咀嚼、呼吸甚至生殖都有关系,同时为适应各种不同的功能,产生了各种变化,形成多种不同的形状。 根据着生的部位、形状及功能的不同,附肢有各种名称。 节肢动物的附肢按节排列,与环节动物的附肢疣足相比,有了重大进步: 疣足与节肢的比较 疣足节肢 按节分布,数量多体部分布数量少 形态划一形态多样 与身体之间无关节,附肢不分节与身体之间有关节,附肢分节 无肌肉附着有大量肌肉附着 二、几丁质的外壳及其蜕皮现象 体壁含有几丁质是节肢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节肢动物的体壁具有一定的硬度,起着相当于骨骼的支撑作用,故称其为外骨骼。 节之间的外骨骼有薄膜相连,形成活动的关节,某些部位的外骨骼延伸到体内成为肌肉附着点 外骨骼具有保护身体,抵抗化学的或机械的损伤,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接受刺激的功能,并能与附着的肌肉一起产生强有力的活动。 坚硬的外骨骼会限制身体的生长,因此具有蜕皮现象。 三、肌肉系统的特点 节肢动物的肌肉与体壁之间不形成连续的肌肉层,而是发展为分离的肌肉束。 具有发达的横纹肌。 在节肢动物以前的动物肌肉都是斜纹肌,从节肢动物开始形成横纹肌,获得高度发达的运动机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