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兰叶青无机化学 第一章答案

兰叶青无机化学 第一章答案

兰叶青无机化学  第一章答案
兰叶青无机化学  第一章答案

第二章 习题解答

2-10解:(1)×;(2)×;(3)√;(4)×;(5)×;(6)×;

(7)×;(8)×;(9);(10)×;(11)×

2-11解:(1)敞开体系;(2)孤立体系;(3)敞开体系; 2-12解:(1) Q =100kJ W=-500 kJ △U = Q + W=-400 kJ

(2)Q =-100kJ W=500 kJ △U = Q + W=400 k

2-13解:因为此过程为可逆相变过程,所以

Q p =△H= 40.6kJ ·mol -1

W=-p 外△V ≈-n R T =-8.314×373.15=-3.10 kJ ·mol -1 △U = Q + W= 40.6+(-3.10)=37.5 kJ ·mol -1

2-14解:(1)

r m B f m B

f m 2f m f m f m 231

B)

3CO g Fe,s 3CO,g Fe O ,s 3393.51203(110.52)(822.2)26.77kJ mol H H H H H H -?=ν?=??-?+?=?-?-?---=-?∑((,)+2()()()

()+ΘΘ

ΘΘ

ΘΘ

(2)

r m B f m B

f m 2f m 2f m f m 21

B)

CO g H ,g CO,g H O,g 393.510(110.52)(241.82)41.17kJ mol H H H H H H -?=ν?=??-?+?=-----=-?∑((,)+()()()

()+ΘΘ

ΘΘ

ΘΘ (3)

r m B f m B

f m 2f m f m 2f m 31

B)

6H O l NO,g 5O ,g 4NH ,g 6285.834(90.25)504(46.11)1169.54kJ mol H H H H H H -?=ν?=??-?+?=?-?-?-?-=-?∑((,)+4()()()

()+ΘΘ

ΘΘ

ΘΘ

2-15解:乙醇的Θm f H ?反应r m H ?Θ

为:

(4) 2C (s ,石墨)+3H 2(g )+1/2O 2(g )= C 2H 5OH (l ),所以:

反应(4)=反应(2)×2+反应(3)×3-反应(1)

r m r m r m r m -1

(4)2(2)3(3)(1)

2(393.5)3(571.6)(1366.7)1135.1kJ mol H H H H ?=?+?-?=?-+?---=-?ΘΘΘΘ

对反应2C (s ,石墨)+ 2H 2(g )+ H 2O (l )= C 2H 5OH (l )

r m f m f m 2f m 2f m 1

()(H O,l)2(H ,g)2(C,s)

1135.1(285.83)2020849.27kJ mol H H H H H -?=?-?-?-?=----?-?=-?乙醇ΘΘΘΘΘ

虽然,该反应的r m H ?Θ<0(能量下降有利),但不能由r m H ?Θ

单一确定反应的方向,实际反

应中还须考虑其他因素,如:混乱度、反应速率等。

2-16解:由反应可知,每消耗1mol 的蔗糖,人体可得热量为:

r m f m 2f m 2f m 2f m 1

44

r m 11(H O,l)12(CO ,g)12(O )(,s)

11(285.83)12(393.51)120(2222.1)5644.15kJ mol 1.010 1.010()342605.95644.15

H H H H H M H -?=?+?-?-?=?-+?--?--=-????=?=?,g 蔗糖则一个成年人每日所需的蔗糖克数为蔗糖克ΘΘΘΘΘ

Θ

2-17解:由反应可知:

N 2H 4(l )+1/2N 2O 4(g )=3/2N 2(g )+2H 2O (l )

r m B f m B

f m 2f m 2f m 24f m 241

2441

24r m 24B)

32H O l N ,g 2

1N O ,g N H ,l 2

31

2285.830(9.16)(50.63)

22

626.87kJ mol 1N H l (N H )1000626.87 1.95910kJ mol (N H )32

H H H H H H kg W H M --?=ν?=??-?-?=?-?-?-=-???=?-=??∑((,)+()

()()()+则的()可释放热量为

ΘΘ

ΘΘΘΘΘ

2-18解:(1)△S >0;(2)△S >0;(3)△S >0;(4)△S >0; (5)△S <0;(6)△S >0;(7)△S >0;(8)△S <0;

2-19解:由反应可知:

r m B f m B

f m 2f m 22f m 3f m 21G G B)

G H O l G (NH )CO,s 2G NH ,g G CO ,g 237.18(197.33)2(16.5)(394.36)

7.15kJ mol 0ν-?=?=??-?-?=---?---=-?<∑((,)+()()()

()+可以得到

ΘΘ

ΘΘΘΘ

2-20解:由反应可知: (1)

r m B f m B

f m f m 2f m 21G G B)

2G NO g G O ,g G N ,g 286.570173.14kJ mol 0

ν-?=?=??-?=?-=?>∑((,)-()()

()ΘΘ

ΘΘΘ (2)

r m B f m B

f m 2f m 2f m 21B)

2N O g O ,g 2N ,g 2104.20208.4kJ mol 0

G G G G G ν-?=?=??-?=?-=?>∑((,)-()()

()ΘΘΘΘΘ

(3)

r m B f m B

f m 3f m 2f m 21B)

2NH g 3H ,g N ,g 216.5033.0kJ mol 0G G G G G ν-?=?=??-?=?--=-?<∑((,)-()()()较好

ΘΘ

ΘΘΘ

2-21解:

r m B f m B

f m 2f m 2f m 1

r m B m B

m 2m 2m 11

r m (298.15)B)

2NO g O g 2NO,g 233.22(90.25)114.1kJ mol (298.15)B)

2NO g O g 2NO,g 2240.02(210.65)58.7J mol K

H K H H H H S K S S S S G ---?=ν?=??-?=?-?=-??=ν=-=?-?=???∑∑((,)-(,)()

()((,)-(,)()

()ΘΘ

ΘΘΘ

ΘΘ

ΘΘΘ

Θr m r m 111311r m 113

r m (800)(298.15)(298.15)

114.1kJ mol 800K (58.7J mol K )1067.14kJ mol 0.....(298.15)114.1kJ mol (298.15)(58.7J mol K )101944K H K T S K H K T S K K

---------=?-?=-?-????=-?

能正向自发ΘΘ

Θ

Θ

2-22解:由反应可知:

r m B f m B

f m 2f m 2f m f m 31

r m B m B

m

2m

2m m 3(298.15)B)

O g 2NO g 2Ag s 2AgNO ,s 233.22(124.4)315.2kJ mol (298.15)B)

O g 2NO g 2Ag s 2AgNO ,s 205.32240H K H H H H H S K S S S S S -?=ν?=????=?-?-=??=ν==+?∑∑((,)+(,)+(,)-()

()((,)+(,)+(,)-()ΘΘ

ΘΘΘΘΘΘΘ

ΘΘΘ113r m r m r m 1r m 113

r m .0242.552140.9488.83J mol K AgNO s ()(298.15)(298.15)0

(298.15)315.2kJ mol (298.15)488.83J mol K 10645.5,G T H K T S K H K T S K K

------+?-?=???=?-?≤??≥=????=分解分解分解

要使()分解

由上述讨论可知保存时要密封、低温、避光等

ΘΘΘΘ

Θ

2-23解:由反应可知:

(1) 312

2

223H p N NH p /p /p K p /p

????????

=()()()Θ

Θ

Θ

Θ

(2) 321

NH /H /K p p p p =

????????

()(S )Θ

ΘΘ

(3) 22

22O /H O /p p K c c =

????

()()ΘΘ

Θ

(4) 32++Ca /HCO /H /c c c c K c c -????????=()()()ΘΘ

Θ

Θ

(5) 42

5

2+22

56

+22Mn /O /MnO /H O /H /c c p p K c c c c c c -????????=???

?????????()()()()()ΘΘΘ

ΘΘΘ 2-24解:由题意可知:

反应(4)=反应(3)×4-反应(2)×2-反应(1)×2

r m r m r m r m 4

22(4)4(3)2(2)2(1)G G G G K K K K ?=?-?-?????=?????????

(3)(4)(2)(1)ΘΘΘΘΘ

Θ

ΘΘ

2-25解:由题意可知:

[]2

2

48221.810 5.06100.80K K K ?????????===?????

(2)(1)ΘΘΘ 2-26解:设容器体积为1升,则平衡时:

C 2H 5OH (l )+ CH 3COOH (l )= CH 3COOC 2H 5(l )+ H 2O (l )

起始物质的量浓度/ mol ·L -

1 1.0 1.0 0 0

平衡物质的量浓度/ mol ·L -

1 1.0-2/3 1.0-2/3 2/3 2/3

3252253CH COOC H / H O /C H OH /CH COOH /22

334221133c c c c K c c c c ????????=????????

?==????-- ???????

()()()().00ΘΘ

Θ

ΘΘ

设混合后重新平衡时生成x mol 的CH 3COOC 2H 5,则

C 2H 5OH (l )+ CH 3COOH (l )= CH 3COOC 2H 5(l )+ H 2O (l )

平衡物质的量浓度/mol ·L -

1(138/46.0)-x (120/60.05)-x x x

()()3252253CH COOC H / H O /C H OH /CH COOH /4321.57mol

c c c c K c c c c x x x x ????????=????????

==--=2()()()().00ΘΘ

Θ

ΘΘ

2-27解:M (PCl 5)=208g/mol , n 总=

193.511

0.055mol 8.314423.15

pV RT ?==? 设平衡时有x mol 的PCl 5(g )转化为PCl 3(g ):

PCl 5(g ) = PCl 3(g )+ Cl 2(g )

起始物质的mol 数 10.4/208 0 0 平衡物质的mol 数 (10.4/208)-x x x

n 总=(10.4/208)-x +x+x=0.055mol x=0.005mol 平衡时各物质的mol 数和平衡分压分别为:

5553233210.4

(PCl )0.0050.045mol 208(PCl )0.045

(PCl )193.53158.34kPa

0.055

(PCl )(Cl )0.005mol (PCl )0.005

(PCl )(Cl )193.5317.59kPa 0.055

n n p p n n n n p p p n =

-==?=?=====

?=?=总总总总

2232

555(Cl )/(PCl )/(17.59/100) 1.9510158.34/100(PCl )/PCl 0.005

100%100%10%

PCl 0.055

p p p p K p p α-????????===?????

=

?=?=已转化的量的起始量ΘΘ

Θ

Θ

2-28解:若将Ag 2S (s )还原为Ag (s ),即

r m r m 2222ln ln 0

ln

0(H S)/0.36(H ) 2.78mol (H )/2.78mol H G RT K RT Q Q

G RT K c c Q K c c c ?=-+≤?=≤????=≤=????

或 即 =所以最少需要的(g )ΘΘ

Θ

ΘΘ 2-29解:设开始时N 2O 4的物质的量为n , 反应的分解率a 则:

N 2O 4 (g) = 2NO 2(g) 起始时物质的量 /mol n 0 平衡时物质的量 /mol n – na 2na 平衡时物质的分压/kPa x (N 2O 4) p 总 x (NO 2) p 总

=[ (n – na )/(n + na )] p 总 = [2na /(n + na )] p 总 =[(1 – a )/(1 + a )] p 总 =[2a /(1 + a )] p 总

{}2

2

224NO / [(1 )/(1 + )] / 1.00[2 /(1 + )] / N O /24.3%15.6%

p p p p K p p p p p αααααα??-??===????

==总总

12总()()将不同的代入可得: ΘΘ

Θ

ΘΘ 2-30解:查表得

NH 4Cl (s )= NH 3(g )+HCl (g )

f m

G ?Θ

(kJ/mol) -203.0 -16.5 -95.30 f m

H ?Θ

(kJ/mol) -314.4 46.11 -92.31 m

S Θ

(J/mol ?K) 94.56 192.3 186.80

r m B f m B

f m 3f m f m 41

3

r m 16

r m B f m B

(298.15)B)

NH g HCl g NH Cl,g (203.0)91.20kJ mol 91.2010lg 15.98

2.303 2.3038.314298.151.0510(298.15)B)

G K H G G G G K RT K H K H --?=ν?=???=--=???=-==-??=??=ν?∑∑((,)+(,)-()

(-16.5)+(95.30)(ΘΘ

ΘΘΘ

Θ

Θ

Θ

ΘΘ

f m 3f m f m 41

r m B m B

m 3m m 4114r m NH g HCl g NH Cl,g 92.31(46.11)(314.4)175.98kJ mol (298.15)B)

NH g HCl g NH Cl,g 186.80192.394.56284.54J mol K NH Cl ()H H H S K S S S S G T ---=???=-+---=??=ν==+-=???=∑转化(,)+(,)-()

()((,)+(,)-()

要使转化

ΘΘΘ

ΘΘ

ΘΘΘ

Θr m r m 1r m 113

r m (298.15)(298.15)0

(298.15)175.98kJ mol (298.15)284.54J mol K 10618.6K

H K T S K H K T S K ----?-?≤??≥=????=分解转化

ΘΘ

Θ

Θ

2-31解:查表得

C (s ,石墨)+CO 2(g )= 2CO (g )

f m

H ?Θ

(kJ/mol) 0 -393.51 -110.52 m

S Θ

(J/mol ?K) 5.74 213.6 197.56

r m B f m B

f m f m f m 21

r m B m B

m m m 21(1)

(298.15)B)

2CO g C CO ,g 2110.52(393.51)0172.41kJ mol (298.15)B)

2CO g C CO ,g 2197.56213.6 5.74175.78J mol K H K H H H H S K S S S S --?=ν?=???=?----=??=ν==?--=??∑∑((,)-(,g )-()

()((,)-(,g )-()

()ΘΘ

ΘΘΘΘΘΘΘΘ1

r m r m r m 313

r m 22

r m r m (298.15)(298.15)(298.15)

172.41298.15175.7810120.0kJ mol 0120.010lg 21.02

2.303 2.3038.314298.15

9.53510(2)

(1198.15)(298.15G K H K T S K G K RT K G K H ----?=?-?=-??=?>?-?=-==-??=??=?298.15

反应逆向进行

ΘΘΘΘ

Θ

Θ

ΘΘ()

r m

313

r m 2

21112)172.411198.15175.781038.2kJ mol 038.210 1.665

2.303 2.3038.3141198.15

46.25(3)

(CO)/(100/100)(1198.15)0.50046.25200/100(CO )/K T S G K RT K p p Q K K p p ---?=-??=-?

反应正向进行

Θ

Θ

Θ

ΘΘ

ΘΘ反应逆向进行

2-32解:2r m 21

112

lg ()2.303K H T T K R T T ?-=ΘΘΘ

322800237.910800700lg ()0.35359.07 2.3038.3148007002.257

K K K K K -?-==??==可以看出,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下降,反应向左移动。

ΘΘΘΘ

第三章 习题答案

3-1答: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定容反应器中,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变化的程度。 以反应 2N 2O 5

4

CCl 4NO 2 + O 2 为例

平均速率表示为: v =-

t c ??2)O (N 52 = t

c ??4)NO (2= t c ??)

O (2

瞬时速率表示为:υ= -

21t c d )O N (d 52 = 4

1t c d )

NO (d 2= t c d )O (d 2

3-2答:速率常数为速率方程中的比例常数,数值上等于反应物浓度均为1mol ·L -1

时的

反应速率,其单位随反应级数的不同而不同。速率常数与浓度无关。对于活化能大于零的反应,温度越高,速率常数越大;活化能越大,速率常数越小。

3-3答:速率方程中反应物浓度的幂指数称为该反应物的反应级数,其大小代表了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反应级数大小可用实验来确定,或由实验机理推定。

3-4答:根据碰撞理论,活化能可以看作活化分子所具有的最低能量。在过渡态理论里,活化能为反应物的平均能量和活化复合物的能量差。

3-5答: ① 某反应的速率常数很高,所以反应速率一定很高。 答:不正确,反应速率也受浓度大小及反应级数的影响; ② 某催化剂用于合成氨,N 2的转化率为0.20,现有一新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常数提高一倍,所以转化率将提高0.40。

答:不正确,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

③ 从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可以知道该反应是几级反应。 答:正确。

④ 在反应历程中,定速步骤是反应最慢的一步。 答:正确。

3-6答: ① A 和B 都用掉一半时

解:速率方程为:v =k [A]2[B] 则v /v (初始)=1:8 ② A 和B 都用掉2/3时

解:速率方程为:v =k [A]2[B] 则v /v (初始)=1:27

3-7解:(1)v =k c (NO)x ×c (O 2)y (2) 则y =1;

则 x =2;

所以 v =k c (NO)2×c (O 2) 反应级数为3级;

将c (NO)=c (O 2)=0.10 mol ·L -1及v = 0.030 mol ·L -1·s -1

代入速率方程

得 k = 30 mol -2·L 2·s -1

(3)当c (NO)=c (O 2)=0.15 mol ·L -1

v =k c (NO)2×c (O 2)= 30 mol -2·L 2·s -1×(0.15)2×(0.15)=0.101 mol ·L -1·s -1

3-8解:

因 221

121ln ()a E k T T k R T T -=? 则)800

800(314.8101802ln

22311?-?=T T k k T 2= 821 K

3-9解:

因 )(ln

1

21212T T T T R E k k a ?-= 则)600650600

650(314.810226s 103.1ln 31-15?-?=?-k y

x y x k k 20.010.010.010.0060.0030.0????=

y

x y

x k k 20.020.020.010.0024.0060.0????=

k 1= 3.98×10-

7 s

-1

3-10解:

因 )(ln 121212T T T T R E k k a ?-= 则)300400300400(314.8s

L mol 103.1s L mol 105.4ln 1131

13?-=??????------a E E a = 12.39 kJ ·mol

-1

第四章 习题解答

4-1答: (1) 提出稳定轨道的概念,并将量子化条件引入原子轨道的概念中。

(2) 阐述了基态和激发态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3) 说明了电子跃迁与能量的关系,并初步解释了原子光谱 波尔理论首次将量子化条件引入原子轨道的概念中,并推算出氢原子半径和电离能,较好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

局限性:① 波尔理论不能解释多电子原子光谱;

② 波尔理论不能说明氢原子光谱精细结构;

4-2答:1. 主量子数(n )用来描述电子出现几率最大区域离核的远近,同时也是决定原子内电子能量高低的主要因素。角量子数(l )是决定电子能量的次要因素,并表示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角量子数的取值决定于主量子数。磁量子数(m )表示原子轨道在核外空间不同的伸展方向,其取值决定于角量子数。自旋量子数(m s )代表着电子不同的自旋方向,m s 是不依赖于其他量子数而存在的独立量。

4-3答: l 值有3个,即3s 、3p 、3d 。 4-4答:(1) n =2 l =1 m =0 合理

(2) n =2 l =2 m =-1 不合理 l 最大取值为n -1 (3) n =3 l =0 m =+1 不合理 m 最大取值为l (4) n =2 l =3 m =+2 不合理 l 最大取值为n -1

4-5答:(2,0,0,±1/2);(2,1,0,+1/2)(2,1,1,+1/2)(2,1,-1,+1/2)或为-1/2

4-6答:① 5d ② 4s ③ 3p ④ 3d ⑤3d ⑥3s

能量由高到低次序为:①>④=⑤>②>③>⑥ 4-7答:(1)2s 2; 铍 Be (2)2s 22p 1; 硼 B (3)2s 22p 3; 氮N (4)2s 22p 4; 氧O (5)5s 25p 66s 1;铯Cs (6)3d 104s 1; 铜Cu 4-8答:①E 3s = E 3p = E 3d <E 4s ② E 3s < E 3p <E 4s <E 3d

4-9答:(1) 29Cu :[Ar] 3d 104s 1; Cu 2+

:[Ar] 3s 23p 63d 9;

(2) 26Fe :[Ar] 3d 64s 2; Fe 2+

:[Ar] 3s 23p 63d 6;

(3) 47Ag :[Kr] 4d 105s 1; Ag +

:[Kr] 4s 24p 64d 10;

(4) 53I :[Kr] 5s 25p 5; I -

:[Kr] 5s 25p 6; 4-10答: (1) Al (2) Na (3) P (4) Be 4-11答:(2)O 、Cl 、H 4-12答:

原子序数

电子排布式 电子层数

周期 族 区 元素名称

7 [He]2s 22p 3 2 二 ⅤA p 氮 19

[Ar]4s 1

4

ⅠA

s

25 [Ar]3d54s2 4 四ⅦB d 锰

30 [Ar]3d104s2 4 四ⅡB ds 锌

36 [Ar] 4s24p6 4 四0 p 氙

4-13答:(1) Mg2+>Al3+均为主族元素,同周期从左至右,最高价离子半径减小;

(2) Br-<I-均为主族元素,同族中从上至下,离子半径增大;

(3) Cl->K+相同最外层电子构型,阴离子大于阳离子;

(4) Cu+>Cu2+同种元素,高价离子半径小于低价离子半径;

4-14答:①离子键的形成:(1)活泼金属原子和活泼非金属原子之间通过电子转移分别变成相应离子;(2) 正负离子之间由于静电作用而相互吸引,形成了稳定的离子键。

②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③一般电负性相差较大(>1.7)的元素的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间形成离子键。

4-15答:离子构型有5种,即2电子构型、8电子构型、18电子构型、9~17电子构型以及18+2电子构型。

Al3+:8电子构型;V3+:9~17电子构型;Mn2+:9~17电子构型;

Fe3+:9~17电子构型;Sn2+:18+2电子构型;Sn4+:18电子构型;

Pb2+:18+2电子构型;Cu+:18电子构型;Cu2+:9~17电子构型;

Ni2+:9~17电子构型;Cr3+:9~17电子构型;O2-:8电子构型;

Ba2+:8电子构型;Ag+:18电子构型;

4-16答:N2:1个σ键、2个π键;CO2:2个σ键、2个π键;

BBr3:3个σ键;C2H2:3个σ键、2个π键;SiH4:4个σ键;

4-17答:HgCl2:直线形无极性;BF3:平面三角形无极性;

CHCl3:平面三角形有极性;PH3:三角锥形有极性;

H2S:V形有极性;

4-18答:C2H6:sp3;C2H4:sp2;CH3-C≡CH:sp3和sp;

CH3CH2OH:sp3;HCHO:sp2;COCl2:sp2;

4-19答:(1)CH4:色散力;

(2)He和H2O:诱导力、色散力

(3)HCl气体: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4)H2S: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5)甲醇和水: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

4-20答:(1)C6H6无;(2)C2H6无;(3)NH3有,分子间

(4)H3BO3有,分子间;(5)HNO3 有,分子内;

4-21答:乙醇分子间有氢键,而二甲醚分子间没有氢键:

4-22答:①BeO的离子键强度大于LiF;

②SiO2为原子晶体,CO2为分子晶体;

③金刚石为原子晶体不能导电,石墨层状结构间有自由电子可以导电;

④H2O分子间有氢键,而H2S分子间没有氢键;

⑤Na+为8电子构型,而Ag+为18电子构型,18电子构型的离子对阴离子作用力大于8电子构型的离子;

⑥由F2到I2分子量增大,半径增大,则色散力增大。

第五章分析化学概论

5-7解:

55.845

20.06%

20.09%278.01

20.06%20.09%0.03%0.03%0.001520.09%

T T r T x x E x x E E x ==

=∴=-=-=--=

==- =-1.5‰ 5-8解:

123452

2

1

1

14.5,13.814.013.614.2

14.0

()

(14.0)0.35

151

0.350.025

14.0

n

n

i

i

i i r x x x x x x x

x x

S n S S x ========--=

=

=--===∑∑

=25‰ 5-9解:

2

1

1.53 1.54 1.61 1.831.83

90%4520.761.83()1.63,0.140

1

90%4512.350.140

1.63 1.630.16

4

D n

i

i P n Q Q Q x

x x S n P n t tS x n

μ====-=<∴-==

=-==-∴?=±=±=±∑ 表表排序得:,,,可疑值x 当置信度,时,查表得,应保留

当置信度,时,查表得=2.35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5-10 解:

35.65、35.69、35.72、35.60

()()14,35.66,0.052

295%,451 3.18

3.180.052

35.6635.660.084

99%,451 5.84

5.840.052

35.6635.660.15

4

n x S P n t tS

x n P n t tS x n

μμ=====-=?=±

=±==-=?=±

=±当时,查表得当时,查表得

5-11 解:

90.00%

89.60%0.4%95%,1151 2.23

2.230.4%

89.60%89.60%0.27%

11

90.00%T x x S P n t tS

x n μ=====-=?=±=±=±∴ 当时,查表得不在此范围内,此产品不符合规定要求。

5-12 解:

M (NaCl)=55.845, m (NaCl)=35.8+4.5162=40.3

-1(NaCl)40.3(NaCl)58.443

(NaCl)0.690(mol L )1.000

m M c V ∴===?

5-13 解:

甲合理。 称量样品3.5克,为两位有效数字,甲结果符合有效数字要求。

5-14 解: (1)0.00505、 (2)6.349 、(3)pH =11.046 、(4)Θ

p a K =4.865

有效数字位数 三 四 三 三

修约后数字 0.0050 6.3 11.05 4.86 5-15 解:

46

669

4

1.060+0.05984-0.0013=1.060+0.060-0.001=1.119

0.1000 2.0100.0008(2)5.810 5.810 5.8100.0008 4.6100.1044 2.00100.1046

52.00

(0.050020.000.05032 5.55)3000(3)100%

1.0000(1.0000.27-------???=??=??=?+??-???-=

(1)52.0052.00

9)0.721300030000.01251.000 1.000

??

== 5-16 解:

2242422424Na C O KHC O (Na C O )(KHC O )2550.0200040.00

22 1.000102000

n n n V c n

c V n -==???∴===?4

-2-+2+24

224444混合物中和的物质的量相等即反应(1):2MnO +

5C O +16H =2Mn +10CO +8H O 2 5

(KMnO )

(KMnO )1000

(KMnO )(KMnO )20003(mol)

--2-2424

23

HC O +OH =

C O +

H O

1 1

(NaOH)(NaOH)

1000

10001000 1.00010(NaOH)10.00(mL)

(NaOH)0.1000

c V n

n V c -??∴===反应(2):

5-17 解:

3

3

232223

223

2Ag Cl AgCl (AgCl)0.716

(AgCl)

(AgCl) 5.0010(BaCl ) 2.5010(AgCl)143.32

2

(1)(BaCl )=(BaCl )(BaCl ) 2.5010208.240.520()(BaCl ) 2.5010(2)(BaCl )0.0500(mol (BaCl )50.010m n n n M m n M g n c V +------+=↓∴=

==?∴=

=?∴=??=?===??-12-2+

2-2+44442422242432L )(3)

SO +

Ba =

BaSO (SO )(Ba )

((NH )SO )

0.150

(BaCl )(BaCl )

0.500(BaCl )

((NH )SO )

132.13

(BaCl )22.810(L)

n n m c V V M V -↓=∴

=?=?∴=?

5-18 解:

设HCl 、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

-1-1HCl NaOH HCl NaOH NaOH 46.46HCl 2.5000

(HCl)45.56(HCl) 2.25NaOH 1000100.09

NaOH mol L )HCl mol L )

c c c c n n c c c ?=?=?=????? 总设、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则:43.33()()

(1)

又:()+2(2)

联立两式解得:()=1.24(()=1.16( 5-19 解: 有关反应式:

(1) 2HClO 4 + Na 2CO 3 = 2NaClO 4 + CO 2+ H 2O (2) NaOH + C 6H 5COOH = C 6H 5COONa + H 2O

(3) Ba(OH)2 + 2KH(IO 3)2 = Ba (IO 3)2 +2 H 2O+2KIO 3 (4) H 2SO 4+ Na 2B 4O 7·10H 2O = Na 2 SO 4+4H 3BO 3 +5H 2O

滴定剂 基准物质 基准物质称量范围 M (基准物质)

(1) 0.030 mol·L -1HClO 4 Na 2CO 3 (0.056~0.064)g 105.99 (2) 0.20 mol·L -1NaOH C 6H 5COOH (0.85~0.98)g 122.12 (3) 0.030mol·L -1Ba(OH)2 KH(IO 3)2 (0.82~0.94)g 389.91 (4) 0.080mol·L -1 H 2SO 4 Na 2B 4O 7·10H 2O (0.82~0.94)g 381.37 5-20解:

222323(EDTA)(EDTA)(Zn )(Zn )(Al)

10001000(Al)(Al)

0.0510030.000.0511510.50(Al)

100010000.2000

0.1340(Al O )101.96

(Al O )(Al)0.13400.2532

2(Al)226.982

c V c V M m M M M ωωω++??

-? ??

?=????

-? ??

?===

?=?=?或

5-21 解:

+2-424

++2-242722--+3+27222--2-22346+2-2-2427223223223222Ag +CrO =Ag CrO 2Ag CrO 2H 4Ag +Cr O H O Cr O +6I +14H =2Cr +3I +7H O I +2S O =2I +S O 13

2Ag ~Ag CrO ~

Cr O ~I ~3S O 22

2

3

(S O )

(Ag)()

(S O )(Ag)1000

2(S (Ag)=

V Na m c Na M c Na ωω+=+∴?

?∴有关反应式:

样品2233(S O )30.00

O )(Ag)20.09500107.87

100010000.20503()3 1.000

V Na M m ?

????==?样品

5-22 解:

--+3222--2-2234643223223345I +IO +6H =3I +3H O I +2S O =2I +S O 10.00

(KIO )=0.05000 5.00010(mol)

1000

(Na S O )(Na S O )

(KI)(KI)(KIO )=5100061000(KI)25.000.100821.14

5.000105100061000

(KI)n c V c V n c c --?

=???+

????∴?=+

??∴=总总有关反应式:

又-10.02900(mol L )?

第六章 习题答案

6-1解:C. 6-2解:A. 6-3解:D. 6-4解:C. 6-5解:A. 6-6解:A.

6-7解:① +

-

3[H ][NH ][OH ]=+

② +

-3[H ][NH ][OH ][HAc]=+- ③ -+

-2[OH ][H ][HS ]2[H S]=++

④ +

--

2[H ][OH ][CN ]C =+-

⑤ +-2-3-

4434[H ][OH ][HPO ]2[PO ][H PO ]=++- ⑥ +

2---4[H ]2[SO ][HCOO ][OH ]=++ 6-8解:① 35

(NH ) 1.7910b K Θ

-=? +414

105

(NH )

1.0010 5.59101.7910

a K

Θ---?∴==?? 又 +4

7

(NH )10a K Θ

-

∴NH 4Cl 不能直接用酸碱滴定法滴定。

② 4

(HF) 3.5310a K Θ

-=? -14114(F ) 1.0010 2.83103.5310

b K

Θ---∴==?? 又-7

(F )10b K Θ

-

∴NaF 不能被直接用酸碱滴定法滴定。 ③ 3310

H BO 7.310

K Θ

-=?;不能用强碱直接滴定。

④ 见教科书P.

6-9解:酸:H 3PO 4, HCl

碱:AC -, OH -

既是酸又是碱:H 2PO 4-

6-10解:HCl NaAc HAc NaCl +=+

由-(Ac )pH p lg (HAc)a

c c K c c Θ

ΘΘ

=+

得-(Ac )4.44 4.75lg (HAc)c c c c

Θ

Θ

=+ -(Ac )(HAc)0.50c c ∴=

为和HCl 反应而生成HAc 需加入NaAc 的物质的量:

10.10 1.00.10mol L L mol -??=

设为得到缓冲溶液需再加入的量为x mol 的NaAc

0.10 0.50x mol mol =

0.050()x mol =

即NaAc 的总加入量为:0.100.0500.15()mol += 即:1

0.1582.0312.3mol g mol

g -??=

6-11解:2HB NaOH NaB H O ++

加入0.2 g NaOH 的浓度为:1

0.2400.10.05()mol L -÷=? 设原溶液中抗碱成分B -为x mol/L

0.055.6 5.3lg 0.250.05

x

+=+-

0.0520.20

x

+=

,0.35()x mol L =

设原溶液pH 为y :

0.355.3lg

0.255.30.15 5.4

y =+=+=

6-12解:要配制 5.00pH =的缓冲溶液,首先选择共轭酸碱对中酸的(HAc)p a K Θ

尽可能和

p H 5.00=k 接近。查附录四,(HAc)p 4.75a K Θ=。故选用HAc-NaAc 缓冲对。

0.20(N a A c )

5.00 4.75

l g

0.20(H A c )

V V ?∴=+? (H A c )(N a A c )

0.575V V =

又根据题意:(HAc)(NaAc)1V V L += 解得:(NaAc)635V mL =,(HAc)365V mL =

即:取0.20 mol/L 的NaAc 635 mL 与0.20 mol/L 的HAc 365 mL 混合可得要求的缓冲

溶液。

6-13解:343424242H PO 3Na PO 4Na HPO NaH PO +=+

根据反应方程式,H 3PO 4和Na 3PO 4完全反应,它们的摩尔数比应为2 : 3 34H PO 25.00.4010()n mmol =?= 34Na PO 30.00.5015()n mmol =?=

所以H 3PO 4与Na 3PO 4恰好反应完全,形成H 2PO 4--HPO 42-缓冲体系: 24Na HPO 20550.36C mmol mL mol L ==

24NaH PO 5550.091C mmol mL mol L == 2424

Na HPO 2NaH PO 0.36

lg

7.20lg

7.800.091

a C pH pK C =+=+= 6-14解:(1)10

(HCN) 4.9310

a K -=?

pH 2=时, 2(H C N )

210

10110 4.9310δ---=+? 即主要以HCN 型体存在。

(2)pH 8=时,

--

+CN 10

1210

[CN ]0.10[H ]4.9310

0.10 1.0

10 4.9310a a

K C K δΘ

Θ

---=?=?+?=?

+?

6-15解:此题属于强碱滴定弱酸问题:可否被滴定的判据是8

10a C K Θ-?≥-,终点产物是HCOO -,化学计量点的pH 值就是HCOO -溶液的pH 值。 已知 4

(HCOOH) 1.7710a K Θ

-=? -11(HCOO )

(HCOOH)

5.6510w b a K K

K ΘΘ

Θ-=

=?

4

5

80.10 1.7710

1.771010a C K Θ

---?=?

?=?>,故可以直接滴定。

-

11610.10

(OH ) 5.6510 1.6510()22

b C C K mol L Θ---=

?=??=?? 5.78p O H =,14 5.788.22pH =-=,可选用的指示剂百里酚蓝或酚酞。 6-16解:以酚酞为指示剂,终点仅有Na 2CO 3与HCl 的反应,生成NaHCO 3,这样:

0.212020.50106

0.765210000.6020

??=,即76.52%

再加甲基橙为指示剂为终点时,生成的NaHCO 3与原有的NaHCO 3均与HCl 反应:

0.2120(24.08

20.50)84

0.10591000

0.6020

?-?=,即10.59%

6-17解:Na 3PO 4和NaH 2PO 4不能共存。

甲基橙变色在pH = 4左右,所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PO 43-与HCl 反应生成H 2PO 4-,

HPO 42-反应生成H 2PO 4-;而百里酚酞变色在pH = 9~10左右,所以用百里酚酞作指示剂时,PO 43-仅反应生成为HPO 42-。所以,若PO 43-反应生成HPO 42-消耗HCl 12.00 mL ,则可推算PO 43-反应生成H 2PO 4-消耗的HCl 应为2×12 mL 。即: 340.250012.00163.94

Na PO :

0.49181000 1.000

??=,即49.18 %

240.2500(32.0012.002)141.96

Na H PO :

0.28391000 1.000

?-??=,即28.39 %

杂质为:1(49.18%28.39%)22.43%-+= 6-18解:+

-

333423NH H BO NH H BO +=+ -+

2333H BO H H BO +=

25.00.100146.2572.9

%10000.300

???=

? 6-19解:因滴定程序不同,此题中的V 1和V 2的含意与教科书中“双指示剂法”的V 1和V 2

不同。设以酚酞为指示剂,消耗的HCl 体积为V 1,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消耗的HCl 体积为V 2,则混合碱分析方法如下: 因 2NaOH HCl NaCl H O +=+ 2332Na CO HCl NaHCO H O +=+ 322NaHCO HCl NaCl H O CO +=++

则当V 1 = V 2时,试样组成为NaOH ; 当V 2 = 2V 1时,试样组成为Na 2CO 3;

当V 2 > 2V 1时,试样组成为Na 2CO 3 + NaHCO 3; 当 V 1 < V 2 < 2V 1时,试样组成为NaOH+Na 2CO 3; 当 V 1 = 0, V 2 ≠ 0时,试样组成为NaHCO 3。 由此推断此题中混合碱的组成为NaOH+Na 2CO 3。 230.1000(35.0030.00)106250

%(Na CO )100%22.08%2.400100025.00

?-?=??=?

0.1000[30.00(35.0030.00)]106250

%(NaOH)40100%41.67%2.400100025.00

?--?=

??=?

%()1(22.08%41.67%)36.25%=-+=杂质

6-20解:当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 滴定该NaOH 时,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CO 2,消耗了一部分NaOH ,其实际浓度为:NaOH 0.114344.62

0.1020(mol L)50.00

c ?=

=

吸收的CO 2克数为:(0.10260.1020)44.000.026(g L)-?=

6-21解:此题是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混合物中HCl 和NH 4Cl 的含量。一般应考虑两个问题:

一是如何逐个测定混合物中的成分。对HCl 很明显,用NaOH 直接滴定,滴定终点产物为NaCl, pH = 7;NH 4Cl 属于质子酸,但是弱酸,8

10a cK Θ-<,不可以直接滴定,而要用间接法:蒸馏法或甲醛法。

二是相互干扰问题。如果用NaOH 直接滴定混合物,可以测定HCl ,而NH 4Cl 不干扰,

终点产物是NH 4Cl 溶液。+

6

(H )7.4810a c c K Θ-=

?≈? pH 5.1≈左右;如果先用蒸馏法或

甲醛法测定NH 4Cl ,很明显,要先中和掉共存的HCl ,即干扰后测定HCl. 因此,可以先用NaOH 直接滴定HCl ,再用蒸馏法或甲醛法测定NH 4Cl 。

第 习题答案

7—1解:

设BaSO 4在水中的溶解度为S 1(mol ·L -1);在0.10mol?L -1Na 2SO 4溶液中的溶解度为S 2(mol ·L -1).

由 )()()

(aq SO aq Ba s BaSO 2424-

++= 2

222

22sp 441010BaSO Ba SO c S .S K c /c c /c S /c ΘΘΘΘΘ

+-?+????===????

()

()()()()

(纯水中) (Na 2SO 4中)

已知 10

sp

4BaSO 10710K .Θ-=?()

解得 S 1=1.03×10-5mol?L -1

由同离子效应知,S 2

(1)7213

sp

AgBr 88107710K ..Θ--=?=?()()

(2)53

13

sp

44Mg NH PO 63102510K ..Θ

--=?=?(())()

(3)5

52

13

sp 32

Pb IO 3110101210K ..Θ

---=????=?(())(2 3.1)

7—3 解:

两液混合后,

13132L m o l 1001L mol 10

010010

01002Pb ----+

??=?+??=.....c

)()( 11L mol 0200L mol 10

010010

00400I ---?=?+?=

.....c )()(

22PbI s Pb aq 2I aq +-

+?()

()() 根据溶度积规则,计算离子积Q :

2

23

27

Q P b I 101000204010

c /c c /c ...ΘΘ+-

--????==??=?????

()() 查表得 9

sp

2PbI 84910K .Θ-=?() 即 )(2sp PbI Q Θ

K ?

应有PbI 2沉淀产生.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全

第8章习题答案 1.命名下列配合物: (1)K2[Ni(CN)4] (2)(NH4)2[FeCl5(H2O)] (3)[Ir(ONO)(NH3)5]Cl2 (4)Na2[Cr(CO)5] 解:(1)四氰根合镍(Ⅱ)酸钾 (2)五氯?一水合铁(III)酸铵 (3)二氯化亚硝酸根?五氨合铱(III) (4)五羰基合铬(-Ⅱ)酸钠(参考P172) 2.写出下列配合物(配离子)的化学式? (1)硫酸四氨合铜(Ⅱ) (2)四硫氰?二氨合铬(III)酸铵 (3)二羟基?四水合铝(III)离子(4)二苯合铬(0) 解:(1)[Cu(NH3)4]SO4 (2)(NH4)[Cr(NH3)2(SCN)4] (3)[Al(H2O)4(OH-)2]+ (4)[Cr(C6H6)2] 6.试用价键理论说明下列配离子的键型(内轨型或外轨型)、几何构型和磁性大小。 (1)[Co(NH3)6]2+ (2)[Co(CN)6]3- 解:(1)Co最外层价电子排布为:27Co:3d74s2 Co2+的最外层价电子排布为:27Co2+:3d74s0 [ ][ ][ ][ ][ ] [ ] [ ][ ][ ] [ ][ ][ ][ ][ ] 3d7 4S0 4P0 4d0 [ ][ ][ ][ ][ ] [ ][ ][ ][ ][ ][ ] [ ][ ][ ] SP3d2杂化、成键,形成[Co(NH3)6]2+ 因为:形成[Co(NH3)6]2+时用的是Co2+最外层4S、4P、4d空轨道以SP3d2杂化、成键,而且中心离子Co2+形成配离子的前后单电子数没变,所以:该[Co(NH3)6]2+配合离子是外轨型,SP3d2杂化,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因为:以SP3d2杂化、成键形成[Co(NH3)6]2+后,具有3个单电子,所以:[Co(NH3)6]2+的磁矩为:,因为具有单电子分子是顺磁性分子,无单电子分子是抗磁性分子,所以形成[Co(NH3)6]2+后,具有3个单电子,[Co(NH3)6]2+是顺磁性分子。 (2) Co最外层价电子排布为:27Co:3d74s2 Co3+的最外层价电子排布为:27Co3+:3d64s0 [ ][ ][ ][ ][ ] [ ] [ ][ ][ ] 3d6 4S0 4P0 [ ][ ][ ] [ ][ ][ ][ ][ ][ ] d2SP3杂化、成键,形成[Co(CN)6]3- 因为:形成[Co(CN)6]3-时用的是Co3+内层d轨道,即(n-1)层d轨道与nS、nP空轨道以d2SP3杂化、成键,而且中心离子Co3+形成配合离子前有4个单电子,形成配合离子后没有单电子,中心离子Co3+形成配合离子前、后内层电子发生了重新排布,所以:该[Co(CN)6]3-配合离子是内轨型,d2SP3杂化,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因为:以d2SP3杂化、成键形成[Co(CN)6]3-后,没有单电子,所以:[Co(CN)6]3-的磁矩为:,因为具有单电子分子是顺磁性分子,无单电子分子是抗磁性分子,所以形成[Co(CN)6]3-后,没有单电子,[Co(CN)6]3-是抗磁性分子。 7.有两个化合物A和B具有同一化学式:Co(NH3)3(H2O)2ClBr2.在一干燥器中,1molA很快失去1molH2O,但在同样条件下,B不失去H2O。当AgNO3加入A中时,1molA沉淀出1molAgBr,而1molB 沉淀出2molAgBr。试写出A和B的化学式。 解:∵在干燥器中,1molA很快失去1molH2O,但在同样条件下,B不失去H2O知,说明A中的H2O 是外配位体,而B中的水是内配位体。当AgNO3加入A溶液中时,1molA沉淀出1molAgBr,而1molB 沉淀出2molAgBr,说明1molA中外配体为1mol Br-,而1mol B中外配体为2 mol Br-。因此它们

山东大学2017年无机化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山东大学2017年无机化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无机化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703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在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造诣的身心健康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应掌握坚实宽广的化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深入系统地掌握无机化学的专门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及时了解无机化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科技协作管理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熟练的运用计算机与现代信息工具;毕业后能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相应的产业部门承担教学、科研、高新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无机材料化学 2、配位化学 3、能源与环境材料 4、无机材料制备 5、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硕博连读研究生学制5年,学习年限为5-7年。 四、培养方式 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成立研究生指导小组,由3-5名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其中应有一名校内跨学科的导师或校外导师,研究生导师任组长。 五、应修总学分数 应修总学分不少于40学分。其中硕士研究生阶段应修学分不少于30学分,必修课不少于18分(含前沿讲座2学分与社会实践2学分)。博士阶段应修学分不少于10学分(包括博士阶段前沿讲座4学分)。 六、课程设置 硕博连读培养研究生在修完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后,应修本专业博士研究生除外国语以外的课程。 (一)必修课 思想政治理论3学分(硕士阶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博士阶段) 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 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 社会实践2学分 社会实践:硕士生在读期间应参加一定量的教学实践工作,可辅导本科生课程、参加实验室建设、承接横向课题、参与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或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活动。结束后写出总结报告,导师根据报告评定成绩,成绩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计分,成绩及格以上记2学分。 前沿讲座6学分。 前沿讲座贯穿硕博连读培养的全过程。 (1)前沿讲座的目的和内容:前沿讲座旨在使研究生了解本学科相关研究方面的重大学术问题和前沿性问题,提高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前沿讲座内容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介绍、文献讲座、新技术与新成果介绍等。 (2)前沿讲座的形式:“研究生前沿专题讲座”形式有两种:研究生和指导教师参加的、指导教师主持

(完整word版)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无机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 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1、对于 Zn 2+ /Zn 电对,增大 Zn 2+ 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Cu 2+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 A 8 e B 18 e 型 C 18 +2 e D 9~17 e 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 K b 。浓度为 m mol ·L - 1 的氨水溶液 ,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 ,则溶液 中 OH - 的浓度( mol ·L - 1 )为 ( ) A 1 m B 1 m K b C K b m / 2 D 2 m 2 2 4、已知 K sp (Ag 3 PO 4) = 1.4 ×10-16 ,其溶解度为 ( ) A × -4 -1; B 4.8×10 -5 -1; 1.1 10 mol?L mol?L C 1.2 ×10 -8 mol?L -1 ; D 8.3 ×10 -5 mol?L -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 ) A Cu 、 Cu 2+; B Cr 2O 7 2-、Cr 3+ ; C MnO 2 、Mn 2+ ;D SnCl 4 、Sn 6、3d 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是 ( ) A 1,2,3 B 0,1,2 C 0, ±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 ,以 sp 3 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 ) A BeCl 2 B PCl 3 C BF 3 D SiH 4 8、熔化下列晶体时 ,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 ) A HF B Ag C KF D CO 2 9.已知 E A / V :Cr 2O 72- +1.36 Cr 3+ -0.41 Cr 2+ -0.86 Cr ,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 ) A 都不能 B Cr 2O 7 2- C Cr 3+ D Cr 2+ 10. 下列各物质中 ,熔点最高的是 ( ) A K 2O B MgO C CaO D Na 2O 11 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 ( ) A. 渗透压 B. 沸点升高 C. 蒸汽压下降 D. 凝固点降低 12 要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可以采取的手段是 ( )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移去产物 D. 使用催化剂 13 如果一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为零 ,则反应 ( ) A. 能自发进行 B. 是吸热反应 C. 是放热反应 D. 处于平衡状态 14. 反应 A + B C ,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 10 ℃,其结果是 ( ) A.对反应没有影响 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 C.不改变反应速率 D.使平衡常数减小 15. 在 HAc-NaAc 缓冲溶液中,若 [HAc]>[NaAc] ,则该缓冲溶液 ( ) A. 抗酸能力强于抗碱能力 B. 抗酸能力弱于抗碱能力 C.抗酸能力等于抗碱能力 D.无法判断 16. 在室温下, 0.0001mol .L -1 NH 3 水溶液中的 pKw 是 ( ) A. 14 B. 10 C.4 D.8

山东大学无机化学精彩试题大一下

第一学期无机化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30分) 理想气体;过热现象;钻穿效应;状态函数;盖斯定律;活化能;盐类水解;溶液;反应级数;氧化数;电负性;电离能;化学键;晶格能;镧系收缩。二.问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有哪些?用其中之一,设计一最合理的实验测定葡萄糖的莫尔质量。 2.试判断下列过程熵变的正负号 (1)溶解少量食盐于水中; (2)水蒸气和炽热的碳反应生成CO和H2; (3)冰熔化变为水; (4)石灰水吸收CO2; (5)石灰石高温分解。 3.解释下列事实: (1)AgCl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比在盐酸中的溶解度大; (2)BaSO4在硝酸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大; (3)Ag3PO4在磷酸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大; (4)PbS在盐酸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大; (5)Ag2S易溶于硝酸但难溶于硫酸; 4.根据酸碱质子理论,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下列各碱: NO2-、SO42-、HCOO-、HSO4-、Ac-、CO32-、S2-、ClO4-。 根据酸碱电子理论,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下列各酸: Li+、Na+、K+、Be2+、Mg2+、Al3+、B3+、Fe2+。 5.在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中,电子的运动状态要用几个量子数来描述?简要说明各量子数的物理含义、取值围和相互间的关系。 6.试判断满足下列条件的元素有哪些?写出它们的电子排布式、元素符号和中文名称。 (1) 有6个量子数为n=3、l=2的电子,有2个n=4、l=0的电子;

(2) 第五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 (3) 第四周期的第六个过渡元素; (4) 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5) 基态4p 轨道半充满的元素。 7.根据共价键理论,说明下列分子或离子的成键情况和空间构型: H 2O ;CO 2;PCl 4+;SO 3;NO 2-。 8.根据分子轨道理论,判断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磁性大小和稳定性高低: CO ;O 2;O 22-。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向含有Cd 2+和Fe 2+浓度均为0.020 mol ·dm -3的溶液入H 2S 达饱和,欲使两种离子完全分离,则溶液的pH 应控制在什么围? 已知K sp ?(CdS)=8.0×10-27,K sp ?(FeS)=4.0×10-19,常温常压下,饱和H 2S 溶液的浓度为0.1 mol ·dm -3,H 2S 的电离常数为K a1?=1.3×10-7,K a2?=7.1×10-15。 2.为了测定CuS 的溶度积常数,设计原电池如下:正极为铜片浸泡在0.1 mol ·dm -3 Cu 2+ 的溶液中,再通入H 2S 气体使之达饱和;负极为标准锌电极。测得电池电动势为0.67V 。 已知 Cu /Cu 2+E =0.34V , Zn /Zn 2+E =-0.76V ,H 2S 的电离常数为K a1?=1.3×10-7,K a2?=7.1×10-15。求CuS 的溶度积常数。 3. 已知 ++Tl /Tl 3E =1.25 V , Tl /Tl 3+E =0.72 V 。设计下列三个标准电池: (a)(-)Tl ∣ Tl + ? Tl 3+∣ Tl (+) (b)(-)Tl ∣ Tl + ? Tl 3+,Tl +∣Pt (+) (c)(-)Tl ∣ Tl 3+ ? Tl 3+,Tl + ∣Pt (+) (1)写出每一个电池对应的电池反应式; (2)计算298K 时,每个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 ? 和标准自由能变化△r G m °。 第一学期无机化学试题(1)平分细则及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30分) 理想气体;过热现象;钻穿效应;状态函数;盖斯定律;活化能;盐类水解;溶液;反

2017年山东大学山大理论化学考试大纲

628理论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理论化学》是2014年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理论化学》考试要力求反映化学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专业基础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腾飞培养综合素质高、复合型的化学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考生应掌握本科目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具备对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理论化学》试卷满分150分。其中,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合计100分为必答,另外50分可选择无机化学(50分)或分析化学(含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50分)作答。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答题时允许使用计算器。 四、考试内容: 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100分) 该科目大纲共计十九章,其中第一至第十章考题占75分,第十一至第十九章(结构化学部分)考题占25分。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概论 1.1 热力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1.2 热力学基本概念:体系与环境,体系的性质;热力学平衡态和状态函数 2.热力学第一定律 2.1 热和功 2.2 热力学能 2.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与数学表达式 3.体积功与可逆过程 3.1 等温过程的体积功 3.2 可逆过程与最大功 4.焓与热容 4.1 焓的定义 4.2 焓变与等压热的关系 4.3 等压热容和等容热容 5.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5.1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 5.2 理想气体的Cp与Cv之差 5.3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6.热力学第一定律对实际气体的应用 6.1 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逊效应 7.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相变过程的应用 8.化学热力学 8.1 化学反应热效应等压热效应与等容热效应;反应进度; 8.2 赫斯定律与常温下反应热效应的计算:赫斯定律;标准摩尔生成焓与标准摩尔燃烧焓

无机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平原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样卷2) 一、填表题 (20分) 1.写出反应最终产物 物质 Ni 2+ Hg 2+(NO 3-) Cr 3+ Mn 2+ 加入过量氨水并放置 [Ni(NH 3)6]2+ HgO ?NH 2HgNO 3 Cr(OH)3 MnO(OH)2 2.物质 HgCl 2 SiCl 4 BBr 3 PH 3 中心原子杂化类型 sp sp 3 sp 2 不等性sp 3 分子空间构型 直线型 正四面体型 正三角形 三角锥型 3.物质 晶体类型 晶格结点上粒子 粒子间作用力 熔点相对高低 SiC 原子晶体 Si 原子、C 原子 共价键 高 NH 3 氢键型分子晶体 NH 3 分子 分子间力、氢键 低 二、填空题 (20分) 1. 随着溶液的pH 值增加,下列电对 Cr 2O 72-/Cr 3+、Cl 2/Cl -、MnO 4-/MnO 42-的E 值将分别 减小、不变、不变。 2.Na 2SO 3与__硫粉__共热可制得Na 2S 2O 3,Cl 2可将Na 2S 2O 3氧化为__ Na 2SO 4_。 3.根据E θ(PbO 2/PbSO 4) >E θ(MnO 4-/Mn 2+) >E θ(Sn 4+/Sn 2+),可以判断在组成电对的六种物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PbO 2 ,还原性最强的是 Sn 2+ 。 4. 用电对MnO 4-/Mn 2+,Cl 2/Cl -组成的原电池,其正极反应为 MnO 4- + 8H + + 5e → Mn 2+ + 4H 2O ,负极反应为 2 Cl - -2 e → Cl 2 ,电池的电动势等于0.15V ,电池符号为(-)Pt,Cl 2(p θ)|Cl -‖MnO 4-,Mn 2+,H +|Pt(+)。(E θ(MnO 4-/Mn 2+)=1.51V ;E θ(Cl 2/Cl -)=1.36V ) 5. 下列各溶液浓度均为0.1 mol ?L -1,按pH 值从小到大顺序排列NH 4NO 3, NH 4F, NH 4OAc, KCN, Na 2CO 3。 KCN, NH 4F, NH 4OAc, NH 4NO 3, Na 2CO 3。 ( 已知K θ(NH 3?H 2O)=1.8×10-5, K θ(HF)=6.6×10-4, K θ(HCN)=6.2×10-10, K θ(HOAc)=1.8×10-5, K θ(H 2CO 3)=4.4×10-7, K θ(H 2CO 3)=4.8×10-11) 6. 已知V E A /θ:Cr 2O 72- +1.36 Cr 3+ -0.41 Cr 2+ -0.86 Cr ,则E θ(Cr 2O 72- / Cr 2+ )= 0.917 V , Cr 2+能否发生歧化反应 不能 。 7. AlCl 3双聚分子的结构式为:__;其中含有两个_3c-4e_键。 8. 因为SnCl 2强烈水解,在配制其溶液时应加入HCl ,水解反应式为 SnCl 2+H 2O Sn(OH)Cl+HCl 。

山东大学《无机化学》课后习题2-5

第二章物质的状态 习题 2.1 什么是理想气体?实际气体在什么条件下可用理想气体模型处理?实际气体方程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实际气体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用理想气体模型处理? 2.2 为什么家用加湿器都是在冬天使用,而不在夏天使用? 2.3 常温常压下,以气体形式存在的单质、以液体形式存在的金属和以液体形式存在的非金属单质各有哪些? 2.4 平均动能相同而密度不同的两种气体,温度是否相同?压力是否相同?为什么? 2.5 同温同压下,N2和O2分子的平均速度是否相同?平均动能是否相同? 2.6试验测得683K、100kPa时气态单质磷的密度是2.64g·dm-3。求单质磷的分子量。 2.71868年Soret用气体扩散法测定了臭氧的分子式。测定结果显示,臭氧对氯气的扩散速度之比为1.193。试 推算臭氧的分子量和分子式。 2.8常压298K时,一敞口烧瓶盛满某种气体,若通过加热使其中的气体逸出二分之一,则所需温度为多少?2.9氟化氙的通式为XeF x(x=2、4、6…),在353K、1.56×104Pa时,实验测得某气态氟化氙的密度为 0.899g·dm-3。试确定该氟化氙的分子式。 2.10温度为300K、压强为 3.0×1.01×105Pa时,某容器含640g氧气,当此容器被加到400K恒定后,问当容器内氧气的压力降到1.01×105Pa时,共放出多少克氧气? 2.11为什么饱和蒸气压与温度有关,而与液体上方空间的大小无关?试计算 (1)303K、空气的相对湿度为100%时,每升空气中水汽的质量。 (2)323K、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0%时,每升空气中水汽的质量。 已知303K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4.23×103Pa;323K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1.23×104Pa。 2.12 在303K,1.01×105Pa时由排水集气法收集到氧气1.00dm3。问有多少克氯酸钾按下式分解? 2KClO3 === 2KCl +3O2 已知303K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4.23×103Pa。 2.13 298K,1.23×105Pa气压下,在体积为0.50dm3的烧瓶中充满NO和O2气。下列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瓶内总压变为8.3×104Pa,求生成NO2的质量。 2NO +O2 === 2NO2 2.14一高压氧气钢瓶,容积为45.0dm3,能承受压强为3×107Pa,问在298K时最多可 装入多少千克氧气而不致发生危险? 2.15将总压强为101.3kPa的氮气和水蒸气的混合物通入盛有足量P2O5干燥剂的玻璃瓶 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瓶内压强恒定为99.3kPa。 (1)求原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 (2)若温度为298K,实验后干燥剂增重1.50g,求瓶的体积。(假设干燥剂的体积 可忽略且不吸附氮气)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σ键和π键在分子中均可单独存在。() 2.系统误差是不可测的。() 3.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 4.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全空、半充满状态时原子能量较低。() 5.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是由于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土壤溶液的渗 透压引起的。() 6.醋酸溶液经稀释后其解离度增大,因而可使其H+ 浓度增大。() 7.BF3和NH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结构。() 8.CO2与CH4的偶极矩均为零。() 9.共价键和氢键均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10.在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越高。()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质量摩尔浓度的单位是()。 A. mol·L-1 B. mol·kg-1 C. g·L-1 D. mg·g-1 2.已知反应H2(g)+S(s)=H2S(g)和S(s)+O2(g) =SO2(g)的平衡常数为K 1和K 2,则反应: H2(g)+SO2(g)=H2S(g)+O2(g)的平衡常数为()。 A. K 1+K 2 B. K 1/K 2 C. K 1×K 2 D. K 1-K 2 3.下列量子数取值错误的是()。 A. 3,2,2,+ B. 2,2,0,- C. 3,2,1,+ D. 4,1,0,- 4.主量子数n=3的电子层可容纳的轨道数和电子数为()。 A. 3和6 B. 3和9 C. 6和12 D. 9和18 5.下列卤化氢分子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6.Fe3O4中铁的氧化数是()。 A. 2 B. -2 C. 8/3 D. 3 7.下列关于分子间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型物质的沸点总是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加 B. 色散力存在于所有分子间 C. 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 D. 大多数含氢化合物中都存在氢键 8.能组成缓冲溶液的是()。 A. HAc-NaAc B. NaCl-HCl C. NaOH-NaCl D. HCl-H2O 9.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A. 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B. 等于零 C. 略大于允许误差 D. 没有要求 10.下列各式中,有效数字位数正确的是()。 A. 0.0978(4位) B. pH=3.24 (3位) C. pKa=1.80 (2位) D. 0.420(2位) 11.随机误差可通过()方法减免。

无机化学本科试卷B及答案

石家庄学院2013—2014学年第 一 学期 《无机化学》 期末考试试卷(闭卷) (注:允许使用计算器)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能使任何反应达平衡时,产物增加的措施是( D )。 A. 升温 B. 加压 C. 加催化剂 D.增大反应物起始浓度 2.一瓶盛有N 2和H 2的混合气体,当选择H 2作为体系时,则环境为( A )。 A. N 2、瓶子及瓶外其他物质 B. 瓶子及瓶外其他物质 C. N 2和瓶子 D. N 2 3.体系不做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吸收的热Q p 与体系焓变关系为( C )。 A. Q p >ΔH B. Q p <ΔH C. Q p = ΔH D. Q p = ΔU 4.相变H 2O(s) H 2O(g)的ΔH 和ΔS 为( C )。 A. ΔH 为正,ΔS 为负 B. ΔH 为负,ΔS 为正 C.均为正值 D.均为负值 5.已知H 2O(l)的m f G ?Θ= -237.19 kJ·mol -1 ,水的分解反应2H 2O(l) = 2H 2(g) + O 2(g),在标准状态下,该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是( D )kJ·mol -1。 A. -237.19 B. 237.19 C. -474.38 D. 474.38 6.某一反应方程式中,若反应物的计量数刚好是速率方程中各物质浓度的指数,则该反应是否为基元反应?(C )。 A.一定是 B.一定不是 C.不一定是 D.上述都不对 7.配制澄清的氯化亚锡溶液的方法是( C )。 A. 用水溶解 B. 用水溶解并加热 C. 用盐酸溶解后加水 D. 用水溶解后加酸 8.温度一定时,在纯水中加入酸后溶液的( C )。 A. +H c ·-OH c 变大 B. +H c ·-OH c 变小 C. +H c ·-OH c 不变 D. +H c =-OH c 9.下列物质中,两性离子是( C )。 A. CO 32- B.SO 42- C.HPO 42- D.PO 43- 10.NaAc 溶液被稀释后( A )。 A. 解离度增大 ; B. pH 值上升了; C. OH -浓度增高; D. 前三者都对 11.在醋酸溶液中加入少许固体NaCl 后,发现醋酸的离解度( B )。 A. 没变化 B. 微有上升 C. 剧烈上升 D. 下降 12.需配制pH=5的缓冲液,选用( A )。 A. HAc-NaAc ,p K a (HAc)=4.75 B. NH 3·H 2O-NH 4Cl ,p K b (NH 3)=4.75 C. Na 2CO 3-NaHCO 3,p K a2(H 2CO 3)=10.25 D. NaH 2PO 4-Na 2HPO 4,p K a2(H 2PO 4-)=7.2 13.有两溶液A 和B ,pH 值分别为4.0和2.0,溶液A 的H +浓度为溶液B 的H +浓度(A )倍 A. 1/100 B. 1/10 C. 100 D. 2 14.某弱酸 HA 的K a =2×10-5,则A -的K b 为( C )。 A. 1/2×10-5 B. 5×10-3 C.5×10-10 D. 2×10-5 15.计算二元弱酸的pH 值时,若K a1?K a2,经常( A )。 A.只计算第一级解离而忽略第二级离解 B.一、二级解离必须同时考虑 C.只计算第二级解离 D.与第二级解离完全无关 16.难溶电解质AB 2的s =1.0×10-3mol·L -1,其K sp 是( D )。 A. 1.0×10-6 B. 1.0×10-9 C. 4.0×10-6 D. 4.0×10-9 17.在饱和的BaSO 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 ,则BaSO 4的溶解度( A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无法确定 18.在反应 4P + 3KOH + 3H 2O → 3KH 2PO 2 + PH 3中,磷( C )。 A. 仅被还原 B. 仅被氧化 C. 两者都有 D. 两者都没有 19.用0.1mol·L -1Sn 2+和0.01mol·L -1 Sn 4+组成的电极,其电极电势是( D )。 A. E Θ + 0.0592/2 B. E Θ + 0.0592 C. E Θ - 0.0592 D. E Θ - 00592/2 20.下列反应属于歧化反应的是( D )。 A. 2KClO 3 = 2KCl + 3O 2 B. NH 4NO 3 = N 2O + 2H 2O C. NaOH + HCl = NaCl + H 2O D. 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 21.由氧化还原反应 Cu + 2Ag + = Cu 2+ + 2Ag 组成的电池,若用E 1、E 2分别表示Cu 2+/Cu 和Ag +/Ag 电对的电极电势,则电池电动势ε为( C )。 A. E 1-E 2 B. E 1-2E 2 C. E 2-E 1 D. 2E 2-E 1 22.在S 4O 62-中S 的氧化数是( D )。 A.+2 B.+4 C.+6 D.+2.5 23.下列化合物中有氢键的是 (D )。 A .CH 3OH B .CH 3OCH 3 C .HOOH D .A 和C 24.对同一元素,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顺序正确的是( A )。 A.r ->r >r +>r 2+ B.r ->r >r 2+>r + C.r 2+>r +>r >r - D.r >r ->r 2+>r + 25.Ag +和K +半径很接近,但KBr 易溶于水,而AgBr 难溶于水(C )。 A .K 比Ag 活泼 B .K +易被极化而变形 C .Ag +易被极化而变形 D .以上都是 26.下列物质中极性最强的是( A )。 A .NH 3 B .PH 3 C .AsH 3 D .SbH 3 27.杂化轨道理论能较好地解释( C )。 A.共价键的形成 B.共价键的键能 C.分子的空间构型 D.上述均正确 得分 评卷人 装 订 线 《无机化学》第 1页(共6页) 《无机化学》第 2页(共6页)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山大无机化学试题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 一.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配平(20分)。 1.用氢碘酸处理CuO; 2.朱砂溶于王水; 3.向磷与溴的混合物中滴加水; 4.五硫化二锑溶于烧碱溶液; 5.光气与氨气反应; 6.单质磷溶于热烧碱溶液; 7.氯气通入含有氢氧化铋的烧碱溶液; 8.砷化氢通入硝酸银溶液; 9.向磷酸二氢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10.用烧热的铅除去酒中含有的醋酸。 二.述下列制备路线,并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30分)。 1.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什么方法生产氢氟酸、盐酸和氢溴酸?如果用H2和Br2直接燃烧法生产HBr而又不降低HBr的产率,实际生产中应采取什么措施? 2.以硼镁矿为主要原料制备乙硼烷。 3.以铬铁矿为主要原料制备铬黄。 三.回答下列问题(40分)。 1.向Hg2+溶液中加入KI溶液时生成红色HgI2沉淀,继续加入过量的KI溶液,HgI2沉淀溶解得无色的HgI42-配离子溶液。请说明HgI2有色而HgI42-无色的原因。 2.什么是自旋-禁阻跃迁?为什么Mn(H2O)62+配离子几乎是无色的? 3.一些顺式铂的配合物可以作为活性抗癌药剂,如cis-PtCl4(NH3)2、cis-PtCl2(NH3)2、cis-PtCl2(en)等。实验测得它们都是反磁性物质,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它们的成键情况,指出它们是内轨型配合物还是外轨型配合物。 4.KClO3固态受热,在360℃时出现一吸热过程,500℃时出现一放热过程,580℃时再次放热并显著失重,770℃时又发生一吸热过程。请加以解释。 5.常见的金属硫化物中,哪些易溶于水?哪些可溶于稀盐酸?哪些可溶于浓盐酸?哪些可溶于硝酸溶液?哪些可溶于王水? 试用6种试剂,将下列6种固体从混合物中逐一溶解,每种试剂只能溶解一种物质,并说明溶解次序。 BaCO3,AgCl,KNO3,SnS2,CuS,PbSO4。 6.写出下列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毒重石,孔雀石,绿柱石,萤石,天青石。 7.分析说明NH3、N2H4、NH2OH、N3H的酸碱性变化规律。 8.设计实验方案分离下列离子:

无机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样卷2) 一、填表题 (20分) 1.写出反应最终产物 物质 Ni 2+ Hg 2+(NO 3-) Cr 3+ Mn 2+ 加入过量氨水并放置 [Ni(NH 3)6]2+ HgO ?NH 2HgNO 3 Cr(OH)3 MnO(OH)2 2.物质 HgCl 2 SiCl 4 BBr 3 PH 3 中心原子杂化类型 sp sp 3 sp 2 不等性sp 3 分子空间构型 直线型 正四面体型 正三角形 三角锥型 3.物质 晶体类型 晶格结点上粒子 粒子间作用力 熔点相对高低 SiC 原子晶体 Si 原子、C 原子 共价键 高 NH 3 氢键型分子晶体 NH 3 分子 分子间力、氢键 低 二、填空题 (20分) 1. 随着溶液的pH 值增加,下列电对 Cr 2O 72-/Cr 3+、Cl 2/Cl -、MnO 4-/MnO 42-的E 值将分别 减小、不变、不变。 2.Na 2SO 3与__硫粉__共热可制得Na 2S 2O 3,Cl 2可将Na 2S 2O 3氧化为__ Na 2SO 4_。 3.根据E θ(PbO 2/PbSO 4) >E θ(MnO 4-/Mn 2+) >E θ(Sn 4+/Sn 2+),可以判断在组成电对的六种物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PbO 2 ,还原性最强的是 Sn 2+ 。 4. 用电对MnO 4-/Mn 2+,Cl 2/Cl -组成的原电池,其正极反应为 MnO 4- + 8H + + 5e → Mn 2+ + 4H 2O ,负极反应为 2 Cl - -2 e → Cl 2 ,电池的电动势等于0.15V ,电池符号为 (-)Pt,Cl 2(p θ)|Cl -‖MnO 4-,Mn 2+,H +|Pt(+)。(E θ(MnO 4-/Mn 2+)=1.51V ;E θ(Cl 2/Cl -)=1.36V ) 5. 下列各溶液浓度均为0.1 mol ?L -1,按pH 值从小到大顺序排列NH 4NO 3, NH 4F, NH 4OAc, KCN, Na 2CO 3。 KCN, NH 4F, NH 4OAc, NH 4NO 3, Na 2CO 3。 ( 已知K θ(NH 3?H 2O)=1.8×10-5, K θ(HF)=6.6×10-4, K θ(HCN)=6.2×10-10, K θ(HOAc)=1.8×10-5, K θ(H 2CO 3)=4.4×10-7, K θ(H 2CO 3)=4.8×10-11) 6. 已知V E A /θ:Cr 2O 72- +1.36 Cr 3+ -0.41 Cr 2+ -0.86 Cr ,则E θ(Cr 2O 72- / Cr 2+ )= 0.917 V ,Cr 2+能否发生歧化反应 不能 。 7. AlCl 3双聚分子的结构式为:__;其中含有两个_3c-4e_键。 8. 因为SnCl 2强烈水解,在配制其溶液时应加入HCl ,水解反应式为 SnCl 2+H 2O Sn(OH)Cl+HCl 。

山东大学无机化学测试试题大一下

山东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大一下

————————————————————————————————作者:————————————————————————————————日期:

第一学期无机化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30分) 理想气体;过热现象;钻穿效应;状态函数;盖斯定律;活化能;盐类水解;溶液;反应级数;氧化数;电负性;电离能;化学键;晶格能;镧系收缩。二.问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有哪些?用其中之一,设计一最合理的实验测定葡萄糖的莫尔质量。 2.试判断下列过程熵变的正负号 (1)溶解少量食盐于水中; (2)水蒸气和炽热的碳反应生成CO和H2; (3)冰熔化变为水; (4)石灰水吸收CO2; (5)石灰石高温分解。 3.解释下列事实: (1)AgCl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比在盐酸中的溶解度大; (2)BaSO4在硝酸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大; (3)Ag3PO4在磷酸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大; (4)PbS在盐酸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大; (5)Ag2S易溶于硝酸但难溶于硫酸; 4.根据酸碱质子理论,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下列各碱: NO2-、SO42-、HCOO-、HSO4-、Ac-、CO32-、S2-、ClO4-。 根据酸碱电子理论,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下列各酸: Li+、Na+、K+、Be2+、Mg2+、Al3+、B3+、Fe2+。 5.在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中,电子的运动状态要用几个量子数来描述?简要说明各量子数的物理含义、取值范围和相互间的关系。 6.试判断满足下列条件的元素有哪些?写出它们的电子排布式、元素符号和中文名称。 (1) 有6个量子数为n=3、l=2的电子,有2个n=4、l=0的电子;

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的选择填在括号内):(共20分) 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都属于“两性电解质”的就是( ) (A)HCO3-,H2O,HPO42- (B)HF,F-,HSO4- (C)HCO3-,CO32-,HS- (D)OH-,H2PO4- ,NH4+ 2.室温下 ,0、20mol、dm-3HCOOH溶液电离常数为3、2%,HCOOH的电离常数=( ) (A)2、0×10-4 (B)1、3×10-3 (C)6、4×10-3 (D)6、4×10-4 3.8Ce3+离子的价层电子结构为( ) (A)4f2 (B)4f05d1 (C)4f1 (D)6s1 4.元素的第一电子亲合能大小正确的顺序就是 ( ) (A)CN>O>F (C)C>NNF 5.偶极矩不为零的分子就是( ) (A)PCl5(g) (B)NF3 (C)SF6 (D)BeCl2(g) 6.不存在分子间或分子内氢键的分子就是( ) (A)NH3 (B)对羟基苯甲酸 (C)CF3H (D)HNO3 7.晶体熔点高低正确的顺序就是( ) (A)NaCl>SiO2>HCl>HF (B)SiO2>NaCl>HCl>HF(C)NaCl>SiO2>HF>HCl (D)SiO2>NaCl>HF>HCl 8.不属于二元质子酸的就是( ) (A)H3PO3 (B)H2SO4 (C)H3PO2 (D)NaH2PO4 9.氧化性强弱正确的顺序就是( ) (A) HClO4H2TeO4 (C)HClO4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 题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选择题 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 A. 蔗糖(C 12H 22 O 11 )溶液 B. 葡萄糖(C 6 H 12 O 6 )溶液 C. 丙三醇(C 3H 8 O 3 )溶液 D. 尿素( (NH 2 ) 2 CO)溶液 解:选A。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 A. NaCl溶液 B. C 12H 22 O 11 溶液 C. HAc溶液 D. H 2 SO 4 溶液 解:选D。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此 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 2SO 4 溶液最多,所 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 A. 胶团 B. 电位离子 C. 反离子 D. 胶粒 解:选D。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 3 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 A. 胶体的布朗运动 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 C. 胶团有溶剂化膜 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 解:选D。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

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的选择填在括号内):(共20分) 1.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都属于“两性电解质”的是( )(A)HCO3-,H2O,HPO42- (B)HF,F-,HSO4- (C)HCO3-,CO32-,HS- (D)OH-,H2PO4- ,NH4+ ) (A)×10-4 (B)×10-3 (C)×10-3 (D)×10-4 3.8Ce3+离子的价层电子结构为( ) (A)4f2 (B)4f05d1 (C)4f1 (D)6s1 4.元素的第一电子亲合能大小正确的顺序是 ( ) (A)CN>O>F (C)C>NNF 5.偶极矩不为零的分子是( ) (A)PCl5(g) (B)NF3 (C)SF6 (D)BeCl2(g) 6.不存在分子间或分子内氢键的分子是( ) (A)NH3 (B)对羟基苯甲酸(C)CF3H (D)HNO3 7.晶体熔点高低正确的顺序是( ) (A)NaCl>SiO2>HCl>HF (B)SiO2>NaCl>HCl>HF(C)NaCl>SiO2>HF>HCl (D)SiO2>NaCl>HF>HCl 8.不属于二元质子酸的是( ) (A)H3PO3 (B)H2SO4 (C)H3PO2 (D)NaH2PO4

9.氧化性强弱正确的顺序是( ) (A)HClO4H2TeO4 (C)HClO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