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预算制度改革与财政的可持续性_新西兰的经验_张光

预算制度改革与财政的可持续性_新西兰的经验_张光

预算制度改革与财政的可持续性_新西兰的经验_张光
预算制度改革与财政的可持续性_新西兰的经验_张光

◆专栏

预算制度改革与财政的可持续性:新西兰的经验

张光*

【摘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各国财政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西兰是能够以较好的财政状况应对这一挑战的少许发达国家之一、并可望在2014—2015财年恢复财政收支盈余。新西兰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由于它自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来持之不懈的以财政可持续性、稳定性为目的的政府和财政以及预算制度改革。论文回顾了这些改革的成因、内容、执行和效果,着重讨论了新西兰的《公共财政法》(1989)和《财政责任法》(1994)所规定的政府财政责任原则及其配套的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制度改革,以及新西兰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初依次使用的三种控制财政支出的预算方法。新西兰的改革,对于在保持财政可持续性上面临越来越大挑战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西兰金融危机财政可持续预算支出控制

【中图分类号】F8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486(2014)03-0002-23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向众多国家的财政可持续性提出了严重的挑战。所谓财政的可持续性,可定义为“政府满足其当前和未来财政责任的能力。而政府的财政责任则是由它在税收、支出和借债上的决策所决定的。因此,财政可持续性指的是政府能否在将来不做重大调整的情况下维持其现行政策,或者,其政策将导致过度的累积债务,除非政府采取行动改变政策”(Buckle&

*张光,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厦门大学新西兰研究中心,副主任。感谢匿名评审人的意见。

基金项目:厦门大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项目。

Cruickshank,2013:3;Baker&Buckle,2008①)。发端于美国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通过贸易和金融的渠道,传导到其他国家,幸免者几乎没有。随着发达国家为了做平资产负债平衡表纷纷撤回流动性资金,众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遭遇严重的资金外流危机。许多国家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政策,最重要的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体系再注资,对私人和企业部门资金进行救助,发动积极的财政刺激项目(Braga&Vincelette,2011)。这些政策措施,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众多国家的财政可持续地位。如表1所示,就整体而言,发达国家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财政状况急剧恶化。尽管金融危机对新兴市场国家的财政状况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对发达国家的影响,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致使它们的财政收支从盈余专项赤字,国家债务水平显著上升。

表1财政状况:新西兰、发达经济和新兴市场国家(2006—2013年)

单位:占GDP比重(%),年平均百分比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经济发达国家总体平衡-1.4-1.1-3.5-9.0-7.8-6.6-5.9-4.7基本平衡0.30.5-1.9-7.4-6.2-4.8-4.2-3.0总债务76.974.281.394.9101.5105.5110.2109.3净债务48.246.351.962.467.572.777.478.1

新兴市场国家总体平衡0.40.30.0-4.6-3.1-1.7-2.1-2.2基本平衡 2.9 2.5 1.9-2.5-1.10.4-0.2-0.4总债务36.935.433.536.040.336.735.234.3净债务30.526.923.227.928.126.724.723.6

新西兰

总体平衡 4.1 3.2 1.5-1.5-5.1-4.9-2.6-1.9基本平衡 3.7 3.0 1.2-2.0-5.5-4.8-2.4-1.8总债务19.317.220.125.932.037.238.238.3净债务8.8 6.57.411.717.022.226.428.8注:总平衡:政府总收入减去总支出,是一种净借。总平衡一般不包括政策性借出

预算制度改革与财政的可持续性:新西兰的经验◆①对财政可持续性做了数学化定义。

◆专栏

(policy lending),即为实现某一公共政策目的而发生的金融资产方面的交易。在一些国家,总平衡是政府总收入加上捐赠收入再减去总支出和净借出(net lending)。基本平衡:从总平衡中再扣除政府支付的净利息支出(利息收入减去利息支出)。总债务:需要政府在将来归还本金的所有债务或责任,包括所有公共部门的债务,不仅包括直接的显性的政府债务,也包括金融或非金融的国有企业的债务、中央银行的债务,也包括担保等联系在一起的或有负债。净债务:总债务扣除所有公共部门(不仅政府)的金融资产(IMF,2013:79-80)。

资料来源:IMF(2013:Table1、Table4、Table5、Table8)。

与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和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等的主要受害者是发展中国家不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创最大的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然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之中,仍然有少许国家的财政表现与众不同。新西兰就是这少许国家之一。如表1所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般状况相比较,新西兰是以较好的财政状况迎来2008年金融危机的。而后,尽管金融危机也使新西兰财政运行从2008年的盈余转为2009年的赤字,债务水平显著上升,但同经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较,新西兰的境况要好得多,它在危机后的财政可持续性能力恢复上也做得更好。单就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这两个数据看,新西兰在金融危机前后的表现,与新兴市场国家相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新西兰财政在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上的较好表现,与该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20世纪90年代中叶深化并持续至2010年代的经济改革特别是公共预算改革密切相关。从1994年实施《财政责任法》开始,直到2008年,新西兰财政运行年年保持平衡或盈余。怀普罗斯(Wyplosy,2013)通过比较包括日本在内的20个西方发达国从1960年到2011年的财政运行状况,认为新西兰和瑞典、丹麦一道属于政府财政纪律较好的国家。三个国家都把财政赤字年数控制在半数以下,其余国家则除了挪威和芬兰的例外,大抵每五年有四年财政赤字,最甚者为葡萄牙和意大利无一年不是赤字年。而法国、希腊和奥地利三国最近出现的财政平衡或盈余年竟然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前(表2)。

怀特(White,2013)在其近来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把新西兰宏观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改革之前(1984年之前);改革阶段(1984年到20世纪90年代初);宏观经济状况大改善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7年);金融危机至今阶段(2008年到2013年)(图1)。本文将分四节来讨论新西兰的财政可持

预算制度改革与财政的可持续性:新西兰的经验◆续性发展问题。第一、二节分别讨论经济改革前和改革时期的相关发展,与怀特的第一和第二阶段相对应。第三节覆盖怀特的第三和第四阶段。第四节对新西兰的经验教训做一总结,并指出它们对我们思考金融危机后的中国财政可持续性问题的启发和借鉴。

表2西方发达国家财政赤字年所占比重(1960—2011年)

资料来源:Wyplosy(2013:496)。

新西兰是从1984年开始对其公共部门进行市场导向改革的。新西兰财政在20世纪80年代上半叶所呈现的不可持续性,构成这一改革的主要背景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普遍持续稳步增长,唯独新西兰的表现欠佳。1955年,新西兰的人均GDP仅低于美国和加拿大,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位列第三;1982年却降至第十五位(Massey,1995)。新西兰经济的相对衰落,固然有主要贸易对象英国加入欧盟从而失去欧洲特惠出口市场,国际贸易条件恶化等外在原因,但战后新西兰历届政府采取的极其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干预主义政策乃是最重要的原因。如1984年的工党政府财长斯科特(Scott,1996:5)在其所著《新西兰政府改革》一书中所言,新西兰于1984年开始的改革所面临的是这样一个局面,“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与任何其他发达经

◆专栏

济体相比,要更广泛更严格。就政府对价格、工资等收入等重要方面的影响而言,新西兰的政府控制与同时期的东欧国家的控制相去不远。”

新西兰政府的干预主义政策,在20世纪80年代初达到顶点。在1973年的石油危机冲击之后,新西兰采取了十分宽松的财政政策,意欲通过财政刺激使经济摆脱萧条。于是,财政赤字顿然从1974—1975财年的相当于GDP的4%剧增至1975—1976财年的近11%。新西兰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做出的财政刺激反应,在当时深受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影响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或OECD)国家中并非罕见。然而,当20世纪70年代后半叶、80年代初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时,新西兰为了应对第二次石油危机带来的通货膨胀、贸易赤字和经济下滑等问题,实行了干预力度更大的经济政策,扩张性更强的财政政策。“1982年七月实施了工资、价格、利率和汇率全面冻结”的政策(White,2013:3)。从1979年到1984年,财政年年赤字,到1984年3月财政赤字达到GDP的9%的水平。梅西(Massey,1995)的研究表明,从1973到1984年,在经合组织国家中,新西兰是结构性财政赤字(按占GDP比测量)增长最快,波动也最大的前三位国家之一(另两个国家为爱尔兰和瑞典)。波动大,意味着同其他大多数国家相比较,新西兰财政赤字规模的变动,更多地受到决策者的随意裁量的影响。新西兰宽松的财政政策导致其累计债务水平急剧上升,从1975年的占GDP的41%升至1984年的64%(Massey,1995)(图1)。

为什么新西兰财政在1973—1984年期间,朝着赤字财政不可持续的道路越走越远呢?原因之一是20世纪70年代的新西兰政府和其他诸多西方政府一样,相信凯恩斯主义的反循环理论,即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应当通过赤字财政保持总需求以维持充分就业。此外,在20世纪70年代,福利国家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是根深蒂固的存在。经济衰退自然会增加国家在福利方面(如失业救济)的开支,而这也是符合凯恩斯主义的反循环理论的。然而,因为反循环和福利国家的赋权支出所增加的财政支出,并不能解释新西兰在20世纪80年代上半叶所经历的财政赤字规模和不可持续性现象。证据之一是在控制了商业循环因素后,新西兰财政收支在1977、1978年接近平衡,然后从1979年到1984年转

预算制度改革与财政的可持续性:新西兰的经验◆为年年赤字,1984年调整循环因素后结构性的财政赤高达GDP的7%。显然,除了反循环和福利国家的责任兑现外,还有其他原因导致新西兰于20世纪80年代上半叶陷入财政不可持续的困境。其中最重要的是执政党国家党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初推出“做大”(Think Big)投资项目。国家党政府推出这个投资项目所声称的主要理由有二:一是通过工业项目投资,以达到进口替代,减少进口,平衡国际贸易的目的;二是通过投资及其建设项目的运营,增加国内就业。“做大”项目以国家向国际市场借债的方式解决融资问题。它在借用和耗费大量的资金后,非但没有解决反而加剧了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失业问题。新西兰1982年中实施的工资、价格、利率和汇率全面冻结政策就是在“做大”项目失败后才不得已导入的。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上半叶新西兰政府的积极干预经济和扩张财政政策,虽然使该国经济增长率勉强维持在年均2%的水平,但却导致财政赤字和国家债务高企,恶化了国际收支、通货膨胀和就业状况。这段期间,新西兰的年均通货膨胀率高达12.2%。1984年,新西兰的国际收支赤字接近GDP的10%;登记失业人数从1974年的不足1000人增至1983年的76000人(表3)。新西兰的主权债务标准普尔评级从AAA下降为1983年的AA+、1986年的AA级和1991年的AA-级。

在上述现象发生的时候,新西兰的预算和政府会计制度与1984年改革后的相关制度有很大的区别。政府会计依靠的是现金收付制,而非后来采用的权责发生制。宏观财政分析主要集中在政府行为对总需求的短期影响。20世纪70年代新西兰政府及其部门常常进行小预算操作。所谓小预算操作指的是在年度预算之间或之外,政府及其部门往往还提出新增的小型预算,对原有的预算予以这样或那样的修正。这种小预算的存在使得各政府部门只关注自身的预算规模的增减,而对于政府项目的中长期效果以及它们对国家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则兴趣阙如(Massey,1995)。

表3

新西兰宏观经济变动(1978—2012年)年份1978—19841985—19921993—20072008—20121978—2012

失业率(占劳动力%)CPI 膨胀率(年平均%)痛苦指数(通胀+失业率)经常收支赤字(占GDP%)财政赤字(占GDP%)真实GDP 增长(年平均%)

2.8

12.2

15.0

-5.1

-3.9

2.27.16.31

3.4-

4.3-2.71.2

5.82.48.2-5.22.43.7

6.22.48.6-4.7-3.40.8 5.65.611.2-4.9-3.02.4资料来源:White (2013:45)

图1新西兰财政平衡状况,1975—2013

注:OBEGAL 系Operating Balance Before Gains and Losses (不计收益和损失之前的营运收支平衡)的缩写。最重要的收益和损失来自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fair value )变动。OBEGAL 排除了波动性很大的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收益和损失,能够比一般的营运收支平衡更好地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

资料来源:White (2013:47)。

◆专栏

预算制度改革与财政的可持续性:新西兰的经验◆

1984年,随着工党取代国家党执政,新西兰开始了一系列的激进的市场导向公共部门改革。这些改革集中反映在自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来通过并实施的几部重要的法律上。它们是:《国有企业法》(1986)、《国家部门法》(1988)、《储备银行法》(1989)、《公共财政法》(1989)和《财政责任法》(1994)。这些法律及其实施,对新西兰的财政可持续性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影响。

《国有企业法》要求在政府服务和商品的提供可以以商业的方式进行的情况下,政府应通过建立与私人企业相似的组织形式来提供这些商品和服务。这意味着,既存的国有企业所承担的非商业性功能必须从他们那里剥离,转由其他政府机构承担。然后,所有的国有企业都必须按照私人公司的方式加以管理,与私人部门平等竞争,自负盈亏;或者私有化。这一改革,使得新西兰政府对国有企业的长期巨额补贴成为不必要,根据时任财政部长道格拉斯(Roger Douglas)在1986年的一次谈话,在过去的20年间,新西兰政府使用纳税人的钱,向国有企业注入了50亿新西兰元(1986年价格)的资金。国有企业的商业化改革据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对新西兰的调研报告指出,到1989年,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补贴,除了铁路的例外,已经几乎完全消失,而大部分国有企业均有盈利(Massey,1995)。斯科特(Scott,1996:24)指出,在国企改革之前政府从高达200亿新元的国有资产那里没有获得任何财政收益。而在1992年,国有企业向国家提供了5.37亿新元的分红,相当于当年国家货物贸易税收入的10%。同时,国有企业还向国家缴纳了相同规模的税收收入。

国有企业私有化也是新西兰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式。从1987年开始,包括新西兰航空、电信和国家保险公司等在内的国企被私有化。新西兰的私有化当时被公认为在西方国家中是最彻底的。《经济学者》杂志于1993年7月报告,过去5年中,新西兰的国有企业出售额相当于GDP的3%,而普遍被视为鼓吹

◆专栏

私有化最厉害的英国政府的相对应数据不过1%。根据梅西(Massey,1995:142)提供的1988年3月到1993年12月成交的国有企业资产出售价格数据。总共28次交易合计售价高达169.52亿新元,相当于这6年新西兰政府财政总收入1616.82亿新元(Treasury,2013a)的10.48%。因出售国有资产而获得的收入,至少部分用于偿还政府债务等有助于财政可持续性目的的用途。

《国家部门法》和《公共财政法》主要针对国家核心公共服务(如教育、国防、健康)的提供和运作而制定的法律。前者规定,每个内阁大臣有责任向相应的部门行政首长提出该部门的公共服务所应达到的绩效目标。而如何达到绩效目标的决策权完全由部门行政首长决定。在新西兰,内阁大臣(ministers)属于政治家,随政党选举胜败而去留。内阁大臣通常为20人左右,以首相为首。例如,2014年1月28日在任的内阁大臣共20人。部门行政首长(department chief executives)则属于公务员(官僚)系列。新西兰的行政部门负责政府提供的核心公共服务,基本上一类公共服务即设有一个部,其数目通常大于内阁部长人员数。因此,一个内阁大臣往往同时担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长。例如,现任内阁成员乔伊斯(Hon Steven Joyce)同时担任经济发展部长、科学和创新部长、小企业部长以及高等教育、技能和就业部长;他代表政府分别与这四个部门的行政首长达成各个部门的年度公共服务的绩效指标。

《国家部门法》界定了内阁部长和行政首长的职权和责任。该法和《公共财政法》一道,规定双方需要每年达成服务绩效协议。该协议规定需要提供那些服务,预期服务质量和成本,以及为确保有效率地使用资源而确定的管理目标。《国家部门法》规定,部门行政首长不再是如以前那样为长久的政府高级雇员,而是需要与政府签订5年的任期合同,延期与否取决于其任职绩效。按照《国家部门法》,行政首长是其所在部门的全体雇员的法人代表,而以前他们都是新西兰政府的雇员。这一调整给予行政首长雇佣和解雇、决定雇员薪资水平和工作条件的权力(Scott,1996)。换言之,《国家部门法》的出台,使新西兰政府工作岗位不再是“铁饭碗”。如马尔根和爱默(Mulgan&Aimer,2004)所言,《国家部门法》“为公务员设定了一个与私人部门相近的雇佣框架”。

《储备银行法》赋予新西兰中央银行以更加独立、更有利于对其问责的法律

预算制度改革与财政的可持续性:新西兰的经验◆地位。它规定银行的职责仅仅是制定并执行为达到宏观价格稳定目的所需要的货币政策。

《公共财政法》及其修正案和《财政责任法》一道,为新西兰的财政管理奠定了法律基础。前者对新西兰的财政管理做了全面的规定。该法总共包括8个部分,内容涉及财政拨款(第1部分)、财政责任(第2部分)、政府及其部门的财务等信息报告和披露(第3—第5五部分)、借款、债券、衍生交易、投资、银行关联、担保等行为(第6部分)、信托货币(第7部分)以及一般规定(第8部分)。《公共财政法》的拨款部分规定了新西兰国会的拨款方式,并给予行政首长有关财务管理的权力和责任,要求各部门和整个政府基于目标和绩效而非投入做预算和财务报告。为此,所有的政府部门会计需要从现金收付制转为权责发生制,因为后者能够更好地反映政府各部门的服务成本和财务状况。这一部分主要着眼于财政管理的微观层面。

《公共财政法》的财政责任部分则从宏观管理的层面,规定了政府的财政责任及其行为方式。这部分内容,在1994年通过的《财政责任法》那里得到了重申和完善。当财政和支出选择委员会向国会提交这个法案时,它表示这个法案将是“新西兰自1840年以来最重要的经济和财政立法之一”。该委员会力促“国会领导”确保政府的财政收支之道是一条能够“降低债务、重振政府财政地位”的道路,而非为了眼前利益讨好选民任由财政地位恶化。正如时任财政部长理查德森后来所言,“《财政责任法》是一个地标性的立法,因为它为负责任地运行财政政策建立了一个法定框架。如世上众多议会制国家所再清楚不过地知道的那样,财政责任是一件做到很难、失掉容易的事情。《财政责任法》力图纠正预算过程中常常出现的导致财政地位恶化的扭曲”(Richardson,2004)。

为此,让我们继续引用理查德森的评价:这个法案之所以被提出,是为了在财政政策上达到《储备银行法》意欲在货币政策上达到的目的:一个能够促进良好的、可信的并能够抵御危及财政稳定性的政策的法律框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法律规定了一系列负责任的财政行为原则,并要求政府财政在高度透明的状态下运行,以确保国会和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图2)。

◆专栏

图2《财政责任法》与财政政策运作

资料来源:Richardson(2004)。

《财政责任法》规定了5条财政责任原则,他们构成了政府在形成财政政策过程中、国会在判断政府政策之优劣时必须参照的标尺。理查德森(Richardson,2004)对各条原则的功用做了很好的解释。下面,我们结合他的解释逐一报告5个原则:

(1)削减债务至审慎之水平,以对将来可能对国家债务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提供缓冲。为此,在审慎债务水平达成之前,须保证每个财政年度的经常支出小于经常收入。

理查德森的解释:第1条原则承认当时新西兰的债务水平太高了,而为了减小经济受不利因素影响的脆弱性,必须使债务水平显著下降。为达到这一目的,应该使经常收支保持盈余。

(2)一旦审慎水平达到后,须通过保证在一个合理的期间内使经常总支出不超过经常总收入,使审慎债务水平得以保持。

理查德森的解释:第2条原则意味着在债务水平削减之后,它应当(一般地说)不再增大。政府尤其不该“为支付消费而借债”。这是一个中长期目标。在短期,经济循环因素可导致政府收支暂时偏离平衡。

(3)政府总净资产达到并保持在为将来可能对净资产产生不利影响的事件提供缓冲的水平。

预算制度改革与财政的可持续性:新西兰的经验◆理查德森的解释:这个原则认识到影响财政地位的因素,除了债务之外,还有一系列其他因素。例如,人口的老龄化给财政带来的健康和养老支持的负担,可能就不反映在通常的债务范围之中,但政府必须保持足够的净资产水平,以应对未来终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

(4)审慎地管理政府面对的财政风险。

理查德森的解释:第四条原则基于财政脆弱性的视角,要求政府积极地管理与政府资产、负债和预算外事项(如担保)有关的风险。

(5)政府制定并实施的政策,应当力求与对未来税率合理预期相一致。

理查德森的解释:第五条原则强调了税收和支出水平的稳定性对私人部门计划从而对增长的重要性。

为了履行政府的财政责任,政府预算的公开,政府财务状态的科学测量及其报告,成为政府及其部门了解自身财政状况,国会和公众对政府进行问责的必要步骤。为此,新西兰按照普遍接受的会计准则,对其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报告制度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按照理查德森的看法,这些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改革对新西兰的预算和财政管理带来了两大好处:“它们让财政欺瞒无处藏身,并鼓励政府把注意力放在政策的长期后果上”(Richardson,2004:4)。

新西兰的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始于1989年的《公共财政法》。该法要求每一个政府部门都必须提出如下部门财务报告:财务状况报告、营运报告(收入和开支)、现金流动报告、目标报告、服务绩效报告、承诺报告、或有负债报告、未使用开支(unappropriated expenditure)报告、会计政策报告和与去年相比实际数据比较表。在这个制度下,部门首长对部门预算的制定、执行和财务报表的提供负有全部责任。各部门通常是通过从私人部门聘请会计专业人才来完成从现金收付制到权责发生制的财务报告和预算会计的制度的过渡。

在各个政府部门预算会计和财务报告完成向权责发生制的过渡之后,以此为基础,新西兰政府开始按照权责发生制编制覆盖整个政府财政行为的预算和财务报告。1991年新西兰政府预算就是按照新的会计准则编制出来的结果。1994年的《财政责任法》则进一步要求政府在预算执行之前、执行中和执行后发表一系列财政政策报告,以表明政府的预算和财政行为符合财政可持续性

◆专栏

原则。

首先,在每个财年开始(7月1日)的3个月前即3月31日之前,政府必须发表《预算政策报告》。该报告必须讲明政府财政政策的长期目标,并确认这些目标与负责任的财政管理原则相符合。它还需要政府就未来三年预算的战略优先点做出规定,并指出这些战略优先点将如何指导预算的编制。此外,它还需要指出政府在未来的3年中,在一系列具体的财政指标如经常支出、经常盈余或赤字、总债务和净资产上的财政行为意图,并就这些意图与负责任的财政原则之间的一致性做出评价。如果这些意图有任何与负责任的财政原则不相符合的情形,报告必须说明其理由。最后,报告需要就当期的政策意图与前一年的预算政策报告所表明的政策意图是否相符做出判断。

其次,在当期财年开始的第一天,政府需要提供《财政战略报告》和《经济与财政进展》两个报告。前者必须就当前的经济与财政形势同上一年的《财政战略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与意图是否一致做出判断,如果形势发生了变化,需要道明政府将如何调整政策以应对变化了的形势。它需要包括对关键财政变量在未来10年内的变动的预测,对《预算政策报告》中宣布的长期战略目标的达到进程做出说明,对任何与此前提出的政策意图不符合之处做出解释。

《经济与财政进展》需要包括如下事项:对当前财年及其后两年的经济和财政变量预测;经济变量包括GDP、消费价格、雇佣、失业和经常账户平衡表;财政变量包括经常支出、经常盈余或赤字、总债务和净资产等。报告还需包括所有可能对未来财政状况造成重要影响的政府决定和其他情况。

再次,政府必须在每年12月之前发表《半年经济与财政进展》报告;在每个财年结束之后的6周之内,完成并提出一套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政府财务报告。除了这些定期发表的预算政策和财务报告外,政府还被要求经常性地披露政府预算和财务信息。例如,在每次大选之前,政府必须向国会提供特别的财政和经济状况报告。

总之,1989年代《公共财政法》及其修正案,和1994年的《财政责任法》意欲通过财政责任原则的约束,加之以预算执行前的预算和财务公开,预算执行后对财政战略的审查,来确保政府有足够的动机以一种可持续的、负责任的方式运行财政。

预算制度改革与财政的可持续性:新西兰的经验◆新西兰是在其财政最不可持续的20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这场改革由微观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开始,逐步而迅速地进展到财政金融等宏观领域。到20世纪90年代初,尽管经济下滑到低谷(表3),而改革在财政稳定和可持续性上却终见成效。例如,在1990年末,尽管经济尚未从1987年的股票市场大崩溃后带来的萧条中复苏,1990年11月的小(修正)预算和1992年的预算均坚持财政收缩。尽管这在短期上可能使经济进一步萎缩(1992年新西兰经济负增长),但从长远的观点看,却为新西兰经济的可持续性复苏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财政基础。如图1所示,到1993年,新西兰的预算执行结果出现了财政结构性盈余的良好局面。

财政的可持续性是新西兰1984年以来的财经和政府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1989年的《公共财政法》及其修正案和1994年的《财政责任法》,为实现财政的可持续性奠定了法律基础和基本框架。然而,新西兰政府特别是财政当局还需要通过预算控制方法,才能把两个法律规定的原则落实到实处。从1989年以来,新西兰政府依次实行了三种预算控制方法:固定名义基数法、财政规定法和财政管理方法(Mears et al.,2010)。

(一)固定名义基数法(fixed nominal baselines)

在通过《公共财政法》的1989年之前,新西兰的年度预算,无论是在其制定阶段,还是在执行过程,都常常因人力成本的变动而变动,而人力成本变动主要又是公共部门工资谈判的结果。营运预算和资本预算通常每年都要调整,以反映成本的变动。

自20世纪90年代初始,新西兰政府引入固定名义基数法以控制预算支出规模。所谓“基数”指的是在3年的预测期内预算支出控制数额。政府支出被分成两个部分:“公式驱动型”和“固定型”(即其名义基数保持不变)。前者适用于非具体部门的福利性支出,如与通货膨胀挂钩的失业保险金、与工资水平挂钩的公共养老金,与人口因素挂钩的健康和教育支出。这些资金约占政府全

◆专栏

部支出的83%。后者即固定型支出的变化则需要特别的政策决定。它们的增加,需要相关政府相关部门证明其生产力的增长速度低于通货膨胀率(Wilkinson,2004)。例如,在新西兰政府对1994到1996年的财政支出预估中,支出增长仅仅允许出现在那些可挂钩的领域里。其他领域的支出规模一律冻结。

(二)财政规定(fiscal provisions)

固定名义基数法的实施,使得真实人均经常财政支出在1990—1991年到1995—1996财年之间下降了12%。同时,新西兰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步入快速增长的轨道,这意味着财政收入的增长。结果,在20世纪90年代中叶,新西兰的财政经常收支出现了相当于GDP的4%的盈余。这些发展使新西兰政府调整了财政支出控制政策。在1997年的预算中,新西兰政府采取了一个比固定名义基数法宽松的支出控制手段,规定在1998—2000财政年度中,政府将在财政预测支出额的基础上,总共增加50亿新元的支出。这50亿新元为这3年新增支出的上限(cap)。这一为未来多年财政支出增长规定量的上限的做法被新西兰当局称为财政规定。根据这个方法,并非所有的财政支出都受到增量上限的限制。前述公式驱动型支出如因失业率增大而增加的失业保险支出就不受增量上限的限制。其他的所有支出增加,都必须受制于增量上限。支出增量上限除了适用于经常支出外,也适用于资本支出。

(三)财政管理方法(fiscal management approach)

从2002年预算开始,新西兰政府再度改变财政支出控制方法,采取了所谓财政管理方法。这个方法沿用至今。根据这个方法,新增收入和支出被命名为营运裕度(Operating Allowance)和资本裕度,前者用于经常收支中的新增部分,后者则用于资本收支中的新增部分。在这个方法下,财政收入、支出规模和资本收支规模可以以如下3种方式得以改变。

第一种方式是因当前政策环境而导致支出、收入和资本的期待值的变动。在支出上,这类变化通常由于需求驱动的项目。例如,在当前的预算支出预测中,应把新西兰养老金基金(New Zealand Superannuation)随着人口老龄化而上升的成本计入。结果,在2010年预算中,新西兰养老金基金投入在2010年为

预算制度改革与财政的可持续性:新西兰的经验◆82.87亿新元,在2011年为88.22亿新元,在2014年为100.781亿新元。

第二种方式是因为政府新的政策举措被纳入营运裕度和资本裕度,从而导致支出、收入和资本规模的扩大。当政府在制定预算设置营运裕度和资本裕度时,关键问题是如何把新增的财政投入分配给政府的优先领域。此外,在预算过程中安排营运和资本裕度时,应着眼于达到政府中期营运收支平衡和债务控制目标。例如,如果政府改变新西兰养老金的支付率,或者改变享受养老金取得的资格,那么,这些政策决定对财政的影响必须被置于做决策当年规定的营运裕度内加以考虑和计量。这些新增的财政支出将被计入政府财政支出的基数之中,成为未来预的估财政支出的一部分。

第三种导致支出、收入和资本规模的变动的方式,是既有的支出项目因其为需求驱动或公式驱动的性质,决定它们的支出规模变动不受政府的直接控制,从而导致对它们的支出规模的预测发生变动。例如,如果对年满65或更年长的人口的规模的预估做出修正,或者对平均工资增长率预估做出修正,那么,新西兰养老基金的成本预估则将相应发生变动。这是因为新西兰养老基金的支付水平与年龄和工资增长挂钩。新西兰养老基金的预估成本从2009年预算的82.46亿新元增至2010年预算的82.87亿新元。

从1993年到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新西兰经济经历了长达14年的稳定增长,年均增长率达3.7%。也是从1993年(或者1994年,取决于测量方式)开始,直到2008年,新西兰财政无一年赤字,年年保持盈余。这一发展,固然与新西兰经济基本面转好相关,但与它在20世纪80、90年代进行的财政改革特别是《公共财政法》和《财政责任法》及其实施高度相关。新西兰政府认识到,这些财政盈余可能具有景气循环的性质,而且也深知人口老龄化对预算带来的压力,直到2005、2006年之前,财政盈余一直被用来偿付国家债务,且从2003年开始用来充实新西兰养老基金。2004年,修订后的《公共财政法》要求财政部每4年提出一个关于未来至少40年的财政展望的报告。这些措施使得新西兰的财政稳健化。结果,新西兰政府总支出(包括中央和地方一般支出和社保支出)占GDP比重,从20世纪90年代中叶的超过40%逐年降至2004年的(36.9%)(图2)。后者为当年33个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的最低第八名。

◆专栏

然而,大约从2005、2006年开始,也即新西兰的黄金增长时期行将结束之际,新西兰政府认为持续多年的财政盈余是结构性而非循环性的盈余,于是决定在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的同时减税,招致新西兰的财政盈余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起一反它自1999年起逐年增长的趋势,转而走低(Parkyn,2010)(图1)。而后,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大萧条到来,原先料想的结构性盈余完全落空,结果出现的是未曾预期的大幅财政赤字(图1)。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大大改变了包括新西兰在内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和财政局势。财政刺激是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必选动作,新西兰也不例外。而且,2011年第二大城市基督城强地震,又增加了国家财政支出的必要。

新西兰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如新西兰中央银行副行长斯宾塞(Spencer,2012)年所言,“新西兰所有的是一个小的开放经济体,一个与国际金融体系高度一体化的金融体系。因此,毫不奇怪,新西兰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带来的全球衰退的严重影响。”从2006年5月到2012年11月,有52家新西兰金融公司破产,相联损失资金达31.12亿美元,相当于新西兰GDP的1.92%(Yahanpath&Islam,2013)。从2008年到2012年,新西兰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仅为0.8%,失业率升至6.2%(表3)。2009年,新西兰实施了一个计划额高达GDP的3.8%财政刺激计划,其主要内容为减税,停止向新西兰养老金基金注资,并进行经济基础设施投资。根据卡提瓦达(Khatiwada,2009)对2009年实行财政刺激计划的32个国家的研究,按财政刺激计划额占GDP比重排序,新西兰与匈牙利同为第7名,仅次于中国(13%)、沙特(11.3%)、马来西亚(7.39%)、美国(5.6%)、墨西哥(4.7%)、阿根廷(3.9%)。结果,新西兰从1994年开始长达14年之久的年年财政盈余,终于从2009年起变成年年赤字。按占GDP比重计,2009年为2.1%,2010年为3.3%,2011年为9.3%,2012年为4.5%。这些赤字导致新西兰政府的净债务余额从2009年的相当于GDP的9.3%增至2012年的24.8%和2013年的26.2%(Wyplosy,2013:27;Treasury,2013b)(表1,图1)。与此同时,新西兰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从2008年的41.7%骤增至2010年的48.5%(图3)。新西兰财政地位从十余年保持盈余、降低债务转向赤字与增加债务,固然可部

分归咎于其于2006年开始的财政扩张政策(增加支出和减税),但金融危机及其导致的经济衰退和税基的缩小,无疑是导致新西兰财政状态恶化的主因

图3新西兰财政支出占GDP 比重(1996—2015年)

注:2013—2015年数据为预估数。

资料来源:OECD (2014)。

然而,如本文开头所言,新西兰财政和经济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表现,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中,仍然是最优国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的经济改革,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叶开始的系统的财政可持续性改革,直到2006年之前,得到了锲而不舍的贯彻。结果,当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之际,新西兰以当年财政收支仍旧保持盈余,净债务余额仅为GDP 的5.5%所营造的良好的财政空间(Heller ,2006),通过选择性的开支和财政的自动稳定器功能,转向积极的财政刺激政策。换言之,正是由于新西兰政府在金融危机到来之前的十余年坚持实施节支开源的审慎的财政政策,它才能在2008—2012年以赤字融资的方式维持国家经济的总需求。

于是,西方发达国家中,新西兰看来有望率先走出金融危机及其导致的衰退的阴影,并把财政政策的重点目标从刺激经济复苏转会长期的可持续。新西兰财政部部长英格力什(Bill English )于2013年12月发表的有关2014年预算的《预算政策报告》报告了如下的观察和预期:

预算制度改革与财政的可持续性:新西兰的经验◆

◆专栏

在2013年上半年,新西兰GDP增长率达2.5%,为经合发展组织国家增长最快国家之一。而且,在这年的后半年,新西兰经济有望提速,预期在2015年3月之前年平均增长3.6%,此后年均增长率可望保持在2.3%的水平。

2012—2013财年的实际支出比年初预期少34亿新元(1.6%GDP),政府经常收支有望在2014—2015财年转为盈余,国家净债务余额在2020年前降至GDP的20%以下。

该报告中“负责任地管理政府财政”一节是以如下的语言结束的:

政府将致力于建设一个能够缓解近年袭击我国的经济和地震的影响的财政体系。这就意味着需要让债务回归审慎的水平,并重建政府平衡表中的其他元素,包括恢复向新西兰养老基金注资,建设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确保财政盈余使政府有能力选择对有效的公共服务进行投资,这些服务有利于社会进步,并减少未来的成本(English,2013)。

作为一个人口只有400万的小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使新西兰闻名于世的,不止是它的乳品产业和绮丽风景,还有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改革实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市场导向政府体制改革方面,新西兰领先世界。新西兰也从改革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20世纪80年代的新西兰,年度财政赤字超过GDP的6%,债务累积到了完全无法持续的水平。经济增长几近于零,高通胀,低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这一切导致新西兰陷入货币危机,迫使政府于80年代中叶和90年代初进行大幅度的经济和财政改革。这些改革使得政府支出占GDP比重减少了7个百分点,使政府雇员减少一半,使总债务余额对GDP比从1986年的72%下降至2006年的不到20%。这些表现为新西兰抵御2008年金融危机及其带来的萧条提供了良好的财政空间。

预算制度改革与财政的可持续性:新西兰的经验◆正如马骏(2013,2014)所言,目前,中国政府面临的财政风险越来越大,它在未来能够保持财政可持续成为一个越来越具挑战性的问题。包括预算内、预算外、社保基金、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基金等基金以及纳入财政的国有企业经营支出等在内的财政总支出水平,按照本文作者的估算,在2013年已经达到GDP的38.5%的水平,已经与新西兰当前的水平相去不远。同时,根据国家审计署2013年的审计结果,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各类政府债务占GDP比重达53.22%,远远高于2013年底新西兰的债务水平(按总额计为37%)。考虑到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乏力,众多产业产能过剩,两位数经济增长的表现已经完全成为过去,人口老龄化已经到来的事实,中国的财政政策必须优先考虑财政稳定、财政可持续性问题。新西兰的经验值得中国重视和学习。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我国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了如下的方针大策:“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在如何具体实施这些方针的问题上,新西兰提供了可供中国参考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如上所述,新西兰的《财政责任法》要求政府财政在高度透明的状态下运行,其主要措施包括政府及其部门在预算准备和执行过程的各个阶段向国会和国民提交各种财政和预算报告。新西兰在财政纪律方面进行的预算制度改革不仅仅着眼于年度平衡,而且制定年度预算过程中把它们置于多年的支出框架之中,从而迫使决策者必须对其提出或采用的收入和支出政策的多年度影响作出预测和评估,世界银行于2013年发表的《超越年度预算:中期支出框架》专著指出,中期支出框架(medium-term expenditure frameworks)已被世界各大洲诸多国家采用(World Bank,2013)。而新西兰乃是最早这样做的国家之一(Schick,2001)。如上所述,1994年的《财政责任法》要求新西兰政府在每年的《预算政策报告》对现行收支政策对未来三年的财政地位的影响作出评估。此外,政府每隔4年必须就未来20年的财政发展做出预测,2004年修订的《公共财政法》把财

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走向

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走向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而预算是财政的基础。建立与国家治理相适应的现代预算体系是深化财税改革的重要课题。经过多年的努力,随着《预算法》的修改和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的总体框架已经搭建完成。但目前阶段,仍然面临一些“老大难”问题需要攻坚,未来的改革主要围绕这些“老大难”问题展开。 一、目前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四本预算的统筹综合尚不能完全到位 全面性、一致性是现代政府预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将所有政府收支按照统一的标准纳入预算管理。按照这一原则,新预算法明确了四本预算各自的编制要求,提出加大统筹力度,建立有机衔接的预算管理体系。但从原则层面深入到实际操作环节,就会发现,四本预算之间的有机衔接还未实现,四本预算未能有机综合成一本预算,且管理标准尚有差异。 (二)公开透明还需强化顶层设计 预算公开透明是现代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也是本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念与要求,更是促进改革落地、完善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制度安排。需要注意的是,公开不等于透明,

预算透明是更高一层级的要求。从现状来看,预算公开尚不充分,公开的部分离透明预算尚有距离。 (三)表外信息有待丰富 预算报告应当充分体现政府的经济活动。发达国家的预算报告中,均有若干附录以表外信息的方式,披露在正式预算表格中难以包含的内容。我国的预算报告,除若干预算表格之外,仅有部分对表格进行解释的说明,缺乏表外信息。首先,缺乏债务与资本性支出预算。与其他国家比较,中国财政的特殊之处也是资本性支出规模庞大,2012年依然高达39%,远高于OECD国家的10%左右。但是,在预算管理上未给予特殊关注。按现有制度规定,地方政府债务分为一般债和专项债,分别纳入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从长远看,这种制度安排既将政府债务割裂开来,又不将其与债务资金的使用相结合,不利于从整体上分析、控制资本性支出和举债融资的规模、结构。其次,缺乏税式支出预算。我国现实的税收优惠几乎涉及所有税种,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繁多,其对应资金量较大,但目前的预算报告对税式支出预算关注不够。 (四)地方债管理制度设计尚需优化 按照新预算法规定,由全国人大确定地方债总额度,仅省级政府有公开发行地方债券的资格。这相当于将原来省、市、县均有的通过地方融资平台举债决策的权力,集中到几

第七章概预算项目编制的注意事项(第3次)

课时授课计划 课次序号:23 一、课题: §7-3 基础单价计算 二、课型: 课堂讲授 三、目的要求: 让学生理解单价的概念,掌握人工单价、材料预算单价、机械台班单价的计算。了解人工单价的规定法和编制办法的一些规定。 四、重点、难点: 重点:人工单价、材料预算单价、机械台班单价的计算 难点:材料预算单价、机械台班单价的计算。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结合工程实例讲解单价的计算。 六、参考资料: 《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公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崔艳梅主编 七、作业: 1、实体式桥台工程,混凝土工程量62.3立方米,钢筋3.3吨,项目所在地属十一 类工资区,工资性津贴120元/月,无地区补贴,求预算人工单价。 2、某砂砾路面垫层厚15厘米,工程量120000平方米,求其直接费。(工、料、机单价按编制办法及机械台班费用定额取用。查定额76-2-6-2知每1000平方米垫层需人工51.7工日、砂砾191.25立方米,6-8吨压路机0.27台班、12-15吨压路机0.64台班。(只计算单价,先不计算费用) 查编制办法及机械台班费用定额知:人工16.02元/工日、砂砾19元/立方米,6-8吨压路机179.20元/台班、12-15吨压路机259.89元/台班 八、授课记录:

九、授课效果分析: 单价计算中结合《概算、预算编制办法》讲解计算公式,让学生养成用规范的习惯,并结合工程实例举例题,使学生理论能密切结合实际,学生学习兴趣大了。 十、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等) 1、复习 概预算费用组成和文件组成。(3min) 2、导入课题 概预算费用组成中最重要的费用是建筑安装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中的直 接工程费包括直接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只有直接费是用单价计算的,引 入这节课的内容。(3min) 3、教学内容 §7-3基础单价计算 一人工单价计算: 1 公式法: 工资单价=[基本工资(元/月)+地区生活补贴(元/月)+工资性津贴(元/月)]×(1+14%)×12÷225 2 规定法:各省市对人工单价有规定数值,编制概预算时可直接取用。 但需注意,人工单价仅作为编制概预算的依据,不作为施工企业实发工资的依据。二材料预算单价: 材料预算价格=(材料原价+运杂费)×(1+场外运输损耗率)×(1+采购及 保管费率)-包装品回收价值 1 材料原价: 2 运杂费: 3 场外运输损耗 4 采购保管费: 三机械台班单价计算: 1 不变费用: 2 可变费用: 例:计算计算6-8吨光轮压路机的台班单价。 将人工单价、材料预算单价、机械台班单价填入08表的单价栏内。 (76min) 4、课堂总结:本次课重点讲解人工单价、材料预算单价、机械台班单价的计算, 计算公式复述一下。(5min) 5、布置作业(3min)

乡镇卫生院预算管理制度

乡镇卫生院预算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运行效率,下面,就和劳动法网本人一起来看一看乡镇卫生院预算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乡镇卫生院预算管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运行效率,严肃财经纪律,促进我镇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发〔2013〕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镇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财政财务岗位责任制和内部制约机制,明确工作责任;镇政府负责人对本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负领导责任,镇财政所人员依照本制度履行具体职责。 第二章预算管理 第三条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镇财政预算编制应充分体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本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相一致、与本级政府履行职能相协调、与本级财政年度财力相适应。 第四条镇财政预算编制实行综合预算制度,编制范围包括各级财政安排和分配用于本镇及下属部门、行政村、企事业等单位和个人的各种财政性资金。镇财政预算应有充分依据,按统一规范格式编制,收支项目按财政部制定的《政府收支科目》分类口径细化编排到“项”级功能科目和“款”级经济科目,做到程序规范、内容全面、方法科学。 第五条镇财政所负责财政预算编制、预算调整和年终决算,组织财政预算的执行。经批准的财政预算未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在预算执行中,因上级财政补助或转移支付而引起的预算收支变化不属于预算调整范围,在镇政府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时予以说明。 第六条镇财政所应当在10月份做好当年预算调整和着手编制下一年度财政预算。政府采购预算和政府债务预算按照上级财政部门要求另行同时编制。 第七条镇财政预算按照本级政府当年预算支出额的1—3%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救助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 第八条财政收支预算草案经镇人代会审批通过后由镇政府组织执行。审议通过的预算报市财政备案,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定期抄报市财政局。 第九条镇财政所在每一预算年度终了后1个月内进行财政决算,决算编审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做到收支真实、内容完整、说明详细。 第十条镇财政预算编制遵循“依法理财、量入为出、保证重点、科学细化、强化绩效”的原则,采取零基预算为主、增长预算为辅的方法,包括乡镇财政收入预算和公共财政支出预算。 第十一条镇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和上年结余收入。 第十二条镇公共财政支出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三章银行存款账户管理 第十三条除上级有明确要求外,镇财政在银行机构仅保留财政所和人民政府两个账户,分别对镇财政资金和政府经费资金进行账套核算和管理(康庄工程专户和工业基地专户暂时予以保留)。今后如新开设、变更开设银行存款账户,经镇党政联席会议商定后,提出书面申请,报经市财政局核准、备案;未经核准、

第四章财政法规制度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财政法规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由征税机关按有关法律规定,将所收的应缴收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的财政收入计费方式是()。 A、集中汇缴 B、直接缴库 C、统一缴库 D、分级缴库 2、在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发生时,对于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货物或服务,可以采用的采购方式是()。 A、公开招标 B、单一来源采购 C、竞争性谈判 D、邀请招标 3、以下不属于指定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的部门是()。 A、国务院 B、国资委 C、自治区政府 D、直辖市政府 4、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下列各项关于政府采购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政府采购具有保护民族产业的功能 B、政府采购中采购人具有审查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的权利 C、邀请招标是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 D、政府采购中采购代理机构具有依法发布采购信息的义务 5、对预决算的监督按照监督的种类不同进行分类,不包括()。 A、对预算编制的监督 B、对预算执行的监督 C、对预算审核的监督 D、对预算调整的监督 6、《预算法》规定,()对中央和地方预算、决算进行监督。 A、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财政部门 C、国资委 D、公安机关 7、根据《预算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负责定期向国务院报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统计部门 D、国务院财政部门 8、与财政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属于()体系。 A、中央预算 B、地方预算 C、总预算 D、部门单位预算 9、预算单位按照财政部门的授权,自行向代理银行签发支付指令,代理银行根据支付指令,在财政部门批准的预算单位的用款额度内,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这种支付方式称为()。 A、财政直接支付 B、财政授权支付 C、财政委托支付 D、财政集中支付 10、预算单位或缴款人按规定,直接将收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属预算外资金的,则直接缴入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不再设立各类过渡性账户,这种财政收入的收缴方式称之为()。 A、直接缴库 B、集中汇缴 C、汇总缴库 D、分期缴库 11、下列关于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设置集中采购机构 B、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评价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C、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不得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 D、采购代理机构与行政机关不得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 12、下列各项关于政府采购方式的表述中,属于单一来源采购的是()。 A、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三家或三家以上特定的供应商参与投标的采购方式 B、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通过与多家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经分析比较后从中确定中标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C、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机构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供应商参加投标竞争,从中择优选择标中标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D、采购人采购不具备竞争条件的物品,只能从唯一的供应商取得采购货物或服务的情况下,直接向该供应商协商采购的采购方式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预算,请予审议。 一、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实力、文明、和谐的目标要求,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稳步推进财政改革,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预计全区财政收入完成1103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预计全区财政支出完成3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加33933万元,增长%。上述数字是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初步汇总的,鉴于目前市财政结算工作尚未结束,待决算完成后,会略有变化。 总体看来,预算执行情况是好的。我区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各项改革逐步推向深入。在财政收入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实现了全区财政收支平衡,圆满完成了全年预算任务,为建设和谐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财政所做的主要工作 第一,发挥财政职能,壮大财政实力,促进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由于受到燕化股份公司管理体制调整、企业合并纳税等因素的影响,地区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全区财政收入出现减收。为努力完成收入预算任务,大力组织财政收入,开展“依法经营,诚信纳税”活动,加强税收征管,查补税款1310万元。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确保及时足额入库。同时,市政府和市财政局积极帮助解决地区减收带来的困难和压力。另外,在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加强项目包装,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确保了全区各项事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第二,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切实增强政府执政能力 优先确保基本需求,全力保障政权建设。确保了国家机构正常运转,全区广大职工、离退休干部工资及时足额发放。重点支持了基层政法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拨付专项资金,保证了武警顺

2021年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 制办法 打了关于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的介绍,希望可以给广大预算编制人员带来帮助。 【第一章:总则】 1-该办法及定额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分;日常解释和管理权由定额站负责。2-本办法适用于改建和新建工程编制概预算,农村可参照本办法执行。3-编制流程:(1)估算(设计院、咨询单位和个人【甲级:全国;乙级:本省】)(2)概算(修正概算)(设计单位,有资质的咨询单位,交通局下的设计所)(3)施工图预算(同上)(4)标底【清单预算】(业主、有设计资质的咨询单位、施工单位)(5)项目实施、合同变更,道路变更(进场后)【由业主、施工单位和咨询单位做】(6)竣工验收及结(决)算【决算:业主做;结算:施工单位】(7)审计,由审计局、咨询单位和财审局做 4-概算为项目投资最高限额,对估算可上下浮动10%;5-预算不可以超概,且总金额和分项金额都不能超过概算。若预算突破相应概算,应分析原因,对施工图设计中不合理部分进行修改,对其合理部分应在总概算投资范围内调整解决。6-公路管理、养护及服务房屋可按本办法中的项目划分及计算方法编制,但按工程所在地的统一定额进行,如按房建定额。7-编制时,先严格执行本省的补充编办,补充编办没有规定的,再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二章:概、预算编制方

法】 8-新增01-1和02-1汇总表:考虑到一个建设项目可能分成若干个单项工程或多个标段编制,这时就要通过一个汇总表,把多个标段汇总,所以增加了01-1总概预算汇总表。同时,对于工料机汇总表,道理亦然。增加08-1表,为了节约纸张。9-编制概预算依据的区别:(1)采用定额不同:概算用概算定额、预算定额和机械台班费用定额。预算没有概算定额。 (2)所采用的文件不同: 概算:是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图纸等设计文件。 预算: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等设计文件。 10-报表文件甲组文件:各项费用计算表;乙组文件:各项基础数据计算表(供审批使用)设计院一般上报报表:01-08表;施工单位:01-04表,07、08表,其他的报表看业主要求提交。05表是第二部分费用表格,所以不报送。 06表是一二三部分以外费用,所以不报送。11-项目划分:一、二、三部分和“项”的序号应保留不变,“目”、“节”、“细目”可随需要增减,并按实际出现的次序排列。细目划分要适度,尽量不要增加子项,与项目表保持一致。【第三章:概、预算费用标准及计算方法】 12-增加构造物1:96编办时,互通立体交叉工程的取费类别是按构造物1选取的。新编办后,取消了这种取费标准,由于立体交叉工程复杂,包含项目太多,改为根据工程项目相应的工程类别取费。如路基中的按路基取费,桥梁的按桥梁取费。13-增加构造物3:适用于

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实施细则

云南省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实施细则 发文单位:云南省财政厅 发布日期:2008-7-1 执行日期:2008-7-1 第一条为确保全省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全面推进,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的意见》(云政发(2008)69号),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实行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坚持乡镇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审批权不变,债权债务主体不变,独立核算责任主体不变的原则。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省129个县(市、区)(下同)所辖乡(镇)所属的行政、事业单位。乡镇站所已上划县级管理,其工作经费原委托乡镇财政所代管的,维持原管理方式不变。 第四条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实行“预算县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预算管理方式,在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由县财政局直接管理乡镇财政收支。 第二章岗位职责 第五条乡镇财政所作为县财政局的派出机构,代行县财政的相关职能。主要职能:

(一)承担乡镇财务收支计划、决算编制和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内外资金收支管理的具体工作; (二)负责乡镇所属预算单位财务核算和监督; (三)负责乡镇财政票据的申购、领发、缴销以及资金的解缴; (四)负责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管,各项农民补贴的核定兑付; (五)负责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 (六)负责村级资金的专户存储、核拨和监督管理; (七)负责乡镇国有资产管理; (八)负责乡镇政府性债权债务的管理; (九)负责财经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执行。 第六条县财政局预算股和国库股的主要职责: (一)预算股的主要职责:1.负责指导乡镇编制年度财务综合收支计划,审核乡镇财务收支计划,统编县乡财政收支预算;2.管理乡镇项目支出预算项目库;3.制定乡镇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会议费、业务费等支出的标准和定额;4.审查和批复乡镇部门预算及政府采购预算;5.提出乡镇发展经济、节约支出和化解债务的政策措施和建议;6.统一办理乡镇预算调整事宜;7.审核乡镇用款计划(含政府采购)及工资统发数据;8.监督检查乡镇财务收支执行情况。 (二)国库股的主要职责:1.负责根据审核后的用款计划及时拨付资金;2.指导乡镇财政所会计业务;3.统一管理乡镇各类资金的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工作报告范文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武清区XX年预算执行情况和XX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XX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财税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和区委三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积极应对挑战,扩大开发开放,推进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组织收入,大力控减支出,创新工作机制,稳步推进财政改革,实现了财政平稳运行,为武清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较好地完成了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预算收支任务。 全区三级财政收入完成71.1亿元,完成预算的101.5%,比上年增长26.7%。其中区级收入完成328,216万元,完成预算的104.5%,比上年增长26%。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区级财政收入328,216万元,各项结算补助101,172万元,本年实得财力429,388万元,比上年增长23.4%。 区级正常经费和基金支出429,00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5%,比上年增长22.3%。 区实得财力与本年度正常经费和基金支出相抵,财政滚存结余388万元。 XX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们主动适应新形势发展变化,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招法,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强化财政收支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真落实“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工作要求,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求实效。 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搭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为19户企业提供了1.2亿元贷款担保。加大对受金融危机影响困难企业的帮扶力度,拨付稳岗补贴、工商企业注册登记费补助、外贸出口发展专项资金、工业企业技改贴息等扶持资金2,740万元。全面贯彻《天津市家电下乡工作实施方案》和《天津市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实施方案》,兑付补贴资金1,200万元,下乡产品销售额达到1亿元,有力地拉动了农村市场消费。 (二)强化税收征管,努力扩大财政收入规模。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全体财税干部职工迎难而上,坚持把组织收入工作放在首位,着力强化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保证收入及时足额入库。继续完善重点税源监控机制和控管体系,强化税收源头控制机制,实行税收全程监控。同时坚持开源与挖潜相结合,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跑”和“争”的力度,用好用足财政优惠政策,引进大项目、好项目,涵养培植财源。财政、税务以及乡镇街道等各职能部门逐步建立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实行综合治税。抓住经济企稳回升的有利时机,适时调整收入任务。严格落实收入目标责任制,对部门和基层征收单位的收入任务、收入进度进行量化考核,强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法规类别】预算管理 【发文字号】冀政[2014]121号 【发布部门】河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4.12.12 【实施日期】2014.12.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冀政〔2014〕121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改进预算管理,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完善政府预算体系 (一)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政府所有收支都要纳入预算管理,在明确收支范围的基础上,分别编制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

算,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要与一般公共预算相衔接。 (二)强化一般公共预算各项资金的统筹。按照中央部署,逐步取消城市维护建设税、排污费、探矿权和采矿权价款、矿产资源补偿费等专款专用的规定,在一般公共预算中统筹安排相关经费。统一预算分配,逐步将所有预算资金纳入财政部门统筹配置。 (三)强化政府性基金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政府性基金预算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根据政府性基金项目的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编制,并结合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统筹安排相关支出。按照中央规定,将政府性基金预算中用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以及主要用于人员和机构运转的项目收支,列入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支出的项目,一般公共预算不再安排或减少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结转较多的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四)强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列到具体项目,不列赤字。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到2020年提高到30%,同时加大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力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除调出部分外,应限定用于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及相关改革成本支出、对国有企业的资本金注入、国有企业政策性补贴等方面。一般公共预算要逐步退出上述方面的安排。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程序。 (五)强化本级与上级资金统筹。各级政府编制年初预算,要将上级税收返还、下级上解收入、列入基数和提前通知的上级转移支付,与本级收入一并列入收入预算,统筹安排本级支出和对下转移支付。 (六)完善预算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支出标准在预算编制和管理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健全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完善机关运行经费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加快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定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变化适时进行

广东省执行交通部《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的补充规定

广东省执行交通部《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的补充规定 为进一步指导我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的编制,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根据交通部2007年第33号公告公布施行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B06-2007)及《公路工程概算定额》(JTG/T B06-01-2007)、《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2007)、《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 B06-03-2007),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广东省执行《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含《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和《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以下统一简称为《2007编制办法》)补充规定如下: 一、关于《2007编制办法》和本补充规定的执行 (一)2008年7月1日之前,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预算”、“清单预算”等概算、预算不再调整。 (二)从2008年7月1日起,我省公路工程新建(包括改、扩建)项目的概算、预算的编制应按《2007编制办法》、本补充规定及省其他有关规定执行。 按《2007编制办法》和本补充规定编制的概算、预算文件时,需与按1996年交通部《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交工发〔1996〕612号,以下简称《1996编制办法》)、省交通厅《关于印发<执行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补充规定>(试行)的通知》(粤交基〔1996〕340号)及《关于完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有关内容的通知》(交公路发〔2005〕230号)编制的概算、预算文件进行对比的项目,应将采用的办法、定额及政策性费用调整情况进行说明和分析。 (三)《广东省公路工程造价文件编制办法(试行)》(粤交基函〔2003〕212号)中规定与《2007编制办法》和本补充规定不一致的,应按《2007编制办法》和本补充规定执行。 (四)本补充规定未明确的其他费用项目及其计算标准,均按《2007编制办法》的规定计列和计算。

执行情况及2017年财政收支预算...

青河县2016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及2017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编制情况的报告 2017年7月29日在青河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财政局局长王义虎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做《青河县2016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及2017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编制情况的报告》请予以审议。 一、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收支预算完成情况。 1.财政收入。2016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914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同比增长10.2%,增收2127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1263万元,完成预算的100.2%,同比增长6.2%,增收1246万元;基金收入完成1651万元,完成预算的97.2%,同比增长114.4%,增收881万元。 2.财政支出。2016年财政支出完成185065 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85994 万元的99.5%,同比增长40.2%,增支53085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83370 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83997 万元的99.7%,同比增长41.4%,增支53680万元;基金支出完成1695 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997万元的84.9%,同比下降26%,减支595万元。2016年上解支出526万元。 (二)2016年预算追加(减)安排和使用情况。

1.公共财政追加预算107363万元。 一是新增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追加预算17816万元。其中:自治区2016年第一批新增政府债券1000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资金3790万元、2016年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2132万元、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基本工资标准补助资金428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1396万元,国有农场税费改革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33万元、基金调入资金37万元。以上新增财力追加支出预算情况如下:教育支出1444万元,主要用于脱贫攻坚教育条件改善项目1000万元,校园标准化校舍维修改造建设项目158万元,教师周转房及大学生创业街建设100万元,山村幼儿园志愿者和保育员生活补助71万元,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免学费补助115万元。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75万元,阿热勒托别镇中心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项目100万元,村卫生室医疗设备购臵47万元,妇幼保健站B超设备购臵资金28万元,人民医院购臵彩色B超资金40万元,用于脱贫攻坚卫生条件改善项目660万元。 城乡社区支出1500万元,主要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500万元。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500万元,民族团结教育文化活动中心项目2500万元。 农林水支出8279万元,主要用于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5000万元,国有农牧场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33万元,脱贫攻坚项目建设资金3246万元。 机关事业单位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资金2790万元,用于发放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津贴补贴。 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基本工资标准补助资金428万元,用于发放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工资。

财政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财政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为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更好地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财政部2日发出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有关事项通知。 财政部表示,近年来,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公共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财政资金运行管理新机制基本建立,预算执行管理不断加强。但是年初预算到位率低、预算执行进度慢、项目支出管理不够严等问题仍然存在。必须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一是高度重视预算执行管理工作。要充分认识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协调配合,建立部门责任制度,增强法治意识,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二是切实加强预算编制管理。要增强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准确性,提高部门预算到位率,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办理调整预算工作,强化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执行,提高政府投资项目预算下达的时效性,建立结余资金与预算安排衔接制度。 财政部要求,有预算分配权的部门执行中下达投资计划或提出项目资金分配方案的时间,最迟不得晚于当年10月底。预算调整申请时间一般为每年7月1日至10月底。除据实结算类项目等特殊指标外,各级财政支出预算调整指标批复的截止时间,原则上为当年11月底。属于动支预备费和财政超收收入追加支出指标的特殊项目,发文截止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原则上不得超过当年12月20日。 此外,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年初预留的投资计划应当在年度执行中及时下达,最晚于当年10月底之前全部下达,相应的支出预算于当年11月底下达完毕。项目预算需要调整的,应当按照规定要求上报审批。 三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健全预算执行管理运行机制。要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加强用款计划管理,巩固完善预算执行管理新机制,加快推行公务卡试点,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一体化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规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预算执行管理,积极稳妥推进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国库集中支付。 四是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严格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管理。要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管理,严格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提高采购效率,确保采购工作质量。 五是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强化决算管理。要加强和规范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制度,建立预算执行追踪问效制度,推进绩效考评试点,强化决算管理。 六是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新)通信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通信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通信建设工程费用定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00八年五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文件 工信部规[2008]75号 关于发布《通信建设工程概算、预算 编制办法》及相关定额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 为适应通信建设发展需要,合理和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投资,规范通信建设概、预算的编制与管理,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我部修订了《通信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及费用定额》(邮部[1995]626号)以及通信建设工程预算定额等标准。 新修订的通信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配套文件包括:《通信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通信建设工程费用定额》,《通信建设工程施工机械、仪器仪表台班定额》,《通信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共五册:第一册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第二册有线通信设备安装工程、第三册无线通信设备安装工程、第四册通信线路工程、第五册通信管道工程)。现予发布,自2008年7月1日起实施。 自实施之日起原邮电部《关于发布〈通信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及费用定额〉等标准的通知》(邮部[1995]626号)以及《关

于发布〈通信建设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等2项定额标准的通知》(邮部[1996]582号)同时废止。 附件:1、通信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2、通信建设工程费用定额 3、通信建设工程施工机械、仪器仪表台班定额 4、通信建设工程预算定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章) 二00八年五月二十四日(附件另发) 主题词:邮电通信建设预算通知 抄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08年5月27日印发

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实施方案

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实施方案 为切实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立规范的公共财政体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的意见》(云政发〔2016〕69号)和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实施细则》(云财预〔2016〕361号)精神,结合我县乡镇实际,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划分县乡政府财权和事权,促进县乡经济协调发展,增强县乡财政实力;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确保乡镇基本支出需要,切实缓解乡镇财政困难,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强化乡镇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促进县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财政分配利益向乡镇倾斜的原则。按照积极稳妥、简明规范和让利于乡镇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困难乡镇的扶持力度。充分考虑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力的影响,从体制上保证乡镇工资发放和机构

正常运转等支出需要。 (二)统一模式、积极推进的原则。要按照全省统一的改革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切实缓解乡镇财政困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强化管理、注重效率的原则。强化对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的管理,降低管理成本,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 (四)“三权不变”的原则。即维护乡镇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力审批权不变。乡镇原有各项债权债务关系不变,乡镇在保证基本支出后的结余资金归乡镇所有,优先安排用于还债。 三、改革模式 在保证乡镇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财力和事权相统一”的原则,调整原有的体制框架,打破长期以来由乡镇自主核算的分散管理模式所形成的财权分配格局,对乡镇财政的预算编制和会计核算方式同时进行改革,把乡镇作为县财政的一级预算单位管理,乡镇财政收支全部纳入县级统一管理,采取“收入整体上划,支出分类管理”的改革办法。 (一)收入上划县级管理 原来由乡镇支配的各项收入,包括一般预算收入、税收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截止12月份我县共完成财政总收入92726万元,同比增长7%,其中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8538万元,同比下降1.7%。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从财政收入结构来看:税收收入完成71365万元,同比增长2.8%,占财政总收入77%;非税收入完成21361万元, 同比增长27.9%,占财政总收入的23%。 从征管部门来看:国税部门组织收入35403万元,同比增长47.5%;地税部门组织收入37082 万元,同比下降19.6%;财政部门组织收入20241万元,同比增长22.5%。 从级次来看:完成中央收入22008万元, 同比增长45.3%;完成省级收入2179万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538万元,同比下降1.7%。 公共预算收入分项完成情况来看:其中增值税(45%)完成9959万元,同比增长98.6%;改征增值税(45%)完成3987万元,同比下降34.4%;个人所得税(32%)完成658万元,同比增长4.8%;企业所得税(32%)完成1727万元,同比下降27.6%;营业税(45%)完成303万元,同比下降97.4%;耕地占用税完成3688万元,同比增长3.4%,契税完成15230万元,同比增长8.5%;其他各项税收完成11625万元,同比增长20.6%;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12667万元,同比增长8.7%;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359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罚没收入完成3804万元,同比增长14.4%;专项收入完成1291万元,同比下增长9.2%。

(二)一般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全县财政支出完成167415万元,同比增长2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904万元,同比增长45.8%;公共安全支出10297万元,同比增长55.7%;教育支出22508万元,同比增长0.7%;科学技术支出2771万元,同比增长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206万元,同比增长29.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909万元,同比下降0.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1164万元,同比增长3.8%;节能环保支出4537万元,同比增长88.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618万元,同比增长196.4%;农林水事务支出31811万元,同比增长25.1%;交通运输支出987万元,同比下降82.7%;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7047万元,同比下降23.7%;商业服务业等事务1906万元,同比增长130.2%;国土资源气象220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住房保障支出570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456万元,同比增长169.8%;其他支出5052万元, 同比下降13.6%。 基金收入完成28863万元,同比增长94.3%,基金支出完成42266万元,同比增长79.8%。

财政财务管理制度

财政财务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镇政府的财政监督和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从制度上规范财政、财务收支行为,促进镇财政财务健康、规范、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长兴县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有关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以下财政财务管理制度。 一、财政预、决算管理制度 预算编制要遵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应统筹兼顾,确保重点,在保证镇政府公 共支出合理需要的前提下,妥善安排其他各类预算支出。年度财政预算、决算都必须按规 定报经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镇政府必须严格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财政预算,不得擅自调整和变更。如因特殊情况影响预算执行,确需调整的,由镇政府提出预算调整 方案,提交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审查,并报下一次人代会备案。 二、财政收、支管理制度 镇政府应依法组织收入,按照“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加强财政收、支管理。(一)财政收入管理制度 镇政府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及时足额的组织各项收入。各项收入都要按规定纳入镇财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统一核算。镇政府组织和管理的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筹集的用于本镇经济建设、事业发展、公共福利等方面的资金,以镇政府名义获得的各种捐款,特定用途的资金,以及镇各部门和单位经批准收取的行政事业收费等各项收入,都必须及时、足额缴存镇财政专户,并使用统一的财政收款凭证。 (二)财政支出管理制度 1.必须严格执行镇长“一支笔”审批制度。镇政府所有发生的预算内外支出、各项专款支 出都必须执行镇长“一支笔”审批管理制度,并且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必须做到“三有”:即有 合法的原始凭据,有合理的支出项目,有经办人、 证明人、分管领导和镇长签字,并用文字注明支出理由。如手续不全或开支不符合财务制度的,财务核算中心应拒绝支付。 2.对重大财政事项和大额资金支出必须在党委领导集体研究决定或经“镇财政管理例会” 讨论决定后方可支出。 3.政府财政安排的工程项目资金支出,工程进行过程中的资金支付必须少于实际工程量 的70%,控制方法由项目跟踪服务人员、分管领导第一道把关,镇长最后把关;工程量追加部份必须开具联系单,联系单由监理(或质监人员、项目跟踪服务人员首先签字后,追 加工程量在壹仟元以下的由分管领导签字认可,超过壹仟元的,必须由镇长签字认可。工

XX年财政局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汇报

XX年财政局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汇报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XX年财政预算,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XX年,我市财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在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认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断深化财政改革,以抓财政收入为中心,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强化公共保障,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强财政监督,通过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和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调整的财政收支预算任务,全力支持了我市社会经济的协调、平稳、较快发展,为推进我市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财政预算变动情况 从XX年开始,州财政按上级要求对补助收入提前预告,编入年初预算,所以,经市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市财政XX年财政收支预算,上报州财政后根据补

助内容进行了调整,经州财政调整后的年初预算已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在预算执行中,今年10月,根据收支变化情况和州财政下达的目标任务,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对XX年财政预算又进行了调整。 (二)财政收入执行情况 XX年我市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收入质量有所提高,可用财力增幅较大。决算结果是:上划中央两税、所得税完成50,305万元,占年初预算(人代会审议通过,以下相关指标同)51,068万元的98.51%,占调整预算51,832万元的97.05%,同比增长24.4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3,211万元,占年初预算136,034万元的105.28%,占调整预算143,196万元的100.01%,同比增长29.52%,占州下达工作目标任务140,000万元的102.29%,下达奋斗目标任务143,000万元的100.15%;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83,845万元,占年初预算80,942万元的103.59%,占调整预算82,744万元的101.33%,同比增长22.05%。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193,516万元,占年初预算187,102万元的103.43%,占调整预算195,028万元的99.22%,同比增长28.15%。上级补助收入完成100,506万元(其中:一般预算补助97,406万元、地方政府性基金补助3,100万元),占年初预算45,998万元的218.50%,占调整预算68,401万元(其中:一般预算68,107万元、政府性基金294万元)的146.9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