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8年中科院分子生物学试题.

2008年中科院分子生物学试题.

2008年中科院分子生物学试题.
2008年中科院分子生物学试题.

2008年中科院分子生物学试题

生化试题最后一道是NFkappaB的蛋白调控方式

1、表观遗传,及调控方式,还有蛋白质通过哪些共价修饰调控其功能?

2、蛋白质与DNA结合的方法和比较,EMSA和DNase1足迹法?

3、密码子改造研究新蛋白药物,原理,关键和方法

4、设计研究未知基因(预测两个跨膜区域)功能的实验方案(不低于4个)

5、质粒改造原则

6、诱导全能干细胞的方法,实验方案等。(去年的nature上发表的)

分子生物学试题1000

1.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 )

2.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

3. 双链DNA中的碱基对有:( )

4. DNA双螺旋的解链或变性打断了互补碱基间的氢键,并因此改变了它们的光吸收特性。以下哪些是对DNA的解链温度的正确描述:( )

5. DNA的变性:( )

6. 在类似RNA这样的单链核酸所表现出的“二级结构”中,发夹结构的形成:( ) ---(选择题)

7. DNA分子中的超螺旋:( ) ---(选择题)

8. DNA在10nm纤丝中压缩多少倍(长度)? (7 ) ---(选择题)

9. DNA在30nm纤丝中压缩多少倍?(42 ) ---(选择题)

10. DNA在染色体的常染色质区压缩多少倍?( 8400) ---(选择题)

11. DNA在中期染色体中压缩多少倍?( ) ---(选择题)

12. 组蛋白的净电荷是:( ) ---(选择题)

13. 核小体的电性是:( ) ---(选择题)

14. 当新的核小体在体外形成时,会出现以下哪些过程?( )

15.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 ) (e)分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

这一突变并非是一个缺失突变 ---(选择题)

16. 当一个基因具有活性时:( ) ---(问答题)

17. 在高盐和低温条件下由DNA单链杂交形成的双螺旋表现出几乎完全的互补性,这一过程可看作是一个复性(退火)反应. ---(判断题)

18. 在核酸双螺旋(如DNA)中形成发夹环结构的频率比单链分子低。发夹结构的产生需要回文序列使双链形成对称的发夹,呈十字结构。 ---(判断题)

19. B型双螺旋是DNA的普遍构型,而Z型则被确定为仅存在于某些低等真核细胞中。 ---(判断题)

20. 病毒的遗传因子可包括1到300个基因。与生命有机体不同,病毒的遗传因子可能是DNA或RNA(但不可能同时兼有!)因此DNA 不是完全通用的遗传物质。 ---(判断题)

21. Cot1/2与基因组大小相关。 ---(判断题)

22. Cot1/2与基因组复杂性相关。 ---(判断题)

23. 非组蛋白染色体蛋白负责3nm纤丝高度有序的压缩。 ---(判断题)

24. 碱基对间在生化和信息方面有什么区别? ---(简答题)

25. 在何种情况下有可能预测某一给定的核苷酸链中“G”的百分含量? ---(简答题)

26. 真核基因组的哪些参数影响C0t1/2值? ---(简答题)

27. 请问哪些条件可促使DNA复性(退火)? ---(简答题)

28. 为什么DNA双螺旋中维持特定的沟很重要? ---(简答题)

29. 大肠杆菌染色体的分子量大约是2,5x 1000000000Da,核苷酸的平均分子量是330Da。邻近核苦酸对之间的距离是0.34nm;双螺旋每一转的高度(即螺距)是0.34nm, (1) 该分子有多长 (2) 该DNA有多少转? ---(简答题)

30. 曾经有一段时间认为,DNA无论来源如何,都是4个核苷酸的规则重复排列(如 ATCG.ATCG,ATCG,ATCG…),所以DNA缺乏作为遗传物质的特异性。第一个推翻该四核苦酸定理的证据是什么? ---(简答题)

31. 为什么在DNA中通常只发现A—T和C—G碱基配对? ---(简答题)

32. 列出最先证实是DNA(或RNA)而不是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一些证据。 ---(简答题)

33. 为什么只有DNA适合作为遗传物质? ---(简答题)

34. 什么是连锁群?举一个属于连锁基因座的例子。 ---(简答题)

35. 什么是顺反子?用“互补”和“等位基因”说明“基因”这个概念。 ---(简答题)

36. 假定你在25℃条件下用如下浓度的DNaseI:0,0.1,1.0及10.0mg/ml,对鸡红细胞细胞核的染色质进行酶切20分钟。将这些样品与分子量标记一起上样于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下图是凝胶电泳的结果。但由于你混淆了样品,因此弄不清每个泳道对应的样品是什么。惟一可以确信的是分子量标记上样于左边的泳道,但忘记了各带对应的分子量大小(图1.1)。 (1)请回忆起在各泳道分别使用的是哪一浓度的DNaseI? (2)请指出分子量标记泳道(用M 表示)各带的大约分子量。 (3) 描述各泳道所显示的染色质结构特征,证实所记忆的数字是正确的。 ---(分析题)

37. 假定你从一新发现的病毒中提取了核苷酸,请用最简单的方法确定:(1)它是DNA还是RNA?(2)它是单链还是双链? ---(分析题)

38. RNA 是由核糖核酸通过()键连接而成的一种()。几乎所有的RNA都是由()DNA()而来,因此,序列和其中一条链()。---(填空题)

39. 多数类型的RNA是由加工()产生的,真核生物前体tRNA的()包括()的切除和()的拼接。随着()和()端的序列切除,3’端加上了序列()。在四膜虫中,前体TRNA 的切除和()的拼接是通过()机制进行的。 ---(填空题)

40. Rnase P 是一种(),含有()作为它的活性部位,这种酶在()序列的()切割()。 ---(填空题)

41. C0t1/2实验测定的是()。 ---(填空题)

42. 假定摆动假说是正确的,那么最少需要()种TRNA来翻译61种氨基酸密码子。 ---(填空题)

43. 写出两种合成后不被切割或拼接的RNA:()和()。 ---(填空题)

44. 原核细胞信使RNA含有几个其功能所必需的特征区段,它们是:

( ) ---(选择题)

45. tRNA参与的反应有:( ) ---(选择题)

46. 氨酰tRNA的作用由( )决定. ---(选择题)

47. I型内含子能利用多种形式的鸟嘌吟,如:( ) ---(选择题)

48. I型内含子折叠成的复杂二级结构:( ) ---(选择题)

49. RNase P:( ) ---(选择题)

50. 锤头型核酶:( ) ---(选择题)

51. DNA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 ---(判断题)

52. 复制叉上的单链结合蛋白通过覆盖碱基使DNA的两条单链分开,这样就避免了碱基配对。 ---(判断题)

53. 只要子链和亲本链,其中的一条或两条被甲基化,大肠杆菌中的错配校正系统就可以把它们区别开来,但如果两条链都没有甲基化则不行。 ---(判断题)

54. 大肠杆菌、酵母和真核生物病毒DNA的新一轮复制是在一个特定的位点起始的,这个位点由几个短的序列构成,可用于结合起始蛋白复合体。 ---(判断题)

55. 拓扑异构酶I之所以不需要ATP来断裂和重接DNA链,是因为磷酸二酯键的能量被暂时贮存在酶活性位点的磷酸酪氨酸连接处。 ---(判断题)

56. 酵母中的拓扑异构酶Ⅱ突变体能够进行DNA复制,但是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它们的染色体不能分开。 ---(判断题)

57. 靠依赖于DNA的DNA聚合酶所进行的DNA复制要求有作为一个引发物的游离3’—0H的存在。游离的3’—0H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获得:合成一个RNA引物、DNA我引发的或者一个末端蛋白通过磷酸二酯键共价结合到一个核苷酸。 ---(判断题)

58. 当DNA两条链的复制同时发生时,它是由一个酶复合物: DNA 聚合酶Ⅲ负责的,真核生物的复制利用3个独立作用的DNA聚合酶,Polδ的一个拷贝(为了起始)和 Polδ的两个拷贝(DNA多聚体化,当MFl将RNA引发体移去之后填入). ---(判断题)

59. 从oriλ开始的噬菌体复制的起始是被两个噬菌体蛋白O和P 所控制功,在大肠杆菌E.coli中O和P是DnaA和DnaC蛋白的类似物。基于这种比较,O蛋白代表一个解旋酶而P蛋白调节解旋酶和引发酶结合。 ---(判断题)

60. 描述Meselson-Stahl试验,说明这一实验加深我们对遗传理解的重要性。 ---(简答题)

61. 请列举可以在线性染色体的末端建立线性复制的三种方式。---(简答题)

62. 为什么一些细菌完成分裂的时间比细菌基因组的复制所需的时间要少?为什么在选择营养条件下,E.coli中可以存在多叉的染色体或多达4个以上的开环染色体拷贝,而正常情况下染色体是单拷贝的? ---(简答题)

63. 在DNA聚合酶Ⅲ催化新链合成以前发生了什么反应? ---(简答题)

64. DNA复制起始过程如何受DNA甲基化状态影响? ---(简答题)

65. 请指出在oriC或фX型起点起始的DNA复制之间存在的重要差异. ---(简答题)

66. 大肠杆菌被T2噬菌体感染,当它的DNA复制开始后提取噬菌体的DNA,发现一些RNA与DNA紧紧结合在一起,为什么? ---(简答题)

67. DNA连接酶对于DNA的复制是很重要的,但RNA的合成一般却不需要连接酶。解释这个现象的原因。 ---(简答题)

68. 曾经认为DNA的复制是全保留复制,每个双螺旋分子都作为新的子代双螺旋分子的模板。如果真是这样,在Meselso立和 Stahl 的实验中他们将得到什么结果? ---(简答题)

69. 描述Matthew和Franklin所做的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 ---(简答题)

70. 解释在DNA复制过程中,后随链是怎样合成的. ---(简答题)

71. 描述滚环复制过程及其特征. ---(简答题)

72. E.coli OH157生长得特别快。在正常(较差的环境)条件下,这些菌60一70分钟后分裂表明复制和细胞的分裂是连续的过程,一个仅在另一个完成后才起始。假如有机会生长在一个多汁的暖和的牛肉饼上,加倍的时间接近20分钟,这比复制过程所需的标准时间快l倍。请解释原因。详细描述原核生物中DNA的复制过程(如:结构和功能特征及一系列过程)。涉及多基因组拷贝的复制却没有发生碰撞,其复制机制如何? ---(分析题)

73. 图3.1中的DNA片段两端为双链,中间为单链,上面一条链

的极性已标出。(1)下面一条链中所示的磷酸所连的是片段的5'端还是3'端? (2)能设想在细胞中这个缺口怎样在DNA修复过程中被修复的? (3)如果缺口在含有脱氧核苷三磷酸和DNA聚合酶的无细胞系统中被修复,那么底部那条链将包括几个片段? ---(分析题)

74. 除了聚合作用外,DNA聚合酶I还具有3’→5’校正核酸外切酶的活性,在把错配碱基从新合成DNA链末端切去的校正过程中发挥作用。为了鉴定这种活性,你制备了人工合成的po1yA链和po1yT 链作为底物,其中po1yT链上含一段磷32标记的dT残基同时其3’端还连了几个3H标记的dC残基,如图3.2所示。分别统计在没有任何dTTP存在,DNA不可能合成以及有dTTP存在,DNA可以合成的两种情况下,标记dT和dC残基的丢失,结果如图3.3所示。---(分析题)

75. 大肠杆菌的dnaB基因编码一个在复制叉上可将DNA解折叠的解旋酶(DnaB)。已利用如图3.4所示的人工底物对它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方法是在多种条件下培养底物,然后把样品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如果短单链DNA与长的DNA已退火结合在一起,那么泳动速率就会快些,但如果它已解折叠且已变性,则泳动速率就会慢些。把短链进行放射性标记就可选择性地跟踪它的迁移,然后用放射自显影检查它的位置。图3.5所示为几个实验的结果,底物1没有尾巴的杂交体,不被DnaB解折叠(图3.5,第1,第2泳道);但是有尾的底物和DnaB、ATP在37℃下温育同样能释放出大量解折叠的小片段(第6,第10泳道)。对于底物3,只有3’半片段是解折叠的(第10泳道),所有的解折叠产物都绝对依赖于ATP 的水解。‘ 加DNA单链结合蛋白(SSB)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这种解折叠(比较一下第5泳道第9泳道与第10泳道)。有趣的是,SSB 必须在DnaB加后3分钟加入,否则会抑制解折叠。 (1) 为什么解折叠需要ATP水解? (2) DnaB沿长单链DNA的哪个方向移动?这个方向和它在先导链还是后随链上的移动方向是否一致? (3)为什么在加入DnaB前加入SSB会抑制解折叠而在其后加入SSB又会促进解折叠? ---(分析题)

76. 一个研究小组正在利用一个环状双链DNA作为一种动物病毒的基因组来研究它的生命周期。实验的第一步是要确定复制区的位

置,同时决定复制是沿起点的单向还是向进行。为此目的,先分离出复制中的分子,用限制酶在一个位点切割病毒基因组使其成为一个线性分子,然后用电镜来观察所得到的分子。图3.6是所观察到的一些分子(注意:电镜下不可能区分DNA分子的两端)。根据这一结果,如何判断: (1)复制起点是单个还是多个? (2)复制是单向还是双向? ---(分析题)

77. 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种DNA聚合酶。DNA修复时需要DNA 聚合酶()。 ---(填空题)

78. 真核生物中有5种DNA聚合酶,它们是:()()()()()。 ---(填空题)

79. 在DNA修复过程中,需要第二种酶(),作用是将DNA中相邻的碱基()起来。()DNA聚合酶具有外切核酸酶的活性。有两种外切核酸酶的活性,它们分别从()和()降解DNA。DNA聚合酶()只有()外切核酸酶活性。 ---(填空题)

80. 只有真核DNA聚合酶()和()显示()外切核酸酶活性。 ---(填空题)

81. DNA大多数自发变化都会通过称之为()的作用很快被校正。仅在极少情况下,DNA将变化的部分保留下来导致永久的序列变化,称为()。 ---(填空题)

82. 偶然情况下,在同一基因两个稍微不同拷贝(等位基因)间发生重组的过程中,一个等位基因经过()过程会被另一等位基因代替。---(填空题)

83. 通过()基因重组,游动DNA序列和一些病毒可进入或离开一条目的染色体。 ---(填空题)

84. DNA修复包括3个步骤:()酶对DNA链上不正常碱基的识别与切除,()酶对已切除区域的重新合成,()酶对剩下切口的修补。---(填空题)

85. 一种主要的D以修复途径称(),包括一系列酶,它们都能识别并切去DNA上不正常碱基。 ---(填空题)

86. ()途径可以切去任何造成DNA双螺旋大片段改变的DNA损伤。---(填空题)

87. 大肠杆菌中,任何由于DNA损伤造成的DNA复制障碍都会诱导()的信号,即允许跨过障碍进行复制,给细胞一个生存的机会。

---(填空题)

88. 在()中,基因交换发生在同源DNA序列间,最常见是发生在司一染色体的两个拷贝间。 ---(填空题)

89. 在交换区域,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与另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相互配对,在两个双螺旋间形成一个()。 ---(填空题)

90. 通过(),两个单链的互补DNA分子一起形成一个完全双链螺旋,人们认为这个反应从一个慢的()步骤开始。 ---(填空题) 91. 大肠杆菌的染色体配对需要();它与单链DNA结合并使同源双链DNA与之配对。 ---(填空题)

92. 一般性重组的主要中间体是(),也用它的发现者名字命名为()。 ---(填空题)

93. 关于DNA的修复,下列描述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 ---(选择题)

1. DNA最普遍的修饰是甲基化,在原核生物中这种修饰的作用有:( ) ---(选择题)

2. 单个碱基改变是DNA损伤的一种形式,它们: ( ) ---(选择题)

3. 错配修复是基于对复制期间产生的错配的识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选择题)

4. 非均等交换:( ) ---(选择题)

5. 许多细菌在它们的基因组中几乎平均分配重组敏感热点,这些热点在大肠杆菌E.coli中称为chi,它们是:( ) ---(选择题)

6. 拓扑异构酶I和Ⅱ可以使DNA产生正向超螺旋。 ---(判断题)

7. 拓扑异构酶I解旋需要ATP酶。 ---(判断题)

8. RNA聚合酶I合成DNA复制的RNA引物。 ---(判断题)

9. 线粒体DNA的复制需要使用DNA引物。 ---(判断题)

10. 入噬菌体整合到大肠杆菌基因组上是由一个位点专一的拓扑异构酶(k整合酶)催化的,它可以识别在两条染色体上短的特异DNA 序列。 ---(判断题)

11. 在真核生物染色体DNA复制期间,会形成链状DNA。 ---(选择题)

12. 所有已知的基因转变都需要一定量的DNA合成。 ---(判断题)

13. 根据不同物种同一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来估计突变率往往

较实际的突变率低,因为一些突变体由于危及蛋白质功能,在选择压力下从种群中消失。 ---(判断题)

14. 因为组蛋白H4在所有物种中都是一样的,可以预期该蛋白基因。在不同物种中也是一样的。 ---(判断题)

15. DNA修复机制有很多种,但所有这些机制都依赖于二倍体染色体上两套遗传信息的存在。 ---(判断题)

16. 自发的脱嘌呤作用和由尿嘧啶DNA糖基化酶切去一个已脱碱基的胞嘧啶都会产生可被无嘌呤嘧啶内切核酸酶作为底物识别的同样的中间产物。 ---(判断题)

17. DNA修复的第一步是由专用于修复过程的酶催化的,下面的步骤由DNA代谢过程中的常用酶催化。 ---(判断题)

18. 大肠杆菌中SOS反应的最主要作用是通过在原始DNA损伤区附近导人补偿突变来提高细胞存活率。 ---(判断题)

19. DNA中四个常用碱基自发脱氨基的产物,都能被识别出来。---(判断题)

20. 在细菌细胞中,短片段修复是由损伤诱导的。相反,长片段修复是组成型的,且往往涉及长约1500一9000bp损伤DNA片段的替换。 ---(判断题)

21. 真核生物中DNA的修复没有原核生物重要,这是因为体细胞的二倍体特征。 ---(判断题)

22. 一般性重组需要交换的双方都有一长段同源DNA序列,而位点专一重组仅需要短而专一的核苷酸序列,某些情况下,只需要交换双方中的一方具有该序列即可。 ---(判断题)

23. 一般性重组包括DNA片段的物理交换,该过程涉及DNA骨架上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 ---(判断题)

24. RecA蛋白同时具有位点专一的单链切割的活性和将单链从双螺旋DNA分子上脱离的解旋酶的功能,但需要依赖于ATP活性。---(判断题)

25. 大肠杆菌的单链结合蛋白通过与糖—磷酸骨架结合并使碱基暴露,从而解开单链上的短发夹结构。 ---(判断题)

26. RecA蛋白同时与单链、双链DNA结合,因此它能催化它们之间的联会。 ---(判断题)

27. 交叉链互换包括交叉链和未交叉链,至少其中一条链的磷酸骨

架断裂才可能使这个过程逆转。 ---(判断题)

28. 基因转变是真菌类偶然改变性别的方式;正常情况下,一次接合产生等量的雄性与雌性孢子,但偶然也会出现1:3或3:1的比例。 ---(判断题)

29. 假如发生了碱基对的错配会产生什么表型,它们怎样被修复? ---(简答题)

30. 为什么DNA的甲基化状态可以为复制的调节和DNA的修复所利用? ---(简答题)

31. 错配修复的方向可以怎样被调节(突变型到野生型或野生型到突变型)? ---(简答题)

32. RecA蛋白是怎样调节SOS反应的? ---(简答题)

33. 以图4,1A为例,画出图4.1B所示分子同源区域交叉重组的产物,图中用一条单线表示DNA双螺旋,同源重组的靶位点用箭头标出。 ---(简答题)

34. 图4.2所示为两条同源的亲代双螺旋和两套可能的重组产物。请画图表示两亲代双螺旋间可以产生指定重组产物的Holliday连接,在每条链的左端标明Holliday连接的3'或5'端,这样亲代和重组双螺旋间的关系就比较清楚。请指明为了产生每套重组产物哪些链应被切去。最后,画出经过一轮DNA复制后的重组产物。 ---(简答题)

35. 为什么基因内互补只发生在:(1)某一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间;

(2)这些基因座的特殊等位基因对间? ---(简答题)

36. 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细菌的一个操纵子具有三个相似拷贝,它编码一个关键酶的亚基。由于没有检测到第三个碱基简并性(摇摆性)现象,由此说明接近的相同性(99%)是由于DNA修饰作用的结果。请问这涉及哪些可能的机理? ---(分析题)

37. 根据对细菌限制和修复系统的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检测你收集的菌株是否有原噬菌体的存在。 ---(分析题)

38. 大肠杆菌中的几个基因包括uvrA、uvrB、uvrC和recA都与紫外线损伤的修复有关,含有一个有缺陷的上述基因的大肠杆菌细胞系比起野生型细胞对紫外光的射线更敏感,就如图 4.3A所示的uvr4与recA突变株。单个不向基因的突变可以成对联合起来形成所有可能的双突变体。比起单突变体,双突变体的敏感性变化很大。

相对uvr单突变体,两个uvr突变形成的双突变体对紫外光的敏感性并无多大增加,但recA缺陷和任一种uvr突变体形成的双突变体却使一个细胞株对紫外光极度敏感,如图4.3B所示的uvrArecA 双突变体放大图。 (1)为什么一个recA突变和一个uvr突变的结合会产生一个对紫外光极其敏感的细菌菌株,而不同uvr基因突变的结合却和单个突变没有差别? (2)根据泊松分布,当一个细菌种群平均受到一个致命“轰击”,37%(e-1)的个体将存活下来,因为它们实际上并没有受到轰击。对于uvrArecA双突变体,0.04J/m2的剂量使37%的个体存活(如图4.3B)。计算对uvrArecA双突变体细胞株来说,多少嘧啶二聚体会组成致死轰击,假设大肠杆菌的基因组有4×106个碱基对,包括50%的GC,而且把DNA暴露在400 J/m2的紫外线下,会使1%的嘧啶对(TT、TC、CT和CC)变成嘧啶二聚体。 ---(分析题)

39. 除了uvrABC内切核酸酶修复、重组修复和SOS修复,细菌还具备一种对嘧啶二聚体更有效的修复系统。这个现象是在一个关于紫外线对细菌影响的调查中为了确定一个失控的数量而发现的。发现过程可以假设为:你与你的同事正试图利用紫外线作为诱变剂来分离大肠杆菌中的突变体,为得到足够的突变子,你觉得有必要使用对细菌杀伤率为99,99%的辐射剂量。比起你的同事你已经获得了更可靠的结果,而他要用10倍至100倍的辐射剂量才能获得同样的杀伤率。因为你常在晚上他离开后才做实验,所以他有点怀疑你结果的可靠性,他坚持你早上来做一个平行实验。当你们都得到同一结论时你们两人都感到惊奇,你有些懊恼,因为结果更接近你同事的结论;当你在晚上重复平行实验时,你的同事对结果感到很惊奇,结果正如你以前所描述的一样。你发现在下午要取得同样的杀伤率需要用比早上更高的辐射剂量,晴天比阴天需要的剂量高,你的实验室朝西,是什么因素影响着你的实验? ---(分析题) 噬菌体T4编码一个对重组和DNA复制很重要的单链DNA结合蛋白(SSB蛋白)含有编码SSB蛋白温度敏感型基因的噬菌体T4突变体在升高温度时会快速地终止重组和DNA复制。噬菌体T4 SSB蛋白是分子量为35000Da的单体蛋白,它和单链而不是双链DNA紧密结合,结合体中DNA与蛋白质的重量比为1:12。然而SSB蛋白和DNA的结合显示出一个很特别的性质,如图4.4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 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 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9.弱化子:在操纵区与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可以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10.魔斑:当细菌生长过程中,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时,细菌将会产生一个应急反应,停止全部基因的表达。产生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PpGpp与pppGpp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或几个操纵子,而是影响一大批,所以称他们是超级调控子或称为魔斑。 11.上游启动子元件:是指对启动子的活性起到一种调节作用的DNA序列,-10区的TATA、-35区的TGACA 及增强子,弱化子等。 12.DNA探针:是带有标记的一段已知序列DNA,用以检测未知序列、筛选目的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13.SD序列:是核糖体与mRNA结合序列,对翻译起到调控作用。 14.单克隆抗体: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起作用的抗体。 15.考斯质粒:是经过人工构建的一种外源DNA载体,保留噬菌体两端的COS区,与质粒连接构成。16.蓝-白斑筛选: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该酶能分解生色底物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产生蓝色,从而使菌株变蓝。当外源DNA插入后,LacZ基因不能表达,菌株呈白色,以此来筛选重组细菌。称之为蓝-白斑筛选。 17.顺式作用元件:在DNA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基因元件。18.Klenow酶:DNA聚合酶I大片段,只是从DNA聚合酶I全酶中去除了5’→3’外切酶活性 19.锚定PCR:用于扩增已知一端序列的目的DNA。在未知序列一端加上一段多聚dG的尾巴,然后分别用多聚dC和已知的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20.融合蛋白:真核蛋白的基因与外源基因连接,同时表达翻译出的原基因蛋白与外源蛋白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蛋白质。 二、填空 1.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 RNA酶的剪切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IF-2)和(IF-3)。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5.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三部分。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小鼠)、( 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hnRNA在转变为mRNA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mRNA的5′末端被加上一个m7pGppp帽子,在mRNA3′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亚基对DNA的利用来说是一种经济的方法)、(可以减少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随机的错误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活性能够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开和被关闭)。 10.蛋白质折叠机制首先成核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核)、(结构充实)、(最后重排)。 11.半乳糖对细菌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为碳源供细胞生长);另一方面(它又是细胞壁的成分)。所以需要一个不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2进行本底水平的永久型合成;同时需要一个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1对高水平合成进行调节。有G时转录从( S2)开始,无G时转录从( S1)开

(完整)中科院生态学考博真题题汇总(2),推荐文档

2010年中科院生态中心考博生态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 1、Climax 2、Biological invasion 3、Fundamental niche 4、Energy pyramid 5、Landscape process 6、Heat island 7、Ecosystem service 8、Allelopathy 9、r/k selection 10、Direct grandient anylisis 二、简答(六选四) 1、简述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2、简述氮循环过程。 3、简述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类型及特点。 4、简述植物对光照因子的响应方式。 5、简述生态敏感评价方法。 6、简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三、论述(四选二) 1、论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特征,并讨论其研究方法。 2、从碳循环的角度,论述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源和碳汇的影响。 3、举例说明景观生态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4、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举例论述污染物的产生、传输、危害过程及控制对策。 1 何谓R对策和K对策?简述 r-K选择理论的生态学意义(10分)。 2 简述演替顶极理论的三个假说(10分)。 3 简述三级营养关系的概念并举例加以说明(10分)。 4 简述物种和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上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10分) 二论述题 1 我国近年来兴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这些工程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试举例说明并提出环保对策(15分)。 2 外来种 (exotic species) 和入侵种 (invasive species) 有何不同?如何防止一种外来种成为入侵种?试举例说明(15分)。 3 水生植物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有哪些?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大型水生植物保护水环境(15 201X年中科院生态中心考博生态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 1、MacArhthur平衡说 2、恢复生态学 3、净初级生产量 4、空间异质性 5、邻接效应 6、群落排序 7、湿地 8、他感作用 9、同资源种团 10、原生演替 二、简述题(每题8分,共48分) 1.岛屿生物地理学(Island Biogeography)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2.碳(C)、氮(N)、磷(P)循环研究的重要性。(8分) 3.湖泊的富营养化形成机制及生态修复技术。(8分) 4.流域中水陆交错区(河岸带)的生态学意义。(8分) 5.生物入侵机制及生态效应。(8分)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生命科学系本科2010-2011学年第1学期试题分子生物学(A)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1分,共15分) 1、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A ) A、多核苷酸DNA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 B、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 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 D、遗传物质通常是DNA而非RNA 2、基因组是(D ) A、一个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分子总量 B、一个二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C、遗传单位 D、生物体的一个特定细胞内所有基因的分子总量 3、下面关于DNA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按全保留机制进行 B、按3'→5'方向进行 C、需要4种NTP加入 D、需要DNA聚合酶的作用 4、当过量的RNA与限量的DNA杂交时(A ) A、所有的DNA均杂交 B、所有的RNA均杂交 C、50%的DNA杂交 D、50%的RNA杂交 5、以下有关大肠杆菌转录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B ) A、-35区和-10区序列间的间隔序列是保守的 B、-35区和-10区序列距离对转录效率非常重要 C、转录起始位点后的序列对于转录效率不重要 D、-10区序列通常正好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0bp处 6、真核生物mRNA转录后加工不包括(A ) A、加CCA—OH B、5'端“帽子”结构 C、3'端poly(A)尾巴 D、内含子的剪接 7、翻译后的加工过程不包括(C ) A、N端fMet或Met的切除 B、二硫键的形成 C、3'末端加poly(A)尾 D、特定氨基酸的修饰

8、有关肽链合成的终止,错误的是(C ) A、释放因子RF具有GTP酶活性 B、真核细胞中只有一个终止因子 C、只要有RF因子存在,蛋白质的合成就会自动终止 D、细菌细胞内存在3种不同的终止因子:RF1、RF2、RF3 9、酵母双杂交体系被用来研究(C ) A、哺乳动物功能基因的表型分析 B、酵母细胞的功能基因 C、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D、基因的表达调控 10、用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的载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B ) A、含有复制原点,抗性选择基因 B、含有复制原点,合适的酶切位点 C、抗性基因,合适的酶切位点 11、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意义是(D ) A、调节生长与分化 B、调节发育与分化 C、调节生长、发育与分化 D、调节代谢,适应环境 E、维持细胞特性和调节生长 12、乳糖、色氨酸等小分子物质在基因表达调控中作用的共同特点是(E ) A、与DNA结合影响模板活性 B、与启动子结合 C、与操纵基因结合 D、与RNA聚合酶结合影响其活性 E、与蛋白质结合影响该蛋白质结合DNA 13、Lac阻遏蛋白由(D )编码 A、Z基因 B、Y基因 C、A基因 D、I基因 14、紫外线照射引起DNA损伤时,细菌DNA修复酶基因表达反应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A ) A、诱导 B、阻遏 C、正反馈 D、负反馈 15、ppGpp在何种情况下被合成?(A ) A、细菌缺乏氮源时 B、细菌缺乏碳源时 C、细菌在环境温度太高时 D、细菌在环境温度太低时 E、细菌在环境中氨基酸含量过高时

中科院生态学试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生态学甲 20XX年 一、名词解释并区分以下6组概念(每组8分,共48分) 1.表型适应与进化适应 2.单体生物与构件生物 3.生境与生态位 4.捕食食物链与腐尸食物链 5.上行控制效应与下行控制效应 二、问答题(从以下6题中任选5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 1、简述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并分别说明植物是如何适应水体和沙漠两种不同生境的。 2、简述种群逻辑斯蒂增长dN/dt=rN((K-N)/K)模型中的假说、参数r,k的生物学意义及r,k对策者的主要特征。 3、简述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及其特征,并论述群落演替理论对退化群落自然恢复的指导意义。 4、何谓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简述分解作用的三个过程及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的主要生态因子。 5.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阐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二种主要途径? 6、简述全球变化的主要类型,阐述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对森林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三、综合分析题(27分) 1、何谓外来入侵种(invasive species)?(3分) 2、简述生物入侵的一般过程(5分)。 3、目前在我国发现了一些外来入侵的植物(如紫茎泽兰)、外来入侵的植食性动物(如美国白蛾)暴发危害。试应用你所学的知识,以某种外来入侵的植物(如紫茎泽兰)或者外来入侵的植食性动物(如美国白蛾)为例(任选其中的一种),简明扼要回答以下问题: 1)可以通过那些方法调查得出该外来种种群发生的绝对密度?(2分) 2)假设该外来种与当地另一近缘种存在着竞争关系,试建立该外来种种群(N)与当地另一近缘种种群1(N)竞争的作用关系模型,并分析它们之间竞争作用的可能结果?(5分)23)从该外来种自身遗传特性及侵入地自然、生物环境的角度,探讨该外来种暴发的可能机制?(8分) 4)根据该外来种种群暴发的可能机制,从生态系统管理角度,提出对该外来种控制的对策(4分)。 20XX年

中科院2007生化和分子生物学试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20 分) 1. 重组修复 2. 转座子 3. C4 途径 4. 正前馈作用和正反馈作用 5. RNA 剪接和可变剪接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请在答题纸上标清题号,并将答案写在题号后) 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胞代谢的中间产物的是: A. 葡萄糖-6-磷酸 B. 丙酮酸 C. 胆固醇 D. 乙酰辅酶A 2. 在真核生物细胞周期的四个时相中,用于准备DNA 合成的是: A. M 期 B. G1 期 C. S 期 D. G2 期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转录前水平调节的过程是: A. RNA 编辑 B. 染色质丢失 C. 染色体DNA 的修饰和异染色质化 D. 基因重排 4. 下列各项中,尚未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 DNA 双螺旋模型 B. PCR 仪的发明 C. RNA 干扰技术 D.抑癌基因的发现 5. 下列事件中,不属于表观遗传调控的是: A. DNA 甲基化 B.组蛋白乙酰化 C. mRNA加尾 D. RNA 干扰 6. 大肠杆菌中,参与转录终止调控的是: A. TATA box B. ρ因子 C. snoRNA D. RNaseP 7. 正转录调控系统中,调节基因的产物被称为: A. 阻遏蛋白 B. 诱导因子 C. 激活蛋白 D. 增强子 8. 既可利用上游启动子,又可利用下游启动子的RNA 聚合酶是: A. RNA 聚合酶I B. RNA 聚合酶II C. RNA 聚合酶III D. RNA 聚合酶IV 9. 用来研究蛋白质-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实验技术是: A. 酵母双杂交技术 B. 原位杂交技术 C. RACE 技术 D. SAGE技术 10. 能够引起细胞内蛋白降解的反应是: A. 泛素化 B. 去泛素化 C. 磷酸化 D. 去磷酸化 11.双缩脲发应用来测定: A. 肽 B. 糖 C. RNA D. DNA 12. 抗霉素A 对呼吸链(电子传递链)抑制的作用点在: A. NADH 脱氢酶附近 B.琥珀酸脱氢酶 C. 细胞色素氧化酶 D. 细胞色素b 附近 13. 氨基酸在掺入肽链前必须活化,氨基酸的活化部位是: A. 内质网的核糖体 B. 可溶的细胞质 C. 高尔基体 D. 线粒体 14. T4 DNA 连接酶催化的连接反应需要能量,其能量来源是: A. ATP B. NAD C. GTP D.乙酰CoA 15.组蛋白的修饰可引起核小体的解离,这种修饰是: A. 糖基化 B. 腺苷化 C. 磷酸化 D. 乙酰化 16. 磷酸化酶激酶活性的发挥依赖于:

中科院植物学考研大纲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植物学考试大纲 本《植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态学、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发育、植物的繁殖以及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四大部分。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概念,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植物细胞的发现、基本形状、结构与功能;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 别。 2.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作用;植物的组织系统。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1.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与幼苗的形成过程。 2.根与根系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3.茎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芽的概念与类型;茎的生长习性与分枝类型; 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 4.叶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态类型;叶的发育、脱落及其原因。 5.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6.营养器官的变态。 (三)植物的繁殖 1.植物繁殖的类型。 2.花的组成与演化;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3.花的形成和发育。 4.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5.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6.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风媒花和虫媒花。 7.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及其生物学意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8.胚与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形成与类型。 9.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 (四)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 1.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与命名。

2.植物界所包括的主要门类及主要演化趋势。 3.藻类植物的分类和生活史。 4.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分类和演化。 5.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分类和演化。 6.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 7.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和分类原则。 8.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常见重要科属植物的分类特征。 9.植物物种和物种的形成。 10.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维管植物营养体的演化趋势;有性生殖的进化趋 势;植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生活史类型及其演化;个体发育与系统 发育。 11.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演化。 二、考试要求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熟练掌握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理解并掌 握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 2.了解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理解并熟练掌握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 分裂。 3.熟练掌握植物组织的分类及其结构与功能;掌握组织系统的概念和维 管植物的组织系统。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1.熟悉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掌握种子的结构与萌发的外界条件;掌 握种子休眠的概念及其原因;熟练掌握种子与幼苗的类型。 2.了解根和根系的类型;掌握根尖的结构与发展;熟练掌握根的初生结 构;理解并掌握根的次生结构及次生生长。 3.了解茎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熟悉芽的概念与分类;掌握分枝的类 型;熟练掌握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与次 生结构的异同;理解并掌握茎的次生生长。 4.熟悉叶片的形态;掌握叶的组成;理解并掌握单叶、复叶、叶序和叶 镶嵌的概念;熟练掌握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及功能;掌握禾本科植 物的叶的特点;理解并熟练掌握叶的生态类型及特点。 5.了解茎与叶、茎与根间的维管组织的联系;理解并掌握营养器官在植 物生长中的相互影响。 6.掌握根、茎、叶的主要变态类型。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1、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主要指遗传信息的传递(复制)、保持(损伤和修复)、基因的表达(转录和翻译)与调控。 2、简述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a.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 (1)可被用于大量生产某些在正常细胞代谢中产量很低的多肽 ; (2)可用于定向改造某些生物的基因组结构 ; (3)可被用来进行基础研究 b.基因的表达调控 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物遗传信息的表达按一定时序发生变化(时序调节),并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加以修正(环境调控)。 c.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 一个生物大分子,无论是核酸、蛋白质或多糖,在发挥生物学功能时,必须具备两个前提: (1)拥有特定的空间结构(三维结构); (2)发挥生物学功能的过程中必定存在着结构和构象的变化。 结构分子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定的空间结构及结构的运动变化与其生物学功能关系的科学。它包括3个主要研究方向: (1) 结构的测定 (2) 结构运动变化规律的探索 (3) 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 d.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3、谈谈你对分子生物学未来发展的看法? (1)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揭示了生命本质的高度有序性和一致性,是人类认识论上的重大飞跃。生命活动的一致性,决定了二十一世纪的生物学将是真正的系统生物学,是生物学范围内所有学科在分子水平上的统一。 (2)分子生物学是目前自然学科中进展最迅速、最具活力和生气的领域,也是新世纪的带头学科。

(3)分子生物学是由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学、以及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综合融会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推动这些学科的发展。 (4)分子生物学涉及认识生命的本质,它也就自然广泛的渗透到医学、药学各学科领域中,成为现代医药学重要的基础。 1、DNA双螺旋模型是哪年、由谁提出的?简述其基本内容。 DNA双螺旋模型在1953年由Watson和Crick提出的。 基本内容: (1) 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相互缠绕,两条链均为右手双螺旋。 (2) 嘌呤与嘧啶碱位于双螺旋的内侧,3′,5′- 磷酸与核糖在外侧,彼此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形成DNA分子的骨架。 (3) 双螺旋的平均直径为2nm,两个相邻碱基对之间相距的高度即碱基堆积距离 为0.34nm,两个核苷酸之间的夹角为36。。 (4) 两条核苷酸链依靠彼此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相连系而结合在一起,A与T相配对形成两个氢键,G与C相配对形成3个氢键。 (5) 碱基在一条链上的排列顺序不受任何限制,但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当一条多核苷酸的序列被确定后,即可决定另一条互补链的序列。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 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2生物化学(博士) 注:请将试卷写在答题纸上;不用抄题,但要写请题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一、名次解释:(20分) 二、以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为例说明细胞中的膜结构及其功能。(12分) 三、在研究位置基因的功能时往往采用推定的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功能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比较来推断,你认为这种比较应采用什么原则?为什么?(12分) 四、真核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常常失去生物活性,为什么?举例说明。(12分) 五、简述信号肽的结构特点、功能和从蛋白质产物中切除的机理。(12分) 六、分子筛、离子交换和亲和层析是三种分离、醇化蛋白质的方法,你如何根据所要分离、纯化的蛋白质的性质选择使用。(12分) 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用此方法检测样品中的抗原和抗体?(12分) 八、某一个蛋白,SDS凝胶电泳表明其分子量位于16900于37100标准带之间,当用巯基乙醇和碘乙酸处理该蛋白后经SDS凝胶电泳分析仍得到一条带,但分子量接近标准带13370处,请推断此蛋白质的结构?为什么第二次用前要加碘乙酸?(8分) 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0-2001生物化学(博士) 200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生物化学试题 1.酶蛋白的构象决定了酶对底物的专一性,请描述并图示酶与底物相互关系的几种学说。(20分) 2.什么是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如何证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DNA复制有何不同?(20分) 3.概述可作为纯化依据的蛋白质性质及据此发展的方法。(20分) 4.简述酵解和发酵两个过程并说明两者的异同。(15分) 5.吃多了高蛋白食物为什么需要多喝水?(10分) 6.在非极端环境的生物体中是否存在氰化物不敏感的呼吸作用?如果有,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5分) 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10分) 7.概述植物或微生物细胞感应(应答)环境刺激因子(如养分缺乏、热、冷、干旱、

中科院植物学历年真题

《植物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本《植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学、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 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体的形态 结构与发育、植物的繁殖、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植物分子系统学、植物进化发 育生物学以及植物分子生物学七大部分。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概念,掌 握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 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 分钟,总分150 分 (二)试卷结构 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三、考试内容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 植物细胞的发现、基本形状、结构与功能;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 别。 2. 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 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作用;植物的组织系统。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1. 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与幼苗的形成过程。 2. 根与根系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3. 茎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芽的概念与类型;茎的生长习性与分枝类型; 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 4. 叶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态类型;叶的发育、脱落及其原因。 5.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6. 营养器官的变态。 (三)植物的繁殖 1. 植物繁殖的类型。 2. 花的组成与演化;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3. 花的形成和发育。 4.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5. 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6. 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风媒花和虫媒花。 7.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及其生物学意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8. 胚与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形成与类型。 9. 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 (四)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1. 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与命名。 2. 植物界所包括的主要门类及主要演化趋势。 3. 藻类植物的分类和生活史。 4. 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分类和演化。 5. 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分类和演化。 6. 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 7.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和分类原则。 8.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常见重要科属植物的分类特征。 9. 植物物种和物种的形成。 10. 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维管植物营养体的演化趋势;有性生殖的进化趋 势;植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生活史类型及其演化;个体发育与系统 发育;植物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11.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演化。 (五)植物分子系统学 1. 分子系统学的概念。 2. 分子系统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分子系统学研究的进展。 (六)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 1. 进化发育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2. 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3. 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4. 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七)植物分子生物学 1. 基因的基本概念、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调控。 2. 基因型、表型和环境的关系。 3. 简单的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案设计。 四、考试要求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 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熟练掌握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理解并掌 握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 2. 了解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理解并熟练掌握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 分裂。 3. 熟练掌握植物组织的分类及其结构与功能;掌握组织系统的概念和维 管植物的组织系统。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1. 理解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掌握种子的结构与萌发的外界条件;掌 握种子休眠的概念及其原因;熟练掌握种子与幼苗的类型。 2. 了解根和根系的类型;掌握根尖的结构与发展;熟练掌握根的初生结 构;理解并掌握根的次生结构及次生生长。 3. 了解茎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理解芽的概念与分类;掌握分枝的类

中科院生态学考博真题题汇总全解-共18页

2019年中科院生态中心考博生态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 1、Climax 2、Biological invasion 3、Fundamental niche 4、Energy pyramid 5、Landscape process 6、Heat island 7、Ecosystem service 8、Allelopathy 9、r/k selection 10、Direct grandient anylisis 二、简答(六选四) 1、简述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2、简述氮循环过程。 3、简述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类型及特点。 4、简述植物对光照因子的响应方式。 5、简述生态敏感评价方法。 6、简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三、论述(四选二) 1、论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特征,并讨论其研究方法。 2、从碳循环的角度,论述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源和碳汇的影响。 3、举例说明景观生态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4、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举例论述污染物的产生、传输、危害过程及控制对策。 1 何谓R对策和K对策?简述 r-K选择理论的生态学意义(10分)。 2 简述演替顶极理论的三个假说(10分)。 3 简述三级营养关系的概念并举例加以说明(10分)。 4 简述物种和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上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10分) 二论述题 1 我国近年来兴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这些工程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试举例说明并提出环保对策(15分)。 2 外来种 (exotic species) 和入侵种 (invasive species) 有何不同?如何防止一种外来种成为入侵种?试举例说明(15分)。 3 水生植物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有哪些?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大型水生植物保护水环境(15 201X年中科院生态中心考博生态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 1、MacArhthur平衡说 2、恢复生态学 3、净初级生产量 4、空间异质性 5、邻接效应 6、群落排序 7、湿地 8、他感作用 9、同资源种团 10、原生演替 二、简述题(每题8分,共48分) 1.岛屿生物地理学(Island Biogeography)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2.碳(C)、氮(N)、磷(P)循环研究的重要性。(8分) 3.湖泊的富营养化形成机制及生态修复技术。(8分) 4.流域中水陆交错区(河岸带)的生态学意义。(8分) 5.生物入侵机制及生态效应。(8分)

中科院《植物学》真题98-08

199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植物学 (一)名词解释 无限维管束同源器官颈卵器心皮聚合果无融合生殖核型胚乳花程式孢蒴内始式: (二)、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在那些方面更能适应陆生环境。 (三)、试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异同点。 (四)、何谓木材的三切面?它们的概念怎样?以双子叶禾本植物为例,写出三切面的特征。 (五)、以水稻为例,叙述禾本科植物花序及花的详细组成。 (六)、试述被子植物由小孢子母细胞发育为花粉粒的全过程。 (七)、写出图中数字所指花序类型和胎座类型的名称。……(图略) 199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植物学 一、名词解释 有丝分裂次生结构形成层侵填体花程式和花图解真核生物颈卵器世代交替孢子和种子 C3和C4植物 二、试举例说明高等植物根的变态及其主要功能。 三、何谓光合作用,简述提高光合作用的几种途径。 四、试比较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茎的特点。 五、试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200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植物学 一、名词解释 管胞;凯氏带;居间生长;合轴分枝;孢子、合子与种子;平行进化;景天酸代谢;双名法;石松类植物;单性结实 二、简述植物细胞中各类细胞器的形态特征与主要特征与主要功能。 三、何谓次生生长?分别以根和茎为例简要说明之。 四、试说明苔藓植物的主要进化特征。 五、白果(银杏)和苹果两种“果”的用法各指什么,试分辨之。 六、请写出下列植物拉丁文的中文属名及所在的科 betula eucalyptus ficus ginkgo mangnolia populus quercus rhododendron salix ulmus 200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植物学 一名词解释 细胞器减数分裂心皮管胞有限花序子实体世代交替地衣楔叶植物通道细胞 二、植物有那些主要的组织,简要说明它们的功能。 三、简述茎尖的结构及其进一把发育形成的结构或组织。 四、简述花在自然演化过程中的主要进化方向。 五、试以海带为例,说明褐藻类植物的生活史。 六、请写出下列拉丁文的中文属名及其所在的科名。 Vitex stipa eucalypms syringe carex poa quercus ligustcum camellia pinus 200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植物学 一、名词解释 伴胞衬质势初生分生组织担子高等植物基因突变心皮维管束有限花序生物圈 二、何谓植物的细胞周期,请简要说明其基本的过程。 三、以地钱为例,说明苔藓植物的生活史。 四、简述禾本科C4植物叶的形态解剖特点及其生态意义。 五、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的区别主要在哪里?简述其重要的进化特征。 六、请写出下列植物所在属的拉丁文(写出属名即可),并指出其所在的科。 国槐油松银杏委陵菜青冈栎樟树小麦蔷薇早熟禾睡莲 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植物学 一、名词解释(3/30) 真核细胞线粒体韧皮部中柱鞘合轴分枝花被花图式隐头花序维官形成层子叶髓射线 厚壁组织托叶蒴果植物区系植物生活型双名法高等植物模式标本维管束 二、简答题:(10/50任选5题作答) 1、简述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 2、典型的花分哪些主要部分?各部分的形态和结构如何?

分子生物学题库

分子生物学备选考题 名词解释: 1.功能基因组学 2.分子生物学 3.epigenetics 4.C值矛盾 5.基因簇 6.间隔基因 7.基因芯片 8.基序(Motifs) 9.CpG岛 10.染色体重建 11.Telomerase 12.足迹分析实验 13.RNA editing 14.RNA干涉(RNA interference) 15.反义RNA 16.启动子(Promoter) 17.SD序列(SD sequence) 18.碳末端结构域(carboxyl terminal domain,CTD) 19.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20.切口平移(Nick translation) 21.原位杂交 22.Expressing vector 23.Multiple cloning sites 24.同源重组 25.转座 26.密码的摆动性 27.热休克蛋白嵌套基因 28.基因家族增强子 29.终止子 30.前导肽RNAi 31.分子伴侣 32.魔斑核苷酸 33.同源域 34.引物酶 35.多顺反子mRNA 36.物理图谱、 37.载体(vector) 38.位点特异性重组 39.原癌基因(oncogene) 40.重叠基因、 41.母源影响基因、

42.抑癌基因(anti-oncogene)、 43.回文序列(palindrome sequence)、 44.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 45.DNA的呼吸作用(DNA respiration) 46..增色效应(hyperchromicity)、 47.C0t曲线(C0t curve)、 48.DNA的C值(C value) 49.超螺旋(superhelix) 、 50.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 51.引发酶(primase) 、 52.引发体(primosome) 53.转录激活(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54.dna基因(dna gene)、 55.从头起始(de novo initiation) 、 56.端粒(telomere) 57.酵母人工染色体(yeast artificial chromosome, YAC)、 58.SSB蛋白(single strand binding protein)、 59.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 60.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61.滚环式复制(rolling circle replication)、 62.复制原点(replication origin)、 63.切口(nick) 64.居民DNA (resident DNA) 65.有义链(sense strand) 66.反义链(antisense strand) 67.操纵子(operon) 、 68.操纵基因(operator) 69.内含子(内元intron) 70.外显子(外元exon) 、 71.突变子(muton) 、 72.密码子(codon)、、 73.同义密码(synonymous codons)、 74.GC盒(GC box) 75.增强子(enhancer) 76.沉默子(silencer) 77.终止子(terminator) 78.弱化子(衰减子)(attenuator) 79.同位酶(isoschizomers) 、 80.同尾酶(isocandamers) 81.阻抑蛋白(阻遏蛋白)(repressor) 82.诱导物(inducer)、 83.CTD尾(carboxyl-terminal domain ) 84.载体(vector)、 85.转化体(transformant)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招生试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招生试题 2002年生态学试题 1.恢复生态学的概念,生态恢复的途径 2.碳C、氮N的循环过程 3.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正反馈、负反馈 4.健康生态系统的特征 5.能量流动速率,如何测定? 6.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7.尺度选择 2003年生态学试题 1.恢复生态学的概念,生态恢复的途径 2.陆地生态系统碳C、氮N的循环过程 3.生态系统健康 4.能量流动速率,如何测定? 5.生态系统建模有哪些步骤和主要环节? 6.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2005年 1.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和植物生理学角度,解释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热流动的机制及调 控方法 2.决定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生物学过程 3.食物链结构与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4.用生态位(niche)的概念阐述中群间相互关系与资源利用策略 (生态位主要指某一物种或种群在生态系统内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最佳位置,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给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定位。生态位和种群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一个生态位只能容纳一个特定的生物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随着系统的演替向顶极群落阶段发展时,其生态位数目渐增,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空白生态位逐渐被填充,生态位逐渐被饱和,从而构成复杂稳定和网络结构的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由于物种单一,生态位不饱和,是一种偏途顶极,当人为控制因素消除后人工生态系统易发生变化,是一种不稳定的生态系统。) 5.生态系统演替的不同阶段的结构与过程特征 6.气候变暖对植物分布、生产力和生态系统C/N循环的影响 7.从生态学角度说明一种环境问题(如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水体福营养化)的 发生机制,生态系统影响过程与治理措施 8.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概念及评估指标 2002年环境经济学试题 1.试述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

2011中科院植物学真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植物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名词解释: 离区、 年轮、 花冠、 伴胞、 细胞分化、 髓射线、 系统发育、 原生质体、 质体、 生态位 简答: 1、花序类型 2、在野外怎样区分裸子被子

3、香椿、臭椿的区别 4、植物组织按功能分有哪些 5、形态学分类的局限,分子生物学为何受欢迎 6、植物进化的趋势和样式Q:735074402 7、植物适应干旱的两个策略,耐旱植物的特征 8、举6种果实类型 论述: ABC模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植物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20分,每词2分) 1. 初生壁 2. 组织 3. 细胞分化 4. 幼苗 5. 不定根 6. 增殖分裂

7. 枝迹8. 花图式9. 世代交替10. 初生结构 二、填空题(30分,每题3分) 植物的成熟组织按照功能可分为保护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根尖可分为四部分,其中___________是执行根的吸收功能的主要部分,它的内皮层上的特殊结构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个特殊结构被称作__________。 小枝区别于叶轴在于:a. 叶轴顶端无__________;b. 小叶的叶腋无____________。 植物落叶是由于在叶柄的基部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区,该区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层组成。 单室子房胚珠沿腹缝线着生成纵行,称作___________胎座;单室复子房,胚珠沿相邻二心皮的腹缝线排列成若干纵行,称作_____________胎座。 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规定,植物命名采用_________法,命名所依据的标本称作______________。 松属植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中会形成一个较复杂的原胚,原胚通常由上层、胚柄层、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 具有柔荑花序的杨柳科曾被归入五桠果亚纲,主要是因为其具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特征。 被子植物起源的单元说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分子生物学试题

分子生物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基因:能够表达和产生蛋白质和RNA的DNA序列,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 2、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3、端粒:以线性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组DNA末端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端粒。该结构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仅在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 4、操纵子: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的RNA 为多顺反子。 5、顺式作用元件: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异DNA序列。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 6、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 7、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8、增强子: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殊DNA序列。它可位于被增强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 9、基因表达:是指生物基因组中结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经过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合成特定的蛋白质,进而发挥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10、信息分子: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其中由细胞分泌的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间信息分子;而在细胞内传递信息调控信号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内信息分子。11、受体:是存在于靶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特异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合,进而发生生物学效应的的特殊蛋白质。 12、分子克隆:在体外对DNA分子按照即定目的和方案进行人工重组,将重组分子导入合适宿主,使其在宿主中扩增和繁殖,以获得该DNA分子的大量拷贝。 13、蛋白激酶:是指能够将磷酸集团从磷酸供体分子转移到底物蛋白的氨基酸受体上的一大类酶。 14、蛋白磷酸酶:是具有催化已经磷酸化的蛋白质分子发生去磷酸化反应的一类酶分子,与蛋白激酶相对应存在,共同构成了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这一重要的蛋白质活性的开关系统。 15、基因工程:有目的的通过分子克隆技术,人为的操作改造基因,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系列过程。 16、载体:能在连接酶的作用下和外源DNA片段连接并运送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的DNA 分子。 17、转化:指质粒DNA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DNA导入细菌的过程。 18、感染:以噬菌体、粘性质粒和真核细胞病毒为载体的重组DNA分子,在体外经过包装成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或噬菌体颗粒,才能感染适当的细胞,并在细胞内扩增。 19、转导:指以噬菌体为载体,在细菌之间转移DNA的过程,有时也指在真核细胞之间通过逆转录病毒转移和获得细胞DNA的过程。 20、转染:指病毒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子导入真核细胞的过程。 21、 DNA变性:在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导致两条DNA链之间的氢键断裂,而核酸分子中的所有共价键则不受影响。 22、 DNA复性:当促使变性的因素解除后,两条DNA链又可以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形成DNA 双螺旋结构。 23、退火:指将温度降至引物的TM值左右或以下,引物与DNA摸板互补区域结合形成杂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