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音乐专业实施性教学大纲

音乐专业实施性教学大纲

音乐专业实施性教学大纲
音乐专业实施性教学大纲

附件二

宣城市江南职业技术学校

学分制实施性

教学计划

专业:音乐

学制:三年

适用对象:职业高中中专

制定时间: 2012年12月

一、制定依据

《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国家职业标准》、《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三、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在国家教育方针指引下,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能适应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和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艺术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音乐表演专业职业岗位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德艺双馨、全面发展的音乐表演艺术专门人才。

四、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㈠素质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文艺价值观,努力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具有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养成文明行为和热爱劳动的习惯。

3.具有基本的体育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

4.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的能力,掌握一定的美学知识,能够在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㈡知识要求

1.掌握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文艺理论基础知识。

3.掌握必需的音乐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4.掌握音乐的各民族风格和韵律、艺术表现方式。

5.掌握艺术教育基本理论知识。

6.掌握职业道德规范、就业和创业知识。

㈢能力要求

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原则,分为一般能力和专业能力。

一般能力主要有:

1.自学、自律、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能力;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竞争择业和创业的能力。

3.较好的汉语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初步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专业能力主要有:

1.熟练掌握声乐演唱、器乐演奏基本技巧,具备音乐表演能力。

2.掌握教学和培训对象年龄和自身素质特点,能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备音乐培训和教学能力。

五、职业面向

㈠主要就业岗位

1.企事业单位艺术团与部队业余文艺团体演员(含声乐表演与器乐表演)。

2.基层文化馆(站)群文工作者。

㈡其他就业岗位

经过一定培训或取得相应职业资格后,还可以担任:

1.专业艺术学校、中小学音乐教师或艺术培训中心专业人员。

2.职业歌手或器乐演奏员。

3.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人才。

六、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㈠公共基础课

1.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3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生活经济和就业创业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现代社会的生活与消费、收入与支出、生产与营销、投资保险的生活观念,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认识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把握生活中的经济规律,正确选择生活中的经济行为,提高生存能力和创富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懂得诚信、合作和维权,学会理财,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划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追求正确的生活世界、劳动世界的共同价值,引导学生创造美好的生活,成就理想,享有幸福的人生。

2.职业道德与法律(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

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经济政治与社会(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4.哲学与人生(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体育与健康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和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其任务是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6.语文(26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其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

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7.数学(13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8.英语(23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9.信息技术(70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10.综合文科(6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地理及人口、环境、资源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基本掌握观察社会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㈡专业技能课(核心课程)

1.基本乐理知识(70学时)

基本乐理知识,是学习音乐表演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较好地掌握音、音律、音程、节奏、节拍、调式、转调等基本乐理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专业技能奠定基础。本课程教学要注意与视唱练耳教学相配合。

2.视唱练耳(268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训练,要求学生较好地掌握音准概念,各种节奏与调性,能运用音乐的各种表情记号,具有较熟练的五线谱和简谱的视唱能力,提高音乐的听辩能力和音乐的记忆力,积累音乐语言。

3.合唱与指挥(198学时)

通过合唱与指挥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多声部合唱能力,初步掌握合唱指挥的基本技能。

4.艺术概论(64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艺术的本质、特征、发生、发展、构成和功能作用的基本知识,了解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现象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艺术观。

5.语音(34学时)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把握语音基础知识和播音主持基本技能。

㈢专业技能课(专业方向课程)(两个方向,每个方向338学时)

1、声乐演唱方向(338学时)

(1)声乐演唱(268学时)

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演唱发声的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科学的发声方法,能够正确运用呼吸、共鸣、位置与吐字四大要素,演唱一定数量的中、外声乐作品,并具备一定的声乐演唱表演水平与音乐的表现力。

(2)音乐欣赏(70学时)

本课程通过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的欣赏与讲析,使学生开阔音乐的视野,丰富音乐知识,增加音乐的语汇,了解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风格,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与欣赏水平。

2、器乐演奏方向(338学时)

(1) 器乐演奏(268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器乐演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演奏技能,演奏一定数量的中、外器乐作品,并具备一定的演奏水平与音乐表现力。

(2) 器乐欣赏(70学时)

本课程通过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西洋乐、民乐作品的欣赏与讲析,使学生开阔音乐的视野,丰富音乐知识,增加音乐的语汇,了解不同器乐作品风格,提高

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与欣赏水平。

㈣限定选修课程(共804学时)

1.器乐选修(声乐演唱方向)(268学时)

通过本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一种器乐(民乐或西洋乐)演奏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够演奏一些较简单的乐曲。增强学生的音乐表演综合能力。

2.声乐选修(器乐演奏方向)(268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掌握声乐发声的基本理论与发声技能,能够演唱一些简易的中外歌曲,增强学生的音乐表演综合能力。

3.形体训练(134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形体姿态,掌握简易的舞蹈动作,为器乐表演所需的演奏姿态打下良好的基础。

4.民间舞(134学时)

通过民间舞训练,使学生基本掌握民间舞的基本动律和民俗特点。提高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

5.剧目(134学时)

通过剧目课教学,使学生把专业基础课的知识通过剧目进行合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表演能力与舞台感,掌握舞蹈的基础表演程式,具有一定的塑造角色的能力,舞台上具有二度创作的能力。

6.表演(134学时)

通过本课程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表演知识,掌握音乐表演中所需要的基本肢体语言和内心表现方法。

㈤任意选修课

1.中小学音乐教学法(32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了解如何根据所教授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目的、重点和难点,并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

2.群众文化管理与辅导(32学时)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群众文化管理与辅导的历史、基本原理、特点及其规律,以及群众文化管理与辅导的现状、任务和重要意义,掌握群众文化事业管理和组织业务辅导的基本方法。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通过参观、案例分析,业务辅导实习等各种活动,使学生具备群众文化管理与辅导的能力。

3.化妆(32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舞台表演人物化妆造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法。㈥课程结构

㈥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使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互联系和补充,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活泼、积极主动,更好的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和健康成长。具体主要内容有:

1.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城乡新貌,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和艺术演出,结合重大节目(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

2.开展各种报告会和讲座,如形势报告、法制教育、英模和艺术家的专题报告、青春期知识以及心理知识讲座等。

3.举行一年一度的学生体育运动会和校园文化艺术节,以及平时各种校园文体活动和比赛。

4.参加社会文化活动、文艺演出、社区文化服务和义务劳动等。

5.进行寒暑假专题社会调查。

6.组织各种兴趣小组的活动,以及春游,秋游、联谊等有意义的娱乐活动。

六、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按周分配)

七、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八、说明

1. 获得普通话三级乙等可获得2个学分,三级甲等可获4个学分,二级乙等可获得6个学分(此学分作为语文学科学分的一部分,但不能超过其总学分的一半)。

2.各级各类竞赛获奖的奖励学分标准如下:

备注:a.上述加分只能代替选修课学分,不得代替必修课学分。

b.获得其他荣誉称号(证书)可参照执行。

3. 公共课与专业理论课实行教、考分离制度,统一命题和阅卷;专业技能课实行集体评分制度,统一命题,集体评分。为全面衡量学习成绩,文化课总体成绩由平时、期中、期末和课堂四部分组成(平时15%、期中25%、期末35%、课堂25%)专业课由期中、期末、课堂三部分组成(期中30% 课堂30% 期末40%)全部课程考试及格者准予毕业,其他情况参加国家教委制定的学籍管理条例执行。必修课为考试科目,选修课为考试或考查科目。

4.学生必须修完教学计划安排的课程,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思想鉴定符合要求者,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