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20《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20《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20《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中国烟台格迈纳尔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识记、理解文章中生字词含义

2.学习心理描写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朗读体味、理解鲁宾孙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

2、复述故事内容,深入理解小说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的心理描写

2.理解鲁滨孙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法】

自主、合作、探究。复述故事。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300多年前,英国有一位传奇式的人物鲁滨孙,他从小就很顽皮,长大后,不听父亲劝阻,出海经商去贩卖黑奴,在海上,遭遇了狂风巨浪,同船的11人中,10人被海

浪吞没,仅剩下鲁滨孙一人,流落到了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在岛上,他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后来又去巴西经营种植园,最后终于成了一位大富翁。这就是英国小说家笛福写的《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内容。希望同学们有机会自己去课外阅读,原著非常精彩,在字里行间,你可以体验到鲁滨孙在荒岛上顽强生存的28年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小说中的一段《荒岛余生》。

二、作者简介:

板书课题,简介作者(投影显示)

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出生于伦敦。父亲经营屠宰业。笛福原姓福,1703年后自称笛福。他早年经营内衣、烟酒、羊毛织品、制砖业,曾到欧洲大陆各国经商。1692年经商破产,负债达17000镑,以后又屡屡失败,因而不得不用各种方法谋生。他曾充当政府的秘密情报员,设计过各种开发事业,同时从事写作。笛福在59岁时开始写作小说。1719年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发表,大受欢迎。同年又出版了续篇。1720年又写了《鲁滨孙的沉思集》。此后,他写了四部小说:《辛格尔顿船长》(1720)、《摩尔·弗兰德斯》(1722)、《杰克上校》(1722)和《罗克萨娜》(1724)。此外他还写了若干部传记,几部国内外游记,还有几部关于经商的书。据说笛福曾与26家杂志有联系,有人称他为“现代新闻报道之父”。他的作品,包括大量政论册子,共达250种。

三、整体感知:

学生速读课文,读准字音,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把自己感受深的语句画出来,可以做一些标注。

【学生活动:

1、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

四、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多媒体显示下列词语,结合语境查阅工具书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泅.(qiú) 沮.丧(jǔ) 搁.浅(gē) 冻饿之虞.(yú) 聊.以自慰(liáo)

泅:浮水。

作践:糟蹋。

沮丧:灰心失望。搁浅:本文指(船只)进入水浅的地方,不能行驶。

斫痕:用刀斧砍的痕迹。

抵御:抵挡。

冻饿之虞:不用担心受冻受饿。虞:忧虑。

郑重其事:对事情严肃认真。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知足安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

不毛之地:不长草的土地或地带。形容土地荒凉、贫瘠。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2、复述课文内容。

3、感知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理清文章结构。

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解决生存困惑(1—3节),及时调整悲观、绝望的心态,决定在荒岛上生存下去。

第二阶段,采取具体行动(4—9节),解决了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第三阶段:寻求精神寄托(10—12节),积极乐观的生存心态。

【学生活动:

1、识记、朗读字词。

2、理解词语含义。

3、复述故事。

4、探究结构层次。

5、交流展示。】

五、重点探究,体味感悟:

1、课文第一部分写鲁滨孙流落到荒岛之初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由“认为自己的前途很暗淡”“孤零零”“孤独凄凉的情况下度过我的余生”“孤立无援”“沮丧无聊”等词语反映了伤心绝望、怨天尤人的心理。)

2、第2自然段中“另外一种力量出来阻止我的这种想法,责备我”,“另外一种力量”指什么?

(他开始用理智来思考问题。)

3、鲁滨孙在海上遇难,被抛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身陷绝境,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在海难中,同船的11个人中,死了10个,就他一人活着,这是上帝对他的特别关照;特别是从搁浅的船上获得了维持生活的大量必需品,这是上帝对他的格外恩赐。他的日记本上所列出的六大“好处”,最集中地体现了鲁滨孙要顽强活下去的理由。以对话的形式朗读鲁滨孙的日记,男生读坏处,女生读好处,要求学生把“我”改成“你”,以增加对话气氛。)

4、鲁滨孙在孤岛上时间对他有什么用处?他为什么要计算时间?

(鲁滨孙来自文明社会,他必然要千方百计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主动掌握时间,按文明人的方式存在于时间之中。丢失了时间,在某种程度上是丢失了自我,丢失了生存的意义。他观测到初入秋分线的太阳,差不多正在头顶上,测出他的位置在北纬9度22分。用刀子在一个大柱子刻上上岛的时间并每天用刀子刻一个斫痕,每七天刻一个大一倍的斫痕,每一个月刻-个再大一倍的斫痕,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年月日。鲁滨孙既然决定活下去,则要清楚地跟上时间的脚步,即主动把握年、月、日,而不至于过

得浑浑噩噩。)

5、鲁滨孙要生存下去,如何解决今后的衣、食、住、行问题?

(1)衣:没有针线,至于内衣之类,虽然缺乏,不久便习惯了。

(2)食:除了船上搬下来的食物,还要在岛上寻找食物。

(3)住:差不多费了一整年的工夫,才把他的小小的木栅栏围墙做完。

(4)行:每天在岛上各处走走,寻找新的发现。

6、鲁滨孙为什么要写日记?如何理解鲁滨孙写日记的行为?

(鲁滨孙写日记为的不是留给后人看,只不过写出来给自己每天看看,减轻一点心中的苦闷罢了。人们写日记往往是为了记录生活,抚慰心灵。鲁滨孙写日记的行动,表明他作为一个文明人精神方面的需要,证明自己活得明白,在时间的长河里没有走失。)

7、鲁滨孙为什么要顽强地活下去?他是否值得这样活着?

(可以看出鲁滨孙十分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他活着,也许并非为了什么,而仅仅因为自己是一条生命,既然是生命就应该善待它。况且他活得积极,活得主动,活出了人的尊严。)

8、在阅读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鲁滨孙?可结合课文来说。

(鲁滨孙是一个意志品质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执著的人,并且务实肯于,勤于创造。他克服了极端的孤独、恐惧、艰苦,经过反复动摇之后,终于调整好生活的心态,理智地鼓起勇气,孤身创业。从鲁滨孙身上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幸与挫折,培养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生活动:

1、速读课文。

2、合作探究。

3、组内交流。

4、班内交流。】

六、巩固练习:

1、情感体验:

(1)假如你也像鲁滨孙一样被弃荒岛,你会怎样想?你将怎样做?

(2)请简要概括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一个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观绝望,而要努力看到积极的因素,从而改变自己被动的局面。

2、你有过遇险的经历吗?你是怎样度过来的?

3、你曾经遇到过或者正在遇到某种不幸或挫折,试仿照课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

七、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鲁滨孙是一个意志品质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执著的人,并且务实肯于,勤于创造。他克服了极端的孤独、恐惧、艰苦,经过反复动摇之后,终于调整好生活的心态,理智地鼓起勇气,孤身创业。鲁滨孙身上拥有人类优秀品质的精华,我们应该学习这种“鲁滨孙精神”。

八、作业设计:

A:完成《伴你学》本文的习题。预习《登上地球之巅》。

B:假设你置身荒岛,如何做到的、想的?展开想象,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预习《登上地球之巅》。

九、板书设计:

荒岛余生

笛福

起初后来鲁宾孙精神

伤心绝望乐观对待意志坚强信念执著

怨天尤人孤身创业务实肯干勤于创造

【教学反思】

本文是节选自笛福的长篇小说《鲁宾孙漂流记》的一篇文章。没有什么情节,但心理描写非常细腻。内容也不难理解。学生对小说本身就很熟悉,所以本文读起来也就很容易。

我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首先划分了段落层次。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给出以下问题:

1、课文第一部分写鲁滨孙流落到荒岛之初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第2自然段中“另外一种力量出来阻止我的这种想法,责备我”,“另外一种力量”指什么?

3、鲁滨孙在海上遇难,被抛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身陷绝境,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4、鲁滨孙在孤岛上时间对他有什么用处?他为什么要计算时间?

5、鲁滨孙要生存下去,如何解决今后的衣、食、住、行问题?

6、鲁滨孙为什么要写日记?如何理解鲁滨孙写日记的行为?

7、鲁滨孙为什么要顽强地活下去?他是否值得这样活着?

8、在阅读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鲁滨孙?可结合课文来说。

通过学生的交流,感觉大多学生都深入理解了本文。接着,我便以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发挥想象,自己也被抛弃荒岛,会怎样做,来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学生思维活跃,表现不错。布置作业时,我让B类学生将课堂上交流的故事整理下来,巩固训练结果。

总的来说,本节课,基本完成了三维目标。

《荒岛余生》教案设计

《荒岛余生》教案设计 ○课型:阅读、研讨课 ○学生现状:八个班的学生中,一部分原来第一层次班的同学基础较好,可能对教师所授内容接受快一些,但其余同学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学习困难。加上学生阅读的书籍不多,对《鲁宾孙漂流记》这部作品,同样没有多大了解,因此,此课设计为中等程度。如学校有条件,可用电脑播放电影剪辑。 ○课时分配:两课时 ○预习提纲:1、阅读课本第251页“名著导读”的相关资料2.早读课朗读课文三遍。3.查工具书,看注解,给生字词注音、解释。4.有条件者,课外阅读《鲁宾孙漂流记》(图书室有)。 ○教学目标1.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人生态度2.理解鲁宾孙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3.学习心理描写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鲁滨孙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2.难点:学习本文的心理描写 ○导语设计:同学们,俗话说:“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风平浪静,有时会遇到一些困难,有时突然发生的事情会使我们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可让学生发言,如果没有发言,教师则适当举例,例如,上山打柴,天黑被困;放学回家,因大雨被困河岸等)但这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它。如果我们以积极的态度,理智的头脑,乐观的精神去对待它,就会战胜困难,走出困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用讲故事的方法讲述)三百多年前,在英国,有一位传奇式的人物鲁宾孙,他从小就很顽皮,长大后,不听父亲劝阻,出海经商去贩卖黑奴,在海上,遭遇了狂风巨浪,同船的十一人中,十人被海浪吞没,仅剩下鲁宾孙一人,流落到了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在岛上,他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然后又去巴西经营种植园,最后终于成了一位大富翁。这个故事,就是英国小说家笛福写的《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内容。笛福五十九岁才开始写小说,第一部小说就是《鲁宾孙漂流记》这部小说发表后,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总之,《鲁宾孙漂流记》成为人们喜爱的小说,也是中学生必读的世界名著之一。希望同学们有机会自己去课外阅读,去领略鲁宾孙是如何在海上域狂风巨浪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情境,体验鲁宾孙在荒岛上顽强生存的28年生活。(板书: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小说中的一段《荒岛余生》,(余生:侥幸保全了性命)这篇课文,既没有节选鲁宾孙海上遇难、生死系于一发的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节选鲁宾孙在荒岛上如何历尽艰辛谋生的传奇故事,只是围绕鲁滨孙落难荒岛之初的心理活动展开叙述。课文呈现给我们的是鲁滨孙在一段时间内的心态变化历程。二.字词教学把还没有解决的生字词找出来,用以下三种办法求助:1、工具书;2、同学帮助;3、站在讲台上的助手——老师帮助。(建议学生在课内用此法,快捷一些,困难较大的同学课外用前两法补充)以下为必须掌握的:(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根据情况板书。)泅(qiú) 沮丧(jǔ) 搁浅(gē) 冻饿之虞(yú) 聊以自慰(liáo)泅:浮水。作

2019-2020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9-2020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5)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2) A.山巅(diān)澎(péng)湃狂澜(lán)屏(píng)障 B.郝(hǎo)叟哽(gěng)咽懊(ào)悔炽(zhī)痛 C.谰(lán)语亘(gèn)古镐(gǎo)头污秽(huì) D.坍(tān)塌胡骑(jì) 啾(jiū)啾云鬓(bìn) 2、下面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组是()(2) A.海市蜃楼告罄羸弱忧心忡忡 B.郑重其事砍斫步履不毛之地 C.聊以自慰泅水养精蓄锐孜孜不倦 D.迫不急待迄今禁锢翱翔 3、走进名人,了解名著。(4) ①《荒岛余生》选自《》,作者是,国人。主人公是。 ②《童年》是苏联作家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其他两部为《》、《》。 4、修改下列病句。(4) ①每当我听到《吉祥三宝》这首歌时,心里总是十分感到温馨。 修改: ②春天的莱芜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修改: 5、古代写黄河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两句写黄河的诗句。(4)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今天晚上你要为妈妈过40岁生日,你的一位同学却邀请你去看足球赛,怎样拒绝他的邀请,才能不伤害你与这位同学的感情?(2) 7、默写填空。(7) (1)大漠孤烟直,。(2)人之立志,? (3)万里赴戎机,。(4)山际见来烟,。 (5),弹琴复长啸。(6)峨眉山月半轮秋,。 (7),何人不起故园情。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选文,完成后面的18——22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于舅家见之。之:②父利其然也。利: ③未尝识书具。尝:④并自为其名。为: 9、翻译下列句子 ①泯然众人矣。翻译: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翻译: 10、你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方仲永天资过人?用原文回答。 11、你认为方仲永变得“泯然众人”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2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8——12题 ①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我告诉爸爸,行毕业典礼的时候,我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并且致谢词。我问爸,能不能起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六年前他参加我们学校的那次欢送毕业同学同乐会时,曾经要我好好用功,六年后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今天,“六年后”到了,我真的被选做这件事。 ②爸爸哑着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说:“我怎么能够去?” ③但是我说:“爸爸,你不去,我很害怕。你在台底下,我上台说话就不发慌了。” ④“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⑤“那么爸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 ⑥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然后,他又转过脸来叮嘱我: ⑦“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 ⑧“我知道,爸爸。” ⑨“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⑩“是。”我虽然这么答应了,但是觉得爸爸讲的话很使我不舒服,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 11当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赖在床上不起的毛病。每天早晨醒来,看到阳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的心里就是一阵愁: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辫子,换制服,再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被罚站在门边。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我虽然很懒惰,却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每天都是怀着恐惧的心情,奔向学校去。最糟的是爸爸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13、从全文看,你认为爸爸的哪句话在“我”的成长中起的作用最大? 14、爸爸的病此时已经无法治好,从他的言行中可以觉察到,请举例说明。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_荒岛余生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_荒岛余生【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文中的感情。 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热爱劳动的作风。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看课本后的《鲁滨孙漂流记》的导读,以及看完全书。播放《鲁滨孙漂流记》的电影。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细心读课文,了解课文与全文的关系,同时,一道学生体会,鲁滨孙漂流到荒岛的心理活动。 第二课时,结合全书,讨论读的内容、人物形象,说自己的读后感。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让读过《鲁滨孙漂流记》的同学介绍作品。 2、在欧洲许多国家,都把这部作品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必读书,因为鲁滨孙身上集中的体现了人类所拥有的优秀品质的精华。今天我们看看鲁滨孙初到荒岛时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遭遇呢?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应该掌握的绳子、词语,划出。 教师投影厨师自此练习,学生其读、解释。 2、理清文章结构:

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 鲁滨孙的思考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时什么? 这几个阶段的前后联系是什么? 明确:要不要活下去? 怎么才能活下去?需要解决哪些物品? 光有物质生活算不算生活? 鲁滨孙在逆境中的自我安慰算不算逃避现实?为什么?

你在困境中,如何面对的? 3、作业: 写出你所面对的困难,及解决的有利条件。 4、小结: 人没有精神寄托不行,鲁滨孙说服自己要顽强的活下去,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他是一个非常珍惜生命的人。生活中有很多一想不到的事情,要正确、辩证的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活挫折,从而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二课时

第22课荒岛余生教案设计(新课标)

第22课荒岛余生教案设计(新课标) 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他的心理活动。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正确。辨证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培养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 导入 在西方,有一部小说,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那么,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这就是鲁滨孙漂流记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一部分,鲁滨孙落难荒岛是怎样活下去的.,整体感知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快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鲁滨孙在荒岛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 3这几个阶段的前后联系是什么? 4简要概括文中蕴含的道理.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参与 ... 教师小结

一个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观绝望,而要努力看到积极的因素,从而改变自己被动的局面.鲁滨孙在逆境中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研读探究 教师导学:鲁滨孙是怎样的一个人?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体会他的心理变化过程. 思考题: 1身陷绝境的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2怎样看待鲁滨孙逆境中的自我安慰? 学生朗读第1~3段,体会鲁滨孙的心理变化

学生朗读4~9段,考虑鲁滨孙为了生存作了哪些事? 学生朗读10~12段,鲁滨孙怎样进一步调整自己的生存的心态?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 教师小结 人没有精神寄托是不行的,鲁滨孙说服自己要顽强地活下去,这需要很的的勇气,他是一个非常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人. 体验反思 联系自己的生活,把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试仿造课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

列出来 .. 教师小结 生活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要正确辨证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培养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布置作业 1积累字词 2假如你像鲁滨孙一样被弃荒岛,你会怎样想?将怎样做?发挥想象,写一篇短文..

《荒岛余生》课文理解及语段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荒岛余生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从课文中你看出鲁滨孙是一个怎样的人?2.身陷绝境的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3.鲁滨孙在荒岛遇到了哪三个问题?4.简要概括文中蕴涵着怎样的思想感情?【体验·探究】六.课内语段阅读现在我要开始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所以我要把它的经过从头至尾,按着次序记下去。依我的计算,我来到这个可怕的海岛,是在9月30日。当时,那初入秋分线的太阳,差不多正在我的头顶;所以依我的观测,我是在北纬9度22分。大约在我上岸十一二天之后,我忽然想到,既然缺乏书、笔和墨水,我一定会忘记计算日期,甚至连安息日和工作日都会忘记。为了防止这样,我便用刀子在一个大柱子上刻上这几个字:“我于1659年9月30日在此上岸。”把它做成一个大十字架,立在我第一次上岸的地方,在这个方柱的两边,我每天用刀子刻一个斫痕,每七天刻一个大一倍的斫痕,每一个月刻一个再大一倍的斫痕,这样,我就有了一个日历,可以计算年月日了。其次应该提到的是,在我历次从船上搬下来许多东西中间,我还弄到一些价值不大而用处却很不小的东西,我却忘记把它们一一记下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笔、墨水、纸;船主、大副、炮手和木匠的几包东西;三四个罗盘,一些数学仪器,日规,望远镜,地图,航海书籍之类。这些东西,我当时也不管它们有用无用,都把它们收拾在一起。同时,我又找到三本很好的《圣经》,它们是随着我的英国货物一起运来的;在我上船的时候,我曾把它们打在我的行李里面。此外还有几本葡萄牙文书籍,其中有两三本祈祷书和几本别的书籍,我都把它们小心地保存起来。同时还有一件不应该忘记的事情,就是我们船上还有一条狗和两只猫,关于它们的历史,我下面还要谈到。我把两只猫都带到岸上;至于那条狗,它是在我第一次搬东西上岸的第二天自动跳下船来,泅到岸上,来找我的,后来做了我多年的忠仆。我并不想它替我衔什么东西,也不想它替我做个什么伴,我只想它同我说说话,但是它却办不到。自从我找到笔、墨水和纸以后,我用得非常节省,事实证明,如果有墨水,我就可以把事情记得非常清楚;如果墨水用完了,我就记不成,因为我想不出任何方法制造墨水。1.解释下列词语①寂寞:②闻所未闻:2.“大约在我上岸十一二天之后……”中的“大约”为什么不能去掉?这个词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3.选文第三自然段写到“其次应该提到的是……”,那么,首先应该提到的是什么? 4.“我”为什么要在大柱子上刻字记录时间? 5.笔、墨、书、纸之类为什么“我”开始时“忘记把它们一一记下来”,而现在却觉得特别“值得一提”? 6.联系全文,你认为鲁滨孙有没有活下去的价值?七.深入探究下列问题1.有的人认为:鲁滨孙流落荒岛,一个人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2.鲁滨孙在逆境中自我安慰和阿Q精神胜利法是一样的吗?【实践·拓展】八.回忆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在面临的一件不幸或挫折,仿照课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 22.荒岛余生五.1. 鲁滨孙不是一个随遇而安,消极待命的人,而是一个意志品质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执着的人,并且务实肯干,勤于创造。他的一切行为,特别是他的思考过程,全是积极主动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生存的机会,创造物质条件,调整生活心态。 2. 鲁滨孙虽然身陷绝境,但他还是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那就是,在海难中,同船的11个人中,死了10个,就他一个人活着,这是上帝对他的特别关照;从船上获得了维持生活的大量必需品,这是上帝对自己的格外恩赐;而他的日记本上所列出的六大“好处”,最集中地体现了鲁滨孙要顽强地活下去的理由。 3.①生存问题②物质问题③精神问题 4.一个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观失望,要努力看到积极的因素,从而改变自己被动的局面。六.1. ①孤单冷清。②听到从来没有听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 2.不能去掉,“大约”表示不确定,去掉变为确定,不符合情节发展。告诉我们:“我”并没有记清是哪一天上的岸,也促进我开始计算年、月、日。 3.“我”是如何计算时间的。 4.防止忘却登陆时间。 5.体现了鲁滨孙要顽强地活下去的决心。 6.有。他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他活得积极,活得主动,活出了人的尊严,这样活着有价值。七.1.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如果换了一个人,在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爱劳动的作风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他的心理活动。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正确。辨证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培养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 导入 在西方,有一部小说,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那么,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这就是<<鲁滨孙漂流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一部分,鲁滨孙落难荒岛是怎样活下去的.,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快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鲁滨孙在荒岛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 3、这几个阶段的前后联系是什么? 4、简要概括文中蕴含的道理.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参与 …………. 教师小结 一个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观绝望,而要努力看到积极的因素,从而改变自己被动的局面.鲁滨孙在逆境中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研读探究 教师导学:鲁滨孙是怎样的一个人?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体会他的心理变化过程. 思考题: 1、身陷绝境的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2、怎样看待鲁滨孙逆境中的自我安慰? 学生朗读第1~3段,体会鲁滨孙的心理变化 学生朗读4~9段,考虑鲁滨孙为了生存作了哪些事? 学生朗读10~12段,鲁滨孙怎样进一步调整自己的生存的心态?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 教师小结 人没有精神寄托是不行的,鲁滨孙说服自己要顽强

地活下去,这需要很的的勇气,他是一个非常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人. 体验反思 联系自己的生活,把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试仿造课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 ………… 教师小结 生活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要正确辨证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培养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布置作业 1、积累字词 2、假如你像鲁滨孙一样被弃荒岛,你会怎样想?将怎样做?发挥想象,写一篇短文。

荒岛余生教学反思

反思一:荒岛余生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实践阶段,每一位教师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消化理解,并将之运用于实际教学。我听过不少的课,发现很多教师都会在课堂中运用提问讨论的方式进行。这无疑是符合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的。但是这样的课,由于学生水平、个性的差异,会形成随心所欲的讲、漫无边际的谈的习惯,课堂上看似热闹,实则缺乏一个中心线索,让人摸不着头脑。我也曾尝试这样的课型,上完之后学生总感到语文课无所事事,十分轻松,问其学到了什么,总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而课本仿佛也变成多余的了。 为了将学生拉回到文本中来,我想到了让学生以文本中的主角的身份来说话。这样的安排我认为有以下四点好处: ⑴有效的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上《荒岛余生》这课时,让学生与名著《鲁宾逊漂流记》结合起来。学生不仅细致阅读了课文节选的一段,还自觉的阅读了课后的名著导读中的片段,甚至还有学生不满足于这些只字片语,找来了原著进行阅读。这些都无形之中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了阅读兴趣。 ⑵促使学生自动对文本进行细致的阅读。这样的课如果学生不对文本读通读透,是很难代表主角回答得出问题来的。所以这必然促使那些课堂的活跃分子细致阅读文本,而那些在课堂上默默无闻的学生,也能被课堂氛围所影响,再去阅读文本。 ⑶让学生以新的角度去赏析、理解文本,得到新的阅读体会。学生如果只是读者,那么他的阅读往往是自己的个性体验。而当学生既是一个读者,又是文本中的主角时,他的阅读理解就必然是以主人公的言行、思想为准则,再加上自己个性理解的独特阅读体验,这将是一种全新的体会。 ⑷能给学生适度的空间自由发挥,但又不会不着边际。如课例中所提及的四处自动生成的问题,就是学生临场发挥所得。这些问题都没有脱离文本漫无边际,而是根据文本有感而发,这当中有着他们自己独到的见解,是他们自我个性的展现。 这一课型我认为在一些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的文章中运用效果比较好,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课》等。学生也都比较喜欢以这样的形式去阅读、感受文本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一思一想。 在实际运用中,我也发现要上好这类课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⑴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先激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可以采用模拟采访的形式。 ⑵课前对学生的阅读要做一些指导,以防止出现主题偏差的情况。 ⑶对学生所设计的问题,教师必须筛选指导。学生个体水平有差异,设计的问题会五花八门,有些甚至与文本无关,所以把好这一关十分重要。 ⑷教师要控制好提问讨论的时间,对于重要问题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对于一些细枝末节的问

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答案 (2)

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答案 1、下边的雅称分别是哪位诗人的?请填写在括号里。 诗仙诗骨诗狂诗杰大李杜小李杜 陈子昂——(诗骨) 王勃——(诗杰) 贺知章——(诗狂) 李白——(诗仙) 杜甫——(诗圣) 李商隐、杜牧——(小李杜) 李白、杜甫——(大李杜) 2、我国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经纶满腹、智慧过人的艺术形象。一直被

人们视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其“草船借箭等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 闪耀着知识与智慧的光芒;《水浒传》中的“智多星”(绰号)吴用,梁山运机巧,水泊展谋略,识广才高,魅力四射……其实,他们的聪颖与智慧离不开丰富的阅历,更离不开广播的学识。这正应了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的至理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3、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你最喜欢的两个故事是: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 4、能够与“花和尚”形成工整对仗

的一个短语是(C) A、智多星 B、青面兽 C、黑旋风 D、豹子头 5、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中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中所写的“魏武”指的是《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其中“遗篇”指《观沧海》。 6、古往今来,许多文学作品都写过石头:女娲曾以石补天,精卫曾以石填海,《红楼梦》曾名为《石头记》,吴承恩笔下的美猴王竟是一尊石猴子。 7、《智取生辰纲》出自我国古代名著

《水浒传》。这则故事中因丢失生辰纲后来被逼上梁山的人物是杨志。8、与下列对联、诗文有关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三国演义》①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②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9、《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 王熙凤;还有一个女子,他寄人篱下,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荒岛余生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培养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能力。 2、培养分析、概括语言的能力。 3、学习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 4、了解一些课文中涉及的科学知识和生存常识。 5、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人类优秀品质的精华,珍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 3、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的优秀品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或课本所附的《名着导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分析文章结构并概括课文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设计 导入 1、让读过《鲁滨孙漂流记》的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这部作品。 2、教师提示:欧美的许多国家都把这部作品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必读书,因为在鲁滨孙身上集中体现了人类所拥有的优秀品质的精华,如坚忍不拔、勤勉务实、创新进取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荒岛余生》(板书)就是这部作品的节选,这里没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而是围绕着鲁滨孙刚到荒岛之初的心理活动展开叙述的。 3、出示教学目标(投影) 整体感悟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应该掌握的生字、词语,划出。 教师投影出示字词练习,学生齐读、解释。 2、理清文章结构 四人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 a、鲁滨孙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b、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 c、这几个阶段的前后联系是什么? 这是本节课应该解决的重点,教师最后明确:鲁滨孙落入荒岛之初的思考经历了三个阶段: 要不要活下去?有没有前途了?

怎么才能活下去?需要解决哪些物品? 光有物质条件算不算生活? 概括起来也就是课文结构的三个部分,即生存问题、物质问题、精神问题。而这三个方面几乎也可以看成人类进化史的缩影。 探究人物 1、四人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 a、身陷绝境的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紧扣课文) b、你如何理解鲁滨孙记日记、阅读《圣经》及其他祈祷书的行为? c、鲁滨孙在逆境中的自我安慰算不算逃避现实?为什么? d、他为什么一定要活下去?这样活值不值得? 讨论这个问题组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整部作品来谈,以全面理解人物形象。 2、全班讨论 学习这个单元之前,讨论:假如你也像鲁滨孙一样身陷荒岛,你可能怎么想?怎么做?从鲁滨孙的谋生经历中,你学到了哪些科学知识和生存常识? 这是个开放性题目,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实话,深入理解鲁宾孙身处绝境时的心理活动,明确学会生存的重要。(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学习生存的实例来谈,文中涉及的科学知识不宜占用太多时间。) 作业

《荒岛余生》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荒岛余生》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1.培养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能力。2.培养分析、概括语言的能力。3.学习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4.了解一些课文中涉及的科学知识和生存常识。5.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人类优秀品质的精华,珍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结构。2.学习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3.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的优秀品质。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或课本所附的《名著导读》。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分析文章结构并概括课文内容。2.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设计导入1.让读过《鲁滨孙漂流记》的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这部作品。2.教师提示:欧美的许多国家都把这部作品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必读书,因为在鲁滨孙身上集中体现了人类所拥有的优秀品质的精华,如坚忍不拔、勤勉务实、创新进取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荒岛余生》(板书)就是这部作品的节选,这里没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而是围绕着鲁滨孙刚到荒岛之初的心理活动展开叙述的。3.出示教学目标(投影)整体感悟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应该掌握的生字、词语,划出。教师投影出示字词练习,学生齐读、解释。2.理清文章结构四人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a.鲁滨孙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b.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c.这几个阶

段的前后联系是什么?这是本节课应该解决的重点,教师最后明确:鲁滨孙落入荒岛之初的思考经历了三个阶段:◆要不要活下去?有没有前途了?◆怎么才能活下去?需要解决哪些物品?◆光有物质条算不算生活?概括起来也就是课文结构的三个部分,即生存问题、物质问题、精神问题。而这三个方面几乎也可以看成人类进化史的缩影。探究人物1.四人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a.身陷绝境的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紧扣课文)b.你理解鲁滨孙记日记、阅读《圣经》及其他祈祷书的行为?c.鲁滨孙在逆境中的自我安慰算不算逃避现实?为什么?d.他为什么一定要活下去?这样活值不值得?讨论这个问题组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整部作品来谈,以全面理解人物形象。2.全班讨论学习这个单元之前,讨论:假如你也像鲁滨孙一样身陷荒岛,你可能怎么想?怎么做?从鲁滨孙的谋生经历中,你学到了哪些科学知识和生存常识?这是个开放性 题目,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实话,深入理解鲁宾孙身处绝境时的心理活动,明确学会生存的重要。 (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学习生存的实例来谈,文中涉及的科学知识不宜占用太多时间。)作业抄写识记生字、生词。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手法。2.学习鲁滨孙的优秀品质,珍视生命。教学设计分析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四人小组讨论,结合课文谈谈:1.鲁滨孙有哪些优秀品质?作者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出

22唐雎练习题2和答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题 22《唐局不辱使命》练习(二) 一、解释下边各组介词的意义。 1、受地于先王: 2、仓鹰击于殿上: 3、因使唐雎使于秦: 4、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5、以头抢地尔: 6、故不错意也: 7、轻寡人与:8、虽千里不敢易: 9、请广于君:10、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11、岂直五百里哉!()() 12、长跪而谢之曰() 二、翻译下列句子。 1.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弗敢换。 2.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3.长跪而谢之。 4.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5.岂直五百里哉? 6.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7.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8.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9.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三、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故不错意也: 2.仓鹰击于殿上: 四、选择题。 1.下列各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是古代帝王的敬称。 B.《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的,共三十二篇,分十二策。 C.“岂直五百里哉?”的“哉”是现代汉语“吗”的意思。 D.文中唐雎列举了四个平民中的有志之士的发怒。 2.下列各句中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是()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B.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C.皆布衣之士也。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五、填空。 1.段中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 2.段中表现秦王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是:

3.唐雎维护领土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 4.唐雎面对秦王以相威胁时,他以作答,列举、、的壮举,从气势上压倒秦王,充分展示了他、的形象。文段中的秦王则是一个、、的君王形象。 六、回答问题。 1.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秦王以大易小而安陵君为什么不答应? 2.秦王初见唐雎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对唐雎说话的?唐雎又是怎样劝说秦王的? 3.秦王开始接受了唐雎的劝告吗?他有什么反应? 4.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5.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 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为国献身的人。 6.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害怕了吗?他是如何进行反击的? 7.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8.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9.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列举出几例。 屈原直言敢谏,流浪之后愤而作《离骚》,抒发志向。最终投江而死,以身殉国。闻一多在敌人面前拍案而起怒斥敌人的卑鄙罪恶行径,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千古绝唱《最后一次演讲》。 10.你认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为什么? 不能。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弱小的安陵,最终还是抵挡不住秦的统一战争 的步伐。

公开课《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教案_初二语文教案.doc

公开课《荒岛余生》教学设计,教案_初二语 文教案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公开课《荒岛余生》教学设计》文章由收集。语文教学设计 兵曹中学张老师07年5月25日 课题:《荒岛余生》 教材分析:《荒岛余生》大都围绕鲁滨孙落难荒岛之初的心里活动展开叙述,呈现的是鲁滨孙在一段时间内的心态变化历程。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关系,想象力丰富,但社会阅历浅,对生活的感受不深,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揣摩不够理性和深入。 设计理念: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疑难。 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感受人物心理活动,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身处绝境的鲁滨孙行为的意义。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人类优秀品质的精华,珍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流程: 一、导语设计: 在西方,有一部小说,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这部小说也为作者本人赢得了近500个头衔,时至今日,它仍然是西方青少年最喜爱的一部小说,这本书就是《鲁滨孙漂流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落难荒岛的鲁滨孙是怎样生活下去的。 二、简介作者 笛福,英国小说家,早年从事过许多行业,59岁开始写小说,受苏格兰水手真实遭遇启发,于1719年发表了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备受欢迎。笛福对于他描写的人物理解较深,善于写个人在不利环境中克服困难,他的主人公有聪明才智,充满活力。尤其擅长描写环境,细节逼真,使人如身临其境,语言自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哀悼.(diào)沮.丧(jǔ)毛骨悚.然(sǒnɡ) B.家眷.(juàn)轮廓.(kuò)锲.而不舍(qia) C.阴霾.(mái)凛.冽(lǐn)海市蜃.楼(ch?n) D.充沛.(pai)步履.(lǚ)忧心忡.忡(zhōnɡ)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垠癫狂凛例珊珊来迟 B、销蚀遗霜毋宁卷土重来 C、辐射协奏犁桦语无论次 D、拽出乙醚巅峰刚毅不屈 3.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伟大的悲剧》是写斯科特一行五人从南极绝望而归至悲壮覆没的传记 B.《荒岛余生》主要写鲁滨孙被陷荒岛之初那种绝望而又尽力寻求希望的矛盾心情。C.《登上地球之巅》生动地记述了登山队员们突击顶峰的过程。 D.《真正的英雄》主要写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的经过。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风餐露宿 ....跑来告诉爸爸妈妈,在运动会取得乒乓球第一的好成绩。 B、一只大螃蟹在沙滩上挥动他钳子般的爪子,颇有一番小心翼翼 ....的样子。 C、再看红英自己,那是连半个钟头的工都不肯耽误的,也从没见她吃过一口零食,一看就 知道是个会精打细算 ....、会过日子的人 D、犯罪分子被执行死刑,大家都说他死得其所 ....。 5、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 ....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 B. 假如他的勇气不足忍受砭骨 ..的大风雪…… 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C. 从他语无伦次 ....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D. 阴霾笼罩着整个国家,我们走出家门,手拉着手,互相安慰。 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6月5号“世界环保日”这天,市电视台记者采访了我校林森同学,并祝贺他荣获“环 保小天使”。 B、中国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成功使用并研制出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 C、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活动,使我市经济发展有了合理的变化。 D、学生语文能力能否提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是否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_6.doc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布置学生看课本后的《鲁滨孙漂流记》的导读,以及看完全书。播放《鲁滨孙漂流记》的电影。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细心读课文,了解课文与全文的关系,同时,一道学生体会,鲁滨孙漂流到荒岛的心理活动。 第二课时,结合全书,讨论读的内容、人物形象,说自己的读后感。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让读过《鲁滨孙漂流记》的同学介绍作品。

2、在欧洲许多国家,都把这部作品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必读书,因为鲁滨孙身上集中的体现了人类所拥有的优秀品质的精华。今天我们看看鲁滨孙初到荒岛时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遭遇呢?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应该掌握的绳子、词语,划出。 教师投影厨师自此练习,学生其读、解释。 2、理清文章结构: 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 鲁滨孙的思考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时什么?

这几个阶段的前后联系是什么? 明确:要不要活下去? 怎么才能活下去?需要解决哪些物品? 光有物质生活算不算生活? 鲁滨孙在逆境中的自我安慰算不算逃避现实?为什么? 你在困境中,如何面对的? 3、作业: 写出你所面对的困难,及解决的有利条件。 4、小结:

人没有精神寄托不行,鲁滨孙说服自己要顽强的活下去,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他是一个非常珍惜生命的人。生活中有很多一想不到的事情,要正确、辩证的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活挫折,从而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探讨鲁滨孙人物形象。 2、学习鲁滨孙的优秀品质,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珍视生命。 〖教学设计〗 一、《鲁滨孙漂流记》节选,鲁滨孙遇难漂流荒岛一幕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学习要点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学习要点 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文体(散文);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题解。 2、第二段要求理解并掌握:A.分层次;B.写景角度:动植物、声色形味、动静结合、高低、远近、虚实、总分;C.写法:排比、拟人、对偶、比喻;D.作用:流露喜爱赞美之情,突出乐园。 3、美女蛇故事的作用:故事虽虚构但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乐园的情趣。 4、捕鸟的细节描写:交代了时间、条件、方法、收获、经验。一连串动作描写写出了捕鸟的乐趣,抒发了兴奋喜悦之情。 5、第九段:A.作用:过渡段,承上启下。表达对百草园的依依不舍之情。B.修辞:排比、拟人、反复。 6、写三味书屋生活:A.肃穆气氛;B、问问题老师不答;C.不允许游玩;D.读难理解的古文;E.因内容枯燥学生上课搞小动作。这些记叙、描写与百草园形成对比,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学生自由、健康、全面发展的束缚。 7、中心。 第二课《爸爸的花儿落了》 1、文体(小说)、作者(林海音,小名英子、台湾著名女作家)、选自代表作品小说《城南旧事》、题意双关、主人公(我,英子,不是作者)。 2、课文写作线索:A.爸爸爱花——主线,起主导作用;B.毕业

典礼——副线,推动情节发展,对主线起烘托、映衬、推动的作用。 3、顺叙与插叙相结合的写法:顺叙——写毕业典礼的过程。插叙——A.去医院探望爸爸的情形;B.六年前因赖床而迟到的情形;C.爸爸爱花的情形;D.爸爸鼓励“我”闯练学汇款的情形。这些记叙描写突出了爸爸的严厉、关爱,表明了“我”已经长大了。 4、伏笔的作用:前后呼应,结构完整。 5、“花”的含义:有象征的意义——爸爸身体健康时花开得挺旺;爸爸病危时,成为对子女的关怀、鼓励;爸爸辞世时,花儿落了。 第三课《丑小鸭》 1、文体(童话故事)、作者(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 2、丑小鸭与作者:两者的遭遇相似,丑小鸭的一生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3、丑小鸭的形象意义:成为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 4、外貌、心理、环境描写对刻画丑小鸭的作用。 5、故事给人的启示: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四课《诗两首》 1、文体(都是哲理抒情诗)、作者(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塑造“多余的人”、“小人物”的典型形象。弗罗斯特———美国诗人,被称为“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交替性的诗人”。

荒岛余生(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荒岛余生(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课时分配:两课时 二、预习提纲: 1、阅读课本第251页“名著导读”的相关资料 2.早读课朗读课文三遍。 3.查工具书,看注解,给生字词注音、解释。 4.有条件者,课外阅读《鲁宾孙漂流记》 三、教学目标: 1.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人生态度 2.理解鲁宾孙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 3.学习心理描写 四、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鲁滨孙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2.难点:学习本文的心理描写 五、导语设计:同学们,俗话说:“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风平浪静,有时会遇到一些困难,有时突然发生的事情会使我们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可让学生发言,如果没有发言,

教师则适当举例,例如,上山打柴,天黑被困;放学回家,因大雨被困河岸等)但这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它。如果我们以积极的态度,理智的头脑,乐观的精神去对待它,就会战胜困难,走出困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用讲故事的方法讲述)三百多年前,在英国,有一位传奇式的人物鲁宾孙,他从小就很顽皮,长大后,不听父亲劝阻,出海经商去贩卖黑奴,在海上,遭遇了狂风巨浪,同船的十一人中,十人被海浪吞没,仅剩下鲁宾孙一人,流落到了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在岛上,他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然后又去巴西经营种植园,最后终于成了一位大富翁。 这个故事,就是英国小说家笛福写的《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内容。笛福五十九岁才开始写小说,第一部小说就是《鲁宾孙漂流记》这部小说发表后,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总之,《鲁宾孙漂流记》成为人们喜爱的小说,也是中学生必读的世界名著之一。至今已出了几百版,几乎译成了世界上所有各种文字。据说除

(英语)英语高中冠词练习题及解析

(英语)英语高中冠词练习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冠词 1.The carnival celebrations in Venice are ________ good chance to have _______ fun. A./; the B.a; a C.the; / D.a; / 【答案】D 【解析】 考查冠词的用法。第一空是泛指一次好机会,所以用不定冠词a,第二空为固定短语have fun 玩的高兴,所以选D。 2.Surprisingly, years back, when playing Ame rican Captain in Marvel’s movie universe became ______ possibility, Chris Evans nearly turned ______ role down. A.the; a B.the; the C.a; the D./; the 【答案】C 【解析】 C句意:令人惊讶的是,几年前,当在电影宇宙中扮演美国队长成为可能的时候,克里斯·埃文斯几乎拒绝了这个角色。第一空填a,表示“一种可能性”,第二空填the,特指“American Captain这个角色”,所以选C。 3. World Wide Web was invented in 1991 by English scientist ,Tim Burners-lee. A.\; an B.The; an C.The; the D.A; the 【答案】B 【解析】 考查冠词的用法。第一空,发明物的前面必须加the,第二空泛指一位英国科学家,句意:宽带网是在1991年由一位英国科学家Tim Burners-lee发明的。故选B。 4.As ___ boy, he should learn how to behave like ____ real man sooner or later. A.a;the B.a; a C./; the D.a;/ 【答案】B 【解析】 这题考查冠词的用法:第一空填a,泛指一个男孩,第二空填a,指“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句意是:做为一个男孩,迟早他应该学习怎么像个男子汉。选B。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