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疗法的研究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疗法的研究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疗法的研究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疗法的研究

肺病科常用方剂趣味方歌(干货)

肺病科常用方剂趣味方歌 趣味方歌(仅供参考) 止嗽散: 组成:陈庚借钱去百草园——陈梗芥前(去)百草菀 陈皮,桔梗,荆芥,白前,百部,甘草,紫菀 功效: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小青龙汤: 组成: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姜味麻甘辛夏桂? 白芍,干姜,五味子,麻黄,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清金化痰汤:

组成:桑芩栀二母卖瓜梗和红苓草 桑白皮,黄芩,栀子,浙贝母,知母,瓜蒌皮,桔梗,橘红,茯苓,甘草 功效:清肺化痰 主治:热痰壅肺,咳嗽,咯痰黄稠,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黄芩泻白散: 组成:白骨精是草包+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黄芩 功效:泻肺热,利小便. 主治:肺经有热,喘咳面肿,气逆胸满,小便不利。 沙参麦冬汤: 组成:沙麦炒桑竹豆粉——沙麦草桑竹豆粉 沙参,麦冬,甘草,桑叶,玉竹,扁豆,天花粉 功效:甘寒生津,清养肺胃 主治:用于燥伤肺胃,津液亏损而见口渴咽干、或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竹叶石膏汤: 组成:厦门人煮食干净米——夏门人(煮食)甘粳米—半夏,麦门冬,人参,甘草,粳米

功效: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桑杏汤: 组成:傻贝母只吃桑杏梨皮——沙贝母栀豉桑杏梨皮 沙参,贝母,栀子,香豆豉,桑叶,杏仁,梨皮 功效:清宣燥热,润肺止咳。 主治:秋感温燥,灼伤肺津,身不甚热,干咳无痰,咽干口渴,舌红,苔薄白而燥,右脉数大者。 杏苏散: 组成:苏杏姐将找二陈支钱——苏杏桔姜枣二陈(汤)枳前 苏叶,杏仁,桔梗,生姜,大枣,二陈汤,止咳,前胡 功效:轻宣凉燥,化痰止咳。 主治:外感凉燥,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嗌塞,苔白脉弦。 越婢加半夏汤: 组成:麻石半夏姜草枣

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治疗 我们知道慢性阻塞性肺病是肺部常见的疾病,且病程较长起病缓慢及前期症状较为不明显,从而造成多数患者错失了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期。在患者发现疾病时,慢阻肺的病情已经较为严重了,如还不及时治疗极易诱发其它疾病的发生,那么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治疗怎么样呢? 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因素,具体如下: 一是病人自己没有及时看病。不及时看病.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对慢阻肺病认识不足,因为慢阻肺早期症状主要.是咳嗽、咯痰,很多人不把它当回事,不能及时就医。 二是某些医务人员由于对慢阻肺认识水平.不足,对慢阻肺的治疗往往不太科学、不太规范。现在慢阻肺虽然是一种不能"根治"的疾病,但由于当代.医学的进展,现在及时科学的治疗慢阻肺完全可以控制病情。 三是假医假药坑害病人。一些所.谓的“特效药”、“根治药”,实际都是一些来路不明,没经国家批准的药物,这些药里面往往.添加了一些西药成分,用药及用量往往不合理。 另外,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期间合理饮食很关键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饮食原则应为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并补充适量无机盐。患者每日饮食摄入的热能应在2500千卡以上,可一日多餐,避免每餐吃得过饱即少量多餐,提高总热量。除普通谷米、面食外,增加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和瘦肉的摄入,每日可喝1-2杯牛奶,吃1-2个鸡蛋和2-3两瘦肉。另外,维生素B和维生素C可提高机体代谢能力,增进食欲,维护肺部及血管等组织功能;维生素A和E可改善肺部防御功能,这些维生素在各种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含量丰富,因此,每日饮食中不可缺少绿叶蔬菜,如白菜、萝卜、西红柿、黄瓜、茄子、菠菜等,合理安排,予以调配,且饭后再吃一些新鲜水果,如苹果、香蕉、梨、橘子等。 此外还要避免过咸、过甜、辛辣,清淡饮食,每餐八分饱。 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治疗,磁药叠加调节免疫疗法是首选,其针灸的原理:如何给针具消毒 针刺前必须做好消毒工作,其中包括针具消毒、腧穴部皮肤的消毒和施术手指的消毒。毫针的消毒可在75 %酒精内浸泡30-60分钟,有条件者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施术者的手,先用。肥皂水洗刷干净,再用酒精棉球涂擦,然后才能持针操作。腧穴部皮肤上用75%酒精的棉球擦拭,应从中心点向外绕圈擦拭。 常用进针法 进针方法有多种,这里介绍最常用、最易掌握的两种方法。 1.单手进针法: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拿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即屈曲,将针刺人皮下,此法多用于较短的毫针。 2.双手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食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指食指夹持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在接近皮肤时,双手配合,迅速把针刺入皮下。此法多用于较长的毫针。 出针法 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后,达到了一定的治疗要求,便可出针。出针是毫针刺法操作过程中的最后一道程序。出针时,先以左手拇食两指用消毒干棉按于针

肺病科常用方剂趣味方歌

趣味方歌(仅供参考) 止嗽散: 组成:陈庚借钱去百草园——陈梗芥前(去)百草菀 陈皮,桔梗,荆芥,白前,百部,甘草,紫菀 功效: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小青龙汤: 组成: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姜味麻甘辛夏桂? 白芍,干姜,五味子,麻黄,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清金化痰汤: 组成:桑芩栀二母卖瓜梗和红苓草 桑白皮,黄芩,栀子,浙贝母,知母,瓜蒌皮,桔梗,橘红,茯苓,甘草 功效:清肺化痰 主治:热痰壅肺,咳嗽,咯痰黄稠,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黄芩泻白散: 组成:白骨精是草包+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黄芩 功效:泻肺热,利小便。 主治:肺经有热,喘咳面肿,气逆胸满,小便不利。 沙参麦冬汤: 组成:沙麦炒桑竹豆粉——沙麦草桑竹豆粉 沙参,麦冬,甘草,桑叶,玉竹,扁豆,天花粉 功效:甘寒生津,清养肺胃 主治:用于燥伤肺胃,津液亏损而见口渴咽干、或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竹叶石膏汤: 组成:厦门人煮食干净米——夏门人(煮食)甘粳米—半夏,麦门冬,人参,甘草,粳米功效: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桑杏汤: 组成:傻贝母只吃桑杏梨皮——沙贝母栀豉桑杏梨皮 沙参,贝母,栀子,香豆豉,桑叶,杏仁,梨皮 功效:清宣燥热,润肺止咳。 主治:秋感温燥,灼伤肺津,身不甚热,干咳无痰,咽干口渴,舌红,苔薄白而燥,右脉数大者。 杏苏散: 组成:苏杏姐将找二陈支钱——苏杏桔姜枣二陈(汤)枳前 苏叶,杏仁,桔梗,生姜,大枣,二陈汤,止咳,前胡 功效:轻宣凉燥,化痰止咳。 主治:外感凉燥,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嗌塞,苔白脉弦。 越婢加半夏汤: 组成:麻石半夏姜草枣 越婢加夏金匮方,麻黄石膏配生姜,半夏甘草大枣和,痰热郁肺表邪伤。 功效:宣肺泄热,止咳平喘。 桑白皮汤: 组成:桑白皮汤夏苏子,贝母杏仁芩连栀 桑白皮,半夏,苏子,贝母,杏仁,黄芩,黄连,栀子 功效:清肺降气,化痰止嗽。 主治:肺经热甚,喘嗽痰多。 真武汤: 组成:珠江少妇灵——术姜芍附苓——白术,生姜,芍药,附子,茯苓 功效:温阳利水。 主治:阳虚水泛证。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五苓散: 组成:领贵妇择白猪——苓桂茯泽白术——猪苓,桂枝,茯苓,泽泻,白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病机探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 医病机探讨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病机探讨 作者:张丹婷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广东广州 510000)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病机;气虚;痰浊;血瘀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其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为我国的常见疾病,据WHO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估计,当前世界上约有6亿COPD患者,死亡原因在1990年为全球第6位,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第5位。由于其进展缓慢,严重影响患者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而目前单纯的西医药物治疗尚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所以对COPD的治疗及防治越来越重视综合治疗。在祖国的传统医学中并没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简称为慢阻肺)这一现代病名,但其在临床中可表现为咳嗽、咯痰、胸闷、气促等症状,这些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中的“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多是由于肺脏长期遭受多种内伤、外感之邪的侵袭,而导致宣降功能的失常,日久则肺气受损,肺虚日久,则子盗母气,而出现肺脾两虚,久而病势深入耗伤肾气,最终导致肺脾肾俱虚。由于肺脾肾的亏虚,导致水液代谢的失常,水湿瘀久化热,炼液成痰,痰浊内蕴;又由于正气亏虚,“气为血之帅”,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血行减慢而成瘀,久则瘀阻血脉。痰瘀互结,阻遏气机,肺气郁闭,气体交换受阻,清气不能输送濡养全身,浊气难以排出而滞于胸中,渐而成疾。故慢阻肺的病机不外乎本虚与标实,而致病的关键即为气虚、痰浊、瘀血。故临床常以“益气固本”、“理气化瘀”、“清化痰浊”为治疗原则。笔者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来探讨慢阻肺的中医病机。 1 气虚、痰浊、瘀血为慢阻肺的中医病机 1.1 气虚 慢阻肺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久咳、支饮、喘哮、肺痨等慢性疾患迁延日久,或因失治误治,或因反复感受外邪,迁延缠绵,久治未愈,导致肺脾肾功能严重受损,使脾失运化水湿之能,肺失通调水道及宣降之职,肾失纳气之司。虽然后期病变可涉及心肝五脏及胃肠膀胱等六腑,但始终以肺脾肾气虚,功能失常,导致痰瘀互结而致病。所以临床亦多见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得平卧,咳嗽,咯痰不利的肺肾气虚之证及腰膝酸软、易于疲劳、小便清长、或尿有余沥等肾气虚证。慢阻肺患者因正气亏虚、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袭,反复感冒,更削弱正气,导致脏腑亏损日重,病情进行性加重,临床上治以补益正气之法,常能有效地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的机会,延缓慢阻肺的进展。正如《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丹溪心法*喘》说:“肺以清阳上升之气,居五脏之上,通荣卫,合阴阳,升降往来,无过不及,六淫七情之所感伤,饱食动作,脏气不和,呼吸之息,不得宣畅而为喘急。亦有脾肾具虚,体弱之人,皆能发喘”,《景岳全书》说:“五脏所伤,穷必及肾”,这些均说明本虚在慢阻肺的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耿宏伟[1]等从“虚”论治,以金水宝胶囊(冬虫夏草菌株加工而成)治疗COPD 60例,肺功能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总有效率为90%。张腊林[2]以温补肾阳方加减阳和汤(熟地、肉桂、炙麻黄、鹿角胶、椒目、法半夏、炮姜、甘草等)治疗中老年慢阻肺44例,总有效率为70.4%。目前,临床多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同治

肺病科常用方剂趣味方歌

肺病科常用方剂趣味方 歌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趣味方歌(仅供参考) 止嗽散: 组成:陈庚借钱去百草园——陈梗芥前(去)百草菀 陈皮,桔梗,荆芥,白前,百部,甘草,紫菀 功效: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小青龙汤: 组成: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姜味麻甘辛夏桂 白芍,干姜,五味子,麻黄,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清金化痰汤: 组成:桑芩栀二母卖瓜梗和红苓草 桑白皮,黄芩,栀子,浙贝母,知母,瓜蒌皮,桔梗,橘红,茯苓,甘草 功效:清肺化痰 主治:热痰壅肺,咳嗽,咯痰黄稠,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黄芩泻白散: 组成:白骨精是草包+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黄芩 功效:泻肺热,利小便。 主治:肺经有热,喘咳面肿,气逆胸满,小便不利。 沙参麦冬汤: 组成:沙麦炒桑竹豆粉——沙麦草桑竹豆粉 沙参,麦冬,甘草,桑叶,玉竹,扁豆,天花粉 功效:甘寒生津,清养肺胃

主治:用于燥伤肺胃,津液亏损而见口渴咽干、或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竹叶石膏汤: 组成:厦门人煮食干净米——夏门人(煮食)甘粳米—半夏,麦门冬,人参,甘草,粳米 功效: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桑杏汤: 组成:傻贝母只吃桑杏梨皮——沙贝母栀豉桑杏梨皮 沙参,贝母,栀子,香豆豉,桑叶,杏仁,梨皮 功效:清宣燥热,润肺止咳。 主治:秋感温燥,灼伤肺津,身不甚热,干咳无痰,咽干口渴,舌红,苔薄白而燥,右脉数大者。 杏苏散: 组成:苏杏姐将找二陈支钱——苏杏桔姜枣二陈(汤)枳前 苏叶,杏仁,桔梗,生姜,大枣,二陈汤,止咳,前胡 功效:轻宣凉燥,化痰止咳。 主治:外感凉燥,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嗌塞,苔白脉弦。越婢加半夏汤: 组成:麻石半夏姜草枣 越婢加夏金匮方,麻黄石膏配生姜,半夏甘草大枣和,痰热郁肺表邪伤。 功效:宣肺泄热,止咳平喘。 主治:,咳嗽上气,胸满气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 桑白皮汤: 组成:桑白皮汤夏苏子,贝母杏仁芩连栀 桑白皮,半夏,苏子,贝母,杏仁,黄芩,黄连,栀子 功效:清肺降气,化痰止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规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规范 【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这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病属于中医“咳嗽”、“肺胀”、“痰饮病”等范畴。 【诊断标准】 1.COPD的诊断标准 患者有明显的危险因素接触史,有不能完全逆转的气流阻塞,可伴有或不伴有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 除其他肺部疾病所致的气流阻塞外。 2.COPD急性加重的诊断 COPD患者急性加重时的伴发症状有气喘和胸闷、咳嗽加重和痰量增多、痰液颜色的改变和黏稠度增加以及发热。患者常有许多非特异的主诉,如不适、疲乏、抑郁、失眠、嗜睡和昏睡。 (1)肺功能检查提示最大呼气流量(PEF)<100L/min或FEV1<1L,表明病情危重。 (2)呼吸室内空气时,动脉血气分析PaO2<60mmHg和(或)SaO2<90%,表明呼吸衰竭。 (3)PaO2<50mmHg,PaCO2>70mmHg和pH<7.30,表明有生命危险,需要人住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治疗。 (4)X线胸片有助于识别类似于COPD急性加重的其他疾病。 3.疾病严重程度分级 Ⅰ级(轻度):FEV1/FVC<70%,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80%。 Ⅱ级(中度):FEV1/FVC<70%,50%≤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80%。 Ⅲ级(重度):FEV1/FVC<70%,30%≤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50%。 Ⅳ级(极重度):FEV1/FVC<70%,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30%或30%≤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50%,合并呼吸衰竭或临床有右心衰竭的体征。 【辨证分型】

2011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方案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方案 (2011) 慢性阻塞性肺疾(COPD)多属中医咳嗽、喘证、肺胀的范畴,长期临床治疗证实中医中药既能缓解COPD的症状,又能增强患者体质,减少发作次数,阻止病情发展和反复加重,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临床价值。COPD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时宜分清标本虚实,正确处理扶正与祛邪的关系。 一、诊断标准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1)多种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2)以咳嗽,气喘,咯痰,烦躁,胸满,憋气为主症,甚则以面色晦暗,唇紫甲青,心悸水肿,或神志昏迷,或出血为主。 (3)听诊检查两肺或一侧有呼吸音增粗,或伴干湿性啰音。 (4)辅助检查 X线检查、CT检查、心电图、血气分析检查等有助于本病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1)慢性反复咳嗽、咳痰和(或)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 (2)具有吸烟史及(或)环境职业污染等危险因素接触史。 (3)体查及影像学提示肺气肿征。 (4)肺功能测定:用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 (二)病期诊断 1.急性加重期:指疾病的过程中,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和(或)呼吸困难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粘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 2.缓解期:指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阶段。 二、辨证论治 1.急性加重期: (1)寒饮伏肺 主症:咳嗽气急,甚则喘鸣有声,痰多易咯,色白清稀多泡沫,胸膈满闷,形寒背冷,喜热饮,咳多持续,时有轻重。舌淡苔白滑,脉细弦或沉弦。 治法:温肺化痰,涤痰降逆 方药:小青龙汤 加减:咳甚加紫菀、款冬花化痰止咳;痰鸣气促甚者可加地龙、僵蚕化痰解痉;气逆者,加代赭石降气;便秘者,加全栝蒌通腑涤痰。无表证者可予以苓甘五味姜辛汤。 (2)痰浊阻肺 主症:胸满,咳嗽痰多,咯痰白粘或带泡沫,气喘,劳则加重,怕风易汗脘腹痞胀,便溏,倦怠乏力。舌体淡胖,或紫暗,苔薄腻或浊腻;脉细滑。 治法:化痰降逆平喘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 1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慢阻肺的诊断标准、病因病机、证候、治疗方案、预防调护的内容。 本指南适用于慢阻肺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全球策略(GOL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更新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版)》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呼吸系统疾病分册(2016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1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 -10]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 3 术语及定义 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ICD-10: j44)(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是由于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导致[1]。 4 流行病学特点 慢阻肺为全球四大慢性疾病之一,全球患病率约为11.7%[2],每年死亡约35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30年全球每年约有超过450万人死于慢阻肺和其相关疾病。当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3.7%,有近1亿慢阻肺患者,约占全球发病人数的四分之一[3],居我国疾病死亡原因的第3位[4],以伤残调整生命年衡量,其疾病负担已居我国疾病负担第二位[5]。慢阻肺最常见的症状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在其病程中常出现急性加重,急性加重是促进疾病持续进展、导致额外治疗的主要因素。慢阻肺主要累及肺脏,

肺病科中医优势病种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方案

肺病科中医优势病种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方案 一、概述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风温肺热病是肺热病与风温病的合称,是以发热、咳嗽、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因风温病与肺热病的临床症状相似,故合称风温肺热病。社区获得性肺炎归属于中医“咳嗽、风温肺热”范畴。中医病名:咳嗽病、风温肺热病;西医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 二、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罗音。 4.WBC>10×109或<4×109,伴或不伴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一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可建立临床诊断。 【中医辨证分型】 本病常因感受外邪而致,尤以温热之邪居多,邪犯肺卫,肺失宣降,肺气上逆,邪正交争;炼津为痰,痰浊阻肺或病邪逆传心包,出现邪陷正脱等危重证情况。老年患者多伴有年老体弱、痰湿内生或血瘀情况,临床上常见有痰热、痰浊夹瘀之象。临床上常用分型包括实证(邪犯肺卫、痰热壅肺、痰浊阻肺)、正虚邪恋(肺脾气虚、气阴两虚)、危重变证(热闭心包、邪陷正脱)等。邪实(痰热、痰浊)正虚(气阴两虚、肺脾气虚)贯穿于疾病整个病程。 实证 1.风寒袭肺 恶风寒,咳声重浊,咳痰稀薄色白,头痛,鼻塞流清涕,身热无汗或少汗,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风热犯肺 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粘稠,咽痛,恶风身热,鼻流黄涕,口渴等表热证,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3.风燥犯肺 喉痒干咳,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丝,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舌质红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4.痰热壅肺 身热烦渴,汗出,咳嗽气粗,咳痰黄脓,偶带血,胸闷,胸痛,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数。 5.痰湿蕴肺 咳嗽,气短,痰多、白黏,舌苔腻。胃脘痞满,纳呆,食少,舌质淡、苔白,脉滑或弦滑。 正虚邪恋 1.肺脾气虚

姜堰市中医院肺病科发展规划

姜堰市中医院肺病科发展规划 姜堰市中医院肺病科2009-2012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提升肺病科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发挥社会主义医疗体系的公益性质,满足专科病人的医疗需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呼吸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二、规划要点: 1、科室建设:目标床位45张,适时开设呼吸病重症监护病房。在目前,,,,专家门诊的基础上,继续办好,,,,健康教育门诊,增设哮喘患者之家,以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逐步实行二级分科,组建哮喘病学组、,,,,学组、肺部感染学组。进一步完善专病门诊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社会知名度。适时开设慢性咳嗽、哮喘专病门诊。 2、医疗方面:利用中医中药特色优势,提高肺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疗水平,在门诊量和住院人数方面逐年增加5,以上。 2、教学方面:加强中医师承工作的指导,完成江苏省基层优秀人才培训任务,按照计划和进度完成张甸中心卫生院鲍桂林、我院高琳琳医师的培养工作。加强医院青苗工程人才工作,按医院要求完成张玉玲的培养任务。做好南京中医药大学、扬州大学医学院、南通医学院等高等院校的实习带教工作。 1 3、科研方面:重点研究病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重点研究方向是。对既有方法进行完善,同时探索适宜农村适宜技术的推广,中医中药在重危病中的应用。如继续完善银佩溃口液的临床研究,金康宁合剂临床应用和适

宜技术的推广。完成省厅级科研科题1项,市级科研科题2项,力争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 ,、行业影响:立足于本专科的临床、科研、教学优势,着眼于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实际状况,发挥我科对周边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的专业和服务辐射作用,加强我科与张甸中心卫生院、兴太卫生院的联系。 5、人才培养:注重年青医师的继续教育,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加强本专科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培训,熟练掌握中医肺病科常见病种(病证)的诊断标准,掌握本科室主要病种诊疗方案、临床指南、临床路径和基本诊疗技能,熟悉常用中药方剂100首,掌握肺病科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及常用急救技术。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部分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相当的诊疗经验,具备常见肺病科急症和危重症处理能力,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副主任及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对少见、危重和疑难肺病的诊断和应用中医方法处理的能力,具备对本科室重要诊疗方案作出最终决策的能力。纤维支气管镜室医师应在肺病科医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接受过不少于3个月的专业培训。能够掌握纤维支气管 2 镜室的管理制度、诊疗常规、操作程序、并发症的处理,以及常规调护方案,并能处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紧急情况。重点任务:1)、引进和培养1-2名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每年选派1名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到南京、上海三级甲等医院进修。,)每2年举办一次市级医学再教育学习班。,)每年参加各级各类学术会议20人次以上。,)完成现有2名的在培江苏省农村优秀人才培养工作。

肺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肺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目录 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临床路径 (71) 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中医临床路径 (76) 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 (79) —69 —

肺病科中医临床路径—70 —

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 一、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风温肺热病(TCD 编码:BNW03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 。 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ICD-10 编码:J13-J15,J18)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 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发布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 性肺炎)诊疗方案”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临床常见证候: 邪犯肺卫证 痰热壅肺证 痰浊阻肺证 正虚邪恋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 性肺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风温肺热病(TCD 编码:BNW031)和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ICD-10 编码:J13-J15,J18)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凝血功能、D-二聚体 (4)体表血氧饱和度或血气分析 (5)胸部正侧位X线片、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送检痰涂片、痰培养、痰找抗酸菌检查、肺脏C T、C 反应蛋白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邪犯肺卫证:宣肺透表,清热解毒。痰 热壅肺证: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痰 浊阻肺证: 燥湿化痰,宣肺止咳。正 虚邪恋证:养阴益气,清散余邪。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应用中药保留灌肠疗法、肺炎穴贴疗法,耳尖放血疗法,针刺清喘穴,经络刺激法等。 4.内科基础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如吸氧。评估特定病原体的危险因素,药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 物选择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5.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症状好转,体温正常超过72 小时。 2.生命体征平稳。 3.肺部病灶基本吸收,血常规基本正常。 4.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最新肺胀(慢阻肺)中医诊疗方案

肺病科优势病种诊疗规范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诊断】 一、疾病诊断 (一)中医诊断: 1.有慢性肺系疾患病史多年,反复发作,经久难愈。多见于老年人。 2.常因外感而诱发,其他如劳倦过度、情志刺激等也可诱发。 3.临床表现为咳逆上气,痰多,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息,动则加剧,甚则鼻煽气促,张口抬肩,烦躁,心慌等。胸部隆起呈桶状,叩之呈过清音。听诊有痰鸣音及湿罗音,心音遥远。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日久则见面色晦暗,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甚或喘脱等危重症候。 4.日久可见心慌动悸,面唇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严重者可出现喘脱,或并发悬饮、鼓胀、痉厥、出血等。 (二)西医诊断 1.症状 慢性咳嗽:常为首发症状,初为间断性咳嗽,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可有咳嗽,夜间咳嗽常不显著,少数患者无咳嗽症状,但肺功能显示某些气流受限。 咳痰:咳少量粘液性痰,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少数患者咳嗽不伴咳痰。 气短或呼吸困难:是COPD的典型表现,早期仅于活动后出现,后逐渐加重,严重时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喘息: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可出现喘息症状。

全身性症状: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 2.体征 一般情况:粘膜及皮肤紫绀,严重时呈前倾坐位,球粘膜水肿,颈静脉充盈或怒张。 呼吸系统:呼吸浅快,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严重时可呈胸腹矛盾呼吸;桶状胸,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双侧语颤减弱,肺叩诊可呈过清音,肺肝界下移,两肺呼吸音减低,呼气相延长,有时可闻及干性啰音和(或)湿性啰音。 心脏:可见剑突下心尖搏动,心脏浊音界缩小,心音遥远,剑突部心音较清晰响亮,出现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时P2>A2,三尖瓣可闻收缩期杂音。 腹部:肝界下移,右心功能不全时干颈反流征阳性,出现腹水移动性浊音阳性。 其他:长期低氧病例可见杵状指/趾,高碳酸血症或右心衰竭病例可出现双下肢可凹形水肿。 3.肺功能检查 FEV1/FVC%是评价气流受限的一项敏感指标。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提示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TLC、FRC、RV增高和VC减低,提示肺过度充气。由于TLC增加不及RV 增加程度明显,故RV/TLC增高。 DLCO及DLCO与V A比值下降,表示肺弥散功能受损,提示肺泡间隔的破坏及肺毛细血管床的丧失。 支气管舒张试验:以吸入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改善率≥12%且FEV1绝对值增加超过200ml,作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判断标准。

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临床路径

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阶段以喘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轻症住院患者。 一、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肺胀病(TCD 编码: BNF05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ICD-10 编码: J44.15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2007 年制定 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相关标准。轻症指不伴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肺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合并上述并发症者为重症患者。 2 .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临床常见证候: 1、外寒内饮症见:咳逆喘促,胸部膨隆胀满,不得卧,痰稀泡沫样,量多,鼻塞流涕,口干不欲饮,或伴恶寒重,发热,肢体酸楚,舌淡暗苔白滑,脉浮紧。

2、痰浊阻肺 症见:咳喘胸闷,痰多粘稠,口粘不渴,兼有呕恶纳呆,便溏,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或濡滑。 3、痰热郁肺症见:咳喘气涌,咳吐黄粘痰,难咯,或痰兼血丝,伴烦热,身热汗出,尿赤,大便或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肺脾两虚 症见:胸闷气短,动则气促心悸,咳嗽,痰白量少,神疲,时自汗出,纳差,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中医诊疗方案(试行)》及《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为主的综合治疗。 (四)建议标准住院日W 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为肺胀病(TCD 编码: BNF050)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ICD-10 编码: J44.151)。 2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

中医医院肺病科临床常用方剂汇总

中医医院肺病科临床常用方剂汇总 1.白虎汤(《伤寒论》) 2.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 3.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 4.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5.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6.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7.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8.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9.八珍汤(《正体类要》) 10.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11.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12.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3.大柴胡汤(《金匮要略》)14.大承气汤(《伤寒论》) 15.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16.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17.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 18.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 19.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20.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1.二妙散(《丹溪心法》) 22.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23.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24.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25.归脾汤(《校注妇人良方》) 26.桂枝汤(《伤寒论》) 27.黄连解毒汤(《肘后备急方》) 28.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 29.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30.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1.济川煎(《景岳全书》) 32.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33.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34.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35.咳血方(《丹溪心法》) 36.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37.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38.六一散(《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39.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40.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41.六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42.理中丸(《疡医大全》) 43.麻黄汤(《伤寒论》) 44.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45.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46.麻子仁丸(《伤寒论》) 47.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8.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49.千金苇茎汤(《金匮要略》) 50.清气化痰丸(《医方考》) 51.清营汤(《温病条辨》) 52.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53.三仁汤(《温病条辨》) 54.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55.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6.桑菊饮(《温病条辨》)57.生脉饮(《兰台轨范》引《医录》) 58.四逆散(《伤寒论》) 59.肾

中医医院肺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肺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肺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征求意见稿) 一、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肺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发挥中医优势,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肺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肺病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肺病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肺病科应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呼吸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肺病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肺病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保持和发展,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中医医院肺病科应具备与中医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肺病科疾病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肺病科应开设专科门诊,三级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开设肺病科专病门诊,并开设肺病科病房及提供肺病科急诊服务。

第八条中医医院肺病科门诊应设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含中医特色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中医医院肺病科病房应设检查室、治疗室、血气分析室、肺功能室、支气管镜室、抢救室或肺病重症监护室,并符合相关规定。有条件的可以设臵中医特色治疗室(如雾化、针刺、灸疗、拔罐、熏蒸、中药泡洗、音疗、理疗等)。 第九条中医医院肺病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肺病科设备设施配臵,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和相应急救设备、药品的同时,应配备中药熏洗设备、中药离子导入仪等有助于提高中医疗效的设备;三级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配备肺病科专科设备如:呼吸机、血气分析仪、雾化吸入仪、纤维支气管镜等。 1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肺病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各种诊疗设备(包括特色诊疗设备)的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三、人员队伍 第十二条中医医院肺病科医师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7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三条中医医院肺病科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对于本科室的优势病种和主要病种,均有连续人才梯队。 第十四条中医医院肺病科医师应接受过中医肺病科专科训练,掌握中医学和肺病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关于肺病科重点专科的工作计划

双流县中医医院 关于创建呼吸病重点专科的工作计划 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医院特色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院内一科在医院的领导下,得到院内各职能部门的大力协助和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已初步形成科研、教学、临床三位一体的建设模式。现把我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重点专科理由、依据 随着我院总体水平的发展,为我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为我科创建重点专科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三级乙等医院的评审圆满结束,为我科申报重点专科提供了支持。新医院的建设及投入使用,我科病床数将达50张左右,保障了。。。 ???? 二、基本情况 1、人员结构 医生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3人(其中硕士2人,本科1人),护士13人。 2、现有设备 无创呼吸机 肺功能 床旁心电血压监测仪 。。。 即将拥有设备:纤维支气管镜、有创呼吸机。。。。 3、专科业务(2013.1-2013.12) 专科门诊量1056人次,收治病人达1533人次。 4、技术质量 建立专科医疗文件管理,考评制度,并对医护质量进行评估,实施质量监控。 5、医疗指标 中西医结合治疗率:门诊70%,住院部65% 疾病诊断准确率:96% 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8% 病床使用率:96.5%

治愈好转率:97.9% 甲级病历率:95.6% 三日确诊率:98.7% 平均住院日9.5天 平均床位周转次数37.9 总收入210万(不含药品收入) 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 各种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5%,并开展了单病种护理。 6、制定专科人才培养计划并实施 制定规陪及进修计划,每年安排2名医生于上级医院进修呼吸内科,学习临床经验,不定期组织学习、讲座提高临床技能。 7、专科门诊诊断室2个,肺功能室1个,计划建设呼吸科ICU1个、纤维支气管镜室1个,设备完好率95%,使用率达90%,所有科室设备仪器均有专人管理维护,完善的操作规范,使用登记。 三、业务技术水平 我院内一科,本着加速技术创新,科技进步与学术水平的提高,全面带动、促进诊疗技术发展,对疾病的治愈率有所提高,近年来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社区获得性肺炎等;对于肺炎实施单病种的管理。我科住院病人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社区获得性肺炎为多,常见疾病还有肺癌、支气管扩张症、肺间质纤维化等,我科将进一步制定相关临床路径。 2014年将是我科迅速发展的一年,在院领导的重视下,我科聘请了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毛兵教授来我科指导、查房,以提高我科医疗技术水平,提高我科科研技术能力。上级医院专家的指导是我科创建重点专科的优势,也是我科创建中医重点专科的保障。 护理科研与新技术的不断开展,极大的提高了专科的护理技术水平和护理质量。他们根据中西医结合呼吸科疾病特点,开展了气管排痰的康复护理,中药熏蒸雾化,穴位贴敷、针灸、耳针等项目。促进了专科护理技术的发展,也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科疾病的护理特点。 呼吸科床位使用率,治愈率逐年提高,在引进国内外新技术,新项目治疗同时,也有自己特色的中医药治疗,如制定中医临床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炎的诊治有很大帮助,对以后的科研有一定的临床基础。 综上所述,双流县中医医院已经具备建立重点专科条件,请领导专家审评。 四、今后主要研究方向和任务

肺病科常用穴位 (3)

哮病 实证: 尺泽: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肺俞: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膻中:在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 天突:在颈前区,胸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上。 定喘:在脊柱区,横平第7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0.5寸。 虚证: 肺俞: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肾俞: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膏肓:在脊柱区,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足三里: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贴敷:肺俞膏肓膻中定喘天突 咳嗽 列缺: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 合谷:在手臂,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肺俞: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拔罐 风门:在脊柱区,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大椎:在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膏肓:在脊柱区,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肺俞: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穴位贴敷: 肺俞: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定喘:在脊柱区,横平第7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0.5寸。 膻中:在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 风温肺热证 针灸: 列缺: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 合谷:在手臂,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大椎:在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肺俞: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拔罐:背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线,自上而下,闪罐法。 大椎:在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风门:在脊柱区,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肺俞: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清喘穴:位于任脉廉泉穴与天突穴中间,环状软骨正中下方凹陷,以手指触之有抵触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