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饮食业油烟控制技术现状分析_张楷

饮食业油烟控制技术现状分析_张楷

饮食业油烟控制技术现状分析_张楷
饮食业油烟控制技术现状分析_张楷

饮食业油烟控制技术现状分析

张 楷,马永亮,徐康富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 100084)

摘 要:油烟中含有很多影响人体健康的有害成分,同时油烟也是城市中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一个重要来源。本文分类讨论了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油烟控制技术,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静电净化器和湿式净化器已成为中国油烟控制的主力设备,并提出了油烟控制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要求。

关键词:油烟;饮食业;控制技术;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气味

中图分类号:X 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141(2003)4-0055-05

收稿日期:2002-02-20

作者简介:张楷,(1978-),男,河南省人,现为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硕士研究生,从事大气污染控制研究。

饮食业油烟污染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个焦点话题。据报道,在许多城市中,有关饮食业油烟污染的投诉已占环境投诉的30-40%。国内外学者对油烟进行的研究表明,饮食业排放的油烟已成为城市颗粒物中有机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 )的重要来源之一;油烟中含有多种致突变、致癌物质,烹调烟雾与肺癌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有关。因此,治理饮食业的油烟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单论述了饮食业油烟污染的环境影响,集中讨论了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油烟控制技术,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1 空气污染问题

烹调操作排放的烟气当中含有的污染物主要有颗粒物(PM )、挥发性有机物(VOCs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其中油雾和气味是油烟污染的两个主要问题。崔明珍[1]

等对饭店等烹调现场的烟雾采样分析表明,烹调烟雾中含有20余种含氮、含硫化合物及多环芳烃类物质。厉曙光[2]等用薄层扫描法对用滤膜采集的样品进行分析发现,精制油、豆油、菜油的油烟雾中存在苯并(a)芘、苯并(e)芘、苯并(a,

h )蒽、

苯并(a ,b )蒽、苯并(a )蒽等5种具有强致癌性的多环芳烃。有文献报道[3]

,在实验条件下用GC /M S 法测定菜油、豆油、花生油等油烟雾样品发现有54种易挥发性化学物质。

据报道[4],平均型号的烤肉炉排放油烟的不透明度20%—50%是由操作方式和肉的种类导致的。烤肉炉的气味主要由醛、乙醇、有机酸、氮氧化物、硫化物等引起的。有报道[5],醛、酮、有机酸、硫化物和硫醇是油

烟气味的主要污染源。影响油烟产生的因素包括烹调方式、食物、食用油种类、温度、燃料等。

以炒、煎或烤为主的菜系其油烟排放中油雾浓度明显大于以蒸、煮为主的菜系[6]。烹调过程比纯油加热过程排放的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高[7]。Jill.Whynot

[8]

等报道,在对底燃式烤肉炉、链式烤肉

炉、平底煎锅、油炸锅四种烹调器具的测试中,底燃式烤肉炉排放的PM 和VOCs 最多。底燃式烤肉炉的污染物产生取决于烹调食物种类。汉堡包肉类(含有25%脂肪)产生的污染物量最大,平均32.65gPM /kg 肉;鱼产生的污染物量最少,平均3.3gPM /kg;鸡肉产生的污染物位于其中,平均10.48g PM /kg 。G.Z.FRANCIS [4]等报道,肉的种类和肉中脂肪的含量将会对污染物产生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林晔[7]等报道,普通豆油排放的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和可吸入颗粒浓度比精炼油高;在同样条件下,普通豆油的多环芳烃(PAH s)浓度均高于精炼油;GC/M S 检出普通油挥发物中的有机组分比精炼油多11种,精炼油未检出芳烃化合物,普通豆油检出两种芳烃化合物。鲍子平[9]等人报道菜油、豆油加热氧化、分解的挥发性冷凝物,经GC /MS 分析,含巴豆醛等不饱和醛,但花生油的冷凝物没有检测出。有报道[10],中国菜籽油油烟中1,3-丁二烯、苯的含量高于花生油和豆油油烟。

林晔[7]等报道,同一采样位置,同一加热方式,温控范围越高,多环芳烃(PAHs)浓度越高;在较高温控范围内,除检出苯并芘(Bap)外,还检出其它三种成分,而在较低温控范围内,只检出苯并芘(Bap)。J.M.Lin.[11]等报道,烹调时油分解的醛种类和数量取决于油温。G .Z .FRANCIS 等报道[4],在烤肉炉中,温度是最关键的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污染物的数量会增

第25卷 第4期

重 庆 环 境 科 学

2003年4月

加。

2 控制技术现状

饮食业油烟污染控制主要应解决油雾气溶胶和气味问题,即有效去除油烟中的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目前国内采用的技术设备大多是针对颗粒物的去除,国外采用的技术由于立法要求则多数都考虑了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同时去除。本文主要讨论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六种技术。

2.1 静电法控制技术

该法原理与静电除尘器原理相同,利用电场力去除油烟中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其基本过程包括气体分子电离、油雾粒子荷电、荷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极板运动并最终到达极板从而达到与气体相分离的目的、极板的清理。

静电型油烟净化器如设计和维修妥善,应可获得高的油烟收集效率。据文献介绍[5],双区电除尘器、冲洗式双区电除尘器、湿式电除尘器可以几乎完全消除可见排放物,并可使气味完全消失或显著减少。静电技术对亚微米颗粒物有很高的捕集效率,可有效去除细微的油雾颗粒;同时,气体放电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对于气味的去除也有一定的效果。但带有粘性的油滴附着在电极和集尘板上,会使电除尘器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效果明显劣化,特别是对于所收集油雾流动性差的情况,这个问题更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经常清洗,维护工作量可能很大。

United Air Specialists Inc[4]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研制出一种带有自清洗系统的静电除尘器,使用清洗剂喷头或者清洗剂发泡器来保持静电除尘器的清洁,从而能够在去除油烟的同时保持连续运行,较好地解决了饮食业中静电除尘器的清洗问题。

Knapp,J.N[12]报道了一种改进型的静电除尘器,成功地用于快餐业的平底煎锅和油炸锅的油烟处理。在1993年以前的10几年中,已有3000多个应用实例。

在中国静电收尘技术应用于饮食业油烟的净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深圳、广州、上海等地都有大量的应用实例。特别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13]于2000年7月1日开始实施后,各地掀起了开发研究油烟净化设备的高潮,静电设备以其体积小、净化效率高、能耗小的显著特点而成为油烟净化市场上的主力设备之一。目前在应用中暴露出的最大问题也是极板的清理问题,在使用初期各种静电设备的净化效果普遍很好,但运行一段时期后(通常为1-4个月不等,有些甚至不到一个月),效果会明显恶化。为了解决极板清理困难的问题,目前各厂家采用最普遍的做法是加强售后服务,定期清理极板。有少量设备尝试安装了自动清洗系统,但运行效果尚有待长时间稳定运行的考验。清华大学开发的梯度单元电场静电油烟净化装置采用梯度分级概念和模块化设计,有效延长了净化器的清理周期,提高净化效果,方便极板清理,并且可以通过单机单元的并列和垒置构成更大的净化装置以适应不同流量气体的净化要求。

部分静电油烟净化设备在应用中暴露出的问题还包括在高潮湿恶劣环境下绝缘子的性能差和高压电源与本体不相匹配等。由于电源与本体不能很好地匹配,两极间所施加电压不够,或净化器整机电晕功率低,从而严重影响到净化器的性能。对于流动性极差的烧烤油烟,静电油烟净化器的应用受到限制。

从实际运行情况看,静电油烟净化器对于气味的去除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明显。因此对于静电油烟净化器的研究应在继续关注本体结构、电源与本体匹配、极板自动清理等环节的基础上,加强复合型净化器的研制,寻求低温等离子体、吸附、催化氧化等技术与静电技术的结合,全面解决饮食油烟雾和VOCs污染的问题。

2.2 洗涤法控制技术

该法的原理是利用液体与油烟的接触,从而去除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气体。具体说来,有多少种气液接触方式,就有多少种具体的技术。

郑展飞[14]等采用液体吸收法治理饭店厨房的油烟和火烟。该净化器较合理地将冲击除尘和筛板除尘两种机理结合在一起。油烟、火烟废气经过喷头高速冲击液面,并急剧改变方向,气体中大的尘粒、油滴被吸收液捕获,然后气体通过筛板的液体和气泡层,使油烟得到再次净化。

刘祖文[15]等采用液膜过滤法治理宾馆厨房油烟和火烟。在净化器靠近进风口一边安装多个环形喷头,配制好的液体吸收剂经加压后由环形喷头喷出,形成一定厚度的液膜。厨房油烟或火烟由风管进入净化器,经过此液膜的净化,油雾、油污和碳烟溶于液体中,相互凝聚,最后被金属网阻截,污染物从金属网滑落进入净化器底部后随液体排出。液体中的污染物在净化器底部的储液池中过滤清除,过滤后的液体进入液体循环器循环使用。净化后的气体经脱水板脱水后,由排气管排出。

杨纯华[16]等报道过一种CP型水幕净化式排油烟装置,采用水幕方式去除油烟,在水中加入了一定量的乳化剂,净化效率大于93%,同时还有一定的除臭效

56 重 庆 环 境 科 学 25卷

果。

徐方成[17]等通过研究湿式和干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结合油烟特点,提出一种新式的油烟净化工艺,根据该工艺设计的净化器为二级净化装置,前级用水基润湿剂吸收异味,并润湿粗化小颗粒油雾,后级为一特种旋风除尘器。该净化器对油雾净化效率为87%~90%。

林斌[18]等设计了水雾水膜式厨房油烟净化装置。通过喷嘴在罩内的空间形成水雾、水膜,油烟通过引风机负压吸到罩内后,油雾粒子与水雾、水膜充分接触,通过惯性作用、截留作用、扩散作用而粘附在水滴上,从而达到去除目的。

在香港地区[19],就洗涤工艺而言,现在的普遍设计是将运水烟罩和空气清洗器合并使用来控制油烟,空气清洗器内置多块特别设计的挡板以提高性能,其效率较常用的机械过滤油隔为高,但两者若单独使用则不能有效地将油烟减低至可接受水平。有些情况下也使用文丘里式洗涤器来控制油烟。清除油烟的效率视文丘里喉管的压力降及油烟粒子尺寸而定。填充塔式洗涤器内装满特别设计的填充物料,藉以增加洗涤器和废气流的接触面,从而提高吸收效能。填充塔式洗涤器一般须占用较多空间。文丘里式洗涤器和填充塔式洗涤器通常都使用清水作为洗涤液。这两种洗涤器如果配合适当的洗涤液,可更有效控制气味。文丘里式洗涤器和填充塔式洗涤器由于压力降较大,其配套的风机通常会产生噪音污染问题,在选择工艺设备时应予考虑。

洗涤法对于2微米或更大的颗粒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对于0.1微米或更小颗粒去除效率则较差,对于0.1-2微米的颗粒捕集效率与压降呈正相关。由于油烟雾滴的疏水性,在洗涤水中需加入各种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等改善油水混合性能。加入适当的化学药品还可以同时去除油烟中的气味和部分气体。但目前直接将洗涤废液排入下水道,存在二次污染问题。

2.3 过滤吸附法控制技术

该法的原理是当油烟通过过滤材料时,通过拦截、碰撞、筛分等作用从而去除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气体。

羌宁[20,21]等采用有机高分子材料作为滤料,有效地净化厨房排放的烹调油烟气。此外,由于采用一次性滤料的过滤方式,避免了某些净化装置需定期清洗的麻烦。

李铁[22]等报道,用吸收液做一级处理,然后用三种吸附剂串联,进行二级三级四级处理,在实验条件下,对油烟去除效率大于87%。

林晔[7]等报道,采用鸡毛作为过滤填充料,结果表明,采用稀硫酸进行前处理的鸡毛对油烟的过滤吸附效果比用碱或水处理的鸡毛效果好,去除率可达到88.5%;鸡毛的使用周期为一个月,一次性使用,避免了定期清洗的麻烦。

在香港地区[19],有使用活性炭过滤器的吸附作用来消除气味的例子。带气味的化合物渗透入碳粒孔隙之后,会被吸附存留在活性碳内的孔隙表面上。但由于饮食油烟的特殊性,活性碳的性能会受到影响:湿度高的油烟会堵塞用以吸附的空间,降低活性碳的性能和吸附介质寿命;高温时气体分子活动加速,吸附能力减弱;气流中如含有油雾粒子,会堵塞吸附空间,减低活性碳的性能和吸附介质寿命,并增加维修费用。因此在使用活性炭或其它吸附剂控制饮食油烟的气味时,需与其它控制油烟的装置配合使用。

Hardee’s Food System s Inc[4]报道了一种纤维垫湿式过滤装置,该装置综合了纤维过滤和水洗涤两种原理,主要用来去除亚微米级的油滴和可溶性固体,对去除可见污染物效果很好,并且去除气味的效果比燃烧法和静电法好。

过滤法的优点是净化效率高,通常达90%以上,运行稳定可靠,但由于纤维垫捕集的颗粒物粘度较高,靠通常的重力自流或挤压清除都很难实现,且压降较大,如玻璃纤维滤床压降高达1500Pa。这些问题使织物过滤法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今后织物过滤法的研究重点应着眼于开发新型过滤材料,使其具有持油能力强、单层压降小、纳污能力高的特性。

2.4 机械控制技术

该法原理为通过强制使油烟气气流运动方向发生强烈转折,使油烟气中的颗粒物在惯性作用下到达沉积面而从气体中分离出来。

林晔[7]等设计了六层百叶窗作为惯性油烟净化器,每层作为一个整体,以便于拆卸和清洗,试验测定平均净化效率为70%左右。

杨纯华[16]报道,滤网式排烟罩,采用过滤网格,捕集效率40—50%。

据报道[19],香港市面上供应的金属油隔,可滤去大的油滴,因此适用于油烟的初步处理。以细密合成纤维制成的油隔,过滤油烟的效能较金属油隔为佳,但通常仍须与运水烟罩一并使用,作为控制油烟的初步处理。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蜂窝式油烟滤清器选用轻型合金材料制造,采用变截面无连结点的“U”字波纹型带条经相互交叉叠片组合在框架上,形成蜂窝板块状

57

4期 张楷等:饮食业油烟控制技术现状分析

结构。由于滤清器型腔表面光洁,所捕集的冷凝水可有效清除型腔表面的油脂和灰尘,减少了滤清器的清洗次数。

机械法控制技术的主要优点是设备简单,压降较小(通常为50~200Pa),弊端在于对小粒径的颗粒去除率低,总去除率亦较低,通常和其它类型净化器结合起来使用,作为预处理。由于油烟中颗粒物粘度很大,清洗维护工作量较大。

2.5 燃烧法控制技术

该法原理为利用热推进的氧化反应,将油烟气中的有毒有害成分转变为无害产物。

直燃式燃烧炉技术广泛应用于控制烤肉炉排放废气[4]。将废气和燃料气体充分混合后燃烧,能够使颗粒物浓度、可见污染物降低,气味减少。但是,如果燃烧不充分的话,气味不仅不会减少,而且还会增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高温燃烧时提供充足的氧。直燃式燃烧炉技术的燃料消耗费用比较大,为了减少费用,开发出的催化式燃烧炉技术能够在比较低的温度下促进废气的燃烧反应。

斯特林亚洲公司[25],开发成功的多级燃烧系统可以在高效处理快餐业油炸废气的同时采用焚烧产生的废热来加热烹调油,达到有效利用热量的目的。

燃烧技术适合于废气主要由可燃的气溶胶、燃料气体组成的情况,比较适合于以油炸为主的快餐业和食品加工业。在我国,饮食业的烹调方式多种多样,与西方的快餐业有很大不同,油烟性质存在着大的差异,因此这种技术总体上不大适合我国的国情,适用的情况不多。

2.6 催化法控制技术

该法原理为采用各种具有自净化功能的催化剂,在烹调过程中于烹调温度上通过催化氧化燃烧将油液滴转化为CO2和水蒸气,从而消除污染和臭味。

最近几年来,美国、日本等国家比较多的采用催化剂来治理饮食业油烟。美国加州南岸空气质量管制区制定的法规[24]中,优先推荐的就是催化氧化控制设备,如果采用其他设备,对PM和VOCs去除效率必须大于催化氧化控制设备。

Jill.Whyno t[8]等报道,采用一种无烟型催化氧化剂治理链式烤肉炉的油烟,去除效率大于83%,费用也经济合算。

Eltron Research,Inc[24]研制了一种可以在低温下治理油烟中VOCs的催化剂。在实验条件下,对VOCs中的丁醇、甲苯有较好的去除效率。

有报道[22],日本已开发出的自净化催化剂已广泛应用于烹调废气处理中,主要形式包括借低熔点Li玻璃粘合的·-M nO2、分子筛、铁氧体以及由有机粘合剂粘合的金属氧化物。这些催化剂除了具有净化排气的特点之外,同时还具有热浸透性远红外发射功能,可达到改善烹调速度和菜肴味色的功能,特别适合于中小型餐饮业及家庭烹调使用。但是催化剂控制技术在我国应用还不是太多,在价格上还是比较昂贵,国内对此的研究也不是太多。

3 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在2000年7月起实施《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该标准考虑到中国的现有国情和监管手段的可操作性,主要对油烟中油雾气溶胶的排放浓度做了明确的限制,但对于V OCs的排放没有具体的限制,只是提及饮食业产生特殊气味时,参考《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从长远角度来看,VOCs含有许多致癌物、致突变物,而且是气味产生的主要来源,并且香港对气味有明确的控制条款[19],美国加州南岸空气质量管制区对于VOCs的排放也有限制[24]。所以,在饮食业油烟污染控制中采用不同的技术组合同时去除油雾和VOCs的技术设备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4 参考文献

1 崔明珍等.饭店厨房空气中的化学成分分析.中国公共卫生,1994, 10(1):21.

2 厉曙光.家庭厨房油烟冷凝物化学成分及对果蝇经口染毒遗传毒性的研究,卫生研究,1999,28(1):15~17.

3 沈孝兵.烹调烟雾的健康危害,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9,11(1): 13~15.

4 G.Z.Francis,et al,Control of Air Pollu tion fr om Restaurant Char-broilers,Joumal of the Air Pollution Con trol As sociation,Ju ly 1977,27:(7):643~647.

5 S.卡尔弗特,H.M.英格伦.《大气污染控制手册》,海洋出版社, 1989,北京,216.

6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编制课题组.《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编制说明,2000-6-12.

7 林晔.烹饪对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硕士论文,沈阳农业大学,1995.

8 Jill,Whyn ot,et al,Control of Fine Particulate(PM2.5)Em ission s from Res taurant Operations,J ou rnal of the Air&Waste M anage-ment As sociation,September1999,49:95~99.

9 鲍子平.食用油油雾冷凝物中某些致变物的GC/M S分析及生成机制的研究,环境科学学报,1994.9,P385~388.

10 Pellizz ari E.D,et al,Identification of1,3Butadience,Ben zene, and Oth er Volatile Org anics from C ook Oil Em ission,J Ex po Anal En vir on Epid emiol,1995,1:77~87.

11 J.M.L in,et al,Aliphatic Aldeh ydes Produced by H eatin g Chin ese Cookin g,Bull.Environ.Contam.T ox icol,2000,64:817~824. 12 Knapp,J.N,et al,Developm ent of h igh-efficiency air cleaner s for

(下转第6页)

转移联单,并向危险废物移出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3.1.4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凡从事收集、贮存、运输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身份编号,如未获得身份编号,其不能处理、处置、运输或委托运输危险废物,也不得委托未持有环保局身份编号的运输者运输其危险废物。

3.2 充分利用“环保例外权”

目前,几乎所有的贸易协定中都有关于保护环境的规定——即“环保例外权”,一国有权采取措施来阻止某些有损进口国环境的贸易。如《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序言指出:允许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优先使用世界资源,根据各自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寻求既保护和保存环境,又达到上述目的和手段,强调扩大贸易的同时要力求保护环境。《技术贸易壁垒协议》中规定:不得阻止任何国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人类、动物和植物的生命与健康、保护环境。《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中规定:若有助于消除严重的环境压力,且采取最合适的环境手段,可考虑接受环境补贴。(7)

我国已经进入WTO,今后国门将会越敞越大,为了有效地防止境外危险废物转移,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贸易协定中所规定的环保例外权,采取关税、配额、许可证、补贴等各种措施来限制危险废物的入境。如废物进口时可对其征收高额限制性关税;对危险废物采取进口配额制度;对于列入我国危险废物名录的商品采用许可证制度,未取得进口许可证的商品一律不得进口等。

3.3 加强国际合作,促使发达国家限制污染出口

1989年3月22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瑞士巴塞尔召开了“制定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公约”的专家组会议和外交大会,签署了《关于有害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以下简称《巴塞尔公约》)。该公约生效时间为1992年5月5日,有104个国家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我国政府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成为缔约国,于1990年签署了此项公约。公约签定的目的是控制并把隶属公约管辖的废弃物越境减少到最小程度,把产生有害废弃物减少到最低程度,包括尽可能对废弃物产生源进行处置和回收;帮助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对他们产生的有害废弃物和其他废弃物进行有利于环境的管理。

《巴塞尔公约》的出台对缔约国和非缔约国、有害废物的出口国和进口国来说都是一个制约。在缔约国和非缔约国之间,有害废物的越境转移被禁止。在缔约国之间,在害废物的越境转移被限制在以下条件中: (一)出口国须是由于技术能力和设备方向的原因不能恰当处理有害废物;(二)进口国须是需要该有害废物等作为循环利用的原料;(三)须根据缔约国制定的标准进行越境转移。

但是,《巴塞尔公约》仍然存在着许多未尽完善的地方。如发展中国家希望停止所有的废物出口,而公约中唯一明文禁止的是向南极的废物转移。1994年3月,终于达成了全面禁止废物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协议。但是,由于公约中存在着许多没有绝对明确的定义而且其限制范围也不是很广泛,因此,仍然存在着污染转移的可能。所以,发展中国家仍然要团结合作,促使发达国家进一步落实其在《巴塞尔公约》中承诺的义务与责任;另外还要为制定其他的关于限制污染转移的国际公约做准备。

4 参考文献:

1 叶汝求等,环境与贸易,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2 T homas And ers son,Carl Forke等著,黄晶、周乃君等译,环境与贸易——生态、经济、体制和政策,北京:清华出版社,1998.

3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国家统计局,1990-1997.

4 刘晓荻,危险的有毒废物贸易,环境导报,2002.2.

5 韩文辉、曹利军、李晓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与生态理性,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3.

6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等译,经济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7 万后芬、马瑞婧、夏祖洋等,绿色营销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8 郭文华、罗宏等,中国的绿色壁垒措施现状,环境科学研究,2002.1.

(上接第58页)

 grilling and deep-frying operations,ASHRAE Transactions,J un 27-30,1993,99(2):884~889.

1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W PB5-2000.

14 郑展飞.用液体吸收法治理饭店厨房的油烟和火烟,环境工程, 1994,1(4):28.

15 刘祖文.用液膜过滤法治理宾馆饭店厨房油烟和火烟,环境工程, 1999,17(1):41~44.

16 杨纯华.二谈公共建筑的厨房,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1996:174~177.

17 徐方成.旋流式饮食业厨房油烟净化器的实验研究,环境污染与防治,2000,222:12~13.

18 林斌.水雾水膜式厨房油烟净化装置,环境保护科学,1999,25(2): 26~29.

19 香港环境保护署.控制食肆及饮食业油烟及煮食气味小册子, 2000.12.

20 羌宁、季学李.实用厨房油雾净化设备研制,环境工程,1998,16

(1):26.

(下转第42页)

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应用论文

浅谈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应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用计算机来实现控制。近年来,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与传感器技术、CRT显示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给计算机控制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然而,设计一个性能好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还需要考虑系统的抗干扰性能,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力是关系到整个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技术、系统、应用 Chat 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people use computers to achieve control. In recent years, computer technology, automation technology, detection and sensor technology, CRT display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a 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has brought great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design of a computer control system for good performance is very important. Computer control system is mainly composed of two major components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a complete control system also need to consider the anti-interferenc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the system is related to the anti-jamming capabilities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key. Key words: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system、apply 正文: 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概述 1、计算机控制的概念 (1)开环控制系统 若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则称该系统为开环控制系统。在开环 控制系统中,既不需要对系统的输出量进行测量,也不需要将它反馈到输入端与输入量 进行比较。 (2)闭环控制系统 凡是系统的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能有直接影响的系统都叫作闭环控制系统,即闭环 系统是一个反馈系统。闭环控制系统中系统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问题。

计算机控制技术

大连大学 DA LIAN UNIVERSITY 题目: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所在(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自动092班 学生姓名:裴玉柱 学号:0942300 2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用计算机来实现控制。其应用遍及国防、航空航天、工业、农业、医学等多种领域。计算机控制系统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利用计算机(通常称为工业控制计算机,简称工控机)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它由控制计算机本体(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结构)和受控对象两大部分组成。本文将主要针对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当今现状以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一介绍,并结合它的具体实例介绍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一些主要应用领域。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技术、系统、应用 1.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1.1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 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数字计算机的思想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3月,美国TRW航空公司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个炼油厂合作,进行计算机控制的研究,他们设计出了一个利用计算机控制实现反应器供料最佳分配,根据催化剂活性测量结果来控制热水的流量以及确定最优循环的系统。这项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工作为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此,计算机控制技术迅速发展,并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也紧随其后,迅猛的发展起来,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1.1开创时期 这一时期从1955年~1962年,经历了前后大约七年的时间。早期的计算机使用电子管,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可靠性差,因此只能从事一些操作指导和设定值控制。过程控制向计算机提出了许多特殊的要求,需要计算机对各种过程命令做出迅速响应,中断技术应运而生,使计算机能够对更紧迫的过程任务做出反映。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填空题附答案)

1.计算机网络从逻辑构成上看可以分为通信子网、资源子网两个部分。2.计算机网络实现时主要涉及到的四大技术是拓扑结构、传输介质、通信协议、交换技术。 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图形结构主要分为、、、、。4.计算机网络按照组网与实现技术主要可以分为、、、。5.数据通信系统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6.一般而言,数据通信信号可以分为、两类。 7.数据通信按照流向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 8.提高通信信道使用效率的复用技术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10.按地理范围分计算机网络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按信息传输方式,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与__________。 12.按传输介质类型,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13. 按用途类型,计算机网络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按应用规模,计算机网络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通过通信链路所连接的网络主机或结点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必须遵循的预先制定的规则、约定或标准的集合,就称为_________________。 17. 计算机网络协议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构成,又称为协议的三要素。 1. 如果两个网络的体系结构不完全相同就称为______。异构网络之间的通信需要相应的连接设备进行______________的转换。 2.第n层的实体在实现自身定义的功能时,只能使用第_______________层提供的服务。 3. _____________就是上层实体和下层实体交换数据的地方,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是OSI参考模型中的最低层。 5.物理层定义了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特性,其目的是使原始的数据比特流能在物理媒体上传输。 6.__________是数据链路层的信息传输单位。 7.____________是高层协议与低层协议之间的界面层,用于控制通信子网的操作,是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接口。 8.______________就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和路由选择算法在多节点的通信子网中选择一条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最佳路径。 9. _____________的主要任务就是向会话层提供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传输连接服务和数据传输服务。 10. _______________用于建立、管理以及终止两个应用系统之间的会话。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内部控制理论国外研究状况分析 内部控制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内部控制, 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 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 并经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在其漫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 大体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历史阶段, 即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三个阶段。 从1949 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 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 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首次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内部控制在50 年时间内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经历近40 年, 而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只有5 年时间。内部控制之所以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 除企业内部管理自身因素外, 外部尤其是政府的推动亦是关键因素。在美国20 世纪70 年代到80 年代, 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内部控制的实施。 80 年代一些舞弊性财务报告和企业“突发”破产事件导致美国国会一些议员对财务报告制度的恰当性提出了疑问,尤其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恰当性, 由此成立Treadway 委员会( 即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 ,并发表了著名的COSO 报告。20 世纪80 年代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 SEC) 也对内部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SEC 在1980 年的S—X 规则303 条款中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管理当局讨论和分析( MD&A) ”的信息。MD&A 要求揭示上市公司财务和经营相关的当前和未来的流动性和其它情况, 所以要求向公众提供更多未来经管责任的情况,

包括内部控制等内容。“安然”事件发生后, 美国国会于2002年7 月通过《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Sarbanes-Oxley Act) , 强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 如完全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检查等。 COSO 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 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 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它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架构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构成。COSO 报告首次把内部控制从原来的平面结构发展为立体框架模式, 代表着国际上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最高研究水平。此后发布的其他一些有关内部控制的报告( 如加拿大的COSO, 英国的Cadbury, 南非的King, 法国的Vienot 等等) 均以COSO 的报告为模本。我国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银行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框架也是以COSO 的报告为基础的。但我国大部分企业管理层甚至许多内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还停留在内部牵制的第一阶段,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职责分工、岗位分离、授权授信、内部审计等”, 与国际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 根据COSO 报告, 内部控制应理解为: “由管理当局设计( devised) , 董事会核准, 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共同实施( maintained) 的, 旨在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一个过程( pro—cess) ”。可见, 内部控制是为了达到目的的一个过程, 但它本身不是目的; 它帮助实现的是多种既互相区分而又紧密联系和相互重叠的目标; 它由人实

计算机控制技术(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王建华主编)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P2 (1)实时数据采集:对来自测量变送装置的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和输入 (2)实时决策:对采集到的被控量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按预定的控制规律,决定将 要采取的控制策略。 (3)实时控制:根据控制决策,适时地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务。 2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画出方块图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P3 答:(1)计算机控制系统是由工业控制机、过程输入输出设备和生产过程三部组成。 (2)方块图如下图1.1所示: 图1.1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框图 作用:①工业控制机软件由系统软件、支持软件和应用软件组成。其中系统软件 包括操作系统、引导程序、调度执行程序,它是支持软件及各种应用软件的最基 础的运行平台;支持软件用于开发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控制和管理程序; ②过程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与生产过程之间信息传递的纽带和桥梁。 ③生产过程包括被控对象、测量变送、执行机构、电气开关等装置。 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在线方式、与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在计 算机控制系统中要考虑实时性?P2 (1)实时性是指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应该具有的能够在限定时间内对外来事件做 出反应的特性;在线方式是生产过程和计算机直接相连,并受计算机控制的方式;离线方式是生产过程不和计算机相连,并不受计算机控制,而是靠人进行联系并 作相应操作的方式。 (2)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要考虑实时性,因为根据工业生产过程出现的事件能够保 持多长的时间;该事件要求计算机在多长的时间以内必须作出反应,否则,将对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计算机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并画出方框图。 解: 若将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的功能用计算机或数字控制装置来实现,就构成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其基本框图如图1-1所示。因此,简单说来,计算机控制系统就是由各种各样的计算机参与控制的一类系统。 图1-1 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图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控制规律是用软件实现的,计算机执行预定的控制程序就能实现对被控参数的控制。控制器与执行机构之间是DA转换器,负责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AD转换器则相反将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送给控制器。 2.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怎样分类的?按功能和控制规律可分为几类? 解: 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其所控制的对象、采取的控制方法密切相关。因此,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按照系统的功能、控制规律或控制方式等进行分类。 按功能及结构分类:操作指导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监督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工业以太网控制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 按照控制规律分类:程序和顺序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最少拍控制、复杂规律的控制、智能控制。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解: 主要有以下特点: 1.数字模拟混合的系统。在连续控制系统中,各处的信号是连续模拟信号。而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除仍有连续模拟信号外,还有离散信号、数字信号等多种信号。因此,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模拟和数字的混合系统。 2.灵活方便、适应性强。一般的模拟控制系统中,控制规律是由硬件电路实现的,控制规律越复杂,所需要的模拟电路往往越多,如果要改变控制规律,一般就必须更改硬件电路。而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控制规律是由软件实现的,计算机执行预定的控制程序就能实现对被控参数的控制,需要改变控制规律时,一般不对硬件电路作改动,只要改变控制程序就可以了。 3.可实现复杂控制规律。计算机具有丰富的指令系统和很强的逻辑判断功能,能够实现模拟电路不能实现的复杂控制规律。 4.离散控制。在连续控制系统中,给定值与反馈值的比较是连续进行的,控制器对产生的偏差也是连续调节的。而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计算机每隔一定时间间隔,向A/D转换器发出启动转换信号,并对连续信号进行采样获得离散时间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产生的控制时间信号通过D/A将离散信号转换成连续时间信号输出,作用于被控对象。因此,计算机控制系统并不是连续控制的,而是离散控制的。

《计算机控制技术》题目(含答案)

《计算机控制技术》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计算机控制是自动控制发展中的(高级)阶段,是自动控制的(重要分支)。 2、计算机在信息处理、(逻辑分析)、决策判断、(输入输出)管理等各个方面显示出 突出的优点。 3、计算机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代替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器。 4、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前提下,应用(控制装置)自动地、有目 的地控制或操纵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使他们具备相应的功能。 5、在控制系统中如果给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则此系统称为(定值)控制系统。 6、· 7、若系统控制(变量)的变化规律为已知函数,并被事先确定,则此类控制为(程序) 控制系统。 8、广义上说系统的给定信号和扰动都可以看作是系统外作用信号,给定信号(决定) 着系统输出量的变化;而扰动则(破坏)给定信号对系统输出量的控制。 9、计算机控制过程是在(外部)作用下使系统由一个平衡或稳定状态过渡到另一个 (平衡或稳定)状态的过程,称为瞬态过程或系统响应。 10、自动控制的瞬态过程有两种典型形式,一种是(收敛)的,对应的系统运行 是稳定的;另一种是(发散)的,对应的系统是不稳定的。 10、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为了达到控制目标,可以采用(模拟)化设计方法和(离散) 化设计方法来设计控制器。 11、工业控制计算机是一种面向工业控制、采用标准(总线)技术和开放式( 体系 )结构的计算机。 12、计算机各功能模板之间的内部总线可以分为:(数据)总线、( 地址 )总线、控制总线、电源总线。 , 13、外部总线是计算机与计算机或计算机与其他(智能)设备之间进行( 通信 )的连线。 14、典型的工业控制计算机IPC应具备抗(电磁)干扰、防震、防潮、( 耐高温 )等性能。 15、可编程序控制器是(继电器)逻辑控制系统与( 微型 )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16、大多数PLC采用继电控制形式的(梯形图)编程方式,继承了传统(控制 )线路的 清晰直观容易掌握。 17、整体式的(PLC)把电源、CPU、内存、I/O系统都( 集成 )在一个小箱体内构成一台完整的PLC。 18、开关量的逻辑控制是PLC最(基本)的应用领域,可用于单机控制,也可用于( 多级 )群控。 19、PLC通过A/D和D/A转换(模块),从而实现对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 闭环 )

计算机网络技术填空题题库

二、填空题 1.音频调制解调器(MODEM)的数据传输速率用()即b/s(或bps)表示。 2.OSI物理层的电气特性决定了信号传输的()和()。 3.EIA RS-232C接口标准规定,其接口信号“0”是大于()伏的电压,额定值是()伏。 4.IBM公司的SDLC,ISO的HDLC,CCITT的X.25属于()型的通信控制规程。 5.存储交换是OSI参考模式网络层信息交换的一种类型,该型又分为()和()两种形式。 6.用户使用虚电路服务,要提供用户自己和接收端的()地址。 7.通信处理机是通信子网的主要硬件设备,一般由一台()或()承担。 8.局域网可采用多种通信介质,如(),()或()等。 9.IEEE802局域网协议与OSI参考模式比较,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应OSI的链路层,IEEE802标准将其分为()控制子层和()控制子层。 10.Ethernet以太网是()结构的局域网,该网设计的初衷主要是为()服务。 11. ISO对于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式型采用了分层的方法,从概念上讲,这些层可以被看成执 行两类总功能:(1)______的功能,(2)______的功能:由此产生了三种不同的操作环境: (1)_____环境 (2)_____环境(3)_______环境. 12. 在下列每一特征前面的空白处标出该特征所描述的是局域网(LAN)还是广域网络系统(WAN) _____通常为一个单位所拥有 _____限制条件是传输道的速率 _____跨越无限的距离 _____通常使用广播技术来替代转发的路由选择 13. 在下列每一个OSI层的名称前面标下一个正确的字母的序号.使得每一个名称与你认 为最恰当的描述相匹配。 _____应用层_____表示层______会话层_____传输层______网络层_____数据链路层_____物理层。 a.指定在网络上沿着网络链路在相邻结点之间移动数据的技术 b.在通信应用进程之间组织和构造交互作用 c.提供分布式处理和访问 d.在由许多开放系统构成的环境中允许在网络实体之间进行通信 e.将系统连接到物理通信介质

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思考题与习题

《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课程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一章绪论 简述计算机控制技术发展史。 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类型、结构和特点。 计算机控制与常规控制主要不同点在哪里 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画出方框图。 什么叫做动态系统 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简述调节系统与跟踪系统(随动系统)的特点。 典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有哪四个功能系统和两个支持系统 第二章过程通道 采样定理对于采样周期的选取有什么意义 写出采样过程的数学描述形式。 影响采样周期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多路采样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常用采样器包括哪些 过程通道的采样周期T是否越小越好,为什么 A转换的工作方式主要有哪几种,简述其原理。 2.7A/D转换的工作方式主要有哪几种,简述其原理。 简述模入通道结构与各组成部分功能。 简述过程通道的类型和基本功能。 简述开关量通道的基本构成形式和主要作用。 简述开关量通道的抗干扰措施有哪些。 模出通道的类型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保持器在过程通道中的作用是什么,举例分析。 某热工过程有16点温度信号,变化范围: 150--850 C, 采用微机监测。

求解问题: 1、 若经A/D 转换后的数字量每个脉冲对应的实际温度小于等于 C , 则A/D 分辨率至少为多少才能保证该精度 2、写出A/D 转换后的数字量与被测点实际温度间关系式。 3、该处理方式零点迁移量为多少 第三章 理论基础 求下图示离散系统脉冲传递函数G(z) 已知采样系统如下图所示,求下图示离散系统脉冲传递函数G(z)和当闭环系统稳定时K 的取值范围。 分析下图所示采样系统,当采样周期T=1,开环增益K=5时的稳定性。 给定传递函数 1 10+s K ,试以10倍的转角频率为近似的截止频率m ω,求满足采样定理的采样频率s ω和采样周期T 。 证明离散系统脉冲响应的z 变换即为离散系统传递函数。 设离散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图中D(z)为数字PID 调节器,其差分方程为 )]2()1(2)([)()]1()([)(-+--++--=k e k e k e K k e K k e k e K k u d i p

计算机网络技术前三章习题

第1章概述 一、填空题 1、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和()。 2、相对于OSI/ISO 七层网络结构参考模型,TCP/IP协议没有定义()和()。 3、衡量网络性能的两个主要指标为()和()。 4、TCP/IP 模型分为四层,它们是( )、( )、( )、( )。 5、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模型中,最有影响的有( )和( )。 6、计算机网络按距离划分可以分为( ),局域网和( )和个人区域网。 7、在分层结构中,从第一层到第三层数据传送的单位分别是( )、( )、( )。 8、OSI体系结构的可分为物理层、( )、( )、( )、会话层、 ( )、和应用层。 9、计算机网络采用( )交换技术,而传统电话网络则采用( )交换技术。 10、在网络上进行通信的双方必须遵守事先约定好的规则,这个规则称为( )。 11、利用电话拨号连接Internet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硬件设备是( ) 。 12、报文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叫时延,网络中时延主要由传播时延、( )、( )和()。 13、在OSI的不同层次中,所传输的数据形式是不同的,物理层所传的数据单位是()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是()、网络层的数据单位是()、运输层传输的数据单位是()。 14、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有()层。 15、按交换方式来分类,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和()。 16、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和()。 17、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 18、所谓的“三网”指()、()和()。 19、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和()。 20、Internet的前身是()。 21、因特网的拓扑结构从工作方式看可以划分为()和()两大块。 22、网络边缘的通信方式通常分为()和()两大类。 二、单选题 1、不属于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应是哪一种:() A、语义 B、语法 C、同步 D、词汇 2、数据从上到下封装的格式为:() A、比特分组帧段数据 B、数据段分组帧比特 C、比特帧分组段数据 D、数据分组段帧比特 3、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同步 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4、Intranet技术主要由一系列的组件和技术构成,Intranet的网络协议核心是()。 A、ISP/SPX B、PPP C、TCP/IP D、SLIP 5、通过电话网实现数据交换,采用的是:()。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数据报业务服务 D、虚电路业务服务 6、OSI代表()。 A、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 Institute B、Organization for Internet Standards C、Open Standards Institute D、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国外内部控制现状分析概要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内部控制理论是随着社会经济进步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的。进入2O世纪9O年代以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在世界范围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阶段,最为显著的研究成果是美国的COSO报告。对国外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并指出了所带来的启示——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 关键词: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1 国外内部控制的渊源 古罗马帝国宫廷库房采取的“双人记账制度规定”,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要由双人同时记在账簿上,并定期进行对比考核,审查有无错弊,从而达到控制财产收支的目的。15世纪末出现的借贷复式记账法,则标志着内部牵制已走向了成熟。现代内部控制中有关组织控制、职务分离的控制从这个时期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最早涉及内部控制的职业文献是192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RB修订发布的《会计报表的验证》,而最早定义内部控制的是1936年发布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查》,该文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为了保护公司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检查账簿记录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 2 各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近几十年来,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比较有名的内部控制模式有美国的COSO、英国的Cadbury和加拿大的CoCo。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为营造良好的内控框架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建议。 2.1 美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1萌芽期——15世纪末到2O世纪初:内部牵制阶段。该时期的内部控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利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计算机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并画出方框图。 解: 若将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的功能用计算机或数字控制装置来实现,就构成了计算机控 制系统,其基本框图如图1-1所示。因此,简单说来,计算机控制系统就是由各种各样的计算机参与控制的一类系统。 图1-1 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图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控制规律是用软件实现的,计算机执行预定的控制程序就能实现对被控参数的控制。控制器与执行机构之间是DA转换器,负责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AD转换器则相反将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送给控制器。 2?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怎样分类的?按功能和控制规律可分为几类? 解: 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其所控制的对象、采取的控制方法密切相关。因此,计算机控制系统 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按照系统的功能、控制规律或控制方式等进行分类。 按功能及结构分类:操作指导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监督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工业以太网控制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 按照控制规律分类:程序和顺序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最少拍控制、复杂规律的控制、智能控制。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解: 主要有以下特点: 1.数字模拟混合的系统。在连续控制系统中,各处的信号是连续模拟信号。而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除仍有连续模拟信号外,还有离散信号、数字信号等多种信号。因此,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模拟和数字的混合系统。 2?灵活方便、适应性强。一般的模拟控制系统中,控制规律是由硬件电路实现的,控制规律越复杂,所需要的模拟电路往往越多,如果要改变控制规律,一般就必须更改硬件电 路。而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控制规律是由软件实现的,计算机执行预定的控制程序就能实 现对被控参数的控制,需要改变控制规律时,一般不对硬件电路作改动,只要改变控制程序 就可以了。 3?可实现复杂控制规律。计算机具有丰富的指令系统和很强的逻辑判断功能,能够实现模拟电路不能实现的复杂控制规律。 4.离散控制。在连续控制系统中,给定值与反馈值的比较是连续进行的,控制器对产生的偏差也是连续调节的。而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计算机每隔一定时间间隔,向A/D转 换器发出启动转换信号,并对连续信号进行采样获得离散时间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产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张赟枫 自动化1304 0901130425 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 1、第一代工业计算机控制技术 第一代工控机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盛行于80 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到90年代末期逐渐淡出工控机市场,其标志性产品是STD总线工控机。STD总线最早是由美国Pro-Log公司和Mostek公司作为工业标准而制定的8位工业I/O总线,随后发展成16位总线,统称为STD80,后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吸收,成为IEEE961标准。国际上主要的STD总线工控机制造商有Pro- Log、Winsystems、Ziatech等,而国内企业主要有北京康拓公司和北京工业大学等。STD总线工控机是机笼式安装结构,具有标准化、开放式、模块化、组合化、尺寸小、成本低、PC兼容等特点,并且设计、开发、调试简单,得到了当时急需用廉价而可靠的计算机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的广泛欢迎和采用,国内的总安装容量接近20万套,在中国工控机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2、第二代工业计算机控制技术 1981年8月12日IBM公司正式推出了IBM PC机,震动了世界,也获得了极大成功。随后PC机借助于规模化的硬件资源、丰富的商业化软件资源和普及化的人才资源,于80年代末期开始进军工业控制机市场。美国著名杂志《CONTROL ENGINERRING》在当时就预测“90年代是工业IPC的时代,全世界近65%的工业计算机将使用IPC,并继续以每年21%的速度增长”。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个论断的正确性。IPC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时市场上主要是国外品牌的昂贵产品。 90年代末期,ISA总线技术逐渐淘汰,PCI总线技术开始在IPC中占主导地位,使IPC工控机得以继续发展。但由于IPC工控机的结构和金手指连接器的 限制,使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散热和抗振动等恶劣环境适应性问题,IPC开始逐渐从高可靠性应用的工业过程控制、电力自动化系统以及电信等领域退出,向管理信息化领域转移,取而代之的是以CompactPCI总线工控机为核心的第三代工控机技术。值得一提的是,IPC工控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PC-based时代,对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迅速发展和普及的第三代工控机技术 PCI总线技术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以及IPC工控机的局限性,促进了新技术的诞生。作为新一代主流工控机技术,CompactPCI工控机标准于1997年发布之初就倍受业界瞩目。相对于以往的STD和IPC,它具有开放性、良好的散热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及可热插拔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工业现场和信息产业基础设备的应用,被众多业内人士认为是继STD和IPC之后的第三代工控机的技术标准。采用模块化的CompactPCI总线工控机技术开发产品,可以缩短开发时间、降低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题库带答案(2)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题库带答案(后面有答案) 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开始于(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初期 C.20世纪60年代中期 D.20世纪70年代 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 A.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B.以单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C.国际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 D.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 3、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 A.硬件、软件、数据 B.主机、外设、软件 C.硬件、程序、数据 D.主机、程序、数据 4、计算机网络在逻辑上可以分为( )。 A.通信子网与共享子网 B.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 C.主从网络与对等网络 D.数据网络与多媒体网络 5、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 A. PA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f1863760.html,N C.MAN D. WAN 6、下列网络中,传输速度最慢的是( )。 A.局域网 B.城域网 C.广域网 D.三者速率差不多 9、局域网具有的几种典型的拓扑结构中,一般不含( )。 A. 星型 B. 环型 C.总线型 D.全连接网型 10、若网络形状是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的一个闭合环,则称这种拓扑结构为( )。 A.星形拓扑 B.总线拓扑 C.环形拓扑 D.树形拓扑 11、在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均连接到一条通信传输线路上,在线路两端连有防止信号反射的装置。这种连接结构被称为( )。 A.总线结构 B.环型结构 C.星型结构 D.网状结构 12、在下列网络拓扑结构中,中心节点的故障可能造成全网瘫痪的是( )。 A.星型拓扑结构 B.环型拓扑结构 C.树型拓扑结构 D.网状拓扑结构 13、下列属于星型拓扑的优点的是( )。 A.易于扩展 B.电缆长度短 C.不需接线盒 D.容错性高 二、填空题: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数据通信、()、实现分布式的信息处理和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3、计算机网络是由负责信息处理并向全网提供可用资源的()和负责信息传输的通信子网组成。 4、按照覆盖范围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 5、按照传输介质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选题背景阐述 内控制度的理论被人们熟知是源于1992年COSO报告,报告中指出完整的内部控制应涵盖财务报告,经营业务及遵纪守法三方面。但这种企业内控制度却未能在实践操作中形成标准流程。其内控制度更多是一种参考价值, 而并未体现其应用价值。但随着美国安然事件发生,就告知企业应该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及管理,并使内控制度上升到法律应用的阶段。从此内控制度便被各界人士所讨论,也引来诸多学者专家的研究探讨。而我国也在这一法案的影响下对内控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2010年及2011 年由相关部门发布了相关企业内控制度的条例及指引,从而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法制化体系已初步形成, 中国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但是很多企业在内控方面还是有待完善,尤其是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更应该引起关注。 二、国内外应收账款内控控制的研究 (一)国内关于应收账款内控制度的研究 1、应收账款内控制度的必要性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间竞争在不断加剧。企业作为一种以营利为最终目的的组织,要想在白热化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不被市场所淘汰,保持竞争能力,就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产品和采取新的销售政策。于是应收账款俨然成为企业拥有的一项很常见且非常重要的资产,[1]在2010年底我国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14.89%, 占总资产的7.61%,且呈逐年增长势头。在目前这样一个产品过剩的时代里,企业纷纷采用分期收款方式的赊销政策吸引客户、扩大销售。但[3]这些方式虽然在大多情况下能起到一定的经营效果,但企业对于应收账款的内控管理却不尽如人意,于是“不赊销是等死,赊销是找死”这句话便成为我国大多数企业经营状况的一个真实写照[4]。 2、应收账款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在国内之所以进行的不大顺利,主要可以从相关的宏观和微观因素进行分析。 (1)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不建全 正是由于中国国内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发达,企业大都没有形成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而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也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0%,而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应收

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其应用(丁建强 任晓 卢亚萍)课后答案(网络软件)

第1章概述 ............................................................... 1-2第2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 ........................................... 2-1第3章数字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 3-1第4章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 ..................................... 4-1第5章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过程通道 ......................................... 5-1第6章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与抗干扰技术 ....................................... 6-1第7章控制系统的组态软件 ................................................. 7-1第8章 DCS集散控制系统.................................................... 8-1第9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 ........................................... 9-1第10章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简单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 10-1第11章计算机控制技术在流程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 11-1

《计算机控制技术》(3)

《计算机控制技术》模拟题 一、填空 1、8位A/D 转换器与CPU 的接口可以采用( )。 2、采样/保持器的作用是( )。 3、DDC 系统所采用的数字PID 算式有( )。 4、PID 控制中,引入积分的原因是( ),引入微分的原因是( )。 5、常用的数字滤波方法有( )。 二、简答题 1、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2、模拟量输入通道中为什么要对模拟量信号进行预处理? 3、什么是PID 控制规律?用微分方程写出其控制规律,并说明P 、I 、D 的作用。 4、简述企业网络信息集成系统的层次结构。 5、抗串模干扰、抗共模干扰的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1、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由计算机及其输入输出通道和工业生产对象(包括被控对象和工业自动化仪表)组成。 2、模拟量输入通道中为什么要对模拟量信号进行预处理? 答:这是因为不同的模拟量有不同的量纲,首先要将他们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经过A/D 转换,变成计算机可以接受的数字信号。 3、什么是PID 控制规律?用微分方程写出其控制规律,并说明P 、I 、D 的作用。 答:按照偏差的比例、积分、微分进行的控制是PID 控制。其控制规律的微分方程表示如下: P :改善动态特性;I :消除静差;D :改善动态特性,加快调节速度。 4、简述企业网络信息集成系统的层次结构。 答:统一的企业网络信息集成系统有三层结构:过程控制层、制造执行层、企业资源规划层。其层次结构图如下: ]) ()(1)([)(dt t de T dt t e T t e K t u d i p ?++=

5、抗串模干扰、抗共模干扰的措施有哪些? 答:抗串模干扰的措施:光电隔离、继电器隔离、变压器隔离、布线隔离、硬件滤波电路、过压保护电路等。 抗共模干扰的措施:平衡对称输入、选用高质量的差动放大器、控制系统的接地技术等。 三、计算 试写出加权平均滤波的算式,当n=16时,并用汇编语言编写出实现程序。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加权平均滤波算式: ,并且 均为常数项,是各次采 样值的系数,且满足 。 程序:首先把采样值存放在以SBUFFER 为首址的内存单元中,加权平均系数存放在以COEFF 滤为首址的内存单元,波后的结果存放在DBUFFER+2单元。具体程序清单如下: 互联网 Internet 内部网Intranet 现场总线控制网络 企业资源规划层ERP 制造执行层MES 过程控制层PCS ∑==n i i C 1 1n C C C ,...,,21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试 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调制解调技术主要用于下列哪种数据通信中 A、模拟信号传输模拟数据 B、模拟信号传输数字数据 C、数字信号传输数字数据 D、数字信号传输模拟信号 2.下列哪种交换方法传输延迟最小? A、报文分组交换 B、报文交换 C、电路交换 D、各种方法都一样 3.下列哪种交换方法使用了虚电路? A、报文分组交换 B、报文交换 C、电路交换 D、各种方法都一样 4.虚电路方法在传输数据前 A、必须预先建立一条逻辑连接 B、不需要对信息进行分组 C、收发两站的发送接收设备必须同时可用 D、必须建立起专用的通信线路 5.在下列传输介质中,哪种介质的典型传输率最高?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纤 D、无线介质 6.RS232C逻辑0的电平为 A、大于+3V B、小于-3V C、大于+15V D、小于-15V 7.两端用户传输文件,应属于下列OSI的哪一层处理? A、表示层 B、会话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8.使用路径通过子网,应属于下OSI的哪一层处理?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9.OSI模型中,对话控制是哪个层次的功能? A、网络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10.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 A、协议 B、介质 C、服务 D、网络操作系统 11.控制访问网络资源的软件称为 A、操作系统 B、工作站 C、客户机 D、外设12.WindowsNT为管理用户帐号提供的使用程序叫做 A、服务器管理器 B、用户管理器 B、域用户管理器D、帐号管理器 13.以下哪个IP地址属于C类地址? A、 B、 C、D、 14,域名与下面哪个一一对应 A、物理地址 B、IP地址 C、网络 D、以上均错15.路由器运行于OSI模型的哪个层次?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16.IP协议提供哪种服务? A、无连接服务 B、面向连接的服务 C、虚电路服务 D、以上都不是

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内部控制可谓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以来国内外频频发生财务丑闻时,在把矛头直指向财务会计报告时,也在探索企业内部治理等问题。并把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途径归到了内部控制。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国内有关内部控制研究做了一个简要的整理和分析。 [关键词]内部控制;理论探讨;应用探讨 一、我国内部控制研究基本状况分析 本文所选的样本主要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总样本选取的,以内部控制为篇名搜索,从1999年到2008年,总共有9912篇文章,其中核心期刊有2153篇。这些文章基本上能够代表我国这些年来研究内部控制的水平,本文期望能够从中把握我国研究内部控制的脉搏,对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 1.从发表时间来看,就笔者收集的资料,我国理论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多集中于二十世纪初期几年。这可能要基于美国资本市场发生的几宗大的财务丑闻和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反思而推出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规范,所以在对美国财务丑闻的分析研究和出台政策的剖析的文章就层出不穷。笔者认为这也体现了我国内部控制研究人员的前瞻性,从国外的经验教训中就能让我们避免这样的错误发生,美国一直是一个在健全法律和制定政策方面做得比较前沿,涉及内部控制的就先有COSO报告,后有SOX法案的颁布和COSO委员会出台的ERM,目前都被认为是规范内部控制的高质量标准。除了美国以外,我国也发生了诸如“银广厦”、“中航油事件”等事件,针对这些个案,在诸如《会计研究》这样的期刊上都有深入的分析,当然也有针对我国现实的关于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的探讨。这也反映了研究不仅要具有前沿性,更要有现实意义。 2.从论述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总体上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一般有以下几个角度的探讨:(1)内部控制的概念的探讨。(3)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3)在应用研究方面,主要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由于关于内部控制的文章比较多,本文首先选择会计类国家级核心期刊《会计研究》上涉及内部控制的文章进行综述,还有一部分文章取自《会计之友》、《财会通讯》等会计类核心期刊。论述的方面也主要是按照上述(二)中的分类进行阐述。二、对国外内部控制的介绍和借鉴 由于美国具有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和法律规范,所以在其资本市场上出现的问题以及所出台的解决措施也对我们有很有意义的指导作用,所以在我国文献方面介绍这部分的内容也较多。特别是SOX法案颁布以来,就有不少对其的介绍、研究的文章。比如,美国SOA404条款执行成本的研究,认为SOA404条款提高了通过证券市场募集资金的成本,董事会结构改变增加成本支出,运转效率下降, 影响公司竞争力。(黄京菁,2005)虽然他是对美国社会环境下,对SOA404的研究,但其中的思想对我国内部控制政策制订也有启发作用。COSO 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从中航油事件看企业风险管理(李若山,徐明磊,2005)也是用美国关于内部控制理论、实务的最新发展来解释中航油内部控制失败的案例,还有伊利股份、创维数码、四川长虹等失败案例或重大事件,认真学习ERM框架中的所有内容,并将其与企业经济业务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认为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新调整,有一定借鉴意义,也为我们在当前环境下如何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内部控制措施,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基础。 另外,在《会计研究》期刊上,还有一些财政部以考察团形式对国外不同特点的国家内部控制进行考察、分析。不同国家国情,不同内部控制制度和实践也将给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给予启示。如: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及其借鉴,英国和法国企业内部控制考察报告,英美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美国会计国际趋同、注册会计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