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方剂量转换

汉方剂量转换

汉方剂量转换
汉方剂量转换

试论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及量值

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关系及其量值,特别是汉方剂量古今的折算,是个长期困扰学界的问题。自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古今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今天医家在汉方剂量的折算上多因之,把仲景方的一两折为3克①,更有主张折为1~1.6克者②。《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12期发表柯雪帆等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折东汉一两约15.6克。搞清汉方的真实剂量,对于澄清明清以来在汉方剂量上的错误认识,很好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特别是继承以张仲景《伤寒论》为代表的汉方医学成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从新莽至唐末的的几百年间,存在着一个相对稳定的药秤衡制,这是汉唐医家代代相传,虽经多次朝代的变迁而沿用不变的药用衡量单位,其衡值也是相对稳定的。汉唐时期的一两折合今制约13.8克。

一、自汉至唐,均采用斤、两、分、铢制

从度量衡发展的历史来看,汉代是我国度量衡的完善时期。《汉书.律历志》首先明确了五量制,即铢、两、斤、钧、石。《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钓、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二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其衡量关系为:24铢=1两16两=1斤20斤=1钧4钧=1石

其后,南朝梁著名医家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在《本草经集注》中说:“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十六两为一斤。虽有子谷秬黍之制,从来均之已久,正尔依此用之。”与《汉书?律历志》所记载的衡制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陶弘景的药秤在铢两之间多了“分”,其衡量关系是:6铢=1分4分=1两16两=1斤;其次,他提出了“分”这个衡量单位的起源,即“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即南北朝时期才有“分”这个衡量单位。

斤、两、分、铢制是不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东汉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已经使用了陶弘景所说的斤、两、分、铢制,如:《金匮要略》中“侯氏黑散”。比张仲景晚约一百多年的晋?葛洪(约公元283~363年)《肘后备急方》也使用这个衡制。

隋唐时期的医家沿用汉魏的衡制,《外台秘要》、《医心方》引六朝、隋、唐医家方皆采用斤、两、分、铢制,孙思邈也如此。唐末宋初,衡制发生了变化,医家逐渐采用新的斤、两、钱、字、分制,如北宋?钱乙(约公元1035~1117年)的《小儿药证直诀》,刊于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都出现了汉唐时期没有的衡量单位“钱”、“字”。那么,张仲景方使用斤、两、分、铢制,是不是现今所见最古的例证呢?东汉早期汉墓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中相对完整的方计36个,除了用斤、两、升等衡量、容量单位外,大量用到了“分”,如简42~43:麻黄三十分大黄十五分厚朴、石膏、苦参各六

分乌喙、付子各二分,凡七物皆并冶这里的“分”是估量单位“份”③,还是衡量单位,尚需研究。

二、汉唐时期医方中的一两相当于13.8克

隋唐药用衡量单位沿用旧制不变,其量值是不是也随着朝代的变迁,而是汉魏的二倍三倍呢?从苏敬、孙思邈、李时珍到今天的医家,一直对这个问题有争议。我们认为,自汉至唐,药用衡量单位未变;如从新莽始建国(公元9年)起,至唐末昭宗天祐年(公元904年),其间近900年药用单位的量值,也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

1、南朝依古制,隋唐通行两套衡制,医药用小升小两

《隋书.律历志》在讲到衡量时指出:“梁陈依古称,齐以古称一斤八两为一斤。”“梁陈依古称”这句话很重要,郭正忠指出,李淳风提到的“梁陈”,应泛指南朝的宋齐梁陈。“既云‘梁陈依古’,其‘梁陈’之前的宋齐,自必更为‘依古’。”④也就是说,南朝衡制已发生了变化,而药秤则依陶弘景古秤。

隋唐时期衡量的量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药秤沿用古制不变,通行大小两套衡制。在社会上通行大斤大两的时候,小斤小两即古药秤在金银玉帛及合汤药中运用,两者并行不悖。《旧唐书》卷48“食货上”:“权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为铢,二十四铢为两,三两为大两,十六两为斤。……合汤药及冠冕,制用小升小两,自余公私用大升大两。”《通典》、《唐六典》、《唐会要》等书也明确记载医

药用小升小两,其余公私用大升大两,大小衡制之比是三比一,即大两的一两是小两的三两。孙思邈(公元581~682)《备急千金要方》:“隋人以三两为一两,今依四分为一两称(秤)为定。”孙思邈是生活在隋代和唐高宗时期的医家,他指出,隋人已通行大两,其大小两之比为三比一,他开方用药“依四分为一两称(秤)为定”,即依陶弘景以来医家共用的斤、两、分、铢制,亦即小升小两。

2、唐代医家对药量的标注

唐代医家王焘于天宝十一年(752)完成的《外台秘要》卷31乌麻地黄酒方:六月六日曲四升忘斯油麻六斗五升生地黄四斗,前三味并用大斗大升丹参生石斛牛膝杜仲萆薢生姜各二斤人参八两,以上并药秤秤之。在“代茶新饮方”,中,要求将“右十四味并拣择,取州土坚实上者,刮削如法,然后称大斤两”这里提到了“大斗大升”、“药秤秤之”、“秤大斤两”。为什么要特别标出来呢,因为合汤药用药秤,药量皆为小升斗,小斤两,若需用通行的大斤大两,则需标出。

3、宋代医家对古方剂量的注解

大约以唐末宋初为界,前后的医家开方用药使用的衡制及量值都有很大的差别。汉唐时期用斤、两、分、铢制,宋元以来使用斤、两、钱、字、分制。前者用的是小两,唐末宋初以后用的是相当隋唐时期的大两,两者相差约三倍,所以唐以后的医家读古方时多对剂量加以注释,以示古今的不同。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隋唐医家用小升小两。如:庞安时(约公元1042~1099年)《伤寒总病论》:“按古之三两,准今一两。古之三升,今之一升。”成书于北宋元祐四年(公元

1089年),朱肱《类证活人书》:“古之三两,即今之一两也;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古之三升,即今之一升也。”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引金?李杲曰:“六铢为一分,即二钱半也。二十四铢为一两。古云三两,即今之一两;云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这些医家非常准确的解释了古今衡量的演变,汉唐时期4分等于1两,唐以后10钱等于1两,古今衡制相换算,则4分= 10钱,一分等于二钱半。宋之一两约等于汉唐之三两,六钱半乘以三,即朱肱所谓“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

4、自然科学史家的考证

卢嘉锡主编,丘光明等著《中国古代科技史?度量衡卷》对汉唐时期各代的衡量值考证结论如下⑤:

朝代斤升两

新莽245克200毫升15.3克

东汉222克200毫升13.875克

曹魏220克200毫升13.75克

晋220克200毫升13.75克

隋660克600毫升大:41.25克小:13.75克

唐662~672克600毫升大:41.4~42克小:13.8~14克

宋661克41.3克

从上表可以看出,汉魏至隋唐时期一两的衡值,没有大的变化,与文献所记

隋唐沿用旧制相符。西汉到唐,一两的平均值是14.05克,新莽一两最大,为15.3克,与最小的13.75克相比,相差1.55克。考虑到经方出自东汉,则东汉与隋唐只有0.025克的细微差别,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汉唐时期的一两折为13.8克应符合实际。

三、经方药量的比较及药与水的比例

1、唐代医家用经方药量与仲景同

隋唐医家用的是小升小两,剂量和汉魏时期没有大的不同。孙思邈《千金翼方》所录《伤寒论》方和张仲景使用的剂量基本一样⑥。这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孙思邈认为古今剂量一样,毋须改动,完全可供当前临床实践用;一是古今剂量虽不一样,但为了存古,不能改动。我们认为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医家所录方剂是供临床使用的,如果剂量不能作临床使用而不作任何交代,那是不可想象的。唐以后,药用衡制及量值都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宋元的医家,在供临床使用的方书中录用张仲景方的时候,基本上是两种情况:一是交代古今剂量的不同,而后直接录用汉方,如明?许宏《金镜内台方议》:“伤寒方中,乃古分两,与今不同,详载之。铢:曰铢,二十四铢为一两。两:曰两,古之三两为今一两。分:曰一分者,即今之二钱半也。”他交代了古今剂量的不同之后,照原剂量录用仲景方而不加改动。徐灵胎在《伤寒论类方》交代了古今剂量的不同之后,也照原剂量录用仲景方而不加改动⑦。而陈修园等医家在书中未交代古今剂量的不同,则按当

时的用量改动仲景方的药量⑧。

2、一两折13.8克,药和水的比例恰当

分析汉唐医家汤方药量与水的关系,说明汉唐药用一两折今约13.8克,药量与水的比例关系是合理的。从《千金翼方》中随便抽一汤方看其药量和水的比例。防风汤八味计19两,“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小两小升则:13.8克×19 = 262克水1800毫升,药水比例合理;如是大两则一副药798克,药量太大,不合理。王焘《外台秘要》卷十五载南朝宋齐间医家深师的防风茯苓汤方,七味计21两,“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绞去滓,分三服”。小两小升则药水为:290克,2000毫升;大两则882克。该方人参三两,如是大两,则每天需人参120克,无理。

隋唐药秤沿古制,近900年间药用衡值基本不变这个结论,不仅要经得起唐人方子的检验,重要的是,还要经得起张仲景方的检验,也就是说,药量和水的比例要恰当,剂量要合理。我们看《伤寒论》中桂枝汤方:前四味药计11两,13.8克×11 = 152克。柯雪帆先生测十二枚大枣约30克⑨,则总量为182克,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药水之比约1:8,是合理的。如将药量增加一倍,水则太少,或象今天把一两折为3克,则水又太多。葛根汤共七味药,前六味计16两,13.8克×16 = 221克,加大枣11枚约25克,总计246克,水一斗煮麻黄用去二升,八升水为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药水之比约1:7。

综上所述,汉唐时期的药用单位及量值,历经数百年而没有明显的变化,自

宋开始,采用新的衡制,到了元明,医家在用经方时,药量较仲景已有很大的变动。今天,医家则依据自己的医疗实践改动经方的药量,随意性太大。如果能准确地确定汉方的剂量,分析古今剂量不同的原因,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经方用量,对中医药的现代化及走向国际,无疑有重要意义。

试论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及量值

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关系及其量值,特别是汉方剂量古今的折算,是个长期困扰学界的问题。自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古今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今天医家在汉方剂量的折算上多因之,把仲景方的一两折为3克①,更有主张折为1~1.6克者②。《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12期发表柯雪帆等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折东汉一两约15.6克。搞清汉方的真实剂量,对于澄清明清以来在汉方剂量上的错误认识,很好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特别是继承以张仲景《伤寒论》为代表的汉方医学成就,有着

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从新莽至唐末的的几百年间,存在着一个相对稳定的药秤衡制,这是汉唐医家代代相传,虽经多次朝代的变迁而沿用不变的药用衡量单位,其衡值也是相对稳定的。汉唐时期的一两折合今制约13.8克。

一、自汉至唐,均采用斤、两、分、铢制

从度量衡发展的历史来看,汉代是我国度量衡的完善时期。《汉书?律历志》首先明确了五量制,即铢、两、斤、钧、石。《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钓、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二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其衡量关系为:24铢=1两16两=1斤20斤=1钧4钧=1石

其后,南朝梁著名医家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在《本草经集注》中说:“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十六两为一斤。虽有子谷秬黍之制,从来均之已久,正尔依此用之。”与《汉书?律历志》所记载的衡制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陶弘景的药秤在铢两之间多了“分”,其衡量关系是:6铢=1分4分=1两16两=1斤;其次,他提出了“分”这个衡量单位的起源,即“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即南北朝时期才有“分”这个衡量单位。

斤、两、分、铢制是不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东汉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已经使用了陶弘景所说的斤、两、分、铢制,如:《金

匮要略》中“侯氏黑散”。比张仲景晚约一百多年的晋?葛洪(约公元283~363年)《肘后备急方》也使用这个衡制。

隋唐时期的医家沿用汉魏的衡制,《外台秘要》、《医心方》引六朝、隋、唐医家方皆采用斤、两、分、铢制,孙思邈也如此。唐末宋初,衡制发生了变化,医家逐渐采用新的斤、两、钱、字、分制,如北宋?钱乙(约公元1035~1117年)的《小儿药证直诀》,刊于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都出现了汉唐时期没有的衡量单位“钱”、“字”。那么,张仲景方使用斤、两、分、铢制,是不是现今所见最古的例证呢?东汉早期汉墓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中相对完整的方计36个,除了用斤、两、升等衡量、容量单位外,大量用到了“分”,如简42~43:麻黄三十分大黄十五分厚朴、石膏、苦参各六分乌喙、付子各二分,凡七物皆并冶这里的“分”是估量单位“份”③,还是衡量单位,尚需研究。

二、汉唐时期医方中的一两相当于13.8克

隋唐药用衡量单位沿用旧制不变,其量值是不是也随着朝代的变迁,而是汉魏的二倍三倍呢?从苏敬、孙思邈、李时珍到今天的医家,一直对这个问题有争议。我们认为,自汉至唐,药用衡量单位未变;如从新莽始建国(公元9年)起,至唐末昭宗天祐年(公元904年),其间近900年药用单位的量值,也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

1、南朝依古制,隋唐通行两套衡制,医药用小升小两

《隋书.律历志》在讲到衡量时指出:“梁陈依古称,齐以古称一斤八两为一斤。”“梁陈依古称”这句话很重要,郭正忠指出,李淳风提到的“梁陈”,应泛指南朝的宋齐梁陈。“既云‘梁陈依古’,其‘梁陈’之前的宋齐,自必更为‘依古’。”④也就是说,南朝衡制已发生了变化,而药秤则依陶弘景古秤。

隋唐时期衡量的量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药秤沿用古制不变,通行大小两套衡制。在社会上通行大斤大两的时候,小斤小两即古药秤在金银玉帛及合汤药中运用,两者并行不悖。《旧唐书》卷48“食货上”:“权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为铢,二十四铢为两,三两为大两,十六两为斤。……合汤药及冠冕,制用小升小两,自余公私用大升大两。”《通典》、《唐六典》、《唐会要》等书也明确记载医药用小升小两,其余公私用大升大两,大小衡制之比是三比一,即大两的一两是小两的三两。孙思邈(公元581~682)《备急千金要方》:“隋人以三两为一两,今依四分为一两称(秤)为定。”孙思邈是生活在隋代和唐高宗时期的医家,他指出,隋人已通行大两,其大小两之比为三比一,他开方用药“依四分为一两称(秤)为定”,即依陶弘景以来医家共用的斤、两、分、铢制,亦即小升小两。

2、唐代医家对药量的标注

唐代医家王焘于天宝十一年(752)完成的《外台秘要》卷31乌麻地黄酒方:六月六日曲四升忘斯油麻六斗五升生地黄四斗,前三味并用大斗大升丹参生石斛牛膝杜仲萆薢生姜各二斤人参八两,以上并药秤秤之。在“代茶新饮

方”,中,要求将“右十四味并拣择,取州土坚实上者,刮削如法,然后称大斤两”这里提到了“大斗大升”、“药秤秤之”、“秤大斤两”。为什么要特别标出来呢,因为合汤药用药秤,药量皆为小升斗,小斤两,若需用通行的大斤大两,则需标出。

3、宋代医家对古方剂量的注解

大约以唐末宋初为界,前后的医家开方用药使用的衡制及量值都有很大的差别。汉唐时期用斤、两、分、铢制,宋元以来使用斤、两、钱、字、分制。前者用的是小两,唐末宋初以后用的是相当隋唐时期的大两,两者相差约三倍,所以唐以后的医家读古方时多对剂量加以注释,以示古今的不同。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隋唐医家用小升小两。如:庞安时(约公元1042~1099年)《伤寒总病论》:“按古之三两,准今一两。古之三升,今之一升。”成书于北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朱肱《类证活人书》:“古之三两,即今之一两也;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古之三升,即今之一升也。”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引金?李杲曰:“六铢为一分,即二钱半也。二十四铢为一两。古云三两,即今之一两;云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这些医家非常准确的解释了古今衡量的演变,汉唐时期4分等于1两,唐以后10钱等于1两,古今衡制相换算,则4分= 10钱,一分等于二钱半。宋之一两约等于汉唐之三两,六钱半乘以三,即朱肱所谓“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

4、自然科学史家的考证

卢嘉锡主编,丘光明等著《中国古代科技史?度量衡卷》对汉唐时期各代的

衡量值考证结论如下⑤:

朝代斤升两

新莽245克200毫升15.3克

东汉222克200毫升13.875克

曹魏220克200毫升13.75克

晋220克200毫升13.75克

隋660克600毫升大:41.25克小:13.75克

唐662~672克600毫升大:41.4~42克小:13.8~14克

宋661克41.3克

从上表可以看出,汉魏至隋唐时期一两的衡值,没有大的变化,与文献所记隋唐沿用旧制相符。西汉到唐,一两的平均值是14.05克,新莽一两最大,为15.3克,与最小的13.75克相比,相差1.55克。考虑到经方出自东汉,则东汉与隋唐只有0.025克的细微差别,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汉唐时期的一两折为13.8克应符合实际。

三、经方药量的比较及药与水的比例

1、唐代医家用经方药量与仲景同

隋唐医家用的是小升小两,剂量和汉魏时期没有大的不同。孙思邈《千金翼方》所录《伤寒论》方和张仲景使用的剂量基本一样⑥。这可以有两种解释:一

是孙思邈认为古今剂量一样,毋须改动,完全可供当前临床实践用;一是古今剂量虽不一样,但为了存古,不能改动。我们认为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医家所录方剂是供临床使用的,如果剂量不能作临床使用而不作任何交代,那是不可想象的。唐以后,药用衡制及量值都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宋元的医家,在供临床使用的方书中录用张仲景方的时候,基本上是两种情况:一是交代古今剂量的不同,而后直接录用汉方,如明?许宏《金镜内台方议》:“伤寒方中,乃古分两,与今不同,详载之。铢:曰铢,二十四铢为一两。两:曰两,古之三两为今一两。分:曰一分者,即今之二钱半也。”他交代了古今剂量的不同之后,照原剂量录用仲景方而不加改动。徐灵胎在《伤寒论类方》交代了古今剂量的不同之后,也照原剂量录用仲景方而不加改动⑦。而陈修园等医家在书中未交代古今剂量的不同,则按当时的用量改动仲景方的药量⑧。

2、一两折13.8克,药和水的比例恰当

分析汉唐医家汤方药量与水的关系,说明汉唐药用一两折今约13.8克,药量与水的比例关系是合理的。从《千金翼方》中随便抽一汤方看其药量和水的比例。防风汤八味计19两,“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小两小升则:13.8克×19 = 262克水1800毫升,药水比例合理;如是大两则一副药798克,药量太大,不合理。王焘《外台秘要》卷十五载南朝宋齐间医家深师的防风茯苓汤方,七味计21两,“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绞去滓,分三服”。小两小升则药水为:290克,2000毫升;大两则882克。该方人参三两,如是大两,则每天需人参120

克,无理。

隋唐药秤沿古制,近900年间药用衡值基本不变这个结论,不仅要经得起唐人方子的检验,重要的是,还要经得起张仲景方的检验,也就是说,药量和水的比例要恰当,剂量要合理。我们看《伤寒论》中桂枝汤方:前四味药计11两,13.8克×11 = 152克。柯雪帆先生测十二枚大枣约30克⑨,则总量为182克,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药水之比约1:8,是合理的。如将药量增加一倍,水则太少,或象今天把一两折为3克,则水又太多。葛根汤共七味药,前六味计16两,13.8克×16 = 221克,加大枣11枚约25克,总计246克,水一斗煮麻黄用去二升,八升水为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药水之比约1:7。

综上所述,汉唐时期的药用单位及量值,历经数百年而没有明显的变化,自宋开始,采用新的衡制,到了元明,医家在用经方时,药量较仲景已有很大的变动。今天,医家则依据自己的医疗实践改动经方的药量,随意性太大。如果能准确地确定汉方的剂量,分析古今剂量不同的原因,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经方用量,对中医药的现代化及走向国际,无疑有重要意义。

试论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及量值

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关系及其量值,特别是汉方剂量古今的折算,是个长期困扰学界的问题。自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古今异制,古之一两,

今用一钱可也。”今天医家在汉方剂量的折算上多因之,把仲景方的一两折为3克①,更有主张折为1~1.6克者②。《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12期发表柯雪帆等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折东汉一两约15.6克。搞清汉方的真实剂量,对于澄清明清以来在汉方剂量上的错误认识,很好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特别是继承以张仲景《伤寒论》为代表的汉方医学成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从新莽至唐末的的几百年间,存在着一个相对稳定的药秤衡制,这是汉唐医家代代相传,虽经多次朝代的变迁而沿用不变的药用衡量单位,其衡值也是相对稳定的。汉唐时期的一两折合今制约13.8克。

一、自汉至唐,均采用斤、两、分、铢制

从度量衡发展的历史来看,汉代是我国度量衡的完善时期。《汉书?律历志》首先明确了五量制,即铢、两、斤、钧、石。《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钓、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二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其衡量关系为:24铢=1两16两=1斤20斤=1钧4钧=1石

其后,南朝梁著名医家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在《本草经集注》中说:“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十六两为一斤。虽有子谷秬黍之制,从来均之已久,正尔依此用之。”与《汉书?律历志》所记载的衡制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陶弘景的药秤在铢两之间多

了“分”,其衡量关系是:6铢=1分4分=1两16两=1斤;其次,他提出了“分”这个衡量单位的起源,即“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即南北朝时期才有“分”这个衡量单位。

斤、两、分、铢制是不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东汉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已经使用了陶弘景所说的斤、两、分、铢制,如:《金匮要略》中“侯氏黑散”。比张仲景晚约一百多年的晋?葛洪(约公元283~363年)《肘后备急方》也使用这个衡制。

隋唐时期的医家沿用汉魏的衡制,《外台秘要》、《医心方》引六朝、隋、唐医家方皆采用斤、两、分、铢制,孙思邈也如此。唐末宋初,衡制发生了变化,医家逐渐采用新的斤、两、钱、字、分制,如北宋?钱乙(约公元1035~1117年)的《小儿药证直诀》,刊于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都出现了汉唐时期没有的衡量单位“钱”、“字”。那么,张仲景方使用斤、两、分、铢制,是不是现今所见最古的例证呢?东汉早期汉墓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中相对完整的方计36个,除了用斤、两、升等衡量、容量单位外,大量用到了“分”,如简42~43:麻黄三十分大黄十五分厚朴、石膏、苦参各六分乌喙、付子各二分,凡七物皆并冶这里的“分”是估量单位“份”③,还是衡量单位,尚需研究。

二、汉唐时期医方中的一两相当于13.8克

隋唐药用衡量单位沿用旧制不变,其量值是不是也随着朝代的变迁,而是汉魏的二倍三倍呢?从苏敬、孙思邈、李时珍到今天的医家,一直对这个问题有争议。我们认为,自汉至唐,药用衡量单位未变;如从新莽始建国(公元9年)起,至唐末昭宗天祐年(公元904年),其间近900年药用单位的量值,也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

1、南朝依古制,隋唐通行两套衡制,医药用小升小两

《隋书.律历志》在讲到衡量时指出:“梁陈依古称,齐以古称一斤八两为一斤。”“梁陈依古称”这句话很重要,郭正忠指出,李淳风提到的“梁陈”,应泛指南朝的宋齐梁陈。“既云‘梁陈依古’,其‘梁陈’之前的宋齐,自必更为‘依古’。”④也就是说,南朝衡制已发生了变化,而药秤则依陶弘景古秤。

隋唐时期衡量的量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药秤沿用古制不变,通行大小两套衡制。在社会上通行大斤大两的时候,小斤小两即古药秤在金银玉帛及合汤药中运用,两者并行不悖。《旧唐书》卷48“食货上”:“权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为铢,二十四铢为两,三两为大两,十六两为斤。……合汤药及冠冕,制用小升小两,自余公私用大升大两。”《通典》、《唐六典》、《唐会要》等书也明确记载医药用小升小两,其余公私用大升大两,大小衡制之比是三比一,即大两的一两是小两的三两。孙思邈(公元581~682)《备急千金要方》:“隋人以三两为一两,今依四分为一两称(秤)为定。”孙思邈是生活在隋代和唐高宗时期的医家,他指出,隋人已通行大两,其大小两之比为三比一,他开方用药“依四分为一两称

(秤)为定”,即依陶弘景以来医家共用的斤、两、分、铢制,亦即小升小两。

2、唐代医家对药量的标注

唐代医家王焘于天宝十一年(752)完成的《外台秘要》卷31乌麻地黄酒方:六月六日曲四升忘斯油麻六斗五升生地黄四斗,前三味并用大斗大升丹参生石斛牛膝杜仲萆薢生姜各二斤人参八两,以上并药秤秤之。在“代茶新饮方”,中,要求将“右十四味并拣择,取州土坚实上者,刮削如法,然后称大斤两”这里提到了“大斗大升”、“药秤秤之”、“秤大斤两”。为什么要特别标出来呢,因为合汤药用药秤,药量皆为小升斗,小斤两,若需用通行的大斤大两,则需标出。

3、宋代医家对古方剂量的注解

大约以唐末宋初为界,前后的医家开方用药使用的衡制及量值都有很大的差别。汉唐时期用斤、两、分、铢制,宋元以来使用斤、两、钱、字、分制。前者用的是小两,唐末宋初以后用的是相当隋唐时期的大两,两者相差约三倍,所以唐以后的医家读古方时多对剂量加以注释,以示古今的不同。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隋唐医家用小升小两。如:庞安时(约公元1042~1099年)《伤寒总病论》:“按古之三两,准今一两。古之三升,今之一升。”成书于北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朱肱《类证活人书》:“古之三两,即今之一两也;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古之三升,即今之一升也。”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引金?李杲曰:“六铢为一分,即二钱半也。二十四铢为一两。古云三两,即今之一两;云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这些医家非常准确的解释了古今衡

量的演变,汉唐时期4分等于1两,唐以后10钱等于1两,古今衡制相换算,则4分= 10钱,一分等于二钱半。宋之一两约等于汉唐之三两,六钱半乘以三,即朱肱所谓“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

4、自然科学史家的考证

卢嘉锡主编,丘光明等著《中国古代科技史?度量衡卷》对汉唐时期各代的衡量值考证结论如下⑤:

朝代斤升两

新莽245克200毫升15.3克

东汉222克200毫升13.875克

曹魏220克200毫升13.75克

晋220克200毫升13.75克

隋660克600毫升大:41.25克小:13.75克

唐662~672克600毫升大:41.4~42克小:13.8~14克

宋661克41.3克

从上表可以看出,汉魏至隋唐时期一两的衡值,没有大的变化,与文献所记隋唐沿用旧制相符。西汉到唐,一两的平均值是14.05克,新莽一两最大,为15.3克,与最小的13.75克相比,相差1.55克。考虑到经方出自东汉,则东汉与隋唐只有0.025克的细微差别,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汉唐时期的一两折为13.8克应符合实际。

常用药物使用剂量

常用药物使用剂量 1.苯巴比妥(鲁米那) 成人镇静,每次0.15-0.03g,每日2-3次; 催眠,每次0.03-0.1g,睡前服; 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每日0.09-0.12g,分3次; 小儿镇静,每次1-2mg/kg,每日2-3次; 催眠,每次2-5mg/kg,睡前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每次1.5-2.5mg/kg,每日3次; 2.地西泮(安定) 成人,口服,每次2.5-10mg,每日2-3次; 注射,每次10-20mg,静注速度每分钟2mg; 小儿,口服,>5岁,每次1-2.5mg,每日3-4次; 注射,每次0.25-0.5mg/kg,极量,<5岁1次5mg,>5岁1次10mg; 3.盐酸哌替啶(度冷丁) 成人,口服每次0.05-0.1g,每日3次,极量1次0.15g,1天0.6g; 注射,每次0.025-0.1g,每日3-4次,极量同口服; 小儿,口服,每次1-1.5mg/kg,必要时每3-4小时1次; 注射,每次0.8-1.3mg/kg,必要时每3-4小时1次; 4.硫酸阿托品 成人,口服,每次0.3-0.6mg,每日3次,极量,每次1mg,1天3mg; 注射,每次0.3-0.5mg,极量,1次1mg; 小儿,口服,每次0.01mg/kg;注射,每次0.01mg/kg,极量0.03-0.05mg/kg; 5.山莨菪碱 成人,口服及静注,每次5-10mg,每日1-2次; 小儿,每次0.1-0.2mg/kg; 6.甘露醇 成人,利尿,每次1-2g/kg,使尿量维持在30-50ml/h; 脑水肿、青光眼:每次1.5-2g/kg,30-60min内滴注,每日可给3次; 小儿,利尿,每次1-2g/kg,2-6h内滴注; 脑水肿:剂量同上,30-60min内滴注,衰弱者每次0.5g/kg; 7.氨茶碱 成人,口服,0.1-0.2g,每6-8h1次,极量1次0.5g,1天1g;静注,每 次0.25-0.5g,每日1-2次; 静滴,负荷量4-6mg/kg,30min滴完,维持每小时0.6-0.8mg/kg; 小儿,口服,每次4-6mg/kg,每6-8h1次;静注,每次2-4mg/kg,每日1-2次; 静滴,负荷量6mg/kg维持每小时;<6个月0.5mg/kg; 8.利巴韦林,成人0.3-0.6g/天,分3次;小儿10-15mg/kg.d,分3次; 9.头孢呋辛,成人4.5-6g/天,分4-6次;小儿0.05-0.1g/kg.d,分4-6次; 10.头孢曲松钠,成人2-4g/天,分2次;小儿30-50mg/kg,1次/天; 11.头孢他啶,成人2-4g/天,分2-3次;小儿0.05-0.15g/kg,分2-3次; 12.琥乙红霉素,小儿25-50mg/kg.d; 13.庆大霉素,小儿口服10-15mg/kg.d,分3-4次;静滴4-8mg/kg,溶于5%GS100-200ml内。 14.硫酸阿米卡星,成人及小儿15mg/kg.d,分2-3次;

药物剂量换算法

由于小儿和婴幼儿的用药剂量很少或极少,护士执行医嘱时必需将患儿的用药剂量(g、mg、u)换算为毫升(ml),然后才能注射。为了快捷、准确地换算,笔者研究推出“药物分类系数换算法”即mg→ml速算法(口算法)[1]。为临床解决了小剂量用药mg→ml的换算容易失误、出现差错的难题,为抢救紧急用药赢得了时间与效率。本法已被20多家医院及2间医学院校推广应用,获得一致的好评:简单实用、教学效果高。介绍如下: 1换算公式:所需毫升量(ml)=用药剂量(g、mg、U)×分类系数/10n(小数点定位)[1]。 首先掌握“分类系数”与“小数点定位”,然后才能快速换算(口算)。 1.1 分类系数(简称:系数) 1.1.1 定义:将所有注射液按每毫升含药量的1、2、5、25、125分为五类(不论单位、小数点和0),分别赋予换算系数10、5、2、4、8,每类数只有一个系数,又称“分类系数”,如下: ①0.001、0.01、0.1、1、10、100、1000、10000(1万)、10万等,属“ 1类数”, 系数10; ②0.002、0.02、0.2、2、20、200、2000、20000(2万)、20万等,属“ 2类数”, 系数5; ③0.005、0.05、0.5、5、50、500、5000、50000(5万)、50万等,属“ 5类数”, 系数2; ④0.025、0.25、2.5、 25、250、2500、25000(2.5万)、25万等,属“25类数”, 系数4; ⑤0.125、1.25、12.5、125、1250、12500 (1.25万)、12.5万等,属“125类数”,系数8。 1.1.2 找系数:①将1、2、5、25、125等5个数字,称为“分类数”,每毫升“含药量”不论单位和数字大小,一律以“分类数”寻找“系数”,非常简单,如西地兰0.2mg/ml、阿托品2mg/ml、2%利多卡因20mg/ml、依地酸钙钠200mg/ml、青霉素200000u/ml等,因分类数相同(2),系数只有1个(5);②“凑10法” 找系数:如1×10(系数)=10、2×5(系数)=10、5×2(系数)=10、25×4(系数)=102、125×8(系数)=103。因系数与分类数是“凑10法”相对应的数字,知其一必知其二,如已知“含量/ml”必知系数(不需计算)。 1.2 小数点定位法 以每毫升含量的“整数位”为“用药剂量×系数”所得数的小数点向左移的“小数位”。如1)整数/ml:山莨菪碱5mg/ml(1位整数)、2%利多卡因 20mg/ml(2位整数)、氨茶硷250mg/ml(3位整数)、肝素12500u/ml(5位整数),各得数的小数点向左移1位、2位、3位、5位=毫升。2)小数/ml:阿托品0.5mg/ml、西地兰0.2mg/ml、毒K0.25mg/ml、25%硫酸镁0.25g/ml等,因“整数位0”(不起定位作用),得数的小数点不变(即毫升数)。 1.3 注意事项: “小数点后有0”的小数含量(如0.02g/ml、0.005g/ml、0.025g/ml 等),找系数方法同上,但“小数点定位”方法则相反,是以“小数点后0的个数”,定得数的“整数位”(小数点向右移n位)。例题:冬眠灵0.025g/ml(小数点后1个0),用药剂量0.002g=ml?计算:0.002×4(系数)=0.008,小数点向右移1位=0.08ml。此法的用药剂量g、含量g,而小儿用药剂量均以mg计算(mg/kg),含量必需同步(mg/ml),g→mg(小数→整数),如冬眠灵0.025g/ml→25mg/ml(2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问题》 编撰:春风微拂 1981年我国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并以此推算出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临床应用意义重大。以下根据柯雪帆、郝万山教授网上资料整理。 仲景时代药量与现代公制药量(约合换算): 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即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为1两,16两为斤,30斤为钧,4钧为石。 (汉代“石”读shi,后世读dan)。 1权=12斤,1斤=16两=250克(液体250毫升), 1两=克,约15克 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1龠=10毫升, 1铢=~克,1两=24铢,一钱匕=5铢钱=~克, 1刀圭=毫升约克,1撮=4刀圭=2克,1分=~克 1方寸匕=10刀圭=毫升约3~5克 (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 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 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一枚=20~30克、中者一枚15克, 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约46克, 枳实一枚约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梧桐子大(约)黄豆大。 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1寸=公分,1尺=23公分

给药剂量的换算

一、给药剂量的计算 药品规格与剂量单位换算重量单位五级:千克(kg)、克(g)、毫克(mg)、微克(μg)和纳克(ng)。容量单位三级:升(L)、毫升(ml)、微升(μl) 1、如何计算剂量 1)红霉素肠溶胶囊1次口服0.25g或0.5g,标识的每粒的规格是250mg。 按其之间的关系换算即:250mg=0.25g、500mg=0.5g,因此可服1片或2片。 2)维生素B12注射剂每次肌内注射50~200μg,每支规格标识为0.1mg。 依据换算即0.1mg=100μg,因此可给予0.05~0.2mg,即注射1/2-2支。 2、药物某一组分的量 1)1500ml的生理盐水中含Na+多少克? 1500ml生理盐水中含 氯化钠的量=0.9%×1500=13.5g 氯化钠的分子量=58.45 钠的分子量=23 Na+的含量=13.5g×23/58.45=5.31g 2)多少毫克的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与1mg的去甲肾上腺素相当? 去甲肾上腺素分子量169.18,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分子量337.28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的量=1mg×337.28/169.18=2mg 二、滴速计算 滴系数:每毫升溶液所需要的滴数。 滴系数一般记录在输液器外包装上。常用的输液器滴系数有10、15、20三种型号。即1毫升有10、15、20滴! 输入时间(min)=要输入的液体总量(ml)*滴系数/每分钟的滴数 1、浓度的计算 (1)百分比浓度计算 重量比重量百分浓度:系指100g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以符号%(g/g)表示。 重量比重量百分浓度=溶质重量g/溶液重量g×100% 重量比体积百分浓度:系指100m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以符号%(g/ml)表示。 重量比体积百分浓度=溶质重量g/溶液体积ml×100% 体积比体积百分浓度:系指100ml溶液中所含溶液的毫升数,以符号%(ml/ml)表示。 体积比体积百分浓度=溶质体积ml/溶液体积ml×100% (2)高浓度向低浓度稀释 C浓×V浓= C稀×V稀 例:若需用70%乙醇1000ml,现有95%乙醇,应如何配制? 需用95%乙醇的体积=70%*1000/95%=736.8ml 即:配制70%乙醇1000ml,需取95%乙醇736.8ml,加水稀释至1000ml。 (3)两种浓度混和的换算: 治疗需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00ml,现仅有50%和5%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问如何配制? 设:需50%葡萄糖注射液xml,则需5%葡萄糖注射液(1000-x)ml。 得公式:50%x+ 5% ×(1000-x)=10%×1000 计算得:x =111ml (1000-111)m1=889ml即:配制10%葡萄糖注射液1000ml需取50%葡萄糖注射液111ml,5%葡萄糖注射液889ml.

国产汉方

佰草集的清爽洗发水,很赞,针对油性头发的,你的是别的性质就别用了; “迷奇丝素美容蜜”产品内含蚕丝提取物丝素肽,再添加中药,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用它在鼻子上抹厚些,停留5-10分钟后抹去,讨厌的黑头也可改善。 “芭蕾珍珠膏” 大家都知道珍珠能美容,但将珍珠粉敷在脸上,是不能被吸收的,因为分子太大。而这种采用名贵太湖珍珠研制的珍珠膏就能弥补珍珠不能吸收的不足。 天应石护肤纸以楠竹为主料混合有效中草药成分制成楠竹纸,选用一种俗称“白泥”的天应石碾成的粉末作为粉纸的上粉原料。天应石的细腻粉末可不堵塞毛孔而控制面油,并作为防晒的保护层。 七日香人参胎素美容膏这是广州的上班女郎最熟悉的汉方美容品了,它吸取了中草药的精华,能有效舒缓肌肤。 大宝浓眉灵有自然丰润的眉毛,就不用每天花费精力画出漂亮的眉毛了。本品内含冬虫夏草、灵芝等中草药精华,能促进毛囊生长,用的时候用小棉棒蘸上一点再顺着眉毛涂抹。 大宝睫毛生长灵吸取了人参、田七中草药的精华,能促进睫毛生长,用的时候用小棉棒蘸上少许涂在睫毛上。 皇后牌片仔癀珍珠膏漳州特产片仔癀和闽南珍珠混合,片仔癀有消炎去红肿的作用,珍珠也有消毒消炎的作用,并且润肌保湿,用它来对付暗疮十分有效

(一)面部护肤产品 1、洁面乳: ⑴珊拉娜除逗防疤洗面奶(泡沫非常细,毛孔清透) ⑵柏兰平衡洗面奶(有清爽和柔润两种,真的很能平衡油脂,用一段时间明显感动t区没那么爱出油了) ⑶安安防敏感去满洗面奶、安安好的快、安安去豆洗面奶、安安青瓜洗面奶(白色包装)安安黄瓜洗面奶 ⑷洁莱雅 ⑸DOVE的洁面布 ⑹相宜银杏美白洁面膏 ⑺美加净cq洁面膏、美加净CQ洗面奶(天蓝色+白色包装) ⑼昭贵芦荟洗面奶(白色包装) ⑽上海硫磺皂(专治长豆豆或皮肤有点问题) ⑾郁美净的鲜奶系列、 ⑿清妃家的洁面乳[柔白洁面乳,平衡保湿洁面乳] ⒀美缘春(清凉、去痘、不干不蜕皮)、美媛春的排毒洁面膏、 ⒁索肤特木瓜白肤洗面奶 ⒂信芬芦荟洁面水晶 ⒃片仔癀洗面乳 ⒄丁家宜痘清爽洗面奶和凝胶 ⒅李医生的去痘系列 ⒆圣安净瞒的洗面奶(弱酸性,却也能把露华浓睫毛膏洗的干干净净)

干货分享伤寒论113方集锦后附剂量换算

【干货分享】伤寒论113方集锦(后附剂量换算) 1桂枝汤方:12条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2桂枝加桂汤方:117条 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3桂枝加芍药汤方:279条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4桂枝加大黄汤方:279条 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

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43条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6桂枝加附子汤方:20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7挂枝去芍药汤方:21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8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22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9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112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牡蛎五两,熬蜀漆三两,洗去腥龙骨四两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10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118

常用药物规格剂量表

基层常用药试用版1006 一、呼吸系统常用 维C银翘片(金银花、连翘、荆芥、淡豆豉、淡竹叶、牛蒡子、芦根、桔梗、甘草、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105mg、维生素C49.5mg、薄荷油)12片×1袋 2片 3/d 氨酚黄那敏胶囊(速效伤风感冒胶囊)10粒×1板 2粒 3/d 酚氨咖敏片 100片 1片 3/d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快克对乙酰氨基酚250mg、盐酸金刚烷胺100mg、马来酸氯苯那敏2mg、人工牛黄10mg、咖啡因15mg、糊精)10粒×1板×1盒 1粒 2/d 复方氨酚烷胺片(感康对乙酰氨基酚250mg、盐酸金刚烷胺100mg、马来酸氯苯那敏2mg、人工牛黄10mg、咖啡因15mg、淀粉、糖粉、硬脂酸镁)12片×1板×1盒 1片 2/d 复方氨酚葡锌片(康必得对乙酰氨基酚100mg、葡萄糖酸锌70mg、盐酸二氧丙嗪1mg、板蓝根浸膏粉250mg、淀粉、硬脂酸镁、薄膜包衣)12粒×1-2板×1盒 2片 3/d 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新康泰克盐酸伪麻黄碱90mg、马来酸氯苯那敏4mg、淀粉、蔗糖、羟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聚合物、欧巴代黄色干喷料、欧巴代粉红色干喷料)10粒×1板×1盒 1粒 1/12h 氨酚伪麻美芬片II/氨酚苯美片(白加黑对乙酰氨基酚325mg、盐酸伪麻黄碱30mg、氢溴酸右美沙芬15mg、盐酸苯海拉明25 mg夜、辅料日夜不同)15-12粒×1-2板×1盒日/夜2 1-2片白2/d 夜1 对乙酰氨基酚片(扑热息痛片) 0.5g×100片/瓶 1-2片 <4次/d 扑尔敏片(马来酸氯苯那敏) 4mg ×100片 4mg 3/d 抗病毒颗粒(板蓝根、忍冬藤、川射干、鱼腥草、重楼、贯众、白芷、青蒿、蔗糖) 12g ×10袋×1盒 12-24g 3/d 板蓝根颗粒(板蓝根、蔗糖、糊精) 10g × 20袋×1包 5-10g 3-4/d 感冒清热颗粒(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根、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蔗糖、糊精) 12g × 10-20-12袋 12g 2/d 复方金银花颗粒(金银花、连翘、黄芩、蔗糖) 10g(3.5)× 10包×1盒 10-20g 2-3/d 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黄芩、连翘、蔗糖、香精) 10mL× 10支×1盒 20mL(2支)3/d 复方一枝蒿颗粒(一枝蒿、大青叶、板蓝根) 10g × 10袋×1盒 1-2袋 3/d 咳特灵胶囊 1粒 3/d 消炎止咳片 0.35g ×12片/板×2板/盒 2片 3/d 急支糖浆 100mL/瓶 20-30mL 3-4/d 小儿减 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非那根糖浆) 100mL/瓶 10-20mL 3-4/d 磷酸苯丙哌林片(咳快好) 20mg ×100片 20-40mg 3/d 止咳枇杷颗粒 10g ×6袋 10g 3/d 枸椽酸喷托维林片(咳必清) 25mg ×100片 25mg 3-4/d 盐酸溴已新片(必嗽平) 8mg ×100片 8-16mg 3/d 氨茶碱片0.1g 0.1-0.2g 3/d

人和动物给药剂量换算

请注意最后一行,这个就是我们通常用到的。把人的临床剂量转换为实验动物的剂量。 试着换算一个。 如:人的临床剂量为X mg/kg , 换算成大鼠的剂量: 大鼠的剂量=X mg/kg×70kg×200g=X mg/kg×70kg×0.2kg=X mg/kg. 这也就是说,按单位体重的剂量来算,大鼠的等效剂量相当于人的倍。 在这里,我们要看到每种动物的体重(包括人),在上表中以蓝色显示的。还要注意到折算系数,也就是表中以红色所示的。将人的剂量转换成哪种动物的,就在相应的动物那一列下找到与人的相交的地方的折算系数,将剂量乘以折算系数,再乘上人的体重与那种动物体重的比值。注意体重的单位要化成一致。这个折算系数是以上表中蓝色所示的标准体重计算得来的。 依此类推,我们可以算出小鼠、豚鼠等其它动物剂量与人的比值。各常用实验动物折算系数的验证如下: 小鼠体型系数:标准体重:20g=0.02kg 小鼠的折算系数=(体型系数小鼠*W小鼠2/3)/(体型系数人*W人2/3) =(* 2/3 )/*70 2/3)* 70*X / = = 大鼠体型系数:标准体重:200g=0.2kg 大鼠的折算系数=(体型系数大鼠*W大鼠2/3)/(体型系数人*W人2/3) =(* 2/3 )/*70 2/3)* 70*X /

= = 豚鼠体型系数:标准体重:400g=0.4kg 豚鼠的折算系数=(体型系数豚鼠*W豚鼠2/3)/(体型系数人*W人2/3) =(* 2/3 )/*70 2/3)* 70*X / = = 兔体型系数:标准体重:1.5kg 兔的折算系数=(体型系数兔*W兔2/3)/(体型系数人*W人2/3)=(* 2/3 )/*70 2/3) = = 猫体型系数:标准体重:2.0kg 猫的折算系数=(体型系数猫*W猫2/3)/(体型系数人*W人2/3)=(* 2/3 )/*70 2/3) = = 狗体型系数:标准体重:12kg 狗的折算系数=(体型系数狗*W狗2/3)/(体型系数人*W人2/3)=(*12 2/3 )/*70 2/3) =

汉方美容大热流行.doc

汉方美容大热流行:吃山药改善身材 汉方养颜近年来大热,不仅日本韩国很流行,连好莱坞明星也常手拿一把枸杞当零食,还把它亲切地称作“东方的小莓果”。汉方到底是什么呢?我报美容顾问、台湾著名美容专家Nancy老师告诉我们,汉方其实就是日本对中国传统中医的叫法,日本传承并发扬了一些中医的精髓,用在美容养颜上。汉方的好处就是不仅可以用来泡水喝,还可以添加到饮食中,现在很多护肤品更是直接萃取了这些材料的精华成分。那么,汉方中到底哪些材料有用,又有怎样的功能呢? 薏仁可以说是抗斑大王,可以消除粉刺,还能有效对抗各种斑,对包括雀斑、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等都有一定的效果,对皮肤脱屑、痤疮和皮肤粗糙也有不错的效果。 蜂蜜保湿更滋润 蜂蜜最主要的功效就是保湿和滋润,蜂蜜中有丰富的营养,可以给皮肤提供养分。

燕窝抗皱佳品 跟吃燕窝一样,燕窝提取成分也可以令皮肤光滑细腻,从而减少皱纹的产生,但燕窝价格昂贵,平民的燕窝——银耳,也能起到同样的功效,所以去皱的话,也可以选取含有银耳提取物的产品,或者直接吃银耳粥。 白茯苓美白效果好 美白是亚洲人不变的诉求,白茯苓就有不错的美白功效。除了白茯苓外,在《本草纲目》上带有“白”字的药材,多半都有美白的功效,比如白丁香、

白芷、白术等。任选几种白字打头的中药材,打磨成粉,调成糊状敷脸,就是不错的美白面膜。 燕麦敏感皮肤首选 大家都知道,家里有中老年人的话,都要让他们多吃一点燕麦,因为燕麦可以改善血管的弹性,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样,燕麦产品也能对皮肤表面的微细血管有一定的改善效果,所以,红血丝皮肤、红苹果脸的敏感皮肤女性可以选用含有燕麦成分的护肤品。燕麦还含有褪黑素,对敏感皮肤来说,是安全的美白产品。 陈皮粉有效去黄 亚洲人本来就是黄皮肤,很多女性由于气虚血虚,肤色更黄,陈皮粉对于去黄有独到之处。另外,绿茶提取物也是去黄气不错的成分。如果女性气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1.掌握药物剂量的临床意义 经方的药量是用的汉代的度量衡制.如何把”现代用量和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经方药量联系起来”这个问题,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 比方说桂枝汤,桂枝汤中桂枝和芍药的剂量是各三两.如果把桂枝的量用多了,它的方名就叫桂枝加桂汤.它的作用不是解肌驱风,调和营卫,而是温补心阳,降逆平冲,治疗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的奔豚.如果桂枝汤里把芍药的量用多了,它的方名就叫桂枝加芍药汤,它的作用是治疗太阴脾经受邪,太阴脾经气血不和而导致的腹满时痛. 又比方说麻黄汤中的麻黄,桂枝,甘草的剂量比例应当是3:2:1,如果变成1:2:3的话,这个方子就发不了汗.所以掌握剂量之间的关系在临床疗效上是很重要的. 又比方说五苓散这个方子,泽泻用量最多,猪苓,茯苓,白术用量居中,如果按照这样的剂量比例组成的散剂,给试验的动物吃,就有很好的利尿效果.而把这五个药等量的做成散剂,给相同的动物吃,它的利尿效果明显就差. 综上掌握药物的剂量和剂量比例在临床上很重要. 2.汉代的度量衡制 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1)关于重量: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shu)重十二铢,两铢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因为不知道使用北京的黍米,还是用南京的;是用干的,还是用湿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1铢=7.81g。 (2)关于容量,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合升斗斛是十进位) 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1合=20ml ,1升=200ml,1斗=2000ml。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3)关于度量,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通过文物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基本计量单位均为黍米,反应了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的社会现象。3、度量衡制历代变迁史 医药书宋朝以前用汉制,宋朝以后用宋制或者今制 (1)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

快速药物剂量换算法(doc7)(1).doc

快速药物剂量换算法 药物换算,系指病人的用药剂量(g、mg、u),换算为毫升(mL)的过程。笔者根据临床使用的注射液,绝大多数(94%)每毫升“含量数”均为1、2、5、25、125等五类数的规律,研究推出“药物分类系数换算法”即mg→ml速算法(口算法)。为临床解决了小剂量用药mg→ml的换算容易失误、出差错的难题和抢救紧急用药的难题。已被20多家医院及2间医学院校推广应用,获得一致的好评:本法以口算为特点,应急性好,简单实用,教学效果高。介绍如下: 1换算公式:所需毫升量(ml)=用药剂量(g、mg、U)分类系数╱10n(小数点定位)[1]。 首先掌握“分类系数”和“小数点定位”,然后才能快速药物剂量换算(口算). 1.1 分类系数(简称:系数) 1.1.1 定义:临床使用的注射液,每毫升“含药量”去除“单位、0和小数点”只剩1、2、5、25、125等5个数字,称“分类数”。因分类数可将所有注射液分为“五类”,及寻找5个换算系数(10、5、2、4、8),每类数只有一个系数,又称“分类系数”,均个位数,利于口算。分类如下: ①0.001、0.01、0.1、1、10、100、1000、10000(1万)、10万等,属“1类数”, 系数10; ②0.002、0.02、0.2、2、20、200、2000、20000(2万)、20万等,属“2类数”, 系数5; ③0.005、0.05、0.5、5、50、500、5000、50000(5万)、50万等,属“5类数”, 系数2; ④0.025、0.25、2.5、25、250、2500、25000(2.5万)、25万等,属“25类数”, 系数4;

宫廷美容秘方

宫廷美容秘方 宫廷美容秘方绝不能失传! 这些从宫廷流传下来的美容秘方,多以中医药材和日常食材为主料,价格便宜,简单易行,而且效果非凡,据说什么古代公主、四大美人、金陵十二钗、慈禧老佛爷都曾使用并受益匪浅。秘方流传至今,想必神通广大,快快来学习! 宫廷美容秘方绝不能失传! 七白面膜——贵妃得宠的秘密 传说中的秘方:白芨、白芍、白蔹、白附子、白术、白僵蚕各50克,白茯苓100克将其研成细粉末。使用时加清水或牛奶调成糊状敷在面部,洗去有立竿见影的美白功效。经常使用可滋养肌肤,预防皱纹与淡化色斑。医师解密:白茯苓、白芷都是中医里常用的美白药材,白僵蚕常被治疗面部黑斑;白芨自古就是美容良药,可以治疗痤疮、囊肿等,白附子也是一款美容良药,《海药本草》中记载它“主治疥癣,头面痕,入面脂皆好”。将这些具有美白功效的药材弄到一起,难怪杨贵妃都爱。 ●这样用才有效:如果你属于黄气比较重的肌肤,那么建议你连续敷7天,也就是一个疗程,在此期间,再配合脸部的穴位和淋巴按摩,效果更好。皮肤容

易过敏或严重干性肤质者要适当减少敷面次数。如感到肌肤刺痛请立即清洗干净。 如玉洁面膏——洗出玫瑰肌 传说中的秘方:准备丁香、麝香各3克,白芷6克,将以上材料全部研磨成细粉,加200毫升白酒熬成膏状,每天早晚用它洗脸,具有去除老废角质,疏通毛孔,收敛肌肤,调理油腻,改善肌肤粗糙黯沉和色素沉积的功效。医师解密:如玉膏里所用的三味药,都是古代美颜方中最常用的。白芷能美白润泽,丁香和麝香,能开经络,透肌骨,去面黑。同时,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丁香和麝香所含的挥发油成分对皮肤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使人面色红润透亮。 ●这样用才有效:由于配方中加入了白酒,所以不建议肌肤敏感、有红血丝和干性肌肤使用。如果担心太过刺激,可将白酒换成日本清酒,干性肌肤可用爽肤水代替。 牡丹祛痘方——营造素肌之美 传说中的秘方:准备牡丹皮15克,绿豆、知母各10克,薄荷5克,磨成粉后,加入一个蛋清调成糊状敷在脸上。这个方法能够帮助去除肌肤湿气,消除炎症,预防粉刺及痘痘。医师解密:中医认为,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有清热

《伤寒论》真实剂量

地点:广西中医学研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 时间:2004年9月20日下午 参加人员:刘力红老师及热爱中医学的其他老师及其同学 刘老师:今天下午人比较多,多通知两三个人,这么多人,很好的事情,说明很多人想学好中医,第一节课时已谈到李可老中医,现在他就坐在我们面前,就请李老聊一聊学习《伤寒论》的体会。 李老:我学中医是自学,特殊机缘走上这条路,根砥浅,不像大家受到系统教育。23岁自学中医,6年以后记了些方,只会对号入座,有时效果不好也闹不清什么回事。请教老中医,他们告诉我,中医的出路在《伤寒论》,于是开始自学《伤寒论》,从学方开始,麻黄汤系列,麻黄附子汤,麻桂各半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好些东西似懂非懂,但治病情况有所改变,以前拿方套人,现在各种各样的病放在六经中去考虑,妇科、儿科都是这样,进步一点。后三年治过心衰病没救活,四逆汤治现代讲的心衰,可以说是医圣留给后人的法宝,可以抢救危重病人,关键在剂量,里面关于“附子定量9克,先煎两小时”,以前没有,后世加上去的,所以考虑是剂量出了问题。注解看了不少,没有谈剂量,只有许叔微《伤寒九十论》中记有一个病案:有病人久治不愈,伤寒论上原方原量,一剂药三次服,两次时已豁然而愈,感慨很多。晋时离汉,好几百年,战乱散佚,王叔和整理出《伤寒论》《金匮要略》,现在看来剂量怎么用,没有定见。明代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得原序中指出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他当时有权威,提得建议都接受了。距今407年,还是原样,这个量治不了病。除非你功底很深,辩证准,但是没有一剂止,二剂愈的效果。经方治病非常神奇,历史上《伤寒论》治病概貌。古代临床家著作中剂量是不传之秘。 在甘肃救活的第一个心衰病人,昏迷,四肢厥冷,脉是摸不到了,血压也没了,用了30克附子,用开水来熬,前10分钟有点药效就开始灌,加到150克,7小时后病人睁眼,150克基础上另取一剂,后又活了十多年。 81年考古发现汉代的种种度量器,上海的柯雪帆教授进行了实际称量,汉代的一两=15.625克,汉代的一升=200ml,好些具体称量方法。让大家知道用大剂量是有根据的,因为这些已经告诉我们《沙麻木》的实际剂量。这是个契机,只有柯雪帆,他已经70多岁了。以这个剂量加减复脉汤治脉结代心动悸有很好的疗效,但全国无动于衷。除了邓老和军医大学一位教授对此进行思考肯定以外,绝大多数对我的提问,就像是考学生一样。从李时珍老人算到现在,编中医教材40多年,中医界没有把机遇抓住。让大家提高信心,学了就要用。

常用药物剂量及用法

常用药物用量配算法 多巴胺:(公斤体重*3)mg 稀释至50ml 如泵速为1ml/h 泵入量为1μg/kg·min,常用剂量1~20μg/kg·min;起始剂量5μg/kg·min. 多巴酚丁胺:配法同多巴胺,常用剂量:1~20μg/kg·min,起始剂量1μg/kg·min。 硝普钠:5%GS 50ml+硝普钠50mg,即1mg/ml(1000μg/ml),常用剂量:10~200μg/min或0.1~2μg/kg·min,起始剂量:5~10μg/min (0.3~0.6ml/h). 硝酸甘油:(公斤体重*0.3)mg。稀释至50ml,如泵速为1ml/h 泵入量为0.1μg/kg·min或NS 44ml+硝酸甘油30mg,即0.6mg/ml (600mg/ml).常用剂量10~200μg/min或0.1~2μg/kg·min;起始剂量5~10μg/min(0.5~1ml/h). 去甲肾上腺素:(公斤体重*0.3)mg。稀释至50ml,如泵速为1ml/h 泵入量为0.1μg/kg·min。常用剂量:0.1~2μg/kg·min,起始剂量:0.1μg/kg·min(应经中心静脉使用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配法同去甲肾上腺素。起始剂量:0.1μg/kg·min。常用剂量:0.1~1μg/kg·min(尽可能经中心静脉用药)严重低血压及过敏性休克0.3~0.5mg ih或iv。 异丙肾上腺素:(公斤体重*0.03)mg。稀释至50ml,如泵速为1ml/h 泵入量为0.01μg/kg·min。起始剂量:0.01μg/kg·min。以目标心率为终点。 胺碘酮:450mg用5%葡萄糖稀释至45ml。即10mg/ml。150mg iv bolus (10min)。60mg/h*6h,30mg/h*18h,20mg/h维持三天,24小时总量不超过1.2g。 心律平:规格70mg/20ml,70mg用5%葡萄糖稀释到50ml iv bolus (10min)。密切观察心率及心律。室速或室上速转复后立即停止注射。必要时20min后可重复。总量不超过210mg。 肝素:肝素1支(12500u)加NS至12.5ml配置成1000u/ml。肝素化时:75u/kg iv bolus。继以18u/kg·h静脉泵入。调整剂量使aPTT_R 维持在1.5~2.5 吗啡:配置成1mg/ml(20mg/20ml,或50mg/50ml),5mg iv bolus,继以3mg/h泵入,<1mg/kg。 常用静脉泵入药物的配置及应用方法(供参考) 立其丁:NS 45ml+立其丁50mg配置成1mg/ml(1000μg/ml),常用剂量300~500μg/min。起始剂量为100μg/min 静脉泵入。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问题》 编撰:春风微拂 1981 年我国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并以此推算出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临床应用意义重大。以下根据柯雪帆、郝万山教授网上资料整理。 仲景时代药量与现代公制药量(约合换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即1200 个黍米重12 铢,两个12 铢为1 两,16 两为斤,30 斤为钧,4 钧为石。 (汉代“石”读hi,后世读dan )。 1权=12斤,1斤=16两=250克(液体250毫升), 1两=15.625克,约15克 千二百黍实其龠(yue ),合之为合(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1龠= 10 毫升,

1铢=0.65?0.7克,1两=24铢,一钱匕=5铢钱=1.5? 1.8 克, 1刀圭=0.5毫升约0.5克,1撮=4刀圭=2克,1分=3.9? 4.2 克 1方寸匕=10刀圭=2.74毫升约3?5克 (金石类药末约2 克草木类药末约1 克),蜀椒1升=50 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一枚=20?30克、中者一枚15克, 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梔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约46克,枳实一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 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梧桐子大(约)黄豆大。 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1寸=2.3公分,1尺=23公分 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 两为今之15.625 克,1 斤为250 克,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 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 1/10 ,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仲景《伤寒论》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著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

犬常用药物剂量及用法

犬常用药物剂量及用法 药物名剂量用法 抗生素 青霉素G(钾或钠)4万~8万单位/千克体重肌注、静注,4次/天 氨苄青霉素5~10毫克/千克体重肌注,2次/天 苄星青霉素(长效青霉素抗霉素)5万单位/千克体重肌注,1次/天 甲氧苯青霉素钠青(新霉素I)(新4~5毫克/千克体重肌注,4次/天 苯唑青霉素钠(新青霉素Ц)10~15毫克/千克体重肌注、内服,2~4次/天乙氧萘青霉素钠(新青霉素Ш)7~11毫克/千克体重肌注、内服,4~6次/天普鲁卡因青霉素1万~2万单位/千克体重肌注,1次/天 先锋霉素I(头孢噻吩钠)30~35毫克/千克体重肌注、静止,3~4次/天先锋霉素Ц(头孢菌素Ц)10~20毫克/千克体重肌注,1~2次/天 先锋霉素Ш20~30毫克/千克体重肌注、口服.2次/天 先锋霉素Ⅳ35毫克/千克体重肌注、口服.2次/天 硫酸链霉素10毫克/干克体重肌注、口服,2次/天 双氢链霉素10毫克/干克体重肌注、皮下注射,2次/天 氯霉素25毫克/千克体重肌注、静注,2次/天 卡那霉素5~15毫克/千克体重肌注、皮下注射,2次/天 庆大霉素2.2~4.4毫克/千克体重肌注、皮下注射,2次/天 土霉素30~5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3次/天10~20毫克/千克体重肌注、肌注,l~2次/天 盐酸四环素2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3次/天5~10毫克/千克体重肌注、静

注,l~2次/天 红霉素2~10毫克/千克体重肌注、静注,使用前用注射用水配成5%的溶液,再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10毫克/毫升溶液,缓慢静注或分点肌注 新霉素2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4次/天 强力霉素(多西环素)3.5毫克/千克体重静注、肌注、皮下注射,3次/天泰乐菌素2~10毫克/千克体重肌注 林可霉素霉素2~10毫克/千克体重静注、肌注,2次/天15毫克/千克体重口服,3次/天 乙酸螺旋霉素50~10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1次/天25~50毫克/千克体重肌注1次/天 白霉素(北里霉素)2~6毫克/千克体重肌注、皮下注射,2次/天3毫克/千克体重口服,4次/天 灰黄霉素3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1次/天,连用14天 制霉菌素5万~I5万单位/次口服3次/天 两性霉素B 4毫克/千克体重(总量)静注,使用前用5%葡萄糖液稀释成0.1%注射液,将总量分成10次量,每隔2天注射1次 克霉唑10~2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3次/天 磺胺类 磺胺嘧啶首次量220毫克/千克体口服,2次/天,维持量110毫克/千克体重 首次100毫克/千克体静注,2次/天,维持量50毫克/千克体重 磺胺甲基异昭(SMZ新诺明)50毫克/千克体重首次口服,l次/天 三甲氧等氨嘧陡(TMP)一般以1:5比例与磺胺肌注、静注药并用,剂量按其

伤寒论的方剂的度量衡转化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xxxx 1.度量衡制 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 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 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 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 1斗=2000ml。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 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进位关系都是十

进位。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 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但是《金匮要略》中好几张方子是用分作为计量单位。 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1斤从200g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从200ml上升到1000ml,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员他们的理解认为,在这个时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国家收税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定度量衡了。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没有随意扩大,主要是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变化,地主收租,国家收税不再单纯的收粮食,而是收银子或银票,再改度量衡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晋、唐、宋的度量衡发生了变化但是,当时国家规定,医药和天文是关系到人命和国家兴衰的大事,故度量衡均用旧制,其他行业用新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计量仍然保留的是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都是应用的汉制。宋朝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剂量,宋朝应用煮散的方法,就是把药物作成粗散,煮过后连药渣一起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一起吃的话,药量一定要减少,这样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从衡重的方面来看,它用了斤、两、钱、分、厘、毫。从宋代到清代,度量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故以后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