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染病学题

传染病学题

传染病学题
传染病学题

感染科出科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艾滋病

1、艾滋病的全称是:()

A、免疫缺陷综合征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C、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2、下列哪项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

A、发热

B、咽痛

C、淋巴结肿大

D、口腔真菌感染

3、HIV感染人体后主要侵犯和破坏哪种细胞:()

A、红细胞

B、白细胞

C、T淋巴细胞

D、巨噬细胞

4、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A、同性恋者

B、性乱交者

C、静脉吸毒者

D、无偿献血人员

5、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临床症状分期错误的提法是:()

A、急性感染期

B、病毒携带期

C、无症状感染期

D、艾滋病期

6、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性传播

B、母婴垂直传播

C、血液传播

D、虫媒传播

7、下列哪项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A、血常规

B、HIV抗体确诊试验

C、HIV抗体筛查试验

D、尿常规

8、HI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

A、370C,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

B、焚烧

C、室温条件下,放置3天

D、56?C,30分钟

9、艾滋病常见合并症一般不包括:()

A、复发性单纯疤疹

B、持续性或间歇性慢性腹泻

C、皮肤瘙痒

D、急性肾炎

10、当HI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病人

D、艾滋病期病人

11、艾滋病人体体液含有大量病毒,具有很强传染性的是:()

A、血液

B、尿液

C、泪液

D、汗液

12、人群对艾滋病病毒的易感性正确的描述是:()

A、人群对HIV普遍易感

B、种族、性别与易感性有关

C、只有高危人群易感

D、只有性传播疾病患者易感

13、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诊断艾滋病的主要症状是:()

A、体重减轻10%以上

B、发热1个月以上

C、持续性或间歇性慢性腹泻1个月以上

D、体重减轻10%以上,发热1个月以上和持续性或间歇性慢性腹泻1个月以上

14、艾滋病的特异性治疗是:()

A、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B、抗反转录酶抑制剂治疗

C、蛋白酶抑制剂治疗

D、融合抑制剂治疗

病毒性肝炎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慢性乙型肝炎常见体征:()

A、肝病面容

B、肝掌

C、蜘蛛痣

D、杵状指

2、慢性肝炎是指肝功能异常多长时间,伴有HBsAg阳性者

A、4月

B、9月

C、6月

D、1年

3、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甲型肝炎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

B、甲型肝炎病毒属于微小RNA病毒科中的肝RNA病毒属

C、急性甲型肝炎易发展为慢性肝炎

D、人类对HA V普遍易感,感染治愈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

4、主要经粪一口途径传播的肝炎病毒为:()

A、HBV

B、HA V+HEV

C、HA V+HCV

D、HCV

5、主要经肠道外途径传播的肝炎病毒为:()

A、HBV

B、HA V+HEV

C、HA V+HCV

D、HBV+HCV+HDV

6、关于重型肝炎描述下列哪项为正确:()

A、重型肝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多大于40%

B、慢性重型肝炎是发生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的亚急性肝坏死

C、重型肝炎出现ALT快速下降、胆红素快速上升为病情好转的表现

D、重型肝炎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重性肝炎和肝性脑病

7、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ALT/AST大于1.0提示肝细胞损伤严重

B、ALT是目前临床上反映肝功能最常用指标

C、酶胆分离现象是指ALT快速下降、胆红素快速上升

D、AST/ALT大于1.0提示肝功能损伤严重

8、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的指标为:()

A、血清HBV DNA, HBeAg

B、血清抗-HbcIgM

C、肝内HBcAg

D、以上全对

9、哪种肝炎病毒为DNA病毒:()

A、HA V

B、HBV

C、HCV

D、HDV

10、关于乙型肝炎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HBV经煮沸10分钟可被灭活

B、我国为乙型肝炎的高度流行区域

C、乙型肝炎传染源是急性和慢性病人及携带者

D、急性乙肝患者作为乙型肝炎传染源的意义最大

11、关于戊型肝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抗HEV1gM阳性可确诊

B、HEV是单股正链DNA病毒

C、戊型肝炎主经血液途径传播

D、戊型肝炎隐性感染者无传染性

12、关于抗-HBs与抗-HBc,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两者均为自身抗体

B、两者均为保护性抗体

C、抗-HBs为保护性抗体,抗-HBc。不是保护性抗体

D、抗-HBs不是保护性抗体,抗一HBc为保护性抗体

13、关于丙型肝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血清HCV RNA阳性可诊断丙型肝炎

B、丙型肝炎是经肠道外途径传播的

C、人类对HCV普遍易感

D、急性丙型肝炎进展为慢性肝炎机率为10%左右

14、病毒性肝炎传染源管理包括:()

A、对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急性病人住院隔离治疗

B、慢性病人、携带者应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防止经体液、血液传染他人

C、对从事饮食、饮水、托幼学行业的人群应加强管理,发现病人应调离工作岗位,对携带者应按照有关规定调离或限制工作岗位

D、以上全是

15、下述哪项错误:()

A、急性甲型、戊型肝炎隔离期为自发病日算起6月

B、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患者应血液与体液隔离

C、对甲型和戊型肝炎的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

D、职业暴露乙型肝炎后,应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

16、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不包括下列哪项:()

A、抗HBs阳性者

B、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

C、反复输血及血制品者,血液透析患者

D、多个性伙伴,静脉药瘾者,接触血液的医务工作者

17、甲型、戊型肝炎爆发或流行时应采取的措施:()

A、及时发现病人、尽快隔离、及时报告,密切注意疫情动态,疫点消毒

B、流行病学调查

C、甲型肝炎密切接触者可接种普通免疫球蛋白,对周围人群可接种甲肝疫苗

D、以上全对

霍乱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霍乱,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霍乱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

B、霍乱被列为乙类传染病

C、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

D、霍乱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

2、在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中霍乱被列为:()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

3、典型的霍乱临床分期为:()

A、泻吐期和恢复期

B、泻吐期和反应期

C、泻吐期、脱水虚脱期和反应期

D、脱水虚脱期和反应期

4、典型霍乱腹泻的临床特点为:()

A、剧烈腹痛和腹泻

B、腹泻伴里急后重

C、无腹痛性剧烈腹泻

D、发热伴腹泻

5、典型霍乱大便的特点为:()

A、血水样便

B、米泔水样便

C、脓血便

D、果酱样便

6、典型霍乱呕吐的临床特点为:()

A、痉挛性腹痛伴呕吐

B、恶心伴呕吐

C、头痛伴呕吐

D、无恶心的喷射性呕吐

7、霍乱一般不会出现下列哪项改变:()

A、神志改变

B、呼吸衰竭

C、循环衰竭

D、肾衰竭

8、男性,24岁,腹泻2天,每日6-7次,为黄色稀水样便,无脓血;无发热,不腹痛,无里急后重感,未呕吐。就诊时血压、脉搏正常,无明显脱水表现,尿量略少。大便镜检仅见少量白细胞,末梢血象正常。当地有腹泻流行。为尽快判断是否有患霍乱的可能,此患者应首先立即作哪下列项检查:()

A、大便培养

B、大便悬滴及制动试验、涂片染色

C、霍乱血清抗体检测

D、测定血清电解质

9、患者一天来腹泻,初为稀水样便,量多,无腹痛,4-5次后便中粪质减少,似淘米水样,且呕吐3次为胃内容物,测体温36.8℃,一天内已腹泻10余次,自感口渴,无力。大便镜检白细胞2-3,悬滴动力、制动均阳性。本例的诊断应为:()

A、急性细菌性痢疾

B、食物中毒

C、急性胃肠炎

D、疑似霍乱

10、下列哪项为霍乱的临床表现特点:()

A、发热、剧烈腹痛、水样便或血水样便

B、剧烈呕吐、腹痛、少量黄水样便

C、不发热、无腹痛、大量水样便

D、发热、腹痛、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

11、确诊霍乱应依靠:()

A、粪便涂片

B、粪便悬滴及制动

C、粪便培养

D、胆汁培养

12、霍乱病例的确诊条件必须依据是:()

A、有典型的米柑水样大便

B、有腹泻症状,粪便、呕吐物悬滴检查能发现运动力极强的呈穿梭样运动的细菌

C、有腹泻症状,粪便涂片可见革兰阴性弧菌

D、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或血清抗体效价达1:100以上

13、下列哪项试验可判断霍乱的流行株与非流行株:()

A、大便培养霍乱弧菌

B、霍乱弧菌血清凝集试验

C、霍乱弧菌杀弧菌抗体测定

D、噬菌体一生物型分型和产毒实验

14、一腹泻患者,每日十余次,为稀水样便,无脓血;无发热,不腹痛,无里急后重感,未呕吐。就诊时血压偏低,尿量略少。大便镜检仅见少量白细胞,血象正常。当地有霍乱流行。应诊断为:()

A、腹泻原因待查

B、急性胃肠炎

C、霍乱疑似病例

D、霍乱确诊病例

15、目前认为霍乱是由下列哪项引起:()

A、仅由O1群霍乱弧菌引起

B、由非O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

C、仅由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

D、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

16、下列哪项是霍乱的传染源:()

A、病人和带菌者

B、霍乱弧菌阳性的水产品

C、苍蝇

D、以上都是

17、关于霍乱的传播途径,哪项是错误的:()

A、经皮肤传播

B、经水产品传播

C、经食物传播

D、经水传播

18、抗生索治疗霍乱的主要作用是:()

A、减轻毒血症

B、减少排菌量,缩短排菌期和病程

C、预防并发症

D、控制血压

19、治疗霍乱的主要措施有:()

A、使用抗生素

B、液体疗法同时使用抗生素

C、给升压药物

D、给止吐和止泻药物

20、肠道传染病预防的“三管一灭”是指:()

A、管理边境、管理水源、管理饮食,消灭害虫

B、管理水源、管理食堂、管理医院肠道门诊,消灭害虫

C、管理水源、管理食堂、管理医院肠道门诊,消灭苍蝇

D、管理水源、管理饮食、管理粪便,消灭苍蝇

21、医疗机构发现霍乱病人或疑似霍乱病人后,应在下列多长时间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报告:()

A、城镇于2小时内,农村于6小时内

B、城镇于4小时内,农村于6小时内

C、城镇于4小时内,农村于8小时内

D、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

22、对与霍乱患者密切接触者应采取下列哪种处理措施:()

A、严密隔离

B、注射疫苗

C、严密检疫5天,留便培养,服药预防

D、严密检疫10天并做便培养

23、发生霍乱疫情时,应对下列哪些物品采取消毒措施:()

A、患者的排泄物和呕吐物及被其污染的环境、饮水等

B、运送患者或尸体的工具

C、患择住院时使用的随身物品

D.以上均是

24、霍乱的检疫时间为:()

A、3天

B、5天

C、10天

D、14天

25、霍乱尸体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立即火葬

B、用5%来苏尔浸泡后入棺

C、入棺前尸体上撒石灰粉

D、深埋超过1米,1年内迁葬

26、在传染源隔离后,停止检疫的指标是:()

A、疫点所有人员粪便检查2次为阴性

B、无续发病例或带菌者出现

C、无粪便检查条件时,自疫点处理后5日内无新病例出现

D、以上都是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痢疾杆菌生物学特点,下述错误的是:()

A、按菌体抗原可分为A、

B、

C、D四群

B、在外环境中生存能力较强

C、室温下在水果和食品上存活11一24天

D、温度越高,保存时间越长

2、在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中痢疾被列为:()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

3、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在法定传染病中位居前列,其原因是:()

A、感染后免疫力不持久

B、菌型繁多,菌型间无交叉免疫

C、带菌者耐药菌株增加

D、以上均是

4、不属于菌痢传染源的是:()

A、急性患者

B、慢性患者和带菌者

C、恢复期患者

D、来自流行区的人

5、菌痢的流行特点不包括:()

A、多见于温带、亚热带地区

B、全年皆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

C、一般呈散发

D、雨量和气温与疾病的流行有关

6、3岁患者,突然高热、惊厥,呈嗜睡状态,口唇及四肢末梢发绀,肛门采便有脓血异常,应考虑诊断为哪个型别的菌痢:()

A、急性菌痢普通型

B、非典型菌痢

C、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

D、中毒型菌痢

7、下列那种传染源在菌痢流行过程中的意义相对更为重要:()

A、急性典型患者

B、无症状健康带菌者

C、恢复期患者

D、急性非典型患者和慢性患者

8、所引起菌痢多数症状轻,非典型病例较多者:()

A、志贺痢疾杆菌

B、福氏痢疾杆菌

C、宋内氏痢疾杆菌

D、鲍氏痢疾杆菌

9、所致菌痢恢复期排菌时间长,易变成慢性的菌群是:()

A、志贺痢疾杆菌

B、福氏痢疾杆菌

C、宋内氏痢疾杆菌

D、鲍氏痢疾杆菌

10、一患者,半年前患急性菌痢口服黄连素后好转,近三个月来反复出现腹痛、腹泻,时好时坏,口服抗菌素效果不佳,予以药物灌肠治疗时除用抗生素外,还应加用:()

A、酮康唑

B、甲硝咪

C、强的松

D、利福平

11、一建筑工地菌痢暴发流行,经采取措施很快控制住流行,为防止继续发生,下列哪项措施不恰当:()

A、隔离病人一周

B、饮用水消毒

C、注射卡介苗

D、未发病者预防性口服氟哌酸

12、中毒性菌痢的特点有:()

A、好发于成人

B、肠道病变一般较轻

C、毒血症严重

D、有严重的脱水和水电解质紊乱

13、预防菌痢的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A、切断传播途径

B、隔离并治疗病人

C、治疗慢性菌痢病人

D、流行季节预防服药

14、下列说法与阿米巴痢疾粪便性状相符的是:()

A、暗红色果酱样便,腥臭味

B、大量黄绿色稀水样便有膜状物

C、便后滴鲜血,血与便不混合

D、米泔水样便

15、一农民,自种蔬菜,两周前出现腹泻,为果酱样大便,日达7-10次,伴右下腹部压痛,无发热,无里急后重,便常规发现夏一雷晶体,诊断是:()

A、急性菌痢普通型

B、霍乱

C、病毒性肠炎

D、普通型阿米巴痢疾

16、一患者慢性腹泻一年,腹泻便秘时常交替出现,大便曾查出溶组织阿米巴包囊,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是:()

A、肾功能不全

B、阑尾炎及肝脓肿

C、关节炎

D、循环衰竭

17、关于普通型阿米巴痢疾,下述错误的是:()

A、起病急骤

B、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经口感染

C、腹痛明显,尤以回盲部为甚

D、体温大多正常

18、关于暴发型阿米巴痢疾,下述错误的是:()

A、起病急骤

B、洗肉水或脓血粘液样便,剧烈的里急后重

C、有全腹剧烈绞痛

D、体温大多正常

19、关于慢性型阿米巴痢疾,下述错误的是:()

A、腹泻反复发作,或与便秘交替出现

B、黄糊状便,带少量粘液及血液

C、腹痛明显,尤以回盲部为甚

D、易并发阑尾炎、肝脓肿

20、关于阿米巴痢疾的分布特点,下述错误的是:()

A、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最为严重

B、我国属于中度流行区

C、本病以冬春季多见

D、人群感染率与卫生条件优劣、生活习惯的好坏密切相关

21、阿米巴痢疾最重要的传染源是:()

A、只排出滋养体的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

B、无症状带囊者

C、感染的动物

D、慢性患者

22、治疗无症状溶组织内阿米巴带囊者,首选药物是:()

A、二氯散糠酸脂

B、甲硝唑

C、双碘羟基喹啉

D、巴龙霉素

23、治疗非痢疾性阿米巴结肠炎,首选药物是:()

A、二氯散糠酸脂

B、甲硝唑

C、双碘羟基喹啉

D、巴龙霉素

24、对某食品制售人员进行便培养,发现其为带菌者后,暂时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需达到下述哪项指标方可恢复工作:()

A、完全痊愈后

B、血象恢复正常

C、血清抗体检测阳性

D、大便性状正常

九、流行性出血热

(一)单项选择题

1、流行性出血热主要临床表现为:()

A、发热、休克、充血、出血、爆发性肝炎

B、发热、休克、充血、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

C、脉缓、肝脾肿大、玫瑰疹、高热、寒战、意识障碍、颈项强直

D、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2、流行性出血热“三痛”是指:()

A、头痛、眼眶痛、骨关节疼痛

B、头痛、腰痛、眼眶痛

C、腹痛、骨关节痛、肌痛

D、头痛、眼眶痛、肌痛

3、流行性出血热五期分别为:()

A、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B、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昏迷期、多尿期、恢复期

C、发热期、出血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D、发热期、出血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

4、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是:()

A、细菌

B、病毒

C、支原体

D、螺旋体

5、一患者表现为体温:39-40?C,全身中毒症状较重,明显球结膜水肿,病程中有收缩压小于11.97kPa,明显出血现象,肾损害明显,尿蛋白+++,该患者的诊断应为流行性出血热哪型:()

A、轻型

B、中型

C、重型

D、危重型

E、极危型

6、流行性出血热辅助检查可能出现的情祝为:()

A、白细胞计数升高,病情越重白细胞计数越高

B、早期出现蛋白尿及尿中膜状物,尿沉渣可见巨大的融合细胞

C、血肌酐、尿素氮升高

D、以上全是

7、下列哪项不能确诊流行性出血热:()

A、疑似病例+血清抗EHFIgM阳性

B、血清抗EHFIgG滴度为1:40及以上

C、恢复期抗EHFIgG滴度比急性期有四倍及以上增高

D、EHF病毒抗原阳性

8、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属于汉坦病毒属

B、对外界抵抗力弱,一般化学方法及物理消毒方法均可使其灭活

C、传染源主要为啮齿类动物

D、本病全年均可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9、流行性出血热可能的传播途径为:()

A、动物源性传播、虫媒传播、垂直传播

B、动物源性传播、虫媒传播、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C、动物源性传播、生活密切接触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D、动物源性传播、垂直传播、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10、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原则为:()

A、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少搬动患者

B、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少搬动患者

C、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早报告、少用药

D、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少用药

11、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监测不包括下列哪项:()

A、人间疫情、人群免疫状况监测

B、动物疫情监测

C、昆虫疫情监测

D、疫源地、疫区监测

12、流行性出血热控制方法包括:()

A、疫情监测

B、灭鼠、防鼠、灭螨、防螨

C、疫苗接种,个人防护,治理环境、加强公众教育

D、以上全对

13、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接触者、环境的管理不包括下述那项:()

A、及时报告

B、传染来源调查

C、消毒

D、严格隔离所有患者

伤寒和副伤寒

(一)单项选择题

1、伤寒和副伤寒属于:()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虫媒传染病

D、动物源性传染病

2、下面哪一项最符合伤寒的临床表现:()

A、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白细胞减少

B、发冷、发热、肝脾不肿大

C、发热寒战、腓肠肌痛、结膜充血、黄疸、出血

D、持续高热、脉搏快、剧烈头痛、出血性皮疹

3、典型伤寒发热病人的脉搏是:()

A、随体温上升迅速加快

B、脉搏加快

C、脉搏无变化

D、相对脉搏慢

4、典型伤寒病人的皮疹特征是:()

A、密集而广泛、呈出血性皮疹、压之不退色

B、玫瑰疹,淡红色,直径2-4mm,压之退色,数目10个以下

C、紫色,直径1 -2mm,压之不退色,遍布全身

D、凹陷的皮疹,直径2-3mm,多分布于面部和颈部

5、典型伤寒的自然病程可分为:()

A、潜伏期、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

B、泻吐期、脱水期、恢复期

C、初期、极期、缓解期、恢复期

D、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

6、下面哪一项不是伤寒初期的临床表现:()

A、发热

B、畏寒

C、全身不适

D、皮肤玫瑰疹

7、下面哪一项不是伤寒极期的临床表现:()

A、发热,多呈稽留高热

B、缓脉或重脉、玫瑰疹

C、谵妄、昏迷、病理反射

D、痉挛性咳嗽伴鸡鸣样吸气声

8、典型伤寒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时:()

A、白细胞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加

B、白细胞数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

C、白细胞数正常,中性粒细胞增加

D、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9、下面哪一项不是伤寒病原学检查的可选方法:()

A、咽拭子

B、血培养

C、骨髓培养

D、大便培养

10、诊断伤寒可采用的免疫学方法:()

A、外裴试验

B、肥达反应

C、蒙氏试验

D、噬菌体裂解试验

11、确诊某病人是否为伤寒最可靠的指标:()

A、肥达反应

B、皮肤玫瑰疹

C、血培养分离出伤寒菌

D、接触史

12、伤寒和副伤寒杆菌属于:()

A、沙门菌属

B、分枝杆菌属

C、奈瑟菌属

D、鲍特菌属

13、伤寒和副伤寒主要的传染源是:()

A、牛、羊、猪

B、病人和带菌者

C、黑线姬鼠

D、褐家鼠

14、伤寒和副伤寒主要的传播途径:()

A、水、食物、苍蝇、日常接触等

B、空气传播

C、血液传播

D、垂直传播和性传播

15、伤寒潜伏期一般为:()

A、1~3天

B、8~14天

C、14~17天

D、60~90天

16、副伤寒的潜伏期一般为:()

A、1~3天

B、7天

C、8~14天

D、60~90天

17、伤寒病人的传染性:()

A、只是在潜伏期有

B、只是在极期有

C、极期和恢复早期

D、传染性持续整个病程

18、人群对伤寒和副伤寒的易感性:()

A、只有儿童易感

B、只有老人易感

C、人群普遍易感

D、输血者易感

选择题参考答案

艾滋病

1-5.BDCDB 6-10.DBCDB 11-14.AADA

病毒性肝炎

1-5.DCCBD 6-10.BADB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11274193.html,DDA 16-17.AD

霍乱

1-5.BACCB 6-10.DBBDC 11-15.BDBCD 16-20.AABBD 21-26.ACABAD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1-5.BBDDB 6-10.DBCBC 11-15.C BCD AAD 16-20.BADBB 21-24.BABA

流行性出血热

1-5.BBABB 6-10.DBDAA 11-13.CDD

伤寒和副伤寒

1-5.BADBC 6-10.DDBAB 11-15.CABAB 16-18.CDC

二名词解释:

1.是传染病:

指由病原微生物,如朊毒体、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3.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4.病员携带状态:

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或带虫者等。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或者慢性携带者。

5.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6.变异性:

病原体可因环境、药物或遗传等因素而发生变异。

7.非特异性免疫:

是机体对侵入病原体的一种清除机制。它不牵涉对抗原的识别和二次免疫应答的增强,包括: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

8.特异性免疫:

是指由于对抗原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由于不同病原体所具有的抗原绝大多数是不相同的,故特异性免疫通常只针对一种病原体。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免疫应答,分别由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介导。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9.潜伏期: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每个传染病的潜伏期都有一个范围(最长、最短),并呈常态分布,是检疫工作观察、留验接触者的重要依据。

10再燃: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特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11.败血症:

是病原菌(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流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严重度毒血症的全身性感染综合征。

12.Still’s病:

为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痛、咽痛、淋巴结及肝脾大,极易与败血症不同之处为高热、皮疹短暂、多次血及骨髓培养均无细菌生长、抗菌药物正规治疗无效。

13.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大量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在血管内裂解,可引起高血红蛋白症,出现腰痛、酱油色尿,严重者可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

14.伴随免疫:

人体感染血吸虫后可获得部分免疫力。这是一种伴随免疫,针对再感染的童虫有一定杀伤作用,但原发感染的成虫不被破坏,这种原发感染继续存在而对再感染获得一定免疫力的现象。

15.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本病主要经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HIV主要侵及、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乃至缺陷,最终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三简答题

1.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是什么?

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毒力:包括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

数量:在同一种转染病种,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

变异性:病原体可因环境、药物或遗传等因素而发生变异。

2.乙型肝炎标志物的含义?

HbsAg与抗HBs:HbsAg在感染HBV两周后即可阳性,HbsAg阳性反映现症HBV感染,阴性不能排除HBV感染。

HBEAG与抗HBE:急性HBV感染时HBEAG的出现时间略晚于HBSAG.

HBCAG与抗HBC:血清中HBCAG主要存在于HBV完整颗粒的核心,游离极少,常规检测不出。

抗HBCIGM是HBV感染后较早出现的抗体,在发病第1周即可出现,持续时间差异较大,多数在6个月内消失。

HBVDNA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

3.慢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

包括:1。HBVDNA>=10*5拷贝 /ml. 2.ALT>=2*正常上限。3.如ALT<2*ULN,但肝组织学显示Knodell HAI>=4,或>=G2炎症坏死。 4.丙型肝炎HCVRNA阳性。

4.简述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

1.干扰素a (INF-a):用于慢性乙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治疗。

2.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剂量为每日100mg,顿服。阿德福韦酯:是5’-单磷酸脱氧

阿糖腺苷的无环类似物。恩替卡韦:是环戊酰鸟苷类似物。替比夫定:是一种合成的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其他。

5.败血症的临床表现的什么?

1.毒血症状:常有寒战,高热,多为弛张热或间歇热型,少数为稽留热、不规则

热或双峰热,伴全身不适、头痛、肌肉及关节疼痛、软弱无力,脉搏、呼吸加

快。

2.皮疹:以瘀点最常见,多分布于躯干、四肢、口腔黏膜及眼结膜等处,数量不

多。

3.关节损害:多见于革兰阳性球菌和产碱杆菌败血症,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等大关

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少数有关节腔积液或积脓。

4.肝脾大:常仅为轻度增大,并发中毒性肝炎或肝脓肿时肝脏可显著增大,伴压

痛,也可有黄疸。

5.原发病灶:常见的原发病灶为毛囊炎、痈或脓肿等,皮肤烧伤,褥疮,呼吸道、

泌尿道、胆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感染,开放性创伤感染等。

6.迁徙性病灶:多见于病程较长的革兰阳性球菌和厌氧菌败血症。

6.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1.性接触传播,HIV存在于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唾液、眼泪和乳汁等。

2.经血液和血制品传播:共用针具静脉吸毒,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以

及介入性医疗操作等。

3.母婴传播:感染HIV的孕妇可经胎盘将病毒传给胎儿,也可经产道及产后血性

分泌物、哺乳等传给婴儿。

4.其他:接受HIV感染者的器官移植、人工授精或污染的器械等医务人员被HIV

污染的针头刺伤或破损皮肤受污染也可受污染。

四、病例分析题

1杨东,男17岁。发热,乏力、厌油一周余。尿色加深三天。患者一周前无明显诱因感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烧退后,尿色逐渐加深,呈浓茶样改变,大便颜色正常,无腹胀、腹痛、无关节疼痛等症。既往无"肝炎"病史,无血吸虫疫接触史。体检:急性病容,一般情况可,皮肤巩膜明显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心听诊无异常,腹平软,肝右胁下2CM,有压痛,脾肋下未及,腹水片(一),下肢不肿。请写出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需要进行的检查及治疗。

答:(1)诊断:病毒性急性肝炎

诊断依据:

①患者起病较急,有畏寒、发热、无力,有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目热退后尿色呈深茶样改变,并感搔痒。

②体检皮肤明显黄染,肝右肋下2cm,有压痛。

鉴别诊断:

①其他原因引起的:a.溶血性黄疸:常有药物或感染等诱因,表现为貧血,腰痛,发热,血红蛋白尿,网织红细胞升高,主要为间接脂胆红素升高;b.肝外阻塞性黄疸:有原发病症状,体征,如胆囊炎,胆石症,肝功能损害轻,黄疸以直接胆红素为主,肝内外胆管扩张。

②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a.感染中毒性肝炎,如肾综合出血热,阿米巴肝病等,主要根据原发病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b.药性肝损害:有使用肝损害药物的历史,停药后肝功能可逐渐恢复,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c.自身免疫性肝炎:主要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活动性肝炎,诊断主要依靠自身抗体的检测。

(2)需要进行的检查:①血常规②尿常规③肝功能检查:a.血清酶测定ALT、AST、r-GT、ALP;b.血清蛋白;c.胆红素;d.PTA;e.血氨④病原学检查:HAV、HBV、HCV、

HEV血清学检查。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部分: 1、关于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D A.隐性感染极为少见 B.病原体感染必引起发病 C.每个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 D.显性感染的传染病不过是各种不同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全部 E.病原体必引起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 2、关于病原携带者的论述,正确的是?D A.所有的传染病均有病原携带者 B. 病原携带者不是重要的传染源 C.发生于临床症状之前者称为健康携带者 D.病原携带者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 E.处于潜伏性感染状者就是病原携带者 3、隐性感染增加时:E A.病原携带者增加 B. 慢性感染病人增加 C.潜伏性感染增加 D.显性感染增加 E.免疫人群扩大 4、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B A.爱滋病 B. 鼠疫 C. 乙型肝炎 D. 疟疾 E. 麻风病 5、斑疹伤寒患者血清中可测出对变形杆菌“OX19”,的抗体,是属于:D A.间接凝集反应 B. 直接凝集反应 C. 反向凝集试验 D.交叉凝集反应 E.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6、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下列疾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是:E A.病毒性肝炎 B. 登革热 C. 炭疽 D. 爱滋病 E. 血吸虫病

7、某些传染病常出现周期性流行,其主要原因是?C A.传播途径的改变 B.传染源的积累 C.易感人群的积累 D.病原体抗原性的改变 E.自然因素周期性的改变 8、传染过程中,下列哪种感染类型增多对防止传染病的流行有积极意义?B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者 C. 病原携带者 D.潜伏性感染 E.显性感染 9、表现为“显性感染”占优势的疾病是:B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天花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百日咳 E.脊髓灰质炎 10、隐性感染的发现主要是通过:C A.咽拭子或血清培养等获得病原体 B.生化检查 C.特异性免疫检查 D.病理检查 E.体征的发现 11、人体能对抗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B A.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B.特异性免疫能力 C.预防用药 D.增强体质 E.注射疫苗 12、有关IgG,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是人体最重要的抗体 B.是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 C.是唯一能穿过胎盘的抗体 D.是凝集试验中的主要反应抗体 E.是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中的主要抗体 13、抗原抗体复合物属于下列哪一型超敏反应?C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E.Ⅴ型 14、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是:B A.是否有病原体 B.是否有传染性 C.是否有感染后免疫 D.是否有发热 E.是否有毒血症症状 15、人体被病原体侵袭后不出现临床症状,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称:C A.病原体被消灭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带菌者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二)

《传染病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A1 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题干为一短句,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共50题,每题1分) 1.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B A. 口腔念珠菌病 B.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C. 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D. 疱疹性直肠炎 E.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2.下列哪项是脑膜炎球菌的正确特性D A.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 B. 能产生毒力较强的 外毒素 C. 在脑脊液及瘀点涂片中,该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外,少数在细胞内 D. 抵抗力弱,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而易于自溶 E. 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3.我国预防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是:C A. 灭螺 B. 普治 C. 灭螺和普治 D. 粪便和水源管理 E. 保护易感人群 4.自疟疾非流行区到海南旅游,预防措施可采取:A A. 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B. 氯喹0.3g,每周1次 C. 哌喹0.6g,2~4周1次 D. 甲氟喹0.25g,每周1次 E. 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 5.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A A. 内毒素 B. 肠毒素 C. 神经毒素 D. 细胞毒素 E. 侵袭作用 6.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B A. 潜伏期 B. 前驱期 C. 症状明显期 D. 恢复期 E. 以上都不是 7.菌痢的病原体属于:A A. 志贺菌属 B. 沙门菌属 C.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属 D. 弧菌属 E. 弯曲菌属 8.下列哪项不为传染源C A. 显性感染 B. 隐性感染 C. 潜伏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受感染的动物 9.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D A.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机械性损伤 B. 溶组织内阿米巴释放的毒素 C. 迟发型

传染病学复习题与答案

传染病学复习题与答案 1.HBsAg 即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包膜上的抗原成分,由 S 基因编码。可在受感染的肝细胞内大量合成,释放到血液或其它体液中。 HBsAg 阳性表明存在现症 HBV 感染。 2.慢性 HBsAg 携带者 血清 HBsAg 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无明显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乙肝主要传染源。 3.戴恩颗粒 Dane 即完整 HBV 颗粒。属嗜肝 DNA 病毒科的一员。分为包膜和核心两部分,包膜内含 HBsAg ,核心部分含环状双链 DNA 、 DNA 聚合酶、核心抗原和 e 抗原。 4.HBV DNA 乙肝病毒核酸,位于 HBV 核心。 有2型:游离型 HBV DNA 几乎与 HBeAg 同时出现于血液中,是 HBV 感染特异、直接的指标(有复制、传染性大);整合型 HBV DNA 见于慢性 HBV 感染,整合到肝细胞基因组可导致乙肝复发或癌变。是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指标。 5.窗口期 自限性 HBV 感染时,血清中抗- HBc 出现于 HBsAg 出现后 3 ~ 5 周,当时抗- HBs 尚未出现, HBsAg 已消失,只检出抗- HBc 和抗- HBe ,此阶段称为窗口期。 二、填空题 1. 根据临床表现,乙型病毒性肝炎可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瘀胆型肝炎和肝硬 化。 2. 急性重型肝炎的常见临床症状有黄疸、发热、腹胀、呕吐、肝浊音界缩小、出血、肝性脑病等。 3. 甲肝病人在起病前 2 周和起病后 1周,粪便中排出HAV最多,病人应按肠道传染病常规隔离。 4. 甲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实验室诊断方法是检测血清抗- HAV;乙肝传播的非注射途径主要指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预防乙肝的主动免疫措施是注射乙肝疫苗。 5. 甲和戊型肝炎经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乙和丙型肝炎经体液为主要传播途径。 6.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4个开放读框分别为S区、C 区、P区和X区。 三、最隹选择题 1 .哪一项 HBV 血清标志物反映乙肝传染性强( A ) A.HBeAg(+) ;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2.感染:人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病原体对人体的寄生过程。 3.病原携带者: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而无临床表现的人。 4.暴发: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发病人数急剧增多。 5.流行过程:传染病的病原体从传染源的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传染,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构成感染的必备条件是病原体人体环境。 2. 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 传染源包括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受感染的动物 4. 常见的水平传播途径有 4.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土壤传播 5.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6.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特异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免疫性 7. 典型急性传染病的病程经过可分为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4个阶段。 8. 传染病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三方面资料。 9. 传染病的治疗方法中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是。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传染过程必然导致传染病。F 2.所有传染病都有传染性。T 3.构成传染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病原体、传染途径。F 4.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病理损害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通过免疫学检测可测得抗体。T 5.传染病只是传染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T 6.有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它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点。T 7.所有的病原携带者都是传染源。T 8.抗生素对病毒性疾病有效。F 9.人群对某些传染病易感性的高低明显影响传染病的发生。T 10.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在于消灭被污染环境中的病原体和传播病原体的生物媒介。T 四、简答题(10分) 简述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感染过程有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病原携带状态、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五种表现。以上五种表现不一定一成不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如潜伏性感染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转变为显性感染。一般认为隐性感染最常见,其次为病原携带状态,显性感染所占比例最低,但易于识别。 五、选择题(共40分) (一)A1型题(每题1分) ( B )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不断排除体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症状,这称为 A.隐性感染B.病原携带状态C.显性感染D.潜伏性感染E.轻型感染

病理学考试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一、 A 型选择题 1. 结核病灶中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是由于 A. 吞噬的结核杆菌数量过多 B. 吞噬的结核杆菌释放毒素 C. 吞噬的结核杆菌不能被杀死 D. 吞噬的结核杆菌毒力较强 E. 吞噬的结核杆菌破坏、释放出磷脂 2. 对结核病最有诊断价值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 含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液 B. 灰白色、半透明状的粟粒大小结节 C. 找到 Langhans 巨细胞 D. 干酪样坏死 E. 类上皮细胞 3. 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指初次感染结核菌而在肺内发生的病变 B. 原发综合征形成 C. 原发灶及淋巴结不发生干酪样坏死 D. 可发生血行播散到各器官 E. 结核菌常经淋巴道引流到肺门淋巴结 4. 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 A .浆细胞 B .淋巴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类上皮细胞和 Langhans 巨细胞 E. 巨噬细胞 5. 原发性肺结核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 A. 肺尖 B. 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 C. 肺门 D. 肺膈面 E. 脏胸膜面 6. 下列哪种疾病最易引起肠管狭窄? A. 肠阿米巴病 B. 肠伤寒 C. 肠结核 D. 细菌性痢疾 E. 菌群失调性假膜性肠炎 7. 以下哪一项不是结核转向愈合时的改变? A. 吸收、消散 B. 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病灶周围出现渗出、继发坏死以及溶解液化 8.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最罕见的部位是 A .肺 B. 心肌 C. 肾 D. 脊柱

9. 结核球是指 A. 直径小于 2cm 的干酪样坏死灶 B. 状似大叶性肺炎的干酪样坏死灶 C. 孤立性的境界不清楚的干酪样坏死灶 D. 无纤维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灶 E .直径 2 ~ 5cm ,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 10. 结核病好转的最好方式是 A. 吸收消散 B. 硬结、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纤维包裹及钙化 11. 结核性肉芽肿内最基本的细胞成分是 A. 类上皮细胞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11274193.html,nghans 巨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淋巴细胞 E. 浆细胞 12. Langhans 巨细胞是由哪种细胞演化而来的? A. 中性粒细胞 B. 淋巴细胞 C. 类上皮细胞 D. 浆细胞 E. 成纤维细胞 13. 局灶型肺结核以何种病变为主? A. 增生性病变 B. 渗出性病变 C. 变质性病变 D. 渗出性病变和变质性病变 E. 增生性病变和渗出性病变 14. 伤寒病理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 A. 肠管发生溃疡 B. 同时脾大 C. 末梢血白细胞减少 D. 皮肤出现玫瑰疹 E. 以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为主 15. 细菌性痢疾的好发部位是 A. 结肠上段 B. 回肠 C. 直肠和乙状结肠 D. 空肠 E. 盲肠 16. 一病人患病已 3 周,有持续性高热,心率过缓,腹胀,腹泻。因中毒性体克死亡,尸检发现弥漫性腹膜炎,回肠孤立和集合淋巴小结肿胀,坏死和溃疡形成,并有穿孔,脾大,应考虑 A. 细菌性痢疾 B. 肠结核 C. 恶性淋巴瘤 D .伤寒 E. 所谓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17. 伤寒时血培养最易获得阳性结果的时期是在肠病变的 A. 潜伏期 B. 槐样肿胀期 C. 坏死期 D. 溃疡期

传染病学复习题与答案

传染病学复习题与答案1.HBsAg 即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包膜上的抗原成分,由 S 基因编码。可在受感染的肝细胞内大量合成,释放到血液或其它体液中。 HBsAg 阳性表明存在现症 HBV 感染。 2.慢性 HBsAg 携带者 血清 HBsAg 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无明显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乙肝主要传染源。 3.戴恩颗粒 Dane 即完整 HBV 颗粒。属嗜肝 DNA 病毒科的一员。分为包膜和核心两部分,包膜内含HBsAg ,核心部分含环状双链 DNA 、 DNA 聚合酶、核心抗原和 e 抗原。 4.HBV DNA 乙肝病毒核酸,位于 HBV 核心。 有2型:游离型 HBV DNA 几乎与 HBeAg 同时出现于血液中,是 HBV 感染特异、直接的指标(有复制、传染性大);整合型 HBV DNA 见于慢性 HBV 感染,整合到肝细胞基因组可导致乙肝复发或癌变。是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指标。 5.窗口期 自限性 HBV 感染时,血清中抗- HBc 出现于 HBsAg 出现后 3 ~ 5 周,当时抗- HBs 尚未出现, HBsAg 已消失,只检出抗- HBc 和抗- HBe ,此阶段称为窗口期。 二、填空题 1. 根据临床表现,乙型病毒性肝炎可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瘀胆型肝炎和肝硬化。 2. 急性重型肝炎的常见临床症状有黄疸、发热、腹胀、呕吐、肝浊音界缩小、出血、肝性脑病等。 3. 甲肝病人在起病前 2 周和起病后 1周,粪便中排出HAV最多,病人应按肠道传染病常规隔离。 4. 甲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实验室诊断方法是检测血清抗- HAV;乙肝传播的非注射途径主要指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预防乙肝的主动免疫措施是注射乙肝疫苗。 5. 甲和戊型肝炎经粪-口为主要传播 途径,乙和丙型肝炎经体液为主要 传播途径。 6.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4个开放读框分别 为S区、 C 区、P区和X 区。 三、最隹选择题 1 .哪一项 HBV 血清标志物反映乙肝传 染性强( A ) A.HBeAg(+) ; B.HBsAg(+) ; C. 抗 -HBe(+) ; D. 抗 -HBs(+). 2 .具保护作用的乙肝病毒抗体是(C) A. 抗 -HBc ; B. 抗 -HBe ; C. 抗 -HBs ; D. 抗 -S1 ; E. 抗 -S2. 3 .缺陷病毒是指(D) A. 戊型肝炎病毒; B. 甲型肝炎病毒; C. 乙型肝炎病毒; D. 丁型肝炎病毒 4 .以下哪项不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情重症 化的指标 (C) A. 血清转氨酶( ALT )明显增高; B. 胆红素突然明显增高; C. 明显的肝病面容、肝掌和蜘蛛痣; D. 突然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E. 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 . 5 .以下那一项不是急性重型乙型肝炎 (暴发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E) A. 极度疲乏; B. 深度黄疸; C. 有出血倾向; D. 恶心呕吐; E. 大量腹水 . 6 .以下哪项不是慢性肝炎肝功能重度损 伤的指标 (D) A.ALT>10 倍增高; B.TBIL>85.5 umol/L ; C.A/G ≤ 0.9 ; D. 凝血酶原活动度( % ) 71-79. 7 .淤胆型肝炎的黄疸属于(B) A. 溶血性黄疸; B. 肝内梗阻性黄疸; C. 肝外梗阻性黄疸; D. 体质性黄疸 . 8 .淤胆型肝炎除血凝血酶原活动度正常 外,临床症状特点为(B ) A. 黄疸重,自觉症状重; B. 黄疸重,自觉症状轻; C. 黄疸轻,自觉症状轻; D. 黄疸轻,自觉症状重 . 9 .哪种药物可用于乙型肝炎的的病原治 疗?( E) A. 氧氟沙星; B. 利巴韦林; C. 吡喹酮; D. 氯喹; E. 干扰素 . 10 .导致 HBeAg 向抗 -HBe 转换,但 HBV-DNA 在血清中维持阳性的原因是 ( B) A.S 区变异; B. 前 C/CP 区变异; C.C 区变异; D.X 区变异; E.YMDD 变异 . 11. 以下哪项不是慢性肝炎炎症重度活 动的指标:(D) A.ALT > 10 倍增高 B. 胆红素突然明显增高 C. 明显的肝病面容、肝掌和蜘蛛痣 D. 突然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四、多项选择题 1.乙肝病毒复制的表现为(BDE) A. HBsAg(+) ; B.HBV DNA(+) ; C. 抗 -HBs(+) ; D.HBeAg(+) ; E.HBcAg(+).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最新知识点)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传染病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2.感染:人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病原体对人体的寄生过程。 3。病原携带者: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而无临床表现的人。 4.暴发: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发病人数急剧增多. 5.流行过程:传染病的病原体从传染源的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传染,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构成感染的必备条件是病原体人体环境。 2.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传染源包括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

者隐性感染者受感染的动物 4。常见的水平传播途径有4。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土壤传播 5.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6。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特异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免疫性 7。典型急性传染病的病程经过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4个阶段. 8. 传染病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三方面资料。 9。传染病的治疗方法中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是。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传染过程必然导致传染病. F 2.所有传染病都有传染性。T 3.构成传染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病原体、传染途径. F 4.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病理损害轻,

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通过免疫学检测可测得抗体。T 5。传染病只是传染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T 6.有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它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点。T 7.所有的病原携带者都是传染源。T 8.抗生素对病毒性疾病有效.F 9.人群对某些传染病易感性的高低明显影响传染病的发生。T 10.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在于消灭被污染环境中的病原体和传播病原体的生物媒介。T 四、简答题(10分) 简述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感染过程有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病原携带状态、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五种表现。以上五种表现不一定一成不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如潜伏性感染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转变为显性感染。一般认为隐性感染最常见,其次为病原携带状态,显性感染所占比例最低,但易于识别....感谢聆听... 五、选择题(共40分) (一)A1型题(每题1分)

传染病学选择题题库(整理)

传染病学 3.慢性肝炎的原因不包括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自身免疫性肝炎答案:A 4.流行地区甲型肝炎最常发生在 E.学龄前儿童答案:E 5.肝肺综合征的表现不包括 A.慢性肝病的体征 B.呼吸困难、肺水肿 C.低氧血症 D.心源性哮喘 E.卧立呼吸答案:D 6.下列与乙肝慢性化有关的是 C.母婴传播或幼儿期感染,导致免疫耐受 7.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原因中下列哪项可除外 A.病毒发生变异,导致免疫逃逸 B.母婴传播或幼儿期感染,导致免疫耐受 C.病毒基因整合于宿主基因组中 D.乙型肝炎病毒是血液体液传播 E.病毒感染宿主免疫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答案:D 8.丙型肝炎病毒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 A.为单股正链RNA病毒 B.可应用血源疫苗免疫以预防感染 C.血清中检测出anti-HCV提示有感染 D.血清中可检测病毒RNA E.绝大多数为血源传播答案:B 10.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的原因不包括 A.病毒基因组中编码包膜糖蛋白E2最易发生变异 B.常合并丁型肝炎病毒感染

C.病毒逃逸机体免疫攻击 D.病毒可感染免疫细胞 E.机体抗HCV特异性免疫功能相对低下答案:B 11.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不包括 A.急性肝炎 B.慢性肝炎 C.重型肝炎 D.淤胆型肝炎 E.药物性肝损害答案:E 12.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特点没有 A.常发生重型肝炎 B.肝炎症状相对较轻 C.慢性丙型肝炎最为常见 D.容易发展为肝炎肝硬化 E.与肝细胞肝癌密切相关答案:A 13.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的治疗除哪项外可有以下原则 A.禁酒、避免劳累、适当休息 B.可用保肝、降酶、退黄药物 C.应用免疫调节药物 D.抗病毒治疗 E.注射乙肝疫苗答案:E 14.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干扰素 B.护肝片 C.贺普丁 D.泛昔洛韦 E.某些中药答案:B 15.对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理解不包括 A.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 B.可以联合用药,如干扰素、贺普丁、中药 C.改善临床症状 D.抑制病毒复制 E.完全清除HBV,包括HBsAg 答案:E 16.重型肝炎的治疗中不宜 A.卧床休息,清淡饮食 B.稳定体内环境和支持治疗 C.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D.保肝、促进肝细胞再生 E.防治并发症答案:C

基层临床-传染病学复习题及答案

传染病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1、感染谱:亦称感染梯度,是指机体感染了病原体后,经过传染过程,所表现出的轻重不等的临床表现。 2、重复感染:是指细胞乃至个体受某种感染体感染后,又感染了同种或异种的感染体。 3、重叠感染:又称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或菌群失调症。是微生态平衡被破坏的严重后果,即原来的正常菌群大部分被抑制,只有少数菌种占绝对优势的状态。往往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或预防某些微生物感染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新感染。 4、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5、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6、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7、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8、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9、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在人体内停留于入侵部位或在离入侵处较远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不出现疾病的临床表现,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又分为带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 10、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11、传染源:传染源就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嚅虫。 1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 13、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14、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 15、再燃:是指部分患者在进入恢复期前,体温尚未降至正常时再次升高,持续5-7天才回到正常,血培养常为阳性。 16、复发:患者进入恢复期,在体温正常1-3周后,发热等症状再现,血培养再度阳性称为复发。 17、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或隐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18、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19、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 20、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症:艾滋病Ⅲ期,主要表现为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全身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 21、肺孢子菌肺炎(PCP):又称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卡氏肺囊虫肺炎,是由肺孢子菌引起的间质性浆细胞性肺炎,为条件性肺部感染性疾病。 22、卡波西肉瘤:是一种具有局部侵袭性的内皮细胞肿瘤,典型病变表现为皮肤多发性斑点状、斑块状或结节状病损,也可累及黏膜、淋巴结和内脏器官。此病和人类第8型疱疹病毒(HHV-8)感染有关。 23、麻疹黏膜斑:是麻疹早期具有特征性的体征,一般在出疹前1~2天出现。开始时见于下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为直径约0.5~1.0mm的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常在1~2天内迅速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黏膜,于发疹后的第二天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 24、帕氏线:在猩红热发作期,在患者的皮肤皱褶,皮疹密集或由于摩擦出血呈紫色线状,称为“线状疹”,又称帕氏线。 25、猩红热:猩红热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并发症。 26、口周苍白圈:猩红热起病一至两天后,全身出现粟粒样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皮疹。患者皮肤潮红,红晕以

传染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传染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传播方式是人感染肺鼠疫的主要途径:( D ) A、鼠蚤吮吸病鼠血液后再叮咬人 B、人剥食 C、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 D、以上都不是 2、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C)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3、哪种肝炎病毒为DNA病毒:( B ) A、HAV B、HBV C、HCV D、HDV 4、重型肝炎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D) A.频繁呕吐 B.黄疸进行性加深 C.出现中毒性腹胀、腹水 D.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5、狂犬病临床分期为:(D ) A、兴奋期,麻痹期,恢复期 B、前驱期,麻痹期,恢复期 C、前驱期,兴奋期,恢复期 D、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 (二)多项选择题 6、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可分为( B D) A.外来人口的增加 B.人工主动免疫的推广 C.出生人口的增加 D.隐性感染的增多 E.文化水平的提高 7、水痘皮疹的特点是 ACDE A.皮疹分布呈向心性 B.全身症状与皮疹多少无关 C.同一部位可见各阶段的皮疹 D.疱疹内疱疹液初为透明,后渐转混浊 E.脱痂后不留瘢痕 8.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ABCE A.乙型肝炎常可见到家庭集聚现象 B.丙型肝炎慢性化高

C.甲型肝炎多见于儿童 D.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可重叠丁型肝炎感染 E.晚期妊娠妇女戊型肝炎病死率高 9、乙脑极期的抽搐特征有 ABD A.多见于病程第2~5天 B.可以由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 C.不一定均有意识障碍 D.先见于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呈肢体阵挛性抽搐 E.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抽搐强直性痉挛,可历时数分钟,不可能至数十分钟 10、SARS的传播途径是AC A.飞沫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虫媒传播 E.血液制品传播 二、填空题 1、引起流感暴发流行的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 2、医疗机构发现疑似麻疹病例时, 6 小时内报告, 48 小时内调查。 3、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 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4、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 母婴传播。 5、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三、问答题 1、什么叫传染病暴发?什么叫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暴发是指某地区某病在短时间内(一般以小时、天、周或月计算)发病数突然增多的现象。 传染病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一地区,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水平时(一般为前三年平均发病率的3~10倍)称流行。 传染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2.感染:人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病原体对人体的寄生过程。 3.病原携带者: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而无临床表现的人。 4.暴发: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发病人数急剧增多。

流行病学试题(1)及答案

全科医生培训流行病学试题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E、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 2、队列研究属于哪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D、理论流行病学 E、以上均不对 3、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4、表示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宜用下列哪种指标: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5、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 断其流行强度: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E、以上均不对 6、下列哪一种传染病一般呈严格的季节性: A、虫媒传染病 B、寄生虫病 C、呼吸道传染病 D、肠道传染病 E、血液传染病 7、下列哪种因素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A、新生儿增加 B、获得性免疫力自然减退 C、易感人口迁入 D、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E、以上均不对 8、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 B、年龄、季节、职业分布 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 D、地区、季节、职业分布 E、时间、地区、人群分布 9、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子应为: A. 麻疹易感儿数 B. 麻疹患儿数 C. 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 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阴性人数 (10~12题请参照下列资料) 某社区年均人口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人数为50人,该社区年内共出生100人。 A、0.560/00 B、1.660/00 C、0.330/00 D、1.110/00 E、33.33% 10、该社区年度总死亡率为: 11、该社区人口出生率为: 12、该社区肿瘤死亡率为: 13、不属于预防性消毒的方法是: A、饮水加氯消毒 B、食具煮沸消毒 C、痢疾患者每次所排粪便消毒 D、生活用水消毒 E、常规空气消毒 14、我国卫生部规定儿童应接种的四种生物制品是: A、卡介苗、甲肝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 B、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 C、卡介苗、百白破、乙脑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D、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 1.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B A. 口腔念珠菌病 B.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C. 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D. 疱疹性直肠炎 E.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2.下列哪项是脑膜炎球菌的正确特性 D A.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 B. 能产生毒力较强的外毒素 C. 在脑脊液及瘀点涂片中,该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外,少数在细胞内 D. 抵抗力弱,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而易于自溶 E. 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3.我国预防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是:C? A. 灭螺 B. 普治 C. 灭螺和普治 D. 粪便和水源管理 E. 保护易感人群4.自疟疾非流行区到海南旅游,预防措施可采取:A A. 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B. 氯喹0.3g,每周1次 C. 哌喹0.6g,2~4周1次 D. 甲氟喹0.25g,每周1次 E. 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 5.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 A A. 内毒素 B. 肠毒素 C. 神经毒素 D. 细胞毒素 E. 侵袭作用6.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 B A. 潜伏期 B. 前驱期 C. 症状明显期 D. 恢复期 E. 以上都不是7.菌痢的病原体属于: A A. 志贺菌属 B. 沙门菌属 C.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属 D. 弧菌属 E. 弯曲菌属8.下列哪项不为传染源 C A. 显性感染 B. 隐性感染 C. 潜伏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受感染的动物9.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D A.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机械性损伤 B. 溶组织内阿米巴释放的毒素 C. 迟发型变态反应 D.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接触性溶解细胞作用及水解酶使组织破坏 E. 继发感染10.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A A. 血涂片 B. 血培养 C. 骨髓培养 D. 骨髓涂片 E.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城镇和农村要求于发现霍乱后多少时间内上报:B A. 3小时和6小时 B. 6小时和12小时 C. 12小时和24小时 D. 24小时和48小时 E. 48小时和72小时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霍乱属于何种传染病:A A. 强制管理传染病 B. 严格管理传染病 C. 监测管理传染病

传染病学试题附答案

传染病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传播方式是人感染肺鼠疫的主要途径:( D ) A、鼠蚤吮吸病鼠血液后再叮咬人 B、人剥食 C、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 D、以上都不是 2、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C)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3、哪种肝炎病毒为DNA病毒:( B ) A、HAV B、HBV C、HCV D、HDV 4、重型肝炎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D) A.频繁呕吐 B.黄疸进行性加深 C.出现中毒性腹胀、腹水 D.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5、狂犬病临床分期为:(D ) A、兴奋期,麻痹期,恢复期 B、前驱期,麻痹期,恢复期 C、前驱期,兴奋期,恢复期 D、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 (二)多项选择题 6、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可分为( B D) A.外来人口的增加 B.人工主动免疫的推广 C.出生人口的增加 D.隐性感染的增多 E.文化水平的提高 7、水痘皮疹的特点是 ACDE A.皮疹分布呈向心性 B.全身症状与皮疹多少无关 C.同一部位可见各阶段的皮疹 D.疱疹内疱疹液初为透明,后渐转混浊 E.脱痂后不留瘢痕 8.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ABCE A.乙型肝炎常可见到家庭集聚现象 B.丙型肝炎慢性化高 C.甲型肝炎多见于儿童 D.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可重叠丁型肝炎感染

E.晚期妊娠妇女戊型肝炎病死率高 9、乙脑极期的抽搐特征有 ABD A.多见于病程第2~5天 B.可以由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 C.不一定均有意识障碍 D.先见于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呈肢体阵挛性抽搐 E.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抽搐强直性痉挛,可历时数分钟,不可能至数十分钟 10、SARS的传播途径是AC A.飞沫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虫媒传播 E.血液制品传播 二、填空题 1、引起流感暴发流行的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 2、医疗机构发现疑似麻疹病例时, 6 小时内报告, 48 小时内调查。 3、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 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4、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 母婴传播。 5、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三、问答题 1、什么叫传染病暴发?什么叫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暴发是指某地区某病在短时间内(一般以小时、天、周或月计算)发病数突然增多的现象。 传染病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一地区,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水平时(一般为前三年平均发病率的3~10倍)称流行。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试题,共50分。) 1. 钩体病的临床表现及病情轻重主要取决于:E A.菌量 B.毒力 C.菌型 D.受损脏器不同 E.机体免疫状态 2. 下列哪一种物质是霍乱弧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A A.霍乱肠毒素 B.内毒素 C. M蛋白 D.透明质酸酶 E.蛋白水解酶 3. 流行于我国的血吸虫病为:A A.日本血吸虫病 B.埃及血吸虫病 C.曼氏血吸虫病 D.湄公血吸虫病 E.间插血吸虫病 4. 甲型肝炎病程中哪个阶段传染性最强:A A.潜伏期 B.黄疸前期 C.黄疸期 D.恢复期 E.慢性期 5. 猩红热的三大特征性表现是:D A.发热、咽峡炎、草莓舌 B.发热、草莓舌、脱皮 C.发热、草莓舌、皮疹 D.发热、咽峡炎、皮疹 E.发热、咽峡炎、杨梅舌 6.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主要是:A A.啮齿类 B.猪 C.病毒携带者 D.犬 E.急性期病人 7. HBsAg(+)、HBeAg(+),说明该病人:E A.无传染性 B.具有免疫力 C.病情比较稳定 D.乙型肝炎恢复期 E.具有传染性 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C A.高热、昏迷、抽搐、呼吸衰竭 B.持续性发热、相对缓脉、玫瑰疹 C.发热、头痛、呕吐、 皮肤瘀点、脑膜刺激征 D.发热、头痛、呕吐、昏迷 E.高热、惊厥 9. 下列哪种是被动免疫制剂:E A.伤寒菌苗 B.卡介苗 C.麻疹疫苗 D.白喉类毒素 E.破伤风抗毒素 10. 华支睾吸虫主要寄生在:B A.肝细胞内 B.肝内胆管 C.十二指肠 D.肝内淋巴管 E.肝内血管 11. 女,15岁,寒战、间歇高热六天,第一天寒战、高热、剧烈头痛、出汗,热退后活动 自如,隔日又同样发作,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曾服氯喹、伯氨喹啉,三天后出现酱油样尿,量少,血RBC2.0 X 109/L,Hb58g/L,哪种诊断可能性大:B A.伤寒溶血尿毒综合征 B.恶性疟引起的黑尿热 C.钩体病(黄疸出血型) D.间日疟服用伯氨喹啉引起的黑尿热 E.病毒性肝炎合并急性溶血性贫血 13. 10岁患儿,9月16日因发烧、嗜睡、头痛3天入院,查体:体温40C,意识呈浅昏迷,

《传染病学》试题和答案

《传染病学》考试题及答案 、A1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题干为一短句,每题有A , B , C, D, 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 最佳答案。 (共50题,每题1分) 1、 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 A 、 口腔念珠菌病 B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C 、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D 疱疹性直肠炎 E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2、 下列哪项是脑膜炎球菌的正确特性 A 、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 B 能产生毒力较强的外毒素 C 在脑脊液及瘀点涂片中,该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外,少数在细胞内 D 抵抗力弱,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而易于自溶 E 、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F 列哪项不为传染源 3、 我国预防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是: 灭螺 B 、普治C 、灭螺和普治 D 粪便和水源管理 E 保护易感人群 4、 自疟疾非流行区到海南旅游,预防措施可采取: 乙胺嘧啶25mg 每周1次 B 、氯喹0.3g ,每周1次 C 、 哌喹0.6g , 2?4周1次 5、 6、 7、 甲氟喹0.25g ,每周1次 E 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 内毒素 ttv 肠毒素 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 潜伏期 B 前驱期 菌痢的病原体属于: 志贺菌属 B 沙门菌属 周效磺胺0.5g ,每周 神经毒素 D 症状明显期 D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属 细胞毒素 、侵袭作用 恢复期 E D 、弧菌属 以上都不是 弯曲菌属 9、 显性感染 B 、隐性感染 C 潜伏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受感染的动物 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机械性损伤 B 、溶组织内阿米巴释放的毒素 迟发型变态反应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接触性溶解细胞作用及水解酶使组织破坏 继发感染 10、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 A 血涂片 B 血培养 C 骨髓培养 D 、骨髓涂片E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 专业班级《流行病学》试题A卷 一、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2.队列研究是属于()的研究方法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D、理论流行病学 3.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为() A、传染病 B、非传染病 C、健康问题 D、一切疾病和健康 4.疾病分布是指 () A、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 B、季节、地区和年龄分布 C、性别、人群和地区分布 D、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 5.当一种疗法可以延长病人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则人群中 () A、该病的发病率会升高 B、该病的患病率会升高 C、该病的患病率会降低 D、该病的发病率会降低 6.食物中毒爆发调查时,应选用的指标是 () A、患病率 B、罹患率 C、感染率 D、续发率 7.某市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其流行强度为()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8.现况调查的结果常用下列哪种指标()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9.拟调查某地人群高血压的现患率,可采用的研究方法为()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实验研究 D、现况研究 10.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小()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11.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 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为()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多级抽样 12.下列哪一种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不会出现()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回忆偏倚 D、失访偏倚 13.欲进行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下列不能作为对照的是 () A、支气管炎病人 B、胃病病人 C、意外损伤病人 D、肠道传染病人 14.队列研究的对象是 () A、未患某病的人群 B、患某病具有暴露因素的人群 C、患某病的人群 D、未患某病而有暴露因素的人群 15.队列研究中,如果随访时间较长,观察人数变动较大时,多采用下列哪种指标表示发病水平 () A、年发病率 B、发病密度 C、累积发病率 D、罹患率 16.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采用盲法是为了控制()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回忆偏倚 17.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根本区别是 () A、设立对照组 B、不设立对照组 C、样本含量存在差别 D、是否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18~20题请参照下列资料) 某社区年均人口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 人数为50人。 A、 0.56‰ B、 1.66‰ C、 0.33‰ D、 1.11‰ E、33.33% 18.该社区年度总死亡率为() 19.该社区60岁以上人口死亡率为() 20.该社区肿瘤死亡率为()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流行病学的特征有 ( ) A、个体特征 B、预防为主的特征 C、对比的特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