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姓名向琳琳学号222010306011022 专业心理学(师)年级 2010级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时间2011/10/31 同组人姓名周杰冉光娅成绩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向琳琳 222010306011022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2010级师范班重庆400715)

摘要本实验的目的是重复Posner等人的实验,掌握减法反应时方法,证实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方法是将西南大学心理学院58名本科生作为被试,运用PsyKey心理运用系统,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它们或音同形同,或音同形异,或音异形异,表现为或同时呈现,或有一定间隔,让被试判断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并记录反应时。实验结果表明,由瞬间记忆转入短时记忆后,编码的视觉优势已经让位于听觉了,并且时间间隔和字母音形对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过程的影响及其显著。实验结论为短时记忆的编码有视觉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阶段,至少在部分时间里,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是以视觉编码的。

关键词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听觉编码

1.前言

减数法是一种用减法方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减数法的反应时实验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传统的观点认为主要是语音听觉编码。这是根据

短时记忆中产生的错误与正确信息之间存在着语音听觉上的联系而推测出来的。康拉德在记忆广度实验中观察到,回忆错误与正确反应之间有着语音上的联系。但是这个结论因为以拼音文字的英文字母做实验材料,因而其普遍性受到了质疑。但70年代波斯纳等人利用减法反应时基本范式,在其实验中清楚地表明,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这是认知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莫雷的实验也表明,汉字的短时记忆以形状编码为主。对于绘画、脸和身体动作以及视觉观察事件所属范畴的短时记忆,倾向于用视觉编码的短时记忆,倾向于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现在一般认为,短时记忆信息存在感觉代码与语义代码,其中前者包括听觉代码与视觉编码;对于感觉编码的过程而言,视觉编码率先出现并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然后出现听觉编码。

本实验基本是在重复波斯纳的实验,但是增加了音异形异的字母对这一自变量水平呈现给被试,同时将间隔时间设定为0ms,50ms和100ms。基于以上的实验,本实验通过被试在不同时间间隔条件下对字母的视觉匹配和语音匹配的反应时的差异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如下的假设:短时记忆的编码有视觉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阶段。那么若在相同时间间隔条件下,被试对音异形异对的反应时大于对音同形异对的反应时,音同形异对的反应时大于音同形同对的反应时,且随着时间间隔的增大,三种情况下的反应时差异减小,则假设成立;反之,则假设不成立。

2.方法

被试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2010级本科生58名

实验仪器和材料

计算机, PsyKey心理应用系统,反应设备

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被试内设计,是一个3*3的多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有两个,分别为两个字母的异同和两个字母呈现的间隔时间。两个字母的异同有三个水平,即音同形同,音同形异和音异形异三个水平。两个字母的间隔时间有0ms、50ms、100ms三个水平。因变量则为被试判断两个字母“异同”的准确率和反应时。

实验程序

计算机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或同时呈现,或有一定间隔,让被试判断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具体要求为若被试认为呈现的两个字母音同而不论形是否相同就按红键,若被试认为呈现的两个字母音异就按绿键,实验过程中记录被试的准确率和反应时。

本实验所用字母对是AA(6次)、BB(6次)、Aa(6次)、Bb(6次)、AB(3次)、BA(3次)、Ab(3次)、Ba(3次),共出现36次,有三种呈现间隔:0s (即同时呈现)、50ms和100ms,采用如下拉丁方设计,即:第一次36张随机呈现,前12张间隔0ms,中间12张间隔50ms,最后12张间隔100ms;休息30s 后再做36张,间隔时间按50ms→100ms→0ms的顺序;第三次的36张则采用100ms→0ms→5oms的顺序。

被试阅读指示语,了解反应方法,明白后开始实验。

3.结果

3.1 分别计算出被试在各种不同条件下正确判断的正确反应时,可以得出表1和图1如下:

表1. 不同时间间隔条件下对不同字母进行判断的平均反应时(ms)

音同形同音同形异音异形异

0ms 706.086 745.586 895.190

50ms 521.224 654.534 698.362

100ms 506.103 627.017 680.431

由表1和图1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条件下,对于音同形同、音同形异、音异形异的字母的判断的反应时也依次增大。并且在时间间隔为50ms和100ms 时,即随着时间间隔的增大,三种情况下的反应时差异减小了。

3.2对数据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表2. 间隔时间与字母类型的反应时的方差分析

df 均方 F sig

间隔时间 2 1648401.680 14.458 0.000 字母类型 2 1415912.255 12.419 0.000

间隔时间*字母类型 4 58780.643 0.516 0.724 由表2中关于间隔时间的方差分析得,F=14.458,P<0.01,则间隔时间对被试对字母是否“相同”的判断的反应时具有主效应。

由表2中关于字母类型的方差分析得,F=12.419,P<0.01,则字母类型对被试判断的反应时具有主效应。

由表2中关于间隔时间和字母类型的方差分析得,F-0.516,P>0.05,则间隔时间和字母类型对被试判断的反应时不存在交互作用。

4.讨论

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有两个,分别为两个字母的异同和两个字母呈现的间隔时间。两个字母的异同有三个水平,即音同形同,音同形异和音异形异三个水平。两个字母的间隔时间有0ms、50ms、100ms三个水平。因变量则为被试判断两个字母“异同”的准确率和反应时。额外变量主要有不同字母类型呈现的顺序,各种字母呈现时间间隔的顺序安排,实验环境,实验时间等。为了平衡字母类型及其呈现的时间间隔带来的影响,实验采用拉丁方设计,第一次的36张按照间隔时间0ms→50ms→100ms的顺序呈现,第二次的36张按照50ms→100ms→0ms的顺序,第三次的36张则采用100ms→0ms→5oms的顺序,每36次随即呈现。实验在机房进行,电脑成为主试,干扰较少,且实验过程中被试每做36次就休息30秒,实验进行时间较短,且在早上进行,尽量减小疲劳效应。

本实验中涉及到速度-准确性权衡的问题。在以反应时为因变量指标时,单一考虑速度,或单一考虑准确性,都会极大地损害实验研究的效度。因此,在进行反应时实验时,必须考虑两个因变量—速度和准确性。当只选择一个因变量指标时,应对为何不使用另一个的原因有所交待。本实验中选择了速度而没有考虑准确性,是因为实验处理中已经删除了错误反应的反应时,这样也才是合理的。

本实验表明:在相同的时间间隔条件下,对于音同形同、音同形异、音异形异的字母的判断的反应时也依次增大。并且随着时间间隔的增大,三种

情况下的反应时差异减小了。字母音形的异同以及呈现的时间间隔对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短时记忆的编码有视觉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阶段,至少在部分时间里,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是以视觉编码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呢?其一,实验表明在相同时间间隔条件下,被试对AB对(或BA对,Ab对,Ba对)的反应时大于对Aa对(或Bb对)的反应时,对Aa对(或Bb对)的反应时大于对AA对(或BB对)的反应时。根据减数法的逻辑,两两之间的反应差反映了对每一次两两比较中前一对的加工中包含了对后一对的加工中所没有的过程;反过来说,后一对包含的加工过程要少于前一对。前一对与后一对的反应时之差反映了内部编码过程的差别。实际上,AB 对和Aa对区别在于前者音异形异,后者音同形异,而Aa对和AA对的区别在于前者音同形异,后者音同形异。那么,当三两个字母同时呈现给被试时,被试对AA 对可以直接按写法来比较,对Aa对则不能按写法而必须按读音来比较,对AB对则必须既有写法的比较又有读音的比较。这就意味着AA对匹配是在视觉编码的基础上进行的,而Aa对匹配只能在听觉编码的基础上进行,AB对匹配则在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的基础上进行。这样就包含了更加多的加工过程,因而需要的时间也就更多,反应时更大。

其二,在时间间隔为50ms和100ms时,即随着时间间隔的增大,三种情况下的反应时差异减小了。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时间间隔的增大,音同形同对字母的反应时受同时呈现还是继时呈现的影响较大,表现为较大的减小量。而音同形异、音异形异对字母受同时呈现还是继时呈现的影响较小。这说明,随着时间间隔的增大,音同形同对的加工过程与音同形异、音异形异对趋于一致,从而缩小了与音同形异对、音异形异对反应时的差别。

然而根据波斯纳等人的研究推测,短时记忆时,先发生的是视觉编码,它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后,才发生了听觉编码。那么,实验结果应该出现的是在同一类型的字母条件下,随着两个字母之间插入时间间隔的增大,视觉编码效应逐渐消失,听觉效应逐渐增强,其平均反应时应该呈现增大的趋势。可是我们的实验结果却显示的是减小的趋势。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首先来讲,波斯纳的研究中的间隔时间设为0、0.5s、1s、2s,而我们设置的则是0、50ms、100ms,也许正是因为我们设置的时间间隔太短了,体现的变化很微小,所以才在短暂的时间间隔的增大下体现出反应时的减小趋势。如果我们将间隔时间选取得大一点,可能就会是另外的结果。其次,最终统计的被试量的问题。我们选取了所有被试的数据,但是有可能某些被试的数据本来是不符合实验要求的。一些错误的数据也有可能导致结果的改变。再者,被试在做这个实验之前已经知道实验原理,且已经知道了预期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暗示被试,从而得出不准确的结果。当然,疲劳效应可能也是一个原因。特别是实验当日,所有被试因为升旗而六点起床,进行实验时没有集中注意力也是可能的。

减数法反应时实验清楚地确定了,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这是认知心理学上的重大发现。对记忆进行的研究结果可以运用于教学教育中,找到更好的、更合理记忆方法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减轻他们的负担。例如:在英语学习中,目前仍然采用以背单词为主的方式,在仔细了解了人的记忆编码后有利于我们改善背单词的效率。但记忆是人抽象的,高级的思维活动,对它的探索我们还要继续。

5.结论

短时记忆的编码有视觉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阶段,至少在部分时间里,信息

在短时记忆中是以视觉编码的。

6.参考文献

[1]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 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353-357.

[4] 张述祖,沈德立.基础心理学[M].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391-392.

[5] 黄英.对中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编码方式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1(6).

[6] 郑涌.关于英文词的短时记忆编码方式的实验研究[J].49-50.

[7] 梁雪清.听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作用[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5(1):100-103.

[8] 吴剑万朵.图式激活与对外汉语听力教学[J].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53-55.

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姓名关瀚文学号222012306022011专业应用心理学年级2012级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时间2013.11.6同组人姓名洪万里单宏宇成绩 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 关瀚文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400715) 摘要本实验以西南大学心理学部2012级应用班的44名同学作为被试,每名被试运用PsyKey 心理教学系统 3.1,“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程序,进行以减数法探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试验108次,本实验旨在重复posner等人的字母实验,验证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并学习减法反应时方法。最后的结果显示,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确实存在,posner关于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理论得到验证。 关键词短时记忆减法反应时视觉编码 1引言减数法是一种用减法方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减数法的反应时实验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传统的观点认为主要是语音听觉编码。这是根据短时记忆中产生的错误与正确信息之间存在着语音听觉上的联系而推测出来的。康拉德在记忆广度实验中观察到,回忆错误与正确反应之间有着语音上的联系。但是这个结论因为以拼音文字的英文字母做实验材料,因而其普遍性受到了质疑。但70年代波斯纳等人利用减法反应时基本范式,在其实验中清楚地表明,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这是认知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莫雷的实验也表明,汉字的短时记忆以形状编码为主。对于绘画、脸和身体动作以及视觉观察事件所属范畴的短时记忆,倾向于用视觉编码的短时记忆,倾向于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现在一般认为,短时记忆信息存在感觉代码与语义代码,其中前者包括听觉代码与视觉编码;对于感觉编码的过程而言,视觉编码率先出现并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然后出现听觉编码。

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姓名关瀚文学号222012306022011 专业应用心理学年级 2012级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时间2013.11.6 同组人姓名洪万里单宏宇成绩 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 关瀚文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400715) 摘要本实验以西南大学心理学部2012级应用班的44名同学作为被试,每名被试运用PsyKey 心理教学系统 3.1,“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程序,进行以减数法探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试 验108次,本实验旨在重复posner等人的字母实验,验证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并学习减法反 应时方法。最后的结果显示,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确实存在,posner关于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理论得到验证。 关键词短时记忆减法反应时视觉编码 1引言减数法是一种用减法方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减数法的反应时实验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传统的观点认为主要是语音听觉编码。这是根据短时记忆中产生的错误与正确信息之间存在着语音听觉上的联系而推测出来的。康拉德在记忆广度实验中观察到,回忆错误与正确反应之间有着语音上的联系。但是这个结论因为以拼音文字的英文字母做实验材料,因而其普遍性受到了质疑。但70年代波斯纳等人利用减法反应时基本范式,在其实验中清楚地表明,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这是认知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莫雷的实验也表明,汉字的短时记忆以形状编码为主。对于绘画、脸和身体动作以及视觉观察事件所属范畴的短时记忆,倾向于用视觉编码的短时记忆,倾向于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现在一般认为,短时记忆信息存在感觉代码与语义代码,其中前者包括听觉代码与视觉编码;对于感觉编码的过程而言,视觉编码率先出现并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然后出现听觉编码。

数字记忆训练定位法

数字记忆训练定位法 数字记忆训练定位法 一、确定数字编码也就是要将每两个数字转化成对应的图像,可以数字转码记忆训练。要完全熟悉110 个数字编码,并在110 秒之内能够按顺序背诵出来。 二、建立地点桩并熟悉地点桩考虑到您可能没有地点桩,所以我提供52 个地点桩给您供参考: 1、屋外10 个 1. 树 2. 鸟笼 3. 屋顶 4. 窗户 5. 门 6. 花盆 7. 台阶 8. 门前小路 9. 小狗10. 灯柱 2、客厅10 个 11. 走廊12. 门铃电话13. 壁橱14. 垃圾桶15. 电视 16. 绿植17. 落地窗18. 沙发19. 茶几20. 餐桌 3、厨房10 个 21. 门把手22. 围裙23. 储物柜24. 电饭煲25. 煤气灶 26. 油烟机27. 菜篮28. 洗碗池29. 汤罐30. 烤箱 4、卧室10 个 31. 地毯32. 梯柜33. 床34. 毛绒熊35. 书架 36. 衣架37. 窗帘38. 电脑桌39. 电脑40. 杂物袋

5、卫生间10 个 41. 漱口杯42. 洗漱池43. 镜子44. 塑料花45. 浴巾架 46. 洗浴池47. 喷头48. 拉帘49. 马桶50. 卫生纸 6、阳台 2 个 51. 洗衣机52. 吊灯有了地点桩后,跟数字编码训练一样,要将桩熟悉到滚瓜烂熟的程度,目标:60 秒内回忆完 52 个地点桩。 三、开始进行数字记忆训练 前面两个步骤做到了能将数字编码和地点桩快速读出图像则这一步就可以将地点桩与数字编码进行相结合训练了。 下面我举例记忆20 组随机数字 假如20 组数字依次为:56、16、91、73、64、31、93、94、49、19、68、42、15、30、38、43、01、39、33、91 联结示范:【红字为数字编码,蓝字为地点编码】树上爬着一只蜗牛,鸟笼上插着杨柳,屋顶上铺着救生衣,窗户上挂着气扇,门上涂满了牛屎,花盆砸中了鲨鱼,台阶撑着旧伞,小路上摆满了首饰,狗在咬狮狗,灯柱插在药酒里,走廊上放着喇叭,门铃电话上画着柿儿,壁橱里停着一只鹦鹉,垃圾桶里装着三菱车玩具,电视中正在播放妇女,绿植丢到了死山中,落地窗上挂着棒球,沙发穿着巨大的三角裤,茶几上镶着钻石,餐桌上铺着救生衣。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洪杰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0803班,2008105020313) 摘要:本实验基于Posner的经典实验,他通过字母的视觉匹配和名称匹配的实验证实:至少在部分时间里,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是以视觉编码的。通过测定我院08级应用心理学专业72名大学生被试对短时记忆信息的编码情况,旨在验证“短时记忆中也存在视觉编码”这一结论,同时掌握单因素重复测量设计(被试内设计)。结果再次证实了已有的经典结论,同时对不同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进行了讨论,并发现当卡片上呈现写法和发音都相同、写法不同但发音相同、写法和发音都不同这三个水平的刺激时反应时存在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短时记忆听觉编码视觉编码注意单因素重复测量设计被试内设计反应时差异 1、引言 自1974年Baddeley 和Hitch 提出“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的概念以来,人们对于短时记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短时记忆研究不再局限于记忆广度的测量,而不断提出新的课题,相应地也发展了很多新的研究方法。现在而言,人们对其的研究基本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即短时记忆的容量、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与短时记忆中的遗忘。 在短时记忆中,信息是以什么形式保持或储存即为短时记忆信息编码问题。所谓编码(encoding)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适合于记忆系统的形式的加工过程,而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信息形式则称作代码(code)。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究竟是以何种形式的代码加以储存这一问题引起了相关学者的极大兴趣。上世纪60年代,Conrad根据记忆实验中对错误回忆的分析,证明了人的短时记忆信息如字母是以听觉形式来表征的,即存在听觉编码。但70年代Posner等人利用减法反应时基本范式,在其实验中清楚地表明,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这是认知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现在一般认为,短时记忆信息存在感觉代码与语义代码,其中前者包括听觉代码与视觉编码;对于感觉编码的过程而言,视觉编码率先出现并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然后出现听觉编码。 本实验基于Posner的经典实验,他通过字母的视觉匹配和名称匹配的实验证实:至少在部分时间里,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是以视觉编码的。通过测定我院08级应用心理学专业72名大学生被试对短时记忆信息的编码情况,旨在验证“短时记忆中也存在视觉编码”这一结论,同时掌握单因素重复测量设计(被试内设计)。 2、方法 2.1 被试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08级(0803班、0806班)共72名本科在校大二学生,5人一小组,互为主被试。 2.2 实验设计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20093364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个人信息===== 编号:20093364 性别:男年龄:21 姓名:柏雪峰学历:出生日期:1990-07-02 所属:职业:测试日期:2011-10-17 13:08:47 =====结果图片===== =====结果分数===== ------------------------------------------------------------ 间隔音同形同音同形异音异形异 ------------------------------------------------------------ 0ms 550(100.00%) 692( 91.67%) 774(100.00%) 500ms 492(100.00%) 623(100.00%) 568(100.00%) 2000ms 638(100.00%) 587( 83.33%) 553(100.00%) ------------------------------------------------------------ =====备注===== 测验耗时:383秒 [参数表] 准备时间(毫秒)=1000 休息时间(秒)=30 字母字体大小=48 第一个字母=A 第二个字母=B =====详细反应===== 字母间隔种类音判断结果反应时 A--A 0 1 同同正确 572

A--A 2000 1 同同正确 537 A--A 0 1 同同正确 506 A--A 500 1 同同正确 563 A--A 2000 1 同同正确 472 B--B 0 1 同同正确 539 B--B 500 1 同同正确 333 B--B 2000 1 同同正确 734 B--B 0 1 同同正确 604 B--B 500 1 同同正确 399 B--B 2000 1 同同正确 603 A--a 0 2 同同正确 800 A--a 500 2 同同正确 563 A--a 2000 2 同同正确 635 A--a 0 2 同同正确 1243 A--a 500 2 同同正确 498 A--a 2000 2 同同正确 537 B--b 0 2 同同正确 572 B--b 500 2 同同正确 563 B--b 2000 2 同异错误 471 B--b 0 2 同同正确 537 B--b 500 2 同同正确 531 B--b 2000 2 同异错误 537 A--B 0 3 异异正确 735 A--B 500 3 异异正确 432 A--B 2000 3 异异正确 308 B--A 0 3 异异正确 571 B--A 500 3 异异正确 432 B--A 2000 3 异异正确 341 A--b 0 3 异异正确 670 A--b 500 3 异异正确 431 A--b 2000 3 异异正确 734 B--a 0 3 异异正确 703 B--a 500 3 异异正确 530 B--a 2000 3 异异正确 701 A--A 500 1 同同正确 431 A--A 2000 1 同同正确 767 A--A 0 1 同同正确 407 A--A 500 1 同同正确 432 A--A 2000 1 同同正确 734 A--A 0 1 同同正确 670 B--B 500 1 同同正确 594 B--B 2000 1 同同正确 799 B--B 0 1 同同正确 538 B--B 500 1 同同正确 792 B--B 2000 1 同同正确 537 B--B 0 1 同同正确 507 A--a 500 2 同同正确 596 A--a 2000 2 同同正确 440 A--a 0 2 同同正确 704 A--a 500 2 同同正确 661 A--a 2000 2 同同正确 603 A--a 0 2 同同正确 572 B--b 500 2 同同正确 464 B--b 2000 2 同同正确 504

个数字编码及数字记忆法的重要意义

110个数字编码的重要意义: 数字是一种顺序,数字编码是记忆的顺序,是用来表示记忆术中的图像顺序,对于用记忆记忆任何复杂的材料知识都不可缺少!我们为什么记了又忘?为什么记住老想不起来,别人一提醒便会惊叫起来”哦,我知道了,我只是暂时地忘记了!”。为什么我们想精确提取和使用记过的信息竟那么困难?为什么我们不知道某字在某书中的第几页第几行第几字?这一切的一切的根源只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记忆知识的顺序,没有理清记忆的顺序,没有精确和准确记忆!而运用数字编码记忆是解决顺序记忆、精准记忆、抽背记忆的唯一方法!???? 110个数字编码它能帮我们管理一切复杂的知识,并管理得井井有序。运用110个数字编码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110个数字编码在记忆术中的作用就相当于数字本身对我们的作用。数字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见,而数字编码在记忆术中无处不见,我们离不开数字正如学记忆离不开数字编码是一样的道理。 你一定有经验,你记得非常牢固的知识,你就能准确精确的说出这段话在文中的位置,前后文的大致内容,甚至字体的大小及颜色。记住了数字编码,掌握了数字记忆法,让“或许”、“可能”、“也许”、“大概”、“似乎”、“好像”这些不确定词从你的字典中彻底消失吧! 数字记忆法的重要意义: 什么叫数字记忆法呢?110个数字编码的运用即是数字记忆法。(注:数字编码记忆法简称数字记忆法)。? 掌握110个数字编码是数字记忆的前提,数字记忆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数字与数字的记忆;一种是数字与文字/字母的记忆(数字定桩法) 数字记忆法为什么那么重要? 如果你不会数字记忆法,最根本的是你就不能记住学习中、工作中、生活中接触到的一切与数字有关的大量数据。你就不能最好的最清楚的整理知识。 而如果掌握数字记忆法: 意味着,你能将成百上千个好友的手机号码记住; 意味着,你能将上千条的法律条文熟记于心; 意味着,你将有倒背如流一本单词书的可能; 意味着,你将有抽背如流一本字典的可能; 是的,掌握数字记忆法,是完整记忆一本书最基础最重要的核心点。如果你没有掌握数字记忆法,你不可能牢固记住任何一本书! 学习和掌握110个数字编码是记忆术最基础、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如果这一环节学习方法不恰当,学习花费时间多很容易导致记忆疲倦,以至于丧失学习记忆的兴趣,怀疑学习记

短时记忆的视觉和听觉编码

短时记忆的视觉和听觉编码 摘要:本实验基本上是在重复验证波斯纳的实验,但增加了音异形异这一自变 量,而且两字母间隔的时间也改为0毫秒,500毫秒和2000毫秒。实验结果: (1)被试在不同情况下的反应时相差较大,反应时长短的顺序如下:音异形异>音同形异>音同形同. (2)三种情况下,被试的反应时间均呈现下降趋势(3)被试的反应时间随着间隔时间的增加而减少的速度音同形异时最快,音异形异时最慢。 关键词: 短时记忆减数法视觉编码听觉编码 一. 导言 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简称STM,是个体对注意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操作的过程。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亦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或电话号码式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与瞬时记忆相比,短时记忆有以下特点:1对信息保持的时间稍长于瞬时记忆,2短时记忆的容量少于瞬时记忆3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不同于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编码:近几十年来,记忆领域研究得较多的问题之一就是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短时记忆的的编码方式可以分为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其中1964年Conrad对短时记忆的听觉编码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听觉编码是记忆的一种有效方式。1969年,Posner等人对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进行了研究,并认为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视觉编码实为存在。相关研究表明造成学生对不同类别材料的记忆力差异是由记忆时的编码方式与加工程度不同而引起的。短时记忆主要以听觉编码为主,长时记忆以视觉编码为主。 反应时: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在脑内要经过一系列操作加工,这些操作加工有明确的先后次序,在不同的加工阶段信息处于不同的状态,而这些都是自爱时间上进行的的,其特征必然能在反应时上表现出来。因此不同的的心理操作按时间分布上的不同加以区分,反应时技术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减数法: 减数法是一种用减法方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减数法的反应时实验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从已有的研究可以看出,短时记忆不但有听觉编码,还有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本实验主要讨论的是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波斯纳(1967,1969)用减法反应时,字母匹配任务研究了短时记忆信息的编码。实验是让被试辨认两个字母是否相同。两个字母都用大写体,如A、A,叫做等同辨认;两个字母一个用大写体,一个用小写体,如A、a,叫做同称辨认(辨认前告诉被试不管字母是大写还是小写)。结果表明,在两个字母同时呈现而

数字110的编码记忆法图解实例讲解

数字110的编码记忆法图解实例讲解数字编码记忆法 数字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见,而数字编码在记忆术中无处不见,我们离不开数字正如记忆离不开数字编码是一样的道理。数字编码记忆法作为记忆法的入门基础知识,是学习记忆法的人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其实,记忆法是一门很宽容的学科,他没有固定的答案,他要的是你天马行空的想象,不拘一格的图案,只要你能联想到的,就是可以的。对于一个数字的记忆,你可以从形状、读音、特殊意义等方面入手去联想,下面来看看yinbaban小编结合自身所学给你举例讲解数字1-10的编码记忆法运用吧。 数字1的编码记忆法图解实例讲解 数字1有很多种联想,比如: 数字1从读音上“yi”可以联想到衣服; 数字1从形状上可以联想到铅笔,树; 数字1从称谓上可以联想到姨,医生等; 数字1还可以联想到意、妖、遇等。 数字2的编码记忆法图解实例讲解 数字2有很多种联想,比如: 数字2从读音上“er”可以联想到鹅、饿、儿子、耳; 数字2从形状上可以联想到鸭子; 数字2特殊意义上可以联想到双、对、俩; 数字3的编码记忆法图解实例讲解

数字3有很多种联想,比如: 数字3从读音“san”可以联想到伞、山、散 数字3从字形上可以联想到耳朵,m,商店、闪电 数字4的编码记忆法图解实例讲解 数字4有很多种联想,比如: 数字4从读音“si”可以联想到寺庙、死人、逝世、世界 数字4从形状上可以联想到帆船、汽车、红旗 数字5的编码记忆法图解实例讲解 数字5有很多种联想,比如: 数字5从读音“wu”可以联想到五角星,五星红旗,污、误会,舞女 数字5从字形可以联想到钩子,秤砣 数字5从谐音可以联想到母亲、虎

短时记忆的编码

短时记忆的编码 张新娟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系10150201 学号1015020137 摘要基于减法反应时的基本范式,在Posner的经典实验基础上稍作修改,通过测40名大学生被试对短时记忆信息的编码情况,旨在验证“短时记忆中存在视觉与听觉两种编码机制”这一结论,同时掌握反应时测量技术在认知研究中的应用;结论,短时记忆编码有视觉编码也有听觉编码。 关键词短时记忆听觉编码视觉编码减法反应时范式注意 1引言 在认知心理学中,减法反应时既可用于研究某一个信息加工阶段或特征,也可用于研究一系列连续的加工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根据记忆实验中对错误回忆的分析,最初研究者认为人的短时记忆信息如字母是以听觉形式来表征的,即有听觉编码。但70年代波斯纳等(Posner)的实验却表明,这种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现在一般认为先出现视觉编码,它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然后出现听觉编码。Posner等应用减法反应时实验清楚地说明,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这是认知心理学上的重大发现。通过测定被试对短时记忆信息的编码,掌握反应时测量技术在认知研究中的应用。探讨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方式和编码过程。 2研究方法 2.1 被试 山西师范大学心理系1002班学生40名,自愿参加实验。 2.2仪器和材料 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 材料:材料:英文字母大写A、B和小写a、b 的不同组合,其中AA(6次)、BB(6次)。Aa (6次)、Bb (6次)、AB(3次)、BA(3次),Ab(3次)、Ba (3次)共36次(72次则重复呈现2遍)。 2.3 实验程序 双击桌面“心仪心理实验平台”图标,弹出登录窗口。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双击“电脑实验”,打开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平均差误法测定线段长度的差别阈限”,右边呈现实

短时记忆的视觉听觉编码

短时记忆的视觉和听觉编码 摘要实验选取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心理名同学为被试进行实验,实验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它们音同形同或音同形异,或音异形异,表现为或同时呈现,或有一定间隔,让被试判断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实验结果是音同形异的反应时随着间隔时间的增长而减小。音同形同的反应时没有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反应时视觉编码听觉编码短时记忆 1 引言 心理学家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在认知心理学中,减法反应时既应用与研究某一信息加工阶段和特征,也用于研究一系列连续的加工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根据记忆实验对错误回忆的分析,最初研究者认为人的短时记忆信息如字母是以听觉信息加工和表征的,即有听觉编码。但是70年代波斯纳等(posner)的实验却表明,这种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现在一般认为先出现视觉编码,他保持一个短时的瞬间,然后出现听觉编码。Posner等应用减法反应时实验清楚地说明,某些短时记忆的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各连续的阶段,这在认知心理学上是个重大的发现。 就记忆系统来说,所谓编码就是对信息进行转化,使之获得适合于记忆系统的形式的加工过程,而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的信息形式则称之为代码。短时记忆中的听觉代码显得十分突出。对此,conrad(1963,1964)对人的回忆错误作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感觉记忆的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都属于感觉编码,短时记忆的视觉和听觉编码带有各自的感觉通道的特性,但比感觉信息要抽象,他已排除刺激的的某些物理特性和信息,以视觉信息短时存储,在转换为听觉信息存储,之后再变为长时记忆。除了感觉编码外还存在语义编码,是一种与意义相关的抽象的代码,不带有任何感觉通道的特征。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教育系1290080101班全体同学,共50名被试,年龄范围19-24,平均数 21.9 ,标准差 0.92 2.2 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 使用上海心仪电子科技公司生产的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试验材料为应为字母大写A、B和小写a、b的不同组合,其中AA(6次)、BB(6次)。Aa(6次)、Bb(6次)、AB(3次)、BA(3次)、Ab(3次)、Ba(3次)共36次(72次则重复呈现2次) 2.3 试验程序 登录并打开实验心理学虚拟实验系统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短时记忆的视觉和听觉编码”。单击呈现实验简介。点击“进入实验”到“指导语”界面。 指导语如下:这是一个比较字母异同的实验,实验开始后屏幕将呈现多组大小写字母。每组一对,可能同时呈现,也可能先后呈现,请你使用一号反应盒对呈现的组字母进行判断,判断的原则如下: 形状相同或形状不同读音相同,按“+”号键; 如果形状和读音都不相同,则按下“-”号键,速度越快越好。 实验开始后屏幕每次呈现两个字母,有三种形式,同时呈现(无延迟)、一个字母比另一个字母延迟0.5秒后呈现,一个字母比另个字母延迟秒后呈现,三中形式随机呈现试验结束后,数据自动保存。 3 结果 表一描述统计量

记忆的编码与提取

写在最前面的 实验的分类 (1)回忆类实验这类实验共有三种:系列回忆、自由回忆和对偶回忆 (2)再认类实验这类实验有两种基本程序。 第一是“是/否”式的实验,这是一种“二择一”程序。 第二是“迫选再认”的实验,这是一种“多择一”程序。 一.记忆研究记忆实验仪器和材料 1.计算机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仪器。按照实验程序要求编写好软件程序,,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文字和图形等材料的呈现时间、间隔时间实行控制,并且可以自动记录被试的口头反应、按键反应,这样被试在记忆测验中的正误反应、反应时都可被记录下来。 2.速示器 也是研究记忆的常用仪器。其基本构造是一个长方形的不透光的箱子,箱子的一头放置刺激项目片,另一头是观察窗,被试在这里接受刺激项目,且箱内灯光照明时间是可以控制的。现代较先进的速示器是由几个箱子连接组成,每个箱子都是一个视野,分别先后或同时将不同的刺激项目呈现在一个平面上。 记忆实验选用的材料是相当广泛的。一般说来,凡是人们在生活中能感受到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实验材料,但是实际上由于实验室的条件限制和为了进行实验的方便,在实验中所使用的材料一般要符合以下标准: ①材料对每个被试者来说,在熟悉程度上应是相等的。这样才能保证所有被试者从同一基线开始学习,测出的效果才能归之于实验条件的作用。 ②材料在数量上或意义上可以分为相等的单位。这样既便于记分,又便于对实验结果作数量化的分析。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倘若以掌握全部材料所需要的时间或尝试的次数作为记分标准的话,就无需把材料分成相等的单位。 ③材料应为被试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学会和掌握的。若一次使用的材料过多、费时过长,势必会影响实验的效果,同时让被试这么长时间留在实验室中也是不可能的。 根据上述标准,在记忆实验中可选用的材料还是很多的。这些材料概括起来有二大类:言语材料和非言语材料。言语材料又可分为无意义的和有意义的两类。 无意义音节是言语材料中的一种,言语材料是指音节、字母、单词、句子、诗歌、散文和数字等。其中音节、字母和某种条件下的数字都属于无意义的言语材料。 有意义的记忆研究材料的内容和种类十分广泛,可以是句子、诗歌、散文、词汇到图形、音乐等,很难尽述。研究者使用有意义材料从事记忆研究时,一点也不比使用无意义材料容易。 将有意义材料分解成容易归类的或便于定量的子单位,这些子单位可以是“意群”、“韵律”、“音节”、“词性”、“长度”等等。 其他刺激材料,如图形材料,设计时要考虑“复杂性”、“抽象性”和“相似性”这三个因素。前人的经验表明:被试者面对要求其学习、记忆的图形刺激所做的“意义搜索”过程,要比我们通常认为的“留下感觉印象”的过程复杂得多。由于这个原因,实验者为了取得有效的结论,选择刺激材料的任务就显得很艰巨。 二、除了“图片材料”外,其他比较特殊并具有典型性的材料还有许多,如听觉记忆材料、嗅觉记忆材料、动部分报告法 三、部分报告法 方法学每前进一步,我们便仿佛上升了一级阶梯。50年代,斯珀灵(Sperling,1960)成功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记忆的加工水平 减法反应时实验 1、目的:检验短时记忆是否存在视觉编码 2、材料:4对字母:AA Aa BB Bb,装有Psykey心理教学系统的大学版的计算机,一号反应 键盘 3、过程: 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或同时呈现,或有一定间隔,让被试判断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记录反应时。 本实验所用字母对是AA(6次)、BB(6次)、Aa(6次)、Bb(6次)、AB(3次)、BA(3次)、Ab(3次)、Ba(3次),共出现36次,有三种呈现间隔:0s(即同时呈现)、50ms和100ms,采用如下拉丁方设计,即:第一次36张随机呈现,前12张间隔0s,中间12张间隔50s,最后12张间隔100ms;休息30s后再做36张,间隔时间按50ms→100ms→0s的顺序;第三次的36张则采用100ms→0s→50ms的顺序。 4、设计: 自变量:字母对的类型(AA BB Aa Bb)呈现时间的长短(0s 50ms 100ms) 因变量:判断的正确率以及辨别所需的时间 5、结果: =====结果数据===== ------------------------------------------------------------ 间隔音同形同音同形异音异形异 ------------------------------------------------------------ 0ms 650(100.00%) 716(100.00%) 768( 91.67%) 50ms 489(100.00%) 621(100.00%) 760(100.00%) 100ms 476(100.00%) 708(100.00%) 696( 91.67%) ------------------------------------------------------------

影响长时记忆的因素

影响长时记忆的因素 长时记忆即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记忆。所谓的长时间涉及的范围较广,指一分钟以上,甚至数年乃至终生,是一种长久性的存储。长时记忆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记忆的,长时记忆不好必将给我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方便,既然长时记忆如此重要,那就值得在下文粗略地探讨一下影响长时记忆的因素。 影响长时记忆的因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即是有关记忆主体的因素,有三个,首先是明确的记忆目的,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动机是优质的识记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凡不能记忆主体对识记材料不感兴趣,正在进行识记活动是不需要的没有明确目的,那么这段识记材料中包含再多的有价值的内容或信息,往往也会被很快速遗忘,或者出现记忆误差导致记忆提取失败。相反,则遗忘得较慢。其次,记忆时对材料理解得程度,这对记忆的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识记材料理解是使材料长久保持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对本来有意义联系的材料,尽量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采用意义识记。其次是赋予无意义联系的材料以人为的意义,即把无意义联系材料意义化,进行主观组织、再编码,这样会有助于储存和保持。无论识记什么样的材料都需要进行编码和智力加工,这样才有益于长时间储存。所谓加工,就是将材料加以整合,把新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或把材料作为合并单元,而组合为某个新的知识框架,这种过程称为组织加工。对识记材料可以用多种方式组织加工,有兴趣的可以阅读《长期记忆影响你的一生》这本书,里面介绍了很多的好方法,这里就不展开了。最后是识记的方法。因为记忆规律可以具体到每个人,因为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可能导致有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记忆特点。例如,绝大部分的人分散学习比集中学习优越。一般来说,对一个12个音节的音节组集中学习需要育读68次才能达到正确背诵,而分散学习只要35次就够了。然而又小部分的人由于对分散记忆的抗拒,可能超过了35次都学不好这个音节并且产生极大的消极情绪。规律对于自然人改造世界的行为,只能起一个催化的作用,如果与每个人的记忆特点相吻合,那么就如顺水扬帆,一日千里;如果与个人记忆特点相悖,记忆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因此,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记忆方式。 影响长时记忆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三个。首先是时间因素,学习后经过的时间越长,保持越少,遗忘越多,但遗忘的速度不是均衡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这条曲线一般称为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也称艾宾浩斯保持曲线,它的纵坐标代表保持量。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我们很容易地可以回想起在曾经的学习中就有具体真实的例子,白天在课堂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记得不到1/4了,而要是隔不久就复习一次,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很多知识像是九九乘法表就再也没有忘记过了。这里所谓遗忘就是我们对于曾经记忆过的东西不能再认起来,也不能回忆起来,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错误的回忆,这些都是遗忘。其次是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一般而言,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1 引言 实验逻辑 此次实验是根据短时记忆是以听觉编码为主的原理,该原理可以得出如果字母发音不同,被试的反应时会存在差异的推论。那么该实验就是要通过同时控制字母形状和发音形成的三个实验水平a1、a2、a3(其中a1:字母形状发音都相同,a2:字母形状不同但发音相同,a3:字母形状发音都不同),实验旨在通过三个不同水平下的比较,探索视觉编码是否存在短时记忆中。 实验假设 我们假设视觉编码存在短时记忆中。若实验设计合理,实验进行正常。那么可以得到,短时记忆存在听觉编码。因此在字母形状不同发音相同、字母形状发音都不同的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会存在差异。 实验预期 被试在不同刺激条件a1、a2、a3下(a1字母形状名称均相同、a2字母形状不同但名称相同、a3字母形状和名称都不同)的反应时存在差异。 2.方法 被试:五人一组,互为主被试,共85名被试。 实验材料:JGW—B型心理实验台的速示器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手键1个,练习卡片3张(DD、Dd、DG),实验卡片16张(见下表),注视点卡片1张。 实验设计:单因素重复测量设计

实验程序: 统计方法 单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3 结果 不同条件下反应时的描述统计结果 在字母形状和发音都相同、字母形状不同但发音相同和字母形状和发音都不同三种条件下的反应时描述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三种条件下的反应时的描述统计结果(N=3) 条件M(SD)min max 形状和发音都相 同(a1) 形状不同但发音 相同(a2)

形状和发音都不 同(a3) 不同条件下反应时的差异 通过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出的结果发现,不同条件下,被试反应时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差异(F(2)=,P=0);再通过多重比较结果分析发现:a1≠a2,a1≠a3,a2≠a3,见表2. 表2 不同条件下反应时差异检验的结果 4 讨论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假设得到了验证。在a2(字母形状不同但名称相同)与(a3字母形状发音都不同)的条件下,被试反应时差异显着。这个结果表明,在字母形状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字母发音的不同会影响到被试反应时的结果,即短时记忆存在记忆的声音编码,这一分析结果表明本实验的设计是比较合理。a1(字母形状发音都相同)与a2(字母形状不同但名称相同)的条件下被试反应时差异显着,这表明,在字母发音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字母形状的不同也会影响被试反应时的结果,即短时记忆存在记忆的视觉编码。 5 结论

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

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 在学习记忆种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分类就是按照保存时间长短来分类。其中考点最多的应为长时记忆即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超过1分钟以上,直至几天、几周或数年,甚至终身不忘。 编码方式:以意义编码为主,有两种方式,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即语义编码和表象编码。其实还有一种就是表象和语义的双重编码说,接下来我们一一展开讲解。 1、表象编码:表象编码是以视觉、听觉、嗅味觉、触摸觉等心理图象或映象形式对事物的意义编码。例如,对教科书,既可用一种典型的常见的教科书的心理图象对它编码,又可用更抽象、更概括的语义对它编码。主要加工处理非言语的对象和事件的知觉信息。 2、语义编码:语义编码是通过词语对信息进行加工,按意义、系统分类或把言语材料用自己的语言形式加以组织和概括,找出材料的基本论点、论据、逻辑结构,按语义特征编码。例如,看一篇文章或听一个报告,最终保留下来的是它的意义。语义网络的示例如图1所示。 语义编码是意义编码的形式之一,也是长时记忆最主要的编码方式。它是按语言发生的顺序以系统方式来表征信息

的,包括言语听觉和言语运动两个方面的信息。语义编码的特征是串行加工,是按节点和线有意义的联系。长时记忆中的所有信息都是按照一个节点和许多关系而编码的,语义成分间的联系,即概念、事件和情节的信息可以用语义网络的形式来表示。 3、双重编码说 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佩沃提出长时记忆中的双重编码说。他认为,识记一件具体事物,可出现表象和语义的双重编码。比如,一块手表,我们既可以用一块有特定形状的手表的心理图像去表征它,又可以用更抽象、更概括的意义来描述它——“手表是一种计时工具”。前者是表象编码,后者是语义编码。 人们记一件具体事物时,除了记起它的视觉图像外,总是从中汲取其意义。这充分证明,双重编码是客观存在的。表象和语义是既相平行又相联系的认知系统,它们可以分别由有关刺激所激活,然而,两类信息又可以互相转换。不过识记那些抽象的概念、思想,就很难用表象编码去表征它,如“公平”、“真理”等,只能用语义编码、理解并分析其意义,领会其实质才便于记忆。 信息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时是如何被加工的,采用什么方式编码,这与材料本身的性质及主体的个性特点有很大关系。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李璐 2010210781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430079 摘要:本次实验通过重复Posner等人的字母实验,测得三种刺激条件下不同的反应时掌握减法反应时方法,从而证实短时记忆中存在视觉编码。 关键词: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视觉编码 1 引言 短时记忆是指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一般把它看作是处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记忆阶段。近几十年来,记忆领域研究得较多的问题之一就是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短时记忆的的编码方式可以分为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其中1964年Conrad对短时记忆的听觉编码对了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听觉编码是记忆的一种有效方式。1969年,Posner等人对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进行了研究,并认为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视觉编码实为存在。现在一般认为:先出现视觉编码,它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然后出现听觉编码。 同时,Posner的实验清楚地说明了认知心理学中的减法反应时方法,其逻辑是:安排两个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如果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而其它方面相同,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即是这个心理过程所用的时间,也是这个心理过程存在的证据。 相关研究表明造成学生对不同类别材料的记忆力差异是由记忆时的编码方式与加工程度不同而引起的。短时记忆主要以听觉编码为主,长时记忆以视觉编码为

主。而本次实验主要是通过三种刺激条件下不同的反应时来证明短时记忆中存在视觉编码。 2 方法与程序 2.1 被试 华中师范大学大学本科生一名。 2.2 仪器 装有Psykey心理教学系统大学版的计算机,一号反应键盘。 2.3 实验程序 本实验重复Posner等人的实验。实验过程是这样的: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或同时呈现,或有一定间隔,让被试判断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记录反应时。 本实验所用字母对是AA(6次)、BB(6次)、Aa(6次)、Bb(6次)、AB(3次)、BA(3 ,有三种呈现间隔:0s(即同时呈现)、0.5s和次)、Ab(3次)、Ba(3次),共出现36次 2s,采用如下拉丁方设计,即:第一次36张随机呈现,前12张间隔0s,中间12张间隔0.5s,最后12张间隔2s;休息30s后再做36张,间隔时间按 0.5s?2s?0s的顺序;第三次的36张则采用2s?0s?0.5s的顺序。 主试指导被试阅读指示语。 “屏幕上将出现两个字母,要求你使用一号反应盒比较两个英文字母是否相同,同时记录你的 反应时。两个英文字母可能同时呈现,也可能相继呈现。如果你觉得这两个字母的写法和发音都相

短时记忆的视觉和听觉编码

实验编号:2013.2.8.3 2013学年第2学期记忆的视觉和听觉编码 专业年级:应用心理2012级 实验组别: 实验者:李德輝10120320139 其他成员: 实验时间:

摘要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存在视觉编码、听觉编码、语义编码等多种观点。减数法是反应时研究的传统方法,应用于当代认知心理学中为探明认知加工过程提供了一条途径。波斯纳(Posner,1967,1969)将减数法应用于短时记忆编码的研究中,以音同形同、音同形异、音异形异的字母对为实验材料,让被试做出同/异判断,分析其反应时,得出某些情境中短时记忆中信息编码的规律:先形成视觉编码,再转化成听觉编码。本实验将对该经典实验进行重复验证,并对实验中减数法原理的运用进行初步讨论。 关键词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听觉编码减数法延迟时间 1 引言 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是指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编码的记忆。它建立在感觉记忆的基础上,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无意识的,也是未经加工的感觉痕迹,而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来自于感觉记忆并对其进行操作、加工,是正在操作的、活动的记忆,只有当那些被加工、处理和编码后的信息才能被转入长时记忆中储存,否则就会遗忘。 短时记忆的刺激编码方式一直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问题之一。一般认为,关于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四种观点:一、信息的编码是一听觉形式表征的,即听觉编码。人们在对刺激信息进行编码时是根据刺激信息的名称进行编码,如果名称相同和意义相同,就作出相同判断,并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建立联系。二、信息编码根据外形轮廓进行,即视觉编码。如果信息的外形轮廓相同,无论其形状、大小或其他物理特征是否相同,都会作出相同的判断。三、信息以语义编码的形式进行加工,即根据刺激的语义特征进行编码。四、短时记忆中同时存在上述三种或两种编码过程。 康拉德(R.Conrad,1963,1964)以发音相似的一系列字母为材料,要求被试进行回忆,发现被试对发音相似的字母产生的听觉混淆多于发音不同的字母,占总错误的80%。并据此认为短时记忆的编码具有听觉性质。之后,威克尔格伦(Wichelgren,1965)用数字和字母混合进行实验,也证明了短时记忆中存在听觉编码。但这些研究未能排除语义编码在刺激编码中的作用。考夫曼和威尔逊(Kaufuman & Wilson)对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进行了研究,对猴子进行的图形识别实验(Kaufuman & Wilson,1971)证明猴子进行短时记忆时,只能对刺激进行视觉编码。波斯纳等(Posner,1967,1969)的实验表明,至少在部分时间内,短时记忆的信息是以视觉编码形式进行的。短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