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含答案新教材导学案)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含答案新教材导学案)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含答案新教材导学案)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含答案新教材导学案)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导学案姓名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原理,并能解释相关实际现象;

2.掌握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分析具体的地理现象,解释具体地理问题等;

3.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4.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5.了解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个作用力;

6.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的影响;

7.学会判读等压线图,在等压线图上确定某一点的风向。

第一课时

【知识梳理】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阅读教材P34“大气的受热过程”标题下的第一段,地球大气最

重要的能量来源是。

2、阅读教材P34“大气的受热过程”标题下的第二三段,了解太阳辐

射在穿过大气到达地面的传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太阳辐射在

到达地面之后又发生哪些转化,据此填写下图。

3、阅读教材P34页书下注解

(1)判断太阳、地面、大气的温度关系?

温度: > > (2)判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波长关系:

波长: > >

太阳辐射为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为辐射。

4、阅读34页最后一段说明:为什么说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阅读教材P35“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标题下的两段文字:

(1)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以____________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

(2)大气辐射一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____________方向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

(3)在下图中合适的位置标注太阳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

(大气对太阳辐射)反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4)大气逆辐射为什么会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5)教材P35活动月球上,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低到-183℃。对比月球与地球的情况,月球上昼夜温差如此之大,关键在于月球的白天缺少大气的________ 和________等环节,无法对太阳辐射进行________作用,造成白天气温________,而月球的夜晚缺少_______________环节,无法对地面进行__________作用。

(6)请用简图概括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迁移应用】

1.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高处不胜寒”的原因。

2.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正午太阳辐射最强,但是气温最高的时刻却出现在约午后2时,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分析其中的原因。

【随堂练习】

1.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其主要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吸收作用

B.散射作用

C.反射作用

D.保温作用

2.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是由于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

A.直接到达地面的蓝光比重大

B.空气分子使蓝光发生散射作用

C.高层大气分子大量吸收蓝色光

D.到达地面的蓝色光又完全被反射到高空

3.一般说来,阴天比晴天的日较差小,原因是()

A.阴天云量多,大气对流旺盛,把大部分热量传给大气

B.阴天云量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C.阴天大气水汽含量多,水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D.阴天云量多,白天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夜间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下图中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读图,回答4—5题。

4.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①B.②C.③D.④

5.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纬度相当,但四川盆地年平均气温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①B.②C.④D.⑤

6.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

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作用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多

7.大气的保温效应是因为()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选择性吸收作用

B.地面的反射作用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8.下图中A、B、C、D四地,

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第二课时

【知识梳理】

三、大气热力环流

铺垫知识:

1.气压:单位面积承受的大气柱的重量。

(1)比较右图P1、P2、P3的气压值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

(2)规律总结:同一地点,气压值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_。

2.等压面:可以理解为空间中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3.阅读教材第36页,认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1)按图示分步描述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

①当位于地面的A处受热,垂直方向的空气______________,B、C两地受冷时,垂直方向的空气______________。

②A处上空形成_________,近地面形成_________;B、C两处上空形成_________,近地面形成_________。

③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_________流向_________。

(2)请结合思维流程图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

4.结合下面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图,总结出气温与气压的关系以及等压面弯曲的规律。

(1)比较并标出A、B、C三地近地面的气压高低状况。

(2)若A地近地面气压为1000百帕,在上图中画出1000百帕等压面。

(3)根据大气运动和高低气压的形成可以总结规律:

①如果是由于冷热不均形成的高、低气压区,则近地面受热形成_________(填“高压区”或“低压区”),遇冷形成_________(填“高压区”或“低压区”)。

②高压区等压面______(填“上凸”或“下凹”),低压区等压面_______(填“上凸”或“下凹”)

【迁移应用】

1.清代黄叔璥在《台海使槎录》中,记述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风向差异:“内地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早东风,午西风……四时皆然。”这里的“内地”指福建,“台地”指台湾。

(1)“内地之风,早西晚东”,福建早晨吹西风傍晚吹东风的原因是什么?

(2)“台地早东风,午西风”,台湾早晨吹东风中午吹西风的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台湾海峡两岸风向的日变化相反呢?

2. 阅读教材p37案例“城市热岛环流”

(1)标记下图城市和郊区的气压分布。

(2)完成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图。

(3)问题研究:

①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 、B 、C 中的_________地 ;

②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最好在 _________ 地进行植树造林。

【随堂练习】

读右图,判断回答1--3题。 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温度:b >c >d >a

B .气压:a >c >b >d

C .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2..若此图是城市风环流侧视图,①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 )

A .净化、增温

B .净化、增湿

C .增温、增湿

D .减温、减湿

3.若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b 表示海洋,a 表示陆地,则此图所示情形①为(

) A .白天的海风 B .夜晚的海风 C .白天的陆风 D .夜晚的陆风

① a b

c

d

读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及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分布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地风向可能为西北风②b处盛行上升气流

③A地气压低于B地④C地气压高于D处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5.若图为该地区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②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乙处③城市绿化带应建在距城市中心16千米外④火电厂宜建在离城市16千米以外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下图为某地某时刻的气压和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此图表示的是夜晚②此图表示的是白天③此时吹山风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 )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低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第三课时

【知识梳理】

1、回顾上节内容,大气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也就是风。

2.气压梯度:_________________

水平气压梯度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

大小:_________________

★只受到气压梯度力影响的风向是怎么

样的?事实存在此种情况吗?

_________________

2、(1)风一旦形成,必将受到什么力的作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如何影响风向风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力的偏转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

作用下的最终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怎么样的?这样的风向通常出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是近地面的风,除了受水平气压梯度

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到

什么力影响吗?____________

其如何影响风向风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共同作用下的最终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堂练习】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 M、P 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 M>P N,则O点风向为()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 M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读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面两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地近地面风形成示意图,已知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始终垂直,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据此完成第5~7题。

5.图中表示风向的是()

A.a

B.b

C.c

D.d

6.有关大气运动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地转偏向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C.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只影响风向

D.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速、风向起主要作用

7..北半球一架飞机在高空从东向西飞行,它的左侧是高气压,右侧是低气压,则此时的境况是()

A.飞机在顺风飞行

B.飞机在逆风飞行

C.风从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第一课时

【知识梳理】

一.1.太阳辐射

2.

3.(1)太阳地面大气

(2)大气地面太阳

短波长波

4.从大气的受热过程看,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较少,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多,绝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被大气截留。所以,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二.1.(1)长波辐射(2)地面辐射(3)图略

(4)大气逆辐射把热量传给地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5)吸收反射削弱很高大气逆辐射保温

(6)

【迁移应用】

1.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长波辐射,距离地面越远,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因此随海拔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即“高处不胜寒”。

2.正午太阳辐射最强,地面不断吸收太阳辐射增温,然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不断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到午后2时左右,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最多,气温达到最高。

【随堂练习】

1--5C B D A C6-8B D C

第二课时

【知识梳理】

三.1.(1)P1?P2?P3(2)逐渐降低

2.(1)PB>PD=PA>PC(2)高压区

3.(1)①膨胀上升收缩下沉

②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高气压

③高气压低气压

(2)太阳辐射使得地面冷热不均,造成大气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进而导致同一水平面产生了气压差,促使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从而形成得热力环流。

4.(1)(2)如图:

(3)①低压区高压区②上凸下凹

【迁移应用】

1.(1)福建和台湾海峡之间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早晨福建气温较低,形成高气压,台湾海峡气温相对较高,形成低气压,风由福建吹向台湾海峡,为西风。傍晚则相反。

(2)台湾和台湾海峡之间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早晨台湾气温较低,形成高气压,台湾海峡气温相对较高,

形成低气压,风由台湾吹向台湾海峡,为东风。中午则相反。

(3)由于台湾海峡位于福建和台湾之间,在福建与台湾海峡、台湾海峡与台湾之间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热力环流,导致台湾海峡两岸风向日变化相反。

2.(1)(2)如下图:

(3)①C②A B

【随堂练习】

C B

D D C A D

第三课时

【知识梳理】

1、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水平运动

2.气压梯度:(课本)

水平气压梯度力:(课本)

水平气压梯度力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大小:气压梯度越大,力越大

★垂直于等压线。不存在。

2、(1)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自转,在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会发生偏转,而导致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2)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3)北右南左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

★平行于等压线。高空。

3、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减小风速,同时也影响风向。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随堂练习】

1.A

2.C

3.C

4.C

5.D

6.D

7.B

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题:中图版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教材分析】教材地位和作用: 大气的受热过程在整本书主要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因为大气的热状况还要涉及到前面所学的太阳辐射和大气的垂直分层,而启下则这是因为它是认识大气运动的前提,也是解释诸如温室效应的具体地理现象的基础。 在讲解大气的吸收、反射、散射三种作用时,主要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学习中,还会涉及相应的物理学知识,体现了新课标的学科间的整合。对于大气的保温效应新教材阐述得较为细致、具体。大气的“保温作用”对以后讲解全球气候变暖的知识奠定了基础。全球变暖又会引起一系列的生态变化,进而影响全球的经济结构。这样既可使教材前后的内容相通,也增强了教材中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了新教材新课标为主的指导思想。 【学情分析】 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在生活中很多例子,学生学习会很感兴趣,同时在第一单元介绍了在不同的大气层中的大气成分,学习也就不怎么难了,但是大气的保温作用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有点困难。而且在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时,学生因为缺少相应的物理学知识,学习障碍多。对于温室效应、大气逆辐射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关系等这些概念学生容易混淆。 【处理方法】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而大气的主要过程可以用"太阳给大地-大地给大气-大气还大地”来概括 通过相关示意图,比较三种辐射的波长和大气对它们的反应,概括大气受热过程。在整体读图推理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供相应的生活实例和情境,提高学生运用原理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太阳辐射的性质和特点。 2、掌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3、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读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图、大气温室效应图,分析说明大气热力过程。 2、运用大气热力性质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大气受热过程理解,能正确认识常见的自然现象,从而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对大气保温作用的学习,树立起节约能源、低碳环保的意识。 【重点】 1、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 【难点】 1、大气的温室效应。 2、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2.3 大气环境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认识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知道大气的结构,掌握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的特点。 2.了解对流层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并能解释相关现象。 3.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并运用其原理解释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4.知道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 【摄影小技巧—巧用散射光】 散射光是指太阳被云遮住,光通过云层由四周反射到景物上的光线。这种光线往往没有一个主射方向,或主射方向不明显,会使反差减弱,影调柔和。其缺点是明暗界面不明显,层次少,出现过多的灰色调子,画面平淡。在阴天,阳光被云层所遮挡,不能直接射向被摄对象,只能透过中间介质或经反射照射到被摄对象上,光会产生散射作用,这类光线称为“散射光”。 “直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强的光线,致使阴影较浓厚,调子变化较少,所拍出的影像线条及影调较硬。而“散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弱的光线,故阴影较淡,调子变化较丰富,会得出较软的柔和的影像线条及影调。所以摄影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光线。 因为没有阳光的直射,光是透过云层等散射出来的,所以散射光很柔和,不会出现直射光经常遇到的光线太强睁不开眼,脸部有阴影、阴阳脸,以及逆光拍摄经常遇到的大黑脸等等问题。所以对新手来说散射光有两大优势:一、拍摄时难度很低,不用太多考虑侧光、逆光等问题,想怎么拍就怎么拍;二、因为散射光一天之中的强度变化不明显且柔和,所以不用注意拍时间的问题,什么时候拍都行。散射光最大的缺点在于光线没有直射,所以人物面部缺少立体感和明暗层次对比也无法营造出逆光等各种光影效果画面总体色彩较平淡,缺少扎眼的亮点。所以,直射光和散射光各有优劣,对于新手来说,如果你还不能灵活的运用好直射光,那利用散射光拍摄也是不错的,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因直射光造成的光线问题。所以并不是拍照就一定要在晴天,阴天拍人像也是很合适的。 【自主学习】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和组成部分 (一)、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作用 1、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和三部分组成。 ★干洁空气主要由__________(78%)、__________组成。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课题】大气受热过程 【教学内容】地理必修Ⅰ(人教版) 2.1 节第一部分《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型】新授课 【课程标准】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课标分析】本节课的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而大气受热的主要过程 可以用“太阳辐射及其作用---- 地面辐射及其作用 ----大气逆辐射及其作用”三个层层递进的 过程来概括。课标淡化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把重点放在地面从太阳辐射获得热量、 大气从地面获得与保持热量的过程。教学中不宜把受热过程划分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过 程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从简化角度来看,应把受热过程看作一个整体。以图表的形式整体表达,一气呵成。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给了“图 2.1大气的受热过程” 和“图 2.2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热 过程比较” 两幅图表。以图表的形式具体阐述课标“大气受热过程” 。图 2.1放在正文部分,详细解释了“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和“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这两个受热过程。而“大 气逆辐射及保温作用”这一过程,以图 2.2 的形式,用两个小问放在活动内容呈现,既具有 延伸性,也体现了学生思考逐步成熟的过程。既完成了课表要求的内容,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作为知识铺垫,说明物体温度越高,向外辐射能量的能力越强,辐射出光线的波长越短。 比较太阳表面温度和地面温度不难知道两种辐射的波长差异,这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另外,和上一版本人教版教材相比较,对于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不同波段辐射的表现形式不 提及。散射作用及其现象也予以删除。把精力更加集中在“大气受热过程”这一整体上。 本节课对学生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关能力集中训练的机会。 大气受热过程分析突出了逻辑推理能力,而在这个分析过程的同时又要把相关原理同生活中 的具体现象结合起来,在运用中形成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推理过程严谨,涉及的光学和热学知识较多,而这些知识学生没有学过,学生学习大气受热过程的知识障碍较多。这要求教学时给学生必要的相关知识铺垫。所以设置“教 材梳理”板块。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正在建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方 法给予辅助,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新知识的构建。【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关系; 2、理解和掌握太阳辐射大部分到达地表,使地面增温; 3、理解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4、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及其意义; 5、学会灵活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去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现象或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能用图表分析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第一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水平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出大气受 热的基本过程。 水平2: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大气对 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特 点,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水平3:根据图表资料,说明影响大气 削弱作用的因素,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 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水平4:根据图表资料,探讨大气受热 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人地协调观:运用大气受热 过程原理,合理安排人类活 动,调控人类活动。 综合思维:运用资料分析影 响大气受热过程的因素。 地理实践力:运用大气受热 过程原理指导生产、生活实 践。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三种削弱作用 2.大气削弱作用的纬度差异:低纬度地区的太阳高度□ 07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径

08多。高纬度地区的情况则相反。 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地球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就□ 1.判断正误。 (1)就整个地球大气而言,热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 (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的。(√) 2.太阳辐射被削弱的方式中,叙述正确的是( ) A.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最显著 B.散射使得太阳辐射都回到宇宙空间 C.平流层中臭氧吸收红外线 D.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紫外线 答案 A 解析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最显著,云层越厚反射越强烈,故A项正确。散射是向着 四面八方的,一部分被散射回宇宙,故B项错误。平流层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 线,故C项错误。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故D项错误。 3.阴天时,气温一般比晴天低。为什么? 提示阴天云层厚,对太阳辐射反射强烈,很多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表,大气获得太阳 的能量较少,所以气温不会太高。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三种辐射特征 2.地面接收到太阳辐射后,再以地面辐射的形式把能量辐射向大气;几乎全部被大气中 04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的□03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所以□ 05长波辐射。大气辐射仅有一小部分射向宇宙,而大3.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 06反,所以称为大气逆辐射。 部分则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 07保温作用。 4.大气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 5.地球外部存在大气层,将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保存在大气—地面之间,类似于玻璃温 08温室效应”。 室的作用,人们称之为大气的“□ 1.判断正误。 (1)太阳温度高、辐射能力强,所以太阳辐射是长波辐射。(×) (2)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 1.描述大气的受热过程,并能运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及保温作用原理解释各种地理现象。 2.比较不同情况下温差(日较差和年较差)的大小,并能说出温差的影响因素。 3.学会分析逆温现象及逆温的影响。 【课前预习区】 【基础诊断】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召开。回答1~2题。 1.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2.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3~5题。 3.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①-②-③B.①-④-② C.②-③-④D.③-④-② 4.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A.①B.②C.③D.④ 5.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太阳辐射中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简称PAR。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产品质量。读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 的多年月平均值变化曲线图,回答6~7题。 6.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A.Q值夏秋季节大,冬春季节小 B.PAR值冬春季节大,夏秋季节小 C.Q值比PAR值季节变化更大 D.Q值与PAR值在同一个月达到最大值 7.造成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6月和8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 B.白昼长度 C.天气状况 D.地面反射率 【基础知识梳理】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层次主要特点原因 高层大气存在若干层,能反射,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

第三节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第一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三种削弱作用 2.大气削弱作用的纬度差异:低纬度地区的太阳高度□07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径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地球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就□08多。高纬度地区的情况则相反。 1.判断正误。 (1)就整个地球大气而言,热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 (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的。(√) 2.太阳辐射被削弱的方式中,叙述正确的是() A.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最显著 B.散射使得太阳辐射都回到宇宙空间 C.平流层中臭氧吸收红外线

D.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紫外线 答案 A 解析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最显著,云层越厚反射越强烈,故A项正确。散射是向着四面八方的,一部分被散射回宇宙,故B项错误。平流层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故C项错误。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故D项错误。 3.阴天时,气温一般比晴天低。为什么? 提示阴天云层厚,对太阳辐射反射强烈,很多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表,大气获得太阳的能量较少,所以气温不会太高。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三种辐射特征 2.地面接收到太阳辐射后,再以地面辐射的形式把能量辐射向大气;几乎全部被大气中的□03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所以□04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3.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05长波辐射。大气辐射仅有一小部分射向宇宙,而大部分则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06反,所以称为大气逆辐射。 4.大气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07保温作用。 5.地球外部存在大气层,将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保存在大气—地面之间,类似于玻璃温室的作用,人们称之为大气的“□08温室效应”。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2012.11. 高考考点:大气受热过程 1.识记: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大气水平运动。 3应用:等压面图和等压线图的判读。 高考定位:以等压线图为背景考查有关大气运动、天气等知识的题目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探究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太阳辐射是根本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图: 1 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内容 ①为()辐射②为()辐射 ③为()辐射④为()辐射 ⑤为()作用⑥为()作用 2 根据各种辐射的波长范围,太阳辐射分为紫外区、()区和()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性。 3 就整个地球多年平均状况看,地区的热量收支状况是()的。 例题:吐鲁番盆地为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之一,请说明形成原因。 规律总结: 【思考】什么情况下地面辐射获得的能量会更多些?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探究二:热力环流的形成、应用 大气运动: 1.能量来源: 2.原因:根本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 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上的差异。 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力。 3.方式:垂直运动:气流上升或下沉水平运动: 4.基本类型: (1)最简单形式::概念:由于而形成的环流。 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引起气流上升或 下沉运动,并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 异,产生力,形成空气的水 平运动。 形成过程: ①冷热状况:受热,冷却。 ②气压高低:低压,高压(A、B) 典例:、、。(2)大气水平运动——风 ①形成风的三种作用力(图1) 图1(半球)图2 (半球)图3(半球) ②海平面等压线和风向: 受个力的作用,在等压线闭合的低压区,气流从四周向中心, 字母力的名称方向影响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高空风(图2)地面风(图 3)A受力 和力, 风向最终于等 压线。 风压关系: B C

课题: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 班级: _____姓名:__________ 目标锁定: 1. 通过图表能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 2. 能说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知识存盘】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热源:①。 2. 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太阳辐射能的环节:太阳辐射穿过 ② 一太阳辐射到达地表 T地面吸收③ ___________ 增温,同时把热量传给④ ____________ 。 【知识点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 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A为⑤_______________ ,是大气中的⑥ _____________ 和较大的尘埃对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作用。 2 .图中B为⑧__________ ,是大气中的⑨ _______________ 或⑩_____________ 对可见光的作用。 3. 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C为? ___,是?______________ 对紫外线、? ___ 和?对红外线的 作用,对能量最强的?____________ 作用不大。 4. 影响: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由低纬度向两极? 。 【知识点三: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大地暖大气:上图中D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经过大气时,几乎全部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吸收,所以? _______ 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2 ?大气暖大地:上图中E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地面起到G22 _______ 作用。人们通常把 它称为大气的“023 ____________ ”。 3 .大气的0 4 _____________ 和0 5 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影响的结果是O 2 6 ________ 了气温的日较差。 【自学检测】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无焰的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1 .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是() A. 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 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C. 晴朗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 晴朗夜晚,地面辐射增强 2 .“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①“烟气”使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温度不至于过低 ②“烟气”的成分主要是CO,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③“放火作煴”直接把地面烤热④“放火作煴”直接把大气熏热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 .如果夜间多云,人们是否还需制造烟雾来防止作物冻害?为什么? 4 .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新疆谚语“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呈现的现象。 【合作探究】 1 .为什么说地面长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热量来源? 2. (1)你知道为什么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吗? (2)交通信号为什么“红灯停”? 3 .为什么冬春季节霜冻总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反思归纳】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和 ________ 三个方面。 1

专题一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及大气的受热过程【学习目标】 (1)掌握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能够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地理现象【课本知识回扣】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大气的组成: 氮:含量最多(78%)是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干洁氧:含量第二(21%)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空气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组成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使生物免遭伤害,少量紫外线有杀菌作用。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雨后的空气是清新的。 固体杂质 2.垂直分层 ①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曲线:②各层的特点及原因: 层次特点原因 对流层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每上升 100米降低0.6℃;②对流动动显着 (纬度越低,对流层越厚);③天气 现象复杂多变。 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地 面,上冷下热,对流强, 水汽杂质多、对流运动 显着。 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平稳天气 晴朗有利高空飞行。 臭氧吸收紫外线;上热 下冷;水汽杂质少、水 平运动。 高层大气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 线作用 3.逆温现象: (1)概念: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 类型发生的条件 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大气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慢 平流逆 温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 地形逆温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空气被较冷的空气抬挤上升 锋面逆温锋面之上的暖空气与锋面之下的冷空气之间温度差异显着 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

专题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第二课 一、学习目标: 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2.学会分析大气温室效应及其影响。 学习重点:大气热量的来源,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学习难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自学指导与检测 导学指导导学检测及课堂展示 知识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阅读课本29-30页,完成右框内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地球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 2.低层大气主要的热量来源:。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向外,由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波长越,反之越长;相对于太阳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地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并且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 3.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向外放出,其中朝向地面的部分,辐射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 4.右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图,完成填空。 A: B: C: D: 5.大气的两个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选择性吸收):臭氧和氧原子吸收,水汽和二氧化碳吸 收。 ②反射:无选择性反射,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 ③散射:改变太阳辐射的的方向,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最易被散射。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合作探究】1.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 2.霜冻为什么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

三、巩固诊断 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因为( ) A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D 、大气逆辐射作用 2.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经常有浓烟笼罩大白菜地,防止大面积冻伤,原因是( ) A 、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强大气温度 B 、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 、浓烟可阻挡冷锋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伤 D 、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3.谚语说“十雾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指大雾多发生在晴天时,因为( ) A 、晴天时水汽多 B 、晴天时大气运动缓慢 C 、晴天时尘埃多 D 、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 4.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 图12是“大气热力作用关联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5.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 A .a B .b C .e D .d 6.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 A .a B .b C .c D .d 7.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O 2排放可以使( ) A. a 增强 B. b 增强 C. c 减弱 D. d 增强 闯关题: 1.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3.结合课本第30页“活动”,解释温室保温的原理。 总结 昼 夜 陆地 A 昼 夜 陆地 C 昼 夜 海洋 B 昼 夜 海洋 D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教师王安强【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护作用;理解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与大气受热过程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根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示意图认识削弱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特点;结合“大气的温室效应”示意图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运用大气热力性质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大气热状况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天空的颜色”“温室效应”的学习,明确成因,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 教学难点: 1.大气的温室效应。 2.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 图文结合。启发、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①学生思考,说说自己身边气温的昼夜变化情况; ②思考:为什么月球上昼夜温差巨大,而地球上昼夜温差比较小? ★ 学习主题Ⅰ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复习回顾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提出质疑 大气为何不直接从太阳辐射中汲取热量,反而要劳驾地面呢? 学生活动 自学教材P32相关内容,了解大气的受热程,及大气削弱作用的环节。 设计意图 使学生初步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三种削弱作用,通过设疑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设计意图 教师环环设问激发着学生步步为营。此时每一问题后教师的小结很重要,尤其要让学生领会吸收、散射的选择性和反射的无选择性。 设计意图 用学生比较熟悉又感觉神秘的月球与地球相比,激发大家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时1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2.学会运用示意图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过程,并能运用其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等地理现象。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两个来源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 2.两个过程 3.两大作用 (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2)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4.主要影响 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判断 1.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 )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 ) 3.白天没有大气逆辐射。( × ) 4.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 ) 二、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 (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2)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3)意义? ???? 形成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 形成各种天气变化 2.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 ①A地受热过多,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D地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②B、F地冷却收缩,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③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判断

1.垂直方向的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 √ ) 2.气流的垂直运动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而水平运动是由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引起的。( √ ) 3.在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压越高。( × )

百度文库 高一地理 编号:DL-013-01-009 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一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 导学案 1、 2 、 编写人:周爱 审核人:高一地理组 班级: 级别: 编写时间:2013-11-10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能理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 A 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较少,大部分能够透过 【重点难点】 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的原理 【学法指导】 通过图解分析探讨理解“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 【知识链接】 针对大气受热过程,复习时要正确理解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形成分析昼夜温差的思路。能运 用以上原理、方法分析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玻璃温室、水库建设、热力环流的常见 形式及其影响。 【学习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 1、基础梳理(A 级) (1) 大气最重要的热源: ______________ (2)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_______________ 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 地球大气对图中的 大气射到地面;大气对图中的 B 吸收较多,因此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 大代戻 制约着大气的 ◎ 她农吸收 (3)、影响:影响着大气的 2、读图 级) 2、 1,运用大气增温过程解释“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原理( 大气保 温作用 地面增温:地面吸收④ 大气增温:近地面大气吸收⑤ 而增温 而 增温 大气保温效应:⑥ 将大部分热 量返还地面 3、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什么作用?如果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你认为合适吗?( B 级) 合作探究: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吴忠市回民中学李小梅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使用的是中图版的地理教材。本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第1册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一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节的内容属于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范畴,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后面学习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论依据,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节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体现课改中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理念,有利于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二、教材内容分析 从正文看,教材的编排紧贴课标的要求,首先呈现的是大气受热过程的三环节,进一步分析可从中提取出大气受热过程的两个作用。接下来教材较详细地阐述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原理。阅读部分的标题是“天空的颜色”,意在让学生运用本部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体味地理的“有用性”,进一步认识人地关系。本部分教材中主要有三张地图: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的“温室效应”、太阳辐射在地面的不均匀分布,意在使学生“运用图表说明”,指明了学习路径。 【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标解读: 内容标准: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课标解读①课标中的行为动词“说明”属于理解的知识水平; ②“课标”中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 ③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助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④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自选或运用给定的图表准确而完整地解释“大气的受热过程”,运用这部分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进一步认识人地关系。准确而完整地解释“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基础是对大气受热过程有一完整的感知和记忆,即大气受热过程的三环节、两作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记住大气受热的完整过程: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和地表把热量传给大气这三个环节,以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这两个作用。 2、学生能够运用自选或给定的图表准确而完整地解释“大气的受热过程”。 3、学生能够运用这部分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从而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进一步认识人地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大气受热过程,以及受热过程中的有关现象 难点: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理解。 2、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刚升入高中不久,对地理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加之本部分知识可以很好地解释学生日常生活中关注的一些现象,所以教师有技巧的设问,一定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由感知形成结论,由结论解释现象。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关于太阳辐射和对流层大气特点等的知识储备,也有了关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 [学生用书 P41]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反射作用 (1)表现?????云层:云层越低、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 强。较大颗粒的尘埃:空气中较大颗粒越多,反射 越强。 (2)特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没有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 (3)现象: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白天的气温相对较低。 2.散射作用 (1)表现: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弥散。 (2)特点:大气的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容易被散射。 (3)现象? ????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3.吸收作用 (1)特点:大气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 ①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②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③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 (2)表现? ????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不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布是不均匀的,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并不能完全被地面吸收。其吸收的多少与地面性质(地面反射率)有关,反射率越大,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少。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保温过程 (1)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向地面,被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射向大气,大气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增温后,也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大气辐射。 (2)大气辐射中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2.表现?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云层越厚、空气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3.现象? ????阴天时,昼夜温差小。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 (1)物体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2)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为长波辐射。 一、判断题 1.太阳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属于短波辐射。( )

高中地理必修1导学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1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 1 . 了解大气的热源。 2 . 】 3. 理解大气的两种热力作用,学会分析昼夜温差大小。 4. 理解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掌握其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1.理解大气的热力作用: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2.应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 <一>、预习思考(各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热源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________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________ # 2.受热过程

(1) A 在穿过大气过程中,部分被大气 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 (2) 地面升温后,又以B 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 (3) C 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二>、预习自测(展示并评价:由学生讲解) 1.读辐射转换图,完成下列要求: $ : : (1)说明图中字母的含义; (2)大气对太阳辐射有什么作用 。 2.【活动】完成P29页活动题(2),分析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提示:月球自转的周期为天) 大气上界 A B D C E F 地面

<三>、疑问存档 。 — 探究问题1 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晴天的昼夜温差大还是阴雨天的昼夜温差大为什么 》 探究问题2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请解释以下农业生产现象: ①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

②利用烟雾防霜冻。 · ? 第小组姓名成绩组平均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 读下图(图中e、f、g 表示不同作用,a、b、c、d 表示不同辐射),回答1--3题。 1.在图中箭头所示的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 A 箭头a B 箭头b C 箭头c D箭头d 2.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A 箭头a 表示的辐射B箭头b 表示的辐射 C 箭头c 表示的辐射 D 箭头d 表示的辐射 3.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①箭头f 可能增强②箭头e 可能增强③箭头c 可能增强④箭头a 可能增强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4.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为() % ①青藏高原距离太阳近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大③地势高,空气稀薄④白天太阳辐射强⑤云层厚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⑥D.②⑤⑥ 5.撒哈拉大沙漠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原因是()

大气的受热过程(1) 【学习目标】 1、通过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理解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3、运用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解释实际生产生活现象。 【学习过程】 一、自学教材,完成导读: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吸收、 反射、散射三种形式。读右图,回答: 1、图中字母表示的削弱作用是: a b c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则吸收很小,所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的反射作用最强。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散射也有选择性,太阳辐射中的蓝、紫色光容易被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散射。(二)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阅读教材P28的内容,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右图中三种形式的 辐射能: a ; b ; c ; 2.两个来源 (1)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 3.两个过程

4.两大作用 (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2)保温作用:C 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5.大气受热过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CH4、O3等)温室气体(CO2、→增多排放→辐射增多吸收地面→升高气温→变暖全球 (2)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由于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迅速散失,气温随之降低。 (3)沙漠地区气温日较差大: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4)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水汽、杂质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 6、把下面太阳辐射能的传递过程补充完整: 太阳 【探究活动一】 蓝天与白云 歌唱家德德玛在《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中唱到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你能解释蓝天、白云的颜色是怎样形成的吗那乌云呢 【即时应用】 比较下列各组两地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弱,分析其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

大气的受热过程 师:上课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藏族姑娘,右边是南充的美女,都一样是妙龄少女,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大的肤色差距呢? 生:略 师:青藏高原海拔高,云层稀薄,太阳辐射较强;四川盆地阴雨蒙蒙,辐射较弱,那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云层的厚度会影响地面接收到的辐射强度呢? 生:略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进入这一节的内容: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同学们把书翻到28页。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 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中的两个作用: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3. 能够运用受热过程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现象 师:大家刚刚读了一遍课本了,现在来看一下这几道题: 1 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_______ 2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________ 3 为什么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 生:回答问题 师: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这个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吃食物,用的物品,有的是直接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下来的,

有的是植物在长期的地质作用下并经过人类的加工而形成的,这些都离不开太阳辐射。第二题等会我们会详细的讲解,这里就不多说了。第三题呢?同学们请看到28页下面的注释。 师:大气的受热过程可以分为削弱过程和保温过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这两个过程。 师:首先来看大气的削弱过程,这里有一个问题:太阳辐射照射到地球的时候能不能100%到达地面,为什么? 生:略 师:对,大气会对太阳辐射有吸收、反射、折射等,这些作用会削弱太阳辐射,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我们可以用“太阳暖大地”来概括这个过程。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太阳辐射的波谱图,其中有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三种。吸收紫外线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臭氧,红外线主要是被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各种光都可以发生反射,主要的参与成分是云层和较大的尘埃,在空气分子、尘埃和雾滴的作用下,蓝紫光很容易被散射出去,这就是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蓝色的原因了。 师: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现蓝色?刚刚已经说过原因了,现在想请一位同学来分析一下。 生:略 师:地球吸收热量之后是不是就一直把热量留在地面? 生:略 师:不对,是吧。因为任何物体都会向外辐射能量,同样,地面也不

高中地理必修1导学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 1.了解大气的热源。 2.理解大气的两种热力作用,学会分析昼夜温差大小。 3.理解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掌握其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1.理解大气的热力作用: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2.应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 <一>、预习思考(各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热源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________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________ 2.受热过程 (1) A在穿过大气过程中,部分被大气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预习案※(约10分钟) 教学过程

(2) 地面升温后,又以B 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 (3) C 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二>、预习自测(展示并评价:由学生讲解) 1.读辐射转换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图中字母的含义; (2)大气对太阳辐射有什么作用? 2.【活动】完成P29页活动题(2),分析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提示:月球自转的周期为27.32天) <三>、疑问存档

探究问题1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晴天的昼夜温差大还是阴雨天的昼夜温差大?为什么? 探究问题2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请解释以下农业生产现象: ①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②利用烟雾防霜冻。 第小组姓名成绩组平均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 读下图(图中e、f、g 表示不同作用,a、b、c、d 表示不同辐射),回答1--3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