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_高级化会否缩小_省略_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_程莉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_高级化会否缩小_省略_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_程莉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_高级化会否缩小_省略_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_程莉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_高级化会否缩小_省略_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_程莉

82 

2014年第11期 总第298期

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会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基于1985-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程莉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重庆400067

)摘 要: 产业结构变迁是一个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过程,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且也通过资源配置、生产率变动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1985-2011年我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却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与之伴随的城镇化、市场化、对外开放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含量、政府财政支出则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城乡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F

26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007(2014)11-0082-11收稿日期:2014-07-

13作者简介:程莉,女,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

研究

。一、引言及相关文献综述

一直以来,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问题是我国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界也对此做了许多相关研究。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众多,比如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开放程度、金融发展规模与效率、城市化发展、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以及城乡人力资本差异和交易效率结构等因素。其中,城乡产业结构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产业结构变迁通过非农产业的发展,以拉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务工收入而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则通过农业本身的发展,以析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经营效率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而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带来了城乡收入差距的一度缩小,农村经济改革带来的农业结构变迁使得城乡泰尔指数从最初的0.091下降到1983年的0.

037,然而,在其后时期,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变迁,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波动中日趋扩大,2

011年,城乡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达到0.137(程莉、刘志文,2013)[1]

。按照刘易斯(1

954)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库兹涅茨(1955)的倒U型理论,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某种收敛的趋势,但中国整体经济的高速增长却没有带来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经济问题研究|

JING JI WEN TI YAN JIU

014年第11期 总第298期天津财经大学学

83 

针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基于产业结构变迁视角,已经有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陈晓

毅(2

010)[2]、贺建清(2012)[3]

发现工业化的发展在短期内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长期来说工业化的这种负面影响也将逐渐减弱,最终将反过来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潘文轩(2

010)[4]

则发现工业化对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正效应,但却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王子文、董春宇

(2

010)[5]

以安徽省为例,对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的相关性分析得出,第一产业对于提升农村收入

的作用明显,第三产业对于城镇收入的作用较

大。高霞(2

011)[6]

的实证研究表明,二、三产业比重的提高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是显著

的。马晓河等(2

005)[7]

研究了各国工业化阶段与工业反哺农业的关系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傅振邦、陈先勇(2

012)[8]认为就业结构变动和产业结构变动的严重偏离,使得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劳动生产率差距不断扩大,导致由劳动生产率决定的农业部门的收人水平越来越低于非农部门的收人水平,并最终导致城乡居民收人水平差距

的拉大。张文、郭苑(2

012)[9]

对就业结构转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并没有起到收入差距缩小效应,而是在长短期内均推动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化趋势,只有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转化在

短期内未能影响到城乡收入差距演化。

应该说,上述研究有利于人们从产业结构变迁的视角,更好地理解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因此是有意义的,但它们也存在着进一步改进的余地。它表现在现有研究大多从工业化水平(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分析,但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国经济体产业结构变迁中产业结构所具有的合理化、高级化特征。因此,它没能在城乡收入差距和产业结构变迁之间构建起更为深入的理论假说,并在进一步的相关实证基础之上给予更为深刻的解释。基于上述情况,本文试图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角度出发,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性地讨论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可看作是对现有文献缺陷的一个小范围但有价值的弥补。

二、模型、变量与数据

本文的解释变量只包括产业结构变迁的衡

量指标,把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放在控制变量中,而把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其余因素归类到残差项。为了缓解异方差现象,对所有变量取对数,实证研究模型如下

lnDISit=β0+β1lnSDEVit+β2lnSTSRit+∑βilnXit+αi+μ

it 模型中,

下标i和t分别表示第i个地区和第t年,αi为不可观测的个体地区效应,其涵盖了所有影响被解释变量,但不随时间变化而随个

体改变的不可观测因素;μ为服从N(

0,δ2

)正态分布的随机扰动项。

被解释变量。城乡收入差距(DIS)。鉴于各地区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在此就不利用前文计算全国层面城乡收入差距所采用的泰尔指数方法,而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来衡量。

解释变量。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也指产业结构的平衡度,表示在社

会生产过程中各个产业部门间比例的合理程度,指具有投入产出关系间的各个产业部门的需求和供给结构的平衡度。一般采用结构偏离度(SDEV)

对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度量,公式为SDEV=∑3

i=0Yi/Li

YL-1=∑3i=0Yi/YLi

L-1其中,SDEV是结构偏离度,Y和L分别代表产出和就业,i代表各次产业。一般来说,结构偏离度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结构偏离度SDEV值越大,

说明产出与就业偏离程度越大,也即该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增加值比重,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反之,结构偏离度小

JING JI WEN TI YAN JIU|经济问题研究

84 

2014年第11期 总第298期

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于零(负偏离),则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结构正偏离的产业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相反,结构负偏离的产业则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如果取绝对值后,绝对值越大,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越大,结构越失衡;绝对值越小、或趋向于0,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接近,结构越均衡。对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大多学者采用非农产业比

重来衡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服务化不断增强,因此本研究采取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来衡量(STSR),这样度量就能更清楚地反映出产业结构的服务化倾向。如果STSR值处于上升状态,则意味着产业结构在升级,经济向着服务化的方向推进。图1和图2分别为1978-2011年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变化

趋势

图1 1978-2011年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变化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

总体上,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日渐趋近于0,2011年达到0.082 8,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逐步在走向均衡。从前文的分析来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那么结合图1,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不断降低,高级化指数不断升高,且均经历了数次波动,其变化与中国经济改革进程是紧密契合的,具有较强的时段性特征。据此,可以得出,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负向变动趋势,而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则整体上处于正向的变化趋势。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说

假说1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假说2产业结构高级化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控制变量。控制变量X的引入主要是为了避免因为遗失相关解释变量造成的内生性问题。需要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来研究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根据前文的分析,主要的控制变量有:(1)经济发展。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GDP)

来表示,由于城乡收入差距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因此,这个变量的符号要由实证结果来估计。(2)城镇化水平。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URB),从前文理论分析可知,城镇化既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也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符号需要由实证结果给出。(3)市场化水平(MAR)。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采取张建辉、靳涛(2011)的做法,用投资的市场化水平来替代,其值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差值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4

)外商直接投资(FDI)。用各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由于相关产业集中在城镇地区,FDI的流入主要有利于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预期该变量的符号为正。(5

)人力资本含量(HUM)。人力资本作为影响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得到的收入就越高,反之收入就越低。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主要途径,鉴于数据的可得性,采用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衡量。由于

经济问题研究|

JING JI WEN TI YAN JIU

014年第11期 总第298期天津财经大学学

85 

我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带有城市偏向,城镇居民因为教育普及所带来的技能深化及其人力资本含量的提升程度高于农村居民,因此预计该变量符号为正。(6)政府干预度(GOV)。用地方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由于认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可能带有明显的城市倾向,因此预计这个变量的符号为正。

对于数据来源,鉴于研究中要用到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但又缺失1978-1984年许多地区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因此在此使用我国1985-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分

析。面板数据分析不仅可以控制不可观测效应,而且通过扩大样本容量、增加自由度,缓解了共线性问题,因此回归结果也更趋于准确。由于重庆市1997年设为直辖市,在样本中不考虑重庆市,加上西藏与海南的数据缺失,在数据样本中也予以剔除,使用我国其余28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相关数据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采用相关指标前后年份的数值滑动平均代替个别省份少数年份的数值缺失。表1为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变量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观察值lnDIS 0.953 0.259 1.560 0.135 783lnSDEV 

0.680 0.432 1.799-0.655 783lnSTSR-0.197 0.315 1.192-1.069 783lnP

GDP 8.624 1.225 11.353 6.040 783lnURB 3.455 0.466 4.492 2.373 783lnMAR 

3.618 0.510 4.492 2.314 783lnFID 0.313 1.660 4.447-5.916 783ln HUM-0.715 1.122 2.864-3.099 783lnG

OV 2.494 

0.793 

4.059

-2.091 

83三、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1.

面板单位根检验首先对城乡收入差距(lnDIS)、产业结构合理化(lnSDEV)、产业结构高级化(lnSTSR)、经济发展水平(lnPGDP)、城市化水平(lnURB)、市场化水平(lnMAR)、外商直接投资(lnFDI)、人力资本含量(ln HUM)及政府干预度(lnGOV)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保其平稳性。研究主要采取相同根情况下的LLC检验,不同根情况下的IPS检验、Fisher-ADF检验和Fisher-PPP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2所示:

对于协整而言,其要求同阶单整,但如果变

量个数多于两个,即解释变量个数多于一个,被

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不能高于任何一个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当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高于被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时,则必须至少有两个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高于被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从表2可以看出,四种方法的检验结果均表明被解释变量lnDIS、解释变量lnSTSR、lnFDI是0阶单整平稳外,其余变量均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的,但是一阶差分后的检验结果表明拒绝原假设,是一阶单整序列。被解释变量lnDIS的单整阶数小于或等于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且从结果来看,满足至少有两个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高于lnDIS的0阶单整。因此,可以进一步对其做协整检验。

JING JI WEN TI YAN JIU|经济问题研究

86 

2014年第11期 总第298期

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表2 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LLC值IPS ADF-Fisher PP-FisherlnDIS-4.270 22***-2.083 51**74.505 4**91.654 9***lnSDEV 4.052 93 3.276 00 43.759 7 28.771 2lnSTSR-3.595 64***-3.363 85***100.238***82.721 2**lnPGDP-0.939 17 6.490 06 12.280 1 11.387 2lnURB 2.817 93 8.869 41 23.856 4 25.915 9lnMAR-0.980 77 1.623 27 37.358 2 38.143 0lnFDI-8.348 44***-6.758 56***151.155***173.847***ln HUM 0.236 12 5.552 47 11.033 4 3.328 38lnGOV 2.997 83 5.622 14 13.982 0 10.358 7DlnSDEV-14.011 0***-16.210 0***341.709***347.318***DlnPGDP-8.721 62***-9.741 97***193.442***171.933***DlnURB-10.679 9***-11.072 7***254.491***284.646***DlnMAR-19.851 1***-18.082 6***378.976***364.078***Dln HUM-2.391 21***-4.748 34***111.599***114.658***DlnGOV-13.988 5***-14.247 1***297.376***328.290***

注:*、**、***分别表示统计量值在10%、5%、以及1%的水平上显著。

2.面板协整检验

进一步地,采用Johanson检验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从检验结果来看,有的统计量拒绝了存在协整关系;从进一步的计量回归结果来看,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说明变量间存在着长期关系。具体检验结果见表3。从下表可知,Johanson检验结果均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说明存在长期稳定的面板协整关系。

3.模型设定检验

面板数据模型分为不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后两种比较常用。考虑到各地区产业结构存在差异的现实情况,可以基本排除不变系数模型在本文中适用的可能性。然后,需要确定选择变截距模型还是变系数模型,通过协方差分析检验,本文可以确定为变截距模型。对模型的设定进行F检验,若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下,F<F

α

,则选择常截距模型,反之,则选择变截距模型。由表4可知,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似然比检验强烈地拒绝了原假设,因此,本文的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变截距的模型。

确定为变截距模型后需要继续判断该效应是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固定效应是假定αi是固定的常数,是各个截面或个体特有的可估计参数,并且不随时间而变化;随机效应是将αi视为随机的,并且符合一个特定的分布。一般可以通过Hausman检验来选择,如果是小概率事件,则拒绝原假设,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反之,则

经济问题研究|JING JI WEN TI YAN JIU

014年第11期 总第298期天津财经大学学

87 

建立随机效应模型,检验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Hausman检验均强烈地拒绝了原假设,因此,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地,由于本文的截面数据是研究总体的所有地区,即可以将各地区之间的差异看作回归系数

的参数变动,可以适用固定效应模型;并且基于固定效应无需假定个体效应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而随机效应则需要这一假设,对本文的研究而言,后者显然更为合适。

表3 面板协整检验结果

原假设Fisher联合迹统计量(P值)

isher联合统计量None 4 

231(0.0000)759.3(0.0000)At most 1 1 

547(0.0000)1 

358(0.0000)At most 2 1 

296(0.0000)584.5(0.0000)At most 3 896.9(0.0000)447.6(0.0000)At most 4 574.7(0.0000)289.0(0.0000)At most 5 352.7(0.0000)212.6(0.0000)At most 6 206.5(0.0000)174.5(0.0000)At most 7 120.2(0.0000)120.2(0.0000)At most 7 

245.8(0.0000

)341.4(0.0000

)表4 面板数据模型设定检验结果

Likelihood 

Ratio检验H

ausman检验F统计量33.074 

966***

ausman统计量250.667 

3***P值0.0000P值0.0000结论

变截距模型

结论

固定效应模型

注:Likelihood 

Ratio检验的原假设为混合模型;Hausman检验的原假设为随机效应模型;*、**、***

分别表示统计量值在10%、5%、

以及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4.

模型估计横截面的异方差与序列的自相关性是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时可能遇到的最为常见的问题,此时运用OLS会产生误差,因此,在回归的时候,选择按截面加权的方式,允许不同的截面存在异方差现象。并且采用PCSE(Panel 

CorrectedStandard 

Errors,面板校正标准误)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复杂的面板误差结构,如同步相关、异方差、序列相关等。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5.

结果分析从表5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大,估计效果比较理想。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其弹性系数值分别为0.114 1和0.093 

8,在1%的显著性水平JING JI WEN TI YAN JIU|经济问题研究

88 

2014年第11期 总第298期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下显著,表明在保持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每下降1%,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平均缩小0.335%;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每提高1%,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平均扩大0.093 8%。总体上,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却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进一步分析,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是通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挥作用,相对来说,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要小得多。30多年来产业结构合理化变动,其实质就是如何更多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早期依托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到后来得益于大量外资流入及加入WTO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中的制度变迁、资本积累和区域流动性的增强,要素不断流动和重新配置,带来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相应地,随着劳动力不断向发达城市地区的流入,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提高了产业结构的服务化。

表5 面板模型回归结果

lnDIS系数值标准差t值Prob.C 0.425 1 0.116 0 3.665 0 0.000 3lnSDEV 0.114 1 0.020 4 5.604 3 0.0000lnSTSR 0.093 8 0.017 6 5.321 4 0.0000lnPGDP 0.092 2 0.009 6 9.585 3 0.0000lnURB-0.074 8 0.030 3-2.471 3 0.013 7lnMAR-0.030 0 0.016 5-1.813 3 0.070 2lnFDI 0.030 1 0.004 1 7.419 8 0.0000ln HUM 0.034 0 0.009 5 3.563 4 0.000 4lnGOV 0.022 4 0.014 9 1.506 7 0.013 2R-squared=0.903 5 Obs=783 F=204.416 0 P=0.0000

从实证结果来看,依托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化配置,有效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这主要是因为一个经济体所选产业都与经济体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相符时,经济将会最有竞争力,居民收入分配才会持续走向均衡(林毅夫,2012)[10]。如果单纯是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和人为垫高工业发展速度,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就会出现偏差,导致居多的农业剩余人口无法快速地被城市产业所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得以有效配置,就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进一步地,从图2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来看,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其产业内部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且离理想的结构偏离度0还差很远,仍要加大力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二、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负值,第二、三产业内部的劳动生产率比较高。

经济问题研究|JING JI WEN TI YAN JIU

014年第11期 总第298期天津财经大学学

89 

图2 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度

从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来看,第二产业较大,对劳动力还有较强的吸纳能力。第三产业逐步趋向于0,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趋于一致,不断在走向均衡。从总体上而言,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都在波动中下降,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与相应的就业结构在不断向着均衡方向发展。正是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断走向均衡,才使得整个产业结构走向合理化,2011年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达到0.082 8,不断向0靠近。这也正是我国产业不断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要素发展经济的结果。更为重要的,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走过探索阶段(1978-1983年)、全面推进阶段(1984-1991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1992-2001年)、市场经济不断完善阶段(2002年至今),市场化的制度变迁不断促使着经济资源按照比较优势进行配置。改革之初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产生了对农民的制度性激励,农村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后随着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以及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改革以来得以优先发展,经济增长较快,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不断拉动农村人口,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的流动和转移,并就业于城市第二、三产业,一度形成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景象。这也进一步推动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提高了就业弹性,反过来则又加速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有

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然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并未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虽然说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强,但在我国以物质生产部门的规模和水平为主、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关联度较低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绝大多数农民工仍然集中于第二产业,就业于比较低端的行业,所获得的比较利益偏低。长期存在的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管理体制的制约,使得农村居民在就业中居于弱势地位;加上农村劳动力缺乏基本社会保障机制支持、缺乏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劳动力自身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偏低,第二、三产业发展得越快,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对比就会越明显,城乡收入差距就拉大。

从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这与刘宪

(2

010)[11]

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经济发展指数每提高1%,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平均扩大0.

092%。一般而言,城乡收入差距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倒“U”型关系,但在模型中加入经济发展的平方项用以表示经济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关系时,实证结果不显著,因此在此

予以剔除。实际上,程莉等(2

013)[12]

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符合库兹涅茨倒“U”型规律。城乡收入差距随着经济的增长而逐步缩小,这说明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上,经济增长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经济增长在最初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但是从长期来看,最终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2007

JING JI WEN TI YAN JIU|经济问题研究

90 

2014年第11期 总第298期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年以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开始从2007年的1.61逐年下降到2011年的1.37,虽然绝对值仍然很大,但总体上呈现出收敛性,城乡收入差距正在显示出改善的迹象,印证了中国城乡统筹大方向的正确性。这也表明了目前中国正在进行试点改革的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终结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应该成为中国下一歩改革开放的重点内容。

我国城市化水平系数值也为负,其弹性系数为0.074 8,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在保持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每提高1%,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平均减小0.074 8%。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负向影响与陆铭、陈钊(2004)[13]的实证检验相一致。城市化意味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转向以城市为中心的第二、三产业,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同时城市产业发展也拉动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了农民收入,可以有效地缓解中国城乡收入差距。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1.27%,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占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很明显,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必须要立足于有着6亿多农民与6亿多城镇人口的地区。而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完全瞄准了“内需”这个新的经济发展引擎,城镇化建设是中国当下最大的结构调整和最大的内需源泉,也是最大的改革“红利”。

市场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负相关。在保持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化水平每提高1%,城乡收入差距平均缩小0.030 1%。阎大颖(2007)[14]通过二元经济相关理论阐述了市场化进程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本世纪以来中国各地区内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与本地区市场化程度确实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另外,从邓伟、向东进(2011)[15]对转型时期的国有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国有经济的存在不仅直接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还通过在产业结构和信贷上的扭曲间接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坚持市场化改革,减少国有经济的垄断及其对资源配置的扭曲,让非国有经济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进程。

对外开放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这与陆铭、陈钊(2004)[1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在保持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FDI的比重每提高1%,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平均扩大0.034%。外商直接投资不仅通过作为一种投资形式作用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也通过技术溢出的形式对其投资的区域带来影响,对外开放有关的制造业、金融业等行业都集中在城市地区就会扩大城乡差距。另外,除了以FDI来衡量对外开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之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会通过降低进口产品的进入壁垒、增加制造业产品的出口机会、加大对农村基础服务的国外投资等,加剧中国收入不平等(Ianchovichina andMartin,2004)[16];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很大的原因在于中国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部门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的机会在不断减少(Donald J Treiman,2012)[17]。

人力资本含量与城乡收入差距也成正比,与预期结果相一致。郭剑雄(2005)[18]通过实证表明城乡人力资本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呈正相关。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地区拥有较高的生育率和低的人力资本积累率,从而导致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城乡教育水平差异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贡献程度达到34.69%(陈斌开等,2010)[19]。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时,政府在教育方面的城市倾向政策、农村人力资本单向外流的城市溢出效应、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等三方面,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人力资本外溢,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价值存在着庞大价值转移,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政府财政支出占比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其影响系数为正且显著。地方干预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地方政府的政策倾向。在以GDP增长率为考核的机制下,快速发展当地经济是地方政府的首要选择。城市较于农村,短时期内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长,因此,相应地,地方政府将

经济问题研究|JING JI WEN TI YAN JIU

014年第11期 总第298期天津财经大学学

91 

支出主要用于城镇地区。张建辉、靳涛

(2011)[20]

鉴于政府干预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验证了细化后的地方财政支出,包括经济建

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和支持农业支出等,都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其中经济建设支出和支农支出不显著。这可能归结于经济建设支出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短期内基础设施建设要使用大量农民工,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长期偏向城市经济,则倾向于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1985-2011年我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产业结构高级化却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与之伴随的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含量、政府财政支出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市场化、对外开放则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由此,可以得出以下政策含义。

第一,进一步缩小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深化产业结构合理化。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采取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注重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走劳动集约型的农业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帮助农村一部分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引导投资方向,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不断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把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作为发展重点,注重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积极鼓励发展中小型工业企业,以其相对较低的进入成本、灵活的就业制度和方法以及分布范围来增加就业岗位。

第二,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注重提升与产业升级匹配的人力资本含量。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要求下,农民工延续原有的劳动方式和生存方式已无法满足新的产业发展需要。因此,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支持力度,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增强农民的人力资本存量,促

进部分高素质劳动力的高端就业,让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相匹配,实现要素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的耦合。

第三,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以农民市民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在城市化发展上,采取多元化的城市发展模式,促进形成以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为基础的产业带城市化。通过合理的选位,增强卫星城镇的吸纳功能,发展依托城镇网络体系的产业集群,辐射、带动乡村地区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第四,进一步促进市场化,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各级政府有必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政策来抵消现有政策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负面影响。地方政府有必要通过降低对于经济活动的参与,并且调整政府支出的结构和方向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特别是应该注重财政向农村与落后地区居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倾斜。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程度,特别是要加快形成我国“沿海+内陆+沿边”开放新格局,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相互协调带动,构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经济协调发展中不断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1

]程莉,刘志文.农业现代化与城乡收入差距[J].财经科学,2013(7):9

9-109.[2

]陈晓毅.城市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SVAR模型的研究[J].经济经纬,2010(6):21-24.[3

]贺建清.城镇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2012(4):28-35.

[4

]潘文轩.城市化与工业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J].2010(12):20-29.[5

]王子文,董春宇.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的相关性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6):21032-21033,21042.

[6

]高霞.产业结构变动与城乡收人差距关系的协整分析[J].数学认识与实践,2011(12):120-128.[7

]马晓河,蓝海涛,黄汉权.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政策调整思路[J].管理世界,2005(7):55

JING JI WEN TI YAN JIU|经济问题研究

92 

2014年第11期 总第298期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63.

[8]傅振邦,陈先勇.城市化、产业结构变动与城乡收人差距———以湖北省为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6):8-14.

[9]张文,郭苑.城乡收入差距演化与就业结构转化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经验数据的协整与因果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2(3):168-172.

[10]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1]刘宪.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的理论与经验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8):91-96.

[12]程莉,刘志文,周宗社.结构转变、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与管理,2013(9):11-17.

[13]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别[J].经济研究,2004(7):50-58.

[14]阎大颖.中国市场化进程与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内在联系与影响机制[J].当代财经,2007(10):16-22.

[15]邓伟,向东进.转型时期的国有经济与城乡收入差

距———基于省级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1(9):19-26.

[16]E Ianchovichina,W Martin.Economic Impacts ofChina’s WTO Accession to the WTO[M].Wash-ington D.C:World Bank and 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4.

[17]D J Treiman.The“Difference between Heaven andEarth”:Urban-Rural Disparities in Well-Being inChina[J].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Mobility,2012,30(1):33-47.

[18]郭剑雄.人力资本、生育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J].中国社会科学,2005(3):27-37.

[19]陈斌开,张鹏飞,杨汝岱.政府教育投入、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管理世界,2010(1):36-43.

[20]张建辉,靳涛.转型式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中国的经验(1978-2008)[J].学术月刊,2011(7):79-86.

Does the Rational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Narrow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1985 to 2011

CHENG Li

(College of Economics,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China)

Abstract: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a process of rational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I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but also

takes act on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rough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pro-

ductivity change.This paper,based on 29provincial panel data of China from 1985to 2011,empir-

ically studies the effect which the rational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have on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Research shows that rational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

ture is beneficial to narrowing of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and the optimiza-

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significantly expanded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

as;Accompanying urbanization,marketization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re conducive to

narrow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However,the economic growth,human cap-

ital content and the government fiscal spending are expanding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

ral areas.

Key words: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责任编辑 应育松经济问题研究|JING JI WEN TI YAN JIU

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

一、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如比例关系不协调,供求不平衡等,得到基本解决。一些新的特点呈现出来。观察和分析产业结构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新对策,是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大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如图: 表中数据大体表明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基本上符合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从产业变动的整体态势来看截止到2009年中国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但是其产值比重 仍明显大于第三产业。这表明,中国已从传统的农业国变为门类齐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改变了一个世纪以来产业结构严重失调的情况,并初步完善了机构合理化的任务。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突出矛盾 我国在“十五”以前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抑制通货膨胀、实现总量平衡的宏观调控任务,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经济运行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产业结构的矛盾相对突出出来。到了“十一五”后期这种矛盾已经非常严重。我国的产业结构,无论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也包括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还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结构,还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都存在着极为不合理的状况。特别是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更加凸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程度更加严重。具体表现就是许多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除了前不久国家发改委“点名”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等行业以外,还有一些行业或产业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甚至于有的新兴产业也不例外。比如,新能源产业是我国亟待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地方过于看重新能源产业在金融危机下对即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都在“一哄而上”。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已经有18个省提出建设新能源基地,甚至有的把新能源当做支柱产业来发展。“一窝蜂”发展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不仅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会为未来整个产业的有序发展设置障碍。 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并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也不是我们今天才遇到的新问题。在改革开放的这30年中,党中央和国务院都十分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一直在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不懈的“斗争”,比如,差不多在每个经济发展阶段都有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 这篇文章是宝鸡文理学院的一个学生在我们这边买的一篇文章,完成后他把钱又从淘宝要走了,特此曝光下。文章大家可以自己使用。姓名什么的我就不提了只是把文章的使用权收回,钱既然您要回去了,文章我们要自行上传到百度文库。 题 目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 指导教师 教学单位 学生学号 编号

年月日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产业结构调整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越来越体现出来,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己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经济结构的变动,结构调整又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当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时,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产业结构由无序到有序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因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研究和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具有紧迫性,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调整对策

Abstract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always been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s and its influence on economic growth is increasingly reflect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become the endogenous variable of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 growth will inevitably bring about the change of economic structure,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further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Whe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incompatible with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must be adjusted to adapt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is industrial structure from disorderly to orderly spiral rising process. Therefore, th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he key to realize the soun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t is not only urgent, but also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and guide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Key words: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分析改 赵梓希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130410131 赵梓希 【摘要】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明显的改善,我国已经由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就业困境的改善,国际地位的提高等诸多方面均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后的一些历史重大事件都值得我们去分析其影响,以便于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字】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变化重大历史事件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化 建国以来,尤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相伴随,我国产业结构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和调整。 1、总体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很大的调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较低回落后逐年持续上升,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功不可没的作用。 图1 1952—2014年我国三大产业在GDP中作占得比重(%)

2、三大产业结构的个体变化 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52年的50.95%下降到2014年的9.17%,可以看出我国已经不是一个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国家了。 图2 1952—2014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出现极增到下降再增,改革开放后先降后升的趋势,从1952年的20.88%上升到1960年的44.37%,随后下降到1968年的31.05%,后再次上升。改革开放后,从1978年的47.87%下降到1990年的41.34%,随后呈上升趋势,上升到2009年的47.45%。2010年来有小幅下降,截止14年达42.72%的水平。但总体来讲自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图3 1952—2014年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呈前期平稳后期逐步上升趋势。从1952年的28.16%下降到1978年的23.94%,随后逐渐上升到2014年的48.11%。(其中在1984年,2013年

浅谈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状况

浅谈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状况 金融学院 09投资 王璐 902026105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引入了三次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就是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属性是其生产物取自于自然力,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则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被解释为繁衍于有形物质财富生产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如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地产,公共设施,科教文卫等等。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数量比例关系。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不仅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联系,而且各种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以及由此综合形成的产品产量或产值也存在着数量比例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从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变化。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 (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用产值结构衡量,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降到15%左右,达到了完成工业化的标准。但是,第一产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还在50%以上,远未达到基本上完成工业化时的就业结构要求。 (2)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我国工业增长吸纳就业的能力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特别是近几年,工业产值虽然持续增长,但就业却在绝对下降。 (3)高增长新生行业的地位尚不突出。我国每一轮高速增长时期,都依靠结构调整升级产生一批高增长性支柱行业,带动整个经济高速增长。近年来的IT 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够完善,导致其中的泡沫十分严重,更是由于08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今年的高增长行业的不堪一击。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而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扭曲,没有正确的政策来制约,从而使得服务行业目前而言一片混乱。 (5)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问题,是其它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我国如果模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模式,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将难以承受。 面对当前不容乐观的产业格局,我国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以适应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 1.农业基础地位不变,把优化第一产业优化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任务。农业在国民中的比重将持续下降,但其重要性和基础地位不会改变。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较低,耕作方式和农产品品种的竞争能力差,因此,学习西方大国的农业机械化,向集约式农业发展,改变以往的浪费、低效不合理模式。另外应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合理配置土地、水、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最新分析金融支持与产业政策

分析金融支持与产业政策 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主要分析了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关系,用数据证明了我国金融体系和产业发展之间确实存在着比较显著的相关性;制约战略性产业发展的视角提出要从深化体制改革、放宽民间金融资本投资途径提升战略性产业的融资能力和效率。从我国当前的研究发现,对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进行的相关研究不多,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看,金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内在包含了三种实现方式,即支持产业选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其中,产业选择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前提,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初级目标,在实现了合理化的产业结构后,产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的升级,即实现产业的高级化,以提高产业的附加值。 金融支持产业选择的内在作用 我国已经进入十二五的关键时期,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代表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大力推进,通过研究金融支持战略性产业的路径和实现机理,有利于深刻认识并解决产业政策和金融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金融体系对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支持作用最主要的体现在它能够支持产业选择,特别是在进行产业规划和制定产业政策及其相关配套政策方面。根据金融支持的主体不同,我们将金融支持划分为政策性金融支持和市场性金融支持。 (一)政策性金融 (二)市场化金融 与政策性金融政策支持不同,市场化的金融政策是依据市场自主机制进行市场化的选择。在金融资源配置中,依照市场规则,资本收益率高的产业会获取更多

的资本。如果市场性金融选择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竞争,不能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可能导致市场化金融支持进行产业选择的失败。在现实操作中,市场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无形机制,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作用。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市场性选择虽然对于资源配置有很大的优势,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并不完全成熟,单一的市场化配置容易削弱金融支持的作用,导致部分处于幼稚期的潜力产业获得市场化金融支持的机会很小甚至不可能获得支持,因此,要发挥市场化金融的基础性作用,从而更加促进金融系统对产业选择的支持作用。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途径 (一)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 (二)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 金融支持产业高级化是指金融资源通过初次配置能够实现产业的选择,通过二次配置则能够实现产业的合理化,通过这两次配置过程,金融支持产业高级化的路径就是在前两次配置的基础上进行三次优化配置,提升产业的技术效率进而实现产业高级化目标的实现。通常我们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内在包含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含义。当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必然面临着提高效率的要求,使得产业的发展需要由资源推动过渡到创新驱动上去,这离不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以实现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状态的转换。同时,金融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支持一般具有间接性,能够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通过产品创新、工艺流程创新到技术创新,能够改善产业的技术结构从而提高技术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实现高级化。另外,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科学技术,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升级更是需要技术创新活动,这就使得金融支持的地位更加凸显。 结语

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分析报告书

产业结构及区域经结构分析 一、产业结构优化 ) (一)产业结构变动的测度(见教材P 172-173 (二)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具体说来,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包括数量比例关系由不协调走向协调的合理化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层次不断向高层次演进的高度化过程。 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质就是要实现资源在产业之间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产业经济协调稳定、高效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时点上有不同的优化内容。目前,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三)产业结构合理化 1.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所谓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合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产业之间内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在能力。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是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越高,从而产业结构就越合理。反之,结构关系越不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越低。 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意义在于: (1)是社会再生产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2)是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3)是一国经济进入新的成长阶段的客观要求; (4)是迎接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大调整挑战的迫切需要。 3.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目标主要有: (1)各产业间相对地位协调。

(2)产业间关联方式协调。 (3)供给和需求在数量与结构上协调。 4.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性衡量标准主要有: (1)能够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以及国际分工的好处,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组合。(2)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 (3)能取得较高的整体经济效益,并能保证社会有效需求的满足。 (4)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度量,主要考虑产业之间的协调程度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也就是说主要是对要素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耦合程度的一种衡量。就这种耦合而言,研究者一般采用结构偏离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衡量,其公式为: 公式中, E 表示结构偏离度 Y 表示产值 L 表示就业 i 表示第i产业 n 表示产业部门数。 根据古典经济学假设,经济最终将处于均衡状态,各产业部门生产率水平相同。由于Y / L可以用来表示生产率,因此,当经济均衡时, Yi/ Li= Y / L,从而结构偏离度E = 0。同时,Yi/Y可以用来表示产出结构, Li/ L 表示就业结构,因此,结构偏离度E 同时也是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耦合性的反映。结构偏离度E值越大,就表示经济越偏离均衡状态,产业结构越不合理。由于经济非均衡现象是一种常态,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情形更为突出,因此,结构偏离度E 值是不可能为0的。而且,结构偏离度指标将各产业一视同仁,忽视了各产业在经济体的重要程度并不相同这一事实,同时绝对值的计算也为研究带来不便。因此,在很多后来的研究中,人们又引入了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又称泰尔熵,最早是由泰尔( Theil and Henri,1967)提出的,一些学者曾经将之用于地区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其实,泰尔指数也是一个很好的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1545017.html,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分析 作者:李承泽 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22期 摘要:在现代资源配置中金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着其他部 门进行转移从而加速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金融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首先体现在从量的方面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其次是从质上促进了产业结构发展的合理化。本文针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论证。 关键词:金融发展;产业结构转型;生产要素转移 传统的产业结构随着金融行业的融入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工业发展的初期阶段,金融要素有限服务于金融部门,造成了农业产业资金的短缺,在工业与农业之间存在着劳动力与资本发展之间边际成本率的不同。在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形态下充分发挥金融资源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市场对于产业优化转型的作用分析 金融市场能够对劳动力以及资本等生产部门进行有关调节,能够进行资源分配,从短期来看,非农部门与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暂时不会发生结构性的变化,金融发展水平会使得金融资源在不同产业间进行分配,对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合理化产生影响,从长期来看,金融发展水平对于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此方式来影响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劳动力的分配结构。 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抑制要素市场发展的扭曲,由于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之间金融资源分配不平衡现象的存在制约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又通过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对这一发展特点进行一定程度的抑制。非农产业经过一定程度的发展已经通过资本积累的实现做到了降低资金使用的成本。金融的发展对于非农部门产值的增长速度比较快,在非农与农业部门之中的推动作用上具有不对称的特点。劳动力要素短期内在两个部门之间的流动难以实现并且这一发展差距会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扩大。 金融的发展对于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利用金融资金能够促进农业发展现代化的改造过程,加速生产要素与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以促进产业发展的高级化与合理化。 二、利用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策略分析 (一)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作用的发挥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 19:59:00作者:佚名时间:2007-11-21 一、问题的提出和已有的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发现,在3%的GDP增长率水平上,GDP增长速度每 提高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 失业率便上升1个百分点。奥肯定律被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明,也就成为调控宏观经济,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依据。 但是,统计分析显示,20世纪80年代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就业增长0.32个百分点,而目前还不足0.1个百分点,“九五”期间就业增长 速度不足“六五”的三分之一。为什么我国在1997年以后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 劳动力市场却失衡加剧,失业率逐年增加,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呢? 国内关于中国的就业问题的思路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条从劳动力市 场角度讲。蔡昉、顾建平认为传统的就业制度、工资制度和分割的劳动就业市场是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第二条思路从供给方面讲。岳崇明、赖小琼、胡鞍钢等人认为非正规就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虽然中国的就业问题与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需求有关,但是我们认为我国 的就业问题需要联系产业结构考虑,一方面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问题,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 二、中国的就业结构趋势及国际比较 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尽管在 一定的发展阶段,劳动力就业结构可能会因为国家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但是其基本趋势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又会出现劳动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库兹涅茨的多国统计和钱纳里的多国模型的实证研究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存在。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时期,急需国家政策的制约目前而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错位。 (2)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3)高增长新生行业的地位尚不突出。我国缺乏高增长性、带动力强的支柱行业,这是经济增长

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的IT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够完善,导致其中的泡沫十几分严重,更是由于08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今年的高增长行业的不堪一击。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用三种国际上常用的指标衡量,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而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扭曲,没有正确的政策来制约,从而使得服务行业目前而言一片混乱。 (5)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问题,是其它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我国如果模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模式,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将难以承受。 二、WTO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取向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基本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如何,在新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政策作用的空间有多大,其未来走向是什么,都是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在对中国过去产业结构政策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WTO背景下未来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的走向。 一、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当时中国基本上遵循了苏联模式,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政府利用严格的价格管制、强制命令等行政手段优先将稀缺资源配置到重工业部门,使得重工业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这在当时严酷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是符合历史和逻辑的必然选择,也为我国在短期内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奠定了经济技术基础。但是,重工业的超前发展也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制约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时,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为了矫正畸形的产业结构,协调各产业部分的发展,政府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先后出台了轻纺工业优先发展政策、促进“短线”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限制“长线”的加工工业发展的政策。从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看,促进农业和轻纺工业发展的政策效果显著。到1982年,我国粮食和工业消费品长期供应紧张的状况已有根本改变;促进“短线”产业和抑制“长线”发展的政策效果就十分有限了。在整个80年代,尽管国家鼓励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并在资金、物资、能源、交通等方面进行扶植,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却始终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瓶颈”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相反,国家限制发展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加工工业却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之后,国家在继续坚持执行“促短限长”的结构调整政策的同时,开始重视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政府明确提出了“有重点地开发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产品,努力开拓新的生产领域,有计划地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及“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七五”计划执行的结果看,结构失衡问题依然严重,新兴产业的建立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进展十分缓慢,产业政策目标基本没有达到,以至于“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与“七五”极为相似。90年代初期,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加工工业因其经济技术特性成为主要的投资领域,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中小加工企业迅速大量涌现,“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不仅没有得到执行,而且加重了业已存在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低度化和分散化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被迫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以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 “九五”期间,我国在成功实现国家经济“软着陆”的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突出表现为一般加工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技术相对密集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尤其是技术密集度高和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比重明显上升。1999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制造业的比重已高达8%。2000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了33.7%。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和交通运输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家用电器已经成长

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产业经济学 授课教师:xxx 院系:xxxxxxxxxx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 班级:xxxxxxxxxxx 姓名:xxxxxxx 日期:xxxx年12月

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产业结构的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产业结构的研究特别重要。改革开放30 年来,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良性互动, 并呈现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的特点。但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不高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不够仍然是我国产业结构演变进程中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需要全面提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首先针对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原因分析调整对策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体而言,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正在向中高级阶段迈进。虽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第一产业比重逐步降低,第二产业稳步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提高。但是,中国的“两基一柱”(即基础工业、基础设施、支柱产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仍然较低。三个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失衡,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偏低,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较慢。我国当前总体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有: 1.三个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失衡,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偏低。第一产业比重偏高,高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偏高,不仅高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而且高于工业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则大大低于同等收入国家和发达国家。 2.第一产业效率仍然很低。自动化程度低,基础不稳定,生产方式落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抗灾能力下降,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粮食生产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城镇化发展速度缓慢。 3.受传统因素和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第二产业结构失衡的现象依然没有改观: 高能耗、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加工业务对我国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基础产业成瓶颈,制造业比重偏高,轻纺工业生产严重过剩,加工业小规模低水平重复建设,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不相称。 4.第三产业全面落后的状况依然没有明显改观。从产业角度看,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一直较高,经济发展主要靠第二产业在拉动。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有较大的增长,但是,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的增长的贡献率没有保持上升态势,尤其在2007—2008年之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说明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我国尚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为主。一些基础性第三产业(如邮电、通讯)和新兴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等)自然发育不足。 5.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较慢。以第三产业为例,我国的第三产业主要是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及餐饮等传统服务业,而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业等的比重较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时期,急需国家政策的制约目前而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错位。 (2)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3)高增长新生行业的地位尚不突出。我国缺乏高增长性、带动力强的支柱行业,这是经济增长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的IT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够完善,导致其中的泡沫十几分严重,更是由于08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今年的高增长行业的不堪一击。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用三种国际上常用的指标衡量,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而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扭曲,没有正确的政策来制约,从而使得服务行业目前而言一片混乱。 (5)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问题,是其它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我国如果模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模式,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将难以承受。 二、WTO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取向 尽管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经济经历了不断开放的过程,但中国的产业结构政策整体上仍然是在封闭或准封闭的环境下推行的。如果说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是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那么,“入世”作为外在的强制因素,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的功能,而且直接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构成和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 1.入世对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空间的影响。一国实施产业结构政策的工具主要有两种:一是管理贸易,包括采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方式限制同类商品的进口和用财政补贴、政府出口信贷等方式鼓励出口;二是优惠措施包括政府投资、优惠贷款、优先满足政府扶持的产业引进技术、进口原材料对外汇的需要等。在相对封闭的经济条件下或者在能够得到发达国家包容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能够运用这两种政策工具调整产业结构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在发达国家不再包容并转向关注经济竞争和要求严格执行世贸组织规则的今天,管理贸易和优惠措施等产业政策工具的运用都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从管理贸易看,WTO的一系列规定基本上取消了各成员国独立的贸易政策权。在WTO的非歧视贸易原则框架下,中国已不可能用高关税壁垒保护国内市场和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各种非关税保护也受到了严格限制。在失去管理贸易政策工具的情况下,以发展主导产业、重点产业为基本内容的产业结构政策相当程度上也就无法实行。同样,在WTO的框架下,各种旨在扶植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的优惠措施也在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内蒙古财经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 比较分析 作者段婕 系别统计与数学学院 专业统计学(风险管理方向)年级 09 风险管理 学号 902093109 指导教师聂霞 导师职称助教

内蒙古财经大学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目录 引言 (2) 一、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 (3) (一)产业结构概述 (3) (二)产业结构调整 (3) 二、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4) (一)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4) 1、我国中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4) 2、我国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析 (5) (二)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8) 1、我国中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8) 2、我国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9) (三)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关于就业结构与区域生产总值的比较变动分析 (11) 三、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比较分析 (12) (一)产业合理化、高度化的简述及内涵 (12) (二)基于国际标准判断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 (13) 四、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16) 五、结论 (18) (一)中、西部产业结构现状简述 (18) (二)中、西部产业结构发展及转移方向 (18) 参考文献: (20)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内容摘要】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空间广阔,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近年来,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推动下,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尽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仍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明显滞后,但是由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力物力资源丰厚,推动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已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重要任务。中、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势必会成为让中国发展更和谐经济更强大的推动力,而中、西部地区能否获得较大发展的关键在于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本文通过1997-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进行的比较分析,通过2010年横截面数据以及国际标准值对我国中、西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行测定评价,研究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增长和波动,并提出相应中、西部产业结构的长期发展形势和策略。 【关键词】中、西部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国际标准值;中、西部产业转移;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是什么-10页精选文档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是什么 最佳答案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基本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如何,在新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政策作用的空间有多大,其未来走向是什么,都是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在对中国过去产业结构政策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WTO背景下未来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的走向。 一、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当时中国基本上遵循了苏联模式,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政府利用严格的价格管制、强制命令等行政手段优先将稀缺资源配置到重工业部门,使得重工业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这在当时严酷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是符合历史和逻辑的必然选择,也为我国在短期内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奠定了经济技术基础。但是,重工业的超前发展也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制约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时,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为了矫正畸形的产业结构,协调各产业部分的发展,政府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先后出台了轻纺工业优先发展政策、促进“短线”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限制“长线”的加工工业发展的政策。从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看,促进农业和轻纺工业发展

的政策效果显著。到1982年,我国粮食和工业消费品长期供应紧张的状况已有根本改变;促进“短线”产业和抑制“长线”发展的政策效果就十分有限了。在整个80年代,尽管国家鼓励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并在资金、物资、能源、交通等方面进行扶植,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却始终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瓶颈”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相反,国家限制发展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加工工业却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之后,国家在继续坚持执行“促短限长”的结构调整政策的同时,开始重视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政府明确提出了“有重点地开发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产品,努力开拓新的生产领域,有计划地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及“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七五”计划执行的结果看,结构失衡问题依然严重,新兴产业的建立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进展十分缓慢,产业政策目标基本没有达到,以至于“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与“七五”极为相似。90年代初期,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加工工业因其经济技术特性成为主要的投资领域,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中小加工企业迅速大量涌现,“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不仅没有得到执行,而且加重了业已存在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低度化和分散化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被迫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以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 “九五”期间,我国在成功实现国家经济“软着陆”的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突出表现为一般加工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技术相对密集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尤其是技术密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极为密切。在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之一,而经济的增长将导致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动本文将先进行二者关系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并对我国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思路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三次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发展 一、文献回顾 在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许多经济学家就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有:库兹涅茨、钱纳里和罗斯托。库兹涅茨提出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就把经济结构的快速变化作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i早在1949 年库兹尼茨(Kuznets, 1949) 论述国民收入的度量问题时就提出, 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度量必须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衡量, 而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又是由其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为此, 库兹尼茨(Kuznets, 1957) 用50 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 制造业部门的增加将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因此, 有必要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研究和分析经济增长。钱纳里(Chenery, 1960) 通过分析部门增长的决定要素出发, 并利用51 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说明,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发生变化时, 服务行业和农业变化最小, 而制造业增长最大, 由此提出产业增长的模式, 并认为这种工业化模式能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二、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正如库兹涅茨将产业结构的快速变化作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一样,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就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因为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且因产业结构的升级而获得的结构效应也能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经济的增长会导致需求结构的变化和调整,这又会对产业结构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产业结构必须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均衡, 导致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改变。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它将促使经济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将影响甚至阻碍经济的增长。成功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次次产业结构的合理变动后所取得的。产业结构的合理及时变动,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有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年份GDP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产值比重产值比重产值比重 1992 26923.48 5866.60 21.79% 11699.50 43.45% 9357.38 34.76% 1993 35333.92 6963.76 19.71% 16454.43 46.57% 11915.73 33.72% 1994 48197.86 9572.69 19.86% 22445.40 46.57% 16179.76 33.57% 1995 60793.73 12135.8 1 19.96% 28679.46 47.18% 19978.46 32.86% 1996 71176.59 14015.3 9 19.69% 33834.96 47.54% 23326.24 32.77% 1997 78973.03 14441.8 9 18.29% 37543.00 47.54% 26988.15 34.17% 1998 84402.28 14817.6 3 17.56% 39004.19 46.21% 30580.47 36.23%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第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主要实现了两个转折:第一个转折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变为第二产业占优势比重,这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完成的。第二个转折是由第一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逐步转变为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一产业,这是在80年代后期实现的。这两个转折的实现,使我国的产业结构由20世纪50年代的一、二、三产业排序,演变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二、三、一排序。这一变化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由农业为主导产业转变为工业为主导产业,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时代;而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则意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的趋向。 第二,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发展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性。经济发展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动力源,而产业结构的变革又会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当产业结构处在以第一产业为主体产业时,经济发展是处于主要满足于人们生存需要阶段,即表现为农业社会的特征。当第二产业成为主体产业时,经济发展也就进入到主要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阶段,即表现为工业社会的特征。而一旦当第三产业成为主体产业时,那么,经济发展就进入了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和生活质量提高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由此可以概括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均收入的增加,产业结构由农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工业、服务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第三,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会因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改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表现为这样的趋势: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日趋减弱,1978年以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0%—30%之间,1978年以后随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的减少而不断下降,其贡献率均在10%以下。第二产业是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在绝大多数年份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达到50%—70%,这与我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相连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随着其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的增加而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现在已经大大超过第一产业,以后第三产业的高度发达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产业时,将取代第二产业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的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经济发展是由物质生产为主转向非物质生产为主的一般规律。 第四,现代经济的发展不仅来源于资源投入量的增加,而且取决于投入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如果产业结构不合理,各产业发展的比例关系不协调,就会影响资源投入的效率,造成产业之间的“瓶颈”制约,使宏观经济运行失衡,整个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就失去了合理的产业结构条件。因此,适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