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

英语课程标准

(201 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3

一、课程性质 3

二、课程基本理念 3

三、课程设计思路 4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5

一、总目标 5

二、分级目标 6

第三部分分级标准8

一、语言技能8

二、语言知识12

三、情感态度14

四、学习策略16

五、文化意识17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18

一、教学建议18

二、评价建议22

三、教材编写童议24

附录26

附录1 语音项目表26

附录2语法项目表26

附录3 词汇表28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态势。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与义务。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和使用英语对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

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

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晦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刨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学习一门外语能够促进人的心智发展,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培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是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

(三)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特点。语言学习持续时间长,而且需要逐渐积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和与之相衔接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为九个级别,旨在体现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课程的有机衔接和各学段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特点,保证英语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英语课程应按照学生的语言水平及相应的等级要求组织教学和评价活动。

(四)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选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台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要通过采用多元优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并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晦文化意识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日常教学中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终结性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杏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

(六)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三、课程设计思路

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国情,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设计课程总目标和分级目标。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使英语课程既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注重优化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一定的文化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根据上述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以小学3年级为起点,以初中毕业为终点(即义务教育9年级),并与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相衔接。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包括义务教育和高中两个阶段)

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形成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课程。设置分级课程目标借鉴了国际上通用的分级方式,力求体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使英语课程具有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在九级目标体系中,一至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要求。其中,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五级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六至九级为普通高中的目标要求。其中,七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八级和九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的高中学生设计的目标。在九个级别的目标中,一级、三级、四级和六级为过度级别。分级目标的设置有利于在课程实施中对教学和评价进行指导,同时也为课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提供了依据。英语课程分级目标体系如图l所示

高九级

中八级]

段七级]—一普通高中毕业应达到的要求

程六级

义五级--义务教育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要求

教四级

段三级

段二级—一义务教育6年级结束时应达的要求

程一级

图1英语课程分级目标体系

课程分级目标中的级别不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各个年级。但是,分级目标对3~6年级、7~9年级和高中各年级的教学和评价以及教材编写提供了循序渐进、稳步上升的指导性要求,有利于课程的整体实施。在义务教育阶段,从3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4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6年级完成二级目标,课时安排应尽量体现短时高频的原则,保证每周三至四次教学活动,周课时总时间不少于80~90分钟。7~9年级分别完成三、四、五级目标,周课时按照国家课程计划执行。

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各地可根据师资条件、资源配置等情况,制定本地区的课程实施方案,确定小学开设英语的起始年级及小学和初中毕业时应达到的级别要求,特别是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要充分考虑师资力量的配备和教学条件等因素。各地教学研究部门应加强对教学的分类、分层指导和评价,帮助学校园地制宜地落实本地课程实施方案,并注意做好学段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尤其要做好小学与初中阶段的平稳过渡,促进地区英语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过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的英语课程总目标,既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其人文性;既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课程目标结构如图2所示。

二、分级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各个级别的目标是指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应达到的综合行为表现。表l是对一至五级分级目标的描述。

表1一至五级分级目标描述

┏━━━┳━━━━━━━━━━━━━━━━━━━━━━━━━━━┓

┃级别┃目标描述┃

┣━━━╋━━━━━━━━━━━━━━━━━━━━━━━━━━━┫

┃┃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

┃┃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动作、做游戏、做事情(如涂颜┃

┃┃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

┃┃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

┃一级┃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感觉和情感。┃

┃┃能模仿范例书写词句。┃

┃┃在学习中乐于模仿,敢于表达,对英语具有一定的感知┃

┃┃能力。┃

┃┃对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级。┃

┣━━━╋━━━━━━━━━━━━━━━━━━━━━━━━━━━┫

┃┃对继续学习英语有兴级。┃

┃┃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变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

┃┃的简单信息,并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能在图片┃

┃┃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在教师的帮助┃

┃二级┃下表演小故事或小短剧,演唱简单的英语歌曲和歌谣。能┃

┃┃根据图片、词语或斜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

┃┃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初步形成对┃

┃┃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乐于了解外国文化和习俗。┃

┣━━━╋━━━━━━━━━━━━━━━━━━━━━━━━━━━┫

┃┃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

┃┃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

┃┃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变换信息。能读懂┃

┃┃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书面材料。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

┃三级┃┃

┃┃系列图片,缩写简单的故事。能根据提示简要措述一件事┃

┃┃情,参与简单的角色表演等活动。┃

┃┃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能意识判语言交际中存在文化差异。┃

┗━━━┻━━━━━━━━━━━━━━━━━━━━━━━━━━━┛

┏━━━┳━━━━━━━━━━━━━━━━━━━━━━━━━━┓

┃级别┃目标描述┃

┣━━━╋━━━━━━━━━━━━━━━━━━━━━━━━━━┫

┃┃有明确的学习需要和目标,对英语学习表现出较强的自┃

┃┃信心。┃

┃┃能在所设日常交际情境中听懂对话和小故事。能用简单┃

┃┃的语言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能表达简单的观点。能读┃

┃┃懂常见文体的小短文和相应水平的英文报刊文章。能合作┃

┃四级┃起草和修改简短的叙建、说明、指令、规则等。能尝试使┃

┃┃用不同的教育资源,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扩展┃

┃┃知识、解决简单的同题并描述结果。┃

┃┃能在学习中相互帮助,克服困难。能合理计划和安排学┃

┃┃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注意判中外文化的异同。┃

┣━━━╋━━━━━━━━━━━━━━━━━━━━━━━━━━┫

┃┃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

┃┃信心。┃

┃┃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者与讨论。能就日常生话┃

┃┃的相关话题与他人变换信息并睬述自己的意见。能读懂相┃

┃┃应水平的读物和报纸、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五级┃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根据提示独立起┃

┃┃草和修改小作文。┃

┃┃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

┃┃务。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方法。能利用多┃

┃┃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

┃┃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

┗━━━┻━━━━━━━━━━━━━━━━━━━━━━━━━━┛

第三部分分级标准

按照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要求,本标准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级别要求。其中,对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写等技能提出五个级别的不同目标要求,对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提出了二级和五级的目标要求。

一、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它们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因此,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卫是学习的手段。语言技能标准以学生在某个级别“能做什么”为主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表2是语言技能的分级标准。

表2语言技能分级标准

┏━━━┳━━━┳━━━━━━━━━━━━━━━━━━━━━━━┓

┃级别┃技能┃标准描述┃

┣━━━╋━━━╋━━━━━━━━━━━━━━━━━━━━━━━┫

┃┃┃1.能根据听判的词句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

┃┃┃2.能听懂课堂简短的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3.能根据指令做事情,如指图片、涂颜色、画图、┃

┃┃听做┃┃

┃┃┃做动作等。┃

┃┃┃4.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简单的小故事并做┃

┃┃┃出适当的反应。┃

┃┣━━━╋━━━━━━━━━━━━━━━━━━━━━━━┫

┃┃┃1.能根据录音模仿说话。┃

┃┃┃2.能相互致以简单的问候。┃

┃┃┃3.能相互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等。┃

┃┃说唱┃4.能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如喜欢和不喜欢。┃

┃┃┃5.能根据表演猜测意思、说出词语。┃

┃┃┃6.能学唱英语儿童歌曲和歌徭15首左右。┃┃一级┃┃7.能根据图、文说出单词或短句。┃

┃┣━━━╋━━━━━━━━━━━━━━━━━━━━━━━┫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进行┃

┃┃玩演┃简单的交际。┃

┃┃┃2.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

┃┣━━━╋━━━━━━━━━━━━━━━━━━━━━━━┫

┃┃┃1.能看图识词。┃

┃┃┃2.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

┃┃读写┃3.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4.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

┃┃┃5.能模仿范例写词句。┃

┃┣━━━╋━━━━━━━━━━━━━━━━━━━━━━━┫

┃┃┃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语动画片或程度相当的英语┃

┃┃视听┃教学节目,课堂视听时间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

┗━━━┻━━━┻━━━━━━━━━━━━━━━━━━━━━━━┛

┏━━━┳━━━┳━━━━━━━━━━━━━━━━━━━━━━━━┓┃级别┃技能┃标准描述┃┣━━━╋━━━╋━━━━━━━━━━━━━━━━━━━━━━━━┫┃┃听┃1.能借助图片、图像、手势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2.能听懂简单的配圈小故事。┃┃┃┃3.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4.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适当的反应。┃┃┣━━━╋━━━━━━━━━━━━━━━━━━━━━━━━┫┃┃┃1.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基本达意。┃┃┃┃2.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3.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用语(如问候、告别、致┃┃┃说┃谢、道歉等)。┃┃┃┃4.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5.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图片的提示下描述或讲述简单┃┃┃┃的小故事。┃┃┣━━━╋━━━━━━━━━━━━━━━━━━━━━━━━┫┃┃┃1'能认读所学词语。┃

┃┃┃2.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二级┃┃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读┃4.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1'能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常用的标点符号。┃┃┃┃2.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和祝福语。┃┃┃写┃┃┃┃┃3.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1'能按要求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短剧。┃┃┃玩演┃3.能学唱简单的英语歌曲和歌谣30首左右(含一级┃┃┃┃要求)。┃┃┃视听┃┃┃┃┃4.能看懂程度相当的英语动画片和英语教学节日,┃┃┃┃课堂视听时间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

┏━━━┳━━━┳━━━━━━━━━━━━━━━━━━━━━━━━┓┃级别┃技能┃标准描述┃┣━━━╋━━━╋━━━━━━━━━━━━━━━━━━━━━━━━┫┃┃听┃1.能识别不同句式的语调,如陈述句、疑问句和指┃┃┃┃令等。┃┃┃┃2.能根据语调变化,体会句子意义的变化。┃┃┃┃3.能感知歌谣中的韵律。┃┃┃┃4.能识别语段中句子之间的联系。┃┃┃┃5.能听懂学习活动中连续的指令和问题,并做出适┃┃┃┃当的反应。┃┃┃┃6.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7.能借助提示听懂教师讲述的故事。┃┃┣━━━╋━━━━━━━━━━━━━━━━━━━━━━━━┫┃┃┃1.能在课堂活动中用简短的英语进行交际。┃┃┃┃2.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角色表演。┃┃┃┃4.能利用所给提示(如图片、幻灯片、食物、文字┃┃┃说┃等)简单描述一件事情。┃┃三级┃┃5.能提供有关个人情况和个人经历的信息。┃┃┃┃6.能讲述简单的小故事。┃┃┃┃7.能背诵一定数量的英语小诗或歌徭,能唱一些英┃┃┃┃语歌曲。┃┃┃┃8.能在上述口语活动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2.能理解并执行有关学习活动的简短书面指令。┃┃┃读┃3.能读懂简单的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4.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工具书。┃┃┃┃5.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判4万词以上。┃┃┣━━━╋━━━━━━━━━━━━━━━━━━━━━━━━┫┃┃┃1.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2.能使用简单的图表和海报等形式传达信息。┃┃┃写┃┃┃┃┃3.能参照范例写出或回复简单的问候和邀请。┃┃┃┃4.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

┏━━━┳━━━┳━━━━━━━━━━━━━━━━━━━━━━━━┓┃级别┃技能┃标准描述┃┣━━━╋━━━╋━━━━━━━━━━━━━━━━━━━━━━━━┫┃┃听┃1.能听懂接近自然语速、熟悉话题的简单语段,识┃┃┃┃别主题,获取主要信息。┃┃┃┃2.能听懂简单故事的情节发展,理解其中主要人物┃┃┃┃和事件。┃┃┃┃3.能听懂连续的指令并据此完成任务。┃┃┃┃4.能听懂广播、电视等媒体中的初级英语教学节目。┃┃┣━━━╋━━━━━━━━━━━━━━━━━━━━━━━━┫┃┃┃1.能根据提示给出连贯的简单指令。┃┃┃┃2.能引出话题并进行几个话轮的交谈。┃┃┃┃3.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或根据图片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说┃┃┃┃┃自己或他人的经历。┃┃┃┃4.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角色表演等活动。┃┃┃┃5.能在上进口语活动中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四级┃┃┃┃┣━━━╋━━━━━━━━━━━━━━━━━━━━━━━━┫┃┃┃1.能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2.能理解简易读物中的事件发生顺序和人物行为。┃┃┃┃3.能从简单的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4.能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谣┃┃┃┃┃5.能理解并解释图表提供的信息。┃┃┃┃6.能读懂简单的个人信件、说明文等应用文体材料。┃┃┃┃7.能使用英汉词典等工具书帮助阅读理解。┃┃┃┃8.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0万词以上。┃┃┣━━━╋━━━━━━━━━━━━━━━━━━━━━━━━┫┃┃┃1'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能用词组或简单句为自己创作的图片写出说明。┃┃┃写┃3.能写出简短的文段,如简单的指令、规则。┃┃┃┃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或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起草和修┃┃┃┃改作文。┃┗━━━┻━━━┻━━━━━━━━━━━━━━━━━━━━━━━━┛

┏━━━┳━━━┳━━━━━━━━━━━━━━━━━━━━━━━┓

┃级别┃技能┃标准描述┃

┣━━━╋━━━╋━━━━━━━━━━━━━━━━━━━━━━━┫

┃┃听┃1.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2.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

┃┃┃和观点。┃

┃┃┃3.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4.能听懂接近自然语速的故事和叙述,理解故事的┃

┃┃┃因果关系。┃

┃┃┃5.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方式做出反应。┃

┃┃┃6.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

┃┣━━━╋━━━━━━━━━━━━━━━━━━━━━━━┫

┃┃┃1.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

┃┃┃见,参与讨论。┃

┃┃┃2.能与他人沟通信息,音作完成任务。┃

┃┃┃3.能在口头表达中进行适当的自我修正。┃

┃┃说┃4.能有效地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

┃┃┃5.能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

┃┃┃6.能用英语表演短剧。┃

┃┃┃7.能在以上口语活动中做到语音、语调自然,语气┃

┃五级┃┃恰当。┃

┃┣━━━╋━━━━━━━━━━━━━━━━━━━━━━━┫

┃┃┃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

┃┃┃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读┃4.能读懂相应水平的常见体裁的读物。┃

┃┃┃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

┃┃┃信息。┃

┃┃┃6.能利用词典等工具书进行阅读。┃

┃┃┃7.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判15万词以上。┃

┃┣━━━╋━━━━━━━━━━━━━━━━━━━━━━━┫

┃┃┃1.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

┃┃┃2.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

┃┃┃行修改。┃

┃┃写┃┃

┃┃┃3.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

┃┃┃4.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

┃┃┃5.能根据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

┗━━━┻━━━┻━━━━━━━━━━━━━━━━━━━━━━━┛

二、语言知识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话题和功能的语言形式等。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表3是二级和五级语言知识的分级标准(详细内容参见附录1、2、3、4、5)。表3语言知识分级标准

┏━━━┳━━━┳━━━━━━━━━━━━━━━━━━━━━━━┓

┃级别┃知识┃标准描述┃

┣━━━╋━━━╋━━━━━━━━━━━━━━━━━━━━━━━┫

┃┃┃1'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2.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语音┃3.了解单词有重音,句子有重读。┃┃┃┃4.了解英语语音包括连读、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1.知道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2.知道要根据单词的音、义、形来学习词汇。┃┃┃词汇┃3.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 ┃

┃┃┃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并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二级┃┃┃┃┃┃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1'在具体语境中理解以下语法项目的意义和用法:┃

┃┃┃?名词的单复散形式和名词所有格,┃

┃┃┃?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般过去时和一般┃

┃┃语法┃┃┃┃┃将来时,┃┃┃┃?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简单句的基本形式。┃

┃┃┃2.在实际运用中体会以上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

┏━━━┳━━━┳━━━━━━━━━━━━━━━━━━━━━━━━┓┃级别┃知识┃标准描述┃┣━━━╋━━━╋━━━━━━━━━━━━━━━━━━━━━━━━┫┃┃┃理解和运用有关下列功能的语言表达形式:问候、┃┃┃功能┃介绍、告别、请求、致谢、邀请、道歉、情感、喜┃┃┃┃好、建议、祝愿等。┃┃┣━━━╋━━━━━━━━━━━━━━━━━━━━━━━━┫┃二级┃┃理解和运用有关下列话题的语言表达形式;个人┃┃┃┃情况、家庭与朋友、身体与健康、学校与日常生活、┃┃┃话题┃┃┃┃┃文体活动、节假日、饮食、服装、季节与天气、颜┃┃┃┃色、动物等。┃┣━━━╋━━━╋━━━━━━━━━━━━━━━━━━━━━━━━┫┃┃┃1.了解语音在语言学习中的意义。┃┃┃┃2.在日常生活会话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自┃┃┃┃然、流畅。┃┃┃语音┃┃┃┃┃3.根据重音和语调的变化,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态度。┃┃┃┃4.根据读音规剧和音标拼读单词。┃┃┣━━━╋━━━━━━━━━━━━━━━━━━━━━━━━┫┃┃┃1.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2.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音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

┃┃词汇┃意义。┃

┃┃┃3.运用词忙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

┃┃┃4.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

┃五级┃┃用语或固定搭配。┃

┃┣━━━╋━━━━━━━━━━━━━━━━━━━━━━━━┫

┃┃┃1.理解附录中“语法项目表”中所列语法项目并能在特┃

┃┃┃定语境中使用。┃

┃┃┃2.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常用表意功能。┃

┃┃语法┃3.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

┃┃┃4.理解并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描述人和物,描述具┃

┃┃┃体事件和具体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时间、┃

┃┃┃地点及方位,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等。┃

┃┣━━━╋━━━━━━━━━━━━━━━━━━━━━━━━┫

┃┃┃在交往中恰当理解和运用本级别所列功能意念的┃

┃┃功能┃┃

┃┃┃语言表达形式(具体内容参见附录4)。┃

┃┣━━━╋━━━━━━━━━━━━━━━━━━━━━━━━┫

┃┃┃围绕本级别所列话题恰当理解与运用相关的语言┃

┃┃话题┃┃

┃┃┃表达形式(具体内容参见附录5)。┃

┗━━━┻━━━┻━━━━━━━━━━━━━━━━━━━━━━━━┛

三、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指兴级、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级,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级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通过英语课程,使学生增强祖国意识,拓展国际视野。表4是二级和五级的情感态度分级标准。

表4 情感态度分级标准

┏━━━┳━━━━━━━━━━━━━━━━━━━━━━━━━━━━━━━━┓

┃级别┃标准描述┃

┣━━━╋━━━━━━━━━━━━━━━━━━━━━━━━━━━━━━━━┫

┃┃1.能体会判英语学习的乐级。┃

┃┃2.敢于开口,表达中不怕出错误。┃

┃┃3.乐于感知并积极尝试使用英语。┃

┃二级┃4.积极参与各种课堂学习活动。┃

┃┃5.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

┃┃6.遇到困难时能大胆求助。┃

┃┃7.乐于接触外国文化,增强祖国意识。┃

┣━━━╋━━━━━━━━━━━━━━━━━━━━━━━━━━━━━━━━┫

┃┃1.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能认识判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

┃┃2.有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级,乐于参与各种英语实践活动。┃

┃┃3.有学好英语的信心,敢于用英语进行表达。┃

┃┃4.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五级┃5.能体会英语学习中的乐级,乐于接触英语歌曲、读物等。┃

┃┃6.能在英语交流中注意并理解他人的情感。┃

┃┃7.遇到问题时能主动请教,勇于克服困难。┃

┃┃8.在生话中接触英语时,乐于探究其含义并尝试模仿。┃

┃┃9.对祖国文化能有更深刻的了解,具有初步的国际理解意识。┃

┗━━━┻━━━━━━━━━━━━━━━━━━━━━━━━━━━━━━━━┛

四、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这些行动和步骤的信念。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调控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加以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行动和步骤;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行动;资源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方式和方法。

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选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可

持续性学习奠定基础。表5是二级和五级学习策略分级标准。

表5学习策略分级标准

┏━━━┳━━━━━━━━━━━━━━━━━━━━━━━━━━┓

┃敏别┃标准描述┃

┣━━━╋━━━━━━━━━━━━━━━━━━━━━━━━━━┫

┃┃基本策略┃

┃┃1. 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遇到问题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3.会制订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

┃┃4.对所学内容能主动复习和归纳。┃

┃┃5.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

┃二级┃┃

┃┃6.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7.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

┃┃8.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

┃┃9.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10.注意观察生活或媒体中使用的简单英语。┃

┃┃11.能初步借助简单的工具书学习英语。┃

┣━━━╋━━━━━━━━━━━━━━━━━━━━━━━━━━┫

┃┃认知策略┃

┃┃1.根据需要进行学习。┃

┃┃2.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3.在学习中善于记要点。┃

┃┃4.在学习中善于利用图画等非语言信息理解主题。┃

┃┃5.借助联想学习和记忆词语。┃

┃┃6.对所学内容能主动复习并加以整理和归纳。┃

┃┃7.在学习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善于发现语言的规律并┃

┃┃能运用规律举一反三。┃

┃┃8.在使用英语时,能意识到错误并进行适当的纠正。┃

┃五级┃9.必要时,有效地借助母语知识理解英语。┃

┃┃10.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材。┃

┃┃调控策略┃

┃┃1'. 明确自己学习英语的目标。┃

┃┃2.明确自己的学习需要。┃

┃┃3.制订切合实际的英语学习计划。┃

┃┃4.把握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5.注意了解和反思自己学习英语中的进步与不足。┃

┃┃6.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

┃┃7.经常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学习体会。┃

┃┃8.积极参与课内外英语学习活动。┃

┗━━━┻━━━━━━━━━━━━━━━━━━━━━━━━━━┛

┏━━━┳━━━━━━━━━━━━━━━━━━━━━━┓

┃岛捌┃标准描述┃

┣━━━╋━━━━━━━━━━━━━━━━━━━━━━┫

┃┃交际策略┃

┃┃1.在课内外学习话动中能够用英语与他人交流。┃

┃┃2.善于抓住用英语交际的机会。┃

┃┃3.在交际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意思的表达上。┃

┃┃4.借助手势、表情等体态语进行交流。┃

┃┃5.交际中遇到困难时,有效地寻求帮助。┃

┃五级┃6.在交际中注意判中外交际习俗的差异。┃

┃┃资源策略┃

┃┃1.注意通过音像资料丰富自己的学习。┃

┃┃2.使用简单的工具书查找信息。┃

┃┃3.注意生括中和媒体上所使用的英语。┃

┃┃4.能初步利用图书馆或网络上的学习资源。┃

┗━━━┻━━━━━━━━━━━━━━━━━━━━━━┛

五、文化意识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罔.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外国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级。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交际能力。表6是二级和五级的文化意识分级标准。

表6文化意识分级标准

┏━━━┳━━━━━━━━━━━━━━━━━━━━━━━━━━━┓

┃级别┃标准描述┃

┣━━━╋━━━━━━━━━━━━━━━━━━━━━━━━━━━┫

┃┃1'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2.对一般的赞扬、请求、道歉等做出适当的反应。┃

┃┃3.知道世界上主要的文娱和体育话动。┃

┃┃4.知道英语国家中典型的食品和饮料的名称。┃

┃二级┃┃

┃┃5.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

┃┃6.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重要标志材,如英国的大本钟等。┃

┃┃7.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

┃┃8.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注意判中外文化异同。┃

┣━━━╋━━━━━━━━━━━━━━━━━━━━━━━━━━━┫

┃┃1'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体态语,如手势、表情等。┃

┃┃2.恰当使用英语中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3.了解、区别英语中不同性别常用的名字和亲昵的称呼。┃

┃┃4.了解英语国家的饮食习俗。┃

┃┃5.对别人的赞扬、请求、致歉等做出恰当的反应。┃

┃┃6.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赞扬、请求等意义。┃

┃五级┃┃

┃┃7.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等。┃

┃┃8.了解英语国家的人际交往习俗。┃

┃┃9.了解世界上主要的文娱和体育话动。┃

┃┃10.了解世界上主要的节假日及庆祝方式。┃

┃┃11.关注中外文化异同,加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12.能初步用英语介绍祖国的主要节日和典型的文化习俗。┃

┗━━━┻━━━━━━━━━━━━━━━━━━━━━━━━━━━┛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力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好基础,同时,促进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应在教学中综合考虑语言技能、语言知

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整体规划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努力适应英语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为此,特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l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1.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有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和发展需求,进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把握学习难度,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学习英语的信心,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培受,并使他们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2.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充分发掘学生的不同潜能,与学生建立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因材施教,鼓励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生间和自主发展生间。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3.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威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娶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并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恰当的方法妥善处理。

4.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素养和基本外语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意识。

(二)注重语言实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本标准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一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旨在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哥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为提升学生佣英语做事情一的能力服务。教师要通过刨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赋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选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选茌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在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应注意处理好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的关系、语言操练与语言运用的关系以及常规教学与考试的关系,使教学活动更加有效。

1.话动要有明确的交流目的、真实的交流意义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并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个体和合作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语言与思维能力,并能在展示活动中碴受成功。

2.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话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要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项目的真实意义和用法。

3.萜动应包括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过程,使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接触、理解、操练、运用语言等环节,逐步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应有助于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情,特别是用英语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表达简单的个人观点和培受,从而提升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

4.活动不仅限于课堂,还可延伸到课堂之外。活动应有利于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淳遗与联系,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级、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

(三)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白主学习能力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十分重要。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娶目标之一。

1.结合学生母语学习的经验和认知发展需求,针对英、美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异同,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盛知和模仿英语发音的特点;掌握有效记忆和使用英语词汇的方法;理解英语句型的结柯和语用功能;初步运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获取、处理和传递所需信息;在具体语境下开展有效交流;主动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策略等。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应特别强调培养对英语的盛知能力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2.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罔.格,整体安排学习策略的发展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发展具体的学习策略,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的学习者。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采用直接讲解、间接渗遗、学生相互交流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和示范不同的英语学习策略,刨设有利于学生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效运用学习策略对提高学习效率有积极作用。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尝试各种学习策略,指导学生自我监控使用策略的情况和效果,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逐步形成符合个人学习风格和需要并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英语学习策略。

(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历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进而拓展文化视野,形成晦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晦文化交际的能力。

1.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中的文化因素,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逐步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力,为开展跨文化交际做准备。

2.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晦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体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结台实际教学需要,甸遗性地使用袭材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妥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1.根据所在地区的教学实际需要、学生现有水平、课时安排等,可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删减。但对教材所做的补充和删减,不应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避免仅仅为了满足考试需要而对教材作出取舍。

2.根据实际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需求,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和活动进行替换,也可根据需要辩加活动步骤,比如增加准备或提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学习难度。教师还可适当扩展教学内容或延伸原有的教学活动,比如增加属于相同主题且水平相当的阅读篇目或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展开对话或讨论活动,或增加词忙学习活动或写作活动等,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

3.根据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对教材编排顺序作适当的调整。比如,现实生活中发生了某一重要事件,该事件与教材中某个单元的话题相关但进度不同步,在不影响教材的延续性和渐进牲的前提下,可以提前学习这个单元,使学习内容与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同步。

4.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教师还可以对教材做其他方面的调整。比如,有时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在遗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做出适当调整,采用最适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方法。

(六)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多种媒体的手段、多种类型的平台和多方位的生间。教师妥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校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学习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同时也娶充分发挥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作用,使各种教育技术和手段都能科学、合理、恰当、简约地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服务。

1.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创造性地利用黑板、白板、卡片、简笔画、教学挂图、模型、实物等传统媒体,同时积极利用音像、多媒体以及时络等现代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供有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尝试、体验真实语言的语境,使英语学习更好地体现真实性和交际性特征。

2.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等多种资源,提供充足的条件,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和生间。师资条件相对薄弱的地区和学校应当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有效推进英语教学。

3.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更应注意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形式耳过程更为直观、生动、形象,以适应儿童的认扣特点。

4.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经历与经验以及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实倒,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要注意目的性、恰当性、合理性。多媒体的使用不能替代师生课堂上真实的语言交流、思维碰撞、情感互动和人际交往活动。

(七)组织生动蓿谴的操外蓿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学生的语言实践和自主学习提供更大的平台。课外活动要有助于激发和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级、丰富语培、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和塑造性格。同时,应注意英语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结合当地经拼文化发展实际,有计划、有组织、有创造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园地制宜的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短剧,以及英语角、英语墙报、校园或班级刊物等,还可以举办英语演讲会、英语演出、英语主题班会以及英语作品展示会等,甚至可以参与社区英语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鑫与有组织的国际学生交流活动。

2.英语课外活动要着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注意鼓励、动员、吸引学习困难的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为他们设计适合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使他们能够乐于参与,并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赋产生学习兴级和动力并获得成功。在活动中要给予他们耐心的指导,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热情,尊重他们的参与方式.并注意因势利导。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课外活动具有新鲜培和活力。小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尤其要突出童级。

3.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策划和选择并给予恰当的引导和辅导,要关注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做好活动的顾问和服务工作,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学校要对英语课外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积极引导,避免使英语课外活动变成课外补习活动。

(八)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垛程的要求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关键。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加深对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理解与认识,充分吸收和继承各种方法的可取之处,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在实践与反思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适应英语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1.更新学科专业知识,提高语言素养。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掌握并不断更新学科专业知识。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学科专业知识包括系统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如英语语法、词汇、语音、语篇等知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较好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应能用英语实施课堂教学,阅读专业文献,参加学术交流。同时,教师还应具有较强的晦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并能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不断更新语言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素养。

2.不断积累学科教学知识,提高教学实赋能力。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不仅包括学科专业知识,还包括学科教学知识,即教师通过有效教学帮助学生建构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的知识。教师要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根据儿童和青少年的认扣发展特点和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探索学生学习英语的客观规律,并以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确定合理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连贯、清晰的教学步骤,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与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观察救与学的过程,监控救与学的效果,根据需要及时

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3.开展教学反思,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教学反思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捷问题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避径。通过实践与反思,教师有机整合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加深对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与认识,形成自主的专业发展意识和能力。教师还应通过合作学习和合作操究的机制与其他教师主动分享,加强交流,逐步提炼适合个人特点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成为一名不断进取、具有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英语教师。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上述教学建议,特提供部分教学实例供广大教师鑫考(见附录6)。

二、评价建议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

据本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与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方

法,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加以及时、有效她监控,以起到对教学的积校导向作用。

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评价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使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为此,特提出以下评价建议;

(一)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在课程实蓝的过程中,评价应起到监控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作用。因此,评价要有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功,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和保持英语学习的兴级和信心;评价娶有利于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评价要有利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及时了解课程的实施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

不断发展和完善。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结果还应有利于家长和社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的目标和教育的发展方向,共同推进课程实施。

(二)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以及评价的实施等均应姒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主动的合作者。学生应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使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和可行的评价工具,了解评价标准和学习进程,发现和分析学习中的具体问题,主动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策略,认识自我,树立自信,不断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应当树

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观念,完善评价机制,采取有效的评价措施,支持和激励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依据操稆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害与标准

本标准是确定课程评价内容与标准的依据。因此,教师应当综合考虑本标准所规定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志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及特

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评价标准,选择评价内容,采用恰当形式。应避免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考查和脱离语言实际运用的倾向,以蜘实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四)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在设计和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各阶段教学的特点与评价目的,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选用合理、多样的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实现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可采用与课堂教学活动接近的形式以及平时测验、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应采用不同类型曲综合性和表现性的评价形式,以口试、听力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笔试中,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要合理配置。

(五)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薮与学的过程

形成性评价是日常教学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和实施的评价活动,其首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核心是通过不同形式的反馈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帮助和指导。教师应根据实际课堂教学的目标,采取有效的信息收集和反馈方式,及时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困难,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为下一步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依据。形成性评价应坚持激威原则。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使学

生通过参与展现自己学习进步的各种评价活动,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形成性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测试与非测试、教师评价、个人自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等。教师要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并与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威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教师还应主动争取与家长的交流与合作。

(六)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学习阶段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如期末考试、毕业学业考试等。终结性评价主要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程度,包括语言技能、

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画。终结性评价应根据教学的阶段性目标确定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写作和语言知识运用等部分。口试娶重点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策略的运用。听力部分应着重考查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避免单纯辨音题等脱离语境的题型。阅读和写作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理解真实语言材料和表达真实思想的能力。对语言知识的考查应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不应孤立

地考查知识点或对知识的机械记忆。终结性评价应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渗遗对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考查。考试形式应灵活多样,合理配置主观题和客观题。小学的终结性评价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恰当的形式和内容,做到简明、实用。

(七)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教学与评价都是英语课程实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环节,评价是及时监控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评价要服务教学、反馈教学、促进教学。平时的教学要避免为考而教、不考不救、以考代教的倾向,特别是要避免采用题海战术干扰正常教学的做法。妥坚持以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命题指导思想,使教学始终着眼于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八)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应以本标准和平时的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主要目的,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乎、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评价形式。小学阶段的评价应以形成性为主,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小学中、低年级的终结性评价应采取与平时教学相近的、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小学高年级的终结性评价也应主要采用与平时教学活动相近的方式进行,合理采用口试、听力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查学生基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终结性评价的成绩评定可采用等级制或选标的方法,不宜采用百分制。

(九)合理设计和实蜘中毕业学业考试

初中毕业英语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科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达到本标准所规定级别水平的程度。英语学业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听、说、读、写等四种英语语言技能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听和读应主要考查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从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理解信息的基础上,学生还要髓够对信息加以判断、归纳、综合。说和写应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与技能,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完成信息沟通、再现生活经历、描述周围事物、发表意见和观点的能力。英语学业考试需要以适当形式考查学生对具体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不是孤立地考查知识点,更不是考查对知识的机械记忆。

英语学业考试的命题应遵守以下原则:

1.要依据本标准来确定考查内容与标准。

2.要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避免单纯考查语言知识。

3.要充分孝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

4.要选用真实、地道的语言素材,根据语言实际使用情况命题。

5.要确保试题的信度和教度,杜绝繁、偏、旧的试题,要控制题量。

6.要根据试题的考查目的和考查重点,科学合理地制订评分标准。

英语课程的评价要体现新课程的评价原则,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评价形式和评价手段。教师要不断学习和了解国内外语言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钻研语言评价技术与手段。既要保持和改进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更娶积极尝试、实验新的评价方法。在具体的评价实施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阶段英语学习的内容、目标以及评价的不同功能,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并进行合理组合。为了使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建议,特提供一些评价方式和方法供广大教师参考(见附录7)。

三、教材编写童议

英语教材是指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以及与之配套使用的练习册、活动册、读物、自学手册、录音带、录像带、挂图、卡片、教学实物、计算机软件等。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教材要以本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为缩写依据。在满足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应尽可能灵活多样,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同时,教材还应融人先进的英语学习和教

学的理念和方法。教材缩写应体现以下原刚。

(一)思想性原则

英语教材既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媒介。教材选材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既要有利于学生了解外国文化的精华和中外文化的异同,还要有利于引导学生提高文化鉴别能力,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赢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材中还应选编一定比例的介绍中国文化的内容,积极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及民主与法制教育。

(二)科学性原则

英语教材的缩写要依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充分体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语言水平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教材的编排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精选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语言材料,注意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教材内容的编排娶遵循由易刊难、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过度的原则,教材应根据不同阶段英语学习的特点,在教学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各有侧重。教材在内容、目标和要求等方面应全面体现本标准的要求,使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目标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支持。教材应尽可能选择真实、地道和典型的语言素材,并保证重要语言内容有较高的复现率。

(三)趣味性原则

教材不仅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愿望等学习需求。为此,教材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的语言材料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刨设尽量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设计生动活泼、互动性较强的语言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四)灵活性原则

教材的缩写应注意考虑城乡和地区差异,内容的编排和采用的教学方法应具有灵话性。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既要反映课程标准的要求,也要便于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取舍和补充,对教学方法作适当的调整。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旌英语课程的重要保证。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教学材料、支持系统和教学环境等,如音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软件、广播影视节目、嘲络资源、报纸杂志以及图书馆、班级、学校教学设旌和教学环境刨设等等。此外,课程资源还包括人的资源,如学生资源、教师资源和家长资源。他们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知识结构都可以成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合理开发、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各种课程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一)开发与利用教材资源

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棱心部分。深入开展教材分析、把握教材的设计理念、熟悉教材的编排特点、了解教材所提供的资源是教师有效利用和开发教材的前提。教师只有深入地研读教材,才能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也才能通过教材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和学校应及时了解教材的使用情况,及时为教材修订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必要的情况下,应及时更新教材。学校还可以适当选用国内外优质的教学资料或开发适用的校本教材,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二)开发与利用学校资源

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妥使学生尽可能通过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来学习真实、鲜活、实用的英语,直接体验语言和运用语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真实的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的机会。

为了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开拓教和学的渠道,更新教和学的方式,使英语教学更加真实、生动、开放和灵活,英语课程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资源,如图书馆、语言实验室、音像设备等基奉的和常规的教学设蓝。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尽可能创造条件,为英语课程提供电视机、录像机、计算机、VCD、DVD、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设置视听室等,向学生开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三)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学生提供了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

新的学习模式。通过计算机和互联时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学生之间更有效地相互帮助,分享学习资源。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要积校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和时络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自己的英语教学时站,开设阿络课程,进一步增加学习的真实性、开放性和实效性。

(四)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

学生资源蕴藏在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学习体验之中,也隐藏在他们丰富的情感和活跃的思维之中。学生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充分认识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的重要意义。通过刨设开放性的师生、生生互动的交流与分享平台,有效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促进课程实施中的资源生成。同时,每个学生也应学会建立和利用自己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教师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交流学习资源。可以组织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或图书柜,戢鼬学生制作班级英文日志、英语墙报;引导学生在班级和学校进行英语环境设计,创建英语广播站等;还可以尝试组织学生用英语开展网上交流和讨论,制作班级英语时页等。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考虑当地经拼发展水平以及学生和家长的承受能力,以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为前提,坚持简便、实用、有效的原则。除了已经提刊的课程资源外,还应注意开发其他类型的英语课程资源,如社会资源、教师资源、家长资源等,并注意不断更新和补充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学校要建立有效的课程资源管理体系,在充分利用已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杜绝课程资源闲置的现象。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过程中,要坚决制止缩写和使用粗制滥造的教辅材料。严格禁止学校和教师向学生推荐非法出版的模拟试题、同步练习等材料。

附录

附录1 语音项目表

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语音教学应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不要单纯追求单音的准确性。

在英语教学起始阶段,语音教学主要应通过模仿来进行,教师应提供大量听音、反复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英语有不同的口音,如英国口音、美国口音等。教学中,应让学生在基本掌握一种口音的基础上,适当接触不同的口音,为他们发展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1.基本读音

(1) 26个字母读音

(2)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基本读音

(3)常见的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4)常见的辅音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基本读音,如th,sh, ch等

(5)辅音连箍的读音,如black,class,,flag,glass,,plane, sLeep, brightr cry,sky,smaII,speak, star,street.sb/ash,sf7111g, screen. frogramme, quiet

(6)成节音的读音,如tab/e, peob/e,uncle,sing/e,middle, little, parcel,bas/n. cousint oftcnr sercm 2.重音

(1)单词重音

(2)句子重读

3.意群的读音

(1)连读和失去爆破

(2)弱读与同化

4.语调与节奏

(1)语调(升调,降调)

(2)节奏

附录2语法项目表

注:二级的语法项目参见“分级标准”中的“语言知识“部分。

1.名词

(1)可数名词及其单复数

(2)不可数名词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相比于《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版)而言,更准确、全面地阐述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课程内容总量与实验稿基本持平,但部分内容降低了难度或缩小了范围,具体内容的表述更清晰、准确,便于教师的理解和实施。实施建议表述更为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下面简述主要的修改内容。 一、课程性质与理念的修改 对课程性质的表述突出了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和综合性三个基本方面。明确界定了科学素养的概念,即科学素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在课程基本理念上,将“(三)体现科学本质”修改为“(三)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将“(四)突出科学探究”修改为“(四)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在具体表述上细化了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更加关注科学探究的实质。 二、课程目标的的修改 在总目标上增加了“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目标。在分目标上,将“科学探究”的6条目标整合为4条,分别对应认知目标(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过程目标和能力目标。在“科学知识与技能”中增加了两条技能目标,即:5.具有观察、实验、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初步技能,以及用科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初步技能;6.具有应用科学知识描述和解释周围世界的初步能力,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将“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4条目标整合为3条,第1条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态度,第2条是对科学的态度,第3条是学习科学、处理事务与人际关系的态度。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目标的标题改为“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并由原来的4条目标调整为5条,即增加:5.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的教育目标。 三、内容标准的修改 1、调整、合并了部分内容,使之更科学、准确。例如,将“生命科学”的原主题2“生物的新陈代谢”修改为“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其中原专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题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 基础。 2、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_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5、课程目标中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6、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__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7、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8、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 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9、学会汉语拼音。能说 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 汉字。 10、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 _平等对话_过程中进行。 11、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 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 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 和想象作文”。 12、口语交际是__听__ 与_ 说_ 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 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_交际情境 _中进行。 1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 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 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 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 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 完整。 14、新课程倡导 (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 15、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 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 话),帮助(学生阅读)。 16、识字是(阅读)和(写 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 活动)的教学重点。 17、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 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 题)。话题要贴近(生活), 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 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 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8、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 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 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 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 语言实践)中进行。 19、阅读教学过程是(学 生)、(教师)、(文本)之 间对话的过程。 20、(使学生掌握一定的 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 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 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 际的主要任务。 2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 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 活,表达真情实感。”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 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 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 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 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 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3、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 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 标。 24、在1—2年级学段中, 学生要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 声母、韵母、声调和 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 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 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 拼音字母表》。

2011年版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解读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王耀村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相比于《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版)而言,更准确、全面地阐述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课程内容总量与实验稿基本持平,但部分内容降低了难度或缩小了范围,具体内容的表述更清晰、准确,便于教师的理解和实施。实施建议表述更为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下面简述主要的修改内容。 一、课程性质与理念的修改 对课程性质的表述突出了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和综合性三个基本方面。明确界定了科学素养的概念,即科学素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在课程基本理念上,将“(三)体现科学本质”修改为“(三)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将“(四)突出科学探究”修改为“(四)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在具体表述上细化了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更加关注科学探究的实质。 二、课程目标的的修改 在总目标上增加了“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目标。在分目标上,将“科学探究”的6条目标整合为4条,分别对应认知目标(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过程目标和能力目标。在“科学知识与技能”中增加了两条技能目标,即:5(具有观察、实验、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初步技能,以及用科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初步技能;6(具有应用科学知识描述和解释周围世界的初步能力,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将“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4条目标整合为3条,第1条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态度,第2条是对科学的态度,第3条是学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语文课程标准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

科学课程标准说明

体现科学本质提高科学素养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实验稿修订解读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修订组 聚焦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 (一)初中科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 (二)初中科学课程是体现科学本质的课程。 (三)初中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课程。 ◇课程设计思路: 统一的科学概念与原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事实、概念、原理、观点和思想;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内容;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内容;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以及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关系的内容。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9月,初中科学课程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在浙江省以及广东深圳南山区、湖南长沙开福区、山西临汾曲沃县等七个区县开始了新一轮实验,至今已经十年。 2003年,根据教育部基础司的要求,科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开始课程标准修订,主持人分别是袁运开(华东师范大学)、赵峥(北京师范大学)、余自强(浙江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2004年6月完成了第一次修订稿。2007年4月,重新组建的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组开始第二轮修订工作,主持人为陈佳圭(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受宜(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赵峥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修订工作组成员有(以拼音为序):方红峰(浙江省教研室)、郭玉英(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何力千(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刘炳异(南京师范大学物科院)、刘洁民(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罗星凯(广西师范大学教科所)、王顺义(华东师范大学)、余自强(浙江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2009年底,由于修订工作需要,增补陈胜庆(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王运生(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为修订组成员,并特邀胡久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刘 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王能智(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参加修订工作。201 1年2月,修订工作基本完成。2011年4~7月,根据课程标准审议组的意见,修订组又对修订稿做了相应的修改。 一、课程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修订工作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精神为指导,立足于发挥科学课程的固有优势,充分体现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修订工作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 2.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更好地体现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价值; 3.参照科学教育国际比较结果,反映科学教育的新观念、新进展; 4.反映科学各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5.充分考虑实验区的调查结果和反馈意见; 6.充分考虑初中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尽量减轻学生负担; 7.充分考虑科学家意见,同时体现修订组几年来的思考和讨论; 8.与小学科学课程相衔接,与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程相协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word完整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辬准(2011年版)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辬与内容 一、总体目辬与内容 二、学段目辬与内容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附录 附录1 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附录2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附录3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附录4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附录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第一部分前言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 - 1 - 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 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萫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 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 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

附录 附录1 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具体篇目可由教科书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这里仅推荐古诗文135篇(段)。其中1~6年级75篇,7~9年级60篇。1~6年级的背诵篇目都是诗歌;7~9年级的篇目,除诗歌外,也选入了一些短篇散文。这些诗文主要供学生读读背背,增加积累,在教科书中可作不同的安排,不必都编成课文。 1~6年级(75篇) 1江南(江南可采莲)汉乐府 2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汉乐府 3 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4 咏鹅(鹅鹅鹅)骆宾王 5 风(解落三秋叶)李峤 6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 7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贺知章 8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 9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涣 10 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 11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 12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 13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王昌龄 14 鹿柴(空山不见人)王维 15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 1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王维 17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李白 18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李白 19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

20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 2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 22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 23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 24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 25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26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杜甫 27 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28 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杜甫 29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 30 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韦应物 31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孟郊 32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 33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34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卢纶 35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 36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 37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白居易 38 池上(小娃撑小艇)白居易 39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40 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胡令能 41 悯农(锄禾日当午)李绅 42 悯农(春种一粒粟)李绅 43 江雪(千山鸟飞绝)柳宗元 44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贾岛 45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 46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 47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 48 乐游原(向晚意不适)李商隐

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越州镇示范小学吕春霞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正如旭日东升,阳光下一片蓬勃之景,新成果、新经验、新思路、新方法那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课标”的实施确实给当今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课余时间虽然很短,但在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下面我浅谈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彰显新课程课标特色 《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同时更给我们教师的教学找准了导航,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新课标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突出体现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二、写字教学体现情操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除了在四个学段都对“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提出要求外,还明确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第一、第二、第三

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此外,还在习作教学中对写字也提出要求:“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字的过程。”其实,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求,“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因为写字是一座熔炉,可以锻炼意志;写字是一泓清泉,可以涤去杂念;写字是一件乐器,可以演奏心声;写字是一种享受,可以陶冶情操。 三、阅读教学体现朗读的魅力 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是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我看过于永正老师上的《草》,没有华丽的造作,没有表象的热闹。是用他那深厚“读”的功力感染着大家。可见朗读的魅力是多大啊﹗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四、习作教学强调写实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注重乐于写作和自信,注重发展个性,注重打好基础,从而降低了写作教学要求,不再要求小学生“会写简单的记叙文”。中年级只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及解读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 版) 义务教育 科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1) 一、课程性质(2) 二、课程基本理念(5) 三、课程设计思路(7)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10)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13) 一、科学探究(13) 二、生命科学(15) 三、物质科学(26) 四、地球和宇宙(39) 五、科学、技术、社会、环境(45)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52) 一、教学建议(52) 二、评价建议(59) 三、教材编写建议(65) 四、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68) 附录(72) 附录 1 行为动词(72) 附录 2 教学案例(73) 第一部分前言 20 世纪以来,科学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创建和发展了相对论、量子论、信息论、基因论等基础理论,提出了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大爆炸模型、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遗传物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信息智能处理的图灵计算模型和地壳构造的板块模型等基本模型,形成了对自然界的全新认识。各学科领域之间呈现出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的发展趋势。科学在不断揭示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规律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科学蕴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伦理已经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升华着人类的精神境界。与此同时,科学与技术之间出现了空前的全面而深刻的互动,诞生了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技术领域,极大地提高

了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科学和技术一方面以不断分化的方式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综合的统一整体。面对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深刻影响,人们迫切需要提高科学素养,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和获得自身的发展。与此同时,人类还面临着资源、环境等一系列新问题,这些都对科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有必要设置一门整合的科学课程,呈现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统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深化对科学的理解,促进科学素养的发展,为认识和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世界做好准备。 一、课程性质初中科学课程是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综合 课程。 (一)初中科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本课程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对自然和科学的认识,提 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初中阶段是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关键时期。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合格 公民的必要条件,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基础。科学素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整体认识和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发展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认识和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用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态度解决个人与社会问题的意识、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初中科学课程是体现科学本质的课程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科学是认识自然最有效的途径, 其根本任务就是对自然界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从而产生新知识。科学知识是人类经过科学探究对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的系统认识,其表现形式包含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原理、科学模型和科学理论,对自然现象具有解释和预见的功能。科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深入,以逐步逼近客观存在的过程。个体的创新知识只有充分接受集体的评议、判断、筛选后,才可能有选择地被接纳为共识而成为集体知识。只有充分认识到个体知识和集体知识的相互联系与转换,科学知识的形成才拥有坚实的社会基础。科学可以转化为技术,成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试依据 微信分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全文下载 考试(标准) 1.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讲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第一、第二学段-兴趣;第三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第三学段要求学生会写2500个字。减少错别字。 2.词语、句子:关于语法修辞知识 本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大致规定教学中点拨的

范围和难度)。 1.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2.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词语积累) 3.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句式:把、被、反问句、设问句、||| 修改病句:) 4.复句的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关联词) 5.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2.关于阅读的评价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试依据 微信分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全文下载 考试(标准) 1.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讲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第一、第二学段-兴趣;第三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第三学段要求学生会写2500个字。减少错别字。 2.词语、句子:关于语法修辞知识 本标准“学段目标与容”中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容。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大致规定教学中点拨的围和难度)。 1.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2.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词语积累) 3.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句式:把、被、反问句、设问句、||| 修改病句:) 4.复句的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关联词)

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2-02-12 19:38)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 注:凡是加粗的部分,均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的,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完整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义务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二、科学探究目标 三、科学态度目标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物质科学领域 二、生命科学领域 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四、技术与工程领域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教学案例 案例1 认识空气 案例2 水沸腾现象的观察 案例3 西瓜虫有“耳朵”吗 案例4 观察月相 案例5 暗盒里有什么 案例6 水火箭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目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1) 第一部分前言 (2) 一、课程性质 (2) 二、课程基本理念 (2)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2)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 三、课程设计思路 (3)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 (4)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5) 第一学段(1~2年级) (5) 第二学段(3~4年级) (6) 第三学段(5~6年级) (8) 第四学段(7~9年级) (10)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12) 一、教学建议 (12) 二、评价建议 (16)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16) (二)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17)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17) (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17) (五)具体建议 (17) 三、教材编写建议 (20)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21) 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21) 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25) 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25) 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26) 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28)

第一部分前言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完整版可直接打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1) 第一部分前言 (2) 一、课程性质 (2) 二、课程基本理念 (2)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2)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 三、课程设计思路 (3)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容 (4) 二、学段目标与容 (5) 第一学段(1~2年级) (5) 第二学段(3~4年级) (6) 第三学段(5~6年级) (8) 第四学段(7~9年级) (10)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12) 一、教学建议 (12) 二、评价建议 (16)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16) (二)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17)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17) (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17) (五)具体建议 (17) 三、教材编写建议 (20)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21) 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21) 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25) 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25) 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第一部分前言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 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完整word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新版)测试题答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新版)测试题答案学校:姓名:分数: 试卷提供: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王兰庄学校王利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2分) 1、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科学。 3、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4、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 5、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四大领域中共有18个主要概念,这些概念又被分解为75个学习内容。 6、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7、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描述科学探究的学段目标。 8、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 9、物质科学就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基础自然科学。 10、学情诊断有多种方法,如测试、访谈、让学生画思维导图、观察等。 11、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组织方式。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不能作为目标,因此2017新版课标对此做了适当调整。(√) 2、探究式学习是唯一的科学学习方式。(×) 3、由科学教师兼职实验室管理员工作的,不应当折算相应的课时量。 (×) 4、技术的核心是发现。(×) 5、金星、木星、天王星、冥王星等都属于八大行星。(×) 三、选择题。(每题2,共10分) 1、教师要讲究为学生的科学活动提供帮助的艺术,这样的形式有(ABC )。 A、变告诉为启发 B、变单向传输为师生互动 C、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 D、变集体教学为小组活动 2、下面属于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有(ABCDF)。 A、戏剧表演 B、科学游戏 C、模型制作 D、现场考察 E、综合实践 F、科学辩论会 3、(B)是科学课程的宗旨。 A、考高分 B、培养科学素养 C、提高科学操作水平 D、传授科学知识 4、工程的核心是(C )。 A、发现 B、发明 C、建造 D、发展 5、生命科学领域包含有(A )个主要概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