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8章 体温

第8章 体温

第8章 体温
第8章 体温

第八章体温

一、名词解释

1.体温2.辐射散热3.对流散热4.传导散热5.蒸发散热

二、填空

1.在体温的常测部位中,以()温最高,()温最低

2.常温下,安静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

3.人体安静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4.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是()。

5.蒸发散热可分为()和()两种。

6. 体温调节的整合中枢位于()。

7.人体体温的正常波动受()、()、()和()影响。三、选择题

(一)A1型题

1.正常人的直肠温度、腋窝温度和口腔温度的高低应当是()

A.口腔温度>腋窝温度>直肠温度B.直肠温度> 口腔温度>腋窝温度

c.直肠温度>腋窝温度>口腔温度D.腋窝温度> 口腔温度>直肠温度

2.人体体温昼夜节律变化中,体温最低的时间是()

A.上午8~10时B.下午3~4时

C.清晨2~6时D.夜间10~12时

3.劳动或运动时,机体主要产热器官是()

A.肝B.脑c.心脏D.肌肉

4.当环境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 )

A.辐射B.传导和对流C.发汗蒸发D.不感蒸发

5.给高热病人使用乙醇擦浴是()

A.增加辐射散热B.增加传导散热

C.增加蒸发散热D.增加对流散热

6.给高热病人作用冰帽或冰袋的作用是()。

A.增加辐射散热B.增加传导散热

c.增加蒸发散热D.增加对流散热

7.关于体温生理性变异的叙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幼儿高于成人,新生儿易波动B.剧烈运动可使体温升高1~2℃

c.清晨2~6时最低D.女性一般高于男性,而且排卵之日最高

8.下列哪个部位不存在中枢温度感受器()

A.P0/AH B.小脑C.中脑D.下丘脑

9.决定体温调定点的部位在()

A.下丘脑B.大脑皮质C.下丘脑后部D.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二)A2型题

11.某疟疾患者突然畏寒,寒战,体温39.0℃,此时体温的变化是由于()

A.散热中枢兴奋B.传热中枢兴奋

c.调定点上移D.皮肤血管扩张

E.全对

(三)B型题

(12-14题共用备选答案)

A.辐射B.传导

C.对流D.蒸发

E.不感蒸发

12.常温安静状态下,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

13.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方式是()

14.给高热病人用冰帽降温是利用哪种散热方式()

四、简述题

1.人体体温临床上常用的测量部位有哪些?其正常值各是多少?

2.根据散热原理,如何给高热病人降温?

3.简述人体的散热器官和散热方式。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体温:机体具有一定的温度,即为体温。

2.辐射散热:人体将热量以红外线的形式传给外界的散热方式。

3.对流散热:通过气体或流动液体来交换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

4.传导散热:机体将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5.蒸发散热:机体通过体表水分的蒸发来散失体热的一种方式。

体温记录表格(标准版)

体温记录单 序号月日时间体温(℃) 其他不舒服 (如出汗、头晕、腹痛、腹泻等) 1 6:00 2 10:00 3 14:00 4 18:00 5 22:00 6 当日最高温度℃ 序号月日时间体温(℃) 其他不舒服 (如出汗、头晕、腹痛、腹泻等) 1 6:00 2 10:00 3 14:00 4 18:00 5 22:00 6 当日最高温度℃ 序号月日时间体温(℃) 其他不舒服 (如出汗、头晕、腹痛、腹泻等) 1 6:00 2 10:00 3 14:00 4 18:00 5 22:00 6 当日最高温度℃ 序号月日时间体温(℃) 其他不舒服 (如出汗、头晕、腹痛、腹泻等) 1 6:00 2 10:00 3 14:00 4 18:00 5 22:00 6 当日最高温度℃ 序号月日时间体温(℃) 其他不舒服 (如出汗、头晕、腹痛、腹泻等) 1 6:00

2 10:00 3 14:00 4 18:00 5 22:00 6 当日最高温度℃ 序号月日时间体温(℃) 其他不舒服 (如出汗、头晕、腹痛、腹泻等) 1 6:00 2 10:00 3 14:00 4 18:00 5 22:00 6 当日最高温度℃ 序号月日时间体温(℃) 其他不舒服 (如出汗、头晕、腹痛、腹泻等) 1 6:00 2 10:00 3 14:00 4 18:00 5 22:00 6 当日最高温度℃ 序号月日时间体温(℃) 其他不舒服 (如出汗、头晕、腹痛、腹泻等) 1 6:00 2 10:00 3 14:00 4 18:00 5 22:00 6 当日最高温度℃ 备注:人体正常温度一般在36℃~37℃左右(腋窝),普遍来说,37.4~38℃是低烧,38~39℃是中度发烧,39~41℃是高烧,41℃以上为超高烧。解放军302医院杂病科主任医师周志平介绍,长期低热是指每日 口温在37.5~38.3℃、腋温在37.4~38.3℃波动。

护理文书书写——体温单

护理文书 (一)体温单 1. 楣栏用蓝黑、碳素墨水笔填写各项目。如有转床、转科,在原床或原科名称的右上角写清楚转床/科的名称。 2. 住院日数栏为患者实际住院日期,用蓝黑或黑墨水笔填写阿拉伯数字。从入院第一天起依次填写。在每一页的第一日应填写年、月、日,其余六天只写日,如在六天当中遇到新的月份或年度开始时应填写月或年,换页时续写。 3. “手术后日数”栏为手术(分娩)后的日数,用红色墨水笔 填写。手术(分娩)当日为术日;手术(分娩)后的次日为手术后第一日,填写“ 1”,依次填写至“ 14”日为止。若术后日期已填好,而在14 天内又行二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第三次手术以此类推,每次手术填满14 日止。例如:1、(2)/2、 1 /3 、2 /4……12/14、13、14。 4. “体温/脉搏”栏 (1)在“ 40C?42C”之间用红色墨水笔在相应时间栏内纵向顶格填写入院、转入、分娩、出院、死亡时间。除手术、请假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时间记录精确到“分”,要与医师记录一致,用中文书写,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 (2)“体温”的记录将每次测得的体温,以蓝笔绘制。 ①口腔温度以?表示,腋下温度以x表示,直肠温度以O表示,相邻两次温度用蓝线相连。 ②高热采取降温措施30 分钟后测体温,测得的体温绘制在降温前体温的同一纵格内,若降温后体温下降,以红“O”表示,并用 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体温无变化时在降温前温度外画红“O”表示;若降温后体温不降反而上升,以蓝“O”表示,并用蓝色虚线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上升的体温相连。如患者高热经多次采取降温措施后仍持续不降,或高热病人体温〉42C,或新入患者体温〉40C,受体温单记录空间的限制,需将体温变化记录在护理记录中,其前后已绘制于体温单的体温不相连。 ③体温不升时,在35C线处画蓝叉“X”(或蓝点“?”、蓝 圈“O”)并与相邻温度相连,在其蓝叉下方画箭头“J”,长度不超过两个小格。

预防低体温护理措施

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复杂手术在临床开展,围手术期“低体温” 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有文献报道,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50 %~70 %[1 ]。 低体温可影响凝血功能、药物代谢、肾脏功能和心肌收缩力,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手术病人的危害较大。即使是轻度低体温(临床上将中心温度34~36 ℃称为轻度低体温[2 ]) 也可以导致很多并发症[3 ,4 ]。 现对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的原因、低体温对机体的危害及预防低体温发生的各种方法和护理措施综述如下,旨在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 1 低体温的影响因素 1.1 麻醉因素全身麻醉时,麻醉剂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温度调节,抑制血管收缩和寒战的程度是抑制出汗的3倍[5 ]。 研究表明,全麻下人体核心温度的变化可由原有的012 ℃增加至4 ℃,高达正常体温调节阈值区间的20 倍[6 ]。 另外,全身麻醉后气管直接与外界空气相通,丧失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滤过、加温和湿化作用,使大量冷而干燥的空气直接进入肺部,通过呼吸带走体内大量热量,导致体温下降。区域阻滞麻醉产生的神经阻滞阻断了麻醉区域神经的传出和传入,既干扰温度感受器,又抑制正常的温度调节反应如出汗或血管收缩和寒战,体热由深部向外传导,使体温下降。 肌松药使全身骨骼肌处于松弛状态,消除肌紧张及肌肉运动的产热,而导致体温下降。 1.2 环境因素 Morris 证实,若手术室的室温低于21 ℃时,病人往往出现体温过低[7 ]。近年来,随着无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术室采用净化空气层流设备,通常情况下手术室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2~24 ℃。由此可见,层流手术室的常规温度和室内空气快速对流的两个因素,会增加病人机体的散热,更容易导致病人体温下降。 1.3 机体散热因素使用挥发性消毒液消毒,消毒液的蒸发要吸收和带走大量热量,使体温下降迅速。手术时间长,体表暴露面积大,手术切口大,肠管、腹膜及胸腔内容物暴露时间长,使水分从手术中蒸发,都是重要的散热原因术中反复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病人身体上的覆盖巾部分被冲洗水浸透,导致机体热量的散失[9 ]。 1.4 输液输血的因素 大量快速输注冷晶体或库血可使体温下降。据观察,在室温下输入1 u 4 ℃冷冻库血或1 L 冷晶体液可使体温下降0125 ℃[6 ]。有报道[10 ],500 ml 库存血在5~10 min 被输入人体会使体温降低015~1 ℃。因此,大量输入未复温的液体或血液可明显降低机体温度。 1.5 年龄因素 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体温易随室温下降。如< 1 岁婴儿常温下手术1 h体温可下降015 ℃;手术 2 h以上可下降3~4 ℃。老年人基础代谢率低,

基础护理:测量体温的方法

1 基础护理:测量体温的方法 (一)体温计 1.水银体温计的种类及结构 (1)种类①口表:盛水银的端较细长,可作口腔或腋下测量。②肛表:盛水银一端呈圆柱形,用于直肠测温。 (2)结构水银体温计是由一根有刻度的真空玻璃毛细菅构成。其末端有贮液槽,内盛水银。当水银槽受热后,水银膨胀而沿着毛细管上升,其高度和受热程度成正比。体温表的毛细管下端和水银槽之间有一凹缩处,可使水银柱遇冷不致下降。 体温计和刻度为35-42℃,每1℃之间分成10小格,每一小格表示0.1℃,在相当于0.5℃和1℃的地方用较粗且长的线标示。在37℃处则染以红色。 2.电子体温计(充电式)采用电子感温探头来测量温度,测得的温度直接由数字显示,读数直观,测温准确,灵敏度高。使用时只需将探头放入外套内,外套使用后丢弃。注意探头须插入外套顶端,置探头于病人的测量部位,如舌下热窝处维持60秒,即可读数字。

2 3.化学点状体温计此体温计内有若干化学单位,在45秒内能按特定的温度来改变体温表上点状的颜色。当颜色点从白色变成绿色或蓝色时,即为所测的体温。该体温表用后即丢弃,可避免交叉感染。 (二)测量方法 1.用物体温计放入盘内(垫纱布)或体温篮内,纱布,记录本,笔和手表。 2.操作方法测量前,先清点体温计总数,检查体温计有无破损,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备好用物携至病床边,对初诊或新入院病人给予解释,以取得合作。 (1)口腔测温适用于成人,清醒、合作状态下,无口鼻疾患者。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舌下热窝(舌系带两侧),嘱病人紧闭口唇,勿用牙咬(图8-4),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净,看明度数,将体温计甩至35℃以下,放回容器内,记录结果。 (2)腋下测温常用于昏迷、口鼻手术、不能合作病人和肛门手术者、腹泻婴幼儿。消瘦者不宜使用。解开病人胸前衣扣,轻揩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屈臂过胸,必要时托扶病人手臂,10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净,看明度数体温计甩至35℃以下,放回容器内记录结果。(3)直肠测温常用于不能用口腔或腋下测温者。有心脏疾患者不宜使用,因肛表刺激肛门后,可使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心动过缓。嘱病侧卧,屈膝仰卧或俯卧位,露出臀部,体温计水银端涂

护理文书书写体温单

精品文档 护理文书 (一)体温单 1. 楣栏用蓝黑、碳素墨水笔填写各项目。如有转床、转科, 在原床或原科名称的右上角写清楚转床∕科的名称。 2. 住院日数栏为患者实际住院日期,用蓝黑或黑墨水笔填写阿拉伯数字。从入院第一天起依次填写。在每一页的第一日应填写年、月、日,其余六天只写日,如在六天当中遇到新的月份或年度开始时应填写月或年,换页时续写。 3. “手术后日数”栏为手术(分娩)后的日数,用红色墨水笔填写。手术(分娩)当日为术日;手术(分娩)后的次日为手术后第一日,填写“1”,依次填写至“14”日为止。若术后日期已填好,而在14天内又行二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第三次手术以此类推,每次手术填满14日止。例如: 1 、(2)/2、 1/3 、 2/4……12/14、13、14。 4.“体温/脉搏”栏 (1)在“40℃~42℃”之间用红色墨水笔在相应时间栏内纵向顶格填写入院、转入、分娩、出院、死亡时间。除手术、请假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时间记录精确到“分”,要与医师记录一致,用中文书写,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 (2)“体温”的记录将每次测得的体温,以蓝笔绘制。 ①口腔温度以●表示,腋下温度以×表示,直肠温度以○表示,

相邻两次温度用蓝线相连。 ②高热采取降温措施30分钟后测体温,测得的体温绘制在降温前体温的同一纵格内,若降温后体温下降,以红“○”表示,并用红虚 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体温无变化时在降温前温度外画红“○”表示;若降温后体温不降反而上升,以蓝“○”表示,并用蓝色虚线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下一次体温 应与上升的体温相连。如患者高热经多次采取降温措施后仍持续不降,或高热病人体温>42℃,或新入患者体温>40℃,受体温单记录空间的限制,需将体温变化记录在护理记录中,其前后已绘制于体温单的体温不相连。 ③体温不升时,在35℃线处画蓝叉“×”(或蓝点“●”、蓝圈“○”)并与相邻温度相连,在其蓝叉下方画箭头“↓”,长度不超过两个小格。 . 精品文档 ≥≥2℃)与病情不符时1.5④体温若突然上升(℃)或下降(应予复测,核实无误后在原体温上方用蓝笔写一小英文字母“V”(Verified,核实)。 ⑤人工冬眠(冬眠降温、亚低温治疗),在35℃线处用蓝笔划一“↓”表示,长度不超过2小格,并与相邻的体温相连。同时,在体温单相应日期的空格内填写“人工冬眠”。 ⑥测体温时若因检查等情况患者不在,回来后要及时补测,并绘于 体温单上,患者如特殊情况必须外出者,须经医师批准书写请假单。

体温记录表

基础体温(BBT)记录表 姓名: 年龄: 2012年 月 2012年 月 2012 年 月 体 温 .1 37.0 .9 .8 .7 .6 36 5 .4 .2 .3 .1 36.0 .9 1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日 期 周 期 备 注 体 温 .1 37.0 .9 .8 .7 .6 36 5 .4 .2 .3 .1 36.0 .9 1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日 期 周 期 备 注 体 温 .1 37.0 .9 .8 .7 .6 36 5 .4 .2 .3 .1 36.0 .9 1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日 期 周 期 备 注

基础体温计正确的测量方法及记录方法 1、预先将体温计准备好,置床头或枕边随手可取到之处。 2、睡眠6小时以上,醒后即把体温计含入口中(请将探头置于舌下内侧根部,紧闭嘴巴,以确保测出正确的体温。)至少3分钟(通常于清晨5-7点进行),取出体温计观察温度,并在表格内相应位置划圆点“●”标记。将各小圆点用线段连接起来,即成为基础体温曲线。 3、通常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测量记录体温。而在行经期间,注意观察记录月经量:经量适中正常时,用1个叉号“×”标记;经量较多时,记“××”;经量特别少时,用顿号“、”标记。 4、行房时,在体温圆点外加一圆圈,标记为“⊙”,性感(兴奋、高潮)情况,若能达到性高潮,在⊙上方加上“↑”;有性兴奋期但达不到高潮者,在⊙上加“—”标记;若性感冷淡,则在⊙下方加“↓”标记。 5、在接近排卵期时,要特别留意阴道分泌物情况,量多如流清涕、透明拉丝长(>8cm)者,用3个加号“+++”在“备注”栏内相应位置做标记;拉丝长5-8cm 者,标记“++”;量不多且混浊拉丝<5cm 者,用“+”标记。 6、或有失眠、感冒、腹痛、阴道出血等特殊情况时,在“备注”栏内相应位置处加以说明。 7、接受检查、治疗或服药时,宜在“备注”栏内相应位置处作记录,在小方格下加“↑”表示开始,加“↓”表示结束时间。 举例如图: 早期妊娠可诊断 从排卵期算起,到第21天体温高又不来月经,便为妊娠。注:特异体质人,也有不适合上述情况的,请向医生咨询。 体 温 .1 37.0 .9 .8 .7 .6 36 5 .4 .2 .3 .1 36.0 .9 1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日 期 周 期 备 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失 眠 ++ +++ + + 感冒头痛 ↑ 克罗↓ 米芬 ↓ ↑ ↑ _ ↓ .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

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预防与护理 一.低体温概念: 人体正常的体核温度介于36℃至38℃之间。虽然低体温被定义为体核温度小于36℃,但是它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这三个等级: (1)轻度低体温是指介于34℃至35℃之间的体核温度。 (2)中度低体温是指介于30 ℃至34℃之间的体核温度。 (3)严重低体温是指低于30℃的体核温度。 二、低体温影响的原因 1、低温环境环境温度较高,体温略高,反之体温略低。如果环境体温太低,则可造成体温过低。通常情况下,手术间应该保持室温22~24摄氏度,手术间相对湿度在40%~60%。 2、大量输液输血由于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较多,需要通过静脉通道大量的输入库血和液体,可达每分钟100~200ml,若加压可达500~600ml。大量的、快速的冷液体进入病人体内,可导致低体温的加重。 3大量的冲洗在施行胸(腹)腔大手术时,体内脏器及切口直接暴露于环境温度下,术中用大量的未加温的盐水冲洗体腔,导致机体热量散失,并且覆盖在病人身体上的被单在冲洗时浸湿,进一步导致热量的散失 三.低体温的危害 1、血液系统的改变体温下降可出现多方面的血液系统异常,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凝血障碍,导致极差的预后。低体温主要是通过对凝血酶和血小板的影响引起凝血功能障碍。 2、心血管功能改变轻度低体温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和血液黏稠度升高,会增加心脏做功,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 3、代谢紊乱低体温可降低代谢率和氧的供给,体温每降低1℃,约降低机体需氧量7%。尽管低体温时人体可通过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对氧的需求,但低体温引起的氧传送功能的下降可导致机体严重缺氧,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低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极其明显,轻度出现意识错乱,进而出现淡漠、判断障碍、异常行为,严重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 临床护理工作中,体温作为一项重要的数据资料。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清晰的了解病人病情,同时也是病人病例不可缺少的部分。而绘制体温单,也是护士的一项日常的重要的工作。一般体温单的书写规范如下: 1.(1)用蓝墨水笔填写眉栏中的姓名、入院日期、科别、病室、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和住院天数。住院日期首页第一天及跨年度第一天需写年、月、日,每页体温单的第一天及跨月份第一天需写月、日,其余只填日。 (2)40℃-42℃之间的记录: 40℃-42℃横线之间用于记录患临时入院、分娩、转入、出院、死亡时间。在相应时间栏内,用蓝(黑)墨水笔纵向填写,其中入、分娩、转入、死亡应注明时间及分钟,使用24小时制。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每字占一格。如: 入出分转死 院院娩入亡 二十八十 时时时一 十三二时 分十十八 分分分 在40~42℃之间的相应时间栏内,用蓝墨水笔纵行填写入院或死亡时间及手术、分娩、转科、出院等。转科由转出科室填写,并注明转往何科。转科或搬床后,须在科别、床号等栏后面填写新的科别和床号,并用括号表示。40℃-42℃之间的记录:应当用红色笔在40℃-42℃之间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死亡时间应当以“死

亡于X时X分”的方式表述。a.用红墨水笔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以手术(分娩)次日为手术后第一天,依次填写直至14天为止。第二次手术在日期栏内写Ⅱ,手术后日数填写同上。若术后日期已填好,而在14天内又行二次手术,则在原日数的后面加一斜线,再写上Ⅱ,二次手术的术后日数以同法表示。例如:术后日数:(用红色笔)3 4 5 /Ⅱ6/1 7/2 8/3 9/4 10/5。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b.填写“手术后日数”用红墨水笔,第一次手术写手术⑴;以手术的次日为手术后的第一日,用阿拉伯数字依次填写至14日止;如14日内再次手术,手术当日写手术⑵。再次手术的次日开始以分数形式记录术后日数,第一次手术后日数作为分母,第二次手术后日数作为分子,均填写至手术后14日止;第二张体温单续写手术后日数,以此类推。 2.(1)体温、脉搏、呼吸图的绘制: 体温曲线的绘制:用蓝笔将所测体温绘于体温单上。口温用“·”表示,腋温用“×”表示,肛温用“○”表示,两次体温之间用蓝直线相连。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所测的体温画在物理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以红“○”表示,并用红虚线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于降温前体温相连。体温不升,低于35℃者,在35℃处画温度标记。测温时病人不在者,事后要补测,并画在相应时间内。若赴外地检查数日未测者,留空格不予连线。(4)体温不升时,可将“不升”二字写在35℃线以下。患者请假或因故离院须经医师批准,并履行相应手续,护士方可在体温单上注明。在35 ℃顶格书写请假,一字一格。 新入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天后体温正常者每天测量1次(10am)。体温达到℃及以上者、手术、分娩患者每日测4次(6am,10am,2pm 6pm ,);体温达到39℃及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每日6次),至恢复正常既降至℃以下连续3天后改为每日1次。体温达到39℃及以上者必须行物理或药物降温,降温半小时后再次测量体温并记录。 .体温不升,低于35℃者,在35℃线处画蓝圆点●,蓝笔画向下箭头↓,占两格.患者由于诊疗活动而外出、拒测等原因未测体温时,在35℃线以下相应时间栏内用蓝墨水笔纵向填写“外出”、“拒测”等字样,前后两次体温曲线断开不相连。 3.体温、脉搏、呼吸曲线的绘制: (1)体温曲线的绘制:使用蓝墨水笔或兰铅笔将所测体温绘于体温单上。口腔温度为“●”、腋下温度为“×、肛门温度为·,相邻两次间的体温用同色笔划线相连。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一.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腋温 ~~ 口温 ~~ 肛温 ~~ (二)体温过高即发热 1.临床分级(以口腔温度为例) 低热: ~~ 中度热: ~~ 高热: ~~ 超高热: 41度以上 2.发热过程 (1)体温上升期:病人主要表现为畏寒、皮肤苍白、无汗、皮肤温度下降,有些病人可出现寒战。体温上升有骤升和渐升两种方式。如体温在数小时内迅速升至高峰称骤升,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疟疾;如体温在数小时内逐渐上升称渐升,见于伤寒。 (2)高热持续期:病人表现为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和脉搏加快、尿量减少。 (3)退热期:病人表现为大量出汗和皮肤温度降低。退热有骤退和渐退两种方式,骤退时由于体温急剧下降,大量出汗体液丧失,年老体弱和心血管病人易出项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阙冷等虚脱或休克现象,应严密观察并及时给予处理。

3.常见热型 (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度,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常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等。 (2)弛张热:体温在39度以上,24小时内温差不超过1度,但最低体温仍超过正常体温。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 (3)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度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体温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间歇,体温又升高,并反复发作。常见于疟疾等。 (4)不规则热: 4.护理措施 (1)降低体温:可根据病情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如体温超过39度可冷敷头部;体温超过度可用温水或乙醇擦浴已达到降温的目的。根据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时应注意药物剂量,防止退热时大量出汗引起虚脱或休克。采取降温措施30分钟后应测体温,并做好记录和交班。病人出现寒战时应该注意保暖。 (2)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一般每日测量4次,高热病人每4小时测量体温1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2次。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高热病人因呼吸加快,皮肤蒸发水分及出汗,体液大量丧失。应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摄入量不能低于2500~~3000ml (4)补充营养:及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休息:发热病人由于消耗多,进食少,应减少活动,适当休息。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腋温~~ 口温~~ 肛温~~ 体温过高即发热 1.临床分级(以口腔温度为例) 低热:~~ 中度热:~~ 高热:~~ 超高热:41度以上 2.发热过程 (1)体温上升期:病人主要表现为畏寒、皮肤苍白、无汗、皮肤温度下降,有些病人可出现寒战。体温上升有骤升和渐升两种方式。如体温在数小时内迅速升至高峰称骤升,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疟疾;如体温在数小时内逐渐上升称渐升,见于伤寒。 (2)高热持续期:病人表现为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和脉搏加快、尿量减少。 (3)退热期:病人表现为大量出汗和皮肤温度降低。退热有骤退和渐退两种方式,骤退时由于体温急剧下降,大量出汗体液丧失,年老体弱和心血管病人易出项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阙冷等虚脱或休克现象,应严密观察并及时给予处理。 3.常见热型 (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度,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常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等。 (2)弛张热:体温在39度以上,24小时内温差不超过1度,但最低体温仍超过正常体温。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 (3)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度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体温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间歇,体温又升高,并反复发作。常见于疟疾等。 (4)不规则热: 4.护理措施 (1)降低体温:可根据病情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如体温超过39度可冷敷头部;体温超过度可用温水或乙醇擦浴已达到降温的目的。根据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时应注意药物剂量,防止退热时大量出汗引起虚脱或休克。采取降温措施30分钟后应测体温,并做好记录和交班。病人出现寒战时应该注意保暖。(2)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一般每日测量4次,高热病人每4小时测量体温1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2次。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高热病人因呼吸加快,皮肤蒸发水分及出汗,体液大量丧失。应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摄入量不能低于2500~~3000ml (4)补充营养:及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休息:发热病人由于消耗多,进食少,应减少活动,适当休息。 (6)预防并发症:发热病人机体抵抗力降低,加之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

护理学基础 体温

一、临床新研究 早产儿不同部位皮肤温度与体温的比较研究 ——选自《护理研究》2011年04期于新颖, 于凤英 摘要: [ 目的]了解早产儿不同部位的皮肤温度与体温的差异。 [ 方法] 对270 例早产儿进不同部位皮肤温度与体温的自身对照。 [ 结果] 早产儿胸部的皮肤温度明显低于其体温( t = 11. 170, P < 0. 01) , 早产儿背部及腹皮肤温度与体温无明显差异( P > 0. 05) 。 [ 结论] 背部及腹部皮肤温度可用于保暖台上早产儿的体温监测。 关键词: 早产儿; 皮肤温度; 体温 早产儿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 调节功能差, 皮下脂肪薄, 体表面积相对大, 容易散热, 且易受环境温度影响, 所以快速准确地观察体温变化, 并采取相应措施, 以保持体温动态平衡, 维持最佳体温对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来说尤为重要。病情危重的早产儿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为了方便抢救和体温控制, 临床应用婴儿辐射保暖台对危重早产儿进行保暖。其工作原理: 根据皮肤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实际皮肤温度和设置值之间的差异来调整辐射热量的输出, 从而调节体温。对在我科NICU 住院的270例早产儿进行不同部位的皮肤温度与体温的自身对照。现报告如表所示。 讨论 本组结果显示: 早产儿胸部皮肤温度明显低于其体温, 而背部及腹部皮肤温度与其体温无明显差异。因此, 可用背部及腹部皮肤温度监测早产儿体温。 (1)测量体温的利弊 测量体温是护理活动最基本、最常见的技能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体温的观察可以协助医生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并为预防、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临床通常以测量腋温, 作为监测早产儿体温方法, 其应用的主要原理是 腋窝有丰富的血管, 测得的温度接近体核温度。临床对新生儿体温的观察都采用腋温, 测量时需护士在旁扶持或注意巡视,以防体温表脱落; 并且在短时间内不能为多名新生儿测温, 因而增加护士工作量。 (2)测量皮肤温度的优点 新生儿产热的棕色脂肪组织分布于肩胛间区、颈部、腋窝、胸腹部大血管、周围神经末梢及血流供应丰富处, 并与临近重要器官的血管相连, 将热输送到各器官及组织。背部肩胛间区有丰富的棕色脂肪, 腹部有许多脏器及大血管, 所以背部及腹部的皮肤温度能可靠地反映早产儿的体温情况; 胸部呈骨性结构且皮下脂肪薄, 测得的皮肤温度通常低于早产儿体温, 胸部组体温上限38 e 是由于胸廓呈骨性结构皮下脂肪薄, 皮肤温度探头不能和皮肤严密接触, 所测皮肤温度低于

体温单的绘制

体温单的绘制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体温单主要用于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其他情况,内容包括患者的出入院,手术、分娩、转科或死亡时间,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便次数、出入量、身高、体重等,住院期间体温单排在病历的最前面,以便于查阅。 (一)眉栏 1.用蓝(黑)钢笔填写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别、床号、入院日期及住院病历号等项目。 2.填写“日期”栏时,每页第一天应填写年、月、日,其余六天只写日。如在六天中遇到新的年度或月份开始,则应填写年、月、日或月、日。 3.填写“住院天数”栏时,从患者入院当天为第一天开始填写,直至出院。4.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栏时,用红钢笔填写,以手术(分娩)次日为第一天,依次填写至第十四天为止。若在十四天内进行第二次手术,则将第一次手术日数作为分母,第二次手术日数作为分子进行填写。 (二)40~42℃ 1. 用红钢笔在40-42℃横线之间相应时间格内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除了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采用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 2、填写要求 (1)入院、转入、分娩、出院、死亡等项目后写“于”或划一竖线,并下用中文书写时间。如“入院于十时二十分”。 (2)手术不写具体手术名称和具体手术时间。 (3)转入时间由转入病区填写,如“转入于二十时三十分”。 (三)体温、脉搏曲线的绘制和呼吸的记录 1、体温曲线的绘制 (1)体温符号:口温以蓝色“●”腋温以蓝叉“×”表示,肛温以蓝圈“○”表示。

(2)每一小格为℃,将实际测量的度数,用蓝笔绘制于体温单35—42℃的相应时间格内,相邻温度用蓝线相连,相同两次体温间可不连线。 (3)物理或药物降温30分钟后,应重测体温,测量的体温以红色“○”表示,划在物理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并用红虚线与降温前的温度相连,下次测得的温度用蓝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 (4)体温低于35℃时,为体温不升,应在35℃线以下相应时间纵格内用红钢笔写“不升”,不再与相邻温度相连。 (5)若患者体温与上次温度差异较大或与病情不符时,应重新测量,重测相符者在原体温符号上方用蓝笔写上小写英文字母“v”(verified,核实)。 (6)若患者因拒测、外出进行诊疗活动或请假等原因未能测量体温时,则在体温单40—42℃横线之间用红钢笔在相应的时间纵格内填写“拒测”、“外出”或“请假”等,并且前后两次体温断开不相连。 (7)需每两小时测一次体温时,应记录在 q2h 体温专用单上。 2、脉搏、心率曲线的绘制 (1)脉搏、心率符号:脉搏以红点“●”表示,心率以红圈“○”表示 (2)每一小格为4次/分,将实际测量的脉率或心率,用红笔绘制于体温单相应时间格内,相邻脉率或心率以红线相连,相同两次脉率或心率间可不连线。(3)脉搏与体温重叠时,先划体温符号,再用红笔在外划红圈“○”。如系肛温,则以蓝圈表示体温,其内以红点表示脉搏。 (4)脉搏短绌时相邻脉率或心率用红线相连,在脉率与心率之间用红笔划线填满。 3、呼吸的记录

体温单的绘制

体温单主要用于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其他情况,内容包括患者的出入院,手术、分娩、转科或死亡时间,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便次数、出入量、身高、体重等,住院期间体温单排在病历的最前面,以便于查阅。 (一)眉栏 1.用蓝(黑)钢笔填写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别、床号、入院日期及住院病历号等项目。2.填写“日期”栏时,每页第一天应填写年、月、日,其余六天只写日。如在六天中遇到新的年度或月份开始,则应填写年、月、日或月、日。 3.填写“住院天数”栏时,从患者入院当天为第一天开始填写,直至出院。 4.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栏时,用红钢笔填写,以手术(分娩)次日为第一天,依次填写至第十四天为止。若在十四天内进行第二次手术,则将第一次手术日数作为分母,第二次手术日数作为分子进行填写。 (二)40~42℃ 1. 用红钢笔在40-42℃横线之间相应时间格内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小时制,精确到分钟。院、死亡等,除了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采用242、填写要求 (1)入院、转入、分娩、出院、死亡等项目后写“于”或划一竖线,并下用中文书写时间。如“入院于十时二十分”。 (2)手术不写具体手术名称和具体手术时间。 (3)转入时间由转入病区填写,如“转入于二十时三十分”。 (三)体温、脉搏曲线的绘制和呼吸的记录 1、体温曲线的绘制 (1)体温符号:口温以蓝色“●”腋温以蓝叉“×”表示,肛温以蓝圈“○”表示。 (2)每一小格为0.2℃,将实际测量的度数,用蓝笔绘制于体温单35—42℃的相应时间格内,相邻温度用蓝线相连,相同两次体温间可不连线。 分钟后,应重测体温,测量的体温以红色“○”表示,30)物理或药物降温3(. 划在物理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并用红虚线与降温前的温度相连,下次测得的温度用蓝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 (4)体温低于35℃时,为体温不升,应在35℃线以下相应时间纵格内用红钢笔写“不升”,不再与相邻温度相连。 (5)若患者体温与上次温度差异较大或与病情不符时,应重新测量,重测相符者在原体温符号上方用蓝笔写上小写英文字母“v”(verified,核实)。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4841840.html,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作者:基香莲孟芙兰王克玲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1期 摘要:低体温是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过去常常被忽略,近年来,术中低体温的造成的危害逐渐被重视,严重的影响到患者术后的恢复,所以怎样才能预防围手术期的低体温,是我们手术室护士工作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低体温;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 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130-02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展的手术也越来越复杂,手术难度增加的同时手术时间也在延长。在手术室的温度,手术的时间,麻醉等等因素的影响下,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而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会引起术后的出血和感染,严重的影响病人术后的恢复,[1]先将我院预防低体温的措施进行阐述。 1 低体温发生的原因 1.1 环境因素 在通常情况下,手术室的温度是恒定的,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患者入手术室,需要暴露手术视野,进行消毒,手术人员进出手术间,增加开关门的次数,造成患者体温散失,导致体温下降。 1.2 麻醉因素 药物可改变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麻醉药物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或影响传入路径的活动并扩张血管,增加散热,降低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因而导致体温降低。全麻药不但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而且还干扰机体随环境变化的体液转移反应;肌松药使骨骼肌麻醉,从而使骨骼肌产热的功能丧失。 1.3 手术因素 手术时视野暴露,手术时间的长短,手术部位意外的地方的暴露,术中使用的冲洗液冲洗腹腔,[2]冲洗管连接部位滑脱,造成被单浸湿等等都会带走大量的热量。 1.4 “冷稀释”作用

护理文书书写——体温单

(一)体温单 1. 楣栏用蓝黑、碳素墨水笔填写各项目。如有转床、转科,在原床或原科名称的右上角写清楚转床∕科的名称。 2. 住院日数栏为患者实际住院日期,用蓝黑或黑墨水笔填写阿拉伯数字。从入院第一天起依次填写。在每一页的第一日应填写年、月、日,其余六天只写日,如在六天当中遇到新的月份或年度开始时应填写月或年,换页时续写。 3. “手术后日数”栏为手术(分娩)后的日数,用红色墨水笔填写。手术(分娩)当日为术日;手术(分娩)后的次日为手术后第一日,填写“1”,依次填写至“14”日为止。若术后日期已填好,而在14天内又行二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第三次手术以此类推,每次手术填满14日止。例如:1 、(2)/2、 1/3 、 2/4……12/14、13、14。 4.“体温/脉搏”栏 (1)在“40℃~42℃”之间用红色墨水笔在相应时间栏内纵向顶格填写入院、转入、分娩、出院、死亡时间。除手术、请假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时间记录精确到“分”,要与医师记录一致,用中文书写,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 (2)“体温”的记录将每次测得的体温,以蓝笔绘制。 ①口腔温度以●表示,腋下温度以×表示,直肠温度以○表示,相邻两次温度用蓝线相连。 ②高热采取降温措施30分钟后测体温,测得的体温绘制在降温前体温的同一纵格内,若降温后体温下降,以红“○”表示,并用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体温无变化时在降温前温度外画红“○”表示;若降温后体温不降反而上升,以蓝“○”表示,并用蓝色虚线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上升的体温相连。如患者高热经多次采取降温措施后仍持续不降,或高热病人体温>42℃,或新入患者体温>40℃,受体温单记录空间的限制,需将体温变化记录在护理记录中,其前后已绘制于体温单的体温不相连。 ③体温不升时,在35℃线处画蓝叉“×”(或蓝点“●”、蓝圈“○”)并与相邻温度相连,在其蓝叉下方画箭头“↓”,长度不超过两个小格。 ④体温若突然上升(≥℃)或下降(≥2℃)与病情不符时应予复测,核实无误后在原体温上方用蓝笔写一小英文字母“V”(Verified,核实)。

护理文书书写――体温单

护理文书相关规范 (一)体温单 1.楣栏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各项目。如有转床、转科,在原床或原科名称的右上角写清楚转床∕科的名称。 2.住院日数栏为患者实际住院日期,用黑色碳素笔填写阿拉伯数字。从入院第一天起依次填写。在每一页的第一日应填写年、月、日,其余六天只写日,如在六天当中遇到新的月份或年度开始时应填写月或年,换页时续写。 3.“手术后日数”栏为手术(分娩)后的日数,黑色碳素笔填写。手术(分娩)当日为术日;手术(分娩)后的次日为手术后第一日,填写“1”,依次填写至“14”日为止。若术后日期已填好,而在14天内又行二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第三次手术以此类推,每次手术填满14日止。例如: 1、 (2)/ 2、1/ 3、2/4……12/ 14、13、14。 4.“体温/脉搏”栏 (1)在“40℃~42℃”之间用红色碳素笔在相应时间栏内纵向顶格填写入院、转入、分娩、出院、死亡时间。除手术、请假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时间记录精确到“分”,要与医师记录一致,用中文书写,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 (2)“体温”的记录将每次测得的体温,以黑色碳素笔绘制。

①口腔温度以●表示,腋下温度以×表示,直肠温度以○表示,相邻两次温度蓝黑线相连。 ②高热采取降温措施30分钟后测体温,测得的体温绘制在降温前体温的同一纵格内,若降温后体温下降,以红“○”表示,并用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体温无变化时在降温前温度外画红“○”表示;若降温后体温不降反而上升,以蓝“○”表示,并用蓝黑色虚线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上升的体温相连。如患者高热经多次采取降温措施后仍持续不降,或高热病人体温>42℃,或新入患者体温>40℃,受体温单记录空间的限制,需将体温变化记录在护理记录中,其前后已绘制于体温单的体温不相连。 ③体温不升时,在35℃线处画蓝黑叉“×”(或蓝黑点“●”、蓝圈“○”)并与相邻温度相连,在其蓝黑叉下方画箭头“↓”,长度不超过两个小格。 ④体温若突然上升(≥ 1.5℃)或下降(≥2℃)与病情不符时应予复测,核实无误后在原体温右上方用红色笔写一小英文字母“V” (Verified,核实)。⑤人工冬眠(冬眠降温、亚低温治疗),在35℃线处用蓝黑笔划一“↓”表示,长度不超过2小格,并与相邻的体温相连。同时,在体温单相应日期的空格内填写“人工冬眠”。 ⑥测体温时若因检查等情况患者不在,回来后要及时补测,并绘于体温单上,患者如特殊情况必须外出者,须经医师批准书写请假单。如若患者拒绝测体温、擅自离院,需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在“40℃~42℃”之间用红色墨水笔纵向填写“请假、外出、拒测”等字样。其外出时间,护士不测试和绘制体温、脉搏、呼吸,返院后的体温、脉搏与外出前后体温不相连,即曲线在该时间格内间断。 ⑦手术后3天内连续测量体温3天,测满3次/日并正常后改为1次/日,或按医嘱、专科护理常规处理,如手术、病危(病重)、感染性疾病等患者。若体温在

体温单及护理记录单书写规范 职责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 ㈠体温记录次数 1.新入院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2次,连续三天后,体温正常者改为每日 一次。 2.体温达到37.5℃、手术、分娩次日每日测量4次连续三天。 3.体温达到39.0℃及以上者,每四小时一次,每日六次,至体温降到37.5℃以 下连续三天后改为每日一次。 4.体温达到38.5℃以上者必须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降温半小时后再次测量 并记录。 ㈡体温记录要点 1.小便次数每隔24小时填写前一日的小便次数(昨日2pm---今日2pm为24 小时)导尿以“C”表示,小便失禁以“※”。例如:“1500/C”表示导尿患者排尿1500ml。腹腔造瘘管引出尿液的,按留置导尿记录。 2.大便次数每隔24小时填写前一天的大便次数,如无大便记0;灌肠后的大便 次数应于次数后加短斜线写“E”,如3/E表示灌肠后大便3次,3/2E表示灌肠两次后大便3次;1/2/E表示自解一次,灌肠后解两次;大便失禁写“※”。 3.出入量:根据护理记录单上统计的出入量分别将24小时入水量、排出量、记 录在体温单上前一日相应格子内。如患者凌晨入院即需要统计出入量的,将至晨7时的出入量以分子形式记录在入院当日的相应格子内,后24小时以分母形式记录。例如:入院至晨7时的入量是500ml,后24小时的入量是3000ml,在入量栏内记录为500/3000。记录时间与医嘱开始、结束时间一致。 4.体重以kg计数填入,凡因各种原因不能测量体重者,记“卧床”。血压以 分式表示,免加单位。 5.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事件都应在眉栏有所表现;转入时 间由转入科室填写。 6.床头事件内容显示重叠需修改“显示时间”。 7.体温单一页为七天,续页时需要测量患者体重、血压。 8.一般护理患者住院期间离院未按常规时间测量体温的,应做好交班予以补测, 整日离院(不论请假与否)统一注明“不在病室”患者拒测体温,应注明“拒测”。 9.根据需要将所做皮试及结果记录于相应时间的皮试栏内,需要填写皮试药品 名称及批号。 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规范 说明:首次记录在当班必须完成。二次记录时,如没有特殊病情变化不须记录生命体征。 ㈠护理记录单的书写频次; 1.新入院患者有首次记录 2.一级护理每日一次 3.二级护理每周二次 4.三级护理每周一次 5.有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6.危重患者白班至少2小时记录一次,夜班至少4小时记录一次,有病情变化 随时记录。

体温单填写说明

体温单填写说明 按照体温单项目分为楣栏、一般项目栏、生命体征绘制栏、特殊项目栏。填写说明如下: 一、楣栏、一般项目栏、特殊项目栏均使用蓝色、蓝黑色或黑色水笔书写;数字除特殊说明外,均使用阿拉伯数字表述,不书写计量单位。 二、楣栏项目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科别、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均使用正楷字体书写。 三、一般项目栏包括: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等。 (一)日期:住院日期首页第1日及跨年度第1日需填写年-月-日(如:2010-03-26)。每页体温单的第1日及跨月的第1日需填写月-日(如03-26),其余只填写日期。 (二)住院天数:自入院当日开始计数,直至出院。 (三)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四)体温、脉搏描记栏:包括体温、脉搏描记及呼吸记录区。 1.体温。 (1)40℃-42℃之间的记录:应当用红色笔在40℃-42℃之间纵

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死亡时间应当以“死亡于X时X分”的方式表述。 (2)体温符号:口温以蓝“●”表示,腋温以蓝“×”表示,肛温以蓝“○”表示。 (3)每小格为0.2℃,按实际测量度数,用蓝色笔绘制于体温单35℃-42℃之间,相邻温度用蓝线相连。 (4)体温不升时,可将“不升”二字写在35℃线以下。 (5)物理降温30分钟后测量的体温以红圈“○”表示,划在物理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以红虚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 2.脉搏。 (1)脉搏符号:以红点“●”表示,每小格为4次/分,相邻的脉搏以红直线相连。心率用红“○”表示,两次心率之间也用红直线相连。 (2)脉搏与体温重叠时,先划体温符号,再用红色笔在体温符号外划“○”。 3.呼吸。 (1)用红色笔以阿拉伯数字表述每分钟呼吸次数。 (2)如每日记录呼吸2次以上,应当在相应的栏目内上下交错记录,第1次呼吸应当记录在上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