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教案 北师大版(IV)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教案 北师大版(IV)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教案 北师大版(IV)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教案 北师大版(IV)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教案北师大

版(IV)

课题

本学期总

第课时

本单元

第课时

日期月日

课型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复习,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三个发展阶段。

2.了解人类对电的认识和应用过程,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

3. 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和主要表现。

4. 讲述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学习他锲而不舍的精神。

5. 说明电的使用对人类带来的意义。

5. 了解“电气时代”的来临对世界带来的深刻变革,从中感觉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

6.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以及勇于创新、不畏艰难、不惜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能源领域的巨变和围绕电的发明。

教学难点1.“电气时代”的定义和特点。2.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评价。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

预设

复备

复习巩固

导入新课

基础过关一、复习巩固:

复习提问:第16课

二、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手工工场时

代”和“蒸汽时代”的内

容导入新课。先展示这两

个时代的发明创造,介绍

这两个时代的特点。

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盘

点,初步构建知识结构:

(学生合作探究并回答,略)

先引导学生阅读本课的导言

部分,让他们带

着好奇和想要知道答案的心

理学习这一课。

结合学案的知识梳理,快速

记忆基础知识,然后起立背

诵。

5

10

学生根据上节课所

学内容,复习抢答

从课文中获取有效

信息(要求:边读书

边标划重点,并记

忆),然后快速反馈

合作问题探究:1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教案

第17课美国南北战争 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 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战争过程中的主要事件、战争的结局、战争的性质和作用以及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等主要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图片、史料等信息材料,提高学生对信息材料的处理能力;列举美国南北双方经济制度的矛盾表现,认识废除奴隶制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美国领土扩张的手段、方式,认识美国西进运动是驱逐、屠杀印第安人的血泪史;了解林肯的历史活动,正确评价林肯的主要贡献,培养学生克难奋进、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林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北战争的作用 教学难点:南北战争的起因。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辅助教学法、讲授法、联系比较法、小组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美国独立战争不仅仅是一场民族独立的战争,同时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了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因此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是,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生产力的提高,美国国内南北两种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矛盾又突出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在美国独立后的80多年后,即1861年~1865年又发生了一场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 新课导学 一、美国领土的扩张 根据《美国领土扩张示意图》,了解美国领土扩张的概况。并讨论: 有人说,美国的“西进运动”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但美国向西部的扩张和移民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查找有关资料,结合你的理解,谈谈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二、战争的爆发 1、南北战争的起因

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

电气时代的来临 〖课程标准〗 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和应用历史,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念、内容及特点。 讲述爱迪生发明大王的故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说明电作为新能源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及对世界的影响。 提倡自主提问,培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提问和搜集课外历史资料,充分展现课文中有关电气时代的特征和科学家的贡献。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电气时代的来临对世界带来的深刻变革,从中感受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学习他们勇于创新、不畏艰难、不惜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原理。认识人类文明的演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历来都是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源领域的巨变和围绕电的发明是本课的内容方面的重点。 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评价。学生结合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经历了两年的历史课改,加之其他学科各种学习方式、思考方式的互相借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无论成绩优劣,都不再满足于每节课仅有的几个知识点,不断追求自我意识在课堂上的体现。把权力下放,由学生自主决定该学些什么、要探究些什么,会更有利于他们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教学方法〗 1.小组探究汇报法。 2.自主学习,在搜集历史资料的过程中,提炼有效信息。 〖板书设计〗 (在课后小结中以网络形式展示)

“电气时代”的到来

第一课“电气时代”的到来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1)掌握电作为新能源登上人类生活舞台的基本概况。 (2)了解电力的广泛运用及其影响。 (3)知道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发明”故事。 2、能力培养 (1)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 (2)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2)通过讲述,使学生明确科学技术的发明,需要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 电的运用及其影响和“发明大王”爱迪生。 教学难点 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需进一步引导。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今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器有哪些吗?请自己在本子上写写看看你们谁知道的最多?......(提问生来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用电做能源来驱动,如果今天没电的话,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会收到什么影响呢?(生可能会答晚上会变的漆黑、上课不能正常进行、父母无法洗衣做饭、工厂无法正常加工生产等等),可见电力对我们这个时代太重要了!那我们是什么时候进入电气时代的呢,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电气时代的到来》。 新课教学 阅读教材、探讨问题(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师先读题,后书写全部板书) 1、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标志事件、最大影响、策源地。 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清洁、便利的新能源是什么?为新能源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理论基础的是什么理论?标志性的技术发明是什么? 3、电力的应用及其影响: (1)生活方面:举例说明。 (2)生产方面:四大新型支柱产业是指...... 4、“发明大王”是谁,头衔由来?他的名言及其启示是什么? 巩固学习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 核心内容: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影响:由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 策源地:美、德(并在图中找出在哪个大洲上,认识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在几个资本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七课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七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学案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教师寄语】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是良训。 【学习目标】 1、识记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史实,识记《史记》的作者、体例、叙史范 围及史学价 值和文学价值,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 2、能够分析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 重点: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价值。 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课程导入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好心有好报”……你知道这些说法都与佛教有关吗?佛教在哪个国家产生?它又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它为什么很快得到统治者的提倡?它对中国文化到底产生了多大影响? 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创始人是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的“八仙”是源于道教的故事吗?道教与佛教的主张是否一样?带着好奇,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吧。 二、 宗教 佛教起源于_____,_______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艺术:秦汉雕塑的杰出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史学:司马迁的《史记》 速读课文,完成下列基础知识 三、 基本教义:转世投胎,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幸福 道教兴起 兴起:______时期 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 佛教东来 体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叙史范围:从______ 到_______时期的历史 价值: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又是优秀的文学著作 三、合作探究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教案 北师大版(I)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教案北师大版(I)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念、内容及特点。 了解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和应用历史,培养理解能力。 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说明电作为新能源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过程与方法 利用课文中的小字、史料、插图充分展示课文中有关电气时代的特征和科学家的贡献。 小组分工合作积极收集有关电和电器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资料,感受电和电器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加强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电气时代的来临给世界带来的深刻变革,进一步加深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人类文明的演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的。 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以及勇于创新、不畏艰难、不惜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以导为主的教学法,读、讲、议结合。采用多媒体手段,显示和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家用电器图像,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教学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课前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确定组长、发言人、时间控制员等,明确分工。 2.教师将准备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3.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三个调查主题,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进行调查: (1)人类认识电的过程; (2)爱迪生发明创造的故事和成就; (3)家庭使用电器的情况及感受。 4.学生课前主动查找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收集整理,制作课件。在准备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分配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从中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测评练习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

A .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 .②④ 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 '一.基础题 1. 近现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以下科技成果中属于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是(B ) ①汽船 ②洗衣机 ③汽车 A .①②③ B.②③④ 2. 右图是关于“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 ④飞机 ⑤计算机 ⑥核电站 C.②⑤⑥ D .③④⑥ ,其中对 A 处的描述正确的是(D ) A. 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B. 发明了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 C. 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 D. 生活中人们普遍采用电灯照明 3?科技创新推动人类历史进程。下列成就按时间先后顺 序排列正确的是(C ) ①珍妮机的发明 ②瓦特蒸汽机的普遍使用 ③飞机的问世④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A .②①③④ B .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 .①③②④ 4. 下列表述最能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特征的是 (A ) A .钢铁时代 电气时代 B.蒸汽时代 火车时代 C.蒸汽时代 棉花时代 D.电气时代 网络时代 5. 科技创新改 变人们的生活和世界面貌。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发明相符的一组是 (C ) A .哈格里夫斯 ----- 水力织布机 B.史蒂芬孙 -------- 发电机 C.爱迪生 ------- 耐用碳丝灯泡 D.莱特兄弟 -------- 内燃机 6. 科技发明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在享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 果有(B ) 测评练习 工业生产徒展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①火车机车 ②电脑 ③汽车 ④白炽灯

7. 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 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B ) A.瓦特 B.爱迪生 C.卡尔.本茨D .史蒂芬孙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B ) A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B .电力的广泛应用 C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D .原子能的重大突破 9.世界上最早进入电气化时代的地区,最确切的是(B ) A .欧洲、非洲 B .西欧、北美C.亚洲、欧洲D .非洲、美洲、 二、综合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海外贸易兴盛。800多年前沉没在广东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外的宋代商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材料二:“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 一一《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南海一号”可以使用什么来确定航向?这一发明对近代欧洲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说出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 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1)指南针;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与 发展。) (2)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或“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或“电气时代”。资本主义工业国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师大版九上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word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上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word教学 设计 一、教材分析 就世界史的范畴说,从16世纪起,人类历史进入了近代时期,这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进展和走向成熟的时期。近代时期包含了手工工场时期、蒸汽时代和开始进入电气时代等三个进展时期。大致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近代史由此进入新的时代即电气时代。 本课讲述的确实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兴起的历程。教科书从人类对电认识的过程和电力取代蒸汽作为要紧能源以及电的一系列重要发明三方面阐述了电气时代给人类带来的庞大变化。能源领域的巨变和围绕电的发明是本课的要紧内容,难点是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基于学生差不多学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学生对科技革命对人类进展的重要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然而课文中的隐性知识内容,学生不易明白得,因此需要教师进行阐述说明。以更多的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明白得力,形成共识。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差不多概念、内容及特点。 了解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和应用历史,培养明白得能力。 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说明电作为新能源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庞大变化。 过程与方法 利用课文中的小字、史料、插图充分展现课文中有关电气时代的特点和科学家的奉献。 小组分工合作积极收集有关电和电器对现实生活的阻碍等方面的资料,感受电和电器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庞大变化,从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加强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电气时代的来临给世界带来的深刻变革,进一步加深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人类文明的演进和人类社会的进展,差不多上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的。 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以及勇于创新、不畏艰巨、不惜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以导为主的教学法,读、讲、议结合。采纳多媒体手段,显示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家用电器图像,以引起学生极大的爱好。 五、教学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预备时期 1.课前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确定组长、发言人、时刻操纵员等,明确分工。 2.教师将预备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3.教师依照课文内容设计三个调查主题,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进行调查: (1)人类认识电的过程; (2)爱迪生发明制造的故事和成就; (3)家庭使用电器的情形及感受。 4.学生课前主动查找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收集整理,制作课件。在预备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分配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从中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每当同学们打开电灯读书、打开电视看节目,或者使用微波炉的时候,我们都需要什么呢?(学生发言) 请学生再举几个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类似的例子。 那么电那个奇异的东西是谁发觉的呢?它的发觉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什么时代?它对我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案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议会与王权的斗争,探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原因、经过、结果,准确简述《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基本内容、作用。 2.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3.正确看待英国的“光荣革命”,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 《权利法案》 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展示英国议会大厦图片,向学生讲解英国的制度。你知道这是怎么形成的吗?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__斯图亚特王朝__的统治。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__君权神授__”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2.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__议会__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知识点二革命的发生 3.1640年,__议会__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 4.1649年,__查理一世__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__共和国__。然而,共和国的权力却落在了以__克伦威尔__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 知识点三《权利法案》 5.1688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__光荣革命__”。 6.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__权利法案__》,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7.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__议会__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__君主立宪制__。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17世纪初,英国处在哪一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 斯图亚特王朝。 2.这一时期,议会与王权关系怎样?这一关系集中体现在什么方面?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

学练提纲15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学习目标 1.把握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替、时期特征。 2.把握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作用。 3.把握民族大融合的特点、意义。 二、学练提纲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能独立完成的先独立完成,遇到疑难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一)想一想 1.鲜卑族的孝文帝为什么要实行“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的改革? 2.孝文帝为什么一定要迁都洛阳?为什么要精心安排这种“计谋”? 3.课本P93页欣赏与思考 (二)试一试 1.你能依照课本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简要说说这一时期南北方政局的更迭情况吗?并概括一下这一时期北方政局的特征。

2.阅读课文“孝文帝改革”内容,试制作“孝文帝改革表”。 背景内容作用3.阅读“民族大融合”的内容,试概括民族大融合的特点与作用? (三)练一练(1-13为必作,14、15为选作) 1、北朝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 A、氐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匈奴族 2、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A、统一黄河流域 B、北方民族大融合 C、完成封建化 D、阶级矛盾缓和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 ①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②加强对中原的控制③从事农业生产④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C、加速北方封建化进程 D、恢复北方的农业生产 5、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B、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 C、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D、符合封建者根本利益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知识点整理 1、人类的形成 ⑴人类是由非洲南方古猿演变而来; ⑵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⑶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⑷劳动创造了人; ⑸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或标志: 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产生、国家的产生 ⑹三大人种形成于晚期智人时期;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人种的差异只是生理特征的差异,而没有优劣之别; ⑺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这两个社会阶段的主要区别在于女性在母系氏族社会占主导地位,男性在父系氏族社会占主导地位;母系氏族发展到父系氏族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 亚非古代四大文明及其发源地: ①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前3500年) 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前3500年) ③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岸流域(前进500年) ④中国的古代文明:黄河流域(前2100年) 3、亚非古代四大文明发源地的共同特征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位于北纬20度-40度之间; 原因: 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线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大河流域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含义:尼罗河孕育了埃及和埃及文明 5、对金字塔的认识 ①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②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 ③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④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⑤金字塔是埃及奴隶主残酷剥削、压迫奴隶的历史见证。

⑥金字塔是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的标志 6、对汉谟拉比法典的认识 ①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 ②内容: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主阶级专政。 ③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和目的:是一部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的标志 ⑤历史意义:是现存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7、对种姓制度的认识 ①形成:是雅利安人在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严格等级的制度; ②内容:社会全体成员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不同,权利与义务也不同,婆罗门和刹帝利是统治阶级、特权等级;吠舍和首陀罗是被统治阶级,地位悲惨。 ③种姓制度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的标志 ④种姓制度的实质:印度的等级制度严格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印度中央集权专制政治的体现 ⑤种姓制度的影响:种姓制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有不良影响。 8、西方文明之源 ⑴西方文明源于古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 ⑵雅典的发展: ①公元前8c建立城邦, ②公元前6c成为共和国, ③公元前5c后半期达到全盛。 ⑶雅典的全盛: ①时期:公元前5c后半期(希波战争之后) ②当政者:伯利克里(政绩) 发展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权利,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③雅典达到全盛的表现: a、经济上,经济繁荣; b、文化上,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c、政治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⑷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电气时代的来临》习题

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 一、选择题: 1、19世纪70年代,人类历史进入了() A. “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 信息时代 D.知识经济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 A.蒸汽机 B.电 C.电子技术 D.计算机技术 3、名言“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出自 () A.牛顿 B.卡尔·本茨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4、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C.石器时代 D.核能时代 5、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得到开发和广泛应用的新能源是 ( ) ①水力②原子能③石油④电力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6、一提到“发明大王”,你最佩服的人是() A.瓦特 B.爱迪生 C.法拉第 D.史蒂芬孙 7、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发和利用的能源中最符合环保标准的是() A.煤炭 B.石油 C.原子能 D.电力 二、填空题: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 的广泛应用。 2、主要成果: ①的发现和应用;②和的创制; ③运输工具的出现;④远距离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 3、美国发明家爱迪生,被称为“”发明了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等。 4、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动力的机器是:。 5、第二次工业革命被称为——时代。 三、材料分析:

“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哪国人? (2)谈一谈他所取得的成就。 (3)他的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 B 3、 C 4、B 5、 B 6、B 7、D 二、填空题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电力 的广泛应用。 2、主要成果: ①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②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 ③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④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 3、美国发明家爱迪生,被称为“发明大王”发明了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等。 4、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动力的机器是:内燃机。 5、第二次工业革命被称为-- 电气时代。 三、材料分析题 (1)爱迪生,美国人。 (2)一生有四千多项发明,包括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等。 (3)一个人成功的奥秘在于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1)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采取合作的形式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利用相关的图片、故事、文字、FLASH动画等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充分展现历史,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通过辩论题的设置,调动学生在课外搜集、整理、归纳资料,学会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思考和探究问题,并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品质。 (2)通过讲述科学家的刻苦钻研然后进行发明创造的事实,让学生认识到“只有耕耘,才会有收获”的道理,进而培养学生努力奋斗、积极探索的精神品质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除了仍然要加强以上这些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难点: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猜谜语导入

出示谜语,学生猜。教师总结:电灯和电话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从此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①一根藤儿连万家,家家开出幸福花,花儿夜夜放光芒,工作学习需要它。 ②没嘴会说话,没手会摇铃,相隔千万里,说话能听清。 【活动】自主合作学习本课基本内容 一、学生阅读全篇,自己在书上圈点勾画出答案,之后小组合作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 1. 开始时间: 2.新能源:--------- 和----------- 3.电力技术方面领先国家:------和------- 4.时代特征: 5.由于------与--------的发明和使用,电力日益广泛应用。 6. 主要标志:———和———的广泛应用. 7.期间的重要发明与发明者及其影响? 8.启示? 二、学生展示答案,师生集体订正。 【活动】探究“电力是广泛被应用的” 电力是怎样被广泛应用的? 1、学生们看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视频 2、教师介绍: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找到了打开电能宝库大门的钥匙,而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电力得以广泛应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早期的发电机存在许多的缺点,到70年代发电机才进入实际生产领域,电力开始带动机器成 为取代蒸汽的新能源。 3、比较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哪些优点? 【活动】了解电力广泛应用后,人们生产生活的变化 1、80年代,随着远距离输电方法的试验成功,电力被广泛应用。 了解人们生产生活的变化:

第四章划时代的发现【公开课教案】

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 第1节《划时代的发现》 一、教材分析 《划时代的发现》是人教版高中物理3-4第四章第一节,本节是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思考、研究时的迷失与最后成功,本节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难得素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奥斯特实验、电磁感应现象, (2)了解电生磁和磁生电的发现过程, (3)知道电磁感应和感应电流的定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使学生掌握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 (2)通过学习了解科学家们在探究过程中的失败和贡献,从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想。 (3)领悟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等要素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阅读培养学生正确的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领会科学家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某些猜想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3)以科学家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激励自己。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背景; 难点:体会人类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本节课学生认识到探索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背景是关键。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科学家的艰辛 2. 实验法:学生自己体会奥斯特实验 3.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4.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划时代的发现”,初步了解物理学史。分小组6台奥斯特实验装置。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分小组合作学习,分6个学习小组。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北师大初中历史九上《电气时代的来临》教案_4

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 课题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设 计思路学生 分析 基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学生对科技革命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课文中的隐性知识内容,学生不易理解, 因此需要教师进行阐述解释。以更多的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理解 力,形成共识。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 入新课复习提问 每当同学们打开电灯读书、打开 电视看节目,或者使用微波炉的 时候,我们都需要什么呢? 请学生再举几个日常生活中常发 生的类似的例子。 那么电这个奇妙的东西是谁 发现的呢?它的发现把我们带进 了一个什么时代?它对我们的生 产和生活又产生了什么影响?今 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 题。 学生发言、举例教材 分析 本课讲述的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兴起的历程。教科书从人类对电认识的过程和电力取代蒸汽作为主要能源以及电的一系列重要发明 三方面阐述了电气时代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能源领域的巨变和围绕电 的发明是本课的主要内容,难点是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 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能力 1.了解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和应用历史,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了解第 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及特点。 2.讲述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说明电作为新能源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及对世界的影响。 过程 与 方法 利用教科书的小字、史料、插图及人物肖像或其他教学资源,充分展现课文中有关电气时代的特征和科学家的贡献,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 要性。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了解电气时代的来临对世界带来的深刻变革,从中感受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 以及勇敢创新、不畏艰难、不惜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 力的这一重要道理。认识人类文明的演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都市在 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的 重 点 能源领域的巨变和围绕“电”的发明。 难 点 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教学策略 1、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以导为主的教学法,读、讲、议结合。采用多媒体手段,显示和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家用电器图像,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2、创设情境。教师准备:根据内容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影像资料,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景,使学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思想上产生强烈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 3、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收集有关发明大王爱迪生故事;学生进行家庭电器调查。质疑问难,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以学定教”,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4、自主学习:采用“先学后教”等教学模式,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线索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中发展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 5、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组合,就解决某一问题进行学习合作,他们之间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精品教案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通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1.知道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识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大事件;了解《权利法案》颁布及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史实。 2.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初步认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权利法案》内容的分析,理解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影响。 3.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一种新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始终影响着革命的进程,但进步的事业最终会取得胜利。 重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权利法案》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影响。 多媒体展示:英国现任女王和现任首相。 教师:上面的两幅照片一个是英国的现任女王,另一个是英国的现任首相。哪位同学知道在英国,她们二人谁掌握着英国的最高权力? 学生:当然是首相特蕾莎·梅。女王只是名义上的最高元首,而权力掌握在首相的手里。 教师:是的,英国的这一制度就是君主立宪制,这一制度是怎么确立女王在英国承担的职责?让我们学习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了解这一史实。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史料1第14条规定:国王在国家重要事务上,包括征税和服兵役,必须征求贵族意见,并且得到他们的同意。第39条规定:国王不得随意侵犯贵族合法的人身自由。 ——《大宪章》 教师:请思考《大宪章》颁布的目的是什么?《大宪章》体现了什么原则? 学生: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教师:《大宪章》的颁布形成了用法律限制国王权力的政治传统,13世纪末,英国基本确立议会制度。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征税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1.1《“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 华东师大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1.1《“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华 东师大版 【内容标准】 (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3)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考试标准】 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灯、电报、电话的发明者;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和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及图。 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情况,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讨论归纳教学法组织学生讨论,并归纳知识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要点】 要点: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使用;电讯业兴起。 重点:电力的广泛使用、内燃机、汽车、飞机的发明。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导入新课】 回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进而导入。 【新课探究】 一、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兴起了一场以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策源地,扮演先行者角色。 提示:1831年法拉第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可以产生电流。这为制造发电机创造了条件,也为开辟人类生活的新时代——电的时代创造了条件。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 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 ——耐用电灯泡等 介绍: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1931)及其发明的炭丝灯。爱迪生的故事说明成才主要依靠勤奋努力 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 2.通讯手段的发明,电讯业兴起(超出教材) 莫尔斯(美)——有线电报 贝尔(美)——有线电话

人教版必修三第七单元第3课教案《蒸汽和电的时代的到来》

人教版必修三第七单元 第3课《蒸汽和电的革命》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蒸汽和电的革命》这一课学习内容的要点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将本课列为第7单元《近代以来的科学历程》第3课。本课分为3个子目。第一子目是“蒸汽时代的到来”,讲述蒸汽机发明极其影响;第二字目为“电气时代”,主要叙述了电的发明极其应用推广;第三子目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论述了蒸汽和电的发明推广对社会变革产生的巨大影响。 本课内容量大,且涉及专业的科学知识,对文科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困难。 学习中要明确近代科技发明出现的时代背景,该课涉及物理、数学、化学等多科知识,对老师的备课要求大,若想面面俱到,时间是不允许的。为此进行教学设计中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和整合。 三、学情分析 本课程授课的对象是高二学生,学生在高一已经在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三课学过《工业革命》,学生对蒸汽机和电的发明的时代背景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认知水平上,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在思想上已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且已初步具有史料阅读、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但由于年龄、知识、等原因的限制,以及将要学的时代的久远,学生对蒸汽机和电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影响还欠缺深入的认识。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蒸汽机发明的过程;瓦特研制成功“万能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电力的发现与发展,电进入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2.理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作用。 3.运用: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问题探究、历史比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文知识点复习17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文知识点复习(1-7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文知识点复习(1-7课)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三、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 ★第三课华夏之祖 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原因:四发明) 二、尧舜禹的“禅让” 三、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朝的兴衰 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

家。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春秋争霸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二、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2.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度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 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二、著名的都江堰 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三、商鞅变法

新编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八王之乱;少数民族的内迁 教学难点:理解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把情况报告给晋惠帝司马衷,但司马衷却对报告的人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报告的人听了,哭笑不得,灾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来的肉粥呢?由此可见司马衷是如何的愚蠢糊涂,也由此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西晋为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灭亡。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西晋的建立

1.教师讲述: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63年,魏灭蜀。(2)魏中期,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魏国皇帝形同傀儡。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复述西晋建立和西晋灭吴统一全国的经过。 3.教师补充: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4.腐朽的统治: (1)在治国方略上,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皇室及许多大臣处处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 (2)统治阶级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目标导学二:八王之乱 1.多媒体展示:八王之乱示意图 2.问题思考:阅读教材,分析八王之乱的背景。 提示:西晋年间,为了巩固司马家族的统治,采取了大封同姓诸王的政策,后来又让封王移封就镇,导致宗室诸王势力强大。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3.合作探究:西晋的统一为什么如此短暂? 提示:(1)晋武帝大封皇族,使封王掌握大量实权,造成了封王专权、中央统治不力的严重政治后果,这是导致社会腐败、战乱发生的祸根,也是西晋衰落以至灭亡的原因之一。(2)皇族和豪贵昏庸贪婪,奢侈腐化,社会上层腐败,不顾民间疾苦,是其灭亡的重要原因。 (3)“八王之乱”使得西晋社会动荡、经济衰退,民不聊生,人口大量南迁,这也是西晋衰落以至灭亡的重要原因。长期奴役和剥削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使得少数民族不断起兵反抗,这是西晋灭亡的直接原因。 目标导学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多媒体展示: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2.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简述北方民族内迁的基本史实:时间、主要的民族、内迁的方向和大体过程。 提示:(1)时间:东汉、魏、晋时期。(2)内迁主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3)内迁方向和大体过程: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