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动物病理学》实验(精心整理)

《动物病理学》实验(精心整理)

《动物病理学》实验(精心整理)
《动物病理学》实验(精心整理)

实验一实验性空气栓塞

一、实验目的

了解空气栓塞对机体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

家兔,20ml注射器及针头,解剖刀,剪,镊子,面盒,浸有二甲苯的棉球若干等

三、实验内容:

1. 先观察家兔的一般状况:活动状态、呼吸频率、嘴唇颜色及瞳孔大小等。

2. 用浸有二甲苯的棉球涂擦一侧耳廓,使局部血管扩张,便于穿刺注射。

3. 用注射器经耳缘静脉注入空气10~15ml,记录时间,并注意观察家兔的表现。

4. 待家兔死之后剖创胸并剪开心包,观察左、右心有无泡沫状血液,在胸腔内注入水使之淹没心脏,先后剪开左、右心室,观察有无空气泡逸出。实验结果(报告的主要部分):

1. 注射空气后家兔的表现:开始活动增多,呼吸频率加快→继而活动减弱,嘴唇发绀→接着全身抽搐→死亡。

2. 剖胸后心腔内的改变:右心房内有泡沫状血液,剪开右心房后有气泡逸出。

讨论与结论(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对实验结果中所能验证的概念、理论,作出简明的概括和总结):

注射的空气进入耳缘静脉以后,迅速到达右心,由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从而将空气和血液搅拌成大量的泡沫血,当心肌收缩时可阻塞肺动脉出口导致猝死(使血液不能到达肺部进行气体交换,从而使机体缺氧→活动增多(烦燥),呼吸加深加快予以代偿→由于是泡沫血→缺氧继续存在→活动减弱,嘴唇发绀,最终致死。

实验二脱水

一、实验目的

通过不同浓度食盐溶液引起红细胞形态变化实验,推理说明机体脱水对细胞的影响。

二、实验器具与试剂

三、实验材料

抗凝血、带凹载玻片、滴管、10%、0.9%、0.1%氯化钠溶液、显微镜四、实验内容:

1、将三种浓度氯化钠溶液分别滴入3块玻片的凹内,数滴即可,勿太多,以防溢出。

2、分别向各玻片凹内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中滴入抗凝血1滴。

3、片刻后,轮流将载玻片置于低倍镜下,观察细胞状态,直至出现变化为止,然后在高倍镜下观察红细胞的变化。

实验报告:记录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引起红细胞变化的结果,并分析其原因。

实验三尸体剖检诊断技术

一、实验目的

了解并掌握动物了尸体剖检方法,包括剖检的准备工作、常见动物动物的剖检术式、各器官及其病理变化的检查方法、病理材料的采集、包装和保存方法、病理剖检记录和剖检报告的方法等;培养综合分析病理变化的能力,为临床应用打好基础。

二、实验材料

1、动物鸡、兔

2、器械剥皮刀、解剖刀、手术刀、肠剪、骨钳、板锯、骨斧、镊子、手术剪、卷尺、磨刀石、注射器、针头、瓷盘(盆或缸)等采集病料常用器具。

3、药品0.1%新洁尔灭溶液、3%来苏儿溶液、3%碘酊、70%-75%酒

精、10%福尔马林溶液或95%酒精、药棉、纱布等。

三、实验内容:

一、兔子的剖检

1、检验前准备先用手术刀或剪子沿下颌骨与第1颈椎处切断颈动脉,放血3-4分钟,将兔致死,用水冲洗兔体被毛,然后用刀在颈部、前肢腕关节及后肢跗关节上方1厘米处皮肤作环形切口,再沿两后肢内侧,绕过肛门挑切开皮肤并断尾,再由助手倒提并分开兔两后肢,一人用双手自阴部上方翻转皮肤,采用脱袜式方式把皮自阴部拉头部,剥去皮,断头,截肢。然后放在盘中开膛。自耻骨开始,沿腹中线用小刀切开腹壁,取出胃、肠、脾,取出心、肺、肝,置于盘中,进行同步检验。

2、内脏的检验依次对胃、肠、脾、心、肺、肝进行感官检查,注意其大小、色泽,有无病变,尤其是蚓突和圆小囊浆膜下是否有灰白色小结节,经检验兔伪结核病。兔蚓突为盲肠的游离端,比较细,壁厚而内管狭窄,长约10厘米,表面光滑,颜色较淡。圆小囊在回肠与盲肠连接处,由肠管膨大形成的厚壁球囊。

3、胴体的检验检验者左手握有齿镊子,钳住左侧腹壁肌肉,右手持剪刀撑开右侧腹壁,体腔,再检查体表,注意胴体放血程度,有无出血、黄疸、脓肿等变化,如发现颈部,液浅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呈深红色并有坏死灶,应考虑野兔热和坏死杆菌病。

二、鸡的剖检

1.胴体检查

(1)检查放血程度检查胴体体表的颜色和皮下血管(如翅下血管、胸部与鼠蹊部血管)的充盈程度判定放血是否良好。放血良好的健康光禽,皮肤为白色或淡黄色,有光泽,看不到皮下的血管,肌肉切面颜色均匀,切断面无血滴渗出。放血不良的光禽,皮肤呈红色,表层血管充血,皮下血管显露,一切断口有血液流出,肌肉颜色不均匀。

(2)检查头部和肛门观察鸡冠和肉髯,注意有无肿胀、结痂(鸡痘)和异常变化,鸡冠和肉髯呈青紫色或黑色,应注意检查新城疫或禽流感;观

察眼球是否下陷,注意虹膜的色泽、瞳孔的形状、大小以及有无锯齿状的白膜或白环(眼型马立克氏病),眼睛和眼眶周围有无肿胀,眼睑内有无干酪样物质(鸡传染性鼻炎、眼型鸡痘);观察鼻孔和口腔的清洁度,注意有无黏性分泌物或干酪性假膜(鸡传染性鼻炎、鸡痘);观察咽喉和气管有无充血和出血,有无纤维蛋白性或干酪性渗出物(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观察肛门的清洁度,注意是否紧闭,有无炎症。

(3)检查体表观察皮肤的色泽,注意皮肤上有无结节、结痂和疤(鸡痘、马立克氏病);看胴体有无外伤、水肿、化脓及关节肿大等病变。

将白条鸡仰卧放在搪瓷盘中,由胸骨柄到肛门,沿腹中线切开腹壁,并绕肛门一周,在胸前口颈基部切开皮肤,剥离嗉囊,名捕自腹壁开口并取出胃、肠、脾、嗉囊和心、肝等脏器,放在搪瓷盘中待检。

2.内脏检查

(1)肝脏观察其色泽、形状和大小,是否有肿大,有无黄白色斑纹和结节(鸡马立克氏病、鸡白血病、鸡结核病),有无坏死小斑点(禽霍乱等),胆囊有无变化,是否完整。

(2)脾脏观察是否有充血、肿大、变色和灰白色结节(注意鸡结核病)。(3)心脏注意心包膜是否粗糙,心包腔是否有积液,心脏是否有出血及赘生物等。

(4)胃剖检肌胃,剥去角质层,观察有无出血;剪开腺胃,刮去胃内容物,观察腺胃乳头是否肿大,有无出血和溃疡(注意鸡新城疫、禽流感)。(5)肠视检整个肠管浆膜及肠系膜有无充血、出血、结节,特别注意小肠和盲肠。

(6)卵巢观察卵巢有无变形、变色、变硬等现象(注意卵黄性腹膜炎),注意卵巢的完整性。

用手术刀钝性剥离肾脏,暴露腰荐神经丛,检查其有无病变,也可自大腿内侧肌肉缝剥离坐骨神经检查。注意神经干的粗细和色泽。检查全净膛光禽体腔内是否有炎性渗出物、赘生物及寄生虫等异常变化。

三、病料的采取

1.剖检前检查凡发现患畜(包括马、牛、羊及猪等)急性死亡时,必须先用显微镜检查其末梢血液抹片中是否有炭疽杆菌存在。如怀疑是炭疽,则不可随意剖检,只有在确定不是炭疽时方可进行剖检。

2.取材时间内脏病料的采取,须于死亡后立即进行,最好不超过6h,否则时间过长,由肠内侵入其他细菌,易使尸体腐败,影响病原微生物的检出。

3.器械的消毒刀、剪、镊子、注射器、针头等煮沸消毒30min。器皿(玻璃制品、陶制品等)可用高压灭菌或-干烤灭菌。软木塞、橡皮塞置于0.5%石炭酸水溶液中煮沸10min。采取一种病料,使用一套器械和容器,不可混用。

4.病料采取应根据不同的传染病,相应地采取该病常侵害的脏器或内容物。如败血性传染病可采取心、肝、脾、肺、肾、淋巴结、胃、肠等;肠毒血症采取小肠及其内容物;有神经症状的传染病采取脑、脊髓等。如无法估计是哪种传染病,可进行全面采取。检查血清抗体时,采取血液,凝固后析出血清,将血清装入灭菌小瓶送检。为了避免杂菌污染,病变检查应待病料采取完毕后再进行。各种组织及液体的病料采取方法如下。

(1)脓汁用灭菌注射器或吸管抽取或吸出脓肿深部的脓汁,置于灭菌试管中。若为开口的化脓灶或鼻腔时,则用无菌棉签浸蘸后,放在灭菌试管中。

(2)淋巴结及内脏将淋巴结、肺、肝、脾及肾等有病变的部位各采取1~2cm3的小方块,分别置于灭菌试管或平皿中。若为供病理组织切片的材料,应将典型病变部分及相连的健康组织一并切取,组织块的大小每边约2cm 左右,同时要避免使用金属容器,尤其是当病料供色素检查时(如马传贫、马脑炎及焦虫病等),更应注意。

(3)血液

血清:以无菌操作吸取血液l0ml,置于灭菌试管中,待血液凝固(经1~2天)析出血清后,吸出血清置于另一灭菌试管内,如供血清学反应时,可于

每毫升中加入5%石炭酸水溶液1~2滴。

全血:采取10ml全血,立即注入盛有5%柠檬酸钠lml的灭菌试管中,搓转混合片刻后即可。

心血:心血通常在右心房处采取,先用烧红的铁片或刀片烙烫心肌表面,然后用灭菌的尖刃外科刀自烙烫处刺一小孔,再用灭菌吸管或注射器吸出血液,盛于灭菌试管中。

(4)乳汁乳房先用消毒药水洗净(取乳者的手亦应事先消毒),并把乳房附近的毛刷湿,最初所挤的3—4股乳汁弃去,然后再采集l0ml左右乳汁于灭菌试管中。若仅供显微镜直接染色检查,则可于其中加入0.5%的福尔马林液。

(5)胆汁先用烧红的刀片或铁片烙烫胆囊表面,再用灭菌吸管或注射器刺人胆囊内吸取胆汁,盛于灭菌试管中。

(6)肠用烧红刀片或铁片将欲采取的肠表面烙烫后穿一小孔,持灭菌棉签插入肠内,以便采取肠管粘膜或其内容物;亦可用线扎紧一段肠道(约6cm)两端,然后将两端切断,置于灭菌器皿内。

(7)皮肤取大小约10cmXl0cm的皮肤一块,保存于30%甘油缓冲溶液中,或10%饱和盐水溶液中,或10%福尔马林液中。

(8)胎儿将流产后的整个胎儿,用塑料薄膜、油布或数层不透水的油纸包紧,装入木箱内,立即送往实验室。

(9)小家畜及家禽将整个尸体包入不透水塑料薄膜、油纸或油布中,装入木箱内,送往实验室。

(10)骨头需要完整的骨头标本时,应将附着的肌肉和韧带等全部除去,表面撤上食盐,然后包于浸过5%石炭酸水或0.1%升汞液的纱布或麻布中,装于木箱内送到实验室。

(11)脑、脊髓如采取脑、脊髓作病毒检查,可将脑、脊髓浸入50%甘油盐水液中或将整个头部割下,包人浸过0.1%升汞液的纱布或油布中,装入木箱或铁桶中送检。

供显微镜检查用的脓汁、血液及粘液;可用载玻片作成抹片;组织块可作成触片,然后在两块玻片之间靠近两端边沿处各垫一根火柴棍或牙签十以免抹片或触片上的病料互相接触。如玻片有多张,可按上法依次垫火柴棍或牙签重叠起来,最上面的一张玻片上的涂、抹面应朝下,最后用细线包扎,玻片上应注明口码,并另附说明。

四、病料的保存

病料采取后,如不能立即检验,或需送往有关单位检验,应当加入适量的保存剂,使病料尽量保持新鲜状态。

1.细菌检验材料的保存将采取的脏器组织块,保存于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或30%甘油缓冲盐水溶液中,容器加塞封固。如系液体,可装在封闭的毛细玻管或试管运送。

饱和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法是:蒸馏水l00ml,氯化钠38~39g,充分搅拌溶解后,用数层纱布过滤,高压灭菌后备用。

30%甘油缓冲盐水溶液的配制法是:中性甘油30ml,氯化钠牛5g,碱性磷酸钠l 0g,加蒸馏水至l00ml,混合后高,压灭菌备用。

2.病毒检验材料的保存将采取的脏器组织块,保存于50%甘油缓冲盐水溶液或鸡蛋生理盐水中,容器加塞封固。

50%甘油缓冲盐水溶液的配制法是:氯化钠2.5g,酸性磷酸钠0.46g,碱性磷酸钠10.74g,溶于l00ml中性蒸馏水中,加纯中性甘油150ml,中性蒸馏水50ml,混合分装后,高压灭菌备用。

鸡蛋生理盐水的配制法是:先将新鲜的鸡蛋表面用碘酒消毒,然后打开将内容物倾入灭菌容器内,按全蛋9份加入灭菌生理盐水1份,摇匀后用灭菌纱布过滤,再加热至56~58℃,持续30min,第2天及第3天按上法再加热一次,即可应用。

3.病理组织学检验材料的保存将采取的脏器组织块放人10%福尔马林溶液或95%酒精中固定;固定液的用量应为送检病料的10倍以上。如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应在24h后换新鲜溶液一次。严寒季节为防病料

冻结,可将上述固定好的组织块取出,保存于甘油和10%福尔马林等量混合液中。

五、病料的运送

装病料的容器要一一标号,详细记录,并附病料送检单。病料包装容器要牢固,做到安全稳妥,对于危险材料、怕热或怕冻的材料要分别采取措施。一般病原学检验的材料怕热,应放入加有冰块的保温瓶或冷藏箱内送检,如无冰块,可在保温瓶内放入氯化铵450~500g,加水1500m1,上层放病料,这样能使保温瓶内保持0℃达24h。供病理学检验的材料放在10%福尔马林溶液中,不必冷藏。包装好的病料要尽快运送,长途以空运为宜。实验报告作尸体剖检报告一份

实验四大体标本制作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病理标本的制作方法,了解标本制作的原理,为学习、科研和临床病理诊断提供依据。

二、实验材料

脱脂棉、胶布、石蜡、毛笔、醋酸钾、甘油、蒸馏水、麝香草酚、10%福尔马林、95%酒精、标本瓶(小的)

三、实验内容:

一、取材→固定→加工处理→处理,瓶送与保存。

取材:取材时必须仔细,防止挤压,标本应带有明显的病变或变化,并可适当的修理,使其便于装瓶和观察,体积较小的器官,可将整个留用。必须保持原组织器官的结构完整性。

固定:固定的目的在于使器官组织不腐败变质,其体积,形态,结构不变,颜色也能长期保存。固定标本的容器应比较宽大,固定液应充足, 其体积至少为标本的5倍。固定标本时,容器底部垫以脱脂棉,漂浮的标本,其上面覆盖浸湿固定液的纱布或脱脂棉,同一容器中不宜同时固定几件标本。胃肠或囊状器官的粘膜病变留作标本时,应剪开展于硬纸上。如需整体固定,保存胆囊或膀胱,可其中填入( 注入)固定液或填充脱脂棉。固定标本时间因标本厚度,组织结构不同而异,胃肠壁需固定1~3天,子宫约 3~5天,1~2cm厚的实质器官需5~8天,固定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回色不良,最常用的固定液为甲醛。固定后的标本需经加工处理才能装瓶保存。普通标本制作比较简单,原色标本的制作大多还要进行回色,一般通过酒精回色, 回色时间取决于颜色显现的程度。当颜色显现最鲜艳时即可停止。回色时间一般为1~2h ,回色前标本应在流水中冲洗12~24h 。

装瓶与保存:这是最后一个步骤,标本应放入大小适当的清结标本瓶(或缸 )中,标本装瓶后,注入保存液。原色保存液为甘油,醋酸钾(钠),最后加盖封口,贴标签。原色标本要放在暗处或柜中,应避免阳光照射引起的褪色。

封标本瓶(或缸)口的方法很多:

1.胶布封贴瓶口后,其上再涂一层石蜡。石蜡先溶化, 用毛笔蘸取并迅速涂于胶布表面和边缘。

2.用万能胶(环氧树脂)或白乳胶(聚醋酸乙烯)封口,先将封口胶涂于瓶和盖的磨砂口上,盖紧后其上用较重物品压1~2天。

3.蜂蜡松香封口:将6:4的蜂蜡和松香隔水溶化,用毛笔蘸取并涂于瓶口, 然后将瓶盖在火上烘热在瓶口均匀压紧。冷却后用小刀烤热再将瓶口与瓶盖间的缝隙烫干。

二.普通标本制作法:

首先取材,固定于10%福尔马林溶液(即甲醛用水稀释10倍)中,固定时间可适当加长,一般为1~2周或更长,流水冲洗12~24h 后,吸去标本表面的水分,装瓶,用留水或清水配制10%福尔马林溶液中保存。最好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在1000ml10%福尔马林液中,加入磷酸氢二钠6.5克,和磷酸二氢钠4克)。

三.原色标本制作法:

原色标本制作方法有多种,现将常用方法介绍如下:

第一种方法:

固定液:10%福尔马林

回色液:95%酒精

保存液:醋酸钾: 300克

甘油: 500克

蒸馏水: 1000ml

麝香草酚: 0.5克

固定4~6天,流水冲洗 20~30h ,回色后用纱布沾去标本表面上的酒精 ,装入保存液瓶中封存。

第二种方法:( 岂氏法)

固定液:福尔马林 100ml

醋酸钾 15克

硫酸钾 15克

蒸馏水 500ml

回色液: 95%酒精

保存液:蒸馏水 900ml

甘油 300ml

醋酸钾 200克

麝香草酸 2克

固定1~2周,冲洗 12~24h ,回色约1~2h , 用蒸馏水洗去标本表面上的酒精,放入保存液中封存。

由于实验室没有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以下实验通过网上查找了部分图片让学生观看.

实验五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训掌握并能识别常见组织器官血液循环障碍的眼观和镜检病理变化.

二、实验材料

大体标本、切片标本、光学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镜头纸、图画本等三、实验内容:

充血

一.大体标本

1. 肺淤血:多见于左心机能不全。静脉回流受阻,肺体积增大,被膜紧张,色紫红,质地较坚实,切面流出多量暗红色血液。淤血较久时,则易发生肺水肿,此时肺切面流出多量带泡沫的血样液体。肺间质增宽,富含水分。肺组织块投入水中如载重舟。

思考题:用生理学知识分析肺淤血继发水肿的原因。

2. 肝淤血:常见于右心衰竭。淤血时体积增大,边缘钝圆,色暗紫红色,切面流出多量暗紫红色血液,淤血较久时,小叶中央部充血呈暗红色,小叶边缘则肿胀或脂变呈黄褐色,形成暗红色与黄褐色相间的斑纹,类似中药槟榔的断面故称“槟榔肝”。

肠淤血:肠壁静脉扩张增粗,充满暗红色血液,形似树枝状。

二.切片标本

1. 慢性肝淤血

低倍镜下,肝小叶中央部的窦状隙和中央静脉扩张,充满红细胞,肝索受压萎缩甚至消失,小叶周边部肝索排列紊乱;高倍镜下,小叶周边部肝细胞体积增大,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的近圆形空泡(脂肪变性)。

2.慢性肺淤血

低倍镜下,肺内小静脉、肺泡壁毛细血管显著扩张,充满红细胞。肺泡及间质内见有淡粉红色的浆液、数量不等的红细胞和有核细胞成分。高倍镜下见肺泡内的细胞成分主要是巨噬细胞,胞浆内吞噬有黄褐色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即“心衰细胞”。

3. 肾小球动脉充血

低倍镜下找到肾小球皮质部后,转换高倍镜观察,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致肾小球体积膨大,肾球囊狭窄。肾小管间毛细血管也扩张充血。

出血

一. 大体标本

1. 猪肾点状出血:肾表面及切面上有多数针尖至菜籽大小的出血小点。此标本取至猪瘟病。

2. 心内膜斑状出血:心室内膜下出现黑红色斑点,称淤斑。

3. 马肝被膜下血肿:肝被膜下与实质之间有大的凝固血块,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包裹。血肿周围实质受压贫血,呈淡黄褐色。

4. 血管破裂性出血:乳牛产后子宫中动脉破裂出血,患畜死于失血过多。此标本示血管破裂处。

5. 线状出血:肠粘膜皱壁的顶端出血,呈暗红色的线条,称线状出血。

6. 出血性子宫炎:子宫内膜弥漫性出血,呈暗紫红色。

二. 切片标本

1. 猪脾出血

镜下可见脾窦扩张,充满红细胞。脾索及白髓内均有大量红细胞出现。

思考题:出血的概念。

2. 鼠肺出血

肺脓肿的另一端,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红细胞。

血栓形成

一. 大体标本

1. 牛肺静脉红色血栓:肺内扩张的静脉内有一血块,其中心红色,边缘淡黄,(这是因形成时间较久,边缘血红蛋白崩解之故)因发生血栓软化,血管与血栓界线不清。

2. 猪心瓣膜上白色血栓:二尖瓣向血流面有一干燥灰白赘生物附着,表面粗糙不平,呈花椰菜样外观。瓣膜变形、缺损。此标本取自慢性猪丹毒患猪。

4. 动脉内白色血栓:马前肠系膜动脉根部管腔扩大,管壁肥厚,内膜粗糙不平,内膜上附着干燥灰白片状血栓物质。通过此标本理解血栓形成的条件。

5. 肝内混合血栓:肝内扩张的血管内有一血栓,部分灰白(白色血栓),部分暗红(红色血栓)。此标本为牛肝硬变。

二. 切片标本

1. 羊脾混合血栓

低倍镜下见脾脏充血出血,在一至二个极度扩张的脾窦内见有血栓物质。血栓由粉红色索状物和大量红细胞构成。高倍镜下,粉红色血小板条索间见有少量粒细胞。血栓边缘可见成纤维细胞增生。

2. 肺微血栓形成

镜下见肺内间质及肺泡隔上小血管及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多数血管中见有交织成网状的纤维素,其中网罗有红细胞。此为全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表现。

思考题:血栓与死后血凝块如何区别?

梗死

一. 大体标本

1. 马肾贫血性梗死:梗死区呈灰黄色或灰白色,略向表面突起,干燥,质地脆弱,切面呈锥形,锥尖指向肾门部。梗死区与周围组织交界和有红色充血反应带。

2. 猪脾出血性梗死:脾脏边缘部有高梁仔至黄豆大小黑红色突起。(质略硬,切面略呈楔形,结构模糊不清)。此标本取自猪瘟。

思考题:从组织学结构分析,脾脏梗死应属贫血性梗死,请分析猪瘟时,脾脏出现出血性梗死的可能原因。

3. 肝出血性梗死:肝表面见有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暗红色斑块,切面不规则。

思考题:用组织解剖学知识解释不同器官的梗死灶具有不同形状的原因。

二. 切片标本

1. 羊脾出血性梗死

低倍镜下见脾脏红白髓界线不清,组织结构被破坏,小血管和血窦扩张充血,大量红细胞堆积于组织内,在一极度扩张的血管内见有一混合血栓。高倍镜下见脾脏淋巴细胞显著减少,大量红细胞之间散在有细胞核碎片。思考题:梗死与坏死的关系。

实验六水肿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训掌握并能识别常见组织器官水肿的眼观和镜检病理变化.

二、实验材料

大体标本、切片标本、光学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镜头纸、图画本等三、实验内容:

一. 大体标本

1. 皮下水肿: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增宽,有灰白色半透明物质聚集。

2. 肺水肿:肺体积增大,被膜紧张,重量增加,切块投入水中如载重舟;切面流出大量血色泡沫状液体;肺间质增宽,其间聚集白色胶冻样水肿液。

3. 胃粘膜水肿:切面见胃粘膜下有灰白色胶冻样浆液浸润。

4. 网膜脂肪胶样水肿:网膜脂肪消失,由胶冻样水肿液填充,网膜呈半透明。多见于全身营养不良,网膜脂肪被大量消耗时。

5. 肾盂积水:此标本由于膀胱内肿瘤堵塞泌尿道,使尿液淤积于肾盂。眼观见肾盂、肾盏扩张,呈大小不等的空腔,肾实质萎缩。

二. 切片标本

肺间质水肿

肺胞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充满淡粉红色浆液和数量不等的细胞成分;间质扩张,胶原纤维解离、断裂,漂浮于水肿液中,淋巴管扩张充满大量淋巴液。

实验七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训掌握并能识别常见组织器官萎缩、变性和坏死的眼观和镜检病理变化.

二、实验材料

大体标本、切片标本、光学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镜头纸、图画本等三、实验内容:

萎缩

一. 大体标本

1. 脂肪的浆液性萎缩:机体营养不足时可发生全身性萎缩,脂肪组织的萎缩最早发生,脂肪组织消耗竭尽,为多量的浆液浸润,呈灰白色半透明胶

冻样,故又称脂肪组织的胶样萎缩。标本有网膜和黄骨髓。

2. 脾萎缩:脾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边缘锐薄;被膜皱缩增厚,呈灰白色。切面见脾小梁明显,脾髓显著减少呈红褐色。

3. 压迫性萎缩:

(1). 肝:肝表面突起鸡蛋大小充满透明液体的白色囊泡,此即细颈囊尾蚴,是大泡带状绦虫的幼虫。囊泡周围的肝实质因受压萎缩。

(2). 肾:肾体积增大,表面高低不平。切面见皮质和髓质界线不清,肾盏扩张,肾实质萎缩,厚薄不均。此标本为肾盂积水。

(3). 脑:此标本为先天性脑积水。左右大脑半球因积水压迫而未发育,尤以右大脑半球明显。

(4). 神经性萎缩:鸡腹腔内有一鸡蛋大小的血肿,因血肿压迫腰荐神经,使其支配的一侧腿部肌肉发生营养不良性萎缩。

(5). 睾丸萎缩:一侧睾丸体积显著减小,质地变硬,被膜增厚,呈灰白色。另一侧睾丸代谢性肥大。

三. 切片标本

1. 肝压迫性萎缩

肝脏的转移平滑肌肉瘤压迫肝脏引起肝细胞萎缩。镜下见平滑肌肉瘤细胞周围肝细胞索受压变窄,肝细胞缩小,胞浆深染。

2. 横纹肌萎缩

镜下见肌纤维变细,肌浆减少,横纹不明显,胞核密集。间质增宽,结缔组织增生。

3. 肾压迫性萎缩

镜下见肾皮质变薄,肾小管上皮细胞变薄。肾小球萎缩及玻璃样变,少数肾小球代偿性肥大。

变性

一.大体标本

1. 猪肾肿胀:体积增大,被膜紧张,边缘钝圆,颜色苍白浑浊呈水煮样外观。切面,皮髓质界线不清,质脆易碎。

2. 猪皮肤水泡:猪蹄部皮肤上见有黄豆至蚕豆大的浅红色溃疡灶,此为皮肤上水泡破裂后所形成。此为猪水泡病的标本,通过此标本可了解细胞肿胀的发展。

3. 猪肝脂肪变性:肝体积增大,质软易碎,呈黄褐色、灰褐色或土黄色。肝脂变可发生在小叶中心或小叶周边。若小叶周边脂肪化,小叶中心区淤血,则形成红黄相间的外观,称槟榔肝。

4. 马肝脂肪变性:肝脏体积肿大,质地松软脆弱,整个肝脏呈灰黄色或黄色;切面结构模糊,触之有油腻感,因脂变程度有差异,色彩不均匀。

5. 鸡脂肝症:鸡肝体积肿大,呈土黄色,质地松软易脆,组织中见有血凝块。鸡脂肝症由嗜脂因子缺乏引起,导致肝弥漫脂化,患鸡常因肝破裂出血死亡。

6. 猪肺脂肪浸润:肺小叶间质中多量脂肪浸润,肺表面呈黄白网状花纹。

7. 鸡心脂肪浸润:心外膜见多量淡黄色的脂肪组织围绕。故称脂肪心。思考题:脂肪变性与脂肪浸润的区别。

8. 结缔组织透明变性:肝表面见有多量粟粒至高梁籽大的坚硬、灰白色、半透明小结节。此标本取自马肝沙粒症,肉眼所见结节为马圆形线虫的幼虫及外围透明变性的结缔组织构成。

9. 牛肝淀粉样变性:肝体积增大,被膜紧张,边缘钝圆,质软易脆,色灰褐。

牛肺粘液样变性:肺内有儿头大小的灰白色凉粉样物质蓄积。

二.切片标本

1. 羊肝颗粒变性

低倍镜下病灶区,胞浆嗜伊红着红色加深,肝细胞索之间的窦状隙缩小甚至闭锁。高倍镜下见肝细胞肿胀,胞浆内充满均匀的粉红色颗粒,局部区域肝细胞肿大更明显,胞浆内颗粒粗大稀疏。胞核无明显变化。

2. 猪肝水泡变性及颗粒变性

低倍镜下见肝细胞索排列紊乱,红色着染不均,肝窦贫血,狭窄闭锁。高倍镜下见某些肝细胞内充满多量微细颗粒,一些肝细胞体积显著增大,胞浆淡染,清亮,其间有残留的胞浆基质。胞核肿大淡染。

3. 肾小管脂肪变性

在肾皮质部肾曲小管上皮细胞中可见大小不等的近圆形空泡。

4. 马肝脂肪变性

低倍镜下,肝索排列紊乱,肝窦狭窄或闭锁;肝组织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高倍镜下,见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的近圆形空泡,病变严重者,整个胞浆为脂滴占据,胞核被挤于一侧,呈半月形。

5. 脂肪变性特殊染色

镜下见细胞内空泡被锇酸染成黑色。在普通石蜡切片中,脂滴被有机溶剂溶解呈空泡状,与水泡变性的空泡不易区别,常用冰冻切片做特殊染色做鉴别诊断。

思考题:脂肪变性与细胞肿胀如何鉴别诊断?

6. 结缔组织透明变性

此标本为马圆形线虫幼虫外围的结缔组织透明变性。镜下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幼虫结节,结节中心为红染,均质无结构物质,散见有蓝色粉未状钙化物沉着,此为死亡的幼虫;虫体外围有粉红染,均质透明玻璃样外观的物质环绕,其中有少数残存细胞核,此为虫体外结缔组织透明变性。

7. 肾小球透明变性

此切片组织取自肾盂积水。低倍镜下见肾皮质萎缩,肾小管减少导致肾小球相对集中。高倍镜下见,肾小球的正常组织结构完全丧失,整个肾小球着染伊红呈淡红色均质无结构状态,少量未消失的细胞核浓缩。

8. 肝淀粉样变

镜下见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萎缩,变形,胞核浓缩或消失。在肝索

和肝窦之间沉着有均质状的淡红色物质,此为淀粉样物质。新鲜标本制作的切片用碘反应时,此物质呈红褐色,再加稀硫酸溶液,则变为蓝色或紫色,此反应与淀粉遇碘时的反应相似,故称淀粉样物质。

坏死

一. 大体标本

1. 马肾贫血性梗死:梗死区干燥、坚实、呈灰白色或灰黄色,略向表面突起,切面形成三角椎形,椎尖向肾门,椎底朝表面,梗死区结构模糊,周围出现充血出血的炎症反应带。

2. 肌肉蜡样坏死:此标本取自羔羊和牛的硒缺乏症,坏死肌肉浑浊肿胀,干燥坚实,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形似石蜡。

3. 结核干酪样坏死:此标本为牛淋巴结结核。眼观淋巴结体积增大,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切面见皮质和髓质中有白色或灰白色的干酪样或豆腐渣样的坏死物质,质地松软易碎。

4. 腹腔脂肪坏死:在黄色有光泽的脂肪组织中出现多个白色不透明、硬固,无光泽的斑块和结节,此为脂肪组织坏死后皂化而形成

5. 脑液化性坏死:在丙侧脑的矢状切面上见有黄白色乳汁状的液化坏死灶,坏死组织开始被吸收故显有不规则空隙。

6. 牛耳尾干性坏疽:牛耳、尾的皮肤组织坏死后,由于水分被蒸发,被毛脱落变成干固皱缩棕黑色,坏死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以后可因腐离脱落。

7. 肺湿性坏疽:肺坏死处湿润,呈污灰、灰绿或暗褐色,坏死组织有腐败臭味。

8. 肌肉气性坏疽:此标本取自马恶性水肿的臀部肌肉。肌肉呈棕黑色,触之有捻发音。

二. 切片标本

1. 坏死组织细胞核变化

先用低倍镜找到肝脏的坏死灶,再用高倍镜仔细观察坏死细胞胞核的如下三种变化:

核溶解:多发生于细胞肿胀的情况下,胞核首先肿大,核染色质溶解,染色变淡,进而仅见核的轮廓,最后完全消失。通过此切片可体会核溶解的全过程。

核浓缩:细胞核体积缩小,染色质浓缩,染色加深呈深蓝色。

核碎裂:染色持集聚集变为小的着色深的不均匀的颗粒状物,散布于核内或靠近核膜,随核膜破裂而分散有胞浆中,呈现大小不等的碎块状。

2. 肌肉蜡样坏死

坏死的肌肉纤维肿胀、断裂、横纹消失,胞浆均质红染或崩解成颗粒状,胞核消失。间质水肿增宽,可见成纤维细胞增生和单核细胞、浆细胞等浸润。

3. 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

病灶处原有的组织结构崩解消失,成为均质、红染、颗粒状的无结构物质,有的病灶中心已发生钙化,外周有结缔组织包裹。

实验八炎症

一、实验目的

1.识别各类型炎症的眼观和组织学病理变化.

2.识别各种炎性细胞的组织学形态.

二、实验材料

大体标本、切片标本、光学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镜头纸、图画本等三、实验内容:

炎症渗出物

切片标本

1. 浆液

此切片为浆液性肺炎,镜下见肺泡腔及支气管内充有粉红色均匀一致的蛋白性渗出液。

2. 纤维素

此切片为大叶性肺炎。在肺泡腔中见有粉红色丝状物质,交织成丝网状,其间有细胞成分。

3. 各种炎症细胞的形态观察

(1). 中性白细胞

多见于急性炎症早期或化脓性炎症,具有活跃的运动和吞噬能力,主要吞噬细菌、死组织碎片抗原抗体复合。胞浆内含有丰富的嗜中性颗粒,H.E 染成淡粉红色,细胞幼年时核呈杆状,成熟后分成2-5叶,故又称为多形核白细胞。此切片为肌肉蜂窝织炎。

(2). 嗜酸性白细胞

主要由骨髓产生,多见于寄生虫病及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炎症灶中,运动能力较弱,有一定吞噬作用,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细胞核一般分为两叶,胞浆丰富,内含有粗大的强嗜酸性颗粒。此切片为猪食盐中毒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脑炎。

(3). 淋巴细胞

运动能力较弱,没有吞噬作用,多见于急性炎症后期及慢性炎症。细胞体积较小;核较大,圆形,深染;胞浆极少,嗜碱性,在组织切片中不易看见。

(4). 浆细胞

浆细胞是由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演变而来的,主要见于慢性炎症。浆细胞具有合成免疫球蛋白的能力。细胞呈球形或卵圆形,较淋巴细胞略大。胞浆丰富,略嗜碱性,核圆形,常偏于细胞一侧,核染色质致密呈辐射状排列。

(5). 单核细胞

病灶中的单核细胞主要由血管渗出,也可是组织原性的。主要见于急性炎症的后期、慢性炎症、非化脓性炎症、病毒病、原虫感染等,能吞噬细菌、组织碎片等较大异物,处理抗原后将抗原信息递呈给免疫活性细胞。单核细胞胞体大,胞浆丰富,H.E染成粉红色,核呈卵圆形、肾形或马蹄形,染色质颗粒纤维而疏松,着色较浅。

(6). 多核巨细胞

多核巨细胞由多个巨噬细胞融合而成,具有强大的吞噬能力。细胞体积大,胞浆丰富,呈淡红色,胞核形态学特点与巨噬细胞相似,但数量较多,从数个到数十个不等。传染性肉芽肿时核排列在细胞周边,或聚于一侧,称朗罕氏巨细胞;异物肉芽肿时胞核不规则地分布在胞浆中,称异物巨细胞。炎症类型

变质性炎症

一. 大体标本:

1. 急性变质性肾炎:肾肿大,浑浊,质脆,表面散在有小点出血。在眼观上与单纯的变性或出血不易区别,应做组织学确诊。

2. 变质性肝炎:肝脏体积肿大,暗红,表面和切面散在有针尖大至粟粒大的黄白色或灰白色坏死灶。

二. 切片标本

变质性肝炎

低倍镜下可见肝组织内有大小不等的坏死灶,肝窦扩张充血。高倍镜下,见坏死灶内肝组织结构崩解成一片红染无结构物质,上面散见蓝染的细胞核碎片,在坏死灶和周围肝窦内见有少量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等浸润,肝细胞肿胀及脂肪变性。

渗出性炎症

一. 大体标本

1. 牛皮肤浆液性炎:标本有口蹄疫患牛的舌、瘤胃。在舌侧面,瘤胃肉柱上可见有大小不等的水泡,呈灰白色突起,部分水泡破裂后形成圆形溃疡,表面覆有黑褐色结痂。

2. 猪皮肤浆液性炎:猪发生水泡病时常在蹄叉部和嘴、鼻部皮肤发生浆液性炎,形成突出于皮肤表面的水泡,内含有淡黄色浑浊的液体,水泡破裂后形成烂斑。

3. 浆液性肺炎:肺体积肿大,颜色紫红或灰红色,质地变硬、易碎。切面流出多量带血的浆液。支气管潮红充血,间质增宽,水肿。

4. 急性卡他性胃炎:胃粘膜潮红,肿胀,常伴有小点出血,粘膜表面覆有大量灰白半透明的粘液性渗出物。

5. 浮膜性肠炎:猪大肠粘膜上有多量黄白色纤维素膜,易于剥落,剥落后见粘膜完整,有充血、肿胀等炎症变化。

6. 固膜性肠炎:猪大肠粘膜上有多处突起于表面粗糙的痂样物,呈黄白色或灰黄色。结痂为渗出的纤维素与坏死组织的混杂物,因坏死常波及深层组织,故难以剥离,若强行剥离,则形成出血的溃疡面。因膜性肠炎常见于仔猪副伤寒和猪瘟。

7. 纤维素性心包炎:此标本为牛创伤性心包炎。渗出的纤维蛋白附着在心外膜上,由于心脏病搏动,纤维蛋白形成无数的绒毛状物覆盖于心脏表面,故称“绒毛心”。

8. 化脓性肺炎:肺体积增大,质度较硬,切面上见有黄白、浑浊、大小不等的化脓灶。加压时,由病灶实质和气管中流出黄白浑浊的斑点,即为脓汁。

9. 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结体积肿大,切面见淋巴结的正常结构完全消失,被膜增厚,其内充满黄白色豆腐样物质,淋巴组织被脓汁完全取代。

10. 出血性淋巴结炎:此标本取自猪瘟。淋巴结体积显著肿大,表面呈暗红色,切面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外观。

11. 出血性肠炎:粘膜肿胀、呈暗紫红色,有点状或圆形出血斑块。

12. 猪出血性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弥漫性出血,粘膜肿胀,呈紫红色。

二. 切片标本

1. 浆液性肺炎

肺泡腔内充有粉红色的渗出液,其中混有少数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及嗜中性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细胞成分。肺胞壁增厚,毛细胞血管充血,肺泡壁上有少数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支气管内含有红染炎性渗出液,小叶间质增宽,间质及淋巴管内有大量淡红色浆液,其间浸润有少量中性白细胞。间质胶原纤维肿胀,断裂。

2. 固膜性肠炎

镜下见病变部粘膜及粘膜下层坏死,正常结构消失,呈均质红染无结构状态。坏死组织中混有淡红色丝网状纤维素,周围组织浸润有多量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少量中性白细胞;粘膜、粘膜下层及肌层血管充血、组织水肿。

3. 肌肉蜂窝织炎

肌间结缔组织显著增宽,结构疏松,其间浸润有多量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肌纤维断裂,横纹消失,核浓缩或溶解消失,肌间血管充血、出血。

4. 化脓性脑炎

由化脓性细胞引起。在脑实质内见有一初期化脓灶,其中浸润有大量中性白细胞,大部分已变性坏死(脓球)。脓肿灶周围小胶质细胞增多,神经细

胞变性坏死。脑膜增厚,水肿、充血,其中也有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

增生性炎症

一. 大体标本

1. 血吸虫性结肠炎:肠壁显著增厚,粘膜皱壁粗大,表面呈颗粒状。此为肠粘膜及结缔组织增生所致。

2. 副结核性小肠炎:标本取自绵羊副结核病。小肠壁增厚,粘膜皱壁粗大形成脑回样外观。

3. 寄生虫性胆道炎:因胆道内肝片吸虫寄生,引起胆道慢性炎症。肉眼可见胆管壁及周围结缔组织增厚,表面呈灰白色粗大条纹,断面呈灰白色圆管状。

4. 结核性肉芽肿:见大小不等的增生结节,呈灰白色,切面呈灰白色或灰黄色干酪样外观。

二. 切片标本

1. 羊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镜下肾小球体积增大充满肾小囊。血管内皮、间质细胞增生,其间有少量中性白细胞浸润,细胞核增多呈富核现象。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变性。2. 结核性传染性肉芽肿

镜下见结核性肉芽肿的中心为红染无结构的坏死物质;周围有大量的上皮样细胞、巨噬细胞和朗罕氏巨细胞;再外围为大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和新生的毛细血管组成的普通肉芽组织,其中浸润有大量淋巴细胞。

3. 鸡皮肤异物肉芽肿

真皮内有大量角质蛋白形成的包涵囊肿,角蛋白组织接触诱发上皮样细胞与多核巨细胞增生,形成肉芽肿性炎症。

实验十肿瘤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形态结构区别要点.

实验动物学试题及答案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及答案 1、小鼠的给药途径有那些?请演示一下 答:灌胃(ig):左手将动物固定后,右手持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进针,沿上腭向鼠口腔的后下方插入食管。 皮下注射(sc):常在背部皮下注射。一手固定动物,另一只手注射给药。 腹腔注射(ip):左手固定动物,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部外侧,呈45 度角刺入腹腔,进针约3~5mm。 肌内注射(im):多注射后肢股部肌肉,如一人单独操作,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头部皮肤,小指、无名指和掌部夹住鼠尾及一侧后肢,右手持注射器刺入后肢肌肉给药 尾静脉注射(iv):将动物固定,鼠尾巴露在外面,用70%~75%的酒精棉球擦尾部,或将鼠尾浸入45~50℃温水中。待尾部左右静脉扩张后,左手拉着尾,右手进针 2、请演示一下大鼠、小鼠的捉持、固定及灌胃给药 答:(1)小鼠的捉持:捉拿时可先用右手抓住并提起鼠尾,置于实验台或鼠笼上,并稍向后拉;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后颈背部的皮肤,将鼠置于左手心中,拉直后肢,以无名指及小指按住鼠尾或小鼠的左后肢即可。 (2)大鼠的捉持:大鼠的捉拿时,可戴上手套。实验者可用右手捉住鼠尾,放在实验台或鼠笼上,并稍向后拉;左手掌面向鼠背,食指和中指压住鼠的头顶,拇指和无名指分别从鼠的两腋下插入,将鼠的两前肢卡住;或拽紧鼠后颈及后背皮肤即可。 (3)灌胃(ig):左手将动物固定后,右手持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进针,沿上腭向鼠口腔的后下方插入食管。 3、大鼠的给药方法有那些?请演示一下常用的给药方法 答:灌胃(ig):左手将动物固定后,右手持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进针,沿上腭向鼠口腔的后下方插入食管。 皮下注射(sc):常在背部皮下注射。一手固定动物,另一只手注射给药。 腹腔注射(ip):左手固定动物,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部外侧,呈45 度角刺入腹腔,进针约3~5mm。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答案

实验心理学 一、填空 1.额外变量是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主要根源。对额外变量的控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排除法、恒定法、匹配法、随机化法、抵消平衡法、统计控制法 2.被试内设计是每个被试须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的处理。 3.斯珀灵(Sperling)针对传统的感觉记忆方法的某些缺点,设计了部分报告法,它弥补了以前那些用全部报告方式研究感觉记忆的缺陷,结果他首次发现了被试感觉记忆量为平均9.1个项目 4.多自变量实验是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自变量的实验。它具有三个明显的优点:效率高、实验控制较好和可以获得交互作用 5.在刺激变量中,对反应时间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刺激强度、复杂程度等。 6.阿特金森和希夫林提出了记忆的多存贮模型。该模型把记忆看作是一个系统,按照信息在系统内储存的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7、变量是指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的属性。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称为自变量;由操纵而引起的被试者的某种特定反应称为因变量。 8.科学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两阶段或两个类型。第一阶段是探明规定某个行为的条件,第二个阶段是探明哪些条件与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与这两个阶段相对应,可以把实验分为两种类型:_因素型实验、函数型实验 9.当一个自变量产生的效果在第二个自变量的每一水平上不一样时,就发生了交互作用。 10. 反应时(reaction time,简称RT),它是一个专门的术语,不是指反应_的时间,而是指刺激_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11.基于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费希纳设计了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这些方法后来被统称为传统心理物理法 12.由于信号检测论在感觉敏感性与反应偏向之间作出区分,因此,它能够分析不同被试、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反应敏感性;同时,还能够分析操作的恶化是因为敏感性下降,还是因为反应偏向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分析的资料对操作进行改进 13.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简称ROC曲线,在心理学上又称为感受性曲线,这就是说,曲线上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它们都是对同一信号刺激的反应,不过是在几种不同的判定标准下所得的结果就是了。 14.从量表有无相等单位和有无绝对零点来分,心理量表可分为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 15.匹配法是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的一种方法。 16.心理实验的基本程序:课题确定、被试选择、实验控制、数据整合、研究报告撰写。 17.排除法是把_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 18.一个完整的实验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摘要、题目、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及附录。 19.实验的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它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20.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地呈现,让被试者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的两个刺激中哪一个更为明显。 21.实验,是指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解释的科学方法。 22.实验设计乃是进行科学实验前做的具体计划。它主要是控制实验条件和安排实验程序的计划。 23.实验心理学的主要先驱之一费希纳,在1860年发表了巨著《心理物理学纲要》,他在这部著作中探讨了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24.差别阈限法(或差异阈限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通过在不同强度的基础上测量_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来实现。 25.心理学实验涉及的自变量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作业变量、环境变量和被试变量。

《实验心理学》(朱滢版)超详细知识点及重点笔记.

第一章实验方法 第一节各种变量 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被试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 一、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自变量的种类: 1 、刺激特点自变量:刺激的不同特性会引起被试不同的反应。 2 、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时间这个自变量在记忆研究中是如此重要和无时不在,你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 3 、被试特点自变量: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征、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4 、被试的暂时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给予不同的指示语造成的。 二、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1 、信度指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 2 、效度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各种因素造成变量的变化,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 3 、敏感性:自变量发生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 高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数量)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高限效应。 低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低限效应。 三、控制变量就是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 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困变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就叫自变量的混淆。 四、多于一个自变量的实验 做一项有三个自变量的实验比分别做三个实验的效率要高。第二,做一项实验比分别做

实验动物学重点题库

复习题 1、简述动物实验中3R原则内容及其意义。 Replacement 替代1.尽量使动物一体多用2、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3、尽量使用高质量动物4、使用恰当的试验设计和统计学方法 Reduction 减少1、用有生命的物体代替动物进行研究2、用数理化方法模拟动物进行研究Refinement 优化1、改善实验设施条件,提高动物实验质量2、改善控制技术,减少对机体的干扰 3R研究的意义 1、作为提升突破技术壁垒能力的载体和具体体现“标尺”,在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为科学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3、体现时代发展、社会进步 2、简述免疫缺陷动物的概念以及生物学特性(主要是裸鼠和联合免疫缺陷鼠)。 指由于先天性遗传突变或用人工方法造成一种或多种免疫系统组成成分缺陷的动物。 一、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动物:1、裸小鼠(nude mice):1)被毛生长异常,呈裸体外表。2)无胸腺,仅有胸腺残迹或异常胸腺上皮,不能使T-cell正常分化,导致细胞免疫力低下。幼龄鼠有残存的未分化的上皮细胞。3)B细胞功能正常,NK细胞活力增强。4)繁育能力差,乳腺发育缺损,以雄性纯合子与雌性杂合子繁育。5)T细胞缺陷可通过移植成熟T细胞、胸腺细胞或正常胸腺上皮得到校正。2、裸大鼠(nude rat):基因符号为rnu,一般特征似裸小鼠。1)发育迟缓,体重为正常大鼠的70%。2)裸大鼠较裸小鼠对多种传染病更敏感。3)比裸小鼠更强壮、寿命更长。4)体型较大,对大范围的外科手术方法较有利。二、联合免疫缺陷动物1、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SCID mice):突变基因scid位于16号染色体。1)该突变基因造成编码Ig重链和TCR的基因重排异常,抑制B-cell和T-cell前体的正常分化。2)C.B-17Icr为携带来自C57BL/ka小鼠的免疫球蛋白重链Igh-1b等位基因的 BALB/cAnIcr的同源近交系。3)纯合子血清中无免疫球蛋白,淋巴结、胸腺变小,缺乏体液、细胞免疫功能。饲养于SPF环境中。4)通过移植人免疫组织或免疫细胞,可使SCID 小鼠具有人类部分免疫系统,称为SCID-hu小鼠。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30=30分): 1.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费希纳在心里物理学中创造的感觉测量的方法(C) A 最小可觉差法 B 恒定刺激法 C加因素法D 平均误差法 2.由刺激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这是(A)定律 A 费希纳定律 B 韦伯定律 C 史蒂文森定律 D 艾克玛定律 3.构成实验的三大要素中不包括(C) A 变量 B 假设 C 结果 D 控制 4. 2×3×4×3有(B)个自变量,共有(D)个水平 A 3 B 4 C 9 D 24 5.想要有效的消除源自实验者效应和被试效应的额外变量的干扰,最有效的方法是(A) A 双盲法 B 恒定法 C 随机化法 D 统计控制法 6.历史上第一个反应时实验是由(B)实施的 A 唐德斯 B 赫尔姆霍茨 C 卡特尔 D 冯特 7.下面哪项实验是应用的开窗实验技术(B) A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 B 字母转换作业 C 心理旋转实验 D 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 8.以下哪个是差别阈限的操作定义(C) A 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 B 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 C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强度之差 D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值 9以下哪项不是注意的研究方法(A) A信号检测范式 B 提示范式 C 搜索范式 D 双任务范式 10被试内设计用来专门解决顺序误差的方法是(C) A 随机化技术 B 匹配技术 C 平衡技术 D多基线设计技术 11影响实验内部效度的被试因素有(A) A 评价忧虑 B 期望效应 C 投射效应 D 刻板效应 12对于涉及两个变量的试验资料,由于每个变量的总变异既包含了“自身变异”又包含了“协同变异”(是指由另一个变量所引起的变异),须采用(C)法来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结论 A 方差分析 B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C 协方差分析 D 回归分析 13因变量的主观指标主要是指(D) A 反应速度的差异 B 反应的难度 C 反应速度 D 口语记录 14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C)

实验心理学题目整理

一.名词解释:: 1. 双耳分听技术:让被试双耳同时听见两个分离的相互独立的声音信息。 本质:让被试双耳同时听见不同声音。 2. 追随耳实验:要求被试在双耳分听实验过程中始终复述某一个耳朵听到的信息,并且忽略所有来自另一只耳朵的信息。分别为“追随耳”和“非追随耳”。 3. 材料限制:指作业收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因而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其作业水平。 4. 资源限制:指其作业收到所分配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过程便能顺利进行。因此,两个同事进行的作业若对资源的总需求量超过中枢能量,就会干扰。此时两个作业水平受互补原则决定,即一个作业应用的资源增加多少就会使另一个作业可得的资源减少多少。 5. 客体和特征特征是某个维量的一个特定值。客体是一些特征的结合。 6. 错觉性结合实验。指在不注意的条件下,向被试呈现的不同客体的特征发生彼此交换的现象。 7. 任务定义注意: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某些刺激值或刺激维度而非其他刺激值或刺激维度的反应。 8. 加工定向注意:将注意看做一个把心理集中于多个感觉输入的一个的主动加工过程,注意提高了某些“被注意到”的任务或信息的加工质量。即为了改进加工的速度或准确性而把认知加工过程限制并集中在所有当前信息的某个子集上的过程。 9.(1)外围提示和符号提示。外围提示指提示直接出现在将被注意的位置,此类提示能自动引起注意,也被称为外源提示。 符号提示指提示只是指出注意应指向某个位置的一个符号。这种提示不会自动使注意指向被提示的位置,因此也被称为中间提示或内源提示。 (2)预言性提示和非预言性提示 预言性提示指对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次数多于无效试验次数的提示。(即目标更频繁地出现在被提示的位置上) 非预言性提示指在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次数与无效实验次数接近的提示。(即目标出现在被提示位置的次数并不比不被提示的位置多) 10.双任务范式:是在多个并行任务间注意的指向和调节作用。 11.警戒:持续性注意的一种形式,指个体在一定环境中为觉察特定的,难以预测而又较少出现的信号所保持的准备状态。(注意章节) 14.自下而上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而从上而下加工则指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 15.不可能图形:是一种无法获得整体知觉经验的图形,也可说是一种特殊的错觉。 16.主观轮廓:错觉现象,指人们在一片完全同质区域中知觉到的轮廓。 17.知觉恒常性: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过程。 18.暗适应:指在低亮度环境下感觉缓慢提高的过程。 19.视敏度: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 20.闪光融合:P369 21.视错觉:指单凭眼睛所见而形成的失真或扭曲的知觉经验。 22.接近法则:P372 23.听觉掩蔽:指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因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减弱的现象。 24.促声融合:来自双耳的声觉信息融合成了来自一个“中央耳”的信息。

朱莹 实验心理学笔记

北大朱滢《实验心理学》教材笔记 第一章实验方法 第一节各种变量 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 被试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 一、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自变量的种类: 1 、刺激特点自变量:刺激的不同特性会引起被试不同的反应。 2 、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时间这个自变量在记忆研究中是如此重要和无时不在,你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 3 、被试特点自变量: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征、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4 、被试的暂时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给予不同的指示语造成的。 二、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1 、信度指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 2 、效度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各种因素造成变量的变化,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 3 、敏感性:自变量发生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 l 高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数量)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高限效应。 l 低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低限效应。 三、控制变量就是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 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困变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就叫自变量的混淆。 四、多于一个自变量的实验 l 做一项有三个自变量的实验比分别做三个实验的效率要高。第二,做一项实验比分别做三项实验易于保持控制变量恒定。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在几个自变量同时并存的情形下所概括的实验结果比从几个单独实验所概括的结果更有价值,更接近生活实际。 l 一项实验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当一个自变量的效果在另外一个自变量的每一水平上

实验动物学理论考试题

第一章复习题 1、何谓实验动物?实验动物学的研究内容? 2、3R的含义及拼写? 3、何谓动物福利,动物的五大自由? 4、实验动物在医学生物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5、实验动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什么? 6、我国实验动物法规建设如何? 第二章复习题 实验动物遗传学控制分类 近交系的定义、特点及命名法 亚系、重组近交系、同源突变近交系、同源导入近交系的定义和命名 封闭群动物实验动物的定义、特点及命名法 杂交群动物实验动物的定义、特点及命名法 第三章思考题 1、普通级动物、清洁动物、SPF动物、无菌动物的概念。 2、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人兽共患病、动物烈性传染病主要病原体的名称。 3、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鼠痘、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和症状表现。 第四章复习题 1、实验动物营养学的概念。 2、实验动物饲料含的六大营养成分。 3、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的实验动物有哪些。 4、啮齿类、兔、犬和猴的营养需要。 5、常用的实验动物饲料消毒灭菌方法 第五章复习题 1、实验动物的环境、外环境和内环境的概念? 2、以R=(A+B+C)×D+E说明环境控制的重要性。 3、影响实验动物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4、国标中对实验动物小鼠动物实验屏障设施的温度、湿度、噪声有哪些要求? 第六章复习题 1、屏障设施的概念? 2、屏障设施运行的四要素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3、常用的小型独立实验动物设备有哪些? 4、在无人协助的情况下你如何应用清洁级小鼠在实验动物屏障设施内进行动物试验? 第七章复习题 各种动物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在医学生物学中的应用 第八章复习题 1、免疫缺陷动物 2、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 animals) 3、克隆动物(cloning animal) 1、何谓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答案(更新)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答案(完整版改) 实验动物: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广义指一切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也包括试验动物。 动物实验:为科研、教学、药物检定等目的,对实验动物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处理,观察其反应,获得实验数据,解决科研中问题的过程。 实验动物学:研究动物实验和实验动物的科学。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的饲养繁殖及育种、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实验动物的质量监测、野生动物的实验动物化及其开发应用以及动物实验技术的科学。 实验动物环境:是指人工控制的, 供实验动物繁殖、生长的特定场所及有关条件, 即围绕实验动物所有事物的总和。 实验动物设施:界定实验动物生存空间、维持其所需的建筑物和设备等。 AEIR:生物科学研究四个基本条件:animal、equipment、information、reagent(试剂) 根据对微生物、寄生虫的控制程度将实验动物划分为4个等级:普通级动物、清洁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 普通级动物是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级别最低的按动物;要求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以及人兽共患寄生虫。 清洁动物是根据我国国情而设立的等级动物,除普通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和寄生虫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和寄生虫。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通常被称为SPF动物,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和寄生虫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按干扰大的病原和寄生虫。 无菌动物指无可检出一切生命体的动物。 导致人兽共患病的主要病原体 1、病毒—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狂犬病病毒、猕猴疱疹病毒1型(B病毒)、汉坦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2、细菌—沙门菌、布鲁杆菌、志贺菌、结核分歧杆菌、钩端螺旋体。 3、真菌—皮肤病原真菌。 4、寄生虫—弓形虫。 1988年, 原国家科委颁布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标志着我国实验动物工作走上了行政法规管理的轨道。2001年《实验动物国家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普通级大鼠和小鼠将被禁止使用。 “3R”原则:替代(replacement)原则、减少(reduction)原则、优化(refinement)原则。 为阐明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或建立治疗方法而制作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实验动物,称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发展至今具有比较完善的理论和方法。通常可分为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中医征候动物模型等类型。 品种是人们根据不同需要而对动物进行改良、选择,即定向培育,并具有某种特定外形和生物学特性的动物群体,其特性能较稳定的遗传。品系即“株”,指来源明确,并采用某种交配方法繁殖,而具有相似的外貌、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稳定的遗传特性,可用于不同实验目的的动物群体。 近交系;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或亲代与子代交配培育而成。命名:由1~4个大写英文字母组成;大写英文字母开头,结合数字命名。特点:基因纯合性,遗传稳定性,遗传同源性,表型一致性,独特性,可分变性,分布广泛性,资料可查性。近交:从一个动物群体中选用血缘关系比较接近的雌雄个体,即有共同祖先的兄妹、母子、父女进行交配。 封闭群;以非近亲交配方式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或叫远交群。特点:1、一定的杂合性:不引入新的基因,又不使群体内基因丢失。2、相对的稳定性:群体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遗传特征。3、个体差异取决于祖代动物。 4、较强的繁殖力、抗病力。 5、群体易保存有模型价值的突变基因。命名:用2-4个大写英文字母命名。如:KM,ICR,LACA. N:NIH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保存的NIH小鼠。 应用:1、类似人群体遗传的异质性组成,在药物筛选、毒性试验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可大量供应,用于预试验、教学。3、携带突变基因,评估群体对自发或诱发突变的遗传负荷能力。 系统杂交动物;由不同品系或种群之间杂交产生的后代。特点:1、杂交优势,克服了近交引起的近交衰退。 2、遗传与表型上的均质性;具有相同的基因型。 3、分布广泛。应用:1、干细胞研究。2、移植免疫研究。 3、细胞动力学研究。 4、单抗研究 近交衰退;指在近交过程中动物群体由于基因分离和纯合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体和群体发育的现象。包括:1.由于有害隐性基因的纯合,出现遗传缺陷或某种疾病发生率的提高2.影响繁育如产子数下降、母性不良3.个体发育不良,对环境的适应性差 亚系;育成的近交系在繁育过程中,由于残余杂合基因的分离、基因突变的产生、抽样误差导致部分遗传组成改变而形成遗传差异的近交系动物群体。 支系;由于饲养环境的改变,或对动物进行人为的技术处理,对某些动物特征产生影响,形成不同的支系。同源性;在近交系中(突变系),所有动物可追溯到原始的一对共同祖先。遗传同源性使近交系有3个重要特征:⑴品系内个体间可接受组织移植⑵品系内单个个体的监测可得知品系整体基因类型⑶从一个群体内可分离出遗传上相同的亚群体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一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给出正确选项并做详细答案解析 1、一项实验拟考查图片材料是否比文字材料更容易识记,则材料是A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控制变量 D. 无关变量 2、通过双盲法来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属于C A. 匹配法 B. 平衡法 C. 排除法 D. 恒定法 3、在感觉阈限测定中,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由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 激相等,这种方法是B A. 恒定刺激法 B. 平均差误法 C. 最小变化法 D. 系列探索法 4、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击中率的纵轴值为0.1虚报率的纵轴值为0.33,则该实验中 的β值为:C A. -0.22 B. 0.22 C. 0.33 D. 3.00 5、在2×3实验设计中,研究的因素有A A. 2个 B. 3个 C. 5个 D. 6个 6、通过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推知其行为原因的方法是:B A. 调查法 B. 个案法 C. 测验法 D. 观察法 7、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显然是 指:D A. 超常儿童 B. 常态儿童 C. 超常与常态儿童 D. 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 8、等距量表的特点是B A. 无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 B. 无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 C. 有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 D. 有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 9、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处理,即所有的被试者接受全部的自变量处理,这类设计便属于: A A. 被试内实验设计 B. 被试间实验设计 C. 抵消实验条件的设计 D. 混合设计 10、根据唐德斯A.B.C.法,辨别反应时间应是:A A. 辨别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 B. 选择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 C. 辨别反应时减去选择反应时 D. 选择反应时减去辨别反应时 11、某研究表明,当场景中的干扰物减少和照明度降低时,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搜 索场景中交通标志的准确性更低、反应速度更慢。该研究中自变量的数量是:B

教育心理学整理笔记

概念题及单选题(93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行为过程(知,情,意)。 3、单选: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的 心理学的诞生。 4、桑代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的 诞生,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5、心理学简史:(单选)学派名称,代表人物,基本观点 1)构造主义: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代表人物为铁钦纳。认为心理和意识是由元素构成。 2)机能主义: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代表人物杜威。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哲学基础为实 用主义)(意识流) 3)行为主义: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代表人物有桑代克、斯金纳和巴甫洛夫。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刺激——反应联结。 4)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是韦特海默、卡夫卡和苛勒,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称为完 形主义心理学。 5)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流”,把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 ——潜意识;并提出“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包括:“本我”、 “超我”和“自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6、认知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心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代表 人皮亚杰。 1)7、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马斯洛、罗杰斯。强调存在、价值,认为人性是善的,每个人都是受自我实现倾向引导的。 8、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相关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相关未必因果,因果一定相关”。 10、实验研究法:是指通过操作自变量、控制额外变量、测量因变量,以此推断自变量和 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法揭示因果关系) 11、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发展,又叫“皮格马利翁 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赏识教育) 12、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13、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14、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体在面对任务时,对自己能否有效应对任务能力 的主观判断和信念。 15、教师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 方式方法的特点。 16、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的计划、监控和调节能力。体现三个方面:1)、教师 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2)、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 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3)、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 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17、师爱的心理功能:激励、感化、调节、榜样 18、学习:是指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

实验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

2013年大学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实验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共20分) 1. 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费希纳 C.高尔顿 D.艾宾浩斯 2.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 A.极限法 B.平均差误法 C. 阶梯法 D. 恒定刺激法 3.实验中,疲劳可使阈限_____;若存在期望误差,在递增法测定时,阈限会______。() A.降低偏低 B. 升高偏低 C. 升高偏高 D. 降低偏高 4.如果想要研究“早上和晚上背书的记忆效果,哪个时刻点更好?”,则书籍内容是( ) A.自变量 B.因变量 C.额外变量 D.无关变量 5. B反应时间之所以比A反应时间长,是因为前者的加工过程比后者的加工过程多了() A.辨别刺激过程 B. 比较刺激和决策反应过程 C.选择反应过程 D.辨别刺激和选择反应过程 6. sone 量表的制作方法是() A.对偶比较法 B.二分法 C.差别阈限法 D.等级排列法

7.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属于正确反应的是() A. Y/N B. FA C. n/SN D. CR 8. 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幂函数,这叫做() 定律定律定律定律 9.以下公式表示错误的是() A. V=1/α B. P(Y/N) +P(n/SN) =1 C. d′=Z 击中-Z 虚惊 D. β=O 击中 /O 虚惊 1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心理上的主观音高与声音刺激的频率和强度有关 B. 在ROC曲线上的点距离偶然事件对角线越近,分辨率越强 C. 反应时间作为反应变量,会随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的不同而变化 D. 统计决策理论是信号检测论的数学基础 11.( )标志着现代心理物理学的开始。 A.最小变化法 B.史蒂文斯的幂定律 C.平均差误法 D.正误法 12.请找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A.人耳接受的声音频率范围为1000~3000赫 B.一个sone是指40分贝时1000赫的纯音声音刺激的响度感觉

基础心理学笔记整理

基础心理学笔记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基础心理学 1.心理学可以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2.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3.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4.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 动机;能力和人格。 5.认知也叫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想象。 6.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7.心理师脑的机能,也就是说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8.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 9.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 10.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11.动物心理学发展经历了感觉(无脊椎)、知觉(脊椎)和思维萌芽(灵长 类)三个阶段。 1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狼孩)。客观 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13.心理是社会的产物,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 14.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15.心理与行为的关系:心理决定行为,行为表现心理。 16.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17.罗马医生盖伦提出“气质”概念,并把希波克拉底的分类叫做人的气质类型。 18.19世纪中叶,心理学诞生于德国,实验法的采用标志着心理学的独立。

19.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20.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 志着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1.学派(5个)有构造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和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22.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采用了内省实验的方法。 23.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在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 机能作用。创始人是杜威和安吉尔。 24.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采用实验观察法。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25.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整体大于部 分之和。 26.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的心理包含两部分,即意识和无意识。他把人的 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27.当代心理研究的主要取向: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生理心理 学。 28.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 29.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30.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 则。 31.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观察法(更多的应用到儿童)、调查法(访谈法、 问卷法)、个案法(长期追踪)、实验法(主测者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3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 1.品种、品系——是实验动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作为实验动物的一个品种或品系,应具备相似的外貌特征、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稳定的遗传性能、具有共同遗传来源和一定的遗传结构等条件。 2.近交系动物——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的动物品系,品系内所有的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该品系动物称为近交系动物。 3.亚系——育成的近交系在长期的保种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残余杂合基因、遗传污染等原因而导致部分遗传组成改变而形成的新的近交系,称为原近交系的亚系。 4.支系——育成的近交系由于饲养环境改变或人工技术处理,如代乳、胚胎移植、冷冻保存等,导致某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而形成的新的近交系,相对于原来的近交系或亚系,称为支系。 5.同源突变近交系——简称同源突变系,是指某个近交系在某基因位点上发生突变而分离、培育出来的新的近交系。它和原近交系的差异只是突变基因位点上带有不同的基因,而其他位点上的基因完全相同。 6.同源导入近交系——简称同源导入系,是指通过基因导入的方法将一个目的基因导入某个近交系的基因组内而培育出的新的近交系。它与原近交系比较,只是一个染色体片段的差异(一个或几个基因的差异)。 7.分离近交系——是在培育近交系的同时,采取一定的交配方法,迫

使个别基因位点上的基因处于杂合状态而培育出来的新的近交系。如果同源突变近交系的突变基因为杂合状态,则其遗传组成特征与分离近交系相同,只是培育方法不同。 8.重组近交系动物——是在两个近交系杂交生育杂种一代之后,杂种一代互交生育杂种二代,从杂种二代中随机选择个体配对,再连续进行20代以上的全同胞兄妹交配而培育出的近交系动物。通常从多对杂种二代中平行培育出一系列重组近交系。 9.杂种F1代动物——是由两个不同的近交系杂交而生育的第一代杂种动物,称为杂种F1代动物。杂种F1代动物的基因组成大都是杂合的,但各个体具有相同的表型和基因型。 10.封闭群动物——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群体,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该群体动物称为封闭群动物。 11.遗传概貌——是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实验动物品种或品系的遗传特性进行检测后的数据总汇,即品种或品系基因标记表型的总汇。 12.无菌动物(GFA)——是指在隔离系统饲育的,经检测体内外无可检测出的任何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13.悉生动物(GNA)——又称已知菌动物或已知菌丛动物,是指在隔离系统饲育的,经检测其体内外仅有经人工有计划接种的已知的微生物或寄生虫的动物。 14.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A)——是指在屏障系统或隔离系统饲育的,经检测其体内外无质量标准规定的特定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但

实验心理学题库整理版

一、准实验设计 准实验设计:未对自变量实施充分的控制,但使用真实实验的某些方法整理、搜集、统计分析数据的研究方法。 单组时间序列设计 1.设计方案:对一组被试先进行周期性测量,之后引入实验处理X,然后再进行一系列周期性的测量。比较插入实验处理前后测量的变化趋势,从而推断实验处理是否产生效果。 2.优点:1.可以较好的控制“成熟”因素对实验处理效果的影响。在O1~O8的系列测量过程中,相邻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基本相同,可以认为在每个时间间隔内“成熟”的发展基本相同。2. 可以有效的控制测验因素的干扰。由于每个被试的成绩都是经过反复测验而得到的一系列结果,这样就能够降低由于只做一次测验而出现的有偏样本成绩的概率,可以有效地减少测量偏差。3.缺点:1、由于无对照组,因而不能有效地识别和控制伴随实验处理发生的偶发事件的影响,不能排除那些与实验处理同时出现的附加变量的影响。2、多次实施前测往往会降低或增加被试对实验处理的敏感性,从而在被试身上产生作用而影响其实验处理后的测量成绩。 4.注意事项:1、研究中要保持实验情境的相对稳定,减少不必要的条件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通过单组时间序列设计实验不能得到最后的、确定性的结论,如果想得到肯定的因果关系结论,应选用有控制组参加的实验设计。 3、由于研究中对实验条件控制不是很严格,因此研究者应充分考虑那些突发的或随意事件,详细记录研究中伴随的各种事件,这有利于对结果作出更符合实际的科学评估和解释。 单组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1.设计方案:对一组被试连续抽取多个相等的时间样本,即选择完全相等的多个时间段,在其中的一个时间样本中实施实验处理,而在后续的另一个时间样本中并不实施实验处理,并通过对两种时间样本的观测分数之间的差异分析来比较实验处理的准实验设计。 2.数据分析:可对结果做三方面的检验:1.处理条件与无处理条件间的比较,以考察存在处理效应的可能性;2.分别在有处理条件下和无处理条件下考察时间因素的简单效应,这主要是分析研究中的时间效应或顺序效应; 3.分析实验处理与处理顺序的交互效应,以考察在时间序列中不同处理的不同效应。 3.优点:在控制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方面是完全有效的,如能较好控制“历史”作用的影响。 4.缺点:1.采用单组设计,实验处理后再重复进行做过的测验可能会增加或降低实验处理实验安排中,实验处理的间断出现会使被试产生新异感,并暴露实验目的,由2.的敏感性。. 此产生实验的霍桑效应。3.实验的重复进行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顺序效应。 多组不相等组前后测设计 1.设计方案:先将实验组和控制组接受前测,然后给实验组处理,再对这两组被试进行后测。 2.优点:首先,增添了控制组,从而控制了历史、成熟、测验等因素的干扰。其次,前测可以了解实验处理实施前的初始状态,从而也就对选择有了初步的控制。 3.缺点:1.实验组与控制组是不对等的,因而选择与成熟、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可能会降低效度。2.不能证明实验处理的长期效应。 多组不等组前后测时间序列设计 1.数据分析:方法1.求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成绩的平均数,以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后测成绩的平均数;然后求出实验组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平均数的差异,以及对照组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平均数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实验组差值和对照组的差值进行比较。方法 2.回归直线方程。 2.优点:1.既能对一组的一系列的观测成绩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解,也能对两组的前测和后测的系列观测成绩的趋势进行比较,以估计实验处理的效果。2.实际使用较多的一种比较完善的准实

心理学笔记(完美版)

张厚桀版《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概论 一、心理学的概念 【识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领会】 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科学的标准: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心理学独特的性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冯特于1879在德国莱锡比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感觉。这一行动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 二、心理学的分支 【领会】 心理学理论领域: 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心理测量学 5.生理心理学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4.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领会】 1、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下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

观、真实,观察者处于被动,观察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优点: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且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缺点:观察者处在被动地位,观察结果难以重复,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测和偏见的影响; 2、测验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使用测验法时,必须注意测验的目的及其适用的目标群体,遵照规定的方法实施,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要求适应群体)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研究者可以积极的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人为的创设出一些条件,使得被试者做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可以重复出现的。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但是由于实验情境不易控制,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由实验室实验来加以验证和补充。实验室实验可能获得较精准的研究结果,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关系,并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但是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并影响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条件限制) 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问卷法可以同时搜集许多人的同类问题的资料,比较节省人力物力,但其潜在问题是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被调查者有时可能不认真合作,而使问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谈话法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掌握,但是由于访谈对象有限,加上被试可能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到资料的真实性。(节省人力物力,准确性受影响) 四、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应用】 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 1.认识内外世界 2.调整和控制行为 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意识的概念 【识记】 意识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具体说来,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对自身的觉知。 无意识 指的是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前意识:指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过渡层面 【领会】 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在这个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的去完成一件事情。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它本身要求很少注意,并且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活动。 (3)白日梦状态:它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 (4)睡眠状态:这时意识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 以上四种意识状态是正常情况下所出现的。此外,有时候还可以通过药物使人产生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如打麻醉针或吃特定的药物、吸毒后,会产生一种意识的扭曲状态;催眠实际上是一种受暗示的状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