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埃博拉病毒机制及防治

埃博拉病毒机制及防治

埃博拉病毒机制及防治
埃博拉病毒机制及防治

以埃博拉病毒为例,阐述病毒感染宿主的可能致病机制及其防治措施。

致病机制:

1、病毒通过媒介突破宿主防线,入侵宿主

当易感宿主通过呼吸,饮食或者蚊虫叮咬等方式接触到病毒时,病毒便突破皮肤,呼吸道等防线进入宿主。而进入宿主后,病毒通常在离侵入部位较近的地方开始初次复制。而要想导致全身性感染,那么病毒必须能够穿过粘膜屏障并通过血流、淋巴或神经等途径播散到宿主的其他部位。

以埃病毒(EBOV)为例,接触传播是埃博拉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人或动物的血液及其他体液,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如尿、粪便)等均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特别是血液,排泄物及其它污染物)而感染。最新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还有可能通过空气介导穿过皮肤呼吸道,眼结膜等进入人体,随后在侵入部位复制后播散到局部淋巴结,并经淋巴管进入血流。

2、病毒通过与易感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侵入细胞

病毒的表面具有病毒吸附蛋白(VAP),根据不同病毒可分为糖蛋白、衣壳蛋白、复合蛋白等。由于相应的宿主细胞膜表面具有特异性病毒受体,可被VAP 特异性识别并与之结合,使病毒外膜与细胞膜的融合完成病毒的吸附。包膜病毒的包膜同细胞膜融合是病毒穿入细胞必要条件,病毒融合蛋白的改变可影响包膜病毒的宿主范围和细胞亲嗜性。

埃博拉病毒进入机体后,可能在局部淋巴结首先感染单核吞噬系统的细胞(mononuclear phagocytic system,MPS),包括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等。一些感染的MPS细胞转移到其他组织,当病毒释放到淋巴或血液中,可以引起肝脏、脾脏以及全身固定的或移动的巨噬细胞感染。埃博拉病毒之所以可以感染那些细胞,是因为其包膜含有GP膜蛋白,EBOV—GP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质,在病毒的吸附和穿入、对细胞的毒性、下调宿主细胞表面蛋白质表达和增加病毒装配和出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蛋白还是一种天然的反干扰素诱导蛋白因子,它可以克服一系列干扰素诱导蛋白对感染细胞释放病毒的限制,从而进入细胞。

3、病毒脱去外壳,将基因组释放至细胞内,装配子代病毒

病毒本身缺乏生物复制及合成所必需的某些酶类及相关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其复制必须通过借助宿主细胞才能实现。病毒进入细胞后经脱壳释放出病毒基因组。不同的病毒,如RNA和DNA、单股和双股、节段和非节段病毒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在细胞内不同部位进行核酸复制、转录、翻译及病毒蛋白合成。最后装配成完整的子代病毒,经出芽或细胞裂解的方式释放出来。

埃博拉病毒侵入细胞后,低pH依赖型细胞蛋白酶(组织蛋白酶L和B)将大量糖基化的GP 裂解成较小的中间体进而催化病毒和宿主细胞膜的融合;GP 亚基被胞内蛋白酶切除糖基化,暴露氨基末端结构域作为胆固醇转运蛋白配体,调节GP 的膜融合作用。完全进入宿主细胞后,埃博拉病毒通过一系列机制组装,

最终释放。

防治措施

1、遏制感染途径

由于病人或动物的血液及其他体液,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如尿、粪便)等均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所以应该加强消毒卫生工作,遏制病毒的传播。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①密切注意世界EBOV疫情动态,加强国境检疫;

②病人处理,发现病人后严格隔离治疗,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要严格消毒,病人用过的衣物进行蒸汽消毒,病人的尸体应包裹严密就近火葬或掩埋,需转移处理时,应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医务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如接触病人时需戴口罩、手套、眼镜、帽子和防护服,严密防止接触病人污染物;

③免疫预防,即注射疫苗,这也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

2、加强免疫诊断

测知机体是否受到外来致病性生物体的侵袭,可以对对机体免疫细胞、免疫分子、血清补体、细胞因子及自身抗体等进行检测。此外也可以检测致病因子在体内的含量、分布、停留时间,对组织损伤的程度,以及受感染的局部组织对致病因子的炎症情况。如对其他时相蛋白的检测,可以反映机体免疫系统对入侵致病性因子清除反应强度、适应性与耐受程度,并可间接推知致病因子的入侵时间以及某些感染性疾病的病程。

EBOV可以选择性抑制IRF3和IFN的相关功能。其表达的两种重要蛋白vP2g 可能阻碍IFN信号转导,VP35阻碍IRF3的磷酸化。

EBOV也可以以独立抗原的方式应答病毒的感染,并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诱导凋亡来杀死自然杀伤细胞NK。非人类灵长感染EBOV的过程中,NK细胞的数量锐减,第4天后几乎完全消失。

此外对幸存者的研究显示,患者机体被攻击2 d后就产生特异性IgM抗体,在5~8 d后产生特异性IgG抗体。相反,在致死病例中,只有30%的病人被检测出了低水平的特异性IgM,而特异性IgG未被检测到。

因此可以从分子水平加强对埃博拉病毒感染后产生的这些特异性分子或现象来进行诊断,这对其的临床诊断、预后分析、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有关发病机理的研究有重要的作用。

3、加强免疫治疗

感染的免疫学治疗建立在机体抗感染免疫的基础上, 所以应用免疫制剂或免疫调节剂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称为免疫治疗。病原微生物感染机体后,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可使免疫功能增强,又可使免疫功能降低和免疫调节紊乱,导致疾病发生及严重的继发性病理反应。所以通过免疫调节和免疫重建,从而增强免疫功能以清除病原体或降低机体免疫反应,从而减轻过度免疫反应造成的损害。

随着对埃博拉病毒传播、感染、复制机制的深入了解,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研究将会有突破性进展。目前尚未有获得批准的埃博拉疫苗,在传统疫苗遇到障碍后,新型疫苗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并表现出良好的效果,比如病毒样颗粒疫苗。

病毒样颗粒疫苗是由病毒衣壳蛋白或包膜蛋白自主包装形成的空衣壳结构,能快速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病毒样粒子不含有病毒遗传物质和免疫抑制蛋白,安全性高。可以通过单独表达VP40或与GP联合表达产生EBOV 病毒样颗粒,这种病毒颗粒缺失了EBOV RNA 基因组和NP、VP30、VP24、L 蛋白,以及免疫抑制蛋白VP35,不存在返祖和载体免疫的问题,被认为是最安全,最有潜力的候选疫苗

目前,我国尚未发现感染埃博拉出血热病例,但随着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旅游、人员往来日益频繁,EBOV通过各种途径传人我国是有可能的。只有不断的加强疫情监控,加快对埃博拉病毒的病理毒力研究并早日开发出疫苗,才能从根本上解除埃博拉警报。

埃博拉病毒调查报告

埃博拉病毒调查报告 篇一:埃博拉试卷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试卷 本试题满分100分,单选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多选题15题,每题4分,共6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 埃博拉病毒目前公认的具备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A 接触传播 B 气溶胶传播 C 性传播 D 以上都是 2.埃博拉出血热发病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无明显季节性 3. 埃博拉出血热最长潜伏期为 A 10天 B 21天 C 42天 D 8天 4. 医疗机构发现留观或疑似埃博拉病例后,应当 A 立即隔离,组织院内专家会诊治

疗、并同时网络报告并报告辖区疾控中心 B 立即隔离,网络报告并报告辖区疾控中心,划定专门隔离病房,指定人数较少的医护人员参与救治病例 C 立即隔离,专家会诊后将病例转运至符合条件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D 立即隔离,网络报告并报告辖区疾控中心,等待疾控中心处理 5. 各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A 2小时其他类别传染病 B 6小时乙类 C 12小时丙类 D 2小时甲类 6. 飞机上出现可疑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可以判定为密切接触者的是 A 该病人的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 B 在机上与病人同排左右邻座各一

人(含通道另一侧)及前后座位各一人 C 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其他乘客和空乘人员 D 以上三种情形均可判定 7. 隔离观察期为自()起到第()天为止。 A 入境日期21天 B 与病例最后一次接触21天 C入境日期14天 D 离开疫区14天 8.北京市各区县疾控中心接到本辖区内医疗机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报告后 A 应于2小时内赶赴现场对病例进行初步流行病学调查 B 将调查情况通报病例现住址辖区疾控中心 C 于12小时内将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上报区县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 D 以上均是 9.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传染性的正确

医务人员(传染)感染性疾病隔离防护技术指南

医务人员(传染)感染性疾病隔离防护技术 指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关于加强传染病防治人员安全防护的意见》(国办发〔2015〕1号)等法律法规及文件要求,为降低医务人员感染性疾病职业暴露感染风险,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特制定本指南。 一、相关概念 (一)医院感染 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二)医源性感染 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引起伤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四)医务人员医院感染

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如细菌/真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感染。 (五)医院感染暴发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及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六)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及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及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的现象。 (七)医院感染聚集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增多,并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的现象。 二、医院感染常见的传播途径 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十分复杂,有时某种疾病可同时通过几种途径传播。医务人员感染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经虫媒传播。 (一)相关概念 1.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感染)源或储存宿主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

埃博拉防控指南第二版知识讲解

埃博拉防控指南第二 版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技术指南(第二版) 为加强埃博拉出血热 (Ebola Virus Disease EVD)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医院感染风险,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的基本要求 (一)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二)医疗机构应当针对来自埃博拉疫区的发热、腹泻、疲乏、肌肉痛、头痛等症状的患者做好预检分诊工作。临床医师应当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进行排查,对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按照相应规定报告。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

(三)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医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开展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标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等内容的培训,并进行考核。 (四)医疗机构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措施。 (五)患者隔离区域(可疑病例临时留观场所、留观病区和定点收治病区)应当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建立严格的探视制度,不设陪护。若必须探视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探视者的个人防护。定点医院可设置视频探视装置。 (六)医疗机构应当做好医务人员防护、消毒等措施所需物资的储备,防护用品及相关物资应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七)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要求,做好诊疗器械、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 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一)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管理。

2014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指南)

2014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二版)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流行。 一、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对Vero和Hela等细胞敏感。 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塔伊森林型、莱斯顿型和本迪布焦型。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四种亚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不同亚型病毒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但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100℃5分钟即可灭活。该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和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 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2.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 病例感染场所主要为医疗机构和家庭,在一般商务活动、旅行、社会交往和普通工作场所感染风险低。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或其他密切接触者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

传染病分类埃博拉防控培训试题答案

门诊部2014年11月份业务培训考试 姓名: 1、最新的法定传染病有共(39)种 2、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3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4(二)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 26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结核、血吸虫病、疟疾、登革热、甲型H1N1流感。 5、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共11种: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6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7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 8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 9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目前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科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流行。 10、埃博拉病毒60 ℃灭活病毒需要(1)个小时;该病毒对(紫外线)、r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10(接触传播)为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的途径。病人或动物的体液、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可以通过接触病人的各种体液、器官及其污染物而感染。 11、(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12、埃博拉出血热潜伏期(2-21)天,一般为5-12天。 13、、流行病学史:() A来自于疫区,B、3周内有疫区旅行史,C、有与患者、感染动物接触史。 14、临床表现: A、起病急、发热、极度乏力、 B、牙龈出血、鼻出血、结膜充血、瘀点和紫斑、血便及其他出血症状; C、头疼、呕吐、恶心、腹泻、全身肌肉或关节疼痛等。 14、目前埃博拉出血热() A、没有疫苗可以预防, B、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预防和控制埃博拉出血热最重要的措施。 15、人的皮肤暴露于可疑埃博拉出血热病人的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立即 A、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 B、或用0.5%碘伏消毒液、75%酒精洗必泰擦拭消毒,然后使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 C、粘膜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或0.5%碘伏冲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技术方案指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技术方案指南(第一版)(试行) 时间:2014-08-19 根据《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二版)》、《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置路径》、《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埃博拉出血热实验室检测方案(第二版)》工作要求,为了做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的防护工作,防止工作人员感染埃博拉病毒和发生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特制定本方案。 一、流行病学调查防护 流行学调查对象包括密切接触者、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根据调查对象不同,流调人员应根据病原体暴露风险不同,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1、密切接触者 1.1 调查人员应穿戴的防护用品包括: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或一次性隔离衣。 1.2 穿戴顺序: 步骤1:手卫生 步骤2:工作服或一次性隔离衣 步骤3: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4:医用外科口罩 步骤5:一次性乳胶手套

1.3 脱摘顺序: 步骤1: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2:工作服或一次性隔离衣 步骤3:手卫生 步骤4:医用外科口罩 步骤5: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6:手卫生 2、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 2.1 调查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包括: 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一次性连体防护服、一次性鞋套、防护眼罩。根据风险评估,必要时,加穿防水围裙、或选用一次性防渗漏防护服、靴套或防水靴、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参考后续步骤。 2.2 穿戴顺序: 步骤1:手卫生 步骤2:一次性工作帽(如需要) 步骤3: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 步骤4:防护眼罩 步骤5:一次性连体防护服 步骤6:一次性鞋套 步骤7:一次性乳胶手套。 2.3 脱摘顺序: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EbolaHemorrhagic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目前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流行。 一、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Filiviridae),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对Vero和Hela等细胞敏感。 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本迪布焦型、塔伊森林型和莱斯顿型。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四种亚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不同亚型病毒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但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该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 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2.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 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

埃博拉试题

李沧区疾控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项中仅一项为最佳选项,2分/题,共80分) 1、埃博拉出血热是由( D )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A.肠道病毒 B、腺病毒 C、鼻咽病毒 D、埃博拉病毒 2、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A ) A、接触传播 B、血液传播 C、呼吸道传播 D、性传播 3、埃博拉病毒在( A )大部分灭活。 A、60℃ 1小时 B、60℃ 2小时 C、70℃ 1小时 D、100℃ 1小时 4、埃博拉出血热的自然宿主为( A )。 A、蝙蝠 B、鸟类 C、鸡 D、麻雀 5、埃博拉出血热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黏膜、脏器的出血,在很多器官可以见到灶性坏死,但是以( D )最为严重。 A、心脏 B、肺脏 C、肾脏 D、肝脏、淋巴组织 6、埃博拉病毒的( D )型对人类不致病。 A、扎伊尔型 B、苏丹型 C、塔伊森林型 D、莱斯顿型 7、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的关键措施是( B )。 A、注射疫苗 B、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 C、药物预防 D、杀灭非人灵长类动物 8、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 C )。 A、婴儿 B、儿童 C、成年人 D、老年人 9、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 B )、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A、高锰酸钾 B、次氯酸 C、漂白粉 D、漂精粉 10、病例的标本采集由( B )机构负责采集。 A、疾控机构 B、定点医院 C、卫生行政部门 D、检疫部门 11、留观病例是指体温大于( C )的有流行病学史的人员。 A、38.6℃ B、38.5℃ C、37.3℃ D、39℃ 12、( B )必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A、留观病例 B、疑似病例 C、密切接触者 D、来华留学生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是自2014年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疫情,截至10月1日已造成确诊或疑似病例7157例,3330人丧生。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洲联盟委员会、无国界医生组织、欧洲联盟委员会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单位已投入人力和资金控制疫情。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爆发的感染及死亡人数都达到历史最高,并仍处于恶化状态中。 病原体简介 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首次被发现,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因其极高的致死率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埃博拉病毒通常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等途径传播,迄今尚未有确认的通过空气传播的情形,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患者的最初症状是突然发烧、头痛,随后是呕吐、腹泻和肾功能障碍,最后是体内外大出血,死亡。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 致病原理 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即“第四级病毒”。有些患者在感染埃博拉病毒48小时后便不治身亡,而且他们都“死得很难看”,病毒在体内迅速扩散、大量繁殖,袭击多个器官,使之发生变形、坏死,并慢慢被分解。病人先是内出血,继而七窍流血不止,并不断将体内器官的坏死组织从口中呕出,最后因广泛内出血、脑部受损等原因而死亡。照顾病人的医生护士或家庭成员,和病人密切接触后可被感染。有时感染率可以很高,如苏丹流行时,与病人同室接触和睡觉者的感染率为23%,护理病人者为81%。医院内实验人员感染和发病也有好几起。 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感染潜伏期为2-21天。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泻。发病后的两星期内,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24小时内死亡。 传播途径 各种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普遍易感,经肠道、非胃肠道或鼻内途径均可造成感染,感染后2~5天出现高热,6~9天死亡。发病后1~4天直至死亡,血液都含有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无论其年龄和性别。高危人群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感染动物密切接触的

关于埃博拉病毒的常识与预防措施

关于埃博拉病毒的常识与预防措施 何为埃博拉病毒? 1976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河畔的一处村庄,一种此前从未见过的病毒正在此地肆虐,一共318人感染,最终280人死亡,致死率88%。 从此,这种高致死率的病毒被命名为“埃博拉病毒”。 感染后会怎样? 人一旦感染埃博拉病毒,起病非常迅急,起初是发热、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情况下则会有内出血和外出血。人最终由于脏器衰竭或低血容量性休克而死亡。 埃博拉病毒可怕在哪里? 首当其冲的是它的高病死率,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是90%,如果你理解不了这有多夸张,那就给你另一个数字作为参考,2003年肆虐中国的非典,它的病死率是7%-15%。 其次,埃博拉病毒的暴发地在非洲,主要是西非。这些地区由于贫穷及战乱,缺少有效的医疗条件,隔离与消毒措施也几乎没有,这就为病毒的大规模传播买下了祸根。 再次,就是这次疫情的新情况了。这次疫情的死亡人数已经高达729人,接近21世纪以来的14次埃博拉病毒疫情死亡人数的总和,而且这次是第一次出现跨国疫情,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以

及尼日利亚,范围之广,涉及的人口之多,史无前例,要知道,尼日利亚的人口是上亿的。 传播方式如何? 专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埃博拉”病毒有一定的耐热性,但在60摄氏度的条件下60分钟将被杀死。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体液、血液中,因此对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各种穿刺针、插管等,均应彻底消毒,最可靠的是使用高压蒸气消毒。埃博拉病毒还可能经过空气传播。实验人员将恒河猴的头部露出笼外,让其吸入直径1微米左右含病毒的气雾,猴子4~5天后发病。每天与病猴密切接触的6个工作人员的血清发现该病毒抗体阳性,其中5人没有受过外伤,也无注射史,因此认为可通过飞沫传播。 病毒可透过与患者体液直接接触,或与患者皮肤、黏膜等接触而传染。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至10天。 虽然猴子间的空气传染在实验室中已被证实,但并不能证明人与人之间能够透过空气传播病毒。美茵嘉护士是空气传染的可能病例,研究人员并不确定她是如何接触到病毒。埃博拉病毒的流行大都是因为医院的环境,糟糕的公共卫生、随处弃置的针头、缺乏负压病房都对医护人员造成极大威胁。因为较好的设备及卫生,在现代化的医院中,埃博拉病毒几乎不可能爆发大规模流行。 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埃博拉病毒可能不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在此期接触病人甚至可能不会受感染。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的因腹泻、呕吐和出血所排出的体液将具有高度的生物危险性。由于缺乏适当的

埃博拉出血热实验室检测方案(第三版)

埃博拉出血热实验室检测方案(第三版)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可发生人-人传播和院内感染,病死率高。直接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或被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埃博拉出血热的早期临床表现和其他一些病毒性出血热相似,需要通过实验室进行确诊。在目前阶段,以对病人血液标本检测为主。为及时检测和确认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规范实验室检测程序,提高检测质量,为指导病例的管理和出院提供依据,特制定本方案。 一、检测对象 包括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病例定义参见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置路径》。 二、标本采集、保存和运输 (一)标本采集 用分离胶无菌真空促凝管采集静脉血,每管3mL,标记后4℃保存,填写标本采集登记表(附表1)。留观病例、疑似病例采集发病3日后静脉血2管,送具有埃博拉出血热检测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埃博拉病毒检测;确诊病例采集恢复期血标本,送国家疾控中心病毒病所进行检测。 (二)标本保存、运送 未分离血清的全血标本应4℃保存,并尽快送具有埃博拉出血热检测资质的实验室分离血清、检测;血清标本长期保存应置于-70℃或以下冰箱,1周内保存可置-20℃冰箱。 标本运输应按照相关生物安全规定,采取A类包装,低温冷藏运输,避免反复冻融(附件1)。 三、检测内容 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埃博拉病毒抗原检测和IgM、IgG抗体检测。 四、实验室检测方法 (一)病原学检测 1.核酸检测:是目前早期诊断、早期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主要检测方法。为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用实时荧光PCR 方法针对埃博拉病毒2个不同的基因进行检测,在病例筛查时,任一基因检测阳性均可判为埃博拉病毒阳性;在确诊病例出院时,需针对2个基因的检测同时阴性,方可判定为阴性(附件2)。传统RT-PCR因易出现污染,较少使用,但可以获得病毒基因序列。发病后3天内,患者血标本中埃博拉病毒核酸检出率低,检测阴性不能排除埃博拉

埃博拉防控指南第二版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技术指南(第二版) 为加强埃博拉出血热 (Ebola Virus Disease EVD)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医院感染风险,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的基本要求 (一)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二)医疗机构应当针对来自埃博拉疫区的发热、腹泻、疲乏、肌肉痛、头痛等症状的患者做好预检分诊工作。临床医师应当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进行排查,对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按照相应规定报告。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 (三)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医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开展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标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等内容的培

训,并进行考核。 (四)医疗机构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措施。 (五)患者隔离区域(可疑病例临时留观场所、留观病区和定点收治病区)应当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建立严格的探视制度,不设陪护。若必须探视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探视者的个人防护。定点医院可设置视频探视装置。 (六)医疗机构应当做好医务人员防护、消毒等措施所需物资的储备,防护用品及相关物资应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七)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要求,做好诊疗器械、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 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一)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管理。 1.医疗机构应加强分诊筛查。预检分诊点发现发热、腹泻、疲乏、肌肉痛、头痛等症状的患者应立即询问流行病学史,对符合“留观、疑似病例”诊断标准的患者,应立即提供口罩,并指导正确佩戴,按照指定路径引导患者至发热门诊诊室,经接诊医师初步判断为留观或疑似病例,隔离在临时隔离场所,及时按照规定上报患者信息,并将患者转至定点医院诊治。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

香坊区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可高达50%-9O%。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加蓬、南非、乌干达、刚果、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流行。目前尚无预防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及时发现、诊断和严格隔离控制病人、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加强个人防护与感染控制等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一、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对Ⅴero 和Hela等细胞敏感。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塔伊森林型、莱斯顿型和本迪布焦型。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四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不同型病毒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

较大,但同一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100℃ 5分钟即可灭活。该病毒对紫外线、Υ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主要传染源。狐蝠科的果蝠有可能为本病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病例感染场所主要为医疗机构和家庭,在一般商务活动、旅行、社会交往和普通工作场所感染风险低。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或其他密切接触者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接触自然疫源地或实验室的感染动物可以导致人的发病。据文献报道,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故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有动物实验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 3.人群易感性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 为加强埃博拉出血热(Ebola Virus Disease EVD)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医院感染风险,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的基本要求 (一)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二)医疗机构应当针对来自埃博拉疫区的发热、腹泻、疲乏、肌肉痛、头痛等症状的患者做好预检分诊工作。临床医师应当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进行排查,对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按照相应规定报告。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 (三)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医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开展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标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等内容的培训,并进行考核。

(四)医疗机构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措施。 (五)患者隔离区域(可疑病例临时留观场所、留观病区和定点收治病区)应当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建立严格的探视制度,不设陪护。若必须探视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探视者的个人防护。定点医院可设置视频探视装置。 (六)医疗机构应当做好医务人员防护、消毒等措施所需物资的储备,防护用品及相关物资应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七)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要求,做好诊疗器械、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 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一)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管理。 1.医疗机构应加强分诊筛查。预检分诊点发现发热、腹泻、疲乏、肌肉痛、头痛等症状的患者应立即询问流行病学史,对符合“留观、疑似病例”诊断标准的患者,应立即提供口罩,并指导正确佩戴,按照指定路径引导患者至发热门诊诊室,经接诊医师初步判断为留观或疑似病例,隔离在临时隔离场所,及时按照规定上报患者信息,并将患者转至定点医院诊治。

埃博拉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

附件1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EbolaHemorrhagic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目前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流行。 一、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Filiviridae),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对Vero和Hela等细胞敏感。 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本迪布焦型、塔伊森林型和莱斯顿型。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四种亚

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不同亚型病毒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但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该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 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2.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 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据文献报道,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故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有动物实验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

6种输入性传染病防控指南和诊疗方案

6种输入性传染病防控指南和诊疗方案 据卫生部网站消息,卫生部近日通知印发埃博拉出血热、黄热病、拉沙热、裂谷热、西 尼罗热、马尔堡出血热等6种输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以有效防控这些输入性传染病,并为做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一.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的病死率高,可达50%-90%。该病于20 世纪70 年代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非洲的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南非等国家流行。 二. 黄热病是一种由黄热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属于国际检疫的传染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黄染、出血等,在某些暴发疫情中病死率可高达20%-40%。该 病主要在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流行,在蚊和非人灵长类之间周期性地发生自然感染循环。 三.拉沙热是由拉沙病毒引起,主要经啮齿类动物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 尼日利亚、利比亚、塞拉利昂、几内亚等西非国家。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寒战、咽炎、胸骨后疼痛和蛋白尿,可出现多系统病变。 四.裂谷热是由裂谷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感染多种脊椎动物。人感染裂谷热病 毒后多无症状,少数可有发热、头痛、视网膜炎、出血等表现。该病主要流行于非洲,亚洲中东地区也有报道。 五.西尼罗热是由西尼罗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感染鸟类、人类和马、牛等哺乳动物。鸟类是该病毒的储存宿主,人主要通过带毒蚊虫叮咬而感染。人感染西尼罗病毒后多数没有症状,约20%可主要表现为西尼罗热、西尼罗病毒性脑炎。近年来,本病的流行区域逐渐扩大,在北美、欧洲和非洲等地引起流行。 六.马尔堡出血热是由马尔堡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伴有严重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 染性疾病,经密切接触传播,传染性强,病死率高。马尔堡病毒来自于非洲绿猴并主要在非洲流行。 通知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这6种病例定义的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参照甲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的,按照相应的规定报告

埃博拉病毒防控指南

埃博拉病毒防控指南 目录: 序言 (3) 1. 一般病人护理 (4) 2. 直接病人护理 (4) 3. 环境清洁和织物的管理 (6) 4. 医疗废物的管理 (8) 5. 非病人护理方面的活动 (10) a. 诊断性的实验室活动 (10) b. 病人尸体的转运和埋葬 (10) c. 尸体解剖 (11) d. 通过体液、血液暴露病毒后的管理 (11)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医疗机构应用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IPC)的关键信息 1. 在诊疗和护理所有患者时,要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措施。 2. 疑似和确诊的埃博拉出血热患者都要单间隔离,或者将疑似和确诊患者安置在一个独立的区域,并且将疑似患者与确诊患者严格分开安置。隔离区域要限制人员出入,诊疗物品要专用。 3.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隔离区域的医护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均要与其他区域分开。 4. 所有的探视人员和医务人员在进入隔离病区/病室时要严格规范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实施手卫生。 5. 进入隔离区域的人员至少应该佩戴如下个人防护用品:手套,隔离衣,防水靴或者密封的鞋和鞋套(可能发生喷溅时佩戴口罩和眼部防护用品)。 6. 严格执行安全注射与穿刺,严格锐器的处理。 7. 严格执行环境的清洁、医疗设备表面的清洁。严格管理脏污的医用织物和高危的医疗废物。 8. 疑似和确诊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样本处理与检测要执行严格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流程。 9. 对死亡的疑似和确诊患者遗体进行尸体处理、尸检和安葬时,接触尸体的人员也要严格执行感染防控的措施。 10. 对隔离区的医务人员以及其他有过疑似或确诊患者血液体液暴露史的人员,要及时评估感染风险并予以关注,如有必要时要及时隔离。 序言

埃博拉出血热实验室检测方案(第二版)

附件2 埃博拉出血热实验室检测方案(第二版)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血液中有较高的病毒载量,可能发生人-人传播和院内感染,病死率高。直接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或被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和其他一些病毒性出血热相似,需要通过实验室进行确诊。在目前阶段,以对病人血液标本检测为主。为及时检测和确认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规范实验室检测程序,提高检测质量,为指导病例的管理和出院提供依据,特制定本方案。 一、检测对象 包括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病例定义参见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置路径》。 二、标本采集、保存和运输 (一)标本采集 用分离胶无菌真空促凝管采集静脉血,每管3mL,标记后4℃保存,填写标本采集登记表(附表1)。留观病例、疑似病例采集4管,其中2管送指定的具有埃博拉出血热检测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埃博拉病毒检测,2管保存于样本采集单位或所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待排除埃博拉病毒感染后用于其他病原体的筛查;确诊病例采集恢复期血标本,送国家疾控中心病毒病所进行检测。 (二)标本保存、运送 未分离血清的全血标本应4℃保存,并尽快分离血清;血清标本长期保存应置于 -70℃以下,标本保存不超过1周可置-20℃。 标本运输应按照相关生物安全规定,采取A类包装,低温冷藏运输,避免反复冻融(附件1)。 三、检测内容 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埃博拉病毒抗原检测和IgM、IgG抗体检测。 四、实验室检测方法 (一)病原学检测

1.核酸检测:为目前早期诊断、早期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主要检测方法。采用荧光定量 PCR 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患者标本中扩增到特异性核酸,可确诊埃博拉病毒感染(附件2)。传统RT-PCR因易出现污染使用受限,但可以获得病毒基因序列。发病后3天内,血标本中埃博拉病毒核酸检出率低,检测阴性不能排除埃博拉病毒感染,应结合病例的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发病后3~10天血标本病毒核酸检出率高,检测阴性可排除埃博拉病毒感染。 2. 病毒抗原检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埃博拉病毒核蛋白抗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可确诊(附件3)。发病后3天内,血标本中埃博拉病毒抗原检出率低,检测阴性不能排除埃博拉病毒感染,发病后3~10天血标本病毒抗原检出率高。 (二)血清学检测 1.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采用捕获法ELISA方法检测。IgM抗体阳性可确诊(附件4)。 2.血清特异性IgG抗体:目前采用间接法ELISA检测IgG抗体。单份血清埃博拉病毒IgG抗体阳性提示曾感染埃博拉病毒,双份血清埃博拉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或者以上增高者可确诊(附件5)。 (三)结果的报告、复核和反馈 埃博拉病毒检测机构应将所有阳性和部分阴性血清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病毒病所进行复核检测。实验室检测结果应及时反馈标本送检单位,并尽快上报上级主管部门(附表2)。 五、生物安全 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要求,做好生物安全工作。 (一)实验室检测 1.凡涉及埃博拉病毒的分离、培养和动物实验,需在生物安全4级(BSL-4/ABSL-4)实验室内进行。涉及未经培养有感染性材料的实验活动,需在BSL-3实验室内进行。血清学检测应在BSL-3实验室内,且标本需先60℃1小时灭活后,再进行后续实验操作。核酸检测时, 需在BSL-3实验室内加入核酸提取裂解液,完成病毒RNA提取,并对装有病毒RNA样品管的外表面进行彻底消毒后,可在BSL-3实验室以外进行扩增检测。 2.在进行感染性材料操作时,每次标本份数不宜过多,每份标本量不宜过大。 (二)生物安全防护

埃博拉防控知识培训考试试卷

新乐市医院临床科室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40分) 1.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其病死率可高达50%--90% ,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 2.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100℃5分钟即可灭活。 3.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或其他密切接触者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 4.医务人员发现符合埃博拉出血热留观或疑似病例时,应当在1小时之内尽快电话 报告医务科和感控科。 5.目前尚无预防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及时发现、诊断和严格隔离控制病人、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加强个人防护与医院感染控制等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7.埃博拉出血热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潜伏期没有传染性。 6.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诊疗与护理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用品,必须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应先采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按照常规程序进行处理。 7.医务人员暴露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当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再用0.5%碘伏消毒液擦拭消毒;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或0.05%碘伏冲洗;发生锐器伤时,应当及时按照锐器伤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暴露后的医务人员按照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21天。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1个或多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计30分) 1.埃博拉病毒对以下哪种射线或消毒剂敏感(ABCD) A.紫外线 B.酚类 C 甲醛 D 次氯酸 2.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B ) A.空气传播 B.接触传播 C.水源、食物传播 D.蚊虫叮咬 3.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特征(ACD) A.患者急性起病,发热并快速进展至高热,伴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等 B.10天后可进入极期,出现持续高热,感染中毒症状及消化道症状加重。 C.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休克及多脏器受累,多在发病后2周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障碍等。 D.病理改变是皮肤、粘膜、脏器的出血,多器官可以见到灶性坏死。 4.医务人员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病人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严格采取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的预防措施,以下措施正确的是:(ABCD) A.严格实施手卫生 B.暴露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C.标本采集和转运中严格防护 D.对参与患者诊治的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监测 5.医务人员有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ABD) A.乳胶手套 B.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