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张岂之《中国思想史》宋元编·第一章

张岂之《中国思想史》宋元编·第一章

张岂之《中国思想史》宋元编·第一章
张岂之《中国思想史》宋元编·第一章

第五编宋元编

概述

经过了唐末五代的割据动乱,在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统一的宋王朝,这时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后期。北宋时期,随着农民劳动的熟练程度的提高和南北地区的开发,封建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此相反,农民阶级的地位有了一些变化。过去人身依附关系比较强的部曲、佃客制,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基本消灭,代之而兴的则是人身依附关系比较松弛的田主与佃户的租佃制。

从北宋时期起,300年间,中国境内,存在着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北宋的北边和西边,有辽、西夏、吐蕃等政权。以后又有从东北崛起的金政权。宋金对峙,直至南宋。南宋末年,漠北又兴起蒙古政权,后来建立了元朝。

两宋时期兴起了理学。宋代理学讨论的主要是以“性与天道”为中心的哲学问题,也涉及政治、教育、道德、史学、宗教等方面的问题。

宋代理学是在儒学、佛学、道教相结合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它以儒家思想的内容为主,同时也吸收了佛学和道教思想,这是它的特点。理学起于北宋,经南宋而进一步发展,到明代更有新的发挥,沿及清代前期渐趋衰落。

宋代理学着重研究的儒家经.典,首先是《易》,主要是《易传》。理学家通过对《易》的注疏,阐述他们对于宇宙和人生的见解,他们又借用《春秋》的微言大义,说明“尊王攘夷”的理论,这些都是当时社会所需要的。

理学家程颢、程颐不仅重视《易》,还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提到经书的地位。

北宋是理学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都生活在这个时期。南宋是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朱学(朱熹思想)统治地位逐步确立的阶段。元朝则是朱学北传阶段。

理学的兴起,与北宋时期州县学校兴起、书院林立有密切关系。由于学术思想的发展,学术思想领域出现了新情况。许多学者要求用新观点注解经书。其次,佛学和道教思想对理学的兴起,也有很大的作用。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始刻宋版《佛藏》,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1年)《佛藏》刻成。唐宋时期的华严宗和禅宗对理学的影响最为显著。朱熹的理学思想反映了华严宗的影响,陆九渊的思想明显接受了禅宗的影响。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的《太极图·易说》受道教影响较多。

关于对宋代理学内容的评价,将在本编各章加以叙述。

除理学外,北宋时期有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学。王安石于宋神宗熙宁二年至五年(公元1069-1072年)集中推行新法,同时改革学校和科举制度。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设立经义局,编著《诗》、《书》、《周礼》三经义;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颁《三经新义》于学官,此后又著成《字说》。这些新学著作表述了王安石的学术思想和政治主张,成为新政的理沦基础。王安石的《老子注》至今保存了一部分,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思维。

理学兴起以后,出现了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和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他们在思想理论上和朱熹理学展开了激烈的论争。

元代是程朱一派理学取得学术思想上的统治地位的时期,在南宋,理学主要在南方流传。元代的理学家赵复及其弟子姚枢、许衡、刘因等人,在北方传播理学。由于推崇理学,元代纂修的《宋史》专立了《道学列传》,以朱熹为“程氏正传”、道学正统。

元代重宗教,宗教流派繁多。历代君主多崇奉道教,而道教除北宋全真教外,又有真大教、太一教、正一教等教派。佛教中最受尊崇的是喇嘛教。同时,由于与欧洲的交通增加,称为“也里可温教”的基督教,称为“答失蛮教”的伊斯兰教也有流传。不过,由于元朝存在的时期短暂,这些教派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没有发生很大的影响。

从南宋末年到元代,学者大多推崇朱学。其间也有一些具有自己独特见解的思想家,如黄震、邓牧和历史学家马端临等人。

第一章理学思潮的兴起

第一节理学的产生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王朝。

北宋初期,文人学士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文化创造活动也逐渐繁荣起来,屡遭战乱破坏的民族文化得到恢复。佛教、道教均得到宋王朝的推祟,宋初帝王经常参拜佛寺,而且还派遣大批僧人出游西域。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官刻的大藏经《开宝藏》(《北宋官版大藏经》),便是从宋太祖开宝四年起刻的。道教经典也在宋初被编为《宝文统录》和《大宋开宫宝藏》。佛教、道教与儒学并立,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宋初仍然继续保持着唐代多元文化的格局。

不过,宋初实施重文抑武政策时,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偏重于复兴儒家文化。宋王朝采取了一系列提高儒学地位的措施。宋初设立了专为皇帝讲儒家经传的讲席一一经筵,自太学士、翰林侍讲学士至崇政殿说书,皆充任讲官,大中样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亲往曲阜,谒孔子庙,加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改为“至圣文宣王”)。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作《崇儒术论》,阐明崇奉儒学的国策。宋真宗还诏令邢昺、杜稿、孙奭等校定《周礼》、《仪礼》、《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义疏,企图像唐太宗令孔颖达等作《五经正义》那样,使儒经注疏再一次官方化。

宋初统治者推崇儒学,以“明纲纪”为目的。宋王朝统治集团清楚地认识到,明纲纪必须修礼乐,修礼乐必须重儒术。否则就避免不了重蹈前代藩镇割据、君权旁落的覆辙。因此,宋王朝从开国伊始就致力于制礼作乐、整效纲纪。一些儒生也为振兴礼乐发出呐喊。

社会现实需要儒学复兴、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以适应封建中央集权在思想领域进行一体化统治的需要,并作为对全社会进行道德控制的工具,而多元化的文化格局却抑制并阻碍着儒学的复兴和独尊。

然而,从宋初直到仁宗朝的末期,振兴儒学的运动历时80余年,却仍然没有收到预期的社会效果。虽然儒学的兴盛成为潮流,但佛教、道教的影响却未明显减弱,不仅大多数普通百姓求仙拜佛,文人学士专心于佛老的也不在少数。佛教和道教之所以有这样的影响,不仅仅因为它们在中国生根发展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它们的基本思想观念己渗透到民族文化和民族的心理的深层,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佛教和道教都有比较完备的思辨哲学的体系和较深的理论思维,它们对于宇宙本质、万物变迁、人心人性、善恶报应等问题的论说,都在高度抽象的概念中展开,使人们感到高深莫测、神秘无比,因而不自觉地在主观意识上夸大它的作用。相形之下,儒学则显得浅显、粗疏,无论是对天道变化、宇宙生成的解释,还是对君臣父子、尊卑上下的论证,都比较直观、通俗,缺乏系统的理论和高深的思辨。

因此北宋初期的80年,中国文化形成这样一个局面:只能援佛入儒,援道入儒,以儒学为主,吸收佛教、道教理论思维的精华,将佛、道二教的本体论、认识论与儒学的伦理思想和政治哲学结合起来,用新的思辨哲学论证封建道德纲常、等级秩序和专制集权的合理性、神圣性,并且力求解决道德起源与道德修养等重大理论问题。在当时,老一代的儒生胡瑗、孙复、石介、李觏等已经无力胜任完成这项巨大的课题。因为他们在处理儒学与佛老的关系方面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视佛、道二教如仇寇,对它们采取了完全摈弃的态度。于是,知识界又崛起一代新的儒生,代表人物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司马光、吕大临、杨时、谢良佐、游酢等等。他们既受过正统的儒家文化的教育,并以继往开来的儒者自任,又饱览释、道典籍,熟悉佛、道哲学。他们坚定地站在儒家的立场上,视佛老为“异端”,极力维护儒学的正宗地位,但又不像老一代儒生那样激烈地排斥佛道,甚至有的人对佛、道的

某些理论公开表示赞许。这一代新儒生放弃了以往恪守先儒之说的传统,以传统儒学的理论作为基本的框架,以是否有益于纲常名教作为价值尺度和取舍标准,对佛教、道教的思辨哲学进行研究,大量吸取其理论思维的成果,创立了新儒学的思想体系——“理学”。

第二节理学与经学的结合

理学产生伊始,就与经学紧密结合一体。理学家人人都是很著名的经学家,他们的理学思想均通过注释、解说、议论、引用经书的形式表现出来。理学和经学互为表里,构成理学思潮的一个特色。

理学把经学作为阐述思想理论的工具,是由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宋初崇文重儒的社会风气的兴起,首先导致了科举制度的变化,太宗时,在“明经”科之外,又增设“九经”、“五经”、“三礼”、“三传”等新科目,加大了儒家经书在科举考试中的比重。

科举考试以经义为主,使那些力图博取功名利禄的人们皓首穷经。父母也纷纷以经书教导幼童,使经学得到广泛的传播,成为社会知识启蒙、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二,经学本身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宋初80年,经学仍然沿袭汉唐诸儒的治学方法,恪守经注,严重压抑了学者理论思维的创造活动,因此,庆历前后,一大批儒生开始怀疑汉唐古注,并攻击训诂章句的经学方法论,根据自己的思想观点去取舍儒经,解说经书,美其名曰:“发明经旨”,探究经文“义理”。仁宗庆历之后,自刘敞《七经小传》、王安石《三经新义》刊行,以己意解经蔚然成风,汉唐训诂之学,被视为粪土草芥。

理学产生时期,“义理之学”已经大盛,解经专凭己意的风气,影响了一代学术风气,给理学家利用儒经的范畴、命题和理论框架建立新的思想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由于“尊华夏而贱夷狄”的民族意识不断强化,唐代韩愈提出的“道统论”在宋初受到格外重视。在强调“道统”的同时,儒生们还提出“辟异端”的主张,一切与儒学宗旨完全悖离和不以儒经为依据的学说,上起杨(朱)、墨(翟)、申(不害)、韩(非子),下迄佛、道,统统被视为“异端”。宋儒把“异端”视为洪水猛兽,予以坚决抵制。理学家也是这一主张的积极倡导者。

理学与经学的结合,在儒学复兴的潮流中,对理学思想体系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在发明儒经“义理”的形式下,佛道思想巧妙地进入了传统儒学的神圣殿堂,并被涂上“圣人之义”的光彩,成为世代相传的“圣人之道”的组成部分。这样,融合了佛、道哲学的理学,也很容易被众多的尊儒读经的文人学士们接受。理学在神宗熙宁年间短短的10多年得到广泛传播,与它采取经学的形式是分不开的。

理学产生后,中国文化多元的局面基本结束了。作为中国文化新形式的理学,当时成了中国文化总体结构的核心。它逐渐向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渗透,理学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主导。

中国古代文学史 宋初文学

第一章宋初文学 一、宋初古文 王禹偁:宋初在古文创作上成就较高的作家,文集《小畜集》。 二、复古思潮 1.柳开:宋初在文学理论上提出复古主张。柳开把道统与文统合为一谈,把文看做是明道的工具,反对文体华丽,但过于强调道的重要性而忽视文采。他所说的“道”仅仅是指“圣贤之道”,容易使文学沦为道统的附庸。 2.穆修:提倡韩、柳的古文。 3.姚铉:编选《唐文粹》,文章摒弃骈体,专录古文。 三、白体 1.宋末的方回把宋初诗风归为三体:“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西)昆体、晚唐体”。 2.白体诗人: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他们的诗歌主要是为应酬而作的酬唱唱和之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白体诗风格浅切清雅,浅俗平易,酬唱之风。 3.王禹偁:早期写过闲适的诗酒酬唱作品,后期转向学习白居易的讽喻诗,以诗歌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弊端。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从白居易进一步,以杜甫为典范。王禹偁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谈,表现出对平淡美的追求。他的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已开宋诗散文化、议论

化的风气。 四、晚唐体 1.晚唐体诗人: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代表作家为九僧和林逋等隐逸之士。 2.九僧: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宇昭、怀古、惠崇。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重视五律,尤喜在五律中间二联表现其镂句鉥字的苦心孤诣。但全篇的意境往往不够完整,内容单调贫乏。 3.隐逸之士:潘阆、魏野、林逋等。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而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诗稍微丰富一些。 4.林逋:诗的主要内容是吟咏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 5.寇准:晚唐体盟主。官至宰相,后遭谗贬。 五、西昆体 1.西昆体: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是宋初诗坛上最重要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杨亿、刘筠、钱惟演。其酬唱作品题材范围比较狭隘,主要有三类题材:①怀古咏史②咏物③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西昆体诗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关系,思想内容比较贫乏,很少抒写诗人的真实情感,缺乏生活气息。 2.艺术特征:西昆体诗人推崇唐代诗人李商隐,兼重唐彦谦。其诗师法李商隐诗

自考英美文学选读 第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课文翻译)

英美文学选读翻译(英语专业自考) 第一部分:英国文学 第一章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标志着一个过渡时期,即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社会的开始。一般来说,文艺复兴时期是从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中叶。它从意大利兴起,伴随着绘画、雕塑和文学领域的百花齐放,而后文艺复兴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顾名思义即重生、复苏,是由一系列历史事件激发推动的,其中包括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重新发现。地理天文领域的新发现,宗教改革及经济发展。因此,文艺复兴从本质上是欧洲人文主义者竭力摒弃中世纪欧洲的封建主义,推行代表新兴城市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思想,并恢复早期宗教的纯洁性,远离腐败的罗马天主教廷的一场运动。 文艺复兴浪潮影响到英国的速度比较慢,不仅因为英国远离欧洲大陆,而且还因为其国内的动荡不安。乔叟去世后的一个半世纪是英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好战的贵族篡取了王位,使英国走上自我毁灭之路。著名的玫瑰之战就是极好的例子。后来理查三世的恐怖统治标志着内战的结束,在都铎王朝的统治下英国的民族情感又成长起来。然而直到亨利八世统治期间(1509-1547),文艺复兴的春风才吹入英国。在亨利八世的鼓励下,牛津的改革派学者和人文主义者们将古典文学引入英国。基于古典文学作品及《圣经》的教育重获生机,而十五世纪就被广泛传阅的文学作品则更加流行了。自此,英国的文艺复兴开始了。英国,尤其是英国文学进入了黄金时代。这个时期涌现出莎士比亚、斯宾塞、约翰逊、锡德尼、马洛、培根及邓恩等一大批文学巨匠。但英国的文艺复兴并未使新文学与旧时代彻底决裂,带有十四、十五世纪特点的创作态度与情感依然贯穿在人文主义与改革时代。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它源于努力恢复中世纪产生的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尊崇。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的起源是因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基础是以"人"为中心,人是万物之灵。通过这些对古代文化崭新的研究,人文主义者不仅看到了光彩夺目的艺术启明星,还在那古典作品中寻求到了人的价值。在中世纪的社会中,个人完全隶属于封建统治,没有独立和自由可言;在中世纪的神学理论中,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仅仅是人消极适应或消极遁世,不允许追求快乐,以备死后灵魂得以超脱。然而人文主义者们却从古代文化遗产中找到了充足的论据,来赞美人性,并开始注意到人类是光荣的生命,人自己可以不断发展,至善至美,而且人们生存的世界是属于他们的,供他们怀疑、探索以及享受。由此,人文主义者通过强调人类的尊严、强调今生今世的重要性,喊出了他们的信仰,即人类不仅有权利在今生今世美好生活,而且还有能力完善自我,创造奇迹。人文主义遍布英国思想领域的。标志是荷兰学者伊拉斯谟先后到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讲授古典文化研究。托马斯·漠尔、克利斯朵夫·马洛和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人文主义的代表。

外国文学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文学 概论 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罗马文学。古代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学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第一节古希腊文学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文学,是这种社会状况的反映。古希腊文学还为欧洲和世界文学树立了文学原型。两个永恒的主题:power,love。在叙事形式上创立了许多的形式,为世界叙事形式树立了原型。Epic,myth。 古希腊文学的发展过程 (一)第一阶段:公元前十二世纪——公元前八世纪,这一时期,古希腊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出现最早的希腊文学,被称为“荷马时代”。主要文学成就是神话和荷马史诗。 (二)第二阶段: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这一期间出现了各种创作,但影响不大,成就不高。主要文学形式是抒情诗。代表人有:萨福、品达等。 赫希俄德的《神谱》属于叙事诗。抒情诗主要歌颂爱情 (三)第三阶段: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被称为古典时期。这是希腊奴隶制全盛时期,也是古希腊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主要是古希腊的戏剧、文学理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四)第四阶段:公元前四世纪之后,奴隶制国家衰落,被称为希腊化时期,主要文学形式是新喜剧,代表人物有:米南德、阿里斯多芬等。文学崇尚修辞技巧,内容贫乏。 一、古希腊神话 (一)、希腊神话的内容 主要包括神的故事、英雄的故事。 1神的故事 (1)前奥林匹斯神系:宙斯在奥林匹斯山上建立神族以前的神的故事。 突出的特点:人吃人:女人起很关键的作用:乱伦。 主题:反映了原始社会早期的母权社会的社会状况。

地母盖亚→乌拉诺斯(第一代天神) 地母盖亚和第一代天神乌拉诺斯→克罗诺斯(第二代天神) 第二代天神克罗诺斯和瑞亚→宙斯 (2)奥林匹斯神系:反映了原始社会后期父权社会的社会状况。 神的故事就是开天辟地、神的诞生、神的宗谱、神的活动、人类的起源性都属于神的故事。 2英雄的故事 (1)特点: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比较独特,一般都是神和人结合产生的。 (2)英雄的代表: 二、《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西方最早的文学作品。由《伊利亚特》(《伊利昂纪》)和《奥德赛》(《奥德修纪》)组成。 《伊利亚特》的题裁是一场战争:阿克亚(希腊)任何特洛伊人的战争,持续了十年。这是关于战争的传说。 《伊利亚特》直接写了战争,是神话与现实的结合。 《荷马史诗》的艺术特色 为西方文学树立了原型 1故事性很强是《荷马史诗》的特点之一,娱乐性非常明显。 2以一个人的一段经历来结构作品的。 (1)《伊利亚特》以阿基琉斯的精神经历(2次愤怒)为线索来结构作品的。第一次愤怒(开始)→第二次愤怒(结束) (2)《奥德赛》以奥德修斯自己海上的漂泊,与求婚者的斗争,他的生活经历为线索把这些故事串起来。

《中国思想史》教案

赣南师范学院 教案 2013—2014学年 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课程名称中国思想史 年级班级 2011历史本科 学生人数 60 主讲教师谢敏华 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3年8月30日 赣南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 学科基础类必修课 2、开课学期: 第五学期 3、适用专业: 历史学本科 4、课程修读条件: 学生在学习《哲学》、《中国通史》的基础上修读此课程5、课程教学目的:

中国思想史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到近代思想的转变过程,包括自百家争鸣以来有代表性的主要思想家的观点或理论,以及思想流派的演变等内容。通过讲授,主要让学生从时空跨度上宏观把握中国上自古代奴隶社会、中世纪封建社会,下至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懂得一种新思想的出现有其独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并对社会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学习它,还要学会运用正确的历史唯物观来看待各种思想,并对其批判地继承,以服务于当今的现代化建设。 导言(2学时)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学习中国思想史的意义;掌握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了解中国思想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意义 2、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 [教学内容] 一、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意义 1、对象:思想史是理论化的人类社会思想意识的发展史。历史学中的专门史,研究中国思想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 2、范围: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法律思想、军事思想等等,都是中国思想史的研究范围。 3、意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社会作用,另一方面是理论思维的作用。(提高理论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对认识国情不可或缺;批判、继承中国思想遗产,为现实服务) 二、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 1、特点:(P4-5) (1)重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 (2)重辨证思维 (3)重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2、阶段划分: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宗教);春秋、战国(诸子) 两汉时期(经学)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史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知识汇编

中国古代史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知识汇编 一、科学技术 ㈠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重875千克,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标志着商代青铜器铸造技艺已达到相当高水平。中国古代的青铜工艺成就主要表现在青铜器种类多,用途广,规模大,工艺精美,且融实用与艺术于一体。 ⑴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筑,集防洪与灌溉于一体的水利工程,既消除了岷江之害,又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为“天府之国”千里沃野。 ⑵长城:修筑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后历朝还有修筑。最主要是秦朝和明朝。秦长城东起辽东,西到临洮,全长一万余里。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一万二千余里。长城绵延万里,气势宏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⑶隋朝大运河:隋炀帝开凿,2000多千米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⑷赵州桥:隋朝李春设计,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拱桥,距今1400多年。 ⑸北京故宫: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是明清两朝皇宫,称紫禁城(宫城),1925年始称故宫。 ㈣四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 ※隋唐时期出现的:雕版印刷术、火药;※宋元时期: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重大成就。 ⑴造纸术:西汉前期出现用麻纤维制造的纸;东汉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材料制成植物纤维纸,它原料易得、质轻价廉,被称为“蔡侯纸”。造纸术后来逐渐传到朝鲜、日本和中亚各国,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引发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书写,便利了文化的保存和交流,不仅推动了我国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⑵印刷术:①雕版印刷: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②活字印刷:北宋时期(11世纪),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将黏土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到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欧洲到15世纪才有活字印刷术,比毕升的发明晚约400年(四个世纪)。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⑶指南针:战国时期人们根据磁石特性制成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12世纪时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宋元时期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和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和发现美洲提供重要条件。 ※宋朝人的书中谈到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⑷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药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开始应用于军事上,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火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火药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过去单纯以大刀、长矛作武器的状况,引发了世界战争史上武器和战争方式的大变革。 二、思想文化 ㈠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英美文学第一章练习1

Part One Early and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Ⅰ. Multiple Choice 1. In 1066, ____, with his Norman army, succeeded in invading and defeating England. A. William the Conqueror B. Julius Caesar C. Alfred the Great D. Claudius 2. In the 14th century, the most important writer (poet) is ____ . A. Langland B. Wycliffe C. Gower D. Chaucer 3. The prevailing form of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is ____. A. novel B. drama C. romance D. Essay 4. The story of ___ is the culmination of the Arthurian romances. A.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B.Beowulf C. Piers the Plowman D. The Canterbury Tales 5. William Langland’s ____ is written in the form of a dream vision. A. Kubla Khan B. Piers the Plowman C. The Dream of John Bull D. Morte d’Arthur 6. After the Norman Conquest, three languages existed in England at that time. The Normans spoke _____. A. French B. English C. Latin D. Swedish 7. ______ was the greatest of English religious reformers and the first translator of the Bible. A. Langland B. Gower C. Wycliffe D. Chaucer 8. Piers the Plowman describes a series of wonderful dreams the author dreamed, through which, we can see a picture of the life in the ____ England. A. primitive B. feudal C. bourgeois D. modern 9. The theme of ____ to king and lord was repeatedly emphasized in romances. A. loyalty B. revolt C. obedience D. mockery 10. The most famous cycle of English ballads centers on the stories about a legendary outlaw called _____. A. Morte d’Arthur B. Robin Hood C. The Canterbury Tales D. Piers the Plowman 11. ______, the “father of English poetry” and one of the gre atest narrative poets of England, was born in London in about 1340.

外国文学(1)第1次(答案)

外国文学(1)作业 第一章古代文学 简述题: 1、简述希腊神话的内容和特征 (一)神话的起源 希腊神话是古代希腊人民留给后世的一份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遗产。在原始社会中,人们不可能科学地解释自然,只能借助于想象来达到这样的目的。这就产生了神话。 (二)神话的内容 希腊神话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 神的故事主要包括关于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谱系、天上的改朝换代、人类的起源和神的日常活动的故事。 (三)神话的特点 希腊神话的特点是高度人格化,人神同形同性。 2、简述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一)思想内容 首先,荷马史诗反映了古希腊氏族公社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历史社会生活。 其次,史诗热情歌颂了英雄们的勇敢、智慧、刚毅、顽强和崇高的荣誉感、责任感,如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奥德修等人物。 再次,荷马史诗中已经表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一是热爱现世生活。二是肯定人的力量。三是歌颂了劳动。 (二)艺术成就 史诗中已出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最基本的创作方法的因素。 史诗结构巧妙完整。作品没有从头至尾叙述十年的战争。而是采用高度集中概括的手法,把故事集中在一个人物、一个事情、一段时间上。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简述题: 1、结合具体作品阐述《列那狐的故事》 《列那狐的故事》——《列那狐的故事》是中世纪城市文学代表作。作品假托动物世界的故事,实际上表现的是人类的社会。列那狐对伊桑格兰狼的斗争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列那狐的形象体现了市民阶级的双重性:一方面它和狮王、狼那样的大权贵进行斗争,表现了市民阶级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反抗思想;另一方面它也欺凌残害弱小者,表现了市民上层与下层之间的矛盾。 论述题: 1、试述《神曲》的两重性

人教版(部编2019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史(四)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法

课题:中国古代史(四)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法 教学目标: 1、识记:①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②金与南宋的对峙;③宋代经济的发展; ④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⑤宋元时期的都市。 2、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到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战争是短暂的,和平交融是历史主流。。 教学重难点: 北宋的中央集权政治和元朝的行省制度;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导入提问“什么是“贞观之治”?该皇帝的统治措施有哪些?”待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2、指导学生阅读湘版《中考历史》P.9考纲,明确学习目标,转入本课教学。 二、教学新课: 1、夯实基础:请学生速读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第6-11课的内容,然后思考完成湘版《中考历史》P.9—11的考点扫描填空题。 (1)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大金。 (2)澶州之战后,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史称为“澶渊之盟”。之后,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北宋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3)金灭辽后,对北宋发动了战争,北宋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北宋灭亡后,赵构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4)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之后,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代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领先于世界地位,南宋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宋朝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杭州;还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开封和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章宋初文学

第一章宋初文学 、宋初古文 王禹偁:宋初在古文创作上成就较高的作家,文集《小畜集》。 二、复古思潮 1.柳开:宋初在文学理论上提出复古主张。柳开把道统与文统合为一谈,把文看做是明道的工具,反对文体华丽,但过于强调道的重要性而忽视文采。他所说的“道”仅仅是指“圣贤之道”,容易使文学沦为道统的附庸。 2.穆修:提倡韩、柳的古文。 3.姚铉:编选《唐文粹》,文章摒弃骈体,专录古文。 三、白体 1.宋末的方回把宋初诗风归为三体:“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西)昆体、晚唐体”。 2.白体诗人: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他们的诗歌主要是为应酬而作的酬唱唱和之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白体诗风格浅切清雅,浅俗平易,酬唱之风。 3.王禹偁:早期写过闲适的诗酒酬唱作品,后期转向学习白居易的讽喻诗,以诗歌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弊端。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从白居易进 步,以杜甫为典范。王禹偁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谈,表现出对平淡美的追求。他的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已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风气。 四、晚唐体 1.晚唐体诗人: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代表作家为九僧和林逋等隐逸之士。 2.九僧: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宇昭、怀古、惠崇。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 重视五律,尤喜在五律中间二联表现其镂句鉥字的苦心孤诣。但全篇的意境往往不够完整,内容单调贫乏。 3.隐逸之士:潘阆、魏野、林逋等。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

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上册)翻译

英国文学史(上册) 第一章安格鲁—撒克逊时期(450—1066) 1.历史背景 不列颠群岛最早的居民是凯尔特人,他们最初居住在莱茵河上游地区,大约在公元前600年,他们移居到了不列颠群岛。在大约公元前400到公元前300年时,凯尔特人的一个分支——布立吞人,来到了不列颠群岛,“不列颠”这个名字便是由他们所取。凯尔特人的文化属于铁器文化的早期阶段,他们知道如何铸造铁剑和种植庄稼。关于他们的信仰,我们所知甚少,但是我们能了解到他们五月节的宗教典礼和槲寄生(一种植物)的祭奠仪式,这些已经成为英国人民民族传统的一部分。 从公元前55年到公元407年,不列颠群岛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那时,罗马帝国是奴隶社会,它统治了整个欧洲,并且有很高的文明水平。罗马人打败了凯尔特人,成为了不列颠群岛的主人,伦敦就是在罗马人的统治时期内建成的。 第一个来到不列颠的罗马将领是著名的尤里乌斯.凯撒,公元55年,在他取得高卢战役的胜利后,带领一万名士兵跨过英吉利海峡来到那里。但是他只在哪儿待了几个星期,虽然他在第二年又来到了不列颠,他并没有在岛上驻扎军队,因为他当时正忙于平息欧洲大陆的叛乱,还有罗马帝国的内战。在罗马人对不列颠扩大征服之前,就这样过去了一个世纪。罗马人统治了不列颠三个半世纪,他们筑寺庙、修大路、砌城墙、建军营,但是,对凯尔特人的文化生活却影响不大。他们建成了四、五十个城邑,如今无论何时,如果你在英国听到一个城镇的名字是以“切斯特”或“卡斯特”结尾的,那么毫无疑问,它一定是坐落在一个罗马军队曾经的屯兵之地上。因为这样的词来源于拉丁语“卡斯楚”,它的意思是“要塞、堡垒”。大部分我们所知道的罗马统治时期的不列颠,都来源于凯撒的《高卢战记》,和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志》。 大约公元450年,大批的安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入侵不列颠群岛,他们定居在英格兰,把凯尔特人赶往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等周边地区。安格鲁人和撒克逊人是日耳曼部落,他们占据着易北河的两岸,也就是现在丹麦和德国的地方,这两个部族之间的语言也大致相同。从他们特有的的部族名字我们可以得知他们是非常勇敢的海上民族。古散克逊语“安古尔”意思是“钩子”,从中我们可以得知他们住在海边,以捕鱼为生。而“撒克逊”这个名字则源于“希克斯”,意思是短剑,从这个名字我们可以判断他们是坚强勇敢的战士。尽管遭到凯尔特人的奋勇抵抗,安格鲁—散克逊人最终还是将他们击败,成了不列颠群岛的新主人,也是现在英国人的祖先。 在大约公元500年,在对抗韦塞克斯王国的建立者——国王瑟迪克的过程中,一个传奇人物,凯尔特人的亚瑟王,名声大噪。在都城索美塞特夏,他的宫殿卡米洛特,亚瑟王召集了一批最勇敢的追随者,也就是著名的圆桌骑士。他为他的王国同安格鲁—撒克逊侵略者英勇作战了24年,后来他的故事也成了英国骑士文学的题材。 在从欧洲大陆移民之前,安格鲁—撒克逊人明显还处在部落社会的晚期,在他们移往不列颠之后,部落社会逐渐解体,封建社会开始形成。在将近公元6世纪时,在英格兰已经有7个较大的王国。 从8世纪后期开始,丹麦人,也就是维京人,开始入侵英格兰,起先只是沿着东海岸,

简评葛兆光先生《中国思想史》

简评葛兆光先生《中国思想史》 一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起——更恰当地讲是从新中国建立起,马克思主义就在中国迅速一统天下,给中国得任何一个领域都带来巨大得妨碍.之前存在得哲学观念、思维方式被一起仍进了历史得垃圾堆,或者成了民间得隐匿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扎根,推动了一批新得学术成果得产生,对中国每个方面都做出了历史性得贡献,数不胜数.然而我没有要去历数这些成果得意思,本文要谈到葛兆光先生得巨著《中国思想史》,因此就不得不从学术得一统化讲起. 马克思主义思想一统天下,学术界所以是莫能例外.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得妨碍之下,在社会科学领域得研究方法上就放弃了往常得进化论,转而使用马克思主义方法作为指导思想,其要紧意旨是:历史是一个进展得过程,因此,历史也是有着某种目得和方向,在历史中得一切都在不断地进展,后一个时代必定优于前一个时代.照此类推,后一个时代得思想也必定优于前一代得思想.因此学者们不论是写什么得历史,其方法得后面都隐藏着如此得一个结论:社会是在向前进展,今天得现状是历史进展得必定.因此,就在这种单一得方法得指导下所得到得研究成果不然而结论相差无几,几乎没有创新可言,而且造成学科内部得资源白费,学科重复建设也就在所难免. 在如此得方法成了包治百病而又在推动学科进展得过程中走入死胡同得情势下,葛兆光先生得《中国思想史》1 (以下简称《中》)在大陆出版,自然受到普遍得关注.这一部书共分两卷,第一卷于1997年出版,而第二卷则于2001年完成出版.依然在第一版面世得时候,就引起了众多得关注和强烈得争论,然而葛先生无意于这些争论中得孰是孰非,而只是想在各种意见中得到一些更好得启发.wWw葛先生在该书《后记》中写到: “我想,一部学术性得著作,作为一个文本产生以后,它确实是公众评头论足得对象,作者没有权力对这些批判讲三道四,专门是人文学科中得各种见仁见智,并不像是老吏断狱下判决书,更像是一种表达智慧和洞见得写作,而现在有引起书评得写作适应,也不像是对被评得书发表针对性具体意见,而更像是借题发挥表示另一种高超得写法.因此,我想不管什么意见,赞扬得、批判得甚至是挖苦讽刺得,都无所谓,我也不情愿回应,只是内内心总是在盼望,盼望能够听到一些关于中国思想史得益人神智得见解.” 假如葛先生只是想在国内得学者们得评论中查找一种能够“益人神智得见解”,可能他会特别失望.就我得阅读范围所及,还没有人从葛先生所凭据得特别角度来写作学术著作.更不用讲是有着《中》如此扎实得历史学术著作.正如在文首所提到得,在总体历史观得妨碍下写出得史学著作,无不有着强烈历史失实感.但要紧咨询题在于:进行历史叙述得主体得哲学基础得合理性能否与研究得历史事实形成配合.如福柯所讲,历史只要发生了,用任何一种方法叙述出来都无法恢复历史得原貌.因为必须得有历史叙述主体得主观参与,历史叙述才能成为可能.所主观性介入得咨询题就成了追求真实得历史研究者无法解决得终极咨询题.然而,总体历史观所存在症结并不仅于此,而是在于以一种设定好得历史进展思路去指导研究.因此有这种知识背景得学者,他们能够提出什么好得意见呢,最多确实是以自己得总体历史观去攻击其他人得方法. 与总体历史观不同,葛先生使用了考古学和谱系学得方法来研究中国思想得历程.在二十世纪得思想家当中,福柯当就是这两种方法得开创者和实践者.而葛先生确实是有意借鉴这种方法来研究中国得思想史.关于考古学,《中国大百科书·考古学卷》就有如此得讲明: 从现在通常使用得情形来看,考古学这一名词要紧有三种涵义.第一种涵义是指考古研究所得历史知识,有还可引伸为记述这种知识得书籍;第二种涵义是指借以获得这种知识得考古方法和技术,包括收集和保存资料、审定和考证资料、编排和整理资料得方法和技术;第三种涵义则是指理论性得研究和解释,用以阐明包含在各种考古资料中得因果关系,论证存在于古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中国古代史易错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中国古代史易错点总结 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 2、分封制形成以西周之前,不是西周首创的制度,只是盛行于西周。 3、春秋战国时期最受推崇的是法家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才正式得以确立。 4、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与地方分权的制度。 5、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6、秦朝采用的是法家思想,西汉前期采用的是道家思想,汉武帝以后采用儒家思想。 7、四大发明的顺序:造纸术(汉)、印刷术(隋唐)、火药(唐中期)、指南针(北宋)。具体来说,西汉时期出现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用麻做的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出现,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唐中期的书籍中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

元时期广泛用于军事并向外传播。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并向外传播。 8、张骞通西域体现的是民族关系;丝绸之路的开通体现的是对外关系;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9、西域,至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而非西藏。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的是汉宣帝,而非汉武帝,汉武帝在位时间是前140—前87年。 10、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不是预报地震的,而是测定地震方位的。 11、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发展承上启下,为隋唐的繁荣发展和宋朝的经济重心转移奠定了基础,但经济重心仍在黄河流域。 12、要注意隋朝大运河与京杭运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3、科举制开始出现在隋文帝时期,正式形成是在隋炀帝时期,1905年,光绪帝宣布废除科举制。 14、科举取士制度、三省六部制均正式实施于隋朝,完善与唐朝。 15、武则天在位期间选拔的、破格提拔的贤才有姚崇、宋璟,而后来唐玄宗继续重用过姚崇。 16、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不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是民族之间的兄弟斗争。就正义性而言,北宋时正义性的,

200221 中国思想史 作业(高起专)

《中国思想史》作业 一、单选题 1. "性善论"是谁提出来的?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庄子 2 ()(公元240~248年)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 A建元 B元光 C元平 D正始 3. 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美德合称? A五义B 五则C五典 D五道 4. 西周的治国安民大纲是? A以法治国B以道治国C以德治国D以善治国 5.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A 仁礼 B谦让C德育D义 6.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来的? A 徐则林 B 魏源 C龚自珍D严复 7. ()主张实行贤人政治。 A老子B墨子 C孔子 D庄子 8. “参验说”是()提出的思想主张。 A老子B庄子C孟子D韩非 9. 隋唐的()要体现变化趋势及孔颖达的《五经正义》; A儒学 B道家C法家D儒家和法家 10()主张“合同异”,曾提出历物实事即十个辩论题目。 A方以智 B惠施 C 康有为 D梁启超 11. ()的最重要的学术思想贡献是在科学和哲学方面,他特别强调“质测”的知识,提出“质测即藏通几”的观点,主张“寓通几于质测”。

A方以智 B惠施 C 康有为 D梁启超 12.《淮南子》以()思想为基础,博采众家之说。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13. 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是()反复讲明的为何变法维新的道理。 A方以智 B惠施 C 康有为 D梁启超 14. ()认为变法的根本在“育人才,开民智”。 A方以智 B惠施 C 康有为 D梁启超 15()编写了《明儒学案》。 A黄宗羲 B惠施 C 康有为 D梁启超 16晚清时期,部分官僚士大夫讲求“实学”,“经世致用”开始表现为“精于机器”“性喜制造”,这反映的思想观念是 A.工商皆本 B.师夷长技 C.实业救国 D.立宪改良 17()主张用“参验”的方法判别认识的是非真伪。 A黄宗羲 B荀况 C慧能 D韩非 18“性恶论”是谁提出来的? A黄宗羲 B荀况 C慧能 D韩非 19. ()的思想体系中包含着对自然和社会的普遍规律的认识。 A《易传》 B《明儒学案》 C《海国图志》 D《五经正义》 20. 隋唐的()要体现禅宗思想; A哲学B儒学C佛学D法学 21. 《告子上》中写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体现了孟子的价值原则。 A上善若水 B舍身取义 C舍生取义 D当仁不让 22《易传》是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著作,产生于()末年。

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上册)翻译

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上 册)翻译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英国文学史(上册) 第一章安格鲁—撒克逊时期(450—1066) 1.历史背景 不列颠群岛最早的居民是凯尔特人,他们最初居住在莱茵河上游地区,大约在公元前600年,他们移居到了不列颠群岛。在大约公元前400到公元前300年时,凯尔特人的一个分支——布立吞人,来到了不列颠群岛,“不列颠”这个名字便是由他们所取。凯尔特人的文化属于铁器文化的早期阶段,他们知道如何铸造铁剑和种植庄稼。关于他们的信仰,我们所知甚少,但是我们能了解到他们五月节的宗教典礼和槲寄生(一种植物)的祭奠仪式,这些已经成为英国人民民族传统的一部分。 从公元前55年到公元407年,不列颠群岛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那时,罗马帝国是奴隶社会,它统治了整个欧洲,并且有很高的文明水平。罗马人打败了凯尔特人,成为了不列颠群岛的主人,伦敦就是在罗马人的统治时期内建成的。 第一个来到不列颠的罗马将领是着名的尤里乌斯.凯撒,公元55年,在他取得高卢战役的胜利后,带领一万名士兵跨过英吉利海峡来到那里。但是他只在哪儿待了几个星期,虽然他在第二年又来到了不列颠,他并没有在岛上驻扎军队,因为他当时正忙于平息欧洲大陆的叛乱,还有罗马帝国的内战。在罗马人对不列颠扩大征服之前,就这样过去了一个世纪。 罗马人统治了不列颠三个半世纪,他们筑寺庙、修大路、砌城墙、建军营,但是,对凯尔特人的文化生活却影响不大。他们建成了四、五十个城邑,如今无论何时,如果你在英国听到一个城镇的名字是以“切斯特”或“卡斯特”结尾的,那么毫无疑问,它一定是坐落在一个罗马军队曾经的屯兵之地上。因为这样的词来源于拉丁语“卡斯楚”,它的意思是“要塞、堡垒”。大部分我们所知道的罗马统治时期的不列颠,都来源于凯撒的《高卢战记》,和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志》。 大约公元450年,大批的安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入侵不列颠群岛,他们定居在英格兰,把凯尔特人赶往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等周边地区。安格鲁人和撒克逊人是日耳曼部落,他们占据着易北河的两岸,也就是现在丹麦和德国的地方,这两个部族之间的语言也大致相同。从他们特有的的部族名字我们可以得知他们是非常勇敢的海上民族。古散克逊语“安古尔”意思是“钩子”,从中我们可以得知他们住在海边,以捕鱼为生。而“撒克逊”这个名字则源于“希克斯”,意思是短剑,从这个名字我们可以判断他们是坚强勇敢的战士。尽管遭到凯尔特人的奋勇抵抗,安格鲁—散克逊人最终还是将他们击败,成了不列颠群岛的新主人,也是现在英国人的祖先。 在大约公元500年,在对抗韦塞克斯王国的建立者——国王瑟迪克的过程中,一个传奇人物,凯尔特人的亚瑟王,名声大噪。在都城索美塞特夏,他的宫殿卡米洛特,亚瑟王召集了一批最勇敢的追随者,也就是着名的圆桌骑士。他为

中国思想史期末重点

中国思想史的发展特点及发展阶段 特点: 1、从形式上看,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历史在中国思想中最长。 2、从内容上看,中国思想文化以伦理政治为核心,侧重社会人生问题的研究,而且很少光顾自然。 3、从流变性上看,中国思想文化史重传统(道统)而不重思想的性质。 发展阶段: 1、先秦思想:中国思想的起源与夏商周三代的发展,诸子百家的兴起。 2、两汉儒学 3、魏晋玄学 4、南北朝、隋唐佛学 5、宋明理学与心学 6、明清启蒙思潮与近代化思潮 礼的构成要素 1、礼法:是指行礼的章法,程式。礼法是礼的外在形态,具有强烈的规定性,是礼的运作依据,也是判定礼与非礼的标准。 2、礼仪:是礼的内核,礼法的制定是以人文精神作为依据的,礼的设定都有很强的道德指向,如:“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在礼仪的具体环节下,也无不体现礼仪。 3、礼器:指行礼的器物,使用何种礼器行礼,以及礼器如何配合使用,都传达了礼义的信 息。 4、等差:是古代礼义的重要内容,也是礼与俗的主要区别之一,不同身份的人,行不同等级的礼。礼乐思想的历史文化意义 1、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标志 2、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 3、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 4、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形态 5、是古代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准则 三礼是战国秦汉时期所著的《周礼》、《仪礼》、《礼记》三书的总称。是古代汉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周礼》偏重于政治制度,主要介绍周代官制;《仪礼》偏重于行为规范,主要阐述礼仪制度;《礼记》偏重于理论阐释,主要阐明礼的作用与意义。三礼是有关古代礼制的百科全书,它们是以周代礼制为蓝本,其内容实际覆盖了整个古代礼制。 礼的内容 从内容形式看,古代礼制内容繁杂,春秋至汉代的一些懂礼的专家着手对古礼进行系统的整理总结,把古礼(狭义的)划分为五大类,称为“五礼”。 吉礼:天神、人鬼等 凶礼:丧礼、荒礼、吊礼、恤礼等军礼:大师之礼、大均之礼等宾礼:朝礼、相见礼 嘉礼:饮食之礼、婚冠之礼等 五礼是古代礼制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具体应用的规范和准则,它的外延扩展到古代的社会政治制度中,诸如宗法、世袭、分封等,影响极大。 孔子的思想体系 1、主要思想是礼、仁中庸 2、政治范畴:以德为政,反对任意苛政与刑杀,主张用礼(周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君臣有别,长幼有序,认为这是立国立身的基础。实践的方法是克己复礼、正名。 3、伦理范畴: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的实践方法是克 己复礼为仁,为政以德。 4、哲学范畴:中庸。这是协调仁和礼的方法,强调在处理任何事情的方法上都不偏不倚, 调和不同的倾向,恰到好处。但这不等于折中主义,做法是和而不同。 5、在教育方面: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提倡办私学。在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注重 言传身教。在教育目的上成人或成君。教育内容一六经为主。

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上册)翻译汇编

英国文学史(上册) 第一章 第二章安格鲁—撒克逊时期(450—1066) 1. 2.历史背景 不列颠群岛最早的居民是凯尔特人,他们最初居住在莱茵河上游地区,大约在公元前600年,他们移居到了不列颠群岛。在大约公元前400到公元前300年时,凯尔特人的一个分支——布立吞人,来到了不列颠群岛,“不列颠”这个名字便是由他们所取。凯尔特人的文化属于铁器文化的早期阶段,他们知道如何铸造铁剑和种植庄稼。关于他们的信仰,我们所知甚少,但是我们能了解到他们五月节的宗教典礼和槲寄生(一种植物)的祭奠仪式,这些已经成为英国人民民族传统的一部分。 从公元前55年到公元407年,不列颠群岛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那时,罗马帝国是奴隶社会,它统治了整个欧洲,并且有很高的文明水平。罗马人打败了凯尔特人,成为了不列颠群岛的主人,伦敦就是在罗马人的统治时期内建成的。 第一个来到不列颠的罗马将领是著名的尤里乌斯.凯撒,公元55年,在他取得高卢战役的胜利后,带领一万名士兵跨过英吉利海峡来到那里。但是他只在哪儿待了几个星期,虽然他在第二年又来到了不列颠,他并没有在岛上驻扎军队,因为他当时正忙于平息欧洲大陆的叛乱,还有罗马帝国的内战。在罗马人对不列颠扩大征服之前,就这样过去了一个世纪。罗马人统治了不列颠三个半世纪,他们筑寺庙、修大路、砌城墙、建军营,但是,对凯尔特人的文化生活却影响不大。他们建成了四、五十个城邑,如今无论何时,如果你在英国听到一个城镇的名字是以“切斯特”或“卡斯特”结尾的,那么毫无疑问,它一定是坐落在一个罗马军队曾经的屯兵之地上。因为这样的词来源于拉丁语“卡斯楚”,它的意思是“要塞、堡垒”。大部分我们所知道的罗马统治时期的不列颠,都来源于凯撒的《高卢战记》,和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志》。 大约公元450年,大批的安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入侵不列颠群岛,他们定居在英格兰,把凯尔特人赶往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等周边地区。安格鲁人和撒克逊人是日耳曼部落,他们占据着易北河的两岸,也就是现在丹麦和德国的地方,这两个部族之间的语言也大致相同。从他们特有的的部族名字我们可以得知他们是非常勇敢的海上民族。古散克逊语“安古尔”意思是“钩子”,从中我们可以得知他们住在海边,以捕鱼为生。而“撒克逊”这个名字则源于“希克斯”,意思是短剑,从这个名字我们可以判断他们是坚强勇敢的战士。尽管遭到凯尔特人的奋勇抵抗,安格鲁—散克逊人最终还是将他们击败,成了不列颠群岛的新主人,也是现在英国人的祖先。 在大约公元500年,在对抗韦塞克斯王国的建立者——国王瑟迪克的过程中,一个传奇人物,凯尔特人的亚瑟王,名声大噪。在都城索美塞特夏,他的宫殿卡米洛特,亚瑟王召集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