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日本在针灸经络方面的研究进展(艾灸)

日本在针灸经络方面的研究进展(艾灸)

日本在针灸经络方面的研究进展(艾灸)
日本在针灸经络方面的研究进展(艾灸)

艾叶的药理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

艾叶的药理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 作者:佚名科研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84 更新时间:2002-7-12 [关键词]:药理作用,制剂开发,临床应用 健康网讯: 艾叶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i.et Vant的叶。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具有浓烈香气,以湖北蕲州产者为佳,称蕲艾。春夏间花未开时采摘,晒干生用或炒炭用,捣绒为艾绒。苦辛温,归肝脾肾经。艾叶药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中医别录》。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血,安胎,杀虫止痒等作用,用于虚寒出血,尤宜于崩瞩。本文就艾叶的药理作用、制剂开发与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作如下综述。 药理作用的研究 抗菌抗病毒作用大量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水浸剂,艾叶烟熏和艾叶油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支原体作用。叶春枚等观察了艾烟熏的抑菌作用,发现艾烟熏20 min后可抑制金黄色葡球菌和乙型溶血型链球菌,熏30min 可抑制大肠杆菌,熏50min可抑制绿脓杆菌。曹仁烈等观察到艾叶水混浸剂(1:4)在试管内对堇立包毛癣菌、革兰氏黄癣菌、羊毛状小芽孢所菌、红色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平喘、镇咳、祛痰作用药理实验证明艾叶有较好的平喘、镇咳、祛痰作用,其中尤以平喘作用量为显著。有研究表明艾叶油能直接松驰豚鼠气管平滑肌,且随剂量加大,作用亦增强。0.5mg/ml的作用强度与异丙肾上腺素0.125mg/ ml相当;也能对抗乙酰胆碱,氯化钡和组胶引起的气管收缩现象,并增加豚鼠肺灌流量。艾叶油不论灌胃,肌肉注射或气雾剂对豚鼠由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药物性哮喘均有平喘作用。 止血与抗凝作用张学兰等人研究了炮制对艾叶主要成分及止血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艾叶加热地制后挥发性成分含量明显降低。炒炭或烘制后对小鼠的凝血及出血时间有显

麦粒灸的制作操作及临床应用

麦粒灸的制作、操作及临床应用 [复制链接] 周大夫周大夫当前离线 注册时间2011-10-31最后登录2012-3-11阅读权限100积分455精华1帖子79 版主 串个门加好友打招呼发消息鲜花(13) 鸡蛋(0) 电梯直达楼主 发表于 2012-2-26 20:16: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黄迪君教授麦粒灸的制作、操作及临床应用 罗荣金荣疆韩哲林指导: 黄迪君 (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四川 610075) [ 摘要] 从艾绒制备、麦粒灸的操作、操作注意事项、麦粒灸适应证及临床特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黄迪君教授麦粒灸的操作技法及其临床应用,为临床推广应用麦粒灸疗法提供参考。 [ 主题词] 雀啄灸;灸用材料 艾灸疗法作为针灸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疾病的防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显著的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益气固脱、防病保健作用对多种虚证、寒证、痰证、瘀证有很好的疗效。麦粒灸,属于艾灸疗法中小艾炷灸的范围, 是用小如麦粒大小的艾炷在穴位上施灸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黄迪君教授多年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有相当丰富的针灸临床经验, 尤其擅长运用以麦粒灸为核心的综合疗法治疗疑难病症,疗效颇佳,现将其麦粒灸的制法及临床操作方法详述如下。 艾绒制备 麦粒灸所用艾绒应为精绒,可以通过几种方式获得。 艾条艾绒 将清艾条( 纯艾,无其他成分) 或药艾条拆散, 因艾条所用艾绒为粗绒, 须将其中的艾叶梗和粉尘颗粒反复仔细地挑除, 所得的艾绒即可为麦粒灸所用。但此种艾绒

较为粗糙,成团性不好,不是做麦粒灸的理想材料。如果无法获得精绒,可作为临时代用品。 自制艾绒 自制艾绒即自己采集生长良好、叶片肥厚的艾叶,在阳光下曝晒1 小时后,用木棒杵、手搓或药碾碾等方式将艾叶弄碎、弄细, 即为粗绒, 可作艾条制作之用。再将粗绒除梗后再晒、再杵、再搓碾除梗后即成精绒。精绒制成后, 艾绒柔软, 成团性好,没有任何细颗粒, 是进行麦粒灸的上好之品。特别是在不发达的地方,此法是获得精绒的很好方式。 购买精绒 在市面上购买已经制备好的精绒, 这种艾绒制作精细,质地柔软均匀, 价格便宜, 可省却自制艾绒的繁琐,而且麦粒灸本身比较省材料,一袋精绒可用较长时间。条件许可, 建议采用。 不管用哪种方式都尽可能让艾绒精细柔软一些,以便于麦粒灸艾炷的制作。 艾绒的后期制备 精绒准备好之后, 为了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需将艾绒进行后期加工,即酒醉和加芳香药物。 艾绒酒醉 将艾绒平铺于塑料纸或玻璃板上, 厚约 1 ~2 cm,用牙刷或毛笔蘸 75%酒精或白酒, 轻轻洒于艾绒上,见艾 绒表层微润即可,不可太多。洒完后将艾绒用塑料袋包好,反复揉匀,再放于玻璃或陶瓷罐中,旋紧盖子密封或加蜡密闭1 周备用。 加芳香走窜药 在临用前将酒醉好的艾绒取出少许, 不要太多,用多少取多少,加少许麝香粉或丁桂散(丁香、肉桂末)或冰片粉(冰片与艾绒的比例为1 [1]100) ,以加强艾绒的芳香走窜作用。注意不要加太多,否则,不但浪费药物,还会影响艾绒的成团性,使艾炷制作难度加大。

艾灸疗法作用机理国内外研究进展

艾灸疗法作用机理国内外研究进展 摘要目前,国内外在艾灸的药性作用、物理作用、局部(包括穴位)作用,艾 灸对免疫系统、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系统、血液循环系统以及艾灸对机体代 谢的调节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虽然对艾灸疗法的作用机理尚未明了,但研究工作在不断深入。本文对近10年来艾灸疗法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了详细介绍。 [主题词] 针灸原理;艾条灸 灸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外治法之一,具有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逐痹、回阳固脱、消瘀散结以及防病保健的功效。宋·窦材在《扁鹊心书·住世之法》中就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之说,《医学入门》也说:”凡一年四季各要熏一次,之气坚固,百病不生”;”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灸法在古代的医疗保健中曾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实验研究也表明:灸法可调整脏腑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防病治病。随着艾灸疗法临床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其治病机理的探究也在进一步深入,本文将对近10年来国内外艾灸疗法作用机理的研究作一综述。 1 艾灸的药性作用机理 施灸材料主要是艾叶制成的艾绒。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这说明艾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艾的药性可通过体表穴位渗透到体内起治疗作用;又可通过呼吸进入机体,醒脑安神,通经活络[1]。日本在施灸材料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2],有研究认为艾的主要成分是精油,并对不同品质艾的精油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3]。小林和子[4]从艾中提取出有机成分并加以鉴定,认为艾的有机成分是庚三十烷(C37H36)和儿茶酚胺系缩合型鞣酸,鞣酸在优质艾中含量甚少,在劣质艾中含量多,比较经过提取处理和未经处理的两种艾 的燃烧温度 时间曲线的形成时,发现如没有C37H36,艾的燃烧将发生困难。除 对艾的成分方面的研究外,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聚焦艾的燃烧生成物的化学作用的研究。钟氏[1]认为,在灸疗过程中,艾叶虽然进行了燃烧,但其药性尤存。日本学者大西[5]等将艾和艾的燃烧生成物分别用甲醇提取,发现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和过氧化脂质的作用,而且艾的燃烧生成物作用较强。西谷[6]通过研究认为灸疗能引起施灸局部的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这并非由灸热引起,而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生成物可附着在皮肤上,通过灸热由损伤的皮肤处渗透进去,起到某种治疗作用。

“艾灸”疗法介绍集锦

“艾灸”疗法介绍集锦 艾草的功效 艾草,自古在民间即有食用、袪风邪等用途,端午节有些岭南人士,除了会以糯米掺艾草制成"艾粄"等应节食品之外,还有人将艾草、茅草、抹草、柳枝、桃枝等药草悬挂门口,当作避邪之物。 艾,又称香艾、苦艾,味苦辛,性温,入肝、脾、肾经,最大功效为袪湿散寒、止血止痛,另外还有温血活血、健胃强壮等功效。 艾草主治吐血,对于直肠出血、子宫出血、月经失调、经闭、少女痿黄症、虚寒阴冷、贫血等妇科病极佳,为妇科良药。 因具有袪寒湿功能,可治关节痛、神经痛、头风头痛、腰骨酸痛和胸痛等痛症,还可治下痢、胃溃疡、盲肠炎、除腹水、止冷痢吐泻,亦可配合其它治癌药草,治疗甲状腺癌和鼻咽癌等。 治妇女产后血崩,以海金沙、凤尾草、茅根、球蕨、侧柏等煎汤后,将药汤加入艾心叶、益母草、竹叶菜、丝瓜、水芹菜、和藕粉一同绞汁,具特效。 治胃溃疡,以艾心叶、紫茉莉、木瓜等作精力汤,数日内见奇效。 艾叶平时可用来煎蛋或煮蛋吃,对于久年头痛、神经痛、腰酸背痛、崩漏下血诸症,具有极佳食疗效果,且同时为温补药膳食品,可醒胃,为虚冷者的长效性"威而刚"。 艾草更是自古以来艾灸袪风行血的唯一良药,不过治疗癌症时,必须与半枝莲、蒲公英??等治癌圣药合用,才有实效。 孟子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说七年之病很顽固,但三年以上的陈艾却有可能治愈它。可见,人们对艾草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医认为,艾草具有?湿散寒、温经止血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艾草对多种细菌、病毒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艾草的加工和制作方式 艾灸疗法是使用艾绒制成的艾炷、艾卷,点燃后,在身体相应的穴位上施行熏灸,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艾灸治疗腰痛的研究进展

艾灸治疗腰痛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5-11-11T10:45:26.2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作者:陈晓珊 [导读] 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以自然疗法为主的治疗手段,以毒副作用小、疗效肯定等特点,在腰痛治疗方面的优越性愈发凸显。陈晓珊 福建中医药大学 350001 摘要:腰痛(low back pain,LBP)主要是指后背腰、骶部的疼痛伴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近年来,腰痛因其发病率高、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艾灸治疗腰痛古已有之,尽管治疗方法众多,临床上用艾灸治疗腰痛收效甚佳,成了治疗腰痛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作为以自然疗法为主的治疗手段,以毒副作用小、疗效肯定等特点,在腰痛治疗方面的优越性愈发凸显。近年来,腰痛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然而笔者发现单独用艾灸治疗腰痛的记载很少,为提高艾灸治疗腰痛的临床疗效,现作综述。 关键词:腰痛;艾灸;综述 1 单纯艾灸疗法 陶氏[1]以化脓灸,取穴双侧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为主穴,痛侧取穴佚边、环跳、承扶、殷门及阿是穴。郭崇秋[2]采用化脓灸治疗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总有效率为97.6%。许建峰[3]等采用VAS量表、JOA下腰痛评估及肌电图监测技术探讨关元穴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功能、电生理变化上影响,指出关元穴灸法可以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症状及生活能力,同时也可以改善双下肢神经功能状态,与单纯针刺法有显著差异。李海玉等[4]采用运用重灸量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取至阳,环跳,委中,昆仑,以3 支同型号艾条施灸,灸距2~3cm,以穴位处皮肤潮红为度,以皮肤灼热微痛为佳,灸40min~1h。姜鸣炜[5]采用隔姜灸命门、肾俞、腰阳关、大肠俞穴,肾阴虚型加温和灸涌泉穴,肾阳虚型加温和灸大椎穴,认为灸疗命门、肾俞等特定穴位恰好能最大限度地培育人体之正气,补益先天之元气,达到培元固本,益肾壮腰的根本作用,同时起到温经通脉,活血止痛的治疗作用,共奏标本兼治之功效。林海波等[6]采用督灸治疗脾肾阳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32例,对其腰背痛症状改善明显。林维培[7]对3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竹圈盐灸治疗,对腰腿疼痛症状积分、腰腿体征积分、腰腿活动功能积分和总积分进行量化评分,愈显率达86.7%。 许多现代中医人发掘了一些独特的艾灸疗法,例如热敏灸、运动灸、通阳灸等。热敏灸即“输穴热敏化悬灸疗法”,是江西省中医院陈日新主任医师探索出来的,以经络理论为指导,通过激发经络感传,促进经气运行,使“气至病所”。吴峰[8]等采用公认的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为观察指标,观察阿是穴配合艾灸热敏化腧穴治疗项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发现此疗法优于针刺阿是穴配TDP治疗。贺氏[9]发现腰椎间盘的热敏化穴位多位于督脉经穴和膀耽经穴,多在至阳、关元俞、委中、委阳、阳陵泉等。治疗37例总有效率为97.5%。庞氏[10]发现运动灸治疗腰突症疗效可观,运动灸是在太乙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灸疗方法。既具备艾灸功效,也能结合推拿的效果,比单纯的艾灸要全面。庞氏运动灸取穴以督脉、膀肤经背腰臀部穴位为主,配合患肢足少阳经穴位治疗,治疗76例,有效率为97.37%。唐福宇[11]借鉴古代医学家运用百会穴与涌泉穴(合称为天地穴)治病的思想,创新了以先灸百会穴、涌泉穴,再灸腰背及下肢热敏化腧穴为特点的“通阳灸”疗法,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 例,疗效满意。 2 综合疗法 2.1 艾灸配合针刺疗法 黄氏[12]以温针灸治疗腰突症,根据“治痪独取阳明”的指导思想,前期取穴中、坎、离宫或坤、震宫行温针灸,后期采用患侧足三里、下巨虚行温针灸。王晓明[13]采用电针结合艾灸治疗腰椎源性下腰痛,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AS 评分变化,总有效率为98.68%。 2.2 艾灸结合穴位贴敷 江尚群[14]对60例寒湿型腰痛患者予艾灸联合腰痛散药烫及综合护理干预,有效率为91.67%。张福元等[15]将中药碾至粉末后过筛,以鲜姜汁调制成膏剂,将调制好的药膏涂抹在双侧腰眼穴并盖上纱布;艾柱于药膏之上灸之,1~2壮/穴,此法治疗腰痛疗效显著。宋丽华[16]采用腰眼穴贴药加艾灸治疗腰痛150例,效果显著。 2.3 艾灸配合拔罐刺络放血 桑久华[17]采用艾箱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治疗腰椎骨关节炎收效良好。鲍颂杨[18]通过艾灸疏经通络、拔罐祛风散寒治疗60例患者,总有效率96.7%,证实艾灸结合拔罐镇痛作用迅速。王聪[19]对30 例盆腔瘀血综合征出现腰腹痛症状的患者,选择委中、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等膝关节周围的穴位附近瘀络进行刺络放血,然后在关元、中极、归来、膀胱俞、八进行艾条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 周及2 周VRS及NRS进行疼痛程度评分,疗效显著。聂志芳[20]使用隔姜灸治疗32例女性腰痛患者,疗效显著。 2.5艾灸配合其它疗法 王海燕等[21]采用长蛇灸结合刮痧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为86.66%。苏炳烛[22]对6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针刺、艾灸、推拿疗法后疗效显著。龚广峰[23]运用中医推拿手法结合艾灸治疗6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 3 结语 笔者对近年来艾灸治疗腰痛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不难发现,艾灸在腰痛的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临床研究正逐步建立科学的评价及对照系统。国内的研究一般倾向于疗效验证,没有对艾灸适用症型进行分型研究,也很少进行灸法灸量的研究。腰痛的种类及病因学方面的复杂性,给病源纳入带来困难,炎症、损伤、退行性改变甚至心理因素均可导致腰痛,部分研究未明确具体腰痛的类型,从而影响疗效评价。今后的研究仍需总结探讨,从临床实际出发,利用艾灸自然疗法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优势,摸索出更有效的手段,完善新的治疗理念及方法。 参考文献: [1]陶琪彬.化脓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5(01):11. [2]郭崇秋.化脓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05):387-388. [3]许建峰,林瑞珠,牛子瞻,等.关元穴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06):55-58. [4]李海玉,杨丹.重灸量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1(08):65-66. [5]姜鸣炜.灸法治疗老年肾虚腰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10):742-743.

艾灸提高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_马泽云

艾灸提高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310006 浙江省中医院 马泽云 曹 毅 关键词 艾灸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综述 《黄帝内经》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传统中医灸法具有行气活血、温经通络、消肿散结、强壮保健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祖国医学的血瘀证的病理基础是局部血液循环和微循环的障碍,艾灸局部穴位能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故有行气活血、软坚散结之功,有利于组织修复[1、2]。现代实验研究也表明:艾灸可调整机体各系统脏器的机能,增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机体整体免疫能力。国内外都很重视灸法的实验研究,指出艾灸疗法是一种热辐射反应,其实质是通过温热,刺激皮肤感受器,进而影响组织细胞的生化代谢以及神经系统功能。通过大量艾灸治疗病毒性疾病的研究表明:艾灸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恢复[3、4]。下面就目前国内关于艾灸提高免疫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 艾灸与细胞免疫 吴炳煌等[5]隔姜灸神阙治疗支气管哮喘,灸后复检T3、T4、T4/T8值及NK细胞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比较6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艾灸治疗前后T细胞及其亚群CD 3 +、CD4+、CD8+百分率及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发现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D8+值上升,CD4+/ CD8+比值减小,与正常组相比已无显著性差别;CD3+和CD4+值无明显变化;IL-2下降,与正常组相比已无显著性差别。观察到支气管哮喘病人外周血T3、T4、T4/ T8值及NK细胞含量均低于正常值,采用隔姜灸神阙穴后,上述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赵粹英等[6]进行了隔蒜灸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临床观察,灸治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同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得到纠正,表现为OKT4(HT)细胞数量 增多,OKT 4 /OKT8异常比值纠正,IL-2及N K细胞活性增强。有人[7]以隔姜灸法治疗34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不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而且甲状腺抗体结合率明显降低,血清总T3、T4含量明显升高,促甲 状腺素(TSH)含量明显降低,本病患者治疗前OKT 4 +/ OKT8+细胞比值与自身花环形成率明显高于正常,灸后均明显降低,趋于正常。提示艾灸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与甲状腺功能的作用,后者的改善可能是通过艾灸调节前者而实现。赵粹英等[8]对难治性肺结核治疗发现艾灸局部穴位可提高T H细胞数,从而调整T H/T S比例,调节T细胞亚群的平衡,促进IL-2的合成释放,有利于提高细胞杀伤率,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居贤水等[9]在观察艾灸对延缓衰老的作用时观察到艾灸前后NK细胞活性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提示艾灸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改善肾虚,延缓衰老。沙立新等[10]在艾灸关元、大椎延缓衰老及细胞免疫学机理研究中发现:艾灸可以调节T细胞亚群的平衡,促进IL-2的合成释放,有利于提高NK、CTL细胞杀伤率。张彤[11]将两支艾条一起点燃,重灸翳风穴治疗青少年面瘫,并与常规针刺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明显优于对照组(74.2%);灸治1月后机体T淋巴细胞(CD3)及T辅助细胞(CD4)明显上升,CD4/ CD8比值明显改善。周建伟等[12]在药条灸对脾虚患者血清胃泌素、D—木糖排泄率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一文中,发现艾灸在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可使CD3、CD4的含量明显升高。张英[13]应用阳虚小鼠模型观察不同灸治时程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艾灸15分钟可显著提高阳虚小鼠的T淋巴细胞酯酶阳性率,但艾灸5分钟和25分钟则无显著作用,但艾灸5分钟、15分钟和25分钟均可显著提高阳虚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吴炳煌等[5]对隔姜灸神阙治疗支气管哮喘,将疗效与T细胞亚群含量变化关系作分析,发现艾灸后T3、T4、T4/T8比值及N K细胞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有人用附子隔饼灸治疗21例硬皮病患者,治疗前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低于正常,灸后显著提高,灸治后不但症状减轻,而且循环障碍也改善。 翟道荡等[14]采用小艾柱直接灸治疗9名癌症患者,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结果表明:①艾灸对接受过化疗,白细胞数明显下降者,有一定的升提作用;②艾灸对癌症患者的K细胞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 deped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活性似有双向调节作用;③艾灸可使癌症患者明显低下的NK细胞活性得到显著增强;④艾灸可提高癌症患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⑤艾灸对癌症患者的CD3、CD4、CD8细胞绝对值无明显影响,但显著提高CD 4 /CD8比值,提高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刘朝奇等[15]应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感染小鼠阴部的模型,研究艾灸局部穴位的治疗作用,发 · 133 · ·2004年3月号·

灸法的现代研究进展

灸法的研究现状 1.灸材研究与其他灸材相比,艾叶/绒具有燃烧时温热特性显著来源广泛炮制简单操作性 强等优点。挥发油是艾叶/绒的主要成分,产地、时节、年份、艾绒比例、品种提取方法等因素均可影响艾叶/绒中挥发油的含量与成分。还对隔物灸间隔物的材料进行了比较研究。 2.艾灸理化特性研究在确定艾为最佳灸材的基础上,对艾燃烧生成物的理化特性展开了 系列研究,艾在燃烧的过程中可以产生热、光、烟、灰烬等生成物。首先,艾灸是一种热辐射反应,温热特性是艾灸最重要的物理特性之一。艾的品系、产地、制作工艺、施灸方法等均可影响艾的燃烧温度、燃烧热值、红外辐射光谱。隔蒜灸、隔姜灸与穴位的红外共振幅度和匹配吸收可提高灸法疗效。 3.安全性研究目前,艾灸生成物的安全性研究是近年来灸法领域的关注热点。艾烟中 含有的物质成分以及艾烟的安全浓度已成为评价艾灸生成物安全性的关键点,艾烟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显示: 艾灸生成物中既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亦含有可能对人体不利的成分,可对人体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艾灸是安全的。目前需要明确艾烟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与长期暴露在艾烟环境中人群的健康状况之间关系。今后需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艾灸安全性流行病学调查。获得更多更明确的艾灸安全性资料,同时进一步加强艾烟生成物的毒理实验研究,明确艾灸生成物的安全阈值。在艾灸生成物的安全性与效应之间探索最佳平衡点,创建艾灸生成物安全性评价标准与体系。 4.灸法研究施灸方法众多,对不同灸法的比较研究主要集中在光热特性和治疗效应比 较方面,选择的灸法主要是温和灸和隔物灸,研究发现不同的病症有其适宜的灸法,艾灸方法是影响灸效的重要因素。隔黄芩饼灸与隔附子饼灸红外辐射光谱有较大差异,不能替代传统的隔附子饼灸,隔蒜灸、隔姜灸与穴位的红外共振幅度和匹配吸收可提高灸法疗效。不同灸法施灸对机体局部与整体产生的效应不同,不同的病症各有适宜的灸法。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不同灸法对疾病局部效应与整体效应的研究,获得病症的适宜灸法,指导灸法临床。 5.灸量研究现代研究证实,灸量是影响艾灸效应的重要因素。对灸量与灸效相关性进 行临床研究,显示艾灸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疗程等均可对相应疾病的临床疗效产生影响。因此,应一步对灸量与灸效相关性进行临床研究,指导灸法临床。 6.灸法的效应规律与机制研究研究表明,温热刺激、光辐射、艾灸生成物均为艾灸起效 的重要因素,而人体对艾灸的温热刺激、光辐射及其生成物的反应是艾灸效应启动的科学基础。艾灸的红外辐射光谱以靠近近红外并以远红外为主,显示温热刺激是艾灸起效的重要方式人体不仅是一个红外辐射源,也是一个良好的红外吸收体穴位有其自身的特征性红外辐射光谱,不同病理生理状态下,穴位的红外辐射光谱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疾病证型等相关隔附子饼、隔姜和隔蒜等3种隔物灸的红外辐射光谱与人体穴位红外辐射光谱一致,提示穴位对传统隔物灸的共振红外辐射和匹配吸收是传统隔物灸起效的重要机制。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艾烟中哪些成分以何种方式( 皮肤渗入吸入嗅觉等) 参与灸法效应启动; 艾灸的光热刺激如何启动穴位局部感受器调节靶器官发挥治疗作用等,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此外,提炼出艾烟中参与灸法效应启动的物质成分,模拟艾灸过程中光热刺激,是否可产生良好的临床疗效,也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7.灸疗的热敏规律及其机制研究腧穴热敏化灸疗新理论由三条规律组成1.人体腧穴存在 静息态与敏化态两种状态; 敏化态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小刺激大反应( 非热敏点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2.腧穴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其特征是:当受到艾热刺激

关于艾灸养生的知识

关于艾灸养生的知识 艾灸养护的氛围越来越浓了,但很多初入门的亲们往往对艾养后不同的反应手足无措,下面是常见的灸后反应供各位亲们可以参考对照, 艾灸真好,重在坚持! 一、出汗:是皮肤排毒的一种体现,就是在艾灸的时候,感觉出汗,灸后出汗,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 二、出红疹:当有的人出汗一个阶段后,会开始出红疹、硬疙瘩,这也是排毒的一种表现;一般继续艾灸,红疹会慢慢消下去,硬疙瘩,可以边艾灸边按摩,也会慢慢消失,这也是属于皮肤排毒的一种现象。 三、小便多:有些人艾灸后排尿特别多,这也是从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种表现,此时应该多喝水,不用担心,这些现象都会慢慢消失,一般灸后尿频的,多是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妇科会有问题。 四、拉稀:有些人出现拉稀,频繁拉稀,而且拉屎极臭,这也是一种排病气的反应。有这种反应的,一般胃肠道有问题,或者应该注意有肿瘤发生。 五、咽喉肿痛、牙痛等:有的人会有咽喉肿痛、牙痛等,此时多喝水或者煮一点绿豆粥来喝,严重的可以停灸,等这些症状过去后,继续艾灸,可能还会有上述症状发生,一般反复几次后,就没有上火的症状了。 六、发烧:此种症状一般发生在初次艾灸者身上,没有关系,多喝水,可以在督脉和膀胱经利用艾灸刮痧杯刮痧都会退热,降火气。 七、原有的慢性病会反复:当艾灸后,元气聚集到脏腑的时候,病邪往往会自己找出路,这些出路不一定是我们设计好的,而是病邪自己习惯的路径;可是疾病的排出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它会自己寻找出路。 八、头晕耳鸣眩晕:有的反应会出现头晕耳鸣,眩晕的,遇到这样的反应,可以停下来休息几日。如果这种反应迟迟不过,在大椎点刺放血或者刮痧,这种反应会慢慢消失,有的人会反复这种反应2—3次后,慢慢适应。 九、灸感的走窜:这是很好的反应,暗示着经络的通畅。

详解中医艾灸养生法

详解中医艾灸养生法 中医“艾灸”较之于“针灸”不为人所熟知,其实,中医“艾灸”同样是我国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艾灸,就是透过灼或烟熏,利用热力刺激穴位,其用途和功效非常广泛,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艾灸这种疗法,在我国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据《黄帝内经》所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意思就是艾灸能弥补针刺之不足。艾,是一种菊科草本植物,以湖北蕲州所产品质最佳。一般而言,艾叶需晒干,再存放三至五年,待油分挥发至一定程度,才适合用于艾灸。 “直接灸”起水现代少用 跟针刺原理相近,不过艾灸主要透过燃烧艾绒,利用热力刺激经络穴位,以达养生或治病之效。中医认为,“艾叶药性辛、苦、温,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之效。而艾灸主要有三种功用,分别是畅通经络,补阳气不足,以及驱散寒湿。” 现时使用艾灸的种类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艾粒、艾条和艾绒。“艾粒”通常会连同针刺一同使用,将艾粒放在针头,再刺入穴位;“艾条”则会用“悬起灸”,不会直接接触皮肤;至于“艾绒”就是状似绒毛的艾叶碎,通常会聚成一个小粒使用。 艾灸的方法有很多种,较古老传统的便有“直接灸”,意思是直接将艾绒置于穴位燃点,刺激度最强,通常用来治疗疮毒。不过由于会令皮肤红肿并形成小水?,不易令人接受,所以现时已很少使用。取而代之则为“间接灸”,即是将艾绒放在姜片、附子或蒜泥上,再置于

穴位燃点。姜片主要用来驱散寒气,常用于治理作呕作闷和风湿病上;附子则有补阳气之用,主要针对不孕不育、肾功能差、头晕,以及脱肛的病人身上;而蒜泥则有消肿拔毒之效。 缓解关节痛五十肩 如果使用艾粒,则为“温针灸”,利用艾叶的热力沿针直达患处,加速温经通络,通常针对关节痛、腰痛、骨伤病上。至于艾条,则会用“悬起灸”,当中手法又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三种。“温和灸”以燃烧的灸条,跟皮肤保持一定高度的距离,患者通常只觉温热而无灼痛的感觉,例如用来治疗扳机指(Trigger Finger)。“回旋灸”则于皮肤上反覆回旋熏灸,一般针对范围较大的病症,如五十肩。“雀啄灸”则对准某一穴位,一上一下摆动,状如麻雀啄食,刺激度较前两者强,通常用于治理头痛、驱寒湿等。 使用艾条治理,一般需时15至30分钟;如果使用艾粒、艾绒,通常为五至十壮,每壮的意思即是将其燃尽为一壮。 发烧喉痛急性扭伤忌用 虽然艾灸用途广泛,但不等于人人适用,首先要注意的,便是个人体质。“阴虚火旺的人士,如有暗疮、口气重、喉咙痛等征状,一般不宜使用艾灸。另外患有热性病,如发烧、急性扭伤等,同样不宜,否则有可能造成反效果。”除了上述人士外,小孩子的肌肤比较幼嫩,亦未必适合使用艾灸。孕妇同样要小心?,虽然艾灸可用于胎位不正,但在其他情 下,恐影响胎儿,亦不宜使用这种疗法。

详解中医艾灸养生法

详解中医艾灸养生法 中奢网是中国顶级奢侈生活领域最权威 的媒体传播门户网站 . 详解中医艾灸养生法 中医“艾灸”较之于“针灸”不为人所熟知,其实,中医“艾灸”同样是我国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艾灸,就是透过灼或烟熏,利用热力刺激穴位,其用途和功效非常广泛,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艾灸这种疗法,在我国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据《黄帝内经》所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意思就是艾灸能弥补针刺之不足。艾,是一种菊科草本植物,以湖北蕲州所产品质最佳。一般而言,艾叶需晒干,再存放三至五年,待油分挥发至一定程度,才适合用于艾灸。“直接灸”起水现代少用 跟针刺原理相近,不过艾灸主要透过燃烧艾绒,利用热力刺激经络穴位,以达养生或治病之效。中医认为,“艾叶药性辛、苦、温,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之效。而艾灸主要有三种功用,分别是畅通经络,补阳气不足,以及驱散寒湿。”

现时使用艾灸的种类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艾粒、艾条和艾绒。“艾粒”通常会连同针刺一同使用,将艾粒放在针头,再刺入穴位;“艾条”则会用“悬起灸”,不会直接接触皮肤;至于“艾绒”就是状似绒毛的艾叶碎,通常会聚成一个小粒使用。 艾灸的方法有很多种,较古老传统的便有“直接灸”,意思是直接将艾绒置于穴位燃点,刺激度最强,通常用来治疗疮毒。不过由于会令皮肤红肿并形成小水,,不易令人接受,所以现时已很少使用。取而代之则为“间接灸”,即是将艾绒放在姜片、附子或蒜泥上,再置于 中奢网是中国顶级奢侈生活领域最权威 的媒体传播门户网站 . 穴位燃点。姜片主要用来驱散寒气,常用于治理作呕作闷和风湿病上;附子则有补阳气之用,主要针对不孕不育、肾功能差、头晕,以及脱肛的病人身上;而蒜泥则有消肿拔毒之效。缓解关节痛五十肩 如果使用艾粒,则为“温针灸”,利用艾叶的热力沿针直达患处,加速温经通络,通常针对关节痛、腰痛、骨伤病上。至于艾条,则会用“悬起灸”,当中手法又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三种。“温和灸”以燃烧的灸条,跟皮肤保持一定高度的距离,患者通常只觉温热而无灼痛的感觉,例如用来治疗扳机指(Trigger Finger)。“回旋灸”则于皮肤上反覆回旋熏灸,一般针对范围较大的病症,如五十肩。“雀啄灸”则对准某一穴位,一上一下摆动,状如麻雀啄食,刺激度较前两者强,通常用于治理头痛、驱寒湿等。使用艾条治理,一般需时15至30分钟;如果使用艾粒、艾绒,通常为五至十壮,每壮的意思即是将其燃尽为一壮。

中医护理技术之艾灸的临床应用概述

中医护理技术之艾灸的临床应用概述 中医护理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护理技术是中医护理的特色所在。其中的艾灸疗法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护理技术之一。艾灸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现将近年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标签:艾灸;中医护理技术;综述 中医护理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护理技术是中医护理的特色所在。其中的艾灸疗法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护理技术之一。艾灸法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指导,使用燃烧后的艾条作用于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1-2]。艾灸的临床应用范围非常之广泛,现将近年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 艾灸的作用 艾灸是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之功效[3-4]。 2 艾灸的分类 2.1 直接炙 主要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一般都是绿豆大小)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瘢痕灸是指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目前临床上一般的疾病已经很少使用,但是一些疑难杂症尤其是一些顽固性或恶性的疾病还使用,根据文献[5-8]报道恶性肿瘤或肿瘤化疗后使用直接灸使之化脓留瘢痕,对提高肿瘤病患的生存质量,或降低化疗引起的副作用,有显著疗效。无瘢痕灸则是施直接灸时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但是又达到了艾灸效果而不留瘢痕,临床多用于虚寒性的痹症。 2.2 间接灸 目前临床上应用最普遍的是间接灸,比如温和悬灸、艾盒灸、各种隔物(一般隔姜片、药饼、盐)灸、温针灸等[9],据临床上报道用隔姜灸,及隔药饼灸等对很多顽固性的恶病亦具有较显著的疗效[10-12]。 3 艾灸技术在临床常见病中的应用 3.1 失眠 失眠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如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情志、饮食内伤,心虚胆怯等,上述因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而致阴不养阳,阳不入阴而发为失眠。

中医经络养生理疗手法

中医经络养生理疗手法 中医经络养生手法以点,推,拨,揉四个步骤 点-拇指按压3秒为准---推:双手拇指交替寸走法,--拨:大拇指左右拨动,揉:掌根揉按, 肩颈无忧养生疗程—热敷--:开穴(大椎,肩井,膏肓,肩髎,天宗)三次---展油—包肩至风池风府—排毒--以下手法均为三次,从大椎点按整个脊柱至尾椎—双手交替寸推督脉之尾椎—点—推—拨—,揉膀胱经--点,推,拨.揉肩胛骨—大阪经—重点瘀堵部位化结--大排毒--包肩至风池风府收式--敷毛巾敲打整个背部—擦拭 健脾养胃养生疗程:腹部热敷--展油--点按上腕,中脘,下脘推,天枢—以指,掌,拳推手法推胃经(肚脐旁开2寸)脾经(肚脐旁开4寸)—排胀气—排宿便--腿部脾经(箕门,血海,阴陵泉,三阴交)胃经(伏兔,粱丘,犢鼻,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解溪)---点推拨揉脾胃经, 四大经络排寒养生疗程--开背--疏通督脉,膀胱经(承扶,殷门,委中,承筋,承山,昆仑),肺经(少商,鱼际,太渊,孔最,尺泽,侠白,云门,)胃经(伏兔,粱丘,犢鼻,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胆经(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悬钟)—点推拨揉, 通胆经养气血养生疗程:疏通肝经(阴包,三阴交,太冲,)胆经(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悬钟),--以敲打,闪罐胆经为主调动气血. 固本培元肾经养生疗程—开背,疏通督脉,膀胱经,开穴(命门,肾枢)安抚,掌揉肾部反射区,--疏通腿部肾经(曲泉漏谷,三阴交,涌泉),膀胱经(承扶,殷门,委中,承筋,承山,昆仑)

暖宫调经养生疗程—腹部热敷,展油,开穴--气海,关元,冲门,腹诊,化结,推脾经(箕门,血海,阴陵泉,三阴交),翻身推揉刮痧八髎,艾灸关元,气海,三阴交,八髎。 妇科炎症养生疗程--同暖宫调经,着重艾灸三阴交,八髎,环跳走罐 罐疗五行脏腑养生疗程--热敷,展油,开背,背部五脏反射区拔罐或走罐 祛痛健脑养生疗程—梳理头发-刮痧板沿发际线依次,督脉,膀胱经,肝经,胆经,三焦经至百会穴(各三遍)},颈部展油包肩至耳后--耳烛颅内净化左右各20次(承浆-听宫-翳风-云门-风池淋巴排毒)放松头部与肩部,上背部

中医经络与健康 论文

论经络和腧穴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近年来,中医经络穴位健康说普遍获得科学证实,加深了西方人对经络学的高度兴趣。西方医学在急救、手术、公共卫生等领域的贡献值得肯定。现代疾病主流乃各种慢性病,以西医治疗方法必需一辈子吃药,却无法痊愈。而药物毒性又造成复杂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品质。其实通过经络穴位的按摩刺激可以达到慢性病预防的效果。古人相信“经络可以调虚实、治百病、决生死”。 经络穴位养生法是运用针刺艾灸按摩等方法刺激经络穴位以激发精气达到调和气血旺盛代谢通利经络增进人体健康等目的的一种养生方法其中针法是以毫针刺激人体经络穴位通过提插捻转等不同手法起到调整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灸法是借助艾火热力灸灼薰熨穴位以达到温通经络调养脏腑的效果;按摩是用手对人体经络穴位进行按拿点推揉拍等手法起到运行气血健身祛病的作用三种方法各有特长既可单独应用又可按需综合施行只要操作得法一般对人体无损伤与副作用如能持之以恒不失为简单易行实用有效的养生祛病良法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以手足三阴和三阳经以及任督二脉为主体网络遍布全身的一个综合系统它内联五脏六腑外布五官七窍四肢百骸沟通表里上下内外将人体的各部分连接成有机的与自然界阴阳属性密不可分的整体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在人体的作用有以下几点:一、经络可联络沟通全身脏腑组织,脏腑与体表外周肢节之间的联系;脏腑与五官九窍之间的联系; 脏腑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即十二经脉各经都分别络属于一脏一腑和某些经脉还可联系多个脏腑两个方面;最后一个联系是经脉与经脉之间的联系,其主要体现在即十二正经阴阳表里相接,有一定的衔接和流注次序;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之间纵横交错和奇经八脉之间亦彼此相互联系三个方面。二是、经络通行气血,可濡养脏腑组织。三是、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他刺激的感觉传递和通导作用。如针刺的“得气”、“行气”现象即是经络感传的体现。四是、经络可以调节机能平衡,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出现气血不和及阴阳偏盛偏衰,即可运用针灸等治法来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以“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通输”,或从简作“俞”。“穴”是空隙的意思。《黄帝内经》又称之为“节”、“会”、“气穴”、“气府”等;《针灸甲乙经》中则称之为“孔穴”;《太平圣惠方》有称做“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素问.气府论》解释腧穴是“脉气所发”;《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说明腧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输通”是双向的。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腧穴又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9

艾灸法的临床应用

艾灸法的临床应用 艾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和熏熨。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它可分为艾炷灸、艾条灸等。 一艾灸法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范围 根据艾灸法的作用特点,其适应范围以寒证、虚证、阴证为主,对慢性病及阳气虚寒者尤宜。 (一)艾灸法作用特点 1、艾灸法的作用,主要是温热透达腧穴深部,和艾叶芳香温通药性的综合效应。 2、艾灸法的应用,以经脉陷下、阴阳皆虚,络脉坚紧者为宜。 3、艾灸法可治针刺或中药疗效不显者,亦即“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凡病药之不及,针所不到,必须灸之”。在临床上,可以单用灸法,亦可先灸后针,先针后灸,针灸并用等。 4、艾灸法主要用于寒证,“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之。”即是其例。 (二)适应范围 1、温经通脉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致的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 2、祛风解表、温中散寒风寒外袭之表证,脾胃寒盛的呕吐、胃痛、泄泻。 3、温肾健脾脾肾阳虚之久泄、久痢、遗尿、阳痿、早泄。

4、回阳固脱阳气虚脱之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5、益气升阳气虚下陷之内脏下垂、阴挺、脱肛、崩漏日久不愈等。 6、消瘀散结、拔毒泄热疮疡、痈疽初起,疖肿未化脓者;瘰疬及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7、防病保健灸法用于防病保健有着悠久的历史。“凡人吴蜀地宦游,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疬,瘟疟、毒气不能着人。” “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二艾灸法注意事项 (一)体位选择和施灸顺序 1、体位选择可采取卧位或坐位,应以体位自然,肌肉放松,施灸部位明显暴露,艾炷放置平稳,燃烧时火力集中,热力易于深透肌肉为准。亦需便于医生正确取穴,方便操作,患者能坚持施灸全过程。 2、施灸顺序一般宜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背部,后腹部;先头部,后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阳后阴,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先上后下,则循序渐进次序不乱;先少后多,使艾火由弱而强,便于患者接受。如需艾炷灸多壮者,必须由少逐次渐多,或分次灸之(即所谓报灸)。需大炷者,可先用小艾炷灸起,每壮递增之,或用小炷多壮法代替。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酌情灵活运用,不可拘泥。如气虚下陷之脱肛,可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等,如此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二)施灸禁忌及注意事项

艾烟的研究进展

[32]李瑞午,张静龄,郭莹,等.针刺血清对体外培养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J].中 西医结合学报,2004,2(6);453-455 [33]范华,周士伟,高铁祥,等.针刺“四缝”穴对实验性脾虚大鼠血清锌及胃排空率 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7,27(8);295-597 艾烟的研究进展* 周次利1丰晓溟1王金海1吴璐一2张淑静1陈汉平1吴焕淦1# (1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 200030;2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1艾烟的临床研究 1.1艾烟杀菌、消毒作用的临床应用研究 (1)空气消毒 大量研究证实艾烟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可抑制、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绿脓杆菌,在空气消毒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 (2)治疗感染性疾病 艾烟熏灸对外科感染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艾烟杀菌、消毒作用为临床上常见的化脓性炎症、外伤感染、皮肤细菌损害,带状泡疹,上呼吸道感染等的治疗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1.2 传统艾灸与无烟艾灸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现有研究显示传统艾灸与无烟艾灸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二者的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2艾烟的化学成分研究 2.1 艾烟与艾挥发油共性成分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522900);上海市卫生局资助项目(2007115);高校博士学科点基金项目(200802680001) 第一作者:周次利(1980-),女,博士,研究方向: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E-mail: zhoucili2010@https://www.wendangku.net/doc/e16791854.html, #通信作者:吴焕淦(1956-),男,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Email: wuhuangan@https://www.wendangku.net/doc/e16791854.html,

几大艾灸养生秘方

几大艾灸养生秘方 艾灸一方面以艾叶温热散寒穴位,一方面疏通经络,调经理气,艾公馆专家告诉您,使用灸法时,可根据疾病情况,人体素质和脏腑功能偏盛偏衰,以补偏救弊的原则,各有重点的择优使用。 现举例艾灸养生配方如下: ①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②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③独灸关元养生方 【施灸方穴】关元。 【方穴功用】补元益气、温肾健脾、补肾固脱、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补肾纳气、温阳利水、补血调经、温暖下元、补虚泻实、延年保健。 【方穴主治】可用于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关元还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阴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关元作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样重要。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风邪所乘之症,灸关元三百壮。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就关元二百壮。《类经图翼》云:“关元主诸虚百损,……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三百壮。活人多亦。然虚频次灸之,乃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宋代窦材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五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遂得老年健康。”由此可见,关元不但能够治疗诸虚百损,真阳欲脱等证,而且还可以保健延年。 ④呼吸系统艾灸养生方: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 ⑤心血管系统艾灸养生方: 高血压: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 冠心病:身柱、郄门、三阴交,也可以灸膻中穴。 ⑥消化系统艾灸养生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⑦神经系统艾灸养生方:大椎、身柱、肾俞、足三里。 ⑧泌尿生殖系统艾灸养生方: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艾灸养生自古盛行。作为平常健康灸,可取足三里、中脘、关元,或单灸足三里,也有很好的健身作用。施行健身灸法,一次十数分钟时间多不过30分钟。长期坚持施灸,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其效果绝对不亚于服用膏方,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保健方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