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 作方案

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 作方案

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    作方案
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    作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394号令)、《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省政府第116号令)、国土资源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01-2015)、《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政办字〔2010〕118号)要求,为切实做好我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目的和主要依据

(一)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救灾能力和防治水平,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规划的目的

落实省省和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目标任务,细化省、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中对我县地质灾害防治的内容和要求,并对未涉及到的部分制定相应的规划目标任务。同时,以依法批准的规划为依据,对我县行政内的地质灾害防治进行监督管理,实现全县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规范化、综合治理科学化,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对经济社会安全保障能力。

(三)编制规划的依据

1、政策法规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2)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

2、相关规划

(1)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01-2015);

(2)省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0-2020);

(3)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1-2015);

(4)县相关行业发展规划。

3、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

二、规划名称、范围和规划期

(一)规划名称

《省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年)。

(二)规划范围

1、灾害类型: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2、区域范围:本县所辖16个乡镇行政区域,、经济开发及旅游度假区。

3、行业范围:规划涉及到与地质灾害防治有关的发改委、国土、气象、水利、规划、建设、农业、林业、安监、教育、旅游、交通、公路、电力等行业和领域。

(三)规划期

本次规划期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规划为2011年,中期规划至2015年,远期规划至2020年。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

三、编制规划的基本原则和规划内容

(一)基本原则

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公民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与义务,在编制规划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群测群防,合理避让、重点治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完善法规、依靠科技等五大原则。

(二)规划内容

1、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主要包括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分析。

2、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3、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主要包括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建立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加大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和搬迁避让等六个方面的防治工作力度。

4、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

5、地质灾害防治重点项目。包括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和搬迁避让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基础数据库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区、点建设等六个方面的防治重点项目。

6、经费估算与筹措。

7、保障措施。一要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二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和防治知识普及,三要认真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各项法规和规章制度,四要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体系,五要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科技进步与创新,六要保障地质灾害防治资金。

四、规划编制工作部署

(一)组织领导

1、成立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国土资源工作的领导为组长,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为副组长,县发改委、财政、国土、气象、水利、规划、建设、招标采购管理、农业、林业、安监、教育、旅游、交通、电力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能是审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研究解决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审查规划编制提交的成果并批准上报。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由县国土资源局分管领导兼办公室主任,负责规划编制的日常工作,具体任务:

(1)拟定规划编制实施方案,提交领导小组审定; (2)负责同有关部门的联系,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3)提出规划文本编写大纲,落实规划编制具体事项;

(4)组织县级专家对规划成果初审,按照市国土资源局要求提交规划成果;

(5)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2、由县招标采购管理局公开招标确定专业技术队伍编制《规划》。

3、聘请有关人员,组成县级专家初审小组。

(二)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从2011年5月8日至2010年10月31日完成县级规划的编制任务。

1、前期工作准备阶段(5月8日-5月31日)

(1)成立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2)拟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并报领导小组审定;

(3)落实规划编制技术单位。

2、完成规划预编阶段(6月1日-7月31日)

收集相关部门的发展规划和资料,完成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预编工作。

3、规划编制阶段(8月1日-9月30日)

在资料收集与隐患核查的基础上,完成规划文本编写、附表、附图编制工作,提交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初稿。

4、征求意见及县级初审阶段(10月1日-10月31日)

规划办公室组织征求县直有关部门、县国土资源局有关股室对规划初稿的修改意见,提交编制单位修改。规划修改后,提交县级专家评审小组初审,并邀请市级评审专家参加,初审修改后形成县级规划预审稿,报市国土资源局预审后,报送省国土资源厅终审后由县政府批准公布实施。

(三)规划成果及经费预算

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附表、规划图件、规划编制说明、规划数据库等。

根据周边县市的编制经费预测,我县编制《规划》的费用在人民币10万元左右。

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394号令)、《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省政府第116号令)、国土资源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01-2015)、《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政办字〔2010〕118号)要求,为切实做好我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目的和主要依据 (一)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救灾能力和防治水平,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规划的目的 落实省省和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目标任务,细化省、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中对我县地质灾害防治的容和要求,并对未涉及到的部分制定相应的规划目标任务。同时,以依法批准的规划为依据,对我县行政的地质灾害防治进行监督管理,实现全县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规化、综合治理科学化,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对经济社会安全保障能力。 (三)编制规划的依据 1、政策法规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2)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 2、相关规划 (1)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01-2015); (2)省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0-2020); (3)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1-2015); (4)县相关行业发展规划。 3、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 二、规划名称、围和规划期 (一)规划名称 《省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年)。 (二)规划围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矿街道发〔2011〕号 兰州市红古区矿区街道办事处 关于二〇一一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 通知 各村、机关各部室: 为了做好我街道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兰州市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度的通知》和《红古区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现结合我街道地质灾害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我街道地质灾害以降雨诱发突发性的滑坡、泥石流和沉陷区地面塌陷为主。从灾害发生原因上分析,人为因素占据重要作用,而灾害的诱发因素均与降雨密切相关,特别是突发性地质灾害,直接与降雨有关。辖区滑坡、泥石流预防地段为省道301线峡口至大湾段、山根截路沟社、红沟至炭洞沟个体煤场地带;地面塌陷主要预防地带为滩子村、截路沟及复垦区一带;人为危险点预防地段为滩子村村委会对面一带及铁路以西原陶瓷厂至国税局段,形成原因为村民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私自建房。 二、地质灾害重点预防期 我区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份,是地质灾害主要防范汛期,也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预防期,如短期出现强降雨,极易引发滑坡、泥石流、沉陷区地面塌陷等突发性灾害发生。各村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及时进入重点预防状态,加强对各隐患点的巡查,实时监测预防,认真执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制度,确保安全渡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汛期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辖区滑坡、泥石流预防地段为省道301线峡口至大湾段、山根截路沟社、红沟至炭洞沟个体煤场段;地面塌陷主要预防地带为滩子村、截路沟及复垦区一带;人为危险点预防地段为滩子村村委会对面一带及铁路以西原陶瓷厂至国税局段。上述地质灾害

渭南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渭南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十三五”(2016-2020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建成富裕、文明、和谐、活力陕西东大门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意义重大。根据中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和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深入研判国内外环境变化和影响,准确把握经济发展“三期叠加”、“新常态”等现实基础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特征,遵循经济实现科学发展、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基本规律,紧抓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一带一路”建设、鼓励关中-天水经济区率先发展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深入合作及省上支持渭南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重大战略机遇,立足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富民强市,坚持优化经济结构、强化创新驱动、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均衡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围绕关系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完善区域主体功能调控,推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合理提出“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战略重点、目标任务和实施保障等,确保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

会发展达到新水平。 二、主要任务及分工 (一)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发展环境分析,充分吸收近年来中、省、市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重点围绕“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环境、思路和目标、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培育和布局、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计民生改善、重点领域改革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为规划编制提供基础支撑。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统筹安排,各研究课题责任单位按照任务安排认真做好相关工作(详见附件1)。 (二)起草“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综合性、纲领性和战略性的规划,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措施和年度计划的依据。渭南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由市政府提出、市人大审议批准。起草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参与。 (三)编制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指导该领域发展改革以及审批、核准、备案重大项目和安排政府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的依据。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统筹安排,市有关部门具体承担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详见附件2)。 (四)编制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细化和落实。渭南高新区、经开区、卤开区、华山景区总体规划由各开发区管委会提出,由市发改委组织专家审议,转报市政府审批。各开发区(园区)发展规划的编制,要符合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并与

北京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 (2001~2015) 规划文本

北京市人民政府2002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导言 (4) 第二章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总则 (5) 第三章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的目标 (9) 第四章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10) 第五章分期(近期与远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及其重点 (16) 第六章北京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27) 第七章实施规划措施 (28) 第八章附则 (34)

第一章导言 第一条规划编制的必要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北京地区由于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和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类对大自然过多的索取和不合理 的工程活动,使人类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使北京的 地质环境负担沉重并趋恶化,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 高,地质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不断加大。 在世界大都市中,北京是发生地质灾害较多较严重的城市之一,由于地形地质条件较复杂,断裂构造发育,降水时 空分布不均,致使北京地区的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较为 发育,并且地质灾害具有灾害频发、灾种多、群发性强的特 点,又因灾害的突发性与隐蔽性,故存在着大量的灾害隐患, 地质灾害已成为限制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条规划编制的意义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具有独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因此,防御和治理地质灾害,保证北京区域经济长期、 稳定、可持续、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在21世纪中叶把北京 建设成为当代世界一流城市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世纪初始,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大,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我国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北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因此,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2015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确今年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各项措施,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确保今年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国发〔2011〕20号)和《洛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9—2020)》及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本方案所称地质灾害,是指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裂缝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一、总体要求 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目的,强化全市上下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坚持“全面设防、突出重点;属地管理、明确责任;依法防治、群测群防”的工作原则,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

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进一步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基础,全面提高我市地质灾害防治水平,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 二、全市地质灾害现状及2014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概况 根据《洛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9—2020)》,全市共有13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9个地质灾害中易发区,4个地质灾害低易发区,高易发区面积4317.11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8.3%。经排查,目前全市发现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83处,其中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31处。 2014年,我市降水量分部不均,前9个月降水量偏少,进入十月以后降水量明显增加,由于监测到位、预报预警及时、防灾减灾措施得力,我市未发生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除个别地区发生数起小型崩塌外,全市没有发生规模性地质灾害。 三、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形势、重点防范区域及重点防范期 (一)防治形势 根据全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点分布特征,结合2014年地质灾害灾情、隐患点状况和2015年1-4月降水量较往年同期相比显著增加等情况综合考虑,预计今年全市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汛期

大学“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大学“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是高等教育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的关键时期。全面总结“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科学编制学校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为“十三五”规划),对于我校更好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通过改革创新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认真编制好我校“十三五”规划,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任务 围绕我校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认真分析国内外同类型高校发展格局,立足于学校“十二五”期间发展状况,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规律,坚持依法治校,夯实基础,优化结构,提升内涵,着力改革创新,突出解决关系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快学校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既表现在思路、方法和目标上创新,又体现在政策、项目和措施上落实,使规划成为指导学校未来五年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编制原则与要求 (一)科学定位,明确目标原则 在充分总结“十二五”规划目标落实情况下,全面梳理近几年我校的发展思路,总结办学特色和主要成绩,发现困

难,寻找差距,认真分析国家、行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我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科学论证“十三五”期间我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建设重点,制定出有效的战略举措,使规划做到既立足实际又富有远见,既有科学性、前瞻性又具有可行性、可考核性。 (二)深化改革,创新思路原则 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我校未来发展的战略取向,要根据发展目标找准制约学校未来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原有改革方案,抓住发展中的重点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制定出新的改革创新方案和措施,形成有利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原则 规划编制既要总揽全局,又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原则。要突出创新人才培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和谐发展等重点工作,做到统筹规划、周密安排、分阶段建设,整体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划编制中要树立节约意识,将财政和资源因素与各项规划相结合,规划内容要充分体现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节约型大学的思想。 (四)加强调研,注重衔接原则

1.2016年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x - 国土资源部

附件 2016年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浙江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深入查、全面防、重点治”的原则,深入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和应急处置等“四大体系”建设,全面建立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防御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推进“两美”浙江建设提供更加可靠的地质安全保障。 2016年,全面建立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新体系,科学构建地质灾害隐患点管理新制度,探索创建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新机制;完善省、市和重点县(市、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体系,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防控能力,地质灾害灾险情有效处置率达到100%;通过综合治理和避让搬迁,减少重大地质灾害隐患20%,减少受地质灾害威胁人数1.5万人。

二、重点防范时段、区域 (一)防范时段。5月下旬至7月上旬的梅汛期和7月下旬至9月下旬的台汛期,是地质灾害易发期和重点防治期。日降雨量50毫米以上或连续大雨3天以上、过程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时段,以及发生强降雨至雨后48小时的时段,是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时段。 (二)防范区域。全省有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的69个县(市、区)的低丘缓坡开发区和山区公路边坡、旅游景区,重点巡查区,是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不稳定斜坡影响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在建工程、农村房前屋后高陡边坡和小流域沟谷沟口等,是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地段。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地质灾害防灾体系建设。 1.科学编制和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治”的方针,以基本消除威胁人数大于30人的地质灾害隐患、坚决杜绝重大人员伤亡地质灾害发生和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风险为目标,科学谋划“十三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面完成省级、11个设区市和69个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并启动实施,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指导作用。 2.着力加强基层防灾能力建设。继续推进地质灾害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设计书提纲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设计书提纲 前言 一目的任务 二上作区范围和自然地理概况 二以往工作程度及评述 第一章区域环境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现状第一节区域环境地质条件 第二节地质灾害现状 第二章工作部署及进度安排 第一节工作部署原则 第二节工作部署 第二节工作量与工作进度 第三章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第四章组织管理 第一节组织管理 第二节项目组人员与分工 第五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项目全面质量管理措施 第二节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第六章预期成果 第一节成果图件

第二节成果报告 第三节监测点和监测网络 第四节信息系统 第五节提交成果时间 附图: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部署图,比例尺1/10万。 成果报告的章节及主要内容 序言 主要内容:目的任务;交通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地质灾害灾情;以往 调查工作程度;本次清查工作部署、方法、完成的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第一章区域自然地感与地质环境 主要内容:地形地貌:气象与水文特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活动 与地震;岩土体工程地质基本特征,地下水类型与补、径、排特征;人类工程经 济活动特征等。 第二章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主要内容: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各灾种的分布、规模、特征、稳定状态、危 害程度、形成条件及影犒力素;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不稳定斜坡的稳定性、”危 险性初步评价与预测。 第三章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 主要内容:评估原则、要求与方法;备灾种(或主要灾种)经济损失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重要地质灾害的灾情与危害程度分级评价标准见表9。

地质灾害灾情与危害程度分级标准 表9 注;c人情分组——即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交度分级采用“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 失”栏指 标评价; ②危害程度分级——宽大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的预测分级,采用“受威胁人数”和 “直接 经济损失”栏指标评价。 现状评估是指已发生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数的统计。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来用统一价格折价法,即各省(市、g#区)采用经访问 的大部分县(市)物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本省(市、g治区)经济损失评估的统 一计算单价,据此进行统一计算。参与统计的经济】子一乡土达(包括农田、林 地、果地。牧场等),牲畜,房屋,公路、铁路、桥梁、管道、渠道、涵洞、输 电线路,电站,厂矿,学校、机关及公共设施等。 预测评估,要在概要论述地质灾害危险性初步评分的基础二,对各区地质灾 害隐患点可能发生的受威胁人数和受威胁的直接经济素夫签约分析预测。 第四章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主要内容:分区的原则、方法与要求和分区评价。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的要求: ①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依据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去竞环境条件、发育现状 (强度,即单位面积内灾害体个数、面积和体积)、人类二运行动强度与研究工 作程度,以定性评价和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等方法确定: ②评价单元的划分,一般以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老交不安条件差异确定,当 条件较单一时也可以乡镇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 ③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为:较易发区、中易发工、任易变区和不发育区区

度大理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009年度大理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措施,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效有序进行,防止与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云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2009年地质灾害预测 (一)、蹦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预测 1、大理苍山东麓地区:苍山东坡主要分布着古元界苍山群(pt2m、pt2z、pt21)和沟头箐组(ptls、ptlh)地层。属半坚硬—坚硬层状结构岩体,一般不易滑坡,但每逢雨季则会发生以泥石流为主的灾害。 2、南部山区:下关、凤仪、太邑地处泥盆系青山组(D1p)灰岩,属奥陶系向阳组,多为砂、泥岩、板岩类地层,稳定性差,地质环境脆弱,在挖山修路毁林、开荒等人为活动下易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3、东部山区:海东、挖色地质状况与南部山区相似,也因人为活动容易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4、洱海北片区:上关、双廊小流域分布较多,以泥石流、洪涝灾害为主。 (二)、降雨趋势预测 1、总趋势:预计2008年我市总降雨量属正常偏少,年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从全年各时段的降雨量及气温情况分析,预计春旱较明显,入春后,气温回升不稳定,会出现一般性低温霜冻,但无明显“倒春寒”天气,有初夏干旱,夏旱不明显,入汛后,局部暴雨、洪涝、雷暴、冰雹等灾害天气突出,水稻抽穗扬花

期无明显低温冷害天气出现;9-10月“三秋”时期仍然会有一般性连阴雨天气,预计雨季开始期正常,结束期正常稍偏晚。 2、降雨量:预计2008年我市总降雨量为1000㎜—1040mm,属正常偏少。春季(2-4月)雨量为70㎜—80mm;属正常偏少,5-6月雨量为250㎜—290mm,属正常稍偏多;初夏干旱较明显,雨季开始期预计在5月下旬中至6月上旬中,属正常;无明显夏旱; 7-8月雨量为400㎜—430mm,属正常至稍多;9-10月月雨量为220㎜左右,属正常至稍偏少;期间仍会出现一般性“三秋”连阴雨天气;主汛期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局部地区暴雨、洪涝、雷暴、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频繁;预计雨季于10月中旬结束,属正常稍偏晚;11-12月冬雨为30㎜左右,属正常稍偏少,有冬旱出现。 3、平均气温:预计2009年我市年平均气温为14.9℃,属正常。2-4月各月平均气温略高,春旱较明显,春温回升不稳,预计会出现一般性低温霜冻天气,但不会有“倒春寒”天气发生;水稻抽穗扬花期无明显低温冷害天气出现。 (三)、人为诱发因素 大理市地质环境受人为因素扰动极为敏感。2009年对地质环境扰动较为强烈的公路、铁路、采矿等各类开发建设工程较往年有较大增长。这些建设工程如果削坡不合理,固坡和护坡等措施不力,随之而来的是坡体变形产生大量坍方和滑坡,加之工程弃土弃渣,为泥石流提供了固体物质。部分建设工程还使已逐步稳定的泥石流沟和古滑坡复活,向恶化方向发展,成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人为诱发因素。 分布的区域:公路沿线多山体崩塌、泥石流;矿山分布集中区多地面沉降、地裂缝等,露天采矿特别是一些不法矿山乱采滥挖,废土、废渣随意堆放,易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范本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范本前言 2020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编制之年,XX “十四五”项规划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迈进新时代、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的关键五年规划,是谋划今后一个时期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为确保“十四五”各规划编制按照既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有序推进,根据《XXX办公室关于印发XXX“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XXX组织专班,总结以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做法和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特此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思路 编制“十四五”规划,必须全面贯彻落实XXX,深入践行XXX 坚持“XXXX再深化XXXX着眼“十四五”期间巩固提升XXXX成果、全面贯彻XXX理念、加快XXX特征,全面总结分析“十三五”XXX 经验,全面扩大XXX重大课题,深入开展专题研究,统筹谋划“十四五”XXX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和保障措施,切实提高规划编制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其成为X“十四五”X工作的行动纲领。 二、主要任务

坚持全面谋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全面总结“十三五”XXX经验,深入分析研判“十四五”XXX面临的时代背景和总体形势,围绕XXXX成果,深化XXX,全面实施XXXX提升XXX重点领域,X 形成系列专项课题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提出“十四五”XXX目标指标、基本思路和重大举措,形成《XXX“十四五”规划》,增强规划的宏观性和指导性,突出规划的针对性和约束力,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有力度、差别化、可落地、易评估。 三、重点内容设置 立足XXX实际和“十四五”面临的形势,以重大问题和重大需求为导向,我XX“十四五”规划拟从X个方面予以阐述。 四、组织领导 加强对规划编制的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现成立“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单位一把手或者企业法人 副组长:单位副手或者副总 成员:单位各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1个综合协调联络专班、N个专项规划编制专班。 1.综合协调联络专班。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最新)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了切实做好X年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结合全区地质灾害现状和X年降水趋势预测,特制定本方案。 一、X年全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X年X区发生地质灾害2起,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未造成人员伤亡。全年共进行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地质灾害防治避让知识宣传培训4次,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25次。各乡镇、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及有关部门要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责任,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X年全区降水预测 预计6月降水量50-80毫米、7月110-135毫米、8月115-130 毫米、9月70-95毫米、10月30-50毫米。 三、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全区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征,结合X年汛期降水趋势预报,全区地质灾害发生趋势预测如下: (一)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段。 1.X区:X镇—X办—X办—X办—X办区域(X市中心规划区)、新区。

2.X区城区、新区、X镇(X景区)、X镇(打造省级特色小镇)。 (二)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X城区、X办等乡镇、办事处人口稠密、地质环境脆弱、人类工程活动频繁的区域,在降水、人为活动等因素诱发下,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较大。 (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矿山。X、X等乡镇煤矿开采区,因地下局部采空,可能引起地面塌陷、裂缝;个别煤矿开口选址不合理,开采过程中弃土、煤矸石、碎石等堆放不合理,遇到暴雨可能诱发泥石流灾害。煤炭生产主管部门要加强检查,组织企业治理。X城区的部分砖瓦厂生产方式不合理,乱堆废坯、废砖,可能诱发小型滑坡、崩塌、泥石流,安监和国土部门应组织整改。 (四)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交通干线。国道X至X区X段,X高速公路扩能工程X区段,X区X至X地方道路(旧路),X区至X公路X至X段,以上路段在修建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危岩体和高陡边坡,在降水、震动等诱发作用下,很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路面崩塌等地质灾害,危及行人、车辆的安全。铁路方面:X铁路X—X 段,X铁路X—X段。机场方面:X新机场。 (五)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预测。根据X地质矿产研究所对我区1:50000地质灾害详查情况的建议和全区的实际情况,共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72处,其中滑坡65处,崩塌7处;威胁到1171户、4059人、3581间房屋;规模等级,大型14处,中型28处,小型30处;30人以上的隐患点有41处,100人以上的隐患点有7处,涉及

2019-2020“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政府工作计划

“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政府工作计划 一、县地质环境背景概况 县位于省东南部。全县面积3726.5平方公里,人口25.5万,耕地41.3万亩。区域内属于大陆季风性半湿润气候,年平均降雨840毫米,径流深400毫米。全年降雨的70%集中在月份,尤其月下旬至月上旬的台风,大多带来大暴雨天气,气象、地形、地貌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径流很快形成,导致山洪爆发,易发生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从而引发次生灾害。 二、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地区 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时段性、地域性和突发性,同降雨、地下水、地质条件及采矿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汛期地质灾害高发期,连绵细雨易于诱发崩塌、滑坡;暴雨或连续降雨易于诱发泥石流。 (一)山体滑坡、崩塌的重点地区为:各乡镇露天开采矿石场;铜镍矿开采崩落区。 (二)泥石流重点地区流经快大镇流经大安镇的河,通快一级路弯弯川段。 (三)矿区地面塌陷重点地区:乡煤矿区、铁矿塌陷区。 (四)矿山尾矿坝重点区为公司岔、尾矿坝,尾矿坝,矿尾矿坝,铁矿尾矿坝,矿业尾矿坝、尾矿堆。 (五)废渣堆放场重点区各矿山的废石堆、盗采矿石点形成的废石堆、县化工总司废渣堆放场,这些是产生泥石流的重要物质来源。

(六)重点村屯县哈各水库和矿山尾矿坝下的村屯居民。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乡镇、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将防治地质灾害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各级防汛机构中,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主要职责,明确分工及责任。各乡镇、各部门要对易发生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易发区域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将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落实到单位、分解到人;指导灾害易发地的乡镇、村(屯)学校以及厂矿、企业等具体的灾害防御和灾民转移安置方案,明确防汛救灾工作的责任人和灾民转移安置路线、地点;对所辖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中小学校舍、居民区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要立即转移疏散等措施,确保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并对全县15个乡镇及矿山企业的相关灾害点进行彻底清查,对各乡镇主要领导、人员,各相关部门人员已进行培训。各乡镇要及时建立以主要领导和受训人员为主的地质灾害防治机构,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坚持“以防为主,避让和治理相结合”原则 对地质灾害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避让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对威胁城镇或重大工程、风景名胜区安全的地质灾害,加强监测预防的同时,应有计划地进行工程治理;农村地质灾害防治应以监测预防和居民搬迁避让为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级部门要组织力量指导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乡镇、村屯搞好群防群测网络体系的建设,对已掌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应安排监测责任人,要将涉及地质灾害防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最新)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我市地处X地区,中低山、丘陵及峰林、峰丛广布,全市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且雨量充沛,是X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发区之一。X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340起,其中崩塌118起,滑坡163起,泥石流37起,地面塌陷17起,地裂缝5起,直接经济损失达1179X万元,灾害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我市地质灾害总体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地质灾害点分布面广;二是受强降雨影响,地质灾害发生时间相对集中;三是新增地质灾害点多;四是滑坡和危岩崩塌发生相对频繁;五是受气候和地域条件影响,地质灾害呈突发态势。为进一步做好我市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X〕20号)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X年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一)X年汛期降水趋势预测 预计X年全市年总降雨量1500—2500毫米,与往年相比,比正常情况偏多1—3成。预计X年冬春季雨量偏少2成左右。前汛期(4—6月)雨量700—1300毫米,偏多2成左右,局部出现暴雨洪涝的可能性较高。后汛期(7—9月)雨量300—450毫米,偏少1成左右。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地质灾害发生与降雨关系密切,雨季开始后,地表岩土层含水逐渐增多以致饱和,在地质环境条件较差、岩石破碎、土层松散(破碎)、土层厚度大、坡度大、人类工程活动较多的山区,当降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秋冬季节雨量偏少,部分地区会出现干旱现象,在岩溶地区由于岩溶发育、土层薄,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大量抽排地下水和剧烈震动等人类工程活动频繁地区可能会诱发岩溶地面塌陷。预计X年雨量较多的前汛期(4—6月)是滑坡、崩塌、泥石流高发的重要时段,其次由于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尤其台风带来的持续降雨及强降雨的阶段性、局部性,洪涝和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因此,我市X年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主要在4—9月。 二、X年汛期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分布区域 根据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对全区地质灾害类型和重点预防区域的 划分,我市的X县东南部、X县西部中北部、X县西部、X县南部、X 县东北部、X县、X县、X县西北部、X县北部、X族自治县东北部和东南部、X区东南部属碎屑岩和花岗岩预防区,此类地区岩石风化作用强烈节理裂隙发育,覆盖层厚薄不一,山高坡陡,河流切割强烈,属地质灾害易发区。我市X县、X区和市城区属碳酸盐岩预防区,这些地区岩溶发育、土层较薄,危岩分布范围广,多分布于山体的中上部,相对高度高、稳定性差、监测困难,群测群防工作很难到位,一旦受到降雨、气候变化、震动等影响,就有可能成灾。具体情况如下: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在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市人民政府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为重点,着力完善地灾防治机制和群测群防体系,狠抓民生工程的实施与监督,强力实施工程治理,实现了财产“零伤亡”、人员“零伤亡”的“双零”目标,为推动“三次创业”奠定了和谐的地质环境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精心组织,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基础 (一)坚持以防为主,着力巩固防治基础。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坚持科学防治,先后开展5次巡查和3次“拉网式”排查,将108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纳入市、县两级监测,并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将42处成灾危害性大的隐患点纳入市级以上预案管理,其中4处纳入省级预案管理。对纳入预案管理的隐患点,各区市县编制完善《临灾预案》,落实监测和预警人员,制作设立警示标志(牌),划定危及对象和撤离路线,明确预警和报灾方式,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3000余份,健全“市、县、乡、村、社”五级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体系,将防灾责任落实到了最基层的操作层面上。 —1—

(二)狠抓规范管理,着力健全防灾制度。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会商、汛前检查、汛期巡查、应急预案、灾情速报、监督管理等机制,确保防灾工作“分工、任务、要求”三明确。在汛前排查的基础上,编制了《201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2013年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实行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片定点督导责任制,市、县、乡政府逐级签订了年度地灾防治责任书,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责任考核内容,明确了责任。 (三)建立部门联动,多管齐下联合防灾。进入汛期后,我局与市气象台合作,建立了降雨信息共享平台。凡有强降雨预警信息就及时以短信发送到市局分管领导、地环科、站长及区(市)县局分管领导及地环股、站长,再由区(市)县局发送至隐患点监测人、在建工程及矿山企业负责人。同时,市地环站与气象台、应急办、防汛办等多部门建立了QQ群,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业务交流、信息共享。同时,近期我局将准备地质灾害防治相关节目在市电视台《防灾与应急》栏目播映,向全社会宣传、普及防灾应急知识。 市政府成立了以各区市县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各部门齐抓共管搞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如市气象局、国土资源局、水务局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建立了—2—

东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项目

东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项目 招标文件 招标单位(公章):东阳市国土资源局 核备单位(公章):东阳市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二00 八年五月二十七日

东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项目招标公告 招标编号:东招施工(2008)050号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工作部署,拟对东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标内容:东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项目。 二、投标人资质要求:具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或者危险性评估乙级(含乙级)及以上资质单位。 三、报名: 1、报名时间:2008年5月27日至6月7日上午8:30-11:00 下午14:00-16:30 2、报名地点:东阳市招投标中心(人民路222 号东阳日报社大楼2 楼) 3、应提交的报名资料:(提供加盖单位公章的复印件一份,并带原件核对) ①、营业执照、资质证书; ②、法定代表人证明或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委托人身份证。 四、招标文件的获取: 在报名时购买招标文件,每份200 元,售后不退。 五、投标截止时间及开标时间: 投标截止时间为2008年6月11日9时30分开标时间:2008 年6 月11 日9 时30 分开标地址:东阳市招投标中心十楼开标室 东阳市招投标中心电话: 东阳市国土资源局 二00 八年五月二十七日 投标须知 (一)总则 1、根据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市、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办[ 2008]57 号)文件精神,东阳市招投标服务中心拟对东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项

目进行招标。 2、投标人资格要求项目承担单位资质要求:投标单位必须具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或者危险性评估乙级(含乙级)资质。 3、资金来源 本工程已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工程资金自筹。 4、投标费用 投标人应承担其编制投标文件与递交投标文件等所涉及的有关参加本次投标的一切费用。不论投标结果如何,招标人在任何情况下无义务和也无责任承担这些费用。 (二)项目技术要求 5、项目调查范围本项目工作区范围为浙江省东阳市行政辖区,面积约1740 平方公里。 6、项目技术标准本项目按照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市、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办[ 2008] 57号)的要求开展工作。 7、技术人员配备要求为了保证东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修编项目的工程质量,项目承担单位必须配备足够的技术力量,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具有地质矿产高级工程师职称,各野外调查小组组长应具有中级以上地质工程师职称,野外调查与测绘、制图、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应由业务熟练的技术人员担任,应提供拟委任的主要负责人和参加本项目技术人员的资历表。 8、工作要求项目承担单位严格按《关于做好市、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办[ 2008]57 号)文件要求实施,通过综合研究、分析,提出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思路,规划内容和要求,制定明确和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待项目实施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提交以下成果: (1)、《东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文本30 套; (2)、东阳市已知地质灾害点稳定性评价及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提交野外调查资料及照片一套;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市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特制定本方案。 一、X年地质灾害防治概述 X年我市共发生地质灾害261起,其中滑坡227起,崩塌19起,地面塌陷15起,死亡1人,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9373万元。汛期共出现8次集中强降雨,并罕见的出现秋汛和冬汛。汛期成功预警预报3起,紧急转移村民20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10万元。 二、X年全市地质灾害趋势分析 (一)汛期气候分析及重点防范期 一般主汛期即为重点防范期。根据气象部门资料,预测今年4~8月份为相对集中降水时段,相对相对降水时段也即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重点防范期应注意防范因降雨导致群发性地质灾害;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密集区,特别是矿业活动强烈区、大中型水利电力工程、新建项目等在建设、生产过程中应高度注意防止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 (二)重点防治区 X县大部,X市大部,X市西北,X县东部,X区局部等相对高差较大的山区和丘陵区,因人类工程活动及降水等因素影响导致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

X县X等乡镇因人类工程活动及降水等因素影响发生岩溶地面塌陷、滑坡的可能性较大。 X县X等乡镇的矿区因大量抽排地下水和地下开采及选冶弃渣而发生地面塌陷、地面裂缝、山体滑坡、泥(废)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 据统计,全市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00处以上,部分隐患点险情严重,处于不稳定状态,当诱发因素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突发成灾,后果较为严重。在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范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 三、地质灾害监测 (一)重点监测范围、内容 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重点调查和“三查”制度(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进一步掌握我市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规律,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列入本年度市级重点监测范围,在汛期巡查中查明的新发生且临灾特征较为明显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也要予以重点监测。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隐患体及周边地面和建(构)筑物变形情况,动植物异常情况、地下水变化情况等。 (二)地质灾害监测方法 采取汛期巡查与常规监测相结合、专业单位监测与群众监测相结合、定期监测与连续降雨时加密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

排水专项规划编制细则

城市排水专项规划纲要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为确保我省城镇排水专项规划质量,规范城镇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使其科学化和制度化,以促进我省排水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纲要。本纲要适用于我省城市和镇的排水专项规划。 城镇排水专项规划在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是对城镇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其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册和附录四大部分。城镇排水专项规划要综合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环境保护等多方因素,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因地制宜地科学确定城镇排水体制、排水管网系统、城镇污水处理厂及排水水体,促进城镇科学、可持续发展。 城镇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单位须有相应的规划设计资质。 第二章编制原则 一、充分合理利用城镇原有排水设施功能。 二、统一规划,远近结合,适度超前,分步实施。 三、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科学环保,利于城镇人居环境。 四、远期雨污分流。应充分回收利用城镇雨水及处理后的污水,科学合理处置污泥。 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促进城镇长远发展。 第三章成果格式 一、规划文本 (一)总论 (二)排水体制 (三)污水系统规划

(四)雨水系统规划 (五)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六)排水管材选用与附属构筑物 (七)再生水利用规划 (八)近期建设规划 (九)投资估算 (十)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二、规划说明书 (一)总论 1、规划依据 2、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3、规划期限及规划范围 规划年限分为近期和远期,近期一般为5年,远期一般为15-20年。且规划期限应与城镇总体规划一致。规划范围依据城镇总体规划确定范围,并应考虑与远景发展的衔接。 4、规划目标 城镇排水专项规划以显著提高城镇公共排水功能和改善城镇水环境为目标,通过合理确定城镇排水设施标准、布局、建设时序,达到雨水能及时排除、污水能有效治理,同时,要兼顾初期雨水的截流、调蓄和处理,排涝与治污并重,处理和利用并举,改善城镇水环境。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等相关要求,提出近远期城镇污水处理率、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城镇雨水管道服务面积普及率、城镇污水管道服务面积普及率等规划指标值。 (二)城镇概况 1、自然条件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行政辖区、气候气象、降水与蒸发、水文、工程

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做好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主要地质灾害点的分布市南为小秦岭和崤山山脉,北为黄河及河谷平原,中部为黄土丘陵。复杂的自然地理、地质环境孕育了自然地质灾害,人类强烈的工程活动诱发和加剧了地质灾害,各种条件的不良组合,造就了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范围广、类型多的特点。目前,全市共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隐患点126处,其中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55处,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员达万余人,潜在直接经济损失亿元,是河南省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重点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情况如下:崩塌:重要崩塌点13处,威胁人员约1200人,威胁财产约250万元。分布在城关镇五龙村西、故县帝王村、故县镇五里村、阳平大湖峪、豫灵镇安头村等处。滑坡:重要滑坡点24处,威胁人员约5000人,威胁财产约6000万元,分布在阳平镇大湖峪东山、阳店镇庙头村、尹庄镇岳渡村六组、川口乡碑基村、五亩乡凤脉寺、五亩乡岭坪村、五亩乡枣洼村、苏村乡东里村等处。泥石流:重要泥石流沟8条,威胁人员约2万人,威胁财产约3亿元。分布在小秦岭金矿区豫灵文峪沟、大西峪沟,故县枣香峪,阳平镇大湖峪、

朱阳镇藏珠峪、朱家峪、杨寨峪、蒲陈沟村。地面塌陷:重要地面塌陷点2处,威胁人员约100人,威胁财产约50万元。分布在银家沟硫铁矿、尹庄镇伍桐村。地裂缝:重要地裂缝8处,威胁人员约200人,威胁财产约70万元。分布在五亩乡窑坡、朱阳镇吴家垣、透山村秦村组、现坡组,双庙村等处。二、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对象和范围我市地质灾害隐患分布范围广,受威胁的对象和范围因灾害类型和所处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侧重。矿区及公路沿线泥石流、崩塌、滑坡灾害暴发快、危害大,直接威胁隐患区人员和道路、通讯、电力以及国防设施,尤其对矿区及下游人民生命安全威胁最大;黄土塬及中低山区村庄附近的滑坡、崩塌等灾害直接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根据我市历年的降雨以及往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确定我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6—9月。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作为市政府主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机构,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防治知识宣传教育,采取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成立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构,各乡镇长对本行政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与本行政区域内隐患点所在区域的矿业权人、村、组逐级签订责任书,根据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制定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及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督促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单位制定防治方案及突发性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