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佛家六神通

佛家六神通

佛家六神通
佛家六神通

佛家六神通

梵语s!ad! abhijn~a^h!

又作六通。指六种超人间而自由无碍之力。即:

(一)神境通,又作身通、身如意通、神足通。即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之能力。

(二)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无有障碍。

(三)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及世间种种之音声。

(四)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之事。

(五)宿命通,又作宿住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

(六)漏尽通,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漏尽神通之力。

六神通本是道家词。如《庄子·人间世》曰:“夫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 后本词传至西域、印度。被佛家使用。如漏尽通在道家意为长生久视、长生不老。“漏”为中国古代用的记时器,意为时间,“漏尽”意为无时间限制,意为长生、永生、超生。后本词传至西域,印度。被佛家使用,变意为烦恼尽除、得解脱。

目录

1五神通

2五眼

3六通

?六神通简说

?六通简介

4忌神通

1五神通编辑

又名五通,或五神变,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天眼通是指修得与色界天人同等的眼根,有了天眼通的人,不论远近内外昼夜,都能得见;天耳通是指修得与色界天人同等的耳根,有了天耳通的人,一切声音都可

以听得到;他心通是能够知道他人一切心想的神通,有了他心通的人,便不愁遭受他人的暗算;宿命通就是能够知道自己在六道之中的过去生死,并知道六道众生在六道之中的过去生死,有了宿命通的人,过去生中的事,都能回忆,了如指掌;如意通又名神境通,或神足通,有了如意通的人,凡事都能随心所欲,诸如钻天入地,移山倒海,撒豆成兵,呼风唤雨,腾云驾雾,都不成问题。

佛除了五神通外,还有漏尽通。

漏尽通

梵语a^srava-ks!aya-jn~a^na-sa^ks!a^tkriya^bhijn~a^。谓断尽一切烦恼惑业,永离生死轮回之神通。六神通之一。又称漏尽神通、漏尽通证、漏尽通。

即证得漏尽智,断尽一切有漏烦恼,依止静虑而示现威德具足。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大二八·五九七中):‘若智生,有漏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世自证知成就行: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复还有。是名漏尽智证通。’另依俱舍论卷二十七载,六通中之前五通于异生之凡夫亦可证得,而漏尽通唯圣者能证得。又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载,漏尽通可分漏习俱尽及漏尽而习未尽二种,前者指佛,后者指菩萨之所证。

五神通又名五通,或五神变,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2五眼编辑

这在金刚经里所提到的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的五种眼,详细可叁看每个眼及第三眼的不同解释。阴阳眼并不属於五眼的范围内。

3六通编辑

这是佛教里面所讲的六种神通力,他心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漏尽通,详细可叁看各个的详细解释。

天人五通就是除漏尽外的五通,原是道教的,后来和尚加了个漏尽六神通简说

六神通者,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是也。

以下先简略介绍,『神通』的意义。依《华严大疏三》,『通』之定义:

“作用自在无碍,谓之通。佛、菩萨、外道、仙人之所得者也。即通力、

神通等是也。”

此有三种之别:

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皆有五种之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此神通皆依

果报

而自然感得者。

二、修得通力:三乘(小乘、中乘、大乘)圣者修三学(戒、定、慧)而得

六通;

外道仙人修禅定而现得五通(比 "六通" 少了 "漏尽通" )者。

三、变化通力:三乘圣者以神通力变现种种者。

六通简介

①天眼通:

一般来说,佛家概括分宇宙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越右者为修行越好的人来世所投生处。

其中,色界天以上的人,其身体构成纯净(已非地球人类之物质身体了),其眼根可知远近粗细之形色,并可看到六道众生在何处死、又于何处再度投生。

这种能力就称为「天眼通」。

现今催眠家亦对此有论述,日本人称作「千里眼」。

其来源,有「修行而得」与「投生而报得」二种。

②天耳通:

修行人于禅定中,能闻六道众生语言及世间种种音声,是谓天耳通。

③他心通:

简单来说,就是能够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什么的特异功能。

④宿命通:

简单来说,就是能够了知自己以前投生在哪处、作过什么事等的特异功能。

据《楞严经》所载,证得阿罗汉的修行人,至少可回忆起数百、数千生的事。甚

而可回忆起宇宙所有众生的前世。

⑤神足通:

可分身自在往来之特异功能。

⑥漏尽通:

所有修学佛法之人,所追求的重大目标之一。

漏尽通者,三乘之极致,诸漏断尽为无碍者。成就此漏尽通,限于三乘之圣者。(外道仙人最多只能证得前五通,对于「漏尽通」则沾不上边,下将解释。)

〖为何佛家禁止弟子一味追求神通?为何「漏尽通」高于其他五通之上?〗

佛家说说

佛家说说 导读:说说大全佛家说说 1、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2、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3、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4、永远都不要停止微笑,即使在是你难过的时候,说不定有人会因为你的微笑而爱上你。 5、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6、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7、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

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8、实实在在,老老实实,这就是真相,是自性,是真理,这就是佛。 9、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10、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 11、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也不必惋惜。 12、为爱坚持的人,记得坚持可以,但是不要为爱受伤。 13、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14、梦想总是考验寂寞,当一片一片梦落下,却来不及救起,那就只能自己默默忍受。 15、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16、人生,需要有一些时刻,慢下来,静下来,听花开的声音,观叶绽的曼妙。告诉自己,活着,真好。 17、你跌跌撞撞,落得这一身伤,就当是为青春,画下的残妆。 18、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19、一个软弱的人不可能找到坚强的理由,只能找到软弱的理由;而一个坚强的人不需要坚强的理由。 20、菩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21、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22、痛苦的根源是私欲,无论企求快乐、报复或只企求长寿的欲望,都会导致痛苦。 23、总有一段路,需要一个人走,那就一个人,勇敢的走完。

佛教基本概念

佛教基本概念 ---田灯燃 1、四圣谛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2、五蕴 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3、四大 地、说、火、风 4、六根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5、六境 色、声、香、味、触、法 6、六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7、六触 根、境、识三种和合产生六触,分别为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8、六爱 眼触为缘所生爱,耳触为缘所生爱,鼻触为缘所生爱,舌触为缘所生爱、身触为缘所生爱、意触为缘所生爱。 9、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 10、六界

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 11、十二缘起 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12、八正道 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13、三十七道品 (1)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2)四正勤:恶未生时努力防止其发生、恶已生后努力将其灭除、善未生时努力使其产生、善已生后努力使其增长 (3)四神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 (4)五根:信、勤、念、定、慧 (5)五力:信力、勤力、念力、定力、慧力 (6)七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舍觉支、定觉支、念觉支 (7)八正道 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14、四向 预流向、一来向、不还向、无学向 15、四果 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无学果 16、三学 戒、定、慧

17、四无量 慈、悲、喜、舍 18、三解脱门 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 19、四无畏 说断德无畏、说智德无畏、锐障碍法无畏、说对治道德无畏20、六道 天道、人道、地狱道、恶鬼道、畜生道、阿修罗道

读书心得体会:格列佛游记

读书心得体会:格列佛游记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格列佛因为在大海上冒险,突遇大风,船被打翻了,他抓住一块木板漂到了一个住着许多古怪的人的小岛上,从此开始了各种稀奇古怪的遭遇。他遇到过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马国,并受到了不同的待遇。而文章真正要表达的内容却是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比如,国王与民众和大臣之间有着不同意见,最终导致引发战争、自相残杀。 古代著名哲人陈寿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对。一本书就像一个向导,也像一盏明灯,它会带领我们走向知识的源泉。我们应该把一本书多读几遍,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书中的意思,只有领悟到书中的意思,才能学到知识,提高写作水平。《格列佛游记》不但给了我知识,还使我懂得了这样的一个道理。 当然其中一波三折的剧情,也使我为之心惊肉跳,然而,另我印象深刻的要数主人公在小人国的经历。 曾经来往繁密,友好的两个国家,不来夫斯古帝国和利里浦特国,受贪婪野心的驱动,导致兵戈相向,发动战争,主人公帮助利里浦特人打败了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入侵,受到厚赏。而之后主人公因心存正义而直接拒绝他国国君的无理要求,却让国君无法接受,从此在国君心中种下憎恨的幼苗,再加上官员暗中中伤主人公,他在国君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宛如天使变为魔鬼,以至与个别朝廷官员想把主人公置之死。 这就如同书中所说伟大的功绩在君王眼里能算什么,如果一时你拒绝满足君王的奢望,即使你从前立过大功也绝不能得到宽恕。 读到此刻,我颤抖了,不由得感到一丝心寒所谓忠言逆耳,忠臣自然不得国君心喜;小人对君子的猜忌之心,君子自然被诋毁形象。想到这,我不由得感叹:历史上的忠臣最终能得到君王善待的又有几个呢?但至少主人公近乎是其中的一个。

佛家文化

佛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及至西汉末年,它始由西域传入我国。佛法东传后,受到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善恶观、人生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由于佛教在中土的发展中,一直伴随着对现实生活至善的追求并与传统伦理的不断融合,使得中国佛教善恶观及劝善理论特别丰富。正缘于此,佛教在中国本土化之后,它的社会功能也就趋向一种劝善化俗之道,以通俗的教化劝导人们止恶从善,避恶趋善。佛教寺院的慈善活动乃应时而起,至唐达到兴盛。 (一)修善功德观 善恶是中国佛教文化中关于心性论的一对范畴。在印度佛教中,它原指心性的净染。《大乘义章》卷十二有言:“顺理为善,违理为恶。”《成唯识论》卷五也说:“能为此世他世顺益,

故名为善”;反之,违损此世他世则恶。由此看来,佛教最初的善恶观是以能否契合佛理为标准,凭染净来作为善恶的尺度。具体而言,顺应佛法、佛理是善,心地清净无染是善;违理背法是恶,烦恼痴迷是恶。“善恶是根,皆因心起。”于是佛教就制定了一系列戒律约束众徒,以断恶修善。佛门认为,只有不断改过,心地才能恢复清净,才能修成善果。因此,佛门中有“十善十恶”之说。所谓“十恶:杀、盗、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乃至贪欲、瞋恚、愚痴,此名十恶。十善者,但不行十恶即是也”。这样,佛教徒以十善十恶为准尺,明善辨恶并求改过积德,产生一种崇贤尚善的力量。佛法对于修行实践的佛教徒在修善方面还有更高的要求:即“修三福”、“持五戒”。修“三福”的具体内容有:一是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是受持众戒,不犯众仪;三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行善事。“五戒”是指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饮酒,戒妄语,这与十善颇有相通之处,只是佛门中人将其奉为戒律并身体力行视作功德无量。这种佛教的伦理道德观推动了南北朝以来中国慈善活动的开展。后世人们不杀生而行放生,建放生池、立放生会,不偷盗而行施舍,设善堂、建义局,凡此种种善行就是佛教教义中三福、五戒、十善中蕴涵着的慈善思想外在的具体表现。 至于行善的方法,佛家也有其特别的论述,诸如“修福田”、“布施”等。所谓福田,就是行善有如农民播种于田,必有秋收之获,多行善事于前,将会受诸报于后。“福田说”即以此为譬,劝导世人多行善举,多积功德。这成为佛教教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慈善思想内容。唐宋时的悲田养病坊、福田院之名就直接源于此。至于布施,大乘佛教就认为,“以己财事分与他,名之为布;己惠人,名之为施”。它还将布施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三种。财布施是施舍财物,济人贫匮之苦;法布施是讲授正法,破迷开悟;无畏布施是帮助他人免除畏惧,使之身心安乐。除布施外,佛教还讲爱语与利行,以此度众生。爱语是以善言相劝谕,并以众生平等之心,亲近众生,随机教化;利行则是笃行诸种善举,以利众生。这就是说,佛教徒应该与众生结缘,同舟共济,同甘共苦,逐渐指引他们修德行善,劝勉佛教众徒“诸恶莫作、

学习中国佛教文化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佛教文化心得体会 我觉得佛教是一种文化,而不是迷信。也可以说它是一门高深的哲学,其中蕴含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与生活哲理,今天在世界各地,都有许许多多的信众,有的法师学者更是将佛教在当今社会誉为佛陀教育。 经常会有人问道,你信佛吗?每当有人这么问我,我都会反问一句,何为佛呢?不错,何为佛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深思的!既然我们学习佛,我想首先我们就要去了解所谓的“佛”。 佛教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南无阿弥陀佛”,那么好了,我们就从这句大家都很熟悉的句子入手,来看一看“佛”到底是何意思呢。“南无”翻译过来是皈依,敬投的意思,“阿弥陀”是无量无边无穷的意思,那么“佛”则译为觉悟者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我们要皈依敬投无量无边的觉悟者。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要像觉悟者,拥有很多智慧的觉悟者学习。那么“佛”究竟是不是由人变成的呢?所以经典上说。一切法由心想生,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若是一个人的内心清静,那么他也自然是慈悲的、平等的、无私的、自在的、一个字来表达,那就是所谓的“佛”。 那么在让我们来看看释迦牟尼的一生,他是如何悟道成佛的呢?释迦牟尼本来是一个贵族王子。然而他却放弃了世间的权利,财富。种种去追求世间的真理!他苦行过,经历了种种磨难的修行, 然而却依然没有体悟到世间的真理。最后他来到了一棵树下盘坐。用心反思,体会,感悟。 最后他悟道成佛。他成佛之后说的第一句话也就是上面提过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由烦恼,执着而不能证得”大家可想而知道,佛主也并不是真理的创造者,他也是通过了自然生活的磨练

,最后反观内心,去体会,感悟而发现了大自然的真理。所以他说我们本来都是佛,就是因为心中的颠倒 执着而障碍了我们的清净佛性。所以我们只要慢慢放下心中的迷惑执着心中清净了。我们就是佛! 有的人学佛很多年, 然而却迷信了。佛其实不是别人你若是善良慈悲热爱帮助别人宽容孝顺, 仁爱, 你即是佛. 有的人整天满口佛言名理.试问有几个真正懂得真正的含义佛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在生活中感悟的.。只要我们一心向善,在生活中磨难挫折中,只要用心体会感悟,总有一天会觉悟的,什么是佛呢,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很简单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高深的境界,也是从生活中慢慢修行而达到的。所以说只要一心向善不管是谁总有一天会快乐。不管怎么样,我们每天都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没事经常笑一笑。正如不管你是考高级证书也好,考公务员也好,也许你努力了考上了,也许你努力了却没考上,但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把心放宽,什么事情用心尽力去争取了就不要太执着结果了。保持一颗平常心态去面对生活,遇到什么挫折烦恼不要去逃避,而是要坦然的去面对。活出你自己,随顺自然万事随缘。 我在这里做个比喻,我们大家都知道跑步比赛。首先会有终点.在就是每个人参赛的运动员。有的人跑的快,有的人跑的慢,不管快与慢,只要坚持,不放弃,不管终点在艰难,在远,也会到达终点吧。所以说只要我们一心向善,不放弃,坚持着我们心中的向往,我想不管多久,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达到我们理想中的高度和境界。我们要明白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过程,慢慢来,放下烦恼,放下执着。即使现在做不到,总有一天也会慢慢做到, 就好比我们从小上学,从小学,初中,高中,…工人叔叔们盖楼房,我们上楼走台阶,都是有一个过程的,要循序渐进的,。要相信自己。我们要有信心。还有最重要的要快乐 有的人会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是啊,不错,不过我们在想一想。如果我们不去

佛教基本观点

佛教基本观点 一、教主佛教教主释迦牟尼,2500年前出生于现今尼泊尔,与中国孔子同时期人。他诞生时,天地震动、百鸟朝鸣、九龙吐水、彩霞纷飞,一从母体落地便独自行走七步,步步脚底莲花,且指天划地地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成语唯我独尊就来自这里。在佛教里,唯我独尊并非贬意,而是一种自信的象征。他当太子时,有享不尽安乐富贵,但这些他都不留恋,而是喜欢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一次在他出城时,看到步履艰难的老人,痛苦万状的病人,僵硬可怕的死人,以及烈日炎炎下干活的农夫,颈上勒着粗绳不断受鞭打的耕牛以及小鸟吃虫等境象后,感到人生无常、凄凉,动物界苦痛、残酷,为此,他想出家,他想寻找这些缺陷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既为了拯救自己,也为了拯救他人,拯救世界。释迦牟尼25岁时(一说是19岁时),入山求道,少吃少穿少睡,做了六年的苦行修炼者,以致瘦骨如柴,但没有获得成就。他体会到,靠苦行和折磨身体是不能解脱的。明白到,修道贵在修心,克服心理的缺陷,才是解脱的上策。于是,他接受了一个牧羊女的牛奶供养。身体复原后,于一个星光灿烂、圆月当空的夜晚,即十五月圆日,禅坐于一棵菩提树下,并发下誓愿说:不证悟解脱,不起此座。经过一段强有力的禅定观照,于黎明时分,石破天惊、天地浮沉,

终于证道开悟,获得解脱,成为一个圆满的觉悟者即佛陀。以后,他在印度大陆等地走南闯北,宣扬他的主张,共49年,80岁时去世。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并无经典,他去世以后,弟子们集结他说过的教法,这便是现存的佛经。二、基本教义(1)因缘法则:佛教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皆遵循因缘法则而生灭。佛陀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什么是因,即事物的内部原因,什么是缘,即事物的外部条件。佛陀认为,内因和外缘的和合,便产生了万事万物,如氢气与氧气在某一条件下一合和,便成了水。而内因和外缘,一旦离散,万事万物便消灭,如水在某种条件下一分离便又成了氢和氧。(2)无常法则:这世界,既然因缘而成,佛陀又推理出无常法则,即世间事物无法恒常。自然界的沧海桑田,人类的生老病死,一切都在生住异灭中。果子看似不动,实际上,时刻在腐朽之中。地球,亿万年后,也有毁灭的一天。佛教本身,到一定时候,也将不复存在。名利、地位、金钱,何不如此。因此,存在是暂时的现象,变化和运动才是事物永恒的本质。(3)空的法则:从无常原则,佛陀又推出空的法则,万物无常,不能久远,终归灭亡,因此是空的。佛家的空,不是指不存在,而是指不能永恒地存在。不能把空,理解为空空如也的空,什么也没有的空。有人以为,四大皆空,是指财、色、名、利空,这是误解,实际是指地、水、火、风空。佛家的空,实际上是一种妙有,说空,又有形式

德行的“六字真言”

德行的“六字真言” 德行,顾名思义——道德和品行。何为道德呢?我们来查查《现代汉语词典》对“道德”的解释:“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当看完这个解释的时候,我们不免就会问自己——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什么呢?能不能具体说明,并给以量化呢?尤其是对于我们的孩子,对于“道德”这么抽象的词句如何给他们解释清楚呢?《朱子语类》上说:“不可名上去理会,需求其所以然。”是啊,很多时候,我们的孩子被成人教育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们举个例子:有些人特别喜欢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这算不算德行不好呢?当然算!而且我们可以用“缺德”形容这些人。很多家长会说,这样说有点严重了吧,这么小的事情就扣上这么一个大帽子。我们大家都知道,道德有三个层面:社会公德、集体道德和个人品德。随地吐痰、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这些行为是不是违反“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如果是,那不就是“缺少社会公德”行为,简称“缺德”行为吗?那有些人为什么会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呢?是习惯不好?是没有修养?还是没有规则意识,管不住自己呢?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弄明白,因为这是“德”的内涵。 其实,一些人之所以会做出很多影响社会公德、集体道德和个人品德的行为,核心原因是他内心并不认为这样做不好,才会堂而皇之地这样做!如果他内心中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不应该做的,会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不良影响,有这样的心律,他就会规范自己的行为。 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是行为,而这样的行为是因为行为者内心没有“自律”来约束自己。 德者,心律也! 德行——“道德+行为”,道德是内在,是心律,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就是德,行为是外在,我们能从一个人的外在行为判断出这个人内心是否有自律,是否有德,因为一个人内心自律、有德的人往往外在的行为也是努力做到规范和自律的。德是行的内在本质,行是德的外在表现形式。 那到底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呢? 我们总结了六个字,如果凡事都用这六个字来约束自己的话,一个人就具备了基本的德行,就具备了基本的道德底线。

《格列佛游记》心得体会范文800字

《格列佛游记》心得体会范文800字 《格列佛游记》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据说伏尔泰、拜伦、高尔基和鲁迅也很推崇斯威夫特的作品。格列佛游记阅读完,想看看大家写的心得吗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格列佛游记心得体会800字范文,希望你有所收获。 格列佛游记心得篇一 我深深地崇拜着鲁迅,他用枯黄却瘦劲的手指着青年前进的方向,于是我便朝着那个方向,看上了《格列佛游记》爱屋及乌。但是看过之后,大呼上当也于事无补,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可以问问别人对斯威夫特怎么看,来显示自己是文学青年,更实际地是写一篇不伦不类的读后感交上去凑数。 每当回想起当年看这本名着的时候,历史的沧桑感便涌上了心头,那些日子真是没有成就感受,很失败。一天仅仅几页,举目维艰,冷不防冒上一句往事不堪回首,发自于肺腑啊! 打个比方,读《围城》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就像是用地道战地雷战打鬼子,越打越过瘾,正打在关头上,钱钟书先生将大笔一搁,鬼子投降了;读《骆驼祥子》也挺爽,应该属于三大战役的那种,共军三下五除二地把蒋介石赶到了台湾,我也三下五除二地干掉了老金;但读《格列佛游记》就大不一样了,是一种受罪,就像血战台儿庄一样,拉锯战,特艰苦卓绝,不但要跟斯威特作

斗争,还要与瞌睡虫作斗争,不过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我还是取得了格列佛大捷,但损失惨重,至今想起来还余悸不已。 因此,此后,看到鲁迅拿着烟斗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总会口不自禁地唱道:都是你的错,是你骗了我,还让我不知不觉满足被骗的虚荣 但是,尽管受了骗,并未影响鲁迅在我心的地位,我依然固执地认为:斯威夫特是不能与鲁迅同日而语的。 鲁迅,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斯威夫特何许人也英国八世纪罪恶腐朽的资产阶级中的一员。他们的阶级属性有着本质区别(如果赶上文革就好了,分清敌我很重要啊)。其二,鲁迅是国产的,斯威夫特是洋货(这好像是废话)。至于第三点,我认为是最最重要的,鲁迅的文章虽艰深生涩但我依稀可辨,斯威夫特的译本虽然都是大白话,但我就是不知所言,所言何干。 经过一番换位思考,我作出如下推测:大不列颠的可爱青年们也必然不知道鲁迅在说些什么,要表达些什么,以及可能吧那简直就是一定的那种鲁迅特色的矛盾句式。 格列佛游记心得篇二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接触的讽刺小说。通过格列佛去的小人国、大人国和飞岛国,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之间的一些矛盾,还有他们的腐败和丑陋,和他们长期积累的剥削和掠夺。 这本书共分为四部。

佛教文化与人生感悟

佛教文化与人生感悟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悟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教的基本教义: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轮回六道:天、人、魔鬼、畜生、饿鬼、地狱;十二因缘和轮回说结合起来,构成佛教的“三世两重因果说”。主要佛教经典:佛教的经典是《大藏经》,是由经、律、论三部经组成。经藏: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释迦牟尼后来的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汇集;藏传佛教的经典:《甘珠儿》和《丹珠儿》。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10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 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发生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主要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南传佛教主要是上座部诸派,盛行于斯里兰卡,并传遍东南亚地区,后传入中国云南。 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尚无定论,异说颇多,最广泛的说法是东汉永平十年,汉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广求佛像及经典,并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僧至洛阳,在洛阳建立第一座官办寺庙—白马寺,为我国寺院的发祥地;并于此寺完成我国最早传译的佛典《四十二章经》。主要有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三大派别。 从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南北朝时佛教已遍布全国,出家、在家佛教徒数量增加很快,北魏《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阳城中寺庙鼎盛时达到1367所,而北方的长安僧尼过万,南方的建业(今南京)也有佛寺数百座。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鼎盛之时。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唐朝皇帝崇信道教,但对佛教等其它诸多宗教都采取宽容、保护政策。中国佛学逐步发展成熟。 封建社会后期,汉地佛教衰落,戒律废驰,丛林破败,僧人无知,迷信盛行。近代以来,在杨文会等一批佛教界有识之士的带动下,佛教在各个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爱国僧人如著名佛教社会活动家太虚大师积极支持抗战,为争取道义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宗教心得体会

宗教心得体会 宗教学习心得体会 宗教是源于人类对于自然规律不解与自身恐惧的依托体。宗教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产物。在人的恐惧无法寻找精神依托时,宗教给予了他们一个虚空的慰藉。当然在一段时间里,宗教在这段时间内传递了一种非物质的精神依托,使人得到精神上的解脱。但这种解脱只是暂时的,长久下去,反而会出现“异化”的幻像。 传统文化中其实也渗透着宗教的思想。当有至亲之人逝世,亲人难以接受,而实施的超度灵魂的佛教道场形式,其实更多的显现的是人的悲痛与不舍,与难以接受死亡的变相宗教行为,经过时间的轮回,这种形式反而变为了一种为众人接受的传统。有时宗教意识也只是对于自身的一种满足。 而人仅仅是依赖于精神而生存的吗?这是一个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即为精神类。如果仅仅依赖于精神世界,人类世界至今是不会出现现在这样的社会体系的,实践证明宗教也只是一段时间的产物,而真正的目的在于精神达到一定高度时,通过实践与双手去进行物质创造,实现自身在此世界的价值。而宗教是完全的精神依托,是一种寄生体而已。 但为何如今还是有这样的人群去选择寺庙超度自身?寺庙就是他们最后生命的归宿吗?从短时间来看,这些人是

从宗教中得到了苦难的解脱,不问世事。但这种“异化”只是对于现实的规避。在长期的时间来看是不可取的,同时也是一种“害己”的行为。在这种对于现实规避情况下,人的价值观会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实现个人价值的价值观也会随着宗教的温床慢慢消失,与之取代的是真正的精神服从,一切听从于命运的安排,这就是所谓的宿命观。一时的精神依托也只会真正变为精神的寄生体。为虚无的“精神体”服务,沉沦。 当然人是拥有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人不仅仅是为繁衍而结束一生的动物。他是通过物质而创造自身价值的特殊动物。这其中的社会属性是拥有精神传递的,教师的价值是鉴于自身的经历经验与毕生所学的扎实知识通过自己的口述进行知识传递,这种精神传递是与盲目藏于寺庙的行为是有本质区别的。一种是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另一种是被自身精神束缚的迷茫。当然宗教在生活里让人有一些道德约束,这种作用也是一种依托于精神的道德约束,仅仅是个人信仰问题。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物质的社会,也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奋斗去创造自身的价值才是实际。宗教问题必须认清宗教的本质,而不是仅仅为了自身的一种满足感。超度自身也是需要通过实践来提高自身价值的。 学习民族宗教政策心得体会

佛教的几个基本观点

佛教的几个基本观点 一、四法印──佛法的四条原则 1.一切有为法皆无常: “有为法”指的是因缘合成之物,即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事物。如种子在一定的条件下生长、发芽,禾苗的形成除了种子,还需要具备水分、温度等多种因缘;眼识的产生,要靠客体存在,视觉器官正常,注意力不受干扰等条件。有为法指的是具体事物的运动变化。....... 2.一切有漏皆苦: “漏”指贪欲、仇恨、愚昧偏见等各种烦恼心情。这种烦恼能改变人性,使人丧失理智,故佛法称“毒”、称“障”、称“漏”。轮回中的众生像苦海漂泊的帆船,烦恼就像船上的漏水洞,船一漏水,注定要沉入海底,很少有脱险的希望。这种烦恼“漏”逢到适当的条件就会增殖,就像火种引起火灾一样(见《俱舍论》)。金钱物欲使人变成动物,权利欲使人变成恶魔,色欲使人变得疯狂之类就是烦恼漏导致人的精神品质下降的例子。“苦”指人的精神上的压抑与负担,烦躁不安,痛苦失望,饥饿,疾病痛苦之类的种种身心不愉快的感受。........ 3.诸法无我: 诸法的“法”代表人和一切事物。“我”指被称做“人”和“事物”的具体的“独立自性”或“物质性”。不研究,不分析,笼统地称做“人”,称做“山”,称做“水”,但仔细研究分析,人是由物质的身躯和思想、感觉、行为、主体意识等五种成分 五蕴 组成的。其中每一种单独成分都不是“人”。如果躯体是“人”的话,“人”就不会死,因为人的躯体可以长期保存;思想、感觉等精神成分也不能单独看做是“人”。............ 4.涅槃寂静。“涅槃”是脱离诸种烦恼的意思。脱离烦恼就是超脱六道轮回之义。佛法认为在轮回中的生命无寂静、安宁、快乐可言,只有根除烦恼、脱离苦海,才会得到爱恨息灭、身心安宁自在的无为之乐。苦和乐是对立概念,无苦便是乐。 二、众生生存环境──器世界 佛法认为宇宙是一个无限大的空间,在这宇宙空间中存在着恒河沙数一样多的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天体。这些天体都在经历着成住毁空的过程,有的天体上有光,有的无光,有的天体上有生物,有的无生物。 我们生存的这个器世界(生命载体),属于娑婆大千世界。这三千大千世界中,共有十亿颗地球。一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天体系组成华藏世界天体系。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堂学习心得

选修论文,自己所写,广工人绕道,皆因我不想让老师看到一模一样的论文。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堂学习心得 在广东这个地方,有一种很特别的文化习俗,每逢初一十五,人们都会烧香拜神,向神表达自己的尊敬与虔诚,以此祈求神的庇佑,岁月静好,风调雨顺。幼时无知的年代,曾坚决认为那就是封建时代的迷信,是农村人愚昧无知的写照。然而,多年后我才发现这其实是一种很肤浅的看法,任何事情都在发展变化着,我们不能再以旧时代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的本质。改革开放到了这个时代,相信每一个人不会愚昧到还不清楚封建迷信的定义。任何人都有着自己的信仰与奉承着的东西,即使它不是真实存在的。但这恰恰可以体现出我们心中的需要与追求,并且让我们心中有个信仰,有种无形的力量。 而烧香拜神,其实就是佛教的一种延伸,是一种佛教礼仪文化的一种体现。尽管我们都没有加入佛教,成为佛教信仰中的一员,但这也阻止不了我们对于佛教文化的热爱。而深入了解佛教这一个宗教,却是开始于对《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门课程的学习。佛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一次擦肩而过”,或者选了这门课程,也算是一种缘分吧。佛教文化博大而精深,包罗万象,其中不乏让人深思的对于生命最原始的思考。 一、关于得失 记得老师在课程前几节的时候,讲到过“看破红尘”,在我一直以来的思维当中,这是一种对感情,对生命绝望后心灰意冷的消极心态。在现代的语言当中,看破红层“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然而,事实上并没有这么简单,在最原始的含义,也即是在佛教的语言当中,所谓红尘,也就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几乎囊括了我们的六根所能接触到的所有东西。而这些东西,就是人世间罪恶的来源。我们看破它,这些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任何时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到的终须失去——这不正是一种从容,随性,洒脱的人生观吗?宠辱不惊,先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佛说:“万物皆空,因果不空。”让我想起很流行的一句电影台词,“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既然得到的终究要化为尘土,当初何必苦苦追寻呢?不属于自己

佛教的几个基本观点

佛教的几个基本观点 一、四法印一佛法的四条原则 1.一切有为法皆无常: 有为XX ”旨的是因缘合成之物,即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事物。如种子在一定的条件下生长、发芽,禾苗的形成除了种子,还需要具备水分、温度等多种因缘;眼识的产生,要靠客体存在,视觉器官正常,注意力不受干扰等条件。有为XX指的是具体事物的运动变化。.…… 2.一切有漏皆苦: 漏”指贪欲、仇恨、愚昧偏见等各种烦恼心情。这种烦恼能改变人性,使人丧失理智,故佛法称毒”、称障”、称漏”轮回中的众生像苦海漂泊的帆船,烦恼就像船上的漏水洞,船一漏水,注定要沉入海底,很少有脱险的希望。这种烦恼漏”逢到适当的条件就会增殖,就像火种引起火灾一样(见《俱舍论》)。金钱物欲使人变成动物,权利欲使人变成恶魔,色欲使人变得疯狂之类就是烦恼漏导致人的精神品质下降的例子。苦”指人的精神上的压抑与负担,烦躁不 安,痛苦失望,饥饿,疾病痛苦之类的种种身心不愉快的感受。......... 3.诸法无我: 诸法的法”代表人和一切事物。我”指被称做人”和事物”的具体的独立自性”或物质性”不研究,不分析,笼统地称做人”称做山”称做水”,但仔细研究分析,人是由物质的身躯和思想、感觉、行为、主体意识等五种成分五蕴组成的。其中每一种单独成分都不是人”如果躯体是人”的话,人”就不会死,因为人的躯体可以长期保存;思想、感觉等精神成分也不能单独看做是人” 4.xx寂静。“ x>是脱离诸种烦恼的意思。脱离烦恼就是超脱六道轮回之义。佛法认为在轮回中的生命无寂静、XX、快乐可言,只有根除烦恼、脱离苦海,才会得到爱恨息灭、身心XX自在的无为之乐。苦和乐是对立概念,无苦便是乐。 二、众生生存环境一器世界 佛法认为宇宙是一个无限大的空间,在这宇宙空间中存在着恒河沙数一样多的大大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佛家的心理学思想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 佛家的心理学思想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 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 “佛家的心理学思想”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佛家的心理学思想 佛家各宗派关于人的心理观点的总称。 佛教自西汉从西域传入之后,经魏晋至隋唐达到鼎盛时期,在长期传播过程中,不断吸取儒、道思想,逐渐演变成为中国化的佛教。 佛家主张超脱尘世,通过修行,达到精神上超越形体而成佛。 其主要内容有:(1)心物问题。 唯识宗主张“万法(物)唯识”;华严宗也认为“尘(物)是心缘,心为尘因”。 即主观认识决定客观事物的存在。 (2)形神问题。 主张“形尽神不灭”说,认为形体是短暂的,精神通过生死轮回或修行成佛而永生。 (3)人性问题。 印度佛教原主张善人有性(佛性)说,南北朝竺道生涅槃学发展为所有人都有佛性说,至唐代湛然认为一切事物都有佛性说,从而混淆了人与物的差别。

(4)认识问题。 佛教对认识分析比较细,如法相宗分为八识,前五识由眼、耳、鼻、舌、身(五根)与相应的色、声、香、味、触(五尘)各自发生“相缘”,分别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五种感觉。 第六为意识,它以全部外境为认识对象,促进五识的生起,相当于知觉与表象。 第七为末那识,第八为阿赖耶识。 第七识的作用是“思量”阿赖耶识的精神自我,同时沟通前六识与第八识的联系。 第八识的作用,一是潜藏一切“识”的种子,一是产生外境及一切现象。 从感官接触外境始,至外境又由心中生终。 在这个循环中,体现了佛教主观主义的认识路线。(5)心理分类。 根据修行的要求,佛教对人的知、情、意作了细微的特殊的分类,如法相宗依八识又分为六类“五十一心所”。 第一类“遍行心所”,即人人具有的触、意、受、思、想。 第二类“别境心所”,由各人的不同外境所生,包括欲、胜解、念、定、慧。

经典佛教故事及感悟

经典佛教故事及感悟 导读:本文经典佛教故事及感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经典佛教故事及感悟 故事一: 一禅师见一蝎子掉到水里,决心救它。谁知一碰,蝎子蛰了他的手指。禅师无惧,再次出手,岂知又被蝎子狠狠蛰了一次。旁有一人说:它老蜇人,何必救它?禅师答:"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善是我的天性,我岂能因为它的天性,而放弃了我的天性。" 感悟:我们的错误在于,因为外界过多地改变了自己。 故事二: 曼德拉曾被关压27年,受尽侮辱。他就任总统时,邀请了3名曾看守过他的看守到场。当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时,在场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 感悟:原谅他人,其实是升华自己。 故事三: 有人问农夫:"种麦子了吗?"农夫:每天都要你好看!没,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没?"农夫:"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

确保安全。" 感悟:一个不愿付出、不愿冒风险的人,一事无成对他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故事四: 一只乌鸦在飞行的途中碰到回家的鸽子。鸽子问:"你要飞到哪?"乌鸦说:"其实我不想走,但大家都嫌我的叫声不好,所以我想离开。"鸽子告诉乌鸦:"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声音,飞到哪都不会受欢迎的。 感悟:如果你希望一切都能变得更加美好,就从改变自己开始。 故事五: 一户人家有三个儿子,他们从小生活在父母无休止的争吵当中,他们的妈妈经常遍体鳞伤。老大想:妈妈太可怜了!我以后要对老婆好点。老二想:结婚太没有意思,我长大了一定不结婚!老三想:原来,老公是可以这样打老婆的啊! 感悟:即使环境相同,如果思维方式不同,也会影响人生的不同,所以家长除了身教以外,言传也十分重要。 故事六: 小和尚负责清扫寺院落叶,每天要很长时间才能扫完。有人对他说:"你打扫前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明天就不用打扫了。"小和尚觉得很对,就高兴地照办了,可第二天院子里如往日一样满地落叶。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 感悟:万事都不可急于求成,做好今天的事,就是对一生负责。

六字真言的呼吸方法及注意事项

六字真言的呼吸方法及注意事项 六字真言是一种“吐纳”呼吸法,呼气(吐浊气)吸气(吸清气),口呼鼻吸,是一种以练呼为主的动功功法。呼气读字时小腹内收,提肛缩肾,采用顺腹式呼吸方法。呼气时 横隔上升,吸气时横隔下降,小腹放松而自然隆起。有节律地一呼一吸,横膈一升一降,小腹部一凹一凸,脏腑受到轻柔按摩,促进气血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及抗病能力。 呼吸方法自古至今论述颇多,但大多以深、长、匀、细为基本要求。根据我们练功的经验,六字真言锻炼先从风呼吸开始,这样气感调动的快,口型也容易掌握。然后从自然锻炼开始。六字真言呼吸的锻炼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在顺其自然、舒适、匀畅、“莫忘莫助”的基础上进行。呼气时柔和缓慢,吸气时自然而然,这就是说,既不能忘记主动调整呼吸,同时也不要勉强对呼吸状态提出某种要求,而施加助力。因为单纯追求呼吸,就会造成紧张用力,气机不畅,影响吐纳,反会达不到预期效果。所谓呼吸的细匀,就是呼吸要细微、均匀。而要做到呼吸细匀,就要把呼吸气机变缓变轻,徐缓才能匀,轻微才能细,也就是说功夫累积的深了,自然可做到细匀,也可达到深长。古人说:“使气则竭,并气则伤”。使气是拖长呼吸,硬要求深长,并气是并住呼吸,硬求匀少。这样反会出现呼吸急迫,或则胸腹肌疼痛及头胀头痛等不良反应。 六字真言的呼吸方法是:当呼气读字的同时,开始收腹提肛缩肾,小腹内收,耻骨穴与神厥穴之中间一点有着力感,或者在耻骨穴处有着力感,波及关元、气海至神厥穴(收腹提肛缩肾的主要着力点在小腹,而不是在会阴部,这样一般可以避免因提肛过重而引起大便干燥的弊病)。吸气尽,全身放松的同时,口唇轻闭,舌舐上腭,用鼻缓缓吸气(吸气时不要想鼻孔,想鼻孔气粗又易憋气),意达小腹,小腹隆起,气沉丹田,自然而然,避免憋气。然后做一个自然短呼吸稍事休息,并有个气化的过程。也可以不做短呼吸,在连续呼气读字六次后,做一次调息动作稍事休息,并可增强祛邪的力量及气化的作用。 根据许多练功者反映,有的做短呼吸,有的不做短呼吸,而且效果都比较好,这可能与个人体质因素及病情不同有关,做短呼吸或不做短呼吸可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在初练功时期为了避免紧张或憋气,可以做短呼吸,练功久了,呼吸量大了,不感到累及憋气可以不做短呼吸。在初练六字真言时,一般的要求是呼有意吸无意(呼有意谓之读字发音、收腹提肛缩肾、肢体动作导引、以意领气等都是在意识的控制下进行,无意谓之自然而然,随着身体的放松缓缓吸气。)缓缓地延长呼气时间,呼长吸短,一般的要发声或出音,调动气感较快,并可加强松静的效应。吸气自然而然,缓缓吸气,由鼻至胸,小腹隆起,气沉丹田,不要强调吸满,因为初学时腹式呼吸没有形成或刚要形成,此时,强调吸满容易造成紧张及憋气等不适感。在功法熟练后,腹式呼吸已经形成,这时要求呼气尽(留

讲格列佛游记的读书心得体会

讲格列佛游记的读书心得体会 《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着名作品,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有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读书心得,同学们可以收藏一下哦。 读书心得一 与学生共读了《格列佛游记》,受益匪浅。这本书是美国著名做家斯威夫特一自己的名义写的,书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游历了许多地方,好多地方是人们不曾到达的,他也以自己的真诚善良赢得了当地许多人的爱戴和拥护. 他曾经经历了神奇的小人国,那里的人们开始把他当做怪物看待,但最后由于自己的真诚而成为了好朋友,他周游世界,到过慧铟国,经历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他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是积极乐观的态度,以自己坚强的意志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学生很喜欢这本书,可以从书中找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学到许多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我真想和格列佛一样的周游世界,探询人们不知道的秘密,我告诉学生只有学好知识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教育他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在书中我非常喜欢作者的一段话,那也是他的人生所得,值得我们去体会,我也会把这段话

当做我的做人标准. 人人都能拥有真诚,公正,克制自己等等美德.如果人人都能实现这些美德,再加上经验和善本之心,人人就能为国家尽义务,只不过还需要学习一段时间罢了.如果一个人缺少德行,即使他具有卓越的才能也于事无补。 读书心得二 这几天,读了一篇小说名叫《格列佛游记》,它已清晰的文字把我带入一个奇特的意境,以幽默而讽刺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混浊的社会。读完之后,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如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当然其中一波三折的剧情,也使我为之心惊肉跳,然而,另我印象深刻的要数主人公在小人国的经历。 曾经来往繁密,友好的两个国家,不来夫斯古帝国和利里浦特国,受贪婪野心的驱动,导致兵戈相向,发动战争,主人公帮助利里浦特人打败了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入侵,受到厚赏。而之后主人公因心存正义而直接拒绝他国国君的无理要求,却让国君无法接受,从此在国君心中种下憎恨的幼苗,再加上官员暗中中伤主人公,他在国君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宛如天使变为魔鬼,以至与个别朝廷官员想把主人公置之死。 这就如同书中所说伟大的功绩在君王眼里能算什么,如果一

第四课《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总结

第四课《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总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粗略地总结法义:一:佛教与哲学。佛教渊源于宗教和哲学特别发达的印度,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我国古代魏晋玄学,便深受佛教般若思想的影响,隋唐哲学的内涵主要是佛学,宋明理学表面为儒家,内涵却是佛家。清末民初,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杨度等维新人士,他们的思想源于佛学。 二:佛教与文学、艺术。佛教对中国文学和艺术创作影响也非常深远,文学及艺术作品代表着作者对世界的观察、心得及生活积累,同时也是作者思想境界的反映,精神信仰的折射。因此,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字画都蕴涵着佛理,流动着禅意。如果我们不了解佛教,就很难透彻这些作品的底蕴。所以有说“不懂禅,不足以言诗歌论书画”。 三:佛教与民俗、道德。国人的很多道德观念也深受佛教影响,如因果报应的观念。维系社会安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法律,一是通过道德。宗教是道德建立的基石,宗教的戒律,是针对人性弱点而建立的。有些传统宗教排他性较强,或与现实人生距离较大。而佛教,则立足于现实人生并具有包容性。更使人容易接受的是。 四:佛教与人生的幸福。佛教认为生命是习惯的积累,幸福的根本在于良好的心态,未来能否获得幸福,关键取决于心理素质。因为外在的一切都会变化,面对世间的风云变化,如果能时时保持一份正见,能够始终坦然淡定、宠辱不惊,何时何地都能立于不败之地,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五、“空”的智慧。佛教所说的“空”,非常人所理解的什么都没有。佛教的“空”,是对存在的一种智慧诠释。从佛法修行上说,“空”主要是破除“我执”。世界是无限的,宇宙是无限的,佛法认为我们的心也是无限的。佛教关于“空”的认识,作用就在于帮助我们打破“我执”,使有限回归无限,生命就会回归到原初的自然状态,成为一个自在的人。 心得分享: 1、让我由一种重读经典的计划:如《红楼梦》、《西游记》、古诗词。特 别唐朝的诗歌。

佛家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佛家 四圣谛说 四圣谛,也称四真谛,简称四谛。“谛”是梵文的意译,具有“实在”或“真理”的意思。“四谛”即佛教的四个最基本的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者。 1,苦谛。 苦谛,是佛教对现实世界的根本看法,是佛教对现实世界最基本的价值判断。它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众生的生命存在的根本意义就是一个“苦”字,生命所包含的其实是无尽的烦恼、不安、困惑、痛苦。这里“苦”的涵义,主要不是指生理上和感情上的痛苦,而是泛指精神的逼迫性,即心理意识上的逼迫恼忧的意思。佛教认为,世俗世界中的一切都是变迁不息的、没有恒常的,众生对自我不能主宰,而常为生命的无常患累所逼,因此没有安乐,只有痛苦。可以说,对于众生来说,生命的无常,是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和基本标志。 2,集谛 集谛的“集”,本意是“招聚”或“集合”,集谛是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根本原因。对于这一问题,集谛主要从十二因缘和业报轮回两方面进行了阐述。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处于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的不断生死轮回过程之中,在轮回过程中遭受着痛苦。而众生之所以在十二因缘中轮回不断,原因在于众生自身所造的业力。“业”就是行为或行动,佛教一般将业分为三种,即身业、语业、意业,涵盖了众生一切身心活动。佛教认为,众生身心不断进行造作活动,就是在不停地造业,而所造之业作为一种原因,必然会招致相应的业果。随业因的善恶性质不同,招致善恶不同的果报。如此因果不绝,循环往复,故使众生生死不断,轮回不已,痛苦不止。 3,灭谛 灭谛的“灭”,是指人生苦难的灭寂、解脱。灭谛是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是佛教一切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灭谛也称为“爱灭苦灭圣谛”和“苦尽谛”。“爱”,即贪欲。灭尽贪欲就是灭除痛苦的根源,而灭尽贪欲也就灭除了痛苦。灭谛阐述的正是灭尽贪欲,灭除痛苦,令其不再生起的道理。佛教常以“涅槃”概念来标明灭寂的最高境界。 4,道谛 道谛的“道”,指道路、途径、方法。道谛是指灭除痛苦、证得涅槃的途径和方法。佛教认为,只要依照佛法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苦海,达到涅槃境界。佛教所提出的修行方法非常多,最主要的有所谓的“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等,这些修行方法可以概括为戒、定、慧“三学”。戒即戒律,定指禅定,慧指智慧。戒、定、慧三学通常被认为是学佛者修持的全部内容。戒是要纯洁行为,庄严操守,为定、慧打下基础。再通过定即调练心意的工夫,而生起智慧。这种智慧并非一般意义的智慧,而是能通达事理,决断疑念,观达真理,断除妄惑,从而根绝无明烦恼,获得解脱的大智慧。获得了这一智慧,可以说也就获得了解脱,达到了涅槃境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