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作文教学改良的几点实践与思考

对作文教学改良的几点实践与思考

对作文教学改良的几点实践与思考
对作文教学改良的几点实践与思考

对作文教学改良的几点实践与思考

郜源敏在对本班50多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中,60%以上的学生对课本中的作文命题和教师的指导不满意。对此,我认为现行小语教材中作文部分的设计安排虽然已较符合学生的口味,作文命题与要求也较以前灵活,但教者如果不能灵活掌握和创造性地运用就仍无法充分满足学生需要的差异性和学生生活经历的差异性。因此我认为教师有必要按实际情况对课本中的作文内容以及教学形式进行灵活地调整、更改和延伸,做适宜的改良。

那么如何改良,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在作文内容和安排、调动写作的兴趣、教法三方面进行了以下实践与思考:

一、根据教学契机调整作文的时间和内容。

课本上的作文或练笔基本上根据单元内容、季节更换、学生年龄的特点安排在每单元的积累和运用中。但教学契机出现的时机不同,如果教师不能灵活机动地运用和安排,只是机械被动、按部就班地教学往往费了很大的劲,却出不了成效。因此在学期初,我认真研究教材中出现的作文和练笔,并针对学校的工作计划进行统筹安排,在实施时根据学生情绪灵活调整。

例如:春游活动与观察作文的结合;运动会与写场面作文的结合;一次竞赛与心理活动作文的结合;将这些类型的作文与学校的工作计划相匹配,使学生在实践后获得真实的材料和感受,再趁热打铁写下来就不会言之无物。

二、满足学生需要,提升作文欲望。

完全依靠教科书上有限的几篇大作文和课后练笔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不现实的,因此很多教师或家长要求学生写日记或周记。但往往因形式单调使大部分学生无法坚持下来,或者出现了应付性的日记。久而久之使学生不仅没有提高作文水平,反而失去了作文的兴趣,这与教师和家长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

欲望是人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开启思维闸门的钥匙,又是思维的指南针。因此要提升学生的作文欲望首先要弄清楚学生的作文需要,学生的作文需要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书面交际的需要、情感表达的需要、兴趣的需要、成功的需要、满足环境和别人要求的需要。这五种需要中书面交际的需要、情感表达的需要是作文的本质目的的体现,兴趣的需要、成功的需要是学生内在情感的需要,它们是需要的主体;后一种是满足环境和道德约束的需要,是外在被动的需要。不难看出要提升学生作文的欲望应该着眼于实现作文作为书面语言交际、表达内在情感的本质功能,满足学生兴趣和体验成功的需要,而不仅仅是利用学生在教育中的弱势一相情愿地让学生疲惫地奔命于枯燥乏味的课堂作文中。如何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提升学生的作文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呢?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途径:

1、创办教学实体,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兴趣是人学习上最好的老师,也往往是某些成就的先导。人们对某事物有了兴趣,就会在内心产生一种向往感。而小学生的兴趣具有不稳定性和短暂性,没有强烈的刺激和吸引就无法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兴趣,而失去兴趣的作文自然不是成功的作文,从而又满足不了追求成功体验的需要。从实践入手创办教学实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这两种需要。

例一:校园广播站、校园报的创办。

以校少先队大队部为组织单位,建立红领巾广播站和红领巾校园报,并与之相结合建立以学校为单位、学生为主体、活动辅导员为主要指导者的小记者团、通讯员、播音员和版面编辑。定期召开培训班和经验交流会,竞争上岗,发给聘任证书。鼓励号召广大学生积极提供信息和稿源,付给一定的报酬。每学期开展评选最佳活动。

例二:适时举办作文竞赛和征文活动。

每学期适时举办一次作文竞赛和征文活动,活动的面要广,内容和形式要有趣,激励措施要得当。

2、抓住练笔的契机。

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是枯燥乏味单调的演示和说教。教育教学契机的积极创造和正确运用就是这门艺术的手法之一。教者应该乐于和善于创造、运用这样的契机。

例如:利用课文内容的延伸进行续写和改编;利用家长会的形式请学生书面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设立家庭秘书这一角色让学生为自己的家庭管理财务、写书信;利用开学初和期末让学生做计划和总结;利用小干部轮换制搞竞选演讲和述职报告。让学生写以致用,用中提高。

3、培养收集信息的意识,利用信息资源。

作文需要大量的素材,培养信息意识,合理利用信息资源是帮助学生丰富阅历、积累素材的有效途径。

例一:开设校园网吧

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校园已经普遍使用,网上查阅资料已是现代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服务是教育者应尽的责任。对学生开放校园机房,建立校园网吧,由教师统一指导与管理。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杜绝了营业性网吧对学生的吸引,又使学生在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获取了大量有益的作文素材。

例二:剪报活动

报纸作为传统的信息载体,以其报道的及时性、内容的丰富性、价格的适宜性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又一重要途径。引导学生搜集身边的报纸杂志,将感兴趣的内容按主题、题材、类别制成剪报,教师适时组织展评和交流。

4、允许合作和放弃,以人为本。

我对“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理解是“一切为了学生,满足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教的需要服从于学的需要。”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差异性和多种需要的差异性决定了教育者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和要求所有的学生。在教学中,我积极采纳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允许合作甚至放弃,以保护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例如:在一次制作水果拼盘的实践课后,要求学生写一篇习作。其中有一个实践小组向我提出合写本次作文的要求,理由是大家是一个实践组的,做的是同一个水果拼盘,讨论的也是同样的话题,而且自己写作的时候希望有同学能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出于试试看的心理,我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嘱咐他们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定提纲,然后选出主笔人。初稿完成后要传阅讨论,主笔人充分听取意见后再进行修改,最后对有分歧意见的地方通过再讨论解决。一个星期后,这篇迟交的作文让我大吃一惊,无论是结构,还是文笔与立意,远远超过了这个小组每一个成员的个人作文水平。经过了解,我才知道他们对这次本没有多大新意的习作仅仅因为换了一种写作形式就获得了空前高涨的兴趣,几经激烈的讨论,数易文稿,甚至还动员了几位家长的加入。最后他们总结出在这次合作作文中都有较大的收获。

关于放弃,大多数教师都不会赞成,因为放弃就是没有毅力,没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方法。事实上现在作文教学存在着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真实。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是先有现实的需要,然后才有所谓作文。但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是在没有生活需要的情况下进行练笔式的作文训练。生活中的作文,是先有需要,然后确定一个作文的目的,再有作文。作文教学中的作文,是先有一个题目,然后再有作文。一切都是围绕这个题目进行的。这不仅仅是一个顺序问题,是作文的目的不同,生活中的作文是为了实现交际目的或表达的需要,而作文训练中的作文,是为了按照题目的意思来演绎。这样的作文训练如果学生对题目没有真

实感受或对主题不赞成,也就只有于无话可讲处讲话。而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虚假情感的作文不仅失去了书面交际行为的本质作用,也无法给人以愉悦的审美感受。因此在作文时面对作文主题确实无法下笔的学生让他学会放弃并去寻求合作伙伴或另辟一条适合他抒发真实情感的文题和形式也是合理的。

三、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教科书本上只对学生提出了要求,因此在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的要求,而忽视了自己不仅是指导者、引导者,同时还是合作学习中的首席,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实际上教师在写作全过程的参与对学生不仅仅是一个示范和鼓励,同时也是对自己业务的精益求精和对学生作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进行预测的过程。

例如:在一次“老师,我想对你说”习作中,我将自己的写作心得和对学生的希望写了一篇“同学们,我想对你说”的文章,在写之前,我告诉同学们:这篇文章将送给真正说出心里话的同学。无形中学生就明白了本次作文的要求,并兴致勃勃地完成了本次习作。在讲评后,我为推选为最佳习作的的同学当场朗读了自己的文章并进行了赠送。就这样,既使学生按要求高质量地完成了习作,又融洽了师生的关系和提高了自己的作文能力,一举三得。

从对作文内容和安排、调动写作的兴趣、教师的教法进行改良,试行一个学期后,在问卷中90%的学生拥护这样的改良,并且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中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作文是衡量学生个人知识积淀、情感智能和语言综合表达能力的表现,是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体现。作文教学是当今语文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就是注重主体性、真实性、创造性的特点。当前,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相当薄弱的一个环节,中学作文老师应认真总结作文教学存在的弊端,借鉴经验,博采众长,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作文教学改革效率 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各类语文类考试中,占有考察分值较大的就是阅读理解和写作两部分内容。因此,把阅读理解和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利用多种方法促使学生积累素材,激发写作兴趣,达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进而推动作文教学有效而长足地发展。 一、构思作文,加大发散性思维训练力度 发散性思维是借助已有信息,让联想、想象向各个方向发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发散方式不拘一格,又以其独特性、流畅

性使学生在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不落俗套的效果。发散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思维活动可驾驭、可调控。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但要传授发散方法,还应该培养对发散方法进行检索与提取的能力。以散文《峡谷》为例,其构思就是寻找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对自然界的“峡谷”与文化大革命、国家噩梦般的大峡谷的共同特点做一比较,总结出共同特点为:难以逾越。告诉人们一个事实: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才能战胜生活中的种种“峡谷”。又如,巴金散文《灯》,作者的发散思维过程由眼前到回忆,由自己到他人,由山那边到古希腊,不断扩展,作者思维向四面八方运动,产生了那么多具有特殊意义的“灯”和“光”的内涵,供作者寄托主观思绪。从以上范例的构思中,我指导学生写题为《枕木》的抒情散文。第一步是我启发学生找出枕木所有的特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有序伸延排列整齐;稳如泰山承载重压;第二步是寻求与其一致的精神状态: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楷模,大无畏精神等。 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我对于学生发散思维训练步骤是:第一,分析范文,了解思维发散的模式。第二,巩固练习。讲评本单元所传授的写作方法掌握运用的情况。如讲评《小桥》时,一位同学写道:要为自己建立一座桥,让这座桥将她引向所憧憬的理想彼岸。文章思路在人生往事中展

在讲读课中进行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在讲读课中进行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文教学包括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大内容。一般的语文教学方法是将讲读课与作文课完全分开来进行教学,认为两者联系并不十分密切,而且也很难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于是在讲读课上只进行范文教学,不搞作文教学,关于作文教学的内容或存在的问题则放到作文课上去教授、解决。其结果,无形中留给学生一个错觉,似乎讲读课文与写作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学生甚至更错误地认为不上语文课照样能写好作文。根据这些情况,多年来,我在讲读课上努力探索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大胆实践,除结合讲读课进行改写、缩写、扩写、补写(想象片段)、写作读后感等多种作文的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之外,还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提供材料,积累资料。 目前,无论统编初中和高中的语文教材,还是我们的省编初中语文教材,其入选范文,总体上说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今文章的水平。这就为在讲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运用范文向学生提供写作材料,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料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学生在写作文,特别是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往往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写。这除了缺乏生活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阅读面太狭窄,知识贫乏,占有的写作资料太少。根据这种情况,在讲读课中,我特别注意将范文中的内容教给学生作为写作材料,作为学生写作的“流”。譬如,我把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吴晗的《谈骨气》、鲁迅的《〈呐喊〉自序》、陶铸的《崇高的理想》,以及江泽民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等课文中关于爱国主义方面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英雄事迹、理论阐述及名言佳句等介绍给学生;对《廉颇蔺相如列传》、《荆轲刺秦王》中廉颇、蔺相如、荆轲等历史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颂扬或批判。这样就为学生写作以爱国主义和革命理想为内容的作文提供了材料。同时,我在讲课时,非常注意启发学生对范文中提供的写作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加以灵活运用。例如《崇高的理想》中提到的许多历史人物,既可以从爱国主义、民族气节等方面去运用,又可以从谈理想、谈抱负等方面加以借鉴运用。学生占有了那些资料,在后来的《心中时刻装着祖国》、《祖国在我心中重千斤》、《为振兴中华而拼搏》、《崇高的理想是力量的源泉》等作文中,都较好地活用了从范文中获得的资料,并又加以创造性地发挥,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作文的内容,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也提高了写作技巧。又如省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说“勤”》(作者林家箴)列举了大量事实:马克思用了40年时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终于写成了《资本论》;司马迁从青年时代起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才完成了被誉为“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课文中的大量材料,使学生们无论从感性上,还是从理性上,都深刻地懂得了“勤”能出成果,“勤”能出智慧和“勤”能补拙的事实和道理。这不但激发学生去勤奋学习,而且使他们掌握了大量的写作有关“勤”与成就、智慧及补拙的事实材料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思考5页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思考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部分老师对写作教学感到茫然,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写作水平好的同学往往认为作文课的收获、启迪不多,因此改变这种现状就显得尤为重要。细读课标就会发现它已经给了我们具体的引导。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因此,必须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写好作文最有效果的“药引子”。有了写作兴趣就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被动写”为“主动写”,变“害怕写”为“喜欢写”。从教师的教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要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学生的写作欲望诱发起来并保持住写作的激情。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创作:或在写作前用各种方式激发写作冲动,或在评讲课堂上让学生读自己的佳作或精彩句段,或者选出佳作编写作文集或汇编精彩句段,或在班级园地开辟专栏发表;经常向报社、向有关杂志推荐学生作品。如此种种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写作文的乐趣,大大提高并保持写作的激情。从学生的角度讲就是让学生在学写作文的过程中形成长久的兴趣,就会充满热情,激活思路,挥洒自如。所以从兴趣的角度来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自觉地写,就能够写出好文章。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 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写作个性就是这些特质表现于书面的言语方式。世界没有相同的叶子,也没有相同的人,同一个题目作文也没有相同的写作。学生写作个性就是在写作教学中,要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想自己所想,说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个性感受、体验和思考。 这样,作文就放射出写作个性的光芒。我们常说的“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不仅培养了学习做真人,而且这一要求促进了写作的个性表达。从教师角度来说,选材、立意、结构、时间、取材范围等,不管哪一方面,教师减少了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尤其立意应当允许多样性,立意的指向要多元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个性,有利于学生自由表达。改变旧的评价标准和批改模式,批改要宽容。批改作文时应该善于发现亮点,以尊重学生劳动,尊重学生个性为前提。 要培养学生写作个性,还要让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身独有的见闻、感受、想法。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特性、变化,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感受;启发学生

语文作文的教学反思

语文作文的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作文评改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态度与习惯,进一步掌握写作方法,领悟写作规律,提高写作水平和书面表达能力。 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一般都侧重于“改”,而忽略“评”,这没有把握住“评改”的基本内涵。实际上,“评改”是“评”和“改”两个语素并列组合而成的词语,二者不可偏颇。因此,作文之“评改”,不仅要从字词、语法、逻辑的角度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之处,从内容、结构、表达等方面帮助学生修改不适当的地方,而且还要对学生的作文做出中肯的评论与评价。同时,对学生在习作中表现出来的不良习惯和不正确的态度要进行适度地批评与纠正,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态度与习惯,进一步掌握写作方法,领悟写作规律,提高写作水平和书面表达能力。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我对作文的评改一些看法。 一、认清本质,正确对待。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作文是习作,是一项练笔活动,是书面表达的最基本训练,而并不是艺术,不是文学创作,只要学生能正确地、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行。因此,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把他的每一篇作文都写成小学生优秀作文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培养的不是小学语文教师,更不是培养作家和文学评论家。所以,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不要用成人的水平去对孩子的文字评头论足,更不能用文学和文学评论家的眼光去看待小学生作文. 我们在批评他们的作文时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力求保持学生作文的原意,绝不能用教师的思路去代替学生的思路。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文知识都很有限,有的孩子在作文中,难免有些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但那是无关紧要的,随着他们语文知识的增长,孩子们自然会知道怎样把他们想说的话说得更清楚、更明白。如果教师对他们的作文要求过高过严只会实得其反,那很容易打击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产生畏惧写作文的心理。所以教师在评改他们的作文时,只要学生写的是真话,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表达的是真情实感,只要“其意义不谬误”,“字句已通顺”,哪怕有的是幼稚可笑的,也不必大评大改,把学生的一篇作文搞得面目全非。因为我们评改作文的目的不是代替学生修改文章,而是要指导学生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反思 身前背后,总能听到学生说:“我不喜欢写作文。”究其原因,皆因作文很难。课堂上,单纯依靠老师的语言描述,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创作,他们也感到很困难或无从下笔,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往往怕作文,把作文当作苦差事。如何使学生会写作文一直是我反思的一个问题。假如,我们的作文指导也像动画片一样吸引小朋友;假如,学生写作文也像玩游戏一样投入,一样有激情。那么,学生将会感受到作文课的幸福、快乐。这也是作为一名新课程下的语文老师的追求。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潜心研究如何把情境引入作文课堂优化学生的心境,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作文,写作文。那么,如何在习作指导中,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开拓学生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自由、想象的空间呢?这一直是我反思的内容。因此,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作文教学。 一、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认识,硬要他们去表达,支反映则是不可能的。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如我教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说明文时,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时,我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下手,着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大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亲身实践,并懂得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仔细观察事物好习惯。1、看

一看:课堂上,我积极引导学生仔仔细细地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是什么颜色,它们颜色有没有发生变化,形状是什么样子的。2、闻一闻、尝一尝:让学生知道,光凭眼睛看事物,是了解不全面的。水果是我们经常吃的东西,通过我们的鼻子闻一闻,亲口尝一尝,品味一下它的酸、甜、苦、辣如何,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把握这些水果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摸一摸:大千世界,水果品种繁多,它们的外表也不尽相同。课堂上,我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自己喜欢吃的水果,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这种水果

对提升高中作文教学成效的几点思考

对提升高中作文教学成效的几点思考 【摘要】 高中生如何突破作文学习难点,是提升语文教学成效的关键。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广泛开展阅读活动,进行阅读成果的积累与提炼,把握文章写作的技巧手法,还可以开展下水示范和自主评改,综合推动作文教学开展。 【关键词】 高中作文教学效率探索研究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在各个阶段都属于重大难题,高中作文教学也不例外。如何提高高中作文教学成效,成为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既认真分析了高中生的实际状况,又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开展了积极的尝试,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初步探究。 一、要求开展广泛阅读拓展学生视野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分析与理解能力,同样对增强学生作文写作水平也具有较大的帮助。笔者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立足作文教学实际需求,要求学生开展大量广泛的阅读活动,通过大量的阅读为写作奠定基础。首先,笔者要求学生养成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将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到自己的学习生

活之中。其次,笔者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规范的引导,特别是注重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避免一些参差不齐的书籍进入学生视野。笔者和学生共同拟定了学期阅读计划,通过学生家庭藏书、图书馆借阅书籍等多种方式建立班级书库,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空间。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笔者发现从当初的教师要求到学生主动积极开展读书活动,读书已经成为了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极大地拓展了学生视野。 二、指导阅读积累提炼积累文学底蕴 阅读可以拓展学生视野,阅读的成果积累对学生作文写作的帮助较大。学生在阅读中不能囫囵吞枣,一定要细嚼慢咽,逐字逐句的进行感悟分析,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到选题立意的技巧、写作方法的运用,从而使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养成做笔记的良好习惯,无论是阅读一篇文章还是一部作品,在阅读过程中或者阅读之后都要进行记笔记。可以将其中一些优美的语段摘录下来,进行消化吸收、欣赏借鉴,也可以通过文章框架提炼的方式,更加深刻地把握一篇文章的布局谋篇。通过这样的笔记摘录,使阅读中的成果以文字形式沉淀下来,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技巧。另一方面,在阅读积累过程中,笔者还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想感受,将阅读中获得的技巧内化为自己的方法,实现他山之石为己所用,有了这样的逐步积累,

作文教学思考

作文教学思考 一、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作文有别于口头表达,它要求使用的是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语言的组织要比口头表达更严密,逻辑性更强。如何组词、构段、成篇?这些词汇、句式、段式、篇章结构从何而来,如何“植入”学生头脑?答案就是——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把第二、三学段的作文训练称为“习作”,“习”即学习模仿的意思。学习模仿的是别人所写的好文章,那就离不开阅读。阅读包括课堂上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和课外自由广泛的阅读。 课堂上的阅读是有意识的从课文中习得作文的营养:词汇、句式、段式、篇章结构范式等,这种习得有时需要有教师的分析点拨引导,但更多的是学生自己去习得,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反复地用心地去朗读课文,甚至熟读成诵。在这个过程中,文质兼美的课文就会印在学生脑中,日积月累就丰富起来了。在表达(口语表达、书面表达)时,学生就会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们如能从一年级就开始改革自己的阅读教学,教师的分析讲解尽可能少一些,挤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朗读课文,背诵优美段篇,在小学阶段学生可以从400篇左右的课文中汲取丰富的作文营养! 课外的阅读对学生写作的影响更多的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更多地是学会对生活、自然、社会的观察、品味和思考,这一点对学生的作文极其重要,这种观察、品味和思考是否敏锐、高尚、全面、深刻直接决定学生作文内容的质量。一个学生如果能博览群书,他就会比别人更注意观察生活、自然、社会,就会更喜欢思考,也会有更多独特的发现、感悟和见解,表达的欲望比别人更强烈,作文内容更丰富多彩。 二、写作方法的指导应放在阅读教学时 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沿袭这样的模式:教师布置作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多是放在学生动笔作文前这个时间段。很多教师主要是是从审题、选材、表达技巧等方面去说,由于时间不多,教师能做到的也就是泛泛地说说而已,对学生写好作文帮助不大,有效性不高。小学生的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要想让学生明白“内容具体”“语句生动准确”等等,就要在阅读教学时注意“读写结合”,抓住课文里一个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明白这就叫“内容具体”,那就叫“语句生动准确”“过渡自然巧妙”。如果按这样的思路去做,因为阅读课的课时是最多的,所以就可以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学生就会从许许多多的例子中学会怎样写作文。 三、作文前的指导应重在激发表达欲望 学生动笔写作文前教师应做什么?多数教师是从写作方法、技巧等方面去指导学生,但实际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我市金秀县潘海珍老师的“情境再现,自主作文”课题研究给我很大的启发。在学生动笔作文前,她会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创设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过程、体验生活、有所感悟,然后顺势让学生动笔写作文。我有机会观摩了她执教的几节作文课,都是借班上课,学生表达的欲望很强烈,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写作冲动,所写的作文内容都比较具体,最重要的是学生的作文写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表达的情感特别真实。不少教师也许都有过这样的教学经历,“六一”儿童节到了,班里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动笔写作,写出来的作文都比较好。 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是作文教学的关键。“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动而辞发”,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是源于作者强烈的情感驱动。作文前教师最应该做的是让学生“情动”起来,让他们想说、想写。教师干巴巴的有关作文方法技巧的指导无法激起学生写作的愿望。试想,在作文课前学生上的也许是数学课、体育课,学生此时也许还沉浸在上一节课的情境中,这时却叫他们动笔写一篇作文,除非是特别优秀的学生,不然多数学生这时是心不甘情

作文教学与反思

作文教学与反思 蒋祥惠教学内容: 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小学四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作文训练)。 教学要求: 1、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可以写它的外形、脾气,也可以写它怎样进食、嬉戏、休息、活动等生活习性,要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题目自拟,写后认真修改。 3、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激发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的重难点: 观与写 教前准备: 学生:①有目的地观察某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做好观察记录; ②查阅有关某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并摘录。 教师:①小白兔、小鸭子、小鱼鱼②下水文《令人敬佩的母鸡》。 教学过程: 1、齐读习作要求,明确写作目的,理解“特点”一词。 2、复习本单元描写动物的一些方法。 如:

(通过复习让学生再一次了解写动物的一些方法,抓特点,先总后分的表达方式,明贬实褒,前后对比等修辞方法)。 3、新作指导: (一)观 (1)实物观察:小白免(观察、思考、讨论、表述) ①从整体看,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白兔? (温顺、乖巧、可爱、美丽) ②逐个部位观察,(如:皮毛、颜色、耳朵、眼睛、嘴巴、前后肢、脚、尾巴各是什么样的?) ③它喜欢的食物是什么?走路时怎样?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性? ④观察中你发现了什么?(胆小、温顺、机灵) ⑤结合平时的观察举例说说。 ⑥你写小白兔是为了反映什么?表达什么? ⑦在老师的启导下,边观边说,然后指名表述。 (2)出示实物:小鸭子、小金鱼、迁移拓展让学生自由说。 (二)写 过渡:同学们,在刚才的观察动物的表述中,你了解到了写动物的一些什么方法吗? (生答后归纳板书) ①先总写动物的特点(可爱、调皮……)。 ②次分写动物的外表、习性、活动。 a、外形:▲写出具体的形态(样子、毛、颜色、质地、给人的感觉)。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关于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关于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反 思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接下来是WTT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关于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反思篇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作文评改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态度与习惯,进一步掌握写作方法,领悟写作规律,提高写作水平和书面表达能力。 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一般都侧重于“改”,而忽略“评”,这没有把握住“评改”的基本内涵。实际上,“评改”是“评”和“改”两个语素并列组合而成的词语,二者不可偏颇。因此,作文之“评改”,不仅要从字词、语法、逻辑的角

度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之处,从内容、结构、表达等方面帮助学生修改不适当的地方,而且还要对学生的作文做出中肯的评论与评价。同时,对学生在习作中表现出来的不良习惯和不正确的态度要进行适度地批评与纠正,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态度与习惯,进一步掌握写作方法,领悟写作规律,提高写作水平和书面表达能力。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我对作文的评改一些看法。 一、认清本质,正确对待。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作文是习作,是一项练笔活动,是书面表达的最基本训练,而并不是艺术,不是文学创作,只要学生能正确地、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行。因此,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把他的每一篇作文都写成小学生优秀作文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培养的不是小学语文教师,更不是培养作家和文学评论家。所以,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不要用成人的水平去对孩子的文字评头论足,更不能用文学编辑和文学评论家的眼光去看待小学生作文. 我们在批评他们的作文时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力求保持学生作文的原意,绝不能用教师的思路去代替学生的思路。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文知识都很有限,有的孩子在作文中,难免有些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但那是无关紧要的,随着他们语文知识的增长,孩子们自然会知道怎样把他们想说的话说得更清楚、更明白。如果教师对他们的作文要求过高过严只会实得其反,那很容易打击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产生畏惧写作文的心

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考及分析

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考及分析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听说读写这四大语文能力中一个最重要的综合性能力。但现今很多的语文教师和学生对作文都有一种畏惧和茫然之感,老师不知如何教,学生一提作文便头疼,这在很大程度困扰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因此,我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和工作实践,对现在的作文现状和解决方法做了一点粗浅的探讨。 一、作文现状分析 (一)学生作文现状分析 1.学生怕作文,厌作文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研究成果颇丰,教学流派纷呈,但“作文难,怕作文”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通过我平时和学生的交流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写作文是一件很烦心的事情,不好写,写不好,提到作文便头皮发麻,可见畏难情绪之甚。 2.外延阻塞,泉源短缺 部分学生平时没有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对周遭事物熟视无睹,也不愿参加课内课外的各种活动,生活单调,孤陋寡闻,头脑空空,言之无物,作文成为无源之水,在写作时,总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生硬感,为了应付检查,只好胡 编乱造,或者空喊几句口号敷衍了事;也有部分学生反映很多时候觉得心里有话说,但往往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即使勉强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倒出来往往也是硬挤强凑平淡干瘪毫无新意可言的。 3.擅走捷径,惰性严重 有的学生作文动机不纯,懒得动脑,一味贪易,于是乎走上了不劳而获的“捷径”,从“作文选”上抄袭一篇冒充自己的作文或是东挪一段,西移一句拼凑而成。而由于当今作文书种类繁多,老师识不了“庐山真面目”而给予好评,从而使学生自以为找到了作文制胜法宝而沾沾自喜,惰性愈演愈烈,真正提高写作能力也就无从谈起。 4.阅读不广,知识面窄 有的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没有图书室,即使有,图书库存量也少或是根本就没有对学生开放,加之报刊杂志又少,学生除了课本就很少有其他课外书籍可供阅读,造成学生知识面窄,积累甚微。这样写作时,也就只能昏昏而不能昭昭了。 (二)教师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方法单调陈旧,灌多导少 在小学作文教学特别是农村学校中,那种“教师讲作文理论--学生写--教师改”的教学模式比较普遍,鲜有新的花样,且习惯孤立作文教学,缺乏必要的系统性,不善于把每个单元的课文分析与单元作文训练重点联系起来,教学过程支离破碎,从而导致学生对枯燥的作文理论产生厌烦情绪,使之起不了应有的指导作用。还有些老师甚至将文章头怎么开、中间写什么、尾怎么结都和盘灌输给学生,他们用自己僵化的思想固定的模式约束了学生天真烂漫的想象,学生只得机械式地按老师煞费苦心的构想写下来,结果可想而知,大都“依葫芦画瓢”,

对当前作文教学的思考

对当前作文教学的思考 德阳市旌阳区通江学校米君 【摘要】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人”与“文”更是严重分离。我们的作文教学应提倡“本色作文”,强调“本色”二字。同时本色作文教学强调打好基础,逐步提高,课堂为经,生活为纬,多读古典文学,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作文教学只有回归本质,才能教活学生,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本色生活 当前的作文教学中有以下几种倾向:一是模式化,学生按照老师教的固定格式进行作文,压制了个性;二是成人化倾向,世故之气压倒了纯真的童心,三是知识化,作文教学成了作文知识的累积,忽视了能力培养,这是语文教学中“本”与“色”的分离。也使学生想象匮乏、情感压抑,直接导致了“苦于作文”的教学现状,于是众多有识之士才提出了“本色作文”教学理论。 本色作文强调“本色”二字,是一种作文教学方法和作文评价标准,以引导学生“观察真生活,抒写真性情,表达真自我”为原则,标志着作文的本质回归。《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句话强调作文教学要生活化,本色化,学生一旦有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有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热爱,才能提起写作的兴趣,把感情投射进去,才会乐于表达。那么如何进行作文教学的本色化,使学生真正做到本色作文呢?个人认为可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打好基础,逐步提高 作文,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关系日益密切。我们可以就生活写作文,平时学会留心观察生活,将观察所得铭记于心,作为以后作文的素材。而如今的作文教学要求一味拔高,那是揠苗助长,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还得从基础抓起。基础是什么?就是各种文体的写作训练。 我们认为,现在的学生对于写记叙文是没有的多大问题的。可还是有一些学生到现在记叙文仍然是连基本的六要素都没有齐全,甚至到了初三,本应产生质的飞跃的学生作文却没有产生飞跃,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更不要说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本是为学生作文松绑,让学生在自由王国里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写出有文采、有个性、有思想、有深度的作文来,然而事与愿违,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成了四不象,教师苦无对策。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作文的基础不牢,东拼西凑,合成这样的。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应该急于对学生进行话题作文训练,而要扎扎实实地练基本功。记叙文是基础的基础,教师要以记叙文的训练为主,让学生能熟练的运用记叙文所适用的各种表达方式。记叙文最能锻炼、也最能体现学生的写作基本功。所以,记叙文练好了,作文便成功了一半。议论文是中学作文的另一个

中考作文教学实践课的反思5页

中考作文教学实践课的反思 笔者结合2013年中考作文题目“遥远的眼神”,给学生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作文实践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题目把握能力和写作能力,也使作文课变得富有吸引力。 一、解析题目抓住灵魂 2013年苏州中考作文题目是“遥远的眼神”,当我提出让学生们写这个作文题目时,很多学生有些傻眼,感觉这个题目过于抽象。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弄清题目涵义,紧紧围绕题目写作,才能写出中心明确主题突出的作文。我注重将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学生们认真读题,向学生们提出作文“要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引导他们展开积极思考,我只在学生不懂或有困难的地方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同时,作为教师,要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以正确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独立写作的能力是特别重要的。我偏重于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审题的规律、确立主题、选材的方法、布局谋篇的手段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如用笔表达。 我还意识到做好题目解析是写好作文的前提。题眼是“眼神”,那么考生必须围绕“眼神”来写,且由于“眼神”为名词,按经验最好写记叙文、散文,来表现眼神的内涵,且学生必须选对角度,构思一个完整的情节来体现作文的主旨。可如何让学生们明白这一点呢?我发动大家进行分组讨论,让大家自由发言,学生们爱表现的天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对题目的看法。有的学生指出,“眼神”应该理解成“看法”,可以是亲人的眼神、教师的眼神或朋友的眼神,表达他们对

自己的期望。有的学生认为也可以写一些伟人和模范人物的眼神,这样的眼神才更有震撼力,才能激励自己健康成长。有的学生说:“可以写偏远地区学生因家贫不能读书,极力表现他们那种渴望读书的眼神”,有的学生说:“可以写因环境被破坏时小鸟可怜的眼神,表达对环境保护的渴望和憧憬之情”。还有学生认为,“遥远”并非仅指地理距离的遥远,应该还包括时间或思维空间方面的遥远,这种看法无疑很有见地和创新性,悟出了题目的引申含义,对题目的理解达到了新的高度。我根据不同学生的发言进行引导,对学生们的观点进行了升华,不失时机地指出“大家讲得都很有道理,但写作时,一定要融入自己对生活的体验,这样作文才会有激情有内涵,大家还可尝试回忆过去的事,紧扣眼神来写,如果写现代必须在空间上要有距离,这样才会与题目暗合。”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和分析,大家对题目的内涵和写作主题有了清醒的认识,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感性体验提纲挈领 在课堂上,考虑到学生形象性和感性思维能力较强的特点,顺应学生对动画较感兴趣,专门从网上下载了一些与“眼神”相关的图片,在课堂上向学生们展示,让他们了解了蒙娜丽莎、缪斯女神和一些政治家的眼神,并让学生分析不同眼神的差别,赋予学生以感性体验。对于作文课来说,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生活、思想、认识、情感以及对知识掌握的不同程度,采取措施培养和开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积极性,全力打破封闭式写作的格局,在作文中展现和张扬个性,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中的人、事物,在丰富的生活现象寻找写作的灵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习作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习作教学反思 20015年12月3日,我参加了一次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研讨课活动。这次研讨课要求执教教师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指导学生如何写好一个人,怎样把一件事写具体。四位教师按活动要求,两名教学写人,两名教学写事。课堂中,教师们态度端正,教法新颖,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学法灵活,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也是其中的一位执教教师,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同时感触很深:教师们备课时还不够了解学生,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断地加强,不断地完善。 课堂教学是主战场、是教学的关键;备好课则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中小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对整个教学活动作系统策划,而且要把一般的教学理论物化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要以学习者的学为出发点,遵循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性,站在学习者的立场上,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应用教学媒体,描述教学过程。 新理念下的中小学备课,实际上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而展开的教学设计。这种设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新理念下的中小学备课,是为学生学习而实施的一种设计,是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是教师提出创意和决策的过程,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的过程,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科学的计划性和有序的系统性,而不是一般的教学经验和案例,是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检测、反馈、修正及再实施的认识深化过程。这个过程要特别讲究科学性和创造性。

我们必须明确,实施新理念下的中小学备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是为学习服务。为此,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是核心问题;教学设计要体现情感性,注重育人功能;教学设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应用所学知识,并广泛挖掘和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尤其要克服教学目标分析中的“知识结果中心”倾向,学习分析中的“教材中心”倾向,和教学策略制定中的“教师中心”倾向。 这次活动教师备课时对学生的了解不够,主要反映在教学中教师们存在的一些共性的问题。 1、教师备课时高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是其中执教人之一。我教学的内容是指导写人。备课时,我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先联系所学课文,多媒体出示张衡、李四光、宋庆龄的画像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接着让学生互相说说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然后出示一篇经典的写人范文,让学生读后,互相启发,明确写一个人要通过写一件事,抓住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写,突出人物的特点;最后让学生参照范文来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写完后请一两个学生读习作,集体来评讲。我按照这样的设计,在我们班试上了一遍,听课教师反映学生学习效果不错。我不放心,因为我校没有平行班,担心借班上课师生的配合问题,只好借二年级的学生又上了一遍,在老师的引导下,二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也能说出人物的特点来。我心里不再那样紧张了,心想:二年级的学生都能上下去,三年级的学生再弱也不至于像二年级的吧?当时我也想到了学生对陌生的课堂环境、新面孔会产生好奇心,从而使注意力分散的现象。但是转念一想:城郊的学生比起乡下的学生来,见识更广,不至于那

基于作文教学现状的分析及思考

基于作文教学现状的分析及思考 发表时间:2010-01-05T09:35:40.560Z 来源:《中国当代教育科研杂志》2009年10月第5期供稿作者:刘艳[导读]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双翼,但长期以来,传统语文教学往往是重阅读,轻写作;重理解,轻运用;重应试,轻积累刘艳湖北省竹山县张振武小学(442200)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双翼,但长期以来,传统语文教学往往是重阅读,轻写作;重理解,轻运用;重应试,轻积累。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讲作文,有的甚至到了“谈文色变”的地步。通观现有的语文教材,作文知识要么散见于各单元中,要么立题太高,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差距很大。再观实际的作文教学,教师们用的课时不多,每学期按大纲规定的完成8篇,训练的机会较少,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又能有多大的帮助呢?鉴于此,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我们的整体作文教学水平。 1大刀阔斧的进行作文教学改革 提高语文教学成绩,其关键在于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大家既然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理应大刀阔斧的进行作文教学改革。 (1)各校应成立作文教学课改小组,由作文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老师担任组长,制定长期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案,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 (2)调整语文课时,每周安排至少1-2节课进行作文教学辅导,形成一个稳定的作文教学的训练机制。 (3)走出去,请进来,强强联手,搞好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为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提供丰厚的后勤保障。 2打造个性张扬的作文教学风格 俗话说:“教无定法”,作文教学更是如此,邓小平曾说过:“不管黄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作文教学同出一辙,无论你采取哪一种教学模式,只要能够彰显出学生的个性,达到了应有的训练要求,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你就是超级赢家。特级教师武琼独创的“15分钟快速作文”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是作文教学训练的一种极致,一种完美。我想,作为新一代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信心比她想得更远,做得更好。 3构建以点带面的作文教学模式 作文教学毕竟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各校师资力量的配备并不是尽善尽美,但这并不会影响我们普及作文教学知识,推动作文教学改革,构建一个作文教学示范点,带动广大语文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点面结合,这样既可达到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也可避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可努力提高作文教学水平。这应是我们广大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探索的。 4作文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4.1多角度选择作文题材。小学生由于阅历尚浅,视野未够开阔,他们的写作,较多取材于自己熟悉的生活经历;但这些题材他们经常在写,难免有“炒冷饭”之嫌,教师宜引导他们学会搜集、记录自已生活中有意义的题材,挖掘、开发这些题材的内蕴和表现价值,力求写出新意。随着学生阅读面的扩大,学生还会自发地从书刊杂志中获取写作灵感,借鉴写作题材,甚至凭自已的生活积累和想象力虚构题材。这些无可厚非,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基于生活进行创作,不要流于假、大、空,不要陷于荒诞怪异,更不可抄袭盗用他人作文。他们的笔触,容易穿越最贴近的校园和家庭,直探向纷繁多彩的社会生活,这与影视、网络等信息传播手段的飞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件可喜的事。不过,很多同学的作文选材无新意,无个性,雷同现象颇多,教师在指点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取材的同时,还应强化学生对各生活领域的参与热情,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广开生活之源,并铸炼生花妙笔,用以记录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片段。 4.2灵活的命题方式。大多数教师都注重了命题方式的科学性,既不放任自流,同时又能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和个性化发挥。教师应在命题方面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更开放、灵活一点,追求趣味性和创意,以激发和维持学生参与写作的热情。 4.3开放写作文体。最近几年,考试作文不断淡化文体,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已的写作特长。此外,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也有一定关系。小学学生的写作更倾向于追求新奇有趣,生动形象,更偏重于感性思维,理性思维相对不足。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先放后收,引导他们从自己喜欢的文体入手,不断获取成功的写作体验,并利用学生对各种新鲜知识的好奇心,逐渐过渡到掌握其他各种文体。 4.4精心的作文指导课。现在作文指导课上,还是以教师的“讲”为主,有时这种“讲”会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路,让他们无所适从;而写作前过多的宣读范文,又容易造成写作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的写作积累不够深厚,很多学生的问题主要出在选择和运用材料上,具体表现为题材匮乏、用错材料、剪材不当等方面,应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学生欢迎教师传授写作知识和技巧,但要求点到化即止,点拨为主。他们对指导课呼声最高的是“激发兴趣,引起写作欲望”,较多学生反映现有的写作指导课太少,要么是利用零碎时间走过场,要么是枯燥乏味,单调沉闷,对写作帮助不大。 4.5细化作文批改和讲评。精批细改仍为师生习惯接受和使用的批改方式,只是这种方式常常是高耗低效,不利于将教师从沉重的工作负担中解放出来,也不利于学生之间进行广泛的反馈和交流。不赞成同学间互改的原因大多是认为有的同学不太负责,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作文。这种信息反馈量大的批改方式其实很有利于同学间的互相学习提高,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正确地引导,耐心指点评改的标准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评改他人作文的责任心和能力。教师不妨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尝试各种批改方式。必要的时候,老师还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使学生的思想一直沉浸在一种具有连续性的写作环境中,由此逐步掌握写作技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教师如能以读促写,双管齐抓,加强对写作教学的投入,在这块荒芜的土地上勤于耕耘,播种聪慧而有灵性的种子,必定能收获累累硕果。愿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探索中发现,在失败中进取,在积淀中提高,超越自我,挑战考场满分作文,创造作文教学的又一个奇迹!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0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习作例文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的课文是如何把人物形象写具体的。 2.运用本单元描写人物的方法,写片段。 教学重难点: 通过“习作例文”的学习,体会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交流平台。 1.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机灵的小嘎子、健壮的祥子、吝啬的严监生、技艺高超的刷子李。除了课本里的人物,平时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如书本里的文学形象,电视里的艺术形象,家庭里的亲人,校园里的老师、同学,社会中的警察、医生、护士、清洁工、保安、快递员、售票员等。这些人物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人是谁呢?是他的外貌还是你和他之间的故事让你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把外貌或者故事说清楚。) 2.要写好一个人物,写出人物的特点,不仅要细致观察,还要了解一些写人的基本方法。首先,选用典型事例,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其次,可以运用动作、语言、外貌、神态、心理描写等表现人物的特点;此外,也可以通过描述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 二、交谈练笔,初试身手。 1.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那现在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写一写你身边的某一位同学。

学生练笔时,老师巡视并指导多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鼓励学生举手分享自 己写的小练笔。 2.爸爸妈妈是我们最亲的人,是最爱我们的人,也是为我们付出最多的人。有的爸爸妈妈可能经常陪孩子做游戏、学习,有的爸爸妈妈可能大多数时间都在忙工作,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都深深地印在我们心里,想一想有哪些典型的事例可以体现他们的特点。(小组交流,代表发言。) 三、学习例文,积累参考。 1.《我的朋友容容》 (1)文章描写容容运用了动作、语言描写(容容总是搬着椅子,爬上去,踮起脚,从大门口的邮箱里取出报纸来,然后爬下椅子,奔来把报纸交给我:“任叔叔,报纸来啦!”),神态描写(她看看我手里的报纸,忽然噘起嘴唇,挺委屈地走了。)等。 (2)文章除了运用正面描写,还写了作者与容容交往的两件事情,使容容这一形象显得更具体、更生动。 2.《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 (1)文章描写小守门员运用了外貌、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看那个留平头的小守门员,他身着深蓝色的运动衣,浅蓝色的短裤,脚穿运动鞋,戴着手套。只见他分腿弯腰,上身前倾,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前方,膝盖磕破了也毫不在意, 真像个专业的足球守门员!他想着自己可千万不能大意,绝不让对手冲破最 后一道防线。),写出了小守门员的认真与专注。 (2)除此之外,文章还写了腆着肚子的候补小男孩、戴红帽子的小女孩、扎着蝴蝶结的女孩、抱着洋娃娃的小女孩、大个子叔叔等。作者抓住众人各具特色的外貌、神态和动作等,写出了人物的特点。 交流一下,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