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资产减值案例

资产减值案例

资产减值案例
资产减值案例

资产减值案例

科龙电器(000921)2004年度前三季度盈利2.06亿元,到年终却亏损6000万元。根据科龙电器2004年年报、季报及有关公告可知,科龙电器2004年年末对华意压缩的股权投资计提减值损失约7100万元,存货跌价损失计提总额约为4700万元,对第四季度坏账计提总额约为3000万元,三者合计约1.48亿元。由于大额资产减值损失到年末才计提,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对该公司业绩的判断。

ST江纸(600053),2004年中期一举扭亏为盈而恢复上市。而ST 江纸2004年中期报告显示,该公司实现净利润2,070万元,其中转回的减值准备高达8,847万元。显然,如果没有巨额的减值准备转回,该公司2004年中期将巨额亏损。而年报显示,ST江纸2004年度、2003年度、2002年度的净利润分别为:1.05亿、-4.58亿、-3.32亿;2004年度转回减值准备3.24亿,2003年度、2002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分别为3.51亿、2.26亿。从中可以看出,ST江纸2003年度、2002年度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大额计提减值准备,而2004年度能够扭亏为盈的原因是转回了巨额的减值准备。如果不让减值准备转回,该公司会因2004年度巨额亏损而退市。

由于2005年没有巨额的减值准备转回,该公司最近发布业绩预告,2005年中期业绩同比将下降50%以上。减值准备计提和转回的弊端可见一斑。

“甜饼罐”,原意就是趁食品丰富时往那里储备糖果,形势不好时偷偷取出来享用。转意特指某些公司设置资产减值准备作为企业报告业绩的蓄水池或缓冲区,一般都是在收益情况比较好的年度以计提秘密准备的形式设立,在战略需要时释放(转回),以达到其操纵利润的目的。

施乐公司就是摆弄“甜饼罐”的好手。1997年,施乐向欧洲的一家上市公司兰科集团(Rank Group)收购了双方合资公司“兰科施乐”20%的股份,使之成为施乐的全资子公司。施乐为此计提了1亿美元的准备以应付“未知风险”。而根据双方签署的收购协议,兰科集团将承担施乐公司与该项股权交易有关的任何损失。据此,“兰科准备”显然违背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5号——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事实上,从1998年中期开始,施乐就按季度有规律地转回了该准备,直到1999年底将该准备全部转回。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起诉书中称,“兰科准备”完全成了欧洲施乐为了达到其利润指标所设立的“任意准备”。后来SEC得到的证据显示,施乐及外部审计人毕马威都清楚地知道此举严重违背了公认会计原则(GAAP)。可以说,施乐公司“项庄舞剑”,意不在谨慎稳健,而在于平滑利润(smoothing the prof-it)。在1997年至2000年期间,施乐还违背GAAP计提了20项左右的被其内部称为“缓冲准备”的准备,总额达396亿美元。这些准备主要被用来在关键时刻使报表指标达到华尔街的预期水平。

无独有偶,世通公司的“大洗澡”(big bath)也相映成趣。世通虚构了近百亿美元利润,在造假金额上创下记录,但其造假手段却并不高明:滥用准备科目,利用以前年度计提的各种准备(如递延税款、坏账准备、预提费用)冲销线路成本,以夸大对外报告的利润。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和司法部已经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就高达16.35亿美元。更值得一提的是,世通在收购MCI后将所形成的商誉确认为301亿美元,并分40年摊销。高额的商誉成为制约世通经营业绩的沉重包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2001年7月颁布了142号准则《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不再要求上市公司对商誉以及没有明确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而改为减值测试并计提减值准备。世通紧紧抓住会计准则变化的“契机”,利用巨额冲销(大洗澡)来消化并购所形成的代价高昂的商誉。2002年上半年,世通聘请安永(Ernst&Young)根据142号准则的要求对商誉进行评估,拟在第二季度确认一次性商誉减值损失150~200亿美元,估值差异幅度高达50亿美元。当会计造假丑闻曝光后,世通聘请美国评估公司(American Appraisal)对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进行全面评估,最后的结论是:账面价值超过500亿美元的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已一文不值,拟在查清所有会计造假问题后,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深赛格(000058)2000年刚刚完成巨额配股的深赛格在2001年度爆发了巨亏。该公司2001年度实现主营业务利润21 431.10万元,管理费用却高达36836.09万元,与2000年度的14263.83万元同比巨幅增长158.26%.研究发现,深赛格2001年管理费用的大幅增加,是公司大规模计提和核销坏账准备造成的(管理费用同比增加22572万元,大都是核销和计提的坏账),这是该公司大股东及其关联方以前年度对其资金大规模占用的结果,是公司在完成配股后,为了减轻以后年度的负担以求轻装上阵,为未来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并达至新一轮

再融资,而采用的“一次亏足”的利润操纵方式。2003年12月24日,深赛格公告称,由于其下属的三星实业资产情况将得到重大改善,同时其为三星实业提供的担保责任已经被

银行解除,因而深赛格将对2001年三星实业贷款担保计提的8388万元预计损失进行转回,由此导致2003年业绩同比增长50%以上。

鲁抗医药(600789)是摆弄资产减值准备的又一典型。这家2002年度实现巨额增发的公司,2001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531.20万元,比上年同期40459.76万元略有增长;净利润3873.59万元,比2000年的3747.83万元亦有小幅增长;相应地,该公司的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都有一定的增幅。资料显示,该公司对坏账准备计提政策进行了变更,即由原来的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16%统一计提,改变为按照账龄分析法计提。改变后的计提标准是: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按照5%的比例计提,1-2年间的按15%、2-3年的按40%、3年以上的按75%计提。从表面看,该公司坏账计提的标准更加规范和严格了,但结合2001年应收账款和再融资计划分析却会得出另外的结果。

该公司2001年半年报显示,应收账款为39532.46万元,上年同期为21 821.85万元,同比增长了约82%;2001年上半年,该公司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仅0.18%.上述数据的对比至少可以得出如下结论:2001年开始,该公司产品的销售出现了很大困难,只能以放宽销售条件的方式,来保持销售收入的稳定;该公司当时的账面应收账款余额,有相当部分是由2001年的销售形成的;该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可能面临着较大危机。通过销售政策、会计估计的相应改变,鲁抗医药在账面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前景依然“看好”。道理很简

单:由于公司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多数(78.41%,为3.42亿元),如果按照以前的会计估计,要计提16%的坏账准备,公司报告期利润必然出现亏损——仅一年内的坏账准备计提就将达到5400万元!然而,仅仅由于会计估计的“小小”改动,会计结果却大相径庭。分析显示,鲁抗医药2001年半年报因会计估计变更带来的利润为2867.60万元。

某些上市公司一旦扭亏无望,干脆通过计提减值准备“破罐破摔”,以求释放亏损压力,换“长痛”为“短痛”。ST轻骑2002年度巨亏34亿元,位列上市公司亏损之冠。其逾期担保和坏账准备达42亿元,其中,对应收轻骑集团和其他关联公司的往来欠款28亿元全部计提了坏账准备,这意味着该公司以前年度凭借资产减值准备“制造”了利润;ST长控2002年每股亏损10.99元,它为原重组单位四川泰港和西藏天科虚假重组资产100%地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

摆弄资产减值准备的动机,在上市公司,通常是为了实现再融资目的或避免因“三连亏”而出局。在非上市公司,通常是为了满足业绩考核指标或便于逃废债务。有时是对利润的虚增,有时是对利润的隐藏。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资产减值案例

资产减值案例 科龙电器(000921)2004年度前三季度盈利2.06亿元,到年终却亏损6000万元。根据科龙电器2004年年报、季报及有关公告可知,科龙电器2004年年末对华意压缩的股权投资计提减值损失约7100万元,存货跌价损失计提总额约为4700万元,对第四季度坏账计提总额约为3000万元,三者合计约1.48亿元。由于大额资产减值损失到年末才计提,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对该公司业绩的判断。 ST江纸(600053),2004年中期一举扭亏为盈而恢复上市。而ST 江纸2004年中期报告显示,该公司实现净利润2,070万元,其中转回的减值准备高达8,847万元。显然,如果没有巨额的减值准备转回,该公司2004年中期将巨额亏损。而年报显示,ST江纸2004年度、2003年度、2002年度的净利润分别为:1.05亿、-4.58亿、-3.32亿;2004年度转回减值准备3.24亿,2003年度、2002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分别为3.51亿、2.26亿。从中可以看出,ST江纸2003年度、2002年度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大额计提减值准备,而2004年度能够扭亏为盈的原因是转回了巨额的减值准备。如果不让减值准备转回,该公司会因2004年度巨额亏损而退市。 由于2005年没有巨额的减值准备转回,该公司最近发布业绩预告,2005年中期业绩同比将下降50%以上。减值准备计提和转回的弊端可见一斑。

“甜饼罐”,原意就是趁食品丰富时往那里储备糖果,形势不好时偷偷取出来享用。转意特指某些公司设置资产减值准备作为企业报告业绩的蓄水池或缓冲区,一般都是在收益情况比较好的年度以计提秘密准备的形式设立,在战略需要时释放(转回),以达到其操纵利润的目的。 施乐公司就是摆弄“甜饼罐”的好手。1997年,施乐向欧洲的一家上市公司兰科集团(Rank Group)收购了双方合资公司“兰科施乐”20%的股份,使之成为施乐的全资子公司。施乐为此计提了1亿美元的准备 以应付“未知风险”。而根据双方签署的收购协议,兰科集团将承担施乐公司与该项股权交易有关的任何损失。据此,“兰科准备”显然违背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5号——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事实上,从1998年中期开始,施乐就按季度有规律地转回了该准备,直到1999年底将该准备全部转回。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起诉书中称,“兰科准备”完全成了欧洲施乐为了达到其利润指标所设立的“任意准备”。后来SEC得到的证据显示,施乐及外部审计人毕马威都清楚地知道此举严重违背了公认会计原则(GAAP)。 可以说,施乐公司“项庄舞剑”,意不在谨慎稳健,而在于平滑利润(smoothing the prof-it)。在1997年至2000年期间,施乐还违背GAAP计提了20项左右的被其内部称为“缓冲准备”的准备,总额达396亿美元。这些准备主要被用来在关键时刻使报表指标达到华尔街的预期水平。 无独有偶,世通公司的“大洗澡”(big bath)也相映成趣。世通虚构了近百亿美元利润,在造假金额上创下记录,但其造假手段却并不高明:滥用准备科目,利用以前年度计提的各种准备(如递延税款、坏账准备、预提费用)冲销线路成本,以夸大对外报告的利润。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和司法部已经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就高达16.35亿美元。更值得一提的是,世通在收购MCI后将所形成的商誉确认为301亿美元,并分40年摊销。高额的商誉成为制约世通经营业绩的沉重包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2001年7月颁布了142号准则《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不再要求上市公司对商誉以及没有明确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而改为减值测试并计提减值准备。世通紧紧抓住会计准则变化的“契机”,利用巨额冲销(大洗澡)来消化并购所形成的代价高昂的商誉。2002年上半年,世通聘请安永(Ernst&Young)根据142号准则的要求对商誉进行评估,拟在第二季度确认一次性商誉减值损失150~200亿美元,估值差异幅度高达50亿美元。当会计造假丑闻曝光后,世通聘请美国评估公司(American Appraisal)对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进行全面评估,最后的结论是:账面价值超过500亿美元的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已一文不值,拟在查清所有会计造假问题后,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深赛格(000058)2000年刚刚完成巨额配股的深赛格在2001年度爆发了巨亏。该公司2001年度实现主营业务利润21 431.10万元,管理费用却高达36836.09万元,与2000年度的14263.83万元同比巨幅增长158.26%.研究发现,深赛格2001年管理费用的大幅增加,是公司大规模计提和核销坏账准备造成的(管理费用同比增加22572 万元,大都是核销和计提的坏账),这是该公司大股东及其关联方以前年度对其资金大规模占用的结果,是公司在完成配股后,为了减轻以后年度的负担以求轻装上阵,为未来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并达至新一

财务分析案例

《财务分析》案例 案例一 从资产减值看资产质量——横店东磁 2013年2月28日,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横店东磁)发布《关于太阳能产业应收款项、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本次太阳能产业应收款项、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资产减值计提情况概述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为真实反映公司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及2012年度经营成果,公司于2013年初对2012年末大阳能产业相关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并对应收款项、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等进行了减值测试。公司认为,太阳能产业部分应收款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存在明显减值迹象,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记入2012年年度报告。其中:计提应收款项特殊坏账准备约14 197万元、计提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20 463万元,合计约34 660万元。 二、本次太阳能产业应收款项、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原因、资产范围、总金额及具休情况 2012年,公司太阳能产业受供需失衡及美国、欧盟“双反”等因素的影响,全年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同时部分太阳能产业客户开始出现重大经营困难,致使太阳能产业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大幅上升。 (一)应收款项 本期部分太阳能产业重要客户出现严重经营困难,公司对该部分挂账时间较长、收回难度较大的应收款项计提了全额坏账准备。此外,公司对部分供应商的预付款项因供应商经营困难,后续供货难度较大,本期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根据供应商实际情况按照账龄计提坏账准备或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具体情况如下:(金 (二)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 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公司太阳能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公司根据太阳能产业资产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估计相关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可收回金额后,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之间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具休

资产减值案例分析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一)华新水泥(600801)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水泥生产的公司,该公司于1993年实行了股份制改造,是中国建材行业第一家A、B股上市公司,我们选取了该公 该公司在04年计提了大量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而自07年开始实施新《资

产减值》准则之后,该公司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大幅下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公司计提长期资产减值更谨慎了。 资产减值转回总额为53,577,099元,而该年利润总额为81,377,760元,资产减值转回金额占利润总额的65.84℅,而05年该公司的利润恰好达到历年利润的低谷,可见该公司有通过资产减值的转回来增加利润。其中长期资产减值转回41,167,266元,占利润总额的50.59℅,且达到03和04年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一半以上,而06年新准则即将出台,此后长期资产减值将不能再转回,因此不能排除该公司在利用新准则出台之前的机会大量转回长期资产减值的嫌疑。

在完全排除资产减值影响之后,该公司03——08年利润总额波动剧烈,而在加入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的影响之后,该公司利润总额的波动趋于平缓一些,即该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平滑利润的动机比较明显。 (二)S*ST集琦(000750) 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究、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制药企业,该公司于1993年改制成股份公司,199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广西医药行业和桂林市首家上市公司。我们选取了该公司2004——2009年的数据分析其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从该公司长期资产减值计提的趋势来看,04、05和06年都计提了较多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而从07年开始计提很少,甚至几乎不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说明自新《资产减值》准则出台以后,该公司对长期资产减值的计提更谨慎了,和华新水泥情况类似。 该公司2004年和2005连续两年亏损,面临退市风险,而这两年计提大额减值准备,导致这两年亏损加剧。而后在2006年又大额转回减值准备,转回的减值金额达当年利润总额的1.5倍。这样一提一转,使得这家公司在2006年扭亏,避免被退市。其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大清洗和扭亏的动机明显。

八大资产减值

①计提八项准备,有三个列支渠道,即一般性流动资产项目计提准备,计入管理费用; 都用相应资产的净额列示,如短期投资项目,用短期投资的账面余额减去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后的净额列示。这样处理的原因,一是从形式看,如果在资产方要将各种减值准备全部列出,则左边要增加约16 个项目,资产方和权益方不好排列;二是从实质看,企业容易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操纵利润(所谓秘密准备,是指不需计提准备时,企业根据操纵利润的需要,而计提的准备)。为了防止企业计提秘密准备,随意操纵利润,要求企业填报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从明细表中可以看出各种准备的计提过程。既然在明细表列示了各种准备,当然就不必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了。③计提准备产生的费用、损失的抵税问题计提准备产生的费用、计提八项准备产生的费用、损失,根据税法规定,其中的“7.5 个”准备产生的费用、损失不能抵税,只有“0.5 个”准备产生的费用才能抵税,即计提的坏账准备在应收款项5‰以内部分可以抵税。八项准备产生的费用、损失,在所得税会计处理时,应当作为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进行处理。 一、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提取坏账 1.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①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②若应收票据到期,无法收回,应收票据转到应收账款→需计提坏账准备③预付账款,到期收不回货物,预付账款转到其他应收款→需计提坏账准备 2.计提的方法①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期末按应收款项余额一定比例计算的金额为本期坏账准备期末贷方余额。②账龄分析法:其原理与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一致,是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的具体化。④销货百分比法:按本期赊销金额一定比例计算的金额为本期坏账准备计提数。④个别认定法。 3.会计处理①计提坏账准备如果贷方余额<计算出来的金额,要补提: 借:管理费用 贷:坏账准备(按当期应收账款计算的金额-贷方余额+借方余额) ①如果贷方余额>计算出来的金额,要冲销: 借:坏账准备(按当期应收账款计算的金额-贷方余额+借方余额) 贷:管理费用如果有借方余额,则计提的金额=按当期应收账款计算的金额+借方余额

利用减值准备舞弊的案例

利用减值准备舞弊的案例 资产减值与会计舞弊问题探究 摘要:会计准则中的资产减值准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预防企业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方式来掩盖舞弊的非正常经营行为,但仍有许多方面亟待完善。本文结合相关的典型案例,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减值准则和制度的缺陷进行会计舞弊的现象,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舞弊; 一、案例分析 1.ST幸福之“扭亏为盈” ST幸福是一个连续亏损三年面临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2002年4月30日起被暂停上市,2002年半年报公司宣布扭亏为盈,实现162.62万元的净利润,从而恢复上市。然而之后在10月份其公布的第三季度报告却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369.85万元,ST幸福的业绩在短短时期内产生如此大的变化不能不让人对它的半年报盈利质量产生怀疑。其实,通过分析该公司在2001年和2002 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情况就可以发现,2001半年报显示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数冲销95万元,2001年报计提了1812万元,2002半年报冲销了106万元。在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内,该公司通过冲销、计提、再冲销资产减值的手段掩盖了真实的财务经营状况,属于非正常经营中的会计舞弊行为。 2■四川长虹之“大洗澡” 2005年4月,四川长虹公布的2004年报报出亏损37亿元,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个

发生巨额亏损的上市公司。根据年报披露,其发生巨亏的主要原因是该公司 一次性计提了 37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对APEX 公司按个别认定法计提的 坏账准备25.97亿元, 对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10.13亿元,对南方证券公司委 托理财项目全额计提的委托理财投资跌价准备 1.828亿元。但长虹公司究竟是 “真亏”还是“假亏”?有专家指出长虹之所以在 2004年出现巨额亏损,部分 原因在于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当。对此本文搜集了该公司在 2004年 前后连续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如表 1所示: 表1 1999-2006年四川长虹相关财务数据 单位:元 1999-2006年四川长虹相关财务数据 图1 1999-2006年四川长虹有关利润和减值准备的财务数据变动 通过表1数据和图1的趋势图可以得知:总体上,该公司 2004年的净利润 较其余年份的数值而言,异常波动到谷底,而 2004年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 备却猛然上升,2004年之后,净利润恢复盈利状态,同时存货跌价准备也迅速 大幅度下降,初步断定该公司有利用减值进行舞弊的嫌疑。 具体分析发现,佃99 至2004年,四川长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呈逐步上升趋势 ,但对净利润影响有限。 2003年坏账准备净计提额增长幅度较大,而2004年坏账准备净计提额更猛增至 26.05 6000000000 4000000000 0-2000000000 -4000000000 -6000000000

资产减值案例分析

资产减值案例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一)华新水泥(600801)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水泥生产的公司,该公司于1993年实行了股份制改造,是中国建材行业第一家A、B股上市公司,我们选取了该公司(A 股)2003——2008年的数据来分析该公司资产减值对其盈余的影响情况。 该公司在04年计提了大量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而自07年开始实施新《资产减值》准则之后,该公司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大幅下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公司计提长期资产减值更谨慎了。

资产减值转回总额为53,577,099元,而该年利润总额为81,377,760元,资产减值转回金额占利润总额的℅,而05年该公司的利润恰好达到历年利润的低谷,可见该公司有通过资产减值的转回来增加利润。其中长期资产减值转回41,167,266元,占利润总额的℅,且达到03和04年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一半以上,而06年新准则即将出台,此后长期资产减值将不能再转回,因此不能排除该公司在利用新准则出台之前的机会大量转回长期资产减值的嫌疑。 在完全排除资产减值影响之后,该公司03——08年利润总额波动剧烈,而在加入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的影响之后,该公司利润总额的波动趋于平缓一些,即该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平滑利润的动机比较明显。

(二)S*ST集琦(000750) 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究、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制药企业,该公司于1993年改制成股份公司,199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广西医药行业和桂林市首家上市公司。我们选取了该公司2004——2009年的数据分析其 从该公司长期资产减值计提的趋势来看,04、05和06年都计提了较多的长期资 产减值准备,而从07年开始计提很少,甚至几乎不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说明自 新《资产减值》准则出台以后,该公司对长期资产减值的计提更谨慎了,和华新水泥 情况类似。

资产减值案例分析审批稿

资产减值案例分析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一)华新水泥(600801)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水泥生产的公司,该公司于1993年实行了股份制改造,是中国建材行业第一家A、B股上市公司,我们选取了该公司(A股)2003——2008年的数据来分析该公司资产减值对其盈余的影响情况。 该公司在04年计提了大量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而自07年开始实施新《资产减值》准则之后,该公司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大幅下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公司计提长期资产减值更谨慎了。

资产减值转回总额为53,577,099元,而该年利润总额为81,377,760元,资产减值转回金额占利润总额的65.84℅,而05年该公司的利润恰好达到历年利润的低谷,可见该公司有通过资产减值的转回来增加利润。其中长期资产减值转回41,167,266元,占利润总额的50.59℅,且达到03和04年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一半以上,而06年新准则即将出台,此后长期资产减值将不能再转回,因此不能排除该公司在利用新准则出台之前的机会大量转回长期资产减值的嫌疑。 在完全排除资产减值影响之后,该公司03——08年利润总额波动剧烈,而在加入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的影响之后,该公司利润总额的波动趋于平缓一些,即该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平滑利润的动机比较明显。 (二)S*ST集琦(000750)

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究、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制药企业,该公司于1993年改制成股份公司,199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广西医药行业和桂林市首家上市公司。我们选取了该公司2004——2009年的数据分析其资产 从该公司长期资产减值计提的趋势来看,04、05和06年都计提了较多的长期资产 减值准备,而从07年开始计提很少,甚至几乎不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说明自新 《资产减值》准则出台以后,该公司对长期资产减值的计提更谨慎了,和华新水泥情况 类似。 该公司2004年和2005连续两年亏损,面临退市风险,而这两年计提大额减值准 备,导致这两年亏损加剧。而后在2006年又大额转回减值准备,转回的减值金额达当

资产减值准备审计案例分析

资产减值准备审计案例分析 (一)短期投资减值准备审计案例 [案例线索]注册会计师李文审计大华公司会计报表时,了解到大华公司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并按分类比较法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但审计中发现,在大华公司短期投资中其所持的H 股票占整个短期投资的70%。 [案例分析]《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各项短期投资进行全面检查。短期投资应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市价低于成本的部分,应当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企业在运用短期投资成本与市价孰低时,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按投资总体、投资类别或单项投资计提跌价准备,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重大(如占整个短期投资10%及以上),应按单项投资为基础计算并确定计提的跌价准备。 据此,大华公司选定以分类比较法计提跌价准备时,由于所持的H股票占整个短期投资的70%,应单独对其按单项比较法计提减值准备,其余各项再按分类比较法计提跌价准备。 (二)应收款项减值准备审计案例 [案例线索]注册会计师吴生审计兴兴公司会计报表时,发现该公司应收款项有下列情况: 1.应收账款——A公司账面余额为20万元,已提取坏账准备2万元,年底兴兴公司得知,A公司由于意外火灾导致资产严重损失,以致于企业不得不停产,短期内无法偿还该债权。兴兴公司根据A公司目前状况,作出了如下会计处理: 借:坏账准备 200 000 贷:应收账款 200 000 并且补提坏账准备:

借:管理费用 180 000 贷:坏账准备 180 000 2.应收账款——B公司账面余额80万元,属于2001年当年度新发生的账款,兴兴公司对此项应收账款计提30%的坏账准备。 3.应收账款——C公司账面余额40万元,账龄不到2年,已提2000元的坏账准备,2001年末兴兴公司认定该债权难于收回,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并补提坏账准备398000元。 4.应收账款——D公司账面余额60万元,已提坏账准备6000元,审计人员了解D公司是兴兴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01年末兴兴公司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并补提坏账准备594000元。 5.其他应收款——E公司账面余额为10万元,该公司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6.预付账款——F公司账面余额5万元,因经营管理不善已宣告破产。 7.应收票据——G公司账面余额6万元,该票据虽然未逾期,但G公司因发生严重的经营亏损;偿还债务的可能性不大。 [案例分析]《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三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制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政策,明确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企业所在地。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据此,对照前述资产减值准备认定的基本条件,注册会计师应建议兴兴公司对上述事项进行如下会计调整处理: 1.对于债务方A公司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还的债务,兴兴公司应当对其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并根据公司管理权

企业会计资产减值案例分析

一、企业会计部分: 案例分析1-资产减值 秋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秋月公司)为200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2007年末有关资产减值的情况如下: (1)2007年12月31日,A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0万元,A原材料由于市场供应过剩,其市场价格下降为900万元;用A原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价格未受到冲击,价格平稳。预计用900万元A原材料生产成甲产品的成本为1100万元,甲产品的估计售价仍保持在原材料降价前的1400万元,预计甲产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50万元。此前,A原材料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0万元。 秋月公司认为,A原材料价格下降,导致其价值发生减损,应当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00万元,因以前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0万元,故应冲回多提的存货减值准备60万元,在结转存货跌价准备60万元的同时,冲减生产成本60万元。 (2)2007年9月15日,秋月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产品一批,乙公司开具了期限为6个月的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面值为3000万元。 2007年12月,乙公司因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乙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票据到期时无法支付票款。秋月公司认为,该票据尚未到期,不应计提坏账准备,故没有计提坏账准备。 (3)秋月公司由专利权X、设备Y以及设备Z组成的生产线,专门用于生产产品W。该生产线于2001年1月投产,至2007年12月31日已连续生产7年。秋月公司按照不同的生产线进行管理,产品W存在活跃市场。生产线生产的产品W,经包装机H进行外包装后对外出售。 1)产品W生产线及包装机H的有关资料如下:

①秋月公司于2000年自行研发一项专利权X,研究阶段支出600万元,开发阶段满足资本化支出400万元,于2001年1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开始专门用于生产产品W。秋月公司预计该专利权的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O。该专利权除用于生产产品W外,无其他用途。2007年末,该专利权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 ②2000年12月秋月公司购入专用设备Y和Z,设备Y和Z是专门为生产W产品的,除生产产品W外,无其他用途。 专用设备Y的入账价值为1400万元,取得后即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设备Y 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O,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7年末,专用设备Y的账面价值为420万元。 专用设备Z的入账价值为200万元,取得后即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设备Z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O,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7年末,专用设备Z的账面价值为60万元。 ③包装机H系秋月公司于2000年12月18日购入,原价180万元,用于对公司生产的部分产品(包括产品W)进行外包装。该包装机由独立核算的包装车间使用。公司生产的产品进行包装时需按市场价格向包装车间内部结算包装费。除用于本公司产品的包装外,秋月公司还用该机器承接其他企业产品包装,收取包装费。该机器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O,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2007年,市场上出现了产品W的替代产品,产品W市价下跌,销量下降,出现减值迹象。2007年12月31日,秋月公司对有关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①2007年12月31日,专利权X的公允价值为118万元,如将其处置,预计将发生相关费用8万元,无法独立确定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设备Y和设备Z的

利用减值准备舞弊的案例

资产减值与会计舞弊问题探究 摘要:会计准则中的资产减值准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预防企业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方式来掩盖舞弊的非正常经营行为,但仍有许多方面亟待完善。本文结合相关的典型案例,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减值准则和制度的缺陷进行会计舞弊的现象,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舞弊; 一、案例分析 幸福之“扭亏为盈” ST幸福是一个连续亏损三年面临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2002年4月30日起被暂停上市,2002年半年报公司宣布扭亏为盈,实现万元的净利润,从而恢复上市。然而之后在10月份其公布的第三季度报告却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万元,ST幸福的业绩在短短时期内产生如此大的变化不能不让人对它的半年报盈利质量产生怀疑。其实,通过分析该公司在2001年和2002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情况就可以发现,2001半年报显示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数冲销95万元,2001年报计提了1812万元,2002半年报冲销了106万元。在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内,该公司通过冲销、计提、再冲销资产减值的手段掩盖了真实的财务经营状况,属于非正常经营中的会计舞弊行为。 2.四川长虹之“大洗澡” 2005年4月,四川长虹公布的2004年报报出亏损37亿元, 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个发生巨额亏损的上市公司。根据年报披露, 其发生巨亏的主要原因是该公司一次性计提了37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 包括:对APEX公司按个别认定法计提的坏账准备亿元,对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亿元,对南方证券公司委托理财项目全额计提的委托理财投资跌价准备亿元。但长虹公司究竟是“真亏”还是“假亏”有专家指出长虹之所以在2004年出现巨额亏损,部分原因在于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当。对此本文搜集了该公司在2004年前后连续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1999-2006年四川长虹相关财务数据单位:元

资产减值的技术认定及其审计案例分析

资产减值的技术认定及其审计案例分析 注册师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是依照《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的相关要求,在独立、客观、公正的基础上,通过履行一定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运用职业判定对会计报表的正当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出具适当形式的审计报告。在这个过程中,《会计准则》及其会计法规作为注册会计师执业中专业判定的依据,它的变化必将引起注册会计师审计视角的变化,注册会计师审计也从关注企业资产是否虚增,是否有水分,到特别关注企业是否计提秘密预备,是否利用计提减值预备来调节利润。本文拟通过对企业资产减值预备相关案例的,探讨资产减值预备的技术认定和业务操纵技巧。 一、资产减值预备技术认定的条件 (一)应收账款认定减值的条件 1.在下列情况下,应当全额提取坏账预备: (1)债务单位已经撤销; (2)债务单位破产;

(3)债务方资不抵债; (4)债务方现金流量严重不足; (5)由于发生严重的灾难导致债务方停产而在短期内无法偿还债务的; (6)债务方欠债期超过3年。 2.在下列情况下,不能全额提取坏账预备: (1)当年发生的应收账款; (2)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 (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账款; (4)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3.对于预支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支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看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进预支账款的金额转进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坏账预备。

4.对于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进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预备。 (二)短期投资认定减值的条件 在期末短期投资的市价低于账面价值时,应提取减值预备。 (三)存货认定减值的条件 1.当存在以下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应将存货账面价值全部转进当期损益: (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4)其他足以证实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资产减值案例

资产减值案例 科龙电器(000921)2004年度前三季度盈利2、06亿元,到年终却亏损6000万元。根据科龙电器2004年年报、季报及有关公告可知,科龙电器2004年年末对华意压缩的股权投资计提减值损失约7100万元,存货跌价损失计提总额约为4700万元,对第四季度坏账计提总额约为3000万元,三者合计约1、48亿元。由于大额资产减值损失到年末才计提,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对该公司业绩的判断。 ST江纸(600053),2004年中期一举扭亏为盈而恢复上市。而ST江纸2004年中期报告显示,该公司实现净利润2,070万元,其中转回的减值准备高达8,847万元。显然,如果没有巨额的减值准备转回,该公司2004年中期将巨额亏损。而年报显示,ST江纸2004年度、2003年度、2002年度的净利润分别为:1、05亿、-4、58亿、-3、32亿;2004年度转回减值准备3.24亿,2003年度、2002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分别为3、51亿、2、26亿。从中可以瞧出,ST 江纸2003年度、2002年度亏损的主要原因就是大额计提减值准备,而2004年度能够扭亏为盈的原因就是转回了巨额的减值准备。如果不让减值准备转回,该公司会因2004年度巨额亏损而退市。 由于2005年没有巨额的减值准备转回,该公司最近发布业绩预告,2005年中期业绩同比将下降50%以上。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的弊端可见一斑。

“甜饼罐”,原意就就是趁食品丰富时往那里储备糖果,形势不好时偷偷取出来享用。转意特指某些公司设置资产减值准备作为企业报告业绩的蓄水池或缓冲区,一般都就是在收益情况比较好的年度以计提秘密准备的形式设立,在战略需要时释放(转回),以达到其操纵利润的目的。 施乐公司就就是摆弄“甜饼罐”的好手。1997年,施乐向欧洲的一家上市公司兰科集团(Rank Group)收购了双方合资公司“兰科施乐”20%的股份,使之成为施乐的全资子公司。施乐为此计提了1亿美元的准备以应付“未知风险”。而根据双方签署的收购协议,兰科集团将承担施乐公司与该项股权交易有关的任何损失。据此,“兰科准备”显然违背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5号——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事实上,从1998年中期开始,施乐就按季度有规律地转回了该准备,直到1999年底将该准备全部转回。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 C)在起诉书中称,“兰科准备”完全成了欧洲施乐为了达到其利润指标所设立的“任意准备”。后来SEC得到的证据显示,施乐及外部审计人毕马威都清楚地知道此举严重违背了公认会计原则(GAAP)。可以说,施乐公司“项庄舞剑”,意不在谨慎稳健,而在于平滑利润(smoothing theprof-it)。在1997年至2000年期间,施乐还违背GAAP计提了20项左右的被其内部称为“缓冲准备”的准备,总额达396亿美元。这些准备主要被用来在关键时刻使报表指标达到华尔街的预期水平。 无独有偶,世通公司的“大洗澡”(big bath)也相映成趣。世通虚构了近百亿美元利润,在造假金额上创下记录,但其造假手段却并不高明:滥用准备科目,利用以前年度计提的各种准备(如递延税款、坏账准备、预提费用)冲销线路成本,以夸大对外报告的利润。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与司法部已经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就高达16.35亿美元。更值得一提的就是,世通在收购MCI后将所形成的商誉确认为301亿美元,并分40年摊销。高额的商誉成为制约世通经营业绩的沉重包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2001年7月颁布了142号准则《商誉及其她无形资产》,不再要求上市公司对商誉以及没有明确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而改为减值测试并计提减值准备。世通紧紧抓住会计准则变化的“契机”,利用巨额冲销(大洗澡)来消化并购所形成的代价高昂的商誉。2002年上半年,世通聘请安永(Ernst&Young)根据142号准则的要求对商誉进行评估,拟在第二季度确认一次性商誉减值损失150~200亿美元,估值差异幅度高达50亿美元。当会计造假丑闻曝光后,世通聘请美国评估公司(American Appraisal)对商誉及其她无形资产进行全面评估,最后的结论就是:账面价值超过500亿美元的商誉及其她无形资产已一文不值,拟在查清所有会计造假问题后,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深赛格(000058)2000年刚刚完成巨额配股的深赛格在2001年度爆发了巨亏。该公司2001年度实现主营业务利润21431.10万元,管理费用却高达36836、09万元,与2000年度的14263、83万元同比巨幅增长158.26%、研究发现,深赛格2001年管理费用的大幅增加,就是公司大规模计提与核销坏账准备造成的(管理费用同比增加22572万元,大都就是核销与计提的坏账),这就是该公司大股东及其关联方以前年度对其资金大规模占用的结果,就是公司在完成配股后,为了减轻以后年度的负担以求轻装上阵,为未来业绩实现快速

资产减值案例上课讲义

资产减值案例

资产减值案例 科龙电器(000921)2004年度前三季度盈利2.06亿元,到年终却亏损6000万元。根据科龙电器2004年年报、季报及有关公告可知,科龙电器2004年年末对华意压缩的股权投资计提减值损失约7100万元,存货跌价损失计提总额约为4700万元,对第四季度坏账计提总额约为3000万元,三者合计约1.48亿元。由于大额资产减值损失到年末才计提,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对该公司业绩的判断。 ST江纸(600053),2004年中期一举扭亏为盈而恢复上市。而 ST江纸2004年中期报告显示,该公司实现净利润2, 070万元,其中转回的减值准备高达8, 847万元。显然,如果没有巨额的减值准备转回,该公司2004年中期将巨额亏损。而年报显示,ST江纸2004年度、2003年度、2002年度的净利润分别为:1.05亿、—4.58 亿、—3.32亿;2004年度转回减值准备 3.24亿,2003年度、2002 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分别为3.51亿、2.26亿。从中可以看出,ST 江纸2003年度、2002年度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大额计提减值准备,而2004年度能够扭亏为盈的原因是转回了巨额的减值准备。如果不让减值准备转回,该公司会因2004年度巨额亏损而退市。 由于2005年没有巨额的减值准备转回,该公司最近发布业绩预 告,2005年中期业绩同比将下降50%以上。减值准备计提和转回的弊端可见一斑。 甜饼罐”,原意就是趁食品丰富时往那里储备糖果,形势不好时偷偷取岀来享用。转意特指某些公司设置资产减值准备作为企业报告业绩的蓄水池或缓冲区,一般都是在收益情况比较好的年度以计提秘密准备的形式设立,在战略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解析及答案..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解析 一、资产减值的概念 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除了以提折旧的方式收回其成本外,还反映出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物质损耗和精神损耗,价值是否会发生减损,所以企业每年年末都要看其是否有减值迹象。如果有减值迹象,就做减值测试。 1.资产减值的定义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这里的“资产”既包括单项资产,也包括资产组。 单项资产 一般来说,人们对单项资产并不陌生,如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等属于单项资产。 资产组 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也就是当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难以单独产生现金流入时,这一最小资产组合产生的现金流入可以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如生产线、营业网点、业务部门。 例如,一条生产线为企业独立地创造利益,在测试其减值与否时,需要针对这些“资产组”而不能针对其中的某些设备,因为这些设备不能单独产生现金流量。 【案例】 资产组的资产减值计算 甲公司下设三个分厂,拥有A、B两项专利技术。其中,与A专利技术相关的产品生产由一分厂、二分厂负责;与B专利技术相关的产品生产由三分厂负责。两种产 品在活跃市场上销售。由于根据两种专利技术生产的产品均有活跃市场,也就是说其 可以独立地产生现金流入。 在上述案例中,A专利技术是无形资产,由于它由一、二两个分厂负责,所以A专利技术跟第一分厂、第二分厂的资产组成一个资产组;B专利技术相关的产品由三分厂负责,所以B这个专利技术作为无形资产,它跟三分厂的资产构成一个资产组。 【案例】 铁路的减值计算 某矿山一条铁路专运线不能单独带来现金流入。若想判断包括铁路专运线在内的资产是否减值,就不能按照铁路专运线、房屋、机器设备和矿产资源等资产项目分别 测试,而应当将包括铁路专运线在内的整个矿山作为一个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

资产减值准备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资产减值准备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一、案情 ST幸福是一个连续亏损三年面临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2002年4月30日起被暂停上市,2002年半年报公司宣布扭亏为盈,实现162.62万元的净利润,从而恢复上市。然而之后在10月份其公布的第三季度报告却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369.85万元,ST幸福的业绩在短短时期内产生如此大的变化不能不让人对它的半年报盈利质量产生怀疑。其实,只要看看2000余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情况就可以初见端倪。2001半年报显示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数冲销95万元,2001年报计提了1812万元,2002半年报冲销了106万元。 二、舞弊手法 一般情况下,对于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为避免退市、被清盘的危机,往往采取“巨额计提、大额转回”的方式,实现扭亏为盈,粉饰经营业绩,进行盈余管理,调整年度利润和均衡股利分配,即正向操作。 对于绩优的上市公司,常通过负向操作,大幅计提减值准备,增加当期费用,做小当期利润,以趁当前生产经营态势较佳、利润大幅增长的经营背景,巨额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这些既能集中清理、释放一些历史问题遗留下来的各种潜在风险,又能以“谨慎性原则”为借口而低估资产,从而形成秘密准备金,为未来的会计期间留下足够的“业绩储备”。 本案从长期角度看,公司企图通过重回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来操纵利润的计划就落空了。但从短期的角度看,既然该准则是在2007年才开始施行,那么公司可赶在新准则实施之前重回计划计提的减值准备,从而大幅度提升利润。总结来说,对于想通过资产减值准备来操纵利润的上市公司而言,短期利好,长期利空。 三、建议 1.当期转回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增加利润 对于价值得以恢复的资产,允许企业在当其转回已经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但是会计分录的贷方不再计入收入项目,而是记入“资本公积资产减值准备减回”,待资产售出时再由“资本更加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转入收入项目。这样既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资产,又能有效避免人为操纵利润的现象。 2.严格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要求上市公司详细披露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项目、金额、原因、相关证据等信息。并借鉴美国的做法,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四个部分的利润指标:能够每年循环产生的利润、不能每年循环产生的利润、偶然或突发事件产生的利润以及通过会计方法改变而调整出来的利润。并以能够浴室未来的盈利能力的第一部分利润作为暂停和终止上市的依据,那么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动力就大大减弱。 3.加大对上市公司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员的处罚力度 如果加大对违规者的刑事处罚力度,那么试图违规者在造假博弈时必然会考虑可能付出的沉重代价。 4.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社会审计职能 可以要求中介机构在出具审计报告时,单独出具资产减值准备意见书。作为审计报告的附件,如果中介机构在资产减值准备意见书里对上市公司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行为持否定意见、保留意见,证监会等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上升公司的监督检查力度。 5.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新准则中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趋于灵活,在资产减值的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中更多注入了会计人员的主观因素,因此,国家应完善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这样,才能实现我国会计人员由“算账型”向“管理型”的跨越。

案例分析一 考核主题 资产减值

2014年高级会计师考试基础强化模拟题(1) [案例分析一]考核主题:资产减值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是生产日用电器产品的上市企业,该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12月31日有关交易和资产状况如下: 1.2007年12月31日,甲产品有库存400台,每台单位成本5万元,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甲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5.8万元。甲公司已经与某企业签订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在2008年1月20日向该企业销售甲产品300台,合同价格为每台5.1万元。甲产品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2万元。甲公司按单项存货、按年计提跌价准备,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甲产品没有存货跌价准备余额。 甲公司按照市场销售价格高于成本的事实,没有对甲产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2007年6月,甲公司购入某公司发行的5年期债券一批,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2007年末计提减值准备前该债券的账面价值为700万元。考试交流群:244486918 该公司发行债券后,因市场行情不好,上年已连续发生亏损,2007年12月又发布了预亏公告。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预计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690万元。甲公司对该债券计提了10万元减值准备,将计提的减值准备冲减了所有者权益。 3.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3000万元,其账龄和预计坏账率如下: 项目金额(万元)预计坏账率 1年以内 2200 2% 1-2年 800 10% 合计 3000 - 甲公司在2007年初应收账款已计提坏账准备180万元,2007年度发生坏账15万元,收回以前年度已转销的坏账40万元。2007年末甲公司对应收账款计提了坏账准备124万元,并计入当期资产减值损失124万元。 假设甲公司按账龄分析法,按年计提坏账准备;对应收款项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进行折现。 4.2002年4月购入的一台设备,2007年12月31日账面原值900万元,累计折旧750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50万元,该设备生产的产品中有大量的不合格品,准备终止使用。甲公司对其全额计提了减值准备,并将计提的减值准备100万元计入了当期损益。 5.2007年7月1日甲公司以59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突进公司90%股权,已知甲公司与突进公司为两个独立的企业,两者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 在购买日,突进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600万元,没有负债和或有负债。甲公司将突进公司所有资产认定为一个资产组。在2007年末,甲公司确定该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为610万元,突进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30万元。 [要求] 1.分析判断甲公司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计算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 2.分析判断甲公司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分析判断甲公司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4.分析判断甲公司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5.分析判断甲公司收购突进公司,属于何种合并,是否应确认商誉,并说明理由;如果确认商誉,2007年末是否需进行商誉的减值测试?请说明对商誉的减值如何进行处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