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中外电影史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新现实主义电影
新现实主义电影是二战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一次具有社会进步意义和艺术新特征的电影运动。
它突破了传统电影,尤其是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梦幻电影的传统和规矩,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美学革命。


前言:初创时期的意大利电影
20世纪初,在格里菲斯时代,意大利电影就有了发展,那时的意大利已经成了一个电影大国,年产量仅次于美国。这是意大利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


电影出现之后,意大利便不惜花重金,拍摄了一些场面极其浩大的历史巨片, 如:
《卡比利亚》,这是一部描写古罗马历史故事的场面宏大的故事片 。片长四个小时,采用人工照明和移动摄影。

第一节 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是二战后的意大利社会现实需要。
第二,对过去影片的虚假情节的厌倦。


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统治时期的电影:
1,电影设施方面,
2,创作方面:
A, 宣传片。专为法西斯统治唱颂歌;
B, “白色电话片”。

C,“书法派”电影。 这些电影与广大民众格格不入。尤其是战后,人们面对贫困的生活,更是厌倦了这种电影谎言,普遍要求了解真相,更是渴望电影能够反映他们的现实生活 。

第三,战争结束激发了意大利电影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形成的。


第二节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艺术主张

1,“新现实主义”一词的来源。
“新现实主义” 一词用于电影,首见于意
大利影评人彼特朗吉里在《电影》杂志上
评论维斯康蒂的影片《沉沦》的一篇文章
之中。


2,温别尔托?巴巴罗教授(电影中心)在看
了《沉沦》后于1943年在当时的《电影》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 “新现实主义宣言”的文
章。


文中对新现实主义电影提出了四点纲领:
1,清除“在意大利影片中占有很大比重的那些幼稚和公式化的老调”;
2,取消“不谈人类问题和人道观点的那些荒诞可笑的和生编硬造的东西”;



3,不要听腻了的故事,也不要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本;
4,扬弃硬说所有意大利人都为“同样崇高的感情”所鼓舞的高调。
什么是新现实主义电影?
按照邵牧君在一篇文章中说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在战后人民大众普遍强烈反对法西斯主义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争取社会进步、要求批判地面对生活真实、在

写真实理论指导下拍摄的电影 ”。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内容和形式:
一,内容上主张反映抵抗运动和战后的现实生活,表现普通人。


二,形式上主张用纪实手法,将摄影机扛到大街上。
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直接拍摄发现的事件。

概括起来,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原
则(风格)可以归纳为:
1,内容是反映反法西斯斗争或战后
意大利社会普遍的贫困和失业问题;
2,描写的人物是普通人或底层人物;
3,具有强烈的纪实风格;
4,普遍采用实地拍摄的方法,自然光;
5,启用非职业演员等 。
6、长镜头7、使用方言
8、结尾不为主人公提供出路

从几部主要作品可以看出,基本上遵循了这个原则。

第三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发展

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时间一般认为是三个阶段:
1, 1942-1944年是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萌芽时期;


2,1945-1950年是全盛期。由《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开始,历时6年。
3, 1951-1956为衰落时期。以《屋顶》为结束。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准备时期 (1942—1945)
维斯康蒂的《沉沦》(1942)
德?西卡的《孩子们注视着我们》
勃拉塞蒂的《云中四部曲》等。


《沉沦》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它根据美国作家詹姆斯?凯恩的小说《邮差总是按两次门铃》改编。
《孩子们注视着我们》主要是从儿童的眼光去看父母不和的家庭和混乱的男女关系 。
《云中四部曲》通过一个意大利城市的普通居民一个早晨的生活见闻,揭示了战争带给人们的苦难、焦虑和失望。



二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全盛时期 (1945—1950)
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1945)、《游击队》(1946)
维斯康蒂:《大地在波动》(1947);
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1948)、
德?桑蒂斯:《罗马十一时》(1951)
西柴烈?柴伐梯尼:新现实主义的倡导者、
理论家 、剧作家。

? 罗西里尼

罗伯特? 罗西里尼 (1906——1977)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该片是根据一位抵抗运动领导人的口述拍成的,描写意共在战争中抵抗法西斯斗争的故事,被看作是第一部新现实主义影片。



内容上,影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意大利抵抗组织和人民的斗争和生活;
手法上,在事件发生地点拍摄,体现出强烈的真实性。


随后他又拍摄了表现意大利人民反抗法西斯的斗争的《游击队》(1946)和《德意志零年

》(1948)三部影片一起被看作是罗西里尼的战后三部曲 。


影片的创作特点:
1,表现抵抗运动,通过普通人的真实生活遭遇反映社会问题
2,将摄影机扛上街头,运用自然光 ,在街头拍摄实景,以达到纪录片的逼真的效果。
3,启用非职业演员,片中除神父和女主人公两个人外,其余都由非职业演员扮演。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卢奇诺 ? 维斯康蒂(1906-1976)有“新现实主义之父”的美称。
《 沉沦 》(1942)
《 大地在波动》(1947)
《 金钱豹》(1963)
《威尼斯之死 》(1971)




维斯康蒂




大地在波动

《 大地在波动》表现西西里岛上的一个小渔村的渔民们的生活重负,但却心甘情愿地受人剥削。渔民恩托尼因无法忍受鱼商的盘剥、勒索,愤起反抗,想自己亲自出卖自己打的鱼,结果一败涂地,不得不再次回到被剥削的命运 。


影片特点:
1,在渔村实地拍摄,没有任何人工的布景,全部内景场面也都是在当地渔民的家里拍摄的。


2,运用深焦距摄影,把人物、背景和风景完美地融合在一体,行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 威尼斯之死 》(1971)(根据德国作家托玛斯?¤曼的小说改编,获戛纳国际电影节纪念奖)写一位音乐家患病来到威尼斯寻找创作灵感,最后因此地霍乱流行而死亡。实际是导演对自己一生,艺术的反思。

威尼斯之死

威尼斯之死


维多里奥 ? 德 ? 西卡(1902-1974)
20年代,开始在舞台和银幕上扮演轻喜剧角色。 30年代,主要从事电影表演,在近40部影片中扮演角色。1935年起他建立了自己的剧团。


? 德?西卡

代表作:《 偷自行车的人 》(1948)
《 孩子们在注视我们 》
《 擦鞋童 》(描写战后意大利流离失所的儿童生活)

《偷自行车的人》获得五个意大利奖、五个国际奖,在法国和美国引起了轰动。在我国和苏联等国家也赢得了好评 。


影片的成功的之处:
1、揭示了战后意大利社会的真实状况:失业的困扰、道德的堕落及现实的混乱。


2、真正体现了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原则:反映战后意大利社会现实;反映了普通意大利人的日常生活;采用纪实风格;选用了非职业演员职业演员。


3、巧妙的结构:整部影片由一个个互不关联的、偶然的小事或小插曲连缀而成;
4、拍摄方法,摄影机跟随着人物的运动,保持了事件的真实时间流程。

5、影片的结尾:不提供出路

德?桑蒂斯
1942年,为维斯康蒂的助手,与其合作编写

了电影剧本《沉沦》。
作品有:
《悲惨的追逐》(1947,获第八届威
尼斯国际电影节大奖)
《艰辛的米》(1949)
《橄榄树下无和平》(1950,获卡洛
维 ? 发利国际电影节大奖)
代表作:
《罗马 11时》(1952)


艰辛的米

? 罗马11时

罗马11时

其所有影片都是表现意大利尖锐迫切的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因素 。 因此 意大利当局对他采取敌视态度,最后不得不到国外去拍片。

《罗马十一时》将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推向了又一个高峰。影片的素材取自于一则对罗马沙沃依大街的楼房倒塌的真实事件的新闻报道。
德?桑蒂斯对事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并且还亲自招聘女打字员。

影片特点:与前几部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区别是:使用了摄影棚,并采取职业演员和非职业演员的混用。

3.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分化终结期(1950—1956)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从50年代初开始走向衰落。人们一般认为,1956年,德?西卡和柴伐梯尼合作的最后一部影片《屋顶》问世后,新现实主义作为一个电影创作运动基本上便告结束。导致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走向衰落的原因既有政治的、社会的等外部因素,也是新现实主义电影自身局限性的必然结果。

原因:
1,在政治方面,战争和战后初期,在反法西斯主义的旗帜下,意大利的艺术家实现了空前团结,尽管他们政治观点不同,出身也有差异,但反法西斯主义的思想使他们站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主运动。但50年代后,反法西斯的问题由于形势的发展退居次位,艺术凝聚力也就失去。在特定时期形成的艺术同盟失散,艺术家各自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


资产阶级政府在巩固了统治后,从1949年开始即已对电影实行全面管制,在剧本审查、贷款发放和影片输出上歧视和阻挠新现实主义电影。


2、 经济上,随着战后意大利经济的恢复,新现实主义电影所表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显然,失业、贫穷等新现实主义电影侧重表现的题材在新时期已经不是那么迫切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由社会和环境等外部因素,转向人本身,特别是人物内心的深度揭示上。

3、审美趣味上,国内观众的兴趣逐渐转向涌进意大利的美国好莱坞影片,与此同时,支撑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国外市场也转向了好莱坞。观众舍弃了新现实主义电影真实但又灰暗的社会景象而去寻求美国影片的梦幻和娱乐。

4、手法的单一上,新现实主义电影追求真实的目标时,展示未经修饰

的生活现象和自然形态,过分贬低编剧和表演作用,把情节结构和表演技巧这两个为集中概括地再现生活所必需的艺术元素排除在外,结果使得许多影片情节简单、缺乏吸引力,这对于新现实主义电影作为一个流派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说到底,一个运动、一个浪潮都是一段时间内兴起,过段时间就低落,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衰退也是必然。

50年代中期,新现实主义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有力的影响,但在意大利却处于危机之中。直到1959年导演R.罗西里尼拍摄了《罗维莱将军》,M.莫尼塞利拍摄了《大战》。1960年,R.罗西里尼又摄制了充满反法西斯精神的影片《罗马的夜晚》。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重要意义:作为一次电影创作运动,尤其是一个民主运动它在战后的欧洲电影界,有着它必然的历史地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及其美学主张,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有一定影响;也为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的“纪实本性”和“长镜头”电影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它的影响也是世界性的。

思考题: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
主要人物和作品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特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