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中的读者关照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中的读者关照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中的读者关照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中的读者关照

收稿日期:2003-03-10

作者简介:曹英华(1966-),女,湖北黄冈人,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英语,副教授,硕士。

2003年9月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Sep ,2003第35卷 第5期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Vol.35 No.5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中的读者关照

曹英华

(黄冈师范学院外语系,湖北黄冈438000)

摘 要:译文读者是文学翻译过程中一个能动的主体,读者对译语文本的阅读和接受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行为。

由于读者的审美行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不同时期的主流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会有所不同。译者对译文读者语言和文化审美特征的关照以及对译文读者情感需求的关注是影响文学翻译活动成功的要素之一。

关键词:接受美学;文学翻译;读者关照

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18(2003)05-0100-05 一、接受美学理论对文学

翻译研究的启示

20世纪西方哲学发生了语言论转向,从认识

论的主体哲学转向了语言论的解释哲学,从传统的被动媒介式的语言工具论转向了本体论存在论的语言论。这一转向,使人文科学摆脱了科学主义的统治;主客体的二元对立关系被消解,变成了主体与主体间的对话关系;单一中心变为多元化;狭义认识论变为广义认识论。这一转向,使西方文论发生了范式革命:先由作者中心论转向文本中心论;后又由文本中心论转向读者中心论。

[1](67)

接受美学就是读者中心论这一范式之下

的一种理论视点。

接受美学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它勃兴于20世纪6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

姚斯(Hans Robert Jauss )和伊瑟尔(Wolfgang Is 2

er )。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现象学美学和阐释学

美学。姚斯和伊瑟尔理论中所采用的一些重要的概念范畴,诸如“期待视野”、“效果史”、“未定点”、

“具体化”等均是从海德格尔(Heidegger )的“先在结构”、“理解视野”和伽达默尔(G adamer )的“成见”、“视野融合”和茵加登的“具体化”等概念范畴衍化而来的。接受美学的形成有许多历史渊源,如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的结构主义、英美新批评

等。

[2](23-54)接受美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姚斯认为传统的文学作品的外部研究(作者中心论)和内部研究(文本中心论),割断了文学作品与读者的联系,没有考虑读者的能动的参与作用。这是因为艺术作品被误解为与读者无关的客观存在。事实上,作品渴求读者阅读,希求与接受者的对话,“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

?

001?

其超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3]一部乐谱并不是音乐,只有演奏活动才能使它成为美妙的音乐,读者的作用有如演奏者,能够把死的文字材料变成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作品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体现出来。接受美学由于把作品与读者的关系放在文学研究的首要地位来考察,充分承认读者对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创造性作用,从而使文学研究的趋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接受美学文论不仅拓展了文学研究的空间,也给文学翻译研究带来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转变了传统的翻译观,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4](48)翻译活动不应只是原作者和原作的独白,而是译者带着“期待视野”在文本的“召唤结构”的作用下,与隐含的作者进行对话和交流后形成的“视野融合”。然而译者在追求“期待视野”与文本融合的同时,还必须考虑译文与译文读者的关系,考虑译文读者与译文的“视野融合”问题。翻译的目的最终是要给读者阅读的,不考虑译文读者与译文的交流是不现实的。作为译文的读者也是千差万别,他们有着各自的“期待视野”与“审美要求”,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体验的加深、时代的变迁,读者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会发生变异。因此,译者面对读者,更多地要考虑现时读者群体的需求与接受水平,因为现时译文读者(译者也是原作的读者)共处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受共同的社会权力话语和集体无意识制约,因此译作对于译文读者又具有同一性,能唤起读者群的大体相同的反应。无数优秀译作的广泛的社会影响证明了这一点。

本文作者将以接受美学为视野,将翻译活动置于大的历史文化环境中,选定外译汉文学翻译活动为考察对象,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探讨作为接受主体的译文读者对文学翻译活动的影响。

二、对译文读者语言审美特征的关照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单向的,被动的。读者的阅读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在文学翻译中译语读者对译语文本的接受是继译者接受、解构、重构原语文本之后,又一次具有创造性的审美行为,因此译语读者与译语文本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审美的互动关系。译语文本的许多审美特征首先是通过语言层面呈示出来。其中,语音层面的声调、节奏、韵律等因素,展示出译语文本的音乐性构成;在语义层面中,由诸多修辞手段参与的历史图纸,从结构上生成了整一的艺术世界。语音层面和语义层面构成了译语文本语言层面的整体结构。由此,译语读者与译语文本之间的审美关系的建立要求翻译家在再创作过程中,把握文学接受的语言规律和特征,以适应译语读者审美接受的需要。

然而,不同的民族由于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就有不同的审美定式。中国人由于受脱胎于象形文字的方块字的影响,擅长形象思维,而西方人则受高度形式化的语言的制约,习惯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定式很自然的就派生出了语言的两种审美形态和取向:语言的形象美、对称美和语言的逻辑美。这种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语言审美取向常常会作用于译者对词汇、句法和篇章的选择。我们从共时、历时的角度看往往会看出译者对译文读者接受特征语言审美的关照。

19世纪末中国处于外强欺凌、弱肉强食的民族危难中,一些文人志士像严复、林纾等意识到救国必先强民的道理,将译介西洋小说视为教育民众的工具。然而即使是在国衰民弱的现实面前,他们心目中的读者群体———那些封建士大夫们仍然以中华文化大国而自居,对西方文化持排斥态度。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学语言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爱。为了照顾到译文读者的语言审美取向,使译作能被读者接受,从而达到警世的目的,在翻译时严复采用达旨法,林纾采用译述法,并都以地道的古汉语之“文”载西方之“道”。尽管后人对他们的译法褒贬不一,但不能否认他们的译作在当时确实博得了广大读者群体的喜爱。严复的《天演论》成了义富辞危的警世之作,启迪和教育了几代中国人,林纾的《巴黎茶花女遗事》、

《黑奴吁天录》在当时广为流传,并为一大批青年开启了学习西方文学之门。[5](80-132)

然而,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像严复、林纾那种文化保守主义的翻译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在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人的带动之下,不少作家和翻译家都以创作和翻译作为武器

?

1

1

?

反对封建文化。他们一方面坚持用白话文创作,一方面通过翻译借鉴西洋的语言长处,来提高汉语的表现力。鲁迅更是以他的“汉语有病论”和“宁信而不顺”的翻译主张在中国译坛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波澜。它的焦点是发生在鲁迅与“新月派”文人之间的关于“信”和“顺”的翻译原则争论。在这场争论中,梁实秋认为鲁迅的翻译是“硬译”,它的潜台词是“死译”;但是鲁迅却把它反过来作为自己的武器,强调“硬译”不同于“死译”,因为无论它多么难懂,它仍然有读者。而硬译的功能,除了介绍其内容之外,还有创造新的现代言语的功能。[6](27)应该说如今回过头再来重新阅读鲁迅的关于翻译的论著,会发现这些见解具有很大的超前性,它对译者和读者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看懂硬译的译作必须具有较高的异语语言知识水平和对外国文学、文化有比较深的了解。但是当时的中国读者大都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而这种“硬译”超出读者的审美期待视野,在一定程度上不被读者接受。

在鲁迅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在我国翻译界许多滋润着传统文化的翻译家都很重视译文的可读性,追求以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语言文学规范为准则的晓畅、地道的译文。不论是以译哈代作品而著称的张谷若,还是以译莎剧而流芳的朱生豪;不论是法国文学翻译大师傅雷,还是把英美名著译得脍炙人口的傅东华、杨必,他们在进行外译汉时,都注重采用言简意赅、蕴藉含蓄的汉语。

具体以张谷若为例。张谷若的翻译原则有两条:“(1)不能逐字死译;(2)得用地道的译文翻译地道的原文。”[7](41)基于这样的原则,他在忠实于原著的前提下,摆脱原文表层结构的束缚,发挥汉语的特长,艺术地再创了大量地道流畅的译著。他创造性地用山东方言和通俗的口语体来译英国乡民方言,使读者能清楚地辨明原作中两类不同人物、两种不同的方言。此外,中华文化的结晶———汉语成语和四字结构在他的译作中亦是一大景观。如他将ethereal一词译为“虚无缥缈,离群遗世”两个词组,造成一种富有节奏、交相辉映的效果,一种传统的讲究对称整饬的审美效果。[8](42)

从历史的角度看,直至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前中国一直处于较为闭关保守的状态,尽管有五四反封建文化运动,许多人在潜意识中仍然尊崇传统文学,对凝聚并体现了文化内涵的成语和四字词组仍怀有一种偏好。因为那些言简意赅的四字词组及其带来的抑扬顿挫、琅琅上口的美感效应,流溢着六朝骈体的文风,也满足了当时译文读者的语言审美期待,译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语言不是静止不变的。文学语言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不同时代的译文读者对语言的审美期待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接受美学认为,读者的接受过程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审美过程。随着译文读者阅读译作经验的增加,译语语言不断的积累,译文读者对译语的审美层次会不断提高,形成“视野的变化”。译者在阅读时,会不断调节着历史视野与现实视野、期待视野与译文视野之间的关系。译文读者的视野变化为译者输入更多的异语表达法提供了方便。

20世纪80年代后国门大开,中外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们的思想也日渐开放,人们在阅读外国文学翻译作品时希望了解更多的异语表达方式,希望读到富有“异国风味”、“洋腔洋调”的译文,了解、欣赏迥异的载道之风。为了满足新时代译文读者的这一审美期待,很多翻译家重新翻译那些西方文学名著。在复译过程中他们将原译归化了的人名、地名改为音译,将增删的部分如实地译出;减少使用成语和四字结构,力求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汁原味”。他们还认为稳步地吸收具有异国情调的语言表达方式能给汉语提供外来营养,有助于丰富汉语的表现力,给汉语注入新的活力。

这种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是鲁迅早期翻译思想和实践的完善,它实现了与变化中的译文读者的“视野融合”,给译文读者一种全新的美的享受。从许钧先生主持的《红与黑》的不同译本的读者反应调查可以看出这一点。[9](37-82)

三、对译文读者文化审美特征的关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翻译时不可避免要涉及文化。人类文化具有共性,这为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提供可能性。人类文化的共性又存在于异性之中,因为不同的民族文化有其独特性。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使译者在译介外国文化时不能无所顾忌而要考虑到目的语主流文化特征以及译文读者的文化审美接受力。

?

2

1

?

中国是一个有2000多年封建史的社会。千百年封建文化的积淀造就了一个在伦理上相对保守和敏感的社会。相形之下,西方文化经过旨在解放人性、走向自然的文艺复兴的洗礼,对人性的尊重超过对礼教的膜拜,因此在伦理上具有较大的开放度。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中国作家在性描写时往往化实为虚,讲求含蓄,过于直露就会失去美感,招来读者的谴责;西方作家在性描写方面往往比较露骨。这种伦理开放度的不平衡必然作用于译者的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其作用力的大小取决于不同时期目标文化的开放程度。目标文化的开放度越高,译文读者的文化接受力就越高,因而译者的策略选择就越偏向出发文化,反之,则偏向目标文化。[10](8)下面将举例说明:

He made you a highway to my bed,

But I,a maid,die maiden-widowed.(W. Shakespeare:Romeo and J uliet,3,3,134-135)译文一:他要借你做牵引相思的桥梁,可是我却要做一个独守空闺的怨女死去。(朱生豪)译文二:他本要借你做捷径,登上我的床;

可怜我这处女,守活寡,到死是这样。(方平)

这两个译例都反映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译文读者的文化审美取向的关照。在上世纪30年代中国处在闭关落后的时代,文化开放程度不高,当时的译文读者非常忌讳文学作品中较露骨的性描写,因此朱生豪先生在译这两行诗句时进写了改写。这种译法在当时历史文化条件下是明智的举动,有它的合理性。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的“性忌讳”有所松动,莎剧中这两行性描写属于中国读者审美接受范围之内,因此方平的重译既能够被译文读者接受,又不折不扣地传达了原作的“神味”,即男女主人公灵与肉的完美结合。[11](347)

这种策略的改变不仅仅表现在对文学作品中伦理文化的译介中,在其他方面的文化译介中也是如此。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新世纪,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的融合也在不断加深。随着中国人对英语文化的接触日益增多,其接受水平也随之提高,有些异域文化已被我国文化吸收。就英汉翻译来讲,译作中的英语文化色彩可相对浓厚,中国读者也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相比较而言,在汉英翻译中,我们要向外国读者传播中国文化难度就大一些,因为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化

的整体接受水平不如我国读者对英语文化的整体接受水平。因此,我们在汉译英时,对文化负荷较重的语言还需做些解释性的工作。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会逐渐加深,其读者的期待视野也随之变化,对那些已被外国读者接受的汉语文化因素就无须做过多的解释,以免剥夺了读者的阅读乐趣,缩小了读者的阅读空间。

四、对译文读者情感需求的关注

文学语言不同于科技语言,它具有抒情性。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语言,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所蕴藏的情感价值,要通过读者去体味,去释读才能体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是用自己的心灵从作品中寻找共鸣点,在交流中发挥能动的情感投射活动。在文学翻译中,一部译作能否流传往往还要看译作能否唤起译文读者的感情共鸣。优秀的翻译家在翻译活动伊始就已经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情感需求。他们在选择原作时往往显示出对译文读者前途和命运的关注,这既符合译文读者的情感期待,也是译者自己的心灵选择。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民正在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因此他们有着极高的革命热情,对未来充满期盼和渴望。为了配合新文艺的创作,鼓舞革命青年的斗志,翻译家大都选择翻译苏俄、欧美进步作家的作品,如俄国的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契诃夫、苏联的高尔基、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萧伯纳、法国的雨果、巴尔扎克、罗曼?罗兰、德国的歌德、海涅以及大量的“被损害民族”的文学作品。尤其典型的是,中国译者对充满革命激情的雪莱、拜伦情有独钟,因为诗中所表现出的浪漫主义精神极易感染译者和译文读者。

具体以傅雷翻译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为例。“当年傅雷选择这部作品,主要是有感于中国大地的黑暗、沉闷,也有感于人们精神的委顿与沉沦,因此傅先生想借书中所饱含的那份激情和斗争气概,以及文字中所折射出的那种民族的理想精神唤起国人的革命斗志。事实上,中国的读者从译文开头的译句‘江声浩荡’就感受到了与全书相吻合的气势,因而心灵

?

3

1

?

上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份永远抹不去的心灵冲

击,成了记忆中的永恒。这份译作也成为中国文学翻译史上一份不朽的艺术珍品。”[12]

今天在全球文化交融的时代,翻译工作者有了更多的空间和自由来从事他们所钟爱的事业。许多优秀翻译家如许渊冲、江枫、孙致礼、许钧等有着极高的双语文化修养。他们以严肃认真的态度翻译出了很多高质量的外国文学名著。然而在文化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程度的伪译本和一些思想性、艺术性不高的译作。这些译作尽管可以暂时取得商业利润,但是随着译文读者的鉴赏水平的提高,译文读者会很快地遗妄这些不能唤起他们心灵激情的译作。

综上所述,文学翻译不仅只是一种静态的结果,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包含了原作、原作者、译作、译者以及读者在内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系统。其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远远不只是简单的文学消费者,而更是一个能动的主体,是文学同样也是翻译的最终惟一服务对象。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照顾到译文读者群体的整体语言文化接受水平,从而灵活处理语言文化差异和冲突。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归化还是异化都应以读者的可接受性为基础,引导读者阅读和鉴赏。当然,优秀的翻译家不会一味消极地迁就读者,他们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为读者服务的意识通过译作向读者输入新的文法,先进的文化,灌输革命思想,从而提高译文读者的语言和文化修养,这才是更积极意义上的读者关照。参考文献:

[1]金元浦.“间性”的凸现[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2]王岳川主编.金元浦译著,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姚斯.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4]马萧.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J].中国翻译, 2000,(2):47-51.

[5]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孙歌.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前言[A].许宝强、袁伟/选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7]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1):40-44.

[8]袁秀凤.译者的文化态度与翻译策略[J].外语教学,2002,(5):39-43.

[9]许钧.《红与黑》汉译的理论与实践[A].许钧.文字.文学.文化———《红与黑》汉译研究[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0]王东凤.论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介入[J].中国翻译,1998,(5):6-9.

[11]方平.新的认识和追求———谈《新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思想[A].汪义群.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2]许钧.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共鸣与视界融合[J].中国翻译,2002,(3):23.

【责任编辑 于默颖】

R eception Aesthetics and Consideration of the

T L R eaders in Literary T ranslation

CAO Ying-hua

(Foreign L anguage Depart ment,Huanggang Teachers College,Huanggang438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rgues tha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L reader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practice because their reading and reception of the target texts is one of the creative aesthetic actions.Such aesthetic action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t different times,so the main translatin g methods and strategies vary from time to time.The author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showing consideration for the affective needs of the TL readers and lan guage and cultural acceptability of the TL readers is one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success of the literary translations.

K ey w ords:Reception Aesthetics;literary translation;consideration for TL readers

?

4

1

?

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的异同

非文学翻译与文学翻译的区别 目前,我国非文学翻译的质量无法跟上市场需求,而外语教学又更重视语言学和文学,与实际的翻译活动有脱节。因此,有必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非文学翻译队伍。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认清楚非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区别。 非文学翻译文学翻译区别 “非文学翻译强调的是事实,文学翻译强调的是价值;非文学翻译强调信息的清晰性,文学翻译强调风格。”但翻译研究长期以来都更重视文学翻译,用文学翻译的标准来衡量和指导一切翻译活动,一味的追求忠实造成许多非文学类文本译文质量低下的问题。要改变这一现象就需要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区别。 一、翻译对象 非文学作品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强调准确性、严谨性和目的性,注重逻辑思维,而文学作品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与非文学作品相比,文学作品更注重形象思维、和艺术感。从翻译实践来说,非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对象有一点被人们忽视了,即作品质量,文学翻译的对象大多数都是经典作品,基本不存在语言质量或逻辑思维的问题,译者需要尽可能做到内容和形式上的忠实。而非文学翻译文本在很多情况下存在语言不规范,表达意义不明确,逻辑错误等问题。因此不能盲从忠实原则。 二、翻译目的及译文读者 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并探讨了目的论。将翻译视为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 文学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译作的文学功能,再现原作的文学效果。希望读者能够从译本中体验外来文化,并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有时还能对读者起到激励作用,如“五四”时期苏联文学作品的译介就极大鼓舞了当时中国的进步青年。 而非文学翻译的目的则是为了实现简洁和有效的交流。其目的性更具体,如旅游文本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金融商务文本是为了招商引资、扩大业务等;此外非文学翻译往往是一个独立的商业翻译项目,除作者和译者外,还包括项目委托人,译者可与委托人就文本进行交流。

从接受美学讨论文学翻译者的主体创造性(精)

从接受美学讨论文学翻译者的主体创造性 摘要: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具有不确定性,读者在对文本的诠释过程中起主体性作用。在此,接受美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接受角度看,译者翻译的只是他头脑中的文本,即是译者和文本对话、达到视域融合的结果。译者对文本未定因素和空白的具体化,是语符—意象化中译者再创造的根源。另外,译者不同于普通读者,他必须向译文读者传达原文的意义,此时译语文本的隐含读者作用于译者语言符号的选择。意象—语符化过程实际上是译者创造性运用译语的过程。 关键词:接受美学文学翻译译者主体创造性 一、引言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翻译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理解、表达和校对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翻译活动都是与译者的主体因素紧密相连的。译者的主体创造性表现在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具体特性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译者作为翻译实践中的主体因素,连接着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对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有两种最有代表性的理解:一种是传统译论中所当作负面因素论述的“主观介入”,要求译者要服务好原作者,又要服务好读者;一种是比较文学所涵盖的译者“创造性叛逆”。“创造性叛逆”是由法国文学社会家埃斯卡皮提出来的,他认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这两种理解有一个共同点,即是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介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他们都不曾解释译者再创造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译者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再创造的两个阶段进行了探讨,来说明创造性是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 二、接受美学简介 接受美学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的联邦德国,其主要理论代表是尧斯(Jauss)与伊瑟尔(Iser)。 尧斯是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其著作《文学史向文学理论的挑战》首次全面地提出了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建立起以读者的阅读活动为中心的接受美学理论。尧斯认为,首先,文学的目的为读者,离开了读者,就没有文学。其次,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不是单纯地作出反应的环节。这就是说,阅读作品的过程并不是作家与作品单向地向读者灌输形象与意义,而读者只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读者对作品意义有着独特的理解与阐释,其接受是阐释性的接受。而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本身,不只是作者所赋予的,或作品本身所囊括的,还包括读者阅读所增补和丰富的。所以一部文学作品能够不断在它的读者中激起新的回响。在他看来,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并非永恒不变的,而是在读者的阅读中才逐步得到实现的。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系统是一个无穷延伸的可变曲线,一个由作者与读者共同参与的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动态实现过程。在这一系统中,尧斯突出了历来被忽视的读者(接受主体)参与价值创造的作用,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只有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才能获得现实的存在与生命。 伊瑟尔是接受美学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伊瑟尔把文学作品看成是在阅读过程中生成的、文本与读者之间一种活生生的相互关系与作用。伊瑟尔指出,文

电影名中的翻译与接受美学鉴赏

电影名中的翻译与接受美学鉴赏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影响观众理解电影名的文化因素主要有:一是由读者以往的审美经验所构成的文学解读视野,即“个人期待视野”;二是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经验所构成的文学解读视野,即“公共期待视野”。这两者是接受美学的核心,也是让观众接受一部电影的重要环节。许多成功的译名文本,都是以读者为中心,用未定性的文本,让读者进行具有个人特色的具体化解读,从而实现文本的再创造。比如《魂断蓝桥》这一经典片名,“蓝桥”这一意象源于中国古代“尾生抱柱”的故事,相传尾生与一个美丽的姑娘相约于兰峪水上的“蓝桥”见面,尾生如约而至,姑娘却久等不来,水涨桥面,尾生抱柱而死于桥下。由此,人们把相爱的男女一方失约,而另一方殉情叫做“魂断蓝桥”。这一片名对中国古代典故进行吸收、转换和化用,体现了文本间性,扩大了电影片名研究的视野,深化了观众对电影片名的理解,符合中国人的生死观和爱情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广大中国观众才对该片名口耳相传。它不仅能构建出生死别离、情人间阴阳两隔的凄惨意境,而

且能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另一方面,“蓝色”在西方文化里代表忧郁、抑郁,这种东西方文化融合能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名的内涵,并积极地影响到观众和读者的期待视野。因此,不同的民族,其民族心理、审美取向都有很大差异。翻译时必须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不能忽略民族的接受心理。 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 , P65)。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试比较第67届奥斯卡最佳电影《Forrest Gump》和第85 届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电影《Lincoln》两部电影的中文翻译:前者译为《阿甘正传》———这一译名完全突破了传统的翻译原则,降低了原电影名在翻译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了译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影片的史诗性及趣味性融为一体,既保留了原名中的Gump的音“甘”,又套用了鲁迅先生的名著《阿Q正传》。该译名借用了中国文学的经典形象,利用文本的不确定性呼唤观众的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审视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审视 1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诞生于德国,它最主要的两个代表 人物是姚斯和伊瑟尔。该学派是在西方文论、美学的研究由19世纪以 作者创作为重点转向20世纪以作品文本,又由文本逐步转向文本的接 受者为重点的大环境下产生的,并深受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 人物的现代阐释学的影响。接受美学认为读者作为文学作品的接受者, 是文学研究中一个必要且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主张在研究文学和文 学史时,必须重点研究读者的接受过程。(孙淑芬,2007,12)在接 受美学理论体系中有几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如:“未定性”(indeterminacy)、“空白”(blanks)、“偏见”(prejudice)、“期待视域”(horizonofexpectations)及“视域融合”(fu-sionofhorizons)等。对这些概念的清晰把握对理解接受美学理论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定性”在伊瑟尔看来,是指文学文本中作描 述的现象与真实世界里的事物之间准确对应关系的缺失。(姚斯、霍 拉勃,1987)而文学作品里的“空白”指的是“各语义单位之间存在 着连接的‘空缺’,以及对读者习惯视界的否定会引起心理上的‘空白’”(朱立元,2004:179)。正是这些“未定性”和“空白”,使 得文学文本成为一种被伊瑟尔称作的“召唤结构”(theappealingstructure)。它激发、诱导读者运用他们的理解力和 想象力确定这些“未定性”,填补“空白”,由此在阅读过程中形成 各自对文本意义的理解,重构文学作品中的情景。读者由于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知识水平、观察角度、文学爱好、审美情趣、等各方面的 不同,总是带着一定的“偏见”进入文学作品的。也就是说,读者无 法完全客观地,从一种纯粹的透明的状态开始对作品进行理解,他们 的理解总是受到一定的历史、社会及个人因素的制约。伽达默尔把 “偏见”分成两种:一种是“合法的偏见”,它是由历史所赋予的, 具有正面价值,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另一种是“盲目的偏见”,它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接收的见解,往往会妨碍正确理解的现实。

浅析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c716458.html, 浅析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差异 作者:刘秦明郭丽丽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55期 摘要:文学和科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不同。文学翻译注重文学性和艺术性,科技翻译注重科学性、客观性和抽象性。本文对文学翻译与科技翻译进行了实例分析,从修饰与否、模糊程度和逻辑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的不同,指出了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在选词、句式、语法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文学翻译科技翻译修饰性模糊程度逻辑因素 一、引言 国内翻译界一般都认为科技翻译较文学翻译容易一些,诗歌翻译难度最大。因此,对科技翻译的重视不如对文学翻译的重视。张今把翻译作品分为应用文翻译、新闻报道翻译、科技作品翻译、社科作品翻译、文学评论翻译、散文翻译和诗歌翻译,指出:“当翻译的作品越富有文学性,其翻译难度就越困难。”他的观点主要是从翻译难易角度衡量不同类型文本的翻译。其实,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各有特点和难点,不能一概而论。它们在翻译方面具有许多区别。 二、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差异实例分析 (一)修饰性 文学翻译注重修饰,强调美学效果。比如下面这句英文“Until a bright moon lighted the road home,often after midnight.”这句话是我以前翻译的《简·奥斯汀传》里的写景描写,如果用科 技英语的语气,就成了“直到一轮明月照亮归家之路,经常是在半夜之后”。科技英语强调的是精确,无需修饰,不需要被文学的形象性影响。文学翻译强调美学色彩,所以这句话(同样的一句话,两种不同的翻译)就成了“直到明月照亮归途,这时往往已过夜半时分了”。文学翻译要选有美学色彩的词汇,而不是选择一系列精确无误的词汇。试看西奥多·萨沃里的文学选词 特点,我们会有深刻的体会。西奥多·萨沃里在《翻译艺术》中说:In this(the choosing of words)his(the translator’s)task is much hard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author.If the latter seeks a word with which to express a thought or describe an experience,he has available many words in his own language and can without much difficulty or delay choose the one that suits him best and pleases him most.The translator of the word thus chosen has to decode on the nearest equivalent,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robable thoughts of the author,the probable feelings of the author’s readers and of his own readers,and of the period in history in which the author lived. It follows then that at every pause the translator makes a choice;and from what has been said in our first chapter about the correspondence of words it follows that his choice is not between a number

接受美学观照下的翻译策略选择

接受美学观照下的翻译策略选择 接受美学;读者;异化;归化 一、接受美学影响下的读者研究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它直接受哲学诠释学的影响,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德国诞生,70年代达到高潮,逐渐成为德国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并很快风行整个欧美文艺理论界。它传入美国后,很快促 成了读者反应理论的形成,使之成为当今美国最为活跃的文艺批评流派之一。80年代中期,接受美学传入我国,激发了文学理论界的巨大热情,而且,其影响已远远超出文学理论界,渗透到人文学科的各领域,可以说“从马克思主义者到传统批评家,从古典学者、中世纪学者到现代专家,每一种方法论,每一个文学领域,无不响应了接受理论提出的挑战”[1]。 接受美学的代表是由五位教授组成的 康士坦茨学派,其中姚斯和伊塞尔最为突出,二人被称为接受美学的“双子星座”。接受

美学的突出特征是,它强调读者在阅读和接受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作用,认为读者的参与在阅读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接受美学认为,艺术作品的历史本质不仅在于艺术家对作品的创造,更在于读者对它的接受。正如姚斯所指出的:“在作者、作品与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者仅仅做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使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 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2] 接受美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接受研究;另一类是效应研究[3]。前者以姚斯为代表,关注读者及其审美经验,从文学史的角度在宏观上强调了读者的意义;后者以伊赛尔为代表,着重研究文本及其作用,从微观认识上专注于读者与具体作品的关系。正如伊赛尔所说:“今天的所谓接受美学,其内部并不像这一名称所显示的那样一致,这一概念掩盖了两种不同的方向。……反应

《文学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32210101 [课程性质]限选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 32 学时、实践 0 学时。 [学分]2学分 [适用对象]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先修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后续课程:无 (二)课程介绍 本课程就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得专业方向课,目得在于培养与训练学生对于文学作品得理解、翻译与鉴赏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学得感悟、欣赏与热爱。课程主要以文学作品翻译实践为主,适当兼顾文学翻译理论教学。通过大量文学作品欣赏与翻译练习,使学生掌握文学翻译得各种技巧,打下扎实得笔译基本功,进一步促进中西方文学得交流。 本课程旨在让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了解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之间得差异,掌握中国文学翻译史上得重大事件、主要思想、经典翻译标准、近现代著名翻译家以及代表翻译作品,按照小说、诗歌、文言作品、散文、剧本、通俗文学作品等类别,让学生熟悉不同文学体裁得翻译方法,如异化、归化等,提升她们对文学翻译得感性与理性认识,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从事简单文学语篇英汉互译得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对文学翻译作品得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得与要求 本课程为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开设得选修课,就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得一门重要得专业技能课程。通过对学生进行大量得文学作品鉴赏与翻译训练,培养学生亲自动手翻译文学作品得能力,以此激发学生对于文学得更深层次得理解与热爱,提升

学生得文学鉴赏力。 教学目得: 本课程得目得就是使学生了解较为系统得文学翻译基本理论,为文学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大量得翻译实践,使理论与实践达到统一。本课程得学习将有效地培养与提高学生得文学翻译能力,熟练地在英汉两种语言间进行文学作品得互译,并达到较高得翻译质量,从而使学生得英语与汉语水平以及其她知识水平得到进一步得提升。 通过本课程得学习,应使学生达到: 第一、基本掌握文学翻译英译汉以及汉译英得理论并且进行一定得训练与实践。第二、达到翻译理论与实践得统一。教学要求 第一、知识、能力、素质得基本要求 知识要求:掌握文学翻译得技巧、理解文学翻译基础理论、掌握文学翻译质量标准。 能力素质要求:培养与训练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笔头翻译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学得感悟,欣赏与热爱。培养学生亲自动手翻译文学作品得能力,以此激发学生对于文学得更深层次得理解与热爱,提升学生得文学鉴赏力。 第二、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将课堂教学、课外作业、案例辅导、课后辅导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效率。 (四)主要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习题讲解式。 讲授教学法:讲授每个单元所涉及得文体特征与翻译问题等。引导式教学法:引导

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作者:陈逢丹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浙江·杭州,310012 刊名: 安徽文学(下半月) 英文刊名:ANHUI LITERATURE 年,卷(期):2009(2)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23条) 1.马萧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 2000(02) 2.刘凤梅从接受美学视角论翻译[期刊论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02) 3.刘峥论翻译标准的多元化--从接受理论谈起 1991(03) 4.洪明论接受美学与旅游外宣广告翻译中的读者关照[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08) 5.贺微翻译:文本与译者的对话 1999(01) 6.朱健平文本的未定性与翻译的解释性[期刊论文]-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12) 7.朱健平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在我国翻译研究中的运行轨迹[期刊论文]-上海科技翻译 2002(01) 8.张英论接受美学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2005 9.杨松芳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期刊论文]-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10.杨武能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 1987(06) 11.杨春接受美学视角下文学文本的翻译理解[期刊论文]-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05) 12.姚斯;霍拉勃;金元浦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1987 13.夏仲翼文学翻译与批评理论 1998(01) 14.吴持哲文学翻译者的接受美学 1989(06) 15.王著定论翻译研究的接受美学[期刊论文]-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5(03) 16.王松年翻译:向接受美学求助什么? 2000(04) 17.秦洪武论读者反应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的意义 1999(01) 18.乔国强翻译与接受 1988(3-4) 19.马友平论述接受美学中的"意义未定和空白"及读者的阅读 2002(01) 20.方梦之译文如何为读者所接受 1992(01) 21.曹英华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中的读者关照[期刊论文]-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22.Jauss Hans Robert Toward an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1982 23.Iser Wolfgang The Act of Reading: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 1978 引证文献(1条) 1.韩梅.李允.张兴梅接受美学观照下的英汉数字习语翻译[期刊论文]-文教资料 20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ec716458.html,/Periodical_ahwx200902048.aspx

浅谈接受美学

浅谈接受美学 摘要接受美学是由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所提出的概念,该理论对于研究文学理论及文学翻译有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要理解该理论是非常难的,文章的目的就是对接受美学进行初步的介绍,以求能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接受美学。 关键词接受美学;姚斯;伊瑟尔;翻译 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提出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s)这一概念,和以往翻译关注的焦点不同,接受美学不以作者或者作品为中心,转而将读者或者受众作为出发点,去解释翻译现象,接受美学属于一种读者反应,是“文本与译文的对话”(贺微)。姚斯认为,一个作品的完成需要由读者阅读这一步骤的实现。 文章的目的便是介绍接受美学,因此全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从总体上对接受美学研究方法作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将谈到接受美学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第三部分将对接受美学的概念理论进行相关的介绍,主要谈谈姚斯和伊瑟尔两位学者的观点;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总结。 一、历史背景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的文学美学家姚斯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提出了接受美学,在当时德国盛行美学的大背景下,姚斯和伊瑟尔提出:美学研究应当“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过程。”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反应,反对历史客观主义。该理论经历了海德格尔(Heidegger)、伽达默尔(Gadamer)等人的发展阶段,他们的研究是接受美学的基础。同时马克思的理论也对接受美学的产生起到一定辅助作用。但是,在后期发展中,美国的费希(Fish)将接受美学发展成了“读者决定一切”,这样的结果是走了极端的,该说法过分强调读者的地位,并不是读者与文本之间辩证的关系。 二、概念介绍 姚斯的接受理论将历史辩证的思想加入到了读者中心论中,而解俄国形式主义忽略历史,社会学理论忽略文本他希望能够和解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姚斯借鉴了科学的哲学观,试图用研究科学的常规方法来研究翻译,他用“期待视野”的方说法来描述读者用来评价文学文本的标准。姚斯认为,文本地位第一的说法是错误的,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并不就是肯定所有时期所有读者的反应是一样的,一篇文章不是孤立的,他在不同时期对不同读者的影响是不同的,正确的研究方法应当历史辩证的以读者为中心进行。 姚斯所提出接受美学是基于伽达默尔的“阐释学”,伽达默尔曾经提出,“所有对过去文献的传译应当由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对话引起,我们所试图要理解的文本应当建立在文化环境所制约的基础之上,我们现在的“远景(perspective)”应当包括它与历史的关系”(Selden Raman)。与此同时,我们对于过去的研究也不能脱离了现在的客观事实,过去与现在是辩证的,姚斯认为作者应当直接面对他当时生活环境中的“普遍预期”,他指出,“接受”就是读者利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文本进行再创造,文本会被不同社会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读者所接受。任何作品的价值在于被读者所接受,但是读者受到客观历史事实的制约,也不能随便的对

词典翻译与文学翻译对比研究初探

作者简介:姜秋霞(1962— ),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翻译学收稿日期:2001-01-11 2001年第8期 总第148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 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 eaching 2001,№8Serial №148 词典翻译与文学翻译对比研究初探 姜秋霞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 摘 要:本文着重对比词典文本与文学文本在翻译转换中词义层面的不同选择及不同的语境参照体系,论述了语境概 念中显性语境与隐形语境及其辩证关系,初步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文本在翻译过程中的一些差异。 关键词:词典翻译;文学翻译;转换;显性语境;隐形语境;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some of the differences involved in dictionary translation and literary translation ,mainly in the trans fer 2ence of the meaning of w ords and the context they refer to.S pecifically ,it argues a transparent context and an opaque context ,and presents a discussion of their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K ey words :dictionary translation ,literary translation ,trans ference ,transparent context ,opaque context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1)08-0056-03 无论是词典翻译,还是文学翻译,都涉及词、句的转换, 都有大体一致的准则和要求,即尽可能准确传递原文的信息内容,尽可能保持形式结构的对等,也就是所谓在译文语言中寻求最大程度的对等语。然而不同体裁的文本在翻译转换过程中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就词典翻译和文学翻译而言,词典文本是以词为核心,以词、短语、句为独立单位存在的;而文学文本则是以篇章存在的,其中的句子甚至段落只是相对独立的单位,单个的词语则更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临时依附性。词典中各词的释义浓缩性强,涵盖面广,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即词义的共性特征;文学文本中的词、句受特定语境及艺术创作要求的限制,独特性强。词典的例句是以词头为中心生成的句式结构,文学文本中词与句是依据语境的要求发生的,因而两者的信息结构不同。由于两类文本有以上各种差异,致使两种语言文本的翻译在转换中有不同的选择取向。本文试就词义转换在两种不同文本翻译中的差异进行一些对比。 一、词义层面与选择角度 所谓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形式再现另一种语言的形式和内容构成的各种信息,如语言符号所负载的概念,句子及篇章的结构意义,语篇的语言风格,以及语言所传递的情感、审美等艺术信息。在所有形式和内容的信息中,词语的转换是最基本的。关于在翻译转换中的词语意义,奈达、巴尔胡 达罗夫等早有过各种分类,大体可归纳为“指称意义” (refer 2ential meaning )、“言内意义”(intralingual meaning )和“语用意 义”(pragmatic meaning )。“指称意义”指的是语言符号所代表 的含义,即索绪尔的“能指”(signifier )与“所指” (signified )的语符关系;“言内意义”是指词语与共存状态下的其他语言成分相互联系所产生的意义,即结构意义;“语用意义”则是指语言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即特定语境下所产生的意义。就词典文本和文学文本而言,词典中的词(尤指词目词)是以能指为主要特性的,语符主要传递其概念意义,所选例证是一组概念按一定逻辑形式所构成的语义,以体现词目词的概念或能指性为主;而众所周知,文学文本是言语(parole )的表现形式,因而主要体现其语用色彩;传递形象意义,主要体现形象性或表现性功能。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两种文本的转换过程中对词义的选择有不同的取向。请看下例: 11A :Her v oice was faint but steady. 她的嗓音低微然而深沉①。 B :Jane was forced to smile com pletely ,...and said in a conscious ,low ,yet steady v oice ,.... (J.Austin :Emma )简再也忍不住了,笑了起来……她心中有数,然而不慌不忙地低声说:……。(张经浩译《爱玛》 )A 为词典文本例句;B 为文学文本例句。对比两个文本 中steady 对v oice 的描述,在译文中是不完全一样的。“深沉 的嗓音”很好地对应了该词条第5义项的“镇定的,冷静的,沉着的”的释义,具有该词在描述声音时最具概念化的表达方式。B 的译文则使“镇定、冷静、沉着”形象为“不慌不忙”。又如: 21A :in the open air 在户外② B :But when she was there beside the sea ,abs olutely alone , she cast the unpleasant ,pricking garments from her ,and for the

10 接受美学与英语旅游景点翻译

接受美学与英语旅游景点翻译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有不同的社会背景的不同国家的游客走到一起,给当代的旅游行业带来巨大商机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探析了在英语旅游景点翻译中对译文读者“期待视野”的考虑和原文中“未定性”的填补,从而对如何提高旅游翻译质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到不同的国家领略异国风情,观赏美景的同时,也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旅游目的地之一,同时也将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旅游活动中,由于游客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他们往往通过语言翻译彼此进行交流沟通。英语已成为国际旅游中最普遍使用和大众普遍接受的交际语言。在翻译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文化背景、历史、地理、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心理特点、思维方式、民俗及文学艺术,等等。然而,就旅游翻译活动中景点名称的翻译现状而言,虽然翻译的质量已大为提高,低级的翻译错误已大大减少,但现实中国外民众对我们旅游翻译的认可度、接受度仍不高。接受美学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这对旅游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试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对如何提高旅游翻译质量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s)又“接受理论”,它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现象学和阐释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姚斯和伊瑟尔理论中所采用的一些重要的概念范畴,诸如“期待视野”、“效果史”、“未定点”等均是从海德格尔(Heidegger)的“先在结构”、“理解视野”和伽达默尔(Gadamer)的“视野融合”等概念范畴衍化而来的(王岳川,1998)。姚斯认为,任何一个读者,

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的异同

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是翻译领域中两个主要的部分,它们之间既存在相同之处也存在不同之处。本文只讨论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在 开始讨论之前,我们首先介绍两个基本概念,即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文学文本是-种语言工具,它通过语言文字来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作者 对人生、社会和感情的一些认知,希望用文字来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用文字向人们传达艺术的美感。相较于文学文本来说,非文学文本则是一种正式的文本形式,包括法律、医学、新闻、科技等多种类型。简单来说,文本中除了文学文本之外,其他的都可以称作非文学文本。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会对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特点进行简单概括。 二、文学翻译概述 (一)文学文本概述 文学文本,可以理解为文学艺术形式,通过文学体裁进行划分,可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杂文、通讯等诸多体裁。根据创作年限及地域,又可划分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以及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多种。文学文本是作家通过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与思考, 并结合自身的思想体系而创作出来的意识作品。因此,文学文本具有特定的独特性、思考性、艺术性及价值性等多种属性。通过不同年代 作家的文学作品的考究,能够有效理解并知晓创作背景的政治因素、文化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等。特别在小说题材中,作家通过对现有的社会环境进行思考,批判当时的社会状态,能够有效地提升当时社会群众的思想觉悟。 (二)文学翻译概念及特点 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在文学翻译过程中 , 不仅要翻泽出文章原本 的意思,还要考虑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处的历史环境、国家的语言习惯等因素,再结合我国的语言习惯将文章还原出来,并且要让读者感受不到译文中语义生硬的转换。”[2]也就是说,文学翻译要求翻译者从根本上理解文学文本,认识文学文本,并在熟知文学文本的前提下, 对 创作者生平、生活背景、社会形态、国家属性以及当时的社会矛盾

最新 接受美学及其对典籍翻译的-精品

接受美学及其对典籍翻译的 一.与接受理论 最先谈到读者问题的应该是波兰现象学家、美学家因加尔登。虽然他是在《解剖学》中谈的,但其观点还是很有一定意义的。他的观点跟上面描述的接受美学的理论中的与读者相关的观点相似,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首先会形成自己的一个态度,在这个态度的基础上去看作品的特征结构。从另一角度分析就是从读者阅读作品并确定作品结构中确定作品被读者所表现的世界。当然这个世界是不确定的,受读者解读的影响。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等要素都充满了读者在阅读期间所产生的“杂质”。这些“杂质”是主观性的。 美学思潮诞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的联邦德国,其代表人物有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姚斯和批评家、美学家伊泽尔。上述两位代表人物认为,研究美学的集中点应该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由此可看出,美学在诞生之初就强调读者的地位,引入“期待视界”的概念,解释读者在接触文学作品或者典籍之前在其内心已经存在一种潜在的期待。这种期待是随着个人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书籍的经验而慢慢产生的一种心理结构。“期待视界”的里理论要求在翻译典籍的过程中,应该以读者为中心,从读者的各方面出发,比如观念、接受程度、理解程度等等。 接受理论的主旨主要体现在法国作家法朗士在《乐图之花》中的一段话——“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成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或者换句话说,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灵的手指,它只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与我们心灵相关。”通过这段话我们能理解作品和读者理解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必然存在,但是这种差异会在作品本身和读者自身体验两者之间慢慢减小。法国文学批评家查尔斯·奥古斯汀·圣伯夫说:“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多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从这句话就可看出圣伯夫所持观点为,对于一个好的作者需要对读者有所启发。圣伯夫还认为要想很好的了解一部作品的意义,必须得了解这部作品的作者的相关信息,比如性格、职业、成长环境等等。那从这一观点我们可以得出,要想使典籍英译达到最大的效果,作为翻译者,对于典籍的著者的了解是比不可少的。那此时这位翻译家就有一个作者转变为一个读者,而且是一位忠实的读者——忠实于他要翻译的作品的全部。 二.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理论中有一观点为反对历史客观主义。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都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之前的历史研究要随着历史的变化不断的变化。毕竟作为人其认识是不断的发展变化的,经验是不断丰富的。其实,接受美学反对历史客观主义这一历史观是在狄尔泰、海德格尔等人的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再者,马克思的也是其哲学基础。接受美学家们很多效仿马克思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和商品,来分析作者、读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把他们的关系放在一个发展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去考察,而非一成不变。另外,接受美学还借鉴了本文理论等概念,发展出自己的观点——结构思想和历史思想融合。作品的

浅析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一)

浅析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一) 接受美学理论是专向读者为中心的文学理论,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阅读和对译作的创作过程,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探讨林语堂文学创作与翻译,对当今的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具有借鉴意义。从1935年的《吾国与吾民》,到1964年的《逃往自由城》和1967年的《中国绘画理论》,各种著作及译作一共三十二部,全是英文书:其中包括论述、散文、诗词、小说和传记,其中有翻译也有创作。从宏观的角度看,林语堂在海外的这个时期,他本人就象征了“翻译”。他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是翻译的化身。因此林语堂的翻译不仅是文字上的功夫,而是通过人际关系作多样性的活动,把中国人的情感、思想以及生活辗转传给西方读者,使他们能够了解和欣赏。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文本的意义依赖于读者的阅读,读者在对文本的阐释中起主体作用。在翻译过程中,文本意义的实现依赖于译者的前理解;译者对翻译过程中的创作自由度是有限的,须以原文文本为依据;译者还要相信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体现了可以读者为中心的特色,但忠实依然是他翻译的核心,在忠实与可读性之间做到了平衡与和谐。 任何文本的翻译都涉及文本的接受,译者是特殊的读者。因此,以文本接受为研究对象的接受理论对于翻译研究无疑具有解释力。然而,由于翻译与文本接受,译者与普通读者之间的差异,接受理论不能机械地套用于翻译研究。我们认为应在深刻理解和消化的基础上,在翻译研究领域合理运用接受理论,避免陷入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接受理论告诉我们: (1)翻译文本可视为源语文本的意义潜势与译者前理解或期待视野相互作用的产物,不存在所谓终极性译本。 (2)作为文本的召唤结构,源语文本的意义空白与未定性不应随意填补。当不得不对这些空白和未定性进行具体化时,应注意具体化的恰当性。 (3)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并非其中心或主宰。 (4)译本读者在翻译文本的接受与效应史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但对具体翻译活动的影响却不是决定性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翻译学者将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翻译研究应当渐渐从传统的原著中心论向读者中心论转移。读者是译文的审美主体,他们在阅读时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译文的信息,而是以其固有的审美意识积极地参与。读者是译者在翻译时应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翻译时若不顾读者的欣赏习惯与心理,就会失去读者。而失去读者的译作,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接受美学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特色可以归纳为:译者的创作与翻译的动机、文本的选择与理解和翻译策略。 一个人的生命意义也离不开其特定的环境,个人与环境互动产生其生命意义。林语堂塑造个人生命意义的过程离不开他的环境和时代。青少年个性和社会属性的形成首先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研究林氏的翻译活动,首先要清楚他从事翻译活动的原因。林语堂年轻的时候已经具有要对自己的命运作主的意识。因为要让自己的人生产生意义,翻译正好是他最便捷的选择。因为要掌握命运,结果他掌握了语言和翻译这个语言技能。因为要以语言为切入点,他在语言学习方面便格外勤奋,如饥似渴地阅读英文和中文书籍,于是他成为中英两种语言的行家。一个出色的译者,掌控文本的能力可以简单描述为:(1)译出语的接受能力;(2)译入语的产出能力;(3)译出语和译入语之间的转换能力。这种常识性的论断是不需要怎么怀疑的。实际上,早在1933年,林语堂本人在“论翻译”一文中也做了大致相同的论述。谈自己的写作经验,他认为作文的原则是晓畅,即通俗、流畅。林语堂的散文并不讲究整体构思,也不理睬章法或写作规则的权威。林语堂的散文一篇有一篇的格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千姿百态。结构大多很随便,也找不出起伏、勾色、呼应等的痕迹,只流动着自然的韵律,散发出粗朴

非文学翻译基础学习知识知识

一、导论 (一)翻译是什么? 翻译过程即语言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原文作者将讯息符号化,以符号的形式(文字或图形等)呈现给理解者(读者或译者)这个过程就是编码;而理解者把符号形式转换成讯息的过程就是解码。 翻译好坏的评判标准在于:译文能否把原文所包含的讯息全部解析出来并呈现给读者。(二)翻译的分类 1.语内翻译:同一种语言间不同语言变体之间的转换过程。(古文—现代文) 2.语际翻译: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 3.符际翻译:非语言符号系统与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过程。(读取标识) 二、翻译工具 (一)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 机器翻译、翻译记忆、术语库、语料库、百科全书、在线词典、搜索引擎、专业资料等(二)网络在线/辅助翻译 依托于强大的网络,在线翻译的翻译速度更快、新词和生僻词收录量更大,并且可以实现多语种互译,唯一的缺点是翻译质量不高。 三、广告翻译 思考题 旅游文体翻译和广告文体翻译有何不同? 思考题:新闻与广告在文体特征上有什么区别? (一)广告文体含义 广告类文本是一种典型的实用文体,重功能轻意义,重目的轻形式。

(二)书面广告构成形式 一则完整的书面广告通常由四个部分构成:标题、正文、口号、插图。但是由于广告种类不同,文体特点不尽相同,语言形式不尽相同。因此构成形式并非都采用完整形式。 (三)文体特点 遵循AIDA原则,即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EST激发兴趣→DESIRE 刺激需求→ACTION采取行动。 主要有三大特征: (1)主题突出,针对性强 广告必须要根据市场需求和针对相应的消费者群体,突出商品别具一格的特性和优势。 (2)语言表达新颖别致 只有别致的语言才会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激发兴趣,使之过目不忘,印象深刻。 (3)语言富有感染力 广告必须运用各种修辞手段,融入情感因素,引起人们的共鸣,产生感染力,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 (四)英语广告的文体特点 (1)用词简单、创新拼写(2)经常使用缩略语和复合词(3)书面语与口语平分天下 (4)经常使用动词、褒义形容词(5)句法上多用简单句、少用否定句(6)多用并列句、祈使句(7)多用主动语态、疑问句(8)多用现在时态(9)经常巧妙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段 (五)中文广告的文体特点 (1)用词简洁,多用四字结构词语(2)经常使用动词、褒义形容词(3)经常套

翻译史及翻译文学阅读书单

翻译史及翻译文学阅读书单 参考书目 1.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6。 (第一版)。 2.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2月(第二版)。3.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 4.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 5.王克非(编著)。翻译文化史论[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6.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月。7.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8. 孟昭毅。李载道。(编)中国翻译文学史【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9. 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10.郭延礼。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8。 12. 王秉钦。中国翻译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13.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4.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14.王铁钧。中国佛典翻译史稿。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2。 15.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1。 16.朱志瑜、朱晓农。中国佛籍议论选辑评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 17.蒋述卓,<<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18.柳治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三联书店,2007。 19.方华文。二十世纪中国翻译史[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 20.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C]。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1.孔慧怡。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C]。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2.王宏志。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概论[C]。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3.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资料[Z]。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4.林煌天等。中国翻译词典[Z]。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25.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 26.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7.臧仲伦。中国翻译史话[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28.(美国)Douglas Robinson.西方翻译理论:从希罗多德到尼采【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1月。 29.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2004. 30. Jean Delisle. Translators through History[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5. 31.Mona Baker.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2004. 32.张佩瑶。中国翻译话语英译选集(上册):从最早期到佛典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黑体为必读书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